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290C -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机器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290C
CN1180290C CNB011112751A CN01111275A CN1180290C CN 1180290 C CN1180290 C CN 1180290C CN B011112751 A CNB011112751 A CN B011112751A CN 01111275 A CN01111275 A CN 01111275A CN 1180290 C CN1180290 C CN 118029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substrate
scattering layer
light
optical scat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112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3518A (zh
Inventor
上条公高
冈本英司
泷泽圭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Technology HK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13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3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02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29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Abstract

一种可以克服以下缺点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机器,由于观察角度的关系而不能显示设计者意想的颜色,损害显示质量。当作为彩色显示时,具有显示变暗的缺点。选择半径分散的微粒子,在从入射到光学散射层的光的行进方向算起的5°~20°的角度范围内,使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的分散在10%以内,由此制作出光学散射层,即使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也能够观察到相同的颜色。此外,能够将光学散射层作为彩色滤光片。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保持在衬底间的液晶材料施加电压后形成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及使用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机器,更详细地说,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散射层。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是通过控制入射光的偏振方向来进行显示的。这样的的液晶装置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即,利用从装置前面来的光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利用从装置背面或侧面来的光的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和具有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和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两者的功能的半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
这些液晶显示装置为了拓宽观察者的显示识别角度、即视野角一般具有使射出光散射的层。
作为形成这样的散射层的先有的方法,可以举出下面的方法,即,利用旋转涂敷法或滚涂法在衬底表面全面地涂敷一层混合物,该混合物是将折射率与树脂不同的微粒子在树脂中混匀分散后形成的。
但是,由于混合在树脂中的微粒子半径的分散不适当,所以液晶显示装置会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因此,存在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而不能显示设计者想要的颜色从而降低显示质量的问题。此外,还存在显示颜色时显示变暗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质量好的看起来舒服的明亮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机器,即使光学散射层的散射效率高,其色调也不会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变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在一对衬底间保持液晶,在各衬底相向面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电极,而且,至少在一块衬底上形成已将折射率与树脂不同的微粒子分散在该树脂中的光学散射层,其特征在于:具有相同折射率而粒子半径不同的上述微粒子包含在上述光学散射层中,使通过上述光学散射层的散射光在从入射光的行进方向算起的5°~20℃的角度范围内,其各角度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的分散在10%以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在一对衬底间保持液晶,在各衬底相向面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电极,并且,在上述一对衬底中在从观察者看是下侧的衬底的任何一个面上形成光学反射层,在该光学反射层和液晶层之间形成已将折射率与树脂不同的微粒子分散在树脂中的光学散射层,其特征在于:
具有相同折射率而粒子半径不同的上述微粒子包含在上述光学散射层中,对从自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法线方向算起25°的方向入射的光来说,使在通过上述光学散射层并经上述光学反射层反射之后再次通过上述光学散射层而散射的光在相对该液晶装置的法线方向的0°~-25°的角度范围内,其各角度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的分散在10%以内。
这里,在本发明中,希望光学散射层构成为颜色滤光片。若按照该构成,即使已设有颜色滤光片,也可以得到与观察角度无关、不着色、明亮且看起来舒服的显示画面。
进而,最好在光学散射层的表面形成用于平坦化的透明树脂膜。若按照该构成,可以制作形成有平坦的光学散射层的颜色滤光片,能够得到很高的显示质量。
进而,希望在相向的一对衬底中,在至少一块衬底的相向面上形成上述光学散射层。若按照这样的构成,可以得到清晰而不模糊的显示。
此外,希望在相向的一对衬底中,在至少一块衬底的外侧的面上形成上述光学散射层。若按照这样的构成,可以稳定地提供廉价、明亮且看起来舒服的显示装置。
进而,最好在相向的一对衬底中,在从观察者看是下侧的衬底的任何一个面上形成上述光学反射层。在该光学反射层和液晶层之间,形成光学散射层。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提供有效地利用外界光的耗电少的液晶显示装置。
进而,半径分散的上述微粒子最好包含在上述光学散射层中,对从自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法线方向算起25°的方向入射的光来说,使在通过上述光学散射层并经上述光学反射层反射之后再次通过上述光学散射层而散射的光在相对该液晶装置的法线方向的0°~-25°的角度范围内,其各角度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的分散在10%以内。通过这样的构成,即使在利用外界光进行显示时,也可以提供色调不会因观察角度而变化的、显示质量好且看起来舒服的液晶显示装置。
此外,最好在相向的一对衬底中,在从观察者看是下侧的衬底的任何一个面上形成上述光学反射层,在从观察者看是上侧的衬底的任何一个面上形成上述光学散射层。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廉价而稳定地提供有效地利用了外界光的耗电少的液晶显示装置。
此外,最好在相向的一对衬底中,在从观察者看是下侧的衬底的下侧的面上形成上述光学散射层,在上述光学散射层的表面形成光学反射层。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廉价而稳定地提供有效地利用了外界光的耗电少的液晶显示装置。
进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机器的特征是具有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若按照本发明,通过在形成光学散射层时恰当地进行包含在树脂中的微粒子的半径分散,可以得到对比度高的明亮的显示画面,而且色调不随观察角度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模式图。
图2是图1的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当微粒子的折射率为1.38、透明树脂的折射率为1.59、波长是450nm、550nm、650nm时散射效率相对粒子半径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用来测定光学散射层的分光特性的光学测定系统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已着色的光学散射层的部分放大平面图。
图7是表示当微粒子的折射率为1.38、透明树脂的折射率为1.47、波长是450nm、550nm和650nm时散射效率相对粒子半径的关系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TFD部分放大平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TFD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散射层的部分放大平面图。
图11是表示当微粒子的折射率为1.38、透明树脂的折射率为1.59、波长是450nm、550nm和650nm时散射效率相对粒子半径的关系的图。
图12是表示用来测定光学散射层的分光特性的光学测定系统的图。
图13是表示一例使用了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机器的透视图。
图14是表示另一例使用了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机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构成。该第1实施例是将本发明用于无源矩阵驱动方式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这里,图1是表示该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平面图,图2是图1的A-A’线的剖面图。再有,在图1和图2中,为说明方便起见,示出纵横各6根条状电极,但实际上存在很多根电极,此外,因图1、图2中的各层和各部件的大小是按在图面上可识别的比例给出的,故每一层和每一个部件的缩小比例都不同。
首先,在这些图中,在液晶单元51的前面(即图2的上侧表面)配置包含2色性色素的偏光镜60、相位差板66、65。再有,虽然画图时在构成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各要素间留有间隙,但这只是为了画图的方便,实际上,各要素大致呈相互紧密接触的状态。
透过偏光镜60而变成直线偏振光的外界光透过相位差板66、65变成圆偏振光,入射到液晶单元51。入射到液晶单元51的圆偏振光通过加在透明的公共电极21和兼作反射板的段电极11上的电压来选择其偏光轴,由兼作光学反射层的段衬底11反射。反射后的光通过加在段电极11和透明的公共电极21上的电压选择偏光轴后入射到相位差板65、66,并透过偏光镜60。这时,可以通过已选择的偏光轴来选择明显示和暗显示。这时,入射的外界光通过两次透过散射层42可以散射得很宽从而得到明亮的显示。
其次,说明液晶单元的更详细的结构和制造方法。
先说明成为从观察者看去是下侧的衬底(即图2中的下侧)的段衬底。首先,在第1衬底10上,利用溅射法形成1400埃(140nm)厚的由铝形成的金属薄膜,然后,利用光刻法在该金属膜上形成图案,从而形成段电极11。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光学反射层虽然使用了由铝形成的金属反射膜,但只要是能反射可见光的光学层,什么都行,可以使用除铝之外的金属薄膜、电介质薄膜、胆甾醇液晶层等。
再说明形成光学散射层42的公共衬底。
光学散射层42是按15%的重量比将由具有半径分散的含氟树脂(折射率1.35)形成的微粒子41混匀形成透明的丙烯酸聚合物(折射率1.47)40,然后,利用旋转涂敷法在透明的第2衬底20的表面形成膜厚约5μm的薄膜,再利用光刻法形成图案,从而在象素部上形成光学散射层42。
进而,利用蒸镀法或溅射法形成1400埃(140nm)厚的由ITO等形成的透明电介质,再利用光刻法形成图案,从而形成公共电极21。
这时,从混匀的微粒子中选择具有半径分散的微粒子,使通过上述光学散射层的散射光在从入射光的行进方向算起的5°~20°的角度范围内,其各角度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的分散在10%以内。
图3示出当微粒子的折射率为1.35、树脂的折射率为1.47、波长是450nm、550nm、650时散射效率相对粒子半径的各关系曲线204、205、206。在图3中,450nm的光能得到最大散射效率的粒子半径是1.2μm,波长为550nm、650nm的光能得到最大散射效率的粒子半径分别是1.5μm、1.8μm。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半径为1.2μm、1.5μm和1.8μm的微粒子按同一比例混匀。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透明树脂虽然使用了丙烯酸聚合物,但只要是双折射性小、在液晶显示制造工序中能耐热处理个药品处理的都行,例如,可以使用环氧树脂(折射率:1.56~1.66)、聚酯树脂(折射率:1.51~1.57)、硅树脂(折射率:1.35~1.48)、聚酰亚胺树脂(折射率:1.57~1.69)等。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微粒子虽然使用了由含氟树脂形成的微粒子,但除了有机聚合物之外,可以使用由无机物形成的微粒子。
作为由有机聚合物形成的微粒子的例子,可以举出聚四氟乙烯(PTFE)、过烷氧基氟树脂(perfluoroalkoxyresins,PFA)、四氟乙稀-六氟丙稀(tetrafluoroethylene-hexafluoropropylene)共聚物(ETFE)和聚氟乙稀(polyfluorovinyl,PVF)等含氟聚合物。这些含氟聚合物的折射率分别为1.35、1.35、1.40、1.35。
进而,也可以是对其它聚合物添加了氟原子或氟化烷氧基形成的微粒子。此外,也可以是对这些有机聚合物的表面施加了适当的表面处理而形成的微粒子。作为表面处理的例子,例如可以举出将SiO2、ZrO2、Al2O3、ZnO、透明树脂、耦合剂、界面活性剂等涂敷在表面上。
再者,作为由无机物形成的微粒子的例子,可以使用具有立方晶格结构的微粒子、具有正方晶格结构的微粒子和非晶态微粒子等。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举出caF2或MgF2、LaF3、LiF2和NaF等氟化合物。这些氟化合物的折射率分别是1.43、1.38、1.59、1.39和1.34。
接着,在对利用上述方法制作的段衬底和公共衬底的相向的面涂敷定向膜并进行摩擦处理之后,用密封材料31将两块衬底10、20贴合,使段电极11和公共电极21正交,在将液晶材料50封入两块衬底间的空间之后,利用密封材料32进行密封,从而形成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者利用分光测定器对在玻璃衬底上制成了上述光学散射层42的样品710进行测定,分别在从入射到光学散射层42的光的行进方向算起的5°~20°的角度范围内对从光学散射层42来的散射光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进行了测定。
这里,图4示出光学测定系统700。从出光部721来的入射光750在垂直方向上向在玻璃衬底上形成了光学散射层42的样品710射出。入射到样品710并散射后,散射光751入射到分光测定器的受光部720。这时,受光部720对入射光750可以在0°到60°的范围内移动。这样,表1示出当入射光750和散射光751所成的角度为5°、10°、15°、20°时测定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
【表1】
    5°     10°     15°     20°
    X値     0.494     0.269     0.152     0.076
    Y値     0.477     0.271     0.146     0.077
    Z値     0.453     0.260     0.138     0.074
这里,各X值、Y值、Z值是设入射光750为100时的值。这时,因在从5°到20°的范围内各角度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的分散在各角度下分别在10%以内,故由散射层42散射的光不着色,色调不随观察液晶显示装置的角度变化。因此,不会损害液晶显示装置的色表现力。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散射层42配置在相向的一对衬底的内侧,但也可以配置在第2衬底20和相位差板65之间。
此外,也可以设置在兼作光学反射层的段电极11和第1衬底10之间。
此外,也可以将兼作光学反射层的段电极作为ITO等透明电介质薄膜,光学反射层设在第1衬底的下侧。这时,光学散射层43也可以设在光学反射层和第1衬底之间。
再有,在本例中,是以单色显示的无源矩阵驱动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的,但也可以用于使用了TFT(Thin FilmTransistor)元件和TFD(Thin Film Diode)元件等的有源矩阵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外,也可以作为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进而,也可以在第2衬底20和光学散射层42之间设置颜色滤光片,作为可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第2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是应用于无源矩阵驱动方式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
这里,图5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再有,在图5中,为说明方便起见,示出6根条状电极,但实际上存在很多根电极,此外,因图5中的各层和各部件的大小是按在图面上可识别的比例给出的,故每一层和每一个部件的缩小比例都不同。
首先,在图5中,在液晶单元51的前面(即图5的上侧表面)配置包含2色性色素的偏光镜60、相位差板66、65。再有,虽然画图时在构成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各要素间留有间隙,但这只是为了画图的方便,实际上,各要素大致呈相互紧密接触的状态。
透过偏光镜60而变成直线偏振光的外界光透过相位差板66、65变成圆偏振光,入射到液晶单元51。入射到液晶单元51的圆偏振光通过加在透明的公共电极401和段电极11上的电压来选择其偏光轴,由作为光学反射层的铝薄膜15反射。反射后的光通过加在段电极11和透明的公共电极401上的电压选择偏光轴后入射到相位差板65、66,并透过偏光镜60。这时,可以通过已选择的偏光轴来选择明显示和暗显示。这时,入射的外界光通过两次透过散射层43可以散射得很宽从而得到明亮的显示。此外,因散射层43由彩色滤光片形成,故从液晶显示装置射出的光被着色。
其次,说明液晶单元51的更详细的结构和制造方法。
这里,图6是已形成散射层43的公共衬底400的剖面图。先说明成为从观察者看去是下侧的衬底(即图5的下侧)的段衬底。首先,在第1衬底10上,利用溅射法形成由1400埃(140nm)厚的铝薄膜15形成的光学反射层。
接着,利用旋转涂敷法在已形成光学反射层的衬底上涂敷2μm厚的含有碳黑的感光性有机膜,之后,利用光刻法作成20μm宽的图形,形成黑色条420。
进而,按15%重量比的比例将由具有半径分散的硅系树脂(折射率1.38)形成的微粒子与分别含有红色、蓝色和绿色的着色料的感光性丙烯系树脂(折射率1.47)混匀后,利用旋转涂敷法进行涂敷,再利用光刻法分别形成兼作光学散射层的彩色滤光片411、412和413。
进而,涂敷透明的丙烯系树脂层440,平坦化后利用蒸镀法或溅射法形成1400埃(140nm)厚的ITO等透明电介质,再利用光刻法形成图案,从而形成公共电极401。
这时,从混匀的微粒子中选择具有半径分散的微粒子,使通过上述光学散射层的散射光在从入射光的行进方向算起的5°~20°的角度范围内,其各角度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的分散在10%以内。
图7示出当微粒子的折射率为1.38、树脂的折射率为1.47、波长是450nm、550nm、650时散射效率相对粒子半径的各关系曲线207、208、209。
在图7中,450nm的光能得到最大散射效率的粒子半径是1.2μm,波长为550nm、650nm的光能得到最大散射效率的粒子半径分别是1.5μm、1.8μm。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半径为1.2μm、1.5μm和1.8μm的微粒子按同一比例混匀。
此外,作为包含在感光性丙烯树脂中的着色料,可以举出以往使用的单偶氮系、双偶氮系、金属铬盐系、蒽醌系、酞菁系、三丙烯甲烷系等油性染料和碳黑、氧化钛、锌白(氧化锌)、硫化锌等无机颜料以及单偶氮系、双偶氮系、酞菁系、quinacridone系等有机颜料。例如,作为液晶显示装置常用的兰(B)、绿(G)、红(R)着色料,可以分别举出(B)酞菁兰、(G)酞菁绿和(R)胭脂红。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反射层使用了由铝形成的金属反射膜,但只要是能反射可见光的光学层,什么都行,可以使用除铝之外的金属薄膜、电介质薄膜、胆甾醇液晶层等。
其次,说明公共衬底。利用蒸镀法或溅射法在第2衬底20上形成1400埃(140nm)厚的由ITO等形成的透明电介质,利用光刻作成图案,从而形成公共电极21。
接着,在利用上述方法制作的段衬底和公共衬底的相向面涂敷定向膜并进行摩擦处理,然后,用密封材料3 1将两块衬底10、20贴合,使段电极11和公共电极21正交,在将液晶材料50封入两块衬底间的空间之后,利用密封材料32进行密封,从而形成液晶显示装置。
在此,和实施例1同样,利用分光测定器对在玻璃衬底上制成了上述光学散射层43的样品进行了测定,表2示出入射光和散射光所成的角度为5°、10°、15°、20°时测定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
【表2】
    5°     10°     15°     20°
    X値     0.458     0.190     0.146     0.071
    Y値     0.481     0.192     0.152     0.076
    Z値     0.499     0.208     0.155     0.078
这里,因在从5°到20°的范围内各角度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的分散在各角度下分别在10%以内,故由散射层43散射的光不着色,色调不随观察液晶显示装置的角度变化。因此,不会损害液晶显示装置的色表现力。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散射层43配置在相向的一对衬底的相向面上,但也可以配置在第2衬底20和相位差板65之间。
此外,光学散射层也可以设在公共电极401和第2衬底之间。
进而,也可以将光学反射层15配置在第1衬底的外侧。这时,光学散射层43也可以设在光学反射层和第1衬底之间。
再有,在本例中,是以单色显示的无源矩阵驱动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的,但也可以用于使用了TFT(Thin FilmTransistor)元件和TFD(Thin Film Diode)元件等的有源矩阵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外,也可以作为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
(第3实施形态)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本实施形态是应用于使用了TFD元件的可进行彩色显示的有源驱动的反射型液晶装置的例子。作为显示装置的原理与第2实施例同样故省略其说明。
首先,使用图8、图9说明TFD元件300。
TFD元件300以在第1衬底310上形成的绝缘膜312为基础而在其上形成,从绝缘膜312开始按顺序由第1金属膜302、绝缘层304和第2金属膜306构成,具有TFD结构(Thin Film Diode结构)或MIM结构(Metal Insulator Metal结构)。而且,TFD元件300的第1金属膜302与在第1衬底310上形成的作为数据线或扫描线的布线311连接,第2金属膜306与由ITO形成的透明电极301连接。
绝缘膜312例如由氧化钽形成。这里,绝缘膜312形成的主要目的是不使第1金属膜302因在第2金属膜306堆积后等进行的热处理而从基础剥离和不使杂质从基础向第1金属膜扩散。因此,若通过使第1衬底310由例如象石英衬底等那样的耐热性好纯度高的衬底构成可以解决剥离和杂质扩散的问题,则可以省略绝缘膜312。第1金属膜302由导电的金属薄膜形成,例如,由钽或钽合金形成。绝缘膜304例如由氧化膜形成,该氧化膜是在生成液中利用阳极氧化在第1金属膜302的表面上形成的。第2金属膜306由导电的金属薄膜形成,例如,由钽或钽合金形成。
进而,在面向TFD元件300、扫描线311等的液晶面一侧(即图9的上侧表面)设置透明绝缘膜303。
其次,使用图10说明已光学散射层和光学反射层的公共衬底。
首先,在第2衬底38上,利用溅射法形成1400埃(140nm)厚的由铝薄膜360形成的光学反射层。
接着,在已形成光学散射层的公共衬底上,利用旋转涂敷法涂敷2μm厚的含有碳黑的感光性树脂膜,然后,利用光刻法作成宽20μm的图形,形成黑色条355。
进而,利用旋转涂敷法涂敷含有红色、蓝色和绿色的着色料的感光性丙烯系树脂,再利用光刻法分别形成彩色滤光片351、352和353。
进而,按重量比30%的比例将由苯乙稀树脂(折射率1.38)形成的微粒子与透明的丙烯树脂混匀后,利用旋转涂敷法进行涂敷,再利用光刻法形成光学散射层370。
这时,从混匀的微粒子中选择具有半径分散的微粒子,使从第2衬底380的法线方向算起25°方向入射的光通过上述光学散射层并经光学反射层反射再通过光学散射层而形成的散射光在相对第2衬底380的法线方向呈0°~-25°的角度范围内,其各角度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的分散在10%以内。
图11示出波长为450nm、550nm、650时散射效率相对粒子半径的各关系曲线390、391、392。
在图11中,450nm的光能得到最大散射效率的粒子半径是1.2μm,波长为550nm、650nm的光能得到最大散射效率的粒子半径分别是1.5μm、1.8μm。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半径为1.2μm、1.5μm和1.8μm的微粒子按同一比例混匀。
进而,利用蒸镀法或溅射法形成1400埃(140nm)厚的由ITO形成的透明电介质,利用光刻作成图案,从而形成条状公共电极301。
接着,在利用上述方法制作的段衬底和公共衬底的相向面涂敷定向膜并进行摩擦处理,然后,用密封材料31将两块衬底贴合,使布线311和公共电极301正交,在将液晶材料封入两块衬底间的空间之后,利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从而形成液晶显示装置。
在此,利用分光测定器对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测定,这样,在相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法线方向呈0°~-25°的角度范围内,分别测定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法线方向算起25°方向入射的光通过上述光学散射层并经光学反射层反射再通过光学散射层而形成的散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
这里,图12表示光学测定系统800。入射光850从出光部821以相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法线方向25°的角度射出,并入射到液晶显示装置810,在通过上述光学散射层并经光学反射层反射再通过光学散射层散射之后,散射光851入射到分光测定器的受光部820。这时,受光部820可以相对液晶装置的法线方向在0°~-25°的范围内移动。这样,液晶装置的法线方向和散射光851所成的角度为-5°、-10°、-15°、-20°时测定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示于表3。
【表3】
  -5°   -10°   -15°   -20°
  X値   0.146   0.282   0.475   0.574
  Y値   0.146   0.263   0.461   0.608
  Z値   0.158   0.277   0.432   0.634
这里,各X值、Y值、Z值是设入射光850为100时的值。这时,因在从-5°到-20°的范围内各角度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的分散在各角度下分别在10%以内,故由散射层370散射的光不着色,色调不随观察液晶显示装置的角度变化。因此,不会损害液晶显示装置的色表现力。
(第4实施例)
图13表示一例与本发明有关的电子机器。这是电子书籍,是一种便携式信息终端。符号600表示电子书籍本体,其中,符号601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部。
此外,图14表示作为本发明另一例的便携式电话。符号05表示便携式电话本体,其中,符号606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部。这些电子机器因具有上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故具有视角宽、对比度高、清晰明亮的显示画面。
若按照本发明,色调不随观察液晶显示装置的角度变化,能够看到设计者意想的颜色而不受观察角度的影响。特别是,当作为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时,因液晶显示装置能表现的颜色范围宽,故能够实现表现力丰富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外,因能有效地使用散射光,故能够实现对比度高的明亮的液晶显示装置。

Claims (5)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一对衬底间保持液晶,在各衬底相向面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电极,而且,至少在一块衬底上形成已将折射率与树脂不同的微粒子分散在该树脂中的光学散射层,其特征在于:
具有相同折射率而粒子半径不同的上述微粒子包含在上述光学散射层的上述树脂中,使通过上述光学散射层的散射光在从入射光的行进方向算起的5°~20°的角度范围内,其各角度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的分散在10%以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相向的一对衬底中,在从观察者看是下侧的衬底的任何一个面上形成光学反射层,
在该光学反射层和液晶层之间形成上述光学散射层。
3.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散射层构成为颜色滤光片。
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一对衬底间保持液晶,在各衬底相向面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电极,并且,在上述一对衬底中在从观察者看是下侧的衬底的任何一个面上形成光学反射层,在该光学反射层和液晶层之间形成已将折射率与树脂不同的微粒子分散在树脂中的光学散射层,其特征在于:
具有相同折射率而粒子半径不同的上述微粒子包含在上述光学散射层中,对从自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法线方向算起25°的方向入射的光来说,使在通过上述光学散射层并经上述光学反射层反射之后,再次通过上述光学散射层而散射的光在相对该液晶装置的法线方向的0°~-25°的角度范围内,其各角度的光的3刺激值X值、Y值、Z值的分散在10%以内。
5.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或4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
CNB011112751A 2000-03-14 2001-03-13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机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1802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070667 2000-03-14
JP70667/2000 2000-03-14
JP2000339394A JP2001330822A (ja) 2000-03-14 2000-11-07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39394/2000 2000-1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3518A CN1313518A (zh) 2001-09-19
CN1180290C true CN1180290C (zh) 2004-12-15

Family

ID=26587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12751A Expired - Lifetime CN1180290C (zh) 2000-03-14 2001-03-13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机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611305B2 (zh)
JP (1) JP2001330822A (zh)
KR (1) KR100381077B1 (zh)
CN (1) CN118029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56410A (ja) * 1999-08-18 2001-02-27 Nitto Denko Corp 拡散偏光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7436387B2 (en) * 2000-04-06 2008-10-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al device utilizing electrophoresis
JP3967895B2 (ja) * 2000-10-26 2007-08-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3812444B2 (ja) 2002-01-16 2006-08-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TWI359959B (en) * 2003-06-10 2012-03-11 Sumitomo Chemical Co Color filter, adjust method of photo-sensitive res
US7379135B2 (en) * 2004-05-28 2008-05-27 Fujitsu Limite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286192B2 (en) * 2005-06-07 2007-10-23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282004B (en) * 2005-07-01 2007-06-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768604B2 (en) * 2005-09-20 2010-08-03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partially shifted reflectivity curve
TWI334943B (en) * 2006-03-02 2010-12-21 Hannstar Display Corp Twist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683988B2 (en) * 2006-05-10 2010-03-23 Au Optronics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gamma harmonization
TW200823562A (en) * 2006-11-27 2008-06-01 Innolux Display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09119769A1 (ja) * 2008-03-26 2009-10-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型表示装置
JP5277931B2 (ja) * 2008-12-16 2013-08-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JP5496799B2 (ja) * 2010-07-08 2014-05-21 株式会社クラレ 発光体
JP5810504B2 (ja) * 2010-10-18 2015-11-11 Jnc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662271A (zh) * 2011-06-21 2012-09-12 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
SG11201401965SA (en) * 2011-11-04 2014-09-26 Cambrios Technologies Corp Methods for reducing diffuse reflection of nanostructure-base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s and touch panels made of the same
KR20140074495A (ko) 2012-12-10 2014-06-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포토루미네선트 패널, 이를 갖는 포토루미네선트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9049790B2 (en) * 2013-08-13 2015-06-02 Echem Solutions Corp. Masking layer formed by applying developable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s on panel structure
CN105489780A (zh) * 2015-12-31 2016-04-1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滤光片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5388663A (zh) * 2015-12-31 2016-03-09 东旭(昆山)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及包含该彩色滤光片的液晶显示器
CN110082848A (zh) * 2018-01-26 2019-08-02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及包括彩色滤光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KR20210086163A (ko) * 2019-12-31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프라이버시 보호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59506A (en) * 1982-11-08 1984-07-10 Premier Industrial Corporation Incandescent illuminating device with antifragility coating
JPH0646274B2 (ja) * 1984-12-19 1994-06-15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カラ−液晶パネル
US5759643A (en) * 1987-01-16 1998-06-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olarizing plate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JPH0695100A (ja) * 1992-09-11 1994-04-08 Casio Comput Co Ltd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2921356B2 (ja) 1993-09-28 1999-07-1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US5909314A (en) * 1994-02-15 1999-06-0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960042139A (ko) * 1995-05-30 1996-12-21 엄길용 액정표시소자
JPH08334751A (ja) * 1995-06-06 1996-12-17 Sekisui Chem Co Ltd 視野角拡大シー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6383559B1 (en) * 1995-12-07 2002-05-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H10111401A (ja) * 1996-08-14 1998-04-28 Daikin Ind Ltd 反射防止処理物品
JP2904208B2 (ja) 1997-02-25 1999-06-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260399A (ja) * 1997-03-17 1998-09-2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4101339B2 (ja) * 1997-09-25 2008-06-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拡散層付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6319594B1 (en) * 1998-03-17 2001-11-2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ow reflective antistatic hardcoat film
JPH11281970A (ja) 1998-03-30 1999-10-15 Toshiba Corp 反射型液晶表示素子
US5963284A (en) * 1998-04-01 1999-10-05 Ois Optical Imaging Systems, Inc. LCD with diffuser having diffusing particles therein located between polarizers
JP2000019500A (ja) * 1998-06-29 2000-01-21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056125A (ja) 1998-08-06 2000-02-25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05161B1 (ko) * 1999-03-15 2008-02-21 도판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사형 액정표시장치용 전극기판 및 반사형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10050120A (ko) * 1999-08-25 2001-06-15 고사이 아끼오 광 산란 수지층, 이를 이용한 컬러 필터,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312696B1 (ko) * 1999-12-17 2001-11-03 김순택 반사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US6466368B1 (en) * 2000-04-26 2002-10-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ar projection screen with reduced speck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381077B1 (ko) 2003-04-23
CN1313518A (zh) 2001-09-19
US6611305B2 (en) 2003-08-26
US20010046010A1 (en) 2001-11-29
JP2001330822A (ja) 2001-11-30
KR20010096607A (ko) 2001-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0290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机器
CN1219233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仪器
CN102866535B (zh) 包括光转换层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件
CN1297841C (zh) 滤色基板、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US5548425A (en) Reflective LCD having a resin-diffuser with dispersed metal oxide particles between a substrate and pixel electrodes or integral with the pixel electrodes
KR20050109068A (ko) 전기 영동 다중 칼라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866087A (zh) 单间隙透反式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改善其光学特性的方法
CN2598019Y (zh) 反射板、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TW200839405A (en) Electrophoretic color display panel
CN1164971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409157A (zh) 液晶显示元件
CN1700068A (zh) 用于消除视差问题的lcd设备
EP3242342A1 (en) Oled device having optical resonance lay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CN204790248U (zh) 一种阳光下可视的显示装置
JP200605885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28383C (zh) 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
CN1247326A (zh) 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
CN1629697A (zh) 用于显示器的光薄膜组件
CN204289453U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件
CN1160591C (zh) 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用彩色滤波器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27672C (zh) 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
CN1475840A (zh) 一种液晶调光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29770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246728C (zh) 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CN1320225A (zh) 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30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BOE Technology (Hongko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30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Hongk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Epson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2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