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2010A - 具有替换转发功能的数据发送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替换转发功能的数据发送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2010A
CN1192010A CN98104012A CN98104012A CN1192010A CN 1192010 A CN1192010 A CN 1192010A CN 98104012 A CN98104012 A CN 98104012A CN 98104012 A CN98104012 A CN 98104012A CN 1192010 A CN1192010 A CN 1192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receiving terminal
database
entrained
addres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4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67C (zh
Inventor
村正彦
押山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92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2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6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6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postal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22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networks, e.g. wide area pa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04L12/2898Subscriber equip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selective forwar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具有用于不同接收终端模式的数据交换的替换转发功能的高级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发送方法以及其中存储有数据发送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首先,发送机试图将报文发送到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之一。当诸如在预定时间段内等预定条件下不能建立通信时,发送机便试图将报文替换转发给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另一接收终端。这种替换转发是按照事先登录的替换转发信息自动执行。

Description

具有替换转发功能的数据发送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发送方法及其中存储有数据发送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并具体地涉及具有替换转发功能的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发送方法及其中存储有数据发送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具备不同接收能力的不同型号接收终端的替换转发功能的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发送方法、及其中存储有数据发送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根据近来的技术发展,已经研制出诸如桌面型、台式及笔记本型等各种类型的个人计算机(PC),并已流行。最近,PC的应用领域已经扩展。
例如,当PC装上调制解调器时,便能将其连接在公共电话线上。而当在PC中装入通信适配器卡(令牌环卡或以太网卡)时,便能将其连接在LAN(局域网)上。再者,由于LAN可通过路由器连接在因特网上,最近,PC趋向于装在网络环境中供作为信息通信终端使用。
报文交换,诸如“电子邮件”的交换,为PC在网络环境中的主要功能。电子邮件服务系统保障数据与报文的传送,而对于国际使用,收费低于电传。由于只有具有指定地址(ID)的个人才能知道报文的存在及其内容,电子邮件能服务于私人邮件业务。
数据通信终端的类型与形式是变化的。例如,除了连接在公用电话线上的传统电话之外,已出现了无需电缆连接的各种无线通信终端。当前使用中的无线通信终端有诸如移动数字电话(所谓蜂窝式电话)、移动模拟电话、PHS(个人手机系统)电话及寻呼机(所谓“袖珍铃”)。这些终端的性能与特征,即通信能力,是不同的。例如,虽然PHS电话的接收区域小于移动电话,但对于PHS电话的频率分配未加限制,从而购买价格与通信费用较低。然而移动电话与PHS电话两者不仅允许用户采用话音通信并且还能一次接收数千字节的文本数据的传输,然而与其它无线通信终端相比具有明显较大的接收区的寻呼机则不具备传输功能并只能一次接收十字节左右的数据,因而只有相当低级的数据处理能力。从而,通过考虑通信能力的差别,便能理解同一用户可拥有及携带若干不同的无线通信终端并按照他当前所处的环境使用它们。
传统上,采用电子邮件系统作为装在办公室中的PC之间传送数据的数据交换系统。然而,近来向移动环境中的通信终端发送报文的需求正在增加;诸如在位于办公室中的工作人员(使用PC)必须向移动环境(未指定地点的,诸如室外)中的另一工作人员(携带PHS电话或寻呼机)发送指令或报文。
如果移动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只有一种接收终端(诸如PHS电话)并由于他在接收区之外而并不应答PHS呼叫,则除了放弃数据传输努力之外不存在其它选择。然而,如果移动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具有若干种不同的无线通信终端,则在不可能利用PHS发送报文的情况中,便会试图采用具有比PHS可得到的更大的接收区的寻呼机来发送报文来自然地作出反应。
办公室中的发送者将首先试用PHS来发送报文,因为它比蜂窝式电话通信费用低但具有相同的数据处理能力;然后,如果用PHS不能建立通信链路,发送者自然会试图利用除了接收区较大也具有较高的通信费用的蜂窝式电话、或具有较大的接收区但提供较差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寻呼机来进行呼叫。当将发送处理作为任务分配给用户并用手动操作执行时这样做是低效的。此外,接收终端具有不同的数据处理能力,诸如允许的数据大小或字符量等。当将接收终端从PHS电话切接到寻呼机时,原始报文数据并不总是可以无缝地传送的。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便是提供具有替换转发功能的高级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发送方法及其中存储有数据发送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具有不同接收终端模式交换数据的替换转发功能的高级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发送方法及其中存储有数据发送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为提供具有用不同接收终端模式交换数据的替换无缝转发功能的高级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发送方法及其中存储有数据发送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为提供具有用不同接收能力(接收区、通信费用、接收的数据的处理能力等)的接收终端模式交换数据的替换无缝转发功能的高级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发送方法及其中存储有数据发送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为达到这些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用于发送报文到外部接收终端的数据发送装置包括:用于输入报文内容或指定接收人的用户界面;用于登录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的第一数据库;用于临时存储报文内容的第二数据库;用于按照存储在第一数据库中的地址信息将存储在第二数据库中的报文内容发送给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之一的发送装置;以及用于在预定条件下发送装置不能转发报文时试图将报文转发给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另一接收终端的替换转发装置。
第二数据库可通过提供优先级队列管理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用于发送报文给携带一个以上具有不同接收能力的接收终端的数据发送装置包括:用于输入报文内容或指定接收人的用户界面;用于登录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与优先级队列的第一数据库;用于临时存储报文内容的第二数据库;用于按照存储在第一数据库中的优先级队列将存储在第二数据库中的报文内容发送给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之一的发送装置;以及用于在预定条件下发送装置不能转发报文时试图将报文转发给具有次最高优先级的接收终端的替换转发装置。
在按照第一或第二方面的数据发送装置中,当将接收终端切换到另一个时,替换转发装置可包括用于改变报文内容格式或报文大小以便与另一接收终端的规范匹配的装置。当接收终端只有声音处理功能而没有数据显示功能时,数据发送装置可读取报文内容并作为声音信号发送它。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用于通过使用包含输入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及报文内容的用户界面、用于管理输入地址信息及报文内容的数据库及发送报文到外部接收终端的发送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将报文发送到外部接收终端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将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登录在数据库中;(b)通过用户界面编制报文并将报文内容存储在数据库中;(c)试图按照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地址信息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报文内容发送给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之一;以及(d)在预定的条件下发送过程失败时,试图将报文替换发送给同一接收人携带的另一接收终端。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用于利用包括输入接收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与报文内容的用户界面、管理输入地址信息与报文内容的数据库及发送报文到外部接收终端的发送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将报文发送给携带一个或多个具有不同接收能力的接收终端的接收人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在数据库中登录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及用于发送的优先级队列;(b)通过用户界面制备报文并将报文内容存储在数据库中;(c)试图按照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优先级队列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报文内容发送给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之一;以及(d)在预定条件下发送过程失败时试图替换发送报文到同一接收人的另一接收终端。
在按照第三或第四方面的数据发送方法中,在包含切换接收终端的过程的步骤(d)中,可以改变报文内容的格式或报文大小以便与另一接收终端的规范匹配。当接收终端只有声音处理功能而没有数据显示功能时,数据发送装置可读取报文内容并作为语音信号发送它。
按照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其中具有存储有用来发送报文到外部终端,并由包含用于输入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及报文内容的用户界面、管理输入地址信息与报文内容的数据库及发送报文给外部接收终端的发送装置的计算机系统操作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包括下述步骤:(a)将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登录在数据库中;(b)通过用户界面制备报文并将报文内容存储在数据库中;(c)试图按照存储数据库中的地址信息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报文内容发送到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之一;以及(d)在预定的条件下发送过程失败时,试图替换发送报文到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另一接收终端。
按照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其中具体存储有用来发送报文给携带一个或多个具有不同接收能力的接收终端的接收人,并由包含用于输入接收人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与报文内容的用户界面、管理输入地址信息与报文内容的数据库及发送报文到外部接收终端的发送装置的计算机系统操作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包括下述步骤:(a)在数据库中登录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及用于发送的优先级队列;(b)通过用户界面制备报文并将报文内容存储在数据库中;(c)试图按照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优先级队列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报文内容发送到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之一;以及(d)当在预定条件下发送过程失败时试图替换发送报文到同一接收人的另一接收终端。
在按照第五或第六方面的数据发送方法中,在包含切换接收终端的过程的步骤(d)上,可改变报文内容的格式或报文大小以便与另一接收终端的规范匹配。当接收终端只具有声音处理功能而没有数据显示功能时,该数据发送装置可读取报文内容并作为声音信号发送它。
按照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用于发送报文到携带具有不同接收能力的一个以上接收终端的接收人的数据发送装置包括:用于输入报文内容或指定一个接收人的用户界面;用于登录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的第一数据库;用于临时存储报文内容的第二数据库;用于将存储在第二数据库中的报文内容发送到具有相对高级数据接收能力但具有相对小的接收区的第一接收终端;以及在预定条件下发送装置不能发送报文到第一接收终端时,试图将报文转发给具有相对低级数据接收能力但具有相对大的接收区的第二接收终端的替换转发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用于利用包含输入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与报文内容的用户界面、管理输入地址信息与报文内容的数据库及发送报文到外部接收终端的发送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发送报文到外部接收终端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将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登录在数据库中;(b)通过用户界面制备报文并将报文内容存储在数据库中;(c)试图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报文内容发送给具有相对高级数据接收能力但具有相对小的接收区的第一接收终端;以及(d)当在预定条件下发送装置不能发送报文到第一接收终端时,试图将报文转发给具有相对低数据接收能力但具有相对广的接收区的第二接收终端。
按照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其中具体存储有用来发送报文到携带一个或多个具有不同接收能力的接收终端的接收人,并由包含用于输入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与报文内容的用户界面、管理输入地址信息与报文内容的数据库及发送报文到外部接收终端的发送装置的计算机系统操作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包括下述步骤:(a)在数据库登录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与用于发送的优先级队列;(b)通过用户界面制备报文并将报文内容存储在数据库中;(c)试图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报文内容发送给具有相对高级数据接收能力但具有相对小的接收区的第一接收终端;以及(d)当在预定条件下发送装置不能发送报文给第一接收终端时,试图将报文转发给具有相对低级数据接收能力但具有相对广的接收区的第二接收终端。
按照第七至第九方面,第一接收终端为PHS(个人手机系统)电话而第二接收终端为诸如寻呼机(袖珍铃)。
按照本发明,首先试着向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之一发送报文。例如,办公室中的发送人首先试图发送数据给PHS电话,该电话收取的通信费比蜂窝电话低,但其在移动环境中与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无线电通信终端中的其它终端具有相同的数据处理能力。
当在诸如预定的时间段内等预定的条件下不能建立通信时,发送机便试着对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另一接收终端进行替换报文转发。例如,当发送机不能通过呼叫其PHS电话与移动环境中的接收人通信时,发送机替换地试图用蜂窝式电话或他的寻呼机通信,前者收取的通信费较高但具有较广的接收区,而后者具有较低的数据处理能力但具有较广的接收区。由于这种替换发送是由数据发送机按照事先存储的替换转发信息自动执行的,而不需要用户费力。
即使在具有较高优先级的接收终端(首先试图向它发送数据)与具有较低优先级的接收终端(其次试图向它发送数据)之间接收的数据的处理能力(诸如输入可利用的字符数量)不同,系统只要改变对其中之一的报文内容格式或报文大小便足够了,从而能够实现替换的无缝转发。
在下面同时参照附图给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的过程中,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与优点将成为显而易见的。
图1为展示适用于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PC)10的硬件配置的具体图。
图2为展示按照本发明的程序模块的配置的具体图。
图3为展示在激活邮件服务应用时的主窗口屏面的图。
图4为展示主窗口中的菜单条上的“File”的子菜单的图。
图5为展示主窗口中的菜单条上的“Edie”的子菜单的图。
图6为展示主窗口中的菜单条上的“View”的子菜单的图。
图7为展示主窗口中的菜单条上的“Tools”的子菜单的图。
图8为展示主窗口中的菜单条上的“New”的子菜单的图。
图9为展示主窗口中的菜单条上的“Window”的子菜单的图。
图10为展示主窗口中的菜单条上的“Help”的子菜单的图。
图11为展示包含在邮件报头中的字段的图。
图12为展示“Address Book”窗口屏面的图。
图13(a)至(d)为展示“Address Book”窗口中的菜单条上的项的子菜单的图。
图14为展示在“Address Book”窗口弹出的“New IndividualProperty”面板的图。
图15为展示“New Message”窗口屏面的图。
图16(a)至(e)为展示“New Message”窗口的菜单条上的菜单项的子菜单的图。
图17为展示在“New Message”窗口弹出的“DesignateAddress”面板的图。
图18为邮件服务应用所执行的主发送处理的示意性流程图。
现在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A.硬件配置
图1为展示适用于按照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机的个人计算机PC10的硬件配置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稍后将描述作为报文发送器,即“数据发送装置”工作的PC10。为了实现本发明,PC10最好符合OADG(PC开放式体系结构开发人员组)标准,并装有微软公司生产的“视窗95”。现在描述PC10的各部分。
在操作系统(OS)的控制下,CPU11,即主控制器执行各种程序。CPU11可以是诸如Intel公司的“奔腾/1××兆赫”处理器。OS可以是诸如微软公司的“视窗95”。
CPU11经由三条总线与各硬件块相互连接,其中包括直接连接到CPU11的外部管脚上的处理器总线12、作为局部总线工作的PCI(外围部件互连)总线16及作为输入/输出总线工作的ISA(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18。
处理器总线12用桥接电路(主机-PCI桥)13与PCI总线16耦合。本实施例中的桥接电路13包括用于控制访问主存储器14的存储器控制器及用于吸收总线12与16之间的速度差的数据缓冲器。
系统包括作为存储器装置的主存储器14、L2高速缓冲存储器15及ROM17。主存储器14用作执行程序的程序加载区或工作区,并通常用多个DRAM(动态RAM)芯片构成。程序为诸如视窗95等OS及诸如“邮件服务应用”(稍后描述)等应用程序。L2高速缓冲存储器15为临时存储频繁访问的代码/数据以便CPU11减少访问主存储器14所需的时间的高速存储器。通常采用SRAM(静态RAM)芯片作为L2高速缓冲存储器15。ROM17为只读存储器,其中永久性存储了在接通电源时执行的检测程序(POST)及用来操纵系统10的硬件部件的代码。
PCI总线16具有相对地快的数据发送速度(总线宽度32位、操作频率33兆赫及最大数据发送速度132KBps)。诸如视频控制器20、卡总线控制器(未示出)及网络子系统(诸如通信适配器,未示出)等操作相对地快的外围设备连接在PCI总线16上。
视频控制器20为用于实际处理CPU11传输的图象绘制命令的专用控制器。视频控制器20将处理过的图象数据写入屏幕缓冲器(VRAM)21中,并从VRAM21中读出图象数据及将其输出到显示器22。
PCI总线16与ISA总线18用桥接电路(PCI-ISA桥)19互连。本实施例中的桥接电路19包括DMA控制器、可编程中断控制器(PIC)及可编程间隔定时器(PIT)。
本实施例中的桥接电路19还具有用于连接符合IDE(集成驱动器电子仪器)的外部存储器装置的IDE连接器。IDE硬盘驱动器(HDD)23及IDE CD-ROM驱动器24连接在IDE连接器上。HDD23在其存取速度方面优于其它外部存储器装置。当将程序(OS、设备驱动程序、应用等)拷贝到HDD23上时(即,“装”入系统中),这些程序便准备好在系统上运行了。CD-ROM驱动器24主要用于安装存储在紧致盘上的本程序系统。
ISA总线18具有比PCI总线低的数据发送速度(总线宽度16位及最大数据发送速度4MBps),并用来连接低速外围设备,诸如键盘/鼠标控制器(KMC)25、I/O控制器28及音频控制器34。
KMC25为用于取作为计算机数据的键盘26上输入的扫描码、及用鼠标器(指点装置)27指定的坐标值并将它们放在总线19上的专用控制器。
I/O控制器28为用于驱动软盘驱动器(FDD)29及控制通过并行端口30或串行端口32执行的并行或串行数据发送的专用控制器。通常,打印机31连接在并行端口30上,而调制解调器33连接在串行端口32上。
FDD29以及HDD23与CD-ROM驱动器24为外部存储器装置。利用FDD29来将程序装在软盘(FD)上及保存工作数据。
调制解调器33为使数据能跨越公用电话线50交换的装置,电话线是模拟信号通信介质。调制解调器33将系统10中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将其传输到线50上,或者将跨越线50接收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其取入系统10中。在本实施例中,假定PC10是互连在无线通信设施上的,诸如PHS(个人手机系统)业务60、寻呼机业务70及蜂窝式电话业务80,所有这些都是暂行名称。PHS业务60为DDI袖珍与ASTEL,而寻呼机业务70为诸如NTT DoCoMo或东京电讯(Tokyo Telemessage)。作为本发明的数据接收机工作的无线通信终端假定位于对应业务网的接收区中。应指出,为了实现本发明,PC10不限于通过调制解调器33连接在这些网络50、60、70与80上,而可利用通信适配器(令牌环卡或以太网卡,未示出)通过LAN连接在网络50至80上。
音频控制器34为用于输入与输出音频信号的专用控制器,音频控制器34接收麦克风35输入的音频信号作为计算机数据,或将数字音频数据转换成模拟数据并通过扬声器36将其输出。
个人计算机10的典型用户利用键盘26或鼠标器27操作该系统来执行诸如字处理、表计算与通信等各种应用程序,并利用显示屏幕(即桌面上)上的程序数据来帮助他工作。用户将想要的应用从CD-ROM驱动器24或FDD29上拷贝到HDD23上而将该应用装入系统。应指出,本发明可作为装入的应用程序实现。
除了图1中所示的那些以外还需要许多其它电路来构成计算机系统。然而,由于这些电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是众所周知的,并与本发明的主题无关,所以只示出了各硬件部件的一部分连接以避免图的复杂性。
B.软件配置
在以上部分中,对在诸如CD或FD等存储器装置上所提供的要装入的程序的效果作出了说明,并说明了本发明可以以装入的程序(此后暂称作“邮件服务应用”)的形式实现。在这一部分中,现在描述邮件服务应用所提供的工作环境。
如图2中所示,邮件服务应用是由诸如GUI(图形用户界面)、邮件假脱机程序(mail spooler)、邮件协议引擎、邮件服务DLL(动态链路库)、寻呼机服务DLL及数据库等模块构成。下面给出各模块的说明
《GUI》
GUI为用户通过操作显示器22上的图符或鼠标交互式转输数据与指示给系统时所采用的用户界面。在本实施例中,GUI支持邮件制备、指示发送与接收命令及邮件与地址管理(稍后将描述)。
《邮件假脱机程序》
邮件假脱机程序的功能为在后台中监视邮件交换。邮件假脱机程序是通过在CPU11与调制解调器33中间提供缓冲区实现的,并派送发送盘中的邮件及将接收的邮件临时保存在接收盘中。本实施例中的邮件假脱机程序包含与寻呼机服务DLL的接口及与邮件服务DLL的接口。
《邮件服务DLL(动态链接库)》
邮件服务DLL为响应来自邮件假脱机程序的调用连接或断开公用电话线50、验证带有PHS电话的用户以及发送与接收邮件的模块。邮件服务DLL与邮件协议引擎交换诸如接收邮件通知、发送请求及发送终止请求等事件,同时,对于邮件假脱机程序,邮件服务DLL为请求发送与接收服务准备邮件API(应用编程接口)。
《邮件协议引擎(engine)》
邮件协议引擎为用于实际通信的硬件操作的模块,并装有邮件协议来验证PHS用户及交换数据。TAPI(电话API)位于邮件协议引擎与硬件部件,诸如调制解调器33之间。TAPI设定诸如调制解调器33的传输速度等各种参数,并减少硬件部件的操作速度之间的差别。
《寻呼机服务DLL(动态链接库)》
寻呼机服务DLL为用于发送数据到寻呼机的硬件操作的模块。上述TAPI(电话API)位于寻呼机服务DLL与硬件部件,诸如调制解调器33之间。
《数据库》
邮件服务应用管理其中存储有诸如“发送表”、“接收表”、“发送盘”、“接收盘”、“邮箱”及“垃圾箱”等数据部分的数据库。发送表与接收表用来保存发送的邮件与接收的邮件的历史,并能在预定时间段之后或在用户指示时擦除。
发送盘为临时保存等待发送的邮件的地方。当将要发送的邮件从邮件箱移到发送盘中或制备新邮件并放在发送盘中时,便按照用户发布的指令由邮件假脱机程序将其在后台发送。应指出,用户是看不见发送盘的,即发送盘不显示在GUI上。
接收盘是临时保存邮件假脱机程序在后台中接收的邮件的地方。将接收的邮件从接收盘移至邮件箱中并保存在其中。应指出,用户是看不见接收盘的,即接收盘不显示在GUI上。
邮件箱是用于保存要发送的邮件或已接收的邮件的文件,并可为各类别分开制备。
垃圾箱为临时保存删除的邮件的地方。垃圾箱中的邮件可在用户的指示下或在程序结束时加以擦除。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接收终端的PHS假定支持符合上面描述的邮件协议引擎的协议的通信功能及所接收的数据显示功能。用于支持这些功能的终端程序此后暂定称作“MicroClient”(“微客户”)。
C.GUI
C-1.GUI的结构
现在给出GUI的显示屏、这些显示屏上的功能及显示屏上的交互式输入操作的说明。
例如,在视窗95的桌面屏面上显示邮件服务应用图符(未示出)。能通过在图符上双击按钮来激活邮件服务应用。
图3为展示激活邮件服务应用时的主窗口屏面的图。如图3中所示,在主窗口的顶部开始平行提供名称条、菜单条及工具条。此外,作为主窗口中的标准特征提供了邮件箱窗口(标准)、发送表窗口、接收表窗口及垃圾箱窗口。
名称条为用于显示这一窗口的应用或文件的名字(名称)的区,并且如众所周知的是在所有窗口的顶部提供的。
众所周知,菜单条是用于显示可选择的命令的表的区。主窗口的菜单条包含菜单项“File”(“文件”)“Edit”(“编辑”)、“View”(“观看”)、“Tool”(“工具”)、“Make”(“制作”)“Window”(“窗口”)及“Help”(“求助”)。为上述菜单项的各个制作了图4至10中所示的子菜单项。当用鼠标27在其上单击按钮而选择了菜单条中的项中之一时,被选择的项便加亮,并像窗帘似地拉下对应的子菜单。当在子菜单中的项上双击鼠标器27时,便选择了子菜单中该项,而执行对应的功能。
《File》
菜单项中的“File”包含关于发送的或接收的邮件的文件操作的功能,并提供图4中所示的子菜单。“Open”为用于在窗口中显示所选择的邮件项的内容的功能。“Save As”为用于将选择的邮件项保存在指定的文本文件中的功能。而“Move/Copy”则为用于将选择的邮件保存在文本文件中的功能。是否不移动而拷贝邮件可在“Move/Copy”面板(未示出)上选择。“Print”是用于打印所选择的邮件项的功能。“Delete”为用于删除所选择的邮件项的功能。“Properties”为用于在“Properties”面板(未示出)中显示所选择的邮件项的属性及更新它的功能。属性包含关于邮件发送及邮件优先级的数据。“Mail Box”为用于建立邮件箱及用于改变或删除名字的功能,并当在其上击按钮时,如图4中所示,便拉下“New”、“Change Name”及“DeleteName”的子菜单。激活“New”时,便在显示器上弹出“New”面板(未示出)来输入新邮件箱的名字。当在弹出的屏面上输入邮件箱的名字时,便打开了新邮件箱窗口。“Exit”为用于关闭邮件服务应用的功能。
《Edit)》
菜单项“Edit”包含用于处理发送的或接收的邮件的属性的功能,并制备图5中的子菜单。“Seleet All”为用于选择活跃窗口中的全部项的功能。“Status”为用于改变指定的邮件的状态的功能,并具有可用的“Not Read”、“Already Read”、“Returned”及“Transferred”的子菜单。“Importance”为用于改变指定的邮件项的重要性的功能,并带出用于赋予相对重要性“High”、“Medium”或“Low”的子菜单。
《View》
菜单项“View”为用于控制邮件箱中的邮件的表的显示的功能,并为它制备了图6中所示的子菜单。选择了“Sort”时,便弹出“Sort”面板(未示出),并为了排序邮件,选择诸如重要性、状态、发送人、地址、主题或发送时间及是否按升序或降序等排序参照之一。“Reception List”、“Sending List”及“Mail Box”为活跃地显示接收表窗口、发送表窗口及邮件箱窗口(标准)的功能。
《Tools》
菜单项“Tools”用于处理邮件发送与接收的其它功能,并为之制备了图7中的子菜单。“Distribute”为用于开始发送在发送盘中排队的邮件的功能。“Address”为用于打开地址薄的功能。在地址薄窗口中,可将接收人的终端名与用户地址登录在、增加到地址薄中及从其中删除,这将在稍后描述。“Search”为用于通过利用关键字作为指定的邮件项的搜索标识符在邮件箱中搜索指定的邮件项的功能。搜索的执行条件可用“Search”窗口(未示出)输入。“Change Tool Bar”为用于改变登录在工具条中的框中的功能或菜单及改变菜单的功能,这将在稍后描述。“Option”为用于设定关于邮件接收与返回的选项的功能。这里的选择项功能为诸如在收到邮件时发出声音或在删除报文时显示确认语句等附加的可选择功能。
《Make》
菜单项“Make”为用于制作邮件或报文的功能,并提供图8中所示的子菜单。“New Message”为用于打开“New Message”窗口(稍后描述)及用于输入报文的功能。“Return to Sender”为用于返回邮件给发送人的功能。“Return to All”为返回邮件给原来发送该邮件的所有地址的功能。“Forward”为用于转发邮件给另一地址的功能。
《Window》
菜单项“Window”为用于为主窗口的屏面指定显示格式的功能,并提供图9中所示的子菜单。“Window”菜单几乎与微软公司的“视窗3.1”中的“Window”菜单相同,因而不对其内容给予说明。
《Help》
菜单项“Help”为调用求助功能的功能,并提供图10中所示的子菜单。
如众所周知,工具条为在其中水平地排列了用单击鼠标器27立即激活频繁地使用的功能的图符按钮(也称作“工具框”)的区域。图3中,工具条具有13个工具框a至n。通过使用“Tools”的子菜单中的“Change tool bar”可以改变工具框中所登录的功能/菜单,并且是作为默认分配的,如[表1]中所示。
〔表1〕
a:移动/拷贝邮件
b:打印邮件
c:删除邮件
d:建立邮件箱
f:显示接收表
g:显示发送表
h:分发
i:地址薄
j:制作报文
k:返回给发送人
l:返回给所有人
m:转发
n:求助
“Mail Box”窗口(标准)、“Sending list”窗口、“ReceptionList”窗口及“Trash Box”窗口用来显示上述保存在邮件箱中的邮件报头的表、发送表、接收表及垃圾箱。图11为展示邮件报头中的项的图。邮件报头中的第一字段用来显示邮件的重要性程度。对于高度重要的邮件显示“!”;对于一般重要性的邮件不显示任何东西;而对于不重要的邮件则显示“↓”。后面的字段“STS”用来显示邮件的状态。对于发送的邮件,在STS字段中显示“S”(已发送),“Q”(排队中),“QT”(用指定时间排队)、“E”(出错)或“QE”(发送出错)。在后面的字段中显示发送人、地址、主题及发送日期。利用“View”的子菜单中的“Sort”可改变各窗口中的邮件报头的显示次序。
C-2制作地址薄
利用邮件服务应用事先将接收人登录在地址薄中对于邮件发送是必要的。通过对从“Tools”的子菜单中所选择的上述“Address Book”用鼠标器27在其上双击按钮,或者通过在前面描述的工具条中的地址薄工具框上单击鼠标器27,便打开了“Address Book”窗口。以这一方式,便能编辑地址薄,即在地址薄中登录、改变或删除接收人及执行用户组合。
图12中示出“Address Book”窗口。在该窗口中,从顶部起,平行提供名称条、菜单条与工具条。此外,为“Address Book”窗口制备了用于显示登录在地址薄中的用户的终端的表的个人名字标记及用于显示登录的并具有一个或多个用户作为成员的组名的表的组标记。将窗口设计成模仿地址薄中的页。有选择地显示个人名标记与组标记,在图12中已打开了个人名标记。
“Address Book”窗口的菜单条包含菜单项“File”、“Tool”、“Make”、与“Help”,如图12中所示。为菜单项制备图13(a)至(d)中所示的子菜单。这些子菜单是通过单击鼠标器27拉下的。
分配了[表2]中的6种功能作为“Address Book”窗口中的工具框的默认值。
[表2]
a:制作表项
b:改变名字
c:删除
d:性质
e:制作报文
f:求助
为了在地址薄中登录邮件接收人(个人),在显示个人标记时或者选择“File”中的子菜单中的“Entry”或者选择工具框“Createentry”,如图12中所示。然后,便弹出“New Name Property”面板。
图14中示出“New Name Property”面板。这一面板具有输入字段:“Terminal Name”、“Terminal Type”、“Telephone No.”、“Password”及“Alternate Name”。
“Terminal Name”为向其中输入用于指定用户的名字的字段,诸如用户名、其终端名或其绰号。这里输入的名字可在地址字段中指定用于发送邮件。
“Terminal Type”为用于指定接收终端的类型的字段。终端类型可从图14中右侧所示的下拉表中选择。
“Telephone No.”为向其中输入在“Terminal Type”字段中指定的接收终端的电话号码的字段。
“Password”为向其中输入用于验证用户的口令的字段。要输入的口令的含义随指定的终端的类型而变化。更具体地,袖珍铃(寻呼机)的口令为NTT DoCoMo Next服务的“口令服务”,而带有Micro Client(微客户)(前面描述的)的PHS的口令则为验证邮件协议所必需的参数。如果在终端类型字段中指定了并不支持口令服务的终端(诸如NTT DoCoMo袖珍铃(Senty)或东京电讯袖珍铃),便不可能输入口令。
“Alternate Name”为用于指定作为替代接收机的终端的名字的字段。替换发送是在预定的时间段内(见分部D)发送到在“TerminalType”与“Telephone No.”中指定的终端不成功时自动执行的。应指出,除非确认了检查框“Alternate Sending to another terminal”,并不实际执行替换发送。
在下拉式表“Terminal Type”中显示的任何终端类型通常都可作为指定的接收机或替代接收机。换言之,“Mail Service”用户能在给定的范围内任意在“Property”面板上选择接收终端的类型。然而,当考虑到PHS收取的通信费比蜂窝式电话低且两者具有相同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虽然袖珍铃的数据处理能力较差但袖珍铃的接收区比PHS广阔得多这一事实,应首先试用PHS发送邮件,然后应执行对袖珍铃的替换发送。
当填充了上述字段然后击“OK”按钮时,便将面板的内容登录在地址薄中了;且登录的“Terminal Name”作为个人名标记出现。当击“Cancel”按钮时,便擦除面板的内容而不登录。并在击任何按钮时,便关闭显示而返回到地址薄窗口(图12)。
由于组的登录不直接关系到本发明的主题,因而不给出其说明。为了改变已登录的个人名或组的内容,或者通过在其上面单击鼠标器27而指定个人名标记中或组标记中要改变的目标项并选择了“Property”工具框,或者通过在其上面双击鼠标器27而选择了个人名标记中或组标记中要改变的目标项。这时弹出对应的“Property”面板。
C-3制作发送邮件
发送邮件的内容,即报文,是在“New Message”窗口中制作的。或者在“Address Book”窗口(前面描述的)中的个人名(或组)标记上的接收人的个人名(或组名)上双击鼠标27、或者在工具条(前面描述的)中的工具框“New Message”上单击鼠标27、或者在“Make”的子菜单项““New Message”上双击鼠标27而打开“New Message”窗口。结果,便有可能制作报文。
图15中示出“New Message”窗口屏面。在这一窗口中,从顶部起平行提供名称条、菜单条及工具条。此外,在窗口中提供了多个输入字段。
如图15中所示,“New Message”窗口的菜单条中包含菜单项“File”、“Edit”、“Tools”、“Send”及“Help”。此外,为这些菜单项制备了图16(a)至(e)中所示的子菜单。各子菜单是通过在对应的菜单项上单击鼠标27下拉的。
同样,将〔表3〕中所示的11种功能默认分配给“New Message”窗口中的工具框。
〔表3〕
a:读文件
b:打印
c:剪裁
d:拷贝
e:粘贴
h:地址薄
i:快速发送
j:放在发送队列中
k:在指定的时间上发送
l:保存
m:求助
如图15中所示,“New Message”窗口包含“Address”字段、“CC”字段、“Subject”字段、“InfoMail”输入区及“NP PocketBell”字段。
“Address”字段与“CC”字段用来指定报文地址及送达复制拷贝的目的地。在这些字段中只能输入上述地址薄中已登录的用户名或组名。在这两个字段的左方布置有“Address”按钮及“CC”按钮。击任何一个按钮时,窗口中弹出图17中所示的“Designate Address”面板,并且用户能用这一面板交互式输入地址与CC。当通过在它们上面击鼠标27而选择了“Designate Address”面板上的“Make”按钮或“Property”按钮时,能建立新的个人名或新的组、或能更新个人名或组的性质。下面将给出这些操作的详细说明。
“Subject”字段为输入报文的名字的字段。能够输入汉字字符、DBCS或SBCS日文草写或角状假名字符、或字母或数字符号,在输入字符表(空格也可接受)上未加上特定限制。然而应指出,“Subject”字段的内容只发送给装有能处理这一字段的Micro Client(微客户)的PHS电话,而内容不送给袖珍铃(Pocket bell)。
在“InfoMail”输入区中为“Message”字段。“Message”字段为在其中写入要发送给在“Address”字段中指定的接收机的报文的正文的区。要输入的字符计数及字符大小应与指定的接收终端的类型匹配。对于装有Micro Client的PHS电话,在字符数及允许的字符大小上没有加以限制。然而,对于NTT DoCoMo袖珍铃(Infonext),最多只能输入100个字节(假定两个字节用于一个DBCS字符而一个字节用于一个SBCS字符)。
当报文不能送达“Addres”字段与“CC”字段中指定的终端时,便自动将报文转发给地址薄中作为原始指定的终端的替代接收机登录的终端(稍后将描述这一点)。此时,当替代接收终端的报文/数据接收能力比原始指定的终端差时,“Message”字段中输入的内容不是总能不加改变地送达的。当报文具有为装有MicroClient的PHS电话制作的具有100个字节以上的大小的报文要转发给IP袖珍铃时,只发送包括前100个字节的报文。NP袖珍铃的接收能力比装Micro Client的PHS电话与IP袖珍铃(著名的)都差。因此,如果指定了NP袖珍铃作为替代接收机,将在“New Message”窗口的底部提供用于输入NP袖珍铃的特殊报文的“NP pocket bell alternate message”字段(见图15)。然而,只要“Message”字段的内容与NP袖珍铃的接收能力对应,便无须在“NP Pocket bel alternate Message”中输入。
当在“Address”字段或“CC”字段中指定接收终端之一为NP袖珍铃时,便为输入NP袖珍铃的特殊报文提供了“NP Pocket bell”字段。然而,只要“Message”字段中的内容与NP袖珍铃的接收能力对应,便不需要“NP Pocket bell alternate Message”字段中的输入。
取决于终端类型而NP袖珍铃能接收的报文的大小稍有不同(见[表4])。
〔表4〕
终端类型:                   最多输入字符
NTT DoCoMo袖珍铃(senty):    12个字符
NTT DoCoMo袖珍铃(sentynext):11个字符
东京电讯袖珍铃:             9个字符
东京电讯袖珍铃(FX-TD):      12个字符
D替换转发操作
在这一部分中将说明报文发送方法及报文发送过程。
报文发送方法可通过利用菜单条上的菜单项“Send”执行。当在此菜单项上击鼠标27时,便下拉图16(d)中的子菜单。该子菜单上有四项:“No Delay”、“Sending Queue”、“Designate Time”及“Keep”。“No Delay”为用于指定在制作后立即发送邮件的功能。“Sending Queue”为用于将邮件放置在前面描述的发送盘中队列中的功能。当选择了前面描述的工具条上的工具框“Distribute”时,便开始发送在发送盘中排队的邮件。“Designate Time”为用于将邮件保存在队列中直到指定的时间为止的功能,这时才启动邮件的发送。当选择了“Designate Time”时,便弹出“Sending at Designate Time”面板(未示出)用于输入要求的时间。“Keep”为用于将邮件保存在接收表中的功能。并在选择了菜单中的“File”的“Open”时,便重新打开与存储的邮件有关的“New Message”窗口。
图18为邮件服务应用所执行的邮件发送处理的示意性流程图。
当发送人制备了报文并选择了立即邮件发送或交付邮件到发送队列时,或者在到达指定的时间时,便开始发送过程。
首先,试着将报文发送到在“Address”字段中及在“CC”字段中指定的接收终端(步骤S10)。当在预定条件下完成发送过程时,此后便结束发送过程。然而如前面所述,只将“Subject”字段的内容发送给能处理这一字段的内容的装有Micro Client的PHS电话,而不给袖珍铃。预定条件在这里涉及开始发送后流逝的设定的时间段。
当在预定条件下未完成步骤S10上的发送过程时,便试着替换转发给作为属于接收人的属性登录的替代终端(步骤S20)。
如果在预定条件下完成了替换转发,此后便结束发送过程。然而如前所述,“Subject”字段中的内容只发送给能处理这一字段的内容的装有Micro Client的PHS的电话,而不给袖珍铃。也如前述,当要将为装有Micro Client的PHS电话制备的大于100个字节的报文转发给替代的IP袖珍铃时,只发送包括“Message”字段中前100个字节的数据。此外,当要将为装有Micro Client的PHS电话或IP袖珍铃制备的邮件转发给替代的NP袖珍铃时,则发送“NP Pocket bell alternatemessage”而不是“Message”字段中的内容。应指出,如果“Message”字段的内容与NP袖珍铃的接收能力对应,则不变地发送这些数据。当接收终端只有声音处理功能而没有数据显示功能时,则作为数据发送装置的PC10可读取报文内容并作为声音信号发送它。
当在预定条件下未完成替换转发时,程序控制返回到步骤S10(步骤S30),并随后试图发送给下一个可用的接收机。
应全面指出,上述替换转发是由作为发送机的个人计算机自动执行的。
E附录
虽然参照特定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对于本技术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该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或修正是可能的。这便是,虽然已采用实例公开了本发明,但它不应限于该实例。为了全面理解本发明的主题,应参照权利要求书。
如上面详细描述的,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为具有替换转发功能的高级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发送方法、以及其中存储有数据发送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此外,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为具有用于由不同接收终端模式交换数据的替换转发功能的高级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发送方法以及其中存储有数据发送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此外,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为具有用于由不同接收终端模式交换数据的替换无缝转发功能的高级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发送方法、以及其中存储有数据发送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再者,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为具有用于由各具不同接收能力(接收区、通信费、接收的数据的处理能力等)的接收终端模式交换数据的替换无缝转发功能的高级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发送方法、以及其中存储有数据发送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发送报文到外部接收终端的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一个用户界面,用于输入报文内容或用于指定接收人;
一个第一数据库,用于登录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
一个第二数据库,用于临时存储该报文内容;
发送装置,用于按照存储在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地址信息将存储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报文内容发送给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之一;以及
替代转发装置,用于在预定条件下所述发送装置不能转发该报文时,试图将该报文转发给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另一接收终端。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库可通过提供一个优先级队列来管理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
3.一种用于将报文发送给携带具有不同接收能力的一个以上接收终端的接收人的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一个用户界面,用于输入报文内容或用于指定接收人;
一个第一数据库,用于登录该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与优先级队列;
一个第二数据库,用于临时存储该报文内容;
发送装置,用于按照存储在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优先级队列,将存储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报文内容发送给该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之一;以及
替代转发装置,用于在预定条件下所述发送装置不能转发该报文时,试图将该报文转发给具有下一最高优先级的接收终端。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将该接收终端切换到另一个时,所述替代转发装置包括用于改变该报文内容的格式或报文大小,以便与另一接收终端的规范匹配的装置。
5.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用于通过利用包括用于输入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及报文内容的用户界面、用于管理该输入地址信息及该报文内容的数据库及用于将报文发送给该外部接收终端的发送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将该报文发送给外部接收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该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登录在所述数据库中;
(b)通过所述用户界面制备报文并将该报文内容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c)试图按照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的地址信息将存储在该数据库中的报文内容发送给该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之一;以及
(d)当在预定条件下发送过程失败时,试图将该报文替换发送给该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另一接收终端。
6.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用于通过利用包括用于输入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及报文内容的用户界面、用于管理该输入地址信息及该报文内容的数据库及用于将该报文发送给该外部接收终端的发送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将该报文发送给携带一个或多个具有不同接收能力的接收终端的接收人,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在所述数据库中登录该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及用于发送的优先级队列;
(b)通过所述用户界面制备报文并将该报文内容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c)试图按照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的该优先级队列将存储在该数据库中的该报文内容发送给该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之一;以及
(d)当在预定条件下发送过程失败时,试图将该报文替换发送给该同一接收人的另一接收终端。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包含切换接收终端的过程的步骤(d)上,改变该报文内容的格式或该报文大小,以便与另一接收终端的规范匹配。
8.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中具体存储了用来发送报文到外部接收终端,并由包含用于输入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及报文内容的用户界面、用于管理该输入地址信息及该报文内容的数据库及用于发送该报文给该外部接收终端的发送装置的计算机系统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下述步骤:
(a)将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登录在所述数据库中;
(b)通过所述用户界面制备报文并将该报文内容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c)试图按照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的该地址信息,将存储在该数据库中的该报文内容发送给该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之一;以及
(d)当在预定条件下该发送过程失败时,试图将该报文替换发送给该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另一接收终端。
9.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中具体存储有用来将报文传输给携带具有不同接收能力的另一或多个接收终端的接收人,并由包含用于输入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及报文内容的用户界面、用于管理该输入地址信息及该报文内容的数据库及用于将该报文发送给该外部接收终端的发送装置的计算机系统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下述步骤:
(a)在所述数据库中存储该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及用于发送的优先级队列;
(b)通过所述用户界面制备报文并将该报文内容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c)试图按照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的该优先级队列,将存储在该数据库中的该报文内容发送给该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之一;以及
(d)当在预定条件下该发送过程失败时,试图将该报文替换发送给该同一接收人的另一接收终端。
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包括切换接收终端的过程的步骤(d)上,可以改变该报文内容的格式或该报文的大小以便与另一接收终端的规范匹配。
11.按照权利要求3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次最高优先级的所述接收终端为寻呼机。
12.按照权利要求6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次最高优先级的所述接收终端为寻呼机。
13.按照权利要求9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具有次最高优先级的所述接收终端为寻呼机。
14.一种用于将报文发送给携带具有不同接收能力的一个以上接收终端的接收人的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一个用户界面,用于输入报文内容或用于指定接收人;
一个第一数据库,用于登录该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
一个第二数据库,用于临时存储该报文内容;
发送装置,用于将存储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该报文内容发送给具有相对高级的数据接收能力但具有相对小的接收区的第一接收终端;以及
替换转发装置,用于当在预定条件下所述发送装置不能将该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接收终端时,试图将该报文转发给具有相对低级数据接收能力但具有相对大的接收区的第二接收终端。
15.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用于通过利用包括用于输入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及报文内容的用户界面、用于管理该输入地址信息及该报文内容的数据库以及用于将报文发送到外部接收终端的发送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将报文发送给外部接收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登录在所述数据库中;
(b)通过所述用户界面制备报文并将该报文内容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c)试图将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的该报文内容发送给具有相对高级数据接收能力但具有相对小接收区的第一接收终端;以及
(d)当在预定条件下所述发送装置不能将该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一接收终端时,试图将该报文转发给具有相对低级的数据接收能力但具有相对广的接收区的第二接收终端。
16.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中具体存储有用来将报文传输给携带一个或多个具有不同接收能力的接收终端的接收人,并由包含用于输入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及报文内容的用户界面、用于管理输入地址信息及报文内容的数据库以及用于发送报文给外部接收终端的发送装置的计算机系统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下述步骤:
(a)在所述数据库中登录同一接收人所携带的接收终端的地址信息及用于发送的优先级队列;
(b)通过所述用户界面制备报文并将该报文内容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c)试图将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报文内容发送给具有相对高级的数据接收能力但具有相对小的接收区的第一接收终端;以及
(d)当在预定条件下所述发送装置不能将该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接收终端时,试图将该报文转发给具有相对低级的数据接收能力但具有相对广的接收区的第二接收终端。
CN98104012A 1997-02-26 1998-01-23 具有替换转发功能的数据发送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1031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2504/97 1997-02-26
JP42504/1997 1997-02-26
JP9042504A JPH10240637A (ja) 1997-02-26 1997-02-26 代替送信機能を持つ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データ送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2010A true CN1192010A (zh) 1998-09-02
CN1103167C CN1103167C (zh) 2003-03-12

Family

ID=12637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4012A Expired - Lifetime CN1103167C (zh) 1997-02-26 1998-01-23 具有替换转发功能的数据发送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108709A (zh)
JP (1) JPH10240637A (zh)
KR (1) KR100287098B1 (zh)
CN (1) CN1103167C (zh)
GB (1) GB2323747B (zh)
TW (1) TW36315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3577A (zh) * 2010-06-17 2013-01-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发送方法
CN103581117A (zh) * 2012-07-24 2014-02-12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互斥访问管理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8221B1 (en) 1996-12-13 2004-03-16 Visto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lobally and securely accessing unified information in a computer network
US20060195595A1 (en) * 2003-12-19 2006-08-31 Mendez Daniel J System and method for globally and securely accessing unified information in a computer network
TW417378B (en) * 1997-06-25 2001-01-01 Murata Machinery Lt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with e-mail capability and the e-mail communication method
US6854007B1 (en) * 1998-09-17 2005-02-08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with electronic messages
US7505759B1 (en) 1999-06-21 2009-03-17 Alcatel-Lucent Usa Inc. System for message control and redir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DE19934787B4 (de) * 1999-07-27 2004-08-05 T-Mobile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r automatischen Anpassung der von einer datenbereitstellenden Einrichtung zu einer datenabrufenden Einrichtung zu übertragenden Daten an die Fähigkeiten dieses Endgerätes
US6360221B1 (en) 1999-09-21 2002-03-19 Neosta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delivery, and receipt of enhanced e-mail
US9092535B1 (en) 1999-09-21 2015-07-28 Google Inc. E-mail embedded textual hyperlink object
US7840639B1 (en) 1999-09-21 2010-11-23 G&H Nevada-Tek Method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an automatically executed application program associated with an electronic message
KR100608641B1 (ko) * 1999-10-25 2006-08-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 시스템의 통신장치 및 방법
US7739334B1 (en) * 2000-03-17 2010-06-15 Visto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forwarding email and email events via a computer network to a server computer
JP2001296985A (ja) 2000-04-17 2001-10-26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出力システム
US7802010B1 (en) * 2000-06-14 2010-09-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Computer network method and system for guaranteed messaging service
JP2002041404A (ja) * 2000-07-24 2002-02-08 Canon Inc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装置とその方法
JP4521943B2 (ja) * 2000-07-24 2010-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装置及び情報提供方法、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US7225231B2 (en) * 2000-09-20 2007-05-29 Visto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workspace elements across a network
US7093025B1 (en) * 2000-10-04 2006-08-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MTP extension for email delivery failure
US7403970B1 (en) * 2000-10-25 2008-07-22 Verisig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a virtual address to and text-messaging to multiple text-capable destination entities
US7774502B2 (en) 2000-10-25 2010-08-10 Vikas Sanathana Murthy Determining an international destination address
WO2002046934A1 (fr) * 2000-12-06 2002-06-13 Ntt Docomo, Inc. Appareil et procede de distribution de contenu
US7409424B2 (en) 2001-04-24 2008-08-05 Parker James A Electronic mail file access system
US6965765B2 (en) * 2001-05-17 2005-11-15 Palmsource, Inc. Transactional message-queue communication for wirelessly networked devices system and method
US6950854B2 (en) * 2001-06-07 2005-09-27 Eacceleration Software Dial back e-mail system using binary protocol
US7035904B1 (en) * 2001-09-28 2006-04-25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Text message delivery features for an interactive wireless network
WO2003044698A1 (en) * 2001-11-15 2003-05-30 Visto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sychronous synchronization
JP2003218763A (ja) * 2002-01-17 2003-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可能な機器
EP1501015A1 (en) * 2002-04-09 2005-01-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ail arrival notifying system and mail delivery apparatus
US7395329B1 (en) 2002-05-13 2008-07-01 At&T Delaw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Real-time notification of presence availability changes
US7353455B2 (en) * 2002-05-21 2008-04-01 At&T Delaw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Caller initiated distinctive presence alerting and auto-response messaging
US7370278B2 (en) * 2002-08-19 2008-05-06 At&T Delaw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Redirection of user-initiated distinctive presence alert messages
US20040044735A1 (en) * 2002-08-30 2004-03-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rganizing an email thread
US7529940B1 (en) * 2002-11-22 2009-05-05 Novell, Inc. Securing selected data within a message
US20050138129A1 (en) * 2003-12-23 2005-06-23 Maria Adamczyk Methods and systems of responsive messaging
JP2005318503A (ja) * 2004-03-29 2005-11-10 Hitachi Ltd プレゼンスサーバ、セッション制御サーバ、パケット中継システム、サーバ、及びシステム
US7353034B2 (en) 2005-04-04 2008-04-01 X One, Inc. Location sharing and tracking using mobile phones or other wireless devices
JP2007079761A (ja) * 2005-09-13 2007-03-29 Ricoh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
US20070143415A1 (en) * 2005-12-15 2007-06-21 Daigle Brian K Customizable presence icons for instant messaging
US7942319B2 (en) * 2006-05-02 2011-05-17 1020, Inc. Loc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US20070294353A1 (en) * 2006-06-14 2007-12-20 Laurence Victor Marks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Limiting Distribution of E-Mail
US7561041B2 (en) * 2006-09-13 2009-07-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onitoring and entry system presence service
US8316117B2 (en) * 2006-09-21 2012-11-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ersonal presentity presence subsystem
US20080077685A1 (en) * 2006-09-21 2008-03-27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configurable presence service
WO2008131448A1 (en) * 2007-04-23 2008-10-30 1020, Inc. Content allocation
US20080275759A1 (en) * 2007-04-23 2008-11-06 1020, Inc. Content Allocation
CN101821439B (zh) * 2007-10-11 2012-02-29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氧化铝纤维集合体、其制造方法及用途
US8595302B2 (en) 2008-02-22 2013-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message status in an asynchronous medi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49850B2 (en) 2008-02-22 2012-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ynchronous mediated communicaton
US9378507B2 (en) * 2009-06-17 2016-06-28 1020,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disseminating electronic content utilizing geographic and time granularities
US9258376B2 (en) 2009-08-04 2016-02-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ggregated presence over user federated devices
JP5718088B2 (ja) * 2011-01-31 2015-05-13 アプリックスIp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メッセージ受信方法、携帯電話端末装置およびメールクライアントプログラム
US9959552B2 (en) 2011-02-02 2018-05-01 1020,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ounted sales transactions
US10340034B2 (en) 2011-12-30 2019-07-02 Elwha Llc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tocols
US20130173295A1 (en) 2011-12-30 2013-07-04 Elwha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tocols
US10679309B2 (en) 2011-12-30 2020-06-09 Elwha Llc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tocols
US10475142B2 (en) 2011-12-30 2019-11-12 Elwha Llc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tocols
US10528913B2 (en) 2011-12-30 2020-01-07 Elwha Llc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tocols
US10552581B2 (en) 2011-12-30 2020-02-04 Elwha Llc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tocols
US10559380B2 (en) 2011-12-30 2020-02-11 Elwha Llc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tocols
US10499192B2 (en) * 2013-03-14 2019-12-03 T-Mobile Usa, Inc. Proximity-based device selection for communication delive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4418A (en) * 1983-05-16 1985-11-19 Toy Frank C In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4814763A (en) * 1987-12-14 1989-03-21 Motorola, Inc. Paging terminal apparatus with page forwarding capability and methodology thereof
US4962532A (en) * 1988-12-22 1990-10-09 Ib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f classified electronic message delivery restriction
US5237321A (en) * 1989-07-24 1993-08-1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transmitting a paging message in an alternate paging system
DE69225925T2 (de) * 1991-04-17 1998-10-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Zellulares 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integrierten Funkrufsystem
US5418835A (en) * 1992-10-26 1995-05-23 Motorola Inc. Method of delivering paging messages using voice mail
DE4416719C2 (de) * 1994-05-11 1998-08-20 Siemens Ag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störungsfreien Umleiten eines Nachrichtenzellenstromes auf einen Ersatzweg
JPH10164660A (ja) * 1996-11-29 1998-06-19 Ne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3577A (zh) * 2010-06-17 2013-01-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发送方法
CN103581117A (zh) * 2012-07-24 2014-02-12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互斥访问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03581117B (zh) * 2012-07-24 2016-12-21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互斥访问管理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323747A (en) 1998-09-30
GB9802676D0 (en) 1998-04-01
US6108709A (en) 2000-08-22
KR19980070096A (ko) 1998-10-26
KR100287098B1 (ko) 2001-04-16
GB2323747B (en) 2001-10-10
CN1103167C (zh) 2003-03-12
JPH10240637A (ja) 1998-09-11
TW363155B (en) 199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67C (zh) 具有替换转发功能的数据发送装置及方法
CN1255736C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
CN1142489C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服务器
CN1278557C (zh) 信息传递系统与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设备与方法
CN100346325C (zh) 用电子邮件发送图像的通信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649423A (zh) 电子信息发送
CN1578952A (zh) 好友列表的被动个性化
CN1581192A (zh) 用于投递时间敏感电子邮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913661A (zh) 消息转换设备与转换方法
CN1620066A (zh) 提供通信服务的系统、服务器、方法和程序
CN1267806C (zh) 信息处理器,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程序
CN1252611C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装置
CN1209895C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385810A (zh) 电子邮件字样处理器
CN101064878A (zh) 一种实现内容过滤的移动终端、系统、网络实体及方法
CN1960507A (zh) 手机用户间的信息共享与搜索方法
CN1271870C (zh) 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管理方法
CN101068378A (zh) 实现多媒体消息业务系统容灾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329791A (zh) 交互式媒体系统
CN1411664A (zh) 采用无线通讯的移动图像传送/接收系统及其方法
CN1136666C (zh) 移动体通信终端装置
CN101069359A (zh) 改变移动通信终端的待机画面模板类型的方法、记录有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以及具有该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689289A (zh) 电子邮件服务器设备
CN1173275C (zh) 设置信息终端中的通信参数的装置和方法
CN1806237A (zh) 用于对未经请求消息的敲门信号通知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31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