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6960U - 制冰组件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制冰组件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6960U
CN214536960U CN202120010125.8U CN202120010125U CN214536960U CN 214536960 U CN214536960 U CN 214536960U CN 202120010125 U CN202120010125 U CN 202120010125U CN 214536960 U CN214536960 U CN 214536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ice mold
refrigerant pipe
mold
bottom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101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振雨
朱小兵
张延庆
杜启海
牟国梁
宋向鹏
赵斌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101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6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6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6960U/zh
Priority to EP21914702.2A priority patent/EP4273473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43524 priority patent/WO202214397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2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 F25C5/04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 F25C5/08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by heating bodies in contact with the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04Producing ice by using stationary mou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2Details of evaporato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冰组件及具有该制冰组件的冰箱,所述制冰组件包括:冰模,具有多个用于盛装制冰水的冰格;制冷剂管,自冰模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并位于冰模的底部;加热丝,固定于冰模的底部并且与制冷剂管间隔;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冰模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操作的在两个位置间运动,在第一位置,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制冷剂管结合以将制冷剂管固定于所述冰模;在第二位置,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制冷剂管分离以释放所述制冷剂管。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和分离制冷剂管与冰模时无需使用工具,只需操作固定件运动,安装非常方便,而且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制冰组件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冰组件及冰箱。
背景技术
制冰机通常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以借助冷冻室的冷气进行制冰。而对于冷藏室和冷冻室上下分布的冰箱,用户取冰的时候需要弯腰打开冷冻室的门体。为了能够实现方便用户取冰,现有的一些冰箱在冷藏室或者冷藏室门体设置独立的制冰室,制冰机设置于制冰室内,在门体的外侧设置与制冰机关联的分配器,通过风道将冷冻室或者蒸发器室的冷气引入制冰室从而实现给制冰机供冷。这种制冰方式也称之为风冷制冰。
但是,风冷制冰的制冰效率低,且风道占用空间大,这样会占用冰箱本身的储存空间。为此,出现了一种通过制冷管路与制冰机直接接触进行制冰的方式,称之为直冷制冰,直冷制冰有制冰快,占用空间小等优点,但是在需要清洗制冰机的时候需要将制冰机与制冷管路分离,因此如何实现制冷管路和制冰机的冰模的连接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通过螺钉连接的方案在制冰室狭小的空间内拆装制冰机非常不便,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的制冰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冰组件拆装方便的冰箱。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冰组件,包括:
冰模,具有多个用于盛装制冰水的冰格;
制冷剂管,自冰模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并位于冰模的底部;
加热丝,固定于冰模的底部并且与制冷剂管间隔;
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冰模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操作的在两个位置间运动,在第一位置,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制冷剂管结合以将制冷剂管固定于所述冰模;在第二位置,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制冷剂管分离以释放所述制冷剂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构造为一字型并且所述固定件的中部枢转连接于所述冰模的底部,所述制冷剂管构造为U型,在第一位置,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与U型的两个直边部结合;在第二位置,所述固定件转动到U型的两个直边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上安装有弹性垫,在第一位置,所述弹性垫与所述制冷剂管过盈配合,所述固定件通过弹性垫使所述制冷剂管与所述冰模紧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燕尾槽,所述弹性垫的一部分与所述燕尾槽形状配合,所述弹性垫与所述制冷剂管配合的部分构造为自中间向两端的厚度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于冰模的下方的排水盘,所述排水盘的一端形成出水口,所述排水盘上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凸伸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与所述加热丝导热接触并将加热丝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冰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冰模的底罩,所述底罩包括底壁以及沿着底壁的前后分别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排水盘固定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底罩沿着冰模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上,两个端部均设有向上凸伸的凸沿,所述排水盘卡在两个凸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所述冰模固定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对应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底罩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沿的一端和第二边沿;所述至少两个支撑筋包括两个临近底罩另一端的第一支撑筋,两个第一支撑筋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罩与所述第一边沿通过螺钉穿过连接,所述底罩与第二边沿卡接,两个第一支撑筋相背的一侧分别伸出有支柱,所述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分别延伸出勾部,所述支柱能够伸入勾部并且在勾部内旋转和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还包括自冰模后侧向上延伸的背板,所述制冰组件通过背板上的安装结构安装于冰箱内部,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向上延伸的端板,所述端板相对冰模的外侧设置注水槽,所述注水槽与所述冰格连通,所述背板、注水槽、冰模以及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盘的边缘具有向上延伸的边缘,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倒勾,所述排水盘通过边缘卡接于所述多个倒勾与所述底罩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冰模的前端固定连接导冰件,所述底罩的第一侧壁外侧设有沿其纵长方向延伸的引导筋,导冰件向下延伸至与引导筋平齐的位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冰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限定有冷藏室和冷冻室;
门体,活动连接于箱体并且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冷藏室;
制冰室,设置于所述门体;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以及连接于压缩机出口侧的冷凝器;
所述制冰室内设有如上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冰组件,所述制冷剂管连接于所述制冷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和分离制冷剂管与冰模时无需使用工具,安装时只需操作固定件运动到与制冷剂管结合的位置,制冷剂管即相对于冰模固定,安装非常方便,而且成本更低,同时制冷剂管与冰模紧密接触,使得冷量的利用率更高,热传递更快,从而能够提升制冰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制冰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制冰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制冰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制冰组件的冰模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外”、“内”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参考图1到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冰组件 100,包括冰模10以及位于冰模10底部的制冷剂管20和加热丝30,冰模10 具有多个用于盛装制冰水的冰格,制冷剂管20自冰模10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加热丝30与制冷剂管20间隔,优选的,可以沿着垂直于冰模20的延伸方向与制冷剂管20间隔,即制冷剂管20与加热丝30错开排布,分别接触冰模20底部的不同位置。制冷剂管20用于给冰模10提供冷量以使冰格中的水冻结,加热丝30用于给冰模10提供热量以方便冰块从冰模10中释放。本实施例中,以冰模自一端到另一端的纵长的延伸方向为横向,冰块从冰模中释放的一侧为前侧,相对的另一侧为后侧,与横向和前后方向垂直的为竖直方向。
制冰组件100还包括活动连接于冰模10的固定件40,固定件40可操作的在两个位置间运动,在第一位置,固定件40与制冷剂管20结合以将制冷剂管 20固定于冰模10;在第二位置,固定件40与制冷剂管20分离以释放制冷剂管 2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件40可旋转的连接于冰模10的底部,固定件40 构造为一字型,其中部可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连接件41与冰模10的底部枢转连接,制冷剂管20与冰模10接触的部分构造为U型,在第一位置,固定件40 的两端分别与U型的两个直边部结合;在第二位置,固定件40转动到U型的两个直边部之间。也就是说固定件40旋转到其长度方向与冰模10的横向大致垂直时,固定件40与制冷剂管20沿着竖直方向干涉,固定件40可限制制冷剂管 20沿竖直方向移动,如此制冷剂管20即可被固定件40固定于冰模10的底部。在需要拆卸制冰机时,只需操作固定件40旋转到与制冷剂管20位置错开,如固定件40旋转到其长度方向与冰模10的横向大致平行,冰模10可与制冷剂管 20分离,因此固定件40可释放制冷剂管20。也就是说,无论制冷剂管20和冰模10的固定或者分离,只需操作固定件40旋转即可实现,操作非常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制冷剂管20与冰模10能够保持紧密接触,可以在固定件40上设置弹性垫42,在第一位置,弹性垫42与制冷剂管20过盈配合,固定件40通过弹性垫42使制冷剂管20与冰模10紧密接触,从而提升从制冷剂管20到冰模10的导热效率。其中,固定件40上设有燕尾槽,弹性垫42的一部分与燕尾槽形状配合,弹性垫42与制冷剂管20配合的部分构造为自中间向两端的厚度减小,这样在安装制冷剂管时,随着固定件40的旋转,固定件40通过弹性垫42施加给制冷剂管20的弹性力是增大的,操作会较省力,而且能够进一步保证制冷剂管20与冰模10紧密贴合。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0优选设置两个,沿着冰模10的横向间隔分布,以更可靠的固定制冷剂管20,当然也可以设置更多数量的固定件及相应的弹性垫,或者固定件的运动方式也不限于旋转,比如可以是移动,或者固定件本身就由弹性材料构成,这样仅设置固定件就能够实现弹性抵压制冷剂管。
继续参照图2和图3所示,制冰组件100包括固定于冰模10的下方的排水盘45,排水盘45的一端形成出水口451,排水盘45上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凸伸的支撑筋452,支撑筋452与加热丝30导热接触并将加热丝30的一部分固定到冰模10。本实施例中,加热丝30也构造为U型,制冷剂管20和加热丝30 相反布置,即U型的开口相反,并且加热丝30位于制冷剂管20的U型的外侧。支撑筋452与排水盘45一体设置并且可以由导热材料构成,比如金属材料,优选为铝制排水盘,可以同时吸收加热丝30的热量以给排水盘45化霜。支撑筋 452优选的设置4个,4个支撑筋沿着横向和前后方向分别间隔布置,这样在排水盘45和冰模10底部之间留有空间,形成自冰模10一端到另一端贯通的气流腔44,空气流过气流腔44时可以与制冷剂管20和冰模10进行热交换,形成的冷气可以给设置于制冰组件100下方的储冰盒供冷,以防止储存的冰块融化。无论是制冷剂管20还是加热丝30,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热交换,冷量和热量传递的效率更高,从而极大的提升了制冰的效率。
具体的,还包括固定连接冰模10的底罩50,底罩50包括底壁51以及沿着底壁51的前后分别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52和第二侧壁53,排水盘45固定在第一侧壁52和第二侧壁53之间,底罩50沿着冰模10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上,两个端部均设有向上凸伸的凸沿54,排水盘45卡在两个凸沿54之间,第一侧壁52、第二侧壁53以及两个凸沿54实现了排水盘45相对于底罩50在两个方向上的准确定位,排水盘45的位置固定更加可靠。另外,排水盘45的边缘具有向上延伸的边缘455,第一侧壁53和第二侧壁53上分别设有多个倒勾535,排水45盘通过边缘455卡接于多个倒勾535与底罩50固定。另外,底罩50和排水盘45之间可以设置隔热板55,用于隔绝排水盘45到底罩50的热传递,防止底罩50上结霜。
制冰组件100还包括与冰模10固定的壳体15,壳体15具有分别与第一侧壁52和第二侧壁53对应的第一边沿151和第二边沿152,底罩5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边沿151和第二边沿152;至少两个支撑筋452包括两个临近底罩50另一端的第一支撑筋453,即临近出水口451的一端,两个第一支撑筋453分别连接于第一边沿151和第二边沿152。具体的,底罩50与第一边沿151通过螺钉16穿过连接,底罩50与第二边沿152卡接,优选的在第二边沿152的一端设置挂钩1521,对应的第二侧壁53的一端设置卡块531,组装时卡块531卡接在挂钩1521上以实现底罩50与第二边沿152的卡接。两个第一支撑筋453相背的一侧分别伸出有支柱4531,第一边沿151和第二边沿152分别延伸出勾部 155,支柱4531能够伸入勾部155并且在勾部155内旋转和移动。组装时先通过固定件40把制冷剂管20固定于冰模10,底罩50和排水盘45是预先组装在一起的,将支柱4531与勾部155对接,使得底罩50和排水盘45一起先围绕支柱旋转4531,再沿着勾部155移动,使底罩50的与第二边沿卡接,最后通过螺钉16穿过底罩50和第一边沿151而将底罩50与冰模10固定,即可实现制冰组件100的安装,整个过程非常方便快捷,而且能够可靠的实现制冷剂管20 和加热丝30对冰模10的热传递,同时制冷剂管20及冰模10也能够实现与气流腔44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方便给其它部分供冷。另外,脱冰时,排水盘 45也可以借助加热丝30的热量进行化霜,化霜水可以直接通过出水口451排出。制冷剂管20和加热丝30同时接触冰模10和导热件40的方式,使得冷量和热量的利用率更高,热传递更快,从而能够提升制冰效率。另外,如需清洗冰模,无论拆卸或者安装,只需将相关部件位置对应,将冰模与底罩连接即可,因此安装非常方便。
继续参照图1到3,冰模10的前端固定连接导冰件17,底罩50的第一侧壁51外侧设有沿其纵长方向延伸的引导筋511,导冰件17向下延伸至与引导筋511平齐的位置,可以在安装底罩50时方便用户了解大致的安装位置,另外为了方便连接导冰件17,可以先将导冰件17连接于冰模10上,导冰件17上可以设置避让孔171,方便螺钉16穿过以连接底罩50和冰模10。制冰组件100 还包括位于冰模10一端的驱动机构60,驱动机构60用于带动设置于冰模10 上的排冰器70旋转以进行脱冰。加热丝30的U型的开口端朝向驱动机构60,方便进行电路连接。制冷剂管20的U型的开口端背向驱动机构60,方便与制冷管路连接。
制冷剂管20和冰模10的底部会产生结霜,随着加热丝30启动脱冰,排水盘45同时也会吸热进行化霜,化霜水会直接落入排水盘15,为加快排水,排水盘45可以设置成沿着冰模10连接驱动机构60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向下倾斜,倾斜的角度约0.5-2.5度之间,并且排水盘沿着由前向后的方向向下倾斜,倾斜的角度约3-5度之间,出水口451设置在排水盘远离驱动机构60的一端,并且位于排水盘45的后端,即排水盘45的最低处,以使化霜水能够充分排出。而且,在排水盘45远离驱动机构60的一端的端部设有挡水沿456,防止化霜水过多时溢出。
壳体15和冰模10一体成型,以简化制冰组件100整体的安装。壳体15 具有前端以及相对的后端,壳体15的后端一体的形成向上延伸的背板157,背板157上设置安装结构,用于将制冰组件100安装于冰箱的内部,驱动机构60 可以安装于壳体15上,这样只需将壳体15固定连接于冰箱,组装更加方便。另外,壳体15远离驱动机构60的一端形成向上延伸的端板158,端板158相对冰模10的外侧设置注水槽18,注水槽18临近冰模10的位置设有与冰模10 的内腔连通的注水口,也就是说,注水槽18与冰格连通,注水槽18与冰模10 也是一体成型,避免了注水过程中的漏水问题。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制冰组件,在安装和分离制冷剂管20与冰模10时无需使用工具,安装时只需将固定件40旋转到与制冷剂管20结合的位置,制冷剂管20即相对于冰模10固定,安装非常方便,而且成本更低。
参照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方式中的冰箱,包括箱体910、活动连接于箱体的门体920以及制冷系统,箱体910限定有制冷间室,箱体内还设有用于将冷风引入制冷间室的风机,制冷间室包括冷藏室91和冷冻室92,冷藏室91和冷冻室92自上而下设置,门体920用于打开和关闭冷藏室91,冷藏室91或门体920设置有制冰室,制冰室内设有制冰组件100(图未示),制冰组件的下方设置储冰盒200,门体920上设有可选择连通制冰室的分配器(图未示),经制冰组件100制得的冰块落入储冰盒200进行储存,并能够从分配器排出。本实施例中,制冰室优选设置于冷藏室的门体920上,制冷间室包括冷冻室和冷藏室,当然也可以包括更多的间室,如变温室。
其中,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913以及连接于压缩机913出口侧的冷凝器,上述制冰组件100的制冷剂管20连接于制冷系统,压缩机913设置于箱体910 的底部,用于给冷冻室92和冷藏室91供冷的蒸发器912设置于冷冻室的后部,蒸发器912可以和制冰供冷的制冷剂管20串联或者并联与压缩机和冷凝器的两侧。由于制冰组件100本身的安装更加方便,从而使得冰箱整体的组装也更加方便,从而减小冰箱的制造成本。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制冰组件,包括:
冰模,具有多个用于盛装制冰水的冰格;
制冷剂管,自冰模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并位于冰模的底部;
加热丝,固定于冰模的底部并且与制冷剂管间隔;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冰模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操作的在两个位置间运动,在第一位置,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制冷剂管结合以将制冷剂管固定于所述冰模;在第二位置,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制冷剂管分离以释放所述制冷剂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构造为一字型并且所述固定件的中部枢转连接于所述冰模的底部,所述制冷剂管构造为U型,在第一位置,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与U型的两个直边部结合;在第二位置,所述固定件转动到U型的两个直边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安装有弹性垫,在第一位置,所述弹性垫与所述制冷剂管过盈配合,所述固定件通过弹性垫使所述制冷剂管与所述冰模紧密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燕尾槽,所述弹性垫的一部分与所述燕尾槽形状配合,所述弹性垫与所述制冷剂管配合的部分构造为自中间向两端的厚度减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冰模的下方的排水盘,所述排水盘的一端形成出水口,所述排水盘上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凸伸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与所述加热丝导热接触并将加热丝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冰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冰模的底罩,所述底罩包括底壁以及沿着底壁的前后分别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排水盘固定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底罩沿着冰模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上,两个端部均设有向上凸伸的凸沿,所述排水盘卡在两个凸沿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冰模固定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对应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底罩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沿的一端和第二边沿;所述至少两个支撑筋包括两个临近底罩另一端的第一支撑筋,两个第一支撑筋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罩与所述第一边沿通过螺钉穿过连接,所述底罩与第二边沿卡接,两个第一支撑筋相背的一侧分别伸出有支柱,所述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分别延伸出勾部,所述支柱能够伸入勾部并且在勾部内旋转和移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自冰模后侧向上延伸的背板,所述制冰组件通过背板上的安装结构安装于冰箱内部,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向上延伸的端板,所述端板相对冰模的外侧设置注水槽,所述注水槽与所述冰格连通,所述背板、注水槽、冰模以及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盘的边缘具有向上延伸的边缘,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倒勾,所述排水盘通过边缘卡接于所述多个倒勾与所述底罩固定。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模的前端固定连接导冰件,所述底罩的第一侧壁外侧设有沿其纵长方向延伸的引导筋,导冰件向下延伸至与引导筋平齐的位置。
12.一种冰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限定有冷藏室和冷冻室;
门体,活动连接于箱体并且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冷藏室;
制冰室,设置于所述门体;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以及连接于压缩机出口侧的冷凝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室内设有如权利要求1-11之一所述的制冰组件,所述制冷剂管连接于所述制冷系统。
CN202120010125.8U 2021-01-04 2021-01-04 制冰组件及冰箱 Active CN214536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0125.8U CN214536960U (zh) 2021-01-04 2021-01-04 制冰组件及冰箱
EP21914702.2A EP4273473A1 (en) 2021-01-04 2021-12-31 Ice making assembly and refrigerator
PCT/CN2021/143524 WO2022143973A1 (zh) 2021-01-04 2021-12-31 制冰组件及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0125.8U CN214536960U (zh) 2021-01-04 2021-01-04 制冰组件及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6960U true CN214536960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300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10125.8U Active CN214536960U (zh) 2021-01-04 2021-01-04 制冰组件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73473A1 (zh)
CN (1) CN214536960U (zh)
WO (1) WO202214397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3973A1 (zh) * 2021-01-04 2022-07-07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组件及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13415B1 (ko) * 2010-01-04 2016-04-2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CN205580041U (zh) * 2016-02-01 2016-09-14 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冰蒸发器
US11079152B2 (en) * 2017-07-07 2021-08-03 Bsh Home Appliances Corporation Control logic for compact ice making system
KR20200111908A (ko) * 2019-03-20 2020-10-05 주식회사 대창 제빙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CN110440504B (zh) * 2019-09-03 2024-04-19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214536960U (zh) * 2021-01-04 2021-10-29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组件及冰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3973A1 (zh) * 2021-01-04 2022-07-07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组件及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3473A1 (en) 2023-11-08
WO2022143973A1 (zh)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4408B2 (en) Refrigerator having a rotatable door for the ice making compartment forming the exterior appearance
CN102116564B (zh) 包括制冰室的冰箱
US8616018B2 (en) Ice making unit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US6502416B2 (en) Automatic ice maker of the open-cell type
KR101291207B1 (ko)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증발기 장착구조
CN103185431A (zh) 冰箱
US10323874B2 (en) Attachment system for an ice maker
KR20190071427A (ko) 제빙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CN113357869A (zh) 一种冰箱
CN214536960U (zh) 制冰组件及冰箱
CN214537002U (zh) 制冰组件及冰箱
WO2022148353A1 (zh) 制冰组件及冰箱
CN214581960U (zh)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WO2022143972A1 (zh) 制冰组件及冰箱
CN216522585U (zh) 一种冰箱
CN218410368U (zh) 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8410366U (zh) 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8410367U (zh) 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5031457B (zh) 一种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CN218410369U (zh) 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CN218410364U (zh) 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KR100388708B1 (ko) 제상히터를 갖춘 냉장고
CN216522586U (zh) 一种冰箱
CN218410365U (zh) 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WO2023088149A1 (zh) 冰箱以及冰箱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