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1960U -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1960U
CN214581960U CN202023185222.5U CN202023185222U CN214581960U CN 214581960 U CN214581960 U CN 214581960U CN 202023185222 U CN202023185222 U CN 202023185222U CN 214581960 U CN214581960 U CN 214581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heat exchange
ice making
mak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852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雯雯
张博
李靖
冯茹丹
孙永升
陶瑞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852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1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1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1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该制冰单元包括制冰盒、换热翅片和制冷管。制冰盒限定有至少一个制冰槽,用于容置水或冰块。换热翅片设置为与制冰盒固定连接。制冷管,设置于换热翅片远离制冰盒的一侧,并至少部分嵌入换热翅片,以为换热翅片和制冰槽提供冷量。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制冷管设置在换热翅片的远离制冰盒的一侧,并使换热翅片与制冰盒固定连接,可使制冷管同时向换热翅片和制冰盒提供冷量,不仅简化了制冷管的固定结构,提高了制冰单元的结构紧凑性,而且可降低冷量由制冷管向制冰盒传递的速率,使得冷量在制冰槽内均匀分布,进而缩小制冰槽各个部位的制冰效率的差异,使得制成的冰块透明度高且均匀。

Description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门体上设置有制冰间室的冰箱,大都是将冷冻间室的冷量通过风道导入门体的制冰间室,不仅风道结构复杂、箱体与门体风道对接位置处容易产生凝露、制冰时间长,而且制冰间室容易与冷冻间室串味、影响制成冰块的洁净度。然而,若在门体进行直冷制冰,冷媒管路不仅传输距离过长,而且连接复杂困难。
综合考虑,在设计上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装配简单的直冷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制冰单元。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制冰单元的结构紧凑性。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制冷管的固定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冰盒,限定有至少一个制冰槽,用于容置水或冰块;
换热翅片,设置为与所述制冰盒固定连接;以及
制冷管,设置于所述换热翅片远离所述制冰盒的一侧,并至少部分嵌入所述换热翅片,以为所述换热翅片和所述制冰槽提供冷量。
可选地,所述换热翅片包括:
安装板,设置为与所述制冰盒固定连接;和
多个换热板,设置为自所述安装板向远离所述制冰盒的方向延伸;其中,
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向背离所述制冰盒的方向开口的换热槽,所述制冷管抵触于所述换热槽。
可选地,所述换热槽设置为环绕所述多个换热板。
可选地,所述制冷管设置为与所述换热槽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开设有贯穿所述换热槽远离所述多个换热板的侧壁的多个开口。
可选地,所述换热槽和所述制冷管设置为部分相对于所述制冷管的连接端部由近至远向下倾斜延伸;且
所述换热槽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制冷管的倾斜角度。
可选地,所述制冷管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换热槽内。
可选地,所述制冰盒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定位柱;且
所述换热翅片开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至少一个定位柱设置为分别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孔与所述换热翅片紧固连接。
可选地,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
加热管,夹置于所述制冰盒与所述换热翅片之间,用于加热所述制冰盒进行脱冰和/或加热所述换热翅片进行化霜;其中
至少部分所述加热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设置于所述制冷管的靠近所述至少一个制冰槽的纵向中央平面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箱体,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
至少一个门体,用于开闭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一个所述门体设置有制冰间室;以及
根据以上任一所述制冰单元,设置于所述制冰间室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制冷管设置在换热翅片的远离制冰盒的一侧,并使换热翅片与制冰盒固定连接,可使制冷管同时向换热翅片和制冰盒提供冷量,不仅简化了制冷管的固定结构,提高了制冰单元的结构紧凑性,而且可降低冷量由制冷管向制冰盒传递的速率,使得冷量在制冰槽内均匀分布,进而缩小制冰槽各个部位的制冰效率的差异,使得制成的冰块透明度高且均匀。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使制冷管环绕多个换热板并与换热槽过盈配合,在安装板远离多个换热板的侧壁开设多个开口,使制冷管的倾斜段的向下倾斜角度小于换热槽对应部分的向下倾斜角度,可使制冷管更加顺畅、更加稳定地固定在换热槽内,并与换热槽紧密贴合,进而使得制冷管的连接更加可靠,并避免了制冷管的冷量浪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使加热管夹置在制冰盒与换热翅片之间,可使加热管同时为制冰盒和换热翅片提供热量,进行脱冰和化霜(即每次脱冰都会对换热翅片进行化霜),延长了化霜周期,并进一步地提高了制冰单元的结构紧凑性,减小了制冰单元的占用空间,特别适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轴测图;
图2是图1中制冰间室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冰单元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图3中制冰盒的示意性轴测图;
图5是图3中换热翅片的示意性轴测图;
图6是图3中制冷管的示意性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100的示意性轴测图;图2是图1中制冰间室122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1和图2,冷藏冷冻装置100可包括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111的箱体110、用于开闭至少一个储物间室111的至少一个门体、以及制冰单元123。在本实用新型中,至少一个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更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门体120可设置有制冰间室122,制冰单元123可设置于制冰单元123内,以提高储物间室111的储物空间。
门体120可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制冰内胆121、以及设置于外壳与制冰内胆121之间的保温层。其中,制冰间室122由制冰内胆121限定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储物间室111可设置有独立的制冰间室122,以便于冷量的传递。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冰单元123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3,特别地,制冰单元123可包括制冰盒130、制冷管140和换热翅片150。
制冰盒130可限定有至少一个制冰槽131,用于容置水或冰块。制冰槽131的数量可为多个,并沿制冰盒130的纵向方向分布。
换热翅片150可设置为与制冰盒130固定连接。制冷管140可设置于换热翅片150远离制冰盒130的一侧,并至少部分嵌入换热翅片150,以为换热翅片150和制冰槽131提供冷量,在制冰的同时向制冰单元123的周围环境扩散冷量,以简化制冷管140的固定结构,提高制冰单元123的结构紧凑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制冷管140可为冷媒蒸发管,通过柔性软管与制冷系统位于箱体110的部分连通。
图4是图3中制冰盒130的示意性轴测图;图5是图3中换热翅片150的示意性轴测图。参见图3至图5,换热翅片150可包括与制冰盒130固定连接的安装板151、和自安装板151向远离制冰盒130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换热板152,以增大换热翅片150的换热面积。
安装板151可开设有向背离制冰盒130的方向开口154的换热槽153。制冷管140可抵触于换热槽153,以增大制冷管140与换热翅片150的换热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槽153可设置为环绕多个换热板152,以便于制冷管140的安装,并在整体上提高制冷管140与换热翅片150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管140可设置为与换热槽153过盈配合,以简化安装结构,并提高制冷管140的稳定性。
安装板151可开设有贯穿换热槽153远离多个换热板152的侧壁的多个开口154,以便于制冷管140的安装。
图6是图3中制冷管140的示意性正视图。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槽153和制冷管140可设置为部分相对于制冷管140的连接端部沿制冷管140的延伸方向由近至远向下倾斜延伸。在图示实施例中,制冷管140的倾斜段141的相对于制冷管140的连接端部由近至远向下倾斜延伸。
换热槽153的倾斜角度可略大于制冷管140的倾斜角度,以使制冷管140的固定更加稳定可靠,并使制冷管140与换热槽153紧密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管140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可完全落入换热槽153内,以进一步提高制冷管140的可靠性,提高制冷管140与换热翅片150的换热效率。
参见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冰盒130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定位柱133。换热翅片150的安装板151可开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155。至少一个定位柱133可设置为分别穿过至少一个定位孔155与换热翅片150紧固连接,以同时完成换热翅片150的定位和安装。
制冰盒130还可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34。换热翅片150的安装板151还可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孔156。换热翅片150可设置为通过使紧固件穿过其贯穿孔156与制冰盒130的安装孔134紧固连接,以进一步提高换热翅片150的可靠性。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冰单元123还包括加热管161。加热管161可夹置于制冰盒130与换热翅片150之间,用于加热制冰盒130进行脱冰和/或加热换热翅片150进行化霜。
加热管161可设置为与制冰盒130和换热翅片150直接接触,以提高脱冰和化霜效率。
制冰盒130的底部可开设有容置槽132,加热管161可至少部分嵌入容置槽132,以进一步提高脱冰效率。
至少部分加热管16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设置于制冷管140的靠近至少一个制冰槽131的纵向中央平面的一侧,以提高制成冰块的透明度。
制冷管140和加热管161位于换热翅片15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内的部分可设置为关于制冰槽131的纵向中央平面镜像对称,以提高制成冰块的均匀度。
制冰单元123还可包括设置于换热翅片150下方的接水组件190,用于承接自换热翅片150流下的化霜水。
制冰单元123还可包括分离器162和盒盖170。分离器162可设置为驱动制冰槽131内的冰块运动。
盒盖170可设置于制冰盒130的上方,并将由分离器162驱动的冰块导向至制冰盒130的下方。制冰单元123的下方可设置有储冰盒124,用于承接掉落的冰块。
制冰单元123还可包括风机组件180,以促进制冰间室122内的空气循环流动。
风机组件180可包括循环风机和风机支架。循环风机可设置为促进制冰间室122内的空气流过换热翅片150。风机支架可设置为与盒盖170固定连接,并支撑循环风机。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冰盒,限定有至少一个制冰槽,用于容置水或冰块;
换热翅片,设置为与所述制冰盒固定连接;以及
制冷管,设置于所述换热翅片远离所述制冰盒的一侧,并至少部分嵌入所述换热翅片,以为所述换热翅片和所述制冰槽提供冷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翅片包括:
安装板,设置为与所述制冰盒固定连接;和
多个换热板,设置为自所述安装板向远离所述制冰盒的方向延伸;其中,
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向背离所述制冰盒的方向开口的换热槽,所述制冷管抵触于所述换热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槽设置为环绕所述多个换热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管设置为与所述换热槽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开设有贯穿所述换热槽远离所述多个换热板的侧壁的多个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槽和所述制冷管设置为部分相对于所述制冷管的连接端部由近至远向下倾斜延伸;且
所述换热槽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制冷管的倾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管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换热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冰盒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定位柱;且
所述换热翅片开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至少一个定位柱设置为分别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孔与所述换热翅片紧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管,夹置于所述制冰盒与所述换热翅片之间,用于加热所述制冰盒进行脱冰和/或加热所述换热翅片进行化霜;其中
至少部分所述加热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设置于所述制冷管的靠近所述至少一个制冰槽的纵向中央平面的一侧。
10.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箱体,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
至少一个门体,用于开闭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一个所述门体设置有制冰间室;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冰单元,设置于所述制冰间室内。
CN202023185222.5U 2020-12-25 2020-12-25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Active CN214581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5222.5U CN214581960U (zh) 2020-12-25 2020-12-25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5222.5U CN214581960U (zh) 2020-12-25 2020-12-25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1960U true CN214581960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6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85222.5U Active CN214581960U (zh) 2020-12-25 2020-12-25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19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8150A1 (zh) * 2021-11-16 2023-05-2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8150A1 (zh) * 2021-11-16 2023-05-2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3644B (zh) 冰箱
US10612857B2 (en) Evaporator fins in contact with end bracket
CN107883642B (zh) 冰箱
KR20180080652A (ko)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에 설치되는 심온 냉동칸
CN214581960U (zh)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CN109764604B (zh) 冰箱回风道组件及冰箱
CN112781301A (zh) 冰箱
CN109764599B (zh) 双系统冰箱
CN102192635A (zh) 风冷冰箱及其保湿方法
CN214581959U (zh)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CN215951876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4537002U (zh) 制冰组件及冰箱
CN215951877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4536960U (zh) 制冰组件及冰箱
CN214581961U (zh)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CN210035945U (zh) 蒸发器具有弯折结构的冰箱
CN214581998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4581958U (zh)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CN215951878U (zh) 冷藏冷冻装置
WO2022143972A1 (zh) 制冰组件及冰箱
CN214581997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8410364U (zh) 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CN115031457B (zh) 一种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WO2022222887A1 (zh) 冷藏冷冻装置
WO2023123937A1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