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20345A - 端子矫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端子矫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20345A
CN118120345A CN202180103498.2A CN202180103498A CN118120345A CN 118120345 A CN118120345 A CN 118120345A CN 202180103498 A CN202180103498 A CN 202180103498A CN 118120345 A CN118120345 A CN 118120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pins
correction
holes
straigh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34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迟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8120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203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端子矫正装置具有供电气元件具备的多个端子插入的矫正件,通过以插入于矫正件的多个端子的插入方向为基准而使电气元件与矫正件相对地旋转,来对多个端子进行矫正。

Description

端子矫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电气元件具备的多个端子进行矫正的端子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中记载了对电气元件的端子进行矫正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11-2882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本说明书中,以适当地对电气元件具备的多个端子进行矫正为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端子矫正装置,具有供电气元件具备的多个端子插入的矫正件,通过以插入于上述矫正件的上述多个端子的插入方向为基准而使上述电气元件与上述矫正件相对地旋转,来对上述多个端子进行矫正。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通过使插入有电气元件的多个端子的矫正件与该电气元件以多个端子的插入方向为基准而相对地旋转,来适当地对多个端子进行矫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元件安装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元件安装机的元件安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元件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向电路基材安装时的引脚元件的图。
图5是表示向电路基材安装时的引脚元件的图。
图6是表示引脚矫正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引脚矫正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引脚插通孔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矫正板的俯视图。
图10是图7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矫正板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矫正板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矫正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表示元件安装机10。元件安装机10是用于执行元件相对于电路基材12的安装作业的装置。元件安装机10具备:装置主体20、基材输送保持装置22、元件安装装置24、标记相机26、零件相机28、散装元件供给装置30及元件供给装置32。另外,作为电路基材12,可列举电路基板、三维构造的基材等,作为电路基板,可列举印刷布线板、印刷电路板等。
装置主体20由框架40和架设在该框架40上的梁42构成。基材输送保持装置22配置于框架40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具有输送装置50和夹紧装置52。输送装置50是输送电路基材12的装置,夹紧装置52是保持电路基材12的装置。由此,基材输送保持装置22输送电路基材12,并且在预定的位置固定地保持电路基材12。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电路基材12的输送方向称为X方向,将与该方向成直角的水平的方向称为Y方向,将铅垂方向称为Z方向。也就是说,元件安装机10的宽度方向是X方向,前后方向是Y方向。
元件安装装置24配置于梁42,具有两台作业头60、62和作业头移动装置64。如图2所示,作业头移动装置64具有:X方向移动装置68、Y方向移动装置70及Z方向移动装置72。并且,通过X方向移动装置68和Y方向移动装置70,两台作业头60、62一体地向框架40上的任意位置移动。另外,各作业头60、62可拆装地安装于滑动件74、76,Z方向移动装置72使滑动件74、76单独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作业头60、62通过Z方向移动装置72而单独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另外,在各作业头60、62的下端面安装有元件保持件77。元件保持件77是所谓的卡盘,如图3所示,包含主体78、一对把持爪80及推动器82。一对把持爪80以从主体78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出的方式配置,以相互接近、分离的方式直线地滑动。另外,推动器82在一对把持爪80之间被主体78保持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升降。由此,元件保持件77通过使一对把持爪80接近,而利用一对把持爪80把持元件。并且,元件保持件77通过使一对把持爪80分离,而使元件从一对把持爪80之间脱离。另外,通过使推动器82下降,而将从一对把持爪80之间脱离了的元件向下方按压。
如图2所示,标记相机26以朝向下方的状态安装于滑动件74,与作业头60一起在X方向、Y方向及Z方向上移动。由此,标记相机26对框架40上的任意位置进行拍摄。另外,如图1所示,零件相机28以朝向上方的状态配置在框架40上的基材输送保持装置22与元件供给装置32之间。由此,零件相机28对保持于作业头60、62的元件保持件77的元件进行拍摄。
散装元件供给装置30配置在框架40的前后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散装元件供给装置30是使零散地分散的状态下的多个元件排列并以排列的状态供给元件的装置。也就是说,是使任意姿势的多个元件排列成预定的姿势而供给预定的姿势的元件的装置。
元件供给装置32配置于框架40的前后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元件供给装置30具有托盘型元件供给装置86和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88。托盘型元件供给装置86是供给载置于托盘(省略图示)上的状态的元件的装置。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88是通过带式供料器90供给元件的装置。带式供料器90例如从元件编带切离引脚元件,并供给切离后的引脚元件,在带式供料器90的下表面配置有轨道(省略图示)。并且,带式供料器90的轨道与在固定地设置于框架40的另一侧的端部的供料器保持台92的上表面形成的插槽96嵌合,由此带式供料器90在供料器保持台92的插槽96中,无需作业者使用工具而以一次操作能够拆装地定位并安装。
在元件安装机10中,通过上述的结构,对保持于基材输送保持装置22的电路基材12进行元件的安装作业。在元件安装机10中,能够将各种元件安装于电路基材12,但以下对将引脚元件(参照图4)100安装于电路基材12的情况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电路基材12通过输送装置50被输送至作业位置,在该位置被夹紧装置52固定地保持。接着,标记相机26移动到电路基材12的上方,拍摄电路基材12。由此,得到与形成于电路基材12的一对贯通孔(参照图4)102的位置相关的信息。另外,散装元件供给装置30或元件供给装置32在预定的供给位置供给引脚元件100。如图4所示,引脚元件100包含大致块状的元件主体106和从该元件主体106的底面向相同方向延伸出的两根引脚108。也就是说,引脚元件100是所谓的径向引脚元件。
并且,作业头60、62中的任一个移动到元件的供给位置的上方,元件保持件77的一对把持爪80把持引脚元件100的元件主体106,由此引脚元件100被元件保持件77保持。接着,保持有引脚元件100的作业头60、62移动至零件相机28的上方,通过零件相机28拍摄保持于元件保持件77的引脚元件100。由此,得到与一对引脚108的前端位置相关的信息。接着,保持有引脚元件100的作业头60、62移动到电路基材12的上方,基于形成于电路基材12的贯通孔102的位置及与保持于元件保持件77的引脚元件100的引脚108的前端位置相关的信息等来调整所保持的元件的保持姿势。此时,进行作业头60、62的移动及保持姿势的调整,以使形成于电路基材12的一对贯通孔102的位置与保持于元件保持件77的引脚元件100的一对引脚108的前端位置在上下方向上一致。
并且,当作业头60、62以使一对贯通孔102的位置与一对引脚108的前端位置在上下方向上一致的方式移动时,作业头60、62下降。由此,如图4所示,引脚元件100的一对引脚元件100的前端部插入电路基材12的一对贯通孔102。然后,元件保持件77的一对把持爪80分离,在使所保持的引脚元件100脱离之后,推动器82下降。由此,推动器82与引脚元件100的元件主体106的上表面接触,通过将引脚元件100向下方按压,引脚元件100的一对引脚108被插入到一对贯通孔102直至根部。这样,在元件安装机10中,通过将引脚元件100的一对引脚108插入电路基材12的一对贯通孔102,而将引脚元件100安装于电路基材12。
然而,引脚元件100的引脚108有时在制造工序、或向带式供料器90安设时、或者在带式供料器90中从元件编带切离时等会发生变形。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引脚元件100的一对引脚108的前端的间隔与电路基材12的一对贯通孔102的间隔不同,有可能无法将一对引脚108插入一对贯通孔102。
鉴于这样的情况,在元件安装机10中,用于矫正引脚元件100的一对引脚108的姿势的引脚矫正装置安装于用于安装带式供料器90的供料器保持台92。详细而言,如图6所示,引脚矫正装置110由壳体112和引脚矫正机构114构成。壳体112为与带式供料器90的壳体大致相同的形状,在壳体112的下表面配置有与配置在带式供料器90的下表面的轨道相同形状的轨道(省略图示)。因此,配置于壳体112的下表面的轨道与供料器保持台92的插槽96嵌合,由此引脚矫正装置110在供料器保持台92的插槽96中,无需作业者使用工具而以一次操作能够拆装地定位并安装。也就是说,通过将引脚矫正装置110安装于插槽96,引脚矫正装置110与带式供料器90相同地安装于供料器保持台92。
另外,壳体112的上端面开口,以使引脚矫正机构114的上端面从该开口露出的状态,将引脚矫正机构114内置于壳体112的上端部。如图7所示,引脚矫正机构114具有:基座120、支撑台122、滑动机构124及矫正机构126。基座120为大致矩形的板状,以在Y方向上延伸的姿势配置。
支撑台122由一对支撑腿128和罩130构成。一对支撑腿128以相对的状态配置,通过在一对支撑腿128的上端固定罩130,支撑台122呈大致桌子形状。并且,支撑台122以在Y方向上延伸的姿势固定于基座120的上表面。另外,在罩130形成有多个引脚插通孔132和沿着Y方向延伸的长孔133。这些多个引脚插通孔132及长孔133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罩130。另外,引脚插通孔132是用于使引脚元件100的引脚108插通的贯通孔,如图8所示,划分引脚插通孔132的内壁面设为研钵形状的锥面134。在锥面134中,越靠近下方,则引脚插通孔132的内径越小。并且,该锥面134的下方设为圆筒面135,在圆筒面135中,引脚插通孔132的内径在上下方向上恒定。另外,圆筒面135的内径比引脚108的外径大0.1~0.2mm左右,锥面的上端的内径比引脚108的外径大1~2mm左右。
如图7所示,滑动机构124由利用空气进行工作的活塞136和滑动体138构成。滑动体138为大致矩形的板状,以在Y方向上延伸的姿势插入支撑台122的内部、即一对支撑腿128与罩130之间。另外,在基座120的上表面以沿着Y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有轨道140,利用该轨道140对滑动体138以能够沿着Y方向滑动的方式进行支撑。另外,活塞136以在滑动体138的后方侧沿着Y方向延伸的姿势配置,活塞136的活塞杆146的前端经由托架148而与滑动体138连结。由此,通过活塞136工作,滑动体138在支撑台122的内部以导轨140为引导件而沿着Y方向滑动。
另外,矫正机构126由矫正板150和凸轮从动件152构成。如图9所示,矫正板150为大致矩形的板状,在矫正板150形成有多个引脚矫正孔156和凸轮槽158。这些多个引脚矫正孔156及凸轮槽158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矫正板150。另外,引脚矫正孔156的内径在上下方向上恒定,与引脚插通孔132的圆筒面135的内径相同。
另外,凸轮槽158形成为,在矫正板150的X方向上的中央附近,一边在预定的振幅的范围内摆动一边在Y方向上呈锯齿状延伸。凸轮槽158的一端部160位于矫正板150的X方向上的中央,凸轮槽158从其一端部160相对于Y方向向左侧倾斜大约5度地延伸出。并且,凸轮槽158在第一弯曲部162相对于Y方向向右侧倾斜大约5度地弯曲。而且,凸轮槽158从第一弯曲部162相对于Y方向向右侧倾斜大约5度地延伸出,在通过了矫正板150的X方向上的中央之后,在第二弯曲部164相对于Y方向向左侧倾斜大约5度地弯曲。并且,凸轮槽158在从第二弯曲部164相对于Y方向向左侧倾斜约5度地延伸出后,在矫正板150的X方向上的中央沿着Y方向延伸出,到达另一端部166。
另外,矫正板150以能够以支撑轴170为支点摆动的方式支撑于基座120。详细而言,如图7的AA线处的图10所示,在基座120的上表面立设有支撑轴170。支撑轴170立设在罩130的下方的、从罩130的长孔133的下方在Y方向上偏移了的位置。另外,支撑轴170的上端延伸出至比罩130的下表面稍靠下方的位置。并且,矫正板150在支撑轴170的上端部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被支撑。另外,在矫正板150的下表面与基座120的上表面之间,以包围支撑轴170的方式配置有套环172。由此,矫正板150在基座120与罩130之间以悬空的状态以支撑轴170为中心摆动。另外,套环172的高度尺寸设为比滑动体138的厚度尺寸长,滑动体138在基座120与矫正板150之间滑动。也就是说,在基座120的上方,滑动体138滑动,在该滑动体138的上方矫正板150以能够摆动的方式配置,在该矫正板150的上方配置有罩130。另外,罩130设为比矫正板150大,以覆盖矫正板150的方式配置在矫正板150的上方。
另外,支撑轴170隔着凸轮槽158的另一端部166在与一端部160相反的一侧支撑矫正板150。另外,矫正板150的凸轮槽158的Y方向的长度尺寸与罩130的长孔133的Y方向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凸轮槽158与长孔133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并且,在滑动体138的上表面立设有大致圆柱形状的凸轮从动件152,该凸轮从动件152插通凸轮槽158及长孔133。因此,在后面详细说明,通过滑动体138滑动,凸轮从动件152在凸轮槽158及长孔133的内部移动,从而矫正板150以支撑轴170为支点摆动。
另外,如图9所示,多个引脚矫正孔156以包围支撑轴170的方式形成于矫正板150。并且,在以覆盖矫正板150的方式配置的罩130上,以位于多个引脚矫正孔156的上方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引脚插通孔132。因此,形成于矫正板150的多个引脚矫正孔156与形成于罩130的多个引脚插通孔132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另外,由于矫正板150通过凸轮从动件152沿着凸轮槽158移动而摆动,因此在凸轮从动件152位于凸轮槽158的一端部160或另一端部166时,多个引脚矫正孔156与多个引脚插通孔132在上下方向上整体重叠,从而能够从引脚插通孔132看到全部引脚矫正孔156。
在这种结构的引脚矫正装置110中,当由元件保持件77保持的引脚元件的引脚插入到罩130的引脚插通孔132中时,插入矫正板150的引脚矫正孔156。并且,通过活塞136的工作而使滑动体138滑动,而凸轮从动件152在凸轮槽158及长孔133的内部移动而矫正板150以支撑轴170为中心摆动。此时,使引脚元件的引脚扭转,由此引脚的姿势被矫正。
具体而言,当通过元件保持件77的一对把持爪80把持引脚元件的元件主体时,作业头60、62移动到安装于供料器保持台92的插槽96的引脚矫正装置110的上方。然后,通过使作业头60、62下降,将引脚元件的引脚插入形成于引脚矫正装置110的引脚矫正机构114的罩130的引脚插通孔132。另外,矫正板150对应于具有五根引脚的引脚元件,在矫正板150上,对应于这五根引脚的位置而形成有五个引脚矫正孔156。另外,在罩130,对应于五个引脚矫正孔156的位置而形成有五个引脚插通孔132。因此,通过作业头60、62下降,而引脚元件的五根引脚插入形成于罩130的五个引脚插通孔132。此时,即使是变形了的引脚,也能够通过锥面134而适当地插入引脚插通孔132。也就是说,伴随着引脚元件的下降,不在标准的位置的引脚的前端与锥面134接触,进而,通过使作业头60、62下降,而引脚的前端被锥面134向圆筒面135引导。由此,即使是变形了的引脚,也能够通过锥面134适当地插入引脚插通孔132。特别是锥面134的上端的内径比引脚108的外径大1~2mm左右,因此即使是以2mm以下变形的引脚,也能够通过锥面134适当地插入引脚插通孔132。
另外,在引脚向引脚插通孔132插入时,在引脚矫正机构114中,活塞136收缩,如图9所示,配置于滑动体138的凸轮从动件152位于凸轮槽158的另一端部166。这样,在凸轮从动件152位于凸轮槽158的另一端部166时,五个引脚插通孔132和五个引脚矫正孔156在上下方向上整体重叠。因此,插入到五个引脚插通孔132的五根引脚的前端进一步通过作业头下降而插入五个引脚矫正孔156。并且,在引脚的前端插入到引脚矫正孔156中2~3mm左右的定时,作业头的下降停止。
接着,在作业头的下降停止的状态、即引脚的前端插入到引脚矫正孔156中2~3mm左右的状态下,活塞136伸长。由此,凸轮从动件152从凸轮槽158的另一端部166向第一弯曲部162移动。此时,凸轮从动件152被长孔133引导而在Y方向上移动,但如图11所示,矫正板150通过凸轮从动件152从凸轮槽158的另一端部166向第一弯曲部162移动,而以支撑轴170为中心向左旋的方向、即逆时针的方向摆动约5度。因此,形成于矫正板150的五个引脚矫正孔156以支撑轴170为中心向左旋的方向旋转,将插入于五个引脚矫正孔156的五根引脚向左旋的方向扭转约5度。这样,通过引脚向左旋的方向扭转约5度,插入到五个引脚矫正孔156的引脚向左旋的方向塑性变形。
接着,通过活塞136进一步伸长,凸轮从动件152从凸轮槽158的第一弯曲部162向第二弯曲部164移动。此时,凸轮从动件152被长孔133引导而在Y方向上移动,但如图12所示,矫正板150通过凸轮从动件152从凸轮槽158的第一弯曲部162向第二弯曲部164移动从而以支撑轴170为中心向右旋的方向、即顺时针的方向摆动。此时,矫正板150从向左旋的方向摆动约5度的状态返回到摆动前的状态后,向右旋的方向摆动约5度。因此,形成于矫正板150的五个引脚矫正孔156以支撑轴170为中心向右旋的方向旋转,将插入于五个引脚矫正孔156的五根引脚向右旋的方向扭转大约5度。即,引脚矫正孔156将引脚暂时向左旋的方向扭转约5度之后,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向右旋的方向扭转约5度。这样,通过引脚向右旋的方向扭转约5度,由此插入到5个引脚矫正孔156的引脚向右旋的方向塑性变形。
活塞136进一步伸长,由此凸轮从动件152从凸轮槽158的第二弯曲部164向另一端部166移动。此时,凸轮从动件152被长孔133引导而在Y方向上移动,但如图13所示,矫正板150通过凸轮从动件152从凸轮槽158的第二弯曲部164向另一端部166移动,从而以支撑轴170为中心向左旋的方向、即逆时针的方向摆动,从而返回到摆动前的位置。因此,形成于矫正板150的五个引脚矫正孔156返回到旋转前的位置,插入于五个引脚矫正孔156的五根引脚的扭转被消除。
并且,当活塞136伸长而凸轮从动件152移动至凸轮槽158的另一端部时,活塞136收缩。由此,凸轮从动件152从凸轮槽158的另一端部166向第二弯曲部164移动,从而如图12所示,矫正板150以支撑轴170为中心向右旋的方向摆动约5度。接着,通过凸轮从动件152从凸轮槽158的第二弯曲部164朝向第一弯曲部162移动,如图11所示,矫正板150从以支撑轴170为中心向右旋的方向摆动约5度的状态返回到摆动前的状态后,向左旋的方向摆动约5度。然后,通过凸轮从动件152从凸轮槽158的第一弯曲部162向一端部160移动,如图9所示,矫正板150以支撑轴170为中心向右旋的方向摆动而返回到摆动前的位置。因此,在活塞136收缩时,引脚矫正孔156将引脚暂时向右旋的方向扭转约5度之后,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后,向左旋的方向扭转约5度。然后,引脚的扭转被消除。
这样,通过矫正板150以支撑轴170为中心摆动,而插入于引脚矫正孔156的引脚被扭转。另外,支撑轴170是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轴,与引脚的插入方向一致。因此,矫正板150绕引脚的插入方向摆动,即,以引脚的插入方向为基准进行摆动,从而插入于引脚矫正孔156的引脚被扭转。另外,在引脚被扭转时,通过活塞136伸缩一次,引脚的向右旋的方向和左旋的方向这两个方向的扭转重复两次。也就是说,在引脚向右旋的方向和左旋的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扭转时,引脚向一个方向塑性变形,在引脚塑性变形之后,引脚的扭转被消除。接着,引脚向右旋的方向和左旋的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扭转而在向另一个方向塑性变形之后,引脚的扭转被消除。并且,引脚向一个方向的扭转和向另一个方向的扭转重复两次。由此,能够将变形的引脚适当地矫正为直线状。
另外,在对引脚进行矫正时,存在多个引脚中的两个以上的引脚向相同的方向被矫正的情况、向不同的方向被矫正的情况。另外,通过将变形的引脚、即产生翘曲、挠曲、弯曲、变形等的引脚矫正为消除翘曲、挠曲、弯曲、变形等,能够适当地矫正引脚。另外,换言之,通过以使多个引脚之间的距离恒定的方式消除引脚的翘曲、挠曲、弯曲、变形等,能够适当地对引脚进行矫正。
另外,在引脚元件被元件保持件77保持的状态下,引脚插入引脚矫正孔156,矫正板150摆动,由此对引脚进行矫正。由此,能够通过矫正板150的摆动来适当地对引脚进行矫正。即,通过由元件保持件77保持引脚元件,能够防止引脚被矫正时的引脚元件的位置偏移,能够适当地矫正引脚。
另外,以往,作业者通过手动作业进行变形的引脚的矫正,但通过采用引脚矫正装置110,能够自动地进行引脚的矫正,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另外,手动作业中的引脚的矫正技术因作业者的熟练度等而存在偏差,因此引脚矫正的品质不稳定,但通过采用引脚矫正装置110,能够使引脚矫正的品质恒定。
进一步而言,在引脚的前端稍微插入引脚矫正孔156例如2~3mm左右的状态下,矫正板150摆动,进行引脚的矫正,由此能够以较小的力对引脚进行矫正。详细而言,在引脚较深、例如插入引脚矫正孔156直至根部的状态下,矫正板150摆动,也能够进行引脚的矫正。但是,在引脚的前端插入引脚矫正孔156为2~3mm左右的状态下对引脚进行矫正的情况和在引脚插入到引脚矫正孔156直至根部的状态下进行引脚的矫正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均能够同等地适当地对引脚进行矫正。但是,在引脚插入到引脚矫正孔156直至根部的状态下对引脚进行矫正的情况下,与引脚的前端插入引脚矫正孔156为2~3mm左右的状态下对引脚进行矫正的情况相比,为了相同地对引脚进行矫正,需要较大的力。因此,通过在引脚的前端插入引脚矫正孔156为2~3mm左右的状态下进行引脚的矫正,能够以较小的力对引脚进行矫正。
并且,在引脚矫正装置110中引脚的矫正完成时,作业头60、62上升,由元件保持件77保持的引脚元件的引脚从引脚矫正孔156及引脚插通孔132拔出。然后,作业头60、62移动到零件相机28的上方,通过零件相机28拍摄保持于元件保持件77的引脚元件。并且,基于拍摄数据,判断引脚是否被矫正为直线状。此时,若判断为引脚被矫正为直线状,则执行该引脚元件的安装作业。另一方面,若判断为引脚未被矫正为直线状,则对该引脚元件再次在引脚矫正装置110中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引脚的矫正。并且,在进行了引脚的矫正之后,再次对该引脚元件进行拍摄,判断引脚是否被矫正为直线状。另外,对引脚的再次矫正及再次拍摄设定了上限次数。即,在即使对一个引脚元件执行了预定次数的引脚的再次矫正及再次拍摄,引脚也未被矫正为直线状的情况下,将该引脚元件废弃。
另外,在引脚矫正装置110中,能够根据引脚元件的种类来更换罩130、矫正板150,能够矫正多种引脚元件的引脚。详细而言,例如,对应于具有八根引脚的引脚元件,准备了形成有八个引脚矫正孔的矫正板及形成有八个引脚插通孔的罩。并且,通过将该矫正板和罩安装于引脚矫正装置110,能够对具有八根引脚的引脚元件进行引脚的矫正。另外,例如,根据待矫正的引脚元件的引脚的根数、外径、材质等,形成于矫正板的凸轮槽的形状不同。也就是说,例如在待矫正的引脚元件的引脚的外径大且难以扭转引脚的情况下,为了增大引脚的扭转量,增大凸轮槽相对于Y方向的倾斜角度。另一方面,例如在待矫正的引脚元件的引脚的外径较小且容易扭转引脚的情况下,为了减小引脚的扭转量,减小凸轮槽相对于Y方向的倾斜角度。由此,即使是具备根数、外径、材质等不同种类的引脚的引脚元件,也能够适当地对引脚进行矫正。
而且,活塞136的工作次数也根据引脚元件的种类而变更。也就是说,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引脚矫正时活塞136伸缩了一次,但根据待矫正的引脚的根数、外径、材质等来变更活塞136的工作次数。具体而言,例如在引脚的材质硬而难以对引脚进行矫正的情况下,在对该引脚进行矫正时,不插拔引脚而使活塞136伸缩三次。另一方面,在引脚的材质柔软而容易对引脚进行矫正的情况下,在对该引脚进行矫正时,活塞136伸长一次。这样,通过根据引脚元件的种类来变更活塞136的工作次数,即使是根数、外径、材质等不同的引脚,也能够适当地进行矫正。另外,活塞136的工作次数可以由作业者手动设定,也可以根据待矫正的引脚元件的种类自动设定。另外,也可以将引脚的根数、外径、材质等作为参数来运算活塞136的工作次数。
另外,元件保持件77是保持件的一例。引脚元件100是电气元件的一例。引脚108是端子的一例。引脚矫正装置110是端子矫正装置的一例。矫正板150是矫正件的一例。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能够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实施了各种变更、改良的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矫正板150摆动,来扭转插入于引脚矫正孔156的引脚而进行矫正,但也可以将引脚插入引脚矫正孔156直至根部而对引脚进行矫正。另外,在将引脚插入引脚矫正孔156直至根部而对引脚进行矫正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多次进行引脚的插拔,来适当地对引脚进行矫正。进一步而言,通过重复矫正板150的摆动和引脚的插拔,能够适当地对引脚进行矫正。另外,插拔的引脚的深度可以是相同的深度,也可以每次适当变更。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矫正板150向左旋的方向和右旋的方向这两方摆动,但也可以使矫正板150仅向左旋的方向和右旋的方向中的一方摆动。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使矫正板150向左旋的方向和右旋的方向这两方摆动之后,再次使矫正板150向左旋的方向和右旋的方向这两方摆动,但也可以在使矫正板150向左旋的方向和右旋的方向这两方摆动之后,使矫正板150向左旋的方向和右旋的方向中的一方摆动。进一步而言,也可以在使矫正板150向左旋的方向和右旋的方向中的一方摆动之后,插拔引脚,再使矫正板150向左旋的方向和右旋的方向中的另一方摆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引脚矫正装置110来对径向引脚元件的引脚进行了矫正,但也可以对各种引脚元件、例如轴向引脚元件的引脚进行矫正。另外,并不限定于引脚元件的引脚,只要是电气元件的端子,则也可以通过矫正装置来对销形状的端子或者不与电路基板电连接的端子形状的突起等进行矫正。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形成于矫正板150的引脚矫正孔156中扭转引脚来对引脚进行矫正,但也可以通过在有底孔、即非贯通的凹部中扭转引脚来对引脚进行矫正。另外,也可以通过在被凸部、壁等外壁面包围的内部扭转引脚来对引脚进行矫正。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矫正板150摆动来对引脚进行矫正,但也可以通过固定矫正板150并使引脚元件旋转来对引脚进行矫正。也就是说,也可以在作业头60、62具备使元件保持件77自转的自转机构,通过自转机构的动作使元件保持件77自转,从而对元件保持件所保持的引脚元件的引脚进行矫正。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矫正板150摆动,并且通过自转机构的动作使元件保持件77自转,从而使矫正板150与引脚元件相对地旋转来对引脚进行矫正。在该情况下,元件保持件77及矫正板150的旋转方向及旋转的速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矫正板150摆动来对插入到引脚矫正孔156中的引脚进行矫正,但也可以通过使矫正板150在预定的方向上回旋、旋转或扭转,来对插入到引脚矫正孔156中的引脚进行矫正。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通过元件保持件77保持元件主体106的状态下对引脚进行矫正,但也可以在通过元件保持件77保持引脚的状态下对引脚进行矫正,也可以在保持有引脚和元件主体这两者的状态下对引脚进行矫正。另外,也可以在不是通过元件保持件77即卡盘而是通过吸嘴吸附保持元件主体的状态下对引脚进行矫正。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保持于元件保持件77的电气元件安装于电路基材12,但也可以将保持于元件保持件77的电气元件排列于预定的位置。也就是说,作为元件安装机,不仅是由元件保持件77保持的电气元件的安装作业,也可以通过元件保持件进行由元件保持件77保持的电气元件的载置作业等各种作业。
另外,也可以是,在元件保持件不保持引脚元件的情况下对插入到引脚矫正装置的引脚元件的引脚进行矫正,元件保持件再次保持被矫正后的引脚元件。
附图标记说明
77:元件保持件(保持件)100:引脚元件(电气元件) 108:引脚(端子) 110:引脚矫正装置(端子矫正装置) 150:矫正板(矫正件)。

Claims (5)

1.一种端子矫正装置,其具有供电气元件具备的多个端子插入的矫正件,构成为通过以插入于所述矫正件的所述多个端子的插入方向为基准而使所述电气元件与所述矫正件相对地旋转,来对所述多个端子进行矫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矫正装置,其中,
构成为,通过使所述电气元件与所述矫正件相对地向一个方向和另一个方向旋转,来对所述多个端子进行矫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矫正装置,其中,
构成为,通过使所述电气元件与所述矫正件相对地多次向所述一个方向和所述另一个方向旋转来对所述多个端子进行矫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矫正装置,其中,
构成为,通过所述电气元件由保持件保持并使所述电气元件与所述矫正件相对地旋转,来对所述多个端子进行矫正,且所述电气元件具备向所述矫正件插入的所述多个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矫正装置,其中,
构成为,通过使所述矫正件旋转并使所述电气元件与所述矫正件相对地旋转,来对所述多个端子进行矫正。
CN202180103498.2A 2021-11-19 2021-11-19 端子矫正装置 Pending CN1181203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42554 WO2023089762A1 (ja) 2021-11-19 2021-11-19 端子矯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20345A true CN118120345A (zh) 2024-05-31

Family

ID=86396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3498.2A Pending CN118120345A (zh) 2021-11-19 2021-11-19 端子矫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89762A1 (zh)
CN (1) CN118120345A (zh)
WO (1) WO202308976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997A (ja) * 1983-07-07 1985-01-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端子曲がり矯正装置
JPH0270831U (zh) * 1988-11-09 1990-05-30
JPH03136357A (ja) * 1989-10-23 1991-06-11 Riide Electron:Kk 端子リードの曲り矯正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191005B2 (ja) * 1996-11-15 2001-07-23 大洋電産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リード矯正方法及びリード矯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89762A1 (ja) 2023-05-25
JPWO2023089762A1 (zh) 2023-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21851B2 (en) System for performing work on substrate and insertion method
US11304350B2 (en) Board work machine and insertion method
CN108029231B (zh) 对基板作业机及识别方法
EP3616805A1 (en) Lead wire straightening device
CN116636322A (zh) 元件装配装置及矫正端子的姿势的方法
JPWO2017060974A1 (ja) 切断・屈曲装置、および切断装置
JP6648132B2 (ja) 対基板作業機、および認識方法
CN118120345A (zh) 端子矫正装置
US4633584A (en)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solid components for a robotic pickup
JP7242920B2 (ja) 切断・屈曲装置
EP3291658B1 (en) Working machine
JP6851227B2 (ja) 対基板作業機
US10813259B2 (en) Board work machine and insertion method
CN108353533B (zh) 弯曲装置
KR20060110760A (ko) 리드 포밍 장치
EP4123689A1 (en) Substrate working machine
JP6554389B2 (ja) 対基板作業システム
JP7269319B2 (ja) リード部品供給フィーダ、及び屈曲方法
CN114765940B (zh) 引脚元件供料器、对基板作业机及将引脚元件装配于电路基板的方法
WO2021044506A1 (ja) 作業機、および部品装着方法
JP7181328B2 (ja) アキシャルフィーダ、およびアキシャルフィーダによるアキシャルリード部品供給方法
JP2023060222A (ja) 切断・屈曲装置
CN115669254A (zh) 对基板作业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