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4837A - 电梯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4837A
CN117794837A CN202180101539.4A CN202180101539A CN117794837A CN 117794837 A CN117794837 A CN 117794837A CN 202180101539 A CN202180101539 A CN 202180101539A CN 117794837 A CN117794837 A CN 117794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evaluation value
control device
elevator
earthqu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15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井琢也
平井敬秀
宫川健
山崎智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794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4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1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 B66B5/02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where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 is caused by a natural event, e.g. earthqua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在地震时减少多种物体产生损伤的损害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电梯的控制装置具备:存储部,其存储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和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与轿厢的位置关联起来而得到的物损评价值信息,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表示地震时轿厢在电梯的井道中所处的位置与设置于井道的内部的第1物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表示地震时轿厢所处的位置与设置于井道内部的种类与第1物体不同的第2物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运转控制部,在成为未进行轿厢的呼梯登记的状态的情况下,该运转控制部根据存储于存储部中的物损评价值信息所包含的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和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来决定井道中的退避位置,并使轿厢移动到退避位置。

Description

电梯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在成为没有由该控制装置控制的轿厢的呼梯登记的状态的情况下,轿厢移动到停层检测装置和被检测体在水平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并停止。根据该控制装置,在地震发生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停层检测装置与被检测体碰撞而产生损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703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控制装置中,轿厢在停层检测装置与被检测体在水平方向上不重叠那样的位置处停止。在轿厢存在于该位置的情况下,不同于停层检测装置的物体可能会在地震时产生损伤。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地震时减少多种物体产生损伤的损害的电梯的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具备:存储部,其存储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和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与轿厢的位置关联起来而得到的物损评价值信息,其中,所述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表示地震时所述轿厢在电梯的井道中所处的位置与设置于所述井道的内部的所述第1物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所述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表示地震时所述轿厢所处的位置与设置于所述井道的内部的种类与所述第1物体不同的所述第2物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运转控制部,在成为未进行所述轿厢的呼梯登记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运转控制部根据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物损评价值信息所包含的所述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和所述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来决定所述井道中的退避位置,并使所述轿厢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电梯的控制装置使轿厢移动到根据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和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而决定的退避位置。因此,能够在地震时减少多种物体产生损伤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概要图。
图2是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井道的内部投影到水平面上所得到的投影图。
图3是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被检测体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的信息的第1例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的信息的第2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动作概要的流程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图9是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概要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动作概要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动作概要的流程图。
图12是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应用了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动作概要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适当简化或省略该部分的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概要图。
如图1所示,电梯系统1设置于建筑物2。井道3沿铅直方向贯穿建筑物2的各楼层。机房4设置于井道3的正上方。多个层站5分别设置于建筑物2的各楼层。多个层站5分别与井道3对置。在多个层站5分别设置有未图示的呼梯登记装置。多个层站门6分别设置于多个层站5的出入口。多个层站门6分别具备卡合辊7。卡合辊7设置于层站门6的朝向井道3的面。
曳引机8设置于机房4中。曳引机8具备绳轮8a和未图示的电机。绳轮8a被安装于电机的旋转轴。电机被设置为能够产生使绳轮8a旋转的驱动力。主绳索9绕挂在曳引机8的绳轮8a上。对重10设置于井道3的内部。对重10被悬吊于主绳索9的另一侧。轿厢11设置于井道3的内部。轿厢11被悬吊于主绳索9的一侧。轿厢11具备轿厢门12、卡合门刀13以及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
轿厢门12设置于轿厢11的多个层站5侧的面。轿厢门12设置于轿厢11的出入口。轿厢门12被设置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横向开闭。卡合门刀13设置于轿厢门12的多个层站5侧的面。卡合门刀13被设置为能够与轿厢门12一起移动。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设置于轿厢11的侧面的上部。
导轨15设置为从井道3的下端直至上端。例如,导轨15被固定于井道3的壁面。导轨15的长度方向朝向铅直方向。导轨15与轿厢11相邻。
多个被检测体16分别被固定于导轨15。多个被检测体16分别设置于铅直方向上的与多个层站5对应的位置处。多个被检测体16分别设置于水平投影面中与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对置的位置处。
控制装置17设置于机房4中。控制装置17被设置为能够整体控制电梯系统1。控制缆线18是传递电信号的缆线。控制缆线18的一端与控制装置17连接。控制缆线18的另一端与轿厢11连接。控制缆线18的中间部垂下至井道3的内部。
限速器19设置于机房4中。张紧轮20被固定于井道3的下端。限速器绳索21是环状无端的绳索。限速器绳索21的一端绕挂在限速器19上。限速器绳索21的另一端绕挂在张紧轮20上。限速器绳索21架设在限速器19与张紧轮20之间。限速器绳索21的一部分被安装于轿厢11。例如,限速器绳索21在轿厢11中被安装于未图示的紧急停止装置。
在某个层站5的未图示的呼梯登记装置被操作的情况下,呼梯登记装置向控制装置17发送呼梯登记信息。控制装置17在接收到呼梯登记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以该层站5作为目标层站5的通常运转。控制装置17在通常运转中向曳引机8发送驱动指令。曳引机8根据驱动指令,通过电机使绳轮8a旋转。主绳索9追随绳轮8a的旋转而移动。对重10和轿厢11追随主绳索9的移动而彼此向相反方向升降。这时,轿厢11由导轨15引导。在通常运转时,轿厢11将内部的利用者向建筑物2的各楼层进行输送。对重10是为了通过取得与轿厢11的重量的平衡来减轻曳引机8所需的驱动力而设置的。
在轿厢11接近目标层站5的停层位置的情况下,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接近与目标层站5对应的被检测体16。这时,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检测出被检测体16。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通过读取被检测体16来检测目标层站5的停层位置。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通过控制缆线18向控制装置17发送停层位置信息。控制装置17使轿厢11在停层位置处停靠。在该状态下,轿厢门12与目标层站5的层站门6对置。轿厢11的卡合门刀13与层站门6的卡合辊7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高度。
然后,控制装置17对轿厢11发送打开轿厢门12的指令。轿厢11的驱动装置打开轿厢门12。卡合门刀13与轿厢门12一起横向移动。这时,卡合门刀13在与对置的层站门6的卡合辊7接触后,横向按压卡合辊7。卡合辊7与卡合门刀13一起横向移动。层站门6与卡合门刀13一起横向移动而打开。即,层站门6借助卡合辊7和卡合门刀13而与轿厢门12联动地打开。在层站门6和轿厢门12打开的状态下,利用者从轿厢11下梯或乘坐轿厢11。在该状态下,轿厢门12借助卡合辊7和卡合门刀13将层站门6维持在打开状态。然后,轿厢11的驱动装置关闭轿厢门12。层站门6与轿厢门12联动地关闭。
限速器19、张紧轮20、限速器绳索21是轿厢11的安全装置。限速器绳索21追随轿厢11的上下移动而移动。限速器19检测限速器绳索21的移动速度。例如,在轿厢11的速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限速器19通过限速器绳索21检测出轿厢11超过了规定的速度。在该情况下,限速器19以使得限速器绳索21不移动的方式进行固定。限速器绳索21相对于轿厢11相对停止。这时,限速器绳索21使轿厢11的紧急停止装置工作。轿厢11紧急停止。
当在未进行呼梯登记的状态下轿厢11的内部无人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7进行中止运转。在中止运转中,控制装置17使轿厢11移动到退避位置。退避位置是在地震发生的情况下避免在轿厢11和井道3的内部的物体产生损伤的轿厢11的位置。
例如,在地震发生的情况下,建筑物2以最下部为支点周期性地振动。机房4周期性地向水平方向晃动。主绳索9的绕挂在绳轮8a上的部分向水平方向晃动。轿厢11借助主绳索9以与建筑物2和机房4不同的周期向水平方向晃动。这时,设置于轿厢11中的物体与设置于建筑物2中的物体的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发生变化。在该情况下,设置于轿厢11中的物体与设置于建筑物2中的物体可能发生碰撞。即,相对位移设备可能产生损伤,其中,该相对位移设备是由于地震的晃动而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的组。具体而言,卡合门刀13与卡合辊7可能以不适当的角度发生碰撞。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与被检测体16可能发生碰撞。因此,例如,可以将作为相对位移设备的、设置于轿厢11中的物体和设置于建筑物2中的物体的组处于在水平方向上没有排在一起的状态的轿厢11的位置设定为退避位置。
例如,在地震发生的情况下,主绳索9绕挂在绳轮8a上的部分以一定的周期振动。主绳索9在绕挂在绳轮8a上的部分与安装于轿厢11的部分之间进行弦振动。在机房4振动的周期和弦振动的周期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主绳索9的弦振动的振幅由于共振效应而逐渐变大。例如,主绳索9的弦振动的振幅成为与最大共振倍率相应的大小。这时,主绳索9可能会勾挂在井道3内部的物体上。主绳索9和该物体中的至少一方可能会产生损伤。例如,在存在于轿厢11上方的主绳索9的长度较短的情况下,主绳索9的弦振动的最大振幅变小。在该情况下,由于主绳索9的共振而导致物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变小。因此,例如,可以将作为长条物的存在于轿厢11上方的主绳索9的长度较短的轿厢11的位置设定为退避位置。
此外,退避位置可以被设定为减小由于其他长条物的共振导致的损害的位置。具体而言,退避位置可以被设定为作为长条物的存在于对重10上方的主绳索9的长度较短的轿厢11的位置。退避位置可以被设定为与在作为长条物的限速器绳索21发生了弦振动的情况下振幅最大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在轿厢11存在于该退避位置的情况下,限速器绳索21与轿厢11发生干涉的可能性降低。
在中止运转中,控制装置17根据避免由于作为第1物体的相对位移设备的水平方向的晃动导致的物损的退避位置、以及避免由于作为第2物体的长条物的共振导致的物损的退避位置,使轿厢11移动并停止在物损的损害最小的位置。
接下来,使用图2和图3对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和被检测体16进行说明。
图2是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井道的内部投影到水平面上所得到的投影图。图3是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被检测体的侧视图。
如图2所示,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具备两个检测部22。两个检测部22具有相同的结构。
检测部22具备基部22a、输出部22b和检测部22c。基部22a被固定于轿厢11。输出部22b从基部22a的水平方向上的一端垂直地延伸。输出部22b被设置为能够输出磁力。检测部22c从基部22a的水平方向上的另一端垂直地延伸。检测部22c与输出部22b对置。检测部22c被设置为能够检测输出部22b所输出的磁力。
检测部22的形状是由基部22a、输出部22b和检测部22c形成的U字型。当在U字的槽部分存在物体的情况下,检测部22检测检测部22c检测出的磁力的变化,从而能够在不与该物体接触的情况下检测出该物体。
被检测体16具备两个突出部16a。两个突出部16a分别在水平投影面上向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的方向延伸。两个突出部16a在水平投影面上分别位于两个检测部22的U字的槽部分。
在轿厢11接近目标层站5的停层位置的情况下,与目标层站5对应的突出部16a进入检测部22的U字的槽部分。突出部16a阻断检测部22的磁力。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检测检测部22的磁力被阻断的情况,从而在不与突出部16a接触的情况下检测出突出部16a的位置。
如图3所示,在被检测体16被安装于导轨15的状态下,被检测体16的长度方向朝向井道3的长度方向。
接下来,使用图4对控制装置17进行说明。
图4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17具备存储部23、接收部24、运算部25以及运转控制部26。另外,在图4中,未图示控制装置17以外的结构。
存储部23存储表示轿厢11在铅直方向上的位置的值与表示当在轿厢11存在于某个位置的状态下地震发生的情况下井道3内部的物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的物损评价值按轿厢11在铅直方向上的位置的每个值关联起来而得到的物损评价值信息。物损评价值信息在电梯系统1被设置于建筑物2时、电梯系统1的维护人员进行维护作业时等任意的时机被存储于存储部23中。
存储部23存储建筑物2的各楼层处的针对地震的响应倍率信息。响应倍率是各楼层处的晃动与地表楼层处的晃动的比率。响应倍率值根据地震波的最大加速度、频率等地震波特性而变化。响应倍率值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的楼层结构等建筑物特性而变化。一般而言,在比较低的建筑物中,楼层越高则响应倍率值越大。这时,中间部的楼层的响应倍率值能够通过对最下层的响应倍率值和最上层的响应倍率值进行线性插值来估计。此外,一般而言,在比较高的建筑物中,中央部的楼层的响应倍率值大于最下层的响应倍率值和最上层的响应倍率值。
在实施方式1中,例如,存储部23存储基于各楼层相对于地表楼层的最大加速度的响应比的响应倍率信息。响应倍率信息可以使用在设计建筑物2时所假定的值。另外,响应倍率信息中也可以包含与水平方向的位移相关的响应倍率值。
接收部24接收被发送给控制装置17的信息。具体而言,接收部24接收从轿厢11发送的轿厢呼梯登记信息、从层站5的呼梯登记装置发送的层站呼梯登记信息、以及从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发送的表示停层位置的信息等信息。
运算部25进行根据存储于存储部23中的物损评价值信息对轿厢11在铅直方向上的每个位置的物损评价值进行加权的运算。运算部25将运算出的物损评价值信息存储在存储部23中,由此来更新存储部23所存储的信息。运算部25在任意的时机更新物损评价值的信息。
在进行通常运转时,运转控制部26向曳引机8发送驱动指令来对轿厢11的运转进行控制。运转控制部26判定是否要转移到中止运转。具体而言,例如,在正在进行通常运转的情况下,运转控制部26判定是否进行了轿厢11的呼梯登记。运转控制部26在判定为未进行轿厢11的呼梯登记的情况下,判定轿厢11的内部是否无人。这时,虽然未图示,但运转控制部26根据监视摄像装置拍摄轿厢11的内部得到的拍摄信息、来自设置于轿厢11的地面的载荷检测装置的检测信息、以及来自设置于主绳索9的另一端部的载荷检测装置的检测信息等信息,判定轿厢11的内部是否无人。运转控制部26在判定为轿厢11的内部无人的情况下,将运转状态从通常运转转移到中止运转。
运转控制部26在转移到中止运转的情况下,根据存储部23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信息来决定轿厢11的退避位置。具体而言,运转控制部26将物损评价值最小的位置决定为轿厢11的退避位置。运转控制部26向曳引机8发送驱动指令而使轿厢11移动到退避位置。在中止运转中,运转控制部26使轿厢11在退避位置处中止。
运转控制部26当在中止运转的状态下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情况下,将运转状态从中止运转转移到通常运转。
接下来,使用图5和图6对物损评价值信息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信息的第1例的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信息的第2例的图。
图5示出存储部23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信息的第1例。在第1例中,存储部23存储表示未进行加权的物损评价值的信息。当在地震时存在物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将与该物体对应的物损评价值确定为“1”。当在地震时不存在物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将与该物体对应的物损评价值确定为“0”。
例如,物损评价值是针对作为第1物体的相对位移设备和井道3内部的作为第2物体的长条物而设定的。
作为相对位移设备,考虑作为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和被检测体16的组的“停层设备”、作为轿厢门12的地坎和层站门6的地坎的组以及卡合辊7和卡合门刀13的组的“门地坎/卡合设备”等。作为第1物体的相对位移设备的物损评价值是表示轿厢11所处的位置与地震时相对位移设备产生损伤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的评价值。
作为长条物,考虑“主绳索”、“限速器绳索”等。这时,将主绳索9的从曳引机8到轿厢11的部分即“轿厢侧”以及从曳引机8到对重10的部分即“CWT(对重)侧”考虑为长条物。作为第2物体的长条物的物损评价值是表示轿厢11所处的位置与地震时由于长条物产生共振而产生损伤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的评价值。
“轿厢高度”值是轿厢11在铅直方向上的位置的值。例如,关于“轿厢高度”值,考虑轿厢11能够移动的铅直方向上的范围即0m至15m的范围的值。“轿厢高度”值以1m为间隔来考虑。
例如,“轿厢高度”为3m的位置是某个层站5的停层位置。当在轿厢11存在于3m的高度位置的状态下发生地震的情况下,存在作为相对位移设备的“停层设备”与“地坎/卡合设备”发生干涉而产生损伤的可能性。此外,在该情况下,轿厢11侧的主绳索9处于比较长的状态,因此由于共振引起的弦振动的振幅较大。因此,存在轿厢11侧的主绳索9由于共振而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在限速器绳索21发生了弦振动的情况下,弦振动的振幅在限速器绳索21的中央部分处最大。例如,当在轿厢11存在于7m的高度位置的状态下发生地震的情况下,存在轿厢11与限速器绳索21发生干涉而导致限速器绳索21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损伤评价值的合计值”是按轿厢11在铅直方向上的每个位置而确定的损伤评价值的合计值。例如,运转控制部26确定损伤评价值的合计值最小的轿厢11的位置。在损伤评价值的合计值最小的轿厢11的位置存在多个的情况下,运转控制部26确定损伤评价值的合计值最小的轿厢11的位置中的一个。例如,如图5所示,损伤评价值的合计值最小的轿厢11的位置是“轿厢高度”为1m、2m、4m、5m、6m、7m、9m、10m、11m、12m、14m的位置。另外,运转控制部26也可以在决定退避位置时每次运算损伤评价值的合计值的值。
图6示出存储部23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信息的第2例。在第2例中,存储部23存储表示进行加权后的物损评价值的信息。运算部25进行存储部23所存储的表示物损评价值的加权的运算,并根据运算结果来更新存储部23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信息。另外,也可以在控制装置17以外的外部装置中进行加权运算,由该外部装置来更新存储部23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信息。
对与相对位移设备相关的物损评价值进行基于建筑物响应倍率的加权。在实施方式1中,建筑物2的各楼层处的水平方向的晃动的大小越为上层楼层则越大。即,越为建筑物2的上层楼层,则建筑物响应倍率值越大。因此,在对与相对位移设备相关的物损评价值进行基于建筑物响应倍率的加权的情况下,轿厢高度值越大,则与相对位移设备相关的物损评价值越大。
对与长条物相关的物损评价值进行基于作为共振倍率的最大值的最大共振倍率的加权。共振倍率值越大,则长条物由于共振而产生损伤的可能性越大。例如,轿厢11的高度位置越低,则主绳索9的轿厢侧部分的长度越长。主绳索9的轿厢侧部分的长度越长,则在主绳索9的轿厢侧部分处产生的弦振动的振幅越大。即,轿厢11的高度位置越低,则主绳索9的轿厢侧处的共振倍率值越大。此外,能够根据建筑物2所具有的固有振动频率来运算长条物发生共振的可能性较小的长条物长度。例如,在轿厢11的高度位置大于5m的情况下,在主绳索9的轿厢侧处发生共振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主绳索9的轿厢侧的共振倍率值在轿厢11的高度位置为5m以上处被设定为0。
此外,当在限速器绳索21发生了弦振动的情况下,越靠中央部分则振幅越大。在该情况下,轿厢11越接近限速器绳索21的中央部分,则越容易产生物损。因此,限速器绳索21处的共振倍率值越靠中央部分则越大。
物损评价值的合计值是针对多个物体进行加权而得到的物损评价值之和。例如,即使在针对所有的轿厢高度存在物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物损评价值的合计值来决定最佳的退避位置。具体而言,将物损评价值的合计值最小那样的轿厢11在铅直方向上的位置决定为退避位置。例如,在图6中,在轿厢11存在于轿厢高度为4m、6m、9m及11m的位置处的情况下,物损评价值的合计值最小。在该情况下,将其中的任意位置决定为退避位置。
另外,运算部25也可以不针对电梯系统1中设置的全部物体进行加权,而对与一个以上的物体相关的物损评价值进行加权。此外,运算部25也可以以使与重视的物体相关的物损评价值变大的方式进行加权运算。
接下来,使用图7对控制装置17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动作概要的流程图。
在步骤S001中,控制装置17进行通常运转的控制。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7根据呼梯登记将轿厢11派遣到层站5。
然后,控制装置17进行步骤S002的动作。在步骤S002中,控制装置17判定是否进行了轿厢11的呼梯登记。
当在步骤S002中判定为进行了轿厢11的呼梯登记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7进行步骤S001以后的动作。
当在步骤S002中判定为未进行轿厢11的呼梯登记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7进行步骤S003的动作。在步骤S003中,控制装置17判定轿厢11的内部是否无人。
当在步骤S003中判定为轿厢11的内部并非无人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7进行步骤S001以后的动作。
当在步骤S003中判定为轿厢11内部无人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7进行步骤S004的动作。在步骤S004中,控制装置17转移到中止运转。控制装置17决定轿厢11的退避位置。控制装置17使轿厢11移动到退避位置。控制装置17使轿厢11在退避位置处中止。
然后,进行步骤S005的动作。在步骤S005中,控制装置17判定是否进行了新的呼梯登记。
当在步骤S005中判定为未进行呼梯登记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7反复进行步骤S005的动作。
当在步骤S005中判定为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7进行步骤S006的动作。在步骤S006中,控制装置17转移到通常运转。控制装置17根据呼梯登记来派遣轿厢11。
然后,控制装置17进行步骤S001以后的动作。
根据在以上内容中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1,控制装置17具备存储部23和运转控制部26。运转控制部26根据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以及种类与第1物体不同的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来决定退避位置,并使轿厢11移动到退避位置。因此,能够使轿厢11移动到针对多种物体考虑到地震时产生损伤的可能性的退避位置。其结果是,能够在地震时降低多种物体产生损伤的损害。
此外,控制装置17存储包含作为第1物体的相对位移设备的物损评价值和作为第2物体的长条物的物损评价值的物损评价值信息。因此,能够决定考虑到物体损伤产生的机理不同的多种物体的退避位置。
此外,控制装置17具备运算部25。控制装置17根据进行加权后的物损评价值来决定退避位置。因此,即使在铅直方向的所有位置处存在产生物损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进行物损评价值的加权来决定更适当的退避位置。
此外,控制装置17进行反映出建筑物2的响应倍率的加权来运算作为第1物体的相对位移设备的物损评价值。因此,能够在决定退避位置时反映出建筑物2的特性。
此外,控制装置17进行反映出作为第2物体的长条物的最大共振倍率的加权来运算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因此,在决定退避位置时,能够反映出根据轿厢11的位置而不同的长条物的特性。此外,能够提高与长条物相关的物损评价值的精度。
另外,控制装置17的运算部25也可以根据与过去在建筑物2中发生过的地震相关的信息和表示由于该地震而产生的井道3内部的物体的损伤信息关联起来而得到的信息来运算物损评价值,并更新存储部23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信息。这时,存储部23也可以预先存储有与过去的地震相关的信息和表示物体损伤的信息关联起来而得到的信息。因此,控制装置17能够根据过去物体产生了损伤的实绩信息来运算物损评价值。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物损评价值的精度。
另外,控制装置17的存储部23也可以分别针对建筑物2的多个楼层中的各个楼层存储表示轿厢11停靠的频度的停靠频度信息。运转控制部26也可以在决定退避位置时,根据存储部23所存储的停靠频度信息而将轿厢11停靠的频度高的楼层的周边位置优先决定为退避位置。具体而言,运转控制部26也可以在物损评价值的合计值为相同值的轿厢11的高度位置存在多处的情况下,将该多个高度位置中距轿厢11停靠的频度最高的楼层最近的高度位置决定为退避位置。因此,当在轿厢11存在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下进行了轿厢11的层站呼梯登记的情况下,轿厢11存在于接近该层站呼梯登记的楼层的位置处的可能性变大。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轿厢11的运转效率。
在此,也可以将某个楼层的周边位置确定为在进行了去往该楼层的轿厢11的呼梯登记时在针对每个建筑物而设定的规定的时间以内轿厢11能够到达该楼层的位置。例如,规定的时间为10秒。此外,也可以将某个楼层的周边位置确定为在上下方向上离开该楼层针对每个建筑物而设定的规定距离的位置。具体而言,也可以将在上下方向上距某个楼层2m以内的范围确定为周边位置。
另外,控制装置17的存储部23也可以存储按每个时间段表示电梯系统1被利用的频度的利用频度信息。运转控制部26也可以根据存储部23所存储的利用频度信息来判定是否将运转状态转移到中止状态。具体而言,运转控制部26当在判定为未进行轿厢11的呼梯登记后判定为处于早晨等利用频度高的时间段的情况下,不转移到中止运转。即,在该情况下,运转控制部26不使轿厢11移动到退避位置。运转控制部26当在判定为未进行轿厢11的呼梯登记后判定为处于深夜等利用频度低的时间段的情况下,转移到中止运转。具体而言,在办公楼的情况下,将22:00~6:00的时间段设定为利用频率低的时间段。在该情况下,运转控制部26使轿厢11移动到退避位置。因此,控制装置17使轿厢11移动到退避位置,从而能够抑制运转效率的降低。
在此,例如,在按呼梯登记的频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排列时间段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排序高于针对每个建筑物设定的规定比例的时间段确定为利用频度高的时间段。具体而言,也可以将一天的时间段按每一个小时来划分,在按呼梯登记的频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排列时间段的情况下,将进入从上数起25%以内的顺序的时间段确定为利用频度高的时间段。同样,也可以将一天的时间段按每一个小时来划分,在按呼梯登记的频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排列时间段的情况下,将进入从下数起25%以内的顺序的时间段确定为利用频度低的时间段。
此外,利用频度信息也可以根据在一周等规定的期间产生了轿厢11的呼梯登记的次数的信息来运算。
另外,控制装置17也可以应用于在没有机房而在井道的内部设置有曳引机的电梯系统。
另外,控制装置17也可以应用于设置有多台轿厢并进行组群管理控制的电梯系统。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7也可以决定与多台轿厢中的至少一台对应的退避位置,使该轿厢优先移动到退避位置。
另外,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4的检测部22只要能够检测与被检测体16的相对位置即可,也可以不是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说明的方式。检测部22的数量也可以不是两个。例如,在检测部22中,输出部22b也可以被设置为能够输出光。在该情况下,检测部22c也可以被设置为能够检测光。
另外,存储部23所存储的响应倍率信息也可以是使用建筑物2的最上层与最下层的响应比、且建筑物2的中间部分使用通过线性插值决定的响应倍率值的信息。或者,也可以使用根据过去的自身计测出的建筑物2的晃动的实测值运算出的响应倍率值。
另外,存储部23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信息也可以是根据代表性的地震波形的晃动已到达建筑物2这一假定来进行了与该地震波形对应的加权的物损评价值的信息。此外,也可以以与仅由于多个地震波形中的特定地震波形而存在产生损伤的可能性的物体相关的物损评价值成为小于与其他物体相关的物损评价值的值的方式进行加权。
另外,存储部23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信息也可以是以概率来表示物损评价值的信息。
另外,运转控制部26也可以判定在未进行轿厢呼梯登记或层站呼梯登记即轿厢11的呼梯登记的状态下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来代替判定是否进行了轿厢11的呼梯登记。运转控制部26也可以在判定为在未进行轿厢11的呼梯登记的状态下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判定轿厢11的内部是否无人。
另外,运转控制部26也可以在转移到中止运转时,将从轿厢11观察到的最近楼层的周边位置中的物损评价值的合计值最小的位置决定为退避位置。例如,当在转移到中止运转时轿厢11的最近楼层为1层的情况下,运转控制部26也可以将1层的周边位置中的物损评价值的合计值最小的位置决定为退避位置。例如,当在转移到中止运转时轿厢11的最近楼层为3层的情况下,运转控制部26也可以将3层的周边位置中的物损评价值的合计值最小的位置决定为退避位置。
接下来,使用图8对构成控制装置17的硬件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8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控制装置17的各功能可以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例如,处理电路具备至少一个处理器100a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00b。例如,处理电路具备至少一个专用的硬件200。
在处理电路具备至少一个处理器100a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00b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7的各功能通过软件、固件、或者软件和固件的组合来实现。软件和固件中的至少一方被记述为程序。软件和固件中的至少一方被存储在至少一个存储器100b中。至少一个处理器100a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在至少一个存储器100b中的程序,来实现控制装置17的各功能。至少一个处理器100a也称为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DSP。例如,至少一个存储器100b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Memory: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磁盘、软盘、光盘、CD(compact disk:紧凑型光盘)、迷你盘(mini disc)、DVD(Digital VersatileDisk:数字多功能盘)等。
在处理电路具备至少一个专用的硬件200的情况下,处理电路例如通过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处理器、并行编程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控制装置17的各功能分别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例如,控制装置17的各功能统一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
关于控制装置17的各功能,也可以通过专用的硬件200来实现一部分,通过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另一部分。例如,也可以是,关于接收信息的功能,通过作为专用的硬件200的处理电路来实现,关于接收信息的功能以外的功能,通过至少一个处理器100a读出并执行存储在至少一个存储器100b中的程序来实现。
这样,处理电路通过硬件200、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控制装置17的各功能。
实施方式2
图9是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概要图。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的部分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省略该部分的说明。
如图9所示,在实施方式2中,在电梯系统1中设置有P波地震探测器30和S波地震探测器31。
例如,P波地震探测器30设置于井道3下部的底坑内。P波地震探测器30被设置为能够探测表示地震的初始微动的P波。P波地震探测器30在探测到P波的情况下,对控制装置17发送探测到的加速度波形的信息。
例如,S波地震探测器31设置于机房4的内部。S波地震探测器31被设置为能够探测表示地震的主震动的S波。S波地震探测器31在探测到S波的情况下,对控制装置17发送探测到的加速度波形的信息。
控制装置17根据从P波地震探测器30或S波地震探测器31接收到的信息来进行运算以及轿厢11的运转控制。
接收部24能够从P波地震探测器30和S波地震探测器31接收加速度波形信息。
运算部25根据接收部24接收到的加速度波形信息来运算与该加速度波形相应的建筑物响应倍率。运算部25根据建筑物响应倍率的值来运算物损评价值的值,并更新存储部23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信息。另外,运算部25也可以不运算建筑物响应倍率,而根据加速度波形信息来运算物损评价值的值。
此外,控制装置17还具备范围运算部32。
在接收部24从P波地震探测器30接收到表示初始微动的加速度波形信息的情况下,范围运算部32运算在规定的时间以内轿厢11能够从当前位置到达的楼层的范围。例如,范围运算部32根据轿厢11的行进方向和移动速度的信息来运算轿厢11能够到达的楼层的范围。这时,规定的时间是根据设置有建筑物2的场所而预先设定的。此外,规定的时间是估计为从初始微动到达建筑物2起至主震动到达建筑物2的时间。
在接收部24从P波地震探测器30接收到加速度波形信息的情况下,运转控制部26将运转状态转移到第1管制运转。这时,运转控制部26在根据加速度波形运算出的晃动的大小大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转移到第1管制运转。运转控制部26在转移到第1管制运转时,根据存储部23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信息来决定包含在范围运算部32运算出的轿厢11能够到达的楼层的范围中的退避位置。例如,运转控制部26将轿厢11能够到达的楼层的范围中包含的、且物损评价值的合计值最小的位置决定为退避位置。运转控制部26在第1管制运转中使轿厢11移动到退避位置。
接下来,使用图10对地震的晃动到达建筑物2的情况下的电梯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0是用于说明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动作概要的流程图。
在地震的晃动到达建筑物2的情况下,开始图10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1中,P波地震探测器30通过检测出地震的初始微动来探测地震的发生。P波地震探测器30将加速度波形信息作为发生地震的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7。
然后,进行步骤S102的动作。在步骤S102中,控制装置17将运转状态转移到第1管制运转,开始第1管制运转。
然后,进行步骤S103的动作。在步骤S103中,控制装置17运算在规定的时间以内轿厢11能够到达的楼层范围。
然后,进行步骤S104的动作。在步骤S104中,控制装置17将在步骤S103中运算出的轿厢11能够到达的楼层范围内的物损评价值的合计值最小的位置决定为退避位置。控制装置17使轿厢11移动到退避位置,并在退避位置处停止。
然后,控制装置17结束动作。
根据在以上内容中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2,控制装置17还具备范围运算部32。控制装置17在探测到地震的发生的情况下,从轿厢11能够到达的楼层范围中决定退避位置,使轿厢11移动到退避位置。因此,能够在主震动引起的较大的晃动发生前使轿厢11退避到比较安全的场所。其结果是,能够降低电梯系统1的服务由于地震而停止的可能性。此外,在控制装置17分别应用于多个电梯系统1的情况下,能够减少由于地震而导致服务停止的电梯系统1的数量。
此外,控制装置17运算反映出地震波形信息的物损评价值而决定退避位置。因此,能够将优先保护产生损伤的可能性较大的物体的位置设定为退避位置。
接下来,使用图11对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1是用于说明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动作概要的流程图。
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中,控制装置17在检测出地震到达建筑物2的情况下,进行第2管制运转。在第2管制运转中,控制装置17在使轿厢11移动到退避位置之前使存在于轿厢11内部的利用者向最近的楼层避难。因此,能够提高利用者的安全性。
在地震的晃动到达建筑物2的情况下,开始图11所示的流程图。
在步骤S201中,P波地震探测器30探测地震的发生,并将加速度波形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7。
然后,进行步骤S202的动作。在步骤S202中,控制装置17的运转控制部26判定轿厢11内部是否无人。
当在步骤S202中判定为轿厢11内部并非无人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203的动作。在步骤S203中,控制装置26将运转状态转移到第2管制运转,开始第2管制运转。
然后,进行步骤S204的动作。在步骤S204中,运转控制部26使轿厢11停靠在最近楼层,并打开轿厢门12和层站门6。
然后,进行步骤S205的动作。在步骤S205中,运转控制部26判定轿厢11内部是否无人。
当在步骤S205中判定为轿厢11内部并非无人的情况下,运转控制部26反复进行步骤S205的动作。
当在步骤S205中判定为轿厢11内部无人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7进行步骤S206的动作。在步骤S206中,控制装置17的范围运算部32运算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时间减去经过时间而得到的剩余时间。经过时间是指从P波地震探测器30探测到晃动起直至在步骤S205中判定为轿厢11无人所经过的时间。范围运算部32运算在剩余时间以内轿厢11能够到达的楼层的范围。
然后,进行步骤S207的动作。在步骤S207中,运转控制部26将在轿厢11在剩余时间以内能够到达的楼层的范围内物损评价值的合计值最小的位置决定为退避位置。运转控制部26使轿厢11移动到退避位置,并在退避位置处停止。
当在步骤S202中判定为轿厢11的内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208至步骤S210的动作。在步骤S208中,控制装置17将运转状态转移到第1管制运转,开始第1管制运转。在步骤S208至步骤S210中进行的动作与在图10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4中进行的动作相同。在进行了步骤S210的动作之后,控制装置17结束动作。
根据在以上内容中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控制装置17在检测出地震引起的初始微动到达的情况下,使轿厢11在最近的楼层停梯并开门。然后,控制装置17运算直到被估计为主震动将到达的时刻为止轿厢11能够到达的楼层的范围。控制装置17从该轿厢11能够到达的楼层的范围中所包含的位置中决定退避位置,并使轿厢11移动到退避位置。因此,能够在地震时进行了管制运转之后使轿厢11退避到物损的可能性更小的位置。
另外,范围运算部32也可以将从判定为轿厢11的内部无人起直至主震动到达建筑物2为止的时间运算为剩余时间。
另外,P波地震探测器30和S波地震探测器31也可以在探测到超过预先设定的加速度阈值的加速度的情况下,不是将加速度波形信息而是将表示探测到加速度阈值的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7。
另外,S波地震探测器31也可以设置于井道3下部的底坑内。
实施方式3
图12是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框图。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的部分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该部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在实施方式3中,控制装置17还具备外部信息取得部33。
外部信息取得部33被设置为能够通过网络线路与发送地震相关信息的外部服务器进行通信。具体而言,例如,外部信息取得部33被设置为能够与公共地震信息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发送紧急地震速报的服务器、SNS的服务器等外部服务器进行通信。
在接收部24从图12中未图示的P波地震探测器30接收到初始微动的加速度波形信息的情况下,外部信息取得部33从外部服务器取得与地震相关的信息。具体而言,外部信息取得部33取得表示地震的震源、震源深度、震级、从震源到图12中未图示的建筑物2的距离、直到主震动到达为止的时间、主震动到达时的地震波形以及主震动的最大加速度等的信息。
运算部25根据外部信息取得部33所取得的与地震相关的信息进行存储部23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的加权运算,并更新物损评价值信息。例如,运算部25判定在地震到达建筑物2的情况下所预想的最大加速度值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下。运算部25在判定为最大加速度的值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以使得与相对位移设备相关的物损评价值变小的方式重新运算物损评价值,并更新存储部23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信息。另外,运算部25预先运算并存储与最大加速度相关的规定的阈值。通过考虑在最大加速度值较小的情况下最大响应倍率的值变小的情况,由此,运算部25在不改变与长条物的共振相关的物损评价值的情况下使与相对位移设备相关的物损评价值减小。
接下来,使用图13对在地震发生的情况下由电梯系统1进行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3是用于说明应用了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动作概要的流程图。
在步骤S301中,P波地震探测器30探测到地震的发生,并将加速度波形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7。
然后,进行步骤S302的动作。控制装置17的接收部24从P波地震探测器30接收信息。控制装置17的外部信息取得部33从外部服务器取得与地震相关的信息。
然后,进行步骤S303的动作。在步骤S303中,运算部25判定预想的最大加速度值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下。
当在步骤S303中判定为预想的最大加速度值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7进行步骤S304的动作。在步骤S304中,控制装置17的运算部25进行使与相对位移设备相关的物损评价值减小的运算。运算部25更新存储部23所存储的物损评价值信息。
然后,进行步骤S305至步骤S307的动作。在步骤S305中,控制装置17将运转状态转移到第1管制运转,开始第1管制运转。在步骤S305至步骤S307中进行的动作与在图10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4中进行的动作相同。这时,在步骤S306中,范围运算部32运算直到外部信息取得部33所取得的主震动到达的时间为止轿厢11能够到达的楼层的范围。
在进行了步骤S307的动作之后,控制装置17结束动作。
当在步骤S303中判定为预想的最大加速度值大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7进行步骤S305以后的动作。
根据在以上内容中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3,控制装置17具备外部信息取得部33。控制装置17根据外部信息取得部33所取得的与地震相关的主震动信息来运算物损评价值而决定退避位置。因此,控制装置17能够决定与估计出的主震动的晃动对应的退避位置。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由于地震而导致物体产生损伤的损害。
另外,控制装置17也可以转移到第2管制运转来代替转移到第1管制运转。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7也可以不进行步骤S305至步骤S307的动作,而是在图12的流程图中进行在步骤S203至步骤S207中所示的第2管制运转的动作。
另外,与最大加速度相关的规定的阈值也可以针对每个建筑物、以及针对作为对象的每个物体而预先运算出来。在该情况下,该规定的阈值的信息也可以预先存储于存储部23中。
另外,运算部25也可以针对各楼层重新运算与地震波形信息对应的建筑物响应倍率。在该情况下,运算部25也可以运算反映出重新运算出的建筑物响应倍率值的物损评价值。
另外,外部信息取得部33也可以在接收部24接收到初始微动的加速度波形的情况下,从外部服务器仅取得表示地震的震源的信息等最小限度的信息。在该情况下,运算部25也可以根据外部信息取得部33所取得的地震震源信息来运算从震源到建筑物2的距离、直到主震动到达为止的估计时间等。
另外,外部信息取得部33也可以在接收部24未接收到来自P波地震探测器30的信息的情况下,根据从外部服务器接收到的信息而探测到地震的发生。具体而言,外部信息取得部33也可以根据紧急地震速报的信息、SNS中的通常的信息、设置于外部的长周期探测器以及加速度探测器探测到的信息等信息而探测到地震的发生。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7也可以进行在图13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S303以后的动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17能够用于电梯系统。
标号说明
1:电梯系统;2:建筑物;3:井道;4:机房;5:层站;6:层站门;7:卡合辊;8:曳引机;8a:绳轮;9:主绳索;10:对重;11:轿厢;12:轿厢门;13:卡合门刀;14:停层位置检测装置;15:导轨;16:被检测体;16a:突出部;17:控制装置;18:控制缆线;19:限速器;20:张紧轮;21:限速器绳索;22:检测部;22a:基部;22b:输出部;22c:检测部;23:存储部;24:接收部;25:运算部;26:运转控制部;30:P波地震探测器;31:S波地震探测器;32:范围运算部;33:外部信息取得部;100a:处理器;100b:存储器;200:硬件。

Claims (11)

1.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具备:
存储部,其存储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和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与轿厢的位置关联起来而得到的物损评价值信息,其中,所述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表示地震时所述轿厢在电梯的井道中所处的位置与设置于所述井道的内部的所述第1物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所述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表示地震时所述轿厢所处的位置与设置于所述井道的内部的种类与所述第1物体不同的所述第2物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以及
运转控制部,在成为未进行所述轿厢的呼梯登记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运转控制部根据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物损评价值信息所包含的所述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和所述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来决定所述井道中的退避位置,并使所述轿厢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部将如下这样的所述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和如下这样的所述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与所述轿厢的位置关联起来作为所述物损评价值信息进行存储,其中,所述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表示由于地震时所述轿厢相对于所述电梯所设置在的建筑物的相对距离发生变化而导致所述第1物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与所述轿厢所处的位置之间的关系,所述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表示由于地震时在作为长条物的所述第2物体产生共振而导致所述第2物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与所述轿厢所处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具备运算部,该运算部运算对所述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物损评价值信息所包含的所述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和所述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加权而得到的物损评价值,并根据运算出的结果来更新所述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物损评价值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运算部运算对所述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进行反映出所述建筑物的各楼层针对地震晃动的响应倍率的加权而得到的所述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运算部运算对所述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进行反映出所述第2物体发生共振时的最大共振倍率的加权而得到的所述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运算部运算根据由于过去发生过的地震而在所述第1物体和所述第2物体中的至少一方产生的损伤的信息来对所述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和所述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加权而得到的物损评价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具备外部信息取得部,该外部信息取得部在探测到发生了地震的情况下从外部取得地震的主震动信息,
所述运算部在所述外部信息取得部从外部取得地震的主震动信息之后,运算根据所述外部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地震的主震动信息来对所述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物损评价值信息所包含的所述第1物体的物损评价值和所述第2物体的物损评价值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加权而得到的物损评价值,并根据运算出的结果来更新所述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物损评价值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部针对设置有所述电梯的建筑物的多个楼层分别存储所述轿厢的停靠频度信息,
所述运转控制部在决定所述退避位置时,根据所述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轿厢的停靠频度信息,将所述轿厢停靠频度高的楼层的周边位置优先决定为所述退避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部存储按每个时间段来表示所述电梯被利用的频度的利用频度信息,
所述运转控制部根据所述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利用频度信息,在所述电梯被利用的频度高的时间段不使所述轿厢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在所述电梯被利用的频度低的时间段使所述轿厢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具备范围运算部,在探测到地震引起的初始微动到达所述电梯所设置在的建筑物的情况下,该范围运算部运算直到估计为地震引起的主震动到达所述建筑物的时刻为止所述轿厢能够到达的楼层的范围,
所述运转控制部将所述范围运算部运算出的所述轿厢能够到达的楼层的范围中包含的位置决定为所述退避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
当在地震引起的初始微动到达所述建筑物之后所述轿厢已在最近的楼层处停梯的情况下,所述范围运算部运算直到估计为地震引起的主震动到达所述建筑物的时刻为止所述轿厢能够到达的楼层的范围,
所述运转控制部在地震引起的初始微动到达的情况下使所述轿厢在最近楼层停梯,然后在所述范围运算部运算出所述轿厢能够到达的楼层的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轿厢能够到达的楼层的范围中包含的位置决定为所述退避位置。
CN202180101539.4A 2021-08-16 2021-08-16 电梯的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77948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29940 WO2023021563A1 (ja) 2021-08-16 2021-08-16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4837A true CN117794837A (zh) 2024-03-29

Family

ID=85240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1539.4A Pending CN117794837A (zh) 2021-08-16 2021-08-16 电梯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491481B2 (zh)
KR (1) KR102658698B1 (zh)
CN (1) CN117794837A (zh)
WO (1) WO202302156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9122A (ja) * 1995-03-28 1996-10-08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方式
JP2007099500A (ja) * 2005-10-07 2007-04-1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管制運転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WO2009098759A1 (ja) * 2008-02-06 2009-08-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2530672A (zh) * 2010-12-15 2012-07-04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CN108002158A (zh) * 2016-10-27 2018-05-0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9122A (ja) * 1995-03-28 1996-10-08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方式
JP2007099500A (ja) * 2005-10-07 2007-04-1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管制運転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WO2009098759A1 (ja) * 2008-02-06 2009-08-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2530672A (zh) * 2010-12-15 2012-07-04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CN108002158A (zh) * 2016-10-27 2018-05-0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91481B2 (ja) 2024-05-28
JPWO2023021563A1 (zh) 2023-02-23
KR20240035922A (ko) 2024-03-18
KR102658698B1 (ko) 2024-04-19
WO2023021563A1 (ja) 2023-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0707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横揺れ検出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管制運転装置
JP6358388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512081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KR102250001B1 (ko) 파단 검지 장치
JP5704700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感知器
CN102530666A (zh) 电梯设备
JP524025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管制運転装置
KR102028293B1 (ko) 파단 검출 장치
EP3687930B1 (en) A method and an elevator system for defining an elongation of an elevator car suspension means
US20210206597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vator
KR20180042314A (ko) 엘리베이터 조절 시스템 및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작동 방법
JP6480840B2 (ja) エレベータ及びエレベータの管制運転方法
CN117794837A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
JP5939354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374427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位置検出装置
CN115210165A (zh) 电梯的管制系统
JP2010070298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管制運転装置
JP553544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管制運転装置
CN113767059B (zh) 电梯的打滑检测系统
JP4861721B2 (ja) エレベータ
WO2024042642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ガイドレールの変形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変形検出方法
CN115335312B (zh) 电梯的信息收集系统
JP2014088242A (ja) エレベータ用長周期振動検出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用長周期振動検出方法
JP6648864B1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WO2023247036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monitoring elevator suspension rope cond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