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07663A - 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07663A
CN117807663A CN202311707113.0A CN202311707113A CN117807663A CN 117807663 A CN117807663 A CN 117807663A CN 202311707113 A CN202311707113 A CN 202311707113A CN 117807663 A CN117807663 A CN 117807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ngle pile
pile
horizontal
load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071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帆
戴国亮
龚维明
缪云
李小娟
徐峰
徐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of Jiangs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of Jiangs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of Jiangs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of Jiangs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117071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076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07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07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包括: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获取单桩的基本参数、土体的基本参数和加载参数,根据单桩埋深、加载高度和单桩所在的土层厚度,将单桩基础沿长度方向均等划分,并编号;计算单桩基础承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计算单桩基础承受水平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结合单桩基础承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计算单桩基础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时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本发明是一种同时考虑土体类型、桩顶约束条件、桩土相对刚度以及竖向荷载和弯矩影响的求解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通用计算方法,具有极强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单桩基础具有承载能力高、结构简单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石油平台、公路桥梁等工程中。在实际工程应用当中,单桩基础往往承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弯矩组合荷载作用。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根据土体类型的不同、桩顶约束条件的不同、桩土相对刚度的不同,单桩基础表现出不同的水平承载特性。
由于单桩基础应用场景的广泛性,目前针对土体类型的不同、桩顶约束条件的不同、桩土相对刚度的不同,常常提出不同的求解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导致不同工程应用中求解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无法相互验证和借鉴,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是一种同时考虑土体类型、桩顶约束条件、桩土相对刚度以及竖向荷载和弯矩影响的求解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通用计算方法,具有极强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获取单桩的基本参数、土体的基本参数和加载参数;
步骤2、根据单桩埋深、加载高度和单桩所在的土层厚度,将单桩基础沿长度方向均等划分,并按照由单桩基础底到单桩基础顶的顺序进行单桩基础节点编号;
步骤3、计算单桩基础承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
步骤4、计算单桩基础承受水平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
步骤5、结合单桩基础承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和单桩基础承受水平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计算单桩基础承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时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
进一步地,步骤1中单桩的基本参数包括:单桩埋深L、单桩外径D、单桩内径d、单桩横断面周长U、单桩横断面积Ap、单桩转动惯量Ip、单桩弹性模量Ep、单桩剪切模量Gp、单桩泊松比υp和单桩在单桩底部的有效自重应力σpb
所述土体的基本参数包括:土体黏聚系数a、土体有效自重应力σ3、土体有效内摩擦角土体有效粘聚力c′、土体泊松比υ、土体初始切线模量Es、土体初始剪切模量Gs和单桩内部土体在单桩底部的有效自重应力σ3b
所述加载参数包括:桩顶施加的水平荷载Pt、桩顶施加的弯矩Mt、完全或部分固定桩顶时桩顶转角δt、桩顶施加的竖向荷载Nt和加载高度e。
进一步地,步骤3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301、根据单桩外径D、单桩底部土体泊松比υb和单桩底部土体初始切线模量Esb计算单桩底部土体竖向反力系数
步骤302、设置桩顶施加的水平荷载Pt=0、桩顶施加的弯矩Mt=0、完全或部分固定桩顶时桩顶转角δt=0,根据桩顶施加的竖向荷载Nt,结合单桩底部土体竖向反力系数kNb,获取所述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大值sbmax=Nt/kNb,设定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小值sbmin=0;
步骤303、计算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sb0=0.5×(sbmax+sbmin),并计算单桩底部轴向荷载Nb=kNbsb0
步骤304、根据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和单桩底部轴向荷载,计算得到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N、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N、单桩竖向位移s和单桩截面轴向荷载N;
步骤305、判断单桩顶部承受的轴向荷载是否大于单桩顶部施加的竖向荷载,若是,将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大值sbmax更新为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sb0;否则,将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小值sbmin更新为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sb0
步骤306、重复步骤303-305,直至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的误差小于设定精度,将更新的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sb0作为最优值,并记录最优值下的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N、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N、单桩竖向位移s和单桩截面轴向荷载N。
进一步地,步骤304的计算过程为:
其中,(τN)ult表示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极限竖向剪切应力,
进一步地,步骤4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401、桩顶施加的竖向荷载Nt=0,并设定沿单桩长度z分布的桩身水平位移y0
步骤402、根据沿单桩长度z分布的桩身水平位移y0计算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根据单位长度土体反力p和桩身水平位移y0计算土体水平地基反力模量/>
步骤403、根据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1max以及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2max计算出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根据由单桩有效自重应力σpb产生的单桩底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b1和由单桩内部土体有效自重应力σ3b产生的单桩底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b2计算出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根据单桩底部土体抗弯系数kMb和桩身底部转角δb计算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
步骤404、结合土体水平地基反力模量K和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构建单桩基础挠曲微分方程
步骤405、根据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结合桩顶施加的水平荷载Pt、桩顶施加的弯矩Mt,确定单桩基础约束条件,计算求解桩身水平位移y;
步骤406、若计算的桩身水平位移与设定的桩身水平位移误差小于设定精度,将计算的桩身水平位移作为最终值;否则,将计算的桩身水平位移更新为设定的桩身水平位移,重复步骤402-405;
步骤407、记录最优值下桩身水平位移y以及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和土体水平地基反力模量K。
进一步地,步骤403中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的计算过程为:
所述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的计算过程为:
所述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的计算过程为:
Mb=kMbδb
进一步地,步骤404中当为自由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如下:
当为完全固定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如下:
当为部分固定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如下:
进一步地,步骤5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501、根据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1max以及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2max计算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
步骤502、根据由单桩有效自重应力σpb产生的单桩底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b1、由单桩内部土体有效自重应力σ3b产生的单桩底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b2以及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单桩底部水平剪切应力τbN计算出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
步骤503、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Mb
步骤504、根据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1max、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2max以及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N,计算出单桩与土体界面单位长度竖向摩擦力f=(τ′v1max+τ′v2max-2τN)D+τNπD;
步骤505、结合土体水平地基反力模量K、单桩截面轴向荷载N以及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与土体界面单位长度竖向摩擦力f,构建单桩基础挠曲微分方程
步骤506、根据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结合已知的单桩顶部施加的水平荷载Pt和弯矩Mt,确定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计算更新桩身水平位移y;
步骤507、根据桩身水平位移y,计算更新桩身弯矩M、桩身剪力V、桩身转角δ、土体反力p,根据桩身水平位移y、桩身弯矩M、桩身剪力V、桩身转角δ、土体反力p分析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
进一步地,步骤505当为自由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为:
当为完全固定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为:
当为部分固定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是一种同时考虑土体类型、桩顶约束条件、桩土相对刚度以及竖向荷载和弯矩影响的求解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通用计算方法。与现有规范计算方法相比,本发明计算方法能在不同的实际工况场景中进行应用,通用性更强,应用前景更广阔。本发明计算方法基于单桩基础水平承载响应真实变形情况,通过理论分析,优化土体应力-应变关系、位移-应变关系以及荷载-应力关系,结合获取的土体基本参数,可以用于任意类型成层土体中的单桩基础水平承载计算;从理论上将一维地基梁参数与三维土体变形建立联系,在地基梁挠曲理论微分方程中考虑桩身剪切变形,结合桩顶和桩底约束条件,可以用于不同桩顶约束条件、不同桩土相对刚度以及考虑桩顶弯矩影响的单桩基础水平承载计算;在地基梁挠曲理论微分方程中考虑桩顶竖向荷载产生的单桩截面轴力和桩土界面竖向摩擦力,同时考虑桩顶竖向荷载对桩侧抵抗弯矩和桩底约束条件的影响,可以用于考虑竖向荷载影响的单桩基础水平承载计算。与现有Abaqus等三维有限元或有限差分软件方法相比,本发明计算方法建模简便,参数简明,计算的收敛性更好,具有更好的便利性和更高的计算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单桩基础水平承载响应横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柔性单桩基础水平承载响应纵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刚性单桩基础水平承载响应纵断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单桩基础水平承载微分单元分析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单桩基础桩身水平位移y、桩身弯矩M、桩身剪力V、桩身转角δ、土体反力p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解释说明。
如图1为本发明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的流程图,该计算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获取单桩的基本参数、土体的基本参数和加载参数;本发明中单桩基本参数包括:单桩埋深L、单桩外径D、单桩内径d、单桩横断面周长U、单桩横断面积Ap、单桩转动惯量Ip、单桩弹性模量Ep、单桩剪切模量Gp、单桩泊松比υp、单桩在单桩底部的有效自重应力σpb;土体基本参数包括:土体黏聚系数a、土体有效自重应力σ3、土体有效内摩擦角土体有效粘聚力c′、土体泊松比υ、土体初始切线模量Es、土体初始剪切模量Gs、土体破坏系数Rf、黏性土塑性指数IP;位于单桩底部相应的土体参数用下标b表示,即单桩底部土体有效重度记为γ′b、单桩内部土体在单桩底部的有效自重应力σ3b、单桩底部土体土体泊松比υb、单桩底部土体土体初始切线模量Esb;加载参数包括:桩顶施加的水平荷载Pt、桩顶施加的弯矩Mt、完全或部分固定桩顶时桩顶转角δt、桩顶施加的竖向荷载Nt、加载高度e。
步骤2、如图3、4,根据单桩埋深L、加载高度e和单桩所在的土层厚度,将单桩基础沿长度方向均等划分,每子层高度为h,并按照由单桩基础底到单桩基础顶的顺序进行单桩基础节点编号i,从而使得本发明计算方法可以用于任意类型成层土体中的单桩基础水平承载计算。
步骤3、计算单桩基础承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得到所有单桩基础节点上的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Ni、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Ni和单桩截面轴向荷载Ni,为桩顶竖向荷载产生的单桩截面轴力和桩土界面竖向摩擦力以及桩侧抵抗弯矩和桩底约束条件的计算提供参数,使得本发明计算方法可以考虑竖向荷载影响。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301、根据单桩外径D、单桩底部土体泊松比υb和单桩底部土体初始切线模量Esb计算单桩底部土体竖向反力系数
步骤302、设置桩顶施加的水平荷载Pt=0、桩顶施加的弯矩Mt=0、完全或部分固定桩顶时桩顶转角δt=0,根据单桩顶部施加的竖向荷载Nt,结合单桩底部土体竖向反力系数kNb,获取所述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大值sbmax=Nt/kNb,设定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小值sbmin=0;
步骤303、计算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sb0=0.5×(sbmax+sbmin),并计算出单桩底部轴向荷载Nb=kNbsb0
步骤304、根据步骤2单桩基础划分的节点,结合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和单桩底部轴向荷载,通过以下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得到所有单桩基础节点上的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Ni、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Ni、单桩竖向位移si和单桩截面轴向荷载Ni
N)ult表示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极限竖向剪切应力,
步骤305、判断单桩基础顶部节点承受的轴向荷载是否大于单桩顶部施加的竖向荷载,若是,将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大值sbmax更新为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sb0;否则,将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小值sbmin更新为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sb0
步骤306、重复步骤303-305,直至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的误差小于设定精度,将更新的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sb0作为最终解,并记录最终的所有单桩基础节点上的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Ni、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Ni、单桩竖向位移si和单桩截面轴向荷载Ni
步骤4、计算单桩基础承受水平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得到在水平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下所有单桩基础节点上的土体水平地基反力模量Ki、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i和桩身水平位移yi,为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下的计算提供参数,同时在地基梁挠曲理论微分方程中考虑桩身剪切变形,使得本发明计算方法可以用于不同桩顶约束条件、不同桩土相对刚度以及考虑桩顶弯矩影响的单桩基础水平承载计算;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401、设置桩顶施加的竖向荷载Nt=0,并设定单桩基础节点上的桩身水平位移y0i
步骤402、根据单桩基础节点上的桩身水平位移y0i计算单桩基础节点上的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根据单桩基础节点上的单位长度土体反力pi和桩身水平位移y0i计算单桩基础节点上的土体水平地基反力模量/>具体地,可以通过以下方程的联立,计算求解所有单桩基础节点上的单位长度土体反力pi
pi=ppi+pτi
其中,ppi表示单桩基础节点上的单位长度被动土压力;pτi表示单桩基础节点上的单位长度单桩与土体界面剪切力;ζ和φ均表示积分变量;αi表示积分角度,如图2,ri表示桩周土体在受荷过程中变形半径/>A表示变形土体所在几何圆与单桩直径的交点,B表示单桩的圆心,/>
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1和主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2可以通过单桩与土体界面在受荷过程中发挥的有效内摩擦角和单桩与土体界面在受荷过程中发挥的有效粘聚力c′si计算得到:
其中,和c′si分别可按照/>和c′si=2c′mi≤c′i计算得到,表示桩周土体在受荷过程中发挥的有效内摩擦角,c′mi表示桩周土体在受荷过程中发挥的有效粘聚力;
如图2,(Δσh)i为土体在受荷过程中水平正应力增量,方向指向圆心,桩周土体在受荷前的水平正应力通过σh0=K0v3=σ3进行计算,K0为土体侧向静止土压力系数,考虑桩基安装时会对土体产生挤压效应将K0取为1;桩周土体在受荷过程中水平正应力σ1可通过v1=σh0+Δσh=σ3+Δσh进行计算。
根据土体应力莫尔圆,(Δσh)i与桩周土体在受荷过程中发挥的有效内摩擦角和桩周土体在受荷过程中发挥的有效粘聚力c′m的关系如下:
的计算中,不排水加载正常固结黏性土/>不排水加载的超固结黏性土/>
根据土体应力应变关系,(Δσh)i与桩周土体正应变εi之间的关系为:
13)ulti为土体极限应力强度,
如图3、图4,根据位移应变关系,沿着桩基受荷中心方向土体变形大小Si与桩身水平位移y0i和桩周土体正应变εi之间的关系为:根据几何关系,桩身水平位移y0i和桩身转角δi之间的关系为:|y0(i+1)-y0i|=hδi,根据几何关系和应变莫尔圆,桩身转角δi、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i、桩周土体在受荷过程中发挥的有效内摩擦角/>之间的关系为:/>
步骤403、根据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1max以及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2max计算出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根据由单桩有效自重应力σpb产生的单桩底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b1和由单桩内部土体有效自重应力σ3b产生的单桩底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b2计算出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根据单桩底部土体抗弯系数kMb和桩身底部转角δb计算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具体地,
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v1和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v2,可以通过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1max和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2max计算得到:
根据应力应变关系,τv1max和τv2max可以根据上步计算得到的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求得,当竖向剪切应力方向向上时,规定为正值,当竖向剪切应力方向向下时,规定为负值:
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桩周土体极限最大竖向剪切应力为:
由单桩有效自重应力σpb产生的单桩底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b1和由单桩内部土体有效自重应力σ3b产生的单桩底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b2为:
因此,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表示为:
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的计算过程为:
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的计算过程为:
步骤404、结合上述求得的土体水平地基反力模量K、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构建单桩基础挠曲微分方程
步骤405、根据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结合已知的单桩顶部施加的水平荷载Pt和弯矩Mt,确定单桩基础约束条件;如图5,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求解所有单桩基础节点上的桩身水平位移yi
当为自由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如下:
当为完全固定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如下:
当为部分固定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如下:
步骤406、若计算的单桩基础节点上的桩身水平位移与设定的单桩基础节点上的桩身水平位移误差小于设定精度,将计算的单桩基础节点上的桩身水平位移作为最终值;否则,将计算的单桩基础节点上的桩身水平位移更新为设定的桩身水平位移,重复步骤402-405;
步骤407、记录最优值下所有单桩基础节点上的桩身水平位移yi以及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i和土体水平地基反力模量Ki
步骤5、结合单桩基础承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和单桩基础承受水平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得到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结合单桩基础挠曲微分方程,计算单桩基础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时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501、根据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1max以及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2max计算单桩基础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具体地,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v1,和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v2,可以通过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1max,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2max和步骤304计算得到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N计算求解:
根据应力应变关系,τv1max和τv2max可以根据步骤402中得到的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和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N求解得到:
在单桩基础的受拉侧:
在单桩基础的受压侧:
当γN-γ≥0时:
当γN-γ<0时:
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桩周土体极限最大竖向剪切应力为:
因此,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表示为:
步骤502、根据由单桩有效自重应力σpb产生的单桩底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b1、由单桩内部土体有效自重应力σ3b产生的单桩底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b2以及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单桩底部水平剪切应力τbN计算出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
步骤503、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Mb
步骤504、根据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1max、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2max以及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N,计算出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与土体界面单位长度竖向摩擦力:
步骤505、结合上述求得的土体水平地基反力模量K、单桩截面轴向荷载N、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与土体界面单位长度竖向摩擦力f,构建单桩基础挠曲微分方程
步骤506、根据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结合已知的单桩顶部施加的水平荷载Pt和弯矩Mt,确定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如图5,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更新所有单桩基础节点上的桩身水平位移yi
当为自由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为:
当为完全固定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为:
当为部分固定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为:
步骤507、如图6,根据所有单桩基础节点上的桩身水平位移yi,根据以下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更新所有单桩基础节点上的桩身弯矩Mi、桩身剪力Vi、桩身转角δi、土体反力pi
本发明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是一种同时考虑土体类型、桩顶约束条件、桩土相对刚度以及竖向荷载和弯矩影响的求解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通用计算方法。与现有规范方法相比,本发明计算方法基于单桩几次水平承载响应真实变形情况,通过理论分析,优化土体应力-应变关系、位移-应变关系以及荷载-应力关系,从理论上将一维地基梁参数与三维土体变形建立联系,极大地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与现有Abaqus等三维有限元或有限差分软件方法相比,本发明计算方法降低了计算的难度,提升了计算的便利性和效率。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获取单桩的基本参数、土体的基本参数和加载参数;
步骤2、根据单桩埋深、加载高度和单桩所在的土层厚度,将单桩基础沿长度方向均等划分,并按照由单桩基础底到单桩基础顶的顺序进行单桩基础节点编号;
步骤3、计算单桩基础承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
步骤4、计算单桩基础承受水平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
步骤5、结合单桩基础承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和单桩基础承受水平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时单桩基础承载特性,计算单桩基础承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弯矩组合作用时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单桩的基本参数包括:单桩埋深L、单桩外径D、单桩内径d、单桩横断面周长U、单桩横断面积Ap、单桩转动惯量Ip、单桩弹性模量Ep、单桩剪切模量Gp、单桩泊松比υp和单桩在单桩底部的有效自重应力σpb
所述土体的基本参数包括:土体黏聚系数a、土体有效自重应力σ3、土体有效内摩擦角土体有效粘聚力c′、土体泊松比υ、土体初始切线模量Es、土体初始剪切模量Gs和单桩内部土体在单桩底部的有效自重应力σ3b
所述加载参数包括:桩顶施加的水平荷载Pt、桩顶施加的弯矩Mt、完全或部分固定桩顶时桩顶转角δt、桩顶施加的竖向荷载Nt和加载高度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301、根据单桩外径D、单桩底部土体泊松比υb和单桩底部土体初始切线模量Esb计算单桩底部土体竖向反力系数
步骤302、设置桩顶施加的水平荷载Pt=0、桩顶施加的弯矩Mt=0、完全或部分固定桩顶时桩顶转角δt=0,根据桩顶施加的竖向荷载Nt,结合单桩底部土体竖向反力系数kNb,获取所述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大值sbmax=Nt/kNb,设定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小值sbmin=0;
步骤303、计算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sb0=0.5×(sbmax+sbmin),并计算单桩底部轴向荷载Nb=kNbsb0
步骤304、根据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和单桩底部轴向荷载,计算得到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N、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N、单桩竖向位移s和单桩截面轴向荷载N;
步骤305、判断单桩顶部承受的轴向荷载是否大于单桩顶部施加的竖向荷载,若是,将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大值sbmax更新为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sb0;否则,将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小值sbmin更新为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sb0
步骤306、重复步骤303-305,直至单桩底部土体沉降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的误差小于设定精度,将更新的单桩底部土体沉降值sb0作为最优值,并记录最优值下的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N、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N、单桩竖向位移s和单桩截面轴向荷载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4的计算过程为:
其中,(τN)ult表示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极限竖向剪切应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401、桩顶施加的竖向荷载Nt=0,并设定沿单桩长度z分布的桩身水平位移y0
步骤402、根据沿单桩长度z分布的桩身水平位移y0计算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根据单位长度土体反力p和桩身水平位移y0计算土体水平地基反力模量/>
步骤403、根据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1max以及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2max计算出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根据由单桩有效自重应力σpb产生的单桩底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b1和由单桩内部土体有效自重应力σ3b产生的单桩底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b2计算出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根据单桩底部土体抗弯系数kMb和桩身底部转角δb计算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
步骤404、结合土体水平地基反力模量K和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构建单桩基础挠曲微分方程
步骤405、根据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结合桩顶施加的水平荷载Pt、桩顶施加的弯矩Mt,确定单桩基础约束条件,计算求解桩身水平位移y;
步骤406、若计算的桩身水平位移与设定的桩身水平位移误差小于设定精度,将计算的桩身水平位移作为最终值;否则,将计算的桩身水平位移更新为设定的桩身水平位移,重复步骤402-405;
步骤407、记录最优值下桩身水平位移y以及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和弯矩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变γ和土体水平地基反力模量K。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03中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的计算过程为:
所述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的计算过程为:
所述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的计算过程为:
Mb=kMbδ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04中当为自由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如下:
当为完全固定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如下:
当为部分固定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501、根据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1max以及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2max计算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
步骤502、根据由单桩有效自重应力σpb产生的单桩底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b1、由单桩内部土体有效自重应力σ3b产生的单桩底部土体水平剪切应力τb2以及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单桩底部水平剪切应力τbN计算出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
步骤503、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Mb
步骤504、根据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1max、由单桩基础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侧桩周土体最大竖向剪切应力τ′v2max以及由单桩基础受到竖向荷载产生的桩周土体竖向剪切应力τN,计算出单桩与土体界面单位长度竖向摩擦力f=(τ′v1max+τ′v2max-2τN)D+τNπD;
步骤505、结合土体水平地基反力模量K、单桩截面轴向荷载N以及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由单桩与土体界面竖向剪切应力引起的桩侧抵抗弯矩M′f、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与土体界面单位长度竖向摩擦力f,构建单桩基础挠曲微分方程
步骤506、根据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弯矩M′b、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底部受到的水平荷载P′b,结合已知的单桩顶部施加的水平荷载Pt和弯矩Mt,确定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计算更新桩身水平位移y;
步骤507、根据桩身水平位移y,计算更新桩身弯矩M、桩身剪力V、桩身转角δ、土体反力p,根据桩身水平位移y、桩身弯矩M、桩身剪力V、桩身转角δ、土体反力p分析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05当为自由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为:
当为完全固定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为:
当为部分固定桩顶单桩基础时,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作用下单桩基础约束条件为:
CN202311707113.0A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 Pending CN1178076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07113.0A CN117807663A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07113.0A CN117807663A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07663A true CN117807663A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19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07113.0A Pending CN117807663A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076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kritchon et al. Undrained lateral capacity of rectangular piles under a general loading direction and full flow mechanism
CN110046407B (zh) 一种用于确定挡土结构中滑动土体破裂面的方法
CN111382516A (zh) 堆载作用下超长桩基负摩阻力发展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
CN111199070A (zh) 桩托二层挡土墙的设计方法
CN114547865B (zh) 一种工作状态下小间距加筋土桥台筋材内力计算方法
CN115081084A (zh) 考虑非极限土压力分布模式的偏压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方法
CN117807663A (zh) 一种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
Chow et al. Analysis of piled raft foundations using a variational approach
JP2002146718A (ja) 構造物の耐震設計方法
CN106599346A (zh) 复合地层盾构隧道三角形抗力荷载计算方法
CN108319761A (zh) 确定群桩位移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00863B (zh) 用于桩基工程的桩基负摩擦力解析解分析方法
CN110866299B (zh) 基于有限元直接内力法的加高重力坝混凝土分载计算方法
CN115422631A (zh) 承台式抗滑桩结构承载性能计算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353196B (zh) 一种基于虚拟柱状结构等效变形模型的复合地层桩基位移预测方法
CN113987645B (zh) 一种山区斜坡直-斜组合桩基简化的内力计算方法
Kayalvizhi et al. Development of Non-dimensional Design Chart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 of Raker Piles in Pile Groups Under Lateral Load
CN115795577A (zh) 斜坡桩基横向承载特性的计算方法
CN113106998B (zh) 一种多段式加固的既有群桩抗震性能提升方法
Tamboura et al. Bearing capacity evaluation of small-diameter spiral piles in soft ground subjected to combined loads
CN117574519B (zh) 一种桥墩计算长度系数的自动化精确计算方法
Xiao et al. Field Test Study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Extra-Long PHC Pipe Piles under Dynamic and Static Loads
CN117312796A (zh) 非等长桩体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的积分方程通解方法
CN117910078A (zh) 变截面轴向功能梯度梁的内力与位移预测系统及方法
Hegazy et al. Analysis of Piled-Raft Foundations Subjected to General Loa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