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8811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858811A CN117858811A CN202280055770.9A CN202280055770A CN117858811A CN 117858811 A CN117858811 A CN 117858811A CN 202280055770 A CN202280055770 A CN 202280055770A CN 117858811 A CN117858811 A CN 1178588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re
- sipe
- groove
- extending
- land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5 metalwor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60C11/1281—Width of the sipe different within the same sipe, i.e. enlarged width portion at sipe bottom or along its leng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09—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traight at the tread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具有至少一个在轮胎的胎面表面(1)上划分出的陆部。轮胎的特征在于:陆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沿轮胎周向或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刀槽(4);刀槽(4)具有从胎面表面(1)朝向轮胎的径向内侧连续延伸的窄宽度部(41)、布置在窄宽度部(41)的轮胎径向内侧并且具有比窄宽度部(41)的刀槽宽度大的刀槽宽度的加宽部(42)和布置在加宽部(42)的底部处并且沿刀槽4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多个底槽(4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轮胎。
背景技术
已经公开了具有底部宽度被加宽的刀槽的轮胎(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0260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轮胎,期望抑制轮胎磨损进展时的排水性能的劣化。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当轮胎磨损进展时,关于排水性能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轮胎磨损进展时也具有充分排水性能的轮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要旨如下。
一种轮胎,其在轮胎的胎面表面上具有由至少一个槽和胎面端限定的至少一个陆部,所述陆部在所述槽之间或者在所述槽和所述胎面端之间,其中,
所述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包括沿轮胎周向或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刀槽,
所述刀槽具有:
窄部,其从所述胎面表面向轮胎径向内侧连续延伸;
加宽部,其在所述窄部的轮胎径向内侧,所述加宽部的刀槽宽度大于所述窄部的刀槽宽度;和
多个底槽,其在所述加宽部的底部、沿所述刀槽的延伸方向延伸。
发明的效果
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即使在轮胎磨损进展时也具有充分排水性能的轮胎。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了胎面表面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部分展开图;
[图2]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A-A的截面图;
[图3]图3是用于解释刀槽的透视立体图;
[图4A]图4A图示了刀槽的另一变型;
[图4B]图4B图示了刀槽的又一变型;
[图4C]图4C图示了刀槽的又一变型;和
[图5]图5是示意性地图示了胎面表面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的部分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轮胎可以用于任何类型的轮胎,但是可以适用于乘用车轮胎和巴士汽车或卡车轮胎。
以下是参照附图的根据本公开的轮胎的实施方式的例示说明。在每个图中,共同的构成要素被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了胎面表面1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的部分展开图。
如本文所用,术语“胎面表面(1)”意味着当轮胎组装在轮辋上、填充有规定内压并在最大负载下滚动时与路面接触的轮胎外周面。
在本文件中,术语“胎面端(TE)”意味着胎面表面(1)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端。
如本文所用,术语“轮辋”是指在生产并使用轮胎的地区有效的产业标准中所记载的或可能将来记载的适用尺寸的标准轮辋(ETRTO标准手册中的测量轮辋和TRA年鉴中的设计轮辋),所述产业标准诸如是日本的JATMA(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的JATMA年鉴、欧洲的ETRTO(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的标准手册和美国的TRA(轮胎和轮辋协会)的年鉴(即,术语“轮辋”包括当前尺寸以及要在前述产业标准中列出的将来尺寸。“将来记载的尺寸”的示例可以是在2013版的ETRTO中列为“FUTURE DEVELOPMENTS”的尺寸)。对于这些产业标准中未列出的尺寸,术语“适用轮辋”是指宽度对应于充气轮胎的胎圈宽度的轮辋。
另外,术语“规定内压”是指与前述JATMA年鉴和其它产业标准中记载的适用尺寸和帘布层等级的单个车轮的最大负载能力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在前述产业标准中未列出的尺寸的情况下,“规定内压”是指为安装有轮胎的每个车辆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所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
术语“最大负载”是指对应于上述最大负载能力的负载。
“空气”在此处可以由诸如氮气或其它非活性气体的非活性气体代替。
在本文件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应在下述的“基准条件”下测量诸如槽和陆部、接地宽度(TW)等的各要素的尺寸。
如本文所用,术语“基准条件”是指轮胎组装在轮辋上、填充有上述规定内压且无负载的条件。
在本文件中,术语“刀槽”应意味着如下的刀槽:当轮胎安装在轮辋上、填充有规定内压并承受最大负载时,在直接施加负载时,可能具有或可能不具有至少部分地彼此接触的一对相对的刀槽壁。
在本文件中,术语“刀槽宽度”是指垂直于刀槽的延伸方向测得的一对相对的刀槽壁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在轮胎径向上是恒定的或可变的。此外,如本文所用,术语“刀槽深度”是指在沿着刀槽宽度方向的截面中,从胎面表面处的刀槽开口位置到刀槽底位置的距离。
在本文件中,术语“槽”或“主槽”是指被构造为使得当轮胎组装在轮辋上、填充有规定内压并承受最大负载时,一对相对的槽壁在负载直接施加时不彼此接触的槽。
注意,本文的术语“浅槽”不对应于上述的“槽”。
在本文件中,术语“槽”或“主槽”的“槽宽”是指垂直于槽的延伸方向测得的一对相对的槽壁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在轮胎径向上是恒定的或可变的。术语“槽”或“主槽”的“槽深”是指在沿着槽宽方向的截面中,从胎面表面处的槽开口位置到槽底位置的距离。
另外,在本文件中,术语“接地面”意味着当轮胎组装在轮辋上、填充有规定内压并在施加最大负载的情况下接地时接触路面的轮胎外表面。
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在胎面表面1上设置至少一个槽。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沿轮胎周向延伸的3个周向主槽2a、2b和2c,但周向主槽的数量不受限制。槽不限于沿轮胎周向延伸的那些槽,并且还可以是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槽(即,在平面图中具有轮胎宽度方向分量)。
在胎面表面1上,在槽或胎面端之间限定至少一个陆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陆部3a和3b由布置在轮胎赤道面CL上的周向主槽2a以及布置在周向主槽2a的胎面端TE侧的周向主槽2b和2c限定。另外,胎肩陆部3c和3d由周向主槽2b和2c以及两个胎面端TE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在至少一个陆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陆部3c和3d)上,设置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4个)刀槽4。注意,设置刀槽4的陆部不受限制。
刀槽4可以沿轮胎周向或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刀槽优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
在此,术语“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应包括刀槽4平行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情况以及刀槽4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小角度(例如,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45度以下的角度)倾斜的情况。此外,刀槽4可以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呈直线延伸,如图1中所示,或者刀槽可以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呈之字形或波浪形图案等延伸。
在图1中图示的示例中,位于轮胎赤道面CL侧的中央陆部3a和3b设置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小角度倾斜)的刀槽5,但是可适当设置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刀槽,或不设置刀槽。不限于刀槽,也可以设置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槽或沿轮胎周向延伸的槽。
参照图2和图3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的刀槽4。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A-A的截面图,其图示了刀槽4在垂直于刀槽4的延伸方向的平面中的截面。图3是用于解释刀槽4的透视立体图。
如图2和图3中图示,刀槽4具有:从胎面表面1向轮胎径向内侧连续延伸的窄部41、在窄部41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刀槽宽度大于窄部41的加宽部42以及在加宽部的底部处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底槽43。
在图2中,窄部41从胎面表面1呈直线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但是窄部41也可以呈之字形、波浪形或其它形状延伸。另外,窄部41的刀槽宽度w1在轮胎径向上是恒定的,但是刀槽宽度可以被构造为在轮胎径向上的途中改变。
设置在窄部41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加宽部42具有比窄部41大的刀槽宽度w2。加宽部42在截面图中呈矩形,但其形状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是椭圆形、烧瓶形等。另外,加宽部42的刀槽宽度w2在轮胎径向上是恒定的,但是刀槽宽度可以被构造为在轮胎径向上的途中改变。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在加宽部42的底部处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底槽43,底槽43沿刀槽4的延伸方向延伸。底槽43在截面图中呈矩形,但其形状不受限制,并且可以为椭圆形、烧瓶形等。
在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使用在金属加工制成的薄金属板(叶片)的末端处具有加宽部的模具(金属板)来形成从胎面表面起在轮胎径向内侧具有加宽部的刀槽。然而,在加宽部的底部处具有额外的槽的刀槽在过去没有被考虑过,这是因为极难通过金属加工来制造用于形成这样的刀槽的模具(金属板)。然而,发明人最近注意到,通过使用例如3D打印机来制造轮胎模具,可以对各种槽进行精细加工,并且完成本公开。
以下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构造的效果的解释。通过具有加宽部42,当轮胎磨损进展时,刀槽4的具有较大刀槽宽度的加宽部42露出胎面表面1,因此与刀槽宽度在轮胎径向上恒定的情况相比,改善了轮胎磨损进展时的排水性能,并且即使在轮胎磨损进展时也充分抑制了排水性能的劣化。另外,通过在加宽部42的底部处设置多个底槽43,吸入刀槽4的水流入底槽43,并且水流被调控为使得从刀槽4的排水顺利,由此即使在轮胎磨损进展时也能实现充分的排水性能。
以下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合适构造、变型等的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周向主槽2a、2b和2c的槽宽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充分排水的观点出发,例如,槽宽优选地大于1.5mm。
另外,周向主槽2a、2b和2c的槽深不受限制,但是从充分的排水性能和维持轮胎刚性的观点出发,例如,优选的是槽深为3mm以上且20mm以下。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加宽部42可以沿刀槽4在胎面表面1上的延伸方向设置在刀槽4的整个区域上,或者可以设置在一部分中。从确保充分的排水性能的观点出发,加宽部42的沿着刀槽4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2优选地为刀槽4的沿刀槽4在胎面表面1上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1的至少10%,并且更优选为至少50%。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底槽43可以沿加宽部42的延伸方向设置在加宽部42的整个区域上,或者可以设置在一部分中。另外,如图3中图示,底槽43可以沿加宽部42的延伸方向连续地延伸,或者也可以分为多段并沿加宽部42的延伸方向间歇地延伸。从有效调控捕获在刀槽4内部的水流的观点出发,底槽43沿着刀槽4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3优选地为刀槽4在胎面部1处的延伸长度L1的至少10%,并且更优选地,底槽43沿加宽部42的延伸方向遍及整个区域地连续延伸。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中,底槽43优选地沿着刀槽4的延伸方向延伸,但是底槽43可以在加宽部42的底部内相对于刀槽4的延伸方向以小角度延伸,或者底槽43可以以之字形或波浪形或其它形状延伸。在此,“沿着刀槽4的延伸方向”意味着相对于刀槽4的延伸方向以0°延伸。
图4A图示了刀槽4的另一变型、刀槽4’在垂直于刀槽4’的延伸方向的平面中的截面。图4B图示了刀槽4的又一变型、刀槽4”在垂直于刀槽4”的延伸方向的平面中的截面。
如上所述,刀槽4的加宽部42和底槽43的形状不限于图2中图示的形状。例如,图4A中图示的在截面图中为矩形的加宽部42’的底部可以成形为具有3个以上(图4A中为3个)在截面图中呈矩形的底槽43’。另外,图4B中图示的在截面图中为椭圆形的加宽部42”的底部可以成形为在加宽部42”的底部处具有多个(图4B中为3个)在截面图中为半椭圆形的底槽43”。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刀槽4优选地具有两个以上底槽43。通过在加宽部42的底部处具有两个以上底槽43,每个刀槽4均可以更有效地确保轮胎磨损进展时的充分的排水性能,这是因为捕获在刀槽4内部的水流被调控,允许从刀槽4的排水更加顺利。刀槽4优选地具有5个以下底槽43,以有效地调控刀槽4内部接收的水流,而不会在轮胎磨损进展时损害加宽部42的排水性能。更合适地,从确保轮胎磨损进展时的充分的排水性能的观点出发,刀槽4具有3到5个底槽43。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在基准条件下,窄部41的刀槽宽度w1优选地小于1.5mm,并且从确保刀槽4的充分的排水性能的观点出发,窄部41的刀槽宽度w1适合为0.2mm以上。
加宽部42的刀槽宽度w2不受限制,只要大于窄部41的刀槽宽度w1即可。为了实现轮胎磨损进展时的充分的排水性能,优选将刀槽宽度w2设定为1.5mm以上,并且为了维持设置有刀槽4的陆部的充分的刚性,优选将刀槽宽度w2设定为8mm以下。
此外,底槽43的宽度w3不受限制,只要小于加宽部42即可。从有效地调控流入刀槽4中的水流的角度出发,例如,底槽43的宽度w3可以与窄部41一样宽。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整个刀槽4的总刀槽深度d1(换句话说,窄部41、加宽部42和底槽43的在刀槽4的深度方向上的总长度)没有特别限制。然而,总刀槽深度d1优选地与刀槽所连通的周向主槽2b和2c一样深。
这种构造有效地确保了轮胎磨损进展时的充分的排水性能。
更具体地,从充分的排水性能的观点出发,整个刀槽4的刀槽深度d1优选地为3mm以上,从维持设置有刀槽4的陆部的刚性的观点出发,刀槽深度d1优选地为20mm以下。更合适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刀槽深度d1为5mm以上且8m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作为加宽部42和底槽43的在刀槽深度方向上的总长度的长度d2优选地是刀槽深度d1的10%以上。通过将长度d2设定为刀槽深度d1的10%,可以有效地确保轮胎磨损进展时的充分的排水性能。从维持设置有刀槽4的陆部的刚性的观点出发,长度d2优选地为刀槽深度d1的60%以下。更合适地,长度d2优选地是刀槽深度d1的20%至50%,以便既确保轮胎磨损进展时的充分的排水性能又维持陆部的刚性。
更具体地,作为加宽部42和底槽43的在刀槽深度方向上的总长度的长度d2优选地为1.6mm以上。通过将长度d2设定为1.6mm以上,可以有效地确保轮胎磨损进展时充分的排水性能。从维持设置有刀槽4的陆部的刚性的观点出发,长度d2优选地为12mm以下。更合适地,长度d2优选地为2.0mm至10mm,以既确保轮胎磨损进展时充分的排水性能又维持陆部的刚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底槽43的刀槽深度方向上的长度d3优选地为刀槽深度d1的0.05倍以上。通过将底槽43的长度d3设定为刀槽深度d1的0.1倍以上,调控了捕获在刀槽4内部的水流并且使从刀槽4的排水更加顺利,由此更有效地确保轮胎磨损进展时的充分的排水性能。此外,底槽43的长度d3优选地为刀槽深度d1的0.5倍以下,以便有效地调控刀槽4内部接收的水流,而不会损害轮胎磨损进展时加宽部42的排水性能。更合适地,从确保轮胎磨损进展时的充分的排水性能的观点出发,底槽43的长度d3为刀槽深度d1的0.1至0.2倍。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底槽43的刀槽深度方向上的长度d3适当地为作为加宽部42和底槽43的刀槽深度方向上的总长度的长度d2的1/2以下。
根据这种构造,通过在刀槽4中最宽的加宽部42,可以维持当轮胎磨损进展时充分的排水性能,并且可以更有效地长期抑制轮胎磨损进展时的排水性能的下降。
更具体地,底槽43的刀槽深度方向上的长度d3优选地为0.5mm以上。通过将长度d3设定为0.5mm以上,调控了刀槽4内部接收的水流,并且可以更顺利地执行从刀槽4的排水,更有效地确保轮胎磨损进展时的充分的排水性能。另外,长度d3优选地为1.0mm以下,以便有效地调控刀槽4内部接收的水流,而不损害轮胎磨损进展时加宽部42的排水性能。更合适地,从确保轮胎磨损进展时的充分的排水性能的观点出发,底槽43的长度d3为0.6至0.8mm。
图4C图示了刀槽4的又一变型、刀槽4”’在垂直于刀槽4”’的延伸方向的平面中的截面。作为在胎面表面1上的一部分或全部刀槽4的刀槽4”’可以包括在胎面表面1的边缘处具有倒角4c的一对彼此面对的刀槽壁4w,如图4C中图示。
通过所述刀槽4,上述构造进一步确保了充分的排水性能。
倒角4c的深度d4不受限制,但是可以是例如3mm至4mm。
在图4C中图示的示例中,设置了两个底槽43”’,但是具有倒角4c的刀槽4中的底槽43”’的数量不受限制,只要存在若干个底槽43”’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布置在胎面表面1上的刀槽4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但从确保充分的排水性能的观点出发,接地面中的刀槽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以上是合适的。
在此,在术语“接地面中的刀槽的数量”中,如果刀槽4的任何部分均位于接地面中,则认为刀槽4位于接地面中。
此外,在胎面表面1中,具有加宽部42和底槽43的刀槽4以及不具有加宽部和底槽的刀槽可以沿轮胎周向交替配置。根据这种构造,可以增加刀槽的数量,以有效确保排水性能,同时维持设置有刀槽的陆部的刚性。
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轮胎,但适合为乘用车轮胎。在该实施方式中,轮胎10在胎肩陆部3c和3d中设置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刀槽4,胎肩陆部3c和3d由周向主槽2b和2c以及两个胎面端TE划分。根据这种构造,更有效地促进了轮胎负载滚动期间从轮胎赤道面CL侧向胎面端TE侧的排水,有效地确保了磨损进展期间的乘用车轮胎的充分的排水性能。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除了胎面表面11的图案和刀槽4的配置不同,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2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相同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中那些部件同样的部件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它们的说明。
图5是示意性地图示了胎面表面11的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20的部分展开图。
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20中,在胎面表面11上设置至少一个槽。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两个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主槽21a和21b,但是周向主槽的数量不受限制。另外,所述槽不限于沿轮胎周向延伸的槽,并且还可以是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槽(即,在平面图中具有轮胎宽度方向分量)。
在胎面表面11上在槽之间或在胎面端之间限定至少一个陆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陆部31a由周向主槽21a和21b限定,并且胎肩陆部31b和31c由周向主槽21a和21b以及两个胎面端TE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20中,在中央陆部31a和/或胎肩陆部31b和31c中设置至少一个刀槽4。也就是说,在该轮胎20中,在所有的中央陆部31a和胎肩陆部31b、31c中,或者在中央陆部31a和胎肩陆部31b、31c中的一者或多者中,设置至少一个刀槽4。在图5中,在中央陆部31a中设置多个刀槽4,但设置刀槽4的陆部不受限制。
在图5中,在中央陆部31a中设置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刀槽4和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刀槽4,但是刀槽4可以沿轮胎周向或者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刀槽沿轮胎周向延伸是合适的。
在此,术语“沿轮胎周向延伸”应包括刀槽4平行于轮胎周向或刀槽4相对于轮胎周向以小角度倾斜(例如,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为45度以下)的情况。如图5中图示,刀槽4可以沿轮胎周向以直线延伸,或者可以沿轮胎周向以之字形或波浪形形状等延伸。
在图5中图示的示例中,胎肩陆部31b和31c设置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槽51,但是胎肩陆部31b和31c可以不具有宽度方向槽。另外,中央陆部31a设置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刀槽4,但是中央陆部31a可以不具有宽度方向刀槽。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20,即使在轮胎磨损进展时,也可以实现充分的排水性能。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20中,如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那样,从充分的排水性能的观点出发,整个刀槽4的刀槽深度d1优选地为3mm以上,从维持设置刀槽4的陆部的刚性的观点出发,刀槽深度d1为20mm以下是合适的。更合适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刀槽深度d1为15mm以上且18m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20中,底槽43的刀槽深度方向上的长度d3优选地为刀槽深度d1的至少0.05倍。通过将底槽43的长度d3设定为刀槽深度d1的至少0.1倍,调控了刀槽4内部接收的水流,并且可以更顺利地执行从刀槽4的排水,更有效地确保了磨损进展期间的充分的排水性能。另外,底槽43的长度d3优选地为刀槽深度d1的0.5倍以下,以便有效地调控刀槽4内部接收的水流,而不会在轮胎磨损进展时损害加宽部42的排水性能。更合适地,从确保轮胎磨损进展时的充分的排水性能的观点出发,底槽43的长度d3为刀槽深度d1的0.05至0.1倍。
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2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轮胎,但是可适合作为巴士汽车或卡车轮胎。
在本实施方式中,轮胎20在中央陆部31a、胎肩陆部31b和胎肩陆部31c的全部中,或在中央陆部31a、胎肩陆部31b和胎肩陆部31b中的一个或多个陆部中,设置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刀槽4。
在巴士汽车或卡车轮胎中,重要的是确保排水性能,同时维持陆部的刚性,这是因为依据车辆的装载能力施加了高负载。通过设置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刀槽4,可以有效地确保磨损进展期间的充分的排水性能,同时维持陆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轮胎20在由周向主槽21a和21b限定的中央陆部31a中设置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刀槽4。由于中央陆部31a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轮胎赤道面CL侧,因此当轮胎直线行驶时,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接地压力相对于胎面端TE侧倾向于较高,并且接地压力特别地易于在诸如巴士汽车或卡车轮胎的重载轮胎中较高。通过在这样的中央区域设置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刀槽4,可以有效地确保巴士汽车或卡车轮胎在磨损进展期间的充分的排水性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轮胎可以用于任何类型的轮胎,但是可以适用于乘用车轮胎和巴士汽车或卡车轮胎。
附图标记列表
1,11胎面表面
2a,2b,2c,21a,21b周向主槽
3a,3b,31a中央陆部
3c,3d,31b,31c胎肩陆部
4,4’,4”,4”’刀槽
5刀槽
10,20轮胎
41,41’,41”窄部
42,42’,42”加宽部
43,43’,43”,43”’底槽
51宽度方向槽
TE胎面端
CL轮胎赤道面
Claims (5)
1.一种轮胎,其在轮胎的胎面表面上具有由至少一个槽和胎面端限定的至少一个陆部,所述陆部在所述槽之间或者在所述槽和所述胎面端之间,其中,
所述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包括沿轮胎周向或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刀槽,
所述刀槽具有:
窄部,其从所述胎面表面向轮胎径向内侧连续延伸,
加宽部,其在所述窄部的轮胎径向内侧,所述加宽部的刀槽宽度大于所述窄部的刀槽宽度,和
多个底槽,其在所述加宽部的底部、沿所述刀槽的延伸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每个所述刀槽均具有2至5个所述底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底槽的在刀槽深度方向上的长度为所述加宽部和所述底槽的在刀槽深度方向上的总长度的1/2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轮胎是乘用车轮胎,
所述胎面表面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主槽以及由所述周向主槽和所述胎面端限定的胎肩陆部,以及
所述刀槽设置在所述胎肩陆部中并且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轮胎是巴士汽车或卡车轮胎,
所述胎面表面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至少两个周向主槽、由所述两个周向主槽限定的中央陆部以及由所述两个周向主槽和所述胎面端限定的胎肩陆部,
所述刀槽设置在所述中央陆部和/或所述胎肩陆部中并且沿轮胎周向延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141832A JP2023035187A (ja) | 2021-08-31 | 2021-08-31 | タイヤ |
JP2021-141832 | 2021-08-31 | ||
PCT/JP2022/024943 WO2023032428A1 (ja) | 2021-08-31 | 2022-06-22 | タイ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858811A true CN117858811A (zh) | 2024-04-09 |
Family
ID=85412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55770.9A Pending CN117858811A (zh) | 2021-08-31 | 2022-06-22 | 轮胎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360910A4 (zh) |
JP (1) | JP2023035187A (zh) |
CN (1) | CN117858811A (zh) |
WO (1) | WO2023032428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89016A (ja) * | 1997-12-25 | 1999-07-13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2005161967A (ja) * | 2003-12-02 | 2005-06-23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DE102009044242A1 (de) * | 2009-10-14 | 2011-05-05 |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 Laufstreifenprofil eines Fahrzeugluftreifens |
KR101038020B1 (ko) * | 2009-11-27 | 2011-05-31 |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 내구성과 배수성 향상을 위한 중하중용 타이어의 트레드 커프구조 |
FR2971732B1 (fr) * | 2011-02-17 | 2013-02-01 | Michelin Soc Tech | Bande de roulement pour pneumatique poids lourd de type remorque et element moulant |
FR3043018A1 (fr) * | 2015-10-29 | 2017-05-05 | Michelin & Cie | Bande de roulement a creux caches comprenant un indicateur d'usure ayant une visibilite amelioree |
FR3044969B1 (fr) * | 2015-12-13 | 2018-07-13 |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 Bande de roulement de pneumatique comportant des incisions |
KR102038468B1 (ko) * | 2018-03-13 | 2019-10-30 | 한국타이어앤테크놀로지주식회사 | 메인커프 및 보조커프를 포함하는 타이어 |
JP7116709B2 (ja) * | 2019-06-14 | 2022-08-10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7177009B2 (ja) * | 2019-06-14 | 2022-11-22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2021
- 2021-08-31 JP JP2021141832A patent/JP2023035187A/ja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6-22 WO PCT/JP2022/024943 patent/WO202303242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6-22 CN CN202280055770.9A patent/CN117858811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6-22 EP EP22864016.5A patent/EP4360910A4/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360910A1 (en) | 2024-05-01 |
JP2023035187A (ja) | 2023-03-13 |
EP4360910A4 (en) | 2024-10-09 |
WO2023032428A1 (ja) | 2023-03-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10415B2 (en) | Tire | |
EP3135504B1 (en) | Heavy duty tire | |
EP3156261B1 (en) | Pneumatic tire | |
EP3093163B1 (en) | Pneumatic tire | |
EP1566291B1 (en) | Pneumatic tire | |
US10486472B2 (en) | Pneumatic tire | |
EP2692543B1 (en) | Pneumatic tire | |
EP2586627B1 (en) | Pneumatic tire | |
EP3363655B1 (en) | Heavy-duty pneumatic tire | |
EP3466726B1 (en) | Tire | |
CN112384376B (zh) | 充气轮胎 | |
JP6450224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13905899B (zh) | 充气轮胎 | |
EP3156264B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12009177B (zh) | 轮胎 | |
EP3744537B1 (en) | Tire | |
CN108621709B (zh) | 轮胎 | |
EP3904120B1 (en) | Tyre | |
CN110730726A (zh) | 轮胎 | |
EP4079544B1 (en) | Tyre | |
CN114286758B (zh) | 充气轮胎 | |
CN117858811A (zh) | 轮胎 | |
CN116887993A (zh) | 充气轮胎 | |
CN114829160B (zh) | 充气轮胎 | |
CN114286759B (zh) | 充气轮胎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