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81047A - 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81047A
CN117681047A CN202410137759.8A CN202410137759A CN117681047A CN 117681047 A CN117681047 A CN 117681047A CN 202410137759 A CN202410137759 A CN 202410137759A CN 117681047 A CN117681047 A CN 117681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wall
rotating
fixedly connected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377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81047B (zh
Inventor
翁直威
潘延明
李国平
盖延东
孙希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PULUTE MACHINE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PULUTE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PULUTE MACHINE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PULUTE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377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810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81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1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81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10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涉及加工中心主轴校准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外壳、驱动组件、切换组件和两个第一滑槽,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机箱。该方案最终实现通过转动螺纹套,带动螺杆进行移动,螺杆的移动带动转动盘和第一齿轮进行移动,从而可以调节第一齿轮的位置,使第一齿轮既可以在转动轴上又可以在固定轴上,当两个第一齿轮均脱离转动轴后,此时若意外启动第一电机,则第一电机通过驱动轮和驱动带带动转动轮和转动轴进行空转,使两个第一齿轮不会进行转动,两个齿条则不会进行工作,进而对装置进行保护,避免装置意外启动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中心主轴校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
背景技术
加工中心在工作中会出现主轴偏移的情况则需要使用到主轴校准设备对其进行测量,校准设备在对主轴测量时可对主轴进行定位误差和直线度误差进行判断,通过传输至计算机可以精密计算出主轴的使用情况,并且通过计算模拟得出改良方法,提出调整数据,再由工作人员对加工中心主轴进行调整来提高加工中心加工精度。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双主轴的加工中心进行校准的时候存在,双主轴可进行单独工作和同时工作两种情况,因此一般传感模块可以跟随加工中心的主轴进行运动工作或同时运动,然而传感模块在使用时大多缺少必要的保护措施,装置在进行停机处理后,可能因为导致误触开关,进而造成装置的启动,从而导致装置出现意外损坏,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现有装置传感模块在使用时缺少必要保护措施,可能造成装置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包括外壳、驱动组件、切换组件和两个第一滑槽,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机箱;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盖板的前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盖板的前侧且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表面套设有驱动带,所述驱动带顶部的内侧设置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的表面均滑动设置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内侧均设置有限位卡块,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和转动轮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转动盘;
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于外壳和盖板相离的一侧,两个所述转动座的内侧均转动设置有螺纹套,两个所述螺纹套的内侧均螺纹设置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外壳和盖板相离的一侧且延伸至外壳的内部,两个所述螺杆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外侧的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表面且位于两个第一齿轮相对的一侧套设有两个弹簧,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固定轴,两个所述固定轴相离的一侧分别与外壳和盖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分别开设于外壳的两侧内壁;
所述驱动组件的两侧均设有传感组件,且传感组件的数量有两个,所述传感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壁的齿条,所述齿条的顶端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顶端通过插销穿插连接有抵触块,所述齿条的一端贯穿第一滑槽延伸至外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传感模块,所述滑板的外壁等距离分布有多个齿块,所述传感模块通过线路外接有计算机主机,所述外壳的两侧外壁均设有声音分析组件,且声音分析组件的数量有两个,所述声音分析组件包括护罩,所述护罩固定连接于外壳的外壁,所述护罩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轴心处键槽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壁固设有收集模块。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且位于外壳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轨,且限位滑轨的数量有两个,所述滑板通过第二滑槽和限位滑轨的配合与外壳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中心设有注油组件,所述注油组件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于外壳的中心,所述隔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的顶端贯穿外壳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的顶端内壁密封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内部贯穿有量尺,且量尺的底端延伸至油箱的内壁底面。
优选的,所述油箱的底端外壁镜像分布有出油管,且出油管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出油管的外端底部均固设有注油嘴,两个所述出油管的内部均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阀门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挂环的内部套设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簧,且拉簧的底端与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端镜像设置有两个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外壳底部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壁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油盒,所述油盒的内部开设有废油口。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转动螺纹套,带动螺杆进行移动,螺杆的移动带动转动盘和第一齿轮进行移动,从而可以调节第一齿轮的位置,使第一齿轮既可以在转动轴上又可以在固定轴上,当两个第一齿轮均脱离转动轴后,此时若意外启动第一电机,则第一电机通过驱动轮和驱动带带动转动轮和转动轴进行空转,使两个第一齿轮不会进行转动,两个齿条则不会进行工作,进而对装置进行保护,避免装置意外启动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最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外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传感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切换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驱动带传动前侧第一齿轮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的驱动带传动后侧第一齿轮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图7所示的驱动带传动驱动轮和转动轴空转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图6所述的传感模块工作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注油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6和图12所示的阀门打开出油管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6和图12所示的阀门关闭出油管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收集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声音分析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6和图16所示的滑板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收集模块收入护罩内状态示意图;
图18为图6和图16所示的滑板带动第二齿轮带动收集模块转出护罩状态示意图;
图19为图16所示的收集模块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外壳,2、盖板,3、机箱;
4、驱动组件,41、第一电机,42、驱动轮,43、驱动带,44、转动轮,45、转动轴,46、第一齿轮,47、限位卡块,48、转动盘;
5、切换组件,51、转动座,52、螺纹套,53、螺杆,54、弹簧,55、固定轴;
6、第一滑槽,7、限位滑轨;
8、传感组件,81、齿条,82、固定片,83、抵触块,84、滑板,85、第二滑槽,86、传感模块,87、齿块,88、计算机主机;
9、注油组件,91、隔板,92、油箱,93、料斗,94、密封盖,95、量尺,96、出油管,97、注油嘴,98、阀门,99、挂环,910、挂钩,911、拉簧;
10、收集组件,101、固定座,102、第三滑槽,103、油盒,104、废油口;
11、声音分析组件,111、护罩,112、第二齿轮,113、活动杆,114、安装板,115、收集模块。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
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11,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包括外壳1、驱动组件4、切换组件5和两个第一滑槽6,所述外壳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机箱3;
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1设置于盖板2的前侧,所述第一电机4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盖板2的前侧且延伸至所述外壳1的内侧,所述第一电机41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轮42,所述驱动轮42的表面套设有驱动带43,所述驱动带43顶部的内侧设置有转动轮44,所述转动轮4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轴45,所述转动轴45两端的表面均滑动设置有第一齿轮46,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6的内侧均设置有限位卡块47,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6和转动轮44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转动盘48;
切换组件5,所述切换组件5包括两个转动座51,两个所述转动座51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于外壳1和盖板2相离的一侧,两个所述转动座51的内侧均转动设置有螺纹套52,两个所述螺纹套52的内侧均螺纹设置有螺杆53,两个所述螺杆53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外壳1和盖板2相离的一侧且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两个所述螺杆53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46外侧的转动盘48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45的表面且位于两个第一齿轮46相对的一侧套设有两个弹簧54,所述转动轴45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固定轴55,两个所述固定轴55相离的一侧分别与外壳1和盖板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滑槽6分别开设于外壳1的两侧内壁;
所述驱动组件4的两侧均设有传感组件8,且传感组件8的数量有两个,所述传感组件8包括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6内壁的齿条81,所述齿条81的顶端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片82,所述固定片82的顶端通过插销穿插连接有抵触块83,所述齿条81的一端贯穿第一滑槽6延伸至外壳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板84,所述滑板84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85,所述滑板8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传感模块86,所述滑板84的外壁等距离分布有多个齿块87,所述传感模块86通过线路外接有计算机主机88。
两个所述第一滑槽6的一侧且位于外壳1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轨7,且限位滑轨7的数量有两个,所述滑板84通过第二滑槽85和限位滑轨7的配合与外壳1滑动连接。
如图7,通过打开第一电机41,第一电机41进而带动驱动轮42进行转动,通过驱动轮42的转动在驱动带43的作用下带动转动轮44进行转动,转动轴45通过插设的方式安装在两个固定轴55相对的一侧,转动轮44的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45进行转动,转动轴45的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一齿轮46进行转动,此时,两个第一齿轮46相离一侧的转动盘48在螺杆53的作用下不进行转动,而两个第一齿轮46可以在这两个转动盘48上转动,两个第一齿轮46分别与两个齿条81啮合,在两个第一齿轮46转动的过程中从而使得两个齿条81在第一滑槽6的内壁上下滑动,因此,齿条81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滑板84通过第二滑槽85在限位滑轨7的外壁上下滑动,从而能够带动传感模块86在加工中心的主轴外部跟随主轴进行运动,进而能够对主轴静态和动态分别校准测量;
如图11,在本实施例中,传感模块86可以对加工中心主轴的刀尖和主轴本身进行投影并传输至处理器中,再导入计算机主机88中进行分析并计算得出需要调整的数据;
如图8,转动后侧的螺纹套52,通过螺纹套52的转动带动螺杆53向后进行移动,螺杆53的移动进而带动后侧的第一齿轮46和两个转动盘48向后进行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因转动轴45和固定轴55的表面均开设有与限位卡块47配合使用的槽,所以使限位卡块47先后依次在转动轴45和固定轴55的表面向后进行滑动,直至完全滑动到后侧固定轴55的表面,因此,当第一电机41进行转动时,驱动轮42通过驱动带43带动转动轮44和转动轴45进行转动,使得转动轴45转动时单独带动前侧的第一齿轮46进行旋转;
如图9,转动前侧的螺纹套52,通过螺纹套52的转动带动螺杆53向前进行移动,螺杆53的移动进而带动前侧的第一齿轮46和两个转动盘48向前进行移动,直至前后的第一齿轮46完全滑动到前侧固定轴55的表面,因此,当第一电机41进行转动时,驱动轮42通过驱动带43带动转动轮44和转动轴45进行转动,使得转动轴45转动时单独带动后侧的第一齿轮46进行旋转;
如图10,分别依次转动前侧和后侧的螺纹套52,使得两个螺杆53向相离的一侧进行移动,两个螺杆53的移动通过转动盘48带动两个第一齿轮46向相离的一侧进行移动,直至两个第一齿轮46和限位卡块47完全滑动至两个固定轴55的表面,因此,当第一电机41进行转动时,驱动轮42通过驱动带43带动转动轮44和转动轴45进行空转,从而提高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第二实施例:
如图3和图12至图15,所述外壳1的内部中心设有注油组件9,所述注油组件9包括隔板91,所述隔板91固定连接于外壳1的中心,所述隔板9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油箱92,所述油箱92的顶端贯穿外壳1固定连接有料斗93,所述料斗93的顶端内壁密封安装有密封盖94,所述密封盖94的内部贯穿有量尺95,且量尺95的底端延伸至油箱92的内壁底面。
所述油箱92的底端外壁镜像分布有出油管96,且出油管96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出油管96的外端底部均固设有注油嘴97,两个所述出油管96的内部均设有阀门98。
所述阀门9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挂环99,所述挂环99的内部套设有挂钩910,所述挂钩9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簧911,且拉簧911的底端与隔板9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1的底端镜像设置有两个收集组件10,所述收集组件10包括固定连接于外壳1底部的固定座101,所述固定座101的内壁开设有第三滑槽102,所述第三滑槽1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油盒103,所述油盒103的内部开设有废油口104。
打开密封盖94将机油倒入料斗93中进入到油箱92中,在查看油量时,可以将量尺95从密封盖94的中心拔出,通过观看量尺95表面的油印来判断油箱92中的机油量;
当该阀门98的下方受到压力时以出油管96为轴心向上转动,从而使得阀门98转动打开出油管96内部的通道,使得机油通过注油嘴97进入到外壳1中使得机油滴入第一齿轮46的外部对齿条81进行润滑工作,当阀门98的下方缺少阻力时,通过拉簧911的回弹性拉动挂钩910和挂环99将阀门98复位,从而能够关闭出油管96的内部通道,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如图13,当该校准结构在对加工中心的主轴进行静态校准测量时,齿条81向上滑动,使得齿条81上方的抵触块83接触到阀门98并将其向上顶,使得阀门98发生逆时针转动,从而能够打开出油管96的内部通道,即可进行注油工作;
如图14,当该校准结构在对加工中心主轴进行动态校准测量时,齿条81向下滑动,使得齿条81上方的抵触块83远离阀门98,此时,阀门98的下方失去阻力,通过拉簧911产生回弹将阀门98转动复位,从而能够关闭出油管96的内部通道,即可暂停注油工作;
可以理解的,当机油在使用后可滴入到废油口104进入油盒103中,从而能够对废油进行收集,可以将油盒103在第三滑槽102的内部滑动取出,方便倾倒废油。
第三实施例:
如图1至图3和图16至图19,所述外壳1的两侧外壁均设有声音分析组件11,且声音分析组件11的数量有两个,所述声音分析组件11包括护罩111,所述护罩111固定连接于外壳1的外壁,所述护罩111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12。
所述第二齿轮112的一端轴心处键槽连接有活动杆113,所述活动杆1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4,所述安装板114的侧壁固设有收集模块115。
第二齿轮112在旋转时可以带动活动杆113旋转,使得活动杆113的一端以第二齿轮112为轴心进行旋转运动,从而使得活动杆113的另一端带动安装板114以及收集模块115转动,则将安装板114和收集模块115转出护罩111对到主轴刀尖位置,此时,当加工中心的主轴刀尖处与工件处加工产生声音,通过收集模块115对其收集进行校准测量,当第二齿轮112反向旋转时可带动活动杆113将安装板114以及收集模块115收入到护罩111中对其进行保护;
如图1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收集模块115将加工时刀尖与工件接触的声音读取后分别进行杂音处理和噪音分析,然后录入至系统中与以往的数据进行数据对比后传输至计算机主机88中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判断主轴偏差对刀尖影响情况,有效地提高了校准结构的功能性;
如图17,当滑板84在限位滑轨7的外壁向上滑动时齿块87啮合第二齿轮112,可以带动第二齿轮112顺时针旋转,则使得第二齿轮112带动活动杆113、安装板114以及收集模块115收入到护罩111的内部,可进行防护;
如图18,当滑板84在限位滑轨7的外壁向下滑动时齿块87啮合第二齿轮112,可以带动第二齿轮112逆时针旋转,则使得第二齿轮112带动活动杆113、安装板114以及收集模块115转出护罩111可进行采集工作。
如图1至图19,本发明提供的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步骤S1,当加工中心在使用双主轴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41,第一电机41的转动带动驱动轮42进行转动,驱动轮42的转动通过驱动带43带动转动轮44进行转动,转动轮44的转动带动转动轴45进行转动,从而使转动轴45可以带动前侧第一齿轮46和后侧第一齿轮46共同转动,或前侧第一齿轮46转动后侧第一齿轮46不转动,或后侧第一齿轮46转动前侧第一齿轮46不转动,或前侧第一齿轮46和后侧第一齿轮46均不转动,前侧第一齿轮46或后侧第一齿轮46在转动时可带动齿条81在第一滑槽6的内壁上下滑动,因此,齿条81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滑板84通过第二滑槽85在限位滑轨7的外壁上下滑动,从而能够带动传感模块86在加工中心的主轴外部跟随主轴进行运动;
步骤S2,传感模块86可以对加工中心主轴的刀尖和主轴本身进行投影并传输至处理器中,再导入计算机主机88中进行分析并计算得出需要调整的数据;
步骤S3,通过转动螺纹套52,带动螺杆53进行移动,螺杆53的移动带动转动盘48和第一齿轮46进行移动,从而可以调节第一齿轮46的位置,使第一齿轮46既可以在转动轴45上又可以在固定轴55上,从而根据使用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因此,在调节时可以出现四种工作方式,既可以使两个第一齿轮46共同旋转,又可以使前侧第一齿轮46或后侧第一齿轮46单独旋转,也可以使两个第一齿轮46都不旋转;
步骤S4,当再次需要第一齿轮46复位到转动轴45时,打开盖板2,将盖板2向前进行移动,盖板2的移动带动前侧切换组件5向前移动,使前侧固定轴55脱离转动轴45,然后对转动轴45进行手动调节,使转动轴45和固定轴55上的槽对齐,然后重新安装盖板2,使固定轴55重现插入转动轴45,然后转动两个螺纹套52,使两个螺杆53向相对的一侧进行移动,从而对两个第一齿轮46进行复位,或单独对其中一个第一齿轮46进行复位;
步骤S5,打开密封盖94将机油倒入料斗93中进入到油箱92中,在查看油量时,可以将量尺95从密封盖94的中心拔出,通过观看量尺95表面的油印来判断油箱92中的机油量;
步骤S6,当该校准结构在对加工中心的主轴进行静态校准测量时,齿条81向上滑动,使得齿条81上方的抵触块83接触到阀门98并将其向上顶,使得阀门98发生逆时针转动,从而能够打开出油管96的内部通道,当该校准结构在对加工中心主轴进行动态校准测量时,齿条81向下滑动,使得齿条81上方的抵触块83远离阀门98,此时,阀门98的下方失去阻力,通过拉簧911产生回弹将阀门98转动复位,从而能够关闭出油管96的内部通道;
步骤S7,当滑板84在限位滑轨7的外壁向下滑动时齿块87啮合第二齿轮112,可以带动第二齿轮112逆时针旋转,则使得第二齿轮112带动活动杆113、安装板114以及收集模块115转出护罩111可进行采集;
步骤S8,通过收集模块115将加工时刀尖与工件接触的声音读取后分别进行杂音处理和噪音分析,然后录入至系统中与以往的数据进行数据对比后传输至计算机主机88中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判断主轴偏差对刀尖影响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驱动组件、切换组件和两个第一滑槽,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机箱;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盖板的前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盖板的前侧且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表面套设有驱动带,所述驱动带顶部的内侧设置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的表面均滑动设置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内侧均设置有限位卡块,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和转动轮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转动盘;
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于外壳和盖板相离的一侧,两个所述转动座的内侧均转动设置有螺纹套,两个所述螺纹套的内侧均螺纹设置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外壳和盖板相离的一侧且延伸至外壳的内部,两个所述螺杆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外侧的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表面且位于两个第一齿轮相对的一侧套设有两个弹簧,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固定轴,两个所述固定轴相离的一侧分别与外壳和盖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分别开设于外壳的两侧内壁;
所述驱动组件的两侧均设有传感组件,且传感组件的数量有两个,所述传感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壁的齿条,所述齿条的顶端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顶端通过插销穿插连接有抵触块,所述齿条的一端贯穿第一滑槽延伸至外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传感模块,所述滑板的外壁等距离分布有多个齿块,所述传感模块通过线路外接有计算机主机,所述外壳的两侧外壁均设有声音分析组件,且声音分析组件的数量有两个,所述声音分析组件包括护罩,所述护罩固定连接于外壳的外壁,所述护罩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轴心处键槽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壁固设有收集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且位于外壳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轨,且限位滑轨的数量有两个,所述滑板通过第二滑槽和限位滑轨的配合与外壳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中心设有注油组件,所述注油组件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于外壳的中心,所述隔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的顶端贯穿外壳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的顶端内壁密封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内部贯穿有量尺,且量尺的底端延伸至油箱的内壁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的底端外壁镜像分布有出油管,且出油管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出油管的外端底部均固设有注油嘴,两个所述出油管的内部均设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挂环的内部套设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簧,且拉簧的底端与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端镜像设置有两个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外壳底部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壁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油盒,所述油盒的内部开设有废油口。
CN202410137759.8A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 Active CN1176810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7759.8A CN117681047B (zh)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7759.8A CN117681047B (zh)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1047A true CN117681047A (zh) 2024-03-12
CN117681047B CN117681047B (zh) 2024-04-12

Family

ID=90137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37759.8A Active CN117681047B (zh)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8104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16189A (ko) * 2000-08-24 2002-03-04 최영휴 리드스크류 나사산의 정도향상장치
JP2006021262A (ja) * 2004-07-07 2006-01-26 Kitamura Mach Co Ltd スイング式パレット交換装置
CN204958047U (zh) * 2015-08-13 2016-01-13 卫小兵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
CN215509103U (zh) * 2021-08-03 2022-01-14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基于机械设备避免零件错位的承载底座
CN216900036U (zh) * 2021-12-21 2022-07-05 杭州萧山万力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用齿轮硬度检测装置
CN115178808A (zh) * 2022-09-13 2022-10-14 常熟市兆恒众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齿轮生产用检测装置
CN115741238A (zh) * 2022-11-16 2023-03-07 江苏赛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智能检测一体的总线式高性能数控设备
CN116202691A (zh) * 2023-04-27 2023-06-02 山东普鲁特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立卧两用镗铣复合加工中心主轴动平衡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16189A (ko) * 2000-08-24 2002-03-04 최영휴 리드스크류 나사산의 정도향상장치
JP2006021262A (ja) * 2004-07-07 2006-01-26 Kitamura Mach Co Ltd スイング式パレット交換装置
CN204958047U (zh) * 2015-08-13 2016-01-13 卫小兵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
CN215509103U (zh) * 2021-08-03 2022-01-14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基于机械设备避免零件错位的承载底座
CN216900036U (zh) * 2021-12-21 2022-07-05 杭州萧山万力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用齿轮硬度检测装置
CN115178808A (zh) * 2022-09-13 2022-10-14 常熟市兆恒众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齿轮生产用检测装置
CN115741238A (zh) * 2022-11-16 2023-03-07 江苏赛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智能检测一体的总线式高性能数控设备
CN116202691A (zh) * 2023-04-27 2023-06-02 山东普鲁特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立卧两用镗铣复合加工中心主轴动平衡测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1047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3128A (zh) 机床
CN215144919U (zh) 自动单工位曲轴平衡校正机
CN117681047B (zh) 一种加工中心的双主轴校准系统
CN102941626A (zh) 截齿对岩石截割机理试验平台
CN212265349U (zh) 数控磨床
CN116086703B (zh) 一种平衡轴立式全自动平衡机
CN113770808B (zh) 一种机床整机多源信息采集装置及方法
CN113091812B (zh) 一种微弧氧化处理的铝合金刹车盘的测试装置
CN2719489Y (zh) 数控机床防护罩
CN115255962A (zh) 一种具有便携带功能的铣床
CN201089021Y (zh) 便携式镗床
CN114670029B (zh)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
CN206825098U (zh) 一种直线光栅尺防护装置
CN219776715U (zh) 一种水平仪
CN220718660U (zh) 一种高精度密闭式数控机床导轨防护罩
CN220399373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酸碱度测试仪
CN219005467U (zh) 一种台钻加工用的自动供油装置
CN215064189U (zh) 一种刀柄检测装置
CN219027013U (zh) 一种发动机叶片加工用夹紧装置
CN216098156U (zh) 一种精密铸件加工用防飞溅装置
CN218180272U (zh) 一种盾构机零件耐磨检测装置
CN22107805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年检的检测托架
CN219767377U (zh) 一种床体倾斜式数控机床
CN220161940U (zh) 一种数控机床防护门
CN219094514U (zh) 一种数控机床防护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