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59545A - 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59545A
CN118059545A CN202410283946.7A CN202410283946A CN118059545A CN 118059545 A CN118059545 A CN 118059545A CN 202410283946 A CN202410283946 A CN 202410283946A CN 118059545 A CN118059545 A CN 118059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ulsifier
glucose
reaction
sea urchin
raw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839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吴陈文
张双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jiaxinc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jiaxinc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jiaxinc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jiaxinc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839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595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59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59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制备表面含有羟基的碳球;S2、通过酯化反应将马来酸酐接枝到碳球的表面,得到中间产物;S3、通过巯基‑烯点击反应将烷基硫醇接枝到中间产物上,得到破乳剂。本发明破乳剂具有一个亲水中心核和数条疏水支链,具有高效的破乳效率,破乳后水相的透光率高,乳液除油率可达99%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破乳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形成乳液,随着增强采油技术的广泛应用,乳状液中水的含量越来越高。此外,在日常生活和石油化工生产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O/W乳液)。这些乳状液通常都是有害的,不仅会对工艺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而且废水一旦泄漏到环境中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然而,含油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吸附/组装导致油水相分离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近年来,已有多种技术用于处理含油废水,包括吸油、过滤、电凝、溶剂萃取等。然而,这些技术都有其固有的弊端,如原材料成本高、处理效率低、能耗高、设备设置程序复杂等。采用化学破乳剂使含油废水破乳被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破乳剂大多是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为基底,通过“接枝、换骨、扩链”等方式改性制备。这类破乳剂不但原料成本昂贵,而且使用后对环境存在潜在的二次污染的风险。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成本低廉、环境友好且破乳效率高的O/W型破乳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破乳剂原料成本昂贵、易导致环境污染及破乳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制备表面含有羟基的碳球;
S2、通过酯化反应将马来酸酐接枝到碳球的表面,得到中间产物;
S3、通过巯基-烯点击反应将烷基硫醇接枝到中间产物上,得到破乳剂。
本发明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制备表面富含羟基的亲水碳球,此过程反应涉及低聚糖分子之间的脱水交联聚合成球;再将马来酸酐通过与羟基的酯化反应接枝到碳球表面,最后通过硫醇-烯点击化学反应将十二烷基硫醇接枝到中间产物上,形成类似海胆型的破乳剂。
优选的,步骤S1具体包括:按重量份计,将5~10份葡萄糖溶解在40~60份蒸馏水中得到葡萄糖溶液;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结束,待反应液冷却后将产物过滤洗涤得到碳球。
优选的,步骤S1中,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60~220℃,水热反应时间为6~10小时。
进一步优选的,水热反应是在180℃下反应6h;水热反应结束后碳球通过过滤获得,碳球通过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三次。
优选的,步骤S2具体包括:将碳球通过超声分散在第一溶剂中,加入马来酸酐和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得到中间产物;其中,碳球和马来酸酐之间的比例为(0.5~1.0)g:(0.01~0.04)mol。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溶剂为二甲苯,第一溶剂与碳球之间的比例为(15~30)mL:(0.5~1.0)g;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催化剂加量为酯化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的0.01%;酯化反应结束后通过过滤获得中间产物,中间产物通过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三次。
优选的,步骤S2中,酯化反应的温度为80~120℃,反应时间为4~10小时;进一步优选为90℃下反应6小时。
优选的,步骤S3具体包括:将中间产物通过超声分散在第二溶剂中,缓慢加入烷基硫醇,再加入引发剂进行巯基-烯点击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得到中间产物;其中,烷基硫醇的加入量与步骤S2中马来酸酐的加入量摩尔比为1:1。
本发明步骤S3点击反应中,中间产物的加量为步骤S2过滤所得的全部中间产物。
进一步优选的,第二溶剂为二甲苯,第二溶剂与步骤S2中的碳球之间的比例为(15~30)mL:(0.5~1.0)g;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加量为巯基-烯点击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的0.01%;反应结束后通过过滤获得最终产物,采用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三次最终产物。
优选的,烷基硫醇包括但不限于十二烷基硫醇、辛基硫醇和十六烷基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S3中,巯基-烯点击反应的温度为100~140℃,反应时间为4~8小时;进一步优选为120℃下反应4小时。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本申请提供的海胆型破乳剂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和破乳效率高等优点。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破乳剂在O/W乳液破乳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提供的海胆型破乳剂的原材料易得,成本低廉,绿色无污染,且制备方法简单;
(2)本发明提供的海胆型破乳剂,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备碳球;通过酸酐和羟基的酯化反应将马来酸酐接枝到碳球上;通过硫醇-烯点击化学反应将十二烷基硫醇接枝到上述中间产物上,得到目标产物破乳剂,其具有一个亲水中心核和数条疏水支链,使破乳剂具有类似于海胆的形貌;
(3)本发明提供的海胆型破乳剂,在室温下处理含油量1%的O/W乳状液,具有高效的破乳效率:破乳后水相的透光率高,乳液除油率可高达99%以上,能适用于中性和酸性条件且具有高耐盐性。
进一步地,烷基硫醇的碳链长度越长,则海胆型破乳剂的疏水性越强;烷基硫醇的加量越多,破乳剂的疏水性同样越强。因此,本发明还可以通过控制烷基硫醇的链长和加量控制海胆型破乳剂的亲水亲油平衡,使其表面润湿性可控,进而调控其破乳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海胆型破乳剂的合成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海胆型破乳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SEM);
图3是实施例1中海胆型破乳剂的红外光谱图(FT-IR);
图4是实施例1中海胆型破乳剂在不同浓度梯度下对含油1wt%的O/W乳状液的破乳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目前商业破乳剂多采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EO-PO)嵌段聚醚为主链的结构。本发明设计的破乳剂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碳球,马来酸酐为桥接,接枝了十二硫醇疏水链,相比现有的商业破乳剂,本发明所提供的破乳剂具备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将5g葡萄糖溶解在40mL的蒸馏水中得到葡萄糖溶液,随后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在180℃下水热反应6h。冷却后将产物过滤洗涤得到碳球。
(2)将0.5g碳球通过超声分散在20mL二甲苯中,加入0.98g(0.01mol)的马来酸酐,加入酯化反应的反应物(即碳球和马来酸酐,后续实施例同理)总质量0.01%的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在90℃下反应6小时,将混合溶液过滤洗涤得到中间产物。
(3)将步骤(2)所得所有中间产物通过超声分散在20mL二甲苯中,缓慢加入2.02g(0.01mol)的十二烷基硫醇,加入巯基-烯点击反应的反应物(即中间产物和十二烷基硫醇,后续实施例同理)总质量0.01%的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120℃下反应4小时,将混合溶液过滤洗涤得到海胆型破乳剂。
依据上述制备方法,实施例1的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海胆型破乳剂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其粒径均在400nm左右,具有纳米材料优异的界面性质。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海胆型破乳剂的红外光谱图,可以看出,在3419cm-1处的峰归因于O-H的伸缩振动。2917cm-1和2859cm-1处的峰分别归属于C-H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1047cm-1处的峰与碳球上C-O-C的振动有关。在1731cm-1处观察到的吸收峰与酯基上的C=O伸缩振动相关,表明马来酸酐与碳球表面的羟基成功发生反应。在788cm-1处的峰归因于十二烷基硫醇长烷基链上的-(CH2)n-伸缩振动,证实了十二烷基硫醇接枝到碳球上。综上,可以确认海胆型破乳剂成功合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将5g葡萄糖溶解在40mL的蒸馏水中得到葡萄糖溶液,随后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在180℃下水热反应6h。冷却后将产物过滤洗涤得到碳球。
(2)将0.5g碳球通过超声分散在20mL二甲苯中,加入0.49g(0.005mol)的马来酸酐,加入总质量0.01%的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在90℃下反应6小时,将混合溶液过滤洗涤得到中间产物。
(3)将步骤(2)所得所有中间产物通过超声分散在20mL二甲苯中,缓慢加入1.01g(0.005mol)的十二烷基硫醇,加入总质量0.01%的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120℃下反应4小时,将混合溶液过滤洗涤得到海胆型破乳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将5g葡萄糖溶解在40mL的蒸馏水中得到葡萄糖溶液,随后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在180℃下水热反应6h。冷却后将产物过滤洗涤得到碳球。
(2)将0.5g碳球通过超声分散在20mL二甲苯中,加入1.47g(0.015mol)的马来酸酐,加入总质量0.01%的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在90℃下反应6小时,将混合溶液过滤洗涤得到中间产物。
(3)将步骤(2)所得所有中间产物通过超声分散在20mL二甲苯中,缓慢加入3.03g(0.015mol)的十二烷基硫醇,加入总质量0.01%的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120℃下反应4小时,将混合溶液过滤洗涤得到海胆型破乳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将5g葡萄糖溶解在40mL的蒸馏水中得到葡萄糖溶液,随后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在180℃下水热反应6h。冷却后将产物过滤洗涤得到碳球。
(2)将0.5g碳球通过超声分散在20mL二甲苯中,加入0.98g(0.01mol)的马来酸酐,加入总质量0.01%的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在90℃下反应6小时,将混合溶液过滤洗涤得到中间产物。
(3)将步骤(2)所得所有中间产物通过超声分散在20mL二甲苯中,缓慢加入1.46g的正辛基硫醇,加入总质量0.01%的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120℃下反应4小时,将混合溶液过滤洗涤得到海胆型破乳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将5g葡萄糖溶解在40mL的蒸馏水中得到葡萄糖溶液,随后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在180℃下水热反应6h。冷却后将产物过滤洗涤得到碳球。
(2)将0.5g碳球通过超声分散在20mL二甲苯中,加入0.98g(0.01mol)的马来酸酐,加入总质量0.01%的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在90℃下反应6小时,将混合溶液过滤洗涤得到中间产物。
(3)将步骤(2)所得所有中间产物通过超声分散在20mL二甲苯中,缓慢加入2.58g(0.01mol)的十六烷基硫醇,加入总质量0.01%的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120℃下反应4小时,将混合溶液过滤洗涤得到海胆型破乳剂。
基于实施例1~5中所制备的海胆型破乳剂,用如下试验说明该破乳剂在破乳含油废水中的应用。
应用例1
将实施例1~5所制备的海胆型破乳剂对含油废水进行破乳,并评估其破乳性能:
将5重量份的原油加入到49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加热到60℃,然后以11000r/min的转速搅拌20分钟,重复这个过程三次直至得到稳定的水包油乳液。
准确称取0.004重量份的实施例1~5制备的海胆型破乳剂分别加入到1重量份的蒸馏水中,超声2~4分钟形成均匀的悬浊液,再向其中加入19重量份的1wt%的O/W乳液,在旋转振荡器上以2500r/min的转速振荡2分钟。室温下静置30分钟后,观察其破乳情况,测量其破乳后水相的透光率,按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计算其除油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实施例制备的海胆型破乳剂的破乳效果
组别 破乳剂浓度 水相透光率 除油率
实施例1 200mg/L 90.61% 99.12%
实施例2 200mg/L 65.13% 81.72%
实施例3 200mg/L 71.34% 85.24%
实施例4 200mg/L 23.17% 56.95%
实施例5 200mg/L 61.28% 78.25%
注:表中“破乳剂浓度”指的是破乳剂在水包油乳液中的浓度。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海胆型破乳剂具有优异的破乳性能,破乳后水相的透光率可达90%以上,除油率在99%以上。烷基硫醇的烷基链长度的长短也会影响海胆型破乳剂的亲水亲油值,如实施例4中烷基硫醇的链长过短,导致其亲水性过强,从而影响其破乳性能,最佳的烷基硫醇链长为十二烷基硫醇。此外,烷基硫醇的加量同样会影响破乳剂表面的润湿性,烷基硫醇的加量越多,海胆型破乳剂的疏水性越高,从表1可以看出,十二烷基硫醇的最佳加量为2.02g。
应用例2
考察实施例1制备的破乳剂在不同浓度下对含油废水的破乳性能:
准确称取0.001、0.002、0.003、0.004、0.005重量份的实施例1制备的海胆型破乳剂分别加入到1重量份的蒸馏水中,超声2~4分钟形成均匀的悬浊液,再向其中加入19重量份的1wt%的O/W乳液,在旋转振荡器上以2500r/min的转速振荡2分钟。室温下静置30分钟后,观察其破乳情况,测量其破乳后水相的透光率,按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计算其除油率,结果如表2以及图4所示。
表2不同浓度的实施例1制备的海胆型破乳剂的破乳效果
组别 破乳剂浓度 水相透光率 除油率
实施例1 50mg/L 0.52% 3.84%
实施例1 100mg/L 11.53% 44.36%
实施例1 150mg/L 46.16% 72.38%
实施例1 200mg/L 90.61% 99.12%
实施例1 250mg/L 88.33% 94.25%
注:表中“破乳剂浓度”指的是破乳剂在水包油乳液中的浓度。
其中,除了海胆型破乳剂的用量按照表2进行变化,其他测试条件与表1中的测试条件相同。由表2和图4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破乳剂具有良好的破乳性能,且其破乳性能随着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在200mg/L时其具有最佳的破乳性能,水相透光率和除油率分别达到90.61%和99.12%。然而,破乳剂浓度过大时,可能会导致乳液的再乳化现象,从而降低了其破乳性能。
应用例3
考察实施例1制备的破乳剂在对不同盐度的含油废水的破乳性能:
准确称取0.004重量份实施例1制备的海胆型破乳剂加入到1重量份的蒸馏水中,称取0.02、0.04、0.06、0.08和0.1重量份的氯化钠加入19重量份的1wt%的O/W乳液中,配制成不同盐度的O/W乳液。将乳液分别加入到含有破乳剂的蒸馏水中,在旋转振荡器上以2500r/min的转速振荡2分钟。室温下静置30分钟后,观察其破乳情况,测量其破乳后水相的透光率,按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计算其除油率,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1制备的海胆型破乳剂对不同盐度乳液的破乳效果
组别 乳液盐度 破乳剂浓度 水相透光率 除油率
实施例1 0mg/L 200mg/L 90.61% 99.12%
实施例1 1000mg/L 200mg/L 90.54% 99.06%
实施例1 2000mg/L 200mg/L 90.37% 99.02%
实施例1 3000mg/L 200mg/L 90.13% 98.96%
实施例1 4000mg/L 200mg/L 90.08% 98.95%
实施例1 5000mg/L 200mg/L 89.98% 98.89%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加了盐之后,海胆型破乳剂对含油废水的破乳效率基本没有降低,且即使在5000mg/L的高盐度环境下,海胆型破乳剂仍然具有89.98%的水相透光率和98.89%的除油率,相比于未加盐的乳液,分别仅降低了0.63%和0.23%,表明本发明海胆型破乳剂具有良好的耐盐性。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对含油废水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在高盐度下同样具有良好的破乳效率,破乳后的水相无色透明,且本发明提供的海胆型破乳剂的原料实现了天然材料资源化,破乳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绿色环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备碳球;通过酯化反应将马来酸酐接枝到碳球上;通过硫醇-烯点击化学反应将十二烷基硫醇接枝到上述中间产物上,得到目标产物海胆型破乳剂。本发明提供的破乳剂具有一个亲水中心核和数条疏水支链,使破乳剂具有类似于海胆的形貌,该破乳剂具有破乳效率快、破乳效果良好,能适用于中性和酸性条件且具有高耐盐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海胆型破乳剂及其应用。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制备表面含有羟基的碳球;
S2、通过酯化反应将马来酸酐接枝到碳球的表面,得到中间产物;
S3、通过巯基-烯点击反应将烷基硫醇接枝到中间产物上,得到破乳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按重量份计,将5~10份葡萄糖溶解在40~60份蒸馏水中得到葡萄糖溶液;
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60~220℃,水热反应时间为6~10小时;
水热反应结束,待反应液冷却后将产物过滤洗涤得到碳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将碳球通过超声分散在第一溶剂中,加入马来酸酐和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得到中间产物;其中,碳球和马来酸酐之间的比例为(0.5~1.0)g:(0.01~0.04)mo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溶剂为二甲苯,第一溶剂与碳球之间的比例为(15~30)mL:(0.5~1.0)g;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催化剂加量为酯化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的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酯化反应的温度为80~120℃,反应时间为4~1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将中间产物通过超声分散在第二溶剂中,加入烷基硫醇,再加入引发剂进行巯基-烯点击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得到中间产物;其中,烷基硫醇与步骤S2中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溶剂为二甲苯,第二溶剂与步骤S2中的碳球之间的比例为(15~30)mL:(0.5~1.0)g;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加量为巯基-烯点击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的0.01%;
烷基硫醇包括十二烷基硫醇、辛基硫醇和十六烷基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巯基-烯点击反应的温度为100~140℃,反应时间为4~8小时。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破乳剂在O/W乳液破乳中的应用。
CN202410283946.7A 2024-03-13 2024-03-13 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80595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83946.7A CN118059545A (zh) 2024-03-13 2024-03-13 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83946.7A CN118059545A (zh) 2024-03-13 2024-03-13 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59545A true CN118059545A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10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83946.7A Pending CN118059545A (zh) 2024-03-13 2024-03-13 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595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zzat et al.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poly (ionic liquid) based on cardanol as demulsifier for heavy crude oil water emulsions
Abdulraheim Green polymeric surface active agents for crude oil demulsification
CN107162154B (zh) 一种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负载型反相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9768A (zh) 亲水-疏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P0260108B1 (en) Hydrophobically functionalized cationic polymers
CN112430333B (zh) 破乳剂、碳纳米管/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ibowo et al. Synthesis of polymeric surfactant from palm oil methyl ester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application
Shen et al. Synthesis of a low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demulsifier and its demulsification mechanism
JPH0332704A (ja) 薬剤の製造中に形成されるエマルジョンの分解
Ao et al. Amine-functionalized cotton for the treatment of oily wastewater
CN118059545A (zh) 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的海胆型破乳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Ding et al. Synthesis and demuls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a Gemini ionic liquid with dual cationic active centers
CN112300340B (zh) 一种含聚醚支链的非离子-阳离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5423A (zh) 木质素基聚合物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Qu et al. Synthesis and demulsification mechanism of an ionic liquid with four hydrophobic branches and four ionic centers
CN111285435B (zh) 一种可回收的氧化石墨烯基季铵化壳聚糖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28016B (zh) 一种树脂聚合液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49067B (zh) 一种用于处理页岩油的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883828A (zh) 一种来源天然产物的低温破乳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90906B (zh) 一种阳离子双子叔铵盐低温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478901B (zh) 一种含有疏水基团的阳离子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其破乳剂及应用
CN114031768B (zh) 一种交联型阳离子反相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32769B (zh) 一种水处理用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5233B (zh) 一种新型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85778A (zh) 一种改性生物质破乳剂的制备方法、破乳剂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