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3770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3770A
CN117953770A CN202410050250.XA CN202410050250A CN117953770A CN 117953770 A CN117953770 A CN 117953770A CN 202410050250 A CN202410050250 A CN 202410050250A CN 117953770 A CN117953770 A CN 117953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display area
display panel
hole
signa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502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家昌
余楚杰
彭涛
杨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502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537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53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3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1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used for counteracting undesired variations, e.g. feedback or autozero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09G2300/0861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with additional control of the display period without amending the charge stored in a pixel memory, e.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elect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09G2310/0251Precharge or discharge of pixel before applying new pixel volt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2The addressing of the pixel, in a display other than an active matrix LCD, involving the control of two or more scan electrodes or two or more data electrodes, e.g. pixel voltage dependent on signals of two data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3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the effects of age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具有通孔;显示面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一连接线;第一信号线在显示区内延伸并在通孔位置处截止;第一连接线位于显示区,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耦接位于通孔一侧的第一信号线、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耦接位于通孔另一侧的第一信号线;其中,第一连接线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中至少一者与第一信号线不同膜层。本发明能够减小孔周围的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申请是母案CN115346443A的分案申请,原母案申请日为2022年9月6日,申请号为:202211086346.9,发明名称为: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追求窄边框提升用户视觉体验,出现了水滴屏、刘海屏、挖孔屏等解决方案。其中,挖孔屏是在显示区内制作挖孔,在组装成显示模组时,将光学器件设置在挖孔内。而挖孔的存在导致了显示区内的信号线被挖孔截断,为了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则需要在孔周围的非显示区内进行绕线,如此使得孔周围的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过大而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减小通孔周围的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提升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具有通孔;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一连接线;
第一信号线在显示区内延伸并在通孔位置处截止;
第一连接线位于显示区,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耦接位于通孔一侧的第一信号线、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耦接位于通孔另一侧的第一信号线;其中,
第一连接线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中至少一者与第一信号线不同膜层。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通孔非显示区,显示区具有通孔,通孔非显示区包围通孔,显示区包围通孔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均在显示区内延伸并在通孔非显示区处截止;
位于显示区的第一连接线和位于通孔非显示区的第二连接线;
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耦接位于通孔一侧的第一信号线、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耦接位于通孔另一侧对应的第一信号线;
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耦接位于通孔一侧的第二信号线、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耦接位于通孔另一侧对应的第二信号线。
第三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利用在显示区内走线的第一连接线连接通孔两侧的第一信号线,第一连接线不占用通孔周围的通孔非显示区的空间,有利于通孔非显示区边框的窄化,能够提升显示效果。而且设置第一连接线在显示区内进行绕线,则第一连接线的长度相对较长,能够增大第一信号线上的负载以补偿通孔位置处像素缺失对第一信号线上负载的影响,能够减小各信号线之间的负载差异,有利于提升显示均一性。另外,设置第一连接线中至少部分线段与第一信号线位于不同层,能够减少第一连接线的布线对显示面板原有的膜层的占用,确保显示面板中像素电路的设置密度,保证显示像素密度不受影响。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位于通孔两侧的两条第一信号线通过第一连接线相连接,位于通孔两侧的两条第二信号线通过第二连接线相连接。在显示区设置第一连接线,在通孔非显示区内设置第二连接线,能够减少在通孔非显示区内布线的条数、有利于通孔非显示区的窄化、减小通孔周围非边框宽度,也能够减小在显示区内的布线条数、减少显示区内金属线对环境光的反射。综合考虑了连接线对通孔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的影响、以及显示区内连接线对显示面板反射率的影响,能够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以提升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中像素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设置有通孔,显示面板为多膜层堆叠结构,通孔贯穿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膜层,则通孔所在区域没有像素、也就不能正常显示。而在通孔所在区域可以设置一些功能器件、比如摄像头等感光器件,如此不需要占用显示面板的边框来设置这些器件,能够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由于通孔的存在会导致显示区内的信号线被通孔截断,而为了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则需要在孔周围的非显示区内进行绕线,如此使得孔周围的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过大而影响显示效果。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减小孔周围的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技术问题。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显示区AA具有通孔K,通孔非显示区NAK包围通孔K,显示区AA包围通孔非显示区NAK。本发明实施例对于通孔K在显示区AA内的位置、通孔K的形状不做限定,附图中仅以通孔K为圆形进行示意。显示区AA内设置有多个发光器件,发光器件为有机发光器件或者无机发光器件。通孔非显示区NAK内设置有一些电路走线(比如裂纹检测线)或者封装挡墙、隔断结构等。通孔K周围的通孔非显示区NAK具有一定的宽度。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信号线10和第一连接线11;第一信号线10在显示区AA内延伸并在通孔K位置处截止。第一连接线11位于显示区AA,第一连接线11的一端耦接位于通孔K一侧的第一信号线10、第一连接线11的另一端耦接位于通孔K另一侧的第一信号线10。显示区AA内设置有多个像素(比如发光器件),像素与像素电路电连接,像素电路用于驱动像素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电路呈行列方式的阵列排布。通过第一连接线11相互连接的两条第一信号线10连接位于同一像素电路行或者同一像素电路列中的像素电路。
显示区AA内还包括与第一信号线10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常规信号线30,第一常规信号线30贯穿显示区AA,也就是第一常规信号线30没有被通孔K截断。可选的,第一常规信号线30与第一信号线10传输同种信号。
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线11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中至少一者与第一信号线10不同膜层。第一连接线11的形状近似为“U”形走线,如此能够连接位于通孔K两侧的第一信号线10。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线或线段的“延伸方向”是指线或线段的走向,并不限定线或线段为直线。图1中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均以直线进行示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可以为曲线或折线。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区AA内的第一信号线10被通孔K截断,利用在显示区AA内走线的第一连接线11连接通孔K两侧的第一信号线10,保证驱动同一像素电路列或同一像素电路行的两条第一信号线10之间的电性连接。将第一连接线11设置在显示区AA,不占用通孔K周围的通孔非显示区NAK的空间,有利于通孔非显示区NAK边框的窄化,能够提升显示效果。而且设置第一连接线11在显示区AA内进行绕线,则第一连接线11的长度相对较长,能够增大第一信号线10上的负载以补偿通孔K位置处像素缺失对第一信号线10上负载的影响,能够减小各信号线之间的负载差异,有利于提升显示均一性。另外,设置第一连接线11中至少部分线段与第一信号线10位于不同层,能够减少第一连接线11的布线对显示面板原有的膜层(比如第一信号线10所在膜层)的占用,确保显示面板中像素电路的设置密度,保证显示像素密度不受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每条第一连接线11均在通孔K的一侧进行绕线,在第一方向a上分别位于通孔K两侧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相等,其中,第一方向a与第一信号线10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位于显示区AA内的第一连接线11会对环境光进行反射,影响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本发明实施例有利于实现将通孔K两侧的第一连接线11对称设置,提升显示区AA内第一连接线11布线的均匀性,避免通孔K两侧显示区AA反射率差异较大,影响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图2中信号线仅做简化示意,并没有示意出显示区AA内不被通孔K截断的常规信号线。如图2所示,在第一方向上a上,分别位于通孔K两侧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不相等,第一方向a与第一信号线10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可以根据在第一方向a上通孔两侧的显示区AA空间大小差异对第一连接线11的设置数量进行差异化设置,以对显示区AA的空间进行合理利用实现将第一连接线11设置在显示区AA内来减小对通孔非显示区NAK空间的占用。
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分别位于显示区AA的两侧;在第一方向a上,通孔K距第一非显示区NA1的距离小于通孔K距第二非显示区NA2的距离。则通孔K和第一非显示区NA1之间的显示区AA在第一方向a上的宽度较小,而通孔K和第二非显示区NA2之间的显示区AA在第一方向a上的宽度较大。在第一非显示区NA1和通孔K之间绕线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为n1,在第二非显示区NA2和通孔K之间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为n2,n1<n2。在第一非显示区NA1和通孔K之间的显示区AA内设置数量较少的第一连接线11,以适应该位置处显示区AA的空间大小。并且有利于实现在第一方向a上通孔K两侧的显示区AA内第一连接线11布线密度的均匀性,避免在通孔K的单侧设置的第一连接线11密度过大使得通孔K两侧显示区AA反射率差异较大、影响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信号线10包括第一子信号线10-1和第二子信号线10-2,第一连接线11包括第一子连接线11-1和第二子连接线11-2;分别位于通孔K两侧的第一子信号线10-1通过第一子连接线11-1相连接,分别位于通孔K两侧的第二子信号线10-2通过第二子连接线11-2相连接。通孔K具有第一对称轴Z1,第一对称轴Z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信号线10延伸方向相同,第一子信号线10-1和第二子信号线10-2均位于第一对称轴Z1的靠近第一非显示区NA1的一侧;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子信号线10-1距第一非显示区NA1的距离小于第二子信号线10-2距第一非显示区的距离;其中,第一子连接线11-1在通孔K和第二非显示区NA2之间绕线,第二子连接线11-2在通孔K和第一非显示区NA1之间绕线。由于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子信号线10-1距第一非显示区NA1的距离较小,则通孔K两侧的两条第一子信号线10-1的总长度较小,而设置第一子连接线11-1在通孔K和第二非显示区NA2之间绕线,能够增大第一子连接线11-1的长度,从而增加第一子连接线11-1的电阻,也就能够增大第一子信号线10-1上的负载,从而减小第一子信号线10-1和第二子信号线10-2之间的负载差异,提升显示均一性。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线11均在第二非显示区NA2和通孔K之间的显示区AA内进行绕线,在此不再附图示意。如此设置能够利用通孔K和第二非显示区NA2之间的空间较大的显示区AA来增大各条第一连接线11的长度,从而增大第一连接线11的电阻,也就能够增大第一信号线10上的负载以补偿通孔K位置处像素缺失对第一信号线10上负载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中一者与第一信号线10位于同膜层。如图1所示的第一线段11a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信号线10的延伸方向相同,则可以设置第一线段11a与第一信号线10位于同一膜层,第一线段11a与第一信号线10能够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制作;第二线段11b与第一信号线10位于不同膜层,第二线段11b可以与显示面板中其他功能结构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制作,或者在显示面板中额外增加一个导电膜层制作第二线段11b。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线段11b与第一信号线10位于同一膜层,第一线段11a与第一信号线10位于不同膜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功能信号线,功能信号线至少包括驱动像素电路工作的数据线和栅极线。根据像素电路的结构不同,功能信号线还包括电源信号线、复位信号线、发射控制线等。本实施例中像素电路为xTyC像素电路,x和y为正整数,表示x个晶体管T和y个电容C。比如像素电路为2T1C电路、7T1C电路或者8T1C电路。
以7T1C电路为例,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中像素电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Tm、栅极复位晶体管T1、电极复位晶体管T2、数据写入晶体管T3、阈值补偿晶体管T4、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以及存储电容Cst。其中,栅极复位晶体管T1的第一极接收复位信号Ref,栅极复位晶体管T1的第二极耦接驱动晶体管Tm的栅极,栅极复位晶体管T1的栅极接收第一扫描信号S1。数据写入晶体管T3的第一极接收数据信号Vdata,数据写入晶体管T3的第二极耦接驱动晶体管Tm的第一极,阈值补偿晶体管T4串联在驱动晶体管Tm的栅极和第二极之间,数据写入晶体管T3的栅极和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栅极均接收第二扫描信号S2。驱动晶体管Tm串联在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之间,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的栅极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栅极均接收发光控制信号E。另外,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板和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的第一极接收正极电源信号Pvdd,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二极耦接发光器件P的第一电极,发光器件P的第二电极接收负极电源信号Pvee。电极复位晶体管T2的第一极接收复位信号Ref,电极复位晶体管T2的第二极耦接发光器件P的第一电极,电极复位晶体管T2的栅极接收第一扫描信号S1。
其中,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Vdata;栅极线至少包括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以及发射控制线,第一栅极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S1,第二栅极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S2,发射控制线提供发光控制信号E;电源信号线提供正极电源信号Pvdd;复位信号线提供复位信号Ref。
图3中示意像素电路中各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像素电路中各晶体管均为n型晶体管,在此不再附图示意。
图3中均示意栅极复位晶体管T1和电极复位晶体管T2接收相同的复位信号Ref。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栅极复位晶体管T1接收第一复位信号,电极复位晶体管T2接收第二复位信号,第一复位信号和第二复位信号的电压大小不同。在此不再附图示意。
另外,图3中示意像素电路包括电极复位晶体管T2,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像素电路可以不包括电极复位晶体管T2。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像素电路中可以不包括栅极复位晶体管T1。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像素电路中可以不包括阈值补偿晶体管T4。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栅极复位晶体管T1和阈值补偿晶体管T4中一者为n型晶体管、另一者为p型晶体管。其中,栅极复位晶体管T1和阈值补偿晶体管T4中一者包含金属氧化物、另一者包含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膜层结构示意图,图4中仅简化示意出了显示面板所包括的金属层的数量以及各金属层相对于衬底的位置关系。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在衬底00一侧依次远离衬底00的第一金属层01、第二金属层02、第三金属层03、第四金属层04和第五金属层05。在各金属层之间、以及金属层与衬底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可选的,栅极线和发射控制线位于第一金属层01,复位信号线位于第二金属层02,电源信号线位于第三金属层0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信号线10为数据线,第一信号线10和第一线段11a位于同膜层;其中,第一线段11a和第一信号线10位于第五金属层05,第二线段11b位于第四金属层04。当第一信号线10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信号对其他信号的耦合作用敏感,数据信号受耦合作用后对显示效果影响较大。该实施方式中设置显示区AA内的第一信号线10位于第五金属层05,使得第一信号线10距其他金属层的距离较远,能够减少第一信号线10与其他信号线之间的耦合,从而减弱耦合作用对数据信号的影响。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信号线10和第一线段11a位于同膜层;其中,第一线段11a和第一信号线10位于第四金属层04,第二线段11b位于第五金属层05。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均与第一信号线10位于不同膜层,且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位于同膜层。由于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如果将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设置在同膜层、并且与面板中原有的信号线位于同层,可能会导致第一连接线11与面板中原有的信号线之间短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显示面板中额外增加一个膜层来制作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则第一连接线11的布线不会占用显示面板原有的膜层,确保显示面板中像素电路的设置密度,保证显示像素密度不受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位于第五金属层0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线11中第一线段11a沿第二方向b延伸,第二线段11b沿第三方向c延伸,第二方向b与第三方向c相互交叉。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数据线41和沿第三方向c延伸的栅极线42,也即数据线41和栅极线42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由于显示区AA内通孔K的存在,使得部分数据线41被通孔K截断,部分栅极线42被通孔K截断。图5中仅示意出了被通孔K截断的数据线41和栅极线42,并未示出没有被通孔K截断的数据线和栅极线。其中,
第一信号线10包括第三子信号线10-3和第四子信号线10-4,第一连接线11包括第三子连接线11-3和第四子连接线11-4;第三子信号线10-3为数据线41,第三子连接线11-3耦接位于通孔K两侧的第三子信号线10-3;第四子信号线10-4为栅极线42,第四子连接线11-4耦接位于通孔K两侧的第四子信号线10-4。第三子连接线11-3和第四子连接线11-4分别包括延伸方向相互交叉的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
第三子连接线11-3中的第一线段11a与第三子信号线10-3的延伸方向相同,第四子连接线11-4中的第二线段11b与第四子信号线10-4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三子连接线11-3中第一线段11a和第四子连接线11-4中第一线段11a位于同膜层,第三子连接线11-3中第二线段11b和第四子连接线11-4中第二线段11b位于同膜层。
该实施方式中,位于通孔K两侧的数据线41通过在显示区AA内绕线的第三子连接线11-3相连接,位于通孔K两侧的栅极线42通过在显示区AA内绕线的第四子连接线11-4相连接,第三子连接线11-3和第四子连接线11-4均不占用通孔非显示区NAK的空间,有利于通孔非显示区NAK边框的窄化,能够提升显示效果。另外,第三子信号线10-3和第四子信号线10-4中延伸方向相同的线段位于同一膜层,保证了第三子信号线10-3和第四子信号线10-4相互绝缘,并且位于同一膜层的线段能够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制作,有利于简化工艺制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包括固定电位信号线;在垂直于衬底00所在平面方向上,第一连接线11至少部分与固定电位信号线交叠。如此设置能够减小第一连接线11与信号线交叠造成的耦合,降低耦合对第一连接线11上传输信号的影响。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电源信号线51和沿第三方向c延伸的复位信号线52;像素电路53与复位信号线52和电源信号线51分别耦接;图6中示意出了像素电路53中的晶体管,像素电路53的结构可以结合上述图3实施例进行理解。第一连接线11中:第一线段11a沿第二方向b延伸,第二线段11b沿第三方向c延伸,第二方向b与第三方向c相互交叉。由图6俯视图可以看出,第一线段11a与电源信号线51至少部分交叠。电源信号线51传输固定电位信号,电源信号线51为一种固定电位信号线。
像素电路53包括存储电容Cst,结合图3中的示意来看,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板与电源信号线51耦接;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板与驱动晶体管Tm的栅极耦接。如图6所示,在第三方向c上相邻的存储电容Cst中的第一极板相互连接形成辅助电源线51f。其中,第二线段11b与辅助电源线51f至少部分交叠。辅助电源线51f与电源信号线51传输相同信号,则辅助电源线51f也为一种固定电位信号线。
复位信号线52传输复位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位信号为固定电位信号。可选的,第二线段11b与复位信号线52至少部分交叠,在此不再附图示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7所示,显示区AA包括虚设线60;虚设线60包括与第一线段11a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虚设线61、以及与第二线段11b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二虚设线62。由于第一连接线11位于显示区AA,则第一连接线11可能会对环境光进行反射,导致显示区不同位置处反射率存在差异而影响显示效果。虚设信号线60能够平衡显示区AA内不同位置处金属线图形密度的差异,减小显示区AA不同位置处反射率差异,提升显示效果。
图7实施例以显示区AA内同时包括第一虚设线61和第二虚设线62进行示意。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区AA仅包括与第一线段11a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虚设线61,或者仅包括与第二线段11b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二虚设线62,在此不再附图示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虚设线60传输固定电位信号。如此设置能够避免虚设线60悬浮,减少信号干扰。
在一种实施例中,虚设线60与电源信号线耦接,虚设线60传输电源电压信号。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虚设线60与复位信号线耦接,虚设线60传输复位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虚设线61与第一线段11a位于同膜层,第二虚设线62与第二线段11b位于同膜层。则第一虚设线61与第一线段11a能够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制作,第二虚设线62与第二线段11b能够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制作,工艺简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线11中第一线段11a沿第二方向b延伸,第二线段11b沿第三方向c延伸,第二方向b与第三方向c相互交叉。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数据线41和沿第三方向c延伸的栅极线42。其中,第一信号线10包括第三子信号线10-3和第四子信号线10-4,第一连接线11包括第三子连接线11-3和第四子连接线11-4;第三子信号线10-3为数据线41,第三子连接线11-3耦接位于通孔K两侧的第三子信号线11-3;第四子信号线10-4为栅极线42,第四子连接线11-4耦接位于通孔K两侧的第四子信号线10-4。第三子连接线11-3和第四子连接线11-4分别包括延伸方向相互交叉的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
其中,通孔K的在第二方向b的一侧:沿第二方向b上,第三子连接线11-3中的第二线段11b和第四子连接线11-4中的第二线段11b交替排列。图8中示意第三子连接线11-3中的第二线段11b和第四子连接线11-4中的第二线段11b一一交替。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第二方向b上相邻的两个第三子连接线11-3中的第二线段11b之间间隔2条或2条以上数量的第四子连接线11-4中的第二线段11b。或者也可以是,在第二方向b上相邻的两个第四子连接线11-4中的第二线段11b之间间隔2条或2条以上数量的第三子连接线11-3中的第二线段11b。
通孔K的在第三方向c的一侧:在第三方向c上,第三子连接线11-3中的第一线段11a距通孔K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四子连接线11-4中的第一线段11a距通孔K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换句话说,在第三方向c上,相比于第四子连接线11-4中的第一线段11a来说,第三子连接线11-3中的第一线段11a更加靠近通孔K。再换句话说,在通孔K的第三方向c上的一侧,第三子连接线11-3距通孔K的距离更小。
图8中示意性表示被通孔K截断的数据线41为8条,被通孔K截断的栅极线42的条数为8条。而在实际产品中被通孔K截断的栅极线42的条数会远大于被通孔K截断的数据线41的条数。此处可以结合上述图3示意的像素电路进行理解,与像素电路中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的线都可以称为栅极线。对于在第二方向b上延伸的像素电路列来说,可以采用一条数据线驱动一个像素电路列;而对于在第三方向c上延伸的像素电路行来说,驱动一个像素电路行至少需要发射控制线、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共三条栅极线。所以被通孔K截断的栅极线42的条数会远大于被通孔K截断的数据线41的条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通孔K两侧的数据线41通过在显示区AA内绕线的第三子连接线11-3相连接,位于通孔K两侧的栅极线42通过在显示区AA内绕线的第四子连接线11-4相连接,第三子连接线和第四子连接线均不占用通孔非显示区NAK的空间,有利于通孔非显示区NAK边框的窄化,能够提升显示效果。另外,在第三方向c上的通孔K的一侧,设置第三子连接线11-3距通孔K的距离更小,有利于减小第三子连接线11-3的长度,则有利于减小各条第三子连接线11-3之间的长度差异,也就有利于减小各条数据线41之间的负载差异。在第二方向b上,第三子连接线11-3中的第二线段11b和第四子连接线11-4中的第二线段11b交替排列,使得在第三方向c上长度较长的第二线段11b(属于第四子连接线11-4)之间间隔长度较短的第二线段11b(属于第三子连接线11-3)。也就是在显示区AA内长线段和短线段交替排列,如此设置能够使得通孔K一侧的第二线段11b对环境光的反射呈现一定的过渡,能够改善显示视觉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通孔K具有与数据线41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三对称轴Z3和与栅极线42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第四对称轴Z4。通孔K的在第三方向c的一侧:在第三方向c上,第三子连接线中11-3的第一线段11a距通孔K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四子连接线11-4中的第一线段11a距通孔K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其中,以第一线段11a在第三方向c上距第三对称轴Z3的距离来表示第一线段11a距通孔K的距离;通孔K的在第二方向b的一侧:在第二方向b上,第三子连接线11-3中的第二线段11b距通孔K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四子连接线11-4中的第二线段11b距通孔K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三距离小于第四距离,其中,以第二线段11b在第二方向b上距第四对称轴Z4的距离来表示第二线段11b距通孔K的距离。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三方向c上的通孔K的一侧,设置第三子连接线11-3中第一线段11a距通孔K的距离更小;并且在第二方向b上的通孔K的一侧,设置第三子连接线11-3中第二线段11b距通孔K的距离更小。如此设置有利于减小第三子连接线11-3的长度,则有利于减小各条第三子连接线11-3之间的长度差异,也就有利于减小各条数据线41之间的负载差异,能够提升显示均一性。
图5实施例中定义的通孔K的第三对称轴Z3、第四对称轴Z4是根据对称轴的延伸方向与显示面板中某一种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命名。图2实施例中将一条与第一信号线10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对称轴命名为第一对称轴Z1。可以理解,当数据线41包括第一信号线10时,则第三对称轴Z3与第一对称轴Z1为同一条对称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通孔非显示区NA,显示区AA具有通孔K,通孔非显示区NAK包围通孔K,显示区AA包围通孔非显示区NAK。显示面板包括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均在显示区AA内延伸并在通孔K非显示区处截止。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图9中仅以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的延伸方向相同进行示意。显示区AA内还是设置有与第一信号线10延伸方向相同但没有被通孔K截断的信号线,图9中并未示出。
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显示区AA的第一连接线11和位于通孔非显示区NAK的第二连接线21;第一连接线11的一端耦接位于通孔一侧的第一信号线10、第一连接线11的另一端耦接位于通孔另一侧的第一信号线10;第二连接线21的一端耦接位于通孔K一侧的第二信号线20、第二连接线21的另一端耦接位于通孔K另一侧的第二信号线20。其中,通过第一连接线11相互连接的两条第一信号线10连接位于同一像素电路行或者同一像素电路列中的像素电路。通过第二连接线21相互连接的两条第二信号线20连接位于同一像素电路行或者同一像素电路列中的像素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显示区AA内设置有通孔K,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均在通孔K所在位置处截止。其中,位于通孔K两侧的两条第一信号线10通过显示区AA内的第一连接线11相连接,位于通孔K两侧的两条第二信号线20通过通孔非显示区NAK内的第二连接线21相连接。也就是说,采用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线11和第二连接线21)将位于通孔K两侧的两条信号线进行连接,以保证信号线上电压信号的传输。并且在显示区AA设置第一连接线11,在通孔非显示区NAK内设置第二连接线21,能够减少在通孔非显示区NAK内布线的条数、有利于通孔非显示区NAK的窄化、减小通孔K周围非边框宽度,也能够减小在显示区AA内的布线条数、减少显示区AA内金属线对环境光的反射。本发明实施例综合考虑了连接线对通孔非显示区NAK的边框宽度的影响、以及显示区AA内连接线对显示面板反射率的影响,能够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以提升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的,第二信号线2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信号线10的延伸方向相同。如果通孔K两侧的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分别通过位于通孔非显示区NAK内连接线相连接,则会在通孔非显示区NAK内设置数量较多的连接线而影响通孔非显示区NAK的边框宽度。如果孔K两侧的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分别通过位于显示区AA内连接线相连接,则会在显示区AA内设置数量较多的连接线而增大显示面板对环境光的反射率。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位于通孔K两侧的两条第一信号线10通过显示区AA内的第一连接线11相连接,位于通孔K两侧的两条第二信号线20通过通孔非显示区NAK内的第二连接线21相连接,综合考虑了连接线对通孔非显示区NAK的边框宽度的影响、以及显示区AA内连接线对显示面板反射率的影响,能够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以提升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通孔K具有第一对称轴Z1,第一对称轴Z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信号线10延伸方向相同,第二信号线2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信号线10的延伸方向相同时,第一对称轴Z1的延伸方向也与第二信号线20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位于第一对称轴Z1两侧的第二连接线21的数量相等,且位于第一对称轴Z1两侧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相等。如此设置有利于实现第一对称轴Z1两侧的通孔非显示区NAK的边框宽度相等,也有利于实现第一对称轴Z1两侧的显示区AA内第一连接线11的设置密度相等、能够减小第一对称轴Z1两侧的显示区AA的反射率差异,能够提升显示效果。另外,该实施方式的设置还有利于减小第一对称轴Z1两侧的信号线上的负载差异,减小第一对称轴Z1两侧的显示区AA的显示亮度差异,提升显示均一性。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10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分别位于显示区AA的两侧,第一方向a与第一信号线10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在第一方向a上,通孔K距第一非显示区NA1的距离小于通孔K距第二非显示区NA2的距离。通孔K具有第一对称轴Z1,第一对称轴Z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信号线10延伸方向相同。在第一非显示区NA1和通孔K之间绕线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为n1,在第二非显示区NA2和通孔K之间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为n2,n1≤n2;位于第一对称轴Z1靠近第一非显示区NA1一侧的第二连接线21的数量为n3,位于第一对称轴Z1靠近第二非显示区NA2一侧的第二连接线21的数量为n4,n3≥n4。图10中信号线以及连接线的条数仅做示意性表示。图10中以n1<n2,且n3>n4进行示意。另外,n1、n2、n3、n4均为整数。
由于在第一方向a上通孔K距第一非显示区NA1的距离较近,则通孔K与第一非显示区NA1之间的显示区AA的空间有限,在通孔K与第一非显示区NA1之间的显示区AA内能够设置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有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n1<n2,且n3>n4,也就是相比于通孔K的靠近第二非显示区NA2的一侧,在第一非显示区NA1和通孔K之间绕线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较少,并且位于第一对称轴Z1靠近第一非显示区NA1一侧的第二连接线21的数量较多,使得在第一对称轴Z1的靠近第一非显示区NA1一侧被通孔K所截断的信号线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线11和第二连接线21进行连接。综合考虑了连接线对通孔非显示区NAK的边框宽度的影响、以及显示区AA内连接线对显示面板反射率的影响,能够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以提升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通孔K具有第一对称轴Z1,第一对称轴Z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信号线10延伸方向相同;在第一对称轴Z1的一侧: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信号线10距第一对称轴Z1的距离小于第二信号线20距第一对称轴Z1的距离。第一方向a与第一信号线10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在第一对称轴Z1的一侧,由于第一信号线10距第一对称轴Z1的距离较近,则显示区AA内位于通孔K两侧的两条第一信号线10的总长度小于两条第二信号线20的总长度。本发明实施例方式中设置通孔K两侧的第一信号线10通过第一连接线11相连接,通孔K两侧的第二信号线20通过第二连接线21相连接,第一连接线11在显示区AA内绕线,则第一连接线11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线21的长度,能够使得第一连接线11的电阻大于第二连接线21的电阻。如此设置,有利于平衡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之间的负载差异,能够提升显示均一性。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n1+n3<n2+n4。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通孔K与第一非显示区NA1之间绕线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小于在在通孔K与第二非显示区NA1之间绕线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位于第一对称轴Z1靠近第一非显示区NA1一侧的第二连接线21的数量等于位于第一对称轴Z1靠近第二非显示区NA2一侧的第二连接线21的数量。如此设置,n1+n3<n2+n4。该实施方式中,有利于实现在第一方向a上通孔K两侧的通孔非显示区NAK的边框宽度大致相同,而且将更多的第一连接线11设置在通孔K的靠近第二非显示区NA2一侧的显示区AA内进行绕线。也就是在通孔K一侧的空间较大的显示区AA内设置更多的第一连接线11,有利于实现显示区AA内第一连接线11图形密度均匀性,避免通孔K两侧的显示区AA内图形密度差异较大,使得通孔K两侧显示区AA对环境光反射率差异较大而影响显示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n1=0,和/或,n4=0。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通孔K与第一非显示区NA1之间不设置第一连接线11的绕线,也即n1=0。在第一对称轴Z1靠近第二非显示区NA2一侧不设置第二连接线21,也即n4=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功能信号线和第二功能信号线;其中,第一功能信号线和第二功能信号线中至少一者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1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功能信号线G1和第二功能信号线G2。其中,第一功能信号线G1包括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位于通孔K两侧的第一信号线10通过显示区AA内的第一连接线11相连接,位于通孔K两侧的第二信号线20通过通孔非显示区NAK内的第二连接线21相连接。第二功能信号线G2包括仅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且位于通孔K两侧的第一信号线10通过显示区AA内的第一连接线11相连接。图13中以第一功能信号线G1沿第二方向b延伸,第二功能信号线G2沿第三方向c延伸进行示意。对于第一功能信号线G1来说,被通孔K截断的部分第一功能信号线G1通过位于显示区AA内的第一连接线11相连接,被通孔K截断的部分第一功能信号线G1通过位于通孔非显示区NAK内的第二连接线21相连接,第一连接线11和第二连接线21的组合设计,综合考虑了连接线对通孔非显示区NAK的边框宽度的影响、以及显示区AA内连接线对显示面板反射率的影响,能够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以提升显示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14所示,第一功能信号线G1包括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且第二功能信号线G2包括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15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功能信号线G1和第二功能信号线G2,第一功能信号线G1包括第一信号线10,第二功能信号线G2包括第二信号线20。以第一功能信号线G1沿第二方向b延伸,第二功能信号线G2沿第三方向c延伸进行示意。该实施方式中被通孔K截断的第一功能信号线G1通过第一连接线11相连接,被通孔K截断的第二功能信号线G2通过第二连接线21相连接,使得被通孔K截断的且延伸方向相同的信号线通过相同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能够有利于提升延伸方向相同的信号线上的负载一致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功能信号线G1包括数据线,第二功能信号线G2包括栅极线和发射控制线。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功能信号线G2包括数据线,第一功能信号线G1包括栅极线和发射控制线。
如图15所示,通孔K具有第一对称轴Z1,第一对称轴Z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信号线10延伸方向相同;位于第一对称轴Z1两侧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相等。如此设置有利于提升通孔K两侧第一连接线11图形密度均一性,能够减小通孔K两侧显示区AA对环境光反射率的差异。
如图15所示,通孔K具有第二对称轴Z2,第二对称轴Z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信号线20延伸方向相同;位于第二对称轴Z2两侧的第二连接线2的数量相等。如此设置有利于提升通孔K两侧通孔非显示区NAK的边框宽度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16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分别位于显示区AA的两侧,第一方向a与栅极线42的延伸方向相同;在第一方向a上,通孔K距第一非显示区NA1的距离小于通孔K距第二非显示区NA2的距离。该实施方式中示意通孔K在第一方向a上更加靠近第一非显示区NA1,由图16来看通孔K位于中心偏左的位置。图16中示意部分栅极线42在其延伸方向上被通孔K截断,但并未示出通孔K两侧的栅极线42如何进行连接。可选的,栅极线42包括第一信号线10和/或第二信号线20。也就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K两侧的栅极线42通过在显示区AA绕线的第一连接线11相连接。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K两侧的栅极线42通过在通孔非显示区NAK内绕线的第二连接线21相连接。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K两侧的部分栅极线42通过在通孔非显示区NAK内绕线的第二连接线21相连接,通孔K两侧的部分栅极线42通过在显示区AA绕线的第一连接线11相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通孔K的第一方向a上两侧的显示区AA内分别绕线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不同。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17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功能信号线G1和第二功能信号线G2,第一功能信号线G1包括第一信号线10,第二功能信号线G2包括第二信号线20。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分别位于显示区AA的两侧,第一方向a与第一信号线10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在第一方向a上,通孔K距第一非显示区NA1的距离小于通孔距第二非显示区NA2的距离;其中,在第一非显示区NA1和通孔K之间绕线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为n1,在第二非显示区NA2和通孔K之间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为n2,n1<n2。由于通孔K距第一非显示区NA1的距离较小,则两者之间的显示区AA空间较小,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NA2和通孔K之间进行绕线的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较少,能够根据通孔K两侧的显示区AA的空间大小来设置第一连接线11的数量,有利于实现在第一方向a上通孔K两侧的显示区AA内第一连接线11布线密度的均匀性,避免在通孔K的单侧设置的第一连接线11密度过大使得通孔K两侧显示区AA反射率差异较大、影响显示效果。另外,该实施方式中,被通孔K截断的第二功能信号线G2通过第二连接线21相连接,设置在通孔K两侧分别绕线的第二连接线21的数量相等,有利于实现通孔K两侧的通孔非显示区NAK的边框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18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功能信号线G1和第二功能信号线G2,第一功能信号线G1包括第一信号线10,第二功能信号线G2包括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第一功能信号线G1为数据线41,第二功能信号线G2为栅极线42。图18中示意性表示被通孔K截断的数据线41为8条,被通孔K截断的栅极线42的条数为8条。可以结合上述图3示意的像素电路进行理解,与像素电路中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的线都可以称为栅极线。栅极线42至少包括扫描线和发射控制线,驱动一个像素电路行至少需要发射控制线、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共三条栅极线。所以实际产品中被通孔K截断的栅极线42的条数会远大于被通孔K截断的数据线41的条数。设置第二功能信号线G2包括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使得被通孔K截断的部分栅极线42通过显示区AA内的第一连接线11相连接,被通孔K截断的部分栅极线42通过通孔非显示区NAK内的第二连接线21相连接,相当于将连接线分散设置在通孔非显示区NAK和通孔K周围的显示区AA内。如此设置,不至于使得通孔非显示区NAK的边框宽度过大,也不至于使得显示区AA内金属图形密度过大,能够在窄化通孔非显示区NAK的边框宽度和减小对环境光的反射之间进行平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19所示,栅极线42包括扫描线421和发射控制线422,扫描线421和发射控制线422交替排布。其中,扫描线421包括第二信号线20,也即位于通孔K两侧的扫描线421通过通孔非显示区NAK内的第二连接线21相连接,可选的,扫描线421包括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发射控制线422包括第一信号线10,通孔K两侧的发射控制线422通过显示区AA内的第一连接线11相连接。扫描线421和发射控制线422虽然延伸方向相同,但两者传输不同的信号,本发明实施例方式中设置被通孔K截断的各条扫描线421采用相同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被通孔K截断的各条发射控制线422采用相同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能够减小同种信号线之间的负载差异,有利于提升显示均一性。另外,栅极线数量较多,且一般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义的第一金属层或者第二金属层进行连接,如果都采用FIAA(fanout in Active Area,也即布线在显示区内)的方式,需要从第四金属层或第五金属层进行打孔,打孔较深较多,所占范围较大,容易导致短路等现象发生,栅极线对应的连接线部分走显示区、部分走非显示区,能够减小打孔的难度,提升连接的效率,能够减少同种信号之间的负载差异。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扫描线421包括第一信号线10,发射控制线422包括第二信号线20,在此不再附图示意。
如图9所示,在显示区AA包括第一信号线10和第二信号线20,位于通孔K两侧第一信号线10通过显示区AA内的第一连接线11相连接,位于通孔K两侧的第二信号线20通过通孔非显示区NAK内的第二连接线21相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线11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中至少一者与第一信号线11不同膜层。图9中以第一线段11a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信号线10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线段11b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信号线10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进行示意。设置第一连接线11中至少部分线段与第一信号线10位于不同层,能够减少第一连接线11的布线对显示面板原有的膜层的占用,确保显示面板中像素电路的设置密度,保证显示像素密度不受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段11a与第一信号线11位于同膜层,第二线段11b与第一信号线11位于不同膜层。其中,第一线段11a与第一信号线10能够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制作;第二线段11b可以与显示面板中其他功能结构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制作,或者在显示面板中额外增加一个导电膜层制作第二线段11b。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均与第一信号线11位于不同膜层。其中,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位于同层或者不同层。
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在衬底00一侧依次远离衬底00的第一金属层01、第二金属层02、第三金属层03、第四金属层04和第五金属层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置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一者位于第四金属层04、另一者位于第五金属层05。结合图19实施例来看,当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功能信号线G1和第二功能信号线G2均包括第一信号线10时,则需要在显示区AA内布置传输不同信号的第一连接线11,此时设置第一连接线11中的第一线段11a和第二线段11b位于不同金属层,能够避免连接第一功能信号线G1的第一连接线11和连接第二功能信号线G2的第一连接线11之间相互短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如图20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对于显示面板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是手机、电脑、电视、平板、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具有通孔;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一连接线;
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显示区内延伸并在所述通孔位置处截止;
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耦接位于所述通孔一侧的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耦接位于所述通孔另一侧的所述第一信号线;
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中至少一者与所述第一信号线不同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通孔非显示区,所述通孔非显示区包围所述通孔,所述显示区包围所述通孔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还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显示区内延伸并在所述通孔非显示区处截止;
所述通孔非显示区包括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耦接位于所述通孔一侧的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耦接位于所述通孔另一侧的所述第二信号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数量不相等,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数量不相等,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两侧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其中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第二非显示区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和所述通孔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数量为n1,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数量为n3,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和所述通孔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数量为n2,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数量为n4,n1+n3<n2+n4,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两侧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其中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第二非显示区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和所述通孔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数量为n1,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数量为n3,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和所述通孔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数量为n2,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数量为n4,n1=0,和/或,n4=0,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功能信号线和第二功能信号线;
所述第一功能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功能信号线中至少一者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功能信号线和第二功能信号线,
所述第一功能信号线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功能信号线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功能信号线包括数据线,第二功能信号线包括栅极线和/或发射控制线。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具有第一对称轴,所述第一对称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延伸方向相同;
在所述第一对称轴的一侧: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信号线距所述第一对称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线距所述第一对称轴的距离,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中一者与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同膜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所述衬底一侧依次远离所述衬底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第四金属层和第五金属层;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线为数据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一线段位于同膜层;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一者位于所述第四金属层、另一者位于所述第五金属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均与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不同膜层,且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位于同膜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固定电位信号线;
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线至少部分与所述固定电位信号线交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虚设线;
所述虚设线包括与所述第一线段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虚设线,和/或,所述虚设线包括与所述第二线段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二虚设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虚设信号线传输固定电位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虚设线与所述第一线段位于同膜层,和/或所述第二虚设线与所述第二线段位于同膜层。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410050250.XA 2022-09-06 2022-09-0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9537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50250.XA CN117953770A (zh) 2022-09-06 2022-09-0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50250.XA CN117953770A (zh) 2022-09-06 2022-09-0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2211086346.9A CN115346443B (zh) 2022-09-06 2022-09-0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6346.9A Division CN115346443B (zh) 2022-09-06 2022-09-0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3770A true CN117953770A (zh) 2024-04-30

Family

ID=839556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50250.XA Pending CN117953770A (zh) 2022-09-06 2022-09-0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2211086346.9A Active CN115346443B (zh) 2022-09-06 2022-09-0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6346.9A Active CN115346443B (zh) 2022-09-06 2022-09-0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8704A1 (zh)
CN (2) CN11795377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62346A (zh) * 2022-11-29 2023-03-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234385A (zh) * 2023-03-15 2023-06-06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321204A1 (en) * 2023-03-22 2024-09-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80671B2 (ja) * 2006-12-20 2013-09-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検出器および放射線検出システム
CN107705756B (zh) * 2017-11-22 2020-01-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75443B (zh) * 2018-12-25 2021-04-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521594A (zh) * 2018-12-28 2019-03-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584776B (zh) * 2019-01-21 2021-12-2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37372B (zh) * 2019-01-28 2021-07-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38064B (zh) * 2019-02-20 2021-07-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780501B (zh) * 2019-11-29 2022-04-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53684A (zh) * 2020-04-26 2021-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599580B (zh) * 2020-12-14 2023-11-2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60743B (zh) * 2021-02-24 2023-04-18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51892B (zh) * 2021-02-26 2024-04-19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053979B (zh) * 2021-03-15 2022-10-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6443B (zh) 2024-01-30
CN115346443A (zh) 2022-11-15
US20230178704A1 (en) 2023-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4644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6620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2492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7071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58243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37600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82367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76820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2364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771545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72881B (zh) 显示面板、拼接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
US2023020016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3037750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3013434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31198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31198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93768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360227A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24034114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4009909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632218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050754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590994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13711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440762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