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29794B - 封装排水汽装置、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封装排水汽装置、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729794B CN117729794B CN202410171681.1A CN202410171681A CN117729794B CN 117729794 B CN117729794 B CN 117729794B CN 202410171681 A CN202410171681 A CN 202410171681A CN 117729794 B CN117729794 B CN 1177297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opening
- power
- subchamber
-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6 cath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22 packag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8 packag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15 recomb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98 recomb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封装排水汽装置、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以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像素模块和盖板,所述像素模块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像素模块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模块的侧边设置有封装排水汽装置,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用于排除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盖板之间的水汽,当水汽排出后,再注入密封胶密封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盖板的侧边以得到封装完成的所述显示面板;本申请通过以上设计,延长水汽侵入路径,且提高封装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装排水汽装置、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具备自发光、高亮度、宽视角、高对比度、可挠曲、低能耗等特性,因此OLED显示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手机屏幕、电脑显示器、全彩电视等。OLED器件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通常包括:基板、设于基板上的阳极、设于阳极上的空穴注入层、设于空穴注入层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光层、设于发光层上的电子传输层、设于电子传输层上的电子注入层及设于电子注入层上的阴极组成的多个子像素。OLED显示面板的发光原理为半导体材料和有机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
其中发光层材料以及阴极材料对水氧较为敏感,及环境杂质也会影响OLED器件寿命,因此,需要对OLED器件进行有效的有封,尤其是在气流水汽工况复杂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水汽使得封装材料流体在真空状态下封装过程不好控制,以及在非真空状态下会存在气泡等问题。因此,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延长水汽侵入路径,且提高封装效果的封装排水汽装置、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面板的封装排水汽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像素模块和盖板,所述像素模块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像素模块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模块的两侧设置有封装排水汽装置,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用于排除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盖板之间的水汽,当水汽排出后,再注入密封胶密封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盖板的两侧以得到封装完成的所述显示面板。
可选的,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包括吸气排气装置和控制机构,所述吸气排气装置包括第一动力组件、第二动力组件、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靠近所述像素模块的一侧,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所述排气口之间,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吸气排气装置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信号连接;其中,当所述吸气排气装置处于吸气状态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通过所述进气口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吸气;当所述吸气排气装置处于排气状态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将带有水汽的空气排除到所述吸气排气装置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吸气排气装置还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配合开关和第一压力结构,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第二配合开关、第二压力结构、和第三配合开关,所述第一配合开关设置在靠近所述像素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三配合开关设置在靠近所述排气口的一侧,所述第二配合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开关与所述第三配合开关之间,所述第一压力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开关与所述第二配合开关之间,所述第二压力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配合开关与所述第三配合开关之间;
所述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配合开关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配合开关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配合开关与所述排气口连通;其中,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压力结构带动所述第一配合开关开启或关闭,所述第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二压力结构带动所述第二配合开关以及所述第三配合开关开启或关闭。
可选的,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对设置,形成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分别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对应设置分别形成第一放置腔、第二放置腔、第三放置腔、第四放置腔和第五放置腔;所述第一配合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腔内,所述第一压力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腔内,且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通过一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配合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三放置腔内,所述第二压力结构设置在所述第四放置腔内,且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通过一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配合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五放置腔内;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一动力管,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二动力管和第三动力管,所述第一压力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动力管控制所述第一配合开关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压力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动力管控制所述第二配合开关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压力结构通过所述第三动力管控制所述第三配合开关开启或关闭。
可选的,所述第二放置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压力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活塞导气垫、第一固定板、第一弹簧、第一电磁铁和第一导板,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一腔室固定配合形成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二腔室的一侧,且沿所述第一腔室的腔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活塞导气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活塞导气垫的一侧,所述第一活塞导气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形成一第一动力腔;
所述第一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三腔室的腔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铁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腔通过所述第一动力管与所述第一配合开关连接;
所述第四放置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腔室、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所述第二压力结构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活塞导气垫、第二固定板、第二弹簧、第二电磁铁和第二导板,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六腔室内,且与所述第六腔室固定配合形成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靠近所述第五腔室的一侧,且沿所述第六腔室的腔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活塞导气垫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活塞导气垫的一侧,所述第二活塞导气垫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形成一第二动力腔;
所述第二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四腔室内,且与所述第四腔室的腔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五腔室内,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铁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腔通过所述第二动力管与所述第二配合开关连接,且所述第二动力腔通过所述第三动力管与所述第三配合开关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合开关包括第一推动部、第一开合部、第二开合部和第二推动部,所述第一开合部和所述第二开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合部远离所述第二开合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开合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合部远离所述第一开合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开合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放置腔包括第一子腔室、第二子腔室、第三子腔室和第四子腔室,所述第一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一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开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子腔室,且与所述第二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开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三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四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四子腔室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动力管包括第一子动力管和第二子动力管,所述第一子腔室通过所述第一子动力管与所述第一动力腔连通,所述第四子腔室通过所述第二子动力管与所述第一动力腔连通;
所述第二配合开关包括第三推动部、第三开合部、第四开合部和第四推动部,所述第三开合部和所述第四开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合部远离所述第四开合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三开合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合部远离所述第三开合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三开合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放置腔包括第五子腔室、第六子腔室、第七子腔室和第八子腔室,所述第三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五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五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开合部设置在所述第六子腔室,且与所述第六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四开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七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七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四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八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八子腔室滑动配合;
所述第二动力管包括第三子动力管和第四子动力管,所述第五子腔室通过所述第三子动力管与所述第二动力腔连通,所述第八子腔室通过所述第四子动力管与所述第二动力腔连通;
所述第三配合开关包括第五推动部、第五开合部、第六开合部和第六推动部,所述第五开合部和所述第六开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五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五开合部远离所述第六开合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六开合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六开合部远离所述第五开合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六开合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五放置腔包括第九子腔室和第十子腔室,所述第五推动部和所述第五开合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九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九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五推动部与所述第九子腔室配合形成一第一推动腔;所述第六开合部和所述第六推动部均设置在所述第十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十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六推动部与所述第十子腔室配合形成一第二推动腔;所述第三动力管包括第五子动力管和第六子动力管,所述第一推动腔通过所述第五子动力管与所述第二动力腔连通,所述第二推动腔通过所述第六子动力管与所述第二动力腔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压力结构还包括第一辅助组件,所述第一辅助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腔内,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配合压紧;所述第二压力结构还包括第二辅助组件,所述第二辅助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四放置腔内,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配合压紧。
可选的,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衬底基板靠近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端,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端之间形成一开口,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安装在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端抵接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端抵接固定;
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连通,所述第二固定端包括固定端本体、注胶通道和注胶口,所述注胶口设置在所述固定端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密封部的一侧,所述注胶通道贯穿所述固定端本体,且所述注胶口通过所述注胶通道与所述第一密封部连通。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用于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步骤:
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像素模块;
在所述像素模块上形成封装层;
在所述封装层上方设置盖板;
将封装排水汽装置安装到所述像素模块的两侧;
利用传感器进行检测;
若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存在水汽,则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一压力结构打开第一配合开关进行吸气;
吸气完成后,则所述第一压力结构关闭所述第一配合开关,所述控制机构控制第二压力结构打开第二配合开关进行吸气,同时第二压力结构打开第三配合开关进行排气;
排气结束后,当所述传感器检测不到水汽时,则所述第一配合开关和所述第二配合开关永久关闭;
从所述盖板上的注胶口注入封装胶,密封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得到封装完成的所述显示面板。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的封装仅在真空状态或非真空状态下进行的方案来说,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像素模块的两侧设置有封装排水汽装置,封装排水汽装置用于排除衬底基板和盖板之间的水汽,这样在进行无机材料封装后,可利用封装排水汽装置将衬底基板和盖板之间存在的水汽进行排出,以减少显示面板内的水汽对像素模块的影响;当水汽排出后,再注入密封胶密封衬底基板和盖板的两侧以得到封装完成的显示面板,这样将显示面板外侧可能存在的水汽路径进行密封隔绝,提高了显示面板整体的封装效果。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封装排水汽装置吸气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封装排水汽装置排气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F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框图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显示装置;100、显示面板;110、衬底基板;111、第一固定端;120、像素模块;130、盖板;131、第二固定端;132、固定端本体;133、注胶通道;134、注胶口;200、封装排水汽装置;210、吸气排气装置;220、控制机构;221、第一控制模块;222、第二控制模块;230、第一动力组件;231、第一动力管;232、第一子动力管;233、第二子动力管;240、第二动力组件;241、第二动力管;242、第三动力管;243、第三子动力管;244、第四子动力管;245、第五子动力管;246、第六子动力管;250、进气口;260、排气口;270、第一气流通道;280、第二气流通道;290、第三气流通道;300、第一配合开关;301、第一推动部;302、第一开合部;303、第二开合部;304、第二推动部;305、第一吸气通道;310、第一压力结构;311、第一固定部;312、第一活塞导气垫;313、第一固定板;314、第一弹簧;315、第一电磁铁;316、第一导板;317、第一辅助压杆;318、第二辅助压杆;319、第一支点;320、第二支点;321、第一辅助压力管;322、第二辅助压力管;323、第一压力阀;324、第二压力阀;400、第二配合开关;401、第三推动部;402、第三开合部;403、第四开合部;404、第四推动部;405、第二吸气通道;410、第二压力结构;411、第二固定部;412、第二活塞导气垫;413、第二固定板;414、第二弹簧;415、第二电磁铁;416、第二导板;417、第三辅助压杆;418、第四辅助压杆;419、第三支点;420、第四支点;421、第三辅助压力管;422、第四辅助压力管;423、第三压力阀;424、第四压力阀;430、第三配合开关;431、第五推动部;432、第五开合部;433、第六开合部;434、第六推动部;435、排气通道;500、固定结构;510、第一固定座;520、第二固定座;530、第一放置腔;531、第一子腔室;532、第二子腔室;533、第三子腔室;534、第四子腔室;540、第二放置腔;541、第一通孔;542、第一腔室;543、第二腔室;544、第三腔室;550、第三放置腔;551、第五子腔室;552、第六子腔室;553、第七子腔室;554、第八子腔室;555、第二通孔;560、第四放置腔;561、第四腔室;562、第五腔室;563、第六腔室;570、第五放置腔;571、第九子腔室;572、第十子腔室;573、第一推动腔;574、第二推动腔;600、第一动力腔;610、第二动力腔;620、第一凸起部;630、第二凸起部;640、第三凸起部;650、第四凸起部;700、开口;710、第一密封部;720、第一密封柱;730、第一密封槽;800、第二密封部;810、第二密封柱;820、第二密封槽;900、内部气体收集腔;910、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100的封装排水汽装置200,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10、像素模块120和盖板130,所述像素模块120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110上,所述盖板130设置在所述像素模块120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10的一侧,所述像素模块120的两侧设置有封装排水汽装置200,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200用于排除所述衬底基板110和所述盖板130之间的水汽,当水汽排出后,再注入密封胶密封所述衬底基板110和所述盖板130的两侧以得到封装完成的所述显示面板100。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100的封装仅在真空状态或非真空状态下进行的方案来说,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的像素模块120的两侧设置有封装排水汽装置200,封装排水汽装置200用于排除衬底基板110和盖板130之间的水汽,这样在进行无机材料封装后,可利用封装排水汽装置200将衬底基板110和盖板130之间存在的水汽进行排出,以减少显示面板100内的水汽对像素模块120的影响;当水汽排出后,再注入密封胶密封衬底基板110和盖板130的两侧以得到封装完成的显示面板100,这样将显示面板100外侧可能存在的水汽路径进行密封隔绝,提高了显示面板100整体的封装效果。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封装排水汽装置吸气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200包括吸气排气装置210和控制机构220,所述吸气排气装置210包括第一动力组件230、第二动力组件240、进气口250和排气口260,所述进气口250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230靠近所述像素模块120的一侧,所述排气口260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230远离所述进气口250的一侧,所述第二动力组件240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230与所述排气口260之间,所述控制机构220设置在所述吸气排气装置210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230、所述第二动力组件240信号连接;其中,当所述吸气排气装置210处于吸气状态时,所述控制机构220控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230通过所述进气口250从所述衬底基板110和所述盖板130之间吸气;当所述吸气排气装置210处于排气状态时,所述控制机构220控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240将带有水汽的空气排除到所述吸气排气装置210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外侧。其中,所述控制机构220包括第一控制模块221和第二控制模块222,第一控制模块221控制第一动力组件230,第二控制模块222控制第二动力组件240。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内部气体收集腔900和传感器910,所述内部气体收集腔900设置在所述像素模块120与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200之间,所述传感器910设置在所述内部气体收集腔900内,所述传感器910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221和第二控制模块222信号连接,当所述传感器910检测到内部气体收集腔900存在水汽时,则将信号传递给第一控制模块221和第二控制模块222,第一控制模块221和第二控制模块222接收信号,驱动开启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200。而内部气体收集腔900的存在,还可以防止封装排水汽装置200在进行吸气时,吸住显示面板100的两侧,堵死气流的流通。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吸气排气装置210还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气流通道270、第二气流通道280和第三气流通道290,所述第一动力组件230包括第一配合开关300和第一压力结构310,所述第二动力组件240包括第二配合开关400、第二压力结构410和第三配合开关430,所述第一配合开关300设置在靠近所述像素模块120的一侧,所述第三配合开关430设置在靠近所述排气口260的一侧,所述第二配合开关400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开关300与所述第三配合开关430之间,所述第一压力结构310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开关300与所述第二配合开关400之间,所述第二压力结构410设置在所述第二配合开关400与所述第三配合开关430之间;所述进气口250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70、所述第一配合开关300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80连通,所述第三气流通道29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配合开关400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80连通,所述第三气流通道29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配合开关430与所述排气口260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221控制所述第一压力结构310带动所述第一配合开关300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22控制所述第二压力结构410带动所述第二配合开关400以及所述第三配合开关430开启或关闭,以进行吸气或排气。
为了固定安装,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200还包括固定结构500,所述固定结构500包括第一固定座510和第二固定座520,所述第一固定座510与所述第二固定座520相对设置,形成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70、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80和所述第三气流通道290,所述第一固定座510和所述第二固定座520分别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对应设置分别形成第一放置腔530、第二放置腔540、第三放置腔550、第四放置腔560和第五放置腔570;其中,所述第一配合开关300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腔530内,所述第一压力结构310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腔540内,且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80通过一第一通孔541连通;所述第二配合开关400设置在所述第三放置腔550内,所述第二压力结构410设置在所述第四放置腔560内,且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290通过一第二通孔555连通;所述第三配合开关430设置在所述第五放置腔570内。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封装排水气装置排气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中F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图5,其中,所述第一动力组件230还包括第一动力管231,所述第二动力组件240还包括第二动力管241和第三动力管242,所述第一压力结构310通过所述第一动力管231控制所述第一配合开关300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压力结构410通过所述第二动力管241控制所述第二配合开关400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压力结构410通过所述第三动力管242控制所述第三配合开关430开启或关闭。
具体的,所述第二放置腔5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腔室542、第二腔室543和第三腔室544,所述第一压力结构310包括第一固定部311、第一活塞导气垫312、第一固定板313、第一弹簧314、第一电磁铁315和第一导板316,所述第一固定部311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542内,且与所述第一腔室542固定配合形成所述第一通孔541,所述第一固定板313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311靠近所述第二腔室543的一侧,且沿所述第一腔室542的腔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活塞导气垫312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311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313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板316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313远离所述第一活塞导气垫312的一侧,所述第一活塞导气垫312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3之间形成一第一动力腔600;所述第一电磁铁315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544内,且与所述第三腔室544的腔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14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543内,且所述第一弹簧3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板31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铁315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腔600通过所述第一动力管231与所述第一配合开关300连接;
所述第四放置腔56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腔室561、第五腔室562和第六腔室563,所述第二压力结构410包括第二固定部411、第二活塞导气垫412、第二固定板413、第二弹簧414、第二电磁铁415和第二导板416,所述第二固定部411设置在所述第六腔室563内,且与所述第六腔室563固定配合形成所述第二通孔555,所述第二固定板413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411靠近所述第五腔室562的一侧,且沿所述第六腔室563的腔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活塞导气垫412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411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板413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板416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413远离所述第二活塞导气垫412的一侧,所述第二活塞导气垫41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413之间形成一第二动力腔610;所述第二电磁铁415设置在所述第四腔室561内,且与所述第四腔室561的腔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14设置在所述第五腔室562内,且所述第二弹簧41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板41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铁415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腔610通过所述第二动力管241与所述第二配合开关400连接,且所述第二动力腔610通过所述第三动力管242与所述第三配合开关43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开关300包括第一推动部301、第一开合部302、第二开合部303和第二推动部304,所述第一开合部302和所述第二开合部30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推动部301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合部302远离所述第二开合部303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开合部3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部304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合部303远离所述第一开合部302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开合部303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放置腔530包括第一子腔室531、第二子腔室532、第三子腔室533和第四子腔室534,所述第一推动部301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腔室531内,且与所述第一子腔室53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开合部302设置在所述第二子腔室532,且与所述第二子腔室532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开合部303设置在所述第三子腔室533内,且与所述第三子腔室533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推动部304设置在所述第四子腔室534内,且与所述第四子腔室534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动力管231包括第一子动力管232和第二子动力管233,所述第一子腔室531通过所述第一子动力管232与所述第一动力腔600连通,所述第四子腔室534通过所述第二子动力管233与所述第一动力腔600连通;
所述第二配合开关400包括第三推动部401、第三开合部402、第四开合部403和第四推动部404,所述第三开合部402和所述第四开合部403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推动部401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合部402远离所述第四开合部403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三开合部40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推动部404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合部403远离所述第三开合部402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三开合部402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放置腔550包括第五子腔室551、第六子腔室552、第七子腔室553和第八子腔室554,所述第三推动部401设置在所述第五子腔室551内,且与所述第五子腔室551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开合部402设置在所述第六子腔室552,且与所述第六子腔室552滑动配合;所述第四开合部403设置在所述第七子腔室553内,且与所述第七子腔室553滑动配合;所述第四推动部404设置在所述第八子腔室554内,且与所述第八子腔室554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动力管241包括第三子动力管243和第四子动力管244,所述第五子腔室551通过所述第三子动力管243与所述第二动力腔610连通,所述第八子腔室554通过所述第四子动力管244与所述第二动力腔610连通;
所述第三配合开关430包括第五推动部431、第五开合部432、第六开合部433和第六推动部434,所述第五开合部432和所述第六开合部433相对设置,所述第五推动部431设置在所述第五开合部432远离所述第六开合部433的一侧,且与所述第六开合部433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推动部434设置在所述第六开合部433远离所述第五开合部432的一侧,且与所述第六开合部433固定连接;
所述第五放置腔570包括第九子腔室571和第十子腔室572,所述第五推动部431和所述第五开合部432均设置在所述第九子腔室571内,且与所述第九子腔室571滑动配合,所述第五推动部431与所述第九子腔室571配合形成一第一推动腔573;所述第六开合部433和所述第六推动部434均设置在所述第十子腔室572内,且与所述第十子腔室572滑动配合,所述第六推动部434与所述第十子腔室572配合形成一第二推动腔574;所述第三动力管242包括第五子动力管245和第六子动力管246,所述第一推动腔573通过所述第五子动力管245与所述第二动力腔610连通,所述第二推动腔574通过所述第六子动力管246与所述第二动力腔610连通。
结合图2-图9,当所述传感器910检测到内部气体收集腔900存在水汽时,第一控制模块221控制给第一电磁铁315通入电流,第一电磁铁315产生磁性,第一导板316挤压第一弹簧314往靠近第一电磁板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固定板313沿第一腔室542的腔壁往靠近第一电磁板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一动力腔600形成一个低压的状态,第一动力腔600内的低压的压强通过第一子动力管232到达第一子腔室531,此时第一子腔室531也形成一个低压的状态,从而无法对第一推动部301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得第一推动部301沿第一子腔室531往远离第一开合部302的方向运动,而带动第一开合部302沿第二子腔室532往远离第二开合部303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一动力腔600内的低压压强通过第二子动力管233到达第四子腔室534,此时第四子腔室534也形成一个低压的状态,从而无法对第二推动部304形成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得第二推动部304沿第四子腔室534往远离第二开合部303的方向运动,而带动第二开合部303沿第三子腔室533往远离第一开合部302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配合开关300则打开形成第一吸气通道305,使得进气口250与第一气流通道270通过第一吸气通道305连通,进行吸气,显示面板100内存在的水汽通过进气口250、第一配合开关300、第一气流通道270而到达第一动力腔600;相反的,当传感器910若检测不到显示面板100内存在水汽时,则第一控制模块221控制断电,第一电磁铁315没有磁性,第一导板316和第一弹簧314则进行复位,带动第一固定板313往远离第一电磁铁315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动力腔600则形成高压的状态,从而高压的压强通过第一子动力管232到达第一子腔室531,对第一推动部301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得第一推动部301带动第一开合部302往靠近第二开合部303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一动力腔600内的高压的压强通过第二子动力管233到达第四子腔室534,对第二推动部304形成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得第二推动部304带动第二开合部303往靠近第一开合部302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配合开关300则关闭,第一吸气通道305关闭。而当第一固定板313往远离第一电磁铁315的方向运动至第一固定部311时,则第一活塞导气垫312抵住第一固定部311,使得连接第一子动力管232和第二子动力管233的第一动力腔600还有空间,而不至于被密封住,另外第一固定板313复位挤压的过程中,也将原本吸至第一动力腔600的水汽通过第一通孔541排挤出至第一气流通道270处。
与此同时,第二控制模块222控制给第二电磁铁415通入电流,第二电磁铁415产生磁性,第二导板416挤压第二弹簧414往靠近第二电磁铁415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固定板413沿第六腔室563的腔壁往靠近第二电磁铁415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二动力腔610形成一个低压的状态,第二动力腔610内的低压压强通过第三子动力管243到达第五子腔室551,此时第五子腔室551也形成一个低压的状态,从而无法对第三推动部401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得第三推动部401沿第五子腔室551往远离第三开合部402的方向运动,而带动第三开合部402沿第六子腔室552往远离第四开合部403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二动力腔610内的低压压强通过第四子动力管244到达第八子腔室554,此时第八子腔室554也形成一个低压的状态,从而无法对第四推动部404形成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得第四推动部404沿第八子腔室554往远离第四开合部403的方向运动,而带动第四开合部403沿第七子腔室553往远离第三开合部402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二配合开关400则打开形成第二吸气通道405,第一气流通道270通过第二吸气通道405与第二气流通道280连通,进行吸气,第一气流通道270内的水汽通过第二吸气通道405、第二气流通道280而到达第二动力腔610;当第一气流通道270内的水汽从第二配合开关400排至第二气流通道280后,则第二控制模块222控制断电,第二电磁铁415没有磁性,第二导板416和第二弹簧414则进行复位,带动第二固定板413往远离第二电磁铁415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二动力腔610则形成高压的状态,从而高压的压强通过第三子动力管243到达第五子腔室551,对第三推动部401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得第三推动部401带动第三开合部402往靠近第四开合部403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二动力腔610内的高压的压强通过第四子动力管244到达第八子腔室554,对第四推动部404形成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得第四推动部404带动第四开合部403往靠近第三开合部402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二配合开关400则关闭,第二吸气通道405关闭。
另外,当第二动力腔610形成高压时,第二动力腔610内部分高压则通过第五子动力管245到达第一推动腔573,形成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从而推动第五推动部431沿第九子腔室571往远离第五开合部432的方向运动,而带动第五开合部432在第九子腔室571内往远离第六开合部433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二动力腔610内部分高压通过第六子动力管246到达第二推动腔574,形在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从而推动第六推动部434沿第十子腔室572往远离第六开合部433的方向运动,而带动第六开合部433在第十子腔室572内往远离第五开合部432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三配合开关430打开形成排气通道435,将第二气流通道280内的水汽通过排气通道435和排气口260排出至外界;
当排气完成后,在第二压力结构410处的气流几乎被抽空,第二压力结构410处形成低压,低压通过第五子动力管245到达第一推动腔573,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从而带动第五推动部431沿第九子腔室571往靠近第五开合部432的方向运动,而带动第五开合部432在第九子腔室571内往靠近第六开合部433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二压力结构410处形成低压通过第六子动力管246到达第二推动腔574,形成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带动第六推动部434沿第十子腔室572往靠近第六开合部433的方向运动,而带动第六开合部433在第十子腔室572内往靠近第五开合部432的方向运动,使第三配合开关430关闭。
如图3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压力结构310还包括第一辅助压杆317、第二辅助压杆318、第一支点319、第二支点320、第一辅助压力管321、第二辅助压力管322、第一压力阀323和第二压力阀324;所述第一辅助压杆317和所述第二辅助压杆318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543内,且所述第一辅助压杆31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压杆318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3远离所述第一活塞导气垫312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辅助压杆317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辅助压杆318的另一端分别沿所述第二腔室543指向所述第三腔室544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压力阀323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压杆317上,所述第二压力阀324设置在所述第二辅助压杆318上,所述第一支点319和所述第二支点320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543内,所述第一辅助压杆317与所述第一支点319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辅助压杆318与所述第二支点320配合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动力腔600通过所述第一辅助压力管321连接于所述第一压力阀323,所述第一动力腔600通过所述第二辅助压力管322连接于所述第二压力阀324;这样当第一弹簧314和第一导板316复位挤压第一动力腔600内的气体时,第一动力腔600的高压压强可以通过第一辅助压力管321而到达第一压力阀323处,对第一辅助压杆317形成一个作用力,使得第一辅助压杆317抵住第一支点319往靠近第二辅助压杆318的方向按压,同理,第一动力腔600的高压压强可以通过第二辅助压力管322而到达第二压力阀324处,对第二辅助压杆318形成一个作用力,使得第二辅助压杆318抵住第二支点320往靠近第一辅助压杆317的方向按压,此时第一辅助压杆317和第二辅助压杆318同时对第一固定板313形成一个向上的挤压力,从而使得第一动力腔600再将高压压强传导至第一配合开关300处,将第一配合开关300关闭后压得更加紧实,而不会漏气。
同理,所述第二压力结构410还包括第三辅助压杆417、第四辅助压杆418、第三支点419、第四支点420、第三辅助压力管421、第四辅助压力管422、第三压力阀423和第四压力阀424;所述第三辅助压杆417和所述第四辅助压杆418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五腔室562内,且所述第三辅助压杆417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辅助压杆418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固定板413远离所述第二活塞导气垫412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辅助压杆417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辅助压杆418的另一端分别沿所述第五腔室562指向所述第六腔室563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压力阀423设置在所述第三辅助压杆417上,所述第四压力阀424设置在所述第四辅助压杆418上,所述第三支点419与所述第四支点42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543内,所述第三辅助压杆417与所述第三支点419配合连接,所述第四辅助压杆418与所述第四支点420配合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动力腔610通过所述第三辅助压力管421连接于所述第三压力阀423,所述第二动力腔610通过所述第四辅助压力管422连接于所述第四压力阀424;这样当第二弹簧414和第二导板416复位挤压第二动力腔610内的气体时,第二动力腔610的高压压强可以通过第三辅助压力管421而到达第三压力阀423处,对第三辅助压杆417形成一个作用力,使得第三辅助压杆417抵住第三支点419往靠近第四辅助压杆418的方向按压,同理,第二动力腔610的高压压强可以通过第四辅助压力管422而到达第四压力阀424处,对第四辅助压杆418形成一个作用力,使得第四辅助压杆418抵住第四支点420往靠近第三辅助压杆417的方向按压,此时第三辅助压杆417和第四辅助压杆418同时对第二固定板413形成一个向下的挤压力,从而使得第二动力腔610再将高压压强传导至第二配合开关400处,将第二配合开关400关闭后压得更加紧实,而不会漏气。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腔室542与所述第二腔室543之间配合形成第一凸起部620和第二凸起部630,所述第一凸起部620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压杆317远离所述第二辅助压杆318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辅助压杆317配合,对第一辅助压杆317的行程形成限位作用;所述第二凸起部630设置在所述第二辅助压杆318远离所述第一辅助压杆317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辅助压杆318配合,对第二辅助压杆318的行程形成限位作用;所述第五腔室562与所述第六腔室563之间配合形成第三凸起部640和第四凸起部650,所述第三凸起部640设置在所述第三辅助压杆417远离所述第四辅助压杆418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三辅助压杆417配合,对第三辅助压杆417的行程形成限位作用;所述第四凸起部650设置在所述第四辅助压杆418远离所述第三辅助压杆417的一侧,且与所述第四辅助压杆418配合,对第四辅助压杆418的行程形成限位作用,从而使得第一辅助压杆317、第二辅助压杆318、第三辅助压杆417和第四辅助压杆418在向外打开时,到达对应的凸起部时行程停止,进而对第一固定板313或第二固定板413的行程也形成一个限制,使得第一固定板313在第一腔室542内滑动、第二固定板413在第六腔室563内滑动。
另外,第一配合开关300和第二配合开关400在吸气完成后均要进行关闭,以防止吸出的水汽重新进入显示面板100内,因此,在第一配合开关300和第一腔室542之间可以通过设置多个小弹簧进行连接,使得第一配合开关300在打开时的行程较长,打开的第一吸气通道305也会相对较小,使气流更集中,而且在吸气完成后关闭第一配合开关300时,相对来说行程较短,关闭更迅速。同时,第二配合开关400和第三腔室544之间、第三配合开关430与第五腔室562之间均分别设置多个小弹簧进行连接,作用原理与第一配合开关300和第一腔室542之间一致,在此便不作赘述。
如图5所示,结合图1,而为了方便安装,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200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衬底基板110靠近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200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端111,所述盖板130靠近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端131,所述第一固定端111与所述第二固定端131之间形成一开口700,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200安装在所述开口700,所述开口700的内部分别设有螺纹槽,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200的外壁对应设有与螺纹槽配合的螺纹结构,可将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200安装在所述开口700处,所述第一固定部311与所述第一固定端111抵接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411与所述第二固定端131抵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311与所述第二固定端131抵接的一侧设有第一密封部710,所述第二固定部411与所述第一固定端111抵接的一侧设有第二密封部800,且所述第一密封部710、所述第二密封部800均远离所述像素模块120;所述第一密封部71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柱720,所述第二密封部80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密封柱810,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柱720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730,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密封柱810之间形成第二密封槽820;
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密封槽730相互连通,每一个所述第二密封槽820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密封槽730与所述第二密封槽820连通,所述第二固定端131包括固定端本体132、注胶通道133和注胶口134,所述注胶口134设置在所述固定端本体132远离所述第一密封部710的一侧,所述注胶通道133贯穿所述固定端本体132,且所述注胶口134通过所述注胶通道133与第一个所述第一密封槽730连通,这样当往注胶口134注入封装胶后,封装胶通过注胶通道133可到达每一个第一密封槽730和每一个第二密封槽820,进而密封封装排水汽装置200与开口700之间的进气通道,避免外部水汽通过封装排水汽装置200与开口700之间的进气通道进入显示面板100内部,对显示面板100造成影响。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包括步骤:
S1: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像素模块;
S2:在所述像素模块上形成封装层;
S3:在所述封装层上方设置盖板;
S4:将封装排水汽装置安装到所述像素模块的两侧;
S5:利用传感器进行检测;
S6:若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存在水汽,则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一压力结构打开第一配合开关进行吸气;
S7:吸气完成后,则所述第一压力结构关闭所述第一配合开关,所述控制机构控制第二压力结构打开第二配合开关进行吸气,同时第二压力结构打开第三配合开关进行排气;
S8:排气结束后,当所述传感器检测不到水汽时,则所述第一配合开关和所述第二配合开关永久关闭;
S9:从所述盖板上的注胶口注入封装胶,密封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得到封装完成的所述显示面板。
采用上述的封装方法对显示面板100进行封装,可以将显示面板100内的水汽排出,降低显示面板100内存在水汽的可能性,进一步保护像素模块120。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框图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10,采用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100,这样组装而成的显示装置10减少了水汽对像素模块120的入侵影响,能够保证显示效果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涉及到的各步骤的限定,在不影响具体方案实施的前提下,并不认定为对步骤先后顺序做出限定,写在前面的步骤可以是在先执行的,也可以是在后执行的,甚至也可以是同时执行的,只要能实施本方案,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显示面板的封装排水汽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像素模块和盖板,所述像素模块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像素模块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模块的两侧设置有封装排水汽装置,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用于排除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盖板之间的水汽,当水汽排出后,再注入密封胶密封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盖板的两侧以得到封装完成的所述显示面板;
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包括吸气排气装置和控制机构,所述吸气排气装置包括第一动力组件、第二动力组件、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靠近所述像素模块的一侧,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所述排气口之间,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吸气排气装置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信号连接;
其中,当所述吸气排气装置处于吸气状态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通过所述进气口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吸气;
当所述吸气排气装置处于排气状态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将带有水汽的空气排除到所述吸气排气装置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外侧;
所述吸气排气装置还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配合开关和第一压力结构,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第二配合开关、第二压力结构和第三配合开关,所述第一配合开关设置在靠近所述像素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三配合开关设置在靠近所述排气口的一侧,所述第二配合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开关与所述第三配合开关之间,所述第一压力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开关与所述第二配合开关之间,所述第二压力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配合开关与所述第三配合开关之间;
所述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配合开关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配合开关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配合开关与所述排气口连通;其中,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压力结构带动所述第一配合开关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二压力结构带动所述第二配合开关以及所述第三配合开关开启或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排水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对设置,形成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分别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对应设置分别形成第一放置腔、第二放置腔、第三放置腔、第四放置腔和第五放置腔;
所述第一配合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腔内,所述第一压力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腔内,且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通过一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配合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三放置腔内,所述第二压力结构设置在所述第四放置腔内,且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通过一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配合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五放置腔内;
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一动力管,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二动力管和第三动力管,所述第一压力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动力管控制所述第一配合开关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压力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动力管控制所述第二配合开关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压力结构通过所述第三动力管控制所述第三配合开关开启或关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排水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置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压力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活塞导气垫、第一固定板、第一弹簧、第一电磁铁和第一导板,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一腔室固定配合形成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二腔室的一侧,且沿所述第一腔室的腔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活塞导气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活塞导气垫的一侧,所述第一活塞导气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形成一第一动力腔;
所述第一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三腔室的腔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铁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腔通过所述第一动力管与所述第一配合开关连接;
所述第四放置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腔室、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所述第二压力结构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活塞导气垫、第二固定板、第二弹簧、第二电磁铁和第二导板,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六腔室内,且与所述第六腔室固定配合形成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五腔室的一侧,且沿所述第六腔室的腔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活塞导气垫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活塞导气垫的一侧,所述第二活塞导气垫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形成一第二动力腔;
所述第二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四腔室内,且与所述第四腔室的腔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五腔室内,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铁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腔通过所述第二动力管与所述第二配合开关连接,且所述第二动力腔通过所述第三动力管与所述第三配合开关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装排水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开关包括第一推动部、第一开合部、第二开合部和第二推动部,所述第一开合部和所述第二开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合部远离所述第二开合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开合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合部远离所述第一开合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开合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放置腔包括第一子腔室、第二子腔室、第三子腔室和第四子腔室,所述第一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一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开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子腔室,且与所述第二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开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三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四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四子腔室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动力管包括第一子动力管和第二子动力管,所述第一子腔室通过所述第一子动力管与所述第一动力腔连通,所述第四子腔室通过所述第二子动力管与所述第一动力腔连通;
所述第二配合开关包括第三推动部、第三开合部、第四开合部和第四推动部,所述第三开合部和所述第四开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合部远离所述第四开合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三开合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合部远离所述第三开合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三开合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放置腔包括第五子腔室、第六子腔室、第七子腔室和第八子腔室,所述第三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五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五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开合部设置在所述第六子腔室,且与所述第六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四开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七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七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四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八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八子腔室滑动配合;
所述第二动力管包括第三子动力管和第四子动力管,所述第五子腔室通过所述第三子动力管与所述第二动力腔连通,所述第八子腔室通过所述第四子动力管与所述第二动力腔连通;
所述第三配合开关包括第五推动部、第五开合部、第六开合部和第六推动部,所述第五开合部和所述第六开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五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五开合部远离所述第六开合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六开合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推动部设置在所述第六开合部远离所述第五开合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六开合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五放置腔包括第九子腔室和第十子腔室,所述第五推动部和所述第五开合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九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九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五推动部与所述第九子腔室配合形成一第一推动腔;所述第六开合部和所述第六推动部均设置在所述第十子腔室内,且与所述第十子腔室滑动配合,所述第六推动部与所述第十子腔室配合形成一第二推动腔;所述第三动力管包括第五子动力管和第六子动力管,所述第一推动腔通过所述第五子动力管与所述第二动力腔连通,所述第二推动腔通过所述第六子动力管与所述第二动力腔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装排水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结构还包括第一辅助组件,所述第一辅助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腔内,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配合压紧;所述第二压力结构还包括第二辅助组件,所述第二辅助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四放置腔内,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配合压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装排水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衬底基板靠近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端,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端之间形成一开口,所述封装排水汽装置安装在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端抵接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端抵接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端抵接的一侧设有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端抵接的一侧设有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连通,所述第二固定端包括固定端本体、注胶通道和注胶口,所述注胶口设置在所述固定端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密封部的一侧,所述注胶通道贯穿所述固定端本体,且所述注胶口通过所述注胶通道与所述第一密封部连通。
7.一种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封装排水汽装置,包括步骤:
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像素模块;
在所述像素模块上形成封装层;
在所述封装层上方设置盖板;
将封装排水汽装置安装到所述像素模块的两侧;
利用传感器进行检测;
若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存在水汽,则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一压力结构打开第一配合开关进行吸气;
吸气完成后,则所述第一压力结构关闭所述第一配合开关,所述控制机构控制第二压力结构打开第二配合开关进行吸气,同时第二压力结构打开第三配合开关进行排气;
排气结束后,当所述传感器检测不到水汽时,则所述第一配合开关和所述第二配合开关永久关闭;
从所述盖板上的注胶口注入封装胶,密封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得到封装完成的所述显示面板。
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封装得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71681.1A CN117729794B (zh) | 2024-02-07 | 2024-02-07 | 封装排水汽装置、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71681.1A CN117729794B (zh) | 2024-02-07 | 2024-02-07 | 封装排水汽装置、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29794A CN117729794A (zh) | 2024-03-19 |
CN117729794B true CN117729794B (zh) | 2024-05-03 |
Family
ID=90200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171681.1A Active CN117729794B (zh) | 2024-02-07 | 2024-02-07 | 封装排水汽装置、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7297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35014B (zh) * | 2024-06-12 | 2024-10-1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733787A (en) * | 2006-02-20 | 2007-09-01 | Samsung Sdi Co Ltd | Substrate adhe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al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using the same |
KR20070109391A (ko) * | 2006-05-11 | 2007-11-15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봉지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
CN101315854A (zh) * | 2008-05-23 | 2008-12-03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冷阴极平面光源的制造方法 |
CN109545831A (zh) * | 2018-11-28 | 2019-03-2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728193A (zh) * | 2018-11-30 | 2019-05-07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3920857A (zh) * | 2020-07-10 | 2022-01-1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4665041A (zh) * | 2022-03-16 | 2022-06-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00137852A (ko) * | 2019-05-31 | 2020-12-0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11490180A (zh) * | 2020-04-23 | 2020-08-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
CN117440714A (zh) * | 2023-11-23 | 2024-01-2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2024
- 2024-02-07 CN CN202410171681.1A patent/CN11772979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733787A (en) * | 2006-02-20 | 2007-09-01 | Samsung Sdi Co Ltd | Substrate adhe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al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using the same |
KR20070109391A (ko) * | 2006-05-11 | 2007-11-15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봉지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
CN101315854A (zh) * | 2008-05-23 | 2008-12-03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冷阴极平面光源的制造方法 |
CN109545831A (zh) * | 2018-11-28 | 2019-03-2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728193A (zh) * | 2018-11-30 | 2019-05-07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3920857A (zh) * | 2020-07-10 | 2022-01-1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4665041A (zh) * | 2022-03-16 | 2022-06-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29794A (zh) | 2024-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729794B (zh) | 封装排水汽装置、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7729793B (zh) | 封装排水汽装置、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
KR101842585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CN117729795B (zh) | 封装排水汽装置、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
KR100982498B1 (ko) | 오엘이디의 백플랜 제조설비에 사용되는 봉지장치 | |
CN209511158U (zh) | 真空腔体密封用门阀及应用该门阀的真空腔体 | |
CN211501659U (zh) | 真空吸附控制阀及真空吸附装置 | |
CN201034193Y (zh) | 采用隔膜活塞组件的真空截止阀 | |
CN117794283B (zh) | 显示面板的防水结构和显示装置 | |
CN2864996Y (zh) | 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 |
CN108335445B (zh) | 一种门体红外线安防设备 | |
CN111261569B (zh) | 微元件的转移装置及其转移方法 | |
CN209943585U (zh) | 一种三通阀 | |
CN118335014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2872230Y (zh) | 一种带有压力调节装置的冷机 | |
CN110044551B (zh) | 燃油喷射泵泵体轴孔与衬套连接面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208634133U (zh) | 一种集成式气动总成装置 | |
CN118042863A (zh) | 显示面板的防水结构和显示装置 | |
CN109585701B (zh) | 一种封装治具以及封装方法 | |
CN208670620U (zh) | 一种led光源封装结构 | |
KR102548525B1 (ko) | 공기 압축기용 체크밸브 | |
US7963750B2 (en) | Hydraulic pump | |
CN114270554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KR100780041B1 (ko) |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챔버 게이트 개폐장치 | |
CN205370990U (zh) | 压力切换机构和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