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37119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37119A
CN116137119A CN202310096485.8A CN202310096485A CN116137119A CN 116137119 A CN116137119 A CN 116137119A CN 202310096485 A CN202310096485 A CN 202310096485A CN 116137119 A CN116137119 A CN 116137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sub
display panel
common line
comm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964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跃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964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371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37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37119A/zh
Priority to US18/541,300 priority patent/US20240114738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使被透光区所截断的信号线能够正常传输信号,保证透光区周围的区域和其他区域的显示一致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透光区;显示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信号线,信号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多条连接线,连接线用于连接沿第二方向位于透光区的两侧的信号线;连接线包括多条第一类连接线,第一类连接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第一类连接线包括边缘连接线,边缘连接线为第一类连接线中与透光区的距离最大的第一类连接线;公共线,包括第一类公共线,第一类公共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第一类公共线的部分位于边缘连接线靠近透光区的一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显示面板的多样化设计需求的提升,目前出现了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部开设通孔来设置摄像头等组件的方案。由于开设于显示区内部的通孔将截断部分信号线,因此,在显示区内开设通孔时,如何连接被通孔截断的信号线;以及,如何保证通孔周围的区域和其他区域的显示一致性,成为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使被透光区所截断的信号线能够正常传输信号,以及,保证透光区周围的区域和其他区域的显示一致性。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包括显示区和透光区;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包围所述透光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
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多条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用于连接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透光区的两侧的信号线;所述连接线包括多条第一类连接线,所述第一类连接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类连接线包括边缘连接线,所述边缘连接线为所述第一类连接线中与所述透光区的距离最大的所述第一类连接线中的子连接线;
公共线,所述公共线包括第一类公共线,所述第一类公共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且,所述第一类公共线的部分位于所述边缘连接线靠近所述透光区的一侧。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透光区,后续可以对应透光区设置感光元件,使显示面板兼具拍摄或生物识别等功能,可以丰富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的第一类连接线,第一类连接线用于连接沿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位于透光区的两侧的信号线,在保证透光区的光线透过率,以及,保证在沿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位于透光区的两侧的信号线所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正常驱动的基础上,可以减少环绕透光区设置的连接线的数量,从而可以减小透光区和显示区之间的非显示区的宽度,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的视觉效果。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传输公共电压的公共线,并令公共线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的第一类公共线,以及令第一类公共线的部分位于边缘连接线靠近透光区的一侧,可以增多公共电压在边缘连接线和透光区之间的导通路径,有利于减小公共电压在远离绑定区的区域内,例如,在边缘连接线和透光区之间的区域中的压降,从而能够改善显示区中靠近驱动芯片的位置处和远离驱动芯片的位置处的显示一致性。
除此之外,外界环境光在射向显示面板后可以被第一类公共线和第一类连接线所反射,与未设置有第一类公共线的情况相比,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方式,还可以改善显示区中设置有第一类连接线的位置处和未设置有第一类连接线的位置处对环境光的反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区域Q1内的信号线和第一类连接线的一种简化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区域Q1内的公共线和连接线的一种简化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5为图3中区域Q2的一种简化放大示意图;
图6为与图5对应的一种布线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半导体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的第一金属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图6中的第二金属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的第三金属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图6中的第四金属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图6中的第五金属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图3中区域Q3的一种简化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区域Q4的一种简化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区域Q5的一种简化放大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第二非显示区的一种简化放大示意图;
图20为与图19对应的一种布线示意图;
图21为图19中的第四金属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二非显示区的截面示意图;
图23为图19中的第五金属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非显示区的截面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8为图27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0为图29中区域Q6的一种简化放大示意图;
图31为图1中区域Q7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公共线,但这些公共线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公共线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公共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公共线,类似地,第二公共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公共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透光区TA和第一非显示区NA1,显示区AA至少部分包围透光区TA。第一非显示区NA1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区AA。
显示区AA包括多个子像素,结合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图2为图1中区域Q1内的信号线和第一类连接线的一种简化示意图,图3为图1中区域Q1内的公共线和连接线的一种简化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5为图3中区域Q2的一种简化放大示意图,图6为与图5对应的一种布线示意图,子像素包括电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101和发光元件102。像素驱动电路101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和存储电容Cst。其中,第三晶体管T3为驱动晶体管。
如图4所示,显示区AA还包括第一扫描线S1、第二扫描线S2、发光控制信号线E、数据线Data、第一电源电压线PVDD、第二电源电压线PVEE(图6未示出)、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
第一晶体管T1用于在发光控制信号线E的控制下电连接第一电源电压线PVDD和第二节点N2;第二晶体管T2用于在第二扫描线S2的控制下电连接数据线Data和第二节点N2;第三晶体管T3用于在第一节点N1的控制下电连接第二节点N2和第三节点N3;第四晶体管T4用于在第二扫描线S2的控制下电连接第三节点N3和第一节点N1;第五晶体管T5用于在第一扫描线S1的控制下电连接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和第一节点N1;第六晶体管T6用于在发光控制信号线E的控制下电连接第三节点N3和第四节点N4;第七晶体管T7用于在第二扫描线S2的控制下电连接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和第四节点N4。发光元件102的第一电极与第四节点N4电连接,第二电极与第二电源电压线PVEE电连接。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板与第一电源电压线PVDD电连接,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板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
像素驱动电路101的工作过程包括复位阶段,充电阶段和发光阶段。在复位阶段,第一扫描线S1控制第五晶体管T5导通,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提供的第一参考电压通过第五晶体管T5对第一节点N1进行复位。在充电阶段,第二扫描线S2控制第二晶体管T2、第四晶体管T4和第七晶体管T7导通,数据线Data所提供的数据电压Vdata通过第二晶体管T2写入第二节点N2。在该阶段,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不断变化,直到第一节点N1的电位VN1变化至VN1=Vdata-|Vth|,Vdata为数据线Data所提供的数据电压,Vth为第三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提供的第二参考电压通过第七晶体管T7对第四节点N4进行复位。在发光阶段,第一晶体管T1、第六晶体管T6和第三晶体管T3导通,在第一电源电压线PVDD所提供的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线PVEE所提供的第二电源电压的作用下,第一电源电压线PVDD和第二电源电压线PVEE之间的电流通路导通,与像素驱动电路101电连接的发光元件102点亮。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参考电压和第二参考电压可以不同,或者,也可以相同。在第一参考电压和第二参考电压相同时,上述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可以统称为参考电压信号线。二者所分别传输的第一参考电压和第二参考电压可以统称为参考电压。即,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可以均连接至参考电压信号线,以利用相同的参考电压对第一节点N1和第四节点N4进行复位。以下如无特殊说明,均以第一参考电压和第二参考电压不同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可选的,如图6所示,第一扫描线S1、第二扫描线S2、发光控制信号线E均沿第一方向h1延伸,沿第二方向h2排列。第一方向h1和第二方向h2相交;图6以第一方向h1和第二方向h2垂直作为示意。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1在第一方向h1和第二方向h2上阵列排布。一条第一扫描线S1、一条第二扫描线S2和一条发光控制信号线E均与沿第一方向h1排列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1电连接。数据线Data沿第二方向h2延伸,多条数据线Data沿第一方向h1排列。一条数据线Data与沿第二方向h2排列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1电连接。在后文中将对显示区AA的具体布线进行说明,在此暂不赘述。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像素驱动电路101工作所需的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电压、第一参考电压、第二参考电压可以相同。即,第一电源电压线PVDD所传输的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电压线PVEE所传输的第二电源电压、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所传输的第一参考电压和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所传输的第二参考电压可以为被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1所公用的公共电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透光区TA包括通孔或盲孔。透光区TA中不设置上述子像素和/或信号线,以提高透光区TA的光线透过率。示例性的,后续可以令显示面板与诸如摄像头和虹膜传感器等感光元件配合设置,令感光元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上述透光区TA,令外界环境光可以通过透光区TA射入感光元件。
可选的,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信号线1。部分信号线1能够被透光区TA截断。即,部分信号线1的延长线能够经过透光区TA。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连接线,连接线用于连接沿信号线1的延伸方向位于透光区TA的两侧的信号线1。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扫描线S1、第二扫描线S2、发光控制信号线E、数据线Data中的至少一者包括能够被透光区TA所截断的信号线1。图2为令数据线Data包括信号线1的一种示意图。在数据线Data包括信号线1,即,在信号线1沿第二方向h2延伸时,连接线2用于连接沿第二方向h2位于透光区TA的两侧的信号线1。连接线2所连接的这两条信号线1与沿第二方向h2排列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1电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线包括多条第一类连接线21,第一类连接线21的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AA。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第一类连接线21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位于相邻两条第一子连接线2101之间的第二子连接线2102。其中,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第二子连接线2102交叉电连接。可选的,第一子连接线2101沿第一方向h1延伸。第二子连接线2102沿第二方向h2延伸。
第一类连接线21的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AA即为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第二子连接线2102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AA。如此设置,在保证被透光区TA所截断的信号线1可以正常接收信号的同时,可以减少设置于透光区TA和显示区AA之间的连接线的数量,有利于减小位于透光区TA周围的非显示区的宽度。
第一类连接线21包括边缘连接线210_S,边缘连接线210_S为与透光区TA的距离最大的第一类连接线21。换句话说,边缘连接线210_S为与第一非显示区NA1的距离最小的第一类连接线21。
示例性的,显示面板AA可以包括多条位于不同位置处的边缘连接线210_S,不同的边缘连接线210_S分别靠近第一非显示区NA1的不同位置设置。
在将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第二子连接线2102均设置于显示区AA内时,以将显示区AA的外轮廓的形状设计为四边形为例,如图1所示,第一非显示区NA1包括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第三子非显示区NA13和第四子非显示区NA14。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和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位于显示区AA在第二方向h2上的两侧。第三子非显示区NA13和第四子非显示区NA14位于显示区AA在第一方向h1上的两侧。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类连接线21的其中一条第一子连接线2101位于透光区TA和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之间,另一条第一子连接线2101位于透光区TA和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之间。第一类连接线21的第二子连接线2102位于透光区TA和第三子非显示区NA13之间,或者,位于透光区TA和第四子非显示区NA14之间。图2以部分第一类连接线21的第二子连接线2102位于透光区TA和第三子非显示区NA13之间,另一部分第一类连接线21的第二子连接线2102位于透光区TA和第四子非显示区NA14之间作为示意。
相应的,结合图1和图2所示,边缘连接线210_S包括第一边缘连接线210_S1、第二边缘连接线210_S2、第三边缘连接线210_S3和第四边缘连接线210_S4。第一边缘连接线210_S1位于透光区TA和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之间,第二边缘连接线210_S2位于透光区TA和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之间,第三边缘连接线210_S3位于透光区TA和第三子非显示区NA13之间,第四边缘连接线210_S4位于透光区TA和第四子非显示区NA14之间。
示例性的,第一边缘连接线210_S1可以和第三边缘连接线210_S3或第四边缘连接线210_S4电连接,和/或,第二边缘连接线210_S2可以和第三边缘连接线210_S3或第四边缘连接线210_S4电连接。或者,第一边缘连接线210_S1可以和第三边缘连接线210_S3或第四边缘连接线210_S4相互绝缘,和/或,第二边缘连接线210_S2可以和第三边缘连接线210_S3或第四边缘连接线210_S4相互绝缘。
示例性的,如图2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可以包括至少两条第一边缘连接线210_S1和/或至少两条第二边缘连接线210_S2,其中两条第一边缘连接线210_S1与不同的信号线1电连接,且,与这两条第一边缘连接线210_S1所连接的两条第二子连接线2102分别位于透光区TA在第一方向h1上的两侧。两条第二边缘连接线210_S2与不同的信号线1电连接。且,与这两条第二边缘连接线210_S2所连接的两条第二子连接线2102分别位于透光区TA在第一方向h1上的两侧。
显示面板还包括公共线。示例性的,公共线可以用于传输公共电压。可选的,公共电压包括上述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电压、参考电压中的任意一者。公共线的设置可以减小公共电压的压降,有利于改善不同位置处的子像素的亮度一致性。
如图3所示,公共线包括第一类公共线31,第一类公共线31的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AA;且,第一类公共线31的部分位于边缘连接线210_S靠近透光区TA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中表示信号线1、第一类公共线31和第一类连接线21的不同宽度的线条仅用于区分各走线,并不代表实际走线的宽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透光区TA,后续可以对应透光区TA设置感光元件,使显示面板兼具拍摄或生物识别等功能,可以丰富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AA的第一类连接线21,第一类连接线21用于连接沿信号线1的延伸方向位于透光区TA的两侧的信号线1,在保证透光区TA的光线透过率,以及,保证在沿信号线1的延伸方向上位于透光区TA的两侧的信号线1所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101的正常驱动的基础上,可以减少环绕透光区TA设置的连接线的数量,从而可以减小透光区TA和显示区AA之间的非显示区的宽度,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的视觉效果。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绑定区BA,绑定区BA包括焊盘,驱动芯片与焊盘绑定连接。在透光区TA与绑定区BA之间的距离较大,即,将透光区TA设置于远离绑定区BA的位置时,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传输公共电压的公共线,并令公共线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AA的第一类公共线31,以及令第一类公共线31的部分位于边缘连接线210_S靠近透光区TA的一侧,可以增多公共电压在边缘连接线210_S和透光区TA之间的导通路径,有利于减小公共电压在远离绑定区BA的区域内,例如,在边缘连接线210_S和透光区TA之间的区域中的压降,从而能够改善显示区AA中靠近驱动芯片的位置处和远离驱动芯片的位置处的显示一致性。
除此之外,外界环境光在射向显示面板后可以被第一类公共线31和第一类连接线21所反射,与未设置有第一类公共线31的情况相比,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方式,还可以改善显示区AA中设置有第一类连接线21的位置处和未设置有第一类连接线21的位置处对环境光的反射一致性。
示例性的,如图5和图6所示,沿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h3,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第一类连接线21的至少部分或第一类公共线31的至少部分与像素驱动电路101交叠。如此设置,能够减少第一类连接线21和/或第一类公共线31对显示区AA中透光面积的遮挡,有利于增大显示区AA的透光面积。在使显示面板与指纹识别模组配合以使显示面板兼具指纹识别功能时,可以保证进入指纹识别模组的光强,从而保证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以下结合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对显示区AA内的布线情况进行说明,图7为图6中的半导体层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图6中的第一金属层的俯视示意图,图9为图6中的第二金属层的俯视示意图,图10为图6中的第三金属层的俯视示意图,图11为图6中的第四金属层的俯视示意图,图12为图6中的第五金属层的俯视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的截面示意图,在图6中,每个像素驱动电路101均可以具备如图3所示的电路连接关系。
如图1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0以及依次层叠于衬底100的一侧的第一绝缘层IS1、半导体层S、第二绝缘层IS2、第一金属层M1、第三绝缘层IS3、第二金属层M2、第四绝缘层IS4、第三金属层M3、第五绝缘层IS5、第四金属层M4、第六绝缘层IS6和第五金属层M5。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半导体层S包括对应像素驱动电路101设置的第一沟道区S10、位于第一沟道区S10的两侧的第一掺杂区S11和第二掺杂区S12、第二沟道区S20、位于第二沟道区S20的两侧的第三掺杂区S21和第四掺杂区S22、第三沟道区S30、位于第三沟道区S30的两侧的第五掺杂区S31和第六掺杂区S32、第四沟道区S40、位于第四沟道区S40的两侧的第七掺杂区S41和第八掺杂区S42、第五沟道区S50、位于第五沟道区S50的两侧的第九掺杂区S51和第十掺杂区S52、第六沟道区S60、位于第六沟道区S60的两侧的第十一掺杂区S61和第十二掺杂区S62、第七沟道区S70、位于第七沟道区S70的两侧的第十三掺杂区S71和第十四掺杂区S72。位于各个沟道区两侧的两个掺杂区的其中一者为源极区,另一者为漏极区。源极区和漏极区中掺杂有杂质。杂质包括P型杂质或N型杂质。示例性的,半导体层S包括低温多晶硅、非晶硅、氧化物半导体层中的任意一者或多者。
结合图6和图8所示,第一金属层M1包括上述第一扫描线S1、第二扫描线S2、发光控制信号线E和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板C1。
结合图6、图7和图8所示,沿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h3,发光控制信号线E分别与上述第一沟道区S10和第六沟道区S60交叠,且,发光控制信号线E与第一沟道区S10和第六沟道区S60交叠的部分可以分别对应形成同一像素驱动电路101中的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G1和第六晶体管T6的栅极G6。第二扫描线S2分别与上述第二沟道区S20和第四沟道区S40交叠。且,第二扫描线S2与第二沟道区S20和第四沟道区S40交叠的部分分别对应形成同一像素驱动电路101中的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G2和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G4。第一扫描线S1分别与上述第五沟道区S50交叠和第七沟道区S70交叠。且,第一扫描线S1与第五沟道区S50交叠和第七沟道区S70交叠的部分分别对应形成第五晶体管T5的栅极G5和第七晶体管T7的栅极G7。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扫描线S2_i和第一扫描线S1_i+1可以连接至同一扫描驱动单元,即,二者的信号可以相同。上述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可以分别属于在第二方向h2上相邻设置的两个像素驱动电路101。且,按照显示面板的扫描顺序,前一个像素驱动电路101包括上述第七晶体管T7,后一个像素驱动电路101包括上述第五晶体管T5。以图8所示意的第一扫描线S1_i+1为例,第一扫描线S1_i+1与第五沟道区S50交叠的部分形成第i+1个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五晶体管T5的栅极G5,第一扫描线S1_i+1与第七沟道区S70交叠的部分形成第i个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七晶体管T7的栅极G7。
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板C1中与上述第三沟道区S30交叠,且,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板C1中与第三沟道区S30交叠的部分对应形成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G3。
示例性的,如图6和图8所示,第四晶体管T4和第五晶体管T5可以形成包括两个栅极的双栅晶体管,以减小第一节点N1的漏电流,提高第一电极N1的电位稳定性。
结合图6和图9所示,第二金属层M2包括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板C2、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和第一子电源电压线PVDD1。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用于传输第一参考电压,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用于传输第二参考电压。第一子电源电压线PVDD1用于传输第一电源电压。
示例性的,如图6和图9所示,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和第一子电源电压线PVDD1均沿第一方向h1延伸。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和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在第二方向h2上交替排布。
示例性的,结合图6和图10所示,第三金属层M3包括第三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第四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和第二子电源电压线PVDD2。
结合图6、图9和图10所示,第三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和上述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的延伸方向相交。第四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和上述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二子电源电压线PVDD2和上述第一子电源电压线PVDD1的延伸方向相交。图10以第三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第四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和第二子电源电压线PVDD2均沿第二方向h2延伸作为示意。第三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和第四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在第一方向h1上交替排布。
第三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用于传输第一参考电压,示例性的,第三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与上述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电连接,以使第一参考电压可以通过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和第三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在显示区AA内的传输路径形成网格状,以减小第一参考电压的压降。
第四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用于传输第二参考电压。示例性的,第四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与上述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电连接,以使第二参考电压可以通过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和第四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在显示区AA内的传输路径形成网格状,以减小第二参考电压的压降。
第二子电源电压线PVDD2用于传输第一电源电压。示例性的,第二子电源电压线PVDD2与上述第一子电源电压线PVDD1电连接,以使第一电源电压可以通过第一子电源电压线PVDD1和第二子电源电压线PVDD2在显示区AA内的传输路径形成网格状,以减小第一电源电压的压降。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第三金属层M3还包括第一节点N1,结合图7所示,第一节点N1的一端与半导体层S中的第八掺杂区S42和第十掺杂区S52电连接。如图9所示,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板C2包括第一通孔K1。第一节点N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通孔K1和贯穿第四绝缘层IS4和第三绝缘层IS3的通孔与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板C1,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G3电连接。
示例性的,结合图6和图11所示,第四金属层M4包括第一屏蔽层X1。结合图10所示,沿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h3,第一屏蔽层X1与上述第一节点N1至少部分交叠,第一屏蔽层X1用于屏蔽其他信号对第一节点N1的干扰,以提高第一节点N1的电位稳定性。示例性的,第一屏蔽层X1用于接收恒定信号。可选的,恒定信号包括上述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电压、参考电压中的任意一者。
示例性的,结合图6和图11所示,第四金属层M4还包括屏蔽连接部X2,屏蔽连接部X2用于连接多个沿第一方向h1排列的第一屏蔽层X1,屏蔽连接部X2与第一屏蔽层X1电连接。
结合图6和图12所示,第五金属层M5包括数据线Data。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第四金属层M4还包括第一数据连接电极E1。如图10所示,第三金属层M3还包括第二数据连接电极E2。数据线Data通过第一数据连接电极E1和第二数据连接电极E2与半导体层S中的第三掺杂区S21电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第二金属层M2还包括第二屏蔽层X3,第二屏蔽层X3至少部分环绕第一节点N1,以进一步提高第一节点N1的电位稳定性。示例性的,第二屏蔽层X3用于接收恒定信号。可选的,恒定信号包括上述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电压、参考电压中的任意一者。
示例性的,结合图13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连接电极103,像素驱动电路101通过连接电极103与发光元件102电连接。连接电极103包括第一子连接电极1031、第二子连接电极1032和第三子连接电极1033。结合图10和图13所示,第一子连接电极1031位于第三金属层M3。第一子连接电极1031通过贯穿第四绝缘层IS4、第三绝缘层IS3和第二绝缘层IS2的第二通孔K2与第六晶体管T6的第十二掺杂区S62电连接。如图11和图13所示,第二子连接电极1032位于第四金属层M4。第二子连接电极1032通过贯穿第五绝缘层IS5的第三通孔K3与第一子连接电极1031电连接。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三子连接电极1033位于第五金属层M5。第三子连接电极1033通过贯穿第六绝缘层IS6的第四通孔K4与第二子连接电极1032电连接。
如图13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钝化层PV和平坦层PLN,钝化层PV位于第五金属层M5远离衬底100的一侧。平坦层PLN位于钝化层PV远离第五金属层M5的一侧。发光元件102包括第一电极1021、发光层1020和第二电极1022。第一电极1021位于第六金属层M6,第六金属层M6位于平坦层PLN远离钝化层PV的一侧。第一电极1021通过贯穿平坦层PLN和钝化层PV的第五通孔K5与第三子连接电极1033电连接。
示例性的,结合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一类公共线31包括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或第二子公共线3102。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第二子公共线3102延伸方向相交且二者电连接。
在设置第一子连接线2101、第二子连接线2102、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第二子公共线3102时,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第一子公共线3101相互平行且同层设置,和/或,令第二子连接线2102和第二子公共线3102相互平行且同层设置。如此设置,可以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工序,并减薄显面板的厚度。图2以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第一子公共线3101沿第一方向h1延伸,第二子连接线2102和第二子公共线3102沿第二方向h2延伸作为示意。
可选的,如图6所示,沿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h3,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第一子连接线2101与上述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或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至少部分交叠,令第一子公共线3101与上述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或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至少部分交叠,和/或,令第二子连接线2102与上述第三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或第四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至少部分交叠,令第二子公共线3102与上述第三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或第四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至少部分交叠。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第三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和第四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所传输的信号为恒定信号,令第一子连接线2101与上述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或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子连接线2102与上述第三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或第四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至少部分交叠,在保证显示区AA内的透光面积的同时,可以降低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第二子连接线2102所传输的信号的干扰,有利于提高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第二子连接线2102所传输的信号的准确性。另外,令第一子公共线3101与上述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或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至少部分交叠,和/或,令第二子公共线3102与上述第三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或第四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至少部分交叠,可以保证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第一子连接线2101周围的环境相同,和/或,保证第二子公共线3102和第二子连接线2102周围的环境相同。
图6以令部分第一子连接线2101与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交叠,另一部分第一子连接线2101与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交叠,部分第一子公共线3101与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交叠,另一部分第一子公共线3101与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交叠,部分第二子连接线2102与第三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交叠,另一部分第二子连接线2102与第四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交叠,部分第二子公共线3102与第三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交叠,另一部分第二子公共线3102与第四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交叠作为示意。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或第一子公共线3101与上述第一扫描线S1、第二扫描线S2、发光控制信号线E、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第一屏蔽层X1中的任意一者同层设置;令第二子连接线2102和/或第二子公共线3102与上述第二子电源电压线PVDD2、第三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第四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数据线Data中的任意一者同层设置。如此设置,无需在显示面板中另外增加新的膜层来设置第一子连接线2101、第一子公共线3101、第二子连接线2102和第二子公共线3102,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减薄显示面板的厚度。图6和图11以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第一子公共线3101位于第四金属层M4,即,令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或第一子公共线3101与上述第一屏蔽层X1同层设置作为示意。图6和图12以令第二子连接线2102和第二子公共线3102位于第五金属层M5,即,令第二子连接线2102和/或第二子公共线3102与上述数据线Data同层设置作为示意。
示例性的,结合图3和图5所示,部分第一类公共线31包括第一公共线311;第一公共线311与边缘连接线210_S绝缘交叉;显示区AA包括沿第一公共线311的延伸方向排列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11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012,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11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012相邻。第一公共线311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11交叠;第一类连接线21中与第一公共线311平行的部分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012交叠。
示例性的,第一公共线311包括沿第一方向h1延伸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或沿第二方向h2延伸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图3以第一公共线311包括沿第一方向h1延伸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沿第二方向h2延伸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作为示意。
如图3所示,第一公共线311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可以与第三边缘连接线210_S3和/或第四边缘连接线210_S4交叉。对于与第三边缘连接线210_S3交叉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来说,对应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11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012沿第一方向h1排列。
结合图5和图11所示,第一子公共线3101的端部D3101与第一类连接线21中的第一子连接线2101的端部D2101间隔设置,二者之间具有第一缝隙301。
如图3所示,第一公共线311中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可以与第一边缘连接线210_S1和/或第二边缘连接线210_S2交叉。对于与第二边缘连接线210_S2交叉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来说,对应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11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012沿第二方向h2排列。
结合图5和图12所示,第二子公共线3102的端部D3102与第一类连接线21中的第二子连接线2102的端部D2102间隔设置,二者之间具有第二缝隙302。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第一缝隙301位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11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012之间,第二缝隙302与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012交叠设置仅为一种示意,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一缝隙301和第二缝隙302与像素驱动电路101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与边缘连接线210_S绝缘交叉的第一公共线311,并令第一公共线311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11交叠,令第一类连接线21中与第一公共线311平行的部分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012交叠,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11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012沿第一公共线311的延伸方向相邻设置,可以使第一公共线311从边缘连接线210_S远离透光区TA的一侧向靠近透光区TA的一侧延伸,与将第一公共线311截止于边缘连接线210_S的位置处的方式相比,一方面可以增大公共电压在边缘连接线210_S靠近透光区TA的区域内的导通路径,有利于进一步减小公共电压在与驱动芯片的距离较大的区域的压降,改善显示区AA中不同位置处的亮度一致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11所在位置处的空间利用率。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一类公共线31包括第二公共线312;第二公共线312与边缘连接线210_S绝缘交叉。结合图14所示,图14为图3中区域Q3的一种简化放大示意图,显示区AA包括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组41,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组41包括多个沿第二公共线312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像素驱动电路101。
沿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h3,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组41中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1均与第二公共线312交叠,且,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组41中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1均与第一类连接线21中与第二公共线312平行的部分错开,即,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组41中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1与第一类连接线21中与第二公共线312平行的部分不交叠。如图14所示,第二公共线312的延长线和第一类连接线21中与第二公共线312平行的子连接线相互错开。
示例性的,第二公共线312包括沿第一方向h1延伸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或沿第二方向h2延伸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图3以第二公共线312包括沿第一方向h1延伸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沿第二方向h2延伸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作为示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第二公共线312与边缘连接线210_S绝缘交叉,并令第二公共线312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组41交叠,令第一类连接线21中与第二公共线312平行的子连接线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组41不交叠,可以将第二公共线312的长度设置的尽量长,在增多公共电压在边缘连接线210_S和透光区TA之间的导通路径,改善显示区AA内的显示一致性的同时,可以降低第二公共线312和与第二公共线312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子连接线的短路风险,有利于降低显示区AA内的布线难度。
如图3所示,第二公共线312的长度大于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第一公共线311的长度。第二公共线312可以和与其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公共线311交叉电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多条第一类连接线21至少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连接线211、第二连接线212和第三连接线213,其中,第二连接线212中与第二公共线3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子连接线和第一连接线211中与第二公共线3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子连接线之间的距离d12大于等于第二连接线212中与第二公共线3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子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213中与第二公共线3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子连接线之间的距离d23。如此设置,至少可以在第二连接线212中与第二公共线3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子连接线和第一连接线211中与第二公共线3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子连接线之间为第二公共线312留出设置空间,令第二公共线312位于第一连接线211中与第二公共线312平行的子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212中与第二公共线312平行的子连接线之间。
示例性的,第二公共线312的数量可以根据第二连接线212和第一连接线211中与第二公共线3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子连接线之间的距离d12进行调整,图3以在第一连接线211和第二连接线212之间设置两条第二公共线312作为示意。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211中与第二公共线3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子连接线和第二公共线312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连接线212和第三连接线213与第二公共线3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子连接线之间的距离。和/或,第二连接线212中与第二公共线3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子连接线和第二公共线312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连接线212和第三连接线213与第二公共线3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子连接线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在增多公共电压的导通路径,减小公共电压的降低的同时,可以令第二连接线212和第三连接线213中与第二公共线3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子连接线之间的距离尽量小,从而能够使第二连接线212和第三连接线213的长度差异较小,有利于减小二者的负载差异。
示例性的,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两个透光区TA。示例性的,后续可以对应两个透光区TA分别设置感光器件。第一类公共线31包括第三公共线313,第三公共线313的至少部分位于相邻两个透光区TA之间。
示例性的,第三公共线313包括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或第二子公共线3102。图15以第三公共线313包括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第二子公共线3102,且,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与其交叉的至少部分第二子公共线3102电连接作为示意。
第三公共线313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多公共电压在边缘连接线210_S和透光区TA之间的区域内的导通路径,可以进一步减小公共线所传输的公共信号的压降,能够改善显示区AA中各位置处的显示一致性。
如图15所示,第三公共线313所包括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的延长线经过其中至少一个透光区TA。
第三公共线313所包括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可以和第一公共线311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或第二公共线312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交叉电连接。
结合图15和图16所示,图16为图15中区域Q4的一种简化放大示意图,相邻两个透光区TA之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显示区AA1,第一子显示区AA1包括a个沿相邻两个透光区TA的排列方向排列的像素驱动电路101,相邻两个透光区TA的排列方向包括第一方向h1或第二方向h2。第一子显示区AA1还包括x条沿相邻两个透光区TA的排列方向排列的子连接线和y条沿相邻两个透光区TA的排列方向排列的第三公共线313,其中,第三公共线313的延长线与透光区TA相互错开。
如图16所示,在相邻两个透光区TA沿第一方向h1排列时,第一子显示区AA1包括a个沿第一方向h1排列的像素驱动电路101,y条沿第一方向h1排列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和x条沿第一方向h1排列的第二子连接线2102。其中,x+y≤a。即,两个透光区TA之间的第一类连接线21或第三公共线313的总数量不超过像素驱动电路101的数量。基于该设置方式,可以使两个透光区TA之间的第一类连接线21或第三公共线313能够与第一子显示区AA1中的像素驱动电路101交叠,能够避免将第一类连接线21和第三公共线313设置在第一子显示区AA1中未设置像素驱动电路101的位置处,有利于提高第一子显示区AA1内的光线透过率。同时,也能够使第一子显示区AA1中的每个像素驱动电路101的任一位置处最多设置一条第三公共线313和一条第一连接线21中延伸方向与第三公共线313平行的子连接线的一者,以避免在显示面板中增加新的膜层,有利于减薄显示面板。
示例性的,如图16所示,在相邻两个透光区TA之间包括多个第一子显示区AA1时,多个第一子显示区AA1沿第二方向h2排列,不同的第一子显示区AA1中的像素驱动电路101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图16以相邻两个透光区TA之间的三个沿第二方向h2排列的第一子显示区AA1作为示意,其中,每个第一子显示区AA1均包括六个像素驱动电路、两条第二子连接线2102和四条第二子公共线3102,即,a=6,x=2,y=4作为示意。
示例性的,如图15所示,与第一非显示区NA1相邻的透光区TA包括第一端D1和第二端D2,第一端D1位于透光区TA靠近另一透光区TA的一侧,第二端D2位于透光区TA靠近第一非显示区NA1的一侧;图15以显示面板包括两个透光区TA,两个透光区TA都与第一非显示区NA1相邻作为示意。
信号线1包括经过透光区TA的第一信号线11;第一信号线11与其所经过的透光区TA的第一端D1的距离小于与第二端D2的距离;与第一信号线11电连接的第一类连接线21的部分位于第二端D2和第一非显示区NA1之间。如图15所示,与第一信号线11电连接的第一类连接线21的第二子连接线2102位于第二端D2和第一非显示区NA1之间。
如此设置,避免将与第一信号线11电连接的第一类连接线21的部分设置在相邻两个透光区TA之间,从而可以在相邻两个透光区TA之间设置更多数量的第三公共线313,有利于增多公共电压的导通路径,减小第一子显示区AA1内的公共电压的压降,改善显示区AA内不同位置的亮度一致性。
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15所示,第一类连接线21至少还包括第四连接线214和第五连接线215,第四连接线214和第五连接线215与不同的信号线1电连接。沿第一方向h1,第四连接线214的第二子连接线2102和第五连接线215的第二子连接线2102位于透光区TA的两侧。
如图3和图15所示,第一类公共线31还包括第四公共线314。第四公共线314位于第四连接线214的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第五连接线215的第一子连接线2101之间。第四公共线314的设置可以增多公共电压的导通路径,进一步减小公共电压的压降。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四连接线214所连接的信号线1和第五连接线215所连接的信号线1可以被同一个透光区TA截断,第四连接线214的第二子连接线2102和第五连接线215的第二子连接线2102之间可以包括一个透光区TA。或者,如图15所示,第四连接线214所连接的信号线1和第五连接线215所连接的信号线1可以分别被不同的透光区TA截断,第四连接线214的第二子连接线2102和第五连接线215的第二子连接线2102之间可以包括至少两个透光区TA。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15所示,与第四连接线214电连接的信号线1和与第五连接线215电连接的信号线1不相邻。
如图3和图15所示,第四公共线314沿第一方向h1延伸。第一类连接线21中与第四公共线314的延伸方向不同的子连接线与第四公共线314不交叠。
结合图17所示,图17为图15中区域Q5的一种简化放大示意图,显示区AA还包括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组42,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组42包括沿第四公共线314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1,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其中部分像素驱动电路101与第四连接线214的第一子连接线2101交叠,令另一部分像素驱动电路101与第四公共线314交叠,令还一部分像素驱动电路101与第五连接线215的第一子连接线2101交叠。第四连接线214的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第四公共线314之间具有第三缝隙303,第五连接线215的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第四公共线314之间具有第四缝隙304。
如图3和图15所示,第四公共线314与部分第一公共线311交叉电连接。第四公共线314与沿第二方向h2延伸的第二公共线312错开。如图15所示,第四公共线314和部分第三公共线313交叉电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18所示,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透光区TA包括至少两个子透光区TA1。可选的,两个子透光区TA1可以沿第一方向h1排列。
如图18所示,显示面板包括位于相邻两个子透光区TA1之间的第二非显示区NA2;在后续设置感光器件时,可以将部分感光器件与第二非显示区NA2设置为至少部分交叠,以令外界环境光可以经过第二非显示区NA2射入对应第二非显示区NA2设置的感光器件。
示例性的,如图18所示,第一类公共线31包括第五公共线315,第五公共线315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非显示区NA2。
示例性的,第五公共线315包括沿第一方向h1延伸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或沿第二方向h2延伸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图18以第五公共线315包括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第二子公共线3102作为示意,至少部分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第二子公共线3102交叉电连接。
第五公共线315可以增多公共电压在透光区TA周围的导通路径,减小公共电压的压降,可以进一步改善显示区AA中不同位置的显示一致性。
可选的,如图19所示,图19为图18中第二非显示区的一种简化放大示意图,第二非显示区NA2包括虚拟像素5,虚拟像素5不用于发光。可选的,虚拟像素5包括像素驱动电路101和/或发光元件。
在虚拟像素5包括像素驱动电路101时,示例性的,虚拟像素5中的像素驱动电路101的结构与上述显示区AA中的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101的结构相同,即,虚拟像素5中的像素驱动电路101也包括如图3所示的第一晶体管至第七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其中,各个像素驱动电路101可以和显示区AA中的像素驱动电路101采用相同的布线方式。虚拟像素5中像素驱动电路101的设置可以提高显示面板中不同区域的图案密度的均匀性。
如图19所示,沿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h3,虚拟像素5和第五公共线315部分交叠。具体的,虚拟像素5中的像素驱动电路101和第五公共线315部分交叠。如此设置,在减小公共电压的压降的同时,可以合理利用第二非显示区NA2内的空间,以避免第五公共线315的设置减小第二非显示区NA2内的光线透过率,可以使更多的外界环境光透过第二非显示区NA2进入感光元件中。
示例性的,结合图5和图19所示,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相邻两条第二子公共线3102的间距W11小于等于显示区AA中的相邻两条第二子公共线3102的间距W12。和/或,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相邻两条第一子公共线3101的间距W21小于等于显示区AA中的相邻两条第一子公共线3101的间距W22。图19以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相邻两条第一子公共线3101的间距W21小于显示区AA中的相邻两条第一子公共线3101的间距W22。以及,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相邻两条第二子公共线3102的间距W11小于显示区AA中的相邻两条第二子公共线3102的间距W12作为示意。在第二非显示区NA2,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与其交叉的至少部分第二子公共线3102电连接。
如此设置,可以充分利用第二非显示区NA2的空间,增大第五公共线315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或第二子公共线3102在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的密度,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多公共电压的导通路径,以进一步减小公共电压的压降,改善显示区中各位置处的显示一致性。
如图19所示,在第二非显示区NA2,相邻两条第一子公共线3101的间距W21小于等于一个像素驱动电路101在第二方向h2上的高度L2。相邻两条第二子公共线3102的间距W11小于等于一个像素驱动电路101在第一方向h1上的宽度L1。示例性的,在第二非显示区NA2,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相邻两条第一子公共线3101与同一个像素驱动电路101的不同位置处交叠,令相邻两条第二子公共线3102与同一个像素驱动电路101的不同位置处交叠,以增加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的公共线的密度。
如图18所示,第五公共线315中的相邻两条第一子公共线3101中的其中一条第一子公共线3101的延长线能够经过显示区AA的部分第一子公共线3101,在图18和图19中将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的这部分第一子公共线标记为3101_1。另一条第一子公共线3101的延长线不经过显示区AA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在图18和图19中将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的这部分第一子公共线标记为3101_2。
示例性的,如图18所示,部分第五公共线315从显示区AA延伸至第二非显示区NA2。以两个子透光区TA1沿第一方向h1排布为例,如图18所示,第五公共线315中的部分第二子公共线3102从显示区AA延伸至第二非显示区NA2,在图18和图19中将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的这部分第二子公共线标记为3102_1。
示例性的,如图20所示,图20为与图19对应的一种布线示意图,第二非显示区NA2包括第一扫描线S1、第二扫描线S2、发光控制信号线E、数据线Data、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第三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第四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第一子电源电压线PVDD1和第二子电源电压线PVDD2。
在第二非显示区NA2,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第一子公共线3101_1与上述第一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1或第二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1交叠;和/或,令第二子公共线3102_1与上述第三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12或第四子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22交叠,以在提高第二非显示区NA2的光线透过率的同时,使第二非显示区NA2内的布线与显示区AA内的布线具有相同的布线环境。在制作显示面板时,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_1和上述显示区AA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可以通过同一道工艺形成。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_1和上述显示区AA中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可以通过同一道工艺形成。
如图18所示,第五公共线315中的另一部分第二子公共线3102截止于第二非显示区NA2的边缘,即,这部分第二子公共线3102未延伸至显示区AA。在图18、图19和图20中将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的这部分第二子公共线标记为3102_2。第二子公共线标记为3102_2的设置可以增多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的公共电压的导通路径。
可选的,结合图6和图20所示,虚拟像素5不包括连接电极103中的至少部分,以使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的发光元件和像素驱动电路之间的连接断开,使虚拟像素5中的发光元件不发光。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第五公共线315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_1、第一子公共线3101_2、第二子公共线3102_1、第二子公共线3102_2中的至少一者与显示区AA中的连接电极103的至少部分同层设置,以避免在显示面板中增加新的膜层,减薄显示面板的厚度。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第五公共线315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_1、第一子公共线3101_2均和显示区AA中的第二子连接电极1032同层设置。结合图11、图20和图21所示,图21为图20中的第四金属层M4的俯视示意图,其中,以令第五公共线315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_1和第一子公共线3101_2与显示区AA中的第二子连接电极1032同层设置于第四金属层M4作为示意。结合图13和图22所示,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二非显示区的截面示意图,在第二非显示区NA2,第五绝缘层IS5不包括位于第一子公共线3101_2和上述第一子连接电极1031之间的通孔。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_2的延长线经过显示区AA中的多个沿第一方向h1排列的第二子连接电极1032。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第五公共线315中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_1、第二子公共线3102_2均和显示区AA中的第三子连接电极1033同层设置。结合图12、图20和图23所示,图23为图20中的第五金属层M5的俯视示意图,其中,以令第五公共线315中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_1和第二子公共线3102_2与显示区AA中的第三子连接电极1033同层设置于第五金属层M5作为示意。示例性的,结合图20、图22和图2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第二子公共线3102_2通过贯穿第六绝缘层IS6(图20和图23未示出)的第六通孔K6与第一子公共线3101_2电连接。第六通孔K6与上述第四通孔K4在同一道工艺中形成。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_2的延长线经过显示区AA中多个沿第二方向h2排列的第三子连接电极1033。
如图22所示,在第二非显示区NA2,平坦层PLN和钝化层PV不包括位于第二子公共线3102_2和第一电极1021之间的通孔,以避免虚拟像素5中的发光元件102与第二子公共线3102_2电连接。
或者,如图24所示,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非显示区的截面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虚拟像素5不包括发光元件,令第五公共线315的至少部分与显示区AA中的发光元件的电极同层设置。可选的,结合图13和图2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第五公共线315与发光元件102的第一电极1021同层设置,即,令第五公共线315设置于第六金属层M6,以避免在显示面板中增加新的膜层,减薄显示面板的厚度。
示例性的,如图25所示,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连接线还包括第二类连接线22,第二类连接线22位于第二非显示区NA2靠近子透光区TA1的一侧,第二类连接线22部分环绕子透光区TA1。第二类连接线22可以连接被子透光区TA1截断的信号线1。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图示画面的简洁,在图25中仅示出了连接线和信号线,未示出公共线和像素驱动电路等其他结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二类连接线22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NA2靠近子透光区TA1的一侧,可以减少设置在显示区AA中的第一类连接线21的数量,从而可以在显示区AA中为公共线的设置留出更多的空间,有利于增加显示区AA中的公共线的数量,减小公共电压的压降。示例性的,第二类连接线22可以位于子透光区TA1和上述虚拟像素(图25未示出)之间。
示例性的,如图1、图3和图15所示,第一非显示区NA1包括公共总线6,公共总线6与多条上述第一类公共线31电连接。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第三子非显示区NA13和第四子非显示区NA14均包括上述公共总线6。可选的,公共总线6可以与绑定区BA中的焊盘电连接,以使驱动芯片所传输的公共电压通过公共总线6传输到位于显示区AA内的第一类公共线31。
示例性的,如图26所示,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第一类连接线21的部分和第一类公共线31的部分均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以减小第一类连接线21和第一类公共线31在显示区AA中所占用的空间,降低显示区AA内的布线难度。
示例性的,如图26所示,在第一非显示区NA1,沿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h3,第一类公共线31和第一类连接线21部分交叠,以提高第一非显示区NA1的空间利用率,减小第一非显示区NA1的宽度。
示例性的,如图26和图27所示,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类公共线32,第二类公共线32位于透光区TA靠近显示区AA的一侧,第二类公共线32至少部分环绕透光区TA。第二类公共线32位于透光区TA和显示区AA之间,第二类公共线32与第一类公共线31电连接。第二类公共线32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多公共电压在透光区TA周围的导通路径,减小公共电压的压降。且,第二类公共线32无需占用显示区AA的空间,有利于降低显示区AA的布线难度。
示例性的,第二类公共线32和与其电连接的部分第一类公共线31同层设置;二者接触电连接。或者,沿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h3,第二类公共线32和至少部分第一类公共线31之间包括绝缘层,绝缘层包括通孔,第二类公共线32和部分第一类公共线31通过通孔电连接。
结合图27和图28所示,图28为图27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第一类公共线31包括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第二子公共线3102,第一子公共线3101沿第一方向h1延伸,第二子公共线3102沿第二方向h2延伸。图27和图28以信号线1、第二子公共线3102和第二子连接线2102同层设置于上述第五金属层M5,第一子公共线3101、第一子连接线2101和第二类公共线32同层设置于上述第四金属层M4作为示意。第二类公共线32和第一类公共线31之间的绝缘层包括上述第六绝缘层IS6。第六绝缘层IS6包括用于连接第二类公共线32和第二子公共线3102的第七通孔K7。
可选的,如图26和图27所示,第二类公共线3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形状包括圆环形。
或者,如图29和图30所示,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0为图29中区域Q6的一种简化放大示意图,第二类公共线3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形状包括锯齿形。示例性的,如图30所示,第二类公共线32包括多条第一子公共线3201和多条第二子公共线3202,第一子公共线3201沿第一方向h1延伸,第二子公共线3202沿第二方向h2延伸,二者交叉电连接。第一子公共线3201和第二子公共线3202均位于显示区AA和透光区TA之间。如图30所示,相邻设置的第一子公共线3201和第一子公共线3101电连接,二者之间不包括缝隙。相邻设置的第一子公共线3201和第一子连接线2101间隔设置。
示例性的,如图31所示,图31为图1中区域Q7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公共线还包括第三类公共线33,第三类公共线33位于边缘连接线远离透光区TA的一侧。第三类公共线33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多公共电压在远离焊盘区BA的区域内的导通路径,有利于改善显示区AA中不同区域内的显示一致性。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第三类公共线33位于边缘连接线远离透光区TA的一侧,即,在第三类公共线33的位置处不设置上述第一类连接线21,可以降低第三类公共线33的布线难度,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良率。
示例性的,第三类公共线33包括沿第一方向h1延伸的第一子公共线3301和/或沿第二方向h2延伸的第二子公共线3302。图31以第三类公共线33包括沿第一方向h1延伸的第一子公共线3301和沿第二方向h2延伸的第二子公共线3302作为示意。
示例性的,第三类公共线33可以和部分上述第一类公共线31电连接。第三类公共线33与边缘连接线不交叉。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显示区AA包括位于透光区TA和绑定区BA之间的第一区域Q81和第二区域Q82,第一区域Q81与绑定区BA的距离大于第二区域Q82与绑定区BA的距离,上述第一区域Q81包括第三类公共线33,第二区域Q82可以不设置第三类公共线。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第一类公共线31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第三类公共线33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301同层设置,令第一类公共线31中的第二子公共线3102和第三类公共线33中的第二子公共线3302同层设置,以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工序,减少显示面板中的膜层数量。
可选的,如图3所示,第一类公共线31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第二子公共线3102通过第一连接孔71电连接;第一连接孔71贯穿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第二子公共线3102之间的绝缘层。
如图31所示,第三类公共线33中的第一子公共线3301和第二子公共线3302通过第二连接孔72电连接;第二连接孔72贯穿第一子公共线3301和第二子公共线3302之间的绝缘层。
示例性的,在第一子公共线3101和第一子公共线3301位于上述第四金属层M4,第二子公共线3102和第二子公共线3302位于上述第五金属层M5时,第一连接孔71和第二连接孔72贯穿上述第五绝缘层IS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连接孔71中至少部分第一连接孔71的排列方向和多个第二连接孔72中至少部分第二连接孔72的排列方向平行;和/或,同一方向上,至少部分相邻两个第一连接孔71的距离与至少部分相邻两个第二连接孔72的距离相同。示例性的,结合图3和图3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至少部分第二连接孔72经过平移后与上述部分第一连接孔71重合,以提高显示区AA中不同位置处的连接孔的分布均一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32所示,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0。其中,显示面板10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32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可选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对应透光区TA设置的感光元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3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透光区;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包围所述透光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
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多条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用于连接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透光区的两侧的信号线;所述连接线包括多条第一类连接线,所述第一类连接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类连接线包括边缘连接线,所述边缘连接线为所述第一类连接线中与所述透光区的距离最大的所述第一类连接线;
公共线,所述公共线包括第一类公共线,所述第一类公共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且,所述第一类公共线的部分位于所述边缘连接线靠近所述透光区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公共线包括第一公共线,所述第一公共线与所述边缘连接线绝缘交叉;
所述显示区包括沿所述第一公共线的延伸方向相邻排列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均位于所述边缘连接线靠近所述透光区的一侧;
所述第一公共线与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交叠;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类连接线中与所述第一公共线平行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公共线包括第二公共线;所述第二公共线与所述边缘连接线绝缘交叉;
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组,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组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公共线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像素驱动电路;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组和所述第二公共线交叠,且,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组与所述第一类连接线中与所述第二公共线平行的部分不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条所述第一类连接线至少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中与所述第二公共线平行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三连接线中与所述第二公共线平行的部分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接线和所述第一连接线中与所述第二公共线平行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线和所述第三连接线中与所述第二公共线平行的部分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公共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中与所述第二公共线平行的部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公共线和所述第一连接线中与所述第二公共线平行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连接线和所述第三连接线中与所述第二公共线平行的部分之间的距离;
和/或,
所述第二公共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中与所述第二公共线平行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连接线和所述第三连接线中与所述第二公共线平行的部分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透光区;
所述公共线还包括第三公共线,所述第三公共线的至少部分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之间,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包括a个沿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的排列方向排列的像素驱动电路、x条沿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的排列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一连接线和y条沿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的排列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三公共线;其中,x+y≤a;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的排列方向包括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部分环绕所述显示区;
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相邻的所述透光区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透光区靠近另一所述透光区的一侧,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透光区靠近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端的距离小于与所述第二端的距离;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类连接线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一非显示区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连接线至少包括第四连接线和第五连接线,所述透光区位于所述第四连接线和所述第五连接线之间;
所述第一类公共线还包括第四公共线,所述第四公共线位于所述第四连接线和所述第五连接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区包括至少两个子透光区;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子透光区之间的第二非显示区;
所述第一类公共线包括第五公共线,所述第五公共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部分所述第五公共线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二非显示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另一部分所述第五公共线截止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边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电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
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所述第五公共线和截止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边缘的所述第五公共线同层且相邻,且,二者的距离小于等于一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括虚拟像素,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虚拟像素和所述第五公共线部分交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连接电极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电路通过所述连接电极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虚拟像素不包括连接电极;
所述第五公共线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连接电极同层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像素包括发光元件;所述虚拟像素不包括发光元件;所述第五公共线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子像素中的所述发光元件的电极同层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线还包括第二类连接线,所述第二类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靠近所述子透光区的一侧,所述第二类连接线部分环绕所述子透光区。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至少部分环绕所述显示区;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括公共总线,所述公共总线与多条所述第一类公共线电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连接线的部分和所述第一类公共线的部分均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一类公共线和所述第一类连接线部分交叠。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连接线包括相互交叉电连接的第一子连接线和第二子连接线;
所述第一类公共线包括相互交叉电连接的第一子公共线和第二子公共线;
所述第一子连接线和所述第一子公共线相互平行且同层设置;
所述第二子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子公共线相互平行且同层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类公共线,所述第二类公共线位于所述透光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类公共线至少部分环绕所述透光区;所述第二类公共线与所述第一类公共线电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类公共线和与其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类公共线同层设置;
或者,
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二类公共线和所述第一类公共线之间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通孔,所述第二类公共线和所述第一类公共线通过所述通孔电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类公共线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形状包括锯齿形或圆环形。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一电源电压线、第二电源电压线和参考电压线;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用于传输第一电源电压,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用于传输第二电源电压,所述参考电压线用于传输参考电压;
所述公共线所传输的信号包括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电压、参考电压中的任意一种。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线还包括第三类公共线,第三类公共线的部分位于所述边缘连接线远离所述透光区的一侧。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线包括相互交叉电连接的第一子公共线和第二子公共线;
所述第一类公共线中的所述第一子公共线和所述第二子公共线通过第一连接孔电连接;
所述第三类公共线中的所述第一子公共线和所述第二子公共线通过第二连接孔电连接;
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排列方向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的排列方向平行;和/或,同一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距离相同。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线包括数据线;
所述第一类连接线包括相互交叉电连接的第一子连接线和第二子连接线;
所述第二子连接线和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子连接线和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与第一节点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屏蔽层,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屏蔽层与所述第一节点至少部分交叠。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屏蔽层与所述第一子连接线同层设置。
3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310096485.8A 2023-01-20 2023-01-2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1371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6485.8A CN116137119A (zh) 2023-01-20 2023-01-2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8/541,300 US20240114738A1 (en) 2023-01-20 2023-12-15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6485.8A CN116137119A (zh) 2023-01-20 2023-01-2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37119A true CN116137119A (zh) 2023-05-19

Family

ID=86333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96485.8A Pending CN116137119A (zh) 2023-01-20 2023-01-2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14738A1 (zh)
CN (1) CN116137119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1981A1 (en) * 1996-12-27 2001-08-09 Tsunenori Yamamoto Active matrix address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3176320A (zh) * 2011-12-22 2013-06-2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横向排列的像素结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3185996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横向排列的rgbw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04714695A (zh) * 2015-03-31 2015-06-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0121771A (zh) * 2017-09-04 2019-08-13 首尔半导体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该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KR20200076061A (ko) * 2018-12-19 2020-06-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1710239A (zh) * 2020-06-17 2020-09-2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834410A (zh) * 2019-04-15 2020-10-2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3410257A (zh) * 2021-06-15 2021-09-1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48776A (zh) * 2022-06-30 2022-10-04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295604A (zh) * 2022-09-06 2022-11-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602091A (zh) * 2022-09-06 2023-01-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C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1981A1 (en) * 1996-12-27 2001-08-09 Tsunenori Yamamoto Active matrix address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3176320A (zh) * 2011-12-22 2013-06-2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横向排列的像素结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3185996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横向排列的rgbw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04714695A (zh) * 2015-03-31 2015-06-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0121771A (zh) * 2017-09-04 2019-08-13 首尔半导体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该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KR20200076061A (ko) * 2018-12-19 2020-06-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1834410A (zh) * 2019-04-15 2020-10-2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1710239A (zh) * 2020-06-17 2020-09-2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410257A (zh) * 2021-06-15 2021-09-1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48776A (zh) * 2022-06-30 2022-10-04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295604A (zh) * 2022-09-06 2022-11-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602091A (zh) * 2022-09-06 2023-01-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C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14738A1 (en)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428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1732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6620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78585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9658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13347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804176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93154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2037600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4004083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361228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1916488A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514877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54049A1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2364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3319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425046A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N11613711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53512B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11338019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43485B (zh) 显示面板
WO2022001208A1 (zh) 显示模组、显示屏和终端
CN11534644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40196680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4016416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