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69499A - 轮内马达 - Google Patents

轮内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69499A
CN117769499A CN202280052531.8A CN202280052531A CN117769499A CN 117769499 A CN117769499 A CN 117769499A CN 202280052531 A CN202280052531 A CN 202280052531A CN 117769499 A CN117769499 A CN 117769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tator
wheel motor
rotor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25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须藤哲也
高桥晓史
伊藤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69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94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辆的转向操作性、乘坐舒适性的轮内马达。本发明的轮内马达(20)的定子(21)具备定子外壳(21a)和定子外壳盖(21b)。定子外壳(21a)由筒状的外壳环状部(21a1)、外壳平板部(21a2)、回折部(21a3)以及凸缘部(21a4)构成。定子外壳(21a)上由外壳平板部(21a2)和回折部(21a3)形成外壳凹部(211)。外壳凹部(211)内配备有安装轮毂轴承(26)的轮毂轴承安装部(216)。定子外壳盖(21b)上配备有安装悬架装置(30)的上臂(31)及下臂(32)的上臂安装部(217)及下臂安装部(218)。

Description

轮内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车辆等的车轮进行驱动的轮内马达。
背景技术
作为在车轮中装入驱动用马达而成的轮内马达,例如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轮内马达,其具备轮毂和马达,所述轮毂供轮胎安装,所述马达经由车轴而与该轮毂配置于同轴上,对轮毂进行驱动。驱动轮毂的马达收容在马达罩壳的内部。马达罩壳内固定有定子,在定子的内侧配备有转子。在转子的内侧收容有行星齿轮式减速器。转子的旋转经减速器减速后传递至车轴,对轮毂进行驱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582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改变车身的方向的车轮即操舵轮中,在从车辆行进方向观察时,优选将成为操舵的旋转中心的主销轴与轮胎接地面的交点同轮胎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的间隔(磨胎半径)减小。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是以相较于供轮胎安装的轮毂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而言朝车辆侧突出的方式来配置轮内马达。在对轮内马达安装操舵机构的情况下,须安装在位于车身侧的马达罩壳上。
因此,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即,磨胎半径增大、转向操作时转向机构会受到大的反力,此外在崎岖路面上行驶时,转向容易受路面的起伏或阶差所影响。此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由于驱动轮的驱动力变成主销轴中心的旋转力矩,所以存在控制性和乘坐舒适性变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而提高车辆的转向操作性、乘坐舒适性的轮内马达。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轮内马达,其具备马达,由悬架装置支承于车辆上,所述马达将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轮毂的内部,向所述轮毂传递动力,该轮内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由定子及转子构成,所述转子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内部,具备转轴,所述定子具备定子外壳和定子外壳盖,所述定子外壳的一侧敞开,所述定子外壳盖将所述定子外壳的敞开部闭塞,所述定子外壳由外壳环状部、外壳平板部、回折部以及凸缘部构成,所述外壳环状部是沿轴向延伸的筒状,所述外壳平板部沿与轴向正交的径向延伸,所述回折部沿轴向延伸,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壳平板部,所述凸缘部沿与轴向正交的径向延伸,一端与所述回折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外壳环状部连接,所述定子外壳上由所述外壳平板部和所述回折部形成外壳凹部,在所述外壳凹部的径向中央部配备有轮毂轴承安装部,所述轮毂轴承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外壳平板部,安装轮毂轴承,所述轮毂经由轮毂螺栓固定于所述轮毂轴承,所述定子外壳盖上配备有安装所述悬架装置的上臂的上臂安装部和安装下臂的下臂安装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辆的转向操作性、乘坐舒适性的轮内马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悬架装置、轮内马达、车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已将悬架装置和轮内马达装配好的状态下的悬架装置、轮内马达、车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已将悬架装置和轮内马达装配好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已将悬架装置、轮内马达、车轮装配好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从车轮侧观察轮内马达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VI-VI线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从车轮侧的斜下方观察轮内马达并对一部分作了剖视的剖视立体图。
图8为图4的VIII-VIII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考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对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同样的符号,同样的说明不作重复。
本发明的各种构成要素并非必须各自独立存在,允许一个构成要素由多个构件构成、多个构成要素由一个构件构成、某一构成要素为另一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某一构成要素的一部分与其他构成要素的一部分重复等。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悬架装置、轮内马达、车轮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已将悬架装置和轮内马达装配好的状态下的悬架装置、轮内马达、车轮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已将悬架装置和轮内马达装配好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已将悬架装置、轮内马达、车轮装配好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至图4中仅展示了1个轮子。在车辆有4个轮子的情况下,可以在至少1个车轮中设置轮内马达。
车轮10具备轮毂11和安装于轮毂11的外周的轮胎12。轮毂11由从中央部朝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轮辐13和与轮辐13接合的轮辋14构成。轮胎12安装于轮辋14的外周。轮辐13是以在轮辋14的宽度方向上位于车辆外侧的方式偏移配置。
轮毂11上连接有使车轮10旋转驱动的轮内马达20。轮内马达2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轮毂11的内部。
本实施例的所谓轮内马达20,意指收纳于轮毂11内的车轮的驱动机构。轮内马达20有内转子方式、外转子方式,还有配备有减速齿轮的轮内马达、不配备减速齿轮的轮内马达,大体上能分为4个种类。本实施例中是以不配备减速齿轮(直接驱动)的内转子方式为例来进行说明,但也可为外转子方式。
轮内马达20具备定子外壳21a、转子22、定子外壳盖21b、逆变装置24、制动装置25以及轮毂轴承26,所述定子外壳21a的轴向的一侧敞开,所述转子22从定子外壳21a的敞开侧插入定子外壳21a内,在定子外壳21a的内部旋转,所述定子外壳盖21b将定子21的敞开侧闭塞,所述逆变装置24固定于定子外壳盖21b,所述制动装置25固定于定子外壳21a的敞开反侧,所述轮毂轴承26可旋转地轴颈支承于定子外壳21a,与制动盘251及车轮10一起旋转。
轮毂轴承26固定在形成于定子外壳21a的中央部的轮毂轴承安装部216。轮毂轴承26上配备有多根(本实施例中为5根)轮毂螺栓261。轮毂螺栓261贯通制动盘251。通过将轮毂螺栓261插入轮毂11的通孔并螺合螺帽262(图8),车轮10得以固定在轮毂轴承26上。
在本实施例中,由定子外壳21a和定子外壳盖21b构成定子21。定子21支承逆变装置24、制动装置25、轮毂轴承26等,并安装于车身侧的悬架装置30。结果,轮内马达20经由悬架装置30支承于车身上。本实施例的悬架装置30采用的是对各车轮分别设置的独立悬架式悬架。轮内马达20由独立悬架式悬架支承于车身上。独立悬架式悬架能够提高对路面的凹凸的跟随性,从而能提高乘坐舒适性和转向操作性。
轮内马达20借助定子21(定子外壳21a和定子外壳盖21b)和转子22来构成对轮毂11(车轮10)进行驱动的马达,所述转子22配置于定子21的内部。逆变装置24向马达供给电力。
在改变车身的方向的车轮即操舵轮中,在从车辆行进方向观察时,优选将成为操舵的旋转中心的主销轴与轮胎接地面的交点同轮胎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的间隔(磨胎半径)减小。在轮毂上安装轮内马达的情况下,轮内马达的轴向容易朝车身侧突出而导致主销轴离开轮胎的中心位置、磨胎半径增大。若磨胎半径增大,则转向操作时转向机构会受到大的反力,此外在崎岖路面上行驶时,转向容易受路面的起伏或阶差所影响。此外,当操舵轮兼作驱动轮时,驱动力会变成主销轴中心的旋转力矩,所以担忧控制性和乘坐舒适性变差。因此,优选减小轮内马达的轴向的长度。另一方面,为了提高马达的驱动转矩,优选增大马达的外径。下面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从车轮侧观察轮内马达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VI-VI线截面图。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从车轮侧的斜下方观察轮内马达并对一部分作了剖视的剖视立体图。
在轴向上,定子外壳21a的一侧(本实施例中为车身侧)敞开。定子外壳21a由外壳环状部21a1、外壳平板部21a2、回折部21a3以及凸缘部21a4构成,所述外壳环状部21a1是沿轴向延伸的筒状,所述外壳平板部21a2沿与轴向正交的径向延伸,所述回折部21a3沿轴向延伸,一端连接于外壳平板部21a2,所述凸缘部21a4沿与轴向正交的径向延伸,一端与回折部21a3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外壳环状部21a1连接。
相较于凸缘部21a4(外壳环状部21a1上的敞开部反侧的端部)的位置而言,外壳平板部21a2是隔着回折部21a3配置于敞开部侧(本实施例中为车身侧)。换句话说,外壳平板部21a2是以从凸缘部21a4(外壳环状部21a1上的敞开部反侧的端部)的位置朝敞开部侧(本实施例中为车身侧)下凹的方式配置。即,定子外壳21a上形成有从凸缘部21a4(敞开部反侧的端部)的位置朝敞开部侧凹陷的外壳凹部211。外壳凹部211由外壳平板部21a2和回折部21a3形成。
外壳平板部21a2相较于外壳环状部21a1的轴向中心位置而言位于敞开部侧(本实施例中为车身侧)。此外,在定子外壳21a的外壳环状部21a1的径向内侧配置有多个定子铁心212,定子铁心212上安装有定子线圈213。
在外壳凹部211的径向中央部配备有固定于外壳平板部21a2的轮毂轴承安装部216。轮毂轴承26安装于轮毂轴承安装部216的内周。轮毂轴承26使其一部分位于外壳凹部211内,所以在将轮毂11安装于轮内马达20时,轮内马达20收装至轮毂11内。
定子外壳盖21b配置成将定子外壳21a的敞开侧闭塞。定子外壳盖21b由外壳盖凸缘部21b4、外壳盖环状部21b1、外壳盖平板部21b2以及加强筋21b3构成,所述外壳盖凸缘部21b4沿与轴向正交的径向延伸,位于外周侧,为环状,所述外壳盖环状部21b1沿轴向延伸,一端与外壳盖凸缘部21b4连接,为筒状,所述外壳盖平板部21b2与外壳盖环状部21b1的另一端连接,沿与轴向正交的径向延伸,所述加强筋21b3作为外壳盖平板部21b2上配备的加强构件。外壳盖凸缘部21b4与定子外壳21a的外壳环状部21a1连接、固定。
外壳盖平板部21b2是以在定子外壳盖21b已将定子外壳21a的敞开侧闭塞的状态下相较于外壳盖凸缘部21b4的位置而言位于敞开部反侧(本实施例中为车轮侧)的方式形成。换句话说,外壳盖平板部21b2是以从外壳盖凸缘部21b4的位置朝敞开部反侧(本实施例中为车轮侧)下凹的方式配置。定子外壳盖21b上形成有从外壳盖凸缘部21b4(敞开部侧的端部)的位置朝敞开部反侧凹陷的外壳盖凹部215,加强筋21b3配置于该外壳盖凹部215内。
外壳盖凸缘部21b4与定子外壳21a的外壳环状部21a1连接、固定。于是,在定子21的内部形成了空间。
在定子21的内部的空间内配置有对车轮进行旋转驱动的转子22。转子22上配备有转轴223。转子22由转子外壳22a和转子平板部22b构成,所述转子外壳22a沿轴向延伸,为筒状,所述转子平板部22b沿与轴向正交的径向延伸,具备转轴223。转子平板部22b相较于转子外壳22a的轴向中心位置而言靠车身侧配置。因此,转子外壳22a在径向上配置于与外壳凹部211重叠的位置。此外,轮毂轴承26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配置于与转子外壳22a重叠的位置。
在转子外壳22a的径向外侧形成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2个支承部22c。
此外,在转子外壳22a的径向外侧以被支承部22c夹住的方式配备有多个永磁铁221。永磁铁221配置成隔着规定间隙与定子铁心212相向。进而,在转子外壳22a的径向外侧配备有作为将转子22可旋转地支承于定子21的马达轴承222的第1轴承222a及第2轴承222b。第1轴承222a配置于车身侧,第2轴承222b配置于与车身侧相反的车轮侧。马达轴承222在外轮部与内轮部之间具有滚动体。
定子外壳21a上安装有制动装置25。制动装置25具备制动盘251和制动钳252,所述制动盘251与转子22、轮毂轴承26、轮毂11一起旋转,所述制动钳252对制动盘251施加摩擦力而对轮毂进行制动。
制动装置25在与马达的转轴223的轴向相同的方向上进行动作。
以马达来驱动车轮的车辆的制动装置是以再生制动、废电制动等电力制动为主体,但在紧急制动或者已充满电时还须配备机械式制动,以防电力制动失效。作为机械式制动,有鼓式制动、盘式制动。为了提高制动装置的控制性,本实施例在机械式制动上使用的是盘式制动。
如图6所示,制动装置25的一部分收装于定子外壳21a的外壳凹部211内。由此,能够缩短轮内马达20的轴向的全长。
在定子外壳21a的外壳凹部211内配备有将回折部21a3与轮毂轴承安装部216相连的多个加强筋214(加强构件)。
如图5及图7所示,多根加强筋214是从轮毂轴承安装部216起在上下呈放射状配置。配置于上侧的多根加强筋214当中,加强筋214a相较于水平的位置而言配置于垂直方向(90度)的位置。加强筋214b配置于从加强筋214a打开20度的方向,也就是相较于水平的位置而言配置于110度的位置。加强筋214c配置于从加强筋214a打开40度的方向,也就是相较于水平的位置而言配置于130度的位置。加强筋214d配置于从加强筋214a关闭20度的方向,也就是相较于水平的位置而言配置于70度的位置。加强筋214e配置于从加强筋214a关闭40度的方向,也就是相较于水平的位置而言配置于50度的位置。
另一方面,配置于下侧的多根加强筋214当中,加强筋214f配置于垂直方向(270度)的位置。加强筋214g配置于从加强筋214g打开20度的方向,也就是相较于水平的位置而言配置于290度的位置。加强筋214h配置于从加强筋214f打开40度的方向,也就是相较于水平的位置而言配置于310度的位置。加强筋214i配置于从加强筋214f关闭20度的方向,也就是相较于水平的位置而言配置于250度的位置。加强筋214j配置于从加强筋214a关闭40度的方向,也就是相较于水平的位置而言配置于230度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将制动装置25的一部分收装于定子外壳21a的外壳凹部211内的方式进行配置。为了避免加强筋214与制动装置25的干涉,在本实施例中,在加强筋214c到加强筋214i之间以及加强筋214e到加强筋214h之间未形成有加强筋。在本实施例中,是在未形成有该加强筋214的外壳凹部211内配置制动装置25。
制动钳252的一部分在径向上配置于与定子21(定子外壳21a)重叠的位置。此外,制动钳252相较于定子铁心212而言配置于内径侧。制动钳252(制动装置25)的轴向端面(轴向端部的一部分)与外壳平板部21a2(定子21)接触。换句话说,制动钳252(制动装置25)的轴向端面与外壳平板部21a2(定子21)呈面接触。
加强筋214作为定子21的加强构件发挥功能,上述加强筋214c到加强筋214i之间以及加强筋214e到加强筋214h之间的强度降低。行驶中的车轮10会因为路面的凹凸而受到上下方向的荷载。车轮10中配备的轮内马达20与车轮10一样会受到上下方向的荷载。因此,配置于定子外壳21a的加强筋214只要以承受上下方向的荷载的方式加以配置即可,即便是在加强筋214c到加强筋214i之间以及加强筋214e到加强筋214h之间不配置加强筋214的情况下也能确保定子21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加强筋214c到加强筋214i之间以及加强筋214e到加强筋214h之间不配置加强筋214,所以能使轮内马达20轻量化,从而能减轻簧下质量。于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簧下质量的减轻,悬架装置30对路面的凹凸的跟随性提高,从而能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为了确保定子21的上下方向的强度,宜在从垂直位置打开的方向和关闭的方向上45度的范围内也就是在上部距水平位置45度~135度的范围、在下部距水平位置225度至315度的范围内配备加强筋214。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制动钳252是以其长边方向朝着上下方向(铅垂方向)的方式配置。并且,制动钳252的两端部由固定螺栓255a、255b固定在定子21(定子外壳21a)上。即,制动钳252的上部由固定螺栓255a固定在定子外壳21a上,制动钳252的下部由固定螺栓255b固定在定子外壳21a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制动钳252是以其长边方向朝着上下方向(铅垂方向)的方式配置,所以能靠制动钳252自身来承受上下方向的荷载,从而能提高定子21的强度。此外,制动钳252是从车轮10(轮毂11)侧固定至定子外壳21a,所以容易接近制动钳252,能够提高制动钳252上安装的制动衬块254的更换等的作业性。
制动钳252上配备有活塞253a、253b和制动衬块254,所述活塞253a、253b在制动液的液压下沿轴向进行动作,配置成隔着制动盘251相向,所述制动衬块254被活塞253a、253b按压在制动盘251上,借助摩擦力来产生制动力。制动衬块254将制动盘251夹住来产生制动力。制动盘251设置于轮毂轴承26与轮毂11之间。制动盘251可为通风盘也可为实心盘。制动盘251的材料使用铸铁等。
制动装置越是大型化,制动力便越是上升、发热便越是下降,所以制动装置优选大型化(大径化)。另一方面,为了提高马达的转矩,优选使马达大径化。在使制动装置和马达都大径化的情况下,制动装置与马达在轴向上重合,轮内马达(制动装置+马达)的轴长变长。
在本实施例中,将制动装置小型化而将其一部分收装在定子外壳21a的外壳凹部211内。由此,能够缩短轮内马达20的轴向的全长。
接着,对轮内马达20与悬架装置30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图8为图4的VIII-VIII线截面图。
悬架装置具备位于上部的上臂31、位于下部的下臂、以及使振动衰减的减振器33。
定子外壳盖21b上配备有安装上臂31的上臂安装部217和安装下臂32的下臂安装部218。
下臂安装部218配置于比转子外壳22a靠近转轴223的位置。此外,下臂安装部218的位置相较于上臂安装部217的位置而言处于车轮10(轮毂11)侧。本实施例的定子外壳盖21b上形成有从外壳盖凸缘部21b4(敞开部侧的端部)的位置朝敞开部反侧凹陷的外壳盖凹部215,在该外壳盖凹部215内配备下臂安装部218。因此,能使下臂安装部218的位置靠近轮毂11。于是,连结上臂安装部217与下臂安装部218的主销轴219以从车身侧朝车轮10下降的方式倾斜。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使下臂安装部218的位置靠近轮毂11侧,所以在轮胎12的接地面能使主销轴219与车轮10(轮胎12)的中心线101大致一致。即,在本实施例中,能使磨胎半径为零。
此外,逆变装置24配置于上臂安装部217与下臂安装部218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逆变装置24配置于上臂安装部217与下臂安装部218之间,能在不移动主销轴219的情况下安装至定子外壳盖21b。进而,逆变装置24的壳体能够提高定子外壳盖21b的刚性,所以能降低转向器1b的外壳盖凹部215内形成的加强筋21b3的轴向高度,从而能减小轮内马达20的轴向的长度。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例,在定子外壳21a上形成外壳凹部211并且使轮毂轴承26的一部分位于外壳凹部211内,所以在将轮毂11安装于轮内马达20时,轮内马达20收装于轮毂11内。结果,能够缩短轮内马达20的轴向的长度,在将悬架装置30安装于轮内马达20时能使轮胎12的接地面处的主销轴219与轮胎12的中心线一致。于是,本实施例中能使磨胎半径为零,从而能抑制转向操作时的反力,在崎岖路面上行驶时能够抑制转向受路面的起伏或阶差所影响这一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壳凹部211内配备有作为加强构件的多个加强筋214,所以能确保定子21的强度。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是在外壳凹部211内配备制动装置25,所以能缩短轮内马达20的轴向的长度。此外,是以制动装置25的制动钳252的长边方向朝着定子外壳21a的上下方向(铅垂方向)的方式进行配置,所以能靠制动钳252自身来承受上下方向的荷载,从而能提高定子21的强度。
再者,本发明包含各种变形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上述实施例是为了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说明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并非一定限定于具备说明过的所有构成。
符号说明
10…车轮,11…轮毂,12…轮胎,13…轮辐,14…轮辋,20…轮内马达,21…定子,21a…定子外壳,21a1…外壳环状部,21a2…外壳平板部,21a3…回折部,21a4…凸缘部,21b…定子外壳盖,21b1…外壳盖环状部,21b2…外壳盖平板部,21b3…加强筋,21b4…外壳盖凸缘部,22…转子,22a…转子外壳,22b…转子平板部,22c…支承部,24…逆变装置,25…制动装置,26…轮毂轴承,30…悬架装置,31…上臂,32…下臂,33…减振器,101…中心线,211…外壳凹部,212…定子铁心,213…定子线圈,214、214a~214j…加强筋,215…外壳盖凹部,216…轮毂轴承安装部,217…上臂安装部,218…下臂安装部,219…主销轴,221…永磁铁,222…马达轴承,222a…第1轴承,222b…第2轴承,223…转轴,251…制动盘,252…制动钳,253a、253b…活塞,254…制动衬块,255a、255b…固定螺栓,261…轮毂螺栓,262…螺帽。

Claims (10)

1.一种轮内马达,其具备马达,由悬架装置支承于车辆上,所述马达将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轮毂的内部,向所述轮毂传递动力,该轮内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由定子及转子构成,所述转子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内部,具备转轴,
所述定子具备定子外壳和定子外壳盖,所述定子外壳的一侧敞开,所述定子外壳盖将所述定子外壳的敞开部闭塞,
所述定子外壳由外壳环状部、外壳平板部、回折部以及凸缘部构成,所述外壳环状部是沿轴向延伸的筒状,所述外壳平板部沿与轴向正交的径向延伸,所述回折部沿轴向延伸,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壳平板部,所述凸缘部沿与轴向正交的径向延伸,一端与所述回折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外壳环状部连接,
所述定子外壳上由所述外壳平板部和所述回折部形成外壳凹部,
在所述外壳凹部的径向中央部配备有轮毂轴承安装部,所述轮毂轴承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外壳平板部,安装轮毂轴承,
所述轮毂经由轮毂螺栓固定于所述轮毂轴承,
所述定子外壳盖上配备有安装所述悬架装置的上臂的上臂安装部和安装下臂的下臂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内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凹部内配备有将所述外壳环状部与所述轮毂轴承安装部相连的多个加强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内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件配备于距水平位置45度~135度的范围以及距水平位置225度至315度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内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凹部内配置制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内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由转子外壳和转子平板部构成,所述转子外壳是沿轴向延伸的筒状,所述转子平板部沿与轴向正交的径向延伸,具备所述转轴,
所述转子平板部相较于所述转子外壳的轴向中心位置而言靠车身侧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内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毂轴承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配置于与所述转子外壳重叠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内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臂安装部配置于比所述转子外壳靠近所述转轴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内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外壳盖上配备有朝所述定子外壳的敞开部反侧凹陷的外壳盖凹部,
在所述外壳盖凹部内配备所述下臂安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内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外壳盖上配备有向所述马达供给电力的逆变装置,
所述逆变装置配置于所述上臂安装部与所述下臂安装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内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内马达由独立悬架式悬架支承于车身上。
CN202280052531.8A 2021-08-31 2022-06-29 轮内马达 Pending CN1177694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40876A JP2023034574A (ja) 2021-08-31 2021-08-31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
JP2021-140876 2021-08-31
PCT/JP2022/026017 WO2023032447A1 (ja) 2021-08-31 2022-06-29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69499A true CN117769499A (zh) 2024-03-26

Family

ID=85412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2531.8A Pending CN117769499A (zh) 2021-08-31 2022-06-29 轮内马达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34574A (zh)
CN (1) CN117769499A (zh)
WO (1) WO202303244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75589C (zh) * 2001-04-16 2009-04-0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车轮内置型电机的安装方法及车轮内置型电机系统
DE102011081118B4 (de) * 2011-07-07 2013-01-3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ntriebssystem, insbesondere Radnabenantriebssytem
CN102673380B (zh) * 2012-01-18 2014-12-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内置悬置集成式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轮
JP6136903B2 (ja) * 2013-12-06 2017-05-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輪駆動装置
MY188795A (en) * 2015-04-20 2022-01-04 Fomm Corp Vehicle suspension structure
CN107487175B (zh) * 2017-07-25 2019-12-31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一体化集成式轮毂电机驱动单元
CN209505431U (zh) * 2018-12-18 2019-10-18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电机、车轮及车辆
CN111030350B (zh) * 2019-12-30 2020-12-25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中央充放气的电动轮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2447A1 (ja) 2023-03-09
JP2023034574A (ja) 202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4035B (zh) 包括车轮和集成在其中的悬架的车辆接地连接
JP4348941B2 (ja) 車輪用回転電機の取付構造
EP2043886B1 (en) A wheel-mounted electrical machine
KR101004598B1 (ko) 인휠 모터 장착용 휠 구조체
US8556012B2 (en) In-wheel motor vehicle
US11794516B2 (en) In-wheel motor unit
WO2011108329A1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JP2005014729A (ja) 車両用懸架装置
CN103192693A (zh) 用于轮内马达系统的安装结构件
JP5704043B2 (ja) 車輪制駆動装置
JP4730078B2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
JP2012508671A (ja) 電動モータホイール構造体
KR20140081351A (ko) 인휠 모터 어셈블리
JP5292626B2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用ケーシング
JP2005329817A (ja) 車両用ホイール駆動装置
JP5648358B2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車用車輪
US20220048317A1 (en) Braking structure for in-wheel motor drive device
CN117769499A (zh) 轮内马达
JP2013147177A (ja) 駆動装置、及び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US20230406280A1 (en) Frame with a brake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JP5736069B2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CN117836164A (zh) 轮毂马达
CN221162194U (zh) 轮毂电机、轮边系统及车辆
KR102466954B1 (ko) 인휠 모터 장착형 휠 어셈블리
WO2020090660A1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とブレーキキャリパの結合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