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95657B - 晶圆预处理方法及晶圆预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晶圆预处理方法及晶圆预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95657B
CN117995657B CN202410405126.0A CN202410405126A CN117995657B CN 117995657 B CN117995657 B CN 117995657B CN 202410405126 A CN202410405126 A CN 202410405126A CN 117995657 B CN117995657 B CN 1179956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fer
air
blowing
temperature
reac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051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995657A (zh
Inventor
俞铭洋
张超
刘奇
王世宽
宋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hangj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hangj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hangj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hangj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4051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956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995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95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995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95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晶圆预处理方法及晶圆预处理装置,晶圆预处理方法包括升温步骤、降温步骤和自清洁步骤,升温步骤能够加热晶圆、实现对晶圆的去杂或者调温,降温步骤能够冷却晶圆、实现对晶圆的调温,自清洁步骤能够清洁反应腔、清除残余污染物;晶圆预处理装置利用一个反应腔实现了上述晶圆预处理方法,通过单机设备满足多样的晶圆预处理需要,并通过自清洁机构实现自理、避免腔内沉积污染物影响对晶圆的预处理。

Description

晶圆预处理方法及晶圆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晶圆预处理方法及晶圆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晶圆在制备过程中会内含杂气或者表面附着杂质,在对晶圆进行刻蚀、镀膜等后处理前,需要去除这类污染物,以便于后处理作业。
常见的去杂方式就是利用高温烘烤晶圆,再配合吹气避免污染物重新附着。常规的晶圆生产线都是根据工艺对应布置各装置,例如在后处理装置之前布置预处理装置,晶圆先经过预处理装置、完成去杂后再送入后处理装置,由于生产线是根据特定工艺进行各设备的流水线布置,因此,预处理装置通常会预设好腔内温度和吹气流量、以统一的方式顺序逐一处理晶圆。
但由于工艺误差,每一晶圆具有的污染物量都是不确定的,预设好的预处理方式以同样的温度和气流直接作业、往往无法保证去杂效果。
同时,常规的预处理装置只能进行去杂作业,晶圆在去杂后处于高温状态、无法直接进行后处理,此时,还需要布置中转腔等待晶圆自然降温,作业效率低。
另外,反应腔内,尤其是腔顶、腔底及角落极易残留污染物,长期使用,腔内环境差,会影响晶圆去杂效果;若仅是利用反应腔对晶圆进行调温,腔内残留的污染物还会附着到晶圆上。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晶圆预处理方法及晶圆预处理装置。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晶圆预处理方法,包括升温步骤、降温步骤和自清洁步骤;
升温步骤包括:
A1.预热载台,使得载台温度达300℃;
A2.晶圆上料,使得晶圆悬于载台上,反应腔封闭;
A3.对晶圆进行预吹气,使得反应腔内气压达5Torr;
A4.增大气流流量,直至晶圆升温至第一预设温度;
A5.减小气流流量,对反应腔进行抽气,使得反应腔内气压保持5Torr;
A6.确认晶圆去杂效果,完成去杂,结束升温步骤;
降温步骤包括:
B1.预冷载台,使得载台温度达10℃;
B2.晶圆上料,使得晶圆悬于载台上,反应腔封闭;
B3.对晶圆进行预吹气,使得反应腔内气压达5Torr;
B4.增大气流流量,直至晶圆降温至第二预设温度;
B5.确认晶圆冷却效果,完成冷却,结束降温步骤;
自清洁步骤包括:
C1.加热反应腔,使得反应腔升温至70℃,以便于烘出附着在反应腔内的污染物;
C2.对反应腔内吹气,以便于吹除污染物;
C3.确认反应腔的清洁效果,自清洁完成,反应腔降温,结束吹气;
对晶圆进行预处理时,先通过升温步骤,利用高温和吹气去除晶圆上的污染物,再通过降温步骤,将晶圆冷却至方便进行后处理的温度;或者,通过升温步骤完成对晶圆的去杂后,晶圆先进行后处理,再通过降温步骤进行冷却;或者,晶圆在后处理过程中温度变化,通过升温步骤或者降温步骤对晶圆进行温度调控;
定时或者按需对反应腔进行自清洁步骤。
进一步地,A3中:预吹气阶段的吹气流量为100sccm,持续时长为10-15s;和/或,吹入的气体为氩气;和/或,吹入的气体为高温气体;和/或,吹气的同时进行抽气,抽气流量低于吹气流量,从而通过气流流动净化反应腔内的气体环境;和/或,A3结束,晶圆温度达不低于80℃。
进一步地,A4中,吹气流量增大至350sccm;和/或,A4中,吹气流量增大后持续30-35s;和/或,A5中,吹气流量减小至50sccm;和/或,A5中,吹气流量减小后持续2-5s,再对反应腔进行抽气;和/或,A5中,抽气流量由大变小,先快速抽去逸到气体中的污染物、再配合吹气维持腔内气压;和/或,A6中,通过检测腔内的气体成分或者检测抽出的气体成分,确认晶圆是否完成去杂;和/或,A6中,保持载台温度300℃,吹气流量50sccm,抽气流量50sccm,直至确认晶圆完成去杂,结束升温步骤。
进一步地,B3中:预吹气阶段的吹气流量为100sccm,持续时长为10-15s;和/或,吹入的气体为氩气;和/或,吹入的气体为低温气体;和/或,吹气的同时进行抽气,抽气流量低于吹气流量,从而通过气流流动净化反应腔内的气体环境;和/或,B3结束,晶圆温度不高于220℃。
进一步地,B4中,吹气流量增大至350sccm;和/或,B4中,吹气流量增大后持续40-50s;和/或,B5中,保持载台温度10℃,吹气流量减小至50sccm,抽气流量50sccm,持续2-10s,直至确认晶圆降温至不高于12℃,结束降温步骤。
进一步地,C1中:通过加热载台,间接促使反应腔升温;和/或,反应腔上设有加热件,加热件能够直接促使反应腔升温;和/或,C1持续90-95s,确保反应腔升温并维持于70℃。
进一步地,C2中,吹气流量为350sccm;和/或,C2中,抽气真空度为10^(-5)PA;和/或,C2持续110-120s;和/或,反应腔上设有加热件,C1中,载台升温、间接加热反应腔,加热件工作、直接加热反应腔,C2结束后,加热件停止工作,载台保持加热状态,继续吹气,持续130-140s,直至反应腔降温至不高于25℃,停止吹气。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晶圆预处理装置,用于上述晶圆预处理方法,晶圆预处理装置包括:反应腔,用于为晶圆预处理提供空间;载台,设于反应腔内;温控机构,用于调控载台的温度;抱具,设于载台上方,用于承托晶圆;吹气模块,连通供气设备和反应腔;抽气模块,连通负压设备和反应腔;自清洁机构,自清洁机构包括加热件,加热件设于反应腔上;预处理晶圆时,抱具将晶圆固定在载台上方,载台通过热传递对晶圆进行去杂或调温,供气设备和负压设备配合,稳定反应腔内的气压;反应腔内残留污染物时,启动自清洁机构,通过加热反应腔,配合气流流动清除污染物。
进一步地,吹气模块包括两个进气块,两个进气块沿竖直方向布置,进气块内设有供气体流通的气道;反应腔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吹气模块设于安装孔中;自清洁机构还包括进气驱动件,进气驱动件用于驱使吹气模块沿安装孔做伸缩运动;进气驱动件驱使吹气模块朝向反应腔内运动时,吹气模块能够探出安装孔,两个进气块相互远离、其中一个气道倾斜向上延伸、其中另一个气道倾斜向下延伸;进气驱动件驱使吹气模块远离反应腔运动时,吹气模块能够收回安装孔内,两个进气块相互靠近、两个气道能够水平延伸。
进一步地,反应腔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沿圆周方向间隔布置,任一安装孔中设置有一组吹气模块;和/或,反应腔包括固定壁和旋转壁,旋转壁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壁上,安装孔和吹气模块设于旋转壁上,自清洁过程中,旋转壁能够通过自转改变吹气模块的吹气朝向。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晶圆预处理方法,包括升温步骤、降温步骤和自清洁步骤,升温步骤能够加热晶圆、实现对晶圆的去杂或者调温,降温步骤能够冷却晶圆、实现对晶圆的调温,自清洁步骤能够清洁反应腔、清除残余污染物;通过升温步骤和降温步骤,利用一个反应腔即可实现晶圆的去杂和调温,同时,通过载台的预调温、以及作业过程中气流流量的变化,能够优化晶圆的预处理效果;通过自清洁步骤,又能够主动清洁反应腔,避免反应腔内大量沉积污染物、损害晶圆。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晶圆预处理装置,包括反应腔、载台、温控机构、抱具、吹气模块、抽气模块和自清洁机构,晶圆预处理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晶圆预处理方法,通过单机设备满足多样的晶圆预处理需要,并通过自清洁机构实现自理、避免腔内沉积污染物影响对晶圆的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晶圆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晶圆预处理装置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吹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吹气模块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晶圆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四传热板联动处于受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四传热板联动处于传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晶圆预处理方法,包括升温步骤、降温步骤和自清洁步骤。
其中,升温步骤能够通过高温烘出晶圆上的污染物,再配合吹气清除逸出的污染物,从而实现对晶圆的去杂。另外,升温步骤还能够实现对晶圆的加热,使得晶圆具备所需的高温;例如,一些后处理作业中,晶圆需要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为避免晶圆因骤然升温而损害结构,可以先通过升温步骤对晶圆进行调温,使得晶圆预备基础温度后,再令晶圆前往后处理设备,如此还能够促进晶圆进行后处理。
降温步骤能够通过低温使得晶圆降温,以便于晶圆恢复室温或者降温至后处理所需的合适温度。例如,晶圆经过高温去杂后、仍保持在300℃左右,不利于传输和后处理,此时,可以直接通过降温步骤冷却晶圆。又例如,晶圆经过一道后处理后处于高温状态下、不适宜进行下一道后处理,若等待晶圆自然冷却必然耗时且影响工作效率,亦可以通过降温步骤对其进行调温。
在利用反应腔进行晶圆去杂作业后,反应腔内往往会残余污染物,尤其是反应腔的腔顶、腔底和角落中,一旦沾染污染物,污染物附着后在正常工艺流程下难以去除。反应腔内的污染物累积、会反向影响对晶圆的去杂,导致在工艺预设的时长下难以完全实现清洁,尤其是在晶圆进行调温时,在温度和吹气的影响下,残余的污染物很容易附着到晶圆上。
为此,通过自清洁步骤对反应腔进行独立清洁。实际作业时,可以在每次晶圆去杂后进行一次自清洁步骤,也可以定时或者定期进行一次自清洁步骤,还可以通过腔内环境监测、确认腔内残余污染物再进行一次自清洁步骤。
本申请并不限定升温步骤、降温步骤和自清洁步骤的作用时机。
具体地,升温步骤包括:
A1.预热载台,使得载台温度达300℃;
A2.晶圆上料,使得晶圆悬于载台上,反应腔封闭;
A3.对晶圆进行预吹气,使得反应腔内气压达5Torr;
A4.增大气流流量,直至晶圆升温至第一预设温度;
A5.减小气流流量,对反应腔进行抽气,使得反应腔内气压保持5Torr;
A6.确认晶圆去杂效果,完成去杂,结束升温步骤。
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升温步骤实现对晶圆的去杂。
在晶圆进入反应腔前预热载台,既能够确认设备进入升温阶段,又能够提高作业效率。晶圆到位后,使得反应腔封闭,确保反应腔内高温且能够维持高温状态,并便于控制腔内气压,且能够防止污染物外溢。预吹气一定时长,对反应腔进行缓慢增压,促进晶圆升温的同时,气体轻扫晶圆、吹开污染物。反应腔内气压达预设值后,增大吹气流量,晶圆快速升温,污染物快速逸出并由气体吹开。晶圆升温至去杂所需温度后,减小吹气流量,配合抽气实现对逸出污染物的清洁,保持反应腔内气压稳定,确保晶圆在平衡环境下完成去杂。通过检测晶圆表面、腔内的气体成分或者抽出的气体成分,确认晶圆是否达到去杂所需的效果,完成去杂,结束升温步骤。
另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升温步骤实现对晶圆的调温。
在晶圆进入反应腔前预热载台,既能够确认设备进入升温阶段,又能够提高作业效率。晶圆到位后,使得反应腔封闭,确保反应腔内高温且能够维持高温状态,并便于控制腔内气压,且能够防止污染物外溢。配合吹气和抽气,保证反应腔内气压稳定,直至晶圆升温至所需温度,结束升温步骤。
需要补充的是,由于升温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将晶圆加热至所需温度,因此,采用升温步骤进行调温时,可以不改变吹气流量和抽气流量,也可以不确认去杂效果;按照预设步骤确认晶圆被加热至所需温度后,即可结束升温步骤、取出晶圆。
还需要补充的是,去杂作业中,第一预设温度为去杂所需温度,如300℃;而升温作业中,第一预设温度为晶圆加热所需达到的温度,可以是任意高于当前晶圆温度的温度。
具体地,降温步骤包括:
B1.预冷载台,使得载台温度达10℃;
B2.晶圆上料,使得晶圆悬于载台上,反应腔封闭;
B3.对晶圆进行预吹气,使得反应腔内气压达5Torr;
B4.增大气流流量,直至晶圆降温至第二预设温度;
B5.确认晶圆冷却效果,完成冷却,结束降温步骤。
一实施方式中,先通过升温步骤,利用高温和吹气除去晶圆上的污染物,再通过降温步骤,将晶圆冷却至方便进行后处理的温度。
开启反应腔,使得晶圆远离载台,利用外界环境促使反应腔内降温;与此同时,预冷载台、使得载台主动降温,如此,既能够确认设备进入降温阶段,又能够提高降温效率。载台预冷到预设温度后,使得晶圆回到载台处、并封闭反应腔,以便于控制腔内气压并维持腔内低温。预吹气一定时长,对反应腔进行缓慢增压,气体轻扫晶圆、促进晶圆降温。反应腔内的气压达预设值后,增大吹气流量,使得气体大幅度吹扫晶圆、进一步促进晶圆降温。晶圆降温至后处理所需低温后,减小吹气流量,配合抽气实现腔内气体流通,保持反应腔内气压稳定、气体清洁,同时确保晶圆在平衡环境下完成降温。通过检测晶圆的温度、腔内的温度或者抽出气体的温度,确认晶圆是否达到所需温度,完成冷却,结束降温步骤。
另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升温步骤完成对晶圆的去杂后,晶圆先进行后处理,再通过降温步骤进行冷却。
开启反应腔,以便于晶圆离开;确认晶圆需要返回降温后,在晶圆进入反应腔前预冷载台、使得载台主动降温,如此,既能够确认设备进入降温阶段,又能够提高降温效率。载台预冷到预设温度后,晶圆上料,反应腔封闭,以便于控制腔内气压并维持腔内低温。预吹气一定时长,对反应腔进行缓慢增压,气体轻扫晶圆、促进晶圆降温。反应腔内气压达预设值后,增大吹气流量,使得气体大幅度吹扫晶圆、进一步促进晶圆降温。晶圆降温至第二预设温度后,减小吹气流量,配合抽气实现腔内气体流通,保持反应腔内气压稳定、气体清洁,同时确保晶圆在平衡环境下完成降温。通过检测晶圆的温度、腔内的温度或者抽出气体的温度,确认晶圆是否达到所需温度,完成冷却,结束降温步骤。
又一实施方式中,晶圆在后处理过程中温度变化,通过升温步骤或者降温步骤对晶圆进行温度调控。
需要解释的是,晶圆在接受特定的后处理后,通常会具备一定温度,而该温度下的晶圆不适宜进行输送或者接受后道处理,此时,可以通过升温步骤或者降温步骤,在封闭的反应腔内、利用载台传热实现晶圆的调温。
需要补充的是,第二预设温度为晶圆冷却所需到达温度,可以是任意低于当前晶圆温度的温度。
具体地,自清洁步骤包括:
C1.加热反应腔,使得反应腔升温至70℃,以便于烘出附着在反应腔内的污染物;
C2.对反应腔内吹气,以便于吹除污染物;
C3.确认反应腔的清洁效果,自清洁完成,反应腔降温,结束吹气。
一实施方式中,完成一次对晶圆的去杂作业后,就进行一次自清洁作业。
载台保持加热状态,晶圆离开反应腔后,反应腔再次封闭,通过载台的热辐射等待反应腔升温至70℃,以便于附着在腔壁上的污染物逸出;通过气体吹扫腔体,避免污染物二次沉积;配合抽气抽出污染物,实现腔内清洁;通过检测腔壁、腔内的气体成分或者抽出的气体成分,确认反应腔内是否清洁,完成自清洁,结束自清洁步骤。
另一实施方式中,定期对反应腔进行一次自清洁。
例如,每天进行一次自清洁步骤;等待反应腔结束晶圆预处理作业,随后对反应腔进行自清洁。
又例如,每完成十次预处理作业,就对反应腔进行一次自清洁。
综上,通过升温步骤和降温步骤,利用一个反应腔即可实现晶圆的去杂和调温,同时,通过载台的预调温、以及作业过程中气流流量的变化,能够优化晶圆的预处理效果。通过自清洁步骤,又能够主动清洁反应腔,避免反应腔内大量沉积污染物、损害晶圆。
可选地,升温步骤的A3中,预吹气阶段的吹气流量为100sccm,持续时长为10-15s。
可选地,升温步骤的A3中,吹入的气体为氩气。氩气为惰性气体,不易与晶圆反应,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有利于清洁效果。
可选地,升温步骤的A3中,吹入的气体为高温气体。
例如,在供气设备中布置加热组件,在气体吹入反应腔前,通过加热组件预热气体,使得气体具备一定温度,能够避免气体温度低而影响腔内温度和晶圆温度。使得气体温度接近第一预设温度,气体还能够辅助对晶圆进行传热,促进晶圆升温至第一预设温度。
可选地,吹气的同时进行抽气,抽气流量低于吹气流量,从而通过气流流动净化反应腔内的气体环境。
例如,进入A3,开始预吹气,吹气流量为100sccm,与此同时,开始预抽气,抽气流量为20sccm;由于抽气流量低于吹气流量,腔内气压依然能够缓慢上升,同时,气体缓慢流通,能够净化腔内气体环境。预抽气2-10s后,停止抽气,以便于反应腔增压至5Torr。使得反应腔内具备一定气压,有利于污染物逸出晶圆。
可选地,A3结束,晶圆温度达不低于80℃。
确认晶圆正常升温,有利于了解系统是否正常运行。若A3结束,晶圆温度低于80℃,说明烘烤阶段存在问题,如晶圆与载台之间存在遮挡物阻碍热传递,或者气体影响晶圆升温等。如此,发现问题即可停止升温步骤,方便操作人员介入确认问题、解决问题。
可选地,升温步骤的A4中,吹气流量增大至350sccm。
可选地,升温步骤的A4中,吹气流量增大后持续30-35s。
随着晶圆不断升温,在压强环境下,晶圆上的污染物会快速逸出,增大吹气流量,增大气流吹扫晶圆的力,有利于快速吹走污染物、避免污染物停留在晶圆附近;同时,腔内气压不断增大,内含在晶圆中的污染物能够很好地被析出。
可选地,升温步骤的A5中,吹气流量减小至50sccm。
晶圆被加热到去杂所需的第一预设温度后,基本完成了对晶圆本身的清洁,此时,减小吹气流量,避免逸出的污染物沉积即可。
可选地,升温步骤的A5中,吹气流量减小后持续2-5s,再对反应腔进行抽气。
通过小气流增压,确保腔内气压达到预设值(若A4结束腔内气压已达预设值,可以直接减小吹气流量并进行抽气),如此,再配合抽气,便于快速统一A5阶段的腔内气压变化,从而保证晶圆在统一气压环境下等待去杂结束。
可选地,升温步骤的A5中,抽气真空度为10^(-5)PA。
可选地,升温步骤的A5中,抽气流量由大变小,先快速抽去逸到气体中的污染物、再配合吹气维持腔内气压。
例如,进入A5,吹气流量减小至50sccm,抽气流量为100sccm,先利用大流量抽气交换腔内气体、快速排去逸出的污染物,持续5-10s后,将抽气流量减小为50sccm,再次平衡腔内气压。
可选地,升温步骤的A6中,通过检测腔内的气体成分或者检测抽出的气体成分,确认晶圆是否完成去杂。
例如,吹入腔内的气体为氩气,将气体检测设备的检测端设置在腔内,通过检测腔内的气体成分,确认气体内氩气的含量,即可确认腔内气体是否清洁,进而确认去杂是否完成。
又例如,气体检测设备的检测端设置在负压设备的抽气路径上,通过检测抽出的气体是否清洁,即可确认腔内的气体是否清洁,进而确认去杂是否完成。
可选地,升温步骤的A6中,保持载台温度300℃,吹气流量50sccm,抽气流量50sccm,直至确认晶圆完成去杂,结束升温步骤。
有些晶圆上附着的污染物量较大,按照升温步骤正常的时间节点进行处理,可能会存在去杂不尽的问题,此时,升温步骤还具备延时去杂阶段,将晶圆保持再反应腔内,维持反应腔内的温度和气压,直至检测到晶圆完成去杂。
一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升温步骤对晶圆进行去杂。
载台预先升温至300℃;
晶圆到位,反应腔封闭,预吹气流量100sccm,吹拂10s,读取腔内气压直至确认腔内气压达5Torr,晶圆升温至83℃;
吹气流量增大为350sccm,持续32s,确认晶圆升温至300℃;
吹气流量减小为50sccm,抽气真空度10^(-5)PA,抽气流量50sccm,持续2s;
确认晶圆是否完成去杂;
否,保持载台300℃、吹气流量50sccm、抽气流量50sccm,持续50s;
是,完成去杂,结束升温步骤。
可选地,降温步骤的B3中,预吹气阶段的吹气流量为100sccm,持续时长为10-15s。
可选地,降温步骤的B3中,吹入的气体为氩气。氩气为惰性气体,不易与晶圆反应,有利于清洁效果。
可选地,降温步骤的B3中,吹入的气体为低温气体。
例如,在供气设备中布置冷却组件,在气体吹入反应腔前,通过冷却组件预冷气体,使得气体降温,能够避免气体温度高而影响腔内温度和晶圆温度。使得气体温度接近第二预设温度,气体还能够辅助冷却晶圆,促进晶圆降温至第二预设温度。
可选地,降温步骤的B3中,吹气的同时进行抽气,抽气流量低于吹气流量,从而通过气流流动净化反应腔内的气体环境。
例如,进入B3,开始预吹气,吹气流量为100sccm,与此同时,开始预抽气,抽气流量为20sccm;由于抽气流量低于吹气流量,腔内气压依然能够缓慢上升,同时,气体缓慢流通,能够先净化腔内的气体环境。预抽气2-10s后,停止抽气,以便于反应腔增压至5Torr。
可选地,B3结束,晶圆温度不高于220℃。
确认晶圆正常降温,有利于了解系统是否正常运行。若B3结束,晶圆温度高于220℃,说明降温阶段存在问题,如晶圆与载台之间存在遮挡物阻碍热传递,或者气体影响晶圆降温等。如此,发现问题即可停止降温步骤,方便操作人员介入确认问题、解决问题。
可选地,降温步骤的B4中,吹气流量增大至350sccm。
可选地,降温步骤的B4中,吹气流量增大后持续40-50s。
随着腔内温度下降,气体分子不活跃,腔内压力下降,可能会损害晶圆。因此,在降温步骤中利用吹气保证腔内具备合适的气压,从而保护晶圆。
可选地,降温步骤的B5中,保持载台温度10℃,吹气流量减小至50sccm,抽气流量50sccm,持续2-10s,直至确认晶圆降温至不高于12℃,结束降温步骤。
晶圆降温至第二预设温度后,减小吹气流量,配合抽气交换腔内气体、避免气体中掺杂的污染物沉积到晶圆上,并通过稳定腔内气压,确认晶圆的降温情况,以便于正常开启反应腔。
一具体实施例中,通过降温步骤对刚完成去杂的晶圆进行冷却。
反应腔开启,晶圆远离载台,晶圆的温度为300℃;
载台预先降温至10℃;
晶圆到位,反应腔封闭,预吹气流量100sccm,吹拂10s,读取腔内气压直至确认腔内气压达5Torr,晶圆降温至201℃;
吹气流量增大为350sccm,持续46s,晶圆降温至13℃;
吹气流量减小为50sccm,抽气真空度10^(-5)PA,抽气流量50sccm,持续2s,晶圆降温至12℃;
完成冷却,结束降温步骤。
可选地,自清洁步骤的C1中,通过加热载台,间接促使反应腔升温。
由于载台具备温控能力,因此,可以仅依赖载台的升温,通过反应腔封闭、等待腔内及腔壁升温至70℃。
可选地,自清洁步骤的C1中,反应腔上设有加热件,加热件能够直接促使反应腔升温。
其中,加热件可采用加热棒、电阻丝、灯泡等加热构件;可以将加热件设置在反应腔外、使得加热件贴近反应腔的外壁设置;也可以将加热件设置在反应腔内、使得加热件贴近反应腔的内壁设置;还可以将加热件设置在反应腔的腔壁内。本申请并不限定加热件的具体构型和安装方式,只要加热件能够高效、准确地实现对反应腔腔壁的加热即可。
通过加热件加热反应腔的腔壁,即使有污染物附着在腔壁上,通过高温也能够烘出污染物。
一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自清洁作业,反应腔封闭,载台升温,加热件启动,载台通过热辐射间接促使反应腔升温,加热件直接作用于反应腔、促使反应腔升温,载台和加热件配合,能够全面、高效地实现对反应腔腔壁的烘烤,进而实现对污染物的清洁。
可选地,C1持续90-95s,确保反应腔升温并维持于70℃。
不同于晶圆可能是因为成分、加工工艺导致内含污染物,必须依赖高温高压才能析出污染物,反应腔内沾染的污染物通常只是简单的沉积,因此,使得腔体、腔壁温度达70℃,即可避免污染物完全粘附在腔壁上。
在不通气的情况下,使得反应腔达到并维持70℃一段时间,能够很好地使得污染物与腔壁之间的粘结力降低。
可选地,自清洁步骤的C2中,吹气流量为350sccm。
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后,启动供气设备,吹入气流扫开污染物。
可选地,自清洁步骤的C2中,抽气真空度为10^(-5)PA。
由于自清洁阶段不需要控制腔内气压,因此,可以同时进行吹气和抽气,也可以先吹后抽。保证抽气真空度,使得抽气流量与吹气流量一致,即可利用气体交换抽出含有污染物的气体,实现腔内清洁。
可选地,C2持续110-120s。
保持腔内气体流通,交换腔内气体,实现腔内清洁。
在C2阶段,亦能够通过检测腔内的气体成分或者检测抽出的气体成分,确认反应腔是否完成清洁。
可选地,自清洁步骤的C2中,吹入的气体为惰性气体,如氦气、氩气等。
可选地,反应腔上设有加热件,C1中,载台升温、间接加热反应腔,加热件工作、直接加热反应腔,C2结束后,加热件停止工作,载台保持加热状态,继续吹气,持续130-140s,直至反应腔降温至不高于25℃,停止吹气。
正常情况下,C2阶段结束,自清洁已完成,但因为反应腔内布置有载台、抱具等结构,边角较多,可能会存在污染物被堵在角落中的情况,若反应腔马上整体降温,尚未被完全排出的污染物可能因为冷却再次沉积。因此,载台保持加热,既能够减缓反应腔的降温速度、确保残余的污染物继续在气流作用下被完全抽出,又能够避免污染物沉积在载台上。
一具体实施例中,对反应腔进行自清洁。
反应腔封闭,载台升温至300℃;
加热件工作,持续95s,腔体温度达70℃;
开始吹气,吹气流量为350sccm,同时开始抽气,抽气流量为350sccm,持续118s;
加热件停止工作,持续132s;
腔体降温至23℃,停止吹气和抽气。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晶圆预处理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晶圆预处理方法,晶圆预处理装置包括:反应腔1,用于为晶圆预处理提供空间;载台2,设于反应腔1内;温控机构,用于调控载台2的温度;抱具3,设于载台2上方,用于承托晶圆;吹气模块10,连通供气设备和反应腔1;抽气模块4,连通负压设备和反应腔1;自清洁机构,自清洁机构包括加热件5,加热件5设于反应腔1上;预处理晶圆时,抱具3将晶圆固定在载台2上方,载台2通过热传递对晶圆进行去杂或调温,供气设备和负压设备配合,稳定反应腔1内的气压;反应腔1内残留污染物时,启动自清洁机构,通过加热反应腔1,配合气流流动清除污染物。
具体可结合参照图1和图2,图示实施例中,载台2设于反应腔1的底部,温控机构可设于载台2内、也可贴近设置在载台2外;温控机构包括加热组件和冷却组件,加热组件可采用加热棒、电阻丝、灯泡等能够实现升温的机构,冷却组件可采用管道通过通气或通液等方式实现降温。
工作时,抱具3将晶圆抱在载台2上、或者使得晶圆贴近载台2,载台2即可通过热传递改变晶圆的温度。
可选地,温控机构还包括测温组件,用于检测预处理过程中晶圆的温度。
测温组件可采用热电偶、TC Wafer等;将测温组件集成布置在载台2、抱具3或者腔壁上,即可准确监测晶圆的温度,确认晶圆是否达到所需温度。
继续参照图1和图2,图示实施例中,吹气模块10设于反应腔1的一侧、所在高度位置接近载台2的台面;如此,吹气时,气流能够吹向靠近载台2的晶圆,从而保证对晶圆的清洁效果。抽气模块4设于反应腔的底部,且抽气模块4与吹气模块10相对;如图示实施例中,吹气模块10设置在右侧上方,抽气模块4设置在左侧底部;如此,抽气时,气流能够很好地流经整个腔体,保证气流的流通路程和流通时长,有利于保证吹扫范围、提高清洁效果。
可选地,供气设备通过吹气模块10向反应腔内供应惰性气体,如氦气、氩气等。如此,能够避免气体与晶圆发生反应,保证清洁效果。
可选地,供气设备与吹气模块10连通的管路上设有加热组件和/或冷却组件;气体通过加热组件升温,供气设备即可供入热气,以便于通过气流辅助加热晶圆;气体通过冷却组件降温,供气设备即可供入冷气,以便于通过气流辅助冷却晶圆。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晶圆预处理装置还包括气体检测组件,气体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反应腔1内的气体成分,或者,用于检测负压设备抽出的气体的成分,从而根据气体成分确认对晶圆去杂是否成功。
可选地,吹气模块10包括两个进气块11,两个进气块11沿竖直方向布置,进气块11内设有供气体流通的气道;反应腔1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吹气模块10设于安装孔中;自清洁机构还包括进气驱动件12,进气驱动件12用于驱使吹气模块10沿安装孔做伸缩运动;进气驱动件12驱使吹气模块10朝向反应腔1内运动时,吹气模块10能够探出安装孔,两个进气块11相互远离、其中一个气道倾斜向上延伸、其中另一个气道倾斜向下延伸;进气驱动件12驱使吹气模块10远离反应腔运动时,吹气模块10能够收回安装孔内,两个进气块11相互靠近、两个气道能够水平延伸。
具体可结合参照图3和图5,图示实施例中,反应腔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吹气模块10,以设置在右侧的一组吹气模块10进行说明,两个进气块11沿上下方向并排布置;吹气模块还包括连接块13,两个进气块11的右端均与连接块13相连、并分别通过转轴14可转动地设置连接块13上;安装孔沿左右方向延伸,安装孔的左端连通反应腔;安装孔的右端水平延伸,左端设置呈喇叭状,右端的上表面自右向左上倾斜、下表面自右向左下倾斜;进气驱动件12可采用气缸、电缸等直线驱动件;进气驱动件12的活动端与连接块13相连、能够驱使连接块13沿安装孔做水平运动;进气驱动件12驱使连接块13自右向左运动时,两个进气块11逐渐探出安装孔,受到右端倾斜面的影响,设置在上的进气块11会向上倾斜、设置在下的进气块11会向下倾斜,而进气块11内的气道会随之倾斜,气体通过倾斜的气道吹出时,即可吹向反应腔1的顶面和底面。控制进气驱动件12的输出量、调整进气块11的探出程度,即可调整进气块11中气道的倾斜程度,以便于气道对准所需吹气的方向(如对准载台2或腔的边角),进而实现针对性吹气,促使气流吹净污染物。
进一步地,两个进气块1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5,弹性件15可采用弹簧、弹片,也可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两个进气块11回收时,弹性件15被压缩;两个进气块11探出时,弹性件15伸展,弹性件15能够推动两个进气块11反向倾斜转动。
可选地,反应腔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沿圆周方向间隔布置,任一安装孔中设置有一组吹气模块10。
增设吹气模块10,能够实现多点吹气,确保自清洁过程中气体能够吹向全部的污染物可能沉积的位置。使得每个吹气模块10中的进气块11都能够独立转动,实际使用时,还能够根据需要适应性调整各进气块11的吹气方向。若有需要,自清洁过程中,使得进气驱动件12驱使吹气模块10往复运动、使得进气块11不断往复摆动,还能够制造变向气流,进一步提高气体吹扫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可选地,反应腔1包括固定壁1a和旋转壁1b,旋转壁1b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壁1a上,安装孔和吹气模块10设于旋转壁1b上,自清洁过程中,旋转壁1b能够自转。
具体可参照图5,图示实施例中,反应腔1的主体大致呈筒状,反应腔1的侧壁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和下段为固定壁1a,中段为旋转壁1b,旋转壁1b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段固定壁1a之间,旋转壁1b上设置有两组吹气模块10。
自清洁过程中,旋转壁1b绕反应腔1的纵向中心轴自转,吹气模块10随之旋转,如此,吹气模块10能够更全面地吹扫腔内。
为方便实现旋转壁1b的自转,一实施例中,旋转壁1b的外周面设置呈齿轮状;自清洁机构还包括旋转驱动件6,旋转驱动件6可采用电机、旋转气缸等,旋转驱动件6的活动端设有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与旋转壁1b的外周面啮合;自清洁作业时,旋转驱动件6启动,驱使主动齿轮7旋转,主动齿轮7带动旋转壁1b转动,实现吹气模块10的位置变化。
可选地,自清洁机构还包括底传热板21,底传热板21具有受热状态和传热状态;底传热板21处于受热状态时,底传热板21贴近载台2,载台2的温度能够传递到底传热板21上;底传热板21处于传热状态时,底传热板21贴近反应腔1的腔底、能够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反应腔1的腔底、以便于烘出反应腔1腔底附着的污染物。
具体可参照图1和图2,图示实施例中,处于受热状态时,底传热板21贴合设置在载台2的底面;底传热板21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载台2升温时,底传热板21亦受热升温;底传热板21与升降驱动件(如气缸、电缸等)相连;需要进行反应腔1自清洁时,升降驱动件驱使底传热板21下降、使得底传热板21靠近反应腔1的腔底。
进一步地,抽气模块4设于反应腔1的腔底;处于传热状态时,底传热板21与反应腔1的腔底之间具有间隔;如此,吹入腔内的气体在流向抽气模块4时,会自然地流入底传热板21与腔底的间隔内;底传热板21能够将受到的热量传递给腔底壁,并能够缩小腔底的暴露空间,以便于辅助腔底的升温和保温,同时,间隔还能够引导气体在底部快速流通,从而促进腔底的清洁。
可选地,自清洁机构还包括顶传热板22,顶传热板22亦具有受热状态和传热状态,顶传热板22处于受热状态时、贴近载台2,顶传热板22处于传热状态时、能够贴近腔顶。
具体可参照图1和图2,图示实施例中,处于受热状态时,顶传热板22贴合设置在载台2的顶面;顶传热板22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载台2升温时,顶传热板22亦受热升温;顶传热板22与升降驱动件(如气缸、电缸等)相连;需要进行反应腔1自清洁时,升降驱动件驱使顶传热板22上升,顶传热板22逐渐靠近腔顶,顶传热板22能够将受到的热量传递给腔顶、从而烘出腔顶上附着的污染物。
可选地,当自清洁机构同时具有底传热板21和顶传热板22时,通过双旋丝杆或者双向气缸连接二者,从而利用单驱动实现双板双向运动。
可选地,处于传热状态时,顶传热板22与腔顶之间具有间隔。
可选地,自清洁机构还包括侧传热板23,侧传热板23亦具有受热状态和传热状态,侧传热板23处于受热状态时、贴近载台2,侧传热板23处于传热状态时、能够贴近反应腔1的侧壁。
具体可参照图1和图2,图示实施例中,自清洁机构包括多个侧传热板23,处于受热状态时,多个侧传热板23沿圆周方向、环绕设置在载台2的外周;侧传热板23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载台2升温时,侧传热板23亦受热升温;侧传热板23与平移驱动件(如气缸、电缸等)相连;需要进行反应腔1自清洁时,平移驱动件驱使侧传热板23向反应腔1的内壁平移,侧传热板23逐渐靠近反应腔1的侧壁,侧传热板23能够将受到的热量传递给反应腔1的侧壁、从而烘出侧壁上附着的污染物。
可选地,处于传热状态时,侧传热板23与反应腔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
当自清洁机构同时具有底传热板21和侧传热板23时,传热状态下,使得侧传热板23与反应腔1的侧壁间隔、并使得底传热板21与反应腔的底壁间隔,间隔即可形成窄流通道,窄流通道能够引导气流吹向腔壁和底部转角部位。
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7,自清洁机构包括底传热板21、顶传热板22和两块侧传热板23;处于受热状态时,四块传热板均贴合载台2设置;为方便四块传热板进入传热状态,自清洁机构还包括传热驱动件24和楔形块25,传热驱动件24可采用气缸、电缸等驱动构件,传热驱动件24用于驱使楔形块25做水平运动;楔形块25的一端连接传热驱动件24、另一端接触底传热板21、顶传热板22和两块侧传热板23;楔形块25的另一端设置呈锥台状、具有四个相向倾斜的斜面;底传热板21和顶传热板22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与其中一对斜面滑动连接;两块侧传热板23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与其中另一对斜面滑动连接,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传热驱动件24驱使楔形块25水平运动时,底传热板21和顶传热板22能够相互靠近远离,与此同时,两块侧传热板23亦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更具体地,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楔形块25的右端,上表面设有自左向右下倾斜的滑槽,顶传热板22的底部可转动地设置有滚轮,顶传热板22通过滚轮滑动设置在楔形块25上表面的倾斜滑槽内;下表面设有自左向右上倾斜的滑槽,底传热板21的顶部可转动地设置有滚轮,底传热板21通过滚轮滑动设置在楔形块25下表面的倾斜滑槽内;前表面设有自左向右、沿垂直纸面方向向后倾斜的滑槽,其中一个侧传热板23的后面可转动地设置有滚轮,该侧传热板23通过滚轮滑动设置在楔形块25前表面的倾斜滑槽内;后表面设有自左向右、沿垂直纸面方向向前倾斜的滑槽,其中另一个侧传热板23的前面可转动地设置有滚轮,该侧传热板23通过滚轮滑动设置在楔形块25后表面的倾斜滑槽内;传热驱动件24驱使楔形块25自左向右运动时,四个传热板相互远离、进入传热状态;传热驱动件24驱使楔形块25自右向左运动时,四个传热板相互靠近、进入受热状态。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晶圆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升温步骤、降温步骤和自清洁步骤;
所述升温步骤包括:
A1.预热载台,使得载台温度达300℃;
A2.晶圆上料,使得晶圆悬于载台上,反应腔封闭;
A3.对晶圆进行预吹气,使得反应腔内气压达5Torr;
A4.增大气流流量,直至晶圆升温至第一预设温度;
A5.减小气流流量,对反应腔进行抽气,使得反应腔内气压保持5Torr;
A6.确认晶圆去杂效果,完成去杂,结束升温步骤;
所述降温步骤包括:
B1.预冷载台,使得载台温度达10℃;
B2.晶圆上料,使得晶圆悬于载台上,反应腔封闭;
B3.对晶圆进行预吹气,使得反应腔内气压达5Torr;
B4.增大气流流量,直至晶圆降温至第二预设温度;
B5.确认晶圆冷却效果,完成冷却,结束降温步骤;
所述自清洁步骤包括:
C1.加热反应腔,使得反应腔升温至70℃,以便于烘出附着在反应腔内的污染物;
C2.对反应腔内吹气,以便于吹除污染物;
C3.确认反应腔的清洁效果,自清洁完成,反应腔降温,结束吹气;
对晶圆进行预处理时,先通过所述升温步骤,利用高温和吹气去除晶圆上的污染物,再通过所述降温步骤,将晶圆冷却至方便进行后处理的温度;或者,通过所述升温步骤完成对晶圆的去杂后,晶圆先进行后处理,再通过所述降温步骤进行冷却;或者,晶圆在后处理过程中温度变化,通过所述升温步骤或者所述降温步骤对所述晶圆进行温度调控;
定时或者按需对反应腔进行所述自清洁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A3中:
预吹气阶段的吹气流量为100sccm,持续时长为10-15s;
和/或,吹入的气体为氩气;
和/或,吹入的气体为高温气体;
和/或,吹气的同时进行抽气,抽气流量低于吹气流量,从而通过气流流动净化反应腔内的气体环境;
和/或,A3结束,晶圆温度达不低于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晶圆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A4中,吹气流量增大至350sccm;
和/或,A4中,吹气流量增大后持续30-35s;
和/或,A5中,吹气流量减小至50sccm;
和/或,A5中,吹气流量减小后持续2-5s,再对反应腔进行抽气;
和/或,A5中,抽气流量由大变小,先快速抽去逸到气体中的污染物、再配合吹气维持腔内气压;
和/或,A6中,通过检测腔内的气体成分或者检测抽出的气体成分,确认晶圆是否完成去杂;
和/或,A6中,保持载台温度300℃,吹气流量50sccm,抽气流量50sccm,直至确认晶圆完成去杂,结束所述升温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B3中:
预吹气阶段的吹气流量为100sccm,持续时长为10-15s;
和/或,吹入的气体为氩气;
和/或,吹入的气体为低温气体;
和/或,吹气的同时进行抽气,抽气流量低于吹气流量,从而通过气流流动净化反应腔内的气体环境;
和/或,B3结束,晶圆温度不高于22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晶圆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B4中,吹气流量增大至350sccm;
和/或,B4中,吹气流量增大后持续40-50s;
和/或,B5中,保持载台温度10℃,吹气流量减小至50sccm,抽气流量50sccm,持续2-10s,直至确认晶圆降温至不高于12℃,结束所述降温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C1中:
通过加热载台,间接促使反应腔升温;
和/或,反应腔上设有加热件,加热件能够直接促使反应腔升温;
和/或,C1持续90-95s,确保反应腔升温并维持于7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晶圆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C2中,吹气流量为350sccm;
和/或,C2中,抽气真空度为10^(-5)PA;
和/或,C2持续110-120s;
和/或,反应腔上设有加热件,C1中,载台升温、间接加热反应腔,加热件工作、直接加热反应腔,C2结束后,加热件停止工作,载台保持加热状态,继续吹气,持续130-140s,直至反应腔降温至不高于25℃,停止吹气。
8.一种晶圆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晶圆预处理方法,所述晶圆预处理装置包括:
反应腔(1),用于为晶圆预处理提供空间;
载台(2),设于所述反应腔(1)内;
温控机构,用于调控所述载台(2)的温度;
抱具(3),设于所述载台(2)上方,用于承托晶圆;
吹气模块(10),连通供气设备和所述反应腔(1);
抽气模块(4),连通负压设备和所述反应腔(1);
自清洁机构,所述自清洁机构包括加热件(5),所述加热件(5)设于所述反应腔(1)上;
预处理晶圆时,所述抱具(3)将晶圆固定在所述载台(2)上方,所述载台(2)通过热传递对晶圆进行去杂或调温,所述供气设备和所述负压设备配合,稳定所述反应腔(1)内的气压;
所述反应腔(1)内残留污染物时,启动自清洁机构,通过加热所述反应腔(1),配合气流流动清除污染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晶圆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模块(10)包括两个进气块(11),两个所述进气块(11)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进气块(11)内设有供气体流通的气道;
所述反应腔(1)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吹气模块(10)设于所述安装孔中;
所述自清洁机构还包括进气驱动件(12),所述进气驱动件(12)用于驱使所述吹气模块(10)沿所述安装孔做伸缩运动;
所述进气驱动件(12)驱使所述吹气模块(10)朝向所述反应腔(1)内运动时,所述吹气模块(10)能够探出所述安装孔,两个所述进气块(11)相互远离、其中一个所述气道倾斜向上延伸、其中另一个所述气道倾斜向下延伸;
所述进气驱动件(12)驱使所述吹气模块(10)远离所述反应腔运动时,所述吹气模块(10)能够收回所述安装孔内,两个所述进气块(11)相互靠近、两个所述气道能够水平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晶圆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所述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沿圆周方向间隔布置,任一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有一组所述吹气模块(10);
和/或,所述反应腔(1)包括固定壁(1a)和旋转壁(1b),所述旋转壁(1b)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壁(1a)上,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吹气模块(10)设于所述旋转壁(1b)上,自清洁过程中,所述旋转壁(1b)能够通过自转改变所述吹气模块(10)的吹气朝向。
CN202410405126.0A 2024-04-07 晶圆预处理方法及晶圆预处理装置 Active CN1179956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05126.0A CN117995657B (zh) 2024-04-07 晶圆预处理方法及晶圆预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05126.0A CN117995657B (zh) 2024-04-07 晶圆预处理方法及晶圆预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95657A CN117995657A (zh) 2024-05-07
CN117995657B true CN117995657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44339A (zh) * 2023-03-29 2023-06-27 江苏天芯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的表面处理工艺
WO2023124292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上海陛通半导体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晶圆预处理腔及化学气相沉积设备
CN117230433A (zh) * 2023-11-15 2023-12-15 无锡尚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Cvd晶圆承载机构
CN117497461A (zh) * 2023-12-29 2024-02-02 无锡尚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晶圆镀膜前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292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上海陛通半导体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晶圆预处理腔及化学气相沉积设备
CN116344339A (zh) * 2023-03-29 2023-06-27 江苏天芯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的表面处理工艺
CN117230433A (zh) * 2023-11-15 2023-12-15 无锡尚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Cvd晶圆承载机构
CN117497461A (zh) * 2023-12-29 2024-02-02 无锡尚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晶圆镀膜前处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半导体刻蚀工艺的晶圆背面颗粒研究;唐在峰;吴智勇;任昱;;科技资讯;20170823(24);全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0958B1 (ko) 웨이퍼 트랜스포트 장치
KR100220444B1 (ko) 상압 cvd 장치
US682544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niform substrate heating and contaminate collection
KR102458173B1 (ko) 이중 로드 록 챔버
CN113074547B (zh) 半导体加工的真空烧结装置
CN117995657B (zh) 晶圆预处理方法及晶圆预处理装置
CN117995657A (zh) 晶圆预处理方法及晶圆预处理装置
CN108975664B (zh) 上下料装置、上下料方法以及热弯机
US20020182870A1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by using same
US201901727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fer outgassing control
CN100337311C (zh) 纵型热处理装置
CN109254506B (zh) 光刻胶剥离设备及其剥离方法
JP2008235302A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JP5690475B2 (ja) 成形装置及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4155849B2 (ja) 基板処理装置
CN117995736A (zh) 晶圆供应设备
CN218034458U (zh) 一种新型欧式密封多用炉改进结构
CN113984275B (zh) 一种通过测量真空度进行超低温离子注入设备监测的方法
JP2007027379A (ja) 基板処理装置
KR102001735B1 (ko) 기판 처리 방법 및 기판 처리 장치
JP4203252B2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
CN220942307U (zh) 清洁装置
JP2006108348A (ja) 基板処理装置
JP2006253448A (ja) 基板処理装置
KR20040070629A (ko) 급속 열처리장치의 쿨다운 챔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