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8325U - 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8325U
CN209958325U CN201920538412.9U CN201920538412U CN209958325U CN 209958325 U CN209958325 U CN 209958325U CN 201920538412 U CN201920538412 U CN 201920538412U CN 209958325 U CN209958325 U CN 209958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locking
rod
sleev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384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黄瑞鑫
王盼
干金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Jioxin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Jioxin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Jioxin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Jioxin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384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8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8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8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包括探杆、套管、机架、第一横向夹持机构、第二横向夹持机构、第三横向夹持机构、第四横向夹持机构、纵向连续贯入机构、深度计、接近开关及控制器,套管套设在探杆外,套管下端与探杆通过自锁机构连接,纵向连续贯入机构分为上、下两组贯入机构。该静力触探装置利用上、下两组贯入机构交替循环向下运动,通过横向夹持机构带动套管和探杆同时向下贯入,并通过接近开关和深度计的配合使用计算出套管何时贯入到位,当套管贯入到位后,贯入机构单独对探杆进行交替贯入,当静力触探试验测试结束后,纵向连续贯入机构先对探杆进行起拔,接近开关检测到探杆自锁到位后,对套管和探杆同时进行交替起拔。

Description

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力触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
背景技术
静力触探作为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进行土体原位测试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给进装置将底部装有探头的探杆贯入土层,通过测量贯入阻力和摩擦力等参数来评价土体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如土的变形模量、土的容许承载力等。根据静力触探技术规范,要求探杆在贯入土层的过程中保持连续的、稳定的恒速给进,这样才能够获得连续和稳定的土层测试数据。
传统的机械式和液压式静力触探机,由于采用的是单油缸组油缸间歇式进给方式,通常在一根探杆的开始部分有一段明显的加速过程,同时在两根探杆之间存在一段时间的停顿,用于给进机构回程和加接探杆,这样就使探杆贯入土层的速度不是均匀、连续和稳定的,在每根探杆的开始和结束段由于贯入速度达不到规范要求而造成了测试数据不好,影响到完整土层数据的获取。
也有一些双油缸组可以进行连续贯入,但不够完善,不能进行套管贯入,只能进行探杆贯入,贯入深度浅,也没有检测套管是否贯入到位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能够实现同时对探杆和套管的连续贯入,且能够通过接近开关和深度计的配合使用计算出套管何时贯入到位,当套管贯入到位后,贯入机构单独对探杆进行交替贯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包括探杆、套管、机架、第一横向夹持机构、第二横向夹持机构、第三横向夹持机构、第四横向夹持机构、纵向连续贯入机构、接近开关、深度计及控制器,所述套管套设在探杆外,套管下端与探杆通过自锁机构连接,探杆下端设有探头,所述纵向连续贯入机构与机架固定连接,分为上、下两组贯入机构;
所述第一横向夹持机构设于机架的上方,第四横向夹持机构设于机架的下方,第二、三横向夹持机构分别固设于上、下贯入机构上,能够对探杆和/或套管进行夹持和解除夹持。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自锁杆、自锁套、自锁轴、弹性元件、盖板及扩孔器;所述自锁杆上端与探杆连接,下端与探头连接,自锁杆包括主杆,主杆侧壁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上、下端面均为圆锥面,自锁杆下部设有扩孔器;所述自锁套套设于自锁杆外,与套管连接,自锁套上设有第三磁铁,自锁套侧壁沿垂直于自锁套的长度方向设有自锁轴通孔,自锁轴通孔外侧设有导向孔;所述自锁轴设于自锁轴通孔内,自锁轴包括密封轴,密封轴的一端设有导向块,导向块能够与导向孔配合,用于防止自锁轴旋转,密封轴的另一端设有能够与自锁杆环形凸台配合的自锁支撑台阶;所述盖板安装在导向孔的外侧,盖板与自锁轴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自锁套或盖板上设有盖板密封槽,自锁套上的自锁轴通孔上或自锁轴上设有自锁轴密封槽,盖板密封槽和自锁轴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圈,所述自锁轴中央开设有弹性元件安装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每组所述贯入机构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贯入油缸,对称设于探杆两侧,所述贯入油缸采用双活塞杆油缸,活塞杆从油缸两端穿出,上贯入油缸的活塞杆两端分别与机架和下贯入油缸的活塞杆上端固定连接,下贯入油缸的活塞杆下端固定在机架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横向夹持机构和第四横向夹持机构均包括两个活塞杆相对设置的夹持油缸,所述活塞杆的前端设有探杆卡瓦和套管卡瓦,夹持油缸的缸筒与贯入油缸的缸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向夹持机构和第三横向夹持机构与第一、四横向夹持机构的结构相同,并排设置有上下两组。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接近开关包括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第三接近开关及第四接近开关,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于机架上部靠近套管的位置,所述套管尾端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设有多个,分别设于机架上横向夹持油缸夹持到位及解除夹持时的相应位置上,各横向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上均安装有第二磁铁,第三接近开关设于探杆或探头上自锁到位时的相应位置上,第四接近开关设于机架下部自锁机构回收到位对应的位置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深度计设有三个,分别为顶深度计、上深度计和下深度计,所述顶深度计设于第一横向夹持机构的上方,上、下深度计分别设于上、下贯入机构上,所述深度计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上、下深度计均包括编码器和旋转齿轮,所述编码器外侧套设有外筒,并能够通过外筒固定在贯入油缸的缸筒上,编码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旋转齿轮,编码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机架上设有与所述旋转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顶深度计还包括固定座、V型齿轮、拉紧把手、T型拉杆及弹簧,所述外筒通过法兰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固定座的一侧设有U型开口,所述T型拉杆的末端嵌入U型开口内,T型拉杆的T型头两端铰接有拉紧把手,拉紧把手的另一端与固定座铰接,V型齿轮固定在拉紧把手上,T型拉杆上还设有螺母和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螺母和U型开口接触,U型开口的宽度大于T型拉杆的直径且小于螺母和弹簧的最小外周宽度。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上、下两组贯入油缸进行交替贯入作业,能够实现对套管和探杆的连续贯入,同时也能够在套管贯入到位后,实现对探杆的连续贯入。
2、设置第四横向夹持机构,用于对套管的夹持,在套管贯入到位后夹持套管使探杆与套管分离,然后再单独贯入探杆。套管能够为探杆提供径向约束力,以防止探杆倾斜,提高探杆的贯入深度。
3、通过接近开关对磁铁的感应和深度计的深度计量来计算套管何时贯入到位,以及夹持油缸对套管是否夹持到位,避免夹持油缸一部分夹持到套管,一部分悬空而导致的卡瓦损坏。
4、在贯入和起拔阻力过大时,上下两组纵向贯入油缸可以进行同步贯入和起拔,以提高贯入力和起拔力。
5、自锁机构上的内腔是全密封的,避免了泥沙或液体进入,防止造成自锁失灵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深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深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锁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自锁部分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自锁杆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为本实用新型自锁套结构示意图;
图11、图12为本实用新型自锁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包括探杆1、套管2、机架3、第一横向夹持机构41、第二横向夹持机构42、第三横向夹持机构43、第四横向夹持机构44、纵向连续贯入机构、深度计、接近开关及控制器(图中未显示),所述套管2套设在探杆1外,套管2下端与探杆1通过自锁机构10连接,探杆1下端设有探头11,所述纵向连续贯入机构与机架3固定连接,分为上、下两组贯入机构;
所述第一横向夹持机构41设于机架3的上方,第四横向夹持机构44设于机架3的下方,第二、三横向夹持机构42、43分别固设于上、下贯入机构51、52上,能够对探杆1和/或套管2进行夹持和解除夹持。
所述自锁机构10包括自锁杆101、自锁套102、第二磁铁103、自锁轴104、弹性元件105、盖板106及扩孔器107;
自锁杆101上设计有主杆1011,主杆侧壁设有环形凸台1012,环形凸台1012的上、下端面均为圆锥面,扩孔器107安装在自锁杆101的下部位置;自锁套102套设于自锁杆101外,自锁套102上设有第二磁铁103,自锁套102侧壁沿垂直于自锁套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自锁轴通孔1023,自锁轴通孔1023外侧设有导向孔1024;自锁轴104设于自锁轴通孔1023内,自锁轴104包括密封轴1043,密封轴1043的一端设计有导向块1041,导向块1041能够与导向孔1024配合,用于防止自锁轴104旋转,密封轴1043的另一端设有能够与自锁杆环形凸台1012配合的自锁支撑台阶1044;所述盖板106安装在导向孔1024的外侧,可以用螺丝固定,盖板106与自锁轴104之间设有弹性元件105。
自锁套102上设有盖板密封槽1022和自锁轴密封槽1025,盖板密封槽1022和自锁轴密封槽1025里均安装有密封圈(图中未显示),自锁轴104中央开设有弹性元件安装孔1042。自锁套102、自锁轴104、盖板106、盖板密封槽1022和自锁轴密封槽1025及其密封圈围成一个密闭的密封腔,将弹性元件105密封在密封腔里,自锁轴104在外力的挤压下可以向密封腔里运动,外力减小后自锁轴104被弹性元件105挤压又可以伸出去。
自锁杆101上、下端设有螺纹接口,上端连接探杆1,下端连接探头11,自锁套102上端有螺纹接口,连接套管2;盖板密封槽1022既可以设计在自锁套102上也可以设计在盖板106上,自锁轴密封槽1025既可以设计在自锁套102上也可以设计在自锁轴104上,当自锁轴104上与盖板106之间的空间足够大时可以不要弹性元件安装孔1042。
每组所述贯入机构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贯入油缸,对称设于探杆1两侧,所述贯入油缸采用双活塞杆油缸,活塞杆从油缸两端穿出,上贯入油缸的活塞杆两端分别与机架3和下贯入油缸的活塞杆上端固定连接,下贯入油缸的活塞杆下端固定在机架3上。
所述接近开关包括第一接近开关91、第二接近开关(图中未显示)、第三接近开关(图中未显示)、第四接近开关(图中未显示),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接近开关91设于机架3上部靠近套管2的位置,所述套管2尾端设有第一磁铁21,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设有多个,分别设于机架3上横向夹持油缸夹持到位及解除夹持时的相应位置上,各横向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上均安装有第二磁铁(图中未显示),第三接近开关设于探杆1或探头11上自锁到位时的相应位置上,第四接近开关安装在机架3下部自锁机构回收到位对应的位置上;
当机架3上部的第一接近开关91检测到套管2尾端的第一磁铁21时,产生感应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读取此刻深度计上的数值A1,此时套管尾端到套管贯入到位点的距离是固定的,控制器根据贯入速度或油缸的贯入行程能够计算出套管2贯入到位的时间,当控制器通过实时读取深度计上的数值A2计算出接下来贯入的距离累积(A2-A1)等于套管尾端到套管贯入到位点的距离时,就说明套管2贯入到位;
各横向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上均安装有第二磁铁,横向夹持油缸夹持到位时,活塞杆上的第二磁铁会运行到一个固定位置a,在机架3上对应此位置a安装一个第二接近开关,在这个第二接近开关检测到感应信号,并且夹持油缸的油压达到夹紧时的压力大小时,说明夹持机构对套管和/或探杆夹持紧了;在夹持油缸解除夹持后,活塞杆会收缩回去,这时活塞杆上的第二磁铁又会运动到另一个固定的位置b,在机架3上对应此位置b也安装上相应的第二接近开关,这个第二接近开关检测到感应信号时说明横向夹持油缸解除了夹持;
在探杆1尾端进入到自锁机构10内部后,在自锁机构第三磁铁103能够感应到的探杆1或探头11上安装有相应的第三接近开关,第三接近开关只有在探杆自锁到位后才可以感应到第三磁铁103的信号;
第四接近开关安装在机架下部自锁机构10回收到位对应的位置上,当第四接近开关检测到自锁机构上第三磁铁103的感应信号时说明套管2和探杆1回收到位,静力触探装置停止起拔,人工将设备整体吊起回收,避免夹持机构夹持到探头11将其夹坏。
所述第一横向夹持机构41和第四横向夹持机构44均包括两个活塞杆相对设置的夹持油缸,所述活塞杆的前端设有探杆卡瓦71和套管卡瓦72,夹持油缸的缸筒与贯入油缸的缸筒垂直固定连接;探杆卡瓦71和套管卡瓦72共用一个卡瓦,探杆卡瓦71尺寸适配探杆1,套管卡瓦72尺寸适配套管2,一套卡瓦既可以夹紧探杆1又可以夹紧套管2。
所述第二横向夹持机构42和第三横向夹持机构43与第一、四横向夹持机构41、44的结构相同,并排设置有上下两组。
所述深度计设有三个,分别为顶深度计61、上深度计62和下深度计63,所述顶深度计61设于第一横向夹持机构41的上方,上、下深度计62、63分别设于上、下贯入机构51、52上,所述深度计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上、下深度计62、63均包括编码器611和旋转齿轮612,所述编码器611外侧套设有外筒613,并能够通过外筒613固定在贯入油缸的缸筒上,编码器611的输入轴通过传动轴620连接所述旋转齿轮612,编码器611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机架3上设有与所述旋转齿轮612相啮合的齿条8,贯入油缸上下移动带动旋转齿轮612沿探杆1或套管2轴向移动的同时依靠与齿条8的啮合作圆周运动,旋转齿轮612转动时编码器611输出脉冲信号,输出的脉冲信号用于计量上、下贯入油缸51、52的贯入量,并传输至控制器,根据编码器611输入轴的旋转方向,编码器611在正转/反转时计数增加,反转/正转时计数不变。
所述顶深度计61还包括固定座614、V型齿轮615、拉紧把手616、T型拉杆617及弹簧618,所述外筒613通过法兰固定在固定座614上,固定座614固定在机架3上,固定座614的一侧设有U型开口6141,所述T型拉杆617的末端嵌入U型开口6141内,T型拉杆617的T型头两端铰接有拉紧把手616,拉紧把手616的另一端与固定座614铰接,V型齿轮615固定在拉紧把手616上,T型拉杆617上还设有螺母619和弹簧618,弹簧618的两端分别与螺母619和U型开口6141接触,U型开口6141的宽度大于T型拉杆617的直径且小于螺母619和弹簧618的最小外周宽度。
顶深度计61在使用前,对弹簧618施加一个预拉力,使得弹簧618始终处于拉伸状态,拧紧螺母619,使用时,探杆1和/或套管2在旋转齿轮612和V型齿轮615之间穿过,弹簧618在恢复力作用下通过T型拉杆617拉动拉紧把手616,带动V型齿轮615向靠近旋转齿轮61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旋转齿轮612既可以与套管2紧密配合,又可以与探杆1紧密配合,在探杆1或套管2钻进过程中,依靠摩擦力带动旋转齿轮612滚动,旋转齿轮612转动时编码器611输出脉冲信号,输出的脉冲信号用于测量探杆1和/或套管2的钻进深度及运动方向。
上述静力触探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探杆1和套管2组件竖向穿过静力触探装置的中央,通过第一横向夹持机构41和第四横向夹持机构44对套管2进行夹持,然后将两组贯入油缸51、52运行至各自行程的最高位;
S2、第二横向夹持机构42将套管2夹紧,并解除第一横向夹持机构41和第四横向夹持机构44对套管2的夹持,上贯入油缸51向下运动,通过第二横向夹持机构42带动套管2向下贯入,当贯入机构对套管2往下贯入时,自锁套102下端底压住扩孔器107,带着探杆1一起向下贯入,当上贯入油缸51运动到行程最下位时停止贯入,下贯入机构52上的第三横向夹持机构43夹紧套管2,同时解除第二横向夹持机构42对套管2的夹持,由下贯入油缸52向下运动带动套管2和探杆1向下贯入,在下贯入油缸52向下贯入的同时,上贯入油缸51以大于下贯入油缸52运行速度向上运动,当下贯入油缸52到达最低位时,上贯入油缸51已经运动到最高位,此时第二横向夹持机构42夹紧套管,同时第三横向夹持机构43松开套管,准备下一次的贯入,如此通过上、下贯入机构51、52交替循环向下运动对套管2和探杆1进行贯入;
S3、当接第一近开关91感应到套管2尾端的第一磁铁21时,能够产生感应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读取顶深度计61上的数值(顶深度计61如果损坏,上、下深度计62、63可作为备用深度计,顶深度计的计数等于上、下深度计的计数总和),即套管2的下放深度,并根据套管2尾端到套管贯入到位点的距离及钻进速度或贯入油缸的贯入行程计算出套管2何时贯入到位,当套管贯入到位时,第四横向夹持机构44夹紧套管的顶端,并通过第二接近开关对第二磁铁的感应来检测夹持油缸对套管2是否夹持到位,避免夹持油缸一部分夹持到套管,一部分悬空而导致的卡瓦71、72损坏,然后探杆1在贯入油缸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贯入,自锁杆环形凸台1012会挤压自锁轴104使其缩回,自锁杆环形凸台1012会越过自锁支撑台阶1044使自锁杆101从自锁机构10中脱开,进而通过上、下贯入机构51、52对探杆1进行交替贯入;
S4、当静力触探试验测试结束后,贯入机构先对探杆1进行起拔,用第四横向夹持机构44夹持住套管2,将两组贯入油缸51、52运行至各自行程的最下位,第三横向夹持机构43夹持住探杆1,下贯入油缸52向上运动对探杆1进行起拔,当下贯入油缸52运动行程最上位时,第二横向夹持机构42夹紧探杆1,第三横向夹持机构43松开探杆,上贯入油缸51向上运动对探杆1进行起拔,同时下贯入油缸52以大于上贯入油缸51的运行速度向下运动,如此两组贯入油缸交替对探杆1进行起拔,当探杆1到达自锁机构10时,第二或第三横向夹持机构夹持住探杆1,贯入机构继续向上拉动探杆1,自锁杆环形凸台1012会挤压自锁轴104使其缩回,自锁杆环形凸台1012会越过自锁支撑台阶1044,越过之后自锁轴104被弹性元件105挤压伸出,自锁支撑台阶1044会支撑住自锁杆环形凸台1012防止探杆1坠落,完成探杆与套管的锁定,当探杆1上的第三接近开关检测到自锁机构10上的第三磁铁103时,产生感应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判断出探杆1已经自锁到位,此时解除第四横向夹持机构44对套管2的夹持,用两组贯入油缸51、52对套管2进行交替起拔,套管2通过自锁机构10带着探杆1一起拔起,当第四接近开关检测到自锁结构上的第三磁铁103时,说明套管2和探杆1回收到位,静力触探装置停止起拔,人工将设备整体吊起回收,避免夹持机构夹持到探头11将其夹坏。
当单组贯入油缸起拔力不足时,可以两组油缸同时进行起拔。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杆、套管、机架、第一横向夹持机构、第二横向夹持机构、第三横向夹持机构、第四横向夹持机构、纵向连续贯入机构、接近开关、深度计及控制器,所述套管套设在探杆外,套管下端与探杆通过自锁机构连接,探杆下端设有探头,所述纵向连续贯入机构与机架固定连接,分为上、下两组贯入机构;
所述第一横向夹持机构设于机架的上方,第四横向夹持机构设于机架的下方,第二、三横向夹持机构分别固设于上、下贯入机构上,能够对探杆和/或套管进行夹持和解除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自锁杆、自锁套、自锁轴、弹性元件、盖板及扩孔器;
所述自锁杆上端与探杆连接,下端与探头连接,自锁杆包括主杆,主杆侧壁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上、下端面均为圆锥面,自锁杆下部设有扩孔器;所述自锁套套设于自锁杆外,与套管连接,自锁套上设有第三磁铁,自锁套侧壁沿垂直于自锁套的长度方向设有自锁轴通孔,自锁轴通孔外侧设有导向孔;所述自锁轴设于自锁轴通孔内,自锁轴包括密封轴,密封轴的一端设有导向块,导向块能够与导向孔配合,用于防止自锁轴旋转,密封轴的另一端设有能够与自锁杆环形凸台配合的自锁支撑台阶;所述盖板安装在导向孔的外侧,盖板与自锁轴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套或盖板上设有盖板密封槽,自锁套上的自锁轴通孔上或自锁轴上设有自锁轴密封槽,盖板密封槽和自锁轴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圈,所述自锁轴中央开设有弹性元件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贯入机构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贯入油缸,对称设于探杆两侧,所述贯入油缸采用双活塞杆油缸,活塞杆从油缸两端穿出,上贯入油缸的活塞杆两端分别与机架和下贯入油缸的活塞杆上端固定连接,下贯入油缸的活塞杆下端固定在机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夹持机构和第四横向夹持机构均包括两个活塞杆相对设置的夹持油缸,所述活塞杆的前端设有探杆卡瓦和套管卡瓦,夹持油缸的缸筒与贯入油缸的缸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向夹持机构和第三横向夹持机构与第一、四横向夹持机构的结构相同,并排设置有上下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开关包括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第三接近开关及第四接近开关,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于机架上部靠近套管的位置,所述套管尾端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设有多个,分别设于机架上横向夹持油缸夹持到位及解除夹持时的相应位置上,各横向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上均安装有第二磁铁,第三接近开关设于探杆或探头上自锁到位时的相应位置上,第四接近开关设于机架下部自锁机构回收到位对应的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计设有三个,分别为顶深度计、上深度计和下深度计,所述顶深度计设于第一横向夹持机构的上方,上、下深度计分别设于上、下贯入机构上,所述深度计与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深度计均包括编码器和旋转齿轮,所述编码器外侧套设有外筒,并能够通过外筒固定在贯入油缸的缸筒上,编码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旋转齿轮,编码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机架上设有与所述旋转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深度计还包括固定座、V型齿轮、拉紧把手、T型拉杆及弹簧,所述外筒通过法兰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固定座的一侧设有U型开口,所述T型拉杆的末端嵌入U型开口内,T型拉杆的T型头两端铰接有拉紧把手,拉紧把手的另一端与固定座铰接,V型齿轮固定在拉紧把手上,T型拉杆上还设有螺母和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螺母和U型开口接触,U型开口的宽度大于T型拉杆的直径且小于螺母和弹簧的最小外周宽度。
CN201920538412.9U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 Active CN209958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8412.9U CN209958325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8412.9U CN209958325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8325U true CN209958325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2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38412.9U Active CN209958325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832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0581A (zh) * 2019-04-19 2019-06-25 武汉吉欧信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及连续贯入施工工艺
CN111829870A (zh) * 2020-07-09 2020-10-27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取样管内静力触探测试装置
CN112726551A (zh) * 2021-01-14 2021-04-30 成都市成华区颜惜珊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地基钎探的计数和探钎拔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0581A (zh) * 2019-04-19 2019-06-25 武汉吉欧信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及连续贯入施工工艺
CN109930581B (zh) * 2019-04-19 2024-02-23 武汉吉欧信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及连续贯入施工工艺
CN111829870A (zh) * 2020-07-09 2020-10-27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取样管内静力触探测试装置
CN112726551A (zh) * 2021-01-14 2021-04-30 成都市成华区颜惜珊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地基钎探的计数和探钎拔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58325U (zh) 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
CN104074510A (zh) 一种钻机用深度检测装置
CN115979382B (zh) 一种用于水文地质勘查的钻孔水位测量装置
CN213274953U (zh) 一种岩土检测用便携取样装置
US20140338975A1 (en) Rotary drill head position measurement system
CN114232582B (zh) 一种基坑智能监测系统
CN109113789A (zh) 地压多向监测可定位钻孔应力传感器
CN100363561C (zh) 海床土体探、监测探杆贯入机具
CN116500236A (zh) 一种可分层测定土壤水分的高效测量装置
CN109930581B (zh) 一种带套管功能的静力触探装置及连续贯入施工工艺
CN208220703U (zh) 一种石油钻采用油井探测装置
CN207335694U (zh) 自动化可拆卸土体测斜监测装置
CN115031606B (zh) 一种变直径钢筋笼扩大头锚杆扩大段直径检测装置
CN216483646U (zh) 一种海洋石油完井剪切环
CN114150717B (zh) 一种临海地质条件施工用碎石桩检测装置
CA1056808A (en) Thrust and tension measuring device for use with flexible tubing injectors on drilling rigs
CN207863000U (zh) 一种用于检测支盘桩成孔质量的装置
CN101871345A (zh) 盘(井)径检测仪
CN210712801U (zh) 一种深基坑开挖变形实时监测装置
CN210127834U (zh) 井下通讯终端用旋转导向短节
CN209145644U (zh) 地压多向监测可定位钻孔应力传感器
CN220035372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地基测量装置
CN114775704B (zh) 一种用于工程施工的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CN117868802B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
CN216846635U (zh) 超深度地下岩土应力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