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59211U - 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59211U
CN221259211U CN202322819168.2U CN202322819168U CN221259211U CN 221259211 U CN221259211 U CN 221259211U CN 202322819168 U CN202322819168 U CN 202322819168U CN 221259211 U CN221259211 U CN 221259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air duct
water
heating
duc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191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峰
戢明
龚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59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59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风道组件包括风道本体、蒸发器和排水部件,所述风道本体内形成风道;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排水部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排水部件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下侧,所述排水部件设置有排水口;向靠近所述排水口的方向,所述蒸发器相对于水平方向斜向下倾斜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大于等于7度小于等于20度,有助于将化霜水引导至排水口的方向,使化霜水更快速地流向排水口,减少化霜水滞留时间,化霜水排出所需时间短,从而提高蒸发器的化霜水排出能力。

Description

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包括冰箱、冰柜等,以冰箱为例,冰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家用电器,冰箱的排水部件设置在蒸发器的下方,蒸发器的化霜水融化后落入排水部件,并通过排水部件向排水口汇集,从排水部件的排水口排出。
相关技术中,蒸发器化霜后,风道内通常存在化霜水难以充分排出,存在蒸发器化霜排水能力不高的问题,其排水所需时间长,从而导致风道组件的排水效率低,性能难以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道组件,风道组件的结构简单,蒸发器化霜水排出效率高,能够提高蒸发器化霜排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组件,包括:
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内形成风道;
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排水部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排水部件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下侧,所述排水部件设置有排水口;向靠近所述排水口的方向,所述蒸发器相对于水平方向斜向下倾斜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大于等于7度小于等于2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蒸发器向排水口的方向倾斜,并与水平方向形成预设夹角,倾斜角度设置在7度到20度之间(包括7度和20度),有助于将化霜水引导至排水口的方向,使化霜水更快速地流向排水口,减少化霜水滞留时间,化霜水排出所需时间短,从而提高蒸发器的化霜水排出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水部件的顶面和/或底面与水平方向形成所述预设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托板,所述托板设置有过水孔,所述托板支撑在所述蒸发器的下方,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排水部件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蒸发器的翅片与所述过水孔上下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托板设置安装孔,所述排水部件设置翻边,所述翻边穿设于所述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用于为所述蒸发器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基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托板,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托板和所述排水部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件为加热管;和/或,所述加热件为加热膜,所述加热膜贴设所述排水部件的下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安装件的上表面,所述安装件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排水部件的配合部相配合实现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柜体和如上任一种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所述柜体内,所述柜体内的空间通过所述风道组件分隔出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
除了上述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特征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的蒸发器和排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的蒸发器、托板和排水部件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的托板和排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的加热件和排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的加热件、安装件和排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风道本体;101、风道;
110、蒸发器;111、翅片;
120、排水部件;121、排水口;122、预设夹角;123、翻边;124、第一板部;125、第二板部;126、导水口;127、接水槽;
130、托板;131、过水孔;132、安装孔;
140、加热件;
150、安装件;151、定位部;152、安装本体;
200、制冷设备;210、柜体;220、第一间室;230、第二间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进行说明之前,对其应用场景进行说明。风道组件可应用于制冷设备200,制冷设备200可以是冰箱、冰柜、展示柜、售卖柜或酒柜等设备。风道组件连接于制冷设备200的柜体210内,柜体210内的空间通过风道组件分隔出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风道组件可横向装设于柜体210内部,此时柜体210上下两侧形成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
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组件进行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包括风道本体100、蒸发器110和排水部件120,风道本体100内形成风道101;蒸发器110设置在风道101内;排水部件120设置在风道101内,排水部件120设置在蒸发器110的下侧,排水部件120设置有排水口121;向靠近排水口121的方向,蒸发器110相对于水平方向斜向下倾斜预设夹角122,预设夹角122大于等于7度小于等于2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蒸发器110向排水口121的方向倾斜,并与水平方向形成预设夹角122,倾斜角度设置在7度到20度之间(包括7度和20度),有助于将化霜水引导至排水口121的方向,使化霜水更快速地流向排水口121,减少化霜水滞留时间,化霜水排出所需时间短,从而提高蒸发器110的化霜水排出能力。
其中,排水口121用于连接排水管路,以使化霜水通过排水管排出风道组件,也即,排水部件120的排水口121的一端对接排水管路的进水口。
蒸发器110相对于水平方向斜向下倾斜预设夹角122,蒸发器110斜向下倾斜,蒸发器110朝向排水口121的一端低于蒸发器110远离排水口121的另一端,一端与另一端的连线与水平线形成预设角度。结合图2,也即,蒸发器110的后端低于蒸发器110的前端。由于蒸发器110的一端低于另一端,化霜水能够在自身重力影响下流向较低的一端;也即,排水部件120在蒸发器110的下方承接化霜水,化霜水沿排水部件120向排水口121的方向流动,并通过排水部件120汇集到排水口121,从而有效提高排水效率。
其中,以制冷设备200的门体所在一侧为前,制冷设备200后壁板所在一侧为后。蒸发器110斜向下倾斜,也可以理解为蒸发器110横置并从前向后斜向下倾斜。
预设夹角122大于等于7度小于等于20度,化霜水的流动性好,有助于提高化霜水的排出效率。由于化霜水的排出效率高,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积水或结冰问题,降低积水或结冰对风道101内各部件的影响(如风机、蒸发器110等),进而能够提高制冷设备200的制冷效率,降低能耗。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调节预设夹角122的大小,即通过调节蒸发器110倾斜的角度,能够使蒸发器110满足不同的装配要求和使用要求。预设夹角122可以根据具体的风道组件设计需求以及制冷设备200的设计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不同情况来选择最佳角度,以达到最佳排水性能和效率,风道组件的可调节性好。
其中,最佳角度可以理解为预设夹角122,如:当预设夹角122为20度时,蒸发器110的排水效率最高,此时最佳角度即为20度。再如:当预设夹角122为7度时,相较于20度,将预设夹角122设置在7度,蒸发器11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较小,占用的高度空间较小,蒸发器110能够满足风道组件小型化的需求,也即,当预设夹角122为7度时,蒸发器110能够兼顾排水迅速和体积小型化的需求,使风道组件的性能得到优化,此时的最佳角度即为7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部件的顶面与水平方向形成预设夹角。排水部件设置在蒸发器的下侧,蒸发器化霜形成的化霜水就落在排水部件上,也就是,排水部件用于收集化霜水。排水部件与水平方向形成预设夹角,也可以理解为,排水部件向排水口121的方向倾斜,以使化霜水在排水部件的引导下加速向排水口121流动,提高风道组件的排水能力,从而提高风道组件排水的可靠性。当然,还可以是排水部件的顶面与水平方向形成预设夹角。
其中,排水部件和蒸发器均设置预设夹角,能够有效提高风道组件的排水能力,提高排水系统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排水系统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排水部件和蒸发器均设置预设夹角,可以是排水部件和蒸发器均设置同一个预设夹角,如:排水部件和蒸发器均与水平方向形成10度的预设夹角。此时,排水部件和蒸发器互相平行,可以理解为,排水部件和蒸发器的化霜水的流动路径一致(沿预设夹角的方向流动),这种一致性可以提高排水系统的可靠性,排水效果好,排水效率高。同时,排水部件和蒸发器之间各处的距离相同,结构简单,装配简便,还有助于减少风道组件所占用的空间。当风道组件设置在制冷设备柜体内部时,能够有效增大柜体内间室的空间,提高制冷设备的容积率。
当然,排水部件和蒸发器均设置预设夹角,也可以是排水部件和蒸发器设置不同的预设夹角。如:蒸发器与水平方向形成7度的预设夹角,排水部件与水平方向形成15度的预设夹角,以满足不同的装配或排水需求。
下面,对风道组件还包括托板130进行说明。
结合图1,风道组件还包括托板130,托板130设置有过水孔131,托板130支撑在蒸发器110的下方。托板130可以为蒸发器110提供稳定的支撑,确保蒸发器110的装配可靠。同时,托板130的结构简单,以托板130作为蒸发器110装配的定位,也即,在装配时将蒸发器110设置在托板130的上方,托板130与蒸发器110之间的装配定位简单,能够简化蒸发器110的安装过程。
其中,当风道组件还包括托板130时,托板130可与水平方向形成预设夹角122。可以理解的是,托板130相对于蒸发器110结构简单,托板130与水平方向形成预设夹角122的调节过程和操作容易。通过以托板130为基准,与水平方向形成预设夹角122,再将蒸发器110设置在托板130的上方,能够简化蒸发器110调节至形成预设夹角122位置的步骤,能够有效简化蒸发器110的安装,从而减少装配过程的复杂性,提高装配效率,节省时间和成本。
结合图3,托板130设置在排水部件120的上方。可以理解的是,托板130设置在排水部件120上方,蒸发器110设置在托板130的上方,托板130使蒸发器110能够稳定地支撑在排水部件120的上方,也即,托板130能够确保蒸发器110的底部与排水部件120之间存在足够的空间,有助于提高蒸发器110的化霜水排出效率。
其中,足够的空间可以理解为,蒸发器110和排水部件120的间隔开的距离能够保证化霜水顺畅流动,化霜水难以被阻碍或滞留在蒸发器110和排水部件12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当蒸发器110和排水部件120之间的空间不足时,如蒸发器110抵接排水部件120,蒸发器110的化霜水就会滞留在蒸发器110与排水部件120接触的位置,从而降低蒸发器110的化霜排水能力。
参考图3所示,托板130设置有过水孔131,蒸发器110的翅片111与过水孔131上下对应。可以理解的是,蒸发器110设置在托板130的上方,翅片111设置在过水孔131的上方,从翅片111上滴落的化霜水能够从过水孔131中穿过,进而流向排水部件120,并通过排水部件120引导至排水口121处排出。本实施例中,蒸发器110的翅片111与过水孔131上下对应,化霜水从蒸发器110到排水部件120的距离短,蒸发器110化霜排水效率高,进而提高蒸发器110化霜排水能力。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蒸发器110设置在风道101内,用于换热。过水孔131不仅可以提高蒸发器110的排水效率,还可以优化空气的流动路径,空气可从过水孔131中穿过并与蒸发器110进行换热,蒸发器110能够充分与空气进行换热,提高热交换效率,进而可提高制冷设备200的性能。
托板130设置安装孔132,排水部件120设置翻边123,翻边123穿设于安装孔132。结合图4和图5,托板130边缘上设置有安装孔132,排水部件120边缘上与之相应地设置有翻边123,在安装时,将托板130由上而下地放在排水部件120上,令翻边123穿过安装孔132,进一步地,将翻边123向托板130中心弯折按压,直至托板130与排水部件120固定连接,即令托板130与排水部件120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即可。托板130和排水部件120的结构简单,装配便捷,可节省装配所需时间。
参考图3所示,翻边123沿排水部件120的周向排列布置多个,对应的,安装孔132沿托板130的周向排列布置多个,也即,翻边123和安装孔132均沿周向排列布置多个,能够有效提高排水部件120和托板130的结合强度,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孔132可设置在托板130边缘,也可以设置在托板130的其他位置;对应的,翻边123可设置在排水部件120边缘,也可以设置在排水部件120的其他位置,安装孔132和翻边123对应设置即可。
托板130和排水部件120的连接可以是通过安装孔132和翻边123的连接形式,还可以是卡接、插接、螺纹连接等连接形式,托板130和排水部件120的连接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参考图3和图6所示,风道组件还包括加热件140,加热件140位于蒸发器110的下方,用于为蒸发器110加热。具体地,排水部件120的上方设置加热件140,也就是,加热件140设置在排水部件120与蒸发器110之间,在蒸发器110或制冷设备200需要化霜时,开启加热件140,加热件140产生的热量可以用于加热蒸发器110表面附着的霜,同时,当风道101部件应用于制冷设备200时,制冷设备200内部因为加热器温度升高,制冷设备200内部存在的结霜均可随着加热器的加热逐渐融化成化霜水,从而解决制冷设备200除霜的技术问题。
基于风道组件包括托板130,加热件140设置在托板130和排水部件120之间。结合图3,可以理解的是,托板130与排水部件120之间可以构造一个容纳加热件140的空间,通过将托板130与排水部件120固定连接构造出该容纳空间,可以限制加热件140的位置,即通过托板130和排水部件120可以将加热件140夹设固定,这样,可以减少加热件140的固定装置以及装配步骤,提高风道101部件整体结构的紧密性。这里要说明的是,托板130与排水部件120之间也可以通过螺丝或螺栓等紧固件实现紧固连接,具体地可以根据需要适应性选择。
加热件140具体可以包括加热器,加热器的管路以蛇形的方式布设在排水部件120的上方(参考图6所示);当然加热件140不限定设置于排水部件120的上方,此时,加热件140可设置为包括加热膜,加热膜贴附在排水部件120的下表面;或者,加热件140可设置在蒸发器110的换热管之间,如加热件140包括多根直插式加热棒,加热棒插接在蒸发器110的两层换热管之间,此时加热棒与换热管以及换热管上的翅片111的换热效率更高,还能提高加热化霜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件140可以是加热管,可以是加热膜,可以是加热棒,也即,加热件140可以是加热管、加热膜和加热棒中的一个。加热件140也可以是加热管、加热膜和加热棒中的至少一个,也即,加热件140可以是加热管和加热膜,可以是加热管和加热棒,依次类推,加热件140可以是加热管、加热膜和加热棒其中的两者组;当然,加热件140还可以是加热管、加热膜和加热棒,能有效提高化霜效率。加热件140的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参考图7所示,风道组件还包括安装件150,加热件设于安装件150的上表面,安装件150设有定位部151,定位部151与排水部件120的配合部相配合实现定位。
其中,结合图6,需要说明的是,排水部件120包括第一板部124和第二板部125,第一板部124位于蒸发器下侧,第二板部125沿第一板部124向下延伸,第二板部125形成有排水口。第一板部124形成有接水槽127和导水口126,接水槽127相对于第一板部124的顶面凹陷,接水槽127的一端形成导水口126,并通过导水口126向第二板部125导水。可以理解为,朝向导水口126的方向,接水槽127的凹陷的深度逐渐增加,以使接水槽127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导水口126,便于将接水槽127内的水排干净。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151与排水部件120的配合部相配合实现定位,排水部件120的配合部可以是导水口126,也可以是接水槽127。也即,定位部151与导水口126和接水槽127中的至少一个相配合进行定位。
比如,在安装过程中,先通过定位部151与接水槽127相配合进行定位,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或采用卡接,或采用紧固件连接的方式将加热件连接在排水部件120上,这样不仅方便加热件安装,而且,在安装其他部件时,即使触碰到加热件,加热件也不会发生窜动,以改变最初的安装位置。这样能够确保加热件产生热量后,对应在排水部件120上的加热区域确定,能够按照预设的加热区域进行加热。
另外,当定位部151与导水口126配合进行定位时,可以在定位部151和导水口126的内壁之间预留一定的过水间隙,这样,定位部151不仅具有定位的功能,而且能够起到阻冰的作用。化霜水中携带的碎冰可以在导水口126的位置被定位部151阻挡,避免化霜水中携带的碎冰进入排水管路,以堆积在排水管路而发生堵塞。同时,阻挡在导水口126的碎冰可以在加热件的作用下,继续进行融化,直至碎冰完全融化或融化至能够从过水间隙穿过为止。
当然,定位部151也可以同时与接水槽127和导水口126相配合进行定位,此时,可以根据接水槽127和导水口126的形状,在安装件150上间隔设置两个以上的定位部151,使其中一个定位部151与接水槽127相配合进行定位,使其中另一个定位部151与导水口126相配合进行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定位部151与接水槽127相配合进行定位,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或采用卡接,或采用紧固件连接的方式将加热件连接在排水部件120上,这样不仅方便加热件安装,而且,在安装其他部件时,即使触碰到加热件,加热件也不会发生窜动,以改变最初的安装位置。这样能够确保加热件产生热量后,对应在排水部件120上的加热区域确定,能够按照预设的加热区域进行加热。
另外,当定位部151与导水口126配合进行定位时,可以在定位部151和导水口126的内壁之间预留一定的过水间隙,这样,定位部151不仅具有定位的功能,而且能够起到阻冰的作用。化霜水中携带的碎冰可以在导水口126的位置被定位部151阻挡,避免化霜水中携带的碎冰进入排水管路,以堆积在排水管路而发生堵塞。同时,阻挡在导水口126的碎冰可以在加热件的作用下,继续进行融化,直至碎冰完全融化或融化至能够从过水间隙穿过为止。
继续参阅图6和图7,可以理解的是,安装件150包括由钣金制成的矩形结构的安装本体152,该安装件150不仅方便加工,而且钣金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将加热件的热量传递到排水部件120。定位部151设于安装本体152的侧壁,并沿安装本体152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也即加热件设于安装件150的顶面,排水部件120位于加热件的底面,定位部151朝向排水部件120的一侧延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理解为,定位部151与安装本体152一体成型设置,方便定位部151与安装本体152加工成型。当然,定位部151也可以作为独立的部件,相当于定位部151和安装本体152分体设置,定位部151采用焊接、紧固件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本体152的侧壁。
其中,定位部151的横截面形状与接水槽127或导水口126的断面形状相适应。比如,当接水槽127或导水口126的断面形状为三角形时,定位部15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定位部151卡设在接水槽127或导水口126,在定位部151和接水槽127的槽壁或导水口126的侧壁之间有间隙,保证接水槽127的水能够顺畅地排放。
另外,定位部151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倒置的梯形,这样设置,能够增大定位部151与接水槽127的槽壁或导水口126的侧壁的间隙,以使接水槽127的水排放更加顺畅。
当然,定位部151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半圆形或其他的形状,只要能够通过定位部151与接水槽127或导水口126相配合进行定位的结构形状均是可以的。比如,为了使接水槽127的水排放更加顺畅,定位部151也可以是凸起,该凸起可以抵接在接水槽127相对的两个槽壁,或者导水口126的侧壁。另外,还可以在排水槽的槽壁或导水口126的侧壁设置与该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另外,定位部151的数量与排水部件120上接水槽127的数量相对应,当接水槽127间隔设置多个时,定位部151的数量相应设置多个。
结合图1和图8,本申请提供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200,包括:柜体210和如上任一种所述实施例的风道组件,风道组件设置于柜体210内,柜体210内的空间通过风道组件分隔出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基于风道组件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则包含了风道组件的制冷设备200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具体可参考上述内容,此处不再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风道组件不仅可起到分隔间室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循环送风的作用。风道组件密封连接柜体210,能够保证第一间室220与第二间室230的密封性,避免第一间室220与第二间室230之间漏风或串风,影响制冷效果。
柜体210内的空间可以理解为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内用于存储物品的空间。风道组件可以是将柜体210内的全部空间分成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也可以是将柜体210内的局部空间分隔成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也就是,柜体210内的空间除了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还包括其他的间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的温度范围不作限定,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可以是固定的温度范围,如:第一间室220是冷藏间室,第二间室230是冷冻间室;同理,还可以是第一间室220是冷冻间室,第二间室230是冷藏间室,此时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处于不同的温度范围,满足不同食物存储的温度需求。其中,冷藏间室与冷冻间室的区别在于,间室的温度范围不同。
当然,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的温度可以是变动的,即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均为变温间室,以第一间室220为变温间室为例,第一间室220的温度范围可以在-10℃到5℃,第一间室220为宽幅变温的间室,用户可根据实际的存储需求任意调节变温间室的温度,以适应存储不同食物所需的温度要求。当然,还可以是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中的一个是冷藏间室或冷冻间室,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中的另一个是变温间室,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的具体温度范围在此不作限定。
风道组件设置若干个,风道组件可设置一个,将柜体210内的空间分隔成第一间室220和第二间室230;风道组件也可以设置多个,将柜体210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间室,如:风道组件设置两个,将柜体210内空间分隔成第一间室220、第二间室230和第三间室。风道组件设置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制冷设备200可以是冰箱、冰柜、展示柜、销售柜、酒柜等设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内形成风道;
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排水部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排水部件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下侧,所述排水部件设置有排水口;向靠近所述排水口的方向,所述蒸发器相对于水平方向斜向下倾斜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大于等于7度小于等于20度;
托板,设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排水部件之间,用于支撑所述蒸发器,以使所述蒸发器的底部与所述排水部件之间具有足够的化霜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部件的顶面和/或底面与水平方向形成所述预设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设置有过水孔,所述蒸发器的翅片与所述过水孔上下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设置安装孔,所述排水部件设置翻边,所述翻边穿设于所述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用于为所述蒸发器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托板,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托板和所述排水部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为加热管;和/或,所述加热件为加热膜,所述加热膜贴设所述排水部件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安装件的上表面,所述安装件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排水部件的配合部相配合实现定位。
9.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所述柜体内,所述柜体内的空间通过所述风道组件分隔出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
CN202322819168.2U 2023-10-19 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Active CN221259211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59211U true CN221259211U (zh) 2024-07-02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2049B2 (en) Refrigerator including cryogenic freezing compartment
CN102192635A (zh) 风冷冰箱及其保湿方法
CN221259211U (zh) 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CN113237272A (zh) 一种风冷冰箱
CN112129030A (zh) 冰箱的风道组件及冰箱
EP4273474A1 (en) Ice-making assembly and refrigerator
EP1541946B1 (en) Evaporator Installation for a Heat Pump
CN214581960U (zh)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CN214536960U (zh) 制冰组件及冰箱
CN205980523U (zh) 冰箱
CN114719480B (zh) 制冰组件及冰箱
CN212930633U (zh) 冰箱
CN221259214U (zh) 化霜组件、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CN221259218U (zh) 排水组件、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CN221259205U (zh) 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WO2023123938A1 (zh) 排水板、风道组件、箱胆及制冷设备
CN220852744U (zh) 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CN220852748U (zh) 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CN220206106U (zh) 蒸发器、制冷装置及制冷设备
EP4273472A1 (en) Ice making assembly and refrigerator
CN220852743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5031457B (zh) 一种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CN218410368U (zh) 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9889875U (zh) 冰箱
CN218410367U (zh) 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