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68802B -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68802B
CN117868802B CN202410140229.9A CN202410140229A CN117868802B CN 117868802 B CN117868802 B CN 117868802B CN 202410140229 A CN202410140229 A CN 202410140229A CN 117868802 B CN117868802 B CN 1178688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rod
groove
water level
cal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402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68802A (zh
Inventor
李媛
孟凡贵
赵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z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urve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ez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urvey Institute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z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urve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ez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urve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4101402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68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68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8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68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8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钻孔水位测量仪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包括推车架、设置于推车架顶面的扶手架、设置于扶手架内壁的转筒、设置于转筒筒壁的连接件、设置于连接件一端的测量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推车架顶面的圆管,推车架的顶面开设有卡槽,卡槽设置有多个,转筒的轴向端设置于转把,推车架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辅助圆管对准孔洞中心位置的校准部件。该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校准部件大致推至孔洞位置附近,通过校准部件的设置,能够使圆管放置的位置轻松对准孔洞的中心位置,而不需要工作人员反复进行调试,提高了本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孔水位测量仪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背景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了解地下水位的情况对于工程设计和建设至关重要,它为工程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地基稳定性评估、地下水控制措施以及排水系统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而水位测量通常通过在钻孔中插入专门的探针来进行,该探针连接到一个测量仪器,用于确定钻孔中的水位深度。
在进行地下水水位测量时,需要将传感器向孔内输送,而岩土工程勘察钻孔的孔内环境复杂,所以通常需要排布管道以便于水位测量仪器顺利沿管道内壁向孔内的施放。
在现有技术中,水位测量仪器通常依靠辅助管道来引导探针至孔内所需位置,然而现有的水位检测仪在排布管道时通常是由人力对管道进行定位,而人力对管道进行定位时难以精准地使管道准确对准孔洞的中心位置,不容易对管道的位置进行校准,当需要测量孔径较小的钻孔水位时,管道下降时若是未对准孔洞的中心位置,管道在下降时容易与孔道内壁发生摩擦,导致管道下降产生阻碍,影响水位测量仪的正常下放和测量,同时还有可能损伤仪器或者孔壁。
例如在公开号为CN116427911A的中国专利中,其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包括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上设有导向机构以及与导向机构相连接的加温机构,导向机构的上方设有测量机构,其中:导向机构包括贯穿移动支架的上表面,并且内部开设安装槽的竖直导向管,加温机构包括加温蓄水箱以及与加温蓄水箱相连接的螺旋水管,测量机构包括升降组件以及与升降组件相连接的测量传感器;螺旋水管伸入竖直导向管内部的安装槽内,测量传感器沿竖直导向管的内壁上下移动。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技术的竖直导向管包括若干根可拆卸连接的限位导向管,通过若干根限位导向管等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测量传感器或钢尺水位计等水位检测设备中,存在着易受钻孔内环境影响的问题,但是由于限位导向管的底端穿过移动支架的底部,而工作人员需要通过人力将限位导向管的底端对准孔洞的中心位置,一方面,由于限位导向管的底端位置不方便被观察,另一方面,通过人力需要进行反复的调试,难以精准地使管道准确对准孔洞的中心位置,不容易对管道的位置进行校准,进而容易影响测量传感器的下放和测量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若是管道下降时未对准孔洞的中心位置,管道在下降时则容易与孔道内壁发生摩擦,导致管道下降产生阻碍,影响水位测量仪的正常下放和测量,同时还有可能损伤仪器或者孔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其目的在于:本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校准部件大致推至孔洞位置附近,通过校准部件的设置,能够使圆管放置的位置轻松对准孔洞的中心位置,而不需要工作人员反复进行调试,提高了本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包括推车架、设置于推车架顶面的扶手架、设置于扶手架内壁的转筒、设置于转筒筒壁的连接件、设置于连接件一端的测量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推车架顶面的圆管,圆管设置有多个,且测量传感器能够通过连接件沿多个圆管的内壁向孔内施放进行水位测量,推车架的顶面开设有卡槽,卡槽设置有多个,转筒的轴向端设置于转把,推车架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辅助圆管对准孔洞中心位置的校准部件;校准部件包括开设在推车架内壁的第一滑动槽、弹性安装于第一滑动槽内部的第一滑动座、开设在第一滑动座外壁的第二滑动槽、弹性安装于第二滑动槽内部的第二滑动座、设置于第二滑动座内部的控制杆、开设在控制杆顶面供圆管穿过的通孔,以及设置于控制杆底部的校准板,且校准板设置有多个,控制杆的定位由多个校准板的滑动控制,控制杆为T形状。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滑动槽和第一滑动座之间的配合,可以使控制杆实现在Y轴方向上的移动,通过第二滑动槽和第二滑动座之间的配合,可以使控制杆实现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
进一步的,校准部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滑动槽内壁的第一弹性件、设置于第二滑动槽内壁的第二弹性件,以及设置于第二滑动槽内壁的导向杆,且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动座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设置多个,多个第一弹性件对称分布在第一滑动座的两侧,第二滑动座在导向杆的杆壁滑动,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滑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动座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弹性件对称分布在第二滑动座的两侧。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多个第一弹性件,可以在容纳第一滑动座沿Y轴方向滑动的同时,为第一滑动座提供复位的动力,通过设置的多个第二弹性件,可以容纳第二滑动座沿X轴方向滑动的同时,为第二滑动座提供复位的动力。
进一步的,校准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控制杆底端的铰接杆、设置于铰接杆底端的异形块、设置于阻挡环顶部的连接板、开设在连接板顶部的容置槽,以及设置于推车架外壁用于阻挡连接板的阻挡环,且异形块在容置槽的内部滑动,异形块的底面与校准板的顶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当下压控制杆时,首先会带动多个铰接杆、连接板和多个校准板下降,直至连接板的底面被阻挡环的顶面阻挡,连接板无法再继续下降,此时,控制杆继续下降时,能够带动多个铰接杆的底端相互远离,带动多个异形块相互远离,实现多个校准板同步向相背方向移动的效果。
进一步的,校准部件还包括开设于第二滑动座侧壁的螺纹槽、设置于螺纹槽内部的螺纹杆、设置于控制杆杆壁的限位块、开设于第二滑动座内壁供限位块滑动的限位槽,以及开设在第一滑动座侧壁供螺纹杆滑动的通槽,且螺纹杆的端部与控制杆的杆壁紧密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旋紧螺纹杆,使螺纹杆的端部与控制杆的杆壁紧密接触,能够对控制杆的高度进行固定,防止多个校准板的位置发生偏移。
进一步的,校准部件还包括套设于控制杆杆壁的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滑动座的顶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控制杆的底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在测量结束后,工作人员旋出螺纹杆,控制杆在失去螺纹杆端部的限制后,通过设置的复位弹簧,能够带动控制杆向上移动进行复位。
进一步的,校准部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上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开设于连接板内部并与容置槽的内部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槽、弹性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部的插杆,以及设置于阻挡环顶面供插杆插设的固定管,且插杆远离固定管的一端与异形块的侧壁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限位组件,能够保证控制杆在上升时,首先带动多个校准板同步向相对方向移动,然后再带动多个校准板和连接板上升,确保在测量结束后,多个校准板不会与孔道内壁发生硬性摩擦,有效对孔道内壁和校准板进行保护,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限位组件还包括开设在第一安装槽内壁的第二安装槽、设置于插杆远离异形块一侧面的固定板,以及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壁的复位弹片,且复位弹片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片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的外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当多个异形块和校准板向相背方向移动时,插杆不再受到异形块的挤压,通过设置的复位弹片,能够带动插杆向靠近固定管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控制杆的顶面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控制杆顶面的固定座、通过扭簧转动安装在固定座外壁的卡块,以及设置于卡块远离通孔一侧面的按动板,且卡块设置有多个,多个卡块均匀分布于通孔的外侧。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能够对控制杆上的圆管高度进行固定,使圆管无法继续下降,方便工作人员将下一个圆管与控制杆上的圆管进行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进一步的,卡块靠近通孔的一侧面设置有防滑垫。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防滑垫,能够增加卡块顶端与圆管之间接触的摩擦力,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组件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将控制杆大致推至孔洞位置附近,通过校准部件的设置,能够使圆管放置的位置轻松对准孔洞的中心位置,而不需要工作人员反复进行调试,提高了本装置使用的便捷性,有效避免了若是圆管下降时未对准孔洞的中心位置,则容易与孔道内壁发生摩擦,导致圆管下降产生阻碍,影响测量传感器的正常下放和测量,同时还有可能损伤仪器或者孔壁的问题。
2、当控制杆上升时,首先带动多个铰接杆的底端同步向相对方向移动,然后再带动多个校准板和连接板上升,确保在测量结束后,多个校准板不会与孔道内壁发生硬性摩擦,有效对孔道内壁和校准板进行保护,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3、通过向下按动按动板,能够将圆管放入通孔内部,随后,放开按动板,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带动多个卡块的顶端向相对方向转动,多个卡块的顶端与圆管的管壁紧密抵触,能够对控制杆上的圆管高度进行固定,使圆管无法继续下降,方便工作人员将下一个圆管与控制杆上的圆管进行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校准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弹性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滑动座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中螺纹槽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异形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校准板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中限位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固定管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连接板的内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插杆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固定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卡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推车架;2、扶手架;3、转筒;4、连接件;5、测量传感器;6、转把;7、圆管;8、卡槽;9、校准部件;10、第一滑动座;11、第一滑动槽;12、第一弹性件;13、第二滑动座;14、第二滑动槽;15、导向杆;16、第二弹性件;17、控制杆;18、限位块;19、限位槽;20、通孔;21、阻挡环;22、铰接杆;23、连接板;24、容置槽;25、异形块;26、校准板;27、螺纹槽;28、螺纹杆;29、复位弹簧;30、通槽;31、限位组件;32、固定管;33、插杆;34、第一安装槽;35、第二安装槽;36、固定板;37、复位弹片;38、固定组件;39、固定座;40、卡块;41、按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7,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包括推车架1、固定安装在推车架1顶面的扶手架2、转动安装在扶手架2内壁的转筒3、缠绕在转筒3筒壁的连接件4、固定安装在连接件4一端的测量传感器5,以及放置在推车架1顶面的圆管7,圆管7设置有多个,且测量传感器5能够通过连接件4沿多个圆管7的内壁向孔内施放进行水位测量,推车架1的顶面开设有卡槽8,卡槽8设置有多个,转筒3的轴向端固定安装有转把6。
具体地,连接件4的一端与转筒3的筒壁固定连接,连接件4的另一端与测量传感器5固定连接,连接件4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导线或连接绳,具体类型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而定,其中测量传感器5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容式、电导式、压力式(压电)或超声波水位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利用各自的测量原理来检测和记录水位变化,具体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勘察环境和精确度的需求决定,推车架1顶部还外设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以及触控一体化显示设备(图中未示出),测量传感器5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控制器与触控一体化显示设备之间电性连接,测量传感器5检测到水位信号后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经过信息处理后传递给到触控一体化显示设备,其中测量传感器5、控制器和触屏一体化显示设备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水位测量手段,在这里不做出过多赘述。
参照图1-7,推车架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辅助圆管7对准孔洞中心位置的校准部件9,校准部件9包括开设在推车架1内壁的第一滑动槽11、弹性安装在第一滑动槽11内部的第一滑动座10、开设在第一滑动座10外壁的第二滑动槽14、弹性安装在第二滑动槽14内部的第二滑动座13、滑动安装在第二滑动座13内部的控制杆17、开设在控制杆17顶面供圆管7穿过的通孔20,以及滑动安装在控制杆17底部的校准板26,且校准板26设置有多个,控制杆17的轴线与多个校准板26的中心位置共线,控制杆17的定位由多个校准板26的滑动控制,控制杆17为T形状。
具体地,通过第一滑动槽11和第一滑动座10之间的配合,可以使控制杆17实现在Y轴方向上的移动,通过第二滑动槽14和第二滑动座13之间的配合,可以使控制杆17实现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
多个校准板26的相背面为弧形面,且校准板26的底部越向下越小,可以减小多个校准板26底端的占用空间,有利于将多个校准板26的底端伸入孔洞,并且多个校准板26之间的最小距离足够容纳圆管7穿过。
参照图1-4,校准部件9还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动槽11内壁的第一弹性件12、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动槽14内壁的第二弹性件16,以及卡接在第二滑动槽14内壁的导向杆15,且第一弹性件12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12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动座10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12设置多个,多个第一弹性件12对称分布在第一滑动座10的两侧,第二滑动座13在导向杆15的杆壁滑动,第二弹性件16的一端与第二滑动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16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动座13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16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弹性件16对称分布在第二滑动座13的两侧。
具体地,第一弹性件12和第二弹性件16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压缩弹簧或弹性板,此处优选为压缩弹簧,通过设置的多个第一弹性件12,可以在容纳第一滑动座10沿Y轴方向滑动的同时,为第一滑动座10提供复位的动力,通过设置的多个第二弹性件16,可以容纳第二滑动座13沿X轴方向滑动的同时,为第二滑动座13提供复位的动力。
参照图4-6,校准部件9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控制杆17底端的铰接杆22、转动安装在铰接杆22底端的异形块25、滑动安装在阻挡环21顶部的连接板23、开设在连接板23顶部的容置槽24,以及固定安装在推车架1外壁用于阻挡连接板23的阻挡环21,且异形块25在容置槽24的内部滑动,异形块25的底面与校准板26的顶面固定连接。
具体地,通过异形块25和容置槽24之间的配合,可以保证多个校准板26在连接板23的底部滑动,多个校准板26不会发生掉落,通过多个铰接杆22、阻挡环21与连接板23之间的配合,当下压控制杆17时,首先会带动多个铰接杆22、连接板23和多个校准板26下降,直至连接板23的底面被阻挡环21的顶面阻挡,连接板23无法再继续下降,此时,控制杆17继续下降时,能够带动多个铰接杆22的底端相互远离,带动多个异形块25相互远离,实现多个校准板26同步向相背方向移动的效果。
参照图5,校准部件9还包括开设于第二滑动座13侧壁的螺纹槽27、通过内外螺纹连接在螺纹槽27内部的螺纹杆28、固定安装在控制杆17杆壁的限位块18、开设于第二滑动座13内壁供限位块18滑动的限位槽19、套设于控制杆17杆壁的复位弹簧29,以及开设在第一滑动座10侧壁供螺纹杆28滑动的通槽30,且螺纹杆28的端部与控制杆17的杆壁紧密接触,复位弹簧29的一端与第二滑动座13的顶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29的另一端与控制杆17的底面固定连接。
具体地,当控制杆17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多个校准板26的相背面均与孔洞的内壁接触,此时,工作人员通过旋紧螺纹杆28,使螺纹杆28的端部与控制杆17的杆壁紧密接触,能够对控制杆17的高度进行固定,防止多个校准板26的位置发生偏移,在测量结束后,工作人员旋出螺纹杆28,控制杆17在失去螺纹杆28端部的限制后,通过设置的复位弹簧29,能够带动控制杆17向上移动进行复位。
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只需将控制杆17大致推至孔洞位置附近,然后向下按动控制杆17,可以带动多个铰接杆22、连接板23和多个校准板26下降,在这个过程中,当其中一部分校准板26的弧形面与孔洞的洞口内壁接触时,能够推动多个校准板26与控制杆17同步移动,使多个校准板26的底端伸入孔洞,直至连接板23的底面被阻挡环21的顶面阻挡,连接板23无法再继续下降,此时,控制杆17继续下降时,能够带动多个铰接杆22的底端相互远离(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多个铰接杆22的初始状态仍具有一定倾斜角度,进而在控制杆17继续下降时,能够多个铰接杆22的底端相互远离),带动多个异形块25相互远离,实现多个校准板26同步向相背方向移动的效果,通过控制多个校准板26同步向相背方向移动,使得多个校准板26撑开,在这个过程中,优先与孔洞内壁接触的校准板26,能够推动其余的校准板26、控制杆17和第二滑动座13整体移动(沿X轴方向和/或Y轴方向移动),直至多个校准板26的相背面均与孔洞的内壁接触,多个校准板26的中心位置又重新与控制杆17的轴线共线,所以多个校准板26能够带动控制杆17位于孔洞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
工作人员通过旋紧螺纹杆28,使螺纹杆28的端部与控制杆17的杆壁紧密接触,能够对控制杆17的高度进行固定,防止多个校准板26的位置发生偏移,继而工作人员将圆管7插入控制杆17的通孔20内部后,由于通孔20的内壁大小与圆管7的管壁外径相互适配,所以通过通孔20,能够使圆管7沿竖直方向下降通过多个校准板26进入到孔洞内部,从而能够使圆管7放置的位置轻松对准孔洞的中心位置,而不需要工作人员反复进行调试,提高了本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再将多个圆管7连接在一起,然后伸入到孔洞内部后,最后将测量传感器5放进圆管7的内部,便于测量传感器5顺利沿圆管7内壁向孔内施放进行水位测量,待测量传感器5与地下水接触后,能够将水位信号进行反馈,实现对钻孔内地下水的水位测量。
从而本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控制杆17大致推至孔洞位置附近,通过校准部件9的设置,能够使圆管7放置的位置轻松对准孔洞的中心位置,而不需要工作人员反复进行调试,提高了本装置使用的便捷性,有效避免了若是圆管7下降时未对准孔洞的中心位置,则容易与孔道内壁发生摩擦,导致圆管7下降产生阻碍,影响测量传感器5的正常下放和测量,同时还有可能损伤仪器或者孔壁的问题。
实施例2,参照图8-11,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校准部件9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23上的限位组件31,限位组件31包括开设于连接板23内部并与容置槽24的内部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槽34、弹性安装在第一安装槽34内部的插杆33,以及固定安装在阻挡环21顶面供插杆33插设的固定管32,且插杆33远离固定管32的一端与异形块25的侧壁接触。
具体地,通过设置的限位组件31,能够保证控制杆17在上升时,首先带动多个校准板26同步向相对方向移动,然后再带动多个校准板26和连接板23上升,确保在测量结束后,多个校准板26不会与孔道内壁发生硬性摩擦,有效对孔道内壁和校准板26进行保护,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0,限位组件31还包括开设在第一安装槽34内壁的第二安装槽35、固定安装在插杆33远离异形块25一侧面的固定板36,以及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35内壁的复位弹片37,且复位弹片37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35的内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片37的另一端与固定板36的外壁固定连接。
具体地,当多个异形块25和校准板26向相背方向移动时,插杆33不再受到异形块25的挤压,通过设置的复位弹片37,能够带动插杆33向靠近固定管32的方向移动。
使用过程中,在测量结束后,工作人员通过旋出螺纹杆28,控制杆17在复位弹簧29的弹力作用下上升,由于插杆33插设在固定管32的内部,所以连接板23无法上升,此时,控制杆17上升带动多个铰接杆22的底端同步向相对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多个异形块25和校准板26同步向相对方向移动,多个异形块25向相对方向移动时,由于插杆33远离固定管32的一端与异形块25的侧壁接触,能够带动插杆33向远离固定管32的方向移动,此时,固定板36对复位弹片37进行挤压,使复位弹片37储存弹性势能,直至,多个校准板26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状态,其中两个异形块25挤压插杆33带动插杆33的一端脱离固定管32的内部,控制杆17继续上升时,能够带动连接板23和多个校准板26同步上升,使多个校准板26的底端脱离地面,方便本装置进行移动。
通过设置的限位组件31,能够保证控制杆17在上升时,首先带动多个校准板26同步向相对方向移动,然后再带动多个校准板26和连接板23上升,确保在测量结束后,多个校准板26不会与孔道内壁发生硬性摩擦,有效对孔道内壁和校准板26进行保护,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3,参照图12-13,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控制杆17的顶面安装有固定组件38,固定组件38包括固定安装在控制杆17顶面的固定座39、通过扭簧转动安装在固定座39外壁的卡块40,以及固定安装在卡块40远离通孔20一侧面的按动板41,且卡块40设置有多个,多个卡块40均匀分布于通孔20的外侧。
具体地,在将圆管7伸向孔道内部时,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38,能够对控制杆17上的圆管7高度进行固定,使圆管7无法继续下降,方便工作人员将下一个圆管7与控制杆17上的圆管7进行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参照图12-13,卡块40靠近通孔20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具体地,通过设置的防滑垫,能够增加卡块40顶端与圆管7之间接触的摩擦力,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组件38使用时的稳定性。
使用过程中,多个卡块40顶端的初始位置伸向通孔20的顶部,在对控制杆17的位置进行调节后,需要安装圆管7时,通过向下按动按动板41,能够带动多个卡块40的顶端向相背方向转动,此时,扭簧进行收卷储存弹性势能,多个卡块40的顶端脱离通孔20,工作人员可以将圆管7放入通孔20内部,随后,放开按动板41,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带动多个卡块40的顶端向相对方向转动,多个卡块40的顶端与圆管7的管壁紧密抵触,这使得多个卡块40的顶端难以继续向相对方向转动,圆管7无法继续下降,从而能够实现对控制杆17上的圆管7高度进行固定,使圆管7无法继续下降,方便工作人员将下一个圆管7与控制杆17上的圆管7进行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的结构相同。
综合实施例1-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人员首先只需将控制杆17大致推至孔洞位置附近,然后向下按动控制杆17,可以带动多个铰接杆22、连接板23和多个校准板26下降,在这个过程中,当其中一部分校准板26的弧形面与孔洞的洞口内壁接触时,能够推动多个校准板26与控制杆17同步移动,使多个校准板26的底端伸入孔洞,直至连接板23的底面被阻挡环21的顶面阻挡,连接板23无法再继续下降,此时,控制杆17继续下降时,能够带动多个铰接杆22的底端相互远离(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多个铰接杆22的初始状态仍具有一定倾斜角度,进而在控制杆17继续下降时,能够多个铰接杆22的底端相互远离),带动多个异形块25相互远离,实现多个校准板26同步向相背方向移动的效果,通过控制多个校准板26同步向相背方向移动,使得多个校准板26撑开,在这个过程中,优先与孔洞内壁接触的校准板26,能够推动其余的校准板26、控制杆17和第二滑动座13整体移动(沿X轴方向和/或Y轴方向移动),直至多个校准板26的相背面均与孔洞的内壁接触,多个校准板26的中心位置又重新与控制杆17的轴线共线,所以多个校准板26能够带动控制杆17位于孔洞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
工作人员通过旋紧螺纹杆28,使螺纹杆28的端部与控制杆17的杆壁紧密接触,能够对控制杆17的高度进行固定,防止多个校准板26的位置发生偏移,继而工作人员将圆管7插入控制杆17的通孔20内部后,由于通孔20的内壁大小与圆管7的管壁外径相互适配,所以通过通孔20,能够使圆管7沿竖直方向下降通过多个校准板26进入到孔洞内部,从而能够使圆管7放置的位置轻松对准孔洞的中心位置,而不需要工作人员反复进行调试,提高了本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通过向下按动按动板41,能够带动多个卡块40的顶端向相背方向转动,此时,扭簧进行收卷储存弹性势能,多个卡块40的顶端脱离通孔20,工作人员可以将圆管7放入通孔20内部,随后,放开按动板41,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带动多个卡块40的顶端向相对方向转动,多个卡块40的顶端与圆管7的管壁紧密抵触,这使得多个卡块40的顶端难以继续向相对方向转动,圆管7无法继续下降,方便工作人员将下一个圆管7与控制杆17上的圆管7进行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重复上述操作将多个圆管7连接在一起,然后伸入到孔洞内部后,最后将测量传感器5放进圆管7的内部,便于测量传感器5顺利沿圆管7内壁向孔内施放进行水位测量,待测量传感器5与地下水接触后,能够将水位信号进行反馈,实现对钻孔内地下水的水位测量。
在测量结束后,工作人员首先通过拉动连接件4,将测量传感器5从圆管7内拉出,然后通过向下按动按动板41,能够带动多个卡块40的顶端向相背方向转动,使多个卡块40的顶端与圆管7的管壁分离,进而工作人员能够将多个圆管7向上移动进行拆分。
工作人员通过旋出螺纹杆28,控制杆17在复位弹簧29的弹力作用下上升,由于插杆33插设在固定管32的内部,所以连接板23无法上升,此时,控制杆17上升带动多个铰接杆22的底端同步向相对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多个异形块25和校准板26同步向相对方向移动,多个异形块25向相对方向移动时,由于插杆33远离固定管32的一端与异形块25的侧壁接触,能够带动插杆33向远离固定管32的方向移动,此时,固定板36对复位弹片37进行挤压,使复位弹片37储存弹性势能,直至,多个校准板26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状态,其中两个异形块25挤压插杆33带动插杆33的一端脱离固定管32的内部,控制杆17继续上升时,能够带动连接板23和多个校准板26同步上升,使多个校准板26的底端脱离地面,方便本装置进行移动。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包括推车架(1)、设置于推车架(1)顶面的扶手架(2)、设置于扶手架(2)内壁的转筒(3)、设置于转筒(3)筒壁的连接件(4)、设置于连接件(4)一端的测量传感器(5),以及设置于推车架(1)顶面的圆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7)设置有多个,且测量传感器(5)能够通过连接件(4)沿多个圆管(7)的内壁向孔内施放进行水位测量,所述推车架(1)的顶面开设有卡槽(8),卡槽(8)设置有多个,所述转筒(3)的轴向端设置有转把(6),所述推车架(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辅助圆管(7)对准孔洞中心位置的校准部件(9);
所述校准部件(9)包括开设在推车架(1)内壁的第一滑动槽(11)、弹性安装于第一滑动槽(11)内部的第一滑动座(10)、开设在第一滑动座(10)外壁的第二滑动槽(14)、弹性安装于第二滑动槽(14)内部的第二滑动座(13)、设置于第二滑动座(13)内部的控制杆(17)、开设在控制杆(17)顶面供圆管(7)穿过的通孔(20),以及设置于控制杆(17)底部的校准板(26),且校准板(26)设置有多个,控制杆(17)的轴线与多个校准板(26)的中心位置共线,控制杆(17)的定位由多个校准板(26)的滑动控制,控制杆(17)为T形状;
所述校准部件(9)还包括设置于控制杆(17)底端的铰接杆(22)、设置于铰接杆(22)底端的异形块(25)、设置于阻挡环(21)顶部的连接板(23)、开设在连接板(23)顶部的容置槽(24),以及设置于推车架(1)外壁用于阻挡连接板(23)的阻挡环(21),且异形块(25)在容置槽(24)的内部滑动,异形块(25)的底面与校准板(26)的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校准部件(9)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23)上的限位组件(31),所述限位组件(31)包括开设于连接板(23)内部并与容置槽(24)的内部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槽(34)、弹性安装在第一安装槽(34)内部的插杆(33),以及设置于阻挡环(21)顶面供插杆(33)插设的固定管(32),且插杆(33)远离固定管(32)的一端与异形块(25)的侧壁接触;
所述限位组件(31)还包括开设在第一安装槽(34)内壁的第二安装槽(35)、设置于插杆(33)远离异形块(25)一侧面的固定板(36),以及设置于第二安装槽(35)内壁的复位弹片(37),且复位弹片(37)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35)的内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片(37)的另一端与固定板(36)的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部件(9)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滑动槽(11)内壁的第一弹性件(12)、设置于第二滑动槽(14)内壁的第二弹性件(16),以及设置于第二滑动槽(14)内壁的导向杆(15),且第一弹性件(12)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12)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动座(10)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12)设置多个,多个第一弹性件(12)对称分布在第一滑动座(10)的两侧,第二滑动座(13)在导向杆(15)的杆壁滑动,第二弹性件(16)的一端与第二滑动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16)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动座(13)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16)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弹性件(16)对称分布在第二滑动座(1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部件(9)还包括开设于第二滑动座(13)侧壁的螺纹槽(27)、设置于螺纹槽(27)内部的螺纹杆(28)、设置于控制杆(17)杆壁的限位块(18)、开设于第二滑动座(13)内壁供限位块(18)滑动的限位槽(19),以及开设在第一滑动座(10)侧壁供螺纹杆(28)滑动的通槽(30),且螺纹杆(28)的端部与控制杆(17)的杆壁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部件(9)还包括套设于控制杆(17)杆壁的复位弹簧(29),且复位弹簧(29)的一端与第二滑动座(13)的顶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29)的另一端与控制杆(17)的底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17)的顶面设置有固定组件(38),所述固定组件(38)包括设置于控制杆(17)顶面的固定座(39)、通过扭簧转动安装在固定座(39)外壁的卡块(40),以及设置于卡块(40)远离通孔(20)一侧面的按动板(41),且卡块(40)设置有多个,多个卡块(40)均匀分布于通孔(20)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40)靠近通孔(20)的一侧面设置有防滑垫。
CN202410140229.9A 2024-02-01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Active CN117868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0229.9A CN117868802B (zh) 2024-02-01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0229.9A CN117868802B (zh) 2024-02-01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68802A CN117868802A (zh) 2024-04-12
CN117868802B true CN117868802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07836A (ja) * 2007-06-28 2009-01-15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拡径掘削用バケット、中間拡径部の掘削方法、及び拡底部の掘削方法
CN208441119U (zh) * 2018-07-02 2019-01-29 四川锦城智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装配式沉井的防偏位装置
CN211819372U (zh) * 2020-04-01 2020-10-30 杨柯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CN213928340U (zh) * 2020-12-29 2021-08-10 克拉玛依四维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向井套损电磁检测装置
CN214621809U (zh) * 2021-04-29 2021-11-05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土壤采集装置
CN114396985A (zh) * 2021-12-20 2022-04-26 叶薇 一种水文地质用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
CN218376436U (zh) * 2022-08-02 2023-01-24 湖南华安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岩土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框架
CN116427911A (zh) * 2023-03-24 2023-07-14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CN116537725A (zh) * 2023-07-06 2023-08-04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一种测井探管下井装置
CN220133898U (zh) * 2023-06-21 2023-12-05 四川灏泓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扩孔装置
CN117381998A (zh) * 2023-11-22 2024-01-1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岩石盲孔内壁切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07836A (ja) * 2007-06-28 2009-01-15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拡径掘削用バケット、中間拡径部の掘削方法、及び拡底部の掘削方法
CN208441119U (zh) * 2018-07-02 2019-01-29 四川锦城智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装配式沉井的防偏位装置
CN211819372U (zh) * 2020-04-01 2020-10-30 杨柯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CN213928340U (zh) * 2020-12-29 2021-08-10 克拉玛依四维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向井套损电磁检测装置
CN214621809U (zh) * 2021-04-29 2021-11-05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土壤采集装置
CN114396985A (zh) * 2021-12-20 2022-04-26 叶薇 一种水文地质用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
CN218376436U (zh) * 2022-08-02 2023-01-24 湖南华安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岩土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框架
CN116427911A (zh) * 2023-03-24 2023-07-14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CN220133898U (zh) * 2023-06-21 2023-12-05 四川灏泓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扩孔装置
CN116537725A (zh) * 2023-07-06 2023-08-04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一种测井探管下井装置
CN117381998A (zh) * 2023-11-22 2024-01-1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岩石盲孔内壁切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8430B2 (en) Height measurement apparatus
CN103954262A (zh) 一种圆柱形试件径向变形测量装置
CN113074693B (zh) 一种深基坑变形监测报警装置
JP2015098737A (ja) 載荷試験装置
CN117868802B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CN209958325U (zh) 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
CN117868802A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CN214668332U (zh) 一种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的装置
CN109916354A (zh) 一种旋挖桩沉渣厚度检测装置
CN208476199U (zh) 激光外径检测仪
CN201311262Y (zh) 大型球轴承外滚道尺寸检测装置
CN114042645B (zh) 一种不锈钢管尺寸高精度自动检测装置
CN216433560U (zh) 一种基于振动检测的建筑结构舒适度检测架
CN211784818U (zh) 单轴抗拉强度试验机
CN212747643U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墙体垂直度检测装置
RU2364721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деформации массива горных пород по оси скважины
CN109974656B (zh) 用于柔性清管器的检测装置
CN111256567A (zh) 一种地下管道深度测探装置
CN220542062U (zh) 一种建筑立柱形变监测装置
CN217330987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端盖检具
CN116558655B (zh) 一种快速导热的集成温度传感器
CN219869434U (zh) 一种厚度检测装置
CN117418575B (zh) 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机构
CN218955754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垂直校准度检测装置
CN218974027U (zh) 一种同时具有测压力及测拉力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