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77808B - 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77808B
CN117777808B CN202410205413.7A CN202410205413A CN117777808B CN 117777808 B CN117777808 B CN 117777808B CN 202410205413 A CN202410205413 A CN 202410205413A CN 117777808 B CN117777808 B CN 1177778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paraffin
aluminum
infrared stealth
stealth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054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77808A (zh
Inventor
杜兰舟
杜怀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Tianzhongxi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Tianzhongxi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Tianzhongxi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Tianzhongxi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054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77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77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7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77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7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隐身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和树脂分散到溶剂中,然后涂布到基体上,再置于水中浸泡30‑120min,最后烘干,制得红外隐身材料。本发明通过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和树脂等原料来制备红外隐身材料,制得的隐身材料红外发射率低,具有耐高温功能,能够有效减少其被红外探测器探测到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隐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随机出现了许多探测目标的手段,为了避免目标被发现甚至被摧毁,衍生出了隐身技术。隐身技术是为了躲避探测设备被发现来提高生存能力以及突防能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隐身技术主要包括可见光隐身、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和激光隐身等。其中,红外隐身占据主导地位。
红外隐身技术是指通过减弱被测物质的红外辐射强度,使其强度低于红外探测器的测试范围,或者通过改变红外线频率值使其躲避红外探测器,从而不被检测的一项技术。红外隐身技术主要包括热结构设计、对发热部件降温及表面涂覆红外隐身材料等方式。其中,在目标表面涂覆红外隐身材料是最直接高效的方式,能够弱化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信号,降低目标被发现和识别的概率,提高其生存能力。因此,红外隐身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而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由目标表面的温度和目标表面的发射率决定,但现有的红外隐身材料能够同时满足耐高温和低发射率性能的很少,因此,研制一种同时具备低发射率且耐高温的红外隐身材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红外隐身材料无法同时具备低发射率和耐高温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和树脂分散到溶剂中,然后涂布到基体上,再置于水中浸泡30-120min,最后烘干,制得红外隐身材料;
其中,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石墨烯分散液、碳纳米管和偶联剂混合,室温下搅拌反应20-40min,制得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
(2)制备石蜡溶液,然后将泡沫铝置于石蜡溶液中浸泡30-60min,最后烘干,制得石蜡-泡沫铝复合物;
(3)将石蜡-泡沫铝复合物浸泡在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中,浸泡20-40min,然后在保护气氛中,于300-400℃烧结3-6h,再经研磨过筛,制得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和树脂分散到溶剂中,然后涂布到基体上,再置于水中浸泡,烘干,制得红外隐身材料,该隐身材料红外发射率低,具有耐高温功能,能够有效减少其被红外探测器探测到的可能性。
本发明中使用的泡沫铝是一种由许多相互连接的气泡组成的多孔材料。正由于这种结构,使得泡沫铝具有灰色色调和粗糙的表面形态,从而降低了其红外辐射的发射能力。本发明中将泡沫铝替代铝作为隐身材料的原料之一,其不仅具有轻质特性,还具有低发射率特性。但泡沫铝的表面是粗糙的,并且由于其多孔的结构,会使电磁波在其表面发生多次反射,导致电磁波反射率较高,由于泡沫铝的多孔结构,在为了实现较高的隐身效果时,就需要较厚的泡沫铝层,这就增加了材料的重量和体积。本发明中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经过偶联剂交联后,形成一种三维网络结构,该三维网络结构包覆泡沫铝后,可以阻挡泡沫铝表面的粗糙度,降低电磁波反射率,同时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具有较低的电磁波反射率,更进一步地降低了材料的电磁波反射率,达到减弱红外光信号反射的效果。此外,当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包覆泡沫铝后,泡沫铝表面就不存在多孔结构,这样不需要再多增加泡沫铝材料基础上就能实现较高的隐身效果。再者,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结合还能形成更大的表面积,从而更好的吸收红外光,可以为材料提供更好的吸收效率,进而提高材料的隐身效果。而当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包覆泡沫铝之前,还进行了将石蜡填充到泡沫铝的孔洞中的操作。
泡沫铝具有很多孔洞,当将石蜡浸渍到泡沫铝的孔洞内,石墨和泡沫铝能够相互协同,更有效地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石蜡是一种相变材料,具有固态和液体之间的相变特性。当温度超过石蜡熔点时,石蜡从固态转变为液体,吸收大量热量。这种相变过程具有良好的隐身效果,使得红外辐射能够被石蜡吸收和分散,从而难以被红外探测设备探测到。并且当红外辐射作用于材料时,石蜡可吸收该能量并使波长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的热辐射被吸收,从而减弱材料的热辐射反射,实现对红外光的良好吸收。
将石蜡-泡沫铝复合物在三维网络结构的分散液中充分浸泡,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会在泡沫铝表面发生吸附和覆盖,最终通过烧结,制得石墨烯-碳纳米管包覆的石蜡-泡沫铝即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该复合物中,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具有较低的电磁波反射率,当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结合后,再与泡沫铝结合,更能降低泡沫铝的电磁波反射率,达到减弱红外光信号反射的效果。此外,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这两者和石蜡共同来协调红外隐身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再结合泡沫铝本身具有绝热性能,可以有效地阻止热能的传导和热辐射,使得最终材料能够在红外隐身方面发挥作用,减少红外辐射信号的泄露,达到更好的隐身效果。
进一步,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树脂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10:10-15:30-50。
进一步,树脂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溶剂为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三氯甲烷或四氯甲烷。
进一步,本发明中使用的石墨烯的比表面积为600-800m2/g,其纳米片层数为2-5层;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50-60m2/g,其粒径为60-80nm。
进一步,步骤(1)中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1-5mg/mL。
进一步,步骤(1)中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3:1-5。
进一步,步骤(1)中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优选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ES)、3-甲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3-甲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或3-甲氧基丙基三氯硅烷(MPS);偶联剂的加入量为石墨烯质量的0.5-1%。
进一步,将石蜡融化,加入正己烷中进行超声溶解,制得5-10g/mL的石蜡溶液。
进一步,泡沫铝和石蜡的质量比为1:0.1-0.6。
进一步,泡沫铝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2-0.06。
进一步,泡沫铝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干燥的甘蔗渣加入苯和无水乙醇按体积比为1-3:1混合的混合液中,于55-65℃条件下处理4-6h,然后经洗涤,干燥,制得干燥物一,
(2)将干燥物一加入pH为2-3的酸溶液中,然后于85-95℃条件下处理40-60min,经洗涤,干燥,制得干燥物二;
(3)将干燥物二与甲苯按质量比为1:2-4混合,并于55-65℃条件下处理3-6h,经抽滤,干燥,制得干燥物三;
(4)将干燥物三加入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中,于75-85℃条件下处理2-4h,抽滤,制得抽滤物;
(5)将抽滤物在350-550℃条件下预热10-15min,然后将熔融铝液在0.2-0.5MPa条件下,自上而下浇筑至预热后的抽滤物表面,待其静置流延10-15min后,停止加热加压,静置冷却至室温,制得泡沫铝。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将甘蔗渣加入苯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混合溶液会与甘蔗中的蜡质等物质相互作用,使蜡质等物质溶解在溶剂中,在特定温度处理条件下,有助于蜡质的溶解,通过洗涤,干燥,去除甘蔗渣中的蜡质物质。
将去除掉蜡质物质的甘蔗渣加入酸溶液中,使得甘蔗渣中的果胶分子发生酸解反应,在特定温度下处理,能够有效去除甘蔗渣中的果胶类物质。
将去除掉果胶类物质的甘蔗渣与甲苯混合后,甲苯能将甘蔗渣中的可溶性成分溶解处理,在加热条件下,甲苯能够促进溶质的扩散,使甘蔗渣中的蛋白质等可溶性组分从纤维中解离出来,然后进行干燥,甲苯会以蒸发方式从溶液中挥发,得到甘蔗渣纤维。将甘蔗渣纤维加入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中,甘蔗渣纤维与次氯酸反应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减少纤维素的聚合程度,并使纤维素分子链断裂,导致纤维素的部分溶解。而冰醋酸使得反应将甘蔗纤维浸泡于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混合溶液中,在加热条件下,能够进一步降低纤维素的分子量,并提高其活性,使纤维素分子链更易于水解,得到半水解的甘蔗渣。
将半水解甘蔗渣在特定温度下进行预热处理后,可以去除纤维素内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纤维中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被蒸发和分解出来,使纤维变得干燥、稳定,即降低了纤维的挥发性和提高其热稳定性。向预热处理后的甘蔗渣表面浇筑熔融的铝液,铝液温度高于甘蔗渣表面的温度,使得铝液在接触到甘蔗渣时,将热量转移给甘蔗渣,甘蔗渣表面的纤维素在高温下与铝液发生热解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在材料内扩散和聚集,形成气泡,最终使材料形成泡沫结构。当停止加压并撤去加热后,铝液静置在甘蔗渣上,利用重力和表面张力等作用,使铝液在甘蔗渣的纤维上均匀流延,随着时间的推移,铝液逐渐凝固和固化,形成泡沫铝的固体结构。
进一步,步骤(1)中干燥的甘蔗渣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甘蔗渣进行清洗去杂,将清洗后的甘蔗渣于50-60℃条件下干燥20-40min,制得干燥的甘蔗渣。
进一步,步骤(2)中酸溶液为硝酸溶液或盐酸溶液。
进一步,步骤(4)中干燥物三与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20-30;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3mol/L,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5-10:1。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原料来制备红外隐身材料,制得的隐身材料红外发射率低,具有耐高温功能,能够有效减少其被红外探测器探测到的可能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分散到四氢呋喃中,然后涂布到基体上,再置于水中浸泡60min,最后烘干,制得红外隐身材料;
其中,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和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5:7:3:30;基体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石墨烯分散液、碳纳米管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ES)混合,室温下搅拌反应20min,制得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其中,石墨烯的比表面积为600-800m2/g,其纳米片层数为2-5层;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50-60m2/g,其粒径为60-80nm;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1mg/mL;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为石墨烯质量的0.5%;
(2)将石蜡熔化,加入正己烷中进行超声溶解,制得5g/mL的石蜡溶液,然后将泡沫铝置于石蜡溶液中浸泡30min,然后烘干,制得石蜡-泡沫铝复合物;其中,泡沫铝和石蜡的质量比为1:0.1;
(3)将石蜡-泡沫铝复合物浸泡在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中,浸泡20min,然后在氮气气氛中,于300℃烧结6h,研磨过筛后制得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其中,泡沫铝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2。
泡沫铝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干燥的甘蔗渣加入苯和无水乙醇按体积比为1:1混合的混合液中,于55℃条件下处理6h,然后经洗涤,干燥,制得干燥物一,
(2)将干燥物一加入pH为2的硝酸溶液中,然后于85℃条件下处理60min,经洗涤,干燥,制得干燥物二;
(3)将干燥物二与甲苯按质量比为1:2混合,并于55℃条件下处理6h,经抽滤,干燥,制得干燥物三;
(4)将干燥物三加入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中,于75℃条件下处理4h,抽滤,制得抽滤物;其中,干燥物三与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20;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mol/L,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5:1。
(5)将抽滤物在350℃条件下预热15min,然后将熔融铝液在0.5MPa条件下,自上而下浇筑至预热后的抽滤物表面,待其静置流延10min后,停止加热加压,静置冷却至室温,制得泡沫铝。
实施例2:
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聚氨酯分散到二甲苯中,然后涂布到基体上,再置于水中浸泡100min,最后烘干,制得红外隐身材料;
其中,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聚氨酯和二甲苯的质量比为10:15:50;基体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石墨烯分散液、碳纳米管和3-甲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混合,室温下搅拌反应30min,制得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其中,石墨烯的比表面积为600-800m2/g,其纳米片层数为2-5层;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50-60m2/g,其粒径为60-80nm;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5mg/mL;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5;3-甲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为石墨烯质量的1%;
(2)将石蜡熔化,加入正己烷中进行超声溶解,制得10g/mL的石蜡溶液,然后将泡沫铝置于石蜡溶液中浸泡60min,然后烘干,制得石蜡-泡沫铝复合物;其中,泡沫铝和石蜡的质量比为1:0.6;
(3)将石蜡-泡沫铝复合物浸泡在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中,浸泡40min,然后在氮气气氛中,于400℃烧结3h,研磨过筛后制得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其中,泡沫铝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6。
泡沫铝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干燥的甘蔗渣加入苯和无水乙醇按体积比为3:1混合的混合液中,于65℃条件下处理4h,然后经洗涤,干燥,制得干燥物一,
(2)将干燥物一加入pH为2的盐酸溶液中,然后于95℃条件下处理40min,经洗涤,干燥,制得干燥物二;
(3)将干燥物二与甲苯按质量比为1:4混合,并于65℃条件下处理3h,经抽滤,干燥,制得干燥物三;
(4)将干燥物三加入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中,于85℃条件下处理2h,抽滤,制得抽滤物;其中,干燥物三与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30;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为3mol/L,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0:1。
(5)将抽滤物在550℃条件下预热10min,然后将熔融铝液在0.2MPa条件下,自上而下浇筑至预热后的抽滤物表面,待其静置流延15min后,停止加热加压,静置冷却至室温,制得泡沫铝。
实施例3:
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分散到四氢呋喃中,然后涂布到基体上,再置于水中浸泡60min,最后烘干,制得红外隐身材料;
其中,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和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8:6.5:3.5:40;基体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石墨烯分散液、碳纳米管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ES)混合,室温下搅拌反应30min,制得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其中,石墨烯的比表面积为600-800m2/g,其纳米片层数为2-5层;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50-60m2/g,其粒径为60-80nm;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5mg/mL;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3;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为石墨烯质量的0.6%;
(2)将石蜡熔化,加入正己烷中进行超声溶解,制得8g/mL的石蜡溶液,然后将泡沫铝置于石蜡溶液中浸泡40min,然后烘干,制得石蜡-泡沫铝复合物;其中,泡沫铝和石蜡的质量比为1:0.5;
(3)将石蜡-泡沫铝复合物浸泡在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中,浸泡30min,然后在氮气气氛中,于350℃烧结5h,研磨过筛后制得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其中,泡沫铝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4。
泡沫铝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干燥的甘蔗渣加入苯和无水乙醇按体积比为3:1混合的混合液中,于60℃条件下处理5h,然后经洗涤,干燥,制得干燥物一,
(2)将干燥物一加入pH为2的硝酸溶液中,然后于90℃条件下处理50min,经洗涤,干燥,制得干燥物二;
(3)将干燥物二与甲苯按质量比为1:3混合,并于60℃条件下处理5h,经抽滤,干燥,制得干燥物三;
(4)将干燥物三加入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中,于80℃条件下处理3h,抽滤,制得抽滤物;其中,干燥物三与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25;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mol/L,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7:1。
(5)将抽滤物在400℃条件下预热12min,然后将熔融铝液在0.5MPa条件下,自上而下浇筑至预热后的抽滤物表面,待其静置流延10min后,停止加热加压,静置冷却至室温,制得泡沫铝。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将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中的碳纳米管去掉,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将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中的石蜡去掉,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将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中的石蜡和碳纳米管均去掉,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将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替换为上海银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的三维通孔透光泡沫铝产品,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1-3所制得的红外隐身材料性能接近,现以实施例3为例,做以下性能检测:
采用红外热像仪(FLIR t1050sc,测量范围为7.5-14μm)对高温(600℃、700℃、800℃)条件下样品的发射率进行测量。此外,还对样品的抗冲击性、硬度和附着强度进行了测定,抗冲击性的检测标准参考GB/T 1732-1993,硬度的检测标准参考GB/T 6739-2006,附着强度的检测标准参考GB/T 1720-1979,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各红外隐身材料的性能测定结果
由表1可知,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以及泡沫铝的协同作用可以对材料的抗冲击性、附着强度存在影响,而石蜡的存在,对材料的耐高温性能有影响,当石蜡和碳纳米管均去掉后,会显著影响材料在高温下的红外发射率。只有当石墨烯、碳纳米管、石蜡和特定的泡沫铝复合后制得的隐身材料才同时具备低的发射率和耐高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红外隐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和树脂分散到溶剂中,然后涂布到基体上,再置于水中浸泡30-120min,最后烘干,制得红外隐身材料;
其中,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石墨烯分散液、碳纳米管和偶联剂混合,室温下搅拌反应20-40min,制得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
(2)制备石蜡溶液,然后将泡沫铝置于石蜡溶液中浸泡30-60min,最后烘干,制得石蜡-泡沫铝复合物;
(3)将石蜡-泡沫铝复合物浸泡在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中,浸泡20-40min,然后在保护气氛中,于300-400℃烧结3-6h,再经研磨过筛,制得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
泡沫铝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干燥的甘蔗渣加入苯和无水乙醇按体积比为1-3:1混合的混合溶液中,于55-65℃条件下处理4-6h,然后经洗涤,干燥,制得干燥物一,
2)将干燥物一加入pH为2-3的酸溶液中,然后于85-95℃条件下处理40-60min,经洗涤,干燥,制得干燥物二;
3)将干燥物二与甲苯按质量比为1:2-4混合,并于55-65℃条件下处理3-6h,经抽滤,干燥,制得干燥物三;
4)将干燥物三加入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中,于75-85℃条件下处理2-4h,抽滤,制得抽滤物;
5)将抽滤物在350-550℃条件下预热10-15min,然后将熔融铝液在0.2-0.5MPa条件下,自上而下浇筑至预热后的抽滤物表面,待其静置流延10-15min后,停止加热加压,静置冷却至室温,制得泡沫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石蜡-泡沫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树脂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10:10-15:3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隐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树脂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为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三氯甲烷或四氯甲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1-5mg/mL;步骤(1)中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3: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甲氧基丙基三氯硅烷;偶联剂的加入量为石墨烯质量的0.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石蜡融化,加入正己烷中进行超声溶解,制得5-10g/mL的石蜡溶液;泡沫铝和石蜡的质量比为1:0.1-0.6;泡沫铝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2-0.0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干燥的甘蔗渣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甘蔗渣进行清洗去杂,将清洗后的甘蔗渣于50-60℃条件下干燥20-40min,制得干燥的甘蔗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酸溶液为硝酸溶液或盐酸溶液;步骤4)中干燥物三与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20-30;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3mol/L,冰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5-10:1。
9.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CN202410205413.7A 2024-02-26 2024-02-26 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7777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05413.7A CN117777808B (zh) 2024-02-26 2024-02-26 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05413.7A CN117777808B (zh) 2024-02-26 2024-02-26 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7808A CN117777808A (zh) 2024-03-29
CN117777808B true CN117777808B (zh) 2024-04-30

Family

ID=90391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05413.7A Active CN117777808B (zh) 2024-02-26 2024-02-26 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7780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7522A (zh) * 2016-10-21 2017-03-15 中南大学 一种泡沫金刚石增强石蜡相变储能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219755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以泡沫铝为基体的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蓄热包
CN109664566A (zh) * 2018-11-20 2019-04-23 浙江中科恒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宽频带多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9312498U (zh) * 2019-02-14 2019-08-2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 一种复合大盘径外伞型玻璃绝缘子
CN111117105A (zh) * 2019-12-23 2020-05-08 青岛泰合洋房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pvc共挤外墙挂板及其制备方法
KR20200102049A (ko) * 2019-02-20 2020-08-31 전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방열성이 증진된 탄소 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상변이 복합재의 제조방법
CN113415800A (zh) * 2021-06-23 2021-09-21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碳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583096A (zh) * 2023-07-14 2023-08-11 四川天中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封闭射频综合测试设备
CN117431082A (zh) * 2023-12-11 2024-01-23 成都万潜科延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质热解产生的焦油的催化碳化方法、碳材料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7522A (zh) * 2016-10-21 2017-03-15 中南大学 一种泡沫金刚石增强石蜡相变储能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219755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以泡沫铝为基体的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蓄热包
CN109664566A (zh) * 2018-11-20 2019-04-23 浙江中科恒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宽频带多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9312498U (zh) * 2019-02-14 2019-08-2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 一种复合大盘径外伞型玻璃绝缘子
KR20200102049A (ko) * 2019-02-20 2020-08-31 전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방열성이 증진된 탄소 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상변이 복합재의 제조방법
CN111117105A (zh) * 2019-12-23 2020-05-08 青岛泰合洋房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pvc共挤外墙挂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5800A (zh) * 2021-06-23 2021-09-21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碳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583096A (zh) * 2023-07-14 2023-08-11 四川天中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封闭射频综合测试设备
CN117431082A (zh) * 2023-12-11 2024-01-23 成都万潜科延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质热解产生的焦油的催化碳化方法、碳材料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anoparticle enhanced paraffin and tailing ceramic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Li Runfeng;et al.;《Sustainable Energy& Fuels》;20200901;第4卷(第9期);4547-4557 *
电磁防护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邓志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20210215;B016-22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7808A (zh) 2024-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2851B (zh) 一种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杂化薄膜及应用
CN108484963B (zh) 一种常压干燥法制备酚醛气凝胶的方法及制得的酚醛气凝胶
JP2008231258A (ja) セルロースエアロゲ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752637A (zh) 一种zif-8封装六氯环三磷腈阻燃剂、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及阻燃环氧树脂
CN111636239B (zh) 一种聚酰亚胺沉析纤维电磁屏蔽纸的制备方法
CN112321861B (zh) 一种磷酸化纤维素纳米纤维/黑磷量子点复合阻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267319A1 (zh) 一种利用木质素基改性药液提高速生木材尺寸稳定性的方法
CN117777808B (zh) 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60807A1 (zh) 一种高强阻燃MXene/磷酸化纤维素纤丝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5239A (zh) 一种静电纺聚酰亚胺/MXene电磁屏蔽膜的制备方法
CN111925697A (zh) 一种石墨烯/水溶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9301B (zh) 环保型温拌沥青混合料
Yang et al. In Situ Polymerization and Flame Retardant Mechanism of Bio‐Bas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Macromolecular Flame Retardant in Plywood
CN116988302B (zh) 一种闪蒸片材的阻燃处理工艺
CN108424538B (zh) 一种纤维素/纳米凹凸棒土复合阻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12877034B (zh) 一种环保型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4411A (zh) 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5572183B (zh) 一种高强度耐高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37435B (zh) 一种高导热碳氢树脂基半固化片及其制备的高频覆铜板
CN110616043A (zh) 一种船舶锚链用的沥青漆及其制备方法
Kimura et al. Encapsulation of aluminum flakes by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in a nonaqueous system with reactive surfactants
WO2023115695A1 (zh) 一种吸波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777559B (zh) 一种具有催化性能和sers性能的聚酰亚胺复合纸及其制备
CN102558470B (zh) 一种双酚a型酚醛树脂球形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12266699A (zh) 一种木质素磺酸/聚苯胺/聚(3,4-乙烯二氧噻吩)复合抗静电涂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