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84504A - 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84504A
CN117984504A CN202410324502.3A CN202410324502A CN117984504A CN 117984504 A CN117984504 A CN 117984504A CN 202410324502 A CN202410324502 A CN 202410324502A CN 117984504 A CN117984504 A CN 117984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oil
cavity
fixed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245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晓宇
王浩泽
任杰
于春雷
励小平
张善坤
姚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uangshe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uangshe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uangshe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uangshe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245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845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84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845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属于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成型模块,其包括一块定模板与两块动模板,两块动模板分别设置在定模板的两侧;拉杆,其两端分别穿过定模板后与相对应的动模板相连接,且定模板上设置有锁模油缸,拉杆与锁模油缸传动连接;移模件,移模件固定在定模板上,且移模件的传动轴与相对应的动模板相连接;射料单元,其包括射料筒,且定模板内设置有分料器与射料筒相连通;当其中一块动模板与定模板进行合模时,另一块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为开模状态;优点是利用一个射料筒与两个动模板之间进行配合,使得在其中一个动模板合模时,另一个动模板处于开模状态,实现两个模具之间的交替工作,实现注塑机的连续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了在模具冷却过程中注塑机的空转,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机械,用于加工塑料制品。现有的注塑机基本结构一般包括机座,机座上设置注射系统和注塑模具,注射系统用于将塑料原料熔融,并通过注射头将熔融的塑料原料注入模具中,模具用于将塑料原料注制成塑料制品,注射系统和注塑模具呈直线排布,即注射系统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定模侧,且注射头与模具定模上的进胶口相配合。生产时,一台注塑机上只能放一副模具,且多是单层模具,即一台注塑机上一副模具一次生产一只塑料制品,塑料机和模具的投资成本很大,生产效率不足,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交替进行成型合模的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包括:
成型模块,其包括一块定模板与两块动模板,两块所述动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定模板的两侧;
拉杆,其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定模板后与相对应的动模板相连接,且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锁模油缸,所述拉杆与所述锁模油缸传动连接;
移模件,所述移模件固定在所述定模板上,且所述移模件的传动轴与相对应的所述动模板相连接;
射料单元,其包括射料筒,且所述定模板内设置有分料器与所述射料筒相连通;
当其中一块所述动模板与所述定模板进行合模时,另一块所述动模板与所述定模板之间为开模状态。
在上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中,所述锁模油缸包括与所述定模板相固定的缸体,所述缸体内开设有油腔,所述油腔内设置有活塞将所述油腔划分为左油腔与右油腔,所述拉杆穿过所述缸体,且所述拉杆与所述活塞相固定,所述活塞内开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循环孔分别与所述左油腔、所述右油腔相连通,且两个所述循环孔内分别设置有单向流通件,两个所述单向流通件的流通方向相反,所述缸体上还设置有两个通油孔,所述左油腔、所述右油腔通过相对应的通油孔与外部的储油缸相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中,所述单向流通件包括可对循环孔进行封闭/打开的单向插件,所述拉杆内开设有锁油腔,且所述活塞内还开设有活动腔分别与所述锁油腔、所述循环孔相连通,所述单向插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
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锁油腔与活动腔相连通,所述锁油腔内的油液推动单向插件对循环孔进行封堵,左油腔与右油腔相互不连通;
第二工作状态时,撤去锁油腔内的油液,循环孔内的油液推动单向插件移动,使得所述循环孔与所述活动腔相连通,将左油腔与右油腔进行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中,所述活动腔内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单向插件、所述活动腔的内壁相抵。
在上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中,所述移模件包括移模油缸,所述移模油缸的油缸座与所述定模板相固定,所述移模油缸的油缸轴与相对应的动模板相铰接。
在上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中,移模件的数量为两件,两件所述移模件均固定在所述定模板上与其中一个动模板相连接,且两件移模件围绕所述动模板的中心对称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中,所述分料器包括分料件,所述分料件上设置有进料孔,且所述分料件的两端均连通设置有喷嘴,所述分料件的内部设置有分料腔,所述分料腔内设置有分料阀芯,通过改变分料阀芯在分料腔内的位置,使得每次只有一个喷嘴与分料腔之间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中,每个所述喷嘴内均开设有喷料腔,且所述进料孔的数量为两条,所述进料孔的延伸方向与相对应的喷料腔的内端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上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中,所述锁模油缸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锁模油缸上还设置有排油孔与密封槽相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中,所述动模板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滑脚,机架上设置有垫铁,所述滑脚与垫铁相抵,且两者可相互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一个射料筒与两个动模板之间进行配合,使得在其中一个动模板合模时,另一个动模板处于开模状态,实现两个模具之间的交替工作,实现注塑机的连续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了在模具冷却过程中注塑机的空转,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2)、在申请中,定模板与射料筒保持固定不动,只增加了一个动模板即可实现两个模具之间交替的合模与开模,在增加效率的同时尽量减少整个成型模具所需的占用空间;且由于拉杆连接了两个动模板,使得只需一个驱动件即可带动两个动模板进行同步移动,也可减少所需的零部件的数量;
(3)、为了增加锁模油缸的响应速度,在锁模油缸内设置有循环孔实现左油腔与右油腔的内循坏,且锁模油缸还与外部的储油缸相连通,实现左油腔与右油腔与外部的储油缸之间的外连接,通过内循环与外连接同时对左油腔或右油腔进行油液补充,可增加左油腔或右油腔的油液填充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中分料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定模板100;动模板101;拉杆102;锁模油缸103;移模件104;射料筒105;分料器106;缸体107;左油腔108;右油腔109;活塞110;循环孔111;单向插件112;锁油腔113;活动腔114;弹性件115;安装块116;连接块117;分料件118;进料孔119;喷嘴120;分料腔121;分料阀芯122;阀芯杆123;堵块124;喷料腔125;分料头126;排油孔127;滑脚128;垫铁129;通油孔130;密封部131;密封槽132;支撑板133;移位缺口134;第一模具135;第二模具13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图8所示,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包括:
成型模块,其包括一块定模板100与两块动模板101,两块动模板101分别设置在定模板100的两侧;
拉杆102,其两端分别穿过定模板100后与相对应的动模板101相连接,且定模板100上设置有锁模油缸103,拉杆102与锁模油缸103传动连接;
移模件104,移模件104固定在定模板100上,且移模件104的传动轴与相对应的动模板101相连接;
射料单元,其包括射料筒105,且定模板100内设置有分料器106与射料筒105相连通;
当其中一块动模板101与定模板100进行合模时,另一块动模板101与定模板100之间为开模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定模板10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模具135,两个动模板101上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第二模具136,两个动模板101交替向着定模板100的方向移动,实现第一模具135与第二模具136之间的交替合模;且每个动模板101上均设置有顶出机构,将成型后的塑料制品顶出模具外,实现自动脱模。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一个射料筒105与两个动模板101之间进行配合,使得在其中一个动模板101合模时,另一个动模板101处于开模状态,实现两个模具之间的交替工作,实现注塑机的连续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了在模具冷却过程中注塑机的空转,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在申请中,定模板100与射料筒105保持固定不动,只增加了一个动模板101即可实现两个模具之间交替的合模与开模,在增加效率的同时尽量减少整个成型模具所需的占用空间;且由于拉杆102连接了两个动模板101,使得只需一个驱动件即可带动两个动模板101进行同步移动,也可减少所需的零部件的数量。
具体的,拉杆102与锁模油缸103的数量、位置一一对应,拉杆102与锁模油缸103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锁模油缸103围绕定模板100间隔分布。
如图6-图8所示,作为优选,锁模油缸103包括与定模板100相固定的缸体107,缸体107内开设有油腔,油腔内设置有活塞110将油腔划分为左油腔108与右油腔109,拉杆102穿过缸体107,且拉杆102与活塞110相固定,活塞110内开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循环孔111分别与左油腔108、右油腔109相连通,且两个循环孔111内分别设置有单向流通件,两个单向流通件的流通方向相反,缸体107上还设置有两个通油孔130,左油腔108、右油腔109通过相对应的通油孔130与外部的储油缸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移模件104可带动动模板101进行快速的合模/开模,为了增加锁模油缸103的响应速度,在锁模油缸103内设置有循环孔111实现左油腔108与右油腔109的内循坏,且锁模油缸103还与外部的储油缸相连通,实现左油腔108与右油腔109与外部的储油缸之间的外连接,通过内循环与外连接同时对左油腔108或右油腔109进行油液补充,可增加左油腔108或右油腔109的油液填充速度。
进一步优选的,单向流通件包括可对循环孔111进行封闭/打开的单向插件112,拉杆102内开设有锁油腔113,且活塞110内还开设有活动腔114分别与锁油腔113、循环孔111相连通,单向插件112活动设置在活动腔114内;
第一工作状态时,锁油腔113与活动腔114相连通,锁油腔113内的油液推动单向插件112对循环孔111进行封堵,左油腔108与右油腔109之间相互不连通;
第二工作状态时,撤去锁油腔113内的油液,循环孔111内的油液推动单向插件112移动,使得循环孔111与活动腔114相连通,将左油腔108与右油腔109进行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当移模件104带动动模板101左移后,拉杆102与动模板101同步移动,且与拉杆102相固定的活塞110可同步移动,使得缸体107内的活塞110开始左移,此时,左油腔108的油液压力升高,同时,拉杆102右侧的锁油腔113内的油液留出,使得单向插件112可移动,那么上侧循环孔111内的油液压力就会顶着单向插件112向右移动,使得循环孔111打开,左油腔108内的油液流向右油腔109;且由于活塞110随移模件104进行移动的速度较快,使得在活塞110向左移动时,右油腔109会形成真空区域,将外部的储油腔内的油液吸引至右油腔109内,实现内循环与外连接的双重补油填充,增加右油腔109的油液填充速度,当右油腔109内的油液填充完全后,锁油腔113内填充油液,对单向插件112进行推动,使其复位对循环孔111进行堵塞,完成锁模;在右油腔109的油液填充过程中,拉杆102左侧的锁油腔113始终填充有油液对活塞110左侧的单向插件112进行抵接。同理,当活塞110右移时,右油腔109的油液流向左侧。
进一步优选的,活动腔114内还设置有弹性件115,弹性件115的两端分别与单向插件112、活动腔114的内壁相抵。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单向插件112能快速复位,在活动腔114内设置有弹性件115,当循环孔111的油液推动单向插件112移开保证循环孔111连通时,弹性件115被压缩,锁模时,左油腔108与右油腔109的油液压力接近相同,单向插件112在弹性件115的作用下迅速复位。
值得一提的是,弹性件115包括弹簧,单向插件112的外端面处均开设有弹簧槽,弹簧的其中一端伸进弹簧槽内。
具体的,活塞110的中部设置有密封部131,循环孔111的其中一端与拉杆102平行设置,循环孔111的另一端与拉杆102垂直设置伸出活塞110外,循环孔111的两端分别位于密封部131的两侧,且单向插件112的移动方向与拉杆10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随着单向插件112的移动,实现对循环孔111的封闭/打开。
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移模件104包括移模油缸,移模油缸的油缸座与定模板100相固定,移模油缸的油缸轴与相对应的动模板101相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移模油缸的油缸轴的快速伸缩可带动动模板101进行快速的水平方向的移动;且动模板101上设置有安装块116,油缸轴上设置有连接块117,安装块116与连接块117铰接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移模件104的数量为两件,两件移模件104均固定在定模板100上与其中一个动模板101相连接,且两件移模件104围绕动模板101的中心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动模板101的受力均匀性,设置有两件移模件104对动模板101进行拉动,且两件移模件104围绕动模板101的中心对称设置。
具体的,拉杆10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减应槽,避免拉杆102上的应力集中,且拉杆102与动模板101之间还设置有调模机构。
如图2-图5所示,作为优选,分料器106包括分料件118,分料件118上设置有进料孔119,且分料件118的两端均连通设置有喷嘴120,分料件118的内部设置有分料腔121,分料腔121与进料孔119、喷嘴120之间相连通,分料腔121内设置有分料阀芯122,通过改变分料阀芯122在分料腔121内的位置,使得每次只有一个喷嘴120与分料腔121之间连通。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喷嘴120分别与定模板100上的两个第一模具相对应连通,当其中一个动模板101与定模板100进行合模时,相对应侧的喷嘴120进行喷料。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动模板101之间交替进行合模,即当其中一个动模板101开模时,另一个动模板101合模,那么就需要保证每次只有合模侧的喷嘴120与射料筒105相连通,原料经过喷嘴120射进合模后的第一模具135与第二模具136之间;另一侧喷嘴120处于封闭状态,所以在定模板100内设置有分料器106,通过改变其内的分料阀芯122的位置,使其每次只有一个喷嘴120与分料腔121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每个喷嘴120内均开设有喷料腔125,且进料孔119的数量为两条,进料孔119的延伸方向与相对应的喷料腔125的内端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值得一提的是,分料阀芯122包括阀芯杆123,阀芯杆123上设置有两块堵块124,且两块堵块124之间设置有间隔,当阀芯杆123位于分料件118内时,阀芯杆123上的间隔处与分料腔121之间形成连通腔,第一工作状态时,堵块124对其中一个喷料腔125、以及相对应的进料孔119进行封堵,另一喷料腔125、进料孔119与连通腔相连通,对其进行送料;第二工作状态时,阀芯移动,堵块124对另一个喷料腔125、以及相对应的进料孔119进行封堵,其中一个喷料腔125、进料孔119与连通腔相连通,对其进行送料。
值得一提的是,分料件118上固定设置有分料头126,分料头126内开设有分料槽,两条进料孔119均与分料槽相连通,使得射料筒105内的原料经过分料槽后流向两条进料孔119。
具体的,分料阀芯122的移动通过换向阀来控制。
作为优选,锁模油缸103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槽132,密封槽132内设置有密封圈,且锁模油缸103上还设置有排油孔127与密封槽132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锁模油缸103的密封槽132处可能会有漏油现象发生,而为保证其渗漏的油液不会流到机架上对其进行污染,在锁模油缸103处设置有排油孔127对渗漏的油液进行收集排放。
如图1所示,进一步优选的,动模板101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滑脚128,机架上设置有垫铁129,滑脚128与垫铁129相抵,且两者可相互滑动,减少动模板101移动的摩擦力。
值得一提的是,定模板100上固定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支撑板133,射料筒上设置有座进退油缸,座进退油缸的传动轴上设置有固定部与支撑板相连接,且支撑板上还开设有移位缺口134,当需要对射料筒进行维护、修理时,座进退油缸先带动射料筒从定模板100中移出,然后再通过移位缺口134移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型模块,其包括一块定模板与两块动模板,两块所述动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定模板的两侧;
拉杆,其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定模板后与相对应的动模板相连接,且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锁模油缸,所述拉杆与所述锁模油缸传动连接;
移模件,所述移模件固定在所述定模板上,且所述移模件的传动轴与相对应的所述动模板相连接;
射料单元,其包括射料筒,且所述定模板内设置有分料器与所述射料筒相连通;
当其中一块所述动模板与所述定模板进行合模时,另一块所述动模板与所述定模板之间为开模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油缸包括与所述定模板相固定的缸体,所述缸体内开设有油腔,所述油腔内设置有活塞将所述油腔划分为左油腔与右油腔,所述拉杆穿过所述缸体,且所述拉杆与所述活塞相固定,所述活塞内开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循环孔分别与所述左油腔、所述右油腔相连通,且两个所述循环孔内分别设置有单向流通件,两个所述单向流通件的流通方向相反,所述缸体上还设置有两个通油孔,所述左油腔、所述右油腔通过相对应的通油孔与外部的储油缸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流通件包括可对循环孔进行封闭/打开的单向插件,所述拉杆内开设有锁油腔,且所述活塞内还开设有活动腔分别与所述锁油腔、所述循环孔相连通,所述单向插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
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锁油腔与活动腔相连通,所述锁油腔内的油液推动单向插件对循环孔进行封堵,左油腔与右油腔相互不连通;
第二工作状态时,撤去锁油腔内的油液,循环孔内的油液推动单向插件移动,使得所述循环孔与所述活动腔相连通,将左油腔与右油腔进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内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单向插件、所述活动腔的内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模件包括移模油缸,所述移模油缸的油缸座与所述定模板相固定,所述移模油缸的油缸轴与相对应的动模板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移模件的数量为两件,两件所述移模件均固定在所述定模板上与其中一个动模板相连接,且两件移模件围绕所述动模板的中心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器包括分料件,所述分料件上设置有进料孔,且所述分料件的两端均连通设置有喷嘴,所述分料件的内部设置有分料腔,所述分料腔内设置有分料阀芯,通过改变分料阀芯在分料腔内的位置,使得每次只有一个喷嘴与分料腔之间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嘴内均开设有喷料腔,且所述进料孔的数量为两条,所述进料孔的延伸方向与相对应的喷料腔的内端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油缸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锁模油缸上还设置有排油孔与密封槽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滑脚,机架上设置有垫铁,所述滑脚与垫铁相抵,且两者可相互滑动。
CN202410324502.3A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 Pending CN1179845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24502.3A CN117984504A (zh)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24502.3A CN117984504A (zh)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84504A true CN117984504A (zh) 2024-05-07

Family

ID=90899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24502.3A Pending CN117984504A (zh)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8450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1261B2 (en) Injection-molding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rofiled elongated parts
US3973892A (en) Injection-molding machine with transverse feed
EP1884336A1 (en) Injection-moulding system
US3659997A (en) Injection-molding machine with transverse feed
CA2212599C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injected moldings from plastics
CN111619071A (zh) 一种浮动抽芯式双色注塑模具
US20070063386A1 (en) Mold tool having movable core
EP095442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a hollow plastic component
CN117984504A (zh) 一种双工位色卡制板专用注射成型机
US3723040A (en) Injection-molding machine with transverse feed
CN115416228A (zh) 一种截流双色注塑模具
KR102407725B1 (ko) 금형 장치
GB2286988A (en) Injection molding arcuately-shaped hollow articles
CN100563991C (zh) 热流道装置以及注射模塑成形装置
CN101081533A (zh) 成形系统的成形方法
CN208375773U (zh) 一种高精密塑胶产品成型装置
CN218171275U (zh) 注塑成型机
US5336072A (en) Pressurized fluid assisted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JPS6237706Y2 (zh)
KR101008092B1 (ko) 사출 성형 장치
CN218966065U (zh) 一种注塑成型机用的合模装置
CN218429675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9133052U (zh) 多腔壳体注塑模具
CN217169592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21022134U (zh) 一种斜顶大行程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