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19948A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19948A
CN118019948A CN202180102772.4A CN202180102772A CN118019948A CN 118019948 A CN118019948 A CN 118019948A CN 202180102772 A CN202180102772 A CN 202180102772A CN 118019948 A CN118019948 A CN 1180199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r
indoor
damp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27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桥川贵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8019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199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air supply to heat-exchangers or bypass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室外机(10)具备压缩机(11)以及室外热交换器(13)。室内机(20)具备:膨胀阀(26);作为室内热交换器的供气热交换器(22)、排气热交换器(23);作为供气装置的送风机(28),其将室外空气(OA)通过供气风路取入室内;以及作为排气装置的送风机(29),其将室内空气(RA)通过排气风路向室外排出。室内热交换器构成为在供气风路中流动的空气和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空气分别能够通过该室内热交换器。室内机(20)还具备作为切换装置的第1风门(24),该第1风门(24)对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作为室内热交换器的排气热交换器(23)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调机。
背景技术
作为空调机的一个方式,存在对从室外吸入的空气进行温度调整并向室内空间吹出空气的对流空调方式。在对流空调方式中,在制冷时向室内吹出低温空气时,如果吹出空气的温度过低,则居住者感觉到冷风,舒适性降低。另一方面,在对流空调方式中,在制热时向室内吹出高温空气时,如果吹出空气的温度过高,则居住者感觉到热风,舒适性降低。
在日本专利第505493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为了提高居住者的舒适性,对吹出空气的温度设置预先决定的下限值而使空调机运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549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空调机在例如制冷运转时,吹出空气的温度低于预先决定的下限值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压缩机的频率提高蒸发温度、以及减小膨胀阀的开度提高蒸发器出口部的过热度从而抑制制冷能力,防止吹出空气的温度的降低。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空调机中,有时由于压缩机的频率达到下限等运转范围的制约而没有完全限制制冷能力,吹出空气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或者,在专利文献1的空调机中,有时通过冷却停止而避免吹出空气的温度降低,由此使吹出空气的温度不稳定。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执行连续运转并将吹出空气的温度保持为适当的空调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涉及具备室外机和室内机的空调机。室外机与室内机通过制冷剂配管而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室外机具备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室内机具备: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将室外空气通过供气风路取入室内的供气装置、以及将室内空气通过排气风路向室外排出的排气装置。室内热交换器构成为在供气风路中流动的空气和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空气分别能够通过该室内热交换器。室内机还具备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能够对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室内空气是否通过室内热交换器进行切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空调机,能够执行连续运转并将吹出空气的温度保持为适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机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室内机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制冷运转时的风门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风门操作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风门操作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风门操作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制冷剂状态转移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制热运转时的风门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室内机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制冷运转时的风门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室内机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制冷运转时的风门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风门操作的一例的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风门操作的一例的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风门操作的一例的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室内机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室内机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制热运转时的风门的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个数、量等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有记载的情况以外,本公开的范围不是必须限定于该个数、量等。有时对相同的部件、相当的部件标注相同的参照编号,不反复进行重复的说明。从开始就预定适当地组合使用实施方式中的结构。
实施方式1.
<结构>
使用图1至图3对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机100的结构、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机100的室内机20的结构以及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机100的制冷剂回路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机100的结构的概略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室内机20的结构的概略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机100的制冷剂回路图。
空调机100具备室外机10、室内机20。室外机10与室内机20通过制冷剂配管30而连接。作为外部空气处理单元的室内机20配置在天花板里101。室内机20取入室外空气OA,经由吹出口41作为供气SA而从管道40吹出。室内机20将室内空气RA经由吸入口42向管道40取入,作为排气EA向室外排出。
室内机20在主体外壳内包含全热交换器21、供气热交换器22、排气热交换器23、供气用的送风机28、排气用的送风机29、供气温度检测部50、外部空气温度检测部51。在图1中示出从侧面观察室内机20的概略图。在图2中示出从上面观察室内机20的概略图。
全热交换器21例如具有彼此垂直的多个通风路交替层叠而得的构造。在全热交换器21中,在其通风路中通过室内空气RA和室外空气OA,由此,在室内空气RA与室外空气OA之间进行全热交换。在全热交换中,不仅是显热(温度),潜热(水蒸气)的热也进行交换。
供气热交换器22和排气热交换器23是在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供气温度检测部50是用于测定向室内吹出的供气SA的温度的设备。外部空气温度检测部51是用于测定从室外取入室内的室外空气OA的温度的设备。
室外空气OA通过作为供气装置的送风机28而被引导至全热交换器21,在供气热交换器22中通过后,作为供气SA而供给到室内。将室外空气OA向室内流动的风路称为供气风路。另一方面,室内空气RA通过作为排气装置的送风机29作为排气EA而排放到室外。将室内空气RA向室外流动的风路称作排气风路。
如图2所示,在排气风路中配置有对由各种箭头示出的空气流动进行切换的作为切换装置的第1风门24和第2风门25。第1风门24能够对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进行切换。第2风门25能够对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全热交换器21进行切换。
通过第1风门24和第2风门25的切换,室内空气RA例如通过以下模式中的任意模式在排气风路中流动:不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而通过全热交换器21的模式;不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和全热交换器21的模式;以及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的模式。
如图3所示,在空调机100中,室外机10与室内机20通过制冷剂配管30a、30b而连接。室外机10具备压缩机11、四通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室外机风扇的送风机14。室内机20具备供气热交换器22、排气热交换器23、膨胀阀26。
空调机100在制冷运转时,使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3、膨胀阀26、排气热交换器23、供气热交换器22的顺序循环。空调机100在制热运转时,使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供气热交换器22、排气热交换器23、膨胀阀26、室外热交换器13的顺序循环。
压缩机11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并进行压缩,作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排出。压缩机11例如通过逆变器进行驱动,来控制容量(每单位时间排出的制冷剂的量)。四通阀12根据空调机100的运转模式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
室外热交换器13在流过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送风机14与室外热交换器13相邻。送风机14向室外热交换器13进行送风。膨胀阀26例如由能够控制阀的开度的电子式膨胀阀构成。空调机100具备对送风机14、膨胀阀26等驱动部件总括地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60。
控制装置60构成为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61、存储器62(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和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用于输入输出各种信号的未图示的输入输出装置等。CPU61将ROM中存储的程序加载于RAM等而执行。ROM中存储的程序是记述了控制装置60的处理步骤的程序。控制装置60按照这些程序来执行各设备的控制。关于该控制,不限于基于软件的处理,还可以通过专用的硬件(电子电路)进行处理。
控制装置60例如通过控制送风机14、28、29的旋转速度来调整送风量。控制装置60例如通过控制膨胀阀26的开度来控制制冷剂的减压量。
<动作>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制冷运转时的风门的控制的流程图。图5至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风门操作的一例的图。
如图4所示,在步骤S1中,控制装置60判定在供气温度检测部50中检测到的供气温度T SA是否高于预先决定的下限值空气温度T L。下限值空气温度T L是作为室内的居住者感觉到冷风的温度而设定的温度。控制装置60在供气温度T SA高于下限值空气温度T L的情况下(步骤S1中为是),即,不需要抑制冷却能力的情况下,向步骤S2的处理转移。
在步骤S2中,如图5、图6所示,控制装置60对第1风门24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接着,控制装置60对室内空气温度T IN与室外空气温度T OA进行比较(步骤S3)。室内空气温度T IN由未图示的配置于室内空间的温度计来计测。室外空气温度T OA由外部空气温度检测部51来计测。
控制装置60在室内空气温度T IN低于室外空气温度T OA的情况下(步骤S3中为是),向步骤S4的处理转移。在步骤S4中,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60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全热交换器21,使处理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由此,在全热交换器21中在室内空气RA与室外空气OA之间进行全热交换,由此,能够对通过供气风路的室外空气OA进行冷却。
在室内空气温度T IN高于室外空气温度T OA的情况下(步骤S3中为否),控制装置60向步骤S5的处理转移。在步骤S5中,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60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使处理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由此,在不需要对通过供气风路的室外空气OA进行冷却的情况下,能够不在全热交换器21中进行室内空气RA与室外空气OA之间的全热交换。
在步骤S1中,在供气温度T SA低于下限值空气温度T L的情况下(步骤S1中为否),即,在需要抑制冷却能力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向步骤S6的处理转移。在步骤S6中,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60对第1风门24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接着,在步骤S7中,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60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使处理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
通过步骤S6的处理,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室内空气RA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由此,室内空气RA被冷却。由此,能够抑制供气热交换器22的冷却能力,提高供气温度T SA。通过步骤S7的处理,能够使室内空气RA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不对在供气风路中通过的室外空气OA进行冷却。由此,能够使冷却能力抑制时的最小能力(供气SA的交换热量)比以往小,能够扩大可连续运转的供气温度范围。
图8是实施方式1中的制冷剂状态转移图。纵轴表示压力p,横轴表示比焓h。在p-h线图上,如连结点A到点E的线所示,记载了室内机20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的制冷循环。在图8中,从点A到点C表示在室内机20中执行的蒸发工序,从点C到点D示出在压缩机11中执行的冷凝工序,从点D到点E示出在室外机中执行的冷凝工序,从点E到点A示出在膨胀阀26中执行的膨胀工序。
如图8所示,在蒸发工序中,从点A到点B,通过使空气流向排气热交换器23,从而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进行交换热量Q EA的热量的热交换。由此,使向供气热交换器22流入的制冷剂的比焓从h1上升到h2。在蒸发工序中,从点B到点C,通过使空气流向供气热交换器22,从而在供气热交换器22中进行交换热量Q SA的热量的热交换。
这样,在蒸发工序中,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使制冷剂的比焓从h1上升到h2,在供气热交换器22中使制冷剂的比焓从h2上升到h3。因此,与空气不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供气热交换器22的交换热量Q SA。由此,能够抑制供气SA的温度的降低。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制热运转时的风门的控制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在步骤S11中,控制装置60判定在供气温度检测部50中检测到的供气温度T SA是否低于预先决定的上限值空气温度T H。上限值空气温度T H是作为室内的居住者感觉到热风的温度而设定的温度。控制装置60在供气温度T SA低于上限值空气温度T H的情况下(步骤S11中为是),即,不需要抑制制热能力的情况下,向步骤S12的处理转移。
在步骤S12中,控制装置60对第1风门24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接着,控制装置60对室内空气温度T IN与室外空气温度T OA进行比较(步骤S13)。室内空气温度T IN由未图示的配置于室内空间的温度计来计测。室外空气温度T OA由外部空气温度检测部51来计测。
控制装置60在室内空气温度T IN高于室外空气温度T OA的情况下(步骤S13中为是),向步骤S14的处理转移。在步骤S14中,控制装置60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全热交换器21,使处理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由此,在全热交换器21中在室内空气RA与室外空气OA之间进行全热交换,从而能够对通过供气风路的室外空气OA进行加热。
控制装置60在室内空气温度T IN低于室外空气温度T OA的情况下(步骤S13中为否),向步骤S15的处理转移。在步骤S15中,控制装置60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使处理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由此,在不需要对通过供气风路的室外空气OA进行加热的情况下,能够不在全热交换器21中进行室内空气RA与室外空气OA之间的全热交换。
在步骤S11中,控制装置60在供气温度T SA高于上限值空气温度T H的情况下(步骤S11中为否),即,需要抑制制热能力的情况下,向步骤S16的处理转移。步骤S16中,控制装置60对第1风门24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接着,步骤S17中,控制装置60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使处理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
通过步骤S16的处理,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室内空气RA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由此室内空气RA被加热。由此,能够抑制供气热交换器22的加热能力,降低供气温度T SA。通过步骤S17的处理,能够使室内空气RA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不对通过供气风路的室外空气OA进行加热。
实施方式2.
<结构>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室内机20A的结构的概略图。在实施方式2中,第1风门24具备能够调整角度的机构,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20相同。控制装置60根据状况来变更第1风门24的角度。
<动作>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风门的控制的流程图。在图11中,以制冷运转时的控制为例对风门的控制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步骤S21中,控制装置60判定在供气温度检测部50中检测到的供气温度T SA是否高于预先决定的目标值空气温度T T。目标值空气温度T T是室内的居住者感觉到合适温度的设定温度。
控制装置60在供气温度T SA高于目标值空气温度T T的情况下(步骤S21中为是),即,希望降低供气温度T SA的情况下,向步骤S22的处理转移。步骤S22中,控制装置60进行如下控制:变更第1风门24的角度使得室内空气RA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的风量减少。由此,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的风量减少,能够增加供气热交换器22中的交换热量。通过供气热交换器22中的交换热量的增加,能够降低供气温度T SA
控制装置60在供气温度T SA低于目标值空气温度T T的情况下(步骤S21中为否),即,希望提高供气温度T SA的情况下,向步骤S23的处理转移。步骤S23中,控制装置60进行如下控制:变更第1风门24的角度使得室内空气RA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的风量增加。由此,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的风量增加,能够减少供气热交换器22中的交换热量。通过供气热交换器22中的交换热量的减少,能够提高供气温度T SA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2中的室内机20A,在希望使供气温度T SA接近目标值空气温度T T的情况下,通过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的风量的增减,能够控制供气热交换器22的交换热量。
实施方式3.
<结构>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室内机20B的结构的概略图。在实施方式3中,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供气热交换器22被小型化,排气热交换器23配置在与供气热交换器22相邻的位置。如图12所示,在室内机20B中,供气热交换器22被小型化,排气热交换器23配置在与供气热交换器22相邻的位置,因此,能够减小热交换器整体的大小。
实施方式3中的室内机20B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第1风门24而具有第1风门组,该第1风门组对室内空气RA或室外空气OA是否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进行切换。第1风门组包含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室内机20B中,供气热交换器22位于供气风路,排气热交换器23位于公共风路,其中,控制装置60对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进行控制,从而将该公共风路切换为能够使室外空气OA和室内空气RA中的任意一方通过。控制装置60通过对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的位置进行变更,能够切换室内空气RA或室外空气OA是否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
<动作>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风门的控制的流程图。图14至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风门操作的一例的图。在图13中,以制冷运转时的控制为例对风门的控制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在步骤S31中,控制装置60判定在供气温度检测部50中检测到的供气温度T SA是否高于预先决定的下限值空气温度T L。下限值空气温度T L是作为室内的居住者感觉到冷风的温度而设定的温度。控制装置60在供气温度T SA高于下限值空气温度T L的情况下(步骤S31中为是),即,不需要抑制冷却能力的情况下,向步骤S32的处理转移。
在步骤S32中,如图14、图15所示,控制装置60对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在步骤S32中,如图14、图15所示,控制装置60对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进行控制,使得室外空气OA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
接着,控制装置60对室内空气温度T IN与室外空气温度T OA进行比较(步骤S33)。室内空气温度T IN由未图示的配置于室内空间的温度计来计测。室外空气温度T OA由外部空气温度检测部51来计测。
控制装置60在室内空气温度T IN低于室外空气温度T OA的情况下(步骤S33中为是),向步骤S34的处理转移。在步骤S34中,如图14所示,控制装置60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全热交换器21,使处理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由此,在全热交换器21中在室内空气RA与室外空气OA之间进行全热交换,由此能够对通过供气风路的室外空气OA进行冷却。
通过步骤S32和步骤S34的处理,第1风门组(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和第2风门25被切换为图14所示的配置。如图14所示,室外空气OA在利用送风机28在全热交换器21中通过后,在供气热交换器22和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作为供气SA供给到室内。室内空气RA利用送风机29中全热交换器21中通过,作为排气EA而排放到室外。
由此,在不需要抑制冷却能力的情况下,使室内空气RA不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从而能够不降低室内机20B的冷却能力。在室内机20B中,室外空气OA在供气热交换器22和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因此,能够提高冷却能力。在室内机20B中,在全热交换器21中在室内空气RA与室外空气OA之间进行全热交换,从而能够对通过供气风路的室外空气OA进行冷却。
控制装置60在室内空气温度T IN高于室外空气温度T OA的情况下(步骤S33中为否),向步骤S35的处理转移。在步骤S35中,如图15所示,控制装置60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使处理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由此,在不需要对通过供气风路的室外空气OA进行冷却的情况下,能够不在全热交换器21中进行室内空气RA与室外空气OA之间的全热交换。
通过步骤S32和步骤S35的处理,第1风门组(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和第2风门25被切换为图15所示的配置。如图15所示,室外空气OA在利用送风机28在全热交换器21中通过后,在供气热交换器22和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作为供气SA供给到室内。利用送风机29使室内空气RA不在全热交换器21中通过而作为排气EA排放到室外。
由此,在不需要抑制冷却能力的情况下,通过使室内空气RA不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能够不使室内机20B的冷却能力降低。在室内机20B中,室外空气OA在供气热交换器22和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因此,能够提高冷却能力。在室内机20B中,能够使室内空气RA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能够不与通过供气风路的室外空气OA进行热交换。
在步骤S31中,控制装置60在供气温度T SA低于下限值空气温度T L的情况下(步骤S31中为否),即,需要抑制冷却能力的情况下,向步骤S36的处理转移。在步骤S36中,如图16所示,控制装置60对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接着,在步骤S37中,如图16所示,控制装置60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使处理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
通过步骤S36的处理,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室内空气RA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由此,室内空气RA被冷却。由此,能够抑制供气热交换器22的冷却能力,提高供气温度T SA。通过步骤S37的处理,能够使室内空气RA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不对在供气风路中通过的室外空气OA进行冷却。由此,能够使冷却能力抑制时的最小能力(供气SA的交换热量)比以往小,能够扩大可连续运转的供气温度范围。
在实施方式3的室内机20B中,在供气温度T SA不低于下限值空气温度T L的情况下,如图14、图15所示,能够将排气热交换器23用于室外空气OA的冷却。因此,能够缩小供气热交换器22的大小和规格,能够抑制产品的成本。
<结构>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中的室内机20C的结构的概略图。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中,与实施方式3的不同之处在于,供气热交换器22的一部分兼做为实施方式3的排气热交换器23的结构。其他方面与实施方式3相同。
室内机20C通过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来分隔风路。室内机20C通过分隔风路,能够使供气热交换器22的一部分具有实施方式3中示出的排气热交换器23的功能。
实施方式4.
<结构>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室内机20D的结构的概略图。实施方式4中的室内机20D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20的结构相同。在实施方式4中,对在制热运转时室外空气温度T OA低于预先设定的冻结温度T f的情况下的控制进行说明。冻结温度T f是作为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空气中的水分可能冻结的温度而设定的温度。
在室外空气温度T OA低于冻结温度T f的情况下,有时由于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室内空气RA被室外空气OA冷却而使空气中包含的水分冻结。由此,存在全热交换器21堵塞的问题。
<动作>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风门的控制的流程图。在图19中,以制热运转时的控制为例对风门的控制进行说明。在室内机20D中,供气热交换器22和排气热交换器23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如图19所示,在步骤S41中,控制装置60判定室外空气温度T OA是否高于冻结温度Tf。控制装置60在室外空气温度T OA高于冻结温度T f的情况下(步骤S41中为是),向步骤S42的处理转移。在步骤S42的处理中,控制装置60执行前述的图9的步骤S11~步骤S17的处理,使处理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
控制装置60在室外空气温度T OA低于冻结温度T f的情况下(步骤S41中为否),向步骤S43的处理转移。在步骤S43的处理中,控制装置60对第1风门24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接着,在步骤S44中,控制装置60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全热交换器21,使处理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4中的室内机20D,通过使室内空气RA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能够提高向全热交换器21流入的室内空气RA的温度(步骤S43、步骤S44的处理)。由此,能够降低排气风路中的空气中的水分的冻结、全热交换器21的堵塞。
<总结>
本公开涉及具备室外机10和室内机20的空调机100。室外机10和室内机20通过制冷剂配管30而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室外机10具备压缩机11和室外热交换器13。室内机20具备:膨胀阀26;作为室内热交换器的供气热交换器22、排气热交换器23;作为供气装置的送风机28,其将室外空气OA通过供气风路取入室内;以及作为排气装置的送风机29,其将室内空气RA通过排气风路向室外排出。室内热交换器构成为在供气风路中流动的空气和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空气分别能够通过该室内热交换器。室内机20还具备作为切换装置的第1风门24,该第1风门24能够对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作为室内热交换器的排气热交换器23进行切换。
优选的是,室内热交换器具备作为第1室内热交换器的供气热交换器22、以及作为第2室内热交换器的排气热交换器23。室内机20还具备对第1风门24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60。控制装置60对第1风门24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由此抑制供气热交换器22在供气风路中的交换热量。
优选的是,室内热交换器具备作为第1室内热交换器的供气热交换器22、以及作为第2室内热交换器的排气热交换器23。室内机20还具备对第1风门24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60。第1风门24能够调整室内空气RA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的风量。控制装置60对第1风门24进行控制以调整室内空气RA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的风量,由此调整供气热交换器22在供气风路中的交换热量。
优选的是,室内热交换器具备作为第1室内热交换器的供气热交换器22、以及作为第2室内热交换器的排气热交换器23。室内机20还具备控制装置60,该控制装置60对作为切换装置的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的动作进行控制。供气热交换器22位于供气风路,排气热交换器23位于公共风路,其中,控制装置60对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进行控制,从而将该公共风路切换为能够使室外空气OA和室内空气RA中的任意一方通过。
优选的是,室内机20还具备进行室外空气OA与室内空气RA之间的热交换的全热交换器21。作为切换装置的第2风门25能够对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全热交换器21进行切换。
优选的是,切换装置具备:第1风门24,其对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进行切换;以及第2风门25,其对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全热交换器21进行切换。在向室内取入的供气的温度T SA高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并且室内空气温度T IN低于室外空气温度T OA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对第1风门24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全热交换器21。
优选的是,切换装置具备:第1风门24,其对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进行切换;以及第2风门25,其对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全热交换器21进行切换。在向室内取入的供气的温度T SA高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并且室内空气温度T IN高于室外空气温度T OA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对第1风门24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
优选的是,切换装置具备:第1风门24,其对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进行切换;以及第2风门25,其对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全热交换器21进行切换。在向室内取入的供气的温度T SA低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对第1风门24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
优选的是,切换装置具备:第1风门24,其能够使室内空气RA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的风量增减;以及第2风门25,其对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全热交换器21进行切换。在向室内取入的供气的温度T SA高于预先设定的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对第1风门24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的风量减少,在供气温度T SA低于预先设定的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对第1风门24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在排气热交换器23中通过的风量增加。
优选的是,切换装置具备:作为第1风门组的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该第1风门组对室内空气RA或室外空气OA是否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进行切换;以及第2风门25,其对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全热交换器21进行切换。在向室内取入的供气的温度T SA高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并且室内空气温度T IN低于室外空气温度T OA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对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进行控制,使得室外空气OA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全热交换器21。
优选的是,切换装置具备:作为第1风门组的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该第1风门组对室内空气RA或室外空气OA是否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进行切换;以及第2风门25,其对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全热交换器21进行切换。在向室内取入的供气的温度T SA高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并且室内空气温度T IN高于室外空气温度T OA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对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进行控制,使得室外空气OA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
优选的是,切换装置具备:作为第1风门组的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该第1风门组对室内空气RA或室外空气OA是否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进行切换;以及第2风门25,其对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全热交换器21进行切换。在向室内取入的供气的温度T SA低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对第3风门24a、第4风门24b、第5风门24c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不通过全热交换器21。
优选的是,切换装置具备:第1风门24,其对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排气热交换器23进行切换;以及第2风门25,其对室内空气RA是否通过全热交换器21进行切换。在室外空气温度T OA低于冻结温度T f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对第1风门24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第排气热交换器23,对第2风门25进行控制使得室内空气RA通过全热交换器21。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通过具备上述的结构,能够执行连续运转并且将吹出空气的温度保持为适当。
<变形例>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去掉全热交换器21和第2风门25的结构。
作为抑制冷却能力的方法,存在降低压缩机11的频率(使旋转速度变慢)提高蒸发温度的方法、减小膨胀阀26的开度提高蒸发器出口部的过热度的方法。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供气温度T SA低于下限值空气温度T L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对这下方法与前述的风门操作的控制方法进行组合来抑制冷却能力。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60在供气温度T SA低于下限值空气温度T L的情况下,执行降低压缩机11的频率的处理或者减小膨胀阀26的开度的处理。在即使将压缩机11的频率降低到下限值或者将膨胀阀26的开度减小到下限值、供气温度T SA也低于下限值空气温度T L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执行使空气流过排气热交换器23的处理。由此,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室内空气RA被冷却,供气热交换器22的冷却能力得到抑制,因此能够提高供气温度T SA
这里,降低压缩机11的频率的处理或者减小膨胀阀26的开度的处理在使冷却能力降低的同时,还使空调机100的功耗降低。与此相对,排气热交换器23中的风门控制虽然使供气热交换器22的冷却能力降低,但是,排气热交换器23发挥降低量的冷却能力,因此不会使空调机100的功耗降低。因此,通过在执行了降低压缩机11的频率的处理或减小膨胀阀26的开度的处理之后,执行排气热交换器23的风门控制,能够抑制耗电量。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是例示,不应认为是限制性内容。本公开的范围不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示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室外机,11压缩机,12四通阀,13室外热交换器,14、28、29送风机,20、20A、20B、20C、20D室内机,21全热交换器,22供气热交换器,23排气热交换器,24第1风门,24a第3风门,24b第4风门,24c第5风门,25第2风门,26膨胀阀,30、30a、30b制冷剂配管,40管道,41吹出口,42吸入口,50供气温度检测部,51外部空气温度检测部,60控制装置,61CPU,62存储器,100空调机,EA排气,SA供气,OA室外空气,RA室内空气。

Claims (13)

1.一种空调机,其具备室外机和室内机,其中,
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通过制冷剂配管而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
所述室外机具备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
所述室内机具备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将室外空气通过供气风路取入室内的供气装置以及将室内空气通过排气风路向室外排出的排气装置,
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构成为在所述供气风路中流动的空气和在所述排气风路中流动的空气分别能够通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
所述室内机还具备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能够对在所述排气风路中流动的所述室内空气是否通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具备第1室内热交换器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
所述室内机还具备对所述切换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切换装置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由此抑制所述第1室内热交换器在所述供气风路中的交换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具备第1室内热交换器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
所述室内机还具备对所述切换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所述切换装置能够调整所述室内空气在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中通过的风量,
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切换装置进行控制以调整所述室内空气在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中通过的风量,由此调整所述第1室内热交换器在所述供气风路中的交换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具备第1室内热交换器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
所述室内机还具备对所述切换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所述第1室内热交换器位于所述供气风路,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位于公共风路,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切换装置进行控制,从而将该公共风路切换为能够使所述室外空气和所述室内空气中任意一方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室内机还具备进行所述室外空气与所述室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全热交换器,
所述切换装置能够对在所述排气风路中流动的所述室内空气是否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进行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切换装置具备:第1风门,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是否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进行切换;以及第2风门,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是否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进行切换,
在向室内取入的供气的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并且室内空气温度低于室外空气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第1风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不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对所述第2风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切换装置具备:第1风门,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是否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进行切换;以及第2风门,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是否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进行切换,
在向室内取入的供气的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并且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第1风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不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对所述第2风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不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切换装置具备:第1风门,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是否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进行切换;以及第2风门,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是否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进行切换,
在向室内取入的供气的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第1风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对所述第2风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不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切换装置具备:第1风门,其能够使所述室内空气在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中通过的风量增减;以及第2风门,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是否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进行切换,
在向室内取入的供气的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目标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第1风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在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中通过的风量减少,在所述供气的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目标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第1风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在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中通过的风量增加。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切换装置具备:第1风门组,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或所述室外空气是否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进行切换;以及第2风门,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是否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进行切换,
在向室内取入的供气的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并且室内空气温度低于室外空气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第1风门组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外空气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对所述第2风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切换装置具备:第1风门组,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或所述室外空气是否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进行切换;以及第2风门,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是否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进行切换,
在向室内取入的供气的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并且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第1风门组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外空气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对所述第2风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不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切换装置具备:第1风门组,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或所述室外空气是否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进行切换;以及第2风门,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是否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进行切换,
在向室内取入的供气的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第1风门组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对所述第2风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不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所述切换装置具备:第1风门,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是否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进行切换;以及第2风门,其对所述室内空气是否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进行切换,
在室外空气温度低于冻结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第1风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通过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对所述第2风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空气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
CN202180102772.4A 2021-10-07 2021-10-07 空调机 Pending CN1180199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37196 WO2023058197A1 (ja) 2021-10-07 2021-10-07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19948A true CN118019948A (zh) 2024-05-10

Family

ID=85803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2772.4A Pending CN118019948A (zh) 2021-10-07 2021-10-07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58197A1 (zh)
CN (1) CN118019948A (zh)
WO (1) WO202305819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49236B2 (ja) * 2003-10-09 2005-05-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054935B2 (ja) 2006-05-31 2012-10-24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20090115256A (ko) * 2008-05-01 2009-1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환기장치
WO2019082377A1 (ja) * 2017-10-27 2019-05-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JP6753486B1 (ja) * 2019-05-10 2020-09-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58197A1 (ja) 2023-04-13
JPWO2023058197A1 (zh) 2023-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15122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869831B (zh) 空调和控制该空调的方法
US7578137B2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indoor and outdoor units and control system therefor
KR20170090290A (ko) 공기조화기
US7380407B2 (en) Mult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KR101737365B1 (ko) 공기조화기
US7624587B2 (en) Multi-stage operation type air conditioner
EP1674807A2 (en) Air conditioner
JP417978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4105413B2 (ja) マルチ式空気調和機
KR100423362B1 (ko) 공기조화기
KR20100128955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운전 방법
CN118019948A (zh) 空调机
KR100885566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JPH08226721A (ja) 多室用空気調和機の運転制御装置
WO2021014520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20090107310A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난방운전 협조제어 방법
KR101622619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운전 방법
KR101344461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JP312387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21140564A1 (ja) 空気調和機
KR101116209B1 (ko) 다단 운전 공기 조화기
JP746283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7233568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23228243A1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