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06172A - 一种防水绝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绝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06172A
CN118006172A CN202311770214.2A CN202311770214A CN118006172A CN 118006172 A CN118006172 A CN 118006172A CN 202311770214 A CN202311770214 A CN 202311770214A CN 118006172 A CN118006172 A CN 118006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arts
waterproof
hours
hollow microsphe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702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Ranyu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Ranyu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Ranyu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Ranyu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702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061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06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061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绝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涂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秸秆经微波酸解后,进行四级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喷入改性剂,以获得疏水化的高纯度二氧化硅,从而提高涂层防水效果,再以此为原料,形成不同浓度的水凝胶预制溶液,然后以高浓度水凝胶为骨架,与低浓度水凝胶有机结合,制得梯度二氧化硅水凝胶,经冷冻干燥、球磨制成纳米级粉体,赋予涂料更好的耐磨、绝热效果;将酚醛树脂空心微球炭化后,利用氨基硅油进行改性,使其与水性丙烯酸树脂化学键结合,并通过搅拌,使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附着镶嵌在改性微米碳空心微球,进一步提高涂料的耐磨与疏水的效果。本发明制备的涂料具有防水、绝热、耐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绝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绝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涂料是人们身边隐形的重要存在,除开一些对人体的影响以外,涂料本身的性能也能影响到生活质量或者建筑寿命。一种性能优异的涂料可以同时兼顾多种功能,例如防水、隔热、耐磨等等的效果,不仅可以使得建筑环境更加安全卫生,还能对建筑本身产生一定的保护性。但现有技术中,涂料的绝热效果有待提升,因为添加了有机阻热剂导致涂料的防水性能有所减弱,不能顾此即彼。
二氧化硅气凝胶作为新型材料领域中研究的热点纳米材料,主要由90%以上的空气和低于10%的固体骨架组成,具有低密度、低导热系数、高孔隙率等的优异特性。对回收的秸秆进行废物利用,发展生物质材料向新领域扩展,可以将秸秆资源变废为宝,减少焚烧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利用秸秆制成高纯度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个研究方向,并且可以利用其优异特性,对涂料进行改性。本发明结合了二氧化硅气凝胶、碳空心微球与水性丙烯酸树脂,制备出了一款防水绝热耐磨的涂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绝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绝热涂料,所述防水绝热涂料以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与改性微米碳空心微球为填料,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基材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采用四级加热出的疏水化二氧化硅为原料,分别制备出两种浓度不同的二氧化硅水凝胶,再以高浓度二氧化硅水凝胶为骨架,化学结合低浓度二氧化硅水凝胶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四级加热包括:一级加热先加热一段时间后,再降温通入掺杂氯气和水蒸气的氮气,反应一段时间;二次加热利用真空负压辅助加热;三级加热为高温煅烧;四级加热降温喷入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尿素,继续反应一段时间;
进一步的,一种防水绝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2-3份秸秆浸泡在20份质量分数为6%的稀盐酸,60-70℃、微波功率为300-700W下加热1-2h,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滤物3次,在105℃烘箱中干燥2-3h后放入粉碎机中加工成秸秆碎料;
(2)将10-20份秸秆碎料放入四级加热炉进行加热;一级加热,温度为500-600℃,煅烧5-7h,再降温至50-60℃,通入含20%氯气20%水蒸气60%氮气的催化气体,气体压强为0.5-0.8MPa,时间为80-100min;二次加热温度为600-750℃,在-0.096MPa的负压真空中煅烧5-10h;三级加热为750-900℃,煅烧4-6h;四级加热为163-167℃,持续时间为6-8h,制得疏水化二氧化硅;
(3)将2-4份疏水化二氧化硅加入到8-16份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升温至50-80℃,加热反应2-3h,冷却至25℃,抽滤,取滤液,再加入硫酸至滤液pH为1-2,再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制成两种不同浓度的预制溶液,其中,高浓度预制溶液中滤液占质量分数为3.5-8.5%,低浓度预制溶液中滤液占质量分数为0.5-3.5%;先将4份高浓度预制溶液静置12h后,加入1-4份低浓度预制溶液,静置24h后,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得水凝胶;
(4)将水凝胶于-30℃、真空度为20Pa冷冻干燥24h制成梯度二氧化硅气凝胶;将梯度二氧化硅气凝胶置于球磨机中,采用锆珠为磨球,500r/min下研磨时间5-10min,循环次数为1次,制得粒径为50-120nm的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
(5)将酚醛树脂空心微球充分浸润在0.1mol/L的盐酸溶液中,洗涤50-80min,再置于箱式炉中,在空气氛围下,0.2℃/min升温到140-240℃,氧化处理20-40min后,再于800℃碳化2-3h,得到碳空心微球;
(6)将1-2份碳空心微球、0.1-0.3份分散剂和3-5份去离子水、30份的锆珠混合,以300-500r/min搅拌3min,再加入0.3-0.5份氨基硅油、2-4份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调节转速至1800r/min,搅拌20min后,加入16-22份水性丙烯酸树脂,同时调低转速到700r/min,搅拌40min,制得防水绝热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秸秆碎料的大小为40-60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在第四级加热过程中,将尿素与聚二甲基硅氧烷雾状喷入煅烧室,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喷入流量为2-6mL/min,尿素喷入流量为30-50mL/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硫酸质量分数为8%。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球料比为100: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酚醛树脂空心微球粒径为20-180μ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分散剂为聚氧化乙烯,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其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四级加热出的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与改性微米碳空心微球为填料,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基材制备涂料,以实现防水、绝热、耐磨的效果。
首先,以秸秆为原料,经微波酸解后,先进行粗糙粉碎,再进行四级加热:一级加热使秸秆碳化,形成灰分,灰分中含有重金属和硅酸钠,然后降温通入掺杂氯气和水蒸气的氮气,氯气和水蒸气受热形成C1,置换出重金属,形成金属氯化物,二次加热,使金属赢化物挥发,从而提高二氧化硅纯度,同时硅酸钠进一步分解形成二氧化硅,并且利用真空负压使二氧化硅扩孔,且孔洞更加牢固;三级加热时,通过高温煅烧出高纯度二氧化硅,四级加热时,降温喷入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尿素,尿素受热分解成氨气,实现熏氨气相催化,二氧化硅表面的孔洞吸附容纳雾状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剂,赋予二氧化硅疏水性,从而提高涂料防水效果;将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反应,冷却过滤得到水玻璃溶液,再经过稀释,获得两种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硅水凝胶;以高浓度水凝胶为骨架,与低浓度水凝胶有机结合,制得梯度二氧化硅水凝胶,再经冷冻干燥,形成双层结构气凝胶,通过球磨制成纳米级粉体,作为填料加入水性丙烯酸树脂,赋予涂料更好的耐磨、绝热效果。
其次,将酚醛树脂空心微球制备成微米碳空心微球,并利用氨基硅油进行改性,在氨基硅油的作用下,能与水性丙烯酸树脂以化学键结合,从而使得微米碳空心微球均匀分散在涂料中,提高涂料的耐磨稳定性,同时微米级的碳空心微球给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提供了结合位点,在搅拌过程中,受到力的影响,使得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嵌入于碳空心微球表面的多孔结构内,从而在涂料表面形成微纳米粗糙结构,进一步提高涂料的耐磨与疏水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制作的防水绝热涂料及二氧化硅的各指标测试方法如下:
二氧化硅纯度测试:在无锡中彩科技有限公司测试中心10万级洁净间内,用FEP烧杯,取三级加热后的粉体,用30vol%超纯氢氟酸溶解,80℃放置在1万级洁净间内挥发2h,用感应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试硅溶胶金属杂质总含量。
将涂料涂于洁净的马口铁上,自然放置3h后,75℃烘干30min,得到厚度为60μm的涂层,以进行绝热、耐磨、防水效果测试:
绝热性:按照标准ASTM D5470测试涂层热导率;
耐磨性:测试其耐磨损性能,摩擦条件为:对磨材料为直径4mmGCr15钢球,电机转速500r/min,往复式运动,行程为5mm,荷载3N,测试时间为15min。
防水性:基于座滴法测试技术,用表面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液滴的接触角。
实施例1
(1)将2份秸秆浸泡在20份质量分数为6%的稀盐酸,60℃、微波功率为300W下加热1h,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滤物3次,在105℃烘箱中干燥2h后放入粉碎机中加工成40目大小的秸秆碎料;
(2)将10份秸秆碎料放入四级加热炉进行加热;一级加热,温度为500℃,煅烧5h,再降温至50℃,通入含20%氯气20%水蒸气60%氮气的催化气体,气体压强为0.5MPa,时间为80min;二次加热温度为600℃,在-0.096MPa的负压真空中煅烧5h;三级加热为750℃,煅烧4h;四级加热为163℃,将尿素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喷入煅烧室,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喷入流量为2mL/min,尿素喷入流量为30mL/min,持续时间为6h,制得疏水化二氧化硅;
(3)将2份疏水化二氧化硅加入到8份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升温至50℃,加热反应2h,冷却至25℃,抽滤,取滤液,再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至滤液pH为1,再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制成两种不同浓度的预制溶液,其中,高浓度预制溶液中滤液占质量分数为3.5%,低浓度预制溶液中滤液占质量分数为0.5%;先将4份高浓度预制溶液静置12h后,加入1份低浓度预制溶液,静置24h后,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得水凝胶;
(4)将水凝胶于-30℃、真空度为20Pa冷冻干燥24h制成梯度二氧化硅气凝胶;将梯度二氧化硅气凝胶置于球磨机中,采用锆珠为磨球,球料比为100:1,500r/min下研磨时间5min,循环次数为1次,制得粒径为50nm的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
(5)将粒径为20μm的酚醛树脂空心微球充分浸润在0.1mol/L的盐酸溶液中,洗涤50min,再置于箱式炉中,在空气氛围下,0.2℃/min升温到140℃,氧化处理20min后,再于800℃碳化2h,得到碳空心微球;
(6)将1份碳空心微球、0.1份聚氧化乙烯和3份去离子水、30份的锆珠混合,以300r/min搅拌3min,再加入0.3份氨基硅油、2份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调节转速至1800r/min,搅拌20min后,加入16份水性丙烯酸树脂,同时调低转速到700r/min,搅拌40min,制得防水绝热涂料。
实施例2
(1)将2.5份秸秆浸泡在20份质量分数为6%的稀盐酸,65℃、微波功率为500W下加热1.5h,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滤物3次,在105℃烘箱中干燥2.5h后放入粉碎机中加工成50目大小的秸秆碎料;
(2)将15份秸秆碎料放入四级加热炉进行加热;一级加热,温度为550℃,煅烧6h,再降温至55℃,通入含20%氯气20%水蒸气60%氮气的催化气体,气体压强为0.65MPa,时间为90min;二次加热温度为675℃,在-0.096MPa的负压真空中煅烧7.5h;三级加热为875℃,煅烧5h;四级加热为165℃,将尿素与聚二甲基硅氧烷雾状喷入煅烧室,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喷入流量为4mL/min,尿素喷入流量为40mL/min,持续时间为7h,制得疏水化二氧化硅;
(3)将3份疏水化二氧化硅加入到12份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升温至65℃,加热反应2.5h,冷却至25℃,抽滤,取滤液,再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至滤液pH为1.5,再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制成两种不同浓度的预制溶液,其中,高浓度预制溶液中滤液占质量分数为5%,低浓度预制溶液中滤液占质量分数为2%;先将4份高浓度预制溶液静置12h后,加入2.5份低浓度预制溶液,静置24h后,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得水凝胶;
(4)将水凝胶于-30℃、真空度为20Pa冷冻干燥24h制成梯度二氧化硅气凝胶;将梯度二氧化硅气凝胶置于球磨机中,采用锆珠为磨球,球料比为100:1,500r/min下研磨时间7.5min,循环次数为1次,制得粒径为85nm的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
(5)将粒径为100μm的酚醛树脂空心微球充分浸润在0.1mol/L的盐酸溶液中,洗涤65min,再置于箱式炉中,在空气氛围下,0.2℃/min升温到190℃,氧化处理30min后,再于800℃碳化2.5h,得到碳空心微球;
(6)将1.5份碳空心微球、0.2份甲基纤维素和4份去离子水、30份的锆珠混合,以400r/min搅拌3min,再加入0.4份氨基硅油、3份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调节转速至1800r/min,搅拌20min后,加入19份水性丙烯酸树脂,同时调低转速到700r/min,搅拌40min,制得防水绝热涂料。
实施例3
(1)将3份秸秆浸泡在20份质量分数为6%的稀盐酸,70℃、微波功率为700W下加热2h,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滤物3次,在105℃烘箱中干燥3h后放入粉碎机中加工成60目大小的秸秆碎料;
(2)将20份秸秆碎料放入四级加热炉进行加热;一级加热,温度为600℃,煅烧7h,再降温至60℃,通入含20%氯气20%水蒸气60%氮气的催化气体,气体压强为0.8MPa,时间为100min;二次加热温度为750℃,在-0.096MPa的负压真空中煅烧10h;三级加热为900℃,煅烧6h;四级加热为167℃,将尿素与聚二甲基硅氧烷雾状喷入煅烧室,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喷入流量为6mL/min,尿素喷入流量为50mL/min,持续时间为8h,制得疏水化二氧化硅;
(3)将4份疏水化二氧化硅加入到16份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升温至80℃,加热反应3h,冷却至25℃,抽滤,取滤液,再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至滤液pH为2,再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制成两种不同浓度的预制溶液,其中,高浓度预制溶液中滤液占质量分数为8.5%,低浓度预制溶液中滤液占质量分数为3.5%;先将4份高浓度预制溶液静置12h后,加入4份低浓度预制溶液,静置24h后,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得水凝胶;
(4)将水凝胶于-30℃、真空度为20Pa冷冻干燥24h制成梯度二氧化硅气凝胶;将梯度二氧化硅气凝胶置于球磨机中,采用锆珠为磨球,球料比为100:1,500r/min下研磨时间10min,循环次数为1次,制得粒径为120nm的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
(5)将粒径为180μm的酚醛树脂空心微球充分浸润在0.1mol/L的盐酸溶液中,洗涤80min,再置于箱式炉中,在空气氛围下,0.2℃/min升温到240℃,氧化处理40min后,再于800℃碳化3h,得到碳空心微球;
(6)将2份碳空心微球、0.3份羧甲基纤维素和5份去离子水、30份的锆珠混合,以500r/min搅拌3min,再加入0.5份氨基硅油、4份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调节转速至1800r/min,搅拌20min后,加入22份水性丙烯酸树脂,同时调低转速到700r/min,搅拌40min,制得防水绝热涂料。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2)的不同,将步骤(2)改为:将15份秸秆碎料放入四级加热炉进行加热;一级加热,温度为550℃,煅烧6h;二次加热温度为675℃,在-0.096MPa的负压真空中煅烧7.5h;三级加热为875℃,煅烧5h;四级加热为165℃,将尿素与聚二甲基硅氧烷雾状喷入煅烧室,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喷入流量为4mL/min,尿素喷入流量为40mL/min,持续时间为7h,制得疏水化二氧化硅;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2)的不同,将步骤(2)改为:将15份秸秆碎料放入三级加热炉进行加热;一级加热,温度为550℃,煅烧6h,再降温至55℃,通入含20%氯气20%水蒸气60%氮气的催化气体,气体压强为0.65MPa,时间为90min;二次加热温度为675℃,在常压下煅烧7.5h;三级加热165℃,将尿素与聚二甲基硅氧烷雾状喷入煅烧室,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喷入流量为4mL/min,尿素喷入流量为40mL/min,持续时间为7h,制得疏水化二氧化硅;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2)的不同,将步骤(2)改为:将15份秸秆碎料放入三级加热炉进行加热;一级加热,温度为550℃,煅烧6h,再降温至55℃,通入含20%氯气20%水蒸气60%氮气的催化气体,气体压强为0.65MPa,时间为90min;二次加热温度为675℃,在-0.096MPa的负压真空中煅烧7.5h;三级加热为875℃,煅烧5h;四级加热为165℃,制得二氧化硅;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2)的不同,将步骤(2)改为:将15份秸秆碎料放入四级加热炉进行加热;一级加热,温度为550℃,煅烧6h,再降温至55℃,通入含20%氯气20%水蒸气60%氮气的催化气体,气体压强为0.65MPa,时间为90min;二次加热温度为675℃,在-0.096MPa的负压真空中煅烧7.5h;三级加热为875℃,煅烧5h;四级加热为165℃,将聚二甲基硅氧烷雾状喷入煅烧室,流量为4mL/min,持续时间为7h,制得疏水化二氧化硅;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
对比例5
对比例5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3)的不同,将步骤(3)改为:将3份疏水化二氧化硅加入到12份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升温至65℃,加热反应2.5h,冷却至25℃,抽滤,取滤液,再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至滤液pH为1.5,再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制成质量分数为3.5%的溶液,静置24h后,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得水凝胶;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
对比例6
对比例6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没有步骤(5),将步骤(6)改为:将0.2份甲基纤维素和4份去离子水、30份的锆珠混合,以400r/min搅拌3min,再加入0.4份氨基硅油、3份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调节转速至1800r/min,搅拌20min后,加入19份水性丙烯酸树脂,同时调低转速到700r/min,搅拌40min,制得防水绝热涂料;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
对比例7
对比例7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6)的不同,将步骤(6)改为:将1.5份碳空心微球、0.2份甲基纤维素和4份去离子水、30份的锆珠混合,以400r/min搅拌3min,再加入3份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调节转速至1800r/min,搅拌20min后,加入19份水性丙烯酸树脂,同时调低转速到700r/min,搅拌40min,制得防水绝热涂料;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
效果例
下表1中给出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至3与对比例1至7的防水绝热涂料及二氧化硅的性能分析结果。
表1
从实施例与对比例的二氧化硅纯度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本发明以秸秆为原料,经微波酸解后,先进行粗糙粉碎,再进行四级加热:一级加热,使秸秆碳化,形成灰分,灰分中含有重金属和硅酸钠,然后降温通入掺杂氯气和水蒸气的氮气,氯气和水蒸气受热形成HCl,置换出重金属,形成金属氯化物;二次加热,使金属氯化物挥发,从而提高二氧化硅纯度,同时硅酸钠进一步分解形成二氧化硅,并且利用真空负压使二氧化硅扩孔,且孔洞更加牢固;三级加热时,通过高温煅烧出高纯度二氧化硅;从实施例与对比例的疏水性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本发明在四级加热中,加入了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尿素,尿素受热分解成氨气,实现熏氨气相催化,赋予二氧化硅疏水性,同时微米级碳空心微球与纳米级二氧化硅气凝胶形成微纳米粗糙结构,进一步提高涂料防水效果;从实施例与对比例的绝热性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本发明利用二氧化硅气凝胶、碳空心微球为填料,有效地提高了涂料的绝热性;从实施例与对比例的耐磨性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本发明以高浓度水凝胶为骨架,与低浓度水凝胶有机结合,制得梯度的双层结构气凝胶,初步提高涂料的耐磨性;之后,又将酚醛树脂空心微球制备成微米碳空心微球,并利用氨基硅油进行改性,在氨基硅油的作用下,能与水性丙烯酸树脂以化学键结合,从而使得微米碳空心微球均匀分散在涂料中,同时微米级的碳空心微球给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提供了结合位点,在搅拌过程中,受到力的影响,使得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嵌入于碳空心微球表面的多孔结构内,进一步提高涂料的耐磨的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防水绝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绝热涂料以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与改性微米碳空心微球为填料,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基材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绝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采用四级加热出的疏水化二氧化硅为原料,分别制备出两种浓度不同的二氧化硅水凝胶,再以高浓度二氧化硅水凝胶为骨架,化学结合低浓度二氧化硅水凝胶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绝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级加热包括:一级加热先加热一段时间后,再降温通入掺杂氯气和水蒸气的氮气,反应一段时间;二次加热利用真空负压辅助加热;三级加热为高温煅烧;四级加热降温喷入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尿素,继续反应一段时间。
4.一种防水绝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2-3份秸秆浸泡在20份质量分数为6%的稀盐酸,60-70℃、微波功率为300-700W下加热1-2h,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滤物3次,在105℃烘箱中干燥2-3h后放入粉碎机中加工成秸秆碎料;
(2)将10-20份秸秆碎料放入四级加热炉进行加热;一级加热,温度为500-600℃,煅烧5-7h,再降温至50-60℃,通入含20%氯气20%水蒸气60%氮气的催化气体,气体压强为0.5-0.8MPa,时间为80-100min;二次加热温度为600-750℃,在-0.096MPa的负压真空中煅烧5-10h;三级加热为750-900℃,煅烧4-6h;四级加热为163-167℃,持续时间为6-8h,制得疏水化二氧化硅;
(3)将2-4份疏水化二氧化硅加入到8-16份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升温至50-80℃,加热反应2-3h,冷却至25℃,抽滤,取滤液,再加入硫酸至滤液pH为1-2,再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制成两种不同浓度的预制溶液,其中,高浓度预制溶液中滤液占质量分数为3.5-8.5%,低浓度预制溶液中滤液占质量分数为0.5-3.5%;先将4份高浓度预制溶液静置12h后,加入1-4份低浓度预制溶液,静置24h后,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得水凝胶;
(4)将水凝胶于-30℃、真空度为20Pa冷冻干燥24h制成梯度二氧化硅气凝胶;将梯度二氧化硅气凝胶置于球磨机中,采用锆珠为磨球,500r/min下研磨时间5-10min,循环次数为1次,制得粒径为50-120nm的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
(5)将酚醛树脂空心微球充分浸润在0.1mol/L的盐酸溶液中,洗涤50-80min,再置于箱式炉中,在空气氛围下,0.2℃/min升温到140-240℃,氧化处理20-40min后,再于800℃碳化2-3h,得到碳空心微球;
(6)将1-2份碳空心微球、0.1-0.3份分散剂和3-5份去离子水、30份的锆珠混合,以300-500r/min搅拌3min,再加入0.3-0.5份氨基硅油、2-4份梯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调节转速至1800r/min,搅拌20min后,加入16-22份水性丙烯酸树脂,同时调低转速到700r/min,搅拌40min,制得防水绝热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绝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秸秆碎料的大小为40-60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绝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在第四级加热过程中,将尿素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喷入煅烧室,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喷入流量为2-6mL/min,尿素喷入流量为30-50mL/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绝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硫酸质量分数为8%。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绝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球料比为100: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绝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酚醛树脂空心微球粒径为20-18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绝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分散剂为聚氧化乙烯,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其中的一种。
CN202311770214.2A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防水绝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80061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0214.2A CN118006172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防水绝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0214.2A CN118006172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防水绝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06172A true CN118006172A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50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70214.2A Pending CN118006172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防水绝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0617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44831A1 (en) * 2012-05-07 2015-05-28 Biogenic Reagent Ventures, Llc Biogenic activated carbon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CA2986710A1 (en) * 2015-05-29 2016-12-08 N.A.M. - Nano Analysis & Materials S.R.L. Sol-gel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ilica aerogels
CN107010632A (zh) * 2017-05-26 2017-08-04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生物质基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9210319A (zh) * 2018-11-12 2019-01-15 中研信源(北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凝胶真空绝热板及其芯材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1839A (zh) * 2019-01-22 2019-06-07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22095A (zh) * 2019-11-07 2020-03-27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二氧化硅气凝胶毡的制备方法
US20240002241A1 (en) * 2020-12-01 2024-01-04 Aerobel Bv Verticall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of silica aerogels from various silica sourc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44831A1 (en) * 2012-05-07 2015-05-28 Biogenic Reagent Ventures, Llc Biogenic activated carbon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CA2986710A1 (en) * 2015-05-29 2016-12-08 N.A.M. - Nano Analysis & Materials S.R.L. Sol-gel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ilica aerogels
CN107010632A (zh) * 2017-05-26 2017-08-04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生物质基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9210319A (zh) * 2018-11-12 2019-01-15 中研信源(北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凝胶真空绝热板及其芯材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1839A (zh) * 2019-01-22 2019-06-07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22095A (zh) * 2019-11-07 2020-03-27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二氧化硅气凝胶毡的制备方法
US20240002241A1 (en) * 2020-12-01 2024-01-04 Aerobel Bv Verticall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of silica aerogels from various silica source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NG HANG TAI等: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Silica aerogels for Applications in Energy and Water Sustainabilit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30 May 2024 (2024-05-30), pages 1 - 34 *
杨蕊;周定国;连海兰;兰平;冒海燕;: "农作物废弃物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优化", 江苏农业科学, no. 16, 21 August 2018 (2018-08-21), pages 256 - 260 *
黄骏等: "农作物废弃物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优化", 佛山陶瓷., vol. 29, no. 10, 31 October 2019 (2019-10-31), pages 15 - 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1945B2 (en) Composite material used for catalyzing and degrading nitrogen oxid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4496461A (zh) 立方状二氧化钛/二维纳米碳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US10618813B2 (en) Carbon nitride modified with peryle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 / graphene oxide aerogel composite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7961807A (zh) 一种超分子预组装氮化碳纳米管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Başgöz et al. The unusually formation of porous silica nano-stalactite structure by high temperature heat treatment of SiO2 aerogel synthesized from rice hull
CN110950421B (zh) 一种高比表面积的MgO微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48528B (zh) 一种核壳结构SiO2/Si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3968582B (zh) 一种碳化硅纤维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1163B (zh) 一种具有三维连通孔道结构的氮化钛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9354029B (zh) 一种由粉煤灰制备介孔氧化硅的方法
CN106732724A (zh) 一种氮掺杂TiO2空心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572509B (zh) 一种氮掺杂空心碳/石墨球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77959A (zh) 氢化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颗粒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7758654A (zh) 一种高产率磷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46285B (zh) 一种三维多孔氮化物纳米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9517B (zh) 一种以木质素为碳源的磁性碳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06736A (zh) 一种无溶剂合成的陶瓷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50322B (zh) 一种利用赤泥和原煤制备碳纳米管复合碳材料的方法
CN118006172A (zh) 一种防水绝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6537B (zh) 一种Fe2O3掺杂TiO2负载膨胀珍珠岩的漂浮型环境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4364A (zh) 一种多孔碳化硅球形粉末的制备工艺
CN102120568B (zh) 一种先驱体转化法制备氮化硼纳米棒的方法
KR100991013B1 (ko) 질소 치환 티타니아 나노튜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7746074A (zh) 一种具有空腔的核壳结构二氧化钛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2032B (zh) 一种含三维非晶碳框架多孔木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