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2897A - Usb插座 - Google Patents
Usb插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832897A CN117832897A CN202311867214.4A CN202311867214A CN117832897A CN 117832897 A CN117832897 A CN 117832897A CN 202311867214 A CN202311867214 A CN 202311867214A CN 117832897 A CN117832897 A CN 1178328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shell
- usb socket
- fixing
- ream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87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3 swea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USB插座,包括中空设有收容孔的壳体组件及插入所述收容孔内的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若干导电端子及将若干所述导电端子固持为一体的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延伸部及自所述延伸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功能部,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主壳、套设于所述主壳前端内的弹片壳及焊接固定于所述主壳上的固定片,所述主壳自后向前依次包括固定段、缩孔段、扩孔段及自所述扩孔段外翻形成外翻部,所述弹片壳包括插入所述扩孔段内的插入段及裸露于所述外翻部前方的裸露段,所述裸露段与外翻部定义的空间内设有密封环。本申请兼顾防水与电磁屏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USB插座。
背景技术
USB Type C型接口标准发布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用以取代Micro USB、HDMI等接口产品。USB Type C提供了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可靠的屏蔽性能,最重要的是支持插头与插座实现正反插拔,避免了Micro USB误插损坏产品的严重问题。
在产品应用于不同环境下,部分应用环境需要防水、部分应用环境需要大电流传输、部分应用环境需要极低成本。由此开发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改进版本,而接口标准协议限定了在插座的对接舌板后端形成一过渡区域,并在该过渡区域套设一金属环,所述金属环起到加固与导通插头壳体的作用,从插头内侧面导通插头壳体可以实现屏蔽作用,所述金属环延伸至与所述插座壳体电接触的位置从而实现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的导通屏蔽。而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插接件为做到产品防水,一般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制造,无需再设置所述金属环对第一、第二端子组进行加固。此时,在非高速传输情况下,已经降低了对屏蔽性能的要求,省略所述金属环不存在技术性能的问题。
但,在一些地区需要强制实现EMI功能,但是设置金属环方案也存在开裂情况,对防水性能可能造成影响的问题,需要寻找另一种无需设置金属环、兼顾防水的USB插座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防水性能稳定且可兼顾屏蔽导通新能的USB插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USB插座,包括中空设有收容孔的壳体组件及插入所述收容孔内的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若干导电端子及将若干所述导电端子固持为一体的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延伸部及自所述延伸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功能部,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主壳、套设于所述主壳前端内的弹片壳及焊接固定于所述主壳上的固定片,所述主壳自后向前依次包括固定段、缩孔段、扩孔段及自所述扩孔段外翻形成外翻部,所述弹片壳包括插入所述扩孔段内的插入段及裸露于所述外翻部前方的裸露段,所述裸露段与外翻部定义的空间内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抵持于设有插口的电子设备外框的内壁面上,所述固定片上设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被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对象物抵持以施加对所述密封环的挤压力。
优选地,所述主壳与弹片壳均包括一对第一侧壁及将一对第一侧壁连接为一体的一对第二侧壁,所述固定片包括贴合焊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贴合主体、自所述贴合主体横向两侧向上折弯形成的弯曲段、自所述弯曲段沿横向折弯形成的耳部,所述耳部前端翻折层叠形成有反折部,所述反折部与所述耳部点焊固定在一起并在中间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耳部向下折弯形成有焊脚,所述反折部向上折弯形成有所述抵持部。
优选地,所述USB插座在所述电子设备内组装于一印刷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均包括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功能部上下表面的接触段、自所述接触段后向延伸形成的固持段及自所述固持段后向延伸形成的焊脚,所述导电端子与固定片的焊脚均焊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所述插接件的功能部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外框的插口内,所述抵持部具有弹性,所述对象物始终施加给所述USB插座一个向前的挤压力。
优选地,所述密封环的内侧紧密贴合所述弹片壳的裸露段外表面,所述密封环的后侧紧密贴合在所述外翻部的前侧面上,所述弹片壳与所述扩孔段的内壁面贴合并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扩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缩孔段的内径并形成扩孔台阶,所述弹片壳至少包括一个延伸至所述收容孔内的接触弹片,所述弹片壳的插入段向后抵持于所述扩孔台阶上;所述固定段至少部分位置处的内径大于所述缩孔段的内径并形成卡位部,所述插接件的基部前向限位于所述卡位部上,所述功能部延伸至所述扩孔段的收容孔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缩孔段的第一侧壁共面,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缩孔段的第二侧壁不共面,所述固定段在四角位置处向外拉伸以使所述固定段的第二侧壁更趋近于竖面,所述扩孔段的第二侧壁为弧面,并形成所述卡位部。
优选地,所述接触弹片是自所述弹片壳壁的插入段部分撕裂向后并延伸至所述收容孔内形成的,所述接触弹片两侧形成有撕裂空间,所述撕裂空间被所述扩孔段的内壁面完全覆盖。
优选地,所述接触弹片设于所述上侧的第一侧壁上且包括有两个,一对所述第一侧壁还包括向所述收容孔冲压形成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周围不撕裂;所述上侧的第一侧壁纵向长度大于下侧的第一侧壁的纵向长度。
优选地,所述扩孔台阶的段差为所述弹片壳的厚度,以使所述弹片壳插入所述主壳后,所述收容孔尺寸统一,所述接触弹片斜向后下方延伸且不超出所述插入段的后方,在垂直方向上观察,所述接触弹片后端位于所述功能区与所述延伸部的结合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插接件还包括成型于所述基部内的金属嵌件,所述金属嵌件表面露出于所述基部上下表面,所述插接件通过所述金属嵌件点焊固定于所述主壳上。
本申请USB插座的壳体组件分为主壳及套设于所述主壳前端的弹片壳,兼顾防水的同时实现良好的与对接插头的电磁屏蔽性能;同时,在USB插座的固定片上设置抵持部,通过电子设备内的对象物对所述抵持部施加持续向前的挤压力,保证密封环密封性能的稳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USB插座组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USB插座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USB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申请插接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申请插接件的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与金属扣件的组合图;
图6为本申请壳体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7为沿图6所示A-A虚线的剖视图;
图8为沿图6所示B-B虚线的剖视图;
图9为沿图6所示C-C虚线的剖视图;
图10为沿图2所示D-D虚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印刷电路板-10;壳体组件-B;主壳-20;壳体外壁-21;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收容孔-22,32;固定段-23;缩孔段-24;扩孔段-25;外翻部-26;点胶空间-261;卡位部-27;扩孔台阶-28;弹片壳-30;弹片壳壁-31;插入段-301;裸露段-302;接触弹片-33;凸起部-34;撕裂空间-35;密封环-S;固定片-40;贴合主体-41;弯曲段-42;耳部-43;反折部-44;连接部-45;固定孔-46;焊脚-47;抵持部-48。
插接件-A;导电端子-50;第一端子组-51;第二端子组-52;接触段-501;固持段-502;焊脚-503;封胶槽-504;金属扣件-80;卡槽-81;嵌入固定部-82;绝缘本体-60;第一绝缘体-61;基部-611;延伸部-612;功能部-613;限位区-614;限位凸起-615;封胶块-616;第二绝缘体-62;金属嵌件-70;主体板部-71;插脚-72;防水胶-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以图1所示X方向为横向方向,以Y方向为前后方向的前方,以Z方向为垂直方向上的上方;本申请USB插座通过沉板的方式焊接固定于印刷电路板10上,即所述印刷电路板10的边缘开设有下沉孔位,将所述USB插座部分沉入所述下沉孔位下方实现降低所述印刷电路板10单侧面的位置高度。所述印刷电路板10上设有固定孔,所述USB插座通过螺丝锁定在所述固定孔内。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所示,所述USB插座包括插接件A及套设于所述插接件A外的壳体组件B。
所述壳体组件B包括主壳20、至少部分固定于所述主壳20内的弹片壳30及固定于所述主体20一侧表面上的固定片40。所述插接件A包括第一端子组51、第二端子组52、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组51与所述第二端子组52之间的金属扣件80及将所述第一端子组51、第二端子组52与所述金属扣件80固持为一体的绝缘本体60。所述第一端子组51与所述第二端子组52合称为导电端子50。
所述第一端子组51与所述第二端子组52分别包括接触段501、自所述接触段501向后延伸形成的固持段502及自所述固持段502后向延伸形成的焊脚503。所述接触段501靠近所述固持段502一侧自表面凹陷形成有封胶槽504。依据协会标准规范,所述第一端子组51与所述第二端子组52分别依次包括了接地端子、一对高速差分对、电源端子、两对低速差分对、电源端子、一对高速差分对、接地端子,总计24根导电端子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50为缺针结构,即省略了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之间的高速差分对,自所述第一端子组51与所述第二端子组52的固持段502后端开始横向错位,并最终使所述第一端子组51与所述第二端子组52的焊脚503排列成一排。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全针结构为第一端子组51与第二端子组52为总共24根端子结构,此时,所述固持段502与焊脚503不需要再行错位,而是所述第一端子组51与所述第二端子组52的焊脚503分别形成一排结构。
所述金属锁件80承担了与对接插头(未图示)锁扣的功能,提供插拔力及稳定性(低插拔磨损)保证;在存在高速差分对的情况下,所述金属锁件80还承担了屏蔽第一端子组51与第二端子组52的高速差分对之间的信号干扰问题。具体地,所述金属锁件80的外侧形成有暴露于所述绝缘本体60外的卡槽81,所述卡槽81与所述对接插头进行卡扣。所述金属锁件80还包括成型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60内的嵌入固定部82,所述嵌入固定部82将至少穿越所述第一端子组51与所述第二端子组52的接地端子之间而使所述卡槽81暴露于所述绝缘本体60外。
所述绝缘本体60包括第一绝缘体61与第二绝缘体62。制造工艺所限,为兼顾产品外观及性能,本产品需要进行两次或以上的注塑成型;首先第一端子组51或第二端子组52与所述金属锁件80定位于模具内进行第一次注塑成型形成所述第二绝缘体62;所述插接件A还包括有金属嵌件70,所述金属嵌件70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随后将第二端子组52或第一端子组51及所述金属嵌件70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体62上后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形成所述第一绝缘体61。
所述第一绝缘体61包括基部611、自所述基部611前向延伸形成的延伸部612及自所述延伸部612前向延伸形成的功能部613。所述基部611前端横向两侧向内凹陷形成有限位区614,所述限位区614后侧形成有限位凸起615。所述限位区614与所述限位凸起615为非必要特征,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区614与所述限位凸起也可以取消。
重点参阅图4、图10所示,所述第一端子组51与所述第二端子组52的接触段501的表面分别暴露于所述第一绝缘体61的功能部613上下两侧表面。而所述接触段501靠近所述固持段502侧的封胶槽504上侧则被塑胶材料所覆盖并形成封胶块616,由此,将无需与对接插头电接触的接触段501埋入所述封胶块616之内,减少所述接触段501暴露于外界的面积,避免汗水浸入后导致的电化学反应范围,降低所述导电端子50表面镀层的损耗。所述封胶块616与所述延伸部612衔接,所述延伸部612前端部分位于所述封胶槽504外侧。所述封胶块616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体61和/或所述第二绝缘体62上。
在注塑成型所述第二绝缘体62后,所述金属嵌件70分别被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体62的后端位置处。所述金属嵌件70包括主体板部71及自所述主体板部71周缘折弯形成的若干插脚72。具体地,可以在所述第二绝缘体62相应位置处成型插孔结构,再将所述金属嵌件70的插脚72对应插入以临时固定所述金属嵌件70,在进行第二次模内注塑成型形成所述第一绝缘体62。在注塑成型所述第一绝缘体62时,同时在所述第一端子组51与所述第二端子组52的焊脚503前侧成型一第三绝缘体63以保持若干所述焊脚503的平面度及一致性,避免受外力扰动而影响平面度问题。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申请的连接器壳体组件B包括主壳20、套设于所述主壳20前端内的弹片壳30及贴焊于所述主壳20表面上的固定片40。
所述主壳20包括中空形成有收容孔22的环形壳体外壁21。所述壳体外壁21包括位于上下两侧的第一侧壁211及位于侧面并连接一对所述第一侧壁211的第二侧壁212。所述壳体外壁21自后向前依次包括固定段23、缩孔段24、扩孔段25及外翻部26。所述固定段23与所述缩孔段24的第一侧壁21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而所述固定端23与所述缩孔段24的第二侧壁212不在同一平面上,具体地,所述固定段23在四角处向外拉伸扩张以将所述固定段23的第二侧壁212尽量塑造为竖直面以避让第一端子组51与第二端子组52的固持段502需要错位所需的横向空间。同时所述固定段23在与所述缩孔段24四角位置处向上扩张形成有卡位部27,所述卡位部27用以在所述插接件A插入后抵持所述绝缘本体60的基部611以限制所述插接件A继续向前移动。而所述绝缘本体60的基部611上设置的限位区614与限位凸起615结构用以与所述卡位部27相匹配,以克服加工无法完全做到平整的问题。所述缩孔段24的第二侧壁212为传统弧面结构,在所述缩孔段24的第二侧壁212的中心位置处可以与所述固定段23的第二侧壁212处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扩孔段25位于所述缩孔段24前端,所述扩孔段25整体沿径向向外拉伸而成,使所述扩孔段25的内径大于所述缩孔段24的内径,并在所述扩孔段25与所述缩孔段24的衔接处形成向外倾斜的扩孔台阶28。所述扩孔段25的扩孔轮廓线为非规则圆形,其在两个所述第一侧壁211上向后延伸的距离不同。所述翻边部26是自所述扩孔段25前端沿向外翻折形成的。
所述弹片壳30包括中空形成有收容孔32的环形的弹片壳壁31。所述弹片壳壁31包括位于后端的插入段301及自所述插入段301前向延伸形成的裸露段302。所述插入段301的弹片壳壁31向后撕裂形成至少一个延伸至所述收容孔32内的接触弹片33,并在所述接触弹片33的两侧形成撕裂空间35,所述撕裂空间35向后贯穿所述弹片壳壁31。所述接触弹片33前端自所述弹片壳壁31一体倾斜向后延伸形成,所述接触弹片33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弹片壳壁31内的收容孔32内,优选所述接触弹片33的自由端作为接触点延伸至所述收容孔32内。所述接触弹片33优选设置为对称的一对,以增加与对接插头接触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所述弹片壳壁31的上下两侧面还向内冲压形成有凸起部34,所述凸起部34向所述收容孔32内延伸的深度小于所述接触弹片33的延伸深度。所述弹片壳壁31设置有接触弹片33的第一侧壁211向后延伸的长度大于另一侧的第一侧壁211以使所述接触弹片33有足够的延伸长度空间,具体地,所述接触弹片33设于位于上侧的第一侧壁211上。
所述弹片壳30的插入段301自所述主壳20前端套入所述扩孔段25内,所述弹片壳壁31的外表面贴合于所述扩孔段25的内壁面上,并通过点焊的方式将所述弹片壳壁31的插入段301与所述扩孔段25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裸露段302向前暴露于所述外翻部26前侧并在所述外翻部26与所述裸露段302所定义的空间内形成点胶空间261。所述点胶空间261上通过点胶的方式形成有一圈密封环S,所述密封环S也可以是直接套设于所述点胶空间261上的,但是点胶形成的密封环S相对于直接套设密封环S有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撕裂空间35完全位于所述扩孔段25所覆盖范围内而不会延伸至所述裸露段302上,所述主壳20采用拉伸工艺制造,所述壳体外壁21为无缝结构;所述弹片壳30采用金属片冲压后通过折弯铆接成环状结构,可以存在缝隙以此降低成本。
所述固定片40包括贴合于所述主壳20下侧的第一侧壁211上的贴合主体41、自所述贴合主体41横向两侧向上弯曲形成的弯曲段42、自所述弯曲段42沿横向外侧延伸形成的耳部43、自所述耳部43一侧折弯反折形成的反折部44及连接所述耳部43与所述反折部44的连接部45。所述耳部43与所述反折部44贴合焊接在一起形成总的耳部结构,所述耳部43及反折部44贯穿形成有固定孔46,所述耳部43后端向下折弯形成有焊脚47,所述反折部44后端向上折弯形成有弹性的抵持部48。
所述插接件A自后向前装入所述壳体组件B的收容孔22,32内,所述绝缘本体60的基部611被限位于所述卡位部27上以阻止所述插接件A继续向前,暴露于所述所述绝缘本体60基部611表面的金属嵌件70与所述所述主壳20的第一侧壁211贴合并点焊固定在一起。而所述主壳20的固定段23向后超出所述插接件A尾部,在装入所述插接件A后,在所述固定段23位于所述插接件A尾部注入防水胶90以密封所述收容孔22实现密封防水。所述插接件A的功能部613则延伸至所述扩孔段25内及该扩孔段25的前方,所述延伸部612大部分位于所述缩孔段24内。所述扩孔台阶28的深度约为所述弹片壳壁31的厚度,使所述主壳20与所述弹片壳30的收容孔22,32处于同一纵向空间内,而所述接触弹片33在垂直方向上延伸至所述延伸部612前端处的上方,所述凸起部34向所述收容孔32内微凸起到调节对接插头与所述弹片壳30壳壁间隙的作用,防止松动。
本申请USB插座采用半沉式焊接固定于所述印刷电路板10上,所述印刷电路板10上设有与所述固定片40的固定孔46对应的孔结构,通过螺丝将所述USB插座锁定在所述印刷电路板10上,所述焊脚47插入印刷电路板10上开设的对应的焊孔内焊接接地,所述第一端子组51与第二端子组52的焊脚503则与印刷电路板10上的金手指焊接导通。当所述USB插座装入电子设备内时,所述弹片壳30与所述主壳20前端的密封环S抵持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框(未图示)的内壁面上,所述外框还开设有插口,而暴露于所述弹片壳30前端的功能部613则部分收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框的插口内。为保证所述密封环S与所述外框内壁面紧密压持,所述电子设备内部还设有抵持挤压所述固定片40的抵持部48的对象物以始终提供一个向前的力量给所述USB插座,使所述密封环S始终紧密压紧所述电子设备的外框内壁面实现良好的防水性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USB插座,包括中空设有收容孔的壳体组件及插入所述收容孔内的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若干导电端子及将若干所述导电端子固持为一体的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延伸部及自所述延伸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功能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主壳、套设于所述主壳前端内的弹片壳及焊接固定于所述主壳上的固定片,所述主壳自后向前依次包括固定段、缩孔段、扩孔段及自所述扩孔段外翻形成外翻部,所述弹片壳包括插入所述扩孔段内的插入段及裸露于所述外翻部前方的裸露段,所述裸露段与外翻部定义的空间内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抵持于设有插口的电子设备外框的内壁面上,所述固定片上设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被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对象物抵持以施加对所述密封环的挤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与弹片壳均包括一对第一侧壁及将一对第一侧壁连接为一体的一对第二侧壁,所述固定片包括贴合焊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贴合主体、自所述贴合主体横向两侧向上折弯形成的弯曲段、自所述弯曲段沿横向折弯形成的耳部,所述耳部前端翻折层叠形成有反折部,所述反折部与所述耳部点焊固定在一起并在中间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耳部向下折弯形成有焊脚,所述反折部向上折弯形成有所述抵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座在所述电子设备内组装于一印刷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均包括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功能部上下表面的接触段、自所述接触段后向延伸形成的固持段及自所述固持段后向延伸形成的焊脚,所述导电端子与固定片的焊脚均焊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所述插接件的功能部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外框的插口内,所述抵持部具有弹性,所述对象物始终施加给所述USB插座一个向前的挤压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的内侧紧密贴合所述弹片壳的裸露段外表面,所述密封环的后侧紧密贴合在所述外翻部的前侧面上,所述弹片壳与所述扩孔段的内壁面贴合并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缩孔段的内径并形成扩孔台阶,所述弹片壳至少包括一个延伸至所述收容孔内的接触弹片,所述弹片壳的插入段向后抵持于所述扩孔台阶上;所述固定段至少部分位置处的内径大于所述缩孔段的内径并形成卡位部,所述插接件的基部前向限位于所述卡位部上,所述功能部延伸至所述扩孔段的收容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缩孔段的第一侧壁共面,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缩孔段的第二侧壁不共面,所述固定段在四角位置处向外拉伸以使所述固定段的第二侧壁更趋近于竖面,所述扩孔段的第二侧壁为弧面,并形成所述卡位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弹片是自所述弹片壳壁的插入段部分撕裂向后并延伸至所述收容孔内形成的,所述接触弹片两侧形成有撕裂空间,所述撕裂空间被所述扩孔段的内壁面完全覆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弹片设于所述上侧的第一侧壁上且包括有两个,一对所述第一侧壁还包括向所述收容孔冲压形成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周围不撕裂;所述上侧的第一侧壁纵向长度大于下侧的第一侧壁的纵向长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台阶的段差为所述弹片壳的厚度,以使所述弹片壳插入所述主壳后,所述收容孔尺寸统一,所述接触弹片斜向后下方延伸且不超出所述插入段的后方,在垂直方向上观察,所述接触弹片后端位于所述功能区与所述延伸部的结合位置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还包括成型于所述基部内的金属嵌件,所述金属嵌件表面露出于所述基部上下表面,所述插接件通过所述金属嵌件点焊固定于所述主壳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67214.4A CN117832897A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Usb插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67214.4A CN117832897A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Usb插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832897A true CN117832897A (zh) | 2024-04-05 |
Family
ID=9050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867214.4A Pending CN117832897A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Usb插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832897A (zh) |
-
2023
- 2023-12-29 CN CN202311867214.4A patent/CN11783289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575793B1 (en) | Audio jack connector | |
US8062041B2 (en) | Connector | |
CN109149277B (zh) | 能使接地端子与接地片共同形成接地组件的信号连接器 | |
JP3923910B2 (ja) | 電源コネクタ | |
CN109066263B (zh) | 正反插usb插座的制造方法 | |
CN112952483A (zh) | 板端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线缆连接器 | |
CN109216980B (zh) | 高速插座电连接器 | |
CN110994297A (zh) | 射频插头 | |
CN211789703U (zh) | 板对板插头 | |
US20080233805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21767065U (zh) | 插接件及usb插座 | |
JP2003229214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17832897A (zh) | Usb插座 | |
CN111146637A (zh) | 板对板插头 | |
CN117855934A (zh) | 连接器壳体组件及usb插座 | |
CN111092332B (zh) | 板对板插头 | |
CN211088578U (zh) | 射频插头 | |
CN210744234U (zh) | 一种正反插usb插头 | |
CN110808493B (zh) | 电连接器 | |
CN2377706Y (zh) | 电池连接器端子 | |
CN22089589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1320389U (zh) | 音频插座 | |
CN110957602A (zh) | 射频插头 | |
CN214754495U (zh) | 电连接器 | |
CN111106478A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