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5227A - 信息记录圆盘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圆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5227A
CN1185227A CN96194045A CN96194045A CN1185227A CN 1185227 A CN1185227 A CN 1185227A CN 96194045 A CN96194045 A CN 96194045A CN 96194045 A CN96194045 A CN 96194045A CN 1185227 A CN1185227 A CN 1185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district
information
sign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4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宿波拾一
西沢昭
糸长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filed Critical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5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52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9Zoned data area, e.g. having different data structures or formats for the user data within data layer, Zone Constant Linear Velocity [ZCLV], Zone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ZCAV], carriers with RAM and ROM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125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for mixed data, i.e. continuous and discontinuous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Abstract

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包括:记录第1数据的第1信号记录区(A)及以高于第1数据的高密度记录第二数据的第2信号记录区(B),第2信号记录区(B)在半径方向上处于第1区的外侧,第2数据包含与第1数据同一内容的信息。使第2数据的取样速率、量化位数、象素数分别高于第1数据的取样速度、量化位数、象素数。使第1数据以固定传送速率记录、第2数据以可变传送速度记录。把可听频带的音乐信号作为第1数据记录、把直到可听频带之外的超声波频带的音乐信号作为第2数据记录。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圆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了图象信息及音乐信息的信息记录圆盘。
背景技术
按(1)单片结构的光盘,(2)把两片盘叠合起来构成的光盘的顺序说明现有技术及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1)单片结构的光盘
作为记录了以音乐信号的可听频带为对象、进行44.1KHz取样和16住量化的音乐信号的光盘,熟知的有所谓压缩盘(CD)。
与此相反,作为立体声等专业用,以直到超过信号可听频带的超声波频带(约20KHz~约50KHz的频带)为对象,使取样频率为88.2KHz~96KHz、量化位数为20位~24位,对音乐信号进行记录。但是,作为在这种记录再生中使用的装置,必须是专业用的昂贵装置。
可是,下述技术是众所周知的:以音乐信号的可听频带为对象,抛弃取样、量化了的数据在听觉上不重要的部分,使用某种算法作为压缩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不可逆压缩,使记录媒体上进行音乐演奏时间的每单位时间的信息量恒定,进行记录再生。
有关把图象信号取样、把幅度量化了的数据,通过利用图象的空间相关及时间相关,抛弃视觉上不需要的数据等等,对原始数据进行不可逆压缩的技术是周知的。
作为对数据这样地进行不可逆压缩的方法有:使图象每单位时间的信息量恒定的方法、及借助于图象状况使图象每单位时间的信息量变化的方法,其中任一种技术都是周知的。
还有,把使用使图象每单位时间的信息量恒定的前一种方法在光盘上记录、再生不可逆压缩的数据的技术是周知的。使用借助于图象状况改变图象每单位时间的信息量的后一种方法、在光盘上记录再生借助于图象状况改变图象进行时间的每一单位时间的信息量的不可逆压缩数据的技术是公知的,特别是使用缓冲存储器、拾波器的反冲等待(再生等待操作)、搜索功能进行再生的技术是周知的。
在计算机中使用的硬盘驱动器(HDD)内,为了高效率地存储大量数据,公知的有如下技术:通过称为所谓无损失(ロスレス)压缩的方法进行可逆压缩,把数据记录下来,读出时,对压缩了的数据互补地进行扩张,把数据再生出来。
进而还有,在面向一般民用中,以CD记录密度的3~8倍的高密度进行记录的高密度光盘的主要技术是周知的。
光盘的内圈那一边即第一区作为CD的声音信号记录区、该第1区外圈那一边即第二区作为对进行了模拟FM调制的图象信号进行高密度记录的图象信号记录区的技术被称为“视频CD”(CD-V),也是周知的。
进而,把高密度记录圆盘的内圈那一边即第1区作为CD记录密度(低记录密度)、将其外圈那一边即第2区作为高记录密度的圆盘,例如在特开平6-168449公报中作了描述,也是周知的。
可是,与低密度圆盘的读取激光波长(780nm)相反,应当对高密度圆盘进行系统设计,以便在使用波长较短的激光(635nm)的情况下进行读取。这时,圆盘坑的深度联系到读取激光波长的0.25倍而确定。即,与低密度圆盘的坑深相比,使高密度圆盘的坑深小是适当的。
还有,在作为规格未规定坑的深度的情况下,一般是规定使用了规格中规定的标准拾光器的再生信号特性所具有的范围,这也等价地规定了坑深所具有的范围。进而,对圆盘的机械精度,一般是低密度圆盘的机械精度规定得松,高密度圆盘的机械精度规定得严。
有关向音乐信号光盘的记录再生,要求提高声音信号的频带(即提高取样频率)及提高其幅度轴的精度(即提高量化位数)。
以直到超过音乐信号可听频带的超声波频带(约20KHz~约50KHz的频带)为对象,取样频率为88KHz~96KHz、量化位数为20位~24位的音乐信号(即高密度数字数据)与把基本数字数据的位置固定为44.1KHz取样、16位量化相比,每单位时间的数据量多达2.5~3.3倍。
把该高密度数字数据缘CD那样地在光盘上进行记录再生时,为了使每一张光盘的演奏时间与CD的演奏时间相同,必须使每张光盘的记录容量为2.5~3.3倍。如上所述,再生记录了这种高密度数字数据的高密度光盘的再生装置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周知的。
但是,使用现有市售再生装置(例如CD播放机),不能再生这样的高密度光盘。因此,音乐出版工作者必须对同一音乐节目源并行出版面向CD及面向高密度光盘这两种,即必须进行成倍投料(インベントリ)。
还有,尚未公开用于具体地解除上述成倍投料、成为单一投料的装置。
(2)把两片盘叠合起来构成的光盘
在特开平2-223030号公报、特公昭61-27815号公报等中,公开了在对旋转形(螺旋形或同心圆形)信息轨迹上形成的信息进行光学地读出那样的光盘上、为了增加其记录容量而把两片形成了凹凸形信息坑及反射层的透光性基板叠合起来的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多层光盘。图13示出在这些公报中公开的多层光盘的一例。
图13为示出现有多层光盘的一例的剖面图,是用通过光盘中心的剖面剖开时的图。图13的横向表示光盘的半径方向,纵向表示光盘的厚度方向。
图13中,在光盘50上,把通过凹凸形信息坑记录着信息的第1记录层52设置到盘基板(透光性第1基板)51上;把第1反射层53设置到第1记录层52上。同样地,把通过凹凸形信息坑记录着信息的第2记录层56设置到盘基板(透光性第2基板)55上,把第2反射层57设置到第2记录层56上。
通过粘接层54,把第1基板51及第2基板55各自的记录层那一边粘接起来。
为了进行高密度记录,减小光盘50的盘基板厚度,使起因于盘基板厚度的各种光学像差减小。
例如,为了使每一记录层的存储容量变成盘基板厚度为1.2mm的现有CD的4倍,使第1基板51及第2基板55各自的厚度为0.6mm左右,借助于把两片这样的盘基板叠合起来而构成,能够具有CD的8倍的存储容量。
如图13所示,在第1基板51上形成第1记录层52,把第1记录层52设置到粘接层54的附近;在第2基板55上形成第2记录层56,把第2记录层56设置到粘接层54的附近。即,在光盘50厚度方向的中心附近设有两个记录层。
使第1反射层53的反射率为低反射率(例如30%),使第2反射层57的反射率为高反射率(例如95%)。如图13所示,再生用的激光从第1基板51那边照射,借助于将其聚焦到第1记录层52或第2记录层56上,读出各个记录层的信息。
再生这样的高密度光盘的再生装置当然能够再生以高密度记录了的第1记录层52的信息及第2记录层56的信息,但是,一般要求能够再生CD及低记录密度的光盘。
为了不论是高密度光盘还是低密度光盘都能够进行再生,在高密度光盘的再生装置中,要么是在读出用的光学头中分别包括高密度光盘用的光学系统及低密度光盘用的光学系统,要么是采用应用了全息照像的双焦点光学系统,根据相应的光盘,使激光光点的大小最佳化,同时,对盘基板厚度的不同进行校正。
但是,存在着不能用现有低密度光盘的再生装置对高密度光盘进行再生的问题。这起因于低密度光盘的再生装置中,聚焦于记录层上的激光光点的直径过大,以及盘基板的厚度在高密度用及低密度用中有较大差别等。
那么,希望同在一张信息记录圆盘上的低密度区A及高密度区B分别对应于以圆盘整面为低密度区A为基础所确定的规格A及以圆盘整面为高密度区B为基础所确定的规格B来满足规格。
在记录相位坑进行大量复制的圆盘制造方法中,在记录前准备的未曝光原版盘的感光剂厚度由坑深确定。在一张原版盘中,使感光剂的厚度呈大于约5%限度的阶梯形变化一般是困难的。在通常的方法中,一张原版盘上感光剂的厚度是均匀的。使低密度区A及高密度区B同在一张圆盘上时,存在着凭哪个坑的深度来制造的课题。
在上述特开平6-168449号公报中描述了使低密度区A及高密度区B的数字信号同在一张圆盘上的例子,但是,完全没有接触到有关上述课题及用于解决该课题的装置等。
使低密度区A及高密度区B同在一张圆盘上时,对于使坑的深度(或槽的深度)按照哪个区的课题,在本发明中是把有关信号输出来规定坑深的方法与有关圆盘的机械精度来规定机械精度及光学精度的方法组合起来。在以圆盘整面为低密度A为基础所确定的规格A以及以圆盘整面为高密度B为基础所确定的规格B中,通常规格B在年代上是多年以后才确定的。与规格A相比,规格B中通常使用波长较短的激光,概略地说,它与短波长化相当,规格B中的坑深较浅。
在年代上多年以后才确定的规格B考虑使用波长相对较短的激光及孔径相对较大的透镜来作为高密度记录用,与规格A相比,对圆盘的机械精度及光学精度,要求提高精度。考虑到这些要求及冲压技术的进步等,与规格A相比,把规格B的圆盘机械精度及光学精度确定为较好的值。
根据上述那样的理由,记录了同一内容的节目(信息)的光盘变成分别制造和销售低密度光盘及高密度光盘了,对制造商及用户都产生了各种不方便。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提案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低密度记录区及记录容量高一级的高密度记录区的信息记录圆盘。
发明的公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包括第1信号记录区及第2信号记录区,第1信号记录区记录第1数据,第2信号记录区为在半径方向上是在上述第1区外侧的信号记录区,第2数据以高于上述第1数据的高密度记录,并且,上述第2数据包含与上述第1数据相同内容的信息。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包括第1信号记录区、第2信号记录区及第3区;第1信号记录区记录第1数据;第2信号记录区为在半径方向上是在上述第1区的外侧的信号记录区,第2数据以高于上述第1数据的高密度记录;第3区为在上述半径方向上是在上述第1区的内侧的信号记录区,与上述第2数据有关的信息信号以与上述第2数据的记录密度相同的记录密度记录。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包括具有第1信号记录区及第2信号记录区的信号记录面,第2信号记录区为在半径方向上与上述第1信号记录区相邻,以上述第1信号记录区记录密度的2倍~10倍记录信号,信号记录用槽深与上述第1信号记录区的信号记录用槽深相同,把以上述第2区的记录密度记录上述信号时所确定的机械精度及光学精度应用于上述信号记录面的整个面上。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为通过粘接层把第1基板及被再生光照射的那一边的第二基板粘接起来而构成的信息记录圆盘;这种信息记录圆盘包括第1记录区及第2记录区,第1记录区在上述粘接层的附近,在上述信息记录圆盘半径方向上的外圈部上形成,记录信息,第2记录区在上述信息记录圆盘表面的附近,在上述信息记录圆盘半径方向上的内圈部上形成,以低于上述第1记录层的低密度记录信息。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为通过粘接层把第1基板及被再生光照射的那一边的第2基板粘接起来而构成的信息记录圆盘;这种信息记录圆盘包括第1记录区、第2记录区及第2记录区,第1记录区在上述粘接层的附近,在上述信息记录圆盘的半径方向上的外圈部上形成,记录信息;第2记录区在上述粘接层的附近,在上述半径方向上的内圈部上形成,记录信息;第2记录区在上述信息记录圆盘的表面附近,在上述外圈部与内圈部之间形成,以低于上述第1及第2记录区的低密度记录信息。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的外观图;
图2为用于说明在图1的信息记录圆盘上记录的信息区的说明图;
图3为音乐信号的频谱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的另一外观图;
图5为用于说明在图4的信息记录圆盘上记录的信息区的说明图;
图6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的又一外观图;
图7为示出图6的信息记录圆盘的信号特性的图;
图8为用于说明在图6的信息记录圆盘上记录的信息区的说明图;
图9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的另一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的又一剖面图;
图12为不能记录部分的说明图;
图13为现有信息记录圆盘的剖面图。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A)按照图1~图8,就单盘结构,说明本发明信息记录媒体。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即光盘1包括信号记录面2,该信号记录面2具有在半径方向上区分开的第1区A及第2区B。3为中心孔。
如图2所示,在光盘1的半径方向上进行记录的信息区中,a为光盘1的半径,b为从中心孔3的中心O到信号记录面2的最外圈(引出)的半径,c为从中心孔3的中心O到信号记录面2的最内圈(引入)的半径,d为中心孔3的半径,e为信号记录面2的信号记录区。第1区A由引入区A1、信号记录区AP、引出区AO构成。第2区B由引入区BI、信号记录区BP、引出区BO构成。
(第1实施例)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的第1实施例为直径120mm的音频盘。盘厚(从盘表面(保扩层)到盘信号面的距离)为1.2mm。
位于开始再生的内圈那一边的第1区A以CD格式(依据JIS S8605标准)进行记录。在第1区A中还包括半径23mm~25mm的引入区AI,借助于CD格式进行记录。该引入区AI在现有的CD播放机中完全不产生影响,在新格式的再生装置(播放机)中,易于读取第2区B的存在,建立起状态(建立表示信息记录圆盘种类的位)。例如,可以把定义分配到使用CD的子码记录的TOC(目录表)中未使用的位上,建立起第2区B存在的状态。
在信号记录区AP上记录着的音乐信息结束时,接着,把引出轨迹(引出区AO)记录了规定长度之后,第1区A即告结束。
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着的音乐信息的记录密度为信号记录区AP的记录密度的2~10倍是适合的,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信号记录区AP的记录密度(在信号记录面2的整面上为0.8GB的存储容量)的4.5倍(在信号记录面2的整个面上为3.7GB的存储容量)。还有,AP及BP这两个信号记录区上记录的音乐源完全相同。
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上记录的音乐信息节目以直到可听频带(~20KHz左右)的音乐信号为对象,借助于CD的取样速率(取样频率为44.1KHz)及量化位数为16位进行数据化。
另一方面,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的音乐信息节目以直到可听频带以上的超声波频带(~50KHz左右)的音乐信号为对象,取样频率为88.2KHz、量化位数为20位,取得比把音乐信息记录在信号记录区AP上时使用的取样速率及量化位数相对较高。
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的再生使用新格式的再生装置(播放机),因此,把用于增加再生时间的装置组合起来。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的音乐信息使用进行了可逆压缩的音乐信息数据(熵编码)。此时,以音乐信息的进行时间单位为基准,改变该音乐信息的数据量。
为了再生该音乐信息数据,在新格式的再生装置中,使用利用缓冲存储器及拾波器的反冲等待、搜索功能进行再生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基本说明在特开平1-223669号公报中作了描述)。
有关取样及量化了的音乐信息数据的可逆压缩,例如在1979年11月的第1594号美国音频工程学会草案(AES-PREPRINT NO-1549)(文献)中作了描述,示出了能够对于在CD条件下进行了取样及量化的音频信息数据进行30~40%可逆压缩的例子。在这种可逆压缩中,使用利用与先行数据的差分的DPCM技术等。
88.2KHz取样、20位量化的高质量音乐信息数据的数据量是44.1KHz取样、16位量化的CD音乐信息数据的数据量的2.5倍。
通过本申请人的研究知道,如图3所示,在对这种高质量音乐信息数据进行可逆压缩时,超声波区D上的幅度变得比可听频带C上的幅度相对较小(图3所示的虚线部分),其原因是,可逆压缩的压缩率为60%左右,即应该传送的音乐信息数据量变成88.2KHz取样、20位量化的音乐信息数据的40%左右。
在本申请书中,作为根据图3及上述文献推断的数值,对88.2KHz取样、20位量化的高质量音乐信息数据的可逆压缩的压缩率为60%左右(即应该传送的数据量为原始数据量的40%左右)进行说明。
其次,在本实施例中,使得在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及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分别记录的音乐信息(音乐节目源)的记录再生时间相同,并且,说明成为最长的记录再生时间的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记录CD格式的音乐信息数据。在CD格式中,如果使用了全部节目区(即信号记录区e)、即半径25mm~58mm,则最长能够记录再生74.7分钟的音乐。
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以信号记录区AP记录密度的4.5倍的密度记录音乐信息数据。因此,如果以信号记录区AP记录密度的4.5倍的密度把半径25mm~58mm(信号记录区e)的全部记录音乐信息数据,则如下式所示,最长能够记录再生336分钟的音乐。
(74.7分钟*4.5/2.5)/0.4=336分钟
设在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上记录着的音乐信息的记录再生时间为X1分钟、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着的音乐信息的记录再生时间为X2分钟,当把半径25mm~58mm区(记录信号区e)的面积作为1而归一化时,第1区A的归一化面积为:
X1/74.7第2区B的归一化面积为:
X2/336
而且,假定全部使用半径25mm~58mm区的面积,把A及B这两个区的归一化面积总计起来,就成为下式(1):
X1/74.7+X2/336=1                  (1)
还有,使第1区A及第2区B上记录的音乐信息的记录再生时间相同的条件为下式(2):
X1=X2                             (2)
当把(1)、(2)式作为联立方程式求解时,得到:
X1=61分钟
X2=61分钟
在第1区A及第2区B的边界上,第1区的引出区AO及第2区的引入区BI是必要的,它们分别为约1分钟限度的负担,因此,实际的再生时间须将其减掉,成为:
X1=60分钟
X2=60分钟
借助于上述说明说明了这样的圆盘,即,1片光盘1能够在其内圈那一边的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上记录再生60分钟CD质量的音乐信息,在其外侧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再生60分钟88.2KHz取样、20位量化的高质量音乐信息。这种盘1是以标准质量(即,CD质量)及高于CD质量的高质量把相同的音乐信息进行记录的所谓单一投料,因此,对于音乐出版工作者或者对于购买盘的用户都是有意义的。
(第2实施例)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的第2实施例为直径120mm的音频盘。盘厚为1.2mm。
在第2实施例中,对于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的音乐信息数据不使用可逆压缩技术、而是作为固定传送速率的例子加以描述。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上记录的音频信息数据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借助于CD格式进行记录。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的音乐信息数据的记录密度为在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上记录的音乐信息数据的4.5倍。还有,AP及BP这两个信号记录区上记录的音乐信息源完全相同。
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上记录的音乐信息数据以直到可听频带(~20KHz左右)的音乐信号为对象,借助于CD的取样速率(取样频率为44.1KHz)及量化位数为16位进行数据化。
另一方面,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的音乐信息数据以直到可听频带以上的超声波频带(~50KHz左右)的音乐信号为对象,取样频率为88.2KHz、量化的位数为20位,比把音乐信息记录在信号记录区AP上时所使用的取样速率及量化位数取得相对较高。把该音乐信息数据与CD同样地、全部原原本本地进行记录,这种方法与CD相同,为固定传送速率。
其次,在本实施例中,使得在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及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分别记录的音乐信息的记录再生时间相同,并且,说明作为最长的记录再生时间的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记录CD格式的音频信息数据。在CD格式中,如果使用了全部节目区(即信号记录区e)、即半径25mm~58mm,则最长能够记录再生74.7分钟的音乐。
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以信号记录区AP记录密度的4.5倍的密度记录音乐信息数据。因此,如果把半径25mm~58mm(信号记录区e)的全部以信号记录区AP记录密度的4.5倍的密度记录音乐信息数据,则如下式所示,最长能够记录再生134.5分钟的音乐。
74.7分钟*4.5/2.5=134.5分钟
设在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上记录着的音乐信息的记录再生时间为X1分钟、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着的音乐信息的记录再生时间为X2分钟,当把半径25mm~58mm区(记录信号区e)的面积作为1而归一化时,第1区A的归一化面积为:
X1/74.7第2区B的归一化面积为:
X2/134.5
而且,假定全部使用半径25mm~58mm区的面积,把A及B这两个区的归一化面积总计起来,则成为下式(3):
X1/74.7+X2/134.5=1               (3)
还有,使第1区A及第2区B上记录的音乐信息的记录再生时间相同的条件为下式(4):
X1=X2                            (4)
当把(3)、(4)式作为联立方程式求解时,得到:
X1=48分钟
X2=48分钟
在第1区A及第2区B的边界上,第1区的引出区AO及第2区的引入区BI是必要的,它们分别为1分钟限度的负担,因此,实际的再生时间须将其减掉,成为:
X1=47分钟
X2=47分钟
借助于上述说明,说明了这样的盘,即,1片光盘1能够在其内圈那一边的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上记录再生CD质量的音乐信息47分钟,在其外侧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再生47分钟88.2KHz取样、20位量化的高质量音乐信息。这种盘1是把相同的音乐信息以CD质量及高于CD质量的高质量进行记录的所谓单一投料,因此,对于音乐出版工作者或者对于购买盘的用户都是有意义的。
如第1实施例那样,该盘1未进行可逆压缩,因此,在再生播放机中,不需要进行把压缩恢复到原始状态的扩张运算。
(第3实施例)
本发明信息记录圆盘的第3实施例为直径120mm的视频盘。盘厚(从盘表面(保护层)到盘信号面的距离)为1.2mm。
位于开始再生的内圈那一边的第1区A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地以CD格式(依据JIS S8605规格)进行记录。在CD格式中,有称为视频CD的格式,该格式利用周知的MPEG1规格记录再生352×240个象素的活动图象。在第1区A中还包括半径23mm~25mm的引入区AI,借助于视频CD格式进行记录。
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着的图象信息的记录密度为信号记录区AP的记录密度的2~10倍是适合的,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信号记录区AP的记录密度(在信号记录面2的整面上有0.8GB的存储容量)的4.5倍(在信号记录面2的整面上有3.7GB的存储容量)。还有,AP及BP这两个信号记录区上记录的图象信息源完全相同。
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的图象信息节目利用周知的MPEG2规格,以720×480个象素的活动图象为对象。
为了记录这样的活动图象,使用使压缩率随活动图象的内容而改变改变传送速率的可变传送速率方式。这样的例子多有说明,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通过使用MPEG2规格对在直径120mm上记录密度为CD的4.5倍的实施例加以描述。
其次,在本实施例中,使得在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及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分别记录的图象信息(图象节目源)的记录再生时间相同,并且,说明作为最长的记录再生时间的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记录视频CD格式的图象。在视频CD格式中,如果使用了全部节目区(即信号记录区e)、即半径25mm~58mm,则最长能够记录再生74分钟左右的图象。
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以信号记录区AP记录密度的4.5倍的密度记录图象信息数据。因此,如果把半径25mm~58mm(信号记录区e)的全部以信号记录区AP记录密度的4.5倍的密度记录图象信息数据,则使用MPEG2规格图象的可变传送速率方式能够记录再生135分钟左右。
上述例子的时间关系如第2实施例的(3)、(4)式的例子中所示,在第3实施例中,第1区及第2区各自的记录再生时间为47分钟左右。
借助于上述说明,说明了这样的盘,即,1片光盘1能够在其内圈那一边的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上记录再生CD质量的图象信息47分钟左右,在其外侧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再生88.2KHz取样、20位量化的高质量图象信息47分钟左右。这种盘1是把相同的图象信息以MPEG1的质量及MPEG2的质量进行记录的所谓单一投料,因此,对于出版工作者或者对于购买盘的用户都是有意义的。
与上述光盘1的结构不同,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信息记录圆盘即光盘10包括信号记录面20,该信号记录面20具有从中心孔3开始在半径方向上依次区分开的第1区A及第2区B。而且,第3区CC设置在与第1区A相邻的内圈那一边(中心孔3那一边)上。
如下述那样,以与第1数据记录密度相同的记录密度,把有关在第2区B上记录的第1数据的引入信号(即信息信号)记录在第3区CC上。该信息信号是以TOC(目录)信息及进行播放机校正等的测试信号为中心的引入信号。
如图5所示,在光盘10的半径方向上进行记录的信息区中,a为光盘10的半径,b为从中心孔3的中心O到信号记录面20的最外圈(引出)的半径,c为从中心孔3的中心O到信号记录面20的最内圈(引入)的半径,d为中心孔3的半径,e为信号记录面2的信号记录区。
第1区A由引入区AI、信号记录区AP、引出区AO构成。
第2区B由引入区BI1、信号记录区BP、引出区BO构成。
第3区CC为记录引入信号的引入区BI2,该引入信号至少具有在引入区BI1上记录的引入信号的数据。
即,第2区B的引入区BI1上记录的引入信号的内容与第3区CC上记录的引入信号的内容重复,因此,如果认为以第3区CC上记录的引入信号为主,则即使根据需要变更(减少)第2区B的引入区BI1上记录的引入信号的内容,也没有什么不方便(引入区BI1上记录的引入信号的简化)。
作为这种变更例,对通常重写几次同一数据(以便没有读取错误)的TOC信息,在引入区BI1上记录的引入信号中,把TOC信息只写入1次。结果是,不重写的那部分能够减少引入区BI1的记录容量。也可以把减少了的那部分容量挪用于增加信号记录区BP的记录容量上。
(第4实施例)
其次,使用直径120mm的音频盘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信息记录圆盘的第4实施例。盘厚(从盘表面(保护层)到盘信号面的距离)为1.2mm。
位于开始再生的内圈那一边的第1区A以CD格式(依据JISS8605规格)进行记录。在第1区A中还包括半径23mm~25mm的引入区AI,借助于CD格式进行记录。
该引入区AI在现有的CD播放机中完全不产生影响,在新格式的再生装置(播放机)中,易于建立起状态,以便读取第2区B的存在。例如,可以把定义分配到使用CD的子码记录的TOC(目录表)中未使用的位上,以便建立起第2区B存在的状态。
在信号记录区AP上记录着的音乐信息结束时,接着,把引出轨迹(引出区AO)记录了规定长度之后,第1区A即告结束。
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上记录的音乐信息节目借助于CD的取样速率(取样频率为44.1KHz)及量化位数为16位进行数据化。
另一方面,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的音乐信息节目取样频率为88.2KHz、量化位数为20位,取得比把音乐信息记录在信号记录区AP上时所使用的取样速率及量化位数相对较高。
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着的音乐信息的记录密度为2~10倍是适合的,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信号记录区AP的记录密度(在信号记录面2的整面上有0.8GB的存储容量)的4.5倍(在信号记录面2的整面上有3.7GB的存储容量)。还有,AP及BP这两个信号记录区上记录的音乐源完全相同。
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的再生使用新格式的再生装置(播放机)。为了再生该音乐信息数据,在新格式的再生装置中,使用利用缓冲存储器、拾波器的反冲等待、搜索功能进行再生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基本说明在特开平1-223669号公报中作了描述)。
第3区C及第2区B使用新格式的再生装置(播放机)进行再生,因此,该播放机能够把比CD格式还在内圈的那一边的例如半径22.5mm-23mm上设置的第3区C确定为引入区。
根据上述那样地构成盘,CD播放机或高密度的新格式播放机能够首先再生对应于各自的记录密度的引入区,对于各自的播放机,使信号读出条件最佳。
其次,说明有关与上述光盘1及10中任一种光盘的结构都不同的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圆盘,即光盘100。
如上述那样,作为音乐信息记录圆盘的CD,在技术上是熟知的,该CD的读取与进行系统设计以便使用激光波长780mm的情况不同,近年来,激光波长635nm左右的激光已开始实用化,正在开发使用这种波长进行读取的高密度圆盘。在这里,称之为高密度CD。
另一方面,可以认为,当使CD的记录密度区及高密度CD的记录密度区用在一张圆盘上时,具有扩展了的应用性。
与CD的读取激光波长780nm相反,对尚未成为公开规格的、处于开发阶段的高密度CD盘进行系统设计,以便使用635nm左右波长较短的激光进行读取。与此有关,圆盘坑的深度联系到读取激光波长的0.25倍而确定。下面,以多个坑串形成信号轨迹来记录信息的盘为例说明本发明。
作为规格来规定坑深,但是,规定使用了规格中规定的标准光拾波器的再生信号特性所具有的范围,结果是,确定了坑深所具有的范围。为了满足CD规格,与坑深有直接关系的记录原版盘膜厚等价地为100nm左右~125nm左右,在高密度CD规格中,等价地为85nm左右~105nm左右。在这里,所谓“等价地”,指的是与坑深有关的再生信号特性不仅由记录原版盘的膜厚确定,而且,随着记录显像条件、压力机用的冲压制造条件、压力机条件等而改变,用包括了这些变动以后的记录原版盘膜厚的数值来表示。
当坑浅于标准值时,把照射在坑上的读取激光的反射光差动检测所得到的推挽跟踪输出变大,信号调制度变小。相反地,当坑深深于标准值时,推挽跟踪输出变小,信号调制度变大。图7示出了这种情况。该图中,I为CD信号的调制度,II为高密度CD信号的推挽跟踪输出。
如图7所示,在1片圆盘上,CD区(低密度记录区,第1区)及高密度CD区(高密度记录区,第2区)满足各自的规格,如下述图6所示,当同在时,满足双方规格的记录原版盘膜厚的范围等价地用管理宽度DD(图示于图7中)表示,为100nm~105nm;作为生产管理宽度(在盘制造工序中进行生产时的等价的膜厚管理宽度),则较窄。
与坑深有关的再生信号特性不仅由记录原版盘的膜厚确定,而且,随着记录显像条件、压力机用的冲压制造条件、压力机条件等而改变,包括这些变动的管理是必要的。
有关圆盘的机械精度特性,作为有代表性的项目,有圆盘的翘曲(倾斜)特性,在CD规格中为0.6度,但在高密度CD规格中,例如为0.35度。当CD区及高密度CD区在一片圆盘上同在时,能够以小的负担实现在CD区也应用高密度CD的机械精度特性规格。
借助于这样地规格化,满足该规格地生产圆盘,作为CD区的再生信号劣化有代表性的项目,倾斜不到0.6度,可预计为0.35度。
把从上述倾斜0.35度小的再生信号劣化的预计所产生的CD区再生的裕量挪用到缓解等价的记录原版盘的膜厚范围为100nm~105nm及生产管理宽度DD较窄的方向上,这是本发明的主要作用。如果把本发明圆盘的CD区再生信号特性中CD规格的调制度改变为若干倍(例如,以CD区的记录密度记录包括CD区及高密度CD区的信号记录整面时的调制度的0.95倍),则满足高密度CD规格及改变后CD区规格的双方规格的等价记录原版盘的膜厚范围,如图2的管理宽度E所示,成为95~105nm左右,使生产管理宽度充分扩大。再者,在高密度CD规格中,等价的膜厚为85nm~105nm左右,根据图7的曲线I,本发明圆盘的CD区中CD规格的调制度为以CD区的记录密度记录上述信号记录整面时的调制度的0.7倍左右;但是,从信号强度的观点来看,调制度大时较好,其合适值为0.8~0.9倍。
当使本发明圆盘CD区的信号调制度为CD规格的0.95倍时,再生信号的劣化为抖动小于0.5%的劣化,从另一方面看,使圆盘的倾斜不到CD规格的0.6度而是0.35度所引起再生信号的提高为抖动大于1%的提高。除了倾斜以外,有关摆动、偏心等的提高,也同样地有助于再生信号的提高。还有,虽然是随着机械精度的规格进行了描述,但是,有关双折射特性等光学精度也是同样的。
根据上述说明,描述了如下的信息记录圆盘的实施例:把具有以抖动的劣化及提高表示的合理性、以圆盘整面为高密度CD区的密度为基础所确定的圆盘的机械精度及光学精度规格应用于由本发明CD区及高密度CD区构成的圆盘整区上,与以圆盘整面为CD区密度为基础所确定的规格的信号特性规格相比,改变本发明的圆盘CD区的信号特性规格。
出于重视说明的易于理解性,虽然是以相位坑的例子加以说明的,但是,本发明不只是相位坑,对槽跟踪的深度也是相同的,还能够应用于改变反射光量的记录再生法、改变反射光偏振角的磁光法等的圆盘上。
(第5实施例)
下面,使用图6、图8,说明本发明信息记录圆盘的结构。
如图6所示,本发明信息记录圆盘的第5实施例即光盘100包括信号记录面2,该信号记录面2具有从中心孔3开始在半径方向上依次区分开的第1区A及第2区B。而且,第3区CC设置在与第1区A相邻的内圈那一边(中心孔3那一边)上。该图中,0为盘中心,a为半径。例如,光盘100的直径为120mm,其半径a为60mm,中心孔3的直径为15mm。
如下述那样,第3区CC为引入区,以与第2数据记录密度相同的记录密度,把有关在第2区B上记录的第2数据的引入信号记录上去。该引入信号是以TOC信息及进行播放机校正等的测试信号为中心的信号。
如图8所示,在光盘100的半径方向上进行记录的信息区中,b为从光盘100的中心孔3的中心O到信号记录面2的最外圈(引出)的半径,c为从中心O到信号记录面2的最内圈(引入)的半径,dd为从中心O到第3区CC的最外圈的半径,ee为从中心O到第3区cc的最内圈的半径,f为中心孔3的半径,g为信号记录面200的信号记录区的宽度。
例如,如果半径a为60mm,则:
半径b为58.5mm;
半径c为25mm+0mm~25mm-0.2mm;
半径dd为23.0mm+0mm~23.0mm-0.2mm;
半径ee从中心O开始最大为22.5mm;
半径f为7.5mm。
第1区A由第1引入区即引入区AI、记录第1数据的信号记录区AP、引出区AO构成。
第2区B由引入区BI1、记录第2数据的信号记录区BP、第2引出区即引出区BO构成。
第3区CC为第2引入区,为记录引入信号的引入区BI2,该引入信号至少具有在第2区B的引入区BI1上记录的引入信号的数据。
即,第2区B的引入区BI1上记录的引入信号的内容与第3区CC上记录的引入信号的内容重复,因此,如果认为以第3区CC上记录的引入信号为主,则即使根据需要变更(减少)第2区B的引入区BI1上记录的引入信号的内容,也没有什么不方便(引入区BI1上记录的引入信号的简化)。
作为这种变更例,在引入区BI1上记录的引入信号只在半径方向上0.3mm的宽度内把TOC信息写入,该TOC信息通常在半径方向上2mm以上的宽度内重复记录同一数据(以便没有读取错误)。结果是,能够减少引入区BI1的记录容量。也可以把减少了的那部分容量挪用于增加信号记录区BP的记录容量上。
其次,使用直径120mm的音频盘,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信息记录圆盘。盘厚(从盘表面(保护层)到盘信号面的距离)为1.2mm。第1区A及第2区B的坑深相同。
位于开始再生的内圈那一边的第1区A以CD格式(依据JIS S8605规格)进行记录。在第1区A中还包括半径23mm~25mm的引入区AI,借助于CD格式进行记录。
该引入区AI在现有的CD播放机中完全不产生影响,在新格式的再生装置(播放机)中,易于建立起状态,以便读取第2区B的存在。例如,可以把定义分配到使用CD的子码记录的TOC(目录表)中未使用的位上,以便建立起第2区B存在的状态。
在信号记录区AP上记录着的音乐信息结束时,接着,把引出轨迹(引出区AO)记录了规定长度以后,第1区A即告结束。
第1区A的信号记录区AP上记录的音乐信息节目借助于CD的取样速率(取样频率为44.1KHz)及量化位数为16位进行数据化。
另一方面,如果举出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的音乐信息节目的一个例子的话,取样频率为88.2KHz、量化位数为20位、取得比把音乐信息记录在信号记录区AP上时所使用的取样速率及量化位数相对较高。
在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上记录着的音乐信息的记录密度为信号记录区AP的记录密度的2~10倍是适合的,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信号记录区AP的记录密度(在信号记录面2的整面上有0.8GB的存储容量)的4.5倍(在信号记录面2的整面上有3.7GB的存储容量)。还有,AP及BP这两个信号记录区上记录的音乐源完全相同。
第2区B的信号记录区BP的再生使用新格式的再生装置(播放机)。为了再生该音乐信息数据,在新格式的再生装置中,使用利用缓冲存储器、拾波器的反冲等待、搜索功能进行再生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基本说明在特开平1-223669号公报中作了描述)。
第3区CC及第2区B使用新格式的再生装置(播放机)进行再生,因此,该播放机能够把比CD格式在进一步内圈那一边的例如半径22.5mm~23mm上设置的第3区CC确定为引入区。
根据上述那样地构成盘,CD播放机或高密度的新格式播放机能够首先再生对应于各自的记录密度的引入区,对于各自的播放机,使信号读出条件最佳。
上述光盘100是以CD的低记录密度把信息记录在第1区A上、同时以CD的高记录密度把信息记录在第2区B上而构成的光盘;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无疑地,它也可以是以高密度CD的高记录密度把信息记录在第1区A上、同时以CD的低记录密度把信息记录在第2区B上的光盘。
(B)按照图9~图12,就把两片盘叠合起来的结构说明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媒体。
(第6实施例)
图9为示出与本发明有关的信息记录圆盘的第6实施例的剖面图,是以通过光盘200的中心的剖面剖开时的剖面图。
图9中,在具有透光性的圆盘形盘基板(第1基板)210上,形成在其外圈那一边呈旋转形形成了凹凸形信息坑的第1记录层220,把第1反射层230层叠在该第1记录层220上。
还有,在具有与上述第1基板210同等厚度并具有透光性的圆盘形盘基板(第2基板)250上,形成在其内圈那一边呈旋转形形成了凹凸形信息坑的第2记录层260,在该第2记录层260上,形成第2反射层270及保护层280。
上述第1基板210及第2基板250都具有0.6mm左右的盘厚,上述第1记录层220按照高密度记录规格(例如以CD的4倍的记录密度)记录,上述第2记录层260按照低密度记录规格(例如以与CD相同的记录密度)记录。
借助于通过粘接层240把上述那样加工了的第1基板210与第2基板250粘接起来,制造光盘200。这时,把上述第1记录层220配置在光盘200厚度方向上的中心部附近(即粘接层240的附近),把上述第2记录层260配置在光盘200的表面340附近。
上述第1反射层230的反射率为95%左右,上述第2反射层270的反射率亦为95%左右。
使激光(再生光)从光盘表面330那一边照射,进行上述光盘200的再生。
光盘200具有把两片厚度均为0.6mm的盘基板叠合起来的结构。而且,在配置在与信号读出那一边相对的表面340附近的第2记录层260上,以像CD那样的低密度把信息记录在盘200的内圈那一边。在该第2记录层260上涂敷第2反射层270。因为上述叠合起来的光盘200的厚度为1.2mm,所以,是最适合于当前普及的CD播放机的盘厚。
通过采取掩蔽等装置,使第1反射层230的涂敷在内圈那一边不形成,以便可靠地读取上述第2记录层260的信息。因此,再生用激光几乎无损耗地到达第2记录层260,其反射光几乎也无损耗地到达读取用光学头。
上述第1记录层220只在粘接层240附近外圈那一边上形成,以高密度光盘的规格记录着信息。在该第1记录层220上涂敷第1反射层230反射再生光,因此,在这部分上光盘的盘厚实际上为0.6mm,是适合于高密度光盘及高密度光盘再生装置的厚度。
(第7实施例)
图10为示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即光盘400的剖面图,与图9所示光盘200的不同点在于,以高密度记录的第1记录层200a不在第1基板210a那一边上形成,而在第2基板250a那一边上形成。
即,在第2基板250a的一个面上,在内圈部(内圈那一边的区)上进行低密度的记录;在另一个面上,在外圈部(外圈那一边的区)上进行高密度的记录。第1基板210a为不记录信息的透光性圆盘。上述第1基板210a及第2基板250a的厚度都是0.6mm左右,将其通过粘接层240a粘接起来。
(第8实施例)
图11为示出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即光盘500)的剖面图,与图9所示光盘200的不同点在于,以高密度记录的第3记录层320在第2基板250a那一边上形成以及上述第1反射层230的反射率为高反射率或低反射率。
即,在光盘500中,在第2基板250a的一个面上,在内圈部上进行低密度的记录;在另一个面上,在外圈部上进行高密度的记录。第1基板210为不记录信息的透光性圆盘。上述第1基板210及第2基板250的厚度都是0.6mm左右,将其通过粘接层240a粘接起来。
在上述第2基板250a的粘接层240a那一边上,形成上述第3记录层320;与第1记录层220同样地,将其设置在外圈那一边上。还有,把第3反射层310层叠在上述第3记录层320上。
上述第1反射层230的反射率为30%左右或95%左右,上述第2反射层270及第3反射层310的反射率为95%左右。
光盘500的高密度记录部分为双面型的,如果使第1反射层230作为半透过膜,则高密度记录部分成为所谓双层盘,从一个面可以再生230及260这两个记录层。另一方面,在第1反射层230及第3反射层310都是高反射率的情况下,在进行第1记录层220的再生及第3记录层320的再生时,使激光的照射方向反过来。
两者,在本发明信息记录圆盘中,有关上述内圈部与上述外圈部的位置关系,有需要注意的方面,下面,以图11及图12为基础说明这一点。
图12为不能记录部分的说明图,是高密度记录部分成为双面型的情况。
该图中,为了使说明简单起见,把上述第2记录层260的位置示于与光盘500的表面340基本相同的位置上,图示时,把上述粘接层240的厚度省略掉。
把上述第1记录层220及第3记录层320设置在从半径r1到外圈那一边上,把上述第2记录层260设置在从半径r2到内圈那一边上。还有,对光盘500的第2记录层260的信息进行再生的激光通过物镜350从上述第1基板210那一边照射。
为了不遮挡激光,在上述第1反射层230或第3反射层310上,在从半径r2到内圈那一边的区与从半径r1到外圈那一边的区之间产生了不能记录的部分。(r1-r2)有时也称为过渡长度,图中,以L表示。
如果假定上述第1基板210及第2基板250的厚度为dd/2、上述过渡长度为L,则上述L必须满足下式:
L>(dd/2)*tan[sin-1(NA/n)]这里,n为第1基板210及第2基板250a的折射率,NA为物镜350的数字孔径。假定:
d=1.2mm,n=1.5,NA=0.6则L>0.26mm,显然,不能记录的区为一较小的范围。
下面,描述有关本发明第6实施例~第8实施例中光盘的再生。
因为在CD播放机中,再生是从光盘最内圈部开始的,所以,利用低密度光盘再生装置再生本发明的光盘时,进行低密度记录的上述第2记录层260的信息再生当然可以进行。
还有,利用高密度光盘再生装置时,虽然也是首先从光盘的最内圈部进行信息再生的,但是,在本发明的光盘上加进了该再生顺序中方便的办法,即利用高密度光盘再生装置时,当判明在外圈那一边上记录着高密度记录的信息而开始再生时,就根据各种节目,方便地装配再生顺序。有关这一点,将以本发明光盘的第9实施例及第10实施例为基础加以说明。
(第9实施例)
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未图示)。
在CD那样的低密度光盘中,在光盘的最内圈部上记录着称为TOC的目录信息。在CD播放机中,首先,再生上述TOC信息,检查节目内容与记录位置的关系,此后,再生所需的信息。有鉴于此,在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中,在图9中第2记录层260的记录区的最内圈部上,记录着表示在外圈那一边上有以高记录密度记录的信息。例如,把该信息记录在CD信号的子码区内。利用高密度光盘的再生装置,当然能够再生内圈那一边的低密度记录的区。
(第10实施例)
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未图示)。
在第10实施例的光盘中,与上述在外圈部上设置一道,在最内圈部上也设置高密度记录的区。即,在图9中,把高密度记录区设置在从上述第1记录层220到外圈那一边的区及从上述第2记录层220到内圈那一边的区上;把表示在外圈那一边上有高密度记录的信息的信息以低密度记录在上述最内圈部的高密度记录区上。
把上述最内圈部的高密度记录区设置在与上述外圈部的高密度记录区(第1记录层220或第3记录层320)相同的面上。
再者,上述第1基板210及第2基板250(250a)的厚度并不局限于0.6mm,还有,它们的厚度也不一定相等。例如,将来蓝色激光的开发进展以后,如果可以进行更高密度的记录和再生的话,就可以考虑使上述第1基板210的厚度为0.4mm、使第2基板250(250a)的厚度为0.6mm。还有,把同一内容的信息(节目)记录在上述低密度记录层及高密度记录层上的情况下,对光盘制造者来说有使光盘种类减少的优点,还有能够促进普及率低的高密度光盘的普及的优点。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这样的信息记录圆盘:用户能够使用所拥有的、来自现有的再生装置再生圆盘内圈那一边的第1区,当购入新的高密度盘用再生装置时,能够使用同样的圆盘再生更高质量的第2区。因为是把同一信息以不同的质量记录在第1区及第2区上的单一投料,故不需要分别生产并且库存两种盘,因此能够提高生产率;而且,因为能够使库存流通减半,所以,对生产者及销售者是更加方便的,进而,对购入圆盘的用户来说也是有意义的。
根据本发明,在信息记录中,以标准密度(标准质量)及高密度(高质量)记录同一音乐源的情况下,使用所拥有的、对应于标准质量的现有再生装置,能够再生圆盘内圈那一边的第1区,使用对应于高质量的再生装置,能够再生圆盘外侧的第2区。
根据本发明,所拥有的、来自现有再生装置(CD播放机)或高密度盘用再生装置(高密度的新格式播放机)最初能够再生对应于各自的记录密度的引入区,利用各自的层,能够使信号读出条件最佳。
根据本发明,因为把与第2区的第1数据有关的信息信号(即,在引入区BI1上记录的引入信号)的内容原原本本地记录在第3区上,所以,能够简化记录在第2区上的引入信号的内容,能够谋求以该简化所减少的那部分记录容量来增加第2区的第1数据信号的记录容量。
根据本发明,在圆盘上,以标准密度(标准质量)及比高密度(高质量)高一级的密度即超高密度(超高质量)记录同一音乐源的情况下,使用所拥有的、来自现有的、对应于标准质量的再生装置,能够原原本本地再生圆盘内圈那一边的第1区,对应于超高质量的再生装置,能够导出第3区的信息信号,可靠地再生圆盘内外侧的第2区。
根据本发明,在形成了相位坑或槽的光盘上,把信号记录面在半径方向上区分开,分成第1区及第2区的区,使第2区的记录密度为第1区记录密度的2~10倍的高密度,使第1区与第2区的坑的深度相同,因为把以圆盘整面为第2区的密度为基础所确定的圆盘的机械精度及光学精度规格应用于由本发明第1区及第2区构成的圆盘的整个区上,所以,与以圆盘整面为第1区的密度为基础所确定的规格的信号特性规格相比,借助于改变本发明的圆盘的第1区的信号特性规格,能够不使总的再生特性劣化,提高信息圆盘的生产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这样的信息记录圆盘:用户能够使用所拥有的、来自现有的再生装置再生圆盘内圈那一边的第1区,当购入新的高密度盘用再生装置时,能够使用同样的圆盘再生更高质量的第2区;在圆盘上,以标准密度(标准质量)及高密度(高质量)记录同一音乐源的情况下,使用所拥有的、来自现有的、对应于标准质量的再生装置,能够再生圆盘内圈那一边的第1区,使用对应于高质量的再生装置,能够再生圆盘外侧的第2区。
根据本发明,所拥有的、来自现有再生装置(CD播放机)或新的高密度盘用再生装置(高密度的新格式播放机)也能够最初再生对应于各自的记录密度的引入区,能够利用各自的层使信号读出条件最佳。
根据本发明,因为把与第2区的第1数据有关的信息信号(即,在引入区BI1上记录的引入信号)的内容原原本本地记录在第3区上,所以,能够简化记录在第2区上的引入信号的内容,能够谋求以该简化所减少的那部分记录容量来增加第2区的第1数据信号的记录容量。
根据本发明,在信息圆盘上,以标准密度(标准质量)及比高密度(高质量)高一级的密度即超高密度(超高质量)记录同一音乐源的情况下,使用所拥有的、对应于标准质量的现有再生装置,能够原原本本地再生圆盘内周侧的第一区,还有,超高品质的再生装置能够导出第3区的信息信号,能够可靠地再生圆盘内外侧的第2区。
根据本发明,同一信息记录圆盘能够用低密度光盘的再生装置或者用高密度光盘的再生装置再生。
根据本发明,与在1片基板上形成多个记录层的情况相比,光盘易于成形和制造。
根据本发明,在用高密度光盘的再生装置进行再生的情况下,与低密度光盘的再生装置同样地,首先再生最内圈即可,因此,使再生的控制变得容易了。

Claims (23)

1.一种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信号记录区及第2信号记录区;第1信号记录区记录第1数据;第2信号记录区为在半径方向上是在所述第1区的外侧的信号记录区,第2数据以高于所述第1数据的高密度记录,并且,所述第2数据包含与所述第1数据同一内容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数据的记录密度为所述第1数据的记录密度的2倍~10倍。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数据的取样速率、量化位数及象素数分别高于所述第1数据的取样速率、量化位数及象素数。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数据以固定传送速率记录;所述第2数据以可变传送速率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为可听频带的音乐信号;所述第2数据为直到可听频带之外的超声波频带的音乐信号。
6.一种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信号记录区、第2信号记录区及第3区;第1信号记录区记录第1数据;第2信号记录区为在半径方向上是在所述第1区的外侧的信号记录区,第2数据以高于所述第1数据的高密度记录;第3区为在所述半径方向上是在所述第1区的内侧的信号记录区,与所述第2数据有关的信息信号以与所述第2数据的记录密度相同的记录密度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数据的记录密度为所述第1数据的记录密度的2倍~10倍。
8.一种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1信号记录区及第2信号记录区的信号记录面,第2信号记录区在半径方向上与所述第1信号记录区相邻,以所述第1信号记录区记录密度的2倍~10倍记录信号,信号记录用槽深与所述第1信号记录区的信号记录用槽深相同;把以所述第2区的记录密度记录所述信号时所确定的机械精度及光学精度应用于所述信号记录面的整个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区中的信号调制度为所述信号记录面整面以所述第1区的记录密度记录时所确定的信号调制度的0.8倍~0.95倍。
10.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区在所述信息记录圆盘半径方向的内侧上形成;所述第2区在所述半径方向的外侧上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区的内侧上,有以与所述第2区的记录密度相同的记录密度记录与所述第2区有关的信息的信息记录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区的内侧上,有以与所述第1区的记录密度相同的记录密度记录与所述第1区及第2区有关的信息的信息记录区。
13.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区在所述信息记录圆盘半径方向的外侧上形成;所述第2区在所述半径方向的内侧上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区的内侧上,有以与所述第1区的记录密度相同的记录密度记录与所述第1区及第2区有关的信息的信息记录区。
15.一种信息记录圆盘,通过粘接层把第1基板及被再生光照射的那一边的第2基板粘接起来而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记录区及第2记录区;第1记录区在所述粘接层的附近,在所述信息记录圆盘半径方向上的外圈部上形成,记录信息;第2记录区在所述信息记录圆盘表面的附近,在所述信息记录圆盘半径方向上的内圈部分上形成,以低于所述第1记录层的低密度记录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第1记录区设置在所述第2基板上;把所述第2记录区设置在所述第1基板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第1记录区设置在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粘接层那一边上;把所述第2记录区设置在与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粘接层相对的那一边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把表示在所述第1记录区中以高于所述第2记录区的高密度记录着信息的信息记录在比所述信息记录圆盘半径方向上的所述第1记录区还向里的内圈部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3记录区,该第3记录区在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粘接层的附近与所述第1记录区相对的位置上形成,记录记录密度高于所述第2记录区的高密度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所述第1记录区与所述粘接层之间形成的、反射所述再生光的第1反射层;和
在所述第3记录区与所述粘接层之间形成、具有与所述第1反射层的反射率相同或者大于第1反射层的反射率。
21.一种信息记录圆盘,通过粘接层把第1基板及被再生光照射的那一边的第2基板粘接起来而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记录区、第2记录区及第2记录区;第1记录区在所述粘接层的附近,在所述信息记录圆盘半径方向上的外圈部上形成,记录信息;第2记录区在所述粘接层的附近,在所述半径方向上的内圈部上形成,记录信息;第2记录区在所述信息记录圆盘表面的附近,在所述外圈部与内圈部之间形成,以低于所述第1及第2记录区的低密度记录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第1及第2记录区设置在所述第2基板上;把所述第3记录区设置在所述第1基板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1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圆盘,其特征在于:把表示在所述第1记录区中以高于所述第3记录区的高密度记录着信息的信息记录在所述第2记录区上。
CN96194045A 1995-03-30 1996-03-28 信息记录圆盘 Pending CN11852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0540/95 1995-03-30
JP10054095 1995-03-30
JP10022095 1995-03-31
JP100220/95 1995-03-31
JP328346/95 1995-11-22
JP32834695 1995-11-22
JP33398095 1995-11-29
JP333980/95 1995-1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5227A true CN1185227A (zh) 1998-06-17

Family

ID=27468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4045A Pending CN1185227A (zh) 1995-03-30 1996-03-28 信息记录圆盘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038208A (zh)
EP (1) EP0818784A4 (zh)
KR (1) KR100309587B1 (zh)
CN (1) CN1185227A (zh)
TW (1) TW322575B (zh)
WO (1) WO19960309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69C (zh) * 1995-08-09 2003-08-06 索尼公司 记录方法及其记录/重放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8125B1 (en) * 1995-08-09 2002-01-23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EP2180717B1 (en) 1996-12-04 2012-11-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for high resolution and three-dimensional video recording, optical disk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k recording apparatus
WO1999001868A1 (fr) * 1997-07-01 1999-01-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spositif d'enregistrement et lecteur
DE69841532D1 (de) 1997-08-29 2010-04-15 Panasonic Corp Optische Platte mit hierarchisch codiertem digitalen Videosignal, Wiedergabevorrichtung und Aufnahmevorrichtung für die optische Platte
US6310854B1 (en) 1997-11-28 2001-10-30 Yamaha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having areas of different recording densities or functions
JPH11167729A (ja) * 1997-12-03 1999-06-22 Yamaha Corp 光ディスクのシーク動作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DE59808816D1 (de) * 1998-02-19 2003-07-31 Micronas Gmbh Audioabspielgerät
JP3972456B2 (ja) * 1998-04-09 2007-09-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マルチレイヤー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マルチレイヤー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DE19907711C2 (de) * 1999-02-23 2002-05-23 Stefan Mais Datenträger mit verschieden formatierten Audio- und Videodaten sowie dazugehörige(s) 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WO2001004888A1 (fr) * 1999-07-12 2001-0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 optique et procede d'initialisation correspondant
EP1069568B1 (de) 1999-07-15 2006-06-21 Micronas GmbH Wiedergabegerät
US7092340B2 (en) 2000-07-13 2006-08-15 Micronas Gmbh Playback apparatus
JP2002074849A (ja) * 2000-08-28 2002-03-15 Sony Corp データ記録媒体、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2074848A (ja) * 2000-08-28 2002-03-15 Sony Corp データ記録媒体、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2150568A (ja) * 2000-11-07 2002-05-2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多層ディスク及び多層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6894967B2 (en) * 2000-11-21 2005-05-17 Yamaha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recorder for writing data with variable density
US7082566B2 (en) 2001-11-09 2006-07-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ignal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compensation method
KR100455381B1 (ko) * 2002-02-28 2004-1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Odd 제품의 성능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디스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292410C (zh) * 2002-08-03 2006-12-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记录/再现信息存储介质的方法
KR20040013314A (ko) * 2002-08-05 2004-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포맷 기록 및 재생 장치와 방법, 및 저장 매체
JP4075744B2 (ja) * 2003-02-12 2008-04-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タンクの取付構造
KR100750109B1 (ko) * 2003-02-15 2007-08-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매체
WO2004084199A1 (en) * 2003-03-17 2004-09-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speed recordable information carrier
JP3871060B2 (ja) * 2003-03-25 2007-0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JP2004327013A (ja) 2003-04-11 2004-11-18 Nec Corp 光ディスク媒体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6880843B1 (en) 2003-05-28 2005-04-19 Melville T. Greer, Jr. Vehicle step device
US7916582B2 (en) * 2004-05-11 2011-03-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itialization method, and reinitialization method
US7663990B2 (en) * 2004-05-21 2010-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access control area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thereof
US7697404B2 (en) * 2005-10-12 2010-04-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dium,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ommon optical data storage medium depression depth
JP2012009133A (ja) * 2011-09-05 2012-01-12 Toshiba Corp 情報記憶媒体、情報再生方法、情報再生装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35613A (en) * 1976-05-10 1977-11-12 Sony Corp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a
US4298897A (en) * 1979-09-20 1981-11-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uffered recording
JPS5746364A (en) * 1980-09-04 1982-03-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isk reproducer
JPS61142503A (ja) * 1984-12-15 1986-06-3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記録方式
JPH0711849B2 (ja) * 1987-02-27 1995-02-08 株式会社東芝 フロツピ−デイスク装置のデ−タ記録制御装置
JPS6442028A (en) * 1987-08-07 1989-02-1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Composite disk
JP2516041B2 (ja) * 1988-03-02 1996-07-10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回転記録媒体円盤に対するデジタル信号の記録再生方式
JPH02101678A (ja) * 1988-10-06 1990-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
JPH0823941B2 (ja) * 1988-11-08 1996-03-0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学式情報記録担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2193317A (ja) * 1989-01-20 1990-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
JPH0317867A (ja) * 1989-06-14 1991-01-25 Hitachi Ltd 磁気記憶装置
JPH0379790A (ja) * 1989-08-23 1991-04-0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耐食高張力鋼線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耐食コイルバネ
JPH03183091A (ja) * 1989-12-12 1991-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ファイルシステムの記録再生方法
JPH03245360A (ja) * 1990-02-23 1991-10-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940208B2 (ja) * 1991-04-12 1999-08-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光ディスク
JPH056571A (ja) * 1991-06-28 1993-01-14 Pioneer Electron Corp 光学式情報記録媒体
JP3373221B2 (ja) * 1992-03-04 2003-02-04 パイオニアビデオ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オーディオ信号の記録再生装置
JP3233232B2 (ja) * 1992-06-19 2001-11-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動画像復号化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179598B2 (ja) * 1992-11-30 2001-06-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
JP2532818B2 (ja) * 1993-02-01 1996-09-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および光ヘッド装置
JPH06274940A (ja) * 1993-03-23 1994-09-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114733A (ja) * 1993-08-26 1995-05-02 Pioneer Electron Corp 光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記録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69C (zh) * 1995-08-09 2003-08-06 索尼公司 记录方法及其记录/重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038208A (en) 2000-03-14
EP0818784A4 (en) 1999-09-08
TW322575B (zh) 1997-12-11
WO1996030906A1 (fr) 1996-10-03
KR19980703635A (ko) 1998-12-05
EP0818784A1 (en) 1998-01-14
KR100309587B1 (ko) 2001-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5227A (zh) 信息记录圆盘
CN1103993C (zh) 光盘再生装置
CN1324569C (zh) 信息记录媒介,记录设备,再现设备,记录方法和再现方法
CN1184805C (zh) 数据记录重放装置及程序记录媒体
CN1643599A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记录装置、再现方法和记录方法
CN1258764C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251189C (zh) 光盘控制器和使用该光盘控制器的光盘设备
CN1162861C (zh) 在预定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51504A (zh) 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记录装置、重放装置、及记录方法
CN1828759A (zh)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和重放装置
CN1558406A (zh) 光头装置、使用该装置的光信息装置及光盘记录器
CN100336389C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信息再现装置和方法
CN1124602C (zh) 记录装置、记录/复制装置及记录方法
CN1205607C (zh) 光记录介质和光盘装置
CN1577579A (zh) 存储介质、记录/再现装置以及记录/再现方法
CN1934648A (zh) 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用于该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用于该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和重放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745420A (zh) 光头及具有光头的装置和系统
CN1913007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记录方法
CN1697046A (zh) 波长选择元件、物镜光学系统、光拾取和光盘驱动装置
CN1203346C (zh) 拾光装置用的物镜和拾光装置
CN1918637A (zh) 光盘装置
CN1271625C (zh) 确定重放存储介质的存储介质主要参数值的设备和方法
CN101038764A (zh) 光盘和光盘装置
CN1227655C (zh) 光学拾取装置和其中使用的物镜
CN1335986A (zh) 物镜及光拾取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