CN1196357C - 具有手机选择信道分配功能的多模式通信网络 - Google Patents

具有手机选择信道分配功能的多模式通信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6357C
CN1196357C CNB97195335XA CN97195335A CN1196357C CN 1196357 C CN1196357 C CN 1196357C CN B97195335X A CNB97195335X A CN B97195335XA CN 97195335 A CN97195335 A CN 97195335A CN 1196357 C CN1196357 C CN 119635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base station
mobile phone
cordless base
honeyco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71953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1542A (zh
Inventor
罗伯特G·齐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TE Wireless Inc
Original Assignee
GT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rvic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T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rvice Corp filed Critical GT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rvic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21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1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63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635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4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user query or user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04M1/72505Radio link set-up procedures
    • H04M1/72511Searching for availab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8Mobile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13Counting, tim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04W16/16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for PBS [Private Base St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05PBS [Private Base Sta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用利用一个多模式手机(18)进行有导频蜂窝式操作及非导频无绳式操作的多模式通信网络(12)。一个公用信道组(28)既然用于蜂窝又用于无绳式操作。无论在哪个位置均至少有来自信道组(28)的一个无绳式子集(32)的某些信道没有被使用。当手机(18)处于其无绳式基站(22)的覆盖区之内时手机(18)监听所有信道的正向部分。在一个待用信道列表70中指示出未被使用的信道,其是在手机(18)登记无绳式操作时传送到手机的无绳式基站(22)的。无绳式基站(22)根据待用信道列表(70)生成一个有效信道列表(62)。从一个手机(18)及无绳式基站(22)中的任一个中传输出来的无绳式操作信息将使用从有效信道列表(62)中选出的一个信道。

Description

具有手机选择信道分配功能的多模式通信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象无绳电话一样使用蜂窝电话所使用的无线频率信道进行操作的无线电话。
背景技术
多模式通信系统使用通用元件来实现“一机多用”。例如,一个多模式通信系统可以通过一个通用便携无线电话手机来进行无绳模式操作和蜂窝模式操作。在无绳模式操作中,手机可以以较低的能耗与通常位于距离手机几百英尺范围内无绳式基站进行通信。无绳式基站可以耦合到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的一个或多个本地环路上。因此,手机可以通过无绳式基站与耦合到PSTN上的电话装置进行通信。在蜂窝模式操作中,手机可以以中等能耗与通常位于距离手机几英里的范围内的蜂窝式地面站进行通信。蜂窝式地面站通常通过一个移动电话交换局(MTSO)耦合到PSTN上。因此,手机可以通过蜂窝式地面站与耦合到PSTN上的电话装置进行通信。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在无绳模式操作和蜂窝模式操作之间其更热衷于无绳模式操作,这是因为通常无绳式通信服务的花费要低于蜂窝式通信服务的花费。而从通信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来看,无绳模式操作低能耗的特点使得一个给定频谱带宽可以在一个给定区域中容纳比蜂窝模式操作多得多的通信量。但是,无绳式基站的无线电覆盖区要远小于蜂窝式地面站的覆盖区。
典型情况下,一个无绳式基站可以被建在距离用户住所或工作地点较近的区域中。当用户在住所或工作地点附近时,便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无绳模式操作,而在其它位置时则可以进行蜂窝模式操作。于是便可以采用多种管制移交,自动登记及呼叫转接方案以使得手机可以在无绳模式及蜂窝模式之间自动地切换以满足跟踪手机运动的需要。
最早的多模式无线电话是将分离的无绳式收发器和蜂窝式收发器合装在一个公用手机中。无绳和蜂窝式收发器利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在不同的频带上进行操作。无绳与蜂窝操作之间的潜在干扰不是问题。但这种双收发器方法所带来的成本,重量及能耗的增加使其很不实用。
接下来几代的多模式无线电话是采用一种公用频带和通信协议用来进行无绳模式和蜂窝模式的两种操作。由于用一个单独的收发器来进行无绳和蜂窝模式操作,所以在成本,重量和能耗方面得到了改进。然而,在无绳模式和蜂窝模式操作之间的存在着潜在的干扰,因此应该仔细地选择在某个位置上所用来进行无绳式操作的信道,以防止产生由于相同信道被同时用于附近的蜂窝式操作而造成的干扰。
一种现有技术的多模式通信系统被设计成使得一个无绳式基站监听常规的逆向蜂窝信道以确定在无绳式基站所处区域中有那些蜂窝信道还没有被占用。一旦无绳式基站发现了一个清晰信道,其便通过广播一种模仿常规的蜂窝导频或控制信号的导频信号来完全地占用该信道。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方法很不可靠且效率也很低。由于无绳式基站所监听的这些逆向蜂窝信道通常只传送由便携手机所发送的微弱信号,使得这种方法不能可靠地检测出未占用信道。因此,无绳式基站经常错误地将被占用的信道误认为清晰信道。此种错误将导致干扰的产生,使得在周围区域中不能成功地进行无绳和蜂窝通信。
另外,使用连续导频信道将妨碍导频信道进行用户通信。无绳模式通信低能耗的特点将使得导频信道与进行无绳模式用户通信的信道的比率非常高。具体地说,此比率要比常规蜂窝通信中所出现的比率高得多。换句话说,使用连续导频信道将导致频谱使用的效率降低,随着传送能量的下降,效率降低得更加严重。此外,持续地从多个无绳式基站传送导频信号将增加在周围区域中所进行的所有无绳和蜂窝模式操作的背景噪声,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干扰。
上文中所列举的相关专利中提出在一个多模式通信系统中进行非导频的无绳式操作。为了使频谱用于无绳和蜂窝式操作的总使用率最大,上述相关专利中还提出将频谱的一部分由无绳式操作独占专用,而所剩部分用于蜂窝式操作。然而不幸的是,随着蜂窝通信的不断普,以及期望产生在线使用现有蜂窝频率信道的新蜂窝技术使得对蜂窝信道原本就已十分紧张的需求变得更加紧张,而无绳模式操作则非如此。对蜂窝信道的巨大需求使得将一部分蜂窝频谱专用于无绳用途变得难于实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具有手机选择信道分配功能的改进型多模式通信网络。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手机监听前向蜂窝信道以形成一个潜在可用于无绳用途的信道的列表。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手机是以一种与非导频无绳式操作兼容的方式对前向蜂窝信道进行监听。
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可靠地跟踪到蜂窝信道用途的变化,而不会冒破坏无绳式操作或产生严重干扰的危险。
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在高效地利用频谱的同时进行可靠的无绳信道分配。
另一个优点是在由无绳和蜂窝式操作所共享的公用频谱中没有哪一部分由无绳用途所独占专用。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优点通过一种对便携无线电话手机进行操作的方法以一种形式来实现的。手机与一个其中一个公用信道组既被用于蜂窝模式通信又被用于无绳模式通信的多模式通信网络协同操作。在此多模式通信网络中,一个蜂窝式地面站和一个无绳式基站的的无线电覆盖区相互重叠。该方法需要识别出一组未被蜂窝式地面站所占用的无线电通信信道。所识别的信道被传到无绳式基站。手机随后使用其中的一个信道通过无绳式基站进行用户通信。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地说明,以更加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其中各幅图中使用同样的标注符来指示相似的元件。
图1所示为一种可以实现一个多模式通信网络的环境的简图。
图2所示为多模式通信网络中所含元件的简要示图。
图3所示为一幅频率管理图,其中例示了一个用于无绳和蜂窝式操作的示例性公用信道组。
图4所示为在一个优选多模式手机中所含硬件的方框图。
图5所示为由手机执行的一个手机蜂窝式空载处理的流程图。
图6所示为由手机执行的一个手机登记处理的流程图。
图7所示为由手机执行的一个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的流程图。
图8所示为由无绳式基站执行的一个无绳式基站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一种可以实现一个多模式通信网络12的环境的简图。图2所示为多模式通信网络12中所含元件的简要示图。参照图1及图2,网络12支持一个由一栅格状排列的蜂窝集14所定义的蜂窝式通信系统及由覆盖区集16所定义的任意数目的无绳式通信系统。图1仅显示了一个被简略地显示为六边形的蜂窝14的七个蜂窝簇,及一些被简略的显示为圆形的无绳覆盖区16。可以包括更多的蜂窝14及/或无绳覆盖区16。蜂窝集14中的各个蜂窝可以彼此距离很近,就象无绳式覆盖区集16中的各个区域一样。蜂窝集14和无绳式覆盖区集16彼此重叠。理想情况下,每个无绳式覆盖区16均远小于蜂窝14。尽管未示出,还可以有其它的蜂窝系统与图1和图2所示的相同区域重叠。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蜂窝系统与常规的AMPS标准兼容,而无绳系统同样也利用AMPS标准频率信道及通信协议。然而,也可将本发明的原理应用到其它类型的蜂窝系统中。
如图2所示,网络12包括任意数目的便携多模式无线电话手机18,其中仅显示了一个,用于每个蜂窝14的一个蜂窝式地面站20,及用于每个无绳式覆盖区16的一个无绳式基站22。蜂窝式地面站20和无绳式基站22分别表示基站。这里将其称作蜂窝式地面站和无绳式基站仅仅是为了将两者彼此区分开来并与历史用法保持一致。蜂窝基站并不一定必须建在地面上,而无绳式基站最好是避免在无绳电话技术历史上所使用的频率上进行操作以及使用其所使用的通信协议。
当手机18同时处于蜂窝14和无绳式覆盖区16中时,其可以通过蜂窝式地面站20或无绳式基站22进行通信。当位于无绳式覆盖区16之外而仍处于蜂窝14中时,手机18可以仅通过蜂窝式基站20进行通信。无绳式基站22通过一个或多个有线本地环路耦合到中央电话局24上。蜂窝式地面站20通过一个移动电话交换局(MTSO)26及相关的中继线耦合到中央电话局24上。通过中央电话局24,便可以经由蜂窝模式通信或无绳模式通信在手机18与耦合到PSTN上的其它电话装置之间提供用户通信。
图3所示为一幅频率管理图,其例示了一个用于无绳和蜂窝模式通信的示例性公用信道组28。信道数(在图3中的示例中被列为1-666)表示各个离散的信道。理想情况下,每个信道代表了一个具有一个正向部分和一个反向部分的全双工或双向信道。此正向部分定义了一个指向手机18的链路,而反向部分则定义了一个指离手机18的链路。因此,当手机18将一个接收器调谐到某个信道时,其是将该接收器调谐到该信道的正向部分,而当蜂窝式地面站20或无绳式基站22将一个接收器调谐到某个信道时,其是将该接收器调谐到该信道的反向部分。每个手机18,蜂窝式地面站20和无绳式基站22均可以作好准备以在信道组28中所识别的任一信道上进行通信。
然而,如图1和3所示,需要对手机18,蜂窝式地面站20及无绳式基站22对信道的使用进行限制或管理以使干扰降到最小。图1所示为在蜂窝电话学技术中很著名的一种7蜂窝复用信道分配方案。信道组28被分为不同的蜂窝子集30,由图3中的垂直列所表示。每个蜂窝式子集30被设计成其中各个信道相互不毗连。换句话说,没有两个相邻信道被包括在任意一个单独的蜂窝子集30中。蜂窝子集30(图1和3中标注为A-G)被分配给不同的蜂窝14,而蜂窝通信仅能使用分配给通信发生地中的蜂窝14的蜂窝式子集30中所包含的信道。如图1所示,在其中心具有蜂窝子集D的蜂窝14簇中,蜂窝子集D没有被复用。此复用信道分配方案将同一信道被复用的不同位置之间的复用距离保持为最小。此复用距离越大,发生干扰的可能性将越小。当然,那些技术熟练者有可能会意识到还可以使用其它多种类型的信道分配方案,包括四信道复用分配方案,扇形扫描,动态信道复用分配(DCA),信道入借及诸如此类。另外,信道组28所包含的信道的精确频率和数目等参数与本发明的目的无关。
参照图3,信道组28还包括信道的一个无绳式子集32。理想情况下,无绳式子集32包括大约20个毗连信道,如图3中的一个单独行所示。无绳式子集32中所包含信道的数目可以任意多。然而,如果数目增加到高于20,则顺序扫描无绳式子集32中的信道所需的时间将增大,而有可能使得响应延迟长到可使用户感觉出来的程度。换句话说,如果该数目被减小到低于20,则发现未被重叠的蜂窝系统所使用的信道的机会将减小,而在蜂窝通信业务繁忙的情况中可用于进行无绳通信的信道将变得更少。
根据本优选实施例,无论无绳系统地理上位于哪个方位以及哪个蜂窝式子集30被分配给系统所在位置,所有的无绳系统都将从无绳式子集32中选择其将在其上进行操作的信道。将一个公用无绳式子集32用于所有的无绳系统的效果令人满意的原因在于,仅有无绳式子集32可以在此之后从正重叠的蜂窝系统所偶尔使用的DCA以及信道入借方案中除去,以保持与无绳式操作的兼容性。类似地,在无绳式子集32中使用连续信道的效果令人满意的原因在于其加快了信道的快速扫描。此外,使用连续信道确保了无论无绳系统位于何处,无绳式子集32均将包含未被所重叠的蜂窝系统占用的信道,这是因为蜂窝式子集30使用的是非连续信道。
图3所示为信道组28的A块中作为无绳式子集32一个示例性信道选定范围169-189,其基本上是一个任意选择。无绳式子集32最好是避开方位控制信道34(信道313-315)。否则,任何集合了与系统分配(A或B)一致的信道的A或B块均可以满足本发明的目的,而无绳式子集32可以随蜂窝系统变化而变化。
图4所示为一个优选多模式手机18中所含硬件的方框图。为了清晰起见,在图4中没有显示或详细说明为那些技术熟练者所熟知以及对本发明来说并不重要的标准操作元件。通常,围绕一个控制器36对手机18进行设计,其包括一个接收机38,一个发射机40,一个定时器42,一个用户接口44,及一个存储器46。控制器36可以,例如,是蜂窝电话技术中常见的一种常规微处理器电路。
连到控制器36上的接收机38被设计成通过从信道组28(见图3)中所选的一个信道接收信令数据及用户通信。对于蜂窝模式操作,将从分配给手机18当前所在位置的蜂窝14的一个蜂窝式子集30中选择此信道。对于无绳模式操作,将从无绳式子集32中选择此信道。
手机18还包括发射机40,其被连到控制器36。发射机40被设计成发射与常规蜂窝电话操作和处理及用户通信有关的信令数据。如果愿意,可将发射机40和接收机38集成进一个接收机部件中。理想情况下,为了减少成本,能耗以及重量,将只包括一个单独的发射机和接收机来同时支持蜂窝及无绳模式操作。
定时器42耦合到控制器36上用于帮助手机18跟踪时间的进程。用户接口44耦合到控制器36并最好包括控制标准蜂窝电话功能的数字按键按钮,一个扬声器,一个麦克风,一个显示器,及其它在本技术领域中的常见用户接口装置。存储器46耦合到控制器36并存储定义了多种接下来所要说明的处理的程序指令。此外,存储器46还可以存储多种蜂窝操作参数以及在手机18的操作中所使用的多种数据的表格及列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无绳式基站22具有一个与图4所示方框图相类似的方框图(未示出)。然而,手机18的接收机38及发射机40分别在所选信道的正向部分和反向部分上进行操作,而无绳式基站的一个对应接收机和发射机则分别在所选信道的反向部分和正向部分上进行操作。类似地,无绳式基站22可以,但不是必须,具有一个与手机18的用户接口44相比被简化的用户接口。另外,手机18最好被设计成由电池供电以利于便携操作,而无绳式基站22则最好是由公共供电网络提供能量,否则也可设计成进行静止操作。
图5所示为由手机18执行的一个手机蜂窝式空载处理48的流程图。通常,处理48是在手机18处于其蜂窝模式操作中时由手机18执行的。当手机18远离其本地无绳覆盖区16(见图1-2)时,手机18处于其蜂窝模式。如图5中的椭圆所表示,处理48包括由无绳电话常规执行的多项任务,这里将不对其进行详细地说明以防止这些任务影响对本发明的清楚理解。这些任务包括监听用户接口44(见图4)以确定某个用户是否希望进行一次呼叫,选择由蜂窝式地面站20连续传送到监听器的某个导频或控制信道,维护定时器,及诸如此类。这些常规任务中包含一个对所选导频信道进行监听的任务50。通过监听所选的导频信道,手机18可以确定何时有指向其的入局呼叫,何时其正在漫游或处于本地,以及诸如此类。当检测到入局呼叫或出局呼叫时,程序流程便切换到其它处理(未示出)以跟踪呼叫进程,切换到音频信道,从事管制移交,以及执行其它的蜂窝电话业务。当呼叫被挂断时,程序控制可以最好地返回到手机蜂窝式空载处理48。
最后,处理48中的程序流程执行一项查询任务52。任务52确定手机18当前是否位于靠近一个最佳服务器地面站20的位置。最佳服务器被定义为其蜂窝14与手机的本地无绳式覆盖区16相重叠的地面站20。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为每个手机18定义几个位于靠近手机的本地无绳式覆盖区16的最佳服务器。可以通过检测由在所选的用于由手机18进行监听的导频信道上连续广播的附加信息流所传送的数字颜色代码及/或如ID,控制信道标识或诸如此类的其它地面站档案数据来识别这些最佳服务器。
任务52在手机18中执行一次位置分析处理,并辅助建立非导频无绳式操作。在非导频操作中,无绳式基站32将不再连续地广播导频信号。正如将在接下来被详细讨论的,手机18只有在其确认其位于其本地无绳式基站22的无绳式覆盖区16内之后才确定进入其无绳模式操作。此确认是通过一次简短的登记处理来进行的,其中手机18产生一次由无绳式基站22接收并表明已经收到的低能量传输。任务52将防止手机18在其不处于靠近其本地无绳式覆盖区16的情况中产生这样的传输,此情况通常在手机18在与本地无绳式覆盖区16重叠或否则靠近无绳式覆盖区16的蜂窝14的外部时出现。通过减少这些的手机传输的数目将节省能量,并减少由在那些可能并不适合于发出此类传输的位置的信道上传输信息而引起的常见干扰。
当任务52没有检测出一个最佳服务器地面站时,程序流程便返回到一个进入手机蜂窝式空载处理48的入口点。然而,当任务52检测到一个最佳服务器地面站时,则通过一次查询任务54确定一个登记定时器是否已经计满规定时间。手机18每进行一次不成功的无绳登记尝试,登记定时器便被复位。当任务54确定登记定时器还没有计满规定时间时,将不能进行下一次的后继登记尝试。这将使手机18在每次不成功登记尝试之后将等待一段时间,以在进行下一次尝试之前给予手机18足够的时间移到更靠近本地无绳式覆盖区16的位置。通过防止所期望的接收无绳式基站22接收那些可能性很小的传输减少了能耗及常见干扰。因此,当任务54确定登记定时器还没有计满规定时间时,程序流程返回到一个进入手机蜂窝式空载处理48的入口点。
当任务54确定登记定时器已经计满规定时间时,将执行一次手机登记处理56。接下来将结合图6对手机登记处理56进行详细地讨论。手机登记处理56的一个结果是,如果无绳登记不成功,程序流程返回到一个进入手机蜂窝式空载处理48的入口点。另一方面,如果无绳登记成功了,则程序流程转到一个进入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58的入口点。接下来将结合图7对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58进行详细地讨论。
总起来说,手机蜂窝式空载处理48将使得手机18以蜂窝模式进行操作。然而,不时地且只有当手机18位于靠近其本地无绳式覆盖区16的位置时,手机18才尝试进行一次无绳登记处理。手机18将一直保持其蜂窝模式操作直到某次无绳登记处理成功。
图6所示为手机18所执行的手机登记处理56的流程图。通常,处理56的功能是在手机18的蜂窝与无绳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处理56包括选择一个可用信道列表62中所指示的下一个信道的任务60。任务60与一个查询任务64协同操作。任务64确定所选信道当前是否正被占用。如果所选信道目前正被占用,则程序流程返回到任务60以再次选择可用信道列表62中的下一个信道。程序流程将一直停留在任务60及64,直到发现一个未被占用的信道。然而,如果在一个预定时间段内始终没能找到一个未被占用的信道,则那些技术熟练者可以设计出多种测试(未示出)以结束该循环,以及另外包括多种附加任务以实现一次适当的响应动作。
可用信道列表62是一个存储在存储器46(见图4)中的并不断的被更新的数据列表。列表62指出哪些信道可以被手机18用来产生一条将被传送到其无绳式基站22的信息。列表62是无绳式子集32(见图3)的一个子集。通过接下来所讨论任务的操作,手机18将从无绳式子集32中形成可能受无绳式基站22影响的列表62,以指出那些未被蜂窝式地面站20使用的信道。具体地说,接下来所讨论的任务将使手机18监听无绳式子集32中的每个信道以确定无绳式子集32中的哪些信道同时也属于实际位于本地无绳式覆盖区16所在位置上的某个特殊蜂窝式子集30(见图3)。
任务64可以监听一个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SSI)以确定所选的一个信道当前是否正被使用。如果信号强度高于一个预定的阈值,则表明该信道当前正被使用。可用信道列表62上所指示的一个信道可能正被合理使用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附近的无绳系统,无论是否是手机的本地系统,均可正在使用该信道。或者,该信道也可能正在接收来自相邻的一个正被附近的一个无绳系统所使用的信道的一些干扰。另外,该信道可能是一个正由一个本地或附近蜂窝系统使用而被错误地包括在可用信道列表62中的信道,或简单地不是一个在手机18当前所在位置上的一个蜂窝14中的精确定位处的可用信道。通过事前从一个潜在可用信道的列表中检测信道的使用情况,手机18提高了信道分配的可靠性并减小了产生干扰的危险。如果一个并不适用于一个特殊位置的信号信道被包括在可用信道列表62中,任务60和64将防止其产生干扰。由于在可用信道列表62中包含有较多的信道,因此发现一个可接受的未使用信道的可能性将很大。
当任务64从可用信道列表62中发现一个目前未被使用的信道时,任务66便在该信道上传送一条“Here I Am”的信息。此信息以充分低的能量传输以使该信息不会被无绳式基站22接收到,除非手机18位于无绳式覆盖区16之内。该信息最好是作为使用与AMPS蜂窝电话技术相兼容的一种逆向控制信道协议的猝发通信来传输的。该猝发通信将一致持续到由无绳式基站22进行了回复或一直到计满一个预定的时间段为止。此预定时间段可以在1.5秒到2.0之间。其最好充分长以使得无绳式基站22可以扫描完整个,最大长度的可用信道列表62,并完成对在其上全部信道上所发现通信的解码。
在任务66之后或与任务66一起进行,任务68将一个待用信道列表70传送到无绳式基站22。任务68假设待用信道列表70可以由上述结合任务66所讨论的“Here I Am”信息所包含。然而这不是必需的。待用信道列表70是一个存储在存储器46(见图4)中并被不断更新的数据列表。列表70指明了当手机18位于其本地无绳式覆盖区16中时手机18从无绳式子集32中所发现的那些的处于待用状态或否则当前未被使用的信道。待用信道列表70可以,但不是必须,等价于可用信道列表62。在任务68期间,手机18将一个待用信道列表70传送到无绳式基站22。正如接下来将结合图8所讨论的,无绳式基站22在构成可用信道列表62的过程中可以过筛选或改变待用信道列表70。在任务68之后,假定无绳式基站22已经接收到“Here I Am”信息,将执行任务72以接收一个来自无绳式基站22包括可用信道列表62的应答信息。尽管任务72假设应答信息也传送可用信道列表62,但这不是必需的。
只要接收到一条信息或在经历了任务66,68及72的预定时间段后,处理56执行一次查询任务74以确定登记是否成功。如果接收到应答信息,则便认为登记已经成功。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未示出),待用信道列表70与可用信道列表62的互换可以一直等到登记被视为成功之后才进行,并可以通过其它信息的互换来进行。当登记成功时,任务76将一个再次捕获定时器设置为在未来的几分钟内计满规定时间,而程序流程进行到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58。此后,手机18以其无绳模式进行操作。
当任务72没有检测到一个应答信息时,任务74便宣布登记尝试没有成功。任务78将登记定时器设置为在未来的几分钟后计满规定时间,而程序流程则进行到手机蜂窝式空载处理48。此后,手机以其蜂窝模式进行操作。
图7所示为手机18所执行的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58的流程图。手机在其处于其无绳模式操作时执行处理58。当手机处于其本地覆盖区16(见图1-2)之内并成功地登记到其本地无绳式基站22时,手机18便处于其无绳模式。因此,当手机18位于其无绳式基站22附近时将执行处理58。如图7中的椭圆所表示,处理58包括由蜂窝和多模式电话所常规地执行的多项任务,这里将不对其进行详细地说明以避免其影响对本发明的清楚理解。这些任务包括监听用户接口44(见图4)以确定用户是否希望进行一次呼叫或对手机18进行其它的程序变更,维护定时器,及诸如此类。
最后,处理58执行一项查询任务80。任务80确定是否有表征了用户希望从手机18产生一次出局呼叫的用户数字按键操作。当一个出局呼叫事件被检测到时,任务82便选择可用信道列表62(见图6)中所指明的下一个信道。任务82与查询任务84协同操作。任务84确定所选信道目前是否正被使用。如果所选信道目前正被使用,则程序流程信号回到任务82以再次在可用信道列表62中选择接下来的信道。程序流程一直停留在任务82和84直到发现一个未被使用的信道。当任务84确定已在可用信道列表62中找到一个清晰信道时,任务86便产生与无绳式基站22的一次连接。任务86通过传输一个指明了手机18所希望产生一个出局呼叫的无绳式基站22的信息来产生其连接。以类似于如上所述任务66(见图16)中所讨论的方式,任务86传输一个猝发通信并一直持续到无绳式基站22作出响应。由于无绳式基站22在找到在上述任务82和84中所选的信道之前可能需要扫描可用信道列表62上所包含的多个信道,因此此传输可能所持续的时间最大在1.5到2.0秒之间。在任务86之后,程序流程移到一个出局呼叫处理88。
出局呼叫处理88监听呼叫进程直到呼叫被挂断。如果呼叫被成功地确立,则用户通信将通过为呼叫而建立的连接进行。在上述任务82和84中所选出的信道上,在手机18与无绳式基站22之间进行用户通信。
一旦完成了出局呼叫处理88,程序流程在一次查询任务90中返回到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58。任务90确定再次捕获定时器是否已经计满规定时间。如参照图6所讨论的,在手机登记处理56期间对再次捕获定时器进行了设置,以指明手机18应该何时尝试与无绳式基站22重新进行登记。在其它处理中也可以调整再次捕获定时器。当再次捕获定时器还没有计满规定时间时,程序流程返回到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58中的一个入口点。但是当再次捕获定时器已经计满规定时间时,程序流程将进行到手机登记处理56(见图6)。除非成功的实现与无绳式基站22的登记尝试,手机登记处理56将把手机操作切换到其蜂窝模式操作(手机蜂窝式空载处理48)。当手机18成功地再次与其无绳式基站22登记上时,手机18将保持以其无绳模式进行操作,而程序流程返回到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58中的一个入口点。
参照任务80,当没有检测到出局呼叫事件时,程序流程从任务80进行到任务92。任务92将接收机38(见图4)调谐到无绳式子集32(见图3)中的下一个信道。任务92中接收机被调谐到的信道可以被包括或不被包括在待用信道列表70或可用信道列表62(见图6)中。如上所述,手机18中的接收机38实际上是调谐到所选信道的正向部分。那些技术熟练者将意识到,只要手机18仍保持其无绳空载模式操作,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58中所包含的多项任务将被连续地重复执行。通过任务92的重复迭代,接收机38最终顺序地调谐到无绳式子集32中所包含的所有信道。
任务92之后,任务94检测通过接收机38在任务92中所调谐到的信道接收的射频(RF)能量的信号强度。由于手机18监听此信道的正向部分,其接收的是由蜂窝式地面站20(见图2)及无绳式基站22(见图2)传输的信号,而不是由蜂窝移动或便携电话传输的信号。蜂窝式地面站20所传输的信号指明了那些不能用于无绳式操作的已占用信道。这些信号的强度通常要比由蜂窝移动及特别是便携电话所传输的互补逆向信道信号的强度大得多。因此,手机18与一个监听通过信道的反向部分传输的信号的装置相比更有可能检测到何时蜂窝式操作正在使用一个信道。
接着,查询任务96将确定在任务94中检测到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一个预定的阈值。该阈值最好被设置为一个等于或低于无绳式操作所需的最小信号能级的非常之低的能级。任务96在其确定过程中可以对一个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SSI)进行求值。当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低于该阈值时,便认为识别到一个未被使用的信道。当一个未被使用的信道被识别出来时,任务98将执行数据平滑运算以确定该未被使用信道指示是一次真实及可靠的数据判读还是一次异常错误。任务98可以采用为那些技术熟练者所熟知的多种平均,滤波,磁滞及其它的数据平滑技术。另外,那些技术熟练者将意识到任务98对任一单独信道的数据平滑运算实际可以通过任务98的几次迭代来进行。因此,任务98可以很好地在一段时间内跟踪无绳式子集32上所包含的每个信道的信号强度数据判读。
在任务98之后,假设任务98的数据平滑运算表明信道的未被使用特性看来是一个真实的现象而本地因此异常错误,任务100将所识别的信道加到待用信道列表70(见图6)中。
在任务100之后,任务102管理待用信道列表70以将其长度限制在一个最大信道值内。该最大值最好是小于无绳式子集32所包含信道总数的75%,优选地选择接近于10的最大值。限制待用信道列表70上的信道的最大数目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从待用信道列表70最终传递到有效信道列表62(见图6)的信道越少,手机18在任务66及86中(见图6)传送其猝发传输所需的时间就越短,从而确保无绳式基站22有充分的机会接收有关的信息。较短的传输时间将减少能量的消耗,也减小了产生干扰的危险,并改善了手机18对用户命令的响应特性。
作为第二个目的,限制待用信道列表70中所包含信道的最大数目将给予蜂窝系统足够的机会以对所选信道进行优化。因此,在任务102中最好加入一种适当的优先级确定方案,其用于在多于最大数目的允许信道均被认为可用于无绳式操作时,识别出较好的信道并只将较好的信道包括在待用信道列表70中。该优先级确定方案可以,例如,将具有较少背景噪声的信道识别为比其它信道要好一些的信道。
在任务102之后,程序流程进行到如上所述的任务90,以在返回到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58的一个入口点之前必要的时候处理再次捕获。
参照任务96,当发现来自无绳式子集32的一个信道显示出高于阈值的信号强度时,查询任务104将试图检测此信号。任务104随后确定此信道上的信号是否是一次控制协议数据传输。如上所述,最好将无绳式子集32局限在信道组28(见图3)中不存在蜂窝控制信道34(见图3)的某一部分中。蜂窝式操作使用的是控制信道34而不是可能存在有无绳式子集32的音频信道上的控制协议数据传输。
如果任务104没有将在无绳式子集32上发现的信号识别为控制协议数据传输,则任务106将进行数据平滑以确保所检测到的信号是一次真实事件而不是一次异常错误,如果其被认为是一次真实事件,则将该信道从待用信道列表(DCL)70增加除去。当然,如果该信道本来就没有被包含在待用信道列表70上,则任务106将可以被省略。任务106之后,程序流程进行到如上所述的任务90,以在返回到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58的一个入口点之前必要的时候处理再次捕获。
参照任务104,当发现一个无绳式子集32信道正在传送一次控制协议数据传输时,查询任务108将被执行。执行任务108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该信号是否正在输送一个寻址到手机18的信息。例如当一个通往手机18的呼叫被建立时,将可以在在手机18处接收到如此的一条信息。如果进检测到入局呼叫信息,则程序流程将转到一个入局信息处理110。
入局信息处理110对入局信息作出响应。如果入局信息正警示手机18有入局呼叫时,处理110将监听呼叫进程直到呼叫被挂断。如果该呼叫被成功的建立,则将利用接收机38(见图4)在任务92的前一次迭代中被调谐到信道输送用户通信。因此,尽管手机18将其信道选择范围局限在可用信道列表62中来产生到无绳式基站22的信息,其仍可以监听无绳式子集32中的所有信道并对可在这些信道上传输的多种信号进行评估。
一旦完成了入局信息处理110,程序流程便返回到如上所述的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58中的任务90。一旦从入局信息处理110返回,任务90及接下来的处理将在返回到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58的一个入口点之前必要的时候处理再次捕获。
参照任务108,当手机18发现一个正在传送一次不是寻址到手机18的控制协议数据传输的无绳式子集32信道时,手机18便认为其为一个未被使用的信道。这种情况发生于,例如,当一个不是本地无绳式基站22的附近无绳式基站22正在使用该信道的时候。由于无绳式操作的低能耗特性,手机18必须十分靠近无绳式基站22达到对其产生“干扰”的程度以接听这样一个信号。如果另一个附近无绳系统已经断定该信道未被使用,则手机18便可以可靠地作出相同的结论。因此,当任务108确定控制协议数据传输信息不是寻址到手机18时,程序流程进行到如上所述的任务98。如果其被视为一个真实事件而不简单地是一次异常错误时,该信道将被添加到待用信道列表70中。此外,在任务102中所实施的任何优先级确定方案中均可以给予由附近无绳系统所使用的这些信道一个较高的优先级。最后,程序流程返回到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58的一个入口点。
总之,当手机18位于其无绳式基站22的无线电覆盖区16中时,手机无绳式空载处理58将使得手机18以其无绳模式进行操作。在无绳模式操作中,手机18监听信道组28(见图3)的无绳式子集32中所包含的所有信道的正向部分,以检测出没有被蜂窝式地面站20(见图2)所使用的信道。这些未被使用的信道被包含进待用信道列表70中。因为通过信道的正向部分传输的信号通常要比通过信道的反向部分传输的信号强度高许多,从而也就更容易于被检测到,所以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
图8所示为由无绳式基站22执行的支持如图5-7中所述的处理的无绳式基站处理112的流程图。如图8中的椭圆所表示,处理112包括蜂窝和无绳式基站所常规地执行的多项任务,这里将不对其进行详细地说明以防止这些任务影响对本发明的清楚理解。最后,无绳式基站22执行一项查询任务114。任务114确定是否正在建立一个可能涉及手机18的入局呼叫。入局呼叫可以由在无绳式基站22与中央电话局24(见图2)之间的一个有线本地环路上接收到一个振铃信号来表示。当检测到一个入局呼叫时,任务116将选择可用信道列表62’中所指示的下一个信道。任务116与查询任务18协同操作。任务18确定所选信道目前是否正被使用。如果所选信道目前正被使用,则程序流程返回到任务116以再次在可用信道列表62’中选择接下来的信道。程序流程一直停留在任务116和118上直到发现一个未被使用的信道。
可用信道列表62’代表了由手机18的存储器46(见图4)中所载的可用信道列表62对应的无绳式基站22。可用信道列表62’中包括与可用信道列表62相同的信道标识。通常,可用信道列表62’不包括那些没有被包括在可用信道列表62上的信道。然而,在为多个手机18同时将无绳式基站22作为本地站而对可用信道列表62作出变更的情况下,将可以使可用信道列表62’暂时地包括另外的其它信道标识。
当任务118确定在可用信道列表62’中已找到一个清晰信道时,任务120便向手机18发送一条寻呼信息。该寻呼信息通知手机18关于入局呼叫的信息。此寻呼信息可以被格式化为一种使用AMPS电话技术中较常见的前向信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并持续大约800-900毫秒的猝发信号,或以其作为开始。此猝发信号持续如此长的时间段是为了向所有的手机18提供时间以遍历全部的无绳式子集32信道并对从所有这些信道上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
任务120之后,程序流程进行到一个入局呼叫处理122,其监听呼叫进程直到呼叫被挂断。在呼叫期间可以出现用户通信。用户通信将使用在任务120中用于发送寻呼信息的信道。在处理122之后,程序流程返回到无绳式基站处理112的一个入口点。
参照任务114,当没有检测到入局呼叫事件时。任务124将使无绳式基站22将其接收机调谐到可用信道列表62’中的下一个信道。紧接着任务124,查询任务126确定在从可用信道列表62’中所选的此信道上是否检测到寻址到无绳式基站22的入局信息。如果没有检测到入局信息,则程序流程返回到无绳基站处理112的一个入口点。
当任务126检测到一个寻址到无绳式基站22的入局信息时,将执行查询任务128。此信息可以表示一个手机18正在尝试进行一次出局呼叫,登记或向无绳式基站22发送其它信息的操作。除非该信息是在任务66期间(见图6)从手机18发出的手机登记类型的信息,程序流程将进行到一个出局呼叫处理处理130。如果该信息表明手机18正在进行一次呼叫,处理130将监听呼叫进程直到呼叫被挂断。在此呼叫期间被传送的用户通信将利用无绳式基站22在任务124的上一次迭代中所调谐到的信道来进行。
当任务128检测到一条输入登记信息时,处理112将执行任务132。任务132将确认手机18进行登记尝试的有效性。例如,任务132可以验证在登记信息中所传送的手机ID是否与无绳式基站22所允许的手机ID相匹配。尽管未示出,如果手机的有效性没有被确认,程序流程可以返回到无绳式基站处理112的一个入口点而不进行进一步的动作。
在确认手机的有效性之后,任务134取代任务68(见图6)来保存在登记期间从手机18接收到的一个待用信道列表70’。待用信道列表70’代表了手机18中所维护的待用信道列表70的无绳式基站22副本。无绳式基站22可以存储多个分别对应于位于无绳式基站22本地的多个不同手机18的互不相同的待用信道列表70’。
任务134之后,任务136根据刚刚接收到的待用信道列表70’来构成或更新可用信道列表62’。接着,任务138将可用信道列表62’发送给手机18。当无绳式基站22仅服务于一个单独的手机18时,任务136可以简单地将有效信道列表62’等同于刚刚接收到的待用信道列表70’。随后,手机18可以对其待用信道列表70及所接收的有效信道列表62进行比较,以验证手机18的有效信道列表与无绳式基站22的有效信道列表是否一致。
当无绳式基站22服务于多个手机18时,在某实施例中,任务136可以将从多个手机18获得的待用信道列表70’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满足于此无绳系统的单独的有效信道列表62’。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手机18中的单独一个可以被指定为主手机,而有效信道列表62’可以仅利用主手机的待用信道列表70’来构成。同样地,任务138可以发送一个作为无绳式基站22中所维护的有效信道列表62’的一个子集的有效信道列表62以将不同手机18中所维护的有效信道列表62中的变更可靠地结合在一起。例如,直到在所有手机18中均已设置了有效信道列表的变更时,无绳式基站22才可以维护一个作为在其所有的手机18中所维护的所有有效信道列表的并集的有效信道列表62’。然而,最好是所有由无绳式基站22所服务的手机18均使用相同的有效信道列表62进行操作。
在任务138之后,程序流程返回到无绳式基站处理112的一个入口点。
总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手机选择信道分配功能的改进型多模式通信网络。手机监听蜂窝信道的正向部分以形成一个潜在可用于无绳用途的信道的列表。可以在不破坏无绳式操作或产生干扰的情况下对不断发生变化的蜂窝信道使用进行跟踪。因为并不是每个无绳式基站均需要占用导频信道,所以可以高效地利用频谱。另外,被无绳及蜂窝式操作所共享的信道组中没有任何一部分专用于无绳用途。
如上已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地说明。然而,那些技术熟练者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更及修正。例如,可以设计与本说明书中所述方案不同的方案以表示及传送待用和有效信道列表。而另外的实施例还可以,例如,只要求手机报告对全部无绳子集信道的发现,还可以,作为另一个示例,允许无绳式基站在形成有效信道列表的过程中更加地主动。此外,那些技术熟练者将意识到这里所讨论的明确任务及处理可以在获得等价结果的情况下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和其它对于技术熟练者十分明显的变更及修正将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24)

1.在一种其中一个公用信道组既被用于蜂窝模式通信又被用于无绳模式通信,而一个蜂窝式地面站和一个无绳式基站的无线电覆盖区相互重叠的多模式通信网络中,一种用于操作一个便携无线电话手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手机的位置;
在所述确定步骤之后,识别一组未被所述蜂窝式地面站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所述识别步骤是在所述位置确定步骤表明所述手机十分接近所述蜂窝基站的位置时才执行的;
将所述信道的标识传送给所述无绳式基站;及
通过所述无绳式基站利用所述信道中的一个进行用户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送步骤之后另外包括从所述无绳式基站接收一个可用信道列表的步骤;及
所述进行用户通信的步骤被设计成利用由所述可用信道列表所标示的一个信道来进行所述的用户通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确定步骤确定所述手机何时处于所述无绳式基站的所述无线电覆盖区之内;及
所述识别步骤是在所述手机位于所述无绳式基站的所述无线电覆盖区中时进行的;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连续地将一个接收机调谐到一个预定的无线通信信道组;
对于所述信道组的每个信道均检测通过所述信道接收的RF能量的信号强度;及
对于所述信道组的每个信道均判断所述信道的所述信号强度是否小于一个预定的阈值。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靠近所述无绳式基站的位置上还可以有另外的无绳式基站存在;及
所述识别步骤另外包括将所述信道组中的任一个传送在所述无绳式基站中的任一个处产生的通信的信道定义为未被所述蜂窝式地面站使用。
6.在一种其中一个公用信道组既被用于蜂窝模式通信又被用于无绳模式通信,而一个蜂窝式地面站和一个无绳式基站的无线电覆盖区相重叠的多模式通信网络中,其中所述蜂窝式地面站利用所述信道组的一个第一子集进行通信而所述无绳式基站利用从所述信道组的一个第二子集中选出的信道进行通信,一种用于操作一个被设计成可通过所述公用信道组中的任意信道与所述地面站及所述无绳式基站进行通信的便携无线电话手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监听所述第二子集上所包含的每个信道以确定所述第二信道子集中的哪些信道同时也属于所述第一子集来识别未被所述蜂窝式地面站所使用的一组无线通信信道;
将所述信道的标识传送给所述无绳式基站;及
通过所述无绳式基站利用所述信道中的一个进行用户通信。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道子集被设计为一个连续的信道块。
8.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外包括如下步骤:
当以蜂窝模式进行操作时,监听由所述地面站连续传送的导频信道的正向部分;及
当以无绳模式进行操作时,监听所述第二子集中所包括的所有信道的正向部分。
9.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步骤包括选择一个第三信道子集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三信道子集中的每个信道均被包括在所述第二信道子集中,而所述第三信道子集所含信道的数目少于所述第二信道子集。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步骤包括限制所述第三子集所包含的最大信道数目的步骤,所述信道的最大数目小于所述第二信道子集中信道数目的75%;以及
所述传送步骤将所述第三信道子集传送给所述无绳式基站。
11.在一种其中一个公用信道组既被用于蜂窝模式通信又被用于无绳模式通信,而一个蜂窝式地面站和一个无绳式基站的无线电覆盖区相互重叠的多模式通信网络中,一种用于操作一个便携无线电话手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一个被设计成提供所述蜂窝及所述无绳模式操作并在所述无绳式基站的所述无线电覆盖区中移动的便携无线电话手机中,识别一组未被所述蜂窝式地面站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
将来自所述手机的所述信道的标识传送给所述无绳式基站;及
利用所述信道中的一个使所述手机和所述无绳基站之间进行用户通信。
12.在一种其中一个公用信道组既被用于蜂窝模式通信又被用于无绳模式通信,而一个蜂窝式地面站和一个无绳式基站的无线电覆盖区相互重叠的多模式通信网络中,一种用于操作一个便携无线电话手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一个被设计成以所述无绳模式进行操作手机中,识别一组未被所述蜂窝式地面站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
将来自所述手机的所述信道的标识传送给所述无绳式基站;及
在所述传送步骤之后在所述无绳式基站中构成可用信道的一个列表,可用信道的所述列表对应于所述一组信道;
将可用信道的所述列表从所述无绳式基站传输到所述手机;
通过从所述可用信道列表中选择一个信道以在其上进行所述手机与所述无绳式基站之间的所述用户通信。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外包括在所述无绳式基站监听所述可用信道列表上的所有信道以检测来自所述手机的一个入局信息的步骤,所述入局信息可在所述可用信道列表上所包含的所述信道中的任一个上传输。
14.在一种其中一个公用信道组既被用于蜂窝模式通信又被用于无绳模式通信,而一个蜂窝式地面站和一个无绳式基站的无线电覆盖区相互重叠的多模式通信网络中,其中所述蜂窝式地面站利用所述信道组的一个第一子集进行通信而所述无绳式基站利用从所述信道组的一个第二子集中选出的信道进行通信,一种用于操作便携无线电话通信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一个被设计成以所述无绳模式进行操作的手机中,识别一组未被所述蜂窝式地面站所使用的信道,所述识别步骤包括监听包含在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每个信道以确定第二信道子集中的哪些信道同时也属于所述第一子集;
将所述信道的标识传送给所述无绳式基站;及
利用所述信道中的一个进行所述手机和所述无绳基站之间的用户通信。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机被设计成与所述蜂窝式地面站进行蜂窝模式通信而与所述无绳式基站进行无绳模式通信;
当所述手机以所述蜂窝模式进行操作时,所述方法另外包括在所述手机处监听由所述蜂窝地面站连续传输的导频信道;及
当所述手机以无绳模式进行操作时,监听所述第二子集中所包含的所有信道。
16.一种以一种蜂窝模式与一个具有一个第一无线电覆盖区的蜂窝式地面站进行通信而以一种无绳模式与一个具有一个第二无线电覆盖区的无绳式基站进行通信的多模式便携无线电话,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覆盖区彼此重叠,所述便携无线电话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控制器;
一个耦合到所述控制器上的RF发射机;及
一个耦合到所述控制器上的RF接收机,其中
所述便携无线电话在所述第二无线电覆盖区内移动;及
一个存储器,其被配置来存储第一指令集、第二指令集、和第三指令集,第一指令集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便携无线电话接收机以识别出一组未被所述蜂窝式地面站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第二指令集使所述便携式无线电话发射机将所述信道的标识传送到所述无绳式基站,第三指令集使所述便携式无线电话发射机及接收机利用所述信道中的一个与所述无绳式基站进行用户通信。
17.一种被设计成以一种蜂窝模式与一个具有一个第一无线电覆盖区的蜂窝式地面站进行通信而以一种无绳模式与一个具有一个第二无线电覆盖区的无绳式基站进行通信的多模式便携无线电话,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在一个信道组中所包含的任意信道上均彼此重叠,其中所述蜂窝式地面站利用所述信道组的第一子集进行通信,所述无绳式基站利用从所述信道组的一个第二子集中选择的信道进行通信,所述便携无线电话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控制器;
一个耦合到所述控制器上的发射机;及
一个耦合到所述控制器上的接收机;
存储器,其被配置以存储第一指令集、第二指令集和第三指令集,第一指令集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接收机以监听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每个信道,确定所述第二子集中的哪些同时还属于所述第一子集,从而识别出一组未被所述蜂窝式地面站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第二指令集使所述发射机将所述信道的标识传送到所述无绳式基站,第三指令集使所述发射机及接收机利用所述信道中的一个与所述无绳式基站进行用户通信。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便携无线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道子集被设计成一个连续的信道块。
19.一种以一种蜂窝模式与一个具有一个第一无线电覆盖区的蜂窝式地面站进行通信而以一种无绳模式与一个具有一个第二无线电覆盖区的无绳式基站进行通信的多模式便携无线电话,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覆盖区彼此重叠,所述便携无线电话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控制器;
一个耦合到所述控制器上的发射机;及
一个耦合到所述控制器上的接收机;
存储器,其被其被配置以存储第一指令集、第二指令集和第三指令集,第一指令集使所述控制器在识别一组未被所述蜂窝式地面站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之前验证所述手机是否位于所述第二无线电覆盖区之内,第二指令集使所述发射机将所述信道的标识传送到所述无绳式基站,第三指令集使得所述发射机及接收机利用所述信道中的一个与所述无绳式基站进行用户通信。
20.在一种其中一个公用信道组既被用于蜂窝模式通信及被用于无绳模式通信,而一个蜂窝式地面站和一个无绳式基站的无线电覆盖区相重叠的多模式通信网络中,一种用于操作便携无线电话手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手机的位置;及当所述位置确定步骤表明所述手机位于离所述蜂窝基站十分近的位置时,在所述手机处从所述公用信道组中识别出一个被使用的信道;
在所述手机中确定所述被使用信道是否正在传送从所述无绳式基站中的一个产生的一次无绳通信;
如果所述用户信道正在传送所述无绳通信,则将所述被使用信道定义为一个可用信道;及
将所述可用信道的一个标识从所述手机传送到所述无绳式基站中的一个本地基站以将所述可用信道分配给所述本地无绳式基站;
确定所述可用信道是否正被使用;
当所述确定步骤确定所述可用信道正被使用时,禁止利用所述可用信道与所述本地无绳式基站进行通信;及
当所述确定步骤确定所述可用信道未被使用时,利用所述可用信道与所述本地无绳式基站进行用户通信。
21.一种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连续地将一个接收机调谐到预定的一组无线通信信道;
对于所述信道组的每个信道,检测通过所述信道接收的RF能量的信号强度;及
对于所述信道组的每个信道,确定所述信道的所述信号强度是否大于一个预定的阈值。
22.一种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机被设计成能够通过所述信道组中的任何信道与所述地面站及所述无绳式基站进行通信;
所述蜂窝式地面站利用所述信道组的一个第一子集进行通信;
所述无绳式基站利用从所述信道组的一个第二子集中选出的信道进行通信;
所述识别步骤包括监听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每个信道的步骤。
23.一种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外包括如下步骤:
当以所述蜂窝模式进行操作时,监听由所述地面站连续传送的导频信道的正向部分;及
当以所述无绳模式进行操作时,监听所述第二子集中所包括的所有信道的正向部分。
24.一种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确定步骤确定所述手机何时处于所述第二无线电覆盖区之内;及
当所述手机位于所述第二无线电覆盖区中时执行所述识别步骤。
CNB97195335XA 1996-06-06 1997-06-03 具有手机选择信道分配功能的多模式通信网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635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660,031 1996-06-06
US08/660,031 US5774805A (en) 1994-02-24 1996-06-06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handset-selected channel assignmen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1542A CN1221542A (zh) 1999-06-30
CN1196357C true CN1196357C (zh) 2005-04-06

Family

ID=24647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9533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6357C (zh) 1996-06-06 1997-06-03 具有手机选择信道分配功能的多模式通信网络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5774805A (zh)
EP (1) EP0894411B1 (zh)
JP (2) JP4227194B2 (zh)
CN (1) CN1196357C (zh)
AU (1) AU717687B2 (zh)
BR (1) BR9709531A (zh)
CA (1) CA2255823C (zh)
DE (1) DE69734824T2 (zh)
NO (1) NO324162B1 (zh)
NZ (1) NZ332883A (zh)
WO (1) WO19970471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3370B2 (ja) * 1993-06-17 2002-08-12 株式会社東芝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の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固定ユニットおよび移動ユニット
JPH09130853A (ja) * 1995-10-26 1997-05-16 Uniden Corp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コードレス電話装置
SE515776C2 (sv) * 1996-01-26 2001-10-08 Telia Ab System för radiokommunikation vid korta avstånd mellan sändare och mottagare
US6167260A (en) * 1996-01-31 2000-12-26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demand channel change for a radio telephone
DE19618243A1 (de) * 1996-05-07 1997-11-13 Sel Alcatel Ag Anordnung zum Betreiben eines mobilen Endgerätes in einem Funkvermittlungssystem bei unterschiedlichen Übertragungsstandards
US6188899B1 (en) * 1996-07-15 2001-02-13 At&T Wireless Sv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registration notification for over-the-air activation
US7764231B1 (en) 1996-09-09 2010-07-27 Tracbeam Llc Wireless location using multiple mobile station location techniques
US6236365B1 (en) 1996-09-09 2001-05-22 Tracbeam, Llc Location of a mobile station using a plurality of commercial wireless infrastructures
US9134398B2 (en) 1996-09-09 2015-09-15 Tracbeam Llc Wireless location using network centric location estimators
US7714778B2 (en) 1997-08-20 2010-05-11 Tracbeam Llc Wireless location gateway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US7903029B2 (en) 1996-09-09 2011-03-08 Tracbeam Llc Wireless location routing applications and architecture therefor
DE19639608C2 (de) * 1996-09-26 1998-12-03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Verbindungssteuerung von drahtlos an Kommunikationsnetze angeschlossenen Kommunikationsendgeräten
JPH10164660A (ja) * 1996-11-29 1998-06-19 Ne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CN1115912C (zh) * 1996-12-19 2003-07-23 西门子公司 用于降低移动多模式通信终端设备中能耗的方法和装置
JP2953421B2 (ja) * 1997-02-14 1999-09-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コードレス電話機
FI105135B (fi) * 1997-04-30 2000-06-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Järjestelmä ja menetelmä puhelun välittämiseksi sekä matkaviestin
FR2764468A1 (fr) * 1997-06-10 1998-12-11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areil telephonique sans fil
JP2933570B2 (ja) * 1997-06-19 1999-08-16 日本電気アイシーマイコン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コードレス電話システムとその親機装置及び子機装置
DE19732294A1 (de) * 1997-07-26 1999-01-28 Alsthom Cge Alcatel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Anrufleitung und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US6215992B1 (en) * 1997-07-29 2001-04-10 Dennis S. Howell Universal dictation inpu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149514B1 (en) 1997-07-30 2006-12-12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Cellular docking station
US20080207197A1 (en) 1997-07-30 2008-08-28 Steven Tischer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interfacing devices with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JP4009789B2 (ja) * 1997-10-09 2007-11-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機
US6253088B1 (en) * 1997-11-24 2001-06-26 Uniden America Corporation Personal base station for integrated cellular and cord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112098A (en) * 1997-11-26 2000-08-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rdless or wireless system protocol for providing reliable channel connections
BR9901010A (pt) * 1998-03-16 2000-01-18 Ericsson Inc Processo para registrar uma estação mével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de rádio digital e para determinar transmitir ou não um sinal de registro periódico a partir de uma estação móvel para uma estação base, e,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ões móveis.
FI107979B (fi) * 1998-03-18 2001-10-3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Järjestelmä ja laite matkaviestinverkon palvelujen hyödyntämiseksi
CN1196366C (zh) * 1998-03-26 2005-04-06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的接入协议的通信网
US6154650A (en) * 1998-06-03 2000-11-28 Ericss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a call for a mobile station using either a wireless network or a wireline network
CN1271482A (zh) * 1998-07-22 2000-10-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通信方法
US6167285A (en) * 1998-07-27 2000-12-26 Gte Wireless Servic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wing cordless communication attempts in a multiple mode system
DE19836575C2 (de) * 1998-08-12 2001-03-01 Siemens Ag Ermittlung der Nutzbarkeit eines Funkkanals
US6304756B1 (en) * 1998-11-04 2001-10-16 Legerity, Inc. Channel arbitration between handset and base station in a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
US8135413B2 (en) 1998-11-24 2012-03-13 Tracbeam Llc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s for wireless location and other complex services
US6243572B1 (en) 1998-12-30 2001-06-05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lling a neighborhood cordless service
US7257404B1 (en) 1998-12-30 2007-08-14 At&T Corp. Neighborhood cordless service call handoff
US6546253B1 (en) 1998-12-30 2003-04-08 At&T Corp. Neighborhood cordless service call handoff
US6470179B1 (en) 1998-12-30 2002-10-22 At&T Corp. Automatic service selection feature for neighborhood residential cordless service
US7181207B1 (en) 1998-12-30 2007-02-20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ver-the-air activation of neighborhood cordless-type services
US6445911B1 (en) 1998-12-30 2002-09-03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eighborhood cordless services
US6594488B1 (en) 1998-12-30 2003-07-15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ver-the-air activation of neighborhood cordless-type services
US6466799B1 (en) 1999-04-30 2002-10-1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Premises telephonic interface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using a hand-held wireless device
US6801775B1 (en) * 1999-06-23 2004-10-05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6748214B1 (en) * 1999-08-03 2004-06-08 Ericsson, Inc. Robust manual search for autonomous private systems
EP1286735A1 (en) 1999-09-24 2003-03-05 Dennis Jay Dupray Geographically constrained network services
US7197017B1 (en) * 2000-01-04 2007-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optimization during point-to-point protocol (PPP) session requests
US7190687B1 (en) 2000-01-04 2007-03-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point-to-point protocol (PPP) instances from a packet data services network
AU779184B2 (en) * 2000-01-28 2005-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optimization during point-to-point protocol (PPP) session requests
DE10016889A1 (de) * 2000-04-05 2001-10-18 Sel Alcatel Ag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Komponenten für ein Funkübertragungsverfahren nach verschiedenen Funkübertragungsmodi
ITTS20000003A1 (it) * 2000-05-31 2001-12-01 Telit Networks Spa Self planner:pianificazione frequenziale automatica per sistemi radiomobili
US10684350B2 (en) 2000-06-02 2020-06-16 Tracbeam Llc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fo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641861B2 (en) 2000-06-02 2020-05-05 Dennis J. Dupray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fo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875492B2 (en) 2001-05-22 2018-01-23 Dennis J. Dupray Real estate transaction system
KR20010109884A (ko) * 2000-06-03 2001-12-12 함상천 코드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식을 이용한 전화기
US6859652B2 (en) 2000-08-02 2005-02-22 Mobile Satellite Ventures, Lp Integrated or autonomous system and method of satellite-terrestrial frequency reuse using signal attenuation and/or blockage, dynamic assignment of frequencies and/or hysteresis
WO2002011302A2 (en) * 2000-08-02 2002-02-07 Mobiles Satellite Ventures Lp Coordinated satellite-terrestrial frequency reuse
AU783921B2 (en) * 2000-11-16 2005-12-22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Coexistence technique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7792488B2 (en) 2000-12-04 2010-09-07 Atc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electromagnetic energy over a wireless channel having sufficiently weak measured signal strength
TW511826U (en) * 2001-01-20 2002-11-21 Wang-You Yang Wireless network phone device
US7006483B2 (en) * 2001-02-23 2006-02-28 Ipr Licensing, Inc. Qualifying available reverse link coding rates from access channel power setting
US8082096B2 (en) 2001-05-22 2011-12-20 Tracbeam Llc Wireless location routing applications and architecture therefor
GB2376152B (en) * 2001-05-29 2003-10-0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941156B2 (en) * 2001-06-26 2005-09-06 Agere Systems Inc. Automatic handoff for wireless piconet multimode cell phone
KR100415113B1 (ko) * 2001-07-27 2004-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선 전화망과 연결 가능한 휴대폰의 충전 장치 및 그구현 방법
DE10142392A1 (de) * 2001-08-30 2003-03-20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Digitales Hausnetzwerk und Verfahren zur Zuordnung drahtloser Endgeräte zu Basisstationen
US7068610B2 (en) 2002-02-26 2006-06-27 Unruh Lincoln J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communications over multiple packet RF networks
US8554187B2 (en) 2002-07-15 2013-10-0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ou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networks and devices
US8416804B2 (en) 2002-07-15 2013-04-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US8000682B2 (en) 2002-07-15 2011-08-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tricting access to data
US8543098B2 (en) 2002-07-15 2013-09-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curely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and networks
US8275371B2 (en) 2002-07-15 2012-09-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and 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s to devices
US8526466B2 (en) 2002-07-15 2013-09-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oritiz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US7200424B2 (en) 2002-07-15 2007-04-03 Bellsouth Inte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tricting the use and movement of telephony devices
US20040203789A1 (en) * 2002-11-12 2004-10-14 Hammond Marc John Location service assisted transition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US7299060B1 (en) 2002-12-10 2007-11-20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bridging
US7853250B2 (en) 2003-04-03 2010-12-14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AU2003901931A0 (en) 2003-04-23 2003-05-15 Thiss Pty Ltd Radio network assignment and access system
US7437165B2 (en) * 2003-06-30 2008-10-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applying hashing algorithm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048968A1 (en) * 2003-08-28 2005-03-03 Martin Hauei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supplemental communication sub-system
US7315577B2 (en) 2003-09-15 2008-01-01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s and method using high-throughput space-frequency block codes
US7440510B2 (en) 2003-09-15 2008-10-21 Intel Corporation Multicarrier transmitter, multicarrier receiver,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multiple spatial signal streams
US7440423B2 (en) 2004-01-12 2008-10-21 Intel Corporation Channel specificatio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0786920B1 (ko) * 2004-02-13 2007-12-17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송신 장치, 수신 장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제어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US20090252097A1 (en) * 2008-04-08 2009-10-08 Aruba Networks, Inc. Band steering for multi-band wireless clients
US9432848B2 (en) 2004-03-23 2016-08-30 Aruba Networks, Inc. Band steering for multi-band wireless clients
US8699418B2 (en) * 2008-04-08 2014-04-15 Aruba Networks, Inc. Band steering for multi-band wireless clients
GB2413921B (en) * 2004-05-05 2006-06-1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ell selec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376411B2 (en) * 2004-06-02 2008-05-2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uting calls as determined by a call cost database of a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US20060035631A1 (en) * 2004-08-13 2006-02-16 Christopher White Wireless device service activation from the wireless device
US20060116123A1 (en) * 2004-11-29 2006-06-0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optimize paging in a flexible multi-carrier system
US20060276165A1 (en) * 2005-06-01 2006-12-07 Hidekazu Nakama Dual mod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KR100819882B1 (ko) * 2007-01-23 2008-04-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모드 듀얼 밴드 단말기의 대기 통화 방사 전력 제어방법 및 장치
US8477600B2 (en) * 2008-01-18 2013-07-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omposite transport functions
JP4596027B2 (ja) * 2008-03-25 2010-1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EP2476280A4 (en) 2009-09-09 2017-04-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hannel scann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WO2011049314A2 (en) * 2009-10-21 2011-04-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nning existing networks in tvws
US8599773B2 (en) * 2009-11-17 2013-12-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ve scalable channel-based station enablement and de-enablement in television band white spaces
KR101621103B1 (ko) 2010-02-26 2016-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채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KR101430499B1 (ko) 2010-03-12 2014-08-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된 서비스를 보호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115449A2 (en) 2010-03-19 2011-09-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available channe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AU2010350801B2 (en) 2010-04-07 2013-10-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white space map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WO2011145796A1 (en) 2010-05-18 2011-11-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station enablement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WO2011155693A2 (en) 2010-06-07 2011-12-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tation to operate within wlan system
US9538493B2 (en) 2010-08-23 2017-01-03 Finetrak, Llc Locating a mobile station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WO2012064248A1 (en) * 2010-11-12 2012-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ulti-standard radio network node configuration data handling for network operation
US20140051433A1 (en) * 2011-03-07 2014-02-20 Otmar Rengert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a base station of a corrdless telephone
US9204353B2 (en) 2013-03-15 2015-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er-only tune-away
US11496983B2 (en) * 2015-05-29 2022-11-08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selecting conducted RF links for mitigating multi-radio coexistence
CN108616843A (zh) * 2016-12-06 2018-10-02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配对方法及其系统
CN112911683A (zh) * 2019-12-04 2021-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组网控制方法、分布式组网、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9230A (en) * 1988-09-23 1991-01-29 Motorola, Inc. Cellular cordless telephone
JP2873320B2 (ja) * 1989-09-19 1999-03-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移動局の在圏セクタ判定方式
US5218716A (en) * 1990-11-05 1993-06-08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locating a communication unit within a multi mod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809872B2 (ja) * 1990-11-29 1998-10-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装置
JP2643689B2 (ja) * 1991-10-21 1997-08-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セルラー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ネル割り当て方法
US5504803A (en) * 1991-11-25 1996-04-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automatic mode selection for a dual-mode telephone handset for use in a cellular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and in a wireless telephone system
US5260988A (en) * 1992-02-06 1993-11-09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ternative radiotelephone system selection
CA2105710A1 (en) * 1992-11-12 1994-05-13 Raymond Joseph Leopold Network of hierarch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 therefor
US5375123A (en) * 1993-02-05 1994-12-20 Telefonakitebolaget L. M. Ericsson Allocation of channels using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1542A (zh) 1999-06-30
EP0894411B1 (en) 2005-12-07
US5774805A (en) 1998-06-30
WO1997047147A1 (en) 1997-12-11
EP0894411A1 (en) 1999-02-03
AU3376397A (en) 1998-01-05
CA2255823C (en) 2008-02-19
EP0894411A4 (en) 1999-09-01
JP2000511731A (ja) 2000-09-05
DE69734824T2 (de) 2006-08-31
NO985675L (no) 1998-12-04
JP2009060618A (ja) 2009-03-19
BR9709531A (pt) 2000-01-11
AU717687B2 (en) 2000-03-30
NZ332883A (en) 2000-01-28
NO985675D0 (no) 1998-12-04
JP4227194B2 (ja) 2009-02-18
CA2255823A1 (en) 1997-12-11
DE69734824D1 (de) 2006-01-12
NO324162B1 (no) 2007-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6357C (zh) 具有手机选择信道分配功能的多模式通信网络
CN1147118C (zh) 具有手机无绳基站激活的多模式通信网络
CN101483857B (zh) 多模式个人无线通信系统
AU658103B2 (en) Call routing in mobile telephone systems
CN100384260C (zh) 多模式个人无线通信系统
CN1071082C (zh) 在电信网络中使基站与和基站相连的另一设备之间的有线通信链路有效的方法
CN1098613C (zh) 在cdma系统中进行可靠的系统间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5960822A (zh) 向网络控制节点指示用户设备的属性
US8126448B2 (en) Methods for transfer of user identity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AU7671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wing cordless communication attempts in a multiple mode system
CN109155918B (zh) 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0490564C (zh) 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提供调度扫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105C (zh) 电话手机及其控制方法
US596664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channel priority in a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nvironment
KR101336197B1 (ko) 자동 구성 설정을 수행하는 홈 기지국 장치 및 방법
JPS62296632A (ja) 移動通信方式
JP2005079944A (ja) 中継装置
CN1241343A (zh) 在通信系统中登记便携消息收发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GTE WIRELESS SERVICE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GT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RVICE CORP.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GTE Wireless Service Corp.

Address before: Georgia, USA

Patentee before: GT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rvice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