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59043A - 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59043A
CN117759043A CN202311820802.2A CN202311820802A CN117759043A CN 117759043 A CN117759043 A CN 117759043A CN 202311820802 A CN202311820802 A CN 202311820802A CN 117759043 A CN117759043 A CN 117759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sliding
box body
movable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208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硕
刘俊龙
史念嘉
万明
郭伟伟
龚水才
原文奎
郭熙斌
孙玉刚
贺敏
刘洋
李宏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u Intercity Railway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Nanch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u Intercity Railway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Nanch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u Intercity Railway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Nanch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jiu Intercity Railw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59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9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62Handles to carry construction blo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系统,其中所述换乘通道和所述候车层桁架之间、所述换乘通道和天桥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包含:临时铰接座,包含中心板和相对所述中心板所在平面对称的两个限位柱,所述中心板在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在基体上滑动,所述限位柱固定于所述基体;活动体,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并且所述活动体的竖向中心面处开设竖向贯通的扁槽,所述中心板位于所述扁槽内;所述活动体的位置允许在临时铰接座的限位柱之间变动,所述活动体的位置也允许沿所述中心板变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保证了大跨度的新建站房结构在较大的顶推位移中顺利地被顶推到目标位置。

Description

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既有站房扩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系统。
背景技术
既有站房的扩建中,对于跨度大的新建站房结构,在顶推时如何保证新建站房结构能够顺利且同步性较高是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系统。
具体地,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系统,所述新建站房结构包含候车层桁架、与所述候车层桁架连接的换乘通道、与所述换乘通道连接的天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乘通道和所述候车层桁架之间、所述换乘通道和天桥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包含:
临时铰接座,包含中心板和相对所述中心板所在平面对称的两个限位柱,所述中心板在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在基体上滑动,所述限位柱固定于所述基体;
活动体,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并且所述活动体的竖向中心面处开设竖向贯通的扁槽,所述中心板位于所述扁槽内;
所述换乘通道和所述候车层桁架之间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候车层桁架上方的换乘通道支撑架作为所述临时交接座的基体,所述换乘通道的钢梁成为所述活动体;
所述换乘通道和天桥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天桥结构作为所述临时交接座的基体,所述换乘通道的钢梁成为所述活动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板底部设置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为摩擦系数小的滑动层;
所述滑动板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活动体的宽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板的两个侧端面向上延伸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高度不及所述活动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体高于所述滑动板,并且在所述中心板上的所述活动体和所述滑动板二者之间设置支撑肋板和加强肋板;
所述支撑肋板用于支撑所述活动体;
所述加强肋板用于增加所述中心板的强度和刚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顶推系统中的滑轨的尾端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滑轨上的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反馈的顶推距离调整用于提供顶推动力的动力机构的工作参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推系统包含承载所述新建站房结构的滑靴,所述滑靴与滑轨滑动配合;
在所述滑靴上设置指针,在所述滑轨上设置标尺;
所述指针呈L型一端安装在所述滑靴上,另一端向所述滑轨弯折并接近所述标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推系统还包含:
顶推夹轨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用于夹紧所述滑轨,使得安装在所述顶推夹轨器上的顶推油缸伸缸推动滑靴向顶推方向滑动;
所述顶推夹轨器,包含:
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相对于所述箱体的左右中心截面镜像对称,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与所述左右中心截面有夹角,并且在顶推方向的前端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距离较近;
楔形块,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各设置一个所述楔形块,两个所述楔形块相对的一侧的侧立面与所述滑轨平行;
螺杆套,从所述箱体的后端面穿入所述箱体并与所述箱体固定,左侧的所述螺杆套的轴线与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平行,右侧的所述螺杆套的轴线与所述箱体的右侧内壁平行;
螺杆,通过所述螺杆套从所述箱体的后端面穿入所述箱体并与所述楔形块连接,所述螺杆在所述箱体外的一端上拧有螺母;
弹簧,套设在位于所述箱体内的一段所述螺杆上,并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螺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楔形块连接;
其中,顶推时,所述弹簧压缩变形到极限时,所述楔形块加紧所述滑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推系统,还包含:
中途顶升油缸,用于在顶推途中为所述新建站房结构提供向上的支撑;
所述中途顶升油缸设置在在既有站台上设立的既有混凝土立柱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建站房结构的前端设置有导梁:
所述导梁的下表面平行于所述新建站房结构上表面,所述导梁的上表面倾斜于其上表面且与所述新建站房结构相接的一端最高。
本申请提供的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系统,所述新建站房结构包含候车层桁架、与所述候车层桁架连接的换乘通道、与所述换乘通道连接的天桥结构,所述换乘通道和所述候车层桁架之间、所述换乘通道和天桥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包含:临时铰接座,包含中心板和相对所述中心板所在平面对称的两个限位柱,所述中心板在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在基体上滑动,所述限位柱固定于所述基体;活动体,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并且所述活动体的竖向中心面处开设竖向贯通的扁槽,所述中心板位于所述扁槽内;所述活动体的位置允许在临时铰接座的限位柱之间变动,所述活动体的位置也允许沿所述中心板变动。在对所述新建站房结构内的候车层桁架、换乘通道及天桥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起到限制的同时又允许这些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某些方向上有范围的活动,因此能够在整体顶推所述新建站房结构的同时避免大跨度结构的各部分由于顶推距离不同而被卡死,从而保证了大跨度的新建站房结构在较大的顶推位移中顺利地被顶推到目标位置。
为了进一步清楚的阐述,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的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被顶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被顶推的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换乘通道与天桥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换乘通道与候车层桁架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滑靴和滑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导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途顶升油缸的示意图;
图8至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顶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被顶推的结构和中途顶升油缸等结构的位置示意图;
图13本申请实施例1中顶推夹轨器的俯视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本申请实施例1中顶推夹轨器的主视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范围。
实施例1
既有站房通过扩建可以提高铁道线路的运营能力,使出行更加方便。将新建站房结构组装好后通过顶推的方式与既有的结构进行连接实现对既有站房的扩建。
参照图1和图2,所述新建站房结构包含候车层桁架101,候车层桁架101连接的换乘通道102、与换乘通道102连接的天桥结构103,在对如此大跨度的结构进行顶推时会出现顶推液压系统压力过大异常报警等问题。通过对多点的顶推数据进行监测,并对获得的顶推数据进行分析,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顶推数据中不同点位的顶推距离存在偏差,表明整体结构并非同步顶推,进一步探究发现这些结构之间采用完全固定的连接时由于顶推不同步会造成结构被卡死,从而引发液压系统发生上述的报警。
本实施例提供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具体地,所述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系统中,换乘通道102和候车层桁架101之间的连接结构,参照图4,包含:
临时铰接座,包含中心板11和相对中心板11所在平面对称的两个限位柱12,中心板11在两个限位柱12之间在基体(候车层桁架101上方的换乘通道支撑架104作为所述基体)上滑动,限位柱12固定于换乘通道支撑架104上;
活动体(换乘通道102的钢梁作为所述活动体),设于两个限位柱12之间,并且换乘通道102的钢梁的竖向中心面处开设竖向贯通的扁槽2,中心板11位于扁槽2内;
换乘通道102和天桥结构103之间的连接结构,参照图3,包含:
临时铰接座,包含中心板11和相对中心板11所在平面对称的两个限位柱12,中心板11在两个限位柱12之间在基体(天桥结构103作为所述基体)上滑动,限位柱12固定于天桥结构103;
活动体(换乘通道102的钢梁作为所述活动体),设于两个限位柱12之间,并且换乘通道102的钢梁的竖向中心面处开设竖向贯通的扁槽2,中心板11位于扁槽2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体(换乘通道102的钢梁即为所述活动体)的位置允许在临时铰接座的限位柱12之间变动,所述活动体(换乘通道102的钢梁即为所述活动体)的位置也允许沿中心板11变动,图3和图4中为竖直方向。在对所述新建站房结构内的候车层桁架101、换乘通道102及天桥结构103之间的相对位置起到限制的同时又允许这些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某些方向上有范围的活动,因此能够在整体顶推所述新建站房结构的同时避免大跨度结构的各部分由于顶推距离不同、温度变化和地震等因素引起的结构变形和应力集中而被卡死,从而保证了大跨度的新建站房结构在较大的顶推位移中顺利地被顶推到目标位置。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中心板11底部设置滑动板3,滑动板3的底部为摩擦系数小的滑动层,例如滑动层可以选取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垫板,滑动板3位于两个限位柱12之间。进一步地通过滑动面的摩擦力来承担结构的载荷,并允许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爱互动。
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滑动板3的宽度大于换乘通道102的钢梁的宽度。通过下方一段距离的滑动板3进行导向,并且滑动板3的宽度更大,这种结构下如果换乘通道102的钢梁与其他两个结构不同步时,允许一定范围的转动,进一步避免卡死。
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滑动板3的两个侧端面向上延伸有限位板1,能够在保证一定程度的自由度的情况下,防止过大的刚度变形,并且限位板1的高度不及所述活动体(102),避免干涉。
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所述活动体(102)高于滑动板3,并且在中心板11上的所述活动体(102)和滑动板3二者之间设置第一支撑肋板4和第二支撑肋板6,以及加强肋板5;
第一支撑肋板4和第二支撑肋板6用于支撑所述活动体(102);
加强肋5板用于增加中心板11的强度和刚度。
本实施例中,顶推系统中的滑轨的尾端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滑轨上的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反馈的顶推距离调整用于提供顶推动力的动力机构的工作参数。
人工测量和借助所述距离传感器的顶推实时监测系统双控,精确控制顶推同步性,消除累积误差;在顶推过程中若出现不同步侧向位移超限值时,则利用电脑通过泵站调节油压对顶推油缸进行主动纠偏。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新建站房结构,会通过多条互相平行的滑轨进行顶推。所述距离传感器可以选择激光测距装置,激光测距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各条滑轨尾部,用于测量各个滑轨上顶推结构的顶推距离,需要测量的距离即为总的顶推距离。激光测距装置主要功能是分别测量各条轴线上结构在顶推过程中顶推的距离;以此得来的测量数据用于核对各滑轨上结构顶推距离是否一致和同步。测量数据将自动实时上传电脑终端,如各条轴线中发生测量的数据不一致或偏差,电脑终端将自动调节液压泵站的油压,以此矫正纠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述顶推系统包含承载所述新建站房结构的滑靴15,滑靴15与滑轨14滑动配合;
在滑靴15上设置指针13,在滑轨14上设置标尺;
指针13呈L型一端安装在滑靴15上,另一端向滑轨14弯折并接近所述标尺。
指针13用于读取各条滑轨14上结构的顶推距离,以及可用于核对各条轴线是否同步。每条滑轨14安排一名工作人员进行读数记录,通过对讲机实时汇报数据。通过本实施方式,无需在现场再使用并正确放置量具即能快速准确的读数。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6,所述新建站房结构的前端设置有主导梁201和侧导梁202:
主导梁201的下表面204平行于所述新建站房结构上表面,主导梁201的上表面203倾斜于其上表面且与所述新建站房结构相接的一端最高。
主导梁201和侧导梁202位于被顶推的新建站房结构的前端,顶推时可以先于新建站房结构到达既有结构从而被支撑,减小新建站房结构的变形,降低顶推难度。主导梁201和侧导梁202质量小并通过设置成桁架结构具备一定的抗变形能力,从而进一步减小被顶推结构的变形程度。
本实施例中,主导梁201的下表面平行于新建站房结构上表面,第一导梁201的上表面倾斜于其上表面且与新建站房结构相接的一端最高。主导梁201的上表面是前端向下倾斜的,这样有利于对主导梁201进行减重,进而保持其刚度,提高顶推精度。
本实施例中,设置主导梁201在新建站房结构的首端并将主导梁201连接在新建站房结构100的上方。通过这种技术方案,在既有站房500(参照图8至图12)上的导梁支撑架501可以托举第一导梁201,并且在顶推完成后导梁支撑架501可以在落梁阶段作为支撑。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推系统,参照图7,还包含:
中途顶升油缸302,用于在顶推途中为所述新建站房结构提供向上的支撑;
所述中途顶升油缸设置在在既有站台上设立的既有混凝土立柱上。
顶推中:
S1:主导梁201和侧导梁202先于所述新建站房钢结构100到达既有站台400、并被所述既有站台400上设置的导梁临时支撑架托举;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8,导梁临时支撑架上设置顶升油缸302,顶升油缸302能够根据监测到的被顶推的结构的高度,调整缸杆伸出的长度,被顶推的结构的高度显示其变形量过大,顶升油缸302的缸杆就向上伸出托举导梁从而减小变形量。
S2:新建站房钢结构100到达既有站台400并被所述既有站台400上设置的主结构临时支撑架托举后暂停顶推,如图8所示;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8,主结构临时支撑架上设置滑移油缸301,滑移油缸301能够根据监测到的被顶推的结构的高度,调整缸杆伸出的长度,被顶推的结构的高度显示其变形量过大,滑移油缸301的缸杆就向上伸出托举新建站房钢结构100从而减小变形量。
S3:拆除所述导梁临时支撑架,如图9所示;继续顶推,顶推时借助2个滑移油缸301的交替支撑和2个滑移油缸沿顶推方向的位置变化,如图10至图12所示,至主导梁201和侧导梁202到达既有站房500、并主导梁201被既有站房500上设置的导梁支撑架501托举;
S4:继续顶推,至所述新建站房钢结构100到达既有站房500,拆除主导梁201和侧导梁202的前段;
其中,参照图7,所述导梁临时支撑架及主结构临时支撑架搭建在既有站台400上设立的既有混凝土立柱上。可见,本实施例中的顶推方法利用了既有站台400上的既有混凝土柱,在既有站台400上的既有混凝土柱上搭建所述导梁临时支撑架和主结构临时支撑架,所述导梁临时支撑架上的顶升油缸302和主结构临时支撑架上的滑移油缸301在顶推路程中对导梁和所述新建站房钢结构进行托举,减少变形,提高顶推精度。通过巧妙地利用既有结构,节省工程量并节约了时间,具有显著的进步。
本申请要求公布号为CN 116220368A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这件申请的公布文本的[0041]中记载的“站台Ⅱ2临时滑移支撑采用阶梯型格构式支撑架20,阶梯型格构式支撑20包括结构桁架滑移平台23和导梁临时支撑墩22,结构桁架滑移平台23采用双拼工字钢平台,构桁架滑移平台23上部设置结构桁架固定滑靴13、千斤顶18、限位杆21及导梁临时支撑墩22,导梁临时支撑墩22设置在结构桁架滑移平台23上,导梁临时支撑墩22上部设置导梁固定滑靴支撑24,导梁固定滑靴支撑24顶部安装导梁固定滑靴12,保证导梁临时支撑墩22上部的导梁固定滑靴12的标高与导梁9结构下弦标高一致”中:
站台Ⅱ2即为本申请中的所述既有站台400;
结构桁架滑移平台23即为本申请中的所述主结构临时支撑架;
导梁临时支撑墩22即为本申请中的所述导梁临时支撑架。
并且S1、S2、S3及S4之间可以间隔较长时间,不必在一个窗口期部分或全部完成,因此对窗口期的时长要求低,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提供的顶推方法的适用范围,使得既有站房的扩建可行性更强。
本实施例中在建设所述导梁临时支撑架和所述主结构临时支撑架时进一步借助既有站台400,所述导梁临时支撑架和所述主结构临时支撑架通过既有站台400的既有混凝土立柱的预埋钢板与所述既有混凝土立柱连接。这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梁临时支撑架和所述主结构临时支撑架能够通过与既有混凝土立柱的预埋钢板连接增加稳定性,同时既有混凝土立柱也能从所述导梁临时支撑架和所述主结构临时支撑架得到支撑和加固。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7,通过所述导梁临时支撑架上的纠偏油缸3,7对顶推角度进行纠偏,更加及时有效的纠正偏离了的顶推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305还设置了导梁滑架308,导梁滑架308上设置摩擦系数小的滑移面层或者滚轮,可以在承接导梁的同时减小导梁移动时的摩擦力。
参照图13和图14,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推系统,还包含:
顶推夹轨器,安装在滑轨14上用于夹紧滑轨14,使得安装在所述顶推夹轨器上的顶推油缸伸缸推动滑靴向顶推方向A滑动;
所述顶推夹轨器,包含:
箱体405,箱体405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相对于箱体405的左右中心截面镜像对称,箱体405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与所述左右中心截面有夹角,并且在顶推方向的前端箱体405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距离较近;
楔形块404,箱体405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各设置一个楔形块404,两个楔形块404相对的一侧的侧立面与滑轨14平行;
螺杆套402,从箱体405的后端面穿入并与箱体405固定,左侧的螺杆套402的轴线与箱体405的左侧内壁平行,右侧的螺杆套402的轴线与箱体405的右侧内壁平行;左侧和右侧为顶推方向A的左侧和右侧;
螺杆407,通过螺杆407套从箱体405的后端面穿入箱体405并与楔形块404连接,螺杆407在箱体405外的一端上拧有螺母401;
弹簧403,套设在位于箱体405内的一段螺杆407上,并且弹簧403的一端与螺杆407连接、另一端与楔形块404连接;
所述顶推夹轨器上方设置与顶推器连接的连接件406。
顶推器顶推时,弹簧403压缩变形到极限时,楔形块404夹紧滑轨14。夹紧重轨提供反作用力,顶推器(顶推油缸)伸缸向前,结构向前滑移。
顶推器不进行顶推时,弹簧403放松,楔形块404相对箱体405向后,不对顶推器缩缸造成过大阻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顶推夹轨器利用楔形块404与箱体405内壁之间的斜面将所述夹轨器受到的顶推油缸的反作用力用于夹紧滑轨14,夹紧力足够大从而保证夹轨器的位置稳定,进而提高顶推距离的精度。
进一步地,借助螺杆407与楔形块404之间的弹簧403,在不进行顶推时,弹簧403放松,楔形块404相对箱体405向后,不对顶推器缩缸造成过大阻力。
进一步地,通过改变螺母401在螺杆407的位置,使得所述顶推夹轨器可以用在不同宽度的滑轨14上。
在本申请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本技术方案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方案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方案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系统,所述新建站房结构包含候车层桁架、与所述候车层桁架连接的换乘通道、与所述换乘通道连接的天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乘通道和所述候车层桁架之间、所述换乘通道和天桥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包含:
临时铰接座,包含中心板和相对所述中心板所在平面对称的两个限位柱,所述中心板在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在基体上滑动,所述限位柱固定于所述基体;
活动体,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并且所述活动体的竖向中心面处开设竖向贯通的扁槽,所述中心板位于所述扁槽内;
所述换乘通道和所述候车层桁架之间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候车层桁架上方的换乘通道支撑架作为所述临时交接座的基体,所述换乘通道的钢梁成为所述活动体;
所述换乘通道和天桥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天桥结构作为所述临时交接座的基体,所述换乘通道的钢梁成为所述活动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底部设置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为摩擦系数小的滑动层;
所述滑动板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活动体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的两个侧端面向上延伸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高度不及所述活动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体高于所述滑动板,并且在所述中心板上的所述活动体和所述滑动板二者之间设置支撑肋板和加强肋板;
所述支撑肋板用于支撑所述活动体;
所述加强肋板用于增加所述中心板的强度和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顶推系统中的滑轨的尾端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滑轨上的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反馈的顶推距离调整用于提供顶推动力的动力机构的工作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系统包含承载所述新建站房结构的滑靴,所述滑靴与滑轨滑动配合;
在所述滑靴上设置指针,在所述滑轨上设置标尺;
所述指针呈L型一端安装在所述滑靴上,另一端向所述滑轨弯折并接近所述标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顶推夹轨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用于夹紧所述滑轨,使得安装在所述顶推夹轨器上的顶推油缸伸缸推动滑靴向顶推方向滑动;
所述顶推夹轨器,包含:
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相对于所述箱体的左右中心截面镜像对称,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与所述左右中心截面有夹角,并且在顶推方向的前端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距离较近;
楔形块,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各设置一个所述楔形块,两个所述楔形块相对的一侧的侧立面与所述滑轨平行;
螺杆套,从所述箱体的后端面穿入所述箱体并与所述箱体固定,左侧的所述螺杆套的轴线与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平行,右侧的所述螺杆套的轴线与所述箱体的右侧内壁平行;
螺杆,通过所述螺杆套从所述箱体的后端面穿入所述箱体并与所述楔形块连接,所述螺杆在所述箱体外的一端上拧有螺母;
弹簧,套设在位于所述箱体内的一段所述螺杆上,并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螺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楔形块连接;
其中,顶推时,所述弹簧压缩变形到极限时,所述楔形块夹紧所述滑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中途顶升油缸,用于在顶推途中为所述新建站房结构提供向上的支撑;
所述中途顶升油缸设置在在既有站台上设立的既有混凝土立柱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站房结构的前端设置有导梁:
所述导梁的下表面平行于所述新建站房结构上表面,所述导梁的上表面倾斜于其上表面且与所述新建站房结构相接的一端最高。
CN202311820802.2A 2023-03-16 2023-12-27 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系统 Pending CN1177590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49402 2023-03-16
CN202310254940.2A CN116220368A (zh) 2023-03-16 2023-03-16 跨既有线大跨度钢结构整体顶推及落梁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9043A true CN117759043A (zh) 2024-03-26

Family

ID=86578564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4940.2A Pending CN116220368A (zh) 2023-03-16 2023-03-16 跨既有线大跨度钢结构整体顶推及落梁的施工方法
CN202311820802.2A Pending CN117759043A (zh) 2023-03-16 2023-12-27 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系统
CN202311820783.3A Pending CN117905300A (zh) 2023-03-16 2023-12-27 扩建既有站房的施工方法
CN202311820785.2A Pending CN117905287A (zh) 2023-03-16 2023-12-27 新建站房后原始硬横梁的拆除方法及落梁方法
CN202311820798.XA Pending CN117703126A (zh) 2023-03-16 2023-12-27 用于既有站房扩建的顶推方法及使用的临时支撑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4940.2A Pending CN116220368A (zh) 2023-03-16 2023-03-16 跨既有线大跨度钢结构整体顶推及落梁的施工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20783.3A Pending CN117905300A (zh) 2023-03-16 2023-12-27 扩建既有站房的施工方法
CN202311820785.2A Pending CN117905287A (zh) 2023-03-16 2023-12-27 新建站房后原始硬横梁的拆除方法及落梁方法
CN202311820798.XA Pending CN117703126A (zh) 2023-03-16 2023-12-27 用于既有站房扩建的顶推方法及使用的临时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16220368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05287A (zh) 2024-04-19
CN117905300A (zh) 2024-04-19
CN116220368A (zh) 2023-06-06
CN117703126A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9433A (zh) 钢桁架顶推姿态控制设备及其姿态控制方法
CN109269896B (zh) 一种多角度荷载施加装置及方法
CN214271732U (zh) 一种横跨铁路线的大桥施工用拖拉装置
CN110593137A (zh) 大吨位顶推装置
CN110725209A (zh) 用于邻近营业线桥梁的施工支架装置和方法
CN112554072A (zh) 一种自锚式悬索桥钢箱梁拼装方法
CN113323405A (zh) 一种应用于大跨度钢结构滑移施工方法
CN117759043A (zh) 新建站房结构的顶推系统
CN116851592A (zh) 墩柱钢筋骨架胎架及应用其搭建钢筋骨架的方法
CN111188283A (zh) 一种钢桥整体同步顶升落梁方法
CN210917052U (zh) 大吨位顶推装置
CN113774813A (zh) 便于安装大节段钢桁架箱梁的牵引纠偏设备
CN113293709A (zh) 一种桥梁卸载调节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20284614U (zh) 一种系杆拱桥拱脚精确定位支架
CN220414911U (zh) 一种支撑卸载装置及桁架
CN220953007U (zh) 一种用于中承式拱桥拱座预埋板安装的门架
CN210341654U (zh) 一种铁路预制梁自动落梁系统
CN220183819U (zh) 一种钢桁梁多点横移装置
CN219731700U (zh) 一种护栏钢筋安装定位装置
CN216615458U (zh) 一种可调节位移与倾角的垫块装置
CN216324829U (zh) 一种梁钢筋笼绑扎工具
CN114455429B (zh) 一种电梯导轨直线度测量及自动校准的装置及其应用
CN219726714U (zh) 一种预制t形梁防撞护栏预埋钢筋线型调节装置
KR102428380B1 (ko) 이동식 가변형 하중재하 장치를 이용한 하중 구조물의 재하 시험방법
CN220335699U (zh) 左右整体式墩柱钢筋预埋定位胎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