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02388A - 纱线卷取机 - Google Patents

纱线卷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02388A
CN117902388A CN202311356732.XA CN202311356732A CN117902388A CN 117902388 A CN117902388 A CN 117902388A CN 202311356732 A CN202311356732 A CN 202311356732A CN 117902388 A CN117902388 A CN 117902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winding
accumulating
unit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567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阵山达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902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023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20Device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during forwarding, e.g. for buffer storage
    • B65H51/22Reels or cages, e.g. cylindrical, with storing and forwarding surfaces provided by rollers or 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02Rotary devices, e.g. with helical forwarding surfaces
    • B65H51/04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 B65H51/08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arranged to operate in groups or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65H63/003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responsive to winding of yarns around rotating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65H63/02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responsive to reduction in material tension, failure of supply, or breakag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65H63/0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responsive to excessive tension or irregular operation of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65H63/0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irregularities in running material, e.g. for severing the material at irregularities ;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yarn clea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4Textil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Filamentary Materials, Packages, And Safety Devices Therefor (AREA)
  • Tension Adjustment In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取机。纱线卷取机(2)具备:供给纱线的供给部(6);卷绕从供给部(6)供给的纱线并形成卷装的卷取部(8);具有配置于纱线在供给部(6)与卷取部(8)之间行进的纱线行进路径的中途的存积辊(41),通过使存积辊(41)旋转而将从供给部(6)送出的纱线卷绕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的存积区域(A)并暂时存积纱线的纱线存积装置(40);检测卷绕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的纱线的检测装置(50);以及控制存积辊(41)的旋转,并且从检测装置(50)取得检测数据,判定是否在存积区域(A)中产生了重叠卷绕部(F)的控制部(25)。

Description

纱线卷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取机。
背景技术
纱线卷取机使从供纱管退绕的纱线经由纱线行进路径卷绕在卷取部并形成卷装。日本JP2016-050053A公开了在纱线卷取机的、从供纱管向卷取部的纱线行进路径中,配置存积辊,将纱线卷绕在存积辊的外周面,并暂时存积纱线的纱线存积装置。
卷绕在存积辊的纱线的量、施加于纱线的张力并不总是恒定,会因供纱管的更换、纱线的不均匀性、卷装的形成的状态等各种原因而变动。若卷绕在存积辊的纱线的量、施加于纱线的张力变动,则有时在卷绕在存积辊的纱线上产生重叠卷绕部。若产生重叠卷绕部,则对纱线施加的张力产生不均匀,从存积辊进行的纱线的退绕不会稳定地实施,或者对纱线施加应力,有可能产生纱线的粗细不均匀、纱线被切断这样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的第一在于自动地检测产生在存积辊的、纱线的重叠卷绕部。而且,本发明的课题的第二是除去检测出的重叠卷绕部。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具备:
供给部,其供给纱线;
卷取部,其卷绕从上述供给部供给的纱线并形成卷装;
纱线存积装置,其具有配置在纱线在上述供给部与上述卷取部之间行进的纱线行进路径的中途的存积辊,通过使上述存积辊旋转而将从上述供给部送出的纱线卷绕在上述存积辊的外周面的存积区域并暂时存积纱线;
检测装置,其检测卷绕在上述存积辊的外周面的纱线;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存积辊的旋转,并且从上述检测装置取得检测数据,判定是否在上述存积区域中产生了重叠卷绕部。
第一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能够自动地检测纱线的重叠卷绕部,所以能够采取除去纱线的重叠卷绕部等对策。因此,能够在对纱线施加的张力变得异常大之前采取对策,能够提高纱线卷取机的生产率,能够抑制纱线的不良部分的产生。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
当在上述纱线行进路径中,将供给部侧设为上游,将卷取部侧设为下游时,
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卷绕在上述存积区域的纱线的存积上游端位置,
由上述控制部进行的是否产生了重叠卷绕部的判定,根据上述存积上游端位置来判定。
第二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能够以简单的方法,检测产生了重叠卷绕部的情况,所以能够容易地在对纱线施加的张力变得异常大之前采取对策,能够提高纱线卷取机的生产率,能够抑制纱线的不良部分的产生。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
当在上述纱线行进路径中,将供给部侧设为上游,将卷取部侧设为下游时,
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卷绕在上述存积区域的纱线的存积上游端位置,
由上述控制部进行的是否产生了重叠卷绕部的判定,根据上述存积上游端位置下降、以及上述存积上游端位置距基准位置的下降量来判定。
更具体而言,存积上游端位置从基准位置到向上游侧移动后的位置的位移量(下降量)是规定量以上时,判定为产生了重叠卷绕部,在上述位移量(下降量)小于规定量时,判定为没有产生重叠卷绕部。
第三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能够以简单的方法,检测产生了重叠卷绕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在上述纱线行进路径的上述供给部与上述存积辊之间还具备接头装置。另外,将上述基准位置的定义设为在由上述接头装置进行的接头与下一次的接头之间的期间且在纱线卷取机稳定地绕纱的稳定期间,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纱线的上述存积上游端位置。控制部至少按每个新的稳定期间来更新上述基准位置。是否产生了重叠卷绕部的判定使用将要进行判定时之前的基准位置来判定。
第四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将纱线的存积上游端位置的基准位置设为在接头与下一次的接头之间的期间且纱线卷取机稳定地绕纱的稳定期间,纱线的上述存积上游端位置,所以能够降低重叠卷绕部的误检测的频率。另外,基准位置按每个稳定期间来更新,是否产生了重叠卷绕部的判定使用将要进行判定时之前的基准位置来判定,所以能够进行更正确的判定。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纱线卷取机,
上述控制部在判定为在上述存积区域中产生了重叠卷绕部时,
进行使上述存积辊的旋转速度变为与通常的卷取操作时的旋转速度不同,而除去上述重叠卷绕部的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
第五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进行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所以能够除去重叠卷绕部。因此,能够在对纱线施加的张力变得异常大之前采取对策,能够提高纱线卷取机的生产率,能够抑制纱线的不良部分的产生。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还具备:
吸引机构,其从存积上游端位置吸引卷绕在上述存积区域的纱线,
上述控制部在判定为在上述存积区域中产生了重叠卷绕部时,进行以规定时间使上述存积辊反转,从存积上游端位置吸引并除去卷绕在上述存积区域的纱线的第一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
第六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从存积上游端位置吸引并除去卷绕在存积区域的纱线,所以能够以比较高的概率除去重叠卷绕部。因此,能够在对纱线施加的张力变得异常大之前采取对策,能够提高纱线卷取机的生产率,能够抑制纱线的不良部分的产生。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
上述控制部进行第二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该第二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在上述第一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之后,进行通常的纱线收卷操作,在再次判定为在上述存积区域中产生了重叠卷绕部时,还以规定时间使上述存积辊反转,从上述存积上游端位置吸引并除去卷绕在上述存积区域的纱线。
第七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在第一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之后,在又产生了重叠卷绕部的情况下,进行第二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所以能够以更高的概率除去重叠卷绕部。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第一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纱线卷取机,还具备:
张力施加部,其对上述供给部与上述纱线存积装置之间的纱线施加规定的张力,
上述供给部构成为更换用于供给纱线的供纱管并供给纱线,
上述控制部在刚更换供纱管之后,在开始通常的卷取操作时,以在纱线向上述存积区域的进入侧,张力比通常的操作时高的方式,控制上述张力施加部。
第八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防止更换供纱管前后的张力的突然变化,抑制重叠卷绕部的产生。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第八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还具备:
张力传感器,其检测纱线的张力,
上述控制部在供纱管的更换前后,在纱线向上述存积区域的进入侧通过上述张力传感器计测张力,以刚更换供纱管之后的张力与将要更换供纱管之前的张力大致相同的方式,控制上述张力施加部。
第九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防止更换供纱管前后的张力的突然变化,抑制重叠卷绕部的产生。
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第一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纱线卷取机,
上述检测装置包含在上述存积区域在与上述存积辊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检测上述纱线的线传感器。
第十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使用线传感器,能够以简单的方法,检测产生了重叠卷绕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第一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纱线卷取机,
上述检测装置包含在上述存积区域拍摄上述纱线的照相机。
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使用照相机,能够以简单的方法,检测产生了重叠卷绕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第一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纱线卷取机,
上述检测装置包含在上述存积区域检测上述纱线的多个投受光传感器。
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使用投受光传感器,能够以简单的方法,检测产生了重叠卷绕部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第一实施方式~第十一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纱线卷取机,
上述纱线存积装置构成为在存积区域,下游侧的纱线被上游侧的纱线按压,向下游侧行进。
第十三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在存积区域,下游侧的纱线被上游侧的纱线按压,向下游侧行进,所以在纱线进给中因产生重叠卷绕部而产生障碍的可能性高。
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第一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纱线卷取机,还包含气流纺纱装置。
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第一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纱线卷取机,纱线卷取机是自由端纺纱机。
本发明的纱线卷取机能够自动地检测纱线的重叠卷绕部,所以能够采取除去纱线的重叠卷绕部等对策。因此,能够在对纱线施加的张力变得异常大之前采取对策,能够提高纱线卷取机的生产率,能够抑制纱线的不良部分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的整体结构的简要主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纱线卷取机)2的结构的简要侧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纱线存积装置40的立体图。
图4的(A)是表示纱线存积装置40和检测部53的配置关系的图。图4的(B)是表示纱线存积装置40和发光部55的配置关系的图。图4的(C)是表示纱线存积装置40和检测装置50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5的(A)是以在旋转方向上一部分重复的方式将存积辊41的外周面平面地展开的图。图5的(B)是以在旋转方向上一部分重复的方式将纱线存在于存积辊41的外周面时的存积辊41的外周面平面地展开的图。图5的(C)是以在旋转方向上一部分重复的方式将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存在纱线以及凹部时的存积辊41的外周面平面地展开的图。
图6是表示线传感器53A的取得结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的(A)是表示变形例A1的络纱机单元2的存积辊41和检测装置50的配置关系的图。图7的(B)是表示变形例A2的络纱机单元2的纱线存积辊41和检测装置50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线传感器53A的取得结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的(A)是表示变形例A3的络纱机单元2的纱线存积辊41和检测装置50的配置关系的图。图9的(B)是表示变形例A4的络纱机单元2的纱线存积辊41和检测装置50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10的(A)是表示变形例A5的络纱机单元2的纱线存积辊41和检测装置50的配置关系的图。图10的(B)是表示变形例A5的其它的络纱机单元2的纱线存积辊41和检测装置50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11示意性表示将纱线Y正常卷绕并存积在存积辊41的情形的侧视图。
图12示意性表示在存积辊41的存积区域A产生了重叠卷绕部F的情形的侧视图。
图13是示意性表示在存积辊41的存积区域A产生了重叠卷绕部F之后,从上游侧除去了重叠卷绕部F之后的存积辊41的情形的侧视图。
图14是在络纱机单元2的卷取操作时,在存积辊41的存积区域A,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的时间变化的测定例。
图15是在络纱机单元2的卷取操作时,在存积辊41的存积区域A,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的时间变化的其它的测定例。
图16是在络纱机单元2的卷取操作时,在存积辊41的存积区域A,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的时间变化的其它的测定例。
图17是在络纱机单元2的卷取操作时,在存积辊41的存积区域A,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的时间变化的其它的测定例。
图18是在络纱机单元2的卷取操作时,在存积辊41的存积区域A,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的时间变化的其它的测定例。
图19是在络纱机单元2的卷取操作时,在存积辊41的存积区域A,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的时间变化的其它的测定例。
图20是表示在络纱机单元2中,供纱管改变时的目标张力值、张力计测值、辊速度的图。
图2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纱线的卷取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2的(A)是表示在变形例B1中,纱线存积装置40和检测部53的配置关系的图。图22的(B)是表示在变形例B1中,纱线存积装置40和发光部55的配置关系的图。图22的(C)是表示在变形例B1中,纱线存积装置40和检测装置50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23是表示变形例B2的检测装置50的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自动络纱机,2…络纱机单元,3…机体控制装置,6…供纱部(供给部),8…卷装形成部(卷取部),21…供纱管,22…卷取筒管,25…控制部,40…纱线存积装置,41…存积辊,41d…外周面,43a…第一凹部,43b…第二凹部,45…驱动马达,47…罩,50…检测装置,53…检测部,53A…线传感器,533…受光传感器,540…摄像机,53B…透镜,55…发光部,55B…光源,55C…光波导,A…存积区域,E1…存积上游端,Y…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1)自动络纱机1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具备排列配置的多个络纱机单元(纱线卷取机)2、机体控制装置3、供纱管供给装置4、落纱装置5、以及省略图示的鼓风机箱。
机体控制装置3构成为能够与各络纱机单元2通信。自动络纱机1的操作人员通过适当地操作机体控制装置3,能够集中管理多个络纱机单元2。机体控制装置3控制供纱管供给装置4以及落纱装置5的动作。
供纱管供给装置4将供纱管21逐个地放置在输送托盘26上。供纱管供给装置4将放置在输送托盘26上的供纱管21向多个络纱机单元2的各个供给。
落纱装置5在络纱机单元2中卷装30成为满卷(卷绕了规定量的纱线Y的状态)的情况下,行进到该络纱机单元2的位置,取下满卷的卷装30。落纱装置5对取下了卷装30的该络纱机单元2设置没有卷绕纱线Y的卷取筒管22。
(2)络纱机单元(纱线卷取机)2的结构
接下来,对络纱机单元2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络纱机单元2具备供纱部(供给部)6、纱线存积装置40、检测装置50、罩47、卷装形成部(卷取部)8、上蜡装置70以及控制部25。在络纱机单元2中,将供纱部6的供纱管21的纱线Y退绕,在将退绕后的纱线Y暂时存积在纱线存积装置40之后,卷装形成部8将存积在纱线存积装置40的纱线Y拉出并卷绕在卷取筒管22而形成卷装30。
供纱部6构成为在规定的位置支承被放置在输送托盘26的供纱管21,从该供纱管21将纱线Y退绕。供纱部6若从供纱管21将所有的纱线Y退绕,则排出没有卷绕纱线Y的供纱管21的芯管,从供纱管供给装置4接受新的供纱管21的供给。
纱线存积装置40配置在形成于供纱部6与卷装形成部8之间的纱线行进路径的中途。纱线存积装置40相对于上蜡装置70设置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纱线存积装置40卷绕由供纱部6退绕后的纱线Y并暂时存积。纱线存积装置40将存积的纱线Y向卷装形成部8供给。
纱线存积装置40具备能够卷绕纱线Y的存积辊41、对存积辊41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马达45以及罩47。存积辊41将纱线Y卷绕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的存积区域A并暂时存积纱线Y。存积辊41被自动络纱机1的机体(框架)支承为能够以相对于水平方向稍微倾斜的旋转轴C1为中心旋转。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存积辊41的轴向的两端部侧分别形成有越接近端部直径越大的锥部41a、41b。两个锥部41a、41b之间的部分成为直径恒定的圆筒部41c,其外周面41d是供纱线Y卷绕的存积区域A。圆筒部41c的外周面41d被镜面加工。通过两端侧的两个锥部41a、41b防止卷绕在圆筒部41c的纱线Y脱落的情况。
在存积辊41的圆筒部41c的外周面41d卷绕有环部件42。环部件42例如由橡胶形成为圆环状。环部件42安装于圆筒部41c与前端侧的锥部41b的边界部分。环部件42是包围由卷装形成部8从存积辊41拉出的纱线Y,与该纱线Y接触并施加阻力的张力环。环部件42通过向其径向内侧收紧的弹力安装于圆筒部41c。环部件42通过该弹力对从存积辊41拉出的纱线Y施加阻力。通过环部件42,对从存积辊41拉出的纱线Y施加适度的张力,使来自存积辊41的纱线Y的退绕稳定化。
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在沿着旋转轴C1的方向跨越环部件42的安装位置的区域设置有第一凹部(凹部)43a。即、从存积辊41的径向外侧观察,第一凹部43a设置为通过环部件42的安装位置并与该安装位置交叉,第一凹部43a的一部分与该安装位置重叠。这里的第一凹部43a构成在沿着旋转轴C1的方向上从存积辊41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槽部。第一凹部43a例如在其长边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剖面大致矩形。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还设置有第二凹部(凹部)43b。第二凹部(凹部)43b是在对将传感器用磁铁埋入圆筒部41c的内周面41g的凸台或者对加强用肋进行成型时,以不形成凹陷(所谓的凹痕)(sink mark)的方式设置的凹部(所谓的镂空)(downgage)。
驱动马达45使存积辊41向卷绕来自供纱部6的纱线Y的方向旋转。另外,驱动马达45能够使存积辊41向与该卷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马达45是DC无刷马达、步进电机、伺服马达等能够控制位置的马达。
在存积辊41的一端侧(存积辊41的上游侧)的锥部41a的附近配置有下游纱线吹送部80。下游纱线吹送部80与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接近而配置。在通常的纱线卷取时中,供纱部6侧的纱线通过下游纱线吹送部80被向存积辊41的一端侧的锥部41a。在驱动驱动马达45使存积辊41向一个方向旋转时,通过下游纱线吹送部80被向存积辊41的一端侧的锥部41b引导的纱线Y一边从圆筒部41c的一端侧(上游侧)推顶前面的纱层一边依次卷绕。其结果是,已经卷绕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上的纱线Y被新卷绕的纱线Y按压,被向另一端侧(下游侧)依次输送。由此,将纱线Y以螺旋状排列并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有规律地卷绕在存积辊41的圆筒部41c的外周面。
从存积辊41的另一端侧(存积辊41的下游侧)的锥部41b拉出被卷绕在存积辊41的纱线Y,并向下游侧(卷装形成部8侧)输送。在锥部41b,存积辊41上的纱线Y经由位于存积辊41的旋转轴C1的延长线上的拉出引导件37被向下游侧拉出。卷绕在存积辊41的纱线Y在与上述环部件42之间通过并被退绕,由此,对被退绕的纱线Y施加适度的张力。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卷装形成部8具备构成为能够安装卷取筒管22的摇架23、以及使纱线Y横动的同时驱动卷取筒管22的横动鼓24。卷装形成部8构成卷取部。摇架23将卷取筒管22(或者卷装30)支承为能够旋转。摇架23构成为能够使支承的卷装30的外周面与横动鼓24的外周面接触。
横动鼓24由省略图示的驱动源(电动马达等)旋转驱动,在与卷取筒管22或者卷装30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旋转,从而使卷取筒管22从动旋转。由此,能够将存积在纱线存积装置40的纱线Y退绕并拉出,卷绕在卷取筒管22。在横动鼓24的外周面形成有省略图示的横动槽,能够利用该横动槽使纱线Y以规定幅度横动(横动)。在以上的结构中,能够使纱线Y横动的同时将其卷绕于卷取筒管22,形成规定形状的卷装30。
上蜡装置70配置在纱线存积装置40与卷装形成部8之间。上蜡装置70对从纱线存积装置40朝向卷装形成部8行进的纱线Y上蜡。
络纱机单元2在从供纱部6经由纱线存积装置40到达卷装形成部8的纱线行进路径中具备各种装置。具体而言,在纱线Y的纱线通道(纱线行进路径)从上游的供纱部6侧朝向下游的纱线存积装置40侧依次配置有退绕辅助装置10、下纱线检测器11、张力施加部12、捕捉装置13、接头装置14、纱线监视装置16、以及下游纱线吹送部80。
退绕辅助装置10使从供纱管21退绕的纱线Y摆动并使可动部件27与形成在供纱管21的上部的气圈接触,适当地控制该气圈的大小,由此来辅助纱线Y的退绕。
下纱线检测器11配置在退绕辅助装置10的下游侧的与退绕辅助装置10接近的位置。下纱线检测器11规定从退绕辅助装置10供给的纱线Y的有无。
张力施加部12对行进的纱线Y施加规定的张力。张力施加部12基于由张力传感器12S检测出的纱线Y的张力,对纱线Y施加规定的张力。张力施加部12构成为由相对于固定的梳齿配置可动的梳齿而成的门式,通过使纱线Y在梳齿之间行进而施加规定的阻力。可动侧的梳齿构成为例如通过螺线管能够进行移动,以便梳齿彼此成为啮合状态或者分离状态。由此,张力施加部12能够调整对纱线Y施加的张力。此外,张力施加部12的结构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圆盘式张力施加部。
捕捉装置13配置在张力施加部12的下游侧。捕捉装置13具有第一捕捉部13A和第二捕捉部13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捕捉部13A以及第二捕捉部13B被一体化,构成为一个部件。第一捕捉部13A以及第二捕捉部13B的各个与省略图示的负压源连接。
第一捕捉部13A构成为在前端部形成有开口的筒状的部件。第一捕捉部13A在接头时产生吸引空气流,吸引并捕捉纱线存积装置40侧的纱线Y。
第二捕捉部13B构成为在前端部形成有开口的筒状的部件。第二捕捉部13B设置为能够摆动。第二捕捉部13B在捕捉从退绕辅助装置10供给的纱线Y的捕捉位置(第一位置)(在图2中,用实线表示的位置)、与将纱线Y向接头装置14引导的引导位置(第二位置)(在图2中,用虚线表示的位置)之间摆动。捕捉位置也可以是第二捕捉部13B的待机位置。
第二捕捉部13B在捕捉位置处,在下纱线检测器11的下游侧与纱线通道接近的状态下,通过使其前端侧产生吸引空气流,吸引并捕捉来自供纱管21的纱头。第二捕捉部13B在由切断器15切断纱线Y时,吸引并捕捉切断后的纱线Y的供纱管21侧的纱头。另外,第二捕捉部13B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使其前端侧产生吸引空气流,吸引并除去附着于行进的纱线Y的风棉等。
设置有辅助吹送部28,其在由第二捕捉部13B捕捉纱线Y时,在刚向供纱部6供给新供纱管21之后的情况下,将纱头吹送到下纱线检测器11的下游侧的位置(第二捕捉部13B的前端)。
辅助吹送部28通过向形成为中空状的输送托盘26以及供纱管21的内部喷出压缩空气,在供纱管21的前端部形成将该供纱管21的纱线Y向下纱线检测器11侧吹送的空气流。在新供给的供纱管21被供纱部6支承的情况下,通过辅助吹送部28动作,能够可靠地将该供纱管21侧的纱头朝向下纱线检测器11侧吹送。
接头装置14进行断开后的纱线Y的接头。接头装置14在纱线监视装置16检测出纱疵并由切断器15切断纱线Y的纱线切断时,在从供纱管21退绕过程中的纱线Y被切断的断纱时,或者在供纱管21的更换时等那样,成为供纱管21与纱线存积装置40之间的纱线Y被断开的状态时,将供纱管21侧的纱线Y与纱线存积装置40侧的纱线Y接头。接头装置14配置在从纱线通道稍微退避了的位置。接头装置14通过将导入的纱头彼此连结,能够将纱线Y设为连续状态。作为接头装置14能够使用利用压缩空气等流体的装置、机械式装置。
纱线监视装置16通过由适当的传感器监视纱线Y的粗细等,来检测粗节、异物混入等纱疵。在纱线监视装置16的上游侧的与该纱线监视装置16接近的位置配置有切断器15。切断器15在纱线监视装置16检测出纱疵的情况下,立即切断纱线Y。切断器15以及纱线监视装置16收纳于共用的外壳19。收纳纱线监视装置16的外壳19配置在接头装置14的下游侧。
下游纱线吹送部80是配置在纱线存积装置40的上游侧的与纱线存积装置40接近的位置的吸气装置。下游纱线吹送部80通过喷出压缩空气,在吸引存在于存积辊41的存积区域A上的纱线存积装置40侧的纱头之后将其吹走,并形成输送到第一捕捉部13A的空气流。具体而言,下游纱线吹送部80具备能够使纱线Y在内部通过的细筒状的引导部件(省略图示)、以及作为弯曲的筒状的部件的导纱部件60。在引导部件的一端形成有纱线Y的排出口。导纱部件60设置为与下游纱线吹送部80的排出口接近。在导纱部件60的长边方向两端分别形成有开口。
导纱部件60以使其一端侧的开口与下游纱线吹送部80的排出口对置且使其另一端侧的开口与第一捕捉部13A对置的状态而配置。在导纱部件60的内部形成有引导路径。引导路径以绕过纱线监视装置16以及接头装置14等的方式,将导纱部件60的两端的开口彼此连结。通过下游纱线吹送部80、导纱部件60以及第一捕捉部13A构成了存积侧纱头捕捉装置75。
下游纱线吹送部80在纱线Y在供纱管21与纱线存积装置40之间成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捕捉纱线存积装置40侧的纱线Y并向导纱部件60的引导路径吹去,沿着该引导路径拉出纱线Y,使其被第一捕捉部13A捕捉。此外,在导纱部件60遍及全长地形成有省略图示的贯通状的窄缝,所以在纱线Y被第一捕捉部13A捕捉的状态下,能够从导纱部件60的内部拉出该纱线Y。据此,能够通过下游纱线吹送部80吹送纱线存积装置40侧的纱线Y,并将其朝向接头装置14侧引导。
各络纱机单元2具备控制部25。控制部25具备省略图示的CPU、ROM、RAM等硬件。在RAM存储有控制程序等软件。控制部25通过硬件和软件的配合,来控制络纱机单元2的各结构。控制部25构成为能够与机体控制装置3通信。由此,能够在机体控制装置3中集中管理自动络纱机1具备的多个络纱机单元2的动作。
(3)检测装置50的结构、和卷绕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的纱线Y的检测方法
如图4A~图4C所示,检测装置50包含检测部53和发光部55而构成。检测部53和发光部55收纳于框体51,并固定于自动络纱机1的机体。检测部53检测卷绕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的纱线Y。
检测部53配置在存积辊41的圆筒部41c的外周面41d附近。例如,检测部53能够检测存积辊41的纱线Y成为规定的上限量以上的情况、以及小于规定的下限量的情况。检测部53也可以将从上述上限量到上述下限量作为检测范围。此外,检测范围也可以设为包含从超过上述上限量的部分到低于上述下限量的部分的更广泛的范围。由此,例如能够检测相对于上述上限值的超过量。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从该检测范围中检测出存积辊41的纱线Y成为规定的上限量以上的情况、以及小于规定的下限量的情况。此外,上述的以上和小于能够设为适当地超过和以下。检测部53的检测结果由控制部25取得。控制部25基于检测部53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马达45,以便存积辊41的存积量(卷绕量)落入上述上限量与上述下限量之间。
检测部53具有:检测在形成于圆筒部41c的外周面41d的存积区域A有无将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端部41f与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41e之间连结的直线区间ST1的纱线Y的线传感器53A、以及将入射光缩小的透镜53B。线传感器53A的例子是由排列成一列的光电二极管取得光量的CCD影像传感器或者CMOS影像传感器。线传感器53A经由将入射光缩小的透镜53B接受光。在本实施方式中,虽以直线区间S1的延伸方向与旋转轴C1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式设置有线传感器53A,但也可以以直线区间S1的延伸方向与旋转轴C1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式设置有线传感器53A。
发光部55具有两个光源55B、55B;以及将从两个光源55B、55B射出的光转换为面发光并且朝向存积辊41射出的光波导55C。光波导55C的结构构件的一部分包含引导光的丙烯酸板等的扩散板等。两个光源55B、55B的例子是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设置于LED基板55A。此外,光源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
线传感器53A设置在不入射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且入射在存积于存积辊41的纱线Y上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那样的位置。例如,如图4(C)所示,发光部55以0°~30°的范围的照射角度θ射出光。“以不入射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的方式配置有线传感器53A”是指从发光部55以这样的角度射出的光被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全反射,在该反射后的光不入射那样的位置配置有线传感器53A。
这里,将与旋转轴C1正交的直线之一假设为第一直线L1,将与第一直线L1平行且与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接触的直线之一假设为第二直线L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存积辊41的旋转轴C1延伸的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发光部55在第一直线L1上或者第一直线L1以及第二直线L2的排列方向上,配置在线传感器53A与第一直线L1之间。由此,发光部55能够向位于第一直线L1与第二直线L2之间的存积辊41的一部分射出光。线传感器53A配置在第二直线L2与第一直线L1之间。线传感器53A的受光方向与第一直线L1大致平行。换言之,光从与第一直线L1大致平行的方向入射线传感器53A。罩47在第一直线L1以及上述第二直线的排列方向上,相对于第二直线L2配置在与配置有第一直线L1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区域。
罩47设置为与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的一部分对置。罩47设置于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上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的行进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罩47也可以设置于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上不反射的自发光部55的光的行进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在罩47中作为来自发光部55的光入射的位置的对置面47a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减少光的反射率的颜色(例如,黑色)。这样通过减少反射率,能够防止来自罩47的反射光向存积辊41入射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因由罩47反射的光被线传感器53A检测而无法适当地检测由纱线Y反射的光的情况。
此外,也可以以不设置罩47,并在来自发光部55的光的行进方向上不配置反射光的构造部的方式,构成纱线存积装置40的周边。假设即使在来自发光部55的光的行进方向上配置反射光的构造部的情况下,只要是配置在当反射的光到达线传感器53A时充分衰减那样的位置的构造物,就能够防止无法适当地检测由纱线Y反射的光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5判定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存积区域A)的纱线Y的有无。控制部25基于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来判定外周面41d的纱线Y的有无。图5的(A)是以在旋转方向上一部分重复的方式将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平面地展开的图。线传感器53A检测图5的(A)所示的范围R的纱线Y的有无。更详细而言,控制部25使存积辊41以低速(小于200rpm)旋转一周,并且基于使存积辊41旋转一周时的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来判定外周面41d的纱线Y的有无。
此外,也可以使存积辊41以高速(200rpm以上)旋转一周,并且基于使存积辊41旋转一周时的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来判定外周面41d的纱线Y的有无。在本实施方式的线传感器53A中,在以高速旋转的存积辊41中,由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造成的反射光的影响变小。因此,能够忽略由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造成的反射光来进行存积量的检测。在该情况下,如图5的(C)所示,在纱线Y密集的部分YC中,反射光变多,所以容易被线传感器53A检测。另一方面,在被从纱线Y密集的部分YC拉出的一根纱线部分Y1中,反射光变少,所以难以被线传感器53A检测。
例如,如图4的(C)所示,当纱线Y存在于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时,从发光部55射出的光如上所述即使被外周面41d反射也不会向线传感器53A侧反射,而朝向罩47侧反射。相反,在纱线Y存在于外周面41d的情况下,由纱线Y反射的光向线传感器53A侧反射,由线传感器53A检测出该光。
此时的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例如作为图6所示那样的数据由控制部25取得。在图6所示的数据中,相对地检测出较多光的区域、即若转换为BMP图像则取得偏白的图像的区域示出了检测出纱线(白纱线)Y的区域,相对地检测出较少光的区域、即若转换为BMP图像则取得偏黑的图像的区域示出了没有检测出纱线(白纱线)Y的区域。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的像素位置(像素)示出了直线区间S1的位置。即、控制部25能够基于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来判定纱线Y存在于直线区间S1的哪里且在哪里没有纱线Y。这样,控制部25能够基于线传感器53A检测的光的检测量,正确地检测图5的(B)所示的范围R内的纱线Y的有无。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形成有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控制部25通过检测作为基准的第一凹部43a旋转一周的情况,判定为存积辊41旋转了一周。控制部25通过马达的旋转量、在凹部的位置设置标记(例如,磁性标记等),能够掌握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的位置。然而,由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反射的光有时向线传感器53A侧反射。在该情况下,控制部25即使基于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来检测纱线Y的有无,也无法正确地进行检测。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5基于与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不同的位置的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来判定外周面41d的纱线Y的有无。详细而言,控制部25基于没有形成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的所有区域的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来判定外周面41d的纱线Y的有无。更详细而言,如图5的(C)所示,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沿着存积辊41的旋转方向形成有多个凹部(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并且形成有多个在旋转方向上相邻的凹部与凹部之间的区域亦即连接部41h。控制部25基于多个连接部41h各自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的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来判定存积区域A的纱线Y的有无。
控制部25也可以在没有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的区域,在使存积辊41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取得线传感器53A的数据。控制部25通过马达的旋转量、对凹部的位置设置标记(例如,磁性标记等),能够掌握没有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的位置。换言之,控制部25也可以使存积辊41间歇地旋转的同时取得线传感器53A的数据。此外,控制部25也可以通过使存积辊41低速地旋转,仅检测需要的位置。另外,控制部25也可以通过使存积辊41旋转,总是使线传感器53A进行检测,仅检测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的位置,而不进行判定外周面41d的纱线Y的有无的处理。
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中,如图4的(A)所示,检测卷绕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的纱线Y的线传感器53A,由检测在外周面41d(存积区域A)上将纱线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与纱线行进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之间连结的直线区间S1的纱线的有无的线传感器53A构成。由此,不用在存积区域A的各个位置设置检测纱线Y的有无的传感器,就能够检测存积区域A的上述直线区间S1的纱线Y的有无。其结果是,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并且廉价地检测出卷绕在纱线存积装置40的纱线Y的存积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中,如图4的(B)所示,具有朝向存积辊41发出光的发光部55,所以能够对由线传感器53A接受的光赋予强弱(对比度),能够提高控制部25对纱线Y的检测精度。
如图4的(B)所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的发光部55具有两个光源55B、55B;以及将从两个光源55B、55B射出的光转换为面发光并且朝向存积辊41射出的光波导55C,所以能够使从发光部55射出的光均匀化。由此,能够提高检测纱线Y时的精度。另外,如图4的(A)所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的线传感器53A构成为经由将入射光缩小的透镜53B接受光,所以能够紧凑地设置检测部53。
如图4的(C)所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的线传感器53A设置于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不入射那样的并且存积于存积辊41的纱线Y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入射那样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卷绕在存积辊41的纱线Y容易反射光的白色系的纱线Y的检测精度。详细而言,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的结构中,基于仅来自存积在存积辊41的纱线Y的反射光来检测纱线Y的有无,减少从纱线Y以外的部分反射的光向线传感器53A入射的情况,所以能够提高纱线Y的检测精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的纱线存积装置40中,如图4的(C)所示,具备与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的一部分对置的罩47,该罩47设置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的行进方向的一部分。由此,能够抑制在存积辊41中产生的风棉向各处飞散,或控制由存积辊41的旋转产生的气流,纱头与周边结构接触的情况。而且,罩47将来自发光部55的光入射的对置面47a形成为黑色,所以能够吸收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由此,减少从纱线Y以外的部分反射的光(干扰光)向线传感器53A入射的情况,所以能够提高控制部25对纱线Y的检测精度。
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的控制部25至少使存积辊41旋转一周,并且基于使存积辊41旋转一周时的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来判定存积区域A的纱线Y的有无。由此,能够检测构成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的所有区域的纱线Y的有无,所以能够提高控制部25对纱线Y的检测精度。
在络纱机单元2中,当发现纱线Y等有不良情况,将存积在存积辊41的纱线Y退绕或除去时,有时纱线Y会残留在存积辊41。而且,这样若在纱线Y残留的状态下开始接头,在存积辊41存积新的纱线Y,则纱线Y会缠绕,或产生断纱。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中,在通过控制部25确认了存在纱线Y时,也可以禁止向存积辊41存积纱线Y的动作。在该情况下,在存积辊41残留有纱线Y的状态下,能够预先停止执行将纱线Y存积于存积辊41的动作,所以在络纱机单元2中,能够抑制纱线Y的缠绕或产生断纱的情况。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通过控制部25确认了存在纱线Y时,将该意思报告给作业者。
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的控制部25通过检测成为基准的第一凹部43a旋转一周的情况,判定为存积辊41旋转了一周。由此,控制部25能够用简易的方法判定存积辊41旋转了一周的情况。
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的控制部25基于与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不同的位置的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来判定存积区域A的纱线Y的有无。由此,通过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被线传感器53A检测出或未被检测出,能够减少控制部25误判定纱线Y的有无的情况。
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的控制部25基于没有形成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的所有位置的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来判定存积区域A的纱线Y的有无。由此,在外周面41d形成有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的存积辊41中,能够提高纱线Y的检测精度。
(变形例A1)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中,如图4的(C)所示,虽举出线传感器53A设置于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不入射那样并且存积在存积辊41的纱线Y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入射那样的位置的例子并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7的(A)所示,线传感器53A设置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入射那样的位置。在这样的变形例A1的结构中,卷绕在存积辊41的纱线Y难以反射光,特别是能够提高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的检测精度。
详细而言,例如,在纱线Y存在于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时,从发光部55射出的光被纱线Y吸收,而不向线传感器53A侧反射。另一方面,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不存在纱线Y时,由外周面41d反射的光向线传感器53A侧反射,由线传感器53A检测出该光。
此时的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例如作为图8所示那样的数据由控制部25取得。在图8所示的数据中,相对检测出较多光的区域、即若转换为BMP图像则取得偏白的图像的区域示出了没有检测出纱线(黑纱线)的区域,相对检测出较少光的区域、即若转换为BMP图像则取得偏黑的图像的区域示出了检测出纱线(黑纱线)的区域。
(变形例A2)
在变形例A1中,虽举出将发光部55配置在存积辊41与罩47之间的例子并进行了说明,但在考虑风棉对策、由存积辊41的旋转产生的气流的控制(欲向任意方向产生一样的流动)以及纱头与周边结构的碰撞等时,往往尽可能不在存积辊41与罩47之间配置不必要的物品。因此,如图7的(B)所示,也可以在罩47设置窄缝47b,使来自发光部55的光经由窄缝47b向存积辊41入射,使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向线传感器53A入射。
(变形例A3)
上述实施方式是适合于使用反射率相对高的白色系的纱线Y的情况的结构,上述变形例A1以及变形例A2是适合于使用反射率相对低的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的情况的结构。在变形例A3中,对适合于要边更换白色系的纱线Y和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边使用它们的情况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变形例A3的络纱机单元2也可以设为对包含白色系的纱线Y检测用的发光部55亦即白色纱线用发光部552(55)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增加变形例A2的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检测用的发光部55亦即有色纱线用发光部551(55)以及罩47,能够由一个线传感器53A检测白色系的纱线Y和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双方的结构。然而,在设为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检测白纱线系的纱线Y的情况下,有时从上述实施方式的有色纱线用发光部551射出的光向窄缝47b入射,对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造成负面影响(误检测的原因)。因此,在变形例A3中,如图9的(A)所示,设为在窄缝47b设置门48,并且由促动器(气缸或者螺线管等)开闭门48的结构。而且,控制部25控制促动器,以便在检测出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时打开门48,在检测出白纱线系的纱线Y时关闭门48。
另外,如上所述,在检测出白纱线系的纱线Y的情况下、和在检测出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的情况下,需要改变门48的开闭的有无、以及纱线检测方法(即、检测出光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纱线Y,以及在没有检测出光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纱线Y)。在变形例A3的络纱机单元2中,具备作为能够选择性地切换白色纱线用的检测模式亦即白色纱线检测模式、和有色纱线用的检测模式亦即有色纱线检测模式的模式切换部的控制部。控制部在白色纱线检测模式被选择时,使白色纱线用发光部552发出光,并且判定为在由线传感器53A受光的部分存在纱线Y,在有色纱线检测模式被选择时,使有色纱线用发光部551发出光,并且判定为在由线传感器53A没有接受光的部分存在纱线Y。在变形例A3的络纱机单元2中,例如构成为能够经由机体控制装置3(或者与机体控制装置3类似的装置)设定上述检测模式,通过设定该模式,能够切换适合于检测白纱线系的纱线Y的情况的门的状态以及检测方法、以及适合于检测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的情况的门的状态以及检测方法。
此外,也可以代替具备窄缝47b和门48的变形例A3的结构,设为能够使罩47的端部伸缩的结构,以在检测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时使罩47的端部收缩,在检测白纱线系的纱线Y时使罩47的端部伸出的方式进行控制。此外,也可以代替门48或者能够伸缩的罩47,作业者也可以根据所使用的纱线种类(黑色系或者白色系),设置支架等。
(变形例A4)
变形例A4的络纱机单元2与变形例A3的络纱机单元2相同,是适合于要边更换白色系的纱线Y和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边使用它们的情况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9的(B)所示,变形例A4的络纱机单元2的结构与变形例A3的络纱机单元2的结构不同的之处是以下几点、即设置有检测白色纱线用发光部552(55)发出的光的白色纱线检测用线传感器532、以及检测有色纱线用发光部551(55)发出的光的有色纱线检测用线传感器531。
有色纱线用发光部551经由窄缝47b向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照射光,有色纱线检测用线传感器531设置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反射的来自有色纱线用发光部551的光入射那样的位置。另外,白色纱线用发光部552向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照射光,白色纱线检测用线传感器532设置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反射的来自白色纱线用发光部552的光不入射那样并且存积辊41的纱线Y反射的来自白色纱线用发光部552的光入射那样的位置。
在使用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的情况下,并且在判定纱线Y是否存积于存积辊41时,控制部25打开门48。在使用白色系的纱线Y的情况下,或者在不判定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是否存积于存积辊41的情况下,控制部25关闭门48。由此,在一个络纱机单元2中,能够一边更换白色系的纱线Y和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一边使用其。
也可以在窄缝47b设置有透明窗,该情况下的透明窗的透过率例如能够设为0.4~0.6。此外,透明窗也可以用于变形例A2以及A3。
(变形例A5)
在变形例A3以及变形例A4中,虽以作为纱线存积装置40设置罩47的结构为例来说明适合于边更换白色系的纱线Y和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边使用它们的情况的结构的一个例子,但也可以设为不设置罩47的结构。例如,如图10的(A)以及图10的(B)所示,也可以将包含检测部53和发光部55而构成的检测装置50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存积辊41移动。这里所说的检测装置50的移动包含水平移动以及旋转移动中的至少一方。检测装置50也可以设为能够手动地移动的结构,也可以设为能够通过促动器等移动的结构。
在变形例A5的络纱机单元2中,在使用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的情况下,如图10的(A)所示,使检测装置50向发光部55向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射出光那样的位置、并且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向线传感器53A入射那样的位置移动。在使用白色系的纱线Y的情况下,如图10的(B)所示,使检测装置50向发光部55向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照射光那样的位置并且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不向线传感器53A入射那样的位置且存积在存积辊41的纱线Y反射的来自发光部55的光入射那样的位置移动。在变形例A5的络纱机单元2中,在一个络纱机单元2中,能够边更换白色系的纱线Y和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边使用它们。
(其它的变形例A)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A1~A5中,虽举出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形成有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的例子并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形成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也可以仅形成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中的一个。
另外,也可以通过设置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的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的镜面加工(电镀)的有无,来改变纱线Y的检测方法。
例如,在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中存在镜面加工(电镀)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图10的(A)所示那样的检测装置50的配置中检测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在检测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的情况下,虽优选使用没有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的部分的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但并不限于此。另外,也可以在图10的(B)所示那样的检测装置50的配置中检测白纱线系的纱线Y。在检测白纱线系的纱线Y的情况下,虽优选使用没有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的部分的线传感器53A的检测结果,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在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中没有镜面加工(电镀)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图10的(A)所示那样的检测装置50的配置中检测白纱线系的纱线Y。在检测白纱线系的纱线Y的情况下,通过检测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来检测白纱线系的纱线Y。另外,也可以在图10的(B)所示那样的检测装置50的配置中检测黑色(有色)系的纱线Y。此外,也可以在图10的(B)所示那样的配置中,检测没有第一凹部43a以及第二凹部43b的部分的白纱线系的纱线Y。
(4)存积辊41的重叠卷绕部F的产生检测
(4-1)
在本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中,在通常的纱线卷取操作时,被从供纱部6侧的下游纱线吹送部80向存积辊41的一端侧的锥部41a引导的纱线Y伴随着存积辊41的旋转,一边从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的存积区域A的一端侧(上游侧)推顶前面的纱层一边依次卷绕在存积辊41。已经卷绕在存积辊41的存积区域A上的纱线Y被新卷绕的纱线Y按压,被向另一端侧(下游侧)依次输送。由此,在正常的纱线卷取操作时,如图11所示,将纱线Y以螺旋状排列并从上游端侧朝向下游端侧有规律地卷绕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
然而,在这样的纱线进给因张力变动等原因而紊乱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有时纱线Y不是一层,而产生二层以上重叠地卷绕的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这样的重叠卷绕部F的产生是不优选的。若产生重叠卷绕部F,则施加于纱线Y的张力产生不均匀,从存积辊进行的纱线的退绕不会稳定地进行,或者对纱线施加应力,有可能产生纱线的粗细的不均匀、纱线被切断这样的不良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者为了检测这样的重叠卷绕部F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是,发现了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上产生重叠卷绕部F时,纱线的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向上游端侧移动。
图14表示在络纱机单元2的卷取操作时,在纱线的存积辊41上,由检测装置50测定出的、纱线的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如图11所示,相当于从存积区域A的上游侧的端部到纱线的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的距离DE1。)的时间变化。此外,在图14~19中,时间的起点是为了便于记载的,所以时间0并不是指特定的时间(例如,存积辊开始旋转的时间等)。另外,在纵轴的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也仅示出了相对的位置的变动,并不是距离DE1其本身的值。另外,在图表的纵轴中上方,在存积区域A中相当于下游侧,在图表的纵轴中下方,在存积区域A中相当于上游侧。
在图14中,时间t1的期间,正常地进行纱线的卷取,纱线的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没有大的变动。然而,在时间t2的期间,产生重叠卷绕部F,如箭头x1所示,纱线的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较大地向上游侧移动。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这样的纱线的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的变动,来检测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产生。即、在纱线的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在规定时间内向规定量以上的上游侧移动(距离DE1的下降)时,认定为产生了重叠卷绕部F。
(4-2)
以上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产生检测方法,说明了其基本内容,但为了进一步高精度地检测重叠卷绕部F,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图15是表示在接头的前后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的变化的一个例子。此外,在该情况下,为了接头,使存积辊41反转。在图15中,在接头的过程中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暂时向下游侧较大地移动,接着,如箭头x2所示,示出了向上游侧较大地移动之类的变化,另外,接头后的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与接头前的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大致相同。即、在图15的情况下,与图14的情况相同,虽存在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较大地向上游侧移动的部分(图的箭头x2的部分),但在图15的情况下,没有产生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
另外,使用图16~18对仅由于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下降而检测为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产生导致误检测的事例进行说明。
图16是在纱线Y存在长的缺陷的情况下,从存积上游端E1侧进行较长吸引并除去存积上游端E1侧的纱线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较长吸引的期间(图16的时间t3的期间),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逐渐向下游侧移动,在接头后伴随着向通常卷取操作的恢复,如箭头x3所示,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快速向上游侧移动。此时,没有产生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因此,若将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快速向上游侧的移动认定为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产生,则成为误检测。
在图17中存在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等存积辊的纱线的卷绕紊乱,作业者在存积上游端E1侧手动地除去(图17的有时间t4表示的期间),进行恢复,在接头后,当再次开始卷取操作时,如图17的箭头x4所示,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快速下降。在该情况下,也没有产生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若将存积上游端E1快速向上游侧的移动认定为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产生,则成为误检测。
另一方面,图18是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暂时向上游侧移动(由图18的箭头x5表示),认定为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产生,在停止卷取操作之后,再次开始操作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即使再次开始卷取操作也没有较大的变化(由图18的箭头x6表示),但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重叠地卷绕了更多的纱线。
(4-3)
考虑了以上情况,不仅是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是否向上游侧移动,还将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与基准位置相比是否向上游侧移动了规定量以上加入到认定为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产生的判断基准。使用图19的具体例来进行说明。在图19中,在接头后,使驱动存积辊41的驱动马达45接通,进入卷取操作。在图19中,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虽比较稳定,但在时间为t5的地方,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急剧地下降。此时,作为存积上游端E1的基准位置,将接头前的卷取操作的稳定操作状态下的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将由接头装置进行的接头与下一次接头之间的期间且纱线卷取机稳定地绕纱的期间称为稳定期间。基准位置是在稳定期间,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纱线的存积上游端位置。)基准位置以接头与接头之间的稳定的卷取操作(稳定期间)为单位至少进行一次更新,最新的基准位置被用于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产生的认定。这里在稳定的卷取操作的期间(稳定期间)中不包含驱动存积辊41的驱动马达45接通,纱线被切断到驱动马达45关闭为止的时间内、驱动马达45刚接通后的时间、以及将要关闭之前的时间。另外,在驱动马达45刚接通之后的时间不进行是否产生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判定。
除了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在规定时间内向上游侧移动规定量以上之外,在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与基准位置相比向上游侧移动了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存积上游端E1位置从基准位置到向上游侧移动后的位置的位移量是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认定为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产生,由此能够认定更正确的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产生。
即、本发明的方法并不是直接观测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产生,而能够以更简单的方法,检测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产生,能够应用于络纱机单元2的控制。
(5)供纱管更换后的张力控制
供纱管的纱线少、快要用完时,存积辊41的进入侧的张力(存积张力)变高。然后,在更换供纱管,设置新的供纱管,并再次开始卷取操作时,由于张力的突然变化,在存积辊中产生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可能性变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更换供纱管,规定的时间内使张力比通常操作时高。通过该控制,能够降低在存积辊中产生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概率。
更详细而言,使用图20进行说明。表示供纱管更换前后的、目标张力、计测出的存积张力、存积辊的旋转速度的时间推移。计测将要更换前面的供纱管之前的张力,以该张力大致相同的方式,控制刚开始使用新的供纱管之后的张力。作为张力的控制值以成为与将要更换之前的张力相同的值的方式进行控制。然而,开始卷绕的张力容易变动,所以只要实际的张力值的偏差收敛于±15~20%的范围内,就认为张力值被控制为大致相同的值。因此,刚更换供纱管之后的张力与将要更换供纱管之前的张力大致相同是指作为张力的控制值虽以成为与更换之前的张力相同的值的方式进行控制,但只要实际的张力值被控制在±15~20%的范围内,就视为刚更换供纱管之后的张力与将要更换供纱管之前的张力相同。
通过该控制,能够降低在存积辊中产生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概率。
(6)除去重叠卷绕部F的操作方法
(6-1)
在本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中,已经说明了检测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的方法。这里对在检测出纱线的重叠卷绕部F时进行的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进行说明。
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的卷取操作的方法记载为流程图时,如图21所示。
在图21中,首先,在步骤S101中,进行通常的卷取操作。
接下来,在步骤S102中,控制部判定卷取是否结束。在卷取结束的情况下,结束卷取操作的流程。在卷取没有结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控制部基于检测装置50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产生了重叠卷绕部F。在没有产生重叠卷绕部F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01,继续卷取操作。在没有产生重叠卷绕部F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101~步骤S103的循环,在步骤S102中判断为卷取结束时,结束卷取。
在步骤S103中产生了重叠卷绕部F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4。
步骤S104以规定时间进行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具体的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的内容将在后面详细地说明。这里,规定时间设定为能够除去许多重叠卷绕部F的时间。规定时间也可以被固定,也可以以杆为单位来规定,或者反馈实际的操作状况来适当地设定。
产生重叠卷绕部F的位置各种各样,另外,重叠卷绕部中的重叠的纱线的量各种各样。完全除去重叠卷绕部F所需的时间根据重叠卷绕部F的重叠卷绕的程度而各种各样。优选规定时间不设定为能够除去所有重叠卷绕部的足够长的时间。通常设定为能够除去最常产生的形状的重叠卷绕部的最低时间。
在步骤S104,在以规定时间进行了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之后,返回步骤S101,再次开始卷取操作。再次,进入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3。再次,在步骤S103中,判定是否产生了重叠卷绕部。在没有产生重叠卷绕部F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01,继续卷取操作。
这里,在步骤S103中再次进行产生重叠卷绕部这样的判定的情况下,再次,进入步骤S104,以规定时间进行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若这样地进行,则即使在第一次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中,未能除去重叠卷绕部F,而立刻再次检测处重叠卷绕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第二次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中,除去重叠卷绕部F。即使在第二次未能除去重叠卷绕部F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重复第三次或者第四次以上的步骤S101~S104的循环,除去重叠卷绕部F。
这样,控制部,通过组合并执行步骤S101~S103的循环或者步骤S101~S104的循环,能够适当地除去重叠卷绕部并且能够实施高效的卷取操作。
(6-2)
接下来,详细地说明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2中,在卷取操作时若检测装置50检测出存积辊41产生了重叠卷绕部F,则控制部25使存积辊41的旋转停止,使切断器15切断纱线Y。控制部25使存积辊41的旋转方向反转,以比较低的低速旋转。控制部控制吸引机构,从存积上游端E1侧吸引并除去卷绕在存积辊41的纱线。吸引机构包含下游纱线吹送部80。下游纱线吹送部80通过喷出压缩空气,从存积上游端侧吸引存在于存积辊41的存积区域A上的纱线。此时,横动鼓24停止或者以低速旋转。如上所述,通过以规定时间使存积辊41反转,从上游端侧吸引除去卷绕在存积辊41的纱线,如图13所示,除去存积上游端E1侧的纱线Y。由此,能够除去重叠卷绕部F。在除去存积上游端E1侧的纱线Y之后,控制部25通过接头装置14进行存积辊41侧的纱线Y与供纱管21侧的纱线Y的接头。然后,再次使存积辊41正转,使横动鼓24旋转,进行通常的卷取操作。
如已经在(6-1)中说明的那样,使存积辊41反转,从上游端侧吸引除去卷绕在存积辊41的纱线的操作只要以规定时间进行即可,也可以不是总能完全除去重叠卷绕部F。另外,即使在能够完全除去重叠卷绕部F的情况下,有时也在再次开始通常的卷取操作后,立刻产生重叠卷绕部F。因此,如在(6-1)中说明的那样,在再次检测出重叠卷绕部F的情况下,再次执行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
作为这样的除去形成于存积辊41的重叠卷绕部F的方法,从存积区域的上游端侧除去纱线的方法具有以下的特征。首先,该方法能够几乎完全除去由重叠卷绕部F等异常张力导致的故障部分,有效性高。另外,具有即使重叠卷绕部F等的异常部分或者虽未异常但残留在下游侧的纱线、与再次的运转中卷绕在上游侧的纱线碰撞,也难以再次形成重叠卷绕部分这样的优点。另一方面,由于吸引除去而产生较多的线头这一点,另外由于使存积辊低速地反转而需要较长时间这一点都是缺点。
另一方面,作为重叠卷绕部除去方法还考虑了从下游端侧除去重叠卷绕部F的方法。使横动鼓24旋转,将纱线卷绕于卷装,边使存积辊41停止或者以低速旋转由此从上游侧卷绕存积区域的纱线。在该情况下,具有不产生线头,且能够以比较高的高速除去重叠卷绕部F等优点。然而,在重叠卷绕部F大或者长时,除去变得不充分的可能性高。另外,在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之后,由于在存积区域的上游侧残留纱线,所以与接着卷绕在存积辊41的纱线干涉而再次产生重叠卷绕部F的可能性变高。因此,一般作为重叠卷绕部除去方法,优选前面描述的从上游端侧吸引除去的方法。
(变形例B1)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50包含检测部53和发光部55,检测部53包含线传感器53A。在变形例B1中,如图22的(A)~的(C)所示,检测装置50包含检测部53和发光部55。检测部53包含多个受光传感器533。多个受光传感器533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的外侧,沿着存积辊41的旋转轴C1的延伸方向排列成一列。发光部55由多个光源55B构成。多个光源55B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的外侧,沿着存积辊41的旋转轴C1的延伸方向排列成一列。光源55B的例子是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LED设置在LED基板55A。在变形例B1的检测装置50中,检测部53和发光部55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检测部53和发光部55相同的功能。
(变形例B2)
在变形例B2中,如图23所示,检测装置50是摄像机540。摄像机540配置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的外侧。摄像机540拍摄存积辊41的存积区域A,并检测纱线的存积上游端E1。而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检测装置50检测纱线的存积上游端E1的位置的变动。
(变形例C1)
第一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是使用了带纱线存积装置的自动络纱机的设备。变形例C1的纱线卷取机也可以是带纱线存积装置的气流纺纱机。气流纺纱机用空气的力纺出纱线。气流纺纱机例如在日本特开2017-65896号公报中进行了说明。日本特开2017-65896号公报的记载在本说明书中被原封不动地引用。
(变形例C2)
变形例C2的纱线卷取机也可以是带纱线存积装置的自由端纺纱机。自由端纺纱机用转子的旋转力纺出纱线。自由端纺纱机例如在日本特开昭60-36268号公报中进行了说明。日本特开昭60-36268号公报的记载在本说明书中被原封不动地引用。
(7)实施方式的特征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下述那样来进行说明。
络纱机单元2(纱线卷取机的一个例子)具备供纱部6(供给部的一个例子)、卷装形成部8(卷取部的一个例子)、纱线存积装置40、检测装置50以及控制部25。供纱部6供给纱线。卷装形成部8卷绕从供纱部6供给的纱线并形成卷装。在供纱部6与卷装形成部8之间,形成纱线Y行进的纱线行进路径。纱线存积装置40具有配置在纱线行进路径的中途的存积辊41,通过使存积辊41旋转而将从供纱部6送出的纱线卷绕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的存积区域A并暂时存积纱线。检测装置50检测卷绕在存积辊41的外周面41d的纱线。控制部25控制存积辊41的旋转,并且从检测装置50取得检测数据,判定是否在存积区域A产生了重叠卷绕部F。
2.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虽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特别是,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多个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能够根据需要任意地组合。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纱线卷取机能够应用于品质优良的卷装的高效率的生产。

Claims (15)

1.一种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给部,其供给纱线;
卷取部,其卷绕从上述供给部供给的纱线并形成卷装;
纱线存积装置,其具有配置在纱线在上述供给部与上述卷取部之间行进的纱线行进路径的中途的存积辊,通过使上述存积辊旋转而将从上述供给部送出的纱线卷绕在上述存积辊的外周面的存积区域并暂时存积纱线;
检测装置,其检测卷绕在上述存积辊的外周面的纱线;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存积辊的旋转,并且从上述检测装置取得检测数据,判定是否在上述存积区域中产生了重叠卷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当在上述纱线行进路径中,将供给部侧设为上游,将卷取部侧设为下游时,
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卷绕在上述存积区域的纱线的存积上游端位置,
由上述控制部进行的是否产生了重叠卷绕部的判定,根据存积上游端位置来判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当在上述纱线行进路径中,将供给部侧设为上游,将卷取部侧设为下游时,
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卷绕在上述存积区域的纱线的存积上游端位置,
由上述控制部进行的是否产生了重叠卷绕部的判定,在存积上游端位置向上游侧移动,并且存积上游端位置从基准位置到向上游侧移动后的位置的位移量是规定量以上时,判定为产生了重叠卷绕部,在上述位移量小于规定量时,判定为没有产生重叠卷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纱线行进路径的上述供给部与上述存积辊之间还具备接头装置,
在将上述基准位置的定义设为在由上述接头装置进行的接头与下一次的接头之间的期间且在纱线卷取机稳定地绕纱的稳定期间,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纱线的上述存积上游端位置时,
上述控制部至少按每个新的稳定期间来更新上述基准位置,
是否产生了重叠卷绕部的判定使用将要进行判定时之前的基准位置来判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判定为在上述存积区域中产生了重叠卷绕部时,
进行使上述存积辊的旋转速度变为与通常的卷取操作时的旋转速度不同,而除去上述重叠卷绕部的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吸引机构,其从存积上游端位置吸引卷绕在上述存积区域的纱线,
上述控制部在判定为在上述存积区域中产生了重叠卷绕部时,进行以规定时间使上述存积辊反转,从存积上游端位置吸引并除去卷绕在上述存积区域的纱线的第一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进行第二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该第二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在上述第一重叠卷绕部除去操作之后,进行通常的纱线收卷操作,在再次判定为在上述存积区域中产生了重叠卷绕部时,还以规定时间使上述存积辊反转,从上述存积上游端位置吸引并除去卷绕在上述存积区域的纱线。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张力施加部,其对上述供给部与上述纱线存积装置之间的纱线施加规定的张力,
上述供给部构成为更换用于供给纱线的供纱管并供给纱线,
上述控制部在刚更换供纱管之后,在开始通常的卷取操作时,以在纱线向上述存积区域的进入侧,张力比通常的操作时高的方式,控制上述张力施加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张力传感器,其检测纱线的张力,
上述控制部在供纱管的更换前后,在纱线向上述存积区域的进入侧通过上述张力传感器计测张力,以刚更换供纱管之后的张力与将要更换供纱管之前的张力大致相同的方式,控制上述张力施加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装置包含在上述存积区域在与上述存积辊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检测上述纱线的线传感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装置包含在上述存积区域拍摄上述纱线的照相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装置包含在上述存积区域检测上述纱线的多个投受光传感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纱线存积装置构成为在存积区域,下游侧的纱线被上游侧的纱线按压,向下游侧行进。
14.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纱线卷取机是气流纺纱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纱线卷取机是自由端纺纱机。
CN202311356732.XA 2022-10-19 2023-10-19 纱线卷取机 Pending CN1179023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67897 2022-10-19
JP2022167897A JP2024060493A (ja) 2022-10-19 2022-10-19 糸巻取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02388A true CN117902388A (zh) 2024-04-19

Family

ID=88417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56732.XA Pending CN117902388A (zh) 2022-10-19 2023-10-19 纱线卷取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57285A1 (zh)
JP (1) JP2024060493A (zh)
CN (1) CN11790238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3924A (en) * 1959-09-11 1963-04-02 Textile Devices Corp Yarn furnishing device
CS237357B1 (en) 1983-06-24 1985-07-16 Genadij Terechin Device for drawing off and winding of yarn
JP2016050053A (ja) 2014-08-28 2016-04-1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装置
JP2017065896A (ja) 2015-09-30 2017-04-0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掛け部材、糸貯留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JP2023105427A (ja) * 2022-01-19 2023-07-3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57285A1 (en) 2024-04-24
JP2024060493A (ja) 2024-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45612A2 (en) Doffing apparatus
EP2990367B1 (en) Yarn winding device
JP2008517854A (ja) 綾巻きパッケージを製造する繊維機械の作業箇所を運転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6047764A (ja) 糸巻取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EP2671830B1 (en) Textile machine, standby position determining method of driven member of winding unit, and winding unit
EP2808283B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EP2159180B1 (en) Yarn winding device and automatic winder
JP2010149977A (ja) 糸巻取装置及び自動ワインダ
JP4529977B2 (ja) コアヤーン紡績機
CN116462049A (zh) 纱线卷取机
US6533211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textile machine for producing cheeses
EP1314673A2 (e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removing the defective end portions from yarn on a package fedto an automatic winder
EP2365115A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with yarn slack eliminating roller
EP2620533B1 (en) Winding device
CN107539841B (zh) 纤维机械
CN117902388A (zh) 纱线卷取机
CN107963512B (zh) 纱线卷取装置以及卷装的旋转停止方法
JP7553257B2 (ja) 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において糸継ぎ結合部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ならびに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
EP4368549A1 (en) Yarn winding device
CN107963518B (zh) 纱线卷取装置以及接头方法
CN117842776A (zh) 纱线卷取装置
CN112110281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包头纱形成方法
EP3378815B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JP2019007109A (ja) 空気紡績機
JP2019018934A (ja) 糸巻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