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97536A - 作业机 - Google Patents

作业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97536A
CN117897536A CN202380013414.5A CN202380013414A CN117897536A CN 117897536 A CN117897536 A CN 117897536A CN 202380013414 A CN202380013414 A CN 202380013414A CN 117897536 A CN117897536 A CN 117897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counterweight
mounting base
work machin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800134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辻本悠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897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75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8Counterwe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72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 B66C23/74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separate from jib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 E02F3/32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working downwardly and towards the machine, e.g. with backho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在上部回旋体(4)的后部设有供配重(13)安装的安装基座(15)并贯通设有凸台孔(15a),在配重(13)的前表面形成有凸台凹部(13a)。从前方经由安装基座的凸台孔(15a)向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内插入凸台部件(18),使螺栓(21)从后方贯通配重(13)并与凸台部件(18)螺合。通过螺栓(21)的紧固力使凸台部件(18)的抵接面(18c)与安装基座(15)的前表面抵接,将配重(13)紧固于安装基座(15),并借助凸台部件(18)将配重(13)的重量支承于安装基座(15)。

Description

作业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业机。
背景技术
例如液压挖掘机构成为,在通过履带行驶的下部行驶体上能够回旋地设有上部回旋体,在上部回旋体的前部设有多关节型的作业前部。为了与作业前部的重量平衡,在上部回旋体的后部拆装自如地安装有配重。
例如如图8所示,在上部回旋体的框架109的后部设有安装基座115,从后方配置有配重113。在配重113的前表面突出设置的凸台部113a插入到安装基座115的凸台孔115a中。螺栓122从前方插入贯通设置于配重113及安装基座115的螺栓孔113b、115b中并与螺母123螺合,配重113被紧固于安装基座115。另外,虽未图示,但在经由凸台孔115a在前方露出的凸台部113a上通过螺栓紧固有板,防止凸台部113a从凸台孔115a向后方脱离。
由配重113的重量引起的剪切力由牢固的凸台部113a承受,配重113的重量经由凸台部113a支承于安装基座115,由此,作用于螺栓122的剪切力减小。以下,将该配重113的安装构造称为现有技术。
这样的配重113在液压挖掘机的运输时等被从安装基座115拆卸,其拆装作业使用配重拆装装置。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配重拆装装置配置在液压挖掘机的上部回旋体的后部。左右一对转动臂的基端通过连结销轴支承于上部回旋体的框架的后部,在各转动臂的顶端分别设有能够钩挂于配重的吊环的连接件。各转动臂由升降用缸驱动,在使其顶端朝向上方的安装位置与使顶端朝向后方的拆卸位置之间,能够以连结销为中心转动。
在将载置于地表的图8所示的配重113安装于液压挖掘机的情况下,将配重拆装装置的转动臂设为拆卸位置,通过各连接件的调整螺栓而大致调整该配重113的悬吊高度以钩挂于吊环。若使转动臂向安装位置转动,则配重113被悬吊并向安装基座115移动。在悬吊高度被调整为适当的情况下,凸台部113a插入于安装基座115的凸台孔115a,此时,配重113的螺栓孔113b与安装基座115的螺栓孔115b在上下方向上一致,因此,在利用螺栓122紧固的同时,利用螺栓及板实现凸台部113a的防脱。
另外,在悬吊高度不合适的情况下,凸台部113a在上下方向上产生偏移而无法插入于安装基座115。因此,在确认偏移状态的基础上,暂时将配重113放到地表上,利用连接件的调整螺栓重新调整悬吊高度,并再次尝试配重113的安装。
另一方面,在将配重113从安装基座115拆卸的情况下,将配重拆装装置的转动臂设为安装位置,将各连接件钩挂悬吊于配重113的吊环。若将螺栓122及板拆卸并使转动臂向拆卸位置转动,则配重113向地表移动/载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689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配重113的安装构造中,存在向液压挖掘机的安装作业繁杂的问题。
在图8的例示中,如双点划线所示,由于是能够将配重113的凸台部113a插入到安装基座115的凸台孔115a中的悬吊高度,因此应该能够完成安装作业。但是,配重113与连接件一起沿着以连结销为中心的圆弧状的轨迹L移动,因此,向前方突出设置的凸台部113a在插入到凸台孔115a以前与安装基座115干涉而妨碍配重113的移动。
在该情况下,若将配重113的悬吊高度重新向上方调整图8中的、与凸台部113a的下端位置与凸台孔115a的下端位置的高度差相当的尺寸A,则能够将凸台部113a插入凸台孔115a中,但在该状态下,表明吊起高度的调整量(能够安装的上下宽度)减少与尺寸A相当的量。作为结果,虽然调整为原本能够将凸台部113a插入凸台孔115a中的悬吊高度,但无法安装配重113,需要暂时将配重113下放到地表并重新调整悬吊高度的繁杂作业。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增大将配重安装于作业机时的悬吊高度的调整量以能够容易地实施安装作业的作业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作业机相对于设置于车身的后部的安装基座能够拆装地安装配重,其特征在于,包括:凸台孔,其贯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凸台凹部,其形成在所述配重的前表面;凸台部件,其从前方经由所述安装基座的凸台孔插入到所述配重的凸台凹部内,通过第1紧固部件紧固于所述配重,下表面与所述凸台孔内的下壁抵接且上表面与所述凸台凹部内的上壁抵接;以及第2紧固部件,其将所述配重紧固于所述安装基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作业机,能够增大将配重向作业机安装时的悬吊高度的调整量而容易地实施安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实施方式的配重的安装构造的液压挖掘机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在侧方观察配重安装完成后的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凸台部件和台座及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凸台部件和台座及固定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在侧方观察使配重的螺栓孔与凸台部件的内螺纹孔一致的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在侧方观察使螺栓经由配重的螺栓孔与凸台部件的内螺纹孔螺合的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在侧方观察拧入螺栓以将凸台部件拉入配重的凸台凹部内的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在侧方观察现有技术中配重的凸台部与支承框架干涉而需要重新调整的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省略凸缘部的另一例的凸台部件的与图7对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为液压挖掘机的配重的安装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的侧视图,首先,基于该图来说明液压挖掘机的概略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以搭乘液压挖掘机的操作者为主体来表现前后、左右、上下方向。
液压挖掘机1的下部行驶体2具备左右一对履带3,履带3由未图示的行驶用液压马达驱动而使液压挖掘机1行驶。在下部行驶体2上设有上部回旋体4(与本发明的“车身”相当),上部回旋体4由未图示的回旋用液压马达驱动而回旋。在上部回旋体4的前部设有多关节型的作业前部5,作业前部5由动臂6、斗杆7及铲斗8构成。动臂6通过动臂缸6a进行角度变更,斗杆7通过斗杆缸7a进行角度变更,铲斗8通过铲斗缸8a进行角度变更。
在上部回旋体4的框架9上的前部设有驾驶室10,设置在驾驶室10内的未图示的各种操作装置由操作者操作。在框架9上的驾驶室10的后侧设有燃料箱11、机械室12及配重13等,虽未图示,但在机械室12内搭载有发动机、由该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对从液压泵排出的工作油进行切换的液压回路等的各种设备。来自液压泵的工作油对应于操作装置的操作而通过液压回路进行切换,并向上述的行驶用及回旋用液压马达、作业前部5的各缸6c~8c供给。由此,进行液压挖掘机1的行驶、上部回旋体4的回旋、作业前部5的工作等。
在上部回旋体4的框架9的后端设有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设有一对安装基座15(图2、3中示出一方),配重13借助这些安装基座15安装于液压挖掘机1。在各安装基座15之间具备用于拆装配重13的配重拆装装置16。配重拆装装置16的构成与例如专利文献1的记载同样地,左右一对转动臂的基端通过连结销轴支承于液压挖掘机1的上部回旋体4的框架9的后部的安装基座15,在各转动臂的顶端分别设有能够钩挂于配重的吊环的连接件,各转动臂由升降用缸驱动,在使其顶端朝向上方的安装位置与使顶端朝向后方的拆卸位置之间能够以连结销为中心转动。
因此,在通过这种构成的配重拆装装置16安装配重13的情况下,配重13沿着以连结销为中心的圆弧状的轨迹L(如图5所示)移动而安装于安装基座15。此时,在图8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配重113的安装构造中,在配重113的前表面突出设置的凸台部113a有时与安装基座115干涉而无法安装,存在需要悬吊高度的重新调整的问题。
鉴于以上问题,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了下述对策:取代凸台部113a而准备与配重13不同的部件的凸台部件18,在将配重13配置于安装基座15后,将凸台部件18配置在配重13与安装基座15之间。以下说明其详细。
图2是示出在侧方观察配重13的安装完成后的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凸台部件18和台座及固定件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凸台部件18和台座及固定件的分解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示出左右的安装基座15中的一者及与该安装基座15关联的凸台部件18、台座17等,但另一安装基座15等也是相同的构成。
安装基座15构成面向前方及后方的板状,其下端固定在上部回旋体4的框架9的后端并向上方延伸设置。台座17固定在框架9上的安装基座15的前侧,台座17由与后述的凸台孔15a的轴线平行且面向上方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四边形状的引导面17a、和在引导面17a的左右两侧及前侧形成的侧壁17b及前壁17c构成,台座17的后端与安装基座15抵接。
在台座17的引导面17a上配置有凸台部件18,凸台部件18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方体状的嵌插部18a及在嵌插部18a的前端一体形成的四角板状的凸缘部18b构成。作为结果,嵌插部18a从后方观察形成为四边形状(与本发明的“方形状”相当)。凸台部件18的整个下表面与引导面17a上抵接,被引导面17a引导而凸台部件18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嵌插部18a的左右宽度设定得小于凸缘部18b的左右宽度,嵌插部18a的上下宽度设定得小于凸缘部18b的上下宽度。因此,从后方观察,嵌插部18a的左右两侧及上侧由凸缘部18b包围,以下将该包围的凸缘部18b的区域称为抵接面18c。
在凸台部件18的嵌插部18a配置有使钢板弯折形成而制作的固定件19,形成与嵌插部18a的截面形状对应的向下方开放的凹状并从上方嵌入到嵌插部18a中。固定件19的两端通过螺栓20紧固在引导面17a上,凸台部件18通过该固定件19而固定在引导面17a上。在将配重13从液压挖掘机1拆卸后的运输时,固定件19被紧固于台座17,具有防止凸台部件18脱落的功能。
只要能够限制凸台部件18的移动,则作为固定件19能够采用多种构造。例如,也可以用固定件19将凸台部件18按压在引导面17a上,限制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及上方的全部移动。或者,也可以用固定件19限制向左右方向及上方的移动,向前方的移动由前壁17c限制,使凸缘部18b的抵接面18c抵接于固定件19以限制向后方的移动。
另一方面,在将配重13向液压挖掘机1安装时,固定件19被从台座17拆卸。因此,容许凸台部件18的移动,如后所述,配重13的重量借助凸台部件18而支承于安装基座15。
图5是示出在侧方观察时使配重13的螺栓孔13b与凸台部件18的内螺纹18d孔一致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在侧方观察时经由配重13的螺栓孔13b将螺栓螺合到凸台部件18的内螺纹18d孔中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在侧方观察时拧入螺栓以将凸台部件18拉入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内的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2、3所示,在安装基座15上贯通设置有形成为与凸台部件18的嵌插部18a对应的四边形状(与本发明的“方形状”相当)的凸台孔15a,凸台孔15a内的下壁与台座17的引导面17a齐平面。如图5所示,在台座17的引导面17a上使凸台部件18移动至最前方的位置(以下称为前方位置),嵌插部18a的顶端不从凸台孔15a内向后方突出而留在凸台孔15a内。若凸台部件18从该位置向后方移动,则如图6所示,嵌插部18a从安装基座15的凸台孔15a内向后方突出。若凸台部件18进一步向后方移动,则如图7所示,凸缘部18b的抵接面18c与安装基座15的前表面抵接,凸台部件18的移动受到限制(以下称为后方位置)。
如图2所示,配重13配置在安装基座15的后侧,在其前表面形成有构成与凸台部件18的嵌插部18a对应的四边形状(与本发明的“方形状”相当)的凸台凹部13a。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如图2所示,在安装基座15上安装有配重13,并说明其构成。
在该情况下,凸台部件18位于后方位置,其抵接面18c抵接于安装基座15的前表面,嵌插部18a从前方经由安装基座15的凸台孔15a插入到凸台凹部13a内。在凸台部件18的嵌插部18a上从后方起形成内螺纹18d,配重13以与该内螺纹18d一致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贯通设有螺栓孔13b。螺栓21(与本发明的“第1紧固部件”相当)从后方插入到螺栓孔13b中,其顶端与凸台部件18的内螺纹18d螺合。
凸台部件18的嵌插部18a受到螺栓21的紧固力而被拉入到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内并紧固。作为结果,安装基座15被夹入到凸台部件18的抵接面18c与配重13的前表面之间,配重13安装于安装基座15。
在该状态下,凸台部件18的下表面与凸台孔15a内的下壁抵接,且凸台部件18的上表面与凸台凹部13a内的上壁抵接。因此,由配重13的重量引起的剪切力由凸台部件18承接,配重13的重量借助凸台部件18而支承于安装基座15。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与凸台部件18的嵌插部18a的上下宽度比较,安装基座15的凸台孔15a的上下宽度及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的上下宽度设定得稍大,在相互之间形成上下方向的间隙。另外,虽未图示,但与嵌插部18a的左右宽度比较,安装基座15的凸台孔15a的左右宽度及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的左右宽度也设定得稍大。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各部件的18a、15a、13a的上下宽度一致或使左右宽度一致。
另一方面,在凸台部件18的上侧位置,在配重13及安装基座15上分别在前后方向上贯通设有螺栓孔13c、15b,螺栓22(与本发明的“第2紧固部件”相当)从后方插入到螺栓孔13c、15b中并与焊接在安装基座15的前表面的螺母23螺合。作为结果,在该位置处,安装基座15和配重13也被紧固。
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配重13通过配重拆装装置16进行拆装。在将配重13从图2所示的安装于液压挖掘机1的状态拆卸的情况下,将配重拆装装置16的转动臂设为安装位置,在将各连接件钩挂悬吊于配重13的未图示的吊环的基础上,将螺栓21及螺栓22的紧固解除。
由于配重13沿着以连结销中心的圆弧状的轨迹L被拆卸,因此其移动可能妨碍后方位置的凸台部件18。因而,例如将拆卸后的螺栓21插入到配重13的螺栓孔13b中,以其顶端按压凸台部件18使其向前方位置移动。并且,当使配重拆装装置16的转动臂向拆卸位置转动时,配重13被向地表移动/载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在配重13的拆卸后进行液压挖掘机1的运输时,将固定件19紧固于台座17以固定凸台部件18。运输时的振动作用于台座17上的凸台部件18,能够将凸台部件18从台座17上脱落等的事态防于未然。
另一方面,在将载置于地表的配重13安装于液压挖掘机1的情况下,以下述步骤实施作业。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作业时,凸台部件18预先被保持于前方位置。
首先,将配重拆装装置16的转动臂设为拆卸位置,通过各连接件的调整螺栓来大致调整配重13的悬吊高度以钩挂于吊环。当使转动臂向安装位置转动时,如图5所示,配重13被悬吊并沿着圆弧状的轨迹L向安装基座15移动。凸台部件18的嵌插部18a与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进一步来说是内螺纹18d与螺栓孔13b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伴随配重13的移动而逐渐变化。
在悬吊高度被调整为适当的情况下,在配重13的前表面与安装基座15的后表面抵接前的某一时刻,嵌插部18a与凸台凹部13a在上下方向上一致。例如作业者从后方观察配重13的螺栓孔13b,确认螺栓孔13b与凸台部件18的内螺纹18d的位置关系,在一致的时刻使配重13的移动中止。
然后,如图6所示,将螺栓21从后方插入到配重13的螺栓孔13b中,将其顶端与凸台部件18的内螺纹18d螺合而临时紧固。随着螺栓21的拧入,前方位置的凸台部件18一边被引导面17a引导一边向后方位置移动,如图7所示,凸台部件18的嵌插部18a被拉入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内。由此,凸台部件18的抵接面18c与安装基座15的前表面抵接,配重13的前表面与安装基座15的后表面抵接。
另外,与之并行地,将螺栓22从后方插入到配重13及安装基座15的螺栓孔13c、15b中,将其顶端与螺母23螺合而临时紧固。接下来,若中止基于配重拆装装置16的配重13的悬吊,则配重13的重量作用于凸台部件18,借助凸台部件18被支承于安装基座15。在该状态下,若将螺栓21及螺栓22正式紧固,则配重13被安装于安装基座15,一连串的安装作业完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配重13的安装构造中,相对于配重13将凸台部件18设为不同的部件,因此其前表面凸台部113a形成为平坦状,而不像例如图8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配重113那样突出设置。图5和图8示出将各配重13、113调整为同一悬吊高度的情况。在图8的现有技术中,在为了向安装基座115安装而使配重113沿着圆弧状的轨迹L移动时,向前方突出设置的凸台部113a会在被插入凸台孔115a以前与安装基座115干涉而妨碍配重113的移动。因此,需要用于重新将悬吊高度向上方调整的重新调整。
与此相对,在图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存在与凸台部件18相当的部位,因此能够没有任何问题地使配重13沿着圆弧状的轨迹L移动至凸台凹部13a与凸台部件18的嵌插部18a一致的上下位置。并且,在使嵌插部18a与凸台凹部13a一致后,若通过螺栓21的螺合而将凸台部件18的嵌插部18a拉入到凸台凹部13a内,则能够借助凸台部件18将配重13的重量支承于安装基座15。作为结果,能够将吊起高度的调整量向下方扩大与图8中的尺寸A相当的量,由此能够减少需要重新调整的机会,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配重13的安装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的上下宽度相对于凸台部件18的嵌插部18a的上下宽度被设定得大,在相互之间形成上下方向的间隙。因此,即使在悬吊高度向上方稍微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嵌插部18a插入凸台凹部13a内。作为结果,在该情况下,不需要用于重新将悬吊高度向下方调整的重新调整,这一点也大大有助于安装作业的容易化。
另外,借助配重13的螺栓孔13b使螺栓21从后方与凸台部件18的内螺纹18d螺合。然后,由此将凸台部件18的嵌插部18a拉入到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内,并将安装基座15夹入在凸台部件18的抵接面与配重13的前表面之间。作为结果,仅使螺栓21从后方与凸台部件18螺合,就能够将配重13紧固于安装基座15。
另外,将台座17固定在框架9上的安装基座15的前侧,将凸台部件18配置在面向在台座17上形成的上方的引导面17a上以引导前后方向的移动。假设在设为不具备台座17的构成的情况下,需要作业者把持作为重量物的凸台部件18,将其嵌插部18a以人力从安装基座15的前侧经由凸台孔15a插入到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内。但是,由于在引导面17a上引导凸台部件18,因此能够大幅减少这样的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作业。而且,仅使螺栓21从后方与凸台部件18螺合并拧入,就能够将凸台部件18拉入到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内。
另外,对于螺栓22,也仅从后方经由配重13及安装基座15的螺栓孔13c、15b与螺母23螺合,就能够通过这种简单的操作完成配重13向安装基座15的紧固。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能够在上部回旋体4的后方位置完成安装配重13时的全部作业。即,使用配重拆装装置16将配重13配置于安装基座15的期望位置的作业自不用说,螺栓21及螺栓22的紧固操作也能够在上部回旋体4的后方位置实施。并且,能够通过螺栓21的拧入将配重13紧固于安装基座15,并能够与之相伴地将凸台部件18拉入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内。
假设在使螺栓21从前方螺合的构成的情况下,例如如图8所示,作业者将螺栓122从安装基座115的前侧插入于安装基座115及配重113的螺栓孔115b、113b,需要使其顶端与螺母123螺合。另外,在设为不具备台座17的构成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需要作业者能够将凸台部件18从安装基座15的前侧插入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内。
在框架9上的安装基座15的前侧划分出机械室12,为了进行机械室12的维修,在框架9上朝向下方开口形成未图示的维护开口部。因此,作业者使上半身从维护开口部进入机械室12内,实施上述的螺栓122(图8所示)的紧固操作或凸台部件18的插入操作(图7所示)。但是,此时的作业者继续保持半蹲的姿态,且一边避开成为障碍物的机械室12内的各种设备一边进行作业,因此成为非常繁杂的作业。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业者仅是在上部回旋体4的后方位置紧固螺栓21及螺栓22,就能够以直立的自然姿态实施该作业,且配重13的周边不存在妨碍作业的障碍物等。因此,成为非常简单的作业,进而大大有助于配重13的整个安装作业的容易化。
另外,从后方观察,凸台部件18的嵌插部18a形成为四边形状,与该凸台部件18的形状对应地,安装基座15的凸台孔15a及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形成为四边形状,因此相对旋转受到限制。在螺栓21紧固时,在凸台部件18上作用有旋转力,但此时的凸台部件18的旋转被安装基座15的凸台孔15a及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限制,因此能够容易地紧固螺栓21,这一点也大大有助于安装作业的容易化。
需要说明的是,无需将安装基座15的凸台孔15a和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一起设为四边形状。将其中某个部件15a、13a设为四边形状就能够限制凸台部件18的旋转,因此,另一部件也可以设为能够将嵌插部18a插入的其他形状。另外,各部件18a、15a、13a的形状无需限制为从后方观察形成为四边形状,也可以变更为能够限制旋转的其他形状。此外,未必需要限制旋转,也可以设为例如圆形状,这样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以上结束了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发明的方式并非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体化为液压挖掘机1的配重13的安装构造,但并非限定于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拆装自如地安装配重的多种作业机,也可以具体化为例如液压起重机的配重的安装构造。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螺栓21从后方插入到配重13的螺栓孔13b中,将凸台部件18紧固在凸台凹部13a内,但并非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凸台部件18上在前后方向上贯通设有螺栓孔,与该螺栓孔对应地在配重13的凸台凹部13a内形成内螺纹,使螺栓从前方经由凸台部件18的螺栓孔与凸台凹部13a内的内螺纹螺合。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凸台部件18上形成凸缘部18b,但是,例如,如图9所示,也可以省略凸缘部18b。该情况下的螺栓21不具有将配重13紧固于安装基座15的作用,但由于螺栓22及螺母23实现该紧固功能,因此不会产生任何问题。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台座17固定在框架9上并引导凸台部件18的移动,但也可以省略台座1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想向引导面17a上的配置而使凸台部件18的下表面平坦,但其并非必要,因此也可以使凸缘部18b不仅向左右两侧及上侧延伸也向下侧延伸,以作为抵接面18c发挥功能。
附图标记说明
1 液压挖掘机(作业机)
4 上部回旋体(车身)
13 配重
13a 凸台凹部
13b 螺栓孔
15 安装基座
15a 凸台孔
16 配重拆装装置
17 台座
17a 引导面
18 凸台部件
18b 凸缘部
18c 抵接面
19 固定件
21 螺栓(第1紧固部件)
22 螺栓(第2紧固部件)

Claims (8)

1.一种作业机,其相对于设置于车身的后部的安装基座能够拆装地安装配重,所述作业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凸台孔,其贯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
凸台凹部,其形成在所述配重的前表面;
凸台部件,其从前方经由所述安装基座的凸台孔插入到所述配重的凸台凹部内,通过第1紧固部件紧固于所述配重,下表面与所述凸台孔内的下壁抵接且上表面与所述凸台凹部内的上壁抵接;以及
第2紧固部件,其将所述配重紧固于所述安装基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紧固部件从后方经由所述配重的螺栓孔与所述凸台部件螺合,将所述凸台部件拉入所述凸台凹部内并紧固,
所述凸台部件一体形成有从前方与所述安装基座抵接的凸缘部,受到所述第1紧固部件的紧固力而在所述凸缘部的抵接面与所述配重的前表面之间将所述安装基座夹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具有引导面的台座,所述引导面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前侧,与所述凸台孔的轴线平行且面向上方,
所述凸台部件配置在所述引导面上,由所述引导面引导而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紧固部件从后方插入所述配重的螺栓孔中,将所述安装基座和所述配重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部件形成方形状,
所述安装基座的凸台孔及所述配重的凸台凹部中的至少任一者构成与所述凸台部件的截面形状对应的方形状,限制相对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部件利用能够拆装的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台座的引导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凹部相对于所述凸台部件在上下方向上形成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基座的凸台孔、所述配重的凸台凹部及所述凸台部件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一对。
CN202380013414.5A 2022-03-23 2023-03-23 作业机 Pending CN1178975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46570 2022-03-23
JP2022046570 2022-03-23
PCT/JP2023/011401 WO2023182406A1 (ja) 2022-03-23 2023-03-23 作業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7536A true CN117897536A (zh) 2024-04-16

Family

ID=88101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80013414.5A Pending CN117897536A (zh) 2022-03-23 2023-03-23 作业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379147A1 (zh)
JP (1) JPWO2023182406A1 (zh)
CN (1) CN117897536A (zh)
WO (1) WO202318240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568Y2 (zh) * 1987-10-19 1993-01-28
JPH0633485A (ja) * 1992-07-17 1994-02-08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作業機
JP2922778B2 (ja) 1994-03-29 1999-07-26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作業機のカウンタウエイト脱着装置
JPH09124285A (ja) * 1995-10-27 1997-05-1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産業機械のウエイト着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79147A1 (en) 2024-06-05
WO2023182406A1 (ja) 2023-09-28
JPWO2023182406A1 (zh) 2023-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35280B2 (en) Frame for mounting on a boom mounted quick change bracket
US9945093B1 (en) Excavator, excavator boom, stick object coupler receiver for the sam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6499934B1 (en) Implement attachment bracket for skid steer loader mounting plate
US5983535A (en) Fastener secured frame for boom mounted quick change bracket
JP2674712B2 (ja) 関節式の連結構造を有するクレーン型機械
JPH11315551A (ja)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迅速接続装置
JP6899808B2 (ja) 建設機械
EP1124017B1 (en) Hydraulically driven working machine
CN117897536A (zh) 作业机
JP4845206B2 (ja) 建設機械のアンダーカバー装置
US20220136207A1 (en) Rotary working vehicle
CN213805532U (zh) 常闭式挖掘机快换连接器
KR20230119811A (ko) 굴착기의 카운터 웨이트 장착구조
JP4236645B2 (ja) 旋回作業機におけるロータリジョイントの取付構造
CN114775720A (zh) 抢险救援车辆及其安装方法
JP2022159756A (ja) 建設機械
JPH09158236A (ja)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作業装置
JP2001090109A (ja) 旋回式建設機械
JP4339061B2 (ja) 吊下式アタッチメント着脱装置とハンドリング機
JPH1018336A (ja) 作業機アタッチメントの簡易着脱装置
JP3337532B2 (ja) 作業機具の取付け装置
JP2010106529A (ja) 建設機械の油圧ホースの固定装置
JPH10183688A (ja) 増量カウンタウエイトの取付構造
EP0198840A1 (en) COUPLING APPARATUS.
CA2261452C (en) Frame for mounting on a boom mounted quick change brack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