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3981A - 人g蛋白偶联受体(hetgq23) - Google Patents

人g蛋白偶联受体(hetgq23)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3981A
CN1193981A CN95197932A CN95197932A CN1193981A CN 1193981 A CN1193981 A CN 1193981A CN 95197932 A CN95197932 A CN 95197932A CN 95197932 A CN95197932 A CN 95197932A CN 1193981 A CN1193981 A CN 1193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peptide
compound
cell
sequence
polynucleot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97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410C (zh
Inventor
丹尼尔·R·索佩特
李毅
克雷格·A·罗森
史蒂文·M·鲁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Priority to EP95925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0833846A4/en
Priority to PCT/US1995/007137 priority patent/WO1996039436A1/en
Priority to CA002220978A priority patent/CA2220978A1/en
Priority to CNB951979329A priority patent/CN1157410C/zh
Publication of CN1193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3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4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1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705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99/00Uses of viruses
    • C12N2799/02Uses of viruses as vector
    • C12N2799/021Uses of viruses as vector for the expression of a heterologous nucleic acid
    • C12N2799/026Uses of viruses as vector for the expression of a heterologous nucleic acid where the vector is derived from a baculoviru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人G蛋白偶联受体多肽和编码这种多肽的DNA(RNA)以及通过重组技术产生这种多肽的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这种多肽鉴别这种多肽的拮抗剂和兴奋剂的方法,和使用所述的拮抗剂和兴奋剂治疗与G蛋白偶联受体多肽的低表达和过量表达相关的疾病的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检测G蛋白偶联受体核酸序列中的突变的诊断方法以及检测受体的可溶形式的改变水平的诊断方法。

Description

人G蛋白偶联受体(HETGQ23)
本发明涉及最新鉴别的多核苷酸,由这些多核苷酸编码的多肽,这些多核苷酸和多肽的用途以及这种多核苷酸和多肽的产生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多肽是人7-跨膜受体。本发明也涉及抑制这些多肽的作用方法。
已非常明确许多医学上显著的生物学过程是由参与信号转导途径的蛋白介导的,所述的信号转导途径涉及G蛋白和/或第二信使如cAMP(Lefkowitz,Nature,351:353-354(1991))。本文中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是参与具有G蛋白的途径的蛋白或称PPG蛋白。这些蛋白质的例子包括GPC受体,如那些肾上腺素能受体和多巴胺受体(Kobilka,B.K.,et al.,PNAS 84:46-50(1987);Kobilka,B.K.,et al.,Science,238:650-656(1987);Bunzow,J.R.,et al.,Nature,336:783-787(1988));G蛋白本身;效应蛋白如磷脂酶C、腺苷酸环化酶及磷酸二酯酶;促蛋白如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Simon,M.T.,et al.,Science,252:802-8(1991)。
例如,在信号转导的一种方式中,激素结合的作用是使细胞内的一种酶--腺苷酸环化酶活化。激素使酶活化要依赖于GTP核苷酸的存在,而且GTP也影响激素结合。G蛋白使激素受体与腺苷酸环化酶相连,当G蛋白由激素受体激活时可呈现出将结合的GDP变换成GTP,GTP携带形式然后与活化的腺苷酸环化酶结合。经G蛋白自身的催化将GTP水解成GDP,将G蛋白恢复成其基态无活性形式。这样,G蛋白具有双重作用,做为中间体将信号从受体传至效应器,并作为时钟来调节信号的持续时间。
G蛋白偶联受体的膜蛋白基因超家族特征在于具有7个推定的跨膜域。该区域据信可代表由胞外或胞质环连接的跨膜α-螺旋。G蛋白偶联受体包括许多生物活性受体,如激素、病毒、生长因子及神经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特征在于包括这些大约20~30个氨基酸的7个保守的疏水段,并至少与8个趋异进化亲水环相连。偶联受体的G蛋白家族包括可与用于治疗精神病及神经错乱的药物结合的多巴胺受体。该家族其它成员包括降钙素、肾上腺素、内皮素、cAMP,腺苷、毒蝇碱、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胺、凝血酶、细胞分裂素、促滤泡激素、视蛋白、内皮分化基因-1受体和视紫红质、添味剂、巨细胞病毒受体等。
大多数G蛋白偶联受体在头两个胞外环的每个环上具有单个的保守半胱氨酸残基,半胱氨酸残基形成据信有稳定功能蛋白质结构的二硫键。7个跨膜区被标记为TM1,TM2,TM3,TM4,TM5,TM6和TM7,TM3已被包含在信号转导中。
半胱氨酸残基的磷酸化和脂质化(十六烷基化或法呢基化)可影响一些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转导。大多数G蛋白偶联受体在第3个胞质环和/或羧基末端内含有潜在的磷酸化位点。由蛋白激酶A和/或特异性受体激酶所致的一些G蛋白偶联受体如β-肾上腺素受体的磷酸化可介导受体脱敏。
对于某些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的配体结合位点据信包括一个由几个G蛋白偶联受体跨膜区形成的亲水穴,该穴被G蛋白偶联受体的疏水残基环绕。每个G蛋白偶联受体跨膜螺旋的亲水侧均面向内侧并形成极性配体结合位点。TM3由于具有一配体结合位点如含有TM3天冬氨酸残基而被包含在一些G蛋白偶联受体中。另外,TM5丝氨酸,TM6天冬酰胺和TM6或TM7苯丙氨酸或酪氨酸也参与配体结合。
G蛋白偶联受体可用异源三聚体G蛋白与各种胞内酶、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胞内偶联(见Johnson et al.,Endoc.,Rev.,10:317-331(1989))。不同的G蛋白α-亚基优先刺激特定效应器以在细胞内调节各种生物学功能。G蛋白偶联受体的胞质残基的磷酸化已被鉴定为是某些G蛋白偶联受体调节G蛋白偶联的重要机制。在哺乳动物宿主内的众多部位均内发现有G蛋白偶联受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新的多肽及其生物学活性的并在诊断或治疗上有用的片段和衍生物。本发明的多肽是人源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编码本发明多肽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包括mRNAs,DNAs,cDNAs,基因组DNA及其反义类似物和其生物学活性的并在诊断或治疗上有用的片段。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通过重组技术生产这种多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促进所述多肽表达及随后所述多肽的回收的条件下培养含有编码本发明多肽之核酸序列的重组原核和/或真核宿主细胞。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抗这种多肽的抗体。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筛选化合物以及受体配体的方法,该化合物与本发明受体多肽结合并使其活化或抑制其活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利用这种激活化合物刺激本发明的受体多肽以治疗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低表达相关的状态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利用这种抑制化合物治疗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过量表达相关的状态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非天然产生的合成的、分离的和/或重组的G蛋白偶联受体多肽,其是本发明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至少一个跨膜区的片段、共有片段和/或具有保守氨基酸取代的序列,并且这种受体可以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或者其也可以定量或定性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合成的或重组的G蛋白偶联受体多肽、其保守取代和衍生物,抗体、抗独特型抗体、组合物和方法,由于其预期的生物学性质,这些物质可通过与配体结合或调节配体结合用作G蛋白偶联受体功能的潜在调节物,所以可用于诊断、治疗和/或研究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合成的、分离的或重组的多肽,其根据受体类型和亚型设计用来抑制或模拟各种G蛋白偶联受体或其片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诊断探针,该诊断探针包含长度足以特异性地与本发明的核酸序列杂交的核酸分子。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检测与本发明的核酸序列中的突变相关的疾病或疾病易感性的诊断方法。
从本文的教导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清楚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
下列附图旨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而无意于用来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包括的范围。
图1描述了本发明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cDNA序列及相应的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使用了氨基酸标准单字母缩写。利用373自动DNA测序仪进行测序(Applied Biosystems.Inc.)。
图2描述了本发明的多肽(顶行)和人内皮分化蛋白(edg-1)基因mRNA(底行)的氨基酸同源性。
图3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二级结构特征示意图,前7个示意图示出了分别为G螺旋、β折叠、转角区或卷曲区的氨基酸序列的区域,方框区即代表相应指出的区域。第二套图中示出了暴露于胞内、胞质或跨膜的氨基酸序列的区域。亲水性部分示出蛋白序列在膜的脂双层中的疏水区域,以及脂双层膜外的亲水区域。抗原性指数相应于亲水性图,因为抗原性区域是位于脂双层膜外的区域并且能结合抗原。表面概率图进一步相应于抗原性指数和亲水性图。两亲性图示出了为极性和非极性的13个序列的区域。柔性区相应于第二套示意图,即柔性区代表膜外的区域,非柔性区代表跨膜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的核酸(多核苷酸),这种核酸编码具有图1的推导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的成熟多肽或编码由1995年4月28日以保藏号ATCC NO.97130保藏的cDNA克隆编码的成熟多肽。
可从衍生于人子宫内膜肿瘤组织的cDNA文库中分离编码本发明多肽的多核苷酸,其在结构上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相关,其包含一个编码364个氨基酸残基之蛋白的开放读框。所述蛋白质和人EDG-1蛋白显示出最高程度的同源性,在一段364个氨基酸序列上具有36%的相同性和61%的相似性。本发明的受体多肽的潜在配体包括但不限于anandamide、5-羟色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小板激活因子、凝血酶、C5a和缓激肽、趋化因子和血小板激活因子。
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可以是RNA形式或是DNA形式,其中DNA包括cDNA,基因组DNA和合成DNA。这种DNA可以是双链或单链,如果是单链,其可以是编码链或非编码(反义)链。这种编码成熟多肽的编码序列可以和图1所示的编码序列(SEQ ID NO:1)或保藏的克隆的编码序列相同;由于遗传密码的丰余性或简并性,这种编码序列也可以是一种不同的编码序列,其能和图1的DNA(SEQ ID NO:1)或保藏的cDNA编码相同的成熟多肽。
编码图1的成熟多肽(SEQ ID NO:2)或编码由保藏的cDNA编码的成熟多肽的多核苷酸可以包括:仅仅是编码成熟多肽的编码序列;编码成熟多肽的编码序列(和任选的附加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如内含子或成熟多肽编码序列的5′和/或3′非编码序列。
这样,“编码多肽的多核苷酸”这一术语包括只含有多肽编码序列的多核苷酸以及还含有附加的编码和/或非编码序列的多核苷酸。
本发明还涉及上文描述的多核苷酸变体,这种变体编码具有图1的推导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的多肽或由保藏的cDNA克隆编码的多肽的片段,类似物和衍生物。这种核苷酸变体可以是天然产生的多核苷酸等位变体或是非天然产生的多核苷酸变体。
这样,本发明包括编码如图1所示的相同成熟多肽(SEQ ID NO:2)或由保藏的cDNA克隆编码的相同成熟多肽的多核苷酸,以及编码如图1所示的成熟多肽或由保藏的cDNA克隆编码的成熟多肽的片段,衍生物或类似物的多核苷酸变体。这些核苷酸变体包括缺失变体,取代变体,添加或插入变体。
正如上文所表明的,所述多核苷酸可以具有一种编码序列,该序列是图1中所示的编码序列(SEQ ID NO:1)或保藏的克隆的编码序列的天然产生的等位变体。本领域已知等位变体是多核苷酸序列的另一种形式,其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的取代、缺失或添加,而实质上不改变所编码的多肽的功能。
所述多核苷酸也可编码本发明的受体多肽的可溶形式,其是从本发明全长多肽的TM和胞内区上裂解的多肽胞外部分。
本发明的多核苷酸也可以具有在读框中与标记序列融合的编码序列,所述的标记序列使得可以纯化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在细菌宿主情况下,所述的标记序列可以是由pQE-9载体提供的六组氨酸标记,其用来纯化融合有标记的成熟多肽,或者例如当使用哺乳动物细胞(如COS-7细胞)时,标记序列可以是血细胞凝集素(HA)标记。所述HA标记相应于源于流感血细胞凝集素蛋白质的一种表位(Wilson,I.,et al.,cell,37:767(1984))。
术语“基因”是指和产生多肽链有关的DNA区段:其包括编码区前面的区域和随后的区域(前导区和尾随序列)以及在各个编码区段(外显子)之间的间插序列(内含子)。
本发明全长基因的片段可以用作cDNA文库的杂交探针,用来分离全长基因和与此基因有高度的序列类似性或类似生物活性的其它基因。这种类型的探针优选地是具有至少20或30个碱基,并且可以含有,例如50个或更多的碱基。所说的探针也可以用于鉴别相应于全长转录物的cDNA克隆和基因组克隆或含有包含调节和启动子区、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本发明的完整的基因的克隆。筛选的实例包括通过利用已知DNA序列合成寡核苷酸探针来分离基因的编码区。具有互补于本发明的基因序列之序列的标记寡核苷酸可以用来筛选人类cDNA、基因组DNA或mRNA文库,以确定探针和哪些文库成员杂交。
本发明还涉及与以上所述的序列杂交的多核苷酸(条件是两个序列之间具有至少70%,优选具有至少90%,更优选具有至少95%的相同性)。本发明特别涉及在严格条件下与以上所述的多核苷酸杂交的多核苷酸。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严格条件”指仅在序列间具有至少95%,优选具有至少97%的相同性时杂交才可以发生。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与以上所述的多核苷酸杂交的多核苷酸编码这样一种多肽,其实质上保持与图1的cDNA(SEQ ID NO:1)或保藏的cDNA(S)编码的成熟多肽相同的生物学功能或活性。
此外,所述多核苷酸可以具有至少20个碱基,优选是至少30个碱基,更优选地是至少50个碱基,其与本发明的多核苷酸杂交并具有如上所述的相同性,可以保留或不保留活性。例如,这种多核苷酸可以用作SEQ ID NO:1多核苷酸的探针,例如用于回收多核苷酸或作为诊断探针或作为PCR引物。
这样,本发明涉及与编码SEQ ID NO:2多肽之多核苷酸具有至少70%相同性,优选至少90%相同性且更优选具有95%相同性的多核苷酸及其片段(这种片段具有至少20或30个碱基,优选至少50个碱基)和这些多核苷酸编码的多肽。
本文所提及的保藏物将按照用于专利程序的国际承认的微生物保藏布达佩斯条约的规定保持。这些保持物仅是为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方便,并不是35 U.S.C 112条所需的保藏。包含在所述的保藏材料中的多核苷酸序列和由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本文一并参考,并用于解决本文序列描述上的任何矛盾。对保藏材料的任何制造、使用或销售需经许可,在此未给予任何这样的许可。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图1的推导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的G蛋白偶联受体多肽或具有由保藏的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G蛋白偶联受体多肽及其片段、类似物及衍生物。
术语“片段”“衍生物”和“类似物”当有关图1的多肽(SEQ IDNO:2)或由保藏的cDNA编码的多肽时,指基本上保持与这样的多肽相同的生物功能或活性的多肽,即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的功能,或即使该多肽不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的功能但仍保持与受体配体结合的能力,如受体的可溶形式。类似物包括蛋白原,其能通过裂解蛋白原部分而被激活从而产生活性的成熟多肽。
本发明的多肽可以是重组多肽,天然多肽或合成多肽。优选地是重组多肽。
所述的图1的多肽(SEQ ID NO:2)或由保藏的cDNA编码的多肽的片段、衍生物或类似物可以是:(i)这样一种,其中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被保守或非保守氨基酸残基取代(优选是保守氨基酸残基取代),并且取代的氨基酸残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由选传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残基,或者(ii)这样一种,其中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包含取代基,或者(iii)这样一种,其中成熟多肽与另一种化合物融合,所述化合物如增加多肽半寿期的化合物(例如聚乙二醇),或者(iv)这样一种,其中附加氨基酸与成熟多肽融合,其可用于纯化成熟多肽,或者(v)这样一种,所述多肽的片段是可溶的,即非膜结合的但仍与膜结合受体的配体结合。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认为这样的片段、衍生物及类似物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本发明优选是提供分离形式的多肽和多核苷酸,并且优选地是将所述多肽和多核苷酸纯化成同质性的。
术语“分离的”意指所述的物质脱离了其原始环境(如天然环境,如果其是天然产生的)。例如,一种存在于活的动物中的天然产生的多核苷酸或多肽不是分离的,但是与天然系统中某些或全部共存的物质分开的相同的多核苷酸或多肽则是分离的。该多核苷酸可以是载体的一部分和/或该多核苷酸或多肽可以是组合物的一部分,其仍是分离的,这是因为这种载体或组合物不是天然环境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多肽包括SEQ ID NO:2的多肽(特别是成熟多肽)以及和SEQ ID NO:2的多肽具有至少70%的相似性(最好是70%相同性),更优选地是90%相似性(最好是90%相同性),最优选地是95%相似性(最好是95%相同性)的多肽,也包括这些多肽的部分,这种多肽的部分通常包含至少30个氨基酸,并且优选地是至少50个氨基酸。
如本领域所熟知的,两个多肽之间的“相似性”是通过比较一个多肽和另一个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和其保守氨基酸取代来确定的。
本发明的多肽的片段或部分通过肽合成可以用于产生相应的全长多肽;因此该片段可以用作产生全长多肽的中间体。本发明多核苷酸的片段或部分可以用于合成本发明的全长多核苷酸。
本发明也涉及包含本发明的多核苷酸的载体和用本发明的载体经基因工程产生的宿主细胞,以及经重组技术生产本发明多肽的方法。
宿主细胞是用本发明载体经基因工程操作(转导、转化或转染)产生的,所述载体可以是克隆载体或表达载体。该载体可以是如质粒、病毒颗粒和噬菌体等形式。工程化宿主细胞可以在改良的适于激活启动子,选择转化体或扩增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的常规营养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如温度和pH值等是以前用于表达选择的宿主细胞的那些,对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可以用来经重组技术生产多肽。这样,例如多核苷酸可以包含在各种用于表达多肽的表达载体的任何一种中。这样的载体包括染色体DNA序列,非染色体DNA序列,合成DNA序列,例如SV40衍生物;细菌质粒;噬菌体DNA;杆状病毒;酵母质粒;从质粒和噬菌体DNA组合衍生的载体,病毒DNA如痘苗病毒、腺病毒、禽痘病毒和假狂犬病病毒。然而其它载体只要在宿主中可复制及稳定也可以使用。
可用多种方法将合适的DNA序列插入到载体中。一般来讲用本领域已知方法将DNA序列插入到适当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这样方法和其它方法被认为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在表达载体中的所述DNA序列是可操作地连接到适当的指导mRNA合成的表达控制序列(启动子)上的。这样的启动子的代表性例子可以提到的是:LTR或SV40启动子,大肠杆菌的lac或trp、噬菌体λPL启动子,和已知在原核或真核细胞或它们的病毒中控制基因表达的其它启动子。表达载体还含有用于翻译起始和翻译终止的核糖体结合位点,所述表达载体也可包括供扩增表达的合适的序列。
此外,表达载体优选地包含一个或多个选择性标记基因,以提供用于选择转化的宿主细胞的表型特征,例如真核细胞培养物的二氢叶酸还原酶或新霉素抗性,或例如大肠杆菌中的四环素或氨苄青霉素抗性。
包含以上所述的适当的DNA序列以及适当的启动子或控制序列的载体可以用于转化适当的宿主,以使其能够表达蛋白质。
作为合适宿主的代表性例子,这里可以提到的是:细菌细胞,如大肠杆菌、链霉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真菌细胞如酵母细胞;昆虫细胞如果蝇S2和Spodoptera Sf9;动物细胞如CHO,COS或Bowes黑素瘤;腺病毒;植物细胞等。通过本文的阐述,对适当宿主的选择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更具体地,本发明也包括重组构建体,该构建体包含以上广泛描述的一种或多种序列。该构建体包含载体,如质粒或病毒载体,该载体已正向或反向插入了本发明的序列。在该实施方案的一更理想情况下,构建体还包含可操作连接到所述序列上的调节序列,包括如启动子。大量适合的载体和启动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并是通过商业途径可获得的。例如有以下载体:细菌载体:pQE 70、pQE 60、pQE-9(Qiagen)、pbs、pD10、phagescript、psiX174、pbluescriptSK、pbsks、pNH8A、pNH16a、pNH18A、pNH46A(Stratagene)、ptrc99a、pKK223-3、pKK233-3、pDR540、pRIT5(Pharmacia);真核载体:pWLNEO,pSV2CAT、pOG44、pXT1、pSG(Stratagene)、pSVK3、pBPV、pMSG、pSVL(Pharmacia)。然而任何其它质粒或载体只要它们在宿主中可复制和稳定都可以使用。
可以用CAT(氯霉素转移酶)载体或其它带有选择性标记的载体从任何所需的基因选择启动子区。两种合适的载体是pKK232-8和pCM7。特别提到的细菌启动子包括lacI、lacZ、T3、T7、gpt、λPR、PL、和trp。真核生物启动子包括CMV立即早期,HSV胸苷激酶,早期和晚期SV40,得自逆转录病毒的LTRS和小鼠金属硫蛋白-I。对适当的载体与启动子的选择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水平之内。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包含上述构建体的宿主细胞。该宿主细胞可以是高等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细胞),或低等真核细胞(如酵母细胞),或宿主细胞可是原核细胞(细菌细胞)。可由磷酸钙转染、DEAE-葡聚糖介导的转染、或电穿孔有效地将构建体引入宿主细胞中(Davis,L.,Dibner,M.,Battey,I.,Basic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1986))。
宿主细胞中的构建体可以用来以常规方式生产由重组序列编码的基因产物。此外,本发明的多肽可以由常规肽合成仪合成产生。
成熟蛋白质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酵母、细菌或其它细胞中在适当的启动子控制下表达。采用源于本发明的DNA构建体的RNA,无细胞翻译系统也可以用来生产这种蛋白质。Sambrook,et al.,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Second Edition.Cold SpringHarbor,N.Y.,(1989)(本文一并参考)描述了与原核和真核宿主一起使用的合适的克隆和表达载体。
编码本发明的多肽的DNA在高等真核生物的转录被插入到载体中的增强子序列增强。增强子是DNA的顺式作用元件,通常约10~300bp,作用在启动子上增加其转录。例子包括复制起点晚期侧100~270bp上的SV40增强子,细胞肥大病毒早期启动子增强子、复制起点晚期侧上的多形瘤增强子以及腺病毒增强子。
一般来说,重组表达载体包括复制起点和允许宿主细胞转化的选择性标记(例如大肠杆菌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啤酒糖酵母TRP1基因)以及源于高表达基因的指导下游结构序列转录的启动子。这样的启动子可以是来自编码糖酵解酶(例如3-磷酸甘油酸激酶(PGK))、α-因子酸性磷酸酶或热休克蛋白质等的操纵子。异源结构序列以合适的方式与翻译起始和终止序列装配,优选地与能够指导翻译的蛋白质分泌进周质空间或细胞外培养基的前导序列装配。异源序列可以也可以不编码融合蛋白,这种蛋白质包括赋予所需特征的N-未端鉴别肽,所需特征例如表达的重组产物稳定或简化纯化步骤。
通过将编码所需蛋白质的结构DNA序列及合适的翻译起始和终止信号以可操作阅读方式与功能性启动子一起插入来构建用于细菌的有用的表达载体。所说载体包含一个或多个表型选择性标记和复制起点,以保证在宿主中保持载体和需要时提供扩增。适合转化的原核宿主包括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假单胞菌属、链霉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的各种(虽然其它的也可以选择来使用)。
作为一个代表性而非限制性的例子,用于细菌的有用的表达载体可以包含源于市售质粒(包含众所周知的克隆载体pBR 322(ATCC37017)的遗传元件)的选择性标记和细菌复制起点。这样的市售载体包括,如pKK223-3(Pharmacia Fine Chemicals,Uppsala,Sweden)和GEM1(Promega Biotec,Madison,WI,USA)。这些pBR 322“骨架”片段与适当的启动子和待表达的结构序列组合。
在合适的宿主菌株转化和宿主菌株生长至适当的细胞密度之后,用合适的方法(如温度变换或化学诱导)诱导选择的启动子,将细胞培养另外一段时间。
典型地经离心收获细胞,经物理或化学方法破碎细胞,保留所形成的粗产物用于进一步的纯化。
可以经任何常规的方法破碎用于表达蛋白质的微生物细胞,所述方法包括冻融循环、超声处理、机械破碎或使用细胞裂解剂,这些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
各种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系统也可以用于表达重组蛋白质。哺乳动物表达系统的例子包括由Gluzman(Cell,23:175(1981))描述的猴肾成纤维细胞COS-7细胞系和其它能够表达相容载体的细胞系,例如C127,3T3、CHO、Hela和BHK细胞系。哺乳动物表达载体包含复制起点、适合的启动子和增强子,也可以包含任何必需的核糖体结合位点,聚腺苷酸化位点,剪接供体和受体位点,转录终止序列和5′侧翼非转录序列。得自SV40剪接和腺苷酸化位点的DNA序列可以用来提供所需的非转录遗传元件。
本发明的G蛋白偶联受体多肽可以用多种方法从重组细胞培养物回收和纯化,所述方法包括硫酸铵或乙醇沉淀、酸提取、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层析,磷酸纤维素层析、疏水相互作用层析、亲和性层析、羟基磷灰石层析和植物凝集素层析。需要时在完成成熟蛋白质的构型中可以使用蛋白质再折叠步骤。最后,可以使用高效液相层析(HPLC)作为最后纯化步骤。
本发明的多肽可以是天然纯化的产物,或化学合成方法的产物,或经重组技术从原核或真核宿主(例如细菌、酵母、高等植物、培养的昆虫和哺乳动物细胞)产生的。依据重组生产方法中使用的宿主,本发明的多肽可以是糖基化的或可以是非糖基化的。本发明的多肽也可以包括起始甲硫氨酸残基。
本发明的G蛋白偶联受体可用于筛选可激活(兴奋剂)或抑制(拮抗剂)本发明的受体多肽的化合物的方法中。
一般地,该筛选步骤包括提供适当的细胞,其可在其表面表达本发明的受体多肽。如此的细胞包括来自哺乳动物、酵母、果蝇或大肠杆菌的细胞。尤其编码本发明的受体的多核苷酸可用于转染细胞从而表达G蛋白偶联受体。然后将表达的受体与测试化合物相接触以观察结合状况,是刺激或抑制功能性应答。
一种如此的筛选步骤包括应用被转染以表达本发明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黑素细胞。该筛选技术见PCTWO 92/01810(1992年2月6日公开)所述。
这样,例如这种方法可用于筛选抑制本发明受体多肽活化的化合物,这是通过将编码受体的黑素细胞与受体配体和待筛选的化合物接触而进行的。对配体产生的信号的抑制表明该化合物是受体潜在的拮抗剂,即可抑制其活化。
通过将细胞与待筛选的化合物接触并检测该化合物是否可产生信号(即激活受体),该筛选可以用于确定激活受体的化合物。
其它筛选技术包括一种如Science,卷246,181-296页(October1989)中所述的,在一种测定由受体活化导致的胞外pH变化的系统中应用表达G蛋白偶联受体的细胞(如转染的CHO细胞)的方法。例如将该化合物与表达本发明受体多肽的细胞结合,并测定第二信使应答(如信号转导或pH变化)以检测该潜在化合物是激活还是抑制受体。
另一种筛选技术包括将编码G蛋白偶联受体的RNA导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以瞬时表达受体。然后将该受体卵母细胞与受体配体和待筛选的化合物接触,随后如果筛选化合物被认为抑制受体活化,即检测钙信号的抑制或激活。
另一种筛选技术包括表达G蛋白偶联受体,其中该受体与磷脂酶C或D相连。如此细胞的代表性例子可提及的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胚肾细胞等。上述筛选的完成可通过从磷脂酶第二信号检测受体的活化或受体活化的抑制来进行。
另一种涉及筛选抑制本发明受体多肽的活化的化合物方法是通过检测标记的配体与在其表面有受体的细胞结合的抑制。该方法包括用编码G蛋白偶联受体的DNA转染真核细胞,如此该细胞在其表面表达受体,在已知配体的标记形式存在下将该细胞与化合物接触,配体可被例如放射性标记。可用例如测定受体的放射性对与受体结合的标记的配体的量加以测定。如果检测到与受体结合的标记配体减少,说明该化合物与受体结合,则标记配体与受体的结合被抑制。
G蛋白偶联受体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宿主中,并负责许多生物学功能,也包括一些病理状态。据此,就需要找到一方面能刺激G蛋白偶联受体,另一方面能抑制G蛋白偶联受体的化合物和药物。
例如,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疗目的,如治疗哮喘、帕金森氏症、急性心衰、低血压,尿储留及骨质疏松等。
一般地,抑制G蛋白偶联受体的活化的化合物可用于许多治疗目的,如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溃疡、哮喘、过敏症、良性前列腺增生、精神病及神经错乱(包括精神分裂症、狂躁刺激症、抑郁症、谵妄、痴呆、智力低下)及运动障碍如Huntington病或Gillesdila Tourett综合症等。抑制G蛋白偶联受体的化合物也可用于逆转内源性厌食及控制食欲过剩。
抗体可拮抗本发明的G蛋白偶联受体,或在某些情况下下述寡肽也可拮抗,所述寡肽可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但不引起第二信使应答,如此可防止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抗体包括抗独特型抗体,其可识别通常与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相关的单一决定簇。潜在的拮抗剂化合物也包括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配体紧密相关的蛋白质,即配体的片段,其已失去生物学功能且当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时不引发应答。
经反义技术制备的反义构建体可以通过三螺旋形成或反义DNA或RNA来控制基因的表达,这两种方法都基于多核苷酸和DNA或RNA的结合。例如编码本发明成熟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的5′编码部分可以用来设计长度约10-40个碱基对的反义RNA寡核苷酸。一种DNA寡核苷酸被设计成与涉及转录的基因区互补(三螺旋-参见Lee等,核酸研究,6:3073(1979);Cooney等,科学,241:456,(1988);和Dervan等,科学,251:B60(1991)),进而阻止G蛋白偶联受体的转录和产生。反义RNA寡核苷酸在体内和mRNA杂交,并阻断mRNA分子翻译成G蛋白偶联受体(反义-Okano,J.Neurochem,56:560(1991);寡脱氧核苷酸作为基因表达的反义抑制剂(CRC出版社,Boca Raton,FL(1988))。以上描述的寡核苷酸也可以输送到细胞中,以便可以体内表达反义RNA和DNA,抑制G蛋白偶联受体的产生。
还可采用小分子抑制本发明的受体多肽的活化,这些小分子和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并阻断其与配体结合,这样就阻断了正常的生物学活性。
G蛋白偶联受体的可溶形式如受体的片段通过与本发明多肽的配体结合可用于抑制受体的活化并防止配体与膜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的相互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与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的过量相关的异常状态的方法,包括将上述抑制化合物与一种药物可接受载体一起给予个体,给药量应足以通过阻断配体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合或通过抑制第二信使来抑制活化,从而消除异常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与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的过低表达相关的异常状态的方法,包括给予个体治疗有效量的上述激活本发明的受体多肽的化合物以及一种药物可接受载体,从而消除异常状态。
G蛋白偶联受体的可溶形式和激活或抑制这种受体的化合物可以与合适的药物载体组合使用。这样的组合物包含治疗有效量的多肽或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这样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盐水,缓冲盐水、右旋糖、水、甘油、乙醇和它们的组合物。其配方应适于施用的方式。
本发明也提供了药物包或试剂盒,它们包含一个或多个填装有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一种或多种成份的容器。这种容器中可以附有管理药物和生物制品制造、使用或销售的政府机构规定形式的告示,这一告示反映了制造、使用或销售人类使用品得到政府机构的同意。此外,本发明的多肽或组合物可以与其它治疗化合物结合使用。
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以方便的方式施用,所述方式例如、局部、静脉内、腹膜内、肌内、皮下、鼻内或真皮内途径施用。所说的药物组合物以治疗和/或预防特定疾病的有效量施用。一般来说,它们以至少大约10微克/千克体重的量施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以不超过每天大约8毫克/千克体重的量施用。在大多数情况之下,考虑用药途径和病症等因素,剂量从每日大约10微克/千克到1毫克/千克体重。
G蛋白偶联受体多肽和多肽形式的激活或抑制化合物,可以依据本发明通过体内表达这样的多肽来利用,这常被称作“基因治疗”。
这样,例如,可以体外对患者细胞用编码多肽的多核苷酸(DNA或者RNA)进行基因工程操作,用工程细胞向被治疗的患者提供所说的多肽。这样的方法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并且由本文的描述也显而易见。例如,可以用包含编码本发明的多肽的RNA的逆转录病毒颗粒对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操作。
同样地,可以通过例如本领域已知的方法体内对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以便体内表达多肽。例如,可以将生产含有编码本发明多肽的RNA的反转录病毒颗粒的生产细胞施用给患者以便体内将细胞基因工程化并体内表达所说的多肽。经本发明的描述,通过这种方式施用本发明多肽的这些或其它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清楚的。例如,用于工程化细胞的表达载体可以不是反转录病毒,而是例如腺病毒,其与合适的输送载体结合后可用于体内工程化细胞。
可以衍生上文描述的反转录病毒质粒载体的反转录病毒包括但不限于:莫洛尼氏鼠白血病病毒、脾坏死病毒、反转录病毒如劳氏肉瘤病毒、Harvey肉瘤病毒、禽类白血病病毒、长臂猿猩猩白血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腺病毒、骨髓增殖肉瘤病毒、和乳房肿瘤病毒。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反转录病毒质粒载体来自莫洛尼氏鼠白血病病毒。
所述载体包含一个或多个启动子。可以使用的合适的启动子包括但不限于:反转录病毒LTR;SV 40启动子;和人类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Miller,等,生物技术,Vol.7,No.9,980-990(1989)描述);或者其它任何启动子(例如真核细胞启动子,如包括但不限于组蛋白、pol III和β-肌动蛋白启动子)。使用的其它病毒启动子包括但不限于:腺病毒启动子、胸苷激酶(TK)启动子和B19细小病毒启动子。通过本文的描述,合适的启动子的选择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编码本发明多肽的核酸序列在合适的启动子控制下。可以使用的合适的启动子包括,但不限于:腺病毒启动子(如腺病毒主要晚期启动子);或者异源启动子(如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呼吸合胞体病毒(RSV)启动子;可诱导的启动子(如MMT启动子、金属硫蛋白启动子);热休克启动子;清蛋白启动子;ApoAI启动子;人类珠蛋白启动子;病毒胸苷激酶启动子(如单纯疱疹胸苷激酶启动子);反转录病毒LTRs(包括上文描述的修饰的反转录病毒LTRs);β-肌动蛋白启动子;和人类生长激素启动子。所说的启动子也可以是控制编码所述多肽之基因的天然启动子。
使用反转录病毒质粒载体转导包装细胞系以便形成生产细胞系。可以被转染的包装细胞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PE501、PA317、ψ-2、ψ-AM、PA12、T19-14X、VT-19-17-H2、ψ-CRE、-ψ-CRIP、GP+E-86、GP+envAm12和DAN细胞系(Miller,人类基因治疗,Vol.1,pgs.5-14(1990)描述,其全部内容本文一并参考)。可以通过本领域任何已知的方法用所述载体转导包装细胞。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电穿孔、使用脂质体和CaPO4沉淀。另外,反转录病毒质粒载体可以包在脂质体中,或者和脂类偶联,然后施用到宿主中。
生产细胞系产生感染性的反转录病毒载体颗粒,这种颗粒包含编码所述多肽的核酸序列。然后可以使用这些反转录病毒载体颗粒体内或者体外转导真核细胞。转导的真核细包将表达编码所述多肽的核酸序列。可被转导的真核细胞包括但不限于:胚胎干细胞、胚胎癌细胞、以及造血干细胞、肝细胞、成纤维细胞、成肌细胞、角质化细胞、内皮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未知能否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的配体是否能与该受体结合的方法,其包括将表达G蛋白偶联受体的哺乳动物细胞与配体在允许配体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的条件下接触,检测与受体结合的配体的存在从而确定配体是否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筛选药物以鉴别与细胞表面上的人G蛋白偶联受体特异性相互作用并与其结合的药物的方法,包括将包含编码G蛋白偶联受体的分离的DNA分子的哺乳动物细胞与一系列药物接触,确定与哺乳动物细胞结合的药物,从而鉴别与本发明的人G蛋白偶联受体特异性相互作用并与其结合的药物。这种药物然后可用于治疗性地激活本发明的受体或抑制本发明受体的激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过检测编码G蛋白偶联受体的mRNA的存在以检测G蛋白偶联受体在细胞表面的表达的方法,其包括从细胞中获得总mRNA,并将该mRNA与能与包含在编码人G蛋白偶联受体的核酸分子序列中的序列在杂交条件下特异性杂交的本发明的核酸探针接触,检测mRNA与探针的杂交,从而检测G蛋白偶联受体由细胞的表达。
本发明还涉及用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作为诊断试验的一部分以检测与编码本发明的受体多肽的核酸序列中存在的突变相关的疾病或疾病的易感性的用途,这种疾病例如与细胞转化相关,如肿瘤和癌症。
可以用各种技术在DNA水平上检测具有本发明的人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突变的个体。可以从患者的细胞(如血液,尿,唾液,组织活组织检查和尸体解剖材料)获得用于诊断的核酸。基因组DNA可以直接用于检测,或者在分析前用PCR酶促扩增(Saiki等,自然,324:163-166(1986))。RNA或者cDNA也可以用于相同的目的。作为一例子,可以用与编码G蛋白偶联受体的核酸互补的PCR引物鉴别和分析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中的突变。例如,可以通过与正常遗传型比较的扩增产物大小上的改变来检测缺失或者插入。点突变可以经扩增的DNA与放射性标记的G蛋白偶联受体RNA或者放射性标记的G蛋白偶联受体反义DNA序列杂交鉴别。经核糖核酸酶A消化,或者从熔点温度的不同辨别完全配对的序列和错配双链体。
通过直接的DNA测序方法揭示参照基因和具有突变的基因间的序列差异。此外,克隆的DNA区段可以用作探针以检测特异性DNA区段。当和PCR结合时,这种方法的灵敏性大大提高。例如,将测序引物和双链的PCR产物或由改良的PCR方法产生的单链模板分子一起使用。通过常规的放射标记核苷酸方法或具有荧光标记的自动测序方法确定序列。
基于DNA序列差异的遗传试验可以通过检测在有或没有变性剂时凝胶上DNA片段电泳迁移率的改变完成。小的序列缺失和插入可以由高分辨率凝胶电泳显示出。不同序列的DNA片段可以在变性甲酰胺梯度凝胶上的区别,其中不同的DNA片段的迁移按照其特定的熔点或部分融化温度而停滞在凝胶的不同位置(参见,例如,Myers等,科学,230:1242(1985))。
特异位置上的序列改变还可以通过核保护分析揭示,如RNase和S1保护或者由化学裂解法揭示(例如,Cotton等,PNAS,USA,85:4397-4401,1985)。
这样,可以由以下方法检测特定DNA序列,所述方法例如杂交、核糖核酸酶保护、化学裂解、直接DNA测序、或使用限制酶(例如,限制片段长度多形性(RFLP))和基因组DNA的Southern印迹法。
除了更常规的凝胶电泳和DNA测序,也可通过原位分析检测突变。
另外,某些疾病是基因表达改变所致或特征在于基因表达改变,其可通过在mRNA中的变化而被检测。另外,本发明的基因可在鉴别与该型受体相关的功能过低表达的个体时用作参考。
本发明也涉及用于检测各种组织中本发明的受体多肽的可溶形式之改变的水平的诊断分析方法。用于检测得自宿主样品中可溶受体多肽水平的分析方法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公知的,所说的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测定、竞争结合测定、Western印迹分析,优选地是ELISA测定。
ELISA测定最初包括制备受体多肽之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优选地是单克隆抗体。此外,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报道抗体。将可检测的试剂和报道抗体结合,所说的试剂如放射性、荧光或在这一实例中是辣根过氧化物酶。由宿主获得样品,并将其在与样品中蛋白质结合的固体支持物(如聚苯乙烯皿)中温育。通过和非特异性蛋白质(如牛血清清蛋白)一起温育,将覆盖皿中任何自由的蛋白质结合位点。接下来将单克隆抗体在皿中温育,在此期间单克隆抗体和结合到聚苯乙烯皿上的任何偶联受体蛋白结合。用缓冲液将所有未结合的单克隆抗体洗掉。此时,将和辣根过氧化物酶连接的报道抗体放入皿中,结果导致报道抗体和任何结合到偶联受体蛋白上的单克隆抗体结合。然后将未结合的报道抗体洗掉。接着向皿中加入过氧化物酶底物,和标准曲线比较,在给定时间内产生的颜色的量即是给定体积的患者样品中存在的偶联受体蛋白的量。
本发明的序列对染色体鉴定也是有价值的。该序列特异地靶向位于单个的人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并能与之杂交。此外,现在需要鉴定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点。目前,仅有少数几种以实际的序列数据(重复多态性)为基础的染色体标记试剂可以用于标记染色体的位置。本发明的DNA染色体作图是将这些序列和疾病相关基因相关联的重要的第一步。
简而言之,通过从cDNA制备PCR引物(优选15-25bp)便可以把序列定位到染色体上。采用cDNA的计算机分析可以快速地选择引物,其中引物不应跨越超过基因组DNA上的一个外显子,否则使得扩增方法复杂化。然后采用这些引物用于PCR筛选含有单个的人染色体的体细胞杂交体。只有那些含有与该引物对应的人基因的杂交体才会生产扩增片段。
体细胞杂交体的PCR作图是将一个特定的DNA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的快速程序。根据本发明采用同样的寡核苷酸引物,用来自于特定染色体或者大基因组克隆集合体的一组片段、按照类似方式可以实现亚定位(sublocalization)。可以类似地用于对染色体作图的其它的作图策略包括原位杂交,用标记的经流式分选的染色体进行预筛选以及通过杂交进行预选,从而构建出染色体特异性的cDNA文库。
cDNA克隆与中期染色体涂片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以用来实现一步法准确染色体定位。该技术可以采用50或60个碱基长短cDNA。关于该技术的综述参阅Verma等,人类染色体:基本技术手册,Pergamon出版社,纽约(1988)。
一旦序列已定位到一个准确的染色体位置,则染色体上该序列的物理位置可与遗传图谱数据相关联。这些数据例如可在V.McKusick,人类的孟德尔遗传中找到(可以通过Johns Hopkins大学Welch医学文库联机得到)。然后通过连锁分析(物理相邻基因的共遗传性)来鉴定基因与已定位到相同染色体区域上的疾病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需要测定在受影响的和未受影响的个体之间cDNA或基因组序列中的差异。如果突变是在一些或所有的受影响个体中观察到的、但是又没有在任何一个正常个体中被观察到的话,那么该突变可能是疾病的病因。
根据物理作图和遗传作图技术目前的分辨率,一个被准确定位到与疾病有关的染色体区域的cDNA可以是50-500个潜在的致病(causative)基因中的一种(其中假定有1兆碱基的作图分辨率且每20kb为一个基因)。
所述的多肽、其片段或衍生物或类似物、或者表达上述物质的细胞可以用作生产其抗体的免疫原。这些抗体可以是例如多克隆抗体或者单克隆抗体。本发明也包括嵌合,单链和人源化的抗体,以及Fab片段或Fab表达文库的产物。本领域已知的多种方法可以用于生产这些抗体和片段。
针对相应于本发明的序列的多肽而产生的抗体可以通过将该多肽直接注射入动物体内或者通过将该多肽向动物给药来得到,其中的动物优选非人类。然后,如此得到的抗体会结合到该多肽上。通过这种方式,即使是仅仅编码该多肽的一个片段的序列也可用于产生能结合整个天然多肽的抗体。然后,该抗体可以用于从表达该多肽的组织中分离这种多肽。
为了制备单克隆抗体,可以采用任何一种通过连续的细胞系培养生产抗体的技术。例子包括杂交瘤技术(Kohler与Milstein,1975,自然,256:495-497),三体杂交瘤技术,人B细胞杂交瘤技术(Kozbor等,1983,今日免疫学,4:72)以及生产人单克隆抗体的EBV-杂交瘤技术(Cole,等,1985,单克隆抗体与癌症治疗,Alan R. Liss,Inc.,pp.77-96)。
可以将用于生产单链抗体的技术(美国专利4,946,778)进行修改从而生产针对本发明免疫原性多肽产物的单链抗体。也可以使用转基因小鼠来表达针对本发明免疫原性多肽产生的人源化抗体。
本发明将参照下面的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但是,应当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除非另作声明的以外,所有的份或量均为重量。
为了利于理解以下的实施例,现叙述一些经常出现的方法和/或术语。
“质粒”通过一个在前的小写p和/或跟随几个大写字母和/或数字加以命名。本文中的起始质粒或者可以通过商业途径得到或在不受限制的基础上公众可得到,或者可以根据已公开的方法从可得到的质粒中构建出来。此外,对于与那些所述等价的质粒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DNA的“消化”是指用一种仅对DNA上的某些序列起作用的限制性酶催化裂解DNA。本文所采用的多种限制性酶可以通过商业途径得到,并且其反应条件、辅因子和其它使用要求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已知的。为了分析目的,通常把1μg的质粒或DNA片段与溶于约20μl缓冲溶液的约2单位的酶一起使用。为了分离用于质粒构建的DNA片段,通常在一个更大的体积内用20至250单位的酶消化5至50μg的DNA。针对具体的限制性酶而言,合适的缓冲溶液和底物的量是由生产者规定的。通常采用在37摄氏度下约1小时的温育时间,但是该时间可以根据产品供应者的指示而变化。在消化后,反应混合物直接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进行电泳以分离出所需的片段。
采用由Goeddel,D.等,核酸研究,8:4057(1980)所述的8%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裂解片段的大小分离。
“寡核苷酸”或指一种单链多脱氧核苷酸,或指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两条互补的多脱氧核苷酸链。这些合成的寡核苷酸不具有5′磷酸,因此如果不在一种激酶存在下以ATP添加一个磷酸时,该寡核苷酸将不会连接到另一个寡核苷酸上。合成的寡核苷酸将连接到未被去磷酸化的片段上。
“连接”是指在两个双链核酸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的过程(Maniatis,T.,等,出处同上,p.146)。除非另行提供的以外,采用已知的缓冲液和条件、每0.5μg约等摩尔量的待连接DNA片段10单位T4DNA连接酶(“连接酶”)来实现连接。
除非另有说明,按Graham,F.和Van der Eb,A.,病毒学,52:456-457(1973)所述的方法进行转化。
                     实施例1
          细菌表达和纯化G蛋白偶联受体(GPRC)多肽
利用PCR寡核苷酸引物起始扩增编码GPRC的DNA序列(ATCCNO.97130),所说的引物相当于加工的GPRC核苷酸序列的5′和3’末端序列。将相应于GPRC核苷酸序列的附加核苷酸分别加入到5′和3′序列中。所说的5′寡核苷酸引物具有序列5′CACAGGATCCCGTGGCTGCCATCTCTACTTC3′(SEQ ID NO:3),此引物含有一个BamHT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后接由加工的蛋白质的假定的第二个氨基酸开始的GPRC编码序列的17个核苷酸。所说的3′序列5′TCTCAGGTACCGTTCTCTAAACCACAGAGTGGTCA(SEQ ID NO:4)包含和ASP718位点互补的序列,并接着GPRC编码序列的19个核苷酸。所说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相应于细菌表达载体pQE-31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Qiagen,Chatsworth公司,CA,91311)。pQE-31编码抗生素抗性(Ampr)、细菌复制起点(ori)、IPTG可调节启动子操纵子(P/O)、核糖体结合位点(RBS)、6-组氨酸标记和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然后用BamHT和ASP718消化pQE-31。将扩增的序列连接到pQE-31中并将其插入到带有编码组氨酸标记和RBS之序列的框架中。然后通过Sambrook等(分子克隆实验手册,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1989))描述的方法,用连接混合物转化大肠杆菌菌株M15/rep 4(Qiagen,公司)。M15/rep4包含质粒pREP4的多拷贝,这种质粒表达lacI阻遏物同时赋予卡那霉素抗性(Kanr)。通过转化体在LB平板上的生长能力鉴定转化体,并筛选出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抗性菌落。通过限制分析分离并确认质粒DNA。
将含有所需构建体的菌落在补充了Amp(100μg/ml)和Kan(25μg/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过夜(O/N)培养。将O/N培养物以1∶100至1∶250的比率用于接种大体积培养物。细胞生长至0.4和0.6之间的光密度600(O.D.600)时,加入IPTG(异丙基-B-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至最终浓度为1mM。IPTG通过失活lacI阻遏物,清除P/O,引起基因表达的增加。将细胞再培养3至4小时。通过离心收获细胞。将细胞沉淀溶解在6M盐酸胍离液剂中。澄清后,在允许含有6-组氨酸标记的蛋白质紧密结合的条件下,在镍-螯合物柱中通过层析从溶液中纯化溶解的GPRC(Hochuli,E.等,层析法杂志411:177-184(1984))。将GPRC以6M盐酸胍(pH值5.0)从柱中洗脱下来,为了复性,调至3mM盐酸胍、100mM磷酸钠、10mM谷胱甘肽(还原型的)、2mM谷胱甘肽(氧化型的)。在溶液中温育12小时后,将蛋白质对10mM磷酸钠透析。
                      实施例2
             在COS7细胞中表达重组GPRC
表达质粒GPRC HA来源于载体pcDNA3/Amp(Invitrogen),其包含:1)SV40复制起点,2)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3)大肠杆菌复制起点,4)CMV启动子,其后为多接头区、SV40内含子和聚腺苷酸化位点。将编码完整的GPRC前体和在读框中融合进其3′末端的HA标记的DNA片段克隆到所说的载体的多接头区,因此,重组蛋白质的表达在CMV启动子控制之下。HA标记相应于来自流感血细胞凝集素蛋白质的表位,这一点以前已经描述过(I.Wilson,H.Niman,R.Heighten,A.Cherenson,M.Connolly,and R.Lerner,1984,细胞37:767,(1984))。HA和靶蛋白的融合,使得用识别HA表位的抗体很容易检测重组蛋白质。
质粒构建策略描述如下:
用两种引物通过PCR方法构建编码GPRC的DNA序列(ATCCNo.97130),所说的引物是:5′引物5′CAACCACAGGGATCCCATGGCTGCCATCTCTACTTCCATCCCTGTA3′(SEQ ID NO:5)包含一BamHI位点(黑体),之后是由起始密码子开始的GPRC编码序列的27个核苷酸:3′引物5′CCCCTCGAGCTAAACCACAGAGTGGTCATTGCTGTGAACTCCAGCC3′(SEQ ID NO:6),其包含互补于XhoI位点,翻译终止密码子,HA标记和GPRC编码序列的最后24个核苷酸(不包括终止密码子)的序列。因而PCR产物包含一HindIII位点,GPRC编码序列,后接融入框架的HA标记,HA标记后的翻译终止密码子和一个XhoI位点。用HindIII和Xho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连接PCR扩增的DNA片段和载体pcDNA3/Amp。将连接混合物转化大肠杆菌菌株DH5α(,将转化的培养物涂布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平板上,并筛选抗性菌落。从转化体中分离质粒DNA,并用限制分析检测是否存在正确的片段。为了表达重组GPRC,通过DEAE-DEXTRAN方法用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J.Sambrook,E.Fritsch,T.Maniatis,分子克隆实验手册,冷泉港实验室出版,(1989))。通过放射标记和免疫沉淀法检测GPRC HA蛋白质的表达(E.Harlow,D.Lane,抗体实验手册,冷泉港实验室出版(1988))。将细胞在转染后两天用15S-半胱氨酸标记8小时。然后收集培养物并用去垢剂裂解细胞(RIPA缓冲液(150mM NaCl,1%NP-40,0.1%SDS,1%NP-40,0.5%DOC,50mM Tris,pH7.5)(Wilson,I.等,Id.37:767(1984))。用H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沉淀细胞裂解物和培养基。在15%SDS-PAGE凝胶上分析蛋白质沉淀。
                         实施例3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克隆和表达GPRC
利用PCR寡核苷酸引物扩增编码全长GPRC蛋白质的DNA序列(ATCC No.97130),所说引物相应于该基因的5’和3’序列:5′引物:5′TTCACCACCTACCTGGATCCACAGAGCTGTCATGGCTGCC3′(SEQ ID NO:7),含有一个BamH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粗体),后接代表真核细胞有效翻译起始信号的11个核苷酸(J.Mol.Biol.1987,196,947-950,Kozak,M),之后是GPRC基因的头9个核苷酸(翻译起止密码子ATG之下划线)。
所说的3′引物序列为5′CCTCATCTCAGGTACCGTTCTAAACCACAGAGTGG3′(SEQ ID NO:8),包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SP718切割位点,以及与GPRC基因的3′非翻译序列互补的10个核苷酸。用市售试剂盒(“Geneclean”,BIO101公司,La Jolla,Ca.)从1%琼脂糖凝胶分离扩增的序列。将所说的片段用核酸内切酶BamHI消化,并在1%琼脂糖凝胶上再次纯化。此片段指定为F2。
用载体pA2(由pVL941载体修饰而成,见下文讨论)由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GPRC蛋白质(综述参见:Summer,M.D.和Smith,G.E.1987,杆状病毒载体和昆虫细胞培养过程的方法手册,得克萨斯农业的试验站公报1555)。这种表达载体包含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病毒(AcMNPV)的强多角体蛋白启动子,其后面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的识别位点。猴病毒(SV)40的聚腺苷酸化位点用于有效的聚腺苷酸化。为了容易地选择重组病毒,把大肠杆菌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以与多角体蛋白启动子同样的方向插入,其后是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聚腺苷酸化信号。多角体蛋白序列的两侧是用于细胞介导的共转染的野生型病毒DNA的同源重组的病毒序列。可以用很多其它的杆状病毒载体代替pA2,所说的载体如pAc373、pVL941、pRG1和pAcIM1(Luckow,V.A.和Summer,M.D.,病毒学,170:31-39)。
用限制酶ASP718和BamHT消化所说的质粒,然后由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利用小牛肠磷酸酶使质粒去磷酸化。如上所述用市售试剂盒(“Geneclean”,BIO101公司,La Jolla,Ca.)从1%琼脂糖凝胶分离DNA。这种载体DNA称为V2。
用T4 DNA连接酶连接F2片段和所说的去磷酸化质粒V2。然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细胞并利用酶BamHI鉴别含有所说带GPRC基因的质粒(pBacGPRC)的细菌。通过DNA测序确认克隆片段的序列。
用脂转染法(FELGNER等,美国科学院学报,84:7413-7417(1987))将5μg质粒pBacGPRC与1.0μg市售的线性杆病毒(“BaculoGoldTM杆状病毒DNA”,Pharmingen,San Diego,CA.)共转染。
将1μg BaculoGoldTM病毒DNA和5μg质粒pBacGPRC在含有50微升无血清Grace′s培养基(Life Technologies公司,Gaithersburg,MD)的微滴板的无菌孔中混合。在添加10微升脂转染试剂和90微升Grace′s培养基后,混合并于室温下培养15分钟。然后将转染混合物逐滴添加到Sf9昆虫细胞(ATCC CRL 1711)中,所说细胞接种在具有1ml无血清Grace′s培养基的35mm组织培养平板上。来回摇动平板以混合新添加的溶液。然后将平板在27℃下培养5小时。5小时后,从平板除去转染溶液,添加1微升补充有10%胎牛血清的Grace′s昆虫培养基。把平板放回到温箱,在27℃下连续培养4天。
4天后,收集上清液,用类似Summers和Smith(同上)所述的方法进行噬斑测定。一点改变是使用具有“Blue Gal”的琼脂糖凝胶(LifeTechnologies公司,Gaithersburg),其使得易于分离染蓝的噬斑。(“噬斑测定”的详尽描述也可以在Life Technologies公司(Gaithersburg)发布的昆虫细胞培养和杆状病毒学用户指南9-10页中找到)。
四天后,将系列稀释的病毒添加到细胞中,用Eppendorf吸管尖端挑取染蓝的噬斑。然后将包含重组病毒的琼脂悬浮于包含200微升Grace′s培养基的Eppendorf管中。经简短离心除去琼脂,将包含重组杆状病毒的上清液用于感染接种到35毫米培养皿中的Sf9细胞。4天后,收获这些培养皿中的上清液,于4℃贮存。
使Sf9细胞在补充有10%热灭活FBS的Grace′培养基中生长。在感染复数(MOI)2下用重组杆状病毒V-GPRC感染细胞。6小时后,除去培养基,用SF900II培养基(减去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LifeTechnologies公司,Gaithersburg)替代。42小时后,添加5μCi 35S甲硫氨酸和5μCi35S半胱氨酸(Amersham)。将细胞进一步培养72小时,收集细胞,然后在低渗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细胞裂解,离心收集细胞膜,标记蛋白质经SDS-PAGE和放射自显影显示出。
                        实施例4
                  经由基因治疗的表达
成纤维细胞是通过皮肤活组织检查从一个研究对象中得到的。将得到的组织放置在组织培养基上并且分割成小块。将小组织块放置在组织培养瓶的湿表面上,其中每瓶中放置约10块组织。将瓶颠倒放置,盖紧并于室温下过夜。在室温下放置24小进后反转瓶,组织块仍固定在瓶底部,加放新鲜培养基(例如含有10%FBS,青霉素和链霉素的Ham′sF12培养基),然后于37℃下温育大约1周。这时加入新鲜培养基,随后每隔几天更换一次培养基。再培养2周后,出现了一单层成纤维细胞。将单层细胞经胰蛋白酶消化并放入更大的瓶中。
用EcoRI和Hind III消化旁侧有Moloney鼠肉瘤病毒长末端重复的pMV-7(Kirschmeier,P.T.等,DNA,7:219-25(1988)),接下来用小牛肠磷酸酶进行处理。线性载体在琼脂糖凝胶上分级分离并使用玻璃珠加以纯化。
采用分别与5′和3′末端序列对应的PCR引物扩增编码本发明多肽的cDNA。5′引物包含一个EcoRI位点,3′引物含有一个Hind III位点。在T4DNA连接酶存在下,将等量的Moloney鼠肉瘤病毒的线性化骨架与扩增的EcoRI和Hind III片段加在一起,在适于两个片段连接的条件下保持所得到的混合物。将该连接混合物用于转化细菌HB101,然后为了证实该载体具有插入正确的感兴趣基因而将细菌涂布在含有卡那霉素的琼脂平板上。
将兼嗜性(amphotropic)pA317或GP+am12包装细胞在含有10%小牛血清(CS)、青霉素和链霉素的Dulbecco′s改良Eagles培养基(DMEM)的组织培养板上进行培养,直至达到铺满密度。然后将含有所述基因的载体加入培养基中并用该载体转导包装细胞。包装细胞随即生产含有该基因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现在包装细胞被称作生产细胞)。
向转导的生产细胞中加入新鲜的培养基,接下来从一个铺满生产细胞的10cm平板中收集培养基。含有感染性病毒颗粒的培养基经微孔过滤器过滤以除去脱附(detached)的生产细胞,然后利用该培养基去感染成纤维细胞。从成纤维细胞的亚铺满平板中除去培养基并迅速地代之以来自于生产细胞的培养基。除去该培养基并代之以新鲜的培养基。如果病毒的滴度很高,那么实质上所有的成纤维细胞均被感染并且无需选择。如果滴度非常低,那么就需要采具有如neo或his这样的可选择性标记的逆转录病毒。
然后将工程化的成纤维细胞注射入宿主,它或单独注射或在一个cytodex3微载体珠上已生长至铺满之后再注射。此时成纤维细胞产生蛋白质产物。
根据以上的教导,本发明的许多改进和变化都是可能的,因此在附加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另外的方式实施本发明。
                        序列表(1)一般信息:(i)申请人:李毅等人(ii)发明名称:人G蛋白偶联受体(iii)序列数:8(iv)联系地址:
   (A)收信人:CARELLA,BYRNE,BAIN,GILFILLAN,
              CECCHI,STEWART & OLSTEIN
   (B)街道:6 BECKERFARMROAD
   (C)城市:ROSELAND
   (D)州:新泽西
   (E)国家:美国
   (F)邮政码:07068(v)计算机可读形式:
   (A)媒体类型:3.5英寸软盘
   (B)计算机:IBM PS/2
   (C)操作系统:MS-DOS
   (D)软件:WORD PERFECT5.1(vi)目前申请数据:
   (A)申请号:
   (B)申请日:
   (C)分类:(vii)在先申请数据:
   (A)申请号:
   (B)申请日:(viii)律师/代理人信息:
   (A)姓名:FERRARO,GREGORYD.
   (B)登记号:36,134
   (C)案号/文档号:325800-358(ix)电信信息:
   (A)电话:201-994-1700
   (B)传真:201-994-1744(2)SEQ ID NO:1信息:(i)序列特征:
  (A)长度:2456个碱基对
  (B)类型:核酸
  (C)链型:单链
  (D)拓扑结构:线性(ii)分子类型:cDNA(xi)序列描述:SEQ ID NO:1:GGAACCGCCC CACCGTGGTG GCGGCCGCCC AGAACTAGTG GATCCCCCGG GCTGCAGGAA   60TTCGGCACGA GCAGACACAC TTGCTTTGGT TTACAGATCC AGTGAAGTGA AAAATCAGAA  120CTAGAAACGT ATGCACCTTC CTAGCAGCAA AGCCGCTTCT GCGTTCTTCG CAGCCTCCAG  180TGCAGGGCGG CGCTGGGAGA AACTTTGCGC CTTCTGGAAA GTTTAGAAAG TGAGCCACGA  240AAGAGAGGCC ACATTTCCGG GGTTTTGCGG GCCCCGCGAT GTTTTCCAGA GCTTTTCGAG  300TGGGAAGAGG AGAGCGACAA CGTGAAAATG CCCCGTGCCG GGGCGTCCAC CGGAGTCCTG  360CCAGCTGTCC GGCGCTGGGG TGGACGTCTG ATTTATGAAG CTCCCCATCC ACCTATCTGA  420GTACCTGACT TCTCAGGACT GACACCTACA GCATCAGGTA CACAGCTTCT CCTAGCATGA  480CTTCGATCTG ATCAGCAAAC AAGAAAATTT GTCTCCCGTA GTTCTGGGGC GTGTTCACCA  540CCTACAACCA CAGAGCTGTC ATGGCTGCCA TCTCTACTTC CATCCCTGTA ATTTCACAGC  600CCCAGTTCAC AGCCATGAAT GAACCACAGT GCTTCTACAA CGAGTCCATT GCCTTCTTTT  660ATAACCGAAG TGGAAAGCAT CTTGCCACAG AATGGAACAC AGTCAGCAAG CTGGTGATGG  720GACTTGGAAT CACTGTTTGT ATCTTCATCA TGTTGGCCAA CCTATTGGTC ATGGTGGCAA  780TCTATGTCAA CCGCCGCTTC CATTTTCCTA TTTATTACCT AATGGCTAAT CTGGCTGCTG  840CAGACTTCTT TGCTGGGTTG GCCTACTTCT ATCTCATGTT CAACACAGGA CCCAATACTC  900GGAGACTGAC TGTTAGCACA TGGCTCCTTC GTCAGGGCCT CATTGACACC AGCCTGACGG  960CATCTGTGGC CAACTTACTG GCTATTGCAA TCGAGAGGCA CATTACGGTT TTCCGCATGC 1020AGCTCCACAC ACGGATGAGC AACCGGCGGG TAGTGGTGGT CATTGTGGTC ATCTGGACTA 1080TGGCCATCGT TATGGGTGCT ATACCCAGTG TGGGCTGGAA CTGTATCTGT GATATTGAAA 1140ATTGTTCCAA CATGGCACCC CTCTACAGTG ACTCTTACTT AGTCTTCTGG GCCATTTTCA 1200ACTTGGTGAC CTTTGTGGTA ATGGTGGTTC TCTATGCTCA CATCTTTGGC TATGTTCGCC 1260AGAGGACTAT GAGAATGTCT CGGCATAGTT CTGGACCCCG GCGGAATCGG GATACCATGA 1320TGAGTCTTCT GAAGACTGTG GTCATTGTGC TTGGGGCCTT TATCATCTGC TGGACTCCTG 1380GATTGGTTTT GTTACTTCTA GACGTGTGCT GTCCACAGTG CGACGTGCTG GCCTATGAGA 1440AATTCTTCCT TCTCCTTGCT GAATTCAACT CTGCCATGAA CCCCATCATT TACTCCTACC 1500GCGACAAAGA AATGAGCGCC ACCTTTAGGC AGATCCTCTG CTGCCAGCGC AGTGAGAACC 1560CCACCGGCCC CACAGAAGGC TCAGACCGCT CGGCTTCCTC CCTCAACCAC ACCATCTTGG 1620CTGGAGTTCA CAGCAATGAC CACTCTGTGG TTTAGAACGG AAACTGAGAT GAGGAACCAG 1680CCGTCCTCTC TTGTAGGATA AACAGCCTCC CCCTACCCAA TTGCCAGGGC AAGGTGGGGT 1740GTGAGAGAGG AGAAAAGTCA ACTCATGTAC TTAAACACTA ACCAATGACA GTATTTGTTC 1800CTGGACCCCA CAAGACTTGA TATATATTGA AAATTAGCTT ATGTGACAAC CCTCATCTTG 1860ATCCCCATCC CTTCTGAAAG TAGGAAGTTG GAGCTCTTGC AATGGAATTC AAGAACAGAC 1920TCTGGAGTGT CCATTTAGAC TACACTAACT AGACTTTTAA AAGATTGTGT GTGGTTTGGT 1980GCAAGTCAGA ATAAATTCTG GCTAGTTGAA TCCACAACTT CATTTATATA CAGGCTTCCC 2040TTTTTTATTT TTAAAGGATA CGTTTCACTT AATAAACACG TTTATCCCTA TCAGCATGTT 2100TGTGATGGAT GAGACTATGG ACTCCTTTTA AACTACCATA ATTCCATTTT TTCCCTTACA 2160TAGGAAAACT GTAAGTTGGA ATTATCTTTT GGTTAGAAAG CATGCATGTA ATGTATGTAT 2220GCACCATGCC TTACTTAAAA ACATTAAAAG GATACTAATG TTAAATCTTC TAGGAAATAG 2280AACCTAGACT TCAAAGCCAG TATTTGTTTA GGTCATGAAG CAAACAATGC TCTAATCACA 2340ATATTAACTG TTTAATTAAA ATGTTGTAAC AAGTATAAAA CAGGGAATGT AAGTTTATTA 2400CCAAAGTGAT ATGTATTCCA AAAAAGGTCA TAGAAGATGA AGCAACTATA ATATTG     2456(2)SEQ ID NO:2信息:(i)序列特征:
  (A)长度:364个氨基酸
  (B)类型:氨基酸
  (C)链型:
  (D)拓扑结构:线性(ii)分子类型:蛋白质(xi)序列描述:SEQ ID NO:2:Met Ala Ala Ile Ser Thr Ser Ile Pro Val Ile Ser Gln Pro Gln
             5                   10                  15Phe Thr Ala Met Asn Glu Pro Gln Cys Phe Tyr Asn Glu Ser Ile
             20                  25                  30Ala Phe Phe Tyr Asn Arg Ser Gly Lys His Leu Ala Thr Glu Trp
             35                  40                  45Asn Thr Val Ser Lys Leu Val Met Gly Leu Gly Ile Thr Val Cys
             50                  55                  60Ile Phe Ile Met Leu Ala Asn Leu Leu Val Met Val Ala Ile Tyr
             65                  70                  75Val Asn Arg Arg Phe His Phe Pro Ile Tyr Tyr Leu Met Ala Asn
             80                  85                  90Leu Ala Ala Ala Asp Phe Phe Ala Gly Leu Ala Tyr Phe Tyr Leu
             95                 100                 105Met Phe Asn Thr Gly Pro Asn Thr Arg Arg Leu Thr Val Ser Thr
            110                 115                 120Trp Leu Leu Arg Gln Gly Leu Ile Asp Thr Ser Leu Thr Ala Ser
            125                 130                 135Val Ala Asn Leu Leu Ala Ile Ala Ile Glu Arg His Ile Thr Val
            140                 145                 150Phe Arg Met Gln Leu His Thr Arg Met Ser Asn Arg Arg Val Val
            155                 160                 165Val Val Ile Val Val Ile Trp Thr Met Ala Ile Val Met Gly Ala
            170                 175                 180Ile Pro Ser Val Gly Trp Asn Cys Ile Cys Asp Ile Glu Asn Cys
            185                 190                 195Ser Asn Met Ala Pro Leu Tyr Ser Asp Ser Tyr Leu Val Phe Trp
            200                 205                 210Ala Ile Phe Asn Leu Val Thr Phe Val Val Met Val Val Leu Tyr
            215                 220                 225Ala His Ile Phe Gly Tyr Val Arg Gln Arg Thr Met Arg Met Ser
            230                 235                 240Arg His Ser Ser Gly Pro Arg Arg Asn Arg Asp Thr Met Met Ser
            245                 250                 255Leu Leu Lys Thr Val Val Ile Val Leu Gly Ala Phe Ile Ile Cys
            260                 265                 270Trp Thr Pro Gly Leu Val Leu Leu Leu Leu Asp Val Cys Cys Pro
            275                 280                 285Gln Cys Asp Val Leu Ala Tyr Glu Lys Phe Phe Leu Leu Leu Ala
            290                 295                 300Glu Phe Asn Ser Ala Met Asn Pro Ile Ile Tyr Ser Tyr Arg Asp
            305                 310                 315Lys Glu Met Ser Ala Thr Phe Arg Gln Ile Leu Cys Cys Gln Arg
            320                 325                 330Ser Glu Asn Pro Thr Gly Pro Thr Glu Gly Ser Asp Arg Ser Ala
            335                 340                 345Ser Ser Leu Asn His Thr Ile Leu Ala Gly Val His Ser Asn Asp
            350                 355                 360His Ser Val Val(2)SEQ ID NO:3信息:(i)序列特征:
  (A)长度:碱基对
  (B)类型:核酸
  (C)链型:单链
  (D)拓扑结构:线性(ii)分子类型:寡核苷酸(xi)序列描述:SEQ ID NO:3:(2)SEQ ID NO:4信息:(i)序列特征:
  (A)长度:碱基对
  (B)类型:核酸
  (C)链型:单链
  (D)拓扑结构:线性(ii)分子类型:寡核苷酸(xi)序列描述:SEQ ID NO:4:(2)SEQ ID NO:5信息:(i)序列特征:
  (A)长度:46个碱基对
  (B)类型:核酸
  (C)链型:单链
  (D)拓扑结构:线性(ii)分子类型:寡核苷酸(xi)序列描述:SEQ ID NO:5:CAACCACAGG GATCCCATGG CTGCCATCTC TACTTCCATC CCTGTA     46(2)SEQ ID NO:6信息:(i)序列特征:
  (A)长度:46个碱基对
  (B)类型:核酸
  (C)链型:单链
  (D)拓扑结构:线性(ii)分子类型:寡核苷酸(xi)序列描述:SEQ ID NO:6:CCCCTCGAGC TAAACCACAG AGTGGTCATT GCTGTGAACT CCAGCC     46(2)SEQ ID NO:7信息:(i)序列特征:
  (A)长度:40个碱基对
  (B)类型:核酸
  (C)链型:单链
  (D)拓扑结构:线性(ii)分子类型:寡核苷酸(xi)序列描述:SEQ ID NO:7:TTCACCACCT ACCTGGATCC ACAGAGCTGT CATGGCTGCC            40(2)SEQ ID NO:8信息:(i)序列特征:
  (A)长度:35个碱基对
  (B)类型:核酸
  (C)链型:单链
  (D)拓扑结构:线性(ii)分子类型:寡核苷酸(xi)序列描述:SEQ ID NO:8:CCTCATCTCA GGTACCGTTC TAAACCACAG AGTGG                 35

Claims (19)

1.一种分离的多核苷酸,其包含选自如下一组的成员:
(a)一种编码SEQ ID NO:2所示多肽的多核苷酸;
(b)一种编码由包含在ATCC保藏号97130中的DNA表达的多肽的多核苷酸;
(c)一种能与(a)或(b)的多核苷酸特异性杂交并与其至少具有70%相同性的多核苷酸;
(d)一种(a)或(b)或(c)的多核苷酸的片段。
2.权利要求1的多核苷酸,编码包括SEQ ID NO:2所示的第1~364位氨基酸的多肽。
3.一种含权利要求1所述多核苷酸的载体。
4.用权利要求3的载体基因工程化的宿主细胞。
5.一种生产多肽的方法,包括:在权利要求4的宿主细胞中表达由所述DNA编码的多肽。
6.一种产生能表达多肽之细胞的方法,其包括用权利要求3的载体对细胞进行基因工程化。
7.一种多肽,包括选自如下一组的成员:
(i)一种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及其片段,类似物及衍生物;
(ii)由ATCC保藏号97130的cDNA编码的多肽及其片段、类似物及衍生物。
8.权利要求7的多肽,其中该多肽具有SEQ ID NO:2的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9.一种权利要求7的多肽的抗体。
10.一种激活权利要求7的多肽的化合物。
11.一种抑制权利要求7的多肽的活化的化合物。
12.一种治疗需激活受体的患者的方法,包括给予患者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0的化合物。
13.一种治疗需抑制受体的患者的方法,包括给予患者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1的化合物。
14.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说的化合物是一种多肽,且治疗有效量的化合物的给予是通过给患者提供编码所述兴奋剂的DNA,并在体内表达所述兴奋剂。
15.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说的化合物是一种多肽,且治疗有效量的化合物的给予是通过给患者提供编码所述拮抗剂的DNA,并在体内表达所述拮抗剂。
16.一种鉴定与权利要求7的多肽结合并使其激活的化合物的方法,包括:
将在其表面表达权利要求7的多肽的细胞与化合物在足以使化合物与多肽结合的条件下接触,所述多肽与能提供应答化合物与所述多肽结合的可检测信号的第二组分相联;
通过检测由所述第二组分产生的信号的存在,鉴定能与多肽结合的化合物。
17.一种鉴定与权利要求7的多肽结合并抑制该多肽的激活的化合物的方法,包括:
将已知结合权利要求7的受体多肽的分析学可检测配体和化合物与在其表面表达权利要求7的多肽的细胞在允许与多肽结合的条件下接触,所述多肽与能提供应答化合物与所述多肽结合的可检测信号的第二组分相联;
通过检测不存在由配体和多肽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而确定配体是否与多肽结合。
18.一种诊断与权利要求7的多肽的低表达相关的疾病或疾病的易感性的患者的方法,包括:检测来自患者的样品中编码所述多肽的核酸序列中的突变。
19.一种诊断方法,包括:在一衍生自宿主的样品中分析权利要求7的多肽的存在与否。
CNB951979329A 1995-06-05 1995-06-05 人g蛋白偶联受体(hetgq2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741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95925238A EP0833846A4 (en) 1995-06-05 1995-06-05 TORQUE RECEPTOR OF HUMAN G PROTEINS (HETGQ23)
PCT/US1995/007137 WO1996039436A1 (en) 1995-06-05 1995-06-05 Human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hetgq23)
CA002220978A CA2220978A1 (en) 1995-06-05 1995-06-05 Human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hetgq23)
CNB951979329A CN1157410C (zh) 1995-06-05 1995-06-05 人g蛋白偶联受体(hetgq23)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1995/007137 WO1996039436A1 (en) 1995-06-05 1995-06-05 Human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hetgq23)
CA002220978A CA2220978A1 (en) 1995-06-05 1995-06-05 Human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hetgq23)
CNB951979329A CN1157410C (zh) 1995-06-05 1995-06-05 人g蛋白偶联受体(hetgq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3981A true CN1193981A (zh) 1998-09-23
CN1157410C CN1157410C (zh) 2004-07-14

Family

ID=27170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519793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7410C (zh) 1995-06-05 1995-06-05 人g蛋白偶联受体(hetgq23)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0833846A4 (zh)
CN (1) CN1157410C (zh)
CA (1) CA2220978A1 (zh)
WO (1) WO19960394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0060A (en) * 1996-12-12 2000-10-31 Chun; Jerold J. M. Cloned 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s
FR2759374B1 (fr) * 1997-02-13 1999-04-30 Inst Nat Sante Rech Med Polypeptide a activite de recepteur ob25 specifique des cellules myelinisantes chez le rat, application au criblage de medicaments et medicaments
FR2759375B1 (fr) * 1997-02-13 1999-04-30 Inst Nat Sante Rech Med Polypeptide a activite de recepteur ob25 specifique des cellules myelinisantes chez le rat, application au criblage de medicaments et medicaments
US6485922B1 (en) * 1997-10-10 2002-11-26 Atairgi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for detecting compounds which modulate the activity of an LPA recep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2019723A1 (en) * 1991-04-29 1992-11-12 The 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 Method of isolating ligands which bind neutrophil receptors
EP0668930B1 (en) * 1991-10-01 2002-12-18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 method of identifying ligands and antagonists of ligan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33846A1 (en) 1998-04-08
CA2220978A1 (en) 1996-12-12
WO1996039436A1 (en) 1996-12-12
EP0833846A4 (en) 1999-07-14
CN1157410C (zh) 2004-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6518A (zh)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
CN1214050A (zh) 人肿瘤坏死因子δ和ε
AU1617801A (en) Novel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CN1217024A (zh) 趋化因子α-2
CN1147505C (zh) G蛋白受体htnad29
CN1292796A (zh) Meth1和meth2多核苷酸及多肽
CN1194009A (zh) 结肠特异性基因及蛋白质
CN1157410C (zh) 人g蛋白偶联受体(hetgq23)
CN1192751A (zh)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
CN1240836C (zh) 转化生长因子αHI
US20020015998A1 (en) Novel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CN1414020A (zh)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1的抗体、拮抗剂及激动剂
CN1099423C (zh) 人神经肽受体
CN1185159A (zh)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
CN1414021A (zh)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的抗体、拮抗剂及激动剂
CN1304410C (zh) 肿瘤坏死因子-γ
CN1167490A (zh) 人司登尼亚钙蛋白-α
CN1183803A (zh)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4
CN1109043C (zh)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2
CN1414100A (zh)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
EP0941327A1 (en) Human g-protein receptor hcegh45, a pacap-like (g-protein 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like) receptor
CN1182431A (zh) 人Criptin生长因子
CN1186497A (zh) 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N1185175A (zh)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
CN1166776C (zh) 人血管ibp样生长因子在制备用于诊断血管疾病或与肿瘤形成相关的新血管化的诊断剂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