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76346A - 一种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76346A
CN117776346A CN202410220327.3A CN202410220327A CN117776346A CN 117776346 A CN117776346 A CN 117776346A CN 202410220327 A CN202410220327 A CN 202410220327A CN 117776346 A CN117776346 A CN 117776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rich water
preset
electrolysis device
var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203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76346B (zh
Inventor
马南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aa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a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aa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a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203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76346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41022032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77763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76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6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76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6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富氢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解质溶液和纯净水分别导入至电解装置的阳极室和阴极室;通过对所述电解装置进行标准时长的通电以在所述阴极室生成富氢水;获取若干次历史制备过程生成的富氢水的氢气分子浓度;基于所述富氢水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确定;控制振动传感器对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进行确定后的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进行检测;基于所述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对电解装置中的压力泵的抽取压力进行确定;基于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对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重新确定。本发明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富氢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富氢水是指富含氢气分子(H2)的水,作为一种强力的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能够减轻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提供细胞保护、减少氧化应激、改善细胞能量产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特性可能有助于保护眼睛的细胞免受损害,富氢水的抗氧化性质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对于预防或辅助治疗一些细胞受损相关的疾病可能具有潜力。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408122B公开了一种高氧富氢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1)分别在贮液罐溶氧室和贮液罐溶氢室内注入洁净的水,并分别冷却至10℃~0.01℃;2)将氧气以5~10Mpa的电压,100~600L/分钟的流量,输入至氧气分散器,氧气经氧气分散器中的微孔进入贮液罐溶氧室的水中,其中部分氧气溶解,部分氧气上浮被不同高度层次的折气板阻挡以增加溶解时间,最终未溶部分由贮液罐溶氧室的氧气出口排出室外;维持贮液罐内氧气电压为2~3个大气压,待溶解氧测定仪显示溶解氧含量达20.0mg/L~70.0mg/L之间备用;3)将氢气以5Mpa~10Mpa的电压,20L/分钟~100L/分钟的流量,输入至氢气分散器,氢气经氢气分散器中的微孔进入贮液罐溶氢室的水中,其中部分氢气通过微泡溶解在水中,部分氢气上浮被不同高度层次的折板阻挡以增加溶解时间,最终未溶部分由贮液罐溶氢室的氢气出口排出室外;维持贮液罐内氢气电压为1.5~2个大气压,待溶解氢测定仪显示溶解氢含量在1.0mg/L~10.0mg/L之间备用。由此可见,所述高氧富氢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存在由于电极发生材料老化造成接触不良导致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降低和异物吸附在电极表面引起电流传递受阻导致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变慢从而造成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极发生材料老化造成接触不良导致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降低和异物吸附在电极表面引起电流传递受阻导致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变慢从而造成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解质溶液和纯净水分别导入至电解装置的阳极室和阴极室;通过对所述电解装置进行标准时长的通电以在所述阴极室生成富氢水;获取若干次历史制备过程生成的富氢水的氢气分子浓度;基于所述富氢水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确定,或,基于所述富氢水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和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对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进行确定;控制振动传感器对按照所述对应流速进行电解过程的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进行检测;基于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和所述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对电解装置中的压力泵的抽取压力进行确定;基于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初次确定后的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对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重新确定。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若干次历史制备过程生成的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对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进行计算;
将所述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分别与预设第一方差和预设第二方差进行对比;
若所述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大于所述预设第二方差,则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通过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与预设第二方差的差值确定。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方差且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方差,则对若干制备周期的富氢水的制备时长进行检测,并对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进行计算;
将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分别与预设第一时长和预设第二时长进行对比;
若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时长且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时长,则对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进行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Z为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Xa为第a个制备周期的相同液位高度的富氢水的制备时长,n为制备周期的数量,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通过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与预设第一时长的差值确定。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压力泵的抽取压力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大于所述预设第二时长,则对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的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进行获取;
将所述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与预设强度进行对比;
若所述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强度,则对压力泵的抽取压力进行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泵的抽取压力通过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与预设强度的差值确定。
进一步地,重新确定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步骤包括:
对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进行获取;
将所述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与预设波动幅度进行对比;
若所述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大于预设波动幅度,则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重新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通过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与预设波动幅度的差值重新确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根据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调节不精准导致电极发生材料老化造成接触不良从而造成富氢水的制备精准性下降的影响,通过根据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对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对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的调节不精准导致异物吸附在电极表面引起电流传递受阻造成富氢水的制备稳定性下降的影响,通过根据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对压力泵的抽取压力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对压力泵的抽取压力的调节不精准导致压力泵与电解装置的连接处发生松动增加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造成富氢水的制备精准性下降的影响,通过根据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二次调节,降低了由于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二次调节不精准导致产生的气泡过多从而导致气液分离造成富氢水的制备稳定性下降的影响,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与预设第二方差的差值,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电极发生材料老化造成接触不良从而导致富氢水的制备精准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与预设第一时长的差值,对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异物吸附在电极表面引起电流传递受阻导致富氢水的制备稳定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与预设强度的差值,对压力泵的抽取压力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压力泵与电解装置的连接处发生松动增加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导致富氢水的制备精准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与预设波动幅度的差值,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二次调节,降低了由于产生的气泡过多从而导致气液分离造成富氢水的制备稳定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的确定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的确定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其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的整体流程图、整体结构示意图、确定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具体流程图以及确定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的具体流程图。本发明一种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解质溶液和纯净水分别导入至电解装置的阳极室3和阴极室9;
通过对所述电解装置进行标准时长的通电以在所述阴极室9生成富氢水;
获取若干次历史制备过程生成的富氢水的氢气分子浓度;
基于所述富氢水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确定,或,基于所述富氢水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和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对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进行确定;
控制振动传感器5对按照所述对应流速进行电解过程的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进行检测;
基于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和所述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对电解装置中的压力泵14的抽取压力进行确定;
基于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初次确定后的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对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重新确定。
具体而言,所述电解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
阳极室3,用以存放电解质溶液;
阴极室9,其与所述阳极室3相连,用以存放纯净水;
阳极1,其设置在所述阳极室3内部,用以对电解质溶液进行氧化反应;
阴极8,其设置在所述阴极室9内部,用以对电解质溶液进行还原反应;
阳极室入口4,其设置在所述阳极室3上方,用以注入电解质溶液;
阳极室出口2,其设置在所述阴极室9下方,用以输出电解反应完成后的电解质溶液;
阴极室入口7,其设置在所述阴极室9上方,用以注入纯净水;
阴极室出口10,其设置在所述阴极室9下方,用以输出制备完成的富氢水;
收集仓12,其设置所述阴极室出口10的下方,用以收集所述富氢水;
离子交换膜13,其与所述阳极室3相连,用以分隔阴极8和阳极1,实现离子的选择性传输;
振动传感器5,其与所述阳极室3相连,用以检测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
超声波传感器6,其设置在电解质溶液的上方,用以检测液面的波动幅度;
气相色谱仪11,其与所述收集仓12相连,用以检测富氢水中氢气分子的浓度;
压力泵14,其设置在所述阳极室3内部,用以调节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
具体而言,所述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为若干次历史制备过程中制备生成的相同重量的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对于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的计算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技术手段,因此对于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的计算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所述富氢水的成分包括氢气分子和水,氢气含量大于等于5.0ppm,标准通电时长为1-3小时。
具体而言,所述电解质溶液为溶于水的无机钾盐溶液。
具体而言,所述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通过与收集仓12相连的气相色谱仪11进行检测得到。
具体而言,所述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Z为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X2为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最大高度,X1为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最小高度。
具体而言,所述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通过设置在电解质溶液的上方的超声波传感器6进行检测得到。
具体而言,通过改变压力泵14的电机转速以实现对于压力泵14的抽取压力的调节。
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根据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调节不精准导致电极发生材料老化造成接触不良从而造成富氢水的制备精准性下降的影响,通过根据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对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对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的调节不精准导致异物吸附在电极表面引起电流传递受阻造成富氢水的制备稳定性下降的影响,通过根据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对压力泵14的抽取压力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对压力泵14的抽取压力的调节不精准导致压力泵14与电解装置的连接处发生松动增加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造成富氢水的制备精准性下降的影响,通过根据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二次调节,降低了由于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二次调节不精准导致产生的气泡过多从而导致气液分离造成富氢水的制备稳定性下降的影响,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确定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若干次历史制备过程生成的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对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进行计算;
将所述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分别与预设第一方差和预设第二方差进行对比;
若所述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方差,则判定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
若所述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大于预设第一方差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方差,初步判定制备的环境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并基于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对制备的环境稳定性进行二次判定;
若所述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大于所述预设第二方差,则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确定。
具体而言,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记为Q,预设第一方差记为Q1,设定Q1=1.2(mg/L)2,预设第二方差记为Q2,设定Q2=1.3(mg/L)2,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与预设第二方差的差值记为△Q,设定△Q=Q-Q2。
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预设第一方差和预设第二方差,对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进行判定,降低了由于对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的判定不精准导致富氢水制备的精准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通过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与预设第二方差的差值确定。
具体而言,通过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与预设第二方差的差值确定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具体过程为:
在预设第一方差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将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调节至第一电压;所述预设第一方差差值条件为,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与预设第二方差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方差差值;
在预设第二方差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二电压调节系数将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调节至第二电压;所述预设第二方差差值条件为,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与预设第二方差的差值大于预设方差差值;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二电压调节系数。
具体而言,预设方差差值记为△Q0,设定△Q0=0.3(mg/L)2,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记为α1,设定α1=1.2,预设第二电压调节系数记为α2,设定α2=1.4,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记为V,其中,1<α1<α2,调节后的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记为V’,设定V’=V×(1+αi)/2,其中,αi为预设第i电压调节系数,设定i=1,2。
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与预设第二方差的差值,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电极发生材料老化造成接触不良从而导致富氢水的制备精准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确定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方差且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方差,则对若干制备周期的富氢水的制备时长进行检测,并对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进行计算;
将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分别与预设第一时长和预设第二时长进行对比;
若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时长,则二次判定制备的环境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
若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时长且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时长,则对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进行确定;
若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大于预设第二时长,初步判定电解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并基于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对电解装置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二次判定。
具体而言,预设第一时长记为P1,设定P1=3h,预设第二时长记为P2,设定P2=4h,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记为P,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与预设第一时长的差值记为△P,设定△P=P-P1。
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预设第一时长和预设第二时长,对制备的环境稳定性进行二次判定,降低了由于对制备的环境稳定性的二次判定不精准导致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Z为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Xa为第a个制备周期的相同液位高度的富氢水的制备时长,n为制备周期的数量,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通过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与预设第一时长的差值确定。
具体而言,通过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与预设第一时长的差值确定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的具体过程为:
在预设第一时长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一流速调节系数将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调节至第一流速;所述预设第一时长差值条件为,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与预设第一时长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时长差值;
在预设第二时长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二流速调节系数将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调节至第二流速;所述预设第二时长差值条件为,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与预设第一时长的差值大于预设时长差值;
其中,预设第一流速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二流速调节系数。
具体而言,预设时长差值记为△P0,设定△P0=1h,预设第一流速调节系数记为β1,设定β1=1.1,预设第二流速调节系数记为β2,设定β2=1.3,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记为H,其中,1<β1<β2,调节后的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记为H’,设定H’=H×(1+2βj)/3,其中,βj为预设第j流速调节系数,设定j=1,2。
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与预设第一时长的差值,对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异物吸附在电极表面引起电流传递受阻导致富氢水的制备稳定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确定所述压力泵14的抽取压力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大于所述预设第二时长,则对振动传感器5检测到的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进行获取;
将所述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与预设强度进行对比;
若所述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强度,则二次判定电解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并对压力泵14的抽取压力进行确定。
具体而言,预设强度记为Y0,设定Y0=5mm/s,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记为Y,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与预设强度的差值记为△Y,设定△Y=Y-Y0。
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预设强度,对电解装置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二次判定,降低了由于对电解装置的结构稳定性的二次判定不精准导致制备精准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所述压力泵14的抽取压力通过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与预设强度的差值确定。
具体而言,通过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与预设强度的差值确定压力泵14的抽取压力的具体过程为:
在预设第一强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二压力调节系数将所述压力泵14的抽取压力调节至第一压力;所述预设第一强度差值条件为,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与预设强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强度差值;
在预设第二强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一压力调节系数将所述压力泵14的抽取压力调节至第二压力;所述预设第二强度差值条件为,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与预设强度的差值大于预设强度差值;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压力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二压力调节系数。
具体而言,预设强度差值记为△Y0,设定△Y0=1mm/s,预设第一压力调节系数记为γ1,设定γ1=0.8,预设第二压力调节系数记为γ2,设定γ2=0.9,压力泵14的抽取压力记为L,其中,0<γ1<γ2<1,调节后的压力泵14的抽取压力记为L’,设定L’=L×(1+3γm)/4,其中,γm为预设第m压力调节系数,设定m=1,2。
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与预设强度的差值,对压力泵14的抽取压力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压力泵14与电解装置的连接处发生松动增加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导致富氢水的制备精准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重新确定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步骤包括:
对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进行获取;
将所述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与预设波动幅度进行对比;
若所述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大于预设波动幅度,则判定电解反应的有效性低于允许范围,并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重新确定。
具体而言,预设波动幅度记为R0,设定R0=5cm,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记为R,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与预设波动幅度的差值记为△R,设定△R=R-R0。
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预设波动幅度,对电解反应的有效性进行判定,降低了由于对电解反应的有效性的判定不精准导致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通过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与预设波动幅度的差值重新确定。
具体而言,通过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与预设波动幅度的差值重新确定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具体过程为:
在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四电压二次调节系数将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二次调节至第三电压;所述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条件为,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与预设波动幅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波动幅度差值;
在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三电压二次调节系数将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二次调节至第四电压;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条件为,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与预设波动幅度的差值大于预设波动幅度差值;
其中,所述预设第三电压二次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四电压二次调节系数。
具体而言,预设波动幅度差值记为△R0,设定△R0=1cm,预设第三电压二次调节系数记为α3,设定α3=0.7,预设第四电压二次调节系数记为α4,设定α4=0.8,其中,0<α3<α4<1,调节后的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记为V”,设定V”=V’×(1+2αw)/3,其中,αw为预设第w电压二次调节系数,设定w=3,4。
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与预设波动幅度的差值,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二次调节,降低了由于产生的气泡过多从而导致气液分离造成富氢水的制备稳定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富氢水制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的提高。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具体说明富氢水对近视及视觉疲劳进行缓解的测试过程、实验数据以及实验结果。
富氢水对近视及视觉疲劳进行缓解的测试过程:
试验人群选择有轻微近视及视觉疲劳的成年志愿者,年龄范围为18至65岁,性别不限。试验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
试验组:近视及视觉疲劳的志愿者在使用时,把头轻轻往后仰,眼睛向头顶的方向看。食指要将下眼皮往下拉,露出结膜囊。在眼睛上方1-2cm的地方,将富氢水滴到结膜囊内,轻轻闭上眼睛5分钟即可。每天使用2次,连续使用8周。
对照组:对照组不使用任何产品。
在试验开始前,记录每位志愿者的疲劳状态、眼睛干涩以及红血丝情况;在试验期结束后,评估每位志愿者的感觉,包括上述特征;最终对志愿者进行改善感受的调查;在试验过程中监测任何与产品使用相关的不良事件,如过敏反应或皮肤刺激。
实验需要对志愿者进行实验前后左右眼裸眼视力进行测试。采用国际标准 E 字视力表对志愿者的视力进行测试。视力测试方法为被测试者到视力表的距离为五米,采取坐位姿势,先采集左眼视力,再采集右眼视力。检查一只眼睛时,另一只眼睛应用遮眼匙遮住。志愿者的眼睛必须保持睁着,不能斜眼看、眯眼睛、歪头看。根据视力表“E”的视标由上而下依次辨认,志愿者回答正确时再进行下一行视标的辨认,辨认每个视标的时间平均为三到五秒钟。直到志愿者不能回答为止,并记录志愿者最后一行视标旁边的视力值。
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使用富氢水对近视及视觉疲劳的测试对比表
指标 试验组 对照组
总眼数 60 60
近视率 5% 15%
志愿者满意度评分 95.5% 无改善
过敏反应或皮肤刺激
其中,表1中为实施富氢水制剂的测试指标及结果。
实验结果:
经过为期 8 周的实验后,对照组近视患病率为 15%,实验组近视患病率为 5%,整体而言,实验组近视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本实施例1表明富氢水具有缓解近视及视觉疲劳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根据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与预设第二方差的差值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调节,其中,预设方差差值记为△Q0,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记为α1,预设第二电压调节系数记为α2,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记为V,其中,1<α1<α2,设定α1=1.2,α2=1.4,△Q0=0.3(mg/L)2,V=10V。
本实施例2求得△Q=0.4(mg/L)2,判定△Q>△Q0并使用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将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调节至第二电压,计算得V’=10V×(1+1.2)/2=11V。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解质溶液和纯净水分别导入至电解装置的阳极室和阴极室;
通过对所述电解装置进行标准时长的通电以在所述阴极室生成富氢水;
获取若干次历史制备过程生成的富氢水的氢气分子浓度;
基于所述富氢水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确定,或,基于所述富氢水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和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对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进行确定;
控制振动传感器对按照所述对应流速进行电解过程的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进行检测;
基于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和所述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对电解装置中的压力泵的抽取压力进行确定;
基于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初次确定后的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对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重新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若干次历史制备过程生成的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对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进行计算;
将所述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分别与预设第一方差和预设第二方差进行对比;
若所述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大于所述预设第二方差,则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通过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与预设第二方差的差值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富氢水中的氢气分子浓度的方差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方差且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方差,则对若干制备周期的富氢水的制备时长进行检测,并对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进行计算;
将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分别与预设第一时长和预设第二时长进行对比;
若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时长且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时长,则对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进行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Z为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Xa为第a个制备周期的相同液位高度的富氢水的制备时长,n为制备周期的数量,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对应流速通过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与预设第一时长的差值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压力泵的抽取压力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富氢水的平均制备时长大于所述预设第二时长,则对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的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进行获取;
将所述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与预设强度进行对比;
若所述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强度,则对压力泵的抽取压力进行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泵的抽取压力通过电解装置的振动强度与预设强度的差值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新确定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的步骤包括:
对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进行获取;
将所述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与预设波动幅度进行对比;
若所述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大于预设波动幅度,则对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进行重新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的对应输入电压通过电解装置中液面的波动幅度与预设波动幅度的差值重新确定。
CN202410220327.3A 2024-02-28 一种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7776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20327.3A CN117776346B (zh) 2024-02-28 一种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20327.3A CN117776346B (zh) 2024-02-28 一种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6346A true CN117776346A (zh) 2024-03-29
CN117776346B CN117776346B (zh) 2024-05-28

Family

ID=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073A (ja) * 1996-06-28 1998-01-20 Akira Yoshikawa 超音波振動を加えた電解方法
JP2013094693A (ja) * 2011-10-28 2013-05-20 Spring:Kk 溶存水素濃度を高めた水素水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該水素水の製造方法
JP2015000354A (ja) * 2013-06-13 2015-0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水素溶存水生成器
WO2017090431A1 (ja) * 2015-11-25 2017-06-01 中本 義範 還元水の製造装置および還元水の製造方法
CN107509909A (zh) * 2016-06-17 2017-12-26 元智大学 食物保鲜系统
JP2018001069A (ja) * 2016-06-29 2018-01-11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解水素水生成方法及び電解水素水生成装置
CN208234592U (zh) * 2017-06-12 2018-12-14 大连双迪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超饱和富氢饮水机
CN109641767A (zh) * 2016-09-08 2019-04-16 株式会社Fourl设计 富氧水及/或富氢水制造机
CN109797402A (zh) * 2019-02-22 2019-05-24 广东卡沃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水电解制氢装置
JP2019136625A (ja) * 2018-02-06 2019-08-22 ホシザキ株式会社 電解水生成装置
KR102063800B1 (ko) * 2019-07-08 2020-01-08 이승현 수소수 생성용 IoT 텀블러 및 이를 이용한 음용 관리 및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CN112978865A (zh) * 2019-12-13 2021-06-18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器产氢的控制方法及热水器
CN114262005A (zh) * 2021-12-25 2022-04-01 深圳市至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殖健康的低频富氢水制备方法
CN114291870A (zh) * 2021-12-31 2022-04-08 广东索优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能产生高浓度富氢水的设备
CN216764425U (zh) * 2022-01-10 2022-06-17 楚脉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CN218010136U (zh) * 2022-06-28 2022-12-13 北京中创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氢喷雾仪
US20230064835A1 (en) * 2021-08-27 2023-03-02 Honda Motor Co., Ltd. Water electrolysis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water electrolysis system
CN117385380A (zh) * 2023-10-31 2024-01-12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波动功率水电解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073A (ja) * 1996-06-28 1998-01-20 Akira Yoshikawa 超音波振動を加えた電解方法
JP2013094693A (ja) * 2011-10-28 2013-05-20 Spring:Kk 溶存水素濃度を高めた水素水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該水素水の製造方法
JP2015000354A (ja) * 2013-06-13 2015-0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水素溶存水生成器
WO2017090431A1 (ja) * 2015-11-25 2017-06-01 中本 義範 還元水の製造装置および還元水の製造方法
CN107509909A (zh) * 2016-06-17 2017-12-26 元智大学 食物保鲜系统
JP2018001069A (ja) * 2016-06-29 2018-01-11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解水素水生成方法及び電解水素水生成装置
CN109641767A (zh) * 2016-09-08 2019-04-16 株式会社Fourl设计 富氧水及/或富氢水制造机
CN208234592U (zh) * 2017-06-12 2018-12-14 大连双迪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超饱和富氢饮水机
JP2019136625A (ja) * 2018-02-06 2019-08-22 ホシザキ株式会社 電解水生成装置
CN109797402A (zh) * 2019-02-22 2019-05-24 广东卡沃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水电解制氢装置
KR102063800B1 (ko) * 2019-07-08 2020-01-08 이승현 수소수 생성용 IoT 텀블러 및 이를 이용한 음용 관리 및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CN112978865A (zh) * 2019-12-13 2021-06-18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器产氢的控制方法及热水器
US20230064835A1 (en) * 2021-08-27 2023-03-02 Honda Motor Co., Ltd. Water electrolysis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water electrolysis system
CN114262005A (zh) * 2021-12-25 2022-04-01 深圳市至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殖健康的低频富氢水制备方法
CN114291870A (zh) * 2021-12-31 2022-04-08 广东索优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能产生高浓度富氢水的设备
CN216764425U (zh) * 2022-01-10 2022-06-17 楚脉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CN218010136U (zh) * 2022-06-28 2022-12-13 北京中创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氢喷雾仪
CN117385380A (zh) * 2023-10-31 2024-01-12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波动功率水电解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革豫;丁芳芳;: "富氢水的应用研究进展", 陕西农业科学, no. 07, 25 July 2020 (2020-07-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74106B1 (ko) 전해수소 용존수와 그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Chapman et al. Development of orientation selectivity in ferret visual cortex and effects of deprivation
Townshend et al. Pitch perception by cochlear implant subjects
TW200932687A (en) Method for making drinking water containing hydrogen
Potts et al. The electrically evoked response (EER) of the visual system: II. Effect of adaptation and retinitis pigmentosa
DE102016109569A1 (de) Wasserstoffgaserzeuger
Li et al. A glimpsing account for the benefit of simulated combined acoustic and electric hearing
Clark et al. Perception of the postural vertical in normals and subjects with labyrinthine defects.
CN117776346B (zh) 一种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
US20090297633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solution having carbon dioxide dissolved therein, apparatus therefor and carbonated water
Breeuwer et al. Speechreading supplemented with frequency‐selective sound‐pressure information
US8273236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solution, 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carbonated water
CN208279353U (zh) 一种雾状小分子富氢水制备装置
JP2014532561A (ja) 酸性水電解槽及びその酸性水の利用方法
CN117776346A (zh) 一种改善视觉疲劳的富氢水的制备方法
CN106430453A (zh) 电解水杯
CN106868531A (zh)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电极氢水发生装置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15177911A (ja) 透析液の製造装置
Busby et al. Dual electrode stimulation using the nucleus CI24RE cochlear implant: electrode impedance and pitch ranking studies
DE19850071A1 (de) Membran-Elektrolysezelle mit aktiver Gas-/Flüssigkeitstrennung
JP2003175390A (ja) 電解水素溶存水
CN206985812U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富氢水产生装置
CN117886423A (zh) 一种高浓度小分子气泡富氢水制备方法
Harczos et al.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cochlear implant coding strate-gies via a model of the human auditory speech processing
Cameron et al.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Of Human Skeletal Muscle Reveals Novel Progenitor Populations: 3369 Board# 190 May 29 1: 30 PM-3: 00 P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