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67085A - 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67085A
CN117967085A CN202410198170.9A CN202410198170A CN117967085A CN 117967085 A CN117967085 A CN 117967085A CN 202410198170 A CN202410198170 A CN 202410198170A CN 117967085 A CN117967085 A CN 117967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pull rod
state
lev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981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宇霆
辛永刚
马朝阳
刘志成
代鲁涛
逄硕
徐志浩
赵建达
李�昊
孙启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981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670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67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670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包括拉杆和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拉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挡板包括第一挡板所在平面与拉杆的延伸线相互平行第一状态,以及第一挡板所在平面与拉杆的延伸线相互垂直的第二状态,第一挡板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挡板与拉杆适于穿过墙体缝隙;第一挡板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挡板适于封堵墙体缝隙。第一挡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拉杆适于穿过墙体缝隙;所述第一挡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挡板适于封堵墙体缝隙。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主体结构的填充墙砌体施工过程中,当一面墙砌筑到梁底或板底时,需要在顶部留设缝隙,等待至少14天后才能进行塞实工作。砌体墙的顶缝比较狭窄,手和铲刀工具不易伸入,极易形成空腔,造成墙体裂缝和渗漏质量隐患。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在一侧支设模板,另一侧用铲刀填塞,此种方法需要花费大量人工和模板材料,施工效率较慢。更严重的,工人为提高施工速度不支设模板,直接在两侧分别用砂浆抹平,形成空腔,造成墙体裂缝和渗漏的质量隐患,且此种质量隐患不易检查和识别,使砌体结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砂浆内有空腔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包括:
拉杆;
第一挡板,与拉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包括所述第一挡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拉杆的延伸线相互平行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挡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拉杆的延伸线相互垂直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挡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拉杆适于穿过墙体缝隙;所述第一挡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挡板适于封堵墙体缝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压实组件,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压实组件适于将墙体缝隙内的砂浆压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实组件包括:
第二挡板,与所述拉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挡板沿所述拉杆的延伸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实组件还包括:
套筒,与所述拉杆滑动连接,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拉杆外侧;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
斜撑杆,一端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杠杆组件,与所述压实组件连接;所述杠杆组件驱动所述压实组件沿所述拉杆的延伸方向移动。
所述杠杆组件包括: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所述第一杠杆与拉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杠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杠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斜撑杆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把手,设置在所述拉杆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密封条,至少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墙体缝隙的一侧;两个所述密封条沿墙体缝隙对称设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施工方法,包括上述中任一项的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还包括步骤:
S1、施工人员使第一挡板处于第一状态;
S2、施工人员将第一挡板和拉杆穿过封堵墙体缝隙;
S3、施工人员使第一挡板处于第二状态;第一挡板处于第二状态时将部分墙体缝隙的一侧进行封堵;
S4、将砂浆倒入被第一挡板封堵住的墙体缝隙处,在墙体缝隙的边缘留缝;
S5、待砂浆凝固后,将第一挡板沿墙体缝隙延伸方向移动并与重复步骤S4直至全部墙体缝隙除留缝处均填充有砂浆;
S6、使第一挡板处于第一状态并从墙体缝隙的边缘抽出;待第一挡板抽出后将墙体缝隙的留缝进行封堵。
作为优选方案,包括步骤:
S41、施工人员通过压实组件移动第二挡板位置,使第二挡板对墙体缝隙处的砂浆进行压实处理。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和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挡板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挡板与拉杆适于穿过墙体缝隙;第一挡板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挡板适于封堵墙体缝隙。在使用过程中,先将第一挡板处于第一状态并穿过墙体缝隙,待第一挡板穿过墙体缝隙后使第一挡板处于第二状态,对墙体缝隙进行单侧封堵,并在砂浆浇筑过程中能够对砂浆启到支撑作用,待砂浆凝固后撤去第一挡板,从而完成对墙体缝隙的填充,从而避免墙体裂缝和渗漏的质量隐患。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还设置有压实组件,通过设置压实组件可以将填充到墙体缝隙中的砂浆压实,避免砂浆内存在空气,并在砂浆内部形成空腔,有效避免了墙体裂缝和渗漏的质量隐患。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还设置有套筒和斜撑杆,通过设置套筒和斜撑杆能够增加第二挡板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还设置有密封条,保证砂浆填充过程中,砂浆不会漏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的第一挡板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的第一挡板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拉杆;2、第一挡板;3、压实组件;31、第二挡板;32、套筒;33、斜撑杆;4、杠杆组件;41、第一杠杆;42、第二杠杆;5、把手;6、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包括拉杆1和第一挡板2,第一挡板2与拉杆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挡板2包括第一挡板2所在平面与拉杆1的延伸线相互平行第一状态,以及第一挡板2所在平面与拉杆1的延伸线相互垂直的第二状态,第一挡板2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挡板2与拉杆1适于穿过墙体缝隙;第一挡板2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挡板2适于封堵墙体缝隙。第一挡板2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挡板2与所述拉杆1适于穿过墙体缝隙;所述第一挡板2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挡板2适于封堵墙体缝隙。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挡板2与拉杆1的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如图2所示,在静止状态时,第一挡板2在重力的作用下处于第一状态;具体的,第一挡板2与拉杆1的连接位置尽量避免为第一挡板2的中心位置,若第一挡板2与拉杆1的连接位置为第一挡板2的中心位置,在静止状态时第一挡板2无法在重力的作用下处于第一状态,需要施工人员手动更改第一挡板2的状态,导致施工流程变得繁琐。具体的,第一挡板2上固定设置有转轴,拉杆1的端部与转轴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转轴由两个间隔设置的转轴板和轴杆组成,轴杆穿过两个转轴板和拉杆1的端部,使拉杆1与第一挡板2转动连接;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拉杆1和第一挡板2通过万向轴连接,通过万向轴连接可以增加第一挡板2的转动方向的范围,可以适配两个墙体不平行时的情况,增加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挡板2的宽度大于墙体缝隙的宽度。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还设置有压实组件3,压实组件3与拉杆1连接,压实组件3将墙体缝隙内的砂浆压实。具体的,压实组件3包括第二挡板31,第二挡板31与拉杆1滑动连接,第二挡板31沿拉杆1的延伸方向移动,在本施实例中,当第一挡板2将墙体缝隙一侧封堵后,朝向第一挡板2的位置朝向墙体缝隙灌注砂浆,灌注后,砂浆内不存在大量的气泡,将第二挡板31压在砂浆远离第一挡板2的一侧,并施加一定的压力,通过第二挡板31对砂浆施加压力将砂浆内的气体全部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待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1之间的砂浆凝固后,将第二挡板31远离砂浆,并将第一挡板2沿墙体缝隙延伸方向依次移动,并重复注入砂浆,重复第二挡板31的压实操作。
进一步的,压实组件3还包括套筒32和斜撑杆33,其中套筒32与拉杆1滑动连接,套筒32套设在拉杆1的外侧,套筒32的一端与第二挡板31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挡板31上开设有与拉杆1对应的开孔,拉杆1穿过开孔和套筒32与拉杆1滑动连接;具体的,套筒32与第二挡板3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通过设置套筒32使得第二挡板31在沿拉杆1延伸方向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避免第二挡板31因受力导致第二挡板31与第一挡板2无法保持平行状态,从而影响第二挡板31的压实效果。
其中斜撑杆33一端与套筒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挡板3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斜撑杆33使得套筒32和第二挡板31与斜撑杆33之间形成三角形,总所周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进一步增加套筒32与第二挡板31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杠杆组件4,杠杆组件4与第二挡板31连接,杠杆组件4驱动第二挡板31沿拉杆1的延伸方向移动。作为可替换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手工按压的方式使得第二挡板31沿拉杆1的延伸方向移动。通过使用杠杆组件4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增加实用性。
具体的,杠杆组件4包括第一杠杆41和第二杠杆42,第一杠杆41与拉杆1转动连接;第二杠杆4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杠杆4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杠杆42的第二端与斜撑杆33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拉杆1上开设有若干适于第一杠杆41的穿过的转动孔。第一杠杆41和第二杠杆42组成类似于手动压水井抽水结构,通过按压和抬起第一杠杆41远离第二杠的一端,实现控制第二挡板31的抬起或下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方案中拉杆1上沿拉杆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两个转动孔,将第一杠杆41插入不同的转动孔可以控制第二挡板31沿拉杆1长度方向移动的范围,例如若第一挡板2与第二挡板31之间的砂浆较少,砂浆的厚度也相对比较薄,将第一杠插入距离第一挡板2较近的转动孔内,若第一挡板2与第二挡板31之间的砂浆较多,砂浆的厚度也相对比较后,将第一杠插入距离第一挡板2较远的转动孔内,通过设置多个转动孔调整第二挡板31的初始位置,从而使第二挡板31的移动范围大大增加,可以根据砂浆的厚度灵活选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把手5,把手5设置在拉杆1远离第一挡板2的一端,通过设置把手5,操作通过转动把手5使的第一挡板2随拉杆1一同转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第一挡板2的宽度需要大于墙体缝隙的宽度,所以,当第一挡板2的平面与墙体缝隙所在平面不平行时,第一挡板2无法进入墙体缝隙内,当第一挡板2的平面与墙体缝隙所在平面不平行时,操作人员手动转动把手5,将第一挡板2的平面调整到于墙体缝隙所在平面平行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因操作人员因戴手套或者其他原因与把手5出现打滑现象,可以在把手5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或涂抹防滑胶等。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密封条6,密封条6至少具有两个,两个密封条6设置在第一挡板2靠近所述墙体缝隙的一侧;两个密封条6沿墙体缝隙对称设置;通过设置密封条6能够保证砂浆填充过程中,砂浆不会漏出。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密封条6的数量可以增加到四个或六个,并且对称设置,增加密封条6的数量能够进一步增加密封性。需要说明的是,密封条6为柔性胶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施工方法,包括实施例1中的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施工方法,还包括步骤:S1、施工人员使第一挡板2处于第一状态;S2、施工人员将第一挡板2和拉杆1穿过封堵墙体缝隙;S3、施工人员使第一挡板2处于第二状态;第一挡板2处于第二状态时将部分墙体缝隙的一侧进行封堵;S4、将砂浆倒入被第一挡板2封堵住的墙体缝隙处,在墙体缝隙的边缘留缝;S5、待砂浆凝固后,将第一挡板2沿墙体缝隙延伸方向移动并与重复步骤S4直至全部墙体缝隙除留缝处均填充有砂浆;S6、使第一挡板2处于第一状态并从墙体缝隙的边缘抽出;待第一挡板2抽出后将墙体缝隙的留缝进行封堵。
需要说明的,第一挡板2处于第一状态时,先将第一挡板2所在第一平面与墙体缝隙所在平面相平行,然后将第一挡板2穿过墙体缝隙,待第一挡板2完全穿过墙体缝隙后,手动转动把手5,将把手在水平面方向旋转九十度,使的第一挡板2所在平面与墙体缝隙所在平面相垂直,然后将第一挡板2更改为第二状态,通过第一挡板2将墙体缝隙进行封堵。
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还包括S41、施工人员通过压实组件3移动第二挡板31位置,使第二挡板31对墙体缝隙处的砂浆进行压实处理。具体的施工人员,通过第一杠杆41于第二杠杆42,调整第二挡板31的位置,使的第二挡板31对砂浆产生压力。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杆(1);
第一挡板(2),与拉杆(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2)包括所述第一挡板(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拉杆(1)的延伸线相互平行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挡板(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拉杆(1)的延伸线相互垂直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挡板(2)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挡板(2)与所述拉杆(1)适于穿过墙体缝隙;所述第一挡板(2)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挡板(2)适于封堵墙体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实组件(3),与所述拉杆(1)连接;所述压实组件(3)适于将墙体缝隙内的砂浆压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组件(3)包括:
第二挡板(31),与所述拉杆(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挡板(31)沿所述拉杆(1)的延伸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组件(3)还包括:
套筒(32),与所述拉杆(1)滑动连接,所述套筒(32)套设在所述拉杆(1)外侧;所述套筒(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31)固定连接;
斜撑杆(33),一端与所述套筒(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3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杠杆组件(4),与所述压实组件(3)连接;所述杠杆组件(4)驱动所述压实组件(3)沿所述拉杆(1)的延伸方向移动;
所述杠杆组件(4)包括:第一杠杆(41)和第二杠杆(42),所述第一杠杆(41)与拉杆(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杠杆(4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杠杆(4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杠杆(42)的第二端与所述斜撑杆(33)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把手(5),设置在所述拉杆(1)远离所述第一挡板(2)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条(6),至少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密封条(6)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2)靠近所述墙体缝隙的一侧;两个所述密封条(6)沿墙体缝隙对称设置。
9.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还包括步骤:
S1、施工人员使第一挡板(2)处于第一状态;
S2、施工人员将第一挡板(2)和拉杆(1)穿过封堵墙体缝隙;
S3、施工人员使第一挡板(2)处于第二状态;第一挡板(2)处于第二状态时将部分墙体缝隙的一侧进行封堵;
S4、将砂浆倒入被第一挡板(2)封堵住的墙体缝隙处,在墙体缝隙的边缘留缝;
S5、待砂浆凝固后,将第一挡板(2)沿墙体缝隙延伸方向移动并与重复步骤S4直至全部墙体缝隙除留缝处均填充有砂浆;
S6、使第一挡板(2)处于第一状态并从墙体缝隙的边缘抽出;待第一挡板(2)抽出后将墙体缝隙的留缝进行封堵。
10.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41、施工人员通过压实组件(3)移动第二挡板(31)位置,使第二挡板(31)对墙体缝隙处的砂浆进行压实处理。
CN202410198170.9A 2024-02-22 2024-02-22 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7967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98170.9A CN117967085A (zh) 2024-02-22 2024-02-22 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98170.9A CN117967085A (zh) 2024-02-22 2024-02-22 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67085A true CN117967085A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4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98170.9A Pending CN117967085A (zh) 2024-02-22 2024-02-22 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670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2426B (zh) 横向预应力全宽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板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05625149B (zh) 一种用于道路基层病害修复的设备和方法
CN108505644B (zh) Cl复合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方法
CN209066893U (zh) 一种混凝土快速振捣抹平机
CN106760503A (zh) 一种基于标准节组合的构造柱浇筑用模板
CN113969795B (zh) 一种隧道的开挖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5713084U (zh) 现浇模板
CN110359586B (zh) 后浇带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7967085A (zh) 一种用于处理结构构造缝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2922387B (zh) 一种女儿墙渗漏水修缮工艺
CN113668776A (zh) 针对出浆孔道为弯管情况的套筒灌浆缺陷的补灌整治方法
EP2019742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formten baumaterials
CN112502325A (zh) 一种基于钢格栅的混凝土剪力墙施工工艺
CN105697019A (zh) 立井井壁现浇混凝土接茬及其支模装置和施工方法
CN108265993A (zh) 一种砌筑砂浆摊铺工具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10409531A (zh) 市政道路受限空间下管道水撼砂回填施工平台及其方法
CN206753093U (zh) 一种砌筑灰缝铺灰套件
CN105780975B (zh) 隔墙板裂缝的控制工艺
JP2001173386A (ja) インバート型枠を用いたコンクリート打設装置およびその工法
CN107724675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后浇带成型装置
CN115288476A (zh) 一种基于预裂混凝土结构的水射流破拆方法
CN109915178B (zh) 一种钢结构辅助顶压减流隧洞堵水方法
CN114382086A (zh) 细粉砂地质基坑开挖支护方法
CN213978845U (zh) 一种混凝土衬砌板
CN114319612B (zh) Pc构件底部封浆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