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5894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5894U
CN220895894U CN202322552479.7U CN202322552479U CN220895894U CN 220895894 U CN220895894 U CN 220895894U CN 202322552479 U CN202322552479 U CN 202322552479U CN 220895894 U CN220895894 U CN 220895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terminal
terminals
electrical connector
lat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524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茆玉龙
胡兵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rt Chip Micro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art Chip Micr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rt Chip Micr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art Chip Micr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524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5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5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5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导电端子外的绝缘本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置于其横向方向上两外侧的一对接地端子及位于接地端子内侧的电源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于绝缘本体上、下侧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接触的若干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暴露于绝缘本体上侧的第一接触部及暴露于绝缘本体下侧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反向排布设置,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具有沿横向方向一体地向外侧突出形成的侧向凸部、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制作简单方便且具有较高的耐插拔性能。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体积更是沿着越来越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这也就要求电子产品的零组件尺寸越来越小,而连接器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由于要求新一代USB Type-C连接器的尺寸更小,这导致对机械性能要求更好,产品设计难度更高。为了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并保证产品结构的可靠性,各大厂家纷纷推出相应的结构设计。
现有的USB Type-C电连接器包括塑胶座体、设置于塑胶座体上的上、下两排导电端子及夹置于上、下排导电端子之间的中间片。其中塑胶座体包括上、下本体及注塑成型于上、下本体外的绝缘本体,且上、下本体分别注塑成型在两排导电端子外,如此需要三次注塑成型才能完成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制作,成型过程繁琐。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方便、结构强度高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导电端子外的绝缘本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置于其横向方向上两外侧的一对接地端子及位于接地端子内侧的电源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于绝缘本体上、下侧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接触的若干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暴露于绝缘本体上侧的第一接触部及暴露于绝缘本体下侧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反向排布设置,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具有沿横向方向一体地向外侧突出形成的侧向凸部、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位于固定部前侧的接触臂及位于固定部后侧的焊接部,所述接地端子的接触臂的上、下表面形成为其第一、第二接触部,所述固定部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接触臂自所述固定部翻折形成并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侧向凸部自所述接触臂的外侧面向外突伸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向凸部自相应接地端子的接触臂经抽引或撕破成型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接触臂埋设于所述舌板内并使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板的两侧,所述侧向凸部至少部分地埋设于舌板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向凸部包括凸条及位于所述凸条前侧的锁扣部,所述锁扣部与所述舌板前端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凸条的后端面位于所述接地端子的固定部的前端面前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接地端子的固定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一固定段与所述第二固定段在横向方向上偏置设置,所述焊接部自所述第一固定段向后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接触臂与所述第二固定段在横向方向上远离相邻的电源端子的一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段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位于相应接地端子内侧的一对,每一所述电源端子具有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位于相应接地端子内侧的第一电源端子和一对第二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具有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一对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在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子包括彼此独立设置的两对,每对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在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在每一接地端子的侧部一体地向外侧突出形成侧向凸部、并且设置分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利用侧向凸部来增强舌板的结构强度及舌板的耐插拔性能,从而节省传统中间片的制作及安装工序,制作方便、成本较低且增强电连接器的耐插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中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导电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4所示导电端子的俯视图。
图7是图4所示导电端子的变形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连接器100装设于一外部电路板(未图示)上,且其包括若干导电端子2及包覆于所述导电端子2外的绝缘本体1。
为了便于说明,下文在介绍电连接器100时,将以电连接器100的对接端视为前端、相对设置的另一端视为后端进行说明,也即前后方向为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对接方向,同时,定义与所述前后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为横向方向、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另一个方向为高度方向。
请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绝缘本体1为一件式结构,所述导电端子2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1及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12,所述舌板12具有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表面(也即上、下表面),所述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21分别暴露于所述舌板12的两表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还具有位于所述基部11和舌板部12之间的中间部13。
请参图3至图6所示,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固定部21、位于固定部21前侧的接触臂22及位于固定部21后侧的焊接部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3均向后水平延伸形成表面焊接型焊脚,并且沿横向方向排成一排。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分置于其横向方向上两外侧的一对接地端子G及位于接地端子G内侧的电源端子P,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暴露于绝缘本体1的舌板12上、下侧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接触的若干所述接触部221,所述接触部221包括暴露于绝缘本体1上侧的第一接触部2211及暴露于绝缘本体1下侧的第二接触部2213,所述第一接触部2211和第二接触部2213反向排布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接触部2211和第二接触部2213均与标准的USBType C电连接器中导电端子的排布相同。
具体地,每一所述接地端子G具有沿横向方向一体地向外侧突出形成的侧向凸部24、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211和第二接触部2213,如此,通过在接地端子G上同时形成侧向凸部24及两个接触部221,利用侧向凸部24来与对接连接器相锁扣和/或增加绝缘本体的舌板12的结构强度,不仅可以省去传统电连接器中单独设置的中间片,而且简化上下对应的两根接地端子的结构及制作工艺。
所述接地端子G的接触臂22的上、下表面形成为其第一、第二接触部2211、2213,所述固定部21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接触臂22自所述固定部21翻折形成并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侧向凸部24自所述接触臂22的外侧面向外突伸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侧向凸部24自相应接地端子G的接触臂22经抽引或撕破成型而成。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向凸部24通过抽引成型而成,如此可使金属片材该部位的材料硬化,以利于提升侧向凸部24的耐插拔能力。
所述接触臂22埋设于所述舌板12内并使所述接触部221暴露于所述舌板12的两侧,所述侧向凸部24至少部分地埋设于舌板12内,以增强所述舌板12的结构强度、同时增强电连接器100的耐插拔性能。
具体地,所述侧向凸部24包括凸条241及位于所述凸条241前侧的锁扣部242,所述锁扣部242比所述凸条241更向外突出,且与所述舌板12前端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凸条241的后端面位于所述接地端子G的固定部21的前端面前侧。
于高度方向上,所述侧向凸部24处于所述接触臂22的高度范围内,并且位于第一接触部2211和第二接触部2213的中间位置,以实现传统中间片的作用,加强舌板12的强度。
每一所述接地端子G的固定部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段211和第二固定段212,所述第一固定段211与所述第二固定段212在横向方向上偏置设置,所述焊接部23自所述第一固定段211向后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接触臂22与所述第二固定段212在横向方向上远离相邻的电源端子P的一侧相连。
所述第一固定段211与所述第二固定段212在横向方向上的一侧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固定段211与第二固定段212错开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段211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段212的外侧。
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还包括位于所述接触臂22前侧的头部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向凸部24向前延伸至所述头部25的旁侧,且侧向凸部24的前端面位于所述头部25的前端面的后侧。
另外,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还具有将所述固定部21与焊接部23相连的连接部26,所述连接部26呈直立状,且所述导电端子2的连接部26在横向方向上对齐设置,以便于对位及固定,同时使得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3排成一排,以便于后续的焊接作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焊接部23也可以直接自所述固定部21垂直地向下延伸形成,从而构成穿孔式焊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端子P包括位于相应接地端子G内侧的一对,每一所述电源端子P具有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211和第二接触部2213。并且所述接地端子G的固定部21与电源端子P的固定部21完全错开设置。
此时,所述电源端子P和所述接地端子G成型于同一金属片材。所述电连接器100共具有六根信号端子S,六根信号端子S分成两排设置,其中一排的三根信号端子S与接地端子G、电源端子P成型于同一金属片材、另外一排的三根信号端子S成型于另一金属片材。每排中的三根信号端子S包括沿横向方向依次排布的CC端子、D+端子、D-端子,其中D+端子和D-端子主要用于传输USB 2.0信号。
另外,如图7所示为第一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的变形实施例方式,在该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仅具有接地端子G和电源端子P、不具有信号端子,此时,导电端子2仅由一个金属片材成型而成;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0也可根据使用需求设置一根信号端子或三根信号端子,当信号端子为一根或三根时,导电端子2也仅需一片金属片材即可形成。
请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导电端子2,该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基本结构及组装关系均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电源端子P的设置方式,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位于相应接地端子内侧的第一电源端子P1和一对第二电源端子P2,所述第一电源端子P1具有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第一接触部2211和第二接触部2213,每一所述第二电源端子P2仅具有一个接触部221,所述一对第二电源端子P2的接触部221在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请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导电端子2,该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基本结构及组装关系均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也仅在于电源端子P的设置方式,以下将具体说明: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端子P包括彼此独立设置的两对,每一所述电源端子P仅具有一个所述接触部221,每对所述电源端子P的接触部221在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在制备过程中,需先在金属片材上通过抽引或撕破成型的方式形成所述侧向凸部,再进行裁切及折弯而形成各导电端子,之后在所述导电端子外侧一次注塑成型所述绝缘本体,最后在绝缘本体1外侧遮罩金属壳体3,从而完成电连接器的制作。如此,整个制备过程中,仅需要进行一次注塑工艺(Molding)即可形成绝缘本体,而且在接地端子上一体地抽引或撕破形成侧向凸部,节省了中间片的制作及安装工序,制作方便、成本较低,且电连接器的耐插拔能力较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器100通过在每一接地端子G的侧部一体地向外侧突出形成侧向凸部24、并且设置分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第一接触部2211和第二接触部2213利用侧向凸部24来增强舌板12的结构强度及舌板12的耐插拔性能,从而节省传统中间片的制作及安装工序,制作方便、成本较低且增强电连接器100的耐插拔能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导电端子外的绝缘本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置于其横向方向上两外侧的一对接地端子及位于接地端子内侧的电源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于绝缘本体上、下侧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接触的若干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暴露于绝缘本体上侧的第一接触部及暴露于绝缘本体下侧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反向排布设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具有沿横向方向一体地向外侧突出形成的侧向凸部、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位于固定部前侧的接触臂及位于固定部后侧的焊接部,所述接地端子的接触臂的上、下表面形成为其第一、第二接触部,所述固定部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接触臂自所述固定部翻折形成并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侧向凸部自所述接触臂的外侧面向外突伸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凸部自相应接地端子的接触臂经抽引或撕破成型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接触臂埋设于所述舌板内并使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板的两侧,所述侧向凸部至少部分地埋设于舌板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凸部包括凸条及位于所述凸条前侧的锁扣部,所述锁扣部与所述舌板前端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凸条的后端面位于所述接地端子的固定部的前端面前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地端子的固定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一固定段与所述第二固定段在横向方向上偏置设置,所述焊接部自所述第一固定段向后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接触臂与所述第二固定段在横向方向上远离相邻的电源端子的一侧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段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位于相应接地端子内侧的一对,每一所述电源端子具有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位于相应接地端子内侧的第一电源端子和一对第二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具有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一对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在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包括彼此独立设置的两对,每对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在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CN202322552479.7U 2023-09-20 2023-09-20 电连接器 Active CN220895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2479.7U CN220895894U (zh) 2023-09-20 2023-09-20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2479.7U CN220895894U (zh) 2023-09-20 2023-09-2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5894U true CN220895894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7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52479.7U Active CN220895894U (zh) 2023-09-20 2023-09-20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5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5014B (zh) 電連接器
US98377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etrengaged grounding contacts
CN110504594B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8233024B (zh) 电连接器
CN107039807B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10854625A (zh) 电连接器
CN112787129A (zh)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CN109301570B (zh) 电连接器
CN108206431B (zh) 电连接器
CN111129807B (zh) 电连接器
CN214313609U (zh) 电连接器
CN110071391B (zh) 电连接器
CN220895894U (zh) 电连接器
CN214313631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9844104U (zh) 电连接器
CN115395278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21150359U (zh) 电连接器
CN218513725U (zh) 电连接器
CN214280341U (zh) 电连接器
CN220934498U (zh) 一种改良型6PIN式Type-C连接器
CN219717305U (zh) 电连接器
CN216289109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9553958U (zh) 电连接器
CN217691834U (zh) 电连接器
CN214754495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