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32A - 空气循环式电冰箱 - Google Patents

空气循环式电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32A
CN1179532A CN 97111634 CN97111634A CN1179532A CN 1179532 A CN1179532 A CN 1179532A CN 97111634 CN97111634 CN 97111634 CN 97111634 A CN97111634 A CN 97111634A CN 1179532 A CN1179532 A CN 11795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efrigerating chamber
opening
air duct
ai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71116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龙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iaDaewo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971116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5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它没有传统的其中形成空气通道的隔离部件,所以装配起来既容易又快捷,并且冷冻室和冷藏室的空间利用率高。蒸发器和风机安装在一个风道组件上。风道组件具有一条主风道、一个风道盖、一个风道隔热件和空气导向管。在主风道内形成空气通道。空气导向管的一端插在对应的空气通道内并与之连通,各空气导向管的另一端插在冷藏室的各开口内,以便与冷藏室连通。风道盖具有一个开口与冷冻室连通。

Description

空气循环式电冰箱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冰箱,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冷却风道并且该冷却风道能很容易和很快速地安装在电冰箱的内箱中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
总的说来,电冰箱用于在冷冻或冷藏状态下长时期贮存食品。
按冷却方法可将电冰箱分成直接冷却式电冰箱和间接冷却式(或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在直接冷却式电冰箱中,由于蒸发器直接安装在冷冻室或冷藏室内,贮存的食品与蒸发器之间可实现直接而且有效的热交换。然而,在直接冷却式电冰箱中,食品的冷却速度依它们的贮存位置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在电冰箱内产生的霜很难除去。因此,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广泛地用作家用电冰箱,特别是用作大型电冰箱。
在空气循环式电冰箱中,蒸发器安装在一条空气通道内而不是安装在冷冻室或冷藏室内。空气流过空气通道时,由蒸发器对其进行冷却,然后风机将冷空气吹出并引入冷冻室或冷藏室内,在完成与贮存的食品的热交换后再回到蒸发器。
将由蒸发器冷却后的空气引入冷冻室和冷藏室,以使各室的温度维持在预定值,这样,食品可在理想状态下贮存,空气从各室排出后又通过空气通道返回蒸发器。
在1987年11月10日颁布给Thompson等人的题目为“家用电冰箱空气流动系统”的美国专利US4,704,874、1988年2月14日颁布给James L.Schulze的题目为“自动除霜电冰箱”的美国专利US4,741,175以及1995年7月18日颁给Cho等人并转让给本发明人的题目为“具有独立温控的多室电冰箱”的美国专利5,433,086中公开了上述空气通道的一些实例。
下文中将解释一种传统的特别是具有两个风机的空气循环电冰箱,其中一个风机用于冷冻室,另一个用于冷藏室,并且还将解释这种电冰箱的结构及其空气循环。
图1至图3表示一个传统空气循环电冰箱。图1是用于说明电冰箱的冷空气循环的纵剖视图。图2和图3是用于说明电冰箱装配过程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1,这种传统的空气循环电冰箱包括一个外箱40和一个其内形成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内箱80。冷冻室40由内箱10的上表面和侧表面、冷冻室壳体14和隔板20的上表面所限定。冷藏室30位于下方并由隔板20将它与冷冻室10隔开。隔板20用隔热材料制成或用隔热材料填充,以减小冷冻室10和冷藏室30之间的热交换。在隔板20内形成分别用于在冷冻室10和冷藏室30内排出冷空气的第一和第二空气通道60和62。蒸发器50安装在冷藏室壳体14的后表面与外箱40之间的位置上。空气在通过蒸发器时被冷却。在蒸发器50的上方位置设置第一和第二风机70A和70B,它们用于将在蒸发器50内冷却的空气分别输送到冷冻室10和冷藏室30内。在冷冻室10和冷藏室30之间的隔板20内形成第一和第二冷风通道60和62,从冷冻室10和冷藏室30中分别排出的冷风通过这两条冷风通道流回到蒸发器50中。在第一和第二冷风通道60和62后侧位置处形成第三冷风通道64,它为冷风提供一条通道,使经第一和第二冷风通道60和62排出的冷风在该通道内混合并通过该空气通道返回到蒸发器50。在蒸发器50和外箱40之间安装一条第四冷风通道66,以使冷风通过该通道流到冷藏室30内。
蒸发器50产生的冷风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风机70A和70B被送入冷冻室10和冷藏室30的内部。进入冷冻室10的冷风与贮存的食品进行热交换,并且通过形成于冷冻室10底部表面上的第一冷风入口12流入第一冷风通道60,然后经第一冷风通道60排出。通过第四冷风通道66流入冷藏室30内的冷风在与贮存在冷藏室30内的食品进行热交换后,经形成于冷藏室30上表面的第二冷风入口32和第二冷风通道62排出冷藏室。通过第一和第二冷风通道60和62排出的冷风在第三冷风通道64内混合并流入蒸发器50,以便再进行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冷风中的水分转变成霜并附着在蒸发器50上。利用安装在蒸发器50下方的加热器68将蒸发器上的霜加热成水,这些水经安装在第三冷风通道68下方的排水管69排到电冰箱外部。
图2和图3是用于分别说明电冰箱内外箱的装配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2和图3,下面将解释传统空气循环式电冰箱的装配过程。首先,将设置有第一和第二空气通道60和62的隔板插入冷冻室10的下表面与冷藏室30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内。
将第四空气通道安装在内箱80的后部表面上。再将内箱组件装配到电冰箱的凸缘内,然后将蒸发器装配到内箱80的后壁的前表面上。用螺栓将外箱后板42安装在外箱40上,然后,将分别用于向冷冻室和冷藏室引入冷风的第一和第二风机70A和70B安装在蒸发器50上侧的冷冻室10后壁上。再将用于在冷冻室10与蒸发器50之间绝热的隔热件15安装在蒸发器50的前部。
然而,在上述传统电冰箱中,由于空气通道90、蒸发器50、隔热件15和冷冻室壳体是分别装配的,因此电冰箱的装配过程既复杂又费时。此外,在这种电冰箱中,还须在冷冻室10和冷藏室30之间再设置具有第一和第二空气通道60和62的隔板20。另外,由于在冷冻室10和冷藏室30之间需要一个空间来插入隔板20,所以冷冻室和冷藏室的空间利用率不高。
另一方面,隔板20的隔热材料的传热系数是常用作隔热层的聚氨酯的两倍,所以不能有效地实现冷冻室与冷藏室之间的隔热。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缺陷。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在这种电冰箱中不使用传统的其内形成空气通道的独立隔板,所以它可很容易和很快地装配起来,并且冷冻室和冷藏室空间利用率较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它包括:一个外箱,它基本上是一个前侧敞开的箱形体;一个内箱,它设在外箱内并基本上是一个前侧敞开的箱形体,该内箱具有一个上部空间和一个下部空间,它们由与它们整体地形成的并填充有隔热材料的隔离部分所限定,下部空间形成冷藏室,并且在内箱和外箱之间填充隔热材料;一个设在上部空间的冷冻室壳体;由内箱的上表面、内箱的侧表面和隔离部分的上表面在上部空间内限定的一个冷冻室;一个蒸发器,它安装在上部空间和冷冻室壳体的后侧,用于利用制冷循环来冷却空气;第一和第二风机,它们安装在蒸发器上方,用于分别将冷空气吹入冷冻室和冷藏室;以及一个风道组件,它用于提供空气通道,冷风通过该空气通道被送入冷冻室和冷藏室。
为了达到较好的隔热效果,隔热材料最好使用聚氨酯。
冷冻室具有位于其后壁上部的第一开口,第一风机通过该第一开口将冷空气送入冷冻室;并具有分别位于靠近其下表面各后角处的第二开口,在冷冻室内循环的冷空气通过该第二开口返回到蒸发器。冷藏室具有位于其各侧壁上的第三开口,第二风机通过该第三开口将冷空气送入冷藏室;并具有位于其后壁上部的第四开口,在冷藏室内循环的冷空气通过该第四开口返回到蒸发器。
风道组件具有一条主风道,蒸发器安装在该主风道上;以及一个风道盖,它与主风道相接合,第一和第二风机安装在风道盖的后侧。主风道具有从主风道的上端分叉并延伸到主风道下端的空气通道,以使冷空气通过该空气通道流到冷藏室,并具有用于与风道盖相接合的、形成于主风道上、右和左边缘的接合部分。
风道组件还具有一个这样插在空气通道内的风道隔热件,使其上表面与主风道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以减小蒸发器与主风道的空气通道内的冷空气之间的热传递。风道组件还可包括右和左空气导向管,在风道组件内,各空气导向管的第一端插在主风道的右和左下角部分的对应空气通道内并与该空气通道相连通,各空气导向管的第二端插在冷藏室的各个第三开口内,以便与冷藏室连通。
风道盖具有位于该风道盖左上部的第五开口,该第五开口与第一开口相连并连通;位于风道盖的下部各侧的第六开口,它们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开口相连并连通;以及位于风道盖下部中间位置的第七开口,它们与第四开口相连并连通。
在主风道的接合部分分别形成有孔,风道盖在位于与接合部分相对应位置处分别具有用于与接合部分的对应孔相接合的钩形件。
风道组件还包括一个风道盖隔热件,它连接在风道盖的后表面上,以使风道盖与蒸发器隔热,从而可防止风道盖的表面结霜。风道盖隔热件的下部各侧具有第八开口,该开口与形成于风道盖上的各对应的第六开口相连并连通;及位于风道盖隔热件下部中间位置处的第九开口,该开口与形成于风道盖上的第七开口连接并连通。
首先,用螺栓将蒸发器安装在形成于主风道两侧上部和下部的通孔上,然后将第一和第二风机安装在已装有蒸发器的主风道内。将各空气导向管的一端插在主风道的右和左下角部分处的空气通道内,而其另一端插在形成于冷藏室右和左侧壁的第三开口内。当将风道盖隔热件安放在主风道与风道盖之间后,风道盖便与主风道相接合。
本发明的电冰箱不需要传统的其内形成空气通道的隔离部件,因此能将它很容易并很迅速地装配起来。此外,在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用一个填充有绝热材料的隔离部分来取代传统的隔离部件,因而可将这两个室有效地绝热。
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之后,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将变得更清楚。
图1是用于说明传统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的结构和空气循环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装配到图1所示的电冰箱内箱上的各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表示装配到图1所示的电冰箱内箱上的各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表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的纵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风道组件与图4所示的电冰箱内箱的后表面上的连接情况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表示风道组件的部件装配到图4所示的电冰箱内箱的后表面上的情况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表示图6中所示的主风道和该风道组件的风道隔热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空气导向管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表示图6中所示的风道盖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表示图6中所示的风道盖隔热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电冰箱的冷冻室内空气循环的纵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的冷藏室内空气循环的纵剖视图。
下文将对照附图详细解释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空气循环电冰箱。
图4是表示本发明电冰箱的纵剖视图,图5是示意地表示图4的电冰箱的风道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4和图5,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200包括一个外箱140和一个安装在外箱140内部从而构成冷冻室110和冷藏室130的内箱180。安装在外箱140里的是一个大体呈箱状的内箱,其前侧敞开并具有一个与它一起整体形成的隔离部分120,在该内部空间中,由隔离部分120将其分隔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冷冻室110由内箱180的上表面和侧表面、冷冻室壳体114和隔离部分120的上表面围成的上部空间所限定,在冷冻室壳体114的后侧安装一个蒸发器150、第一风机170A和第二风机170B。在内箱180和外箱140之间以及在内箱180的隔离部分120内填充有隔热材料,以便减小冷冻室110和冷藏室130之间以及它们与电冰箱200外部之间的热传递。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为了达到隔热效果,采用聚氨酯作为隔热材料。利用制冷循环来冷却空气的蒸发器安装在冷冻室壳体114与外箱140之间。在蒸发器150上方位置处安装了第一风机170A和第二风机170B,它们用于将通过蒸发器150产生的冷空气吹送到冷冻室110和冷藏室130内。在蒸发器150的后侧设置了一个风道组件159,该组件为通过蒸发器150形成的冷空气提供一条通路,以便将冷空气由该通路送入冷冻室110和冷藏室130。
如图5中所示,在冷冻室110后壁上部的一侧形成第一开口181,第一风机170A使流过蒸发器150的空气通过该第一开口流入冷冻室110;在靠近冷冻室110下表面的两个后角处分别形成第二开口182A和182B,在冷冻室110内循环的空气通过该第二开口回到蒸发器150。在冷藏室130的右和左壁上分别形成第三开口183A和183B,由蒸发器150冷却的空气通过该第三开口进入冷藏室130。在冷藏室130后壁的上部形成第四开口184,在冷藏室130内循环的空气通过该第四开口回到蒸发器150。
图6至图10表示本发明的风道组件。参见这些图,风道组件159为冷空气循环提供通路,该组件包括蒸发器150、第一风机170A和第二风机170B。风道组件159安装在内箱180内并位于冷冻室壳体114的后侧。
请特别参见图6,本发明电冰箱200的风道组件159包括主风道160、风道隔热件161、右和左导向管165A和165B、蒸发器150、风道盖190、风道盖隔热件115以及第一和第二风机170A和170B。
如图7所示,主风道160基本上是一块矩形板,在主风道160内形成空气通道164A和164B,它们是分岔的并从主风道160的上端延伸到主风道的下端,这样,蒸发器150中形成的冷空气通过它流到冷藏室130。通过使风道盖190的钩形件191与形成在主风道160的上、右和左边缘的接合部分162A、162B、162C、162D、162E、162F和162G相接合将主风道160固定在风道盖190上。利用螺栓将蒸发器150固定在形成在主风道160两侧的上下部分的通孔163上。右和左空气导向管165A和165B向上插入在主风道160内形成的空气通道164A和164B中。风道隔热件161插在空气通道164A,164B中,使风道隔热件161的上平面与主风道160的上平面相齐平。风道隔热件161的传热系数应当足够小,以最大限度地减小蒸发器150与空气通道164A和164B中的冷空气之间的热传递,所以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采用了聚氨酯,以满足上述需要。
如图8中所示,右和左空气导向管165A和165B是对称设置的。每个空气导向管165A和165B的一端分别从主风道160的右下角和左下角部分插入空气通道164A和164B内并与之连通,另一端分别插入形成在冷藏室130的右侧壁和左侧壁上的第三开口183A和183B内并与之连通。
图9表示本发明的空气循环形式电冰箱的风道盖。风道盖190的左上部分形成与内箱180的第一开口181相连并连通的第五开口195。用于将流过蒸发器150的空气引入冷冻室110内的第一风机170A安装在风道盖190的后侧。在风道盖190两侧的下部形成第六开口196A和196B,它们分别与位于冷冻室110下表面后侧处的第二开口182A和182B相连并相通。在风道盖190的右上部的后侧安装用于将蒸发器150形成的冷空气引入冷藏室130的第二风机170B。在风道盖190下部的中间形成第七开口198,它与冷藏室130上表面处的第四开口184相连并相通。通过使风道盖190的钩形件191与形成在主风道160的上、右和左边缘的接合部分162A、162B、162C、162D、162E、162F和162G相接合将主风道160固定在风道盖190上。
图10表示使风道盖与蒸发器绝热的风道盖隔热件。风道隔热件115使风道盖与蒸发器150绝热,因此可防止风道盖190的表面结霜。在风道盖隔热件115的下部两侧形成第八开口118A和118B,它们与风道盖190内形成的第六开口196A和196B相连并相通,在风道盖下部的中间形成第九开口119,它与形成在风道盖190内的第七开口198相连并相通。风道盖隔热件115固定在风道盖190的后表面上。
本发明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200的空气循环过程如下。图11是表示电冰箱的冷冻室内空气循环过程的纵剖视图。参见图11,利用安装在风道盖190上部后侧的第一风机170A将流过蒸发器150的冷空气经风道盖190的第五开口195和内箱180的第一开口181引入冷冻室110。空气在冷冻室110内循环后,经形成于冷冻室110下表面各个后角附近的第二开口182A和182B以及经第六开口196A和196B返回到蒸发器150。
图12是用于说明冷藏室内空气循环过程的纵剖视图。如图12中所示,利用安装在风道盖190内的第二风机170B使流经蒸发器150的冷空气流过形成在主风道160内的空气通道,然后经空气导向管165A和165B流入冷藏室130。流入冷藏室130的空气在冷藏室130内循环后经形成在冷藏室130上表面的第四开口184和风道盖190的第七开口198返回到蒸发器150。
下文将简要地解释本发明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200的装配过程。首先,利用形成在主风道160的两侧上下部位的通孔用螺栓将蒸发器固定。然后将第一和第二风机170A和170B安装在其上固定有蒸发器150的主风道160内。分别将空气导向管165A和165B的一端插入主风道160的右下角和左下角部位的空气通道164A和164B中,将它们的另一端分别插入形成在冷藏室130的右侧壁和左侧壁的第三开口183A和183B中。当将风道盖隔热件115安放在主风道160与风道盖190之间后,风道盖190与主风道160相接合。
如上所述,由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冰箱不需要使用传统的其内形成空气通道的隔离部件,因此装配起来既容易又快捷。此外,用于取代传统隔离件的填充有绝热材料的隔离部分设置在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这样可有效地将这两个室热绝缘。此外,由于本发明的电冰箱内使用的隔热材料其传热系数小于传统使用的隔热材料的传热系数,因此使填充隔热材料的部分要比过去的更薄,从而使两室的空间利用率较高。
尽管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应当理解到,本发明不局限于该优选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由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进行各种改进和变换。

Claims (12)

1.一种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它包括:
一个外箱,它基本上是一个前侧敞开的箱形体;
一个内箱,它设在外箱内并基本上是一个前侧敞开的箱形体,该内箱具有一个上部空间和一个下部空间,它们由与它们整体地形成的并填充有隔热材料的隔离部分所限定,下部空间形成冷藏室,并且在内箱和外箱之间填充隔热材料;
一个冷冻室壳体,它设在上部空间,用于通过内箱的上表面、内箱的侧表面和隔离部分的上表面在上部空间内限定一个冷冻室;
一个蒸发器,它安装在上部空间和冷冻室壳体的后侧,用于利用制冷循环来冷却空气;
第一和第二风机,它们安装在蒸发器上方,用于分别将冷空气吹入冷冻室和冷藏室;以及
一个风道组件,它用于提供空气通道,冷风通过该空气通道被送入冷冻室和冷藏室。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其中冷冻室具有:
第一开口,它位于其后壁上部,第一风机通过该第一开口将冷空气送入冷冻室;以及
第二开口,它们分别位于靠近其下表面各后角处,在冷冻室内循环的冷空气通过该第二开口返回到蒸发器。
3.按照权利要求1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其中冷藏室具有:
第三开口,它们位于其各侧壁上,第二风机通过该第三开口将冷空气送入冷藏室;
第四开口,它位于其后壁上部,在冷藏室内循环的冷空气通过该第四开口返回到蒸发器。
4.按照权利要求1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其中隔热材料包括聚氨酯。
5.按照权利要求1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其中风道组件包括:
一条主风道,蒸发器安装在该主风道上;以及
一个风道盖,它与主风道相接合,第一和第二风机安装在风道盖的后侧。
6.按照权利要求1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其中主风道具有:
空气通道,它从主风道的上端分叉并延伸到主风道下端,以使冷空气通过该空气通道流到冷藏室;以及
接合部分,它形成于主风道的上、右和左边缘并用于与风道盖相接合。
7.按照权利要求5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其中风道组件还包括一个插在空气通道内的风道隔热件,并使其上表面与主风道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以减小蒸发器与主风道的空气通道内的冷空气之间的热传递。
8.按照权利要求5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其中风道组件还包括右和左空气导向管,在风道组件内,各空气导向管的第一端插在主风道的右和左下角部分的各空气通道内并与该空气通道相连通,各空气导向管的第二端插在冷藏室的各个第三开口内,以便与冷藏室连通。
9.按照权利要求5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其中风道盖具有:
第五开口,它位于该风道盖左上部,并与第一开口相连并连通;
第六开口,它们位于风道盖的下部各侧,并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开口相连并连通;以及
第七开口,它位于风道盖下部中间位置,并与第四开口相连并连通。
10.按照权利要求6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其中在主风道的接合部分分别形成有孔,风道盖在位于与接合部分相对应位置处分别具有用于与接合部分的对应孔相接合的钩形件。
11.按照权利要求5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其中风道组件还包括一个风道盖隔热件,它连接在风道盖的后表面上,以使风道盖与蒸发器绝热,从而可防止风道盖的表面结霜。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空气循环式电冰箱,其中风道盖隔热件具有:
第八开口,它们位于风道盖隔热件下部各侧,该开口与形成于风道盖上的相对应的第六开口相连并连通;以及
第九开口,它位于风道盖隔热件下部中间位置处,该开口与形成于风道盖上的第七开口连接并连通。
CN 97111634 1996-06-29 1997-03-25 空气循环式电冰箱 Pending CN11795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111634 CN1179532A (zh) 1996-06-29 1997-03-25 空气循环式电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6120/96 1996-06-29
CN 97111634 CN1179532A (zh) 1996-06-29 1997-03-25 空气循环式电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32A true CN1179532A (zh) 1998-04-22

Family

ID=5171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7111634 Pending CN1179532A (zh) 1996-06-29 1997-03-25 空气循环式电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5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80809B2 (en) 2003-06-23 2015-07-14 Kogasangyo Co., Ltd. Cooling device with a fan, a partition and a multiple air flow colliding aperture in the partition for defrosting purposes
CN105387675A (zh) * 2014-08-20 2016-03-09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80809B2 (en) 2003-06-23 2015-07-14 Kogasangyo Co., Ltd. Cooling device with a fan, a partition and a multiple air flow colliding aperture in the partition for defrosting purposes
CN105387675A (zh) * 2014-08-20 2016-03-09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CN105387675B (zh) * 2014-08-20 2019-08-27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19552A (en) Air-circulated refrigerator
ITTO991047A1 (it) Frigorifero.
JPH06129664A (ja) 冷気貯蔵式空気調和装置
JP5617669B2 (ja) 冷蔵庫
CN1892155A (zh) 冰箱
CN102297556B (zh) 冰箱
CN218096802U (zh) 用于冰箱的内胆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JPH10253243A (ja) 冷蔵庫
CN104634046A (zh) 风冷冰箱
CN1179532A (zh) 空气循环式电冰箱
WO2023217181A1 (zh) 一种冰箱及其风道系统
CN215951876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4581959U (zh)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KR100221144B1 (ko) 간냉식 냉장고
JP2003222466A (ja) 冷蔵庫
JPH10205995A (ja) 冷蔵庫
JP3026314B2 (ja) 冷蔵庫
JPH09280714A (ja) 機械式蓄冷コンテナ蒸発器
JP3172314B2 (ja) 冷蔵庫
CN214581997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9318765U (zh) 制冷设备的出风装置及制冷设备
CN220338779U (zh) 制冷设备
CN2630758Y (zh) 多系统食品冷藏箱
CN218821109U (zh) 蒸发器组件及制冷设备
JP2816083B2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