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04498A - 一种捆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捆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04498A
CN118004498A CN202410425954.0A CN202410425954A CN118004498A CN 118004498 A CN118004498 A CN 118004498A CN 202410425954 A CN202410425954 A CN 202410425954A CN 118004498 A CN118004498 A CN 118004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cam
pulley
plat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259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004498B (zh
Inventor
李仕强
董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4259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04498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41042595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8004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8004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04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004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04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捆扎机,本发明通过在将扎带从输送装置上方向下穿过进入接驳装置,接驳装置将扎带的带头固定,使输送装置运输产品时,产品将会撞拉扎带,令到扎带环绕产品的下、前和上面,此后,穿剑动力模组驱动穿剑杆上的扯带轮拉扯扎带中间部分穿过输送装置并位于接驳装置旁,此时,扎带完成环绕产品四周,此后,接驳装置将扯带轮上的扎带钩入、将拉入的扎带切断形成带尾和将带尾与带头接驳,从而实现在输送装置运输产品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对产品进行捆扎,以提高打包产线的打包效率;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设备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捆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捆扎机。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产品打包线中,常常需要利用扎带将产品进行捆扎固定,以避免打包后的产品在运输过程出现破散。而在常规的捆扎线中,主要利用人工或多个机械机构将扎带头围绕产品一周,从而实现将扎带捆绑于产品的一周,因此,导致捆扎效率低和导致捆绑设备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捆扎机,以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技术缺陷。
一种捆扎机包括输送装置、穿剑动力模组和收卷盘,输送装置下方安装有接驳装置,穿剑动力模组驱动有穿剑杆,穿剑杆设有可从输送装置上方向下穿过并移动至接驳装置旁的扯带轮,收卷盘拉出有扎带,扎带绕过扯带轮并从输送装置上方向下穿过进入接驳装置,接驳装置包括有用于将扎带的带头固定的带头固定机构、用于将缠绕于扯带轮上的扎带钩入的拉带机构、用于将拉入的扎带切断形成带尾的剪带机构、用于将带尾与带头接驳的接驳机构。
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扎带从输送装置上方向下穿过进入接驳装置,接驳装置将扎带的带头固定,使输送装置运输产品时,产品将会撞拉扎带,令到扎带环绕产品的下、前和上面,此后,穿剑动力模组驱动穿剑杆上的扯带轮拉扯扎带中间部分穿过输送装置并位于接驳装置旁,此时,扎带完成环绕产品四周,此后,接驳装置将扯带轮上的扎带钩入、将拉入的扎带切断形成带尾和将带尾与带头接驳,从而实现在输送装置运输产品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对产品进行捆扎,以提高打包产线的打包效率;
2、由于捆扎产品时,无需将产品固定并利用人工或多个机械机构将扎带头围绕产品一周,从而实现提高捆扎效率,和降低打包设备的体积。
为了进一步优化以上技术方案,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选与以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进行结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包括前端输送组和后端输送组,扯带轮和扎带从前端输送组与后端输送组之间穿过;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以通过前端输送组和后端输送组之间留足够的空间给予扯带轮和扎带穿过,从而在捆扎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扎带出现打结;
2、通过分段式组合,以使产品在不同的位置时,能够使用不同力度的输送组,从而令产品能够更稳定地撞扯扎带;
3、在产品撞至扎带后,能够利用前端输带动产品移动,从而使产品能够更稳定地撞扯扎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端输送组包括支撑板和间隔设置于支撑板上的输送带,支撑板低于输送带;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在前端输送组运输产品时,能够利用支撑板对产品进行支撑,从而避免因产品过重而出现下榻所导致产品无法输送;
2、由于支撑板低于输送带,在产品撞扯扎带后,扎带能够进入两个输送带之间的空隙,从而避免扎带与前端输送组接触摩擦而造成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端输送组包括至少2个并列排放的滚筒输送线,后端输送组的下方设置有推动辅助装置,推动辅助装置包括推动电机和推动滑轨,推动电机驱动有链条,推动滑轨上滑动有与链条固定连接的推动滑块座,推动滑块座安装有推动升降动力模组,推动升降动模安装辅助推板,辅助推板可从相邻两个滚筒输送线之间的空隙穿过升起,以推动输送机构上方的产品;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当产品进入后端输送组后,推动升降动力模组驱动辅助推板上升,推动电机驱动链条运动,链条带动推动滑块座移动,使辅助推板推动产品,从而令产品更稳定地撞扯扎带;
2、由于推动升降动力模组能够驱动辅助推板下降,从而解决辅助推板在滚筒输送线上方阻挡下一产品进入的问题;
3、滚筒线的设置,以降低产品与后端输送组接触的面积,从而降低辅助推板推动产品时,产品与后端输送组摩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端输送组上方设置有产品压平装置,产品压平装置包括压平升降驱动模组和压平架,压平升降驱动模组驱动压平架,压平架的一端设有导向斜面,压平架的底壁设有若干个压平滑轮;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当产品为若干个未撑开的纸箱纸板时或其他需要压缩捆扎的产品时,压平升降驱动模组驱动压平架下降,在辅助推板推动产品时,产品从经过压平架下方经过,压平架通过导向斜面将产品下压,从而实现将产品压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穿剑动力模组包括剑穿机架和剑穿电机,剑穿机架安装有剑穿轴承座,剑穿电机驱动有剑穿齿轮,穿剑杆穿过剑穿轴承座并可在内滑动,穿剑杆的侧边设有与剑穿齿轮啮合的剑穿齿;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剑穿电机驱动剑穿齿轮旋转,剑穿齿轮带动穿剑杆升降,从而实现更稳定控制扯带轮穿过输送装置扯带轮拉扯扎带中间部分穿过输送装置的速度、力度和行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剑穿机架安装有下压固定动力模组,所述下压固定动力模组驱动有用于下压至产品上的固定架;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在产品撞扯扎带后,下压固定动力模组驱动固定架下压至产品上,以对产品固定,使扯带轮拉扯扎带中间部分穿过输送装置时,避免带动产品出现移位而阻挡扯带轮穿过输送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上方设置有拍齐装置,拍齐装置包括拍齐电机和拍齐机架,拍齐电机驱动有传动皮带,拍齐机架安装有拍齐导柱,拍齐导柱上滑动化有位于输送装置两侧的拍板,两个拍板固定连接于传动皮带的对称位置上;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在产品撞扯扎带前,拍齐电机驱动传动皮带运动,传动皮带带动两个拍板相互靠拢,以对输送装置上产品进行拍齐并居中,从而使产品能够更精准地撞扯扎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驳装置包括框架,框架设有可让所述扎带穿过进内的导带口,框架安装有用于完成切断和接驳步骤的操作台;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导带口的设置,以使进入接驳装置内的扎带处于平行状态,从而便于对扎带进行切断和接驳,操作台的设置,以使扎带能够在操作台上方完成切断和接驳步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框架安装有电机,电机驱动有转轴,转轴通过锥形齿轮组传动连接有拉带凸轮,拉带凸轮的外周设有拉带外凸部,拉带机构包括第一拉带摇臂,第一拉带摇臂的一端与框架轴连接,第一拉带摇臂的中部安装有与拉带凸轮外周紧贴的拉带滑轮,第一拉带摇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拉带拉杆,拉带拉杆上设置有可穿过导带口与扯带轮配合的拉带指;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拉带凸轮通过拉带外凸部推动拉带滑轮移动,拉带滑轮带动第一拉带摇臂向左摆动,第一拉带摇臂通过拉带拉杆带动拉带指向左移动,以使拉带指实现将扎带拉入框架内,给予剪带机构切断形成带尾,而当拉带外凸部移离开拉带凸轮时,拉带滑轮带动第一拉带摇臂向右摆动,第一拉带摇臂通过拉带拉杆带动拉带指向右移动复位,以等待对下一扎带进行拉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拉带摇臂安装有与框架连接的拉带拉簧,拉带拉簧拉动拉带滑轮紧贴拉带凸轮的外周;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以通过拉带拉簧使拉带滑轮能够稳定地紧贴于拉带凸轮的外周,从而使拉带滑轮能够更稳定地驱动第一拉带摇臂摇动;
2、以在拉带外凸部移离拉带滑轮时,能够通过拉带拉簧拉动第一拉带摇臂连接的拉带指稳定地移离操作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带机构还包括拉带底板,拉带底板轴连接有第二拉带摇臂,拉带指固定于第二拉带摇臂上;第一拉带摇臂与拉带拉杆轴连接,拉带拉杆与拉带指轴连接;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第二拉带摇臂通过拉带拉杆拉动第二拉带摇臂同步摇摆,以带动第二拉带摇臂上的拉带指实现将扎带拉入框架内,而第二拉带摇臂的设置则能够实现对拉带拉杆和拉带指进行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带机构还包括外推轴承座和外推摇臂,拉带底板安装有外推复位拉簧和外推导柱,外推复位拉簧与外推轴承座连接,外推导柱穿过外推轴承座并在内滑动,转轴设置外推凸轮,外推凸轮的外周设有外推凸起部,外推摇臂的一端与框架轴连接,外推摇臂的中部安装有与外推凸轮外周紧贴的外推滑轮,外推摇臂的另一端与拉带底板紧贴,拉带指设有传动孔,拉带拉杆设有穿过所述传动孔的传动轴;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转轴带动外推凸轮旋转,外推凸轮通过外推凸起部推动外推滑轮向前移动,外推滑轮带动外推摇臂的另一端推动底板向前移动,从而使拉带指向右移动复位时,能够向前移动避让扎带;
2、在拉带指向右移动复位后,通过将外推凸起部移离开外推滑轮,使拉带指向后复位,从而让拉带指处于待拉入的带体背后,以实现在不损坏待拉入的带体情况下,对该带体进行拉入;
3、由于通过外推复位拉簧的作用下,外推滑轮紧贴于外推凸轮的外周,从而使外推凸轮能够更稳定地驱动外推摇臂摇摆;
4、能够通过外推复位拉簧拉动底板向后复位,从而使拉带指稳定地移动至下一待拉入的带体背后;
5、由于转轴同时带动拉带凸轮和外推凸轮旋转,从而使每个动作过程之间的衔接不会出现延迟,而能够高速和高契合度地有次序完成当前的所有动作;
6、通过一个电机即可驱动当前的所有动作,以达到降低动力模组数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和降低设备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推摇臂通过减摩擦滑轮与所述底板紧贴;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以使拉带底板能够更稳定地带动外推摇臂复位,和外推摇臂的能够更稳定地推动底板向前移动;
2、通过减摩擦滑轮的设置,可有效降低拉带底板与外推摇臂的磨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设置有剪带凸轮,剪带凸轮的外周设有剪带凸起部,剪带机构包括上刀件、下刀件和剪带摇臂,上刀件位于操作台上方,下刀件的中部与上刀件轴连接,下刀件的一端设有可与上刀件靠拢的下刀口,剪带摇臂的一端与框架轴连接,剪带摇臂的中部安装有与剪带凸轮外周紧贴的剪带滑轮,剪带摇臂的另一端轴连接有剪带拉杆,剪带拉杆与下刀件的另一端轴连接;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在扎带穿过下刀口与上刀件之间时,剪带凸轮通过剪带凸起部推动剪带滑轮,剪带滑轮带动剪带摇臂向下摆动,剪带摇臂向下拉动剪带拉杆,剪带拉杆拉动下刀口与上刀件靠拢,从而实现将扎带切断,此后,剪带凸起部移离开剪带滑轮后,剪带滑轮带动剪带摇臂复位,从而带动下刀口与上刀件张开复位;
2、由于转轴同时带动拉带凸轮、外推凸轮和剪带凸轮旋转,使每个动作过程之间的衔接不会出现延迟,从而能够高速和高契合度地有次序完成当前的所有动作;
3、由于通过一个电机即可驱动当前的所有动作,以达到降低动力模组数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和降低设备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剪带摇臂安装有与框架连接的剪带拉簧,剪带拉簧拉动剪带摇臂上的剪带滑轮紧贴于剪带凸轮上;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使剪带滑轮更稳定地与剪刀凸轮的外周紧贴,从而使剪带凸轮能够稳定地通过剪带凸起部驱动切刀摇臂摇摆和复位;
2、能够通过利用剪带拉簧上拉切刀摇臂的一端,从而实现能够稳定地带动上刀部和下刀口相互张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设置有退刀凸轮,退刀凸轮的外周设有退刀凸起部,剪带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框架上的退刀导柱,退刀导柱上滑动有退刀座,退刀座安装有与退刀凸轮紧贴的退刀滑轮,上刀件安装于退刀座上,以使上刀件和下刀口能够移离开操作台上方;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完成将扎带切断后,退刀凸轮通过退刀凸起部推动退刀滑轮移动,退刀滑轮带动退刀座移动,退刀座带动上刀件和下刀口移离开操作台上方,从而使拉带指将扎带拉入至操作台上方时和扎带从操作台上取出时,上刀件和下刀口能够避让,而在拉带指将扎带拉入至操作台后,退刀凸起部移离退刀滑轮,退刀滑轮带动退刀座上的上刀件和下刀口移入操作台上方,以对拉入的扎带进行剪切;
2、由于转轴同时带动拉带凸轮、外推凸轮、剪带凸轮和退刀凸轮旋转,使每个动作过程之间的衔接不会出现延迟,从而能够高速和高契合度地有次序完成当前的所有动作;
3、由于通过一个电机即可驱动当前的所有动作,以达到降低动力模组数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和降低设备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退刀座安装有与框架连接的退刀拉簧,退刀拉簧拉动退刀座上的退刀滑轮紧压于退刀凸轮的外周;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使退刀滑轮能够更稳定地紧贴于退刀凸轮的外周,从而使退刀凸轮能够更稳地通过退刀凸起部驱动退刀座移动和复位;
2、能够通过利用退刀拉簧实现稳定地将退刀座上的上刀件和下刀口移入操作台上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上安装有第一上顶凸轮,第一上顶凸轮的外周设有第一凸起部,带头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操作台上滑动的第一上顶块,第一上顶块安装有与第一上顶凸轮外周紧贴的第一滑轮,第一上顶块的顶部可与上刀件底端靠拢夹紧扎带;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在将扎带剪断前,第一上顶凸轮通过第一凸起部推动第一滑轮上升,第一滑轮带动第一上顶块的顶部与上刀件底端靠拢夹紧扎带,从而实现在将扎带剪断后,能够夹紧扎带切断后形成的新带头;
2、由于在扎带剪断前,第一上顶块的顶部与上刀件夹紧扎带,从而使下刀口与上刀件能够更稳定地对扎带进行切断;
4、由于转轴同时带动拉带凸轮、外推凸轮、剪带凸轮、退刀凸轮和第一上顶凸轮旋转,使每个动作过程之间的衔接不会出现延迟,从而能够高速和高契合度地有次序完成当前的所有动作;
5、由于通过一个电机即可驱动当前的所有动作,以达到降低动力模组数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和降低设备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上顶块安装有与操作台连接的第一拉簧,第一拉簧拉动第一上顶块上的第一滑轮紧压于第一上顶凸轮的外周;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使第一滑轮紧更稳定地与第一上顶凸轮的外周贴紧,从而使第一上顶凸轮能够更稳定地驱动第一上顶块升降;
2、能够通过第一拉簧拉动稳定地拉动第一上顶块下降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驳装置还包括拉带辅助机构,所述拉带辅助机构包括纵向驱动模组和外张机架,所述纵向驱动模组与所述外张机架传动连接,所述外张机架安装有横向驱动模组,所述横向驱动模组驱动有可从所述上刀件上方经过的拉带辅助杆;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纵向驱动模组驱动外张机架向前移动,横向驱动模组驱动拉带辅助杆向右移动,使拉带辅助杆越过第一上顶块与上刀件所夹紧的扎带,纵向驱动模组驱动外张机架向后复位,此时,拉带辅助杆位于该扎带的背后,横向驱动模组驱动拉带辅助杆向左移动,使拉带辅助杆将该扎带向左横向拉扯,从而使接驳机构能够实现将带头的外面与带尾的内面进行接驳,使带头与带尾的接驳处能够处于水平贴合,从而在扎带捆扎产品后,解决带头和带尾向外凸出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框架设置有位于上刀件上方的顶板,转轴安装有第二上顶凸轮,第二上顶凸轮的外周设有第二凸起部,操作台滑动有第二上顶块,第二上顶块安装有与第二上顶凸轮外周紧贴的第二滑轮,第二上顶块的顶部可与顶板靠拢夹紧扎带,拉带辅助杆可从第二上顶块与顶板之间穿过;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拉带辅助杆将扎带拉扯后,扎带穿过第二上顶块与顶板之间,第二上顶凸轮通过第二凸起部推动第二滑轮上升,第二滑轮带动第二上顶块的顶部上升与顶板靠拢夹紧固定扎带,从而使接驳机构能够更稳定地将带头与带尾进行接驳;
2、由于转轴同时带动拉带凸轮、外推凸轮、剪带凸轮、退刀凸轮、第一上顶凸轮和第二上顶凸轮旋转,使每个动作过程之间的衔接不会出现延迟,从而能够高速和高契合度地有次序完成当前的所有动作;
3、由于通过一个电机即可驱动当前的所有动作,以达到降低动力模组数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和降低设备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上顶块安装有与操作台连接的第二拉簧,第二拉簧拉动第二上顶块上的第二滑轮紧压于第二上顶凸轮的外周;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使第二滑轮紧更稳定地与第二上顶凸轮的外周贴紧,从而使第二上顶凸轮能够更稳定地驱动第二上顶块升降;
2、能够通过第二拉簧拉动稳定地拉动第二上顶块下降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驱动有夹带凸轮,夹带凸轮的外周设有夹带凸起部,顶板通过旋转传动轴连接有位于上刀件旁的夹指,夹指可与顶板靠拢,夹指与旋转传动轴固定连接,旋转传动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摇杆,框架轴连接有夹带摇臂,夹带摇臂的中部安装有与夹带凸轮外周紧贴的夹带滑轮,夹带摇臂轴连接有夹带拉杆,夹带拉杆与传动摇杆轴连接;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在第一上顶块与上刀件松开对带头的夹持后,夹带凸轮通过夹带凸起部推动夹带滑轮下移,夹带滑轮带动夹带摇臂拉动夹带拉杆,夹带拉杆拉动传动摇杆摇摆,传动摇杆通过旋转传动轴带动夹指与顶板靠拢,以对带头进行辅助夹紧,从而避让拉带指将扎带拉入操作台进行剪断,而在完成接驳机构完成工作后,夹带凸起部移离夹带滑轮,夹带滑轮带动夹带摇臂复位,从而使夹指与顶板松开夹持;
2、由于转轴同时带动拉带凸轮、外推凸轮、剪带凸轮、退刀凸轮、第一上顶凸轮、第二上顶凸轮和夹带凸轮旋转,使每个动作过程之间的衔接不会出现延迟,从而能够高速和高契合度地有次序完成当前的所有动作;
3、由于通过一个电机即可驱动当前的所有动作,以达到降低动力模组数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和降低设备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带摇臂设有与框架连接的夹带拉簧,夹带拉簧拉动夹带滑轮紧贴夹带凸轮的外周;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以通过夹带拉簧使夹带滑轮能够更稳定地紧贴夹带凸轮的外周,从而使夹带凸轮能够更稳定地驱动夹指与顶板相互张开或靠拢;
2、以在夹带凸起部移离夹带滑轮时,能够通过夹带拉簧拉动夹带摇臂复位,从而使夹指与夹板能够更稳定地张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安装有退板凸轮,退板凸轮的外周设有退板凸起部,框架安装有退板导柱,退板导柱上滑动有退板座,退板座安装有与退板凸轮外周紧贴的退板滑轮,顶板安装于退板座上;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在扎带取出前,退板凸轮通过退板凸起部推动退板滑轮移动,退板滑轮带动退板座上的顶板和夹指移出操作台,从而实现避让扎带取出,而在需要对带头进行夹紧固定时,则通过退板凸起部移离退板滑轮,使退板滑轮带动退板座上的顶板和夹指进入操作台上;
2、由于转轴同时带动拉带凸轮、外推凸轮、剪带凸轮、退刀凸轮、第一上顶凸轮、第二上顶凸轮、夹带凸轮和退板凸轮旋转,使每个动作过程之间的衔接不会出现延迟,从而能够高速和高契合度地有次序完成当前的所有动作;
3、由于通过一个电机即可驱动当前的所有动作,以达到降低动力模组数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和降低设备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退板座安装有与框架连接退板拉簧,退板拉簧拉动退板座上的退板滑轮与退板凸轮紧贴;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以通过退板拉簧使退板滑轮能够更稳定地紧贴退板凸轮的外周,从而使退板凸轮能够更稳定地驱动夹指和顶板移离或进入操作台;
2、以在退板凸起部移离夹带滑轮时,能够通过退板拉簧拉动退板座复位,从而顶板能够更稳定地进入操作台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安装有热熔上顶凸轮,热熔上顶凸轮的外周设有热熔凸起部,操作台滑动有热熔上顶块,热熔上顶块的底部安装有与热熔上顶凸轮外周紧贴的热熔上顶滑轮,热熔上顶块的上方设置有发热板;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在剪带机构将扎带切断形成带尾后,发热板对带头和带尾进行加热融化,此后,热熔上顶凸轮通过热熔凸起部推动热熔上顶块上升,以将带头和带尾进行夹紧贴合,从而实现将带体和带尾进行接驳,在完成接驳后,热熔凸起部移离开热熔上顶滑轮,热熔上顶滑轮带动热熔上顶块复位,以使热熔上顶块松开对带头和带尾夹持;
2、由于转轴同时带动拉带凸轮、外推凸轮、剪带凸轮、退刀凸轮、第一上顶凸轮、第二上顶凸轮、夹带凸轮、退板凸轮和热熔上顶凸轮旋转,使每个动作过程之间的衔接不会出现延迟,从而能够高速和高契合度地有次序完成当前的所有动作;
3、由于通过一个电机即可驱动当前的所有动作,以达到降低动力模组数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和降低设备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热熔上顶块安装有与操作台连接的热熔拉簧,热熔拉簧拉动热熔上顶块的热熔上顶滑轮紧压于热熔上顶凸轮的外周;根据所述技术方案,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以通过热熔拉簧使热熔上顶滑轮能够稳定地紧贴于热熔上顶凸轮的外周,从而使热熔上顶凸轮能够更稳定地驱动热熔上顶块升降;
2、以在热熔凸起部移离开热熔上顶滑轮时,能够通过热熔拉簧拉动热熔上顶块稳定地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安装有退位凸轮,退位凸轮的外周设有退位凸起部,框架安装有退位导柱,退位导柱上滑动有退位座,退位座安装有与退位凸轮外周紧贴的退位滑轮,发热板安装于退位座上,热熔上顶块可与顶板靠拢,拉带指从发热板下方经过,拉带辅助杆从发热板上方经过;根据所述技术方案,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在发热体在不对扎带进行融化的期间能够移离操作台,退位凸轮通过退位凸起部推动退位滑轮移动,退位滑轮带动退位座上的发热板移离操作台上方,从而实现避让取出完成接驳的扎带和避让拉入至操作台时的扎带,而在需要利用发热体对扎带进行融化时,退位凸起部移离开退位滑轮,退位滑轮带动退位座上的发热板移入操作台上方,以对扎带进行加热;
2、由于拉带指从发热板下方经过和拉带辅助杆从发热板上方经过,使发热板能够同时对带头的外面与带尾的内面进行加热融化,并通过热熔上顶块上升与顶板靠拢,实现带头的融化外面与带尾的融化内面进行夹紧融化,从而更牢固地将带头和带尾接驳;
3、由于转轴同时带动拉带凸轮、外推凸轮、剪带凸轮、退刀凸轮、第一上顶凸轮、第二上顶凸轮、夹带凸轮、退板凸轮、热熔上顶凸和退位凸轮轮旋转,使每个动作过程之间的衔接不会出现延迟,从而能够高速和高契合度地有次序完成当前的所有动作;
4、由于通过一个电机即可驱动当前的所有动作,以达到降低动力模组数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和降低设备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退位座安装有与框架连接的退位拉簧,退位拉簧拉动退位座上的退位滑轮紧贴于退位凸轮的外周;根据所述技术方案,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以通过退位拉簧使退位滑轮能够稳定地紧贴于退位凸轮的外周,从而使退位凸轮能够更稳定地驱动退位座上的发热板移动;
2、以在退位凸起部移离开退位滑轮时,能够通过退位拉簧拉动退位座上的发热板稳定地移入操作台上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设置有转程转盘,转程转盘环形阵列有若干个识别孔,框架安装有感应识别孔的感应器;根据所述技术方案,以使本发明进一步地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转轴旋转时带动转程转盘同步旋转,以使感应器通过转程转盘上的识别孔获取转轴的旋转速度和旋转行程,从而便于对钩带的所有动作进行调试、控制所有动作的速度和在运行某一动作期间精准地暂停或返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及标号作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分布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面结构分布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输送装置、穿剑动力模组和接驳装置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前端输送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后端输送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推动辅助装置的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推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拍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产品压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穿剑动力模组与接驳装置的位置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所述穿剑动力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所述接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所述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所述拉带指的位置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所述第一拉带摇臂的位置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所述外推轴承座的位置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所述第一拉带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所述上刀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所述上刀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所述退刀座的位置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所述退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所述退刀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所述拉带辅助杆的俯视图;
图24是本发明所述拉带辅助杆的位置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所述顶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所述退板座的位置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所述退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所述退板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所述发热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所述退位座的位置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所述退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所述感应器的位置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所述产品撞扯扎带前的扎带走位图;
图34是本发明所述产品撞扯扎带后的扎带走位图;
图35是本发明所述扎带接驳时的扎带走位图。
附图标记:
1、输送装置;11、前端输送组;111、输送带;112、支撑板;12、后端输送组;121、滚筒输送线;13、推动辅助装置;131、推动电机;132、推动滑轨;133、链条;134、推动滑块座;135、推动升降动力模组;136、辅助推板;14、拍齐装置;141、拍齐电机;142、拍齐机架;143、传动皮带;144、拍齐导柱;145、拍板;15、产品压平装置;151、压平升降驱动模组;152、压平架;153、导向斜面;154、压平滑轮;
2、穿剑动力模组;21、穿剑杆;22、剑穿机架;23、剑穿电机;24、剑穿轴承座;25、剑穿齿轮;26、剑穿齿;27、扯带轮;28、下压固定动力模组;29、固定架;
3、收卷盘;31、扎带;
4、接驳装置;41、框架;42、导带口;43、操作台;44、电机;45、转轴;451、转程转盘;452、识别孔;453、感应器;
5、拉带凸轮;51、拉带外凸部;510、锥形齿轮组;511、第一拉带摇臂;512、拉带滑轮;513、拉带拉簧;514、拉带拉杆;515、传动轴;52、拉带底板;521、外推复位拉簧;522、外推导柱;523、第二拉带摇臂;524、拉带指;525、传动孔;53、外推轴承座;531、外推摇臂;532、外推凸轮;533、外推凸起部;534、外推滑轮;535、减摩擦滑轮;
61、剪带凸轮;611、剪带凸起部;62、上刀件;63、下刀件;631、下刀口;632、剪带摇臂;633、剪带滑轮;634、剪带拉簧;635、剪带拉杆;64、退刀凸轮;641、退刀凸起部;642、退刀导柱;643、退刀座;644、退刀滑轮;645、退刀拉簧;65、第一上顶凸轮;651、第一凸起部;652、第一上顶块;653、第一滑轮;654、第一拉簧;661、纵向驱动模组;662、外张机架;663、横向驱动模组;664、拉带辅助杆;67、第二上顶凸轮;671、第二凸起部;672、第二上顶块;673、第二滑轮;674、第二拉簧;
7、顶板;71、退板凸轮;711、退板凸起部;712、退板导柱;713、退板座;714、退板滑轮;715、退板拉簧;72、夹带凸轮;721、夹带凸起部;722、旋转传动轴;723、夹指;724、传动摇杆;725、夹带摇臂;726、夹带滑轮;727、夹带拉簧;728、夹带拉杆;
81、热熔上顶凸轮;811、热熔凸起部;812、热熔上顶块;813、热熔上顶滑轮;814、热熔拉簧;82、退位凸轮;821、退位凸起部;822、退位导柱;823、退位座;824、退位滑轮;825、退位拉簧;826、发热板;9、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本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3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捆扎机。
一种捆扎机包括输送装置1、穿剑动力模组2和收卷盘3,输送装置1下方安装有接驳装置4,穿剑动力模组2驱动有穿剑杆21,穿剑杆21设有可从输送装置1上方向下穿过并移动至接驳装置4旁的扯带轮27,收卷盘3拉出有扎带31,扎带31绕过扯带轮27并从输送装置1上方向下穿过进入接驳装置4,接驳装置4包括有用于将扎带31的带头固定的带头固定机构、用于将缠绕于扯带轮27上的扎带31钩入的拉带机构、用于将拉入的扎带31切断形成带尾的剪带机构、用于将带尾与带头接驳的接驳机构。
输送装置1可选择采用滚轮输送机、多段拼接的输送带111实现让扎带31和穿剑杆21的扯带轮27穿过;穿剑动力模组2采用常规的丝杆模组或气缸模组等模组实现驱动穿剑杆21的扯带轮27输送装置1。带头固定机构可选择采用常规的夹具机构;拉带机构可选择常规的气缸模组或丝杆模组实现驱动拉带指524将扎带31拉入;剪带机构可选择采用常规的气缸模组或丝杆模组驱动剪刀机构实现将扎带31剪;接驳机构可选择采用常规的热熔机构或打钉方机构将带尾与带头接驳。
由于扎带从输送装置1上方向下穿过进入接驳装置4,接驳装置4将扎带31的带头固定,使输送装置1运输产品9时,产品9将会撞拉扎带31,令到扎带31环绕产品9的下、前和上面,此后,穿剑动力模组2驱动穿剑杆21上的扯带轮27穿过所述装置并位于接驳装置4旁,此时,扎带31完成环绕产品9四周,此后,接驳装置4将扯带轮27上的扎带31钩入、将拉入的扎带31切断形成带尾和将带尾与带头接驳,从而实现在输送装置1运输产品9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对产品9进行捆扎,以提高打包产线的打包效率;同时,由于捆扎产品9时,无需将产品9固定并利用人工或多个机械机构将扎带31头围绕产品9一周,从而实现提高捆扎效率,和降低打包设备的体积。
进一步地,输送装置1包括前端输送组11和后端输送组12,扯带轮27和扎带31从前端输送组11与后端输送组12之间穿过。
以通过前端输送组11和后端输送组12之间留足够的空间给予扯带轮27和扎带31穿过,从而在捆扎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扎带31出现打结;同时分段式组合,以使产品9在不同的位置时,能够使用不同力度的输送组,从而令产品9能够更稳定地撞扯扎带31。
进一步地,前端输送组11包括支撑板112和间隔设置于支撑板112上的输送带111,支撑板112低于输送带111。
在前端输送组11运输产品9时,能够利用支撑板112对产品9进行支撑,从而避免因产品9过重而出现下榻所导致产品9无法输送;由于支撑板112低于输送带111,在产品9撞扯扎带31后,扎带31能够进入两个输送带111之间的空隙,从而避免扎带31与前端输送组11接触摩擦而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后端输送组12包括至少2个并列排放的滚筒输送线121,后端输送组12的下方设置有推动辅助装置13,推动辅助装置13包括推动电机131和推动滑轨132,推动电机131驱动有链条133,推动滑轨132上滑动有与链条133固定连接的推动滑块座134,推动滑块座134安装有推动升降动力模组135,推动升降动模安装辅助推板136,辅助推板136可从相邻两个滚筒输送线121之间的空隙穿过升起,以推动输送机构上方的产品9。
当产品9进入后端输送组12后,推动升降动力模组135驱动辅助推板136上升,推动电机131驱动链条133运动,链条133带动推动滑块座134移动,使辅助推板136推动产品9,从而令产品9更稳定地撞扯扎带31;由于推动升降动力模组135能够驱动辅助推板136下降,从而解决辅助推板136在滚筒输送线121上方阻挡下一产品9进入的问题;同时,滚筒线的设置,以降低产品9与后端输送组12接触的面积,从而降低辅助推板136推动产品9时,产品9与后端输送组12摩擦。
进一步地,后端输送组12上方设置有产品压平装置15,产品压平装置15包括压平升降驱动模组151和压平架152,压平升降驱动模组151驱动压平架152,压平架152的一端设有导向斜面153,压平架152的底壁设有若干个压平滑轮154。
当产品9为若干个未撑开的纸箱纸板时或其他需要压缩捆扎的产品9时,压平升降驱动模组151驱动压平架152下降,在辅助推板136推动产品9时,产品9从经过压平架152下方经过,压平架152通过导向斜面153将产品9下压,从而实现将产品9压缩。
进一步地,穿剑动力模组2包括剑穿机架22和剑穿电机23,剑穿机架22安装有剑穿轴承座24,剑穿电机23驱动有剑穿齿轮25,穿剑杆21穿过剑穿轴承座24并可在内滑动,穿剑杆21的侧边设有与剑穿齿轮25啮合的剑穿齿26。
通过剑穿电机23驱动剑穿齿轮25旋转,剑穿齿轮25带动穿剑杆21升降,从而实现更稳定控制扯带轮27穿过输送装置1扯带轮27拉扯扎带31中间部分穿过输送装置1的速度、力度和行程。
进一步地,剑穿机架22安装有下压固定动力模组28,所述下压固定动力模组28驱动有用于下压至产品9上的固定架29。
在产品9撞扯扎带31后,下压固定动力模组28驱动固定架29下压至产品9上,以对产品9固定,使扯带轮27拉扯扎带31中间部分穿过输送装置1时,避免带动产品9出现移位而阻挡扯带轮27穿过输送装置1。
进一步地,输送装置1上方设置有拍齐装置14,拍齐装置14包括拍齐电机141和拍齐机架142,拍齐电机141驱动有传动皮带143,拍齐机架142安装有拍齐导柱144,拍齐导柱144上滑动化有位于输送装置1两侧的拍板145,两个拍板145固定连接于传动皮带143的对称位置上。
在产品9撞扯扎带31前,拍齐电机141驱动传动皮带143运动,传动皮带143带动两个拍板145相互靠拢,以对输送装置1上产品9进行拍齐并居中,从而使产品9能够更精准地撞扯扎带31。
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41安装有电机44,电机44驱动有转轴45,转轴45通过锥形齿轮组510传动连接有拉带凸轮5,拉带凸轮5的外周设有拉带外凸部51,拉带机构包括第一拉带摇臂511,第一拉带摇臂511的一端与框架41轴连接,第一拉带摇臂511的中部安装有与拉带凸轮5外周紧贴的拉带滑轮512,拉带滑轮512和拉带凸轮5可选择采用磁铁材质实现紧贴,第一拉带摇臂511的另一端设置有拉带拉杆514,拉带拉杆514上设置有可穿过导带口42与扯带轮27配合的拉带指524。
拉带凸轮5通过拉带外凸部51推动拉带滑轮512移动,拉带滑轮512带动第一拉带摇臂511向左摆动,第一拉带摇臂511通过拉带拉杆514带动拉带指524向左移动,以使拉带指524实现将扎带31拉入框架41内,给予剪带机构切断形成带尾。
进一步地,第一拉带摇臂511安装有与框架41连接的拉带拉簧513,拉带拉簧513拉动拉带滑轮512紧贴拉带凸轮5的外周。
拉带拉簧513使拉带滑轮512能够稳定地紧贴于拉带凸轮5的外周,从而使拉带滑轮512能够更稳定地驱动第一拉带摇臂511摇动,同时,在拉带外凸部51移离拉带滑轮512时,能够通过拉带拉簧513拉动与第一拉带摇臂511连接的拉带指524稳定移离操作台43。
进一步地,拉带机构还包括拉带底板52,拉带底板52轴连接有第二拉带摇臂523,拉带指524固定于第二拉带摇臂523上;第一拉带摇臂511与拉带拉杆514轴连接,拉带拉杆514与拉带指524轴连接。
第二拉带摇臂523通过拉带拉杆514拉动第二拉带摇臂523同步摇摆,以带动第二拉带摇臂523上的拉带指524实现将扎带31拉入框架41内,而第二拉带摇臂523的设置则能够实现对拉带拉杆514和拉带指524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拉带机构还包括外推轴承座53和外推摇臂531,拉带底板52安装有外推复位拉簧521和外推导柱522,外推复位拉簧521与外推轴承座53连接,外推导柱522穿过外推轴承座53并在内滑动,转轴45设置外推凸轮532,外推凸轮532的外周设有外推凸起部533,外推摇臂531的一端与框架41轴连接,外推摇臂531的中部安装有与外推凸轮532外周紧贴的外推滑轮534,外推摇臂531的另一端与拉带底板52紧贴,拉带指524设有传动孔525,拉带拉杆514设有穿过所述传动孔525的传动轴515。
转轴45带动外推凸轮532旋转,外推凸轮532通过外推凸起部533推动外推滑轮534向前移动,外推滑轮534带动外推摇臂531的另一端推动底板向前移动,从而使拉带指524向右移动复位时,能够向前移动避让扎带31;在拉带指524向右移动复位后,通过将外推凸起部533移离开外推滑轮534,使拉带指524向后复位,从而让拉带指524处于待拉入的带体背后,以实现在不损坏待拉入的带体情况下,对该带体进行拉入;由于通过外推复位拉簧521的作用下,外推滑轮534紧贴于外推凸轮532的外周,从而使外推凸轮532能够更稳定地驱动外推摇臂531摇摆,同时,能够通过外推复位拉簧521拉动底板向后复位,从而使拉带指524稳定地移动至下一待拉入的带体背后。
进一步地,外推摇臂531通过减摩擦滑轮535与所述底板紧贴,以使拉带底板52能够更稳定地带动外推摇臂531复位,和外推摇臂531的能够更稳定地推动底板向前移动,同时,可有效降低拉带底板52与外推摇臂531的磨损。
进一步地,转轴45设置有剪带凸轮61,剪带凸轮61的外周设有剪带凸起部611,剪带机构包括上刀件62、下刀件63和剪带摇臂632,上刀件62位于操作台43上方,下刀件63的中部与上刀件62轴连接,下刀件63的一端设有可与上刀件62靠拢的下刀口631,剪带摇臂632的一端与框架41轴连接,剪带摇臂632的中部安装有与剪带凸轮61外周紧贴的剪带滑轮633,剪带滑轮633和剪带凸轮61可选择采用磁铁材质实现相互紧贴,剪带摇臂632的另一端轴连接有剪带拉杆635,剪带拉杆635与下刀件63的另一端轴连接。
在扎带31穿过下刀口631与上刀件62之间时,剪带凸轮61通过剪带凸起部611推动剪带滑轮633,剪带滑轮633带动剪带摇臂632向下摆动,剪带摇臂632向下拉动剪带拉杆635,剪带拉杆635拉动下刀口631与上刀件62靠拢,从而实现将扎带31切断,此后,剪带凸起部611移离开剪带滑轮633后,剪带滑轮633带动剪带摇臂632复位,从而带动下刀口631与上刀件62张开复位。
进一步地,剪带摇臂632安装有与框架41连接的剪带拉簧634,剪带拉簧634拉动剪带摇臂632上的剪带滑轮633紧贴于剪带凸轮61上。以使能够使剪带滑轮633更稳定地与剪刀凸轮的外周紧贴,从而使剪带凸轮61能够稳定地通过剪带凸起部611驱动切刀摇臂摇摆和复位,同时,能够通过利用剪带拉簧634上拉切刀摇臂的一端,从而实现能够稳定地带动上刀部和下刀口631相互张开。
进一步地,转轴45设置有退刀凸轮64,退刀凸轮64的外周设有退刀凸起部641,剪带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框架41上的退刀导柱642,退刀导柱642上滑动有退刀座643,退刀座643安装有与退刀凸轮64紧贴的退刀滑轮644,退刀滑轮644和退刀凸轮64可选择磁铁材质实现相互紧贴,上刀件62安装于退刀座643上,以使上刀件62和下刀口631能够移离开操作台43上方。
在完成将扎带31切断后,退刀凸轮64通过退刀凸起部641推动退刀滑轮644移动,退刀滑轮644带动退刀座643移动,退刀座643带动上刀件62和下刀口631移离开操作台43上方,从而使拉带指524将扎带31拉入至操作台43上方时和扎带31从操作台43上取出时,上刀件62和下刀口631能够避让,而在拉带指524将扎带31拉入至操作台43后,退刀凸起部641移离退刀滑轮644,退刀滑轮644带动退刀座643上的上刀件62和下刀口631移入操作台43上方,以对拉入的扎带31进行剪切。
进一步地,退刀座643安装有与框架41连接的退刀拉簧645,退刀拉簧645拉动退刀座643上的退刀滑轮644紧压于退刀凸轮64的外周,以使能够使退刀滑轮644能够更稳定地紧贴于退刀凸轮64的外周,从而使退刀凸轮64能够更稳地通过退刀凸起部641驱动退刀座643移动和复位,同时,能够通过利用退刀拉簧645实现稳定地将退刀座643上的上刀件62和下刀口631移入操作台43上方。
进一步地,转轴45上安装有第一上顶凸轮65,第一上顶凸轮65的外周设有第一凸起部651,带头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操作台43上滑动的第一上顶块652,第一上顶块652安装有与第一上顶凸轮65外周紧贴的第一滑轮653,第一滑轮653和第一上顶凸轮65可选择采用磁铁材质实现相互紧贴,或第一滑轮653可通过自身重力下压至第一上顶凸轮65的外周与其紧贴,第一上顶块652的顶部可与上刀件62底端靠拢夹紧扎带31。
在将扎带31剪断前,第一上顶凸轮65通过第一凸起部651推动第一滑轮653上升,第一滑轮653带动第一上顶块652的顶部与上刀件62底端靠拢夹紧扎带31,从而实现在将扎带31剪断后,能够夹紧扎带31切断后形成的新带头;由于在扎带31剪断前,第一上顶块652的顶部与上刀件62夹紧扎带31,从而使下刀口631与上刀件62能够更稳定地对扎带31进行切断。
进一步地,第一上顶块652安装有与操作台43连接的第一拉簧654,第一拉簧654拉动第一上顶块652上的第一滑轮653紧压于第一上顶凸轮65的外周,以能够使第一滑轮653紧更稳定地与第一上顶凸轮65的外周贴紧,从而使第一上顶凸轮65能够更稳定地驱动第一上顶块652升降,同时,能够通过第一拉簧654拉动稳定地拉动第一上顶块652下降复位。
进一步地,接驳装置4还包括拉带辅助机构,所述拉带辅助机构包括纵向驱动模组661和外张机架662,所述纵向驱动模组661与所述外张机架662传动连接,纵向驱动模组661可选择采用气缸模组或丝杆模组等模组实现驱动外张机架662,所述外张机架662安装有横向驱动模组663,横向驱动模组663可选择采用气缸模组或丝杆模组等模组实现驱动拉带辅助杆664,所述横向驱动模组663驱动有可从所述上刀件62上方经过的拉带辅助杆664。
纵向驱动模组661驱动外张机架662向前移动,横向驱动模组663驱动拉带辅助杆664向右移动,使拉带辅助杆664越过第一上顶块652与上刀件62所夹紧的扎带31,纵向驱动模组661驱动外张机架662向后复位,此时,拉带辅助杆664位于该扎带31的背后,横向驱动模组663驱动拉带辅助杆664向左移动,使拉带辅助杆664将该扎带31向左横向拉扯,从而使接驳机构能够实现将带头的外面与带尾的内面进行接驳,使带头与带尾的接驳处能够处于水平贴合,从而在扎带31捆扎产品9后,解决带头和带尾向外凸出的问题。
进一步地,框架41设置有位于上刀件62上方的顶板7,转轴45安装有第二上顶凸轮67,第二上顶凸轮67的外周设有第二凸起部671,操作台43滑动有第二上顶块672,第二上顶块672安装有与第二上顶凸轮67外周紧贴的第二滑轮673,第二滑轮673和第二上顶凸轮67可选择采用磁铁材质实现相互紧贴,或第二滑轮673可通过自身重力下压至第二上顶凸轮67的外周与其紧贴,第二上顶块672的顶部可与顶板7靠拢夹紧扎带31,拉带辅助杆664可从第二上顶块672与顶板7之间穿过。
拉带辅助杆664将扎带31拉扯后,扎带31穿过第二上顶块672与顶板7之间,第二上顶凸轮67通过第二凸起部671推动第二滑轮673上升,第二滑轮673带动第二上顶块672的顶部上升与顶板7靠拢夹紧固定扎带31,从而使接驳机构能够更稳定地将带头与带尾进行接驳。
进一步地,第二上顶块672安装有与操作台43连接的第二拉簧674,第二拉簧674拉动第二上顶块672上的第二滑轮673紧压于第二上顶凸轮67的外周,以能够使第二滑轮673紧更稳定地与第二上顶凸轮67的外周贴紧,从而使第二上顶凸轮67能够更稳定地驱动第二上顶块672升降,同时,能够通过第二拉簧674拉动稳定地拉动第二上顶块672下降复位。
进一步地,转轴45驱动有夹带凸轮72,夹带凸轮72的外周设有夹带凸起部721,顶板7通过旋转传动轴722连接有位于上刀件62旁的夹指723,夹指723可与顶板7靠拢,夹指723与旋转传动轴722固定连接,旋转传动轴722固定连接有传动摇杆724,框架41轴连接有夹带摇臂725,夹带摇臂725的中部安装有与夹带凸轮72外周紧贴的夹带滑轮726,夹带滑轮726和夹带凸轮72可选择磁铁材质实现相互紧贴,夹带摇臂725轴连接有夹带拉杆728,夹带拉杆728与传动摇杆724轴连接。
在第一上顶块652与上刀件62松开对带头的夹持后,夹带凸轮72通过夹带凸起部721推动夹带滑轮726下移,夹带滑轮726带动夹带摇臂725拉动夹带拉杆728,夹带拉杆728拉动传动摇杆724摇摆,传动摇杆724通过旋转传动轴722带动夹指723与顶板7靠拢,以对带头进行辅助夹紧,从而避让拉带指524将扎带31拉入操作台43进行剪断,而在完成接驳机构完成工作后,夹带凸起部721移离夹带滑轮726,夹带滑轮726带动夹带摇臂725复位,从而使夹指723与顶板7松开夹持。
进一步地,夹带摇臂725设有与框架41连接的夹带拉簧727,夹带拉簧727拉动夹带滑轮726紧贴夹带凸轮72的外周,以通过夹带拉簧727使夹带滑轮726能够更稳定地紧贴夹带凸轮72的外周,从而使夹带凸轮72能够更稳定地驱动夹指723与顶板7相互张开或靠拢,同时,以在夹带凸起部721移离夹带滑轮726时,能够通过夹带拉簧727拉动夹带摇臂725复位,从而使夹指723与夹板能够更稳定地张开。
进一步地,转轴45安装有退板凸轮71,退板凸轮71的外周设有退板凸起部711,框架41安装有退板导柱712,退板导柱712上滑动有退板座713,退板座713安装有与退板凸轮71外周紧贴的退板滑轮714,退板滑轮714和退板凸轮71可选择采用磁铁材质实现相互紧贴,顶板7安装于退板座713上。
在扎带31取出前,退板凸轮71通过退板凸起部711推动退板滑轮714移动,退板滑轮714带动退板座713上的顶板7和夹指723移出操作台43,从而实现避让扎带31取出,而在需要对带头进行夹紧固定时,则通过退板凸起部711移离退板滑轮714,使退板滑轮714带动退板座713上的顶板7和夹指723进入操作台43上。
进一步地,退板座713安装有与框架41连接退板拉簧715,退板拉簧715拉动退板座713上的退板滑轮714与退板凸轮71紧贴,以通过退板拉簧715使退板滑轮714能够更稳定地紧贴退板凸轮71的外周,从而使退板凸轮71能够更稳定地驱动夹指723与顶板7移离或进入操作台43同时,在退板凸起部711移离夹带滑轮726时,能够通过退板拉簧715拉动退板座713复位,从而顶板7能够更稳定地进入操作台43上。
进一步地,转轴45安装有热熔上顶凸轮81,热熔上顶凸轮81的外周设有热熔凸起部811,操作台43滑动有热熔上顶块812,热熔上顶块812的底部安装有与热熔上顶凸轮81外周紧贴的热熔上顶滑轮813,热熔上顶滑轮813和热熔上顶凸轮81可选择采用磁铁材质实现相互紧贴,或可选择通过热熔上顶滑轮813自身的重力实现与热熔上顶凸轮81紧贴,热熔上顶块812的上方设置有发热板826。
当扎带31选择PP带或其他可以加热融化的材质扎带31时,在剪带机构将扎带31切断形成带尾后,发热板826对带头和带尾进行加热融化,此后,热熔上顶凸轮81通过热熔凸起部811推动热熔上顶块812上升,以将带头和带尾进行夹紧贴合,从而实现将带体和带尾进行接驳,在完成接驳后,热熔凸起部811移离开热熔上顶滑轮813,热熔上顶滑轮813带动热熔上顶块812上升复位,以使热熔上顶块812松开对带头和带尾夹持。
进一步地,热熔上顶块812安装有与操作台43连接的热熔拉簧814,热熔拉簧814拉动热熔上顶块812的热熔上顶滑轮813紧压于热熔上顶凸轮81的外周,以通过热熔拉簧814使热熔上顶滑轮813能够稳定地紧贴于热熔上顶凸轮81的外周,从而使热熔上顶凸轮81能够更稳定地驱动热熔上顶块812升降,同时,以在热熔凸起部811移离开热熔上顶滑轮813时,能够通过热熔拉簧814拉动热熔上顶块812复位。
进一步地,转轴45安装有退位凸轮82,退位凸轮82的外周设有退位凸起部821,框架41安装有退位导柱822,退位导柱822上滑动有退位座823,退位座823安装有与退位凸轮82外周紧贴的退位滑轮824,退位滑轮824和退位凸轮82可选择磁铁材质实现相互紧贴,发热板826安装于退位座823上,热熔上顶块812可与顶板7靠拢,拉带指524从发热板826下方经过,拉带辅助杆664从发热板826上方经过。
在发热体在不对扎带31进行融化的期间能够移离操作台43,退位凸轮82通过退位凸起部821推动退位滑轮824移动,退位滑轮824带动退位座823上的发热板826移离操作台43上方,从而实现避让取出完成接驳的扎带31和避让拉入至操作台43时的扎带31,而在需要利用发热体对扎带31进行融化时,退位凸起部821移离开退位滑轮824,退位滑轮824带动退位座823上的发热板826移入操作台43上方,以对扎带31进行加热;同时,由于拉带指524从发热板826下方经过和拉带辅助杆664从发热板826上方经过,使发热板826能够同时对带头的外面与带尾的内面进行加热融化,并通过热熔上顶块812上升与顶板7靠拢,实现带头的融化外面与带尾的融化内面进行夹紧融化,从而更牢固地将带头和带尾接驳。
由于转轴45同时带动拉带凸轮5、外推凸轮532、剪带凸轮61、退刀凸轮64、第一上顶凸轮65、第二上顶凸轮67、夹带凸轮72、退板凸轮71、热熔上顶凸和退位凸轮82轮旋转,使每个动作过程之间的衔接不会出现延迟,从而能够高速和高契合度地有次序完成当前的所有动作,同时,由于通过一个电机44即可驱动当前的所有动作,以达到降低动力模组数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和降低设备的体积。
进一步地,退位座823安装有与框架41连接的退位拉簧825,退位拉簧825拉动退位座823上的退位滑轮824紧贴于退位凸轮82的外周,以通过退位拉簧825使退位滑轮824能够稳定地紧贴于退位凸轮82的外周,从而使退位凸轮82能够更稳定地驱动退位座823上的发热板826移动,同时,以在退位凸起部821移离开退位滑轮824时,能够通过退位拉簧825拉动退位座823上的发热板826稳定地移入操作台43上方。
进一步地,转轴45设置有转程转盘451,转程转盘451环形阵列有若干个识别孔452,框架41安装有感应识别孔452的感应器453,感应器453可选择为距离感应器453或红外感应器453实现识别前方是否存在感应识别孔452。
转轴45旋转时带动转程转盘451同步旋转,以使感应器453通过转程转盘451上的识别孔452获取转轴45的旋转速度和旋转行程,从而便于对钩带的所有动作进行调试、控制所有动作的速度和在运行某一动作期间精准地暂停或返回。
为了进一步地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捆扎机,现列举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至3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捆扎机,其包括输送装置1、穿剑动力模组2和收卷盘3。
如图1至4所示,输送装置1包括前端输送组11和后端输送组12。前端输送组11包括支撑板112和间隔设置于支撑板112上的输送带111,支撑板112低于输送带111。
如图5至7所示,后端输送组12包括至少2个并列排放的滚筒输送线121,后端输送组12的下方设置有推动辅助装置13,推动辅助装置13包括推动电机131和推动滑轨132,推动电机131驱动有链条133,推动滑轨132上滑动有与链条133固定连接的推动滑块座134,推动滑块座134安装有推动升降动力模组135,推动升降动模安装辅助推板136,辅助推板136可从相邻两个滚筒输送线121之间的空隙穿过升起,以推动输送机构上方的产品9。
如图1、2和9所示,后端输送组12上方设置有产品压平装置15,产品压平装置15包括压平升降驱动模组151和压平架152,压平升降驱动模组151驱动压平架152升降,压平升降驱动模组151可选择气缸模组、丝杆模组或电机44驱动齿轮带动齿条等方式实现驱动压平架152升降,压平架152的一端设有导向斜面153,压平架152的底壁设有若干个压平滑轮154。
如图1、2和8所示,输送装置1上方设置有拍齐装置14,拍齐装置14包括拍齐电机141和拍齐机架142,拍齐电机141驱动有传动皮带143,拍齐机架142安装有拍齐导柱144,拍齐导柱144上滑动化有位于输送装置1两侧的拍板145,两个拍板145固定连接于传动皮带143的对称位置上。
如图1至3、10和11所示,穿剑动力模组2驱动有穿剑杆21,穿剑动力模组2包括剑穿机架22和剑穿电机23,剑穿机架22安装有剑穿轴承座24,剑穿电机23驱动有剑穿齿轮25,穿剑杆21穿过剑穿轴承座24并可在内滑动,穿剑杆21的侧边设有与剑穿齿轮25啮合的剑穿齿26,穿剑杆21设有扯带轮27,扯带轮27可从前端输送组11与后端输送组12之间穿过。
剑穿机架22安装有下压固定动力模组28,所述下压固定动力模组28驱动有用于下压至产品9上的固定架29。
如图1至3、12至32所示,输送装置1下方安装有接驳装置4,扯带轮27穿过前端输送组11与后端输送组12之间后位于接驳装置4旁,收卷盘3拉出有扎带31,扎带31为PP带,扎带31绕过扯带轮27并从输送装置1上方向下穿过进入接驳装置4。
接驳装置4包括框架41、带头固定机构、拉带机构、剪带机构、接驳机构和拉带辅助机构。
如图12 、13和32所示,框架41设有可让所述扎带31穿过进内的导带口42,框架41安装有操作台43、电机44和感应器453,操作台43用于完成切断和接驳步骤。转轴45通过锥形齿轮组510传动连接有拉带凸轮5,转轴45安装有外推凸轮532、剪带凸轮61、退刀凸轮64、第一上顶凸轮65、第二上顶凸轮67、退板凸轮71、夹带凸轮72、热熔上顶凸轮81、退位凸轮82和转程转盘451。
如图12至18所示,拉带凸轮5的外周设有拉带外凸部51。拉带机构包括第一拉带摇臂511、拉带底板52、外推轴承座53和外推摇臂531,第一拉带摇臂511的一端与框架41轴连接,第一拉带摇臂511的中部安装有与拉带凸轮5外周紧贴的拉带滑轮512,第一拉带摇臂511安装有与框架41连接的拉带拉簧513,拉带拉簧513拉动拉带滑轮512紧贴拉带凸轮5的外周,第一拉带摇臂511的另一端轴连接有拉带拉杆514,拉带拉杆514设有传动轴515。
拉带底板52安装有外推复位拉簧521和外推导柱522,外推复位拉簧521与外推轴承座53连接,外推导柱522穿过外推轴承座53并在内滑动,拉带底板52轴连接有第二拉带摇臂523,第二拉带摇臂523上固定安装有拉带指524,拉带指524设有传动孔525,传动轴515穿过所述传动孔525并可在内滑动,带拉杆通过传动轴515与传动孔525的配合,使拉带拉杆514与拉带指524轴连接。
外推凸轮532的外周设有外推凸起部533。外推摇臂531的一端与框架41轴连接,外推摇臂531的中部安装有与外推凸轮532外周紧贴的外推滑轮534,外推摇臂531通过减摩擦滑轮535与所述底板紧贴。
如图12至14、16、18、19至22所示,剪带凸轮61的外周设有剪带凸起部611。剪带机构包括上刀件62、下刀件63、剪带摇臂632和退刀导柱642,上刀件62位于操作台43上方,下刀件63的中部与上刀件62轴连接,下刀件63的一端设有可与上刀件62靠拢的下刀口631,剪带摇臂632的一端与框架41轴连接,剪带摇臂632的中部安装有与剪带凸轮61外周紧贴的剪带滑轮633,剪带摇臂632安装有与框架41连接的剪带拉簧634,剪带拉簧634拉动剪带摇臂632上的剪带滑轮633紧贴于剪带凸轮61上,剪带摇臂632的另一端轴连接有剪带拉杆635,剪带拉杆635与下刀件63的另一端轴连接。
退刀凸轮64的外周设有退刀凸起部641。退刀导柱642安装于框架41上的退刀导柱642,退刀导柱642上滑动有退刀座643,退刀座643安装有与退刀凸轮64紧贴的退刀滑轮644,退刀座643安装有与框架41连接的退刀拉簧645,退刀拉簧645拉动退刀座643上的退刀滑轮644紧压于退刀凸轮64的外周,上刀件62安装于退刀座643上,以使上刀件62和下刀口631能够移离开操作台43上方。
第一上顶凸轮65的外周设有第一凸起部651。带头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操作台43上滑动的第一上顶块652,第一上顶块652安装有与第一上顶凸轮65外周紧贴的第一滑轮653,第一上顶块652安装有与操作台43连接的第一拉簧654,第一拉簧654拉动第一上顶块652上的第一滑轮653紧压于第一上顶凸轮65的外周,第一上顶块652的顶部可与上刀件62的底端靠拢夹紧扎带31。
如图12、23和24所示,所述拉带辅助机构包括纵向驱动模组661和外张机架662,所述纵向驱动模组661与所述外张机架662传动连接,所述外张机架662安装有横向驱动模组663,所述横向驱动模组663驱动有可从所述上刀件62上方经过的拉带辅助杆664。
如图12、13、24至28所示,第二上顶凸轮67的外周设有第二凸起部671。操作台43滑动有第二上顶块672,第二上顶块672安装有与第二上顶凸轮67外周紧贴的第二滑轮673,第二上顶块672安装有与操作台43连接的第二拉簧674,第二拉簧674拉动第二上顶块672上的第二滑轮673紧压于第二上顶凸轮67的外周,第二上顶块672上方设置有顶板7,第二上顶块672的顶部可与顶板7靠拢夹紧扎带31,拉带辅助杆664可从第二上顶块672与顶板7之间穿过。
退板凸轮71的外周设有退板凸起部711,框架41安装有退板导柱712,退板导柱712上滑动有退板座713,退板座713安装有与退板凸轮71外周紧贴的退板滑轮714,退板座713安装有与框架41连接退板拉簧715,退板拉簧715拉动退板座713上的退板滑轮714与退板凸轮71紧贴,顶板7安装于退板座713上。
夹带凸轮72的外周设有夹带凸起部721。顶板7通过旋转传动轴722连接有位于上刀件62旁的夹指723,夹指723可与顶板7靠拢,夹指723与旋转传动轴722固定连接,旋转传动轴722固定连接有传动摇杆724,框架41轴连接有夹带摇臂725,夹带摇臂725的中部安装有与夹带凸轮72外周紧贴的夹带滑轮726,夹带摇臂725设有与框架41连接的夹带拉簧727,夹带拉簧727拉动夹带滑轮726紧贴夹带凸轮72的外周,夹带摇臂725轴连接有夹带拉杆728,夹带拉杆728与传动摇杆724轴连接。
如图12、13、29至31所示,热熔上顶凸轮81的外周设有热熔凸起部811。操作台43滑动有热熔上顶块812,热熔上顶块812的底部安装有与热熔上顶凸轮81外周紧贴的热熔上顶滑轮813,热熔上顶块812安装有与操作台43连接的热熔拉簧814,热熔拉簧814拉动热熔上顶块812的热熔上顶滑轮813紧压于热熔上顶凸轮81的外周,热熔上顶块812的上方设置有发热板826。
退位凸轮82的外周设有退位凸起部821。框架41安装有退位导柱822,退位导柱822上滑动有退位座823,退位座823安装有与退位凸轮82外周紧贴的退位滑轮824,退位座823安装有与框架41连接的退位拉簧825,退位拉簧825拉动退位座823上的退位滑轮824紧贴于退位凸轮82的外周,发热板826安装于退位座823上,热熔上顶块812可与顶板7靠拢,拉带指524从发热板826下方经过,拉带辅助杆664从发热板826上方经过。
如图32所示,转程转盘451环形阵列有若干个识别孔452,感应器453用于感应识别孔452。
在所述捆扎机的初始状态时,收卷盘3拉出的扎带31绕过扯带轮27并从前端输送组11与后端输送组12之间穿过,且穿过导带口42进入操作台43上方,此时,第一上顶块652的顶部与上刀件62的底端靠拢夹紧进入操作台43上方的扎带31的带头,而此时,扯带轮27位于输送装置1上方。
以下为所述一种捆扎机的工作步骤。
1、纵向驱动模组661驱动外张机架662向前移动,横向驱动模组663驱动拉带辅助杆664向右移动,使拉带辅助杆664越过第一上顶块652与上刀件62所夹紧的扎带31,纵向驱动模组661驱动外张机架662向后复位,此时,拉带辅助杆664位于该扎带31的背后,横向驱动模组663驱动拉带辅助杆664向左移动,使拉带辅助杆664将该扎带31向左横向拉扯并从第二上顶块672与顶板7之间穿过,且从发热板826上方经过,形成如图33所示状态;
2、后端输送组12将产品9输送至前端输送组11,而后端输送组12将产品9输送至两侧的拍板145之间时,后端输送组12暂停对产品9输送,此时,拍齐电机141驱动传动皮带143运动,传动皮带143带动两个拍板145相互靠拢,以对输送装置1上产品9进行拍齐并居中,此后,拍齐电机141驱动传动皮带143运动反向移动,传动皮带143带动两个拍板145相互张开,此后,后端输送组12继续对产品9输送;
3、产品9经过辅助推板136上方时,推动升降动力模组135驱动辅助推板136上升,推动电机131驱动链条133运动,链条133带动推动滑块座134移动,使辅助推板136推动产品9,令产品9撞扯扎带31,此时,压平升降驱动模组151驱动压平架152下降,产品9从经过压平架152下方经过,压平架152通过导向斜面153将产品9下压,从而实现将产品9压缩,产品9在撞扯扎带31后位于前端输送组11上,此后,推动升降动力模组135驱动辅助推板136下降复位,推动电机131驱动链条133反向运动,链条133带动推动滑块座134复位;
4、产品9撞扯扎带31后形成参考34所示的状态,此时,下压固定动力模组28驱动固定架29下压至产品9上,以对产品9固定;
5、通过剑穿电机23驱动剑穿齿轮25旋转,剑穿齿轮25带动穿剑杆21上的扯带轮27下降,扯带轮27穿过前端输送组11与后端输送组12之间并位于导带口42旁,此时,参考35所示的状态,扎带31完成环绕产品9四周;
6、电机44驱动转轴45旋转,转轴45同时带动拉带凸轮5、外推凸轮532、剪带凸轮61、退刀凸轮64、第一上顶凸轮65、第二上顶凸轮67、退板凸轮71、夹带凸轮72、热熔上顶凸轮81、退位凸轮82和转程转盘451旋转,并依次完成以下步骤:
(1)第二上顶凸轮67通过第二凸起部671推动第二滑轮673上升,第二滑轮673带动第二上顶块672的顶部上升与顶板7靠拢夹紧固定扎带31,此后,纵向驱动模组661驱动外张机架662向前移动,以带动拉带辅助杆664向前移动脱离扎带31;
(2)第一凸起部651推动移离开第一滑轮653带动,第一拉簧654拉动拉动第一上顶块652下降,使第一上顶块652的顶部与上刀件62底端松开对带头夹持,此后,夹带凸轮72通过夹带凸起部721推动夹带滑轮726下移,夹带滑轮726带动夹带摇臂725拉动夹带拉杆728,夹带拉杆728拉动传动摇杆724摇摆,传动摇杆724通过旋转传动轴722带动夹指723与顶板7靠拢,以对带头进行夹紧,此后,退刀凸轮64通过退刀凸起部641推动退刀滑轮644移动,退刀滑轮644带动退刀座643移动,退刀座643带动上刀件62和下刀口631移离开操作台43上方;
(3)外推凸轮532通过外推凸起部533推动外推滑轮534向前移动,外推滑轮534带动外推摇臂531的另一端推动底板向前移动,此后,拉带外凸部51移离开拉带滑轮512,第一拉带摇臂511通过拉带拉杆514推动第二拉带摇臂523向有摇摆,使第二拉带摇臂523上的拉带指524越过扯带轮27上的扎带31,此后,外推凸起部533移离外推滑轮534,外推复位拉簧521拉动底板向后复位,以使拉带指524位于扯带轮27上的扎带31后方,此后,拉带凸轮5通过拉带外凸部51推动拉带滑轮512移动,拉带滑轮512带动第一拉带摇臂511向左摆动,第一拉带摇臂511通过拉带拉杆514带动第二拉带摇臂523向左摇摆,使第二拉带摇臂523上的拉带指524将扎带31拉入操作台43上方,且在发热板826下方经过,此时,参考35所示的状态,拉带指524拉入的扎带31位于带头下方;
(4)退刀凸起部641移离退刀滑轮644,退刀滑轮644带动退刀座643上的上刀件62和下刀口631移入操作台43上方,此时,参考35所示的状态,拉带指524拉入的扎带31的下层穿过下刀件63和下刀口631之间,此后,第一上顶凸轮65通过第一凸起部651推动第一滑轮653上升,第一滑轮653带动第一上顶块652的顶部与上刀件62底端靠拢夹紧扎带31;
(5)剪带凸轮61通过剪带凸起部611推动剪带滑轮633,剪带滑轮633带动剪带摇臂632向下摆动,剪带摇臂632向下拉动剪带拉杆635,剪带拉杆635拉动下刀口631与上刀件62靠拢,以将扎带31切断形成带尾和新的带头,而此时,第一上顶块652的顶部与上刀件62底端靠拢夹紧的扎带31部位则是所述新的带头,而夹指723与顶板7所夹紧的带头则为旧的带头,此后,剪带拉簧634上拉切刀摇臂的一端带动上刀部和下刀口631相互张开;
(6)退位凸起部821移离开退位滑轮824,退位拉簧825拉动退位座823上的发热板826移入操作台43上方,此时,发热板826位于旧的带头与带尾之间,此后,热熔上顶凸轮81通过热熔凸起部811推动热熔上顶滑轮813上升,热熔上顶滑轮813带动热熔上顶块812上升,热熔上顶块812将带尾顶起与发热板826相贴,发热板826对带尾与旧的带头旁边部位进行加热融化;
(7)热熔凸起部811移离开热熔上顶滑轮813,热熔拉簧814拉动热熔上顶块812下降复位,此后,退位凸轮82通过退位凸起部821推动退位滑轮824移动,退位滑轮824带动退位座823上的发热板826移离操作台43上方,此后,热熔上顶凸轮81通过热熔凸起部811推动热熔上顶滑轮813上升,热熔上顶滑轮813带动热熔上顶块812上升与顶板7靠拢,以将带尾与旧的带头旁边部位进行接驳,完成接驳后,热熔凸起部811移离开热熔上顶滑轮813,热熔拉簧814拉动热熔上顶块812下降复位;
(8)夹带凸起部721移离夹带滑轮726,夹带拉簧727拉动夹带摇臂725复位,夹带摇臂725通过夹带拉杆728带动夹指723与顶板7松开对旧的带头夹持,此后,退板凸轮71通过退板凸起部711推动退板滑轮714移动,退板滑轮714带动退板座713上的顶板7和夹指723移出操作台43,以完成对产品9捆扎;
7、下压固定动力模组28驱动固定架29上升复位,前端输送组11通过输送带111将被捆扎后的产品9送走,完成接驳的扎带31随着产品9送走而被抽出操作台43。

Claims (32)

1.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1)、穿剑动力模组(2)和收卷盘(3),所述输送装置(1)下方安装有接驳装置(4),所述穿剑动力模组(2)驱动有穿剑杆(21),所述穿剑杆(21)设有可从所述输送装置(1)上方向下穿过并移动至所述接驳装置(4)旁的扯带轮(27),所述收卷盘(3)拉出有扎带(31),所述扎带(31)绕过所述扯带轮(27)并从所述输送装置(1)上方向下穿过进入所述接驳装置(4),所述接驳装置(4)包括有用于将所述扎带(31)的带头固定的带头固定机构、用于将缠绕于所述扯带轮(27)上的扎带(31)钩入的拉带机构、用于将拉入的所述扎带(31)切断形成带尾的剪带机构、用于将所述带尾与所述带头接驳的接驳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前端输送组(11)和后端输送组(12),所述扯带轮(27)和所述扎带(31)从所述前端输送组(11)与所述后端输送组(12)之间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输送组(11)包括支撑板(112)和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12)上的输送带(111),所述支撑板(112)低于所述输送带(1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输送组(12)包括至少2个并列排放的滚筒输送线(121);
所述后端输送组(12)的下方设置有推动辅助装置(13),所述推动辅助装置(13)包括推动电机(131)和推动滑轨(132),所述推动电机(131)驱动有链条(133),所述推动滑轨(132)上滑动有与所述链条(133)固定连接的推动滑块座(134),所述推动滑块座(134)安装有推动升降动力模组(135),所述推动升降动模安装辅助推板(136),辅助推板(136)可从相邻两个所述滚筒输送线(121)之间的空隙穿过升起,以推动输送机构上方的产品(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输送组(12)上方设置有产品压平装置(15),所述产品压平装置(15)包括压平升降驱动模组(151)和压平架(152),所述压平升降驱动模组(151)驱动所述压平架(152),所述压平架(152)的一端设有导向斜面(153),所述压平架(152)的底壁设有若干个压平滑轮(15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剑动力模组(2)包括剑穿机架(22)和剑穿电机(23),所述剑穿机架(22)安装有剑穿轴承座(24),所述剑穿电机(23)驱动有剑穿齿轮(25),所述穿剑杆(21)穿过所述剑穿轴承座(24)并可在内滑动,所述穿剑杆(21)的侧边设有与所述剑穿齿轮(25)啮合的剑穿齿(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剑穿机架(22)安装有下压固定动力模组(28),所述下压固定动力模组(28)驱动有用于下压至产品(9)上的固定架(2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上方设置有拍齐装置(14),所述拍齐装置(14)包括拍齐电机(141)和拍齐机架(142),所述拍齐电机(141)驱动有传动皮带(143),所述拍齐机架(142)安装有拍齐导柱(144),所述拍齐导柱(144)上滑动化有位于所述输送装置(1)两侧的拍板(145),两个所述拍板(145)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皮带(143)的对称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装置(4)包括框架(41),所述框架(41)设有可让所述扎带(31)穿过进内的导带口(42),所述框架(41)安装有用于完成切断和接驳步骤的操作台(4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1)安装有电机(44),所述电机(44)驱动有转轴(45),所述转轴(45)通过锥形齿轮组(510)传动连接有拉带凸轮(5),所述拉带凸轮(5)的外周设有拉带外凸部(51);
所述拉带机构包括第一拉带摇臂(511),所述第一拉带摇臂(511)的一端与所述框架(41)轴连接,所述第一拉带摇臂(511)的中部安装有与所述拉带凸轮(5)外周紧贴的拉带滑轮(512),所述第一拉带摇臂(511)的另一端设置有拉带拉杆(514),所述拉带拉杆(514)上设置有可穿过所述导带口(42)与所述扯带轮(27)配合的拉带指(52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带摇臂(511)安装有与所述框架(41)连接的拉带拉簧(513),所述拉带拉簧(513)拉动所述拉带滑轮(512)紧贴所述拉带凸轮(5)的外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机构还包括拉带底板(52),所述拉带底板(52)轴连接有第二拉带摇臂(523),所述拉带指(524)固定于所述第二拉带摇臂(523)上;所述第一拉带摇臂(511)与所述拉带拉杆(514)轴连接,所述拉带拉杆(514)与所述拉带指(524)轴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机构还包括外推轴承座(53)和外推摇臂(531),所述拉带底板(52)安装有外推复位拉簧(521)和外推导柱(522),所述外推复位拉簧(521)与所述外推轴承座(53)连接,所述外推导柱(522)穿过所述外推轴承座(53)并在内滑动;
所述转轴(45)设置外推凸轮(532),所述外推凸轮(532)的外周设有外推凸起部(533),所述外推摇臂(531)的一端与所述框架(41)轴连接,所述外推摇臂(531)的中部安装有与所述外推凸轮(532)外周紧贴的外推滑轮(534),所述外推摇臂(531)的另一端与所述拉带底板(52)紧贴;
所述拉带指(524)设有传动孔(525),所述拉带拉杆(514)设有穿过所述传动孔(525)的传动轴(51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推摇臂(531)通过减摩擦滑轮(535)与所述底板紧贴。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5)设置有剪带凸轮(61),所述剪带凸轮(61)的外周设有剪带凸起部(611);
所述剪带机构包括上刀件(62)、下刀件(63)和剪带摇臂(632),所述上刀件(62)位于所述操作台(43)上方,所述下刀件(63)的中部与所述上刀件(62)轴连接,所述下刀件(63)的一端设有可与所述上刀件(62)靠拢的下刀口(631),所述剪带摇臂(632)的一端与所述框架(41)轴连接,所述剪带摇臂(632)的中部安装有与所述剪带凸轮(61)外周紧贴的剪带滑轮(633),所述剪带摇臂(632)的另一端轴连接有剪带拉杆(635),所述剪带拉杆(635)与所述下刀件(63)的另一端轴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带摇臂(632)安装有与所述框架(41)连接的剪带拉簧(634),所述剪带拉簧(634)拉动所述剪带摇臂(632)上的剪带滑轮(633)紧贴于所述剪带凸轮(61)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5)设置有退刀凸轮(64),所述退刀凸轮(64)的外周设有退刀凸起部(641);
所述剪带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框架(41)上的退刀导柱(642),所述退刀导柱(642)上滑动有退刀座(643),所述退刀座(643)安装有与所述退刀凸轮(64)紧贴的退刀滑轮(644),所述上刀件(62)安装于所述退刀座(643)上,以使所述上刀件(62)和所述下刀口(631)能够移离开所述操作台(43)上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刀座(643)安装有与所述框架(41)连接的退刀拉簧(645),所述退刀拉簧(645)拉动所述退刀座(643)上的所述退刀滑轮(644)紧压于所述退刀凸轮(64)的外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5)上安装有第一上顶凸轮(65),所述第一上顶凸轮(65)的外周设有第一凸起部(651);
所述带头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操作台(43)上滑动的第一上顶块(652),所述第一上顶块(652)安装有与所述第一上顶凸轮(65)外周紧贴的第一滑轮(653),所述第一上顶块(652)的顶部可与所述上刀件(62)底端靠拢夹紧扎带(31)。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顶块(652)安装有与所述操作台(43)连接的第一拉簧(654),所述第一拉簧(654)拉动所述第一上顶块(652)上的所述第一滑轮(653)紧压于所述第一上顶凸轮(65)的外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装置(4)还包括拉带辅助机构,所述拉带辅助机构包括纵向驱动模组(661)和外张机架(662),所述纵向驱动模组(661)与所述外张机架(662)传动连接,所述外张机架(662)安装有横向驱动模组(663),所述横向驱动模组(663)驱动有可从所述上刀件(62)上方经过的拉带辅助杆(664)。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1)设置有位于所述上刀件(62)上方的顶板(7);
所述转轴(45)安装有第二上顶凸轮(67),所述第二上顶凸轮(67)的外周设有第二凸起部(671),所述操作台(43)滑动有第二上顶块(672),所述第二上顶块(672)安装有与所述第二上顶凸轮(67)外周紧贴的第二滑轮(673),所述第二上顶块(672)的顶部可与所述顶板(7)靠拢夹紧所述扎带(31),所述拉带辅助杆(664)可从所述第二上顶块(672)与所述顶板(7)之间穿过。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顶块(672)安装有与所述操作台(43)连接的第二拉簧(674),所述第二拉簧(674)拉动所述第二上顶块(672)上的所述第二滑轮(673)紧压于所述第二上顶凸轮(67)的外周。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5)驱动有夹带凸轮(72),所述夹带凸轮(72)的外周设有夹带凸起部(721);
所述顶板(7)通过旋转传动轴(722)连接有位于所述上刀件(62)旁的夹指(723),所述夹指(723)可与所述顶板(7)靠拢,所述夹指(723)与所述旋转传动轴(72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传动轴(722)固定连接有传动摇杆(724);
所述框架(41)轴连接有夹带摇臂(725),所述夹带摇臂(725)的中部安装有与所述夹带凸轮(72)外周紧贴的夹带滑轮(726),所述夹带摇臂(725)轴连接有夹带拉杆(728),夹带拉杆(728)与所述传动摇杆(724)轴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带摇臂(725)设有与所述框架(41)连接的夹带拉簧(727),所述夹带拉簧(727)拉动所述夹带滑轮(726)紧贴所述夹带凸轮(72)的外周。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5)安装有退板凸轮(71),所述退板凸轮(71)的外周设有退板凸起部(711);
所述框架(41)安装有退板导柱(712),所述退板导柱(712)上滑动有退板座(713),所述退板座(713)安装有与所述退板凸轮(71)外周紧贴的退板滑轮(714),所述顶板(7)安装于所述退板座(713)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板座(713)安装有与所述框架(41)连接退板拉簧(715),所述退板拉簧(715)拉动所述退板座(713)上的所述退板滑轮(714)与所述退板凸轮(71)紧贴。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5)安装有热熔上顶凸轮(81),所述热熔上顶凸轮(81)的外周设有热熔凸起部(811);
所述操作台(43)滑动有热熔上顶块(812),所述热熔上顶块(812)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热熔上顶凸轮(81)外周紧贴的热熔上顶滑轮(813),所述热熔上顶块(812)的上方设置有发热板(826)。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上顶块(812)安装有与所述操作台(43)连接的热熔拉簧(814),所述热熔拉簧(814)拉动所述热熔上顶块(812)的所述热熔上顶滑轮(813)紧压于所述热熔上顶凸轮(81)的外周。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5)安装有退位凸轮(82),所述退位凸轮(82)的外周设有退位凸起部(821);
所述框架(41)安装有退位导柱(822),所述退位导柱(822)上滑动有退位座(823),所述退位座(823)安装有与所述退位凸轮(82)外周紧贴的退位滑轮(824),所述发热板(826)安装于所述退位座(823)上,所述热熔上顶块(812)可与所述顶板(7)靠拢,所述拉带指(524)从所述发热板(826)下方经过,所述拉带辅助杆(664)从所述发热板(826)上方经过。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位座(823)安装有与框架(41)连接的退位拉簧(825),所述退位拉簧(825)拉动所述退位座(823)上的退位滑轮(824)紧贴于所述退位凸轮(82)的外周。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5)设置有转程转盘(451),所述转程转盘(451)环形阵列有若干个识别孔(452),所述框架(41)安装有感应所述识别孔(452)的感应器(453)。
CN202410425954.0A 2024-04-10 一种捆扎机 Active CN118004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25954.0A CN118004498B (zh) 2024-04-10 一种捆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25954.0A CN118004498B (zh) 2024-04-10 一种捆扎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04498A true CN118004498A (zh) 2024-05-10
CN118004498B CN118004498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20866A (en) * 1956-08-24 1959-09-30 Sheridan Service Company Ltd Bundle tying machine
EP0178457A1 (de) * 1984-10-18 1986-04-23 Kabelmetal Electro GmbH Abbindevorrichtung zum Abbinden von Wickelgut
CN204368473U (zh) * 2014-12-31 2015-06-03 温州瑞润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捆扎机
CN114057003A (zh) * 2021-12-01 2022-02-18 拓誉智能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贴胶带设备
CN217364567U (zh) * 2022-05-09 2022-09-06 福建省南安市海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福袋自动扎口绑带装置
CN217624286U (zh) * 2022-04-02 2022-10-21 无锡基隆电子有限公司 线束扎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20866A (en) * 1956-08-24 1959-09-30 Sheridan Service Company Ltd Bundle tying machine
EP0178457A1 (de) * 1984-10-18 1986-04-23 Kabelmetal Electro GmbH Abbindevorrichtung zum Abbinden von Wickelgut
CN204368473U (zh) * 2014-12-31 2015-06-03 温州瑞润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捆扎机
CN114057003A (zh) * 2021-12-01 2022-02-18 拓誉智能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贴胶带设备
CN217624286U (zh) * 2022-04-02 2022-10-21 无锡基隆电子有限公司 线束扎捆装置
CN217364567U (zh) * 2022-05-09 2022-09-06 福建省南安市海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福袋自动扎口绑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4702B (zh) 一种鞋生产用布料切割装置
CN113601824B (zh) 一种电加热管子自动绕电热丝机及其绕丝方法
CN110606231B (zh) 一种编织袋打包装置
CN118004498B (zh) 一种捆扎机
CN112404971B (zh) 一种焊枪喷嘴加工设备及工艺
CN118004498A (zh) 一种捆扎机
CN214986289U (zh) 一种长条料自动分段捆扎设备
CN215323439U (zh) 一种条料自动捆扎装置
CN108789588B (zh) 全自动机械手切断机
CN106882409B (zh) 一种马达定子线圈包布机
CN219373977U (zh) 一种穿头机的拉头供料装置
CN220974830U (zh) 一种纸盒打包机
CN220262210U (zh) 包装袋穿绳机
CN117885951A (zh) 一种羊毛包自动推进装置
CN118004499B (zh) 一种扎带加工机芯以及扎带加工装置和捆扎机
CN109823586A (zh) 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
KR20020024489A (ko) 상품화를 위한 자동 밴드스트링 묶음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20243742U (zh) 全自动贴胶带机
CN215245757U (zh) 电缆捆扎机
CN220243628U (zh) 瓦楞礼盒全自动裹外包装纸装置
CN117059386B (zh) 一种网络变压器的分线入壳缠脚设备
CN218384820U (zh) 一种新型的线圈绕线装置
CN216762255U (zh) 一种lcd显示玻璃盖板捆扎机
CN211076636U (zh) 一种自动剪断抽离捆扎铁丝设备
CN216270073U (zh) 一种酒托自动穿绳打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