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1959U -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1959U
CN214581959U CN202023185217.4U CN202023185217U CN214581959U CN 214581959 U CN214581959 U CN 214581959U CN 202023185217 U CN202023185217 U CN 202023185217U CN 214581959 U CN214581959 U CN 214581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making
making unit
water
ice m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852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博
房雯雯
赵向辉
刘煜森
孙永升
陶瑞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852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1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1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1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该制冰单元包括制冰盒、第一加热管、接水盘以及辅助加热丝。制冰盒限定有至少一个制冰槽,用于容置水或冰块。第一加热管至少部分嵌入于所述制冰盒的底部,用于加热所述制冰盒进行脱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下方,用于承接所述第一加热管工作产生的化霜水。辅助加热丝设置于所述接水盘的底壁,以防止加热管工作产生的化霜水在接水盘中被冻结,使得化霜水顺畅地排出制冰单元的外侧,减轻制冰单元的结霜情况并减少每次加热管工作产生的化霜水的水量,形成良性循环,降低制冷系统的工作负荷。

Description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门体上设置有制冰间室的冰箱,大都是将冷冻间室的冷量通过风道导入门体的制冰间室,不仅风道结构复杂、箱体与门体风道对接位置处容易产生凝露、制冰时间长,而且制冰间室容易与冷冻间室串味、影响制成冰块的洁净度。然而,若在门体进行直冷制冰,不仅冷媒管路连接复杂困难、传输距离过长,而且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有效的化霜和排水。
综合考虑,在设计上需要提供一种可实现有效的化霜和排水的直冷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制冰单元。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化霜水顺畅地排出。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制冰单元的结构紧凑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冰盒,限定有至少一个制冰槽,用于容置水或冰块;
第一加热管,至少部分嵌入于所述制冰盒的底部,用于加热所述制冰盒进行脱冰;
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下方,用于承接所述第一加热管工作产生的化霜水;以及
辅助加热丝,设置于所述接水盘的底壁,以防止化霜水在所述接水盘中被冻结。
可选地,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
下盖板,设置于所述辅助加热丝或所述接水盘的下方,以支撑所述接水盘和所述辅助加热丝。
可选地,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
分离器,设置为驱动所述制冰槽内的冰块运动;和
盒盖,设置于所述制冰盒的上方,并将由所述分离器驱动的冰块导向至所述制冰盒的下方;其中
所述下盖板设置为与所述分离器和所述盒盖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下盖板的周向侧壁形成有多个卡块,所述多个卡块卡固于所述接水盘的上端缘,以限定所述接水盘在所述下盖板中沿竖直方向的运动。
可选地,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
换热翅片,设置于所述制冰盒的下方;且
所述下盖板开设有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下盖板的周向侧壁的通风孔,以使所述换热翅片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
可选地,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
换热翅片,设置为将所述第一加热管夹置于其与所述制冰盒之间,并设置于所述接水盘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
制冷管,设置为至少部分嵌入所述换热翅片,以为所述制冰槽和所述换热翅片提供冷量。
可选地,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
第二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换热翅片中,用于加热所述换热翅片进行化霜;且所述第一加热管仅用于加热所述制冰盒进行脱冰。
可选地,所述辅助加热丝设置于所述接水盘的下方;且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
隔热材料,设置于所述辅助加热丝的下方,以减少加热对所述辅助加热丝的下方环境的温度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和
至少一个门体,用于开闭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一个所述门体设置有制冰间室;以及
根据以上任一所述的制冰单元,设置于所述制冰间室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制冰盒的底部嵌入加热管,并在接水盘的底壁设置辅助加热丝,可防止加热管工作产生的化霜水在接水盘中被冻结,使得化霜水顺畅地排出制冰单元的外侧,减轻制冰单元的结霜情况并减少每次加热管工作产生的化霜水的水量,形成良性循环,降低制冷系统的工作负荷。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制冰单元还包括隔热材料和下盖板,通过卡块限定接水盘、辅助加热丝和隔热材料在下盖板中沿竖直方向的运动,可使接水盘、辅助加热丝、隔热材料和下盖板形成一体式组件再一同安装固定,简化了安装定位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冰盒和换热翅片将加热管夹置于其间,并使制冷管至少部分嵌入换热翅片,可使制冰盒和换热翅片同时被化霜或制冷,提高了制冰单元的结构紧凑性,减小了占用空间,特别适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轴测图;
图2是图1中制冰间室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冰单元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图3中接水组件的示意性爆炸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冰单元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100的示意性轴测图;图2是图1中制冰间室122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1和图2,冷藏冷冻装置100可包括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111的箱体110、用于开闭至少一个储物间室111的至少一个门体、以及制冰单元123。在本实用新型中,至少一个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更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门体120可设置有制冰间室122,制冰单元123可设置于制冰单元123内,以提高储物间室111的储物空间。
门体120可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制冰内胆121、以及设置于外壳与制冰内胆121之间的保温层。其中,制冰间室122由制冰内胆121限定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储物间室111可设置有独立的制冰间室122,以便于冷量的传递。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冰单元123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图3中接水组件190的示意性爆炸视图。参见图3和图4,特别地,制冰单元123可包括制冰盒130、制冷管140、第一加热管162、以及接水组件190。
制冰盒130可限定有至少一个制冰槽131,用于容置水或冰块。制冰槽131的数量可为多个,并沿制冰盒130的纵向方向分布。
制冷管140可用于为制冰槽131提供冷量,以形成冰块。在本实用新型中,制冷管140可为冷媒蒸发管,通过柔性软管与制冷系统位于箱体110的部分连通。
第一加热管162可至少部分嵌入于制冰盒130的底部,以加热制冰盒130进行脱冰或化霜。
接水组件190可包括接水盘191和辅助加热丝192。接水盘191可设置于第一加热管162的下方,以承接第一加热管162工作产生的化霜水。
辅助加热丝192可设置于接水盘191的底壁,以防止化霜水在接水盘191中被冻结,使得化霜水顺畅地排出。
辅助加热丝192可设置于接水盘191的下方,以避免产生安全隐患,提高制冰单元123的安全性。
接水组件190还可包括隔热材料194。隔热材料194可设置于辅助加热丝192的下方,以减少加热对辅助加热丝192的下方环境的温度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组件190还可包括下盖板193。下盖板193可设置于辅助加热丝192或接水盘191的下方,以支撑接水盘191和辅助加热丝192。
下盖板193可开设有排水口和过线孔,以使接水盘191内的化霜水经排水口排出、辅助加热丝192经过线孔进行电连接。
下盖板193的周向侧壁可形成有多个卡块1931。多个卡块1931可卡固于接水盘191的上端缘,以限定接水盘191、辅助加热丝192、隔热材料194在下盖板193中沿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可使接水盘191、辅助加热丝192、隔热材料194和下盖板193形成一体式组件再一同安装固定,简化了安装定位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制冰单元123还可包括分离器164和盒盖170。分离器164可设置为驱动制冰槽131内的冰块运动。示例性地,分离器164可包括拨杆和驱动拨杆运动的驱动装置。
盒盖170可设置于制冰盒130的上方,并将由分离器164驱动的冰块导向至制冰盒130的下方。
制冰单元123的下方可设置有储冰盒124,用于承接掉落的冰块。隔热材料194可减少加热管工作对储冰盒124内冰块的影响。
下盖板193可设置为与分离器164的驱动装置和盒盖170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连接,进而固定接水组件190,便于制冰单元123的生产运输。
制冰盒130的一个纵向端部可形成有向下延伸的一个凸起。下盖板193可对应地开设有一个卡口,用于与制冰盒130的凸起卡接,以限定下盖板193在制冰盒130的横向方向上的运动,便于下盖板193与分离器164的驱动装置或盒盖170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冰单元123还可包括设置于制冰盒130的下方的换热翅片150,以将制冷管140的冷量扩散至其周围环境。
换热翅片150在竖直平面的投影可位于下盖板193内,以提高制冰单元123的结构紧凑性。
下盖板193可开设有沿水平方向贯穿下盖板193的周向侧壁的通风孔1932,以使换热翅片150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
换热翅片150可设置为将第一加热管162和制冷管140夹置于其与制冰盒130之间,并设置于接水盘191的上方,以使制冰盒130和换热翅片150同时被化霜或制冷,提高制冰单元123的结构紧凑性,减小占用空间。
制冷管140与制冰盒130之间可设置有隔热件161,以降低制冰速度,提高制成冰块的透明度。
加热管可设置为与制冰盒130和换热翅片150直接接触,以提高脱冰和化霜效率。
第一加热管162和制冷管140位于制冰盒130与换热翅片150之间的部分可相对于制冰槽131的纵向中央平面镜像对称,以提高制成冰块的品质。
制冰单元123还可包括风机组件180,以促进制冰间室122内的空气循环流动。
风机组件180可包括循环风机和风机支架。循环风机可设置为促进制冰间室122内的空气流过换热翅片150。风机支架可设置为与盒盖170固定连接,并支撑循环风机。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冰单元123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其与前一实施例的区别可包括:制冰单元123还可包括第二加热管163。
第二加热管163可设置于换热翅片150中,用于加热换热翅片150进行化霜。第一加热管162可仅用于加热制冰盒130进行脱冰。即,当换热翅片150和制冰盒130需要化霜时,仅使第二加热管163工作;当制冰盒130需要脱冰时,仅使第一加热管162工作,以提高脱冰和化霜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区别还可包括:制冷管140可包括上制冷部、下制冷部、以及连接上制冷部和下制冷部的连接部。
上制冷部可至少部分嵌入制冰盒130。下制冷部可设置于上制冷部的下方,并至少部分嵌入换热翅片150,以增大制冷管140与换热翅片150的换热面积,进而提高向制冰单元123的周围环境扩散冷量的效率。其中,换热翅片150可设置为与制冰盒130固定连接,以固定制冷管140。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冰盒,限定有至少一个制冰槽,用于容置水或冰块;
第一加热管,至少部分嵌入于所述制冰盒的底部,用于加热所述制冰盒进行脱冰;
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下方,用于承接所述第一加热管工作产生的化霜水;以及
辅助加热丝,设置于所述接水盘的底壁,以防止化霜水在所述接水盘中被冻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盖板,设置于所述辅助加热丝或所述接水盘的下方,以支撑所述接水盘和所述辅助加热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离器,设置为驱动所述制冰槽内的冰块运动;和
盒盖,设置于所述制冰盒的上方,并将由所述分离器驱动的冰块导向至所述制冰盒的下方;其中
所述下盖板设置为与所述分离器和所述盒盖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板的周向侧壁形成有多个卡块,所述多个卡块卡固于所述接水盘的上端缘,以限定所述接水盘在所述下盖板中沿竖直方向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热翅片,设置于所述制冰盒的下方;且
所述下盖板开设有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下盖板的周向侧壁的通风孔,以使所述换热翅片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热翅片,设置为将所述第一加热管夹置于其与所述制冰盒之间,并设置于所述接水盘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制冷管,设置为至少部分嵌入所述换热翅片,以为所述制冰槽和所述换热翅片提供冷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换热翅片中,用于加热所述换热翅片进行化霜;且所述第一加热管仅用于加热所述制冰盒进行脱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加热丝设置于所述接水盘的下方;且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
隔热材料,设置于所述辅助加热丝的下方,以减少加热对所述辅助加热丝的下方环境的温度影响。
10.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和
至少一个门体,用于开闭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一个所述门体设置有制冰间室;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冰单元,设置于所述制冰间室内。
CN202023185217.4U 2020-12-25 2020-12-25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Active CN214581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5217.4U CN214581959U (zh) 2020-12-25 2020-12-25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5217.4U CN214581959U (zh) 2020-12-25 2020-12-25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1959U true CN214581959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6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85217.4U Active CN214581959U (zh) 2020-12-25 2020-12-25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19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8149A1 (zh) * 2021-11-16 2023-05-2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以及冰箱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8149A1 (zh) * 2021-11-16 2023-05-2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以及冰箱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75893B2 (en) Refrigerator
US9200828B2 (en) Refrigerator
JP4895958B2 (ja) 冷蔵庫
CN215951879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4581959U (zh)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CN215951877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9764597B (zh)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方法
CN102192635A (zh) 风冷冰箱及其保湿方法
CN214581960U (zh)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CN217541184U (zh) 冰箱
EP4273474A1 (en) Ice-making assembly and refrigerator
CN114719480B (zh) 制冰组件及冰箱
CN215951876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4581998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4581961U (zh)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CN214581958U (zh)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CN216132149U (zh) 冷藏冷冻装置
JP2003314946A (ja) 冷蔵庫
CN214581997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5951878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9063813U (zh) 一种蒸发器组件和冰箱
CN112113381A (zh) 蒸发器异形的冰箱
CN115031457B (zh) 一种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CN220068758U (zh) 解冻装置
CN219889920U (zh) 用于冰箱的防凝露组件和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