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91366A - 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及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及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91366A
CN118091366A CN202410223638.5A CN202410223638A CN118091366A CN 118091366 A CN118091366 A CN 118091366A CN 202410223638 A CN202410223638 A CN 202410223638A CN 118091366 A CN118091366 A CN 118091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e
processing unit
line segment
angle
coordi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236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彦志
郑铭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xu Shenzh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xu Shenzh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xu Shenzh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xu Shenzh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236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913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91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913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包含下列操作:通过处理单元从存储单元读取电路布局数据以取得第一导通孔坐标及第二导通孔坐标;通过处理单元计算第一导通孔坐标与第二导通孔坐标的直线方程式而产生第一虚构线;通过处理单元从电路布局数据中搜索与检查范围有交集的信号线段;通过处理单元计算信号线段的起点坐标与终点坐标的直线方程式而产生第二虚构线;及通过处理单元判断第一虚构线与第二虚构线是否交叉而产生交叉判断结果。借此,可通过交叉判断结果得知信号线段是否穿越于第一导通孔与第二导通孔之间。

Description

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及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
技术领域
本揭示内容涉及一种电路检查方法及电路检查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及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电路布局(Layout)中,差分信号线对的走线配置具有特定的要求,例如对于差分信号线对的换层过孔(即导通孔)的限制条件。差分信号线对的走线在PCB中换层时,不能有其他信号线穿越于二导通孔之间,以防止其他信号线和差分信号线对发生电感/电容耦合现象(即串扰,Crosstalk),否则会影响信号传输品质。然而,现有的信号线检查方式通常是依赖人工检查的方式,即利用人眼识别布局软件工具中的二导通孔之间是否被其他信号线穿越。但人眼识别不仅费时费力且效率低,甚至容易发生人为疏失而遗漏或误判信号线的检查,进而影响印刷电路板的布线品质。
由此可知,目前市场上缺乏一种用于检查连接差分信号线对的二导通孔之间是否被其他信号线穿越的方法及其系统,故相关业者均在寻求其解决方式。
发明内容
因此,本揭示内容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及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其通过判断第一虚构线与第二虚构线是否交叉,进而不论在哪一层走线层(Layer)皆可自动检查连接差分信号线对的二导通孔之间是否被其他信号线穿越,使得布线工程师能实时移除穿越二导通孔间的其他信号线,进而能大幅缩短人工检查时间,且提高差分信号线对的传输品质。
依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其包含下列操作:通过一处理单元从一存储单元读取一电路布局数据以取得连接一差分信号线对的一第一导通孔的一第一导通孔坐标及一第二导通孔的一第二导通孔坐标;通过处理单元计算第一导通孔坐标与第二导通孔坐标的一直线方程式而产生一第一虚构线;执行一线段搜索,其通过处理单元从电路布局数据中搜索与一检查范围有交集的一信号线段,并基于信号线段设定一起点坐标与一终点坐标;执行一第二虚构线产生,其通过处理单元计算起点坐标与终点坐标的另一直线方程式而产生一第二虚构线;以及执行一交叉判断,其通过处理单元判断第一虚构线与第二虚构线是否交叉而产生一交叉判断结果。当交叉判断结果为否时,处理单元判定信号线段未穿越第一导通孔与第二导通孔之间。当交叉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一位置判断。
依据本揭示内容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其包含一存储单元以及一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存储一电路布局数据。处理单元连接存储单元,并经配置以实施下列操作:从存储单元读取电路布局数据以取得连接一差分信号线对的一第一导通孔的一第一导通孔坐标及一第二导通孔的一第二导通孔坐标;计算第一导通孔坐标与第二导通孔坐标的一直线方程式而产生一第一虚构线;执行一线段搜索,其从电路布局数据中搜索与一检查范围有交集的一信号线段,并基于信号线段设定一起点坐标与一终点坐标;执行一第二虚构线产生,其计算起点坐标与终点坐标的另一直线方程式而产生一第二虚构线;及执行一交叉判断,其判断第一虚构线与第二虚构线是否交叉而产生一交叉判断结果。当交叉判断结果为否时,处理单元判定信号线段未穿越第一导通孔与第二导通孔之间。当交叉判断结果为是时,处理单元经配置以执行一位置判断。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方式的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示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方式的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依照本揭示内容一些实施例中电路布局数据的示意图;
图4示出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的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用于检查图3的电路布局数据的一信号线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的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用于检查图3的电路布局数据的另一信号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
110:存储单元
111:电路布局数据
120:处理单元
130:输入/输出接口
131:交叉判断结果
132:位置判断结果
133:违规项目
200: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
S01,S02,S03,S031,S032,S033,S04,S05,S06,S07,S08,S09,S091,S092,S093,S094,S095:步骤
A1,A2:检查范围
BL:基准线段
CE:终点坐标
CE1:参考终点坐标
CS:起点坐标
CS1:参考起点坐标
CS11:第1调整后坐标
CS12:第2调整后坐标
CS13:第3调整后坐标
CV1:第一导通孔坐标
CV2:第二导通孔坐标
D:框选距离
D1:第一差分信号线
D2:第二差分信号线
DP:差分信号线对
IL1:第一虚构线
IL2,IL3,IL4,IL5:第二虚构线
L:走线层
M1,M2:中心点
P1,P2:接触垫
PC1:圆心点坐标
Q1,Q2,Q3,Q4:交叉点
r1:半径长度
S1,S2:信号线
S11,S12,S13,S21,S22,S23:信号线段
V1:第一导通孔
V2:第二导通孔
θE1:参考终点角度
θS1:参考起点角度
θS11:第1调整后角度
θS12:第2调整后角度
θS13:第3调整后角度
θS14:第4调整后角度
θu:单位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示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方式的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100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100包含一存储单元110、一处理单元120以及一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130。
存储单元110存储一电路布局数据111、一单位角度θu、一框选距离D以及由多个指令集所编码而成的多个软件程序码。单位角度θu、框选距离D及软件程序码均可用于检查电路布局数据111中连接差分信号线对的二导通孔之间是否被其他信号线穿越。处理单元120信号连接存储单元110与I/O接口130,并可执行存储于存储单元110的软件程序码,使得用于检查电路布局数据111的多个步骤(如后图2的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200)可自动地被执行。经过前述步骤后,处理单元120产生一交叉判断结果131、一位置判断结果132及一违规项目133,并将其传输至I/O接口130,以供布线工程师通过交叉判断结果131、位置判断结果132及违规项目133实时确认电路布局数据111的布线配置是否合适。I/O接口130信号连接存储单元110及外部的各种控制装置,并可自控制装置接收多个输入或命令,其中控制装置可由布线工程师操控。据此,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100可由I/O接口130的输入或命令被操控。例如,布线工程师可经由I/O接口130导入其他电路布局数据或是修改单位角度θu的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单元110可为一机器可读取媒体,其可为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Disk Drive)、磁带(Magnetic Tape)、软碟(Floppy Disk)或光学数据存储装置(OpticalData Storage Device)。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20可为一处理器,其可为但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ing Unit,M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他电子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I/O接口130可包含一屏幕,其用以显示交叉判断结果131、位置判断结果132及违规项目133。在一些实施例中,I/O接口130可包含但不限于,一图形使用者接口(Graphical UserInterface,GUI)。在一些实施例中,I/O接口130可包含但不限于,键盘、数字键盘、鼠标、轨迹球、触控屏幕、游标方向键或其上述的组合。以下段落将配合附图以详细说明本揭示内容的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200。
请一并参阅图1、2、3及4,其中图2示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方式的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200的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依照本揭示内容一些实施例中电路布局数据111的示意图;及图4示出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的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200用于检查图3的电路布局数据111的信号线S1的示意图。如图1、2、3及4所示,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200可由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100执行,其中电路布局数据111主要是由一布局软件工具(例如Allegro、Eagle、Altium、Proteus、Cad或Protel)所建构而得,并可经由I/O接口130导入至存储单元110。电路布局数据111可包含一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一第一导通孔V1、一第二导通孔V2、一差分信号线对DP、二接触垫P1、P2及信号线S1、S2。印刷电路板包含多个走线层,且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均从印刷电路板顶部的走线层贯穿至印刷电路板底部的走线层,而图3仅示出位于印刷电路板中间的一走线层L。差分信号线对DP包含作为正极输出的一第一差分信号线D1与作为负极输出的一第二差分信号线D2。第一差分信号线D1的一端从接触垫P1出线,且第一差分信号线D1的另一端经由第一导通孔V1从顶部的走线层换层至底部的走线层。第二差分信号线D2依此类推,故不另赘述。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200可用于检查电路布局数据111中连接差分信号线对DP的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是否被其他信号线穿越,且将参照图3的电路布局数据111及图4的信号线S1进行说明并包含下列操作。
于步骤S01,通过处理单元120从存储单元110读取电路布局数据111以取得连接第一差分信号线D1的第一导通孔V1的一第一导通孔坐标CV1及连接第二差分信号线D2的第二导通孔V2的一第二导通孔坐标CV2。在步骤S01中,处理单元120连线第一导通孔坐标CV1与第二导通孔坐标CV2以形成一基准线段BL。
于步骤S02,通过处理单元120计算第一导通孔坐标CV1与第二导通孔坐标CV2的一直线方程式而产生一第一虚构线IL1;换句话说,第一虚构线IL1为将基准线段BL无限延伸后所形成的一虚构直线,且在图4中第一虚构线IL1以虚线表示,基准线段BL以实线表示。
于步骤S03,执行一线段搜索,其通过处理单元120从电路布局数据111中搜索与一检查范围A1有交集的一信号线段S12,并基于信号线段S12设定一起点坐标CS与一终点坐标CE
详细地说,步骤S03的线段搜索可包含下列操作。于步骤S031,通过处理单元120从电路布局数据111的印刷电路板中选择层别,即处理单元120从多个走线层中选择走线层L。于步骤S032,通过处理单元120在走线层L中从第一导通孔坐标CV1与第二导通孔坐标CV2的一中心点M1向外扩张一框选距离D而框选出检查范围A1,且从电路布局数据111中选取与检查范围A1有重叠的一信号线段。检查范围A1是由处理单元120于走线层L上以第一导通孔坐标CV1与第二导通孔坐标CV2的中心点M1为一基点往右上、左下延伸框选距离D后所形成的一矩形方框。框选距离D预先存储于存储单元110,并可经由I/O接口130进行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框选距离D可为第一导通孔坐标CV1与第二导通孔坐标CV2之间的距离的一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亦可根据第一导通孔坐标与第二导通孔坐标的中心点、一框选长度及一框选宽度而框选出检查范围。由图3及4可知,信号线S1设置于走线层L上,并包含依序连接的多个信号线段S11、S12、S13,且其各自呈现一直线形。由于信号线S1的信号线段S12与检查范围A1有重叠,因此电路布局数据111中与检查范围A1有交集的信号线段为信号线S1的信号线段S12。
于步骤S033,通过处理单元120判断信号线段S12是呈现一直线形或是一弧形。当信号线段S12呈现“直线形”时,处理单元120将信号线段S12的二端点坐标分别设定为起点坐标CS与终点坐标CE,并依序执行步骤S04与步骤S05。当信号线段S12呈现“弧形”时,处理单元120经配置以执行步骤S09(其将于后述的图5进行说明)。由图4可知,处理单元120确认信号线段S12呈现“直线形”,故将信号线段S12的二端点坐标分别设定为起点坐标CS与终点坐标CE,且继续执行步骤S04与步骤S05,以判断信号线段S12是否穿越于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
于步骤S04,执行一第二虚构线产生,其通过处理单元120计算起点坐标CS与终点坐标CE的另一直线方程式而产生一第二虚构线IL2。
于步骤S05,执行一交叉判断,其通过处理单元120判断第一虚构线IL1与第二虚构线IL2是否交叉而产生一交叉判断结果131。当交叉判断结果131为“否”时,处理单元120判定信号线段S12未穿越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并执行步骤S06。于步骤S06,处理单元120结束检查流程。当交叉判断结果131为“是”时,处理单元120经配置以执行步骤S07。于步骤S07,执行一位置判断,其通过处理单元120判断第一虚构线IL1与第二虚构线IL2的一交叉点Q1是否位于基准线段BL与信号线段S12而产生位置判断结果132。当位置判断结果132为“否”时,处理单元120判定信号线段S12未穿越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并执行步骤S06。当位置判断结果132为“是”时,处理单元120判定信号线段S12穿越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并经配置以执行步骤S08。须注意的是,倘若信号线S1中的任一信号线段被判定是穿越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则整条信号线S1会被判定是穿越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于步骤S08,通过处理单元120记录信号线段S12的整条信号线(即信号线S1)为违规项目133,且由I/O接口130显示违规项目133。
由图4可知,第一虚构线IL1与第二虚构线IL2彼此相交于交叉点Q1,且交叉点Q1位于基准线段BL与信号线段S12上,故交叉判断结果131为“是”,位置判断结果132为“是”,且信号线S1被记录为违规项目133,并显示于I/O接口130。借此,本揭示内容的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200及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100可自动检查连接差分信号线对DP的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是否被信号线S1穿越,使得布线工程师能实时移除信号线S1,进而能大幅缩短人工检查时间,且提高差分信号线对DP的传输品质。
为易于说明前述步骤S09,请一并参阅图1、2、3及5,其中图5示出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的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200用于检查图3的电路布局数据111的另一信号线S2的示意图。如图1、2、3及5所示,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200可用于检查电路布局数据111中连接差分信号线对DP的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是否被信号线S2穿越,其中于第二实施例中步骤S01、S02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不另赘述。
于步骤S03,执行线段搜索,其通过处理单元120从电路布局数据111中搜索与检查范围A2有交集的一信号线段S22,并基于信号线段S22设定一起点坐标与一终点坐标。于步骤S031,通过处理单元120从电路布局数据111的印刷电路板中选择另一走线层(未另示出),其中此另一走线层位于走线层L下方。于步骤S032,通过处理单元120在此另一走线层中从第一导通孔坐标CV1与第二导通孔坐标CV2的一中心点M2向外扩张框选距离D而框选出检查范围A2,且从电路布局数据111中选取与检查范围A2有重叠的一信号线段。由图3及5可知,信号线S2设置于位在走线层L下方的此另一走线层,并包含依序连接的多个信号线段S21、S22、S23,且其各自呈现弧形。由于信号线S2的信号线段S22与检查范围A2有重叠,因此电路布局数据111中与检查范围A2有交集的信号线段为信号线S2的信号线段S22。
于步骤S033,通过处理单元120判断信号线段S22是呈现直线形或是弧形。当信号线段S22呈现“弧形”时,处理单元120经配置以执行步骤S09。由图5可知,处理单元120确认信号线段S22呈现“弧形”,并执行步骤S09。详细地说,电路布局数据111可包含对应信号线段S22的一圆心点坐标PC1、一半径长度r1及一弧线方向。信号线S2的各信号线段S21、S22、S23是由布局软件工具以圆心点坐标PC1作为圆心,并通过半径长度r1与弧线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所绘制而得。
于步骤S09,处理单元120经配置以执行一弧形检查,并可包含下列操作。于步骤S091,通过处理单元120将信号线段S22的二端点坐标分别设定为一参考起点坐标CS1与一参考终点坐标CE1,并根据圆心点坐标PC1与半径长度r1计算对应参考起点坐标CS1的一参考起点角度θS1与对应参考终点坐标CE1的一参考终点角度θE1
于步骤S092,执行一角度叠加,其通过处理单元120根据对应信号线段S22的弧线方向将参考起点角度θS1叠加i倍的单位角度θu而产生一第i调整后角度,其中i为一正整数,且i的一初始值为1。
于步骤S093,执行一角度判断,其通过处理单元120判断第i调整后角度是否超出参考终点角度θE1而产生一角度判断结果。当角度判断结果“是”时,处理单元120经配置以执行步骤S094;相反地,当角度判断结果为“否”时,处理单元120经配置以执行步骤S095。于步骤S094,执行一第一坐标设定,其通过处理单元120将对应一第i-1调整后角度的一第i-1调整后坐标与参考终点坐标CE1分别设定为一起点坐标与一终点坐标,并依序执行步骤S04与步骤S05。于步骤S095,执行一第二坐标设定,其包含:通过处理单元120将对应第i-1调整后角度的第i-1调整后坐标及对应第i调整后角度的一第i调整后坐标分别设定为一起点坐标与一终点坐标,并依序执行步骤S04与步骤S05;及通过处理单元120将i设为i+1并重复执行步骤S092与步骤S093。
举例来说,在首次(i=1)的步骤S092中,处理单元120从电路布局数据111取得的弧线方向为一逆时针方向,处理单元120将参考起点角度θS1沿逆时针方向叠加1倍的单位角度θu而产生第1调整后角度θS11。在首次的步骤S093中,基于逆时针方向而言,第1调整后角度θS11未超出参考终点角度θE1,故角度判断结果为“否”,处理单元120执行步骤S095。在首次的步骤S095中,处理单元120将对应第0调整后角度(即为参考起点角度θS1)的第0调整后坐标(即为参考起点坐标CS1)设定为起点坐标,并将对应第1调整后角度θS11的一第1调整后坐标CS11设定为终点坐标,并依序执行步骤S04与步骤S05。
在首次的步骤S04中,处理单元120计算起点坐标(即参考起点坐标CS1)与终点坐标(即第1调整后坐标CS11)的一直线方程式而产生一第二虚构线IL3。在首次的步骤S05中,处理单元120判断第一虚构线IL1与第二虚构线IL3是否交叉而产生一交叉判断结果131。由图5可知,第一虚构线IL1与第二虚构线IL3彼此相交于交叉点Q2,但是交叉点Q2没有位于基准线段BL与信号线段S22的一第一子线段(即参考起点坐标CS1连线至第1调整后坐标CS11的一弧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位角度θu可为22.5°,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须说明的是,若单位角度θu越小时,信号线段S22会被切割成越多个子线段,因此前述第一子线段会更趋近于参考起点坐标CS1连线至第1调整后坐标CS11的一直线,故交叉判断结果131为“是”,位置判断结果132为“否”,处理单元120判定信号线段S22的第一子线段未穿越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此时,处理单元120将i设为i+1并重复执行步骤S092与步骤S093。
在第二次(i=2)的步骤S092中,处理单元120将参考起点角度θS1沿逆时针方向叠加2倍的单位角度θu而产生第2调整后角度θS12。在第二次的步骤S093中,第1调整后角度θS12未超出参考终点角度θE1,故角度判断结果为“否”,处理单元120执行步骤S095。在第二次的步骤S095中,处理单元120将对应第1调整后角度θS11的第1调整后坐标CS11设定为起点坐标,并将对应第2调整后角度θS12的一第2调整后坐标CS12设定为终点坐标,并依序执行步骤S04与步骤S05。
在第二次的步骤S04中,处理单元120计算起点坐标(即第1调整后坐标CS11)与终点坐标(即第2调整后坐标CS12)的一直线方程式而产生一第二虚构线IL4。在第二次的步骤S05中,处理单元120判断第一虚构线IL1与第二虚构线IL4是否交叉而产生一交叉判断结果131。由图5可知,第一虚构线IL1与第二虚构线IL4彼此相交于交叉点Q3,但是交叉点Q3没有位于基准线段BL与信号线段S22的一第二子线段(即第1调整后坐标CS11连线至第2调整后坐标CS12的一弧线)上,故交叉判断结果131为“是”,位置判断结果132为“否”,处理单元120判定信号线段S22的第二子线段未穿越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
第三次(i=3)的步骤S092、步骤S093、步骤S04及步骤S05可用于判断信号线段S22的一第三子线段(即第2调整后坐标CS12连线至一第3调整后坐标CS13的一弧线)是否穿越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且其依此类推,故不另赘述。以下继续说明第四次(i=4)的各步骤。
在第四次的步骤S092中,处理单元120将参考起点角度θS1沿逆时针方向叠加4倍的单位角度θu而产生第4调整后角度θS14。在第四次的步骤S093中,第4调整后角度θS14已超出参考终点角度θE1,故角度判断结果为“是”,处理单元120执行步骤S094。在步骤S094中,处理单元120将对应一第3调整后角度θS13的第3调整后坐标CS13设定为起点坐标,并将参考终点坐标CE1设定为终点坐标,并依序执行步骤S04与步骤S05。
在第四次的步骤S04中,处理单元120计算起点坐标(即第3调整后坐标CS13)与终点坐标(即参考终点坐标CE1)的一直线方程式而产生一第二虚构线IL5。在第四次的步骤S05中,处理单元120判断第一虚构线IL1与第二虚构线IL5是否交叉而产生一交叉判断结果131。由图5可知,第一虚构线IL1与第二虚构线IL5彼此相交于交叉点Q4,但是交叉点Q4没有位于基准线段BL与信号线段S22的一第四子线段(即第3调整后坐标CS13连线至参考终点坐标CE1的一弧线)上,故交叉判断结果131为“是”,位置判断结果132为“否”,处理单元120判定信号线段S22的第四子线段未穿越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借此,本揭示内容的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200可自动检查信号线S2的信号线段S22中各子线段是否穿越于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进而能大幅缩短人工检查时间,且提高差分信号线对DP的传输品质。须注意的是,倘若信号线段S22中的任一子线段被判定是穿越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则整条信号线S2会被判定是穿越第一导通孔V1与第二导通孔V2之间。
由上述实施方式可知,本揭示内容具有下列优点:其一,在PCB的任一走线层皆可自动检查连接差分信号线对的二导通孔之间是否被其他信号线穿越。其二,通过I/O接口显示交叉判断结果、位置判断结果及违规项目,使得布线工程师能实时移除穿越二导通孔间的其他信号线,进而能大幅缩短人工检查时间,且提高差分信号线对的传输品质。其三,无论穿越二导通孔间的其他信号线是何种角度或形状,本揭示内容都能实现信号线穿越检查。
虽然本揭示内容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内容,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揭示内容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动与润饰,因此本揭示内容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通过一处理单元从一存储单元读取一电路布局数据以取得连接一差分信号线对的一第一导通孔的一第一导通孔坐标及一第二导通孔的一第二导通孔坐标;
通过该处理单元计算该第一导通孔坐标与该第二导通孔坐标的一直线方程式而产生一第一虚构线;
执行一线段搜索,其通过该处理单元从该电路布局数据中搜索与一检查范围有交集的一信号线段,并基于该信号线段设定一起点坐标与一终点坐标;
执行一第二虚构线产生,其通过该处理单元计算该起点坐标与该终点坐标的另一直线方程式而产生一第二虚构线;以及
执行一交叉判断,其通过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第一虚构线与该第二虚构线是否交叉而产生一交叉判断结果;
其中,当该交叉判断结果为否时,该处理单元判定该信号线段未穿越该第一导通孔与该第二导通孔之间;
其中,当该交叉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一位置判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连线该第一导通孔坐标与该第二导通孔坐标以形成一基准线段,且该位置判断包含:
通过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第一虚构线与该第二虚构线的一交叉点是否位于该基准线段与该信号线段而产生一位置判断结果;
其中,当该位置判断结果为否时,该处理单元判定该信号线段未穿越该第一导通孔与该第二导通孔之间;
其中,当该位置判断结果为是时,该处理单元判定该信号线段穿越该第一导通孔与该第二导通孔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通孔与该第二导通孔均贯穿一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包含多个走线层,且该线段搜索包含:
通过该处理单元选择所述多个走线层的一者;及
通过该处理单元于所述多个走线层的该者中从该第一导通孔坐标与该第二导通孔坐标的一中心点向外扩张一框选距离而框选出该检查范围,且从该电路布局数据中选取与该检查范围有重叠的该信号线段;
其中,该框选距离为该第一导通孔坐标与该第二导通孔坐标之间的一距离的一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线段搜索包含:
通过该处理单元判断该信号线段是呈现一直线形或是一弧形;
其中,当该信号线段呈现该直线形时,该处理单元将该信号线段的二端点坐标分别设定为该起点坐标与该终点坐标,并依序执行该第二虚构线产生与该交叉判断;
其中,当该信号线段呈现该弧形时,执行一弧形检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布局数据包含对应该信号线段的一圆心点坐标与一半径长度,且该弧形检查包含:
通过该处理单元将该信号线段的该二端点坐标分别设定为一参考起点坐标与一参考终点坐标,并根据该圆心点坐标与该半径长度计算对应该参考起点坐标的一参考起点角度与对应该参考终点坐标的一参考终点角度;
执行一角度叠加,其通过该处理单元将该参考起点角度叠加i倍的一单位角度而产生一第i调整后角度,其中i为一正整数,且i的一初始值为1;及
执行一角度判断,其通过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第i调整后角度是否超出该参考终点角度而产生一角度判断结果;
其中,当该角度判断结果是时,执行一第一坐标设定,其通过该处理单元将对应一第i-1调整后角度的一第i-1调整后坐标与该参考终点坐标分别设定为该起点坐标与该终点坐标,并依序执行该第二虚构线产生与该交叉判断;
其中,当该角度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一第二坐标设定,其包含:
通过该处理单元将对应该第i-1调整后角度的该第i-1调整后坐标及对应该第i调整后角度的一第i调整后坐标分别设定为该起点坐标与该终点坐标,并依序执行该第二虚构线产生与该交叉判断;及
通过该处理单元将i设为i+1并重复执行该角度叠加与该角度判断。
6.一种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存储单元,存储一电路布局数据;以及
一处理单元,连接该存储单元,并经配置以实施下列操作:
从该存储单元读取该电路布局数据以取得连接一差分信号线对的一第一导通孔的一第一导通孔坐标及一第二导通孔的一第二导通孔坐标;
计算该第一导通孔坐标与该第二导通孔坐标的一直线方程式而产生一第一虚构线;
执行一线段搜索,其从该电路布局数据中搜索与一检查范围有交集的一信号线段,并基于该信号线段设定一起点坐标与一终点坐标;
执行一第二虚构线产生,其计算该起点坐标与该终点坐标的另一直线方程式而产生一第二虚构线;及
执行一交叉判断,其判断该第一虚构线与该第二虚构线是否交叉而产生一交叉判断结果;
其中,当该交叉判断结果为否时,该处理单元判定该信号线段未穿越该第一导通孔与该第二导通孔之间;
其中,当该交叉判断结果为是时,该处理单元经配置以执行一位置判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连线该第一导通孔坐标与该第二导通孔坐标以形成一基准线段,于该位置判断中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第一虚构线与该第二虚构线的一交叉点是否位于该基准线段与该信号线段而产生一位置判断结果;
其中,当该位置判断结果为否时,该处理单元判定该信号线段未穿越该第一导通孔与该第二导通孔之间;
其中,当该位置判断结果为是时,该处理单元判定该信号线段穿越该第一导通孔与该第二导通孔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通孔与该第二导通孔均贯穿一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包含多个走线层,于该线段搜索中该处理单元选择所述多个走线层的一者,并于所述多个走线层的该者中从该第一导通孔坐标与该第二导通孔坐标的一中心点向外扩张一框选距离而框选出该检查范围,且从该电路布局数据中选取与该检查范围有重叠的该信号线段;
其中,该框选距离为该第一导通孔坐标与该第二导通孔坐标之间的一距离的一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于该线段搜索中该处理单元判断该信号线段是呈现一直线形或是一弧形;
其中,当该信号线段呈现该直线形时,该处理单元将该信号线段的二端点坐标分别设定为该起点坐标与该终点坐标,并依序执行该第二虚构线产生与该交叉判断;
其中,当该信号线段呈现该弧形时,该处理单元经配置以执行一弧形检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布局数据包含对应该信号线段的一圆心点坐标与一半径长度,且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弧形检查以实施下列操作:
将该信号线段的该二端点坐标分别设定为一参考起点坐标与一参考终点坐标,并根据该圆心点坐标与该半径长度计算对应该参考起点坐标的一参考起点角度与对应该参考终点坐标的一参考终点角度;
执行一角度叠加,其将该参考起点角度叠加i倍的一单位角度而产生一第i调整后角度,其中i为一正整数,且i的一初始值为1;及
执行一角度判断,其判断该第i调整后角度是否超出该参考终点角度而产生一角度判断结果;
其中,当该角度判断结果是时,该处理单元执行一第一坐标设定,其将对应一第i-1调整后角度的一第i-1调整后坐标与该参考终点坐标分别设定为该起点坐标与该终点坐标,并依序执行该第二虚构线产生与该交叉判断;
其中,当该角度判断结果为否时,该处理单元执行一第二坐标设定以实施下列操作:
将对应该第i-1调整后角度的该第i-1调整后坐标及对应该第i调整后角度的一第i调整后坐标分别设定为该起点坐标与该终点坐标,并依序执行该第二虚构线产生与该交叉判断;及
将i设为i+1并重复执行该角度叠加与该角度判断。
CN202410223638.5A 2024-02-28 2024-02-28 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及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 Pending CN1180913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23638.5A CN118091366A (zh) 2024-02-28 2024-02-28 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及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23638.5A CN118091366A (zh) 2024-02-28 2024-02-28 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及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91366A true CN118091366A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45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23638.5A Pending CN118091366A (zh) 2024-02-28 2024-02-28 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及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9136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75971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 rule checking
US659820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modifying integrated circuit power rails
JP2002009160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自動レイアウト方法、この方法で製造した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この方法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EP1657659B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return route check method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pattern design cad device
US20110061039A1 (en) Circuit board design aid apparatus, circuit board design aid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ting circuit board design aid program
CN109492310B (zh) 一种线路检查的方法及检查装置
TW201310267A (zh) 佈線檢查系統及方法
CN118091366A (zh) 信号线穿越检查方法及信号线穿越检查系统
US7389486B2 (en) Arc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230039473A1 (en) Wiring quality tes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6162043B2 (ja) 三次元空間を用いた電子基板の電気設計装置、電気設計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ー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2005026825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trace widths of a PCB layout
JPWO2007066411A1 (ja) 半導体装置などの回路の設計装置、その設計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90243121A1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layout method for the same
CN112347734A (zh) 集成电路电子自动化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JPWO2009037738A1 (ja) 引出し配線方法、引出し配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引出し配線装置
JP6365270B2 (ja) 設計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設計方法
CN118131012A (zh) 布线检查方法及布线检查系统
TW201435630A (zh) 積體電路設計中之通孔嵌入
TWI831584B (zh) 引線處理裝置以及引線布局方法
JP5187217B2 (ja) 半導体レイアウト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275541B2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の配線チェック方法およびこの配線チェック方法を実現するための配線チェック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この配線チェック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3076159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レイアウト検証方法
JP2005174014A (ja) 部品クリアランスチェック装置
CN117494647A (zh) 芯片版图的布线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芯片版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