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41171A - 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和样本分析仪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和样本分析仪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41171A
CN117741171A CN202410183787.3A CN202410183787A CN117741171A CN 117741171 A CN117741171 A CN 117741171A CN 202410183787 A CN202410183787 A CN 202410183787A CN 117741171 A CN117741171 A CN 117741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test
needle
sampl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837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41171B (zh
Inventor
莫丙忠
严彬
肖华
张志国
胡彦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837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4117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41018378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7741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41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1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41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1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和样本分析仪控制器。样本分析仪可提供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能够在一台样本分析仪上实现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需求,允许医疗结构根据样本量和/或检测项目数量灵活地选择单人份试剂和多人份试剂进行检测,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避免试剂浪费。进一步的,对于不同的样本测试模式,设置了相匹配的下针方式,进而控制分液针以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目标试剂容器吸取试剂以进行样本分析检测。该方式考虑了单人份试剂和多人份试剂不同存储量,以及存储形式,从而可以使分液针有序、高效地从目标试剂容器中吸取试剂,提高加试剂效率以及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和样本分析仪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检测技术以及样本分析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以及样本分析仪控制器。
背景技术
试剂存储区试剂存储区样本分析仪是用于对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的仪器,相关技术中,样本分析仪,例如是应用于凝血分析的凝血分析仪,使用的试剂大多为瓶装试剂(多人份试剂),瓶装试剂的试剂量足够多个样本使用,但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检测项目数量较少导致瓶装试剂在开封后无法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造成试剂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测试效率的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装置、样本分析仪控制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样本分析仪的第一测试的样本测试模式;所述样本分析仪提供的样本测试模式包括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
根据所述样本测试模式确定目标试剂存储区;
针对所述第一测试的加液指令,控制所述样本分析仪的分液针移动至所述目标试剂存储区的目标试剂容器的上方;
控制所述分液针以所述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所述目标试剂容器吸取试剂。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式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样本分析仪的第一测试的样本测试模式;所述样本分析仪提供的样本测试模式包括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
存储区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样本测试模式确定目标试剂存储区。
控制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一测试的加液指令,控制所述样本分析仪的分液针移动至所述目标试剂存储区的目标试剂容器的上方;控制所述分液针以所述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所述目标试剂容器吸取试剂。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控制器。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
上述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装置、样本分析仪控制器、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样本分析仪可提供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能够在一台样本分析仪上实现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需求,允许医疗结构根据样本量和/或检测项目数量灵活地选择单人份试剂和多人份试剂进行检测,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避免试剂浪费。进一步的,对于不同的样本测试模式,设置了相匹配的下针方式,进而控制分液针以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目标试剂容器吸取试剂以进行样本分析检测。该方式考虑了单人份试剂和多人份试剂不同存储量,以及存储形式,从而可以使分液针有序、高效地从目标试剂容器中吸取试剂,提高加试剂效率以及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的分液针运动周期的动作序列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分液针运动周期延长后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样本分析仪应用于医疗检验领域,其功能是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其中,待测样本可以是血液、尿液或体液等,在本申请中,样本分析仪可以为凝血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或体液分析仪。相关技术中,样本分析仪包括样本放置区和试剂瓶存储区(多人份试剂存储区),其中,样本放置区用于存放多个试管(也称样本管),试剂瓶存储区用于存放多个试剂瓶,每个试剂瓶可以存放不同或相同类型的试剂。一般情况下,试剂瓶的试剂存放量较大,可以满足多人份使用,例如满足数十个检测样本的使用,适用于样本量较大的场景(例如,大型医院或大型检测机构)。然而,对于样本量较少的应用场景,由于试剂瓶中存放的试剂有使用期限限制,尤其是试剂瓶开封之后,一旦试剂超过有效期,则不能继续使用,造成试剂浪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相关技术推出试剂卡条,以用于存放单人份测试用的试剂,无需使用大试剂瓶,其中,单人份是相对多人份而言的,指封装定量的试剂且试剂的份量应满足进行一个样本检测(单人使用)的使用需要。但可以理解,在一个样本分析仪中只有试剂瓶或者只有试剂卡条无法完全适应所有的应用场景。
基于此,本申请的样本分析仪被设置为能够兼容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医疗机构可以灵活选用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检测项目少时使用单人份测试,检测项目多时使用多人份测试),避免试剂浪费。在此基础上,本申请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以解决如何有效进行检测控制的问题。
一种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特别地,本申请的样本分析仪以凝血分析仪为例。如图1所示,样本分析仪的控制单元100,分别与采样单元110、加试剂单元130、孵育单元120、检测单元140、丢杯单元150连接,用于实现上述各单元的控制。一个检测示例中,控制单元100控制采样单元110对将样本加样至检测杯中,控制加试剂单元130添加稀释剂至检测杯,将检测杯中的样本以及稀释剂摇混后,送至孵育单元120中孵育,在孵育完成后,控制加试剂单元将试剂添加至检测杯中后,将检测杯送至检测单元140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完成后,控制丢杯单元150进行丢弃检测杯操作。
上述示例中,还可以包括更多的结构,比如进杯机构、抓杯手、清洗装置等,举例而言,进杯机构用于为样本分析仪提供检测杯,该检测杯例如为光学检测杯;抓杯手用于转移检测杯至样本分析仪的不同区域以配合不同单元;清洗装置用于清洗采样单元和加试剂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样单元和加试剂单元可以集成为分注单元,分注单元可以实现加样本以及加试剂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控制单元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获取样本分析仪的第一测试的样本测试模式;所述样本分析仪的样本测试模式包括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
测试为样本分析仪针对样本执行的某项测试项目。样本分析仪的测试项目根据样本分析仪的类型而存在区别。以凝血分析仪为例,测试项目可以为PT(Prothrombin time,凝血酶原时间)测试、APT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试、TT(Thrombin Time,凝血酶时间)测试和FIB(Fibrinogen,纤维蛋白原)测试、FDP(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试、DD(D-Dimer,D-二聚体)测试、AT-III(抗凝血酶III)测试。
本申请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所应用的样本分析仪,可实现两种样本测试模式,分别为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
单人份测试,用于在对待测样本进行测试时,使用单人份试剂。多人份测试,用于在对待测样本进行测试时,使用多人份试剂。可以理解,一个待测样本可能同时进行多项测试项目,例如一个待测样本同时进行PT、APTT、TT、FIB、FDP、DD、AT-III七项测试,也即凝血七项,其中PT、APTT、TT、FIB是常规凝血四项。常规凝血四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凝血功能初筛的检测,用于对凝血障碍性疾病的初步诊断,检测量相对较多,可以适用多人份试剂,凝血七项中的纤溶两项和抗凝血酶III检测用于对出血性疾病的进一步诊断,用于检测纤溶功能和抗凝功能,在医疗机构的检测量相对较少,可以适用单人份试剂。当凝血四项与纤溶两项或抗凝血酶III一起检测时,则可以分别用多人份试剂和单人份试剂。当然,当医疗机构整体的样本量少的时候,还可以全部采用单人份试剂。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指的多人份测试和单人份测试是针对测试来说的。如上所述,一个待测样本中,PT、APTT、TT、FIB凝血四项可以对应多人份测试,FDP、DD、AT-III纤溶两项或抗凝血酶III可以对应单人份测试。
具体而言,如何选用单人份检测和多人份检测可以通过图形用户界面的样本申请或样本登记过程来实现。例如,图3为样本分析仪的图形用户界面,可以显示设置在样本分析仪的显示屏上,也可以显示在与样本分析仪通信连接的计算机设备上,用于为用户提供人机交互方式。该图形用户界面包括装载通道210和样本结果显示界面220,其中装载通道210包括单人份试剂卡条通道位图211和多个样本位图212,单人份试剂卡条通道位图211对应单人份试剂卡条,样本位图212对应样本管。在进行样本申请或样本登记时,可以点击样本位图212,在弹出的测试配置界面(图未示)来选择使用单人份试剂或多人份试剂。可以理解,样本分析仪的图形用户界面也还可以包括多人份试剂瓶的位图(图未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何选用单人份检测和多人份检测还可以通过自动识别的方式来确定第一测试的样本检测模式。在采样单元用于从一个或多个样本架上的样本管采集待测样本时,样本分析仪的控制单元通过扫码(条码或者二维码)或者图像识别的方式获取每个样本架的样本架信息。每个样本架可以用于承载一个样本管或者多个样本管。其中,样本架信息可以包括样本架的条码、二维码、编号或者样本架类型等,样本架类型包括样本装载架和试剂卡条装载架,样本装载架用于承载一个样本管或者多个样本管,试剂卡条装载架用于承载单人份试剂卡条和1个样本管,以复用样本放置区的位置。在控制单元获取每个样本架的样本架信息之后,控制单元基于样本架信息获取样本检测模式。例如,样本架类型为试剂卡条装载架时,自动将试剂卡条装载架上的样本管与单人份试剂卡条进行关联,也即该样本管内的待测样本所进行的测试都采用单人份试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采样单元用于从多个样本架上的样本管采集待测样本时,样本分析仪的控制单元可以获取样本的测试信息,测试信息包括样本测试模式。
步骤204,根据所述样本测试模式确定目标试剂存储区。
其中,样本分析仪被设置了多人份试剂存储区和单人份试剂存储区,多人份试剂存储区用于存放试剂瓶,以执行多人份样本分析测试,单人份试剂存储区包括至少一试剂卡条存储通道,以存储试剂卡条,其中,试剂卡条包括至少一试剂存放位以存放单人份试剂,以执行单人份样本分析测试。
一个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的布局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单人份试剂存储区、以及多人份试剂存储区。其中,多人份试剂存储区可用于存放试剂瓶以执行多人份样本分析测试。多人份试剂存储区包括多个试剂容器(例如为试剂瓶),用于存放多人份试剂。多人份试剂是可以多次使用的试剂,每个试剂瓶中包含的试剂量较多,可以用于多次检测。
其中,试剂容器存放的试剂的类型与样本分析仪的测试项目有关。以凝血分析仪为例,多人份试剂存储区的试剂瓶,用于存放PT(Prothrombin time,凝血酶原时间)试剂、APT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剂、TT(Thrombin Time,凝血酶时间)试剂和FIB(Fibrinogen,纤维蛋白原)试剂、FDP(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试剂、DD(D-Dimer,D-二聚体)试剂、AT-III(抗凝血酶III)试剂中的至少一种试剂。
可选地,多人份试剂存储区还可以用于存放常用试剂瓶,常用试剂瓶用于存放缓冲液、清洗液和/或稀释液;其中,常用试剂瓶可以呈阵列排布设置。
单人份试剂存储区包括至少一试剂卡条存储通道,试剂卡条存储通道用于存储试剂卡条。试剂卡条包括至少一个试剂存放位,试剂存放位用于存放单人份试剂,以执行单人份样本分析测试。单人份试剂是一次性使用的试剂,每个试剂包中只包含检测一次所需的试剂,仅用于一次测试。其中,单人份试剂的类型与样本分析仪的测试项目有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试剂卡条可用于存放缓冲液、清洗液和/或稀释液。
以凝血分析仪为例,试剂卡条可以包括四个试剂存放位,四个试剂存放位可分别用于存放位分别存放PT 试剂、APTT 试剂、TT 试剂和FIB 试剂,也可以仅存放DP(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试剂、DD(D-Dimer,D-二聚体)试剂、AT-III(抗凝血酶III)试剂的一种或多种,以使试剂卡条之间可以组合使用。
步骤206,针对所述第一测试的加液指令,控制所述样本分析仪的分液针移动至所述目标试剂存储区的目标试剂容器的上方。
如前面所提及的,样本分析仪中设置有多人份测试对应的多人份试剂存储区,以及单人份测试对应的单人份试剂存储区。多人份试剂存储区,以及单人份试剂存储区均设置存放稀释液、清洗液。因此,在单人份测试,以及多人份测试中的加液操作,均需要从对应的试剂存储区获取相应的试剂。在本申请中,试剂包括稀释液(缓冲液)、清洗液和检测试剂。加液也即加试剂,包括加稀释液、加检测试剂和使用清洗液进行分液针内壁清洗等操作。以下情形中,如无特别说明,加试剂一般是指加检测试剂。其中检测试剂是指进行测试所用的试剂,例如 PT 测试使用的 PT 试剂。
第一测试的加液操作,与分液针的类型有关。例如,分液针为加样针,则第一测试的加液操作可以为加稀释液操作和吸清洗液进行内壁清洗操作中的至少一种。又例如,分液针用于加样以及加试剂,则第一测试的加液操作可以为稀释液操作、吸清洗液进行内壁清洗操作、以及加检测试剂操作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分液针的加稀释液操作、加检测试剂操作包括从分液针原点移动至所述目标试剂存储区的目标试剂容器的上方,以所述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所述目标试剂容器吸取稀释液或检测试剂,起针并移动至加液位将稀释液或检测试剂排出并加入至检测杯;所述分液针的吸清洗液进行内壁清洗操作包括从分液针原点移动至所述目标试剂存储区的目标试剂容器的上方,以所述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所述目标试剂容器吸取清洗液,起针并移动至分液针原点(清洗装置),在下一次分液针动作前,将清洗液排出。
以加液操作为加试剂操作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设置有采样单元,以及加试剂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采样单元将第一测试的样本加样至检测杯中,控制单元再控制加试剂单元移动至目标试剂存储区的目标试剂容器的上方,以进行加试剂操作。采样单元通常为采样针,加试剂单元通常为加试剂针,即,该实施例中,采样针和加试剂针分别进行采样分液以及加试剂分液操作。该实施例中的分液针即加试剂单元的加试剂针。
在一些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设置有分注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分注单元将第一测试的样本加样至检测杯中,控制单元再控制分注单元移动至目标试剂存储区的目标试剂容器的上方,以进行加试剂操作。即,该实施例中,分注单元用于实现采样分液以及加试剂分液操作。
其中,控制单元在确定了目标试剂存储区后,可根据第一测试的测试项目类型确定目标试剂容器。通常来说,目标试剂容器存放了第一测试所需要的试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试剂存储区存放了多个第一测试所适合的目标试剂容器时,控制单元还可以根据试剂瓶的优先级,确定目标试剂容器。比如,根据试剂的开封日期、生产日期等,结合第一测试的类型确定目标试剂容器。例如,目标试剂存储区存放了两瓶第一测试所需要的A试剂,则可以将这两瓶A试剂中开封时间最早的试剂瓶确定为目标试剂容器,以优先使用开封在先的试剂。
步骤208,控制所述分液针以所述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所述目标试剂容器吸取试剂。
其中,因单人份试剂和多人份试剂的不同存储量,以及存储形式,若不区分下针方式,二者采用相同的下针方式获取试剂,可能存在无法获得试剂,或是获取试剂效率低的问题。比如,多人份试剂采用瓶装形式,在多人份测试过程中随着消耗而试剂瓶中的试剂量存在变化,在下针时,往往需要探测液面以确定加试剂位置,以准确吸取所需试剂量,同时在试剂瓶内液量不足时也能通过液面探测发现而切换至存储相同试剂的另一试剂瓶。而单人份试剂供单人使用,试剂卡条中的试剂量相对固定。若在下针时,也采用液面探测的方式,则影响试剂获取的效率。
因此,本实施例中,考虑了单人份试剂和多人份试剂不同存储量,以及存储形式,针对不同的样本测试模式,设置了相匹配的下针方式。进而控制所述分液针以所述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所述目标试剂容器吸取试剂。从而可以使分液针有序、高效地从目标试剂容器中吸取试剂。
其中,根据加液指令,可以从目标试剂容器中吸取稀释剂,试剂,或清洗液。
以加试剂为例,在将试剂分注至检测杯中后,根据第一测试的测试流程,进行后续的样本分析检测。以第一测试为凝血测试为例,可控制样本分析仪的抓杯手将样本和试剂进行混匀并转移到检测位进行检测。
上述的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样本分析仪可提供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能够在一台样本分析仪上实现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需求,允许医疗结构根据样本量和/或检测项目数量灵活地选择单人份试剂和多人份试剂进行检测,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避免试剂浪费。进一步的,对于不同的样本测试模式,设置了相匹配的下针方式,进而控制分液针以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目标试剂容器吸取试剂以进行样本分析检测。该方式考虑了单人份试剂和多人份试剂不同存储量,以及存储形式,从而可以使分液针有序、高效地从目标试剂容器中吸取试剂,提高加试剂效率以及测试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的试剂存储区包括多人份试剂存储区,所述多人份试剂存储区用于存储试剂瓶。具体地,如图4所示,多人份试剂存储区用于存放常用试剂瓶,多个试剂瓶可以呈阵列排布设置。
当所述样本测试模式为多人份测试时,所述控制所述分液针以所述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所述目标试剂容器吸取试剂,包括:控制所述分液针向下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探测所述目标试剂瓶的液面;在探测到液面后,控制所述分液针从所述目标试剂瓶中吸取试剂。
举例而言,分液针可以为电容式分液针或者电阻式分液针,在针头接触到液面时,电容或者电阻会发生变化,样本分析仪的控制器接收到该电容或电阻变化即探测到液面。
具体地,多人份试剂采用瓶装形式,测试时试剂瓶处于敞口的状态,因此,多人份测试吸试剂时采用液面探测的下针方式。
以加试剂为例,控制分液针运动到多人份试剂存储区的目标试剂瓶的上方,以液面探测的形式下针吸取试剂后运动到空中加试剂位(不是实际孔位,而是虚拟位置,以凝血分析仪为例,位于磁珠右边两个孔中间上方),将试剂分注到检测杯中后运动到清洗装置进行清洗,分注试剂后抓杯手将样本和试剂进行混匀并转移到检测位进行检测。
若加样以及加试剂共用一个分液针,则第一测试的加样以及加试剂流程可以为:抓杯手从原点运动到杯盘抓取新的检测杯转移到加样位,在抓杯手启动的同时,分液针在清洗装置进行清洗后运动到多人份试剂区上方,以液面探测的形式下针。液面探测信号触发后吸取稀释液,起针运动到样本区上方,以液面探测的形式下针,液面探测信号触发后吸取样本。起针运动到加样位将稀释液和样本的混合物分注到检测杯中,抓杯手抓起检测杯混匀后转移到孵育区进行孵育。孵育完成后,抓杯手将检测杯转移到空中加试剂位,在抓杯手启动的同时,分液针在清洗装置进行清洗后运动到多人份试剂区上方,以液面探测的形式下针吸取试剂后运动到空中加试剂位,将试剂分注到检测杯中后运动到清洗装置进行清洗,分注试剂后抓杯手将样本和试剂进行混匀并转移到检测位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结合多人份试剂存储区中试剂瓶中的试剂量存在变化以及试剂瓶的存放形式的特点,从多人份试剂中取样时采用液面探测的方式下针,能够提高从目标试剂瓶中吸取试剂的成功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分析仪的试剂存储区包括单人份试剂存储区,单人份试剂存储区包括试剂卡条;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为目标试剂卡条。如图4所示,单人份试剂存储区,可设置于样本放置区,即样本放置区与单人份试剂存储区可共用一个区域。
其中,试剂卡条包括至少一试剂存放位以存放单人份试剂。试剂卡条中的试剂供单人单用,每个卡条灌注的试剂量是固定的。通常单人份试剂采用封膜卡条形式,膜片中含有金属材质,金属膜片对液面探测信号产生干扰,无法采用液面探测的形式下针。由于单人份试剂卡条是满足单人份使用的,每个卡条灌注的试剂量是一定的,所以吸试剂时采用运动到固定的吸试剂位置的方式下针方式。
具体地,当所述样本测试模式为单人份测试时,所述控制所述分液针以所述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所述目标试剂容器吸取试剂,包括:控制所述分液针向下移动至固定位置,在移动过程中所述分液针刺破所述目标试剂卡条的封膜,并在所述固定位置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卡条中的试剂。
具体地,分液针可以是由步进电机进行驱动,控制所述分液针向下移动至固定位置具体是由样本分析仪的控制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分液针移动固定步数以到达固定位置。
具体地,控制分液针运动到单人份试剂卡条上方,竖直向下刺破试剂卡条封膜后运动到固定位置吸取试剂分注到检测杯。
若加样以及加试剂共用一个分液针,则第一测试的加样操作,以及加试剂操作可以为:抓杯手从原点运动到杯盘抓取新的检测杯转移到加样位,在抓杯手启动的同时,分液针在清洗装置进行清洗后运动到单人份试剂卡条上方,竖直向下刺破试剂卡条封膜后运动到固定位置吸取稀释液。起针运动到加样位将稀释液和样本的混合物分注到检测杯中,抓杯手抓起检测杯混匀后转移到孵育区进行孵育。孵育完成后,抓杯手将检测杯转移到空中加试剂位,在抓杯手启动的同时,分液针在清洗装置进行清洗后运动到单人份试剂卡条上方,竖直向下刺破试剂卡条封膜后运动到固定位置吸取试剂。起针运动到空中加试剂位,将试剂分注到检测杯中后运动到清洗装置进行清洗,分注试剂后抓杯手将样本和试剂进行混匀并转移到检测位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结合单人份试剂区中试剂卡条中的试剂量固定以及试剂卡条封装方式的特点,从单人份试剂中取样时采用直接下针至固定位置的方式,可以使分液针高效地从目标试剂容器中吸取试剂,提高加试剂效率以及测试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分液针向下移动至固定位置,在移动过程中所述分液针刺破所述目标试剂卡条的封膜,并在所述固定位置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卡条中的试剂,包括:控制所述分液针向下移动刺破所述目标试剂卡条的第一位置的封膜;控制所述分液针移动至所述目标试剂卡条的上方后,向下移动至固定位置,在移动过程中所述分液针刺破所述目标试剂卡条的第二位置的封膜,并在所述固定位置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卡条中的目标试剂。
本实施列中,在单人份试剂卡条的下针方式中,对试剂卡条需要进行两次穿刺,且两次穿刺的位置不同。其中,在第一次穿刺,吸取试剂前,先对试剂卡条进行一次穿刺,使试剂卡条内的试剂与大气相通,防止试剂卡条在封装时或其他原因产生的负压影响吸取试剂的精度。试剂针在吸取试剂时,对试剂卡条进行二次穿刺,二次穿刺的位置不与一次穿刺的位置重合,防止在吸取试剂的过程中,由于膜片的塑料层与分液针穿刺段紧密贴合,试剂被吸取后,试剂卡条腔内产生负压,影响到吸取试剂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的试剂存储区,包括多人份测试对应的多人份试剂存储区,以及单人份测试对应的单人份试剂存储区。所述多人份试剂存储区与分液针原点的第一距离,以及所述单人份试剂存储区与所述分液针原点的第二距离不同。
其中,分液针原点为分液针的初始位置,即分液针进行分液操作的起始点,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原点位置可以为清洗装置的上方。分液针在处理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时,需要从对应的试剂存储区吸取试剂。单人份试剂存储区和多人份试剂存储区设置的位置不同,则多人份试剂存储区与分液针原点的第一距离,以及所述单人份试剂存储区与所述分液针原点的第二距离不同。
其中,分液针原点至不同试剂存储区的距离,将影响加试剂的时长。比如,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则分液针加多人份试剂的时长,可能大于分液针加单人份试剂的时长。反之,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则分液针加单人份试剂的时长,可能大于分液针加多人份试剂的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加试剂时长除了受试剂存储区与分液针原点的距离影响外,还可能受下针方式等的影响。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多个影响因素,比如距离以及下针方式等确定加液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样本分析仪中,多人份试剂存储区设置在靠近分液针原点的位置,单人份试剂存储区设置在相对远离分液针原点的位置,从而造成,多人份试剂存储区与分液针原点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单人份试剂存储区与所述分液针原点的第二距离。
在下针方式对加试剂时长造成影响较小的情况下,这种距离的差异,将会使得分液针加单人份试剂的时长,大于分液针加多人份试剂的时长。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样本分析领域,常有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的混测需求。以凝血分析仪为例,凝血四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凝血功能初筛的检测,用于对凝血障碍性疾病的初步诊断,检测量相对较多,可以适用多人份试剂瓶,凝血七项中的纤溶两项和抗凝血酶III检测用于对出血性疾病的进一步诊断,用于检测纤溶功能和抗凝功能,在医疗机构的检测量相对较少,可以适用单人份试剂卡条。当凝血四项与纤溶两项或抗凝血酶III联检时,则需要用到多人份试剂瓶和单人份试剂卡条。
而由于所述单人份测试的加液时长与所述多人份测试的加液时长不同,在混测时将导致出现测试异常的情况。
具体地,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的控制方式和测试周期不同,所以需要分为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两种控制流程。当样本分析仪的测试全都是单人份测试,或全部都是多人份测试时,调用对应的控制流程进行测试即可。但样本分析仪进行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的混测时,由于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的加液时长不同,容易出现测试效率低的情况。
样本分析测试通常有多次加试剂行为。比如,在为测试样加定量稀释液或定量缓冲液,稀释检测杯中的样本后,通常需要将检测杯移至孵育位进行孵育,并在完成孵育后再添加试剂以进行样本分析测试。也就是说,对于测试A来说,在第一次加试剂完成后,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才会进行第二次加试剂操作。此时,分液针可在清洗完成后继续对测试B进行加样、加稀释液或加试剂操作。
为便于说明,通常将分液针从离开分液针原点至回到分液针原点的一次运动,称为一个分液针运动片段,在一个分液针运动周期内,包括一个或多个分液针运动片段组成的分液针运动序列。
其中,分液针运动片段具体为一种加液操作序列,用于完成一次加液操作。一个加液操作序列可以包括移针、下针、起针、清洗针、吸试剂、排试剂等。其中,加液操作序列可以用于实现加稀释液、加样、加试剂等至少一种加液操作。
一个分液针动作序列中,分液针可以被设置为进行一次加样操作,或被设置为进行一次加样操作+一次加试剂操作,或被设置为进行一次加样操作+两次加试剂操作。为了兼顾分液针加样和加试剂操作的效率和便于控制,将分液针进行一次加样和一次加试剂,或者一次加样和两次加试剂作为一个执行单元,或者称一个指令包,由样本分析仪的控制器下发至分液针进行执行。
以一款样本分析仪的多人份加液时长小于单人份加液时长为例。如图5所示的分液针动作序列,横轴表示一个测试的时序,纵轴表示分液针在一个运动周期的动作序列,分液针为多人份测试加完第一次试剂后,在原有分液针运动周期不变的情况下,因为单人份1加试剂1的操作占用了一个较长时长,使得该运动周期内的剩余时间,无法满足为多人份1加试剂2的时长要求,需要在下一个分液针运动周期内再为多人份1加试剂2,从而导致多人份1的加试剂操作被延后,而影响测试效率。
针对该问题,本实施例中,在两种不同加液时长的样本测试模式混测时,对于因试剂时长不同所带来的检测效率受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式。
具体地,混测时,按较长的加液时长统一两种样本测试模式的加液时长,以延长分液针运动周期,也就是说,混测时,较短的加液时长的样本测试模式的加液时长被延长,从而分液针运动周期被延长,从而有充足的时间在该运动周期内完成加试剂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试的样本测试模式的第一加液时长大于第二测试的样本测试模式的第二加液时长,在第一测试与第二测试混测时,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还包括:
步骤602,获取所述分液针在一个动作序列中处理的所述第一测试以及目标第二测试。
其中,第二测试的加试剂操作的具体流程,与第一测试的加试剂操作的流程类似,具体根据样本测试模式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下针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如前面所提及的,在一个分液针运动周期内,分液针可以被设置为进行一次加样操作,或被设置为进行一次加样操作+一次加试剂操作,或被设置为进行一次加样操作+两次加试剂操作。而对于一个测试来说,两次加试剂操作间,可能存在孵育、混匀等工序,所以一个测试的两次加试剂操作通常是不连续的,因此,加液针在该分液针运动周期的动作序列中的加试剂操作通常是针对不同的测试。在混测时,与加液时长较长的第一测试处于一个动作序列中的第二测试受到影响,确定与第一测试处于同一动作序列中的目标第二测试。
因此,此处的目标第二测试,则是被分配至与该第一测试处于相同分液针动作序列中的所有第二测试,比如在第一测试开始前,已加样,已孵育,或是已加完成第一次加试剂的所有第二测试。
步骤604,控制所述分液针对一个动作序列中的所述第一测试以及所述目标第二测试,均在所述第一加液时长内执行完加液操作序列;所述加液操作序列包括加稀释液操作序列、加试剂操作序列以及加试剂前的清洗操作序列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假设第一测试的第一加液时长为35秒,第二测试的第二加液时长为30秒。则在35秒内控制分液针对第一测试完成一次加试剂操作。
由于第一加液时长大于第二加液时长,第二测试原有的加液时长为第二加液时长,通过控制所述分液针在所述第一加液时长内为所述目标第二测试的加试剂操作,使得目标第二测试的加液时长得到了延长,而有足够的时间在该分液针运动周期内为目标第二测试完成一次加试剂操作。
例如,对图5的多人份加试剂2的操作,延长其加液时长后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延长后,多人份加试剂2的加第二试剂的时长延长,与单人份加试剂1的加液时长一致,相应地,分液针运动周期延长。即在两种不同加液时长的测试在进行混测时,按较长的加液时长统一两种样本测试模式的加液时长,以延长分液针运动周期,从而有充足的时间在该一个运动周期内让加液针完成既定的加试剂操作。
其中,对于延长目标第二测试的一次加试剂操作的时长的方式,可以是在加试剂过程中,在第二加液时长的基础上延长一个空周期,还可以是控制分液针降速以延长加液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标识并非对步骤顺序的限定。对于被分配至一个分液针运动周期(动作序列)内的第一测试和第二测试,以加试剂为例,根据测试的实际情况,若第一测试的加试剂操作在前,则先控制所述分液针在所述第一加液时长为所述第一测试完成一次加试剂操作,再控制控制所述分液针在所述第一加液时长内为所述目标第二测试完成一次加试剂操作。若第二测试的加试剂操作在前,则先控制所述分液针在所述第一加液时长内为所述目标第二测试完成一次加试剂操作,再控制所述分液针在所述第一加液时长为所述第一测试完成一次加试剂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测试可以为单人份测试,第二测试可以为多人份测试,单人份测试的第一加液时长大于多人份测试的第二加液时长。在混测时,确定被分配至一个分液针运动周期内的单人份测试以及受影响的多人份测试,控制分液针在第一加液时长内为单人份测试完成一次加试剂操作,控制分液针在第一加液时长内为受影响的多人份测试完成一次加试剂操作。可以理解的是,在单人份测试的全部加试剂操作完成后,该次混测完成,在未有混测时,多人份测试在第二加液时长内完成一次加试剂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测试可以为多人份测试,第二测试可以为单人份测试,多人份测试的第一加液时长大于单人份测试的第二加液时长。在混测时,确定被分配至一个分液针运动周期内的多人份测试以及受影响的单人份测试,控制分液针在第一加液时长内为多人份测试完成一次加试剂操作,控制分液针在第一加液时长内为受影响的单人份测试完成一次加试剂操作。可以理解的是,在多人份测试的全部加试剂操作完成后,该次混测完成,在未有混测时,单人份测试在第二加液时长内完成一次加试剂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分液针在所述第一加液时长内为所述目标第二测试的完成一次加试剂操作,包括:控制所述样本分析仪的分液针在所述第二加液时长的基础上,在执行加液操作序列前、在执行加液操作序列的过程中,或在执行加液操作序列后的任意时刻延长空周期;所述第二加液时长与所述空周期的和为所述第一加液时长。在空周期内,分液针停止动作。
具体地,空周期,即空闲周期,通常是指在处理器或计算机系统中未被使用的时钟周期。在该空周期内,暂停为目标第二测试的加试剂操作。具体地,可在对目标第二测试的一次加试剂操作前、一次加试剂操作过程中,或一次加试剂操作后的任意时刻延长空周期,空周期加第二试剂周长的时长=第一加试剂时长。从而在分液针的该运动周期内,目标第二测试的加试剂时长从第二加试剂时长被延长至第一加试剂时长。
具体地,控制单元获取一个分液针运动周期内动作序列的控制指令集,控制指令集包括了分液针的动作序列。相应的,可在分液针运动周期的控制指令集中对目标第二测试的加试剂序列中添加空周期。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所述动作序列包括按时序排布的至少一个加液操作序列;一个所述加液操作序列包括加试剂前的清洗操作序列,以及至多两次加试剂操作序列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分液针运动周期内,以数据包的形式下发分液针控制指令集,实现在该分液针运动周期内,对分液针运动的控制。本实施例中,可对应样本针和加试剂针不共用的情况,即加样针和加试剂针不同,则可以分别对样本针下发样本针控制指令集,用于实现加样控制。对加试剂针发下加试剂控制指令集,对加试剂针进行控制。对于样本分析的需求来说,通常一个样本至少存在两个加试剂需求,因此,一个动作序列可以包括至多两次加试剂操作序列以及加试剂前的清洗序列。每个操作序列包括分液针的动作时序,分液针的动作可以包括移针、下针、起针、清洗针、吸试剂、排试剂等。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分析仪的所述分液针用于分注样本及分注试剂;一个所述动作序列包括按时序排布的至少一个加液操作序列;一个所述加液操作序列包括加样前的清洗操作序列、加样操作序列、至多两次加试剂操作序列以及加试剂前的清洗操作序列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样本针和加试剂针共用分液针。在该实施例中,分液针运动周期内,以数据包的形式下发一个分液针运动周期内动作序列对应的分液针控制指令集,实现在该分液针运动周期内,对分液针运动的控制。其中,一个所述动作序列包括按时序排布的至少一个加液操作序列;一个所述加液操作序列包括加样前的清洗操作序列、加样操作序列、至多两次加试剂操作序列以及加试剂前的清洗操作序列中的至少一种。对于分液针来说,每个操作序列包括分液针的动作时序,分液针的动作可以包括移针、下针、起针、清洗针、吸试剂、排试剂等。
通过对混测时的第一测试以及第二测试,按较长的加液时长统一混测时的第一测试以及第二测试的加液时长后,对于该分液针周期来说,可以实现任意测试的加样以及加试剂1和加试剂2的组合,不受测试项目加液时长的约束。
本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凝血分析仪中。在凝血分析中,存在单人份和多人份混测的需求。而单人份和多人份的控制方式和测试周期不同,所以需要分为单人份和多人份两套控制流程。当同时进行单人份与多人份测试时,由于两个模式的测试周期和控制指令不同,导致在测试过程中存在空周期,降低了测试速度,为了解决此问题,本申请中,单人份与多人份混测时,在多人份测试启动前嵌入一段空周期,使得多人份的总测试周期时间与单人份的测试周期一致,对于单人份的测试项目调用单人份控制流程,对于多人份的测试项目调用多人份控制流程,实现了单人份与多人份混测。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的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式确定模块802,用于获取样本分析仪的第一测试的样本测试模式;所述样本分析仪提供的样本测试模式包括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
存储区确定模块804,用于根据所述样本测试模式确定目标试剂存储区。
控制模块806,用于针对所述第一测试的加液指令,控制所述样本分析仪的分液针移动至所述目标试剂存储区的目标试剂容器的上方,控制所述分液针以所述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所述目标试剂容器吸取试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分析仪的试剂存储区包括多人份试剂存储区,所述多人份试剂存储区用于存储试剂瓶;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为目标试剂瓶;
当所述样本测试模式为多人份测试时,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分液针向下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探测所述目标试剂瓶的液面;在探测到液面后,控制所述分液针从所述目标试剂瓶中吸取试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的试剂存储区包括单人份试剂存储区;所述单人份试剂存储区包括试剂卡条;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为目标试剂卡条;
当所述样本测试模式为单人份测试时,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分液针向下移动至固定位置,在移动过程中所述分液针刺破所述目标试剂卡条的封膜,并在所述固定位置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卡条中的试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分液针向下移动刺破所述目标试剂卡条的第一位置的封膜;控制所述分液针移动至所述目标试剂卡条的上方后,向下移动至固定位置,在移动过程中所述分液针刺破所述目标试剂卡条的第二位置的封膜,并在所述固定位置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卡条中的试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分析仪的试剂存储区,包括多人份测试对应的多人份试剂存储区,以及单人份测试对应的单人份试剂存储区;所述多人份试剂存储区与分液针原点的第一距离,以及所述单人份试剂存储区与所述分液针原点的第二距离不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人份测试的加液时长与所述多人份测试的加液时长不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测试与第二测试的样本测试模式不同;所述第一测试的样本测试模式的第一加液时长大于第二测试的样本测试模式的第二加液时长,控制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加液针在一个动作序列中处理的所述第一测试以及目标第二测试;控制所述分液针对一个动作序列中的所述第一测试以及所述目标第二测试,均在所述第一加液时长内执行完加液操作序列;所述加液操作序列包括加稀释液操作序列、加试剂操作序列以及加试剂前的清洗操作序列中的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还用于对于所述目标第二测试,控制所述样本分析仪的分液针在所述第二加液时长的基础上,在执行加液操作序列前、在执行加液操作序列的过程中,或在执行加液操作序列后的任意时刻延长空周期;所述第二加液时长与所述空周期的和为所述第一加液时长。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所述动作序列包括按时序排布的至少一个加液操作序列;一个所述加液操作序列包括加试剂前的清洗操作序列,以及至多两次加试剂操作序列中的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分析仪的所述分液针用于分注样本及分注试剂;所述样本分析仪的所述分液针用于分注样本及分注试剂;一个所述动作序列包括按时序排布的至少一个加液操作序列;一个所述加液操作序列包括加样前的清洗操作序列、加样操作序列、至多两次加试剂操作序列以及加试剂前的清洗操作序列中的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分析仪为凝血分析仪。
上述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控制器,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样本分析仪的第一测试的样本测试模式;所述样本分析仪提供的样本测试模式包括单人份测试和多人份测试;
根据所述样本测试模式确定目标试剂存储区;
针对所述第一测试的加液指令,控制所述样本分析仪的分液针移动至所述目标试剂存储区的目标试剂容器的上方;
控制所述分液针以所述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所述目标试剂容器吸取试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分析仪的试剂存储区包括多人份试剂存储区;
当所述样本测试模式为多人份测试时,所述控制所述分液针以所述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所述目标试剂容器吸取试剂,包括:
控制所述分液针向下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探测所述目标试剂容器的液面;
在探测到液面后,控制所述分液针从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中吸取试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分析仪的试剂存储区包括单人份试剂存储区;所述单人份试剂存储区包括试剂卡条;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为目标试剂卡条;
当所述样本测试模式为单人份测试时,所述控制所述分液针以所述样本测试模式对应的下针方式向所述目标试剂容器下针,并从所述目标试剂容器吸取试剂,包括:
控制所述分液针向下移动至固定位置,在移动过程中所述分液针刺破所述目标试剂卡条的封膜,并在所述固定位置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卡条中的试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分液针向下移动至固定位置,在移动过程中所述分液针刺破所述目标试剂卡条的封膜,并在所述固定位置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卡条中的试剂,包括:
控制所述分液针向下移动刺破所述目标试剂卡条的第一位置的封膜;
控制所述分液针移动至所述目标试剂卡条的上方后,向下移动至固定位置,在移动过程中所述分液针刺破所述目标试剂卡条的第二位置的封膜,并在所述固定位置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卡条中的试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分析仪的试剂存储区,包括多人份测试对应的多人份试剂存储区,以及单人份测试对应的单人份试剂存储区;所述多人份试剂存储区与分液针原点的第一距离,以及所述单人份试剂存储区与所述分液针原点的第二距离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人份测试的加液时长与所述多人份测试的加液时长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与第二测试的样本测试模式不同;所述第一测试的样本测试模式的第一加液时长大于第二测试的样本测试模式的第二加液时长,在第一测试与第二测试混测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分液针在一个动作序列中处理的所述第一测试以及目标第二测试;
控制所述分液针对一个动作序列中的所述第一测试以及所述目标第二测试,均在所述第一加液时长内执行完加液操作序列;所述加液操作序列包括加稀释液操作序列、加试剂操作序列以及加试剂前的清洗操作序列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分液针对所述目标第二测试,在所述第一加液时长内执行完加液操作序列,包括:
对于所述目标第二测试,控制所述样本分析仪的分液针在所述第二加液时长的基础上,在执行加液操作序列前、在执行加液操作序列的过程中,或在执行加液操作序列后的任意时刻延长空周期;所述第二加液时长与所述空周期的和为所述第一加液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动作序列包括按时序排布的至少一个加液操作序列;一个所述加液操作序列包括加试剂前的清洗操作序列,以及至多两次加试剂操作序列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分析仪的所述分液针用于分注样本及分注试剂;一个所述动作序列包括按时序排布的至少一个加液操作序列;一个所述加液操作序列包括加样前的清洗操作序列、加样操作序列、至多两次加试剂操作序列以及加试剂前的清洗操作序列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分析仪为凝血分析仪。
13.一种样本分析仪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410183787.3A 2024-02-19 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和样本分析仪控制器 Active CN117741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83787.3A CN117741171B (zh) 2024-02-19 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和样本分析仪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83787.3A CN117741171B (zh) 2024-02-19 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和样本分析仪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41171A true CN117741171A (zh) 2024-03-22
CN117741171B CN117741171B (zh) 2024-05-28

Family

ID=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56147A (ja) * 2006-03-24 2007-10-04 Kaken:Kk モバイル型マイクロ計測器
JP2019143989A (ja) * 2018-02-16 2019-08-29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CN211527934U (zh) * 2019-12-27 2020-09-18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膜破孔针和取液装置
CN113970645A (zh) * 2020-06-30 2022-01-25 深圳市液芯科技有限公司 多逻辑运行的生物检测设备和试剂卡及其检测方法
CN114113004A (zh) * 2020-08-28 2022-03-01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废液处理方法及装置、样本分析仪
CN114689884A (zh) * 2020-12-31 2022-07-01 深圳市活水床旁诊断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转盘式生化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US20220226824A1 (en) * 2020-02-20 2022-07-21 Beijing Bo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Detection chip, method for using detection chip, and detection apparatus
WO2022217479A1 (zh) * 2021-04-14 2022-10-20 嘉兴奥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样本液体保护装置及其加工方法以及样本液体的盛放装置和样本液体的上样方法
CN116008571A (zh) * 2020-10-29 2023-04-25 北京深迈瑞医疗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
WO2023216638A1 (zh) * 2022-05-12 2023-11-16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凝血项目的检测装置及试剂卡
CN117092326A (zh) * 2022-05-12 2023-11-21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人份试剂卡及凝血检测仪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56147A (ja) * 2006-03-24 2007-10-04 Kaken:Kk モバイル型マイクロ計測器
JP2019143989A (ja) * 2018-02-16 2019-08-29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CN211527934U (zh) * 2019-12-27 2020-09-18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膜破孔针和取液装置
US20220226824A1 (en) * 2020-02-20 2022-07-21 Beijing Bo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Detection chip, method for using detection chip, and detection apparatus
CN113970645A (zh) * 2020-06-30 2022-01-25 深圳市液芯科技有限公司 多逻辑运行的生物检测设备和试剂卡及其检测方法
CN114113004A (zh) * 2020-08-28 2022-03-01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废液处理方法及装置、样本分析仪
CN116008571A (zh) * 2020-10-29 2023-04-25 北京深迈瑞医疗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
CN114689884A (zh) * 2020-12-31 2022-07-01 深圳市活水床旁诊断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转盘式生化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WO2022217479A1 (zh) * 2021-04-14 2022-10-20 嘉兴奥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样本液体保护装置及其加工方法以及样本液体的盛放装置和样本液体的上样方法
WO2023216638A1 (zh) * 2022-05-12 2023-11-16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凝血项目的检测装置及试剂卡
CN117092325A (zh) * 2022-05-12 2023-11-21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凝血项目的检测装置及试剂卡
CN117092326A (zh) * 2022-05-12 2023-11-21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人份试剂卡及凝血检测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53375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WO2019033312A1 (zh) 血液分析仪及其控制方法
JP6320535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7290560B (zh) 用于多瓶试剂的试剂吸取方法、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JPWO2009154049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7057813B2 (ja) 密閉液体容器のピペッティングユニットおよびピペッティング方法
CN111108391B (zh) 自动分析系统
CN111551757A (zh) 个性化临床检验质控方法和设备
CN117741171B (zh) 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和样本分析仪控制器
CN107462739A (zh) 向自动化样品分析仪供给消耗品
CN117741171A (zh) 样本分析仪的检测控制方法和样本分析仪控制器
CN117092325A (zh) 一种用于检测凝血项目的检测装置及试剂卡
US11879902B2 (en) Test method and dispensing device
JP2011027731A (ja) 試薬の吸引方法
JP2939417B2 (ja) 分注方法
US20220018867A1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and automatic analysis method
WO2022163275A1 (ja) 分析装置
JP4713629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7092326A (zh) 一种单人份试剂卡及凝血检测仪
JP3728811B2 (ja) 生化学分析装置
CN116087541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采样方法
CN112673262A (zh) 一种样本架的取出方法、样本处理系统和体外检测设备
JP2016090526A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7741172A (zh) 凝血分析仪及样本分析仪
CN114062036A (zh) 血样分配方法、血液检测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