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28757A - 一种屋面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28757A
CN117728757A CN202311549235.1A CN202311549235A CN117728757A CN 117728757 A CN117728757 A CN 117728757A CN 202311549235 A CN202311549235 A CN 202311549235A CN 117728757 A CN117728757 A CN 117728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ending
groove
sides
photovoltaic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492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敏
付汝高
刘世林
刘祖明
邓泽榜
方鸿昆
黄高峰
朱锡良
陶媛
李国飞
尹学明
邹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Nengye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Nengy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Nengye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Nengy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492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287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28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87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面光伏系统,包括:金属瓦,所述金属瓦设有多块,多块所述金属瓦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形成屋顶面单元,各所述金属瓦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弯折面及第二弯折面,所述第一弯折面的中部凹陷形成第一弯槽,所述第二弯折面的中部凹陷形成第二弯槽,各相邻的两金属瓦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面及第二弯折面相互连接且连接处的第一弯槽与第二弯槽组合成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底侧设有通风孔;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支撑夹具固定设置在所述屋顶面单元的上方。在本发明中,通过通风孔可以使光伏组件与屋顶面单元之间的空隙与室内连通,以加速空气流通达到散热的效果,提高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且降低运维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屋面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屋面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发电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建筑的屋顶铺设了光伏板发电,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建筑屋顶上铺设光伏板也逐渐暴露了以下问题:通常建筑屋顶与光伏板之间夹层空间狭小,空气不对流,到了夏秋季节,气温温度高,高温下会降低光伏板发电效率,且容易导致光伏电池的热膨胀,进而导致光伏电池的损坏,增加光伏板的运维成本。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屋顶与光伏板之间夹层空间狭小,空气不对流,高温下光伏板发电效率低、电池容易热膨胀、运维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面光伏系统,包括:
金属瓦,所述金属瓦设有多块,多块所述金属瓦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形成屋顶面单元,各所述金属瓦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弯折面及第二弯折面,所述第一弯折面的中部凹陷形成第一弯槽,所述第二弯折面的中部凹陷形成第二弯槽,各相邻的两金属瓦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面及第二弯折面相互连接且连接处的第一弯槽与第二弯槽组合成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底侧设有通风孔;
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支撑夹具固定设置在所述屋顶面单元的上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屋面光伏系统中,还包括:
檩条及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支座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檩条的顶侧,沿所述金属瓦的宽度方向,各所述金属瓦的底侧中部均向上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支座相适配的第一卡槽,各所述第一支座分别与各所述第一卡槽卡接,以支撑及固定所述屋顶面单元。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屋面光伏系统中,还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多个且间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檩条的顶侧,各所述第一支座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座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滑槽两端的开口处分别设有挡块。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屋面光伏系统中,还包括:
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设有多个且间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檩条的顶侧,各所述第二支座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条,各个所述第二支座的顶侧分别设有第一卷边,所述第一弯折面的顶端设有第二卷边,所述第二弯折面的顶端设有第三卷边,各相邻的两金属瓦通过所述第二卷边与第三卷边卡接且卡接后形成直立锁缝结构,各所述第二支座分别设置在各所述通风槽内,且所述支撑条与所述通风槽的顶侧抵接,所述第三卷边与所述直立锁缝结构锁边连接,以支撑并连接各两相邻的所述金属瓦。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座包括L形底座及支撑片,所述L形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檩条的顶侧,且所述L形底座一侧设有卡口,所述支撑片的底端设有弯曲面,所述支撑片通过所述弯曲面与所述卡口卡接,且所述第一卷边形成于所述支撑片顶端,所述支撑条水平设置在所述L形底座的顶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夹具设有多个,各所述支撑夹具的底端分别夹持在各所述直立锁缝结构上,所述光伏组件设有多块,各所述光伏组件分别设置在各两相邻的支撑夹具之间,并与所述屋顶面单元之间形成空隙。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各所述支撑夹具的两侧分别设有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侧为水平面,所述光伏组件的端部设置在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屋面光伏系统中,还包括:
连接框架、两第一防水盖板及防风盖板;其中,所述连接框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夹具的顶侧,所述连接框架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防水盖板的顶端设有折边,两所述第一防水盖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的两侧且所述折边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两所述第一防水盖板的底端分别连接至两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的顶侧,所述防风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顶部,且所述防风盖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下垂面,两所述下垂面分别位于两所述第一防水盖板的上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屋面光伏系统中,还包括:
连接夹具、固定块及第二防水盖板,所述连接夹具夹持在所述第一卡槽外侧,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连接夹具顶侧,且所述固定块两侧均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二防水盖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且两侧边上分别设有钩边,所述钩边与所述第三卡槽卡接,所述第二防水盖板的两侧边分别靠近两相邻的光伏组件的端面,所述第二防水盖板的侧边与所述光伏组件的端面之间设有胶条以密封。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防水盖板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水平高度,且所述胶条的顶面朝向所述第二防水盖板侧边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面光伏系统,包括:
在本发明中,金属瓦的侧边凹陷形成有第一弯槽及第二弯槽,当两相邻的金属瓦连接后,第一弯槽与第二弯槽形成通风槽,且通风槽底侧开设通风孔,通过该通风孔可以将光伏组件与屋顶面单元之间的空隙与室内连通,通过该通风孔加速空气流通以达到散热的效果,从而提高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且降低运维成本;
同时,在光伏组件阻挡绝大部分雨水后,只有少量雨水会通过各连接处的缝隙钻入金属瓦上,通过将所述通风孔设置在通风槽的底侧,即通风孔位于第一弯槽的底侧及第二弯槽的底侧,可以防止雨水透过通风孔渗入室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屋面光伏系统第一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屋面光伏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屋面光伏系统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金属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屋顶面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檩条、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支座与底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二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第二支座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支撑夹具的爆炸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支撑夹具、连接框架、第一防水盖板及防风盖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连接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第一放水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防风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连接夹具的爆炸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固定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屋面光伏系统第二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金属瓦;101、第一弯折面;102、第二弯折面;103、第一弯槽;104、第二弯槽;105、通风槽;106、通风孔;107、第一卡槽;108、第二卷边;109、第三卷边;2、屋顶面单元;3、光伏组件;4、支撑夹具;401、第一夹板;402、第二夹板;403、凸块;404、凹槽;405、勾部;5、檩条;6、第一支座;7、底座;701、滑槽;702、挡块;8、第二支座;801、支撑条;802、第一卷边;803、L形底座;804、支撑片;805、卡口;806、弯曲面;9、直立锁缝结构;10、三角支撑架;11、连接框架;1101、第二卡槽;12、第一防水盖板;1201、折边;13、防风盖板;1301、下垂面;14、连接夹具;1401、连接块;1402、第三夹板;1403、螺杆;1404、螺母;1405、第四卡槽;1406、卡凸;1407、钩爪;15、固定块;1501、第三卡槽;16、第二防水盖板;1601、钩边;17、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图18所示。其中,所述屋面光伏系统包括:金属瓦1,所述金属瓦1设有多块,多块所述金属瓦1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形成屋顶面单元2,各所述金属瓦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弯折面101及第二弯折面102,所述第一弯折面101的中部凹陷形成第一弯槽103,所述第二弯折面102的中部凹陷形成第二弯槽104,各相邻的两金属瓦1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面101及第二弯折面102相互连接且连接处的第一弯槽103与第二弯槽104组合成通风槽105,所述通风槽105的底侧设有通风孔106;光伏组件3,所述光伏组件3通过支撑夹具4固定设置在所述屋顶面单元2的上方。
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屋面光伏系统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屋顶面单元2、支撑夹具4及光伏组件3;其中,所述屋顶面单元2由多块金属瓦1沿其长度方向组合而成,具体地,所述金属瓦1使用专用镀锌铝镁瓦,可以有效延长屋顶面单元2使用年限,而且防水效果好。详见图4及图5,每块金属瓦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弯折面101及第二弯折面102,所述第一弯折面101的中部向右凹陷形成第一弯槽103,所述第二弯折面102的中部向左凹陷形成第二弯槽104,各相邻的两金属瓦1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面101及第二弯折面102相互固定连接且连接处的第一弯槽103与第二弯槽104组合成通风槽105,所述通风槽105的底侧设有通风孔106,其中所述第一弯槽103的底侧及第二弯槽104的底侧均设有通风孔106,所述光伏组件3通过支撑夹具4固定设置在所述屋顶面单元2的上方,多块所述屋顶面单元2沿纵向可拼接成屋顶面。在本发明中,金属瓦1的侧边凹陷形成有第一弯槽103及第二弯槽104,当两相邻的金属瓦1连接后,第一弯槽103与第二弯槽104形成通风槽105,且通风槽105底侧开设通风孔106,通过该通风孔106可以将光伏组件3与屋顶面单元2之间的空隙与室内连通,通过该通风孔106加速空气流通以达到散热的效果,从而提高光伏组件3发电效率且降低运维成本;同时,在光伏组件3阻挡绝大部分雨水后,只有少量雨水会通过各连接处的缝隙钻入金属瓦1上,通过将所述通风孔106设置在通风槽105的底侧,即通风孔106位于第一弯槽103的底侧及第二弯槽104的底侧,可以防止雨水透过通风孔106渗入室内。
如图6所示,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屋面光伏系统中,还包括檩条5及第一支座6,所述第一支座6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支座6沿檩条5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檩条5的顶侧,沿所述金属瓦1的宽度方向,各所述金属瓦1的底侧中部均向上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支座6相适配的第一卡槽107,各所述第一支座6分别与各所述第一卡槽107卡接,以支撑及固定所述屋顶面单元2;具体地,所述屋面光伏系统中的檩条5包括多根,且间隔均匀相互平行,每跟檩条5上均设有一排间距均匀的第一支座6,且多根檩条5上的第一支座6前后对应排成多列,每一个第一卡槽107内分别设有一列第一支座6,以支撑屋顶面单元2,且提高金属瓦1的稳固性。
如图7所示,作为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屋面光伏系统中,还包括底座7,所述底座7设有多个且间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檩条5的顶侧,各所述第一支座6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底座7上,其中,所述底座7上设有滑槽701,所述第一支座6的底端7设置在所述滑槽701内,且所述滑槽701两端的开口处分别设有挡块702。具体地,所述第一支座6与底座7的组装方式如下:首先将第一支座6的底部对准滑槽701滑入底座7中,然后再通过冲压的方式使挡块702成型,从而达到固定第一支座6的效果,所述底座7可通过螺栓或胶粘的方式固定在檩条5上。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屋面光伏系统中,还包括第二支座8,所述第二支座8设有多个且间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檩条5的顶侧,各所述第二支座8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条801,各个所述第二支座8的顶侧分别设有第一卷边802,所述第一弯折面101的顶端设有第二卷边108,所述第二弯折面102的顶端设有第三卷边109,各相邻的两金属瓦1通过所述第二卷边108与第三卷边109卡接且卡接后形成直立锁缝结构9,各所述第二支座8分别设置在各所述通风槽105内,且所述支撑条801与所述通风槽105的顶侧抵接,所述第三卷边109与所述直立锁缝结构9锁边连接,以支撑并连接各两相邻的所述金属瓦1。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座8不仅可通过支撑条801以支撑金属瓦1,还可以通过第一卷边802与第二卷边108及第三卷边109组成的直立锁缝结构9卡接且锁紧,同时还可以通过第一卷边802来支撑两相邻金属瓦1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支座8可加强屋顶面单元2的结构稳固性且具有加强支撑效果,从而加强屋顶面单元2的承载能力。
如图9所示,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座8包括L形底座及支撑片804,所述L形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檩条5的顶侧,且所述L形底座一侧设有卡口805,所述支撑片804的底端设有弯曲面806,所述支撑片804通过所述弯曲面806与所述卡口805卡接,且所述第一卷边802形成于所述支撑片804顶端,所述支撑条801水平设置在所述L形底座的顶端。所述第二支座8可临时组装,因此在组装前分成L形底座及支撑片804两部分便于运输,且便于更换损坏的部件,减小使用成本,同时通过弯曲面806可提高支撑片804的结构强度,加强支撑效果。
作为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夹具4设有多个,各所述支撑夹具4的底端分别夹持在各所述直立锁缝结构9上,所述光伏组件3设有多块,各所述光伏组件3分别设置在各两相邻的支撑夹具4之间,并与所述屋顶面单元2之间形成空隙。具体地,所述支撑夹具4包括第一夹板401及第二夹板402,所述第一夹板401的右侧顶部设有凹槽404,所述第二夹板402的左侧顶部设有凸块403,所述凸块403嵌入所述凹槽404内,且第一夹板401与第二夹板402通过横向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夹板401与第二夹板402之间留有缝隙,第一夹板401右侧的底部设有勾部405,所述直立锁缝结构9的外侧形成有与勾部405相适配的槽,所述勾部405与该槽卡接,以增强支撑夹具4与直立锁缝结构9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支撑夹具4的两侧分别设有三角支撑架10,所述三角支撑架10的顶侧为水平面,所述光伏组件3的端部设置在所述三角支撑架10的顶侧。具体到,所述第一夹板401的左侧及第二夹板402的右侧分别设有三角支撑架10,且两三角支撑架10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三角支撑架10用于支撑光伏组件3,三角支撑架10的顶侧与光伏组件3端部的底侧固定连接。当光伏组件3的左右两端被两三角支撑架10支撑后,光伏组件3与屋顶面单元2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该空隙便于空气流通,以加快光伏组件3散热效率,提升发电效率。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屋面光伏系统中,还包括连接框架11、两第一防水盖板12及防风盖板13;其中,所述连接框架11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夹具4的顶侧,所述连接框架11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卡槽1101,所述第一防水盖板12的顶端设有折边1201,两所述第一防水盖板12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11的两侧且所述折边1201与所述第二卡槽1101卡接,两所述第一防水盖板12的底端分别连接至两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3的顶侧,所述防风盖板13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11顶部,且所述防风盖板13的两侧分别设有下垂面1301,两所述下垂面1301分别位于两所述第一防水盖板12的上方。具体地,所述防风盖板13的底侧与连接框架11内的水平支撑面固定连接,例如采用胶粘的方式,所述第一防水盖板12的顶端与连接框架11侧部的第二卡槽1101卡接,可随时拆卸更换。所述防风盖板13及第一防水盖板12可以将雨水引导至光伏组件3顶侧,防止各光伏组件3与支撑夹具4的相接处漏水。
作为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屋面光伏系统中,还包括连接夹具14、固定块15及第二防水盖板16,所述连接夹具14夹持在所述第一卡槽107外侧,所述固定块15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连接夹具14顶侧,且所述固定块15两侧均设有第三卡槽1501,所述第二防水盖板16设置在所述固定块15上且两侧边上分别设有钩边1601,所述钩边1601与所述第三卡槽1501卡接,所述第二防水盖板16的两侧边分别靠近两相邻的光伏组件3的端面,所述第二防水盖板16的侧边与所述光伏组件3的端面之间设有胶条17以密封。具体地,所述连接夹具14包括连接块1401、第三夹板1402、螺杆1403及螺母1404,其中,所述连接块1401顶侧两端分别设有第四卡槽1405,且第四卡槽1405开口斜向上,第三夹板1402的顶端设有卡凸1406,卡凸1406朝下方倾斜,所述连接块14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三夹板1402,且各第三夹板1402分别通过卡凸1406与第四卡槽1405的配合卡接,所述螺杆1403贯穿两第三夹板1402,且螺杆1403的两端均设有螺母1404,两螺母1404分别设于两第三夹板1402的外侧并抵接,以将两第三夹板1402与连接块1401锁紧,且两第三夹板1402的底端均设有钩爪1407,所述第一卡槽107的外侧形成有与所述钩爪1407相适配的槽,所述钩爪1407与该槽卡接,以增强连接夹具14与第一卡槽107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水盖板16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光伏组件3的水平高度,且所述胶条17的顶面朝向所述第二防水盖板16侧边倾斜。所述胶条17在防水的同时,还可以将雨水引导至水平面较低的第二防水盖板16上,便于排水,防止光伏组件3顶面积水。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面光伏系统,包括:金属瓦1,所述金属瓦1设有多块,多块所述金属瓦1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形成屋顶面单元2,各所述金属瓦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弯折面101及第二弯折面102,所述第一弯折面101的中部凹陷形成第一弯槽103,所述第二弯折面102的中部凹陷形成第二弯槽104,各相邻的两金属瓦1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面101及第二弯折面102相互连接且连接处的第一弯槽103与第二弯槽104组合成通风槽105,所述通风槽105的底侧设有通风孔106;光伏组件3,所述光伏组件3通过支撑夹具4固定设置在所述屋顶面单元2的上方。在本发明中,金属瓦1的侧边凹陷形成有第一弯槽103及第二弯槽104,当两相邻的金属瓦1连接后,第一弯槽103与第二弯槽104形成通风槽105,且通风槽105底侧开设通风孔106,通过该通风孔106可以将光伏组件3与屋顶面单元2之间的空隙与室内连通,通过该通风孔106加速空气流通以达到散热的效果,从而提高光伏组件3发电效率且降低运维成本;同时,在光伏组件3阻挡绝大部分雨水后,只有少量雨水会通过各连接处的缝隙钻入金属瓦1上,通过将所述通风孔106设置在通风槽105的底侧,即通风孔106位于第一弯槽103的底侧及第二弯槽104的底侧,可以防止雨水透过通风孔106渗入室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当然,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较为细致,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瓦,所述金属瓦设有多块,多块所述金属瓦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形成屋顶面单元,各所述金属瓦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弯折面及第二弯折面,所述第一弯折面的中部凹陷形成第一弯槽,所述第二弯折面的中部凹陷形成第二弯槽,各相邻的两金属瓦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面及第二弯折面相互连接且连接处的第一弯槽与第二弯槽组合成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底侧设有通风孔;
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支撑夹具固定设置在所述屋顶面单元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檩条及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支座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檩条的顶侧,沿所述金属瓦的宽度方向,各所述金属瓦的底侧中部均向上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支座相适配的第一卡槽,各所述第一支座分别与各所述第一卡槽卡接,以支撑及固定所述屋顶面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多个且间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檩条的顶侧,各所述第一支座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座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滑槽两端的开口处分别设有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设有多个且间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檩条的顶侧,各所述第二支座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条,各个所述第二支座的顶侧分别设有第一卷边,所述第一弯折面的顶端设有第二卷边,所述第二弯折面的顶端设有第三卷边,各相邻的两金属瓦通过所述第二卷边与第三卷边卡接且卡接后形成直立锁缝结构,各所述第二支座分别设置在各所述通风槽内,且所述支撑条与所述通风槽的顶侧抵接,所述第三卷边与所述直立锁缝结构锁边连接,以支撑并连接各两相邻的所述金属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包括L形底座及支撑片,所述L形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檩条的顶侧,且所述L形底座一侧设有卡口,所述支撑片的底端设有弯曲面,所述支撑片通过所述弯曲面与所述卡口卡接,且所述第一卷边形成于所述支撑片顶端,所述支撑条水平设置在所述L形底座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夹具设有多个,各所述支撑夹具的底端分别夹持在各所述直立锁缝结构上,所述光伏组件设有多块,各所述光伏组件分别设置在各两相邻的支撑夹具之间,并与所述屋顶面单元之间形成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夹具的两侧分别设有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侧为水平面,所述光伏组件的端部设置在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框架、两第一防水盖板及防风盖板;其中,所述连接框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夹具的顶侧,所述连接框架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防水盖板的顶端设有折边,两所述第一防水盖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的两侧且所述折边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两所述第一防水盖板的底端分别连接至两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的顶侧,所述防风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顶部,且所述防风盖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下垂面,两所述下垂面分别位于两所述第一防水盖板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夹具、固定块及第二防水盖板,所述连接夹具夹持在所述第一卡槽外侧,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连接夹具顶侧,且所述固定块两侧均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二防水盖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且两侧边上分别设有钩边,所述钩边与所述第三卡槽卡接,所述第二防水盖板的两侧边分别靠近两相邻的光伏组件的端面,所述第二防水盖板的侧边与所述光伏组件的端面之间设有胶条以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盖板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水平高度,且所述胶条的顶面朝向所述第二防水盖板侧边倾斜。
CN202311549235.1A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屋面光伏系统 Pending CN1177287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9235.1A CN117728757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屋面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9235.1A CN117728757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屋面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8757A true CN117728757A (zh) 2024-03-19

Family

ID=90198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49235.1A Pending CN117728757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屋面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2875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7620A (ja) * 1997-05-21 1998-12-02 Sekisui House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等の屋上設備機器を設置した屋根の換気構造
CN111669109A (zh) * 2020-07-10 2020-09-15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屋面的光伏组件固定结构
CN211949268U (zh) * 2019-12-09 2020-11-17 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瓦的瓦基板、光伏瓦和光伏屋顶
WO2021051910A1 (zh) * 2019-09-18 2021-03-25 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瓦的瓦基板、光伏瓦和光伏屋顶
CN219241111U (zh) * 2023-01-09 2023-06-23 迈贝特(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bipv屋脊防水通风散热结构
CN116677120A (zh) * 2023-04-26 2023-09-01 云南能晔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抗风屋顶光伏安装结构及一体化光伏屋面集成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7620A (ja) * 1997-05-21 1998-12-02 Sekisui House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等の屋上設備機器を設置した屋根の換気構造
WO2021051910A1 (zh) * 2019-09-18 2021-03-25 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瓦的瓦基板、光伏瓦和光伏屋顶
CN211949268U (zh) * 2019-12-09 2020-11-17 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瓦的瓦基板、光伏瓦和光伏屋顶
CN111669109A (zh) * 2020-07-10 2020-09-15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屋面的光伏组件固定结构
CN219241111U (zh) * 2023-01-09 2023-06-23 迈贝特(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bipv屋脊防水通风散热结构
CN116677120A (zh) * 2023-04-26 2023-09-01 云南能晔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抗风屋顶光伏安装结构及一体化光伏屋面集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131899C (en) Roof with solar battery
KR200467825Y1 (ko) 태양광 모듈 패널이 설치된 지붕구조
CN213626333U (zh) 具有防风、防水、防灾功能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屋顶
JP3410930B2 (ja) 太陽光発電用モジュール取付構造
JP4112405B2 (ja) 屋根上搭載機器の取付装置
WO2015056775A1 (ja) 薄膜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
JP4451576B2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の施工用機材
CN117728757A (zh) 一种屋面光伏系统
CN213340391U (zh) Bipv瓦型板、光伏组件的边框、安装结构及光伏设备
JP2019073899A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
JP3934453B2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を有する屋根構造
CN217984915U (zh) 光伏组件支撑结构及屋顶光伏组件
CN218217233U (zh) 光伏组件防尘装置及屋顶光伏组件
CN220234575U (zh) 一种模块式太阳能支架系统压挡块
CN218952633U (zh) 一种光电建筑屋顶构件的定位安装结构
CN221151289U (zh) 一种屋顶分布式光伏面板安装结构
CN216356554U (zh) 一种装配式bipv导水系统纵向连接件
CN213272765U (zh) 刚性预制沟槽地热模块
CN216949124U (zh) 一种适用于bipv的屋面光伏板安装结构
CN220440618U (zh) 一种模块式太阳能支架系统
CN220100409U (zh) 一种光伏预制构件和屋面系统
CN221168448U (zh) 一种光伏组件支撑架
CN216819751U (zh) 一种屋顶分布式光伏板夹块及光伏系统
CN217949491U (zh) 一种具有保温隔热结构的建筑钢结构
CN216239426U (zh) Bipv光伏屋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