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1136A - 基站天线 - Google Patents

基站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1136A
CN117791136A CN202410037602.8A CN202410037602A CN117791136A CN 117791136 A CN117791136 A CN 117791136A CN 202410037602 A CN202410037602 A CN 202410037602A CN 117791136 A CN117791136 A CN 117791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phase shifter
feed
base station
refl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376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昱彤
丁翔
王胜
刘正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376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911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91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11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站天线。基站天线包括反射板、辐射单元及移相器组件,辐射单元设于反射板的正面,包括馈电巴伦、辐射臂和馈电片,馈电巴伦设于反射板上,辐射臂支撑于馈电巴伦上并与馈电巴伦电连接;馈电片的一端与辐射臂电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耦合馈电部;移相器组件设于反射板的背面,包括移相器腔体和设于移相器腔体内的移相器网络,移相器网络中设有第二耦合馈电部;第一耦合馈电部穿过反射板上的避让孔并穿入移相器腔体内与第二耦合馈电部耦合馈电连接。通过第一耦合馈电部和第二耦合馈电部实现辐射单元与移相器网络的耦合馈电,免去馈电片和移相器网络的焊接及电镀工艺,减少污染,绿色环保,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易于自动化生产。

Description

基站天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站天线。
背景技术
基站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生产制造的绿色低碳化,对于降低碳排放目标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基站天线主要包括辐射单元、反射板和移相器网络。
相关技术中,基站天线的辐射单元的振子馈电片与移相器网络通常采用焊锡焊接来实现电连接,而为了方便焊接,移相器网络和辐射单元的振子馈电片均需要电镀。然而,电镀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不利于绿色低碳;同时,焊锡焊接也会产生很多废气,而且生产效率低,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生产效率高、易于自动化生产的基站天线。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包括:
反射板;
辐射单元,设于所述反射板的正面上,所述辐射单元包括馈电巴伦、辐射臂和馈电片,所述馈电巴伦设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辐射臂支撑于所述馈电巴伦上并与所述馈电巴伦电连接;所述馈电片的一端与所述辐射臂电连接,所述馈电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耦合馈电部;以及
移相器组件,设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所述移相器组件包括移相器腔体和设于所述移相器腔体内的移相器网络,所述移相器网络中设有第二耦合馈电部;
其中,所述反射板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第一耦合馈电部穿过所述避让孔并穿入所述移相器腔体内与所述第二耦合馈电部耦合馈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耦合馈电部与所述第二耦合馈电部共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耦合馈电部的耦合端面与所述第二耦合馈电部的耦合端面之间具有耦合缝隙,所述耦合缝隙的宽度为0.2毫米至1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缝隙的形状为直线、弧线、锯齿线、波浪线或者凹凸形折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天线还包括耦合介质块,所述耦合介质块设于所述移相器腔体内,所述第一耦合馈电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馈电部与所述耦合介质块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介质快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以及分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凸筋,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耦合馈电部相配合插接,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耦合馈电部相配合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相器网络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或者,所述移相器网络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天线还包括绝缘膜,所述移相器腔体连接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所述绝缘膜垫设于所述移相器腔体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之间;或者,所述移相器腔体和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两者之一设有第一连接凸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凸台将所述移相器腔体与所述反射板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天线还包括绝缘座,所述绝缘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射板的正面上,所述馈电巴伦与所述绝缘座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馈电巴伦和所述反射板的正面两者之一设有第二连接凸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凸台将所述馈电巴伦与所述反射板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馈电片穿设于所述馈电巴伦内,所述馈电片以空气同轴线的形式传输信号;所述移相器网络的信号传输线为空气带状线。
上述基站天线,通过设置第一耦合馈电部和第二耦合馈电部,实现辐射单元与移相器网络的耦合馈电连接,这样能够免去馈电片和移相器网络的焊锡焊接以及电镀工艺,有效减少污染,绿色环保;而且辐射单元与移相器组件之间无需外接同轴电缆及焊接,能够有效简化基站天线的装配工序,装配简单,并减少因焊点带来的互调隐患,生产效率高,易于自动化生产,适合大批量生产,有利于实现未来自动化转产的目标;另外,适合无线缆天线方案,损耗低,基站天线的增益更高,更利于多频天线及高增益天线的布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基站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基站天线的左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馈电片与移相器网络耦合馈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移相器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介质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基站天线的驻波曲线图。
附图标记:
100、基站天线;1、反射板;11、避让孔;2、辐射单元;21、馈电巴伦;22、辐射臂;23、馈电片;231、第一耦合馈电部;3、移相器组件;31、移相器腔体;311、空腔;32、移相器网络;321、第二耦合馈电部;4、耦合缝隙;5、耦合介质块;51、第一卡槽;52、第二卡槽;53、凸筋;54、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 “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实现全球碳中和的目标,绿色低碳的生产制造是降低制造业碳排放的根本。基站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构成部件,其生产制造的绿色低碳化,也是不可或缺的。
基站天线主要包括辐射单元、反射板和移相器网络。传统的基站天线通常通过同轴电缆线连接,辐射单元的振子馈电片与移相器网络通常采用焊锡焊接来实现电连接;而为了方便焊接,移相器网络和辐射单元的振子馈电片均需要电镀。然而,电镀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不利于绿色低碳;同时,焊锡焊接也会产生很多废气,而且大量电缆线的缠绕不利于多频天线的布局生产,不利于无线缆方案实施,生产效率低,不利于自动化生产,并且很难实现天线最高的辐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下面结合图1至图7描述本申请的基站天线。
参阅图1至图5,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基站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基站天线的左视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馈电片与移相器网络耦合馈电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100,包括反射板1、辐射单元2以及移相器组件3;辐射单元2设于反射板1的正面上,辐射单元2包括馈电巴伦21、辐射臂22和馈电片23,馈电巴伦21设于反射板1上,辐射臂22支撑于馈电巴伦21上并与馈电巴伦21电连接;馈电片23的一端与辐射臂22电连接,馈电片2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耦合馈电部231;移相器组件3设于反射板1的背面,移相器组件3包括移相器腔体31和设于移相器腔体31内的移相器网络32,移相器网络32中设有第二耦合馈电部321;其中,反射板1上开设有避让孔11,第一耦合馈电部231穿过避让孔11并穿入移相器腔体31内与第二耦合馈电部321耦合馈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板1为金属板,用于增强基站天线100的方向性;反射板1的正面和背面是指反射板1的相背对的两个表面。反射板1的正面设有至少一个辐射单元2,例如可以是一个辐射单元2,也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辐射单元2,在此不做限制。辐射单元2用于将电流能量转化为电磁能量并辐射出去,或接收电磁能量并转化为电流能量;具体地,辐射单元2包括馈电巴伦21、由馈电巴伦21支撑的辐射臂22和用于向辐射臂22馈电的馈电片23,其中,馈电巴伦21的一端连接于反射板1上,至少两个辐射臂22支撑于馈电巴伦21远离反射板1的一端,馈电巴伦21与该至少两个辐射臂22电连接,每两个相对设置的辐射臂22组成辐射单元2的辐射结构,并对应设置馈电片23,馈电片23的一端与该两个辐射臂22电连接,以向辐射结构馈电;馈电片23的另一端朝向反射板1延伸,并设有第一耦合馈电部231。辐射臂22的数量可以是两个、四个或者八个等,在此不做限制;对应地,馈电片2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四个。
反射板1的背面对应于上述至少一个辐射单元2设有移相器组件3,移相器组件3包括移相器腔体31和设于移相器腔体31内的移相器网络32,移相器腔体31连接于反射板1上,每一个辐射单元2对应设有至少一个移相器网络32,移相器网络32是移相馈电电路网络,配置为与辐射单元2电连接并用于调节辐射单元2的相位;具体地,移相器网络32中设有第二耦合馈电部321,第二耦合馈电部321用于与第一耦合馈电部231进行耦合馈电连接,通过耦合馈电实现移相器网络32与辐射单元2电连接的功能,以将辐射单元2的能量和移相器网络32的能量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反射板1上对应辐射单元2的安装位置处开设避让孔11,方便馈电片23的第一耦合馈电部231穿过避让孔11,并进一步穿入移相器腔体31内,与移相器网络32的第二耦合馈电部321进行耦合馈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天线100,通过设置第一耦合馈电部231和第二耦合馈电部321,实现辐射单元2与移相器网络32的耦合馈电连接,这样能够免去馈电片23和移相器网络32的焊锡焊接以及电镀工艺,有效减少污染,绿色环保;而且辐射单元2与移相器组件3之间无需外接同轴电缆及焊接,能够有效简化基站天线100的装配工序,装配简单,并减少因焊点带来的互调隐患,生产效率高,易于自动化生产,适合大批量生产,有利于实现未来自动化转产的目标;另外,适合无线缆天线方案,损耗低,基站天线100的增益更高,更利于多频天线及高增益天线的布局。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天线100,可以是单频天线,也可以是多频天线,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辐射单元2包括四个辐射臂22和两个馈电片23,四个辐射臂22两两相对设置,构成两对辐射结构;每个馈电片23的一端与一对辐射臂22电连接。如图5所示,反射板1上对应于辐射单元2开设有两个避让孔11,以便于两个馈电片23的第一耦合馈电部231分别穿过。如图1和图6所示,移相器腔体31对应于辐射单元2设有两个空腔311,每个空腔311内均设置有移相器网络32,两个馈电片23的第一耦合馈电部231分别穿入两个空腔311中,并与移相器网络32的第二耦合馈电部321耦合馈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耦合馈电部231与第二耦合馈电部321共面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耦合馈电部231和第二耦合馈电部321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有利于减小第一耦合馈电部231与第二耦合馈电部321组成的耦合馈电结构的厚度,同时保证第一耦合馈电部231与第二耦合馈电部321的耦合面积,保证耦合馈电效果。示例地,第一耦合馈电部231和第二耦合馈电部321均为金属片状结构,例如铜片、铝片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耦合馈电部231的耦合端面与第二耦合馈电部321的耦合端面之间具有耦合缝隙4,耦合缝隙4的宽度为0.2毫米至1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耦合馈电部231与第二耦合馈电部321的耦合缝隙4的宽度在0.2毫米至1毫米之间,使得第一耦合馈电部231与第二耦合馈电部321构成强耦合结构,耦合馈电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耦合缝隙4的形状为直线、弧线、锯齿线、波浪线或者凹凸形折线。
在本实施例中,耦合缝隙4的形状是指耦合缝隙4在平行于第一耦合馈电部231和第二耦合馈电部321的平面上的投影的轮廓形状;耦合缝隙4的形状与第一耦合馈电部231及第二耦合馈电部321的耦合端面的耦合面积相关,示例地,耦合缝隙4为垂直于第一耦合馈电部231的延伸方向的直线时,第一耦合馈电部231与第二耦合馈电部321的耦合面积最小;设置耦合缝隙4为相对于第一耦合馈电部231的延伸方向倾斜的斜直线,可以增大耦合面积;进一步设置耦合缝隙4为弧线、锯齿线、波浪线或者凹凸形折线等,可以进一步增大耦合面积;凹凸形折线是指第一耦合馈电部231和第二耦合馈电部321两者之一的耦合端面的投影轮廓形状为凹形折线、两者之另一的耦合端面的投影轮廓形状为凸形折线,以使第一耦合馈电部231的耦合端面与第二耦合馈电部321的耦合端面构成凹凸互补的形状结构,有利于进一步增大耦合面积,结构紧凑。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的耦合面积,选择耦合缝隙4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制。使用灵活方便,满足实际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基站天线100还包括耦合介质块5,耦合介质块5设于移相器腔体31内,第一耦合馈电部231和第二耦合馈电部321与耦合介质块5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耦合介质块5是指具有一定介电常数的块状件;耦合介质块5的具体结构形状可以根据实现需要设置,在此不做限制;耦合介质块5的介电常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此也不做限制,示例地,耦合介质块5的介电常数为3.5。耦合介质块5用于固定连接第一耦合馈电部231和第二耦合馈电部321,以使第一耦合馈电部231和第二耦合馈电部321构成稳定的耦合馈电结构,保证耦合缝隙4稳定,有效提高耦合馈电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具有一定介电常数的耦合介质块5,可以对应减小由于耦合缝隙4的强耦合结构对基站天线100的驻波引入的容性的值,以达到更好的驻波值,有利于提升耦合端的电性能,可以满足更高的电性能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耦合介质块5的相背对的两侧面抵接于移相器腔体31的相对两侧内壁,有利于提高耦合馈电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耦合介质块5设有第一卡槽51、第二卡槽52以及分隔第一卡槽51与第二卡槽52的凸筋53,第一卡槽51与第一耦合馈电部231相配合插接,第二卡槽52与第二耦合馈电部321相配合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耦合介质块5通过第一卡槽51与第一耦合馈电部231可拆卸地插接,通过第二卡槽52与第二耦合馈电部321可拆卸地卡接,拆装方便简单,生产效率高,易于自动化生产;凸筋53分隔第一卡槽51与第二卡槽52,当第一耦合馈电部231和第二耦合馈电部321固定于耦合介质块5时,凸筋53填充第一耦合馈电部231与第二耦合馈电部321之间的耦合缝隙4,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耦合馈电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提升耦合端的电性能。
具体地,第一卡槽51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耦合馈电部231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第二卡槽52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耦合馈电部321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凸筋53的形状和宽度与耦合缝隙4的形状和宽度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耦合介质块5在第二卡槽52的相对两侧边缘还设有卡扣54,卡扣54用于抵接第二耦合馈电部321的表面,以将第二耦合馈电部321卡接限位于第二卡槽5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耦合介质块5为一体成型结构件,结构强度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移相器网络32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反射板1的背面。如此,移相器网络32的第二耦合馈电部321垂直于反射板1,方便于馈电片23的第一耦合馈电部231垂直于穿过反射板1后插入移相器腔体31内,以使第一耦合馈电部231与第二耦合馈电部321耦合馈电连接,装配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基站天线100的装配过程为:先将耦合介质块5装配到移相器网络32的第二耦合馈电部321上,然后将带有耦合介质块5的移相器网络32整体装配至移相器腔体31内部,移相器腔体31内部的耦合介质块5的位置对应反射板1上的避让孔11,之后将移相器腔体31装配到反射板1的背面上;将辐射单元2的馈电片23安装到辐射臂22上并焊接,之后将辐射单元2装配到反射板1的正面上,且馈电片23的第一耦合馈电部231穿过反射板1上的避让孔11后对准耦合介质块5的第一卡槽51插装。如此,完成整个基站天线100的初步装配工作。
在另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移相器网络32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反射板1的背面。如此,有利于减小基站天线100的高度和体积,减少占用空间,满足使用需求。
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选择移相器网络32和移相器腔体31的形状,使用灵活方便,满足实际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天线100还包括绝缘膜(未示出),移相器腔体31连接于反射板1的背面,绝缘膜垫设于移相器腔体31与反射板1的背面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移相器腔体31与反射板1可以采用耦合连接的形式,移相器腔体31与反射板1之间间隔设置;并且移相器腔体31与反射板1之使用绝缘膜进行隔绝,有效减小互调风险,保证整机的互调。示例地,绝缘膜的厚度可以为0.2毫米。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移相器腔体31和反射板1的背面两者之一设有第一连接凸台(未示出),紧固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凸台将移相器腔体31与反射板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移相器腔体31与反射板1可以采用紧固件直接固定连接,例如紧固件可以为螺钉,移相器腔体31通过螺钉固定在反射板1上;同时,在移相器腔体31或者反射板1上的紧固件固定部位设置第一连接凸台,示例地,第一连接凸台可以为冲压凸台;使用紧固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凸台将移相器腔体31与反射板1固定连接;如此设置,第一连接凸台可以减小移相器腔体31与反射板1的接触面积,减小互调风险,保证整机的互调,减少因接触不良导致的互调问题。
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选择移相器腔体31与反射板1的连接形式,使用灵活方便,满足实际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天线100还包括绝缘座(未示出),绝缘座固定连接于反射板1的正面上,馈电巴伦21与绝缘座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馈电巴伦21与反射板1可以采用耦合连接形式,馈电巴伦21与反射板1之前间隔设置;并且馈电巴伦21与反射板1之间绝缘座进行隔绝,有效减小互调风险,保证整机的互调。示例地,馈电巴伦21与反射板1的间距可以为0.2毫米。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馈电巴伦21和反射板1的正面两者之一设有第二连接凸台(未示出),紧固件穿设于第二连接凸台将馈电巴伦21与反射板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馈电巴伦21与反射板1可以采用紧固件直接固定连接,例如紧固件可以为螺钉,馈电巴伦21通过螺钉固定在反射板1上;同时,在馈电巴伦21或者反射板1上的紧固件固定部位设置第二连接凸台,示例地,第二连接凸台可以为冲压凸台;使用紧固件穿设于第二连接凸台将馈电巴伦21与反射板1固定连接;如此设置,第二连接凸台可以减小馈电巴伦21与反射板1的接触面积,减小互调风险,保证整机的互调,减少因接触不良导致的互调问题。
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选择馈电巴伦21与反射板1的连接形式,使用灵活方便,满足实际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在一些实施例中,馈电片23穿设于馈电巴伦21内,馈电片23以空气同轴线的形式传输信号;移相器网络32的信号传输线为空气带状线。
在本实施例中,馈电巴伦21内部设有导体管道,以方便馈电片23穿设于馈电巴伦21的导体管道内,馈电片23以空气同轴的形式传输信号;示例地,导体管道为压铸的馈电巴伦21的导体管。辐射单元2的电信号通过耦合馈电方式传输到移相器网络32后,移相器网络32以空气带状线的形式进行信号传输。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基站天线100的驻波曲线图。其中,曲线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GHz),纵坐标为驻波值;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基站天线100的驻波值均小于1.5,驻波值更好,可以满足更高的电性能指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天线包括:
反射板;
辐射单元,设于所述反射板的正面上,所述辐射单元包括馈电巴伦、辐射臂和馈电片,所述馈电巴伦设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辐射臂支撑于所述馈电巴伦上并与所述馈电巴伦电连接;所述馈电片的一端与所述辐射臂电连接,所述馈电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耦合馈电部;以及
移相器组件,设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所述移相器组件包括移相器腔体和设于所述移相器腔体内的移相器网络,所述移相器网络中设有第二耦合馈电部;
其中,所述反射板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第一耦合馈电部穿过所述避让孔并穿入所述移相器腔体内与所述第二耦合馈电部耦合馈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馈电部与所述第二耦合馈电部共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馈电部的耦合端面与所述第二耦合馈电部的耦合端面之间具有耦合缝隙,所述耦合缝隙的宽度为0.2毫米至1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缝隙的形状为直线、弧线、锯齿线、波浪线或者凹凸形折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天线还包括耦合介质块,所述耦合介质块设于所述移相器腔体内,所述第一耦合馈电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馈电部与所述耦合介质块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介质快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以及分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凸筋,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耦合馈电部相配合插接,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耦合馈电部相配合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网络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
或者,所述移相器网络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天线还包括绝缘膜,所述移相器腔体连接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所述绝缘膜垫设于所述移相器腔体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之间;
或者,所述移相器腔体和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两者之一设有第一连接凸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凸台将所述移相器腔体与所述反射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天线还包括绝缘座,所述绝缘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射板的正面上,所述馈电巴伦与所述绝缘座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馈电巴伦和所述反射板的正面两者之一设有第二连接凸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凸台将所述馈电巴伦与所述反射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片穿设于所述馈电巴伦内,所述馈电片以空气同轴线的形式传输信号;所述移相器网络的信号传输线为空气带状线。
CN202410037602.8A 2024-01-10 2024-01-10 基站天线 Pending CN1177911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37602.8A CN117791136A (zh) 2024-01-10 2024-01-10 基站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37602.8A CN117791136A (zh) 2024-01-10 2024-01-10 基站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1136A true CN117791136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98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37602.8A Pending CN117791136A (zh) 2024-01-10 2024-01-10 基站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911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5219A (zh) 一种5g超宽频双极化耦合辐射单元及天线
WO2022001068A1 (zh) 小型化天线
CN111129750B (zh) 5g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EP4340124A1 (en) Radiation unit and base station antenna
CN216671913U (zh) 一种天线模块和天线
CN114256577B (zh) 集成式天线单元与基站天线
CN113871853A (zh) 天线及辐射单元
CN210957003U (zh) 5g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CN210984959U (zh) 用于天线的馈电巴伦和天线
CN117791136A (zh) 基站天线
CN114678668B (zh) 天线装置与移相器
US11145972B2 (en) Antenna oscillator and antenna
CN212162083U (zh) 小型化天线
CN215184536U (zh) 一种双极化缝隙单元及天线
CN115863986B (zh) 辐射单元、移相器以及天线装置
CN110323551B (zh) 一种贴片辐射单元
CN221176627U (zh) 耦合器
CN219436117U (zh) 一种定向耦合器
CN110970708B (zh) 天线系统及其天线结构
CN114899590B (zh) 辐射装置、天线以及通信设备
CN219203494U (zh) 一种采用共面波导馈电的高隔离度四元uwb-mimo天线
CN212751134U (zh) 双极化振子及天线
CN110931951A (zh) 一种压铸辐射装置及基站阵列天线
CN219246934U (zh) 天线装置和天线振子
CN220873844U (zh) 一种小体积低成本宽频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