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64760A - 抗人cll1/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抗人cll1/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64760A
CN117964760A CN202311767828.5A CN202311767828A CN117964760A CN 117964760 A CN117964760 A CN 117964760A CN 202311767828 A CN202311767828 A CN 202311767828A CN 117964760 A CN117964760 A CN 117964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ody
nanobody
cll1
antigen
seq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678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琪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7678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647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64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64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人CLL1/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涉及抗体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抗CLL1的特异性纳米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CLL1抗原,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抗原结合活性,其构建获得的抗CLL1/CD3双特异性抗体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可应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以CLL1为靶点的相关疾病的药物。

Description

抗人CLL1/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抗人CLL1/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以骨髓和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大多数AM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较差,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AML的标准疗法。经过多线治疗的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但由于AML是一种高异质性疾病,导致大多数患者对目前的疗法会产生耐药进而导致复发或难治,因此,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治疗方式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C型凝集素样分子1(CLL1),又称C型凝集素域家族12成员A(CLEC12A)、DCAL-2、MICL、CD371等,全长由265个氨基酸组成,是一种II型跨膜蛋白,包括胞内域(1-43氨基酸)、跨膜域(44-64氨基酸)和胞外域(65-265氨基酸),CLL1作为抑制性受体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CLL1在正常造血干细胞(CD34+CD38-)中不表达,但在多数AML的CD34+CD38-干细胞上高表达,与CD123和CD33表达分布相比,CLL1因其特殊的表达模式成为AML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此外,CLL1也表达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和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表面。近年来研究发现以CLL1为靶点的免疫靶向治疗在AML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目前,市场上仍然缺乏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抗CLL1的抗体。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抗人CLL1/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CLL1的纳米抗体,所述纳米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3所示的CDR1、CDR2和CDR3,或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5~6所示的CDR1、CDR2和CDR3,或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9~11所示的CDR1、CDR2和CDR3。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包括: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离的核酸或含所述分离的核酸的重组载体,所述分离的核酸编码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或编码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宿主细胞,其包含前述实施例所述的重组载体。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培养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宿主细胞。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偶联物,其包括: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免疫缀合物或药物组合物,其包括: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分离的核酸或含所述分离的核酸的重组载体或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宿主细胞或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偶联物或缀合物或组合物在以非疾病的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CLL1蛋白检测中的应用。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分离的核酸或含所述分离的核酸的重组载体或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宿主细胞或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偶联物或缀合物或组合物在制备预防、诊断、治疗或辅助治疗以CLL1为靶点的相关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抗CLL1的特异性纳米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CLL1抗原,具有较高的抗原结合活性和亲和力,其构建获得的抗人CLL1/CD3双特异性抗体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应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以CLL1为靶点的相关疾病的药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SDS-PAGE检测抗CLL1重组纳米抗体Nbs-hFc的表达及纯化;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间接ELISA分析重组纳米抗体Nbs-hFc与CLL1抗原的结合活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FACS分析重组纳米抗体Nbs-hFc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THP-1和U937表面CLL1的结合活性;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RTCA技术检测抗CLL1/CD3双特异性抗体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NCG小鼠异种移植模型评价抗CLL1/CD3双特异性抗体的体内抗肿瘤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CLL1的纳米抗体,所述纳米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3所示的CDR1、CDR2和CDR3,或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5~6所示的CDR1、CDR2和CDR3,或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ID NO:9~11所示的CDR1、CDR2和CDR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还包括骨架区。其重链可变区的结构为:FR1-CDR1-FR2-CDR2-FR3-CDR3-FR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纳米抗体以KD≤10-8M、10-9M、10-10M、10-11M中的任意一种的亲和力结合CLL1蛋白。
纳米抗体的表面有大量的亲水残基,能保持严格的单体结构,且仅以这种单体形式就能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地与其抗原相结合。纳米抗体由于分子量小,是单一基因编码,容易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并且可以通过短小的连接序列聚合多个纳米抗体,形成多价或多特异的抗体结构。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包括: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体选自:双价抗体、多价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多特异性抗体、嵌合抗体和融合型抗体中的任意一种。
双价或者多价的抗体是识别同一种表位的单价抗体的聚合物,比对应的单价抗体具有更高的抗原亲和力。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是结合不同靶点或同样靶点上的不同结合区域的单价抗体的聚合物,比对应的单价抗体具有更强的抗原识别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体为双特异性抗体。含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的双特异性抗体对CLL1阳性的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杀伤活性,能够应用于CLL1阳性肿瘤的诊断及免疫治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包括抗人CD3的scFv抗体和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抗人CD3的scFv抗体和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通过G4Slinker连接构建而成。
融合型抗体:纳米抗体具有严格的单体特点且其相对分子质量很小,很容易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与其他结构(如BSA、IgG-Fc等)结合形成新的融合分子,如能延长其半衰期的酶、抗菌肽或显影物质等。在新的融合分子中,纳米抗体与其靶抗原定向结合,与纳米抗体融合的部分就能发挥相应的功能。在临床,医生希望药物能在体内停留足够长的时间,然而纳米抗体的血液清除速度却很快,不利于它所携带的药物发挥作用。所以,通过基因技术将纳米抗体VHH和寿命较长的分子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纳米抗体在血液中的存在时间即延长其半衰期,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嵌合抗体,通常是将非人源性抗体的可变区与人抗体的恒定区或骨架区融合而成的抗体,可以减轻非人源性抗体诱发的免疫应答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原结合片段选自抗体的F(ab’)2、Fab’、Fab、Fv和scFv中的任意一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离的核酸或含所述分离的核酸的重组载体,所述分离的核酸编码如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或编码如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的核酸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SEQ ID NO:14和SEQ ID NO:15中任一项所示(表1)。
表1抗CLL1纳米抗体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重组载体为表达载体或克隆载体,优选为表达载体,可以指任何重组的多核苷酸构建体,该构建体可通过转化,转染或转导的方式将目的DNA片段直接或间接(如包装成病毒)导入宿主细胞内,进行目的基因表达。其中一种类型的载体是质粒,即环状双链DNA分子,可将目的DNA片段连接至质粒环中。另一种类型的载体为病毒载体,其可将目的DNA片段连接包装至病毒基因组中(如腺病毒,腺相关病毒,逆转录病毒,慢病毒,溶瘤病毒),这些载体进入宿主细胞后,可以进行目的基因的表达。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宿主细胞,其包含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重组载体。
具体地,宿主细胞包括原核宿主细胞、真核宿主细胞以及噬菌体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核宿主细胞可以为大肠杆菌、链霉菌或枯草杆菌等。所述真核宿主细胞可以为293细胞、293T细胞、293FT细胞、CHO细胞、COS细胞、Per6,酿酒酵母、毕赤酵母、汉森酵母、假丝酵母、部分昆虫细胞以及植物细胞。293系列细胞,Per6细胞和CHO细胞是用于生产制备抗体或重组蛋白的常用哺乳动物细胞,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
在本发明公开了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的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或其他技术(化学合成、重组表达)制备得到该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例如从能够重组表达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的重组细胞的培养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该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实现的。基于此,无论采用何种技术制备本发明的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培养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宿主细胞。
具体地,本发明对宿主细胞的培养条件没有具体地限定,基于常规技术知识可获得能够使得宿主细胞表达产生所述抗体的培养条件。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偶联物,其包括: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偶联物还包括:与所述纳米抗体或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偶联的偶联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偶联部分包括:用于纯化的蛋白标签、用于检测或示踪的标记物和固相载体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记物选自荧光染料、酶、放射性同位素、化学发光试剂和纳米颗粒类标记物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免疫缀合物或药物组合物,其包括: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免疫缀合物还包括治疗剂。所述治疗剂可以包括:免疫检查点相关制剂、抗体偶联药、双(多)特异性抗体、放射性核素、毒素、因子、激酶抑制剂和细胞毒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表示组合在一起以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至少一种药物以及任选地可药用载体或辅料的组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在时间和/或空间上分开的组合,只要其能够共同作用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药物组合物的目的是通过联合施用一些可药用成分或化合物,以达到增强本发明的生物功效或减小药物副作用(例如,可以和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增强抗肿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药物组合物的目的是促进对生物体的给药,利于活性成分的吸收,增强稳定性或靶向性,延长半衰期,进而更好的发挥本发明的生物功效,比如稀释剂、缓冲剂、混悬剂、乳剂、颗粒剂、包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喷雾剂、透皮吸收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着色剂、矫味剂和吸附载体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分离的核酸或含所述分离的核酸的重组载体或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宿主细胞或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偶联物在以非疾病的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CLL1蛋白检测中的应用。
非疾病的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检测情况有很多,比如,当待测样本选自人工制作的样本、阴性样本和环境样本时,检测则是以非疾病的诊断或治疗为目的。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如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分离的核酸或含所述分离的核酸的重组载体或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宿主细胞或前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偶联物在制备预防、诊断、治疗或辅助治疗以CLL1为靶点的相关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的“治疗”包括预防或减轻某种状况,降低某种状况兴起或发展的速度,减少发展出某种状况的风险,预防或延迟与某种状况相关的症状发展,减少或终止与某种状况相关的症状,产生某种状况的完全或部分的逆转,治愈某种状况,或以上的组合。
对于癌症来说,“治疗”可以指抑制或减缓肿瘤或恶性细胞生长,繁殖,或转移,或以上的某些组合。对于肿瘤来说,“治疗”包括清除全部或部分的肿瘤,抑制或减缓肿瘤生长和转移,预防或延缓肿瘤的发展,或以上的某些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关疾病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性白血病和慢性髓性白血病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产品包括:免疫细胞、试剂、试剂盒、药物和药物组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CLL1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和纯化
1.1载体构建
以含有CLL1全长基因(基因编号NM_138337.6)的质粒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获得CLL1胞外区(ECD)基因,并利用同源重组的方式将其连接至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KpnⅠ双酶切后的pVax-mFc-His载体中,通过转化至DH5α感受态中涂布卡那抗性平板置于37℃温箱培养过夜,挑取单克隆测序鉴定,对构建成功的克隆扩大培养提取质粒。
1.2CLL1-mFc重组蛋白的制备
将构建成功的含有CLL1胞外区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1-mFc-CLL1-His转染至HEK293T细胞中,瞬转8h后更换为FreestyleTM293培养基并培养5天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利用NTA-Ni柱通过亲和层析的方式纯化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CLL1-mFc-His。
实施例2抗CLL1蛋白纳米抗体的制备
将1mg纯化的CLL1-mFc-His重组蛋白与等体积免疫佐剂混合乳化后免疫双峰驼,连续免疫3次后骆驼外周血中抗CLL1-His重组蛋白(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at:11896-H07H)的抗体效价为1:512,000,表明免疫效果良好,可以进行后续抗体文库构建。采集外周血100mL并分离PBMCs后提取总mRNA,反转录为cDNA,利用巢式PCR扩增获得VHH基因,第一轮PCR所用引物为CALL001(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和CALL002(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扩增结束后回收约700bp条带;然后以回收的700bp产物为模板进行第二轮PCR扩增,第二轮PCR所用引物为VHH-FOR(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和VHH-REV(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回收400bp条带,引物序列如表2所示。
表2VHH基因扩增所需引物序列
引物名称 SEQ ID NO: 引物序列(5’-3’)
CALL001 16 GTCCTGGCTGCTCTTCTACAAGG
CALL002 17 GGTACGTGCTGTTGAACTGTTCC
VHH-FOR 18 CAGGTGCAGCTGCAGGAGTCTGGGGGAGR
VHH-REV 19 CTAGTGCGGCCGCTGAGGAGACGGTGACCTGGGT
将PCR产物和噬菌体展示载体pMECS均用Pst I和Not I双酶切并回收,然后利用T4DNA连接酶连接。将连接产物加入大肠杆菌TG1感受态细胞中通过电转的方式使其进入TG1中,电转完成后于37℃、200rpm活化1h后,涂布于LB/Amp-Glu平板,37℃培养过夜即得到噬菌体文库。以制备的噬菌体文库为抗体来源,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经过3轮筛选。首先将CLL1-His重组蛋白(2μg/mL)包被于96孔酶标板,次日用3%脱脂奶粉于37℃封闭1h,每孔加入1×1010个含有纳米抗体的重组噬菌体,37℃孵育1h后用PBST洗涤5次,再用0.1M甘氨酸(pH 1.5)洗脱与CLL1-His结合的噬菌体,并用1M Tris-HCl(pH 8.0)中和,洗脱液再次感染宿主菌TG1并扩大培养,连续进行3轮筛选后共获得3株抗CLL1的特异性纳米抗体。
实施例3抗CLL1蛋白的特异性纳米抗体的制备
将VHH基因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CS-hFc中,经测序无误后提取质粒并将其转染至HEK293T细胞中,表达5天后收集上清,利用NTA-Ni柱通过亲和层析的方式纯化获得重组纳米抗体,其中,M26为广州百暨的抗CLL1阳性对照抗体M26-scFv(专利号CN113248621A),如图1所示。
表3抗CLL1纳米抗体氨基酸序列
Nb27、Nb31、Nb40的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3、14和15所示。
实施例4间接ELISA检测纳米抗体与CLL1蛋白的结合
将CLL1-His重组蛋白按照每孔200ng包被于96孔酶标板中,用3%脱脂奶粉于37℃封闭1h,PBST洗涤3次后,每孔加入100μL不同浓度的(10-5~102μg/mL)实施例3中制备的重组纳米抗体并于37℃孵育1h,PBST洗涤3次后,每孔加入100μL HRP标记的Goat anti-human抗体(1:4000)并于37℃孵育1h,PBST洗涤3次后,TMB显色5min后用2M H2SO4终止反应,读取OD450 nm吸光值,结果如图2所示,获得的3株纳米抗体与CLL1蛋白均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且对照蛋白hFc不结合。
实施例5Biacore检测纳米抗体与CLL1蛋白的亲和力
将实施例3制备的3种抗CLL1的重组纳米抗体分别与包被于CM5芯片上的CLL1-His抗原利用Biacore 8k仪器检测结合亲和力,结果如表4所示,3株重组纳米抗体与CLL1蛋白的亲和力在10-10~10-9M,属于高亲和力抗体。
表4抗CLL1重组纳米抗体与CLL1蛋白体外结合亲和力和动力学分析
抗体 结合速率ka(1/M*s) 解离速率kd(1/s) 亲和力KD(M)
Nb27-hFc 1.09E+06 1.92E-04 1.76E-10
Nb31-hFc 6.00E+05 5.01E-04 8.35E-10
Nb40-hFc 3.31E+05 3.60E-04 1.09E-09
实施例6FACS检测纳米抗体与细胞水平CLL1的结合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重组纳米抗体(5μg/mL)分别与THP-1、U937和过表达CLL1的Hela细胞(CLL1-Hela)于37℃孵育40min,PBS洗涤3次后,与APC标记的Goat anti-human二抗(1:600)于37℃孵育40min,PBS洗涤3次后利用流式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上述纳米抗体与THP-1、U937和CLL1-Hela细胞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表明本发明制备的3株抗CLL1的纳米抗体与细胞水平的CLL1均具有良好的特异结合活性。
实施例7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检测
以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抗CLL1纳米抗体质粒为模板扩增靶向CLL1的纳米抗体基因,并将其克隆至含有抗人CD3-scFv抗体OKT3的载体中,经测序无误后,提取质粒并将其转染至HEK293T细胞中,表达5天后收集上清,利用NTA-Ni柱通过亲和层析的方式纯化,以获得双特异性抗体。
将CLL1-Hela细胞按照每孔5000个细胞、100μL/孔(复孔)缓慢加入非标记杀伤检测仪(RTCA)仪器专用96孔板中,置于仪器中培养至细胞指数位于1.0~2.0之间,按照E:T为1:1的比例加入T细胞、CLL1/CD3双特异性抗体(0.01μg/mL)进行共培养,启动仪器继续检测,结果如图4和表5所示。
表5抗人CLL1/CD3双特异性抗体24h杀伤效率
双特异性抗体 杀伤效率(%)
381/CD3 -64.97
27/CD3 91.06
31/CD3 85.97
40/CD3 93.06
M26/CD3 90.65
由结果可知,3种抗CLL1/CD3的双特异抗体在共培养24h时对靶细胞的杀伤效率与阳性对照抗体M26/CD3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组及无关对照组抗人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381/CD3相比(专利申请号:202211427719.4),共培养45h后,上述3种抗CLL1/CD3的双特异性抗体(27/CD3、31/CD3、40/CD3)的Cell Index数值均接近于0,表明上述抗CLL1/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对CLL1-Hela细胞均具有良好的杀伤活性。
实施例8抗CLL1/CD3双特异性抗体在AML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检测。
将THP-1-luciferase细胞和U937-luciferase细胞按照每只1×106个细胞通过尾静脉接种至6~8周龄的NCG小鼠中,在活体成像仪中检测肿瘤生长情况,待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设置空白对照组(PBS),实验组(27/CD3、31/CD3、40/CD3)和无关对照组(381/CD3双特异性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给药方式为腹腔给药,每2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次,双特异性抗体给药剂量为2.5mg/kg,空白对照组(PBS)给予相同体积PBS,其中在第一次给药时实验组(27/CD3、31/CD3、40/CD3双特异性抗体)和无关对照组(381/CD3双特异性抗体)小鼠每只经尾静脉接种1×107个T细胞,空白对照组(PBS)小鼠每只经尾静脉注射相同体积PBS。观察统计实验组(27/CD3、31/CD3、40/CD3)、无关对照组(381/CD3)和空白对照组(PBS)每只小鼠的生存状态,观察统计时间长度为50天。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小鼠生存曲线,结果如图5所示。
由结果可知,空白对照组(PBS)和无关对照组(381/CD3双特异性抗体)于接瘤后31天时全部死亡,而本发明制备的双特异性抗体27/CD3、31/CD3、40/CD3治疗的小鼠在接瘤后50天时存活率均为100%,表明本发明制备的3个CLL1/CD3双特异性抗体在AML的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看出:本发明提供的3株抗CLL1纳米抗体均具有很好的抗原结合活性,抗原结合特异性,并且都属于高亲和力抗体。本发明的抗CLL1纳米抗体与抗CD3-scFv抗体结合而成的CLL1/CD3双特异性抗体在体内外对肿瘤细胞均具有良好的杀伤活性,可以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抗CLL1的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3所示的CDR1、CDR2和CDR3,或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5~6所示的CDR1、CDR2和CDR3,或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9~11所示的CDR1、CDR2和CDR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链可变区还包括骨架区;
可选地,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可选地,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可选地,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3.一种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抗体;
可选地,所述抗体选自:双价抗体、多价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多特异性抗体、嵌合抗体和融合型抗体中的任意一种。
4.一种分离的核酸或含所述分离的核酸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的核酸编码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抗体或编码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5.一种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载体。
6.一种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培养权利要求5所述的宿主细胞。
7.一种偶联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抗体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可选地,所述偶联物还包括:与所述纳米抗体或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偶联的偶联部分;
可选地,所述偶联部分包括:用于纯化的蛋白标签、用于检测或示踪的标记物和固相载体中的任意一种。
8.一种免疫缀合物或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抗体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可选地,所述免疫缀合物还包括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CLL1的纳米抗体与抗人CD3的scFv抗体构成的双特异性抗体。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抗体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的核酸或含所述分离的核酸的重组载体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宿主细胞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偶联物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缀合物或组合物在以非疾病的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CLL1蛋白检测中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抗体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的核酸或含所述分离的核酸的重组载体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宿主细胞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偶联物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缀合物或组合物在制备预防、诊断、治疗或辅助治疗以CLL1为靶点的相关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可选地,所述相关疾病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性白血病和慢性髓性白血病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CN202311767828.5A 2023-12-21 2023-12-21 抗人cll1/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79647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7828.5A CN117964760A (zh) 2023-12-21 2023-12-21 抗人cll1/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7828.5A CN117964760A (zh) 2023-12-21 2023-12-21 抗人cll1/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64760A true CN117964760A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5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67828.5A Pending CN117964760A (zh) 2023-12-21 2023-12-21 抗人cll1/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6476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6396B (zh) 一种抗pd-l1人源化纳米抗体及其应用
CN109096395B (zh) 阻断型cd47纳米抗体及其用途
CN107216389B (zh) 抗pd-l1纳米抗体及其编码序列和用途
CN107814845B (zh) 新的抗pd-1纳米抗体及其应用
Jamnani et al. T cells expressing VHH-directed oligoclonal chimeric HER2 antigen receptors: towards tumor-directed oligoclonal T cell therapy
WO2021244089A1 (zh)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刺突蛋白结合分子及其应用
EP3786184A9 (en) Blocking type pd-l1 single-domain camel antibody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5837688B (zh) 单域抗体及其编码基因,免疫毒素及其编码基因、制备方法、表达载体、应用,及宿主细胞
CN111269315B (zh) 针对bcma的单克隆抗体
CN110862457B (zh) 能与碳酸酐酶ix特异性结合的骆驼源纳米抗体及其应用
CN113501879B (zh) 一种解除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的双功能抗体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CN116731169B (zh) 一种分拣蛋白1特异性的纳米抗体及其应用
CN116731175B (zh) 一种抗cd47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25772A (zh) 抗her2亲合体及将其用作开关分子的可切换嵌合抗原受体
WO2023125842A1 (zh) 一种新型upar单域抗体的开发
CN117964760A (zh) 抗人cll1/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CN101585880B (zh) 一种抗人IL-13Rα2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
CN111087470B (zh) 一种抗人CD47单克隆抗体7G4mAb及其应用
CN109879965B (zh) 抗epha2单链抗体、抗cd3e单链抗体及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CN116554326B (zh) 一种靶向cd22同种异体通用car-t细胞的制备及用途
CN116874606B (zh) 一种靶向trop2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05581B (zh) 靶向il13ra2的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其用途
WO2023116781A1 (zh) 一种新型pd1单域抗体的开发
CN117700555A (zh) 抗cll1的纳米抗体及其相关应用
CN117264056A (zh) Nrp-1抗体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