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26905A - 一种解木糖链霉菌、其生物菌剂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解木糖链霉菌、其生物菌剂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26905A
CN118126905A CN202410545643.8A CN202410545643A CN118126905A CN 118126905 A CN118126905 A CN 118126905A CN 202410545643 A CN202410545643 A CN 202410545643A CN 118126905 A CN118126905 A CN 118126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ptomyces
strain
alternaria
fusarium
xylolytic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5456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126905B (zh
Inventor
黄鲲
宁有涛
郭岩彬
邢明振
张云鸽
王秀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liduo Bio Tech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nliduo Bio Tech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liduo Bio Tech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enliduo Bio Tech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5456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269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8126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26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126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269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木糖链霉菌、其生物菌剂及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解木糖链霉菌A7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4450,对19种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具有抑菌效果,能够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植株生长、防治棉花黄萎病,可应用于多种植物的促生和病害的防治,具有很大的农业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解木糖链霉菌、其生物菌剂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木糖链霉菌、包含链霉菌的复合生物菌剂及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纺织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人类使用的纤维一半来自棉花,但由于病害造成的棉花减产问题较为突出,其中黄萎病造成的损失最大。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土传维管束真菌病害,目前,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来治愈受感染的植物,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多以选育抗性品种、改善栽培措施、化学农药等为主,但效果不佳,探索新的防治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放线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其菌体及代谢产物作为杀菌剂、菌肥等方式,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实际生产上,取得较好的成果。链霉菌可与植物互利共生,其代谢产物可促进植物生长,减少植株病原体的相对丰度占比,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弗兰克氏菌除了固氮外,还可产生植物激素,如吲哚-3-乙酸、吲哚-3-丙酮酸、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以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来促进有机物分解,来提高植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利用率。综上所述,放线菌在棉花黄萎病防治和棉株促生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木糖链霉菌、包含解木糖链霉菌菌株或其代谢产物的生物菌剂,及该生物菌剂在真菌和细菌抑制剂、棉花黄萎病防治和促进生长等领域中的应用。本发明菌株不仅对植物的病原菌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对棉花黄萎病具有防治效果,还对棉种和植株具有促生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解木糖链霉菌(Streptomyces xylanilyticus)A7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4450。保藏日期:2024年3月11日,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物菌剂,菌剂包含解木糖链霉菌A7菌株或所述菌株的代谢产物。
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菌剂制备的生物农药或生物肥料。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菌剂的以下任一应用:
1)用于拮抗植物病原真菌;
2)用于拮抗植物病原细菌;
3)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4)用于促进植物生长;
5)用于促进种子萌发。
植物病原真菌包括:茄病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层出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拟轮枝镰孢菌、甘薯长喙壳、禾顶囊壳菌、稻瘟菌、大丽轮枝菌、核果链核盘菌、灰葡萄孢、葱链格孢菌、茄链格孢菌、链格孢霉菌、花生亚隔孢壳菌、立枯丝核菌、罗耳阿太菌和群结腐霉。
植物病原细菌包括: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黄单胞杆菌属细菌、青枯假单孢菌、柑橘黄单胞菌和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
植物病害包括棉花黄萎病。
解木糖链霉菌(Streptomyces xylanilyticus)A7菌株的培养基组分为26.55g/L玉米淀粉、0.33g/L磷酸二氢钾、0.091g/L硫酸锰,20.0g/L豆粕粉、5.0g/L硫酸铵、0.1245g/LCuSO4、1g/L氯化钠、2g/L碳酸钙、余量为水。
一、本发明解木糖链霉菌(Streptomyces xylanilyticus)A7菌株具有以下菌落形态和生化特征:
1、形态特征
菌落形态观察采用直接观察法:将菌株A7划线到高氏一号培养基上,30 ℃下培养6天,待菌落出现孢子时,观察其菌落形态并拍照。采用插片法观察菌丝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采用载片培养法观察孢子和菌丝体形态。
菌落呈圆形,边缘规则,气生菌丝初为白色,2~3天后呈淡白色,日久不变色,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长直或柔曲,多分枝,孢子丝直形、柔顺、顶端初旋或少数几个松散螺旋,孢子卵圆形,见附图1。
2、分子鉴定
使用博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细菌基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A7的DNA,引物采用16S扩增通用引物27F序列SEQ ID NO.1(5’-AGAGTTTGATCCTGGCTCAG-3’)和1492R序列SEQ ID NO.2(5’-TACGACTTAACCCCAATCGC-3’)对菌株A7的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反应条件:94 °C预变性3 min,94 °C变性30 s,57 °C退火30 s,72 °C延伸90 S,30个循环后,72 °C充分延伸5 min。将所获得的PCR产物回收后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NCBI NucleotideSequence数据库中进行比对。
16SrDNA序列如序列SEQ ID NO.3(表1)所示,经过比对,可以确定菌株A7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sp)。
表1 菌株A7的16SrDNA序列表
3、生化特征
本发明菌株A7划线接种于ISP2培养基、ISP4培养基、ISP5培养基上,30℃下培养10天后,待其生长后观察并记录菌落生长形态,菌丝生长及产可溶性色素颜色等。
菌株A7对碳源的利用,向普戈二号培养基中,按20 g/L比例分别加入L(+)-阿拉伯糖、棉子糖、蔗糖,划线接种放线菌A7,以未加任何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30 ℃下光照培养,分别于第7天和第14天观察长势。与对照比较,生长为利用碳源,不生长为不利用碳源。
结果表明,菌株A7在IPS2培养基、IPS4培养基、IPS5培养基上产生白色孢子,基内菌丝颜色为黄色;在IPS2培养基上产生黄色色素,在IPS4培养基、IPS5培养基上不产生色素;对L(+)-阿拉伯糖、棉子糖、蔗糖三种碳源能够利用,与Streptomyces xylanilyticusSR2-123结果一致,鉴定为解木糖链霉菌(Streptomyces xylanilyticus)。
表2 本发明解木糖链霉菌A7菌株生化特征
二、本发明解木糖链霉菌A7菌株的抑菌谱
本发明菌株A7对19种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具有抑菌效果,具有应用于多种农业植物病害防治的潜力。
供试病原真菌:
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briata)、禾顶囊壳菌(Gaeumanomyces graminis)、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葱链格孢菌(Alternaria porr)、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链格孢霉菌(Alternaria alternata)、花生亚隔孢壳菌(Didymella arachidicol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
供试病原细菌:
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pv.lachrymans)、黄单胞杆菌属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青枯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柑橘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itri)、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菌株A7对病原真菌的抑菌试验,采用平板对峙法,在PDA平板距中心位置2.5 cm处接种菌株A7,30 °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天后,将5 mm病原真菌菌饼接种在中心点处,25 ℃下培养,作为处理组;以单接病原真菌菌饼为对照组,待对照组的培养至菌落菌丝接触平皿边缘前一天,观察并记录菌株A7的抑菌圈大小,计算抑菌率。
抑菌率=[(对照真菌菌落直径-处理组真菌菌落直径)/对照真菌菌落直径]×100%。
对植物病原细菌的平板抑制试验,使用双层培养法,菌株A7于30 ℃下培养24 h,氯仿熏蒸12h后,在上层加入含病原细菌的半固体LB培养基,24h后观察抑菌效果并统计抑菌圈直径。
菌株A7对病原真菌进行平板抑制试验,结果表明,A7对19种病原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对甘薯长喙壳、禾顶囊壳菌、稻瘟菌、核果链核盘菌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率在85%以上。
表3 本发明解木糖链霉菌A7菌株对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菌株A7对病原细菌进行平板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对病原细菌都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达到20 mm以上。
表4 本发明解木糖链霉菌A7菌株对病原细菌的抑制作用
三、菌株A7发酵培养基及条件优化
1、单因素筛选
首先采用单因素筛选试验,分别筛选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对菌株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初始条件为500ml摇瓶装液量为100ml,初始接种量为1%,发酵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200r/min,发酵时长为5d。
抑菌效果测定,使用离心机预冷至4℃后以10000rpm离心20mim分离菌丝体与上清液,重复两次,将上清液过滤灭菌,稀释不同倍数;以15μg/ml纳他霉素溶液作为标准液,使用管碟法,测定各处理发酵液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依据抑菌圈的大小筛选出最优组分和发酵条件。
单因素筛选,通过等碳替代、等氮替代、添加0.5mmol无机盐的方式,进行单因素实验,对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初步筛选,其中氮源进行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组合筛选,各因子的添加量见表5。
表5 添加物的种类和目标浓度
碳源筛选结果见附图2所示,使用玉米淀粉为碳源的处理抑菌圈直径最大,选择玉米淀粉作为碳源进行后续试验。
氮源筛选结果见附图3、附图4、附图5所示,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进行组合后,酵母浸粉与硝酸钾的组合,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综合成本与抑菌效果,选取豆粕粉与硫酸铵的组合进行后续试验。
无机盐筛选结果见附图6所示,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硫酸铜、硫酸锰后,抑菌圈直径较对照组,增幅分别为17%、15%,因此,将CuSO4·5H2O、MnSO4·H2O作为无机盐进行后续的试验。
2、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根据单因素筛选实验结果,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影响抑菌圈直径大小的重要因素。选择8因子试验次数N=12设计方案,用A、B、C、D、E、F、G、H分别代表玉米淀粉用量(g/L)、豆粕粉用量(g/L)、硫酸铵(g/L)、KH2PO4(g/L)、NaCl(g/L)、CaCO3(g/L)、CuSO4(g/L)、MnSO4·H2O(g/L),设定J、K、L三个虚拟变量用以评估模型误差。每个因素均取高(+1)、低(-1)两水平,8因素2水平设计见表6。
表6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因素及水平
Plackett-Burman筛选结果,以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各响应值结果见表7。对抑菌圈直径大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对抑菌圈直径大小影响的一次回归方程:Y=23.75+0.09A-0.00B-0.02C-2.83D-0.02E-0.18F-0.48G-9.93H。
表7 Plackett-Burman 试验设计方案及结果
对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模型P=0.0009<0.01,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与抑菌圈直径大小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因素A(玉米淀粉)、D(KH2PO4)、F(CaCO3)、H(MnSO4)添加量的变化对抑菌圈直径大小影响显著(P<0.05),影响强度顺序为A(玉米淀粉)、D(KH2PO4)、H(MnSO4)、F(CaCO3)。变异系数(C.V.%)为0.23小于15,表明各因素中数据离散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模型可靠。
由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回归模型可以看出,玉米淀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碳酸钙是影响抑菌圈直径大小的4个关键因素,在响应面分析前应当重点缩小玉米淀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的最优水平范围。抑菌圈大小随着D(KH2PO4)、H(MnSO4)、F(CaCO3)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表现出负效应;抑菌圈大小随着A(玉米淀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正效应,结果如附图7、附图8、附图9和附图10所示。其他条件均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最佳水平:豆粕粉(20g/L)、硫酸铵(5g/L)、氯化钠(1g/L)、碳酸钙(2g/L)、硫酸铜(0.1245g/L)。
3、 最陡爬坡试验
根据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确定显著因素对抑菌圈直径影响的正负效应,使显著因素添加量更接近最佳区域,为响应面模型寻找中心点,确定各显著因素的最佳添加量。
最陡爬坡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8,抑菌圈直径最大值出现在试验5条件下,因此将试验5对应的玉米淀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锰添加量水平作为后续CCD(Central CompositeDesign)试验的中心点。
表8最陡爬坡试验设计及结果
4、响应面试验
根据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原理设计3因素3水平共20组试验,其中非中心点试验次数为14次,中心点试验次数为6次。玉米淀粉(A)、KH2PO4(D)、MnSO4(H)三因素水平设计见表9。
表9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因素及水平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10。运用 Design Expert V13.0.1.0软件对表10中的抑菌圈直径大小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得回归方程:Y=19.91-0.20A+0.12B+0.07C-0.10AB-0.07AC+0.21BC-0.30A2-0.29B2-0.42C2
表10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结果
对CCD试验模型进行方差分析,模型p值<0.0001,模型显著,拟合度良好,说明模型可用。试验的一次项A、B、C均达到显著水平,三因素对抑菌圈直径的影响强度顺序为A(玉米淀粉)、B(磷酸二氢钾)强于C(硫酸锰),与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回归模型所得到的结果一致。
通过响应面模型预测得到的最佳培养基组成:26.552g/L玉米淀粉、0.333g/L磷酸二氢钾、0.091g/L硫酸锰;抑菌圈直径的理论最大值19.593mm。
5、试验验证
试验验证,通过响应面模型预测得到的最佳培养基组成:26.552g/L玉米淀粉、0.333g/L磷酸二氢钾、0.091g/L硫酸锰;抑菌圈直径的理论最大值19.593mm。
为保证实验准确性,我们将最佳培养基组分确定为26.55g/L玉米淀粉、0.33g/L磷酸二氢钾、0.091g/L硫酸锰,并按照此培养基配方进行验证试验,将试验结果平均值与理论值进行比对,验证模型可靠性。验证结果显示抑菌圈直径与理论最大值相对偏差仅为1%,是对照组抑菌圈直径1.35倍,这表明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培养基优化具有可行性。试验验证结果见附图1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解木糖链霉菌A7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对19种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具有抑菌效果,可用于制备上述病原菌抑制产品,应用于多种农业植物病害防治。
包含A7菌株或其代谢产物的生物菌剂在棉花黄萎病防治和促进生长等领域中有明显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农业应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的A7菌株培养基为其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使A7菌能够迅速繁殖和生长,其抑菌圈直径可达19.593mm。
附图说明
图1为解木糖链霉菌A7菌株的形态特征图。
图1-A为基内菌丝、图1-B为气生菌丝、图1-C为孢子丝、图1-D为孢子链、图1-E和图1- F为菌落。
图2为碳源筛选实验结果。
图3为硫酸铵与有机氮源组合抑菌效果图。
图4为氯化铵与有机氮源组合抑菌效果图。
图5为硝酸钾与有机氮源组合抑菌效果图。
图6为无机盐筛选实验结果图。
图7为抑菌圈大小与硫酸锰添加量关系图。
图8为抑菌圈大小与碳酸钙添加量关系图。
图9为抑菌圈大小与玉米淀粉添加量关系图。
图10为抑菌圈大小与磷酸二氢钾添加量关系图。
图11为培养基优化模型试验验证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菌株A7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
土壤中加入菌株A7,可减少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减轻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程度,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1%。
在PDA平板上挑取培养10天的大丽轮枝菌的菌落边缘菌丝,接种到查氏液体培养基中,25 ℃,150 rpm暗中摇培5天,过滤菌丝,血球计数板统计孢子数,加入无菌水,确定孢子浓度为1×106个/ml、2×106个/ml,以备拌土使用。
挑取A7单菌落接种到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中,30 ℃下,作为种子液摇培5天;向发酵培养基中按1%比例接入A7种子液,30 ℃下,摇培5天,摇培后,按2%、4%比例再进行稀释,备用。
将大田土过筛去除石子和草根后,与蛭石1:1拌匀,作为土样使用;向土样中加入大丽轮枝菌孢子液,或A7发酵液,或清水,混合均匀,装入育苗盆中,每盆500 g土样,种上消毒后的棉花种子,每盆种5个种子,挑选长势好的植株进行培育,适量浇水,进行培育,出苗10天(长出第一片真叶)后,进行移苗,(移苗后,黑暗处理12 h,并用清水浇透土壤,以保证苗子可正常生长),保证每个处理有20株长势一致的苗。
将试验分为四个处理组,分别为:(1)清水处理组,10 kg土样中只接入1 L清水(CK);(2)只接A7菌株,10 kg土样中接入1 L的2%比例的A7发酵液(A7);(3)只接大丽轮枝菌,10 kg土样中接入1 L的1×106 个/ml大丽轮枝菌孢子悬液,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孢子含量为1×105 个/g土(Vd);(4)接入大丽轮枝菌和A7菌株,10 kg土样中接入0.5 L的2×106个/ml大丽轮枝菌孢子悬液,0.5 L的4%比例的A7发酵液(Vd+A7);每个处理有20个重复。
环境温度控制在23~28 ℃,浇水保持均匀一致,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上(相对湿度控制方法:每隔3天,称重盆栽重量,依据土壤含水量,加入不同量的水),光周期12/12条件下培育90天。
依据棉花黄萎病测报技术规范(标准号:NY/T 3700-2020),依据不同处理的病情严重度,统计病株率,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单接大丽轮枝菌的Vd处理组,所有的植株均已发病,叶片的病斑颜色为黄色,边缘卷枯,木质部有较多变色;同时接种大丽轮枝菌和A7菌株的Vd+A7处理组的棉花植株有30%的植株发病,叶片有淡黄色病斑出现,茎秆木质部有较少部位变色;菌株A7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81%。
表11 菌株A7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实施例2
菌株A7对棉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菌株A7对棉种萌发,种子活性均有显著提高,短期处理,浸种4h便达到最优的效果。
挑选饱满的中棉所67棉种,使用75%的酒精浸泡5分钟,再用5%的双氧水浸泡2 h,无菌水冲洗2~3次,风干备用。
挑选饱满、消毒的棉种浸泡在无菌水、2‰、1‰的A7发酵液中,浸泡不同时间(4h、6h、8h、10h、12h),再放置在垫3层经无菌水润湿定性滤纸的培养皿内,每个培养皿放置10粒种子,每个处理50个棉种,试验过程中保持定性滤纸湿润,每隔2天加入5 ml无菌水,温室内培养,进行发芽试验。
发芽标准为胚根伸出长度达到种子长度的1/2,每隔24 h记录1次种子萌发情况,连续3天内无新增萌发或萌发率100%时记为萌发结束;再从每个处理的正常幼苗中随机选取20株,105 ℃下杀青30 min,80 ℃下烘干至恒重,称苗干重。计算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发芽率参考国家标准《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标准号:GB4407.1-2008),棉花杂交种中棉所67的发芽率需不低于80%。
发芽势%(GE)=(初次计数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率%(GR)=(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指数(GI)=∑(Gt/Dt);
活力指数(VI)=GI×S;
式中Gt为t天的发芽种子数,Dt为相应天数,S为一定时期内正常幼苗单株干重(g)。
结果表明,菌株A7发酵液对消毒棉花种子浸种不同时间后,从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四个测试指标表明,发酵液浸种4 h、6 h、8 h、12 h后,与清水组相比,发酵液处理的棉花种子强于清水组。浸种时间为4 h、8 h时,发酵液按2‰比例浸种时,四个测算指标高于清水组,效果最好;浸种时间为12 h时,发酵液按1‰比例浸种时,四个测算指标高于清水组,效果最好。清水组,浸种时间为10 h时,与其他浸种时间相比,效果达到最好。发酵液浸种处理组,浸种时间4 h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效果最好,所有棉花种子均已发芽,1‰的发酵液处理组与清水组相比,发芽指数提高了36%、活力指数提高了46%;2‰的发酵液处理组与清水组相比,发芽指数提高了77%、活力指数提高了369%。
表12 菌株A7对棉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实施例3
菌株A7对棉花植株的促生效果
菌株A7对棉花植株的促生效果明显,促进苗长生长和侧根数量的增长,地上部位和地下部位均有显著提高。
将大田土过筛去除石子和草根后,与蛭石1:1拌匀,作为土样使用;向土样中加入2%的A7发酵液或清水,混合均匀,装入育苗盆中,每盆500 g土样,种上消毒后的棉花种子,每盆种5个种子,挑选长势好的植株进行培育,适量浇水,进行培育,出苗10天(长出第一片真叶)后,进行移苗,(移苗后,黑暗处理12 h,并用清水浇透土壤,以保证苗子可正常生长),保证每个处理有20株长势一致的苗。将试验分为两个处理组,分别为:(1)清水处理组,10kg土样中只接入1 L清水(CK);(2)只接A7菌株,10 kg土样中接入1 L的2%比例的A7发酵液(A7)。
环境温度控制在23~28 ℃,浇水保持均匀一致,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上(相对湿度控制方法:每隔3天,称重盆栽重量,依据土壤含水量,加入不同量的水),光周期12/12条件下培育90天。
对不同处理的棉花植株的苗长、根长、根尖数,地上部位鲜重、干重,地下部位鲜重、干重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A7对棉花植株有促生效果,主要表现在苗长、根尖数上。与清水组相比,经菌株A7处理的棉花植株,苗长增长了48%,总根长增长了27%,根尖数增加了72%,植株的须根数量增加了,但平均根长不如清水组;也有利于棉花植株的生物量积累,主要表现在,地下部位鲜重增重了112%,地下干重增重了128%;地上鲜重增重了106%,地上干重增重了76%。
表13菌株A7对棉花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解木糖链霉菌(Streptomyces xylanilyticus)A7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4450。
2.一种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包含权利要求1的解木糖链霉菌A7菌株或所述菌株的代谢产物。
3.由权利要求2所述菌剂制备的生物农药或生物肥料。
4.权利要求2所述菌剂的以下任一应用:
1)用于拮抗植物病原真菌;
2)用于拮抗植物病原细菌;
3)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4)用于促进植物生长;
5)用于促进种子萌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原真菌包括:茄病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层出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拟轮枝镰孢菌、甘薯长喙壳、禾顶囊壳菌、稻瘟菌、大丽轮枝菌、核果链核盘菌、灰葡萄孢、葱链格孢菌、茄链格孢菌、链格孢霉菌、花生亚隔孢壳菌、立枯丝核菌、罗耳阿太菌和群结腐霉;
所述植物病原细菌包括: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黄单胞杆菌属细菌、青枯假单孢菌、柑橘黄单胞菌和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害包括棉花黄萎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木糖链霉菌(Streptomyces xylanilyticus)A7菌株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培养基组分为26.55g/L玉米淀粉、0.33g/L磷酸二氢钾、0.091g/L硫酸锰,20.0g/L豆粕粉、5.0g/L硫酸铵、0.1245g/LCuSO4、1g/L氯化钠、2g/L碳酸钙、余量为水。
CN202410545643.8A 2024-05-06 2024-05-06 一种解木糖链霉菌、其生物菌剂及应用 Active CN1181269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545643.8A CN118126905B (zh) 2024-05-06 2024-05-06 一种解木糖链霉菌、其生物菌剂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545643.8A CN118126905B (zh) 2024-05-06 2024-05-06 一种解木糖链霉菌、其生物菌剂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26905A true CN118126905A (zh) 2024-06-04
CN118126905B CN118126905B (zh) 2024-07-05

Family

ID=91246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545643.8A Active CN118126905B (zh) 2024-05-06 2024-05-06 一种解木糖链霉菌、其生物菌剂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2690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6362A (zh) * 2014-12-29 2015-06-2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一种鼠灰链霉菌及其应用
US20210251237A1 (en) * 2018-07-25 2021-08-19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latform for developing soil-borne plant pathogen inhibiting microbial consortia
CN116536224A (zh) * 2023-07-03 2023-08-04 中国农业大学 盐屋链霉菌y88及其应用
CN116855407A (zh) * 2023-06-21 2023-10-10 中国农业大学 卡伍尔氏链霉菌y274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6362A (zh) * 2014-12-29 2015-06-2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一种鼠灰链霉菌及其应用
US20210251237A1 (en) * 2018-07-25 2021-08-19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latform for developing soil-borne plant pathogen inhibiting microbial consortia
CN116855407A (zh) * 2023-06-21 2023-10-10 中国农业大学 卡伍尔氏链霉菌y274及其应用
CN116536224A (zh) * 2023-07-03 2023-08-04 中国农业大学 盐屋链霉菌y88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ENBANK: OL770075.1: "Streptomyces xylanilyticus strain Ptm08 16S ribosomal RNA gene, partial sequence", NCBI, 13 December 2021 (2021-12-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26905B (zh) 2024-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6586B (zh) 贝莱斯芽孢杆菌bmf 03及其用途与发酵方法
CN113151062B (zh) 贝莱斯芽孢杆菌ljbv19及其应用
CN105586300B (zh) 路德维希肠杆菌bg10-1及其在黄曲霉菌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CN114854627B (zh) 一株防治青枯病的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13388526B (zh) 一种内生真菌fo-r20及其应用
CN109536401B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促进水稻生长中的应用
CN113621532A (zh) 含耐盐碱副地衣芽孢杆菌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7130A (zh) 一种微白黄链霉菌菌株及其在农药中的应用
CN108641989B (zh) 一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4703100A (zh) 一株绿针假单胞菌yx33及其在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和促生长中的应用
CN111139205A (zh) 一株链霉菌及其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06895A (zh) 内生真菌m-b927在提高水稻谷粒产量中的应用
CN115873770B (zh)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番茄病害中的应用
CN110218657B (zh) 一株长枝木霉md30及其研制的生物有机肥
CN105695342B (zh) 康氏木霉菌tg-72及其在黄曲霉菌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CN114456973B (zh) 一株烟草内生娄彻链霉菌及在烟草病害防控中的应用
CN115287211B (zh) 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6790417A (zh) 能够抑制多种植物的病原菌并对多种作物有促生作用的假单胞菌及筛选方法和应用
CN118126905B (zh) 一种解木糖链霉菌、其生物菌剂及应用
CN115851479A (zh) 一种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及其应用
CN115287195A (zh) 一种利用内生真菌p-b313提高水稻种苗素质和谷粒产量的方法
CN113773988A (zh)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辣椒防病增产中的应用
CN114891702B (zh) 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19、菌剂及其应用
CN115029286B (zh) 一种生防菌复配菌剂及其应用
CN117660260A (zh) 两株吸水链霉菌Sh1和Sh2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