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66252A - 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66252A
CN117666252A CN202211058239.5A CN202211058239A CN117666252A CN 117666252 A CN117666252 A CN 117666252A CN 202211058239 A CN202211058239 A CN 202211058239A CN 117666252 A CN117666252 A CN 117666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ide plate
plate
axis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82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帅
夏太红
陈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82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6625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7748 priority patent/WO202404562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666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62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7Bodies with reflectors arranged in beam forming the photographic image, e.g. for reducing dimensions of camer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7/00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 G03B37/02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with scanning movement of lens or camera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镜片承载装置包括:底座,包括第一容纳部。转动支座,设于第一容纳部内。转动支座可转动连接于底座。转动支座相对底座可绕第一轴线转动。转动支座包括第二容纳部。第一驱动器,设于底座和转动支座之间,用于驱动转动支座相对底座绕第一轴线转动。摆动支座,设于第二容纳部内。摆动支座可转动连接于转动支座。摆动支座包括第三容纳部。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二感应件和第二驱动件。转动支座和摆动支座中的一者设置第二感应件,另一者设置第二驱动件。第二感应件面向第二驱动件设置。第二感应件和第二驱动件相互作用,以驱动摆动支座相对转动支座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垂直。

Description

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爆发式增长,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由于人们期望电子设备可以满足更多的功能需求,因此电子设备自身可以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例如,人们期望电子设备的摄像性能越来越高,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电子设备内设置有摄像模组。摄像模组包括镜片、镜筒和光电传感器。外界的光线可以通过镜筒内的镜片到达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用于形成图像。现有技术中,镜片和镜筒均为固定式,因此在电子设备整体位置固定的情况下,摄像模组的拍摄角度范围也是固定的。电子设备整体发生移动时,摄像模组也会同步跟随移动,摄像模组场景适应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可以使得摄像模组适应更多的场景。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镜片承载装置,其至少包括底座、转动支座、第一驱动器、摆动支座以及第二驱动器。
底座包括第一容纳部。转动支座设置于第一容纳部内。转动支座可转动连接于底座。转动支座相对底座可绕第一轴线转动。转动支座包括第二容纳部。第一驱动器设置于底座和转动支座之间,并且用于驱动转动支座相对底座绕第一轴线转动。摆动支座设置于第二容纳部内。摆动支座可转动连接于转动支座。摆动支座包括第三容纳部。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二感应件和第二驱动件。转动支座和摆动支座中的一者设置第二感应件,另一者设置第二驱动件。第二感应件面向第二驱动件设置。第二感应件和第二驱动件相互作用,以驱动摆动支座相对转动支座绕第二轴线转动。其中,第一轴线以及第二轴线相互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的镜片承载装置,通过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可以分别控制转动支座和摆动支座转动,从而可以实现镜片的角度调整。转动支座带动摆动支座绕第一轴线转动。摆动支座可以绕第二轴线转动。转动支座和摆动支座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改变镜片进光区域的位置,从而具有镜片承载装置的摄像模组可以获得更大的视场,使得在电子设备整体不发生移动的情况下,摄像模组可以通过调整镜片的角度,实现不同角度的连续拍照以拼接出大视场图像或者实现视频跟拍,使得摄像模组可以适应更多的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动支座上设置所述第二感应件。摆动支座设置限位固定部。第二驱动件设置于限位固定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镜片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摆动支座相连。第一柔性电路板包括转接部。转接部与限位固定部相对应。第二驱动件与转接部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电路板还包括主体部和折弯部。沿第一轴线,主体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折弯部。折弯部上设置转接部。主体部以及折弯部均与摆动支座相连。第三容纳部位于两个折弯部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摆动支座包括相连的第五侧板、第六侧板以及第二底板。第五侧板、第六侧板以及第二底板形成第三容纳部。沿第一轴线,两个第五侧板间隔设置于第六侧板。主体部与第二底板相连。折弯部与第五侧板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镜片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设置于主体部背向第三容纳部的一侧。第一支撑板与第二底板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镜片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折弯部背向第三容纳部的一侧。第二支撑板与第五侧板相连。折弯部与第二支撑板面向第三容纳部的表面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五侧板具有避让孔和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位于避让孔背向第三容纳部的一侧。避让孔连通第三容纳部与容纳空间。折弯部和第二支撑板位于容纳空间内。折弯部对应避让孔的区域外露于第三容纳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限位固定部包括固定槽。摆动支座面向转动支座的表面设置固定槽。至少部分的第二驱动件以及至少部分的转接部均位于固定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槽的侧壁形状与第二驱动件的侧表面形状相匹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限位固定部还包括定位槽。定位槽与固定槽相连通。转接部包括相连的端连接段和收窄段。端连接段位于固定槽内并与第二驱动件电连接。收窄段位于定位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摆动支座包括第二绝缘部和第二导磁金属片。第二绝缘部设置于第二导磁金属片的外表面。第二导磁金属片上对应固定槽的部分处于可见状态。转接部与第二导磁金属片面向第二驱动件的表面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镜片承载装置还包括导磁片。导磁片设置于固定槽的底壁。转接部与导磁片面向第二驱动件的表面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镜片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二角度传感器。第二角度传感器设置于转接部面向第二驱动件的表面上。第二角度传感器与转接部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摆动支座包括相连的第五侧板、第六侧板以及第二底板。第五侧板、第六侧板以及第二底板形成第三容纳部。沿第一轴线,两个第五侧板间隔设置于第六侧板。沿第二轴线,第六侧板面向转动支座的表面设置固定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限位固定部包括卡接部。卡接部面向转动支座设置。卡接部位于转接部背向第三容纳部的一侧。第二驱动件卡接于卡接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镜片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位于卡接部和转接部之间。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三支撑板背向转接部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摆动支座包括相连的第五侧板、第六侧板以及第二底板。第五侧板、第六侧板以及第二底板形成第三容纳部。沿第一轴线,两个第五侧板间隔设置于第六侧板。第二驱动件、转接部、卡接部、第三支撑板均设置于第五侧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感应件为磁铁。第二驱动件为线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摆动支座包括相连的第五侧板、第六侧板以及第二底板。第五侧板、第六侧板以及第二底板形成第三容纳部。沿第一轴线,两个第五侧板间隔设置于第六侧板。第二底板面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包括限位凹槽。多个限位凹槽绕第二轴线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底板面向底座的表面设置有弧形板。限位凹槽设置于弧形板,沿第二轴线,限位凹槽贯穿弧形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动支座包括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沿第一轴线,两个第三侧板间隔设置于第四侧板。第三侧板与底座可转动连接。摆动支座设置于两个第三侧板之间。摆动支座可转动连接于第四侧板。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感应件。第四侧板背向摆动支座的表面设置第一感应件。第一感应件背向第二容纳部的外表面隆起并且呈弧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侧板背向第二容纳部的外表面隆起并且呈弧形。第四侧板的外表面与第一感应件的外表面形状相同。第四侧板的外表面与第一感应件的外表面相齐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侧板背向摆动支座的表面设置限位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限位部包括限位凹槽。多个限位凹槽沿垂直于第一轴线以及第二轴线的方向并排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动支座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一导磁金属片。第一绝缘部设置于第一导磁金属片外表面。第一导磁金属片设置限位凹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均为磁铁。转动支座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一导磁金属片。第一绝缘部设置于第一导磁金属片外表面。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分别与第一导磁金属片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引。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其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镜片承载装置。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摄像模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背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棱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M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W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摆动支座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9中G处放大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电子设备;
20、显示组件;
30、壳组件;
40、摄像模组;
50、镜片承载装置;
60、底座;60a、第一容纳部;60b、电路板;
61、第一侧板;611、第一绝缘框体;612、第一导磁金属板;
62、第一底板;621、第二绝缘框体;622、第二导磁金属板;
63、第二侧板;631、轴向止挡部;632、第一安装槽;633、第二安装槽;
64、挡板;641、避让缺口;642、止挡部;643、固定部;
70、转动支座;70a、第二容纳部;701、第一绝缘部;701a、避让凹槽;702、第一导磁金属片;
71、第三侧板;
72、第四侧板;
73、转轴;731、圆弧面;732、平整面;
80、第一感应件;81、第一驱动件;
90、摆动支座;90a、第三容纳部;90b、固定槽;90c、定位槽;90d、弧形板;901、第二绝缘部;902、第二导磁金属片;
91、第五侧板;911、避让孔;912、容纳空间;913、凸块;914、卡接部;
92、第六侧板;921、柱状体;
93、第二底板;931、安装孔;
100、第二感应件;101、第二驱动件;
110、镜片支座;110a、镜片容纳部;110b、第三绝缘部;110c、第三导磁金属片;110d、配合孔;
111、第七侧板;
112、第三底板;
120、第一子感应件;121、第一子驱动件;122、第二子感应件;123、第二子驱动件;
130、外壳;131、透光孔;
140、第一角度传感器;
150、制动组件;
151、限位部;
152、限位器;
1521、限位弹片;1521a、第一延伸段;1521b、第二延伸段;1521c、第三延伸段;1521d、凸起;1521e、限位孔;
1522、致动件;
153、限位件;
160、第一柔性电路板;161、主体部;162、折弯部;163、转接部;1631、端连接段;1632、收窄段;
170、第一支撑板;
180、第二支撑板;
190、第三支撑板;
200、弧形滑轨;201、环形滑轨;202、滚珠;
210、导磁片;
220、磁性板;
230、第二角度传感器;
240、第三角度传感器;
250、第四角度传感器;
260、弹性件;261、边缘连接部;262、形变部;263、中间连接部;
270、第二柔性电路板;270a、第一连接端;270b、第二连接端;271、第一转接段;272、中间过渡段;273、第二转接段;2731、收窄部;
300、棱镜;301、入光面;302、反射面;303、出光面;
400、球体;
P1、第一轴线;P2、第二轴线;P3、第三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终端(terminal)等,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 device,PAD)、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终端设备的形态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结构。参见图1所示,以电子设备10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电子设备10的背面局部结构。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显示组件20和壳组件30。显示组件20与壳组件30连接。显示组件20上外露的显示区域可以用于向用户呈现图像信息。
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主板和电子器件。主板可以是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电子器件设置于主板。电子器件通过焊接工艺焊接于主板。电子器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智能算法芯片、图像处理芯片或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C,PMIC)。
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摄像模组40。摄像模组40用于对选定的目标进行拍照并形成相应的图像信息。摄像模组40包括进光部。外界光线可以通过进光部进入摄像模组40内。摄像模组40可以与主板电连接,例如,摄像模组40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与主板电连接。
示例性地,电子设备10为手机时,摄像模组40可以作为后置摄像或前置摄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壳组件30可以包括电池盖。电池盖具有避让通孔。避让通孔用于避让摄像模组40的进光部。避让通孔贯穿电池盖相对的两个表面。示例性地,避让通孔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摄像模组40包括镜片、对焦透镜组和光电传感器。例如,镜片可以包括棱镜300。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棱镜300的结构。参见图3所示,棱镜300具有入光面301、倾斜的反射面302和出光面303。入光面301和出光面303可以相互垂直。反射面302可以将入光面301入射的光线进行反射,然后经过出光面303射出。棱镜300出射的光线可以进入对焦透镜组,并经过对焦透镜组对焦调整后到达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可以接收并进行光电转换,从而可以形成图像。
相关技术中,棱镜300可以设置于镜筒内。棱镜300和镜筒相对位置固定,从而摄像模组接收光线的范围是固定的,即摄像模组的视场是固定的。在需要跟拍或者拍摄多张图片并拼接出大视场图片的场景下,需要整体移动电子设备10,以调整摄像模组的拍摄角度进行拍摄。另外,由于棱镜300的位置相对固定,因此在电子设备10整体出现抖动情况时,摄像模组会同步发生抖动,从而导致摄像模组拍摄的图像存在模糊的情况,影响成像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50,可以实现镜片转动,从而镜片承载装置50应用于摄像模组40时,可以使得摄像模组40具有较大的视场或实现移动跟拍,同时也可以使得摄像模组40具有防抖性能,有利于提升摄像模组40的场景适应性能和成像质量。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实现方式进行阐述。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整体结构。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分解结构。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分解结构。参见图4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镜片承载装置50包括底座60、转动支座70、第一驱动器、摆动支座90和第二驱动器。
本申请的底座60包括第一容纳部60a。底座60用于为其他结构件提供安装基础。镜片承载装置50可以通过底座60与外部其他结构件相连,以固定镜片承载装置50在电子设备10中的位置。
本申请的转动支座70可以设置于底座60的第一容纳部60a内。转动支座70的部分或者整体可以位于第一容纳部60a内。转动支座70可转动连接于底座60。转动支座70受到作用力时,转动支座70可以相对底座60绕第一轴线P1转动,即转动支座70可以在图5所示的X方向和Z方向所在平面转动。转动支座70包括第二容纳部70a。
本申请的第一驱动器可以设置于底座60和转动支座70之间。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转动支座70相对底座60绕第一轴线P1转动。第一驱动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以向转动支座70施加转动力矩,以使转动支座70相对底座60发生转动。第一驱动器处于停止状态时,第一驱动器对转动支座70不再施加转动力矩。因此,可以通过第一驱动器对转动支座70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进行控制。
本申请的摆动支座90可以设置于转动支座70的第二容纳部70a内。摆动支座90的部分或者整体可以位于第二容纳部70a内。摆动支座90可转动连接于转动支座70。摆动支座90受到作用力时,摆动支座90可以相对转动支座70绕第二轴线P2转动,即摆动支座90可以在图5所示的Y方向和Z方向所在平面转动。第一轴线P1和第二轴线P2可以相互垂直。摆动支座90包括第三容纳部90a。
本申请的第二驱动器可以设置于转动支座70和摆动支座90之间。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摆动支座90绕第二轴线P2转动。第二驱动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以向摆动支座90施加转动力矩,以使摆动支座90相对转动支座70发生摆动。第二驱动器处于停止状态时,第二驱动器对摆动支座90不再施加转动力矩。因此,可以通过第二驱动器对摆动支座90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进行控制。
本申请的摆动支座90上可以设置镜片支座。镜片支座上可以设置镜片。
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二感应件和第二驱动件。转动支座70和摆动支座90中的一者设置第二感应件,另一者设置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第二感应件相互作用,使得摆动支座90产生转动力矩,以驱动摆动支座90绕第二轴线P2转动。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可以各自独立工作。例如,第一驱动器驱动转动支座70转动时,第二驱动器可以处于停止状态,从而转动支座70可以带动摆动支座90绕第一轴线P1转动,以实现镜片绕第一轴线P1转动并进行角度调整。
或者,第二驱动器驱动摆动支座90转动时,第一驱动器可以处于停止状态,从而摆动支座90可以绕第二轴线P2转动,以实现镜片绕第二轴线P2转动并进行角度调整。
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也可以同时处于工作状态,从而转动支座70可以带动摆动支座90绕第一轴线P1转动,同时摆动支座90可以绕第二轴线P2转动。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均可以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在工作状态和停止状态之间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的镜片承载装置50,通过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可以分别控制转动支座70和摆动支座90转动,从而可以实现镜片的角度调整。转动支座70带动摆动支座90绕第一轴线P1转动。摆动支座90可以绕第二轴线P2转动。转动支座70和摆动支座90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改变镜片进光区域的位置,从而具有镜片承载装置50的摄像模组40可以获得更大的视场,使得在电子设备10整体不发生移动的情况下,摄像模组40可以通过调整镜片的角度,实现不同角度的连续拍照以拼接出大视场图像或者实现视频跟拍,使得摄像模组40可以适应更多的场景。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镜片支座110。本申请的镜片支座110可以设置于摆动支座90的第三容纳部90a内。镜片支座110的部分或者整体可以位于第三容纳部90a内。镜片支座110可转动连接于摆动支座90。镜片支座110受到作用力时,镜片支座110可以相对摆动支座90绕第一轴线P1转动,即镜片支座110可以在图5所示的X方向和Z方向所在平面转动。或者,镜片支座110受到作用力时,镜片支座110可以相对摆动支座90绕第三轴线P3转动,即镜片支座110可以在图5所示的X方向和Y方向所在平面转动。第一轴线P1、第二轴线P2和第三轴线P3中的任意两者相互垂直。
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第三驱动器。本申请的第三驱动器设置于摆动支座90和镜片支座110之间,并且用于驱动镜片支座110相对摆动支座90绕第一轴线P1转动或者绕第三轴线P3转动。
镜片支座110可以用于承载镜片。在一些示例中,镜片支座110可以包括镜片容纳部110a。镜片设置于镜片容纳部110a内。镜片可以是棱镜300。镜片支座110具有用于与棱镜300的反射面302相配合的倾斜定位面。示例性地,参见图3所示,第一轴线P1可以与棱镜300的反射面302共面,并且与棱镜300的入光面301和出光面303平行。第二轴线P2可以垂直于棱镜300的出光面303,并且与棱镜300的入光面301平行。第三轴线P3可以垂直于棱镜300的入光面301,并且与棱镜300的出光面303平行。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可以各自独立工作。例如,第一驱动器驱动转动支座70转动时,第二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可以处于停止状态,从而转动支座70可以带动摆动支座90和镜片支座110同步绕第一轴线P1转动,以实现镜片绕第一轴线P1转动并进行角度调整。
或者,第二驱动器驱动摆动支座90转动时,第一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可以处于停止状态,从而摆动支座90可以带动镜片支座110同步绕第二轴线P2转动,以实现镜片绕第二轴线P2转动并进行角度调整。
或者,第三驱动器驱动镜片支座110转动时,第一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可以处于停止状态,从而镜片支座110可以绕第一轴线P1或第三轴线P3转动,以实现镜片角度调整。
可以理解地,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中任意两者可以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另一者处于停止状态。例如,第一驱动器驱动转动支座70转动,而第二驱动器驱动摆动支座90转动时,转动支座70可以带动摆动支座90和镜片支座110同步绕第一轴线P1转动,同时摆动支座90可以带动镜片支座110同步绕第二轴线P2转动。
或者,第一驱动器驱动转动支座70转动,而第三驱动器驱动镜片支座110转动时,转动支座70可以带动摆动支座90和镜片支座110同步绕第一轴线P1转动,同时镜片支座110可以绕第一轴线P1或第三轴线P3转动。
或者,第二驱动器驱动摆动支座90转动,而第三驱动器驱动镜片支座110转动时,摆动支座90可以带动镜片支座110同步绕第二轴线P2转动,同时镜片支座110可以绕第一轴线P1或第三轴线P3转动。
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也可以同时处于工作状态,从而转动支座70可以带动摆动支座90和镜片支座110同步绕第一轴线P1转动,同时摆动支座90可以带动镜片支座110同步绕第二轴线P2转动,并且镜片支座110可以绕第一轴线P1或第三轴线P3转动。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均可以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在工作状态和停止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4和图5所示,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外壳130。外壳130可以与底座60相连,例如,外壳130可以与底座60可拆卸连接。底座60、转动支座70、摆动支座90、镜片支座110以及镜片位于外壳130内。外壳130可以对内部的结构件形成防护。外壳130包括透光孔131。镜片支座110的镜片容纳部110a可以与透光孔131对应,从而在镜片容纳部110a内设置镜片时,镜片可以与透光孔131对应。在一些示例中,外壳130可以为五面体结构。透光孔131贯穿外壳130上相邻的两个侧壁,即透光孔131的一部分设置于一个侧壁,另一部分设置于另一个侧壁。镜片为棱镜300时,棱镜300的入光面301和出光面303分别对应外壳130上设置透光孔131的相邻两个侧壁。外界的光线可以通过透光孔131后到达棱镜300,然后经过棱镜300反射后从出光面303出射的光线可以通过透光孔131出射。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感应件80和第一驱动件81。底座60和转动支座70中的一者设置第一感应件80,另一者设置第一驱动件81。第一驱动件81与第一感应件80可以相互作用,使得转动支座70产生转动力矩,以驱动转动支座70绕第一轴线P1转动。
在一些示例中,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结构。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包括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结构。参见图7和图8所示,底座60上设置第一驱动件81,而转动支座70上设置第一感应件80。底座60可以包括相连的第一侧板61和第一底板62。第一侧板61和第一底板62相交设置。沿第二轴线P2,底座60的第一侧板61位于转动支座70的一侧。底座60的第一侧板61可以设置第一驱动件81。转动支座70可以设置第一感应件80。第一驱动件81可以和第一感应件80相互作用以产生驱动力,此时第一感应件80与第一驱动件81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以使第一感应件80带动转动支座70同步转动。沿第三轴线P3,转动支座70位于第一底板62面向第一容纳部60a的一侧。沿第一轴线P1,底座60的第一侧板61位于转动支座70的外侧,而沿第三轴线P3,底座60的第一底板62位于转动支座70的外侧,从而第一侧板61和第一底板62可以分别在转动支座70的外侧对转动支座70形成防护。
示例性地,外壳130可以与第一底板62连接。例如,外壳130可以与第一底板62粘接、焊接或者使用紧固件连接。第一侧板61可以位于外壳130内。
在一些示例中,底座60还包括第二侧板63。第一侧板61以及第一底板62均与第二侧板63相连,从而围合形成第一容纳部60a。沿第一轴线P1,两个第二侧板63间隔设置于第一侧板61。转动支座70设置于两个第二侧板63之间。转动支座70可转动连接于底座60的第二侧板63。
示例性地,转动支座70可以包括第三侧板71和第四侧板72。沿第一轴线P1,两个第三侧板71间隔设置于第四侧板72。第三侧板71和第四侧板72可以围合形成第二容纳部70a。转动支座70的第三侧板71与底座60可转动连接,例如,可以与底座60的第二侧板63可转动连接。沿第二轴线P2,底座60的第一侧板61面向转动支座70的第四侧板72设置。第一驱动器可以设置于底座60的第一侧板61和转动支座70的第四侧板72之间。例如,底座60的第一侧板61上可以设置第一驱动件81,而转动支座70的第四侧板72上可以设置第一感应件80。
第一驱动件81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驱动件81和第一感应件80之间可以相互感应,从而第一驱动件81可以和第一感应件80产生感应力。该感应力可以作为驱动转动支座70转动的驱动力。沿第二轴线P2,第一驱动件81和第一感应件80间隔设置,即第一驱动件81和第一感应件80彼此不接触。因此,第一驱动件81和第一感应件80之间不需要传动结构进行作用力传导,从而第一驱动件81和第一感应件80之间不存在摩擦阻力,有利于提高转动支座70的转动精度,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因存在摩擦阻力而导致转动支座70在开始转动或停止转动阶段出现转动冲击力的可能性,进而保证镜片支座110的位置移动过程稳定、位置移动精度高。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驱动件81和第一感应件80之间可以通过磁感应的方式产生感应力。示例性地,第一感应件80可以为磁铁。例如,第一感应件80可以是永磁铁。第一感应件80包括但不限于钕铁硼磁铁或铝镍钴磁铁。第一驱动件81可以为线圈。例如,第一驱动件81的材料可以是铜或铜合金。第一驱动件81通电时处于工作状态,以产生磁作用力。第一驱动件81断电时处于停止状态,不产生磁作用力。通过控制第一驱动件81中的电流大小,可以控制第一驱动件81产生的磁作用力大小。第一感应件80可以感应第一驱动件81中电流的变化,从而可以产生驱动转动支座70的驱动力,以驱动转动支座70转动。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8所示,第一感应件80面向底座60的第一侧板61的外表面可以朝向第一侧板61隆起并且呈弧形,即第一感应件80背向第二容纳部70a的外表面隆起并且呈弧形,从而在转动支座70和第一感应件80共同绕第一轴线P1转动时,第一感应件80与第一驱动件81之间可以保持较小的间隙,从而保证第一驱动件81和第一感应件80产生的驱动力稳定,有利于提高转动支座70的转动稳定性和转动角度的精度。
在一些示例中,转动支座70的第四侧板72面向第一侧板61的外表面隆起并且呈弧形,即第四侧板72背向第二容纳部70a的外表面隆起并且呈弧形。第四侧板72的外表面可以与第一感应件80的外表面形状相同。第四侧板72的外表面可以与第一感应件80的外表面相齐平。第一感应件80的一部分嵌入第四侧板72内。示例性地,第一感应件80面向第一侧板61的外表面以及第四侧板72面向第一侧板61的外表面均呈圆弧形。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感应件80的内表面可以朝向第一侧板61凹陷并且呈弧形。第一感应件8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弧形,例如,可以为圆弧形。第一感应件8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形状相同,使得外表面的中心轴线与内表面的中心轴线重合,从而第一感应件80为等厚结构。示例性地,外表面的中心轴线与内表面的中心轴线可以均与第一轴线P1重合。
或者,第一感应件80的内表面可以为平面。示例性地,第一感应件80的内表面可以与第一轴线P1平行。
在一些示例中,转动支座70包括第一绝缘部701和第一导磁金属片702。第一绝缘部701设置于第一导磁金属片702外表面。第一导磁金属片702与第一感应件80可以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引,以将第一感应件80固定于转动支座70上,从而第一感应件80与转动支座70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连接结构,两者连接方式结构简单。第一绝缘部701面向底座60的表面可以设置容纳凹部。容纳凹部的形状与第一感应件80的形状相同。第一感应件80可以设置于容纳凹部内,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第一感应件80安装位置准确,并且可以提高第一感应件80与第四侧板72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第一绝缘部701的外表面可以与第一感应件80的外表面形状相同。第一绝缘部701的外表面可以与第一感应件80的外表面相齐平,因此第一绝缘部701不会遮挡第一感应件80面向底座60的外表面。
示例性地,第一感应件80的内表面可以与第一导磁金属片702直接贴合。例如,第一感应件80的内表面呈弧形,而第一导磁金属片702对应第一感应件80的内表面区域可以隆起,从而第一感应件80的内表面可以与第一导磁金属片702直接贴合。或者,第一感应件80的内表面为平面,第一导磁金属片702对应第一感应件80的内表面区域可以为平面。
示例性地,第一导磁金属片702对应第一感应件80的内表面区域可以为平面。第一绝缘部701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导磁金属片702与第一感应件80的内表面之间,从而第一感应件80的内表面与第一绝缘部701可以直接贴合。
示例性地,第一导磁金属片702的两个端部位于第三侧板71。第一导磁金属片702的中间部分位于第四侧板72。第一导磁金属片702的中间部分与第一感应件80可以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引。
示例性地,第一绝缘部701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塑料。第一导磁金属片702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钢。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6和图7所示,底座60的第一侧板61包括第一绝缘框体611和第一导磁金属板612。第一导磁金属板612设置于第一绝缘框体611并且覆盖第一绝缘框体611的中心孔。第一驱动件81可以设置于第一导磁金属板612面向第一容纳部60a的表面。示例性地,第一绝缘框体611的材料可以为塑料。第一导磁金属板612的材料可以为钢。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感应件80以及第一驱动件81的数量可以均为两个。沿第一轴线P1,两个第一感应件80间隔设置于转动支座70上。第一驱动件81的位置与第一感应件80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两个第一驱动件81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一感应件80同时产生驱动力,使得转动支座70整体受力更加均衡,有利于提高转动支座70转动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感应件80以及第一驱动件81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的数量,而是可以根据要求设置为其他数量,例如,第一感应件80以及第一驱动件81的数量可以均为三个以上,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7所示,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第一角度传感器140。第一角度传感器140设置于底座60。在第一驱动件81和第一感应件80共同作用驱动转动支座70转动时,第一角度传感器140可以用于检测转动支座70绕第一轴线P1转动的角度,从而便于对转动支座70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转动支座70的转动角度的精准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角度传感器140可以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通过第一角度传感器140可以实时检测转动支座70的转动角度,并通过控制第一驱动件81和第一感应件80产生的驱动力,以对转动支座70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感应件80可以为磁铁。第一角度传感器140可以为霍尔传感器。第一驱动件81可以为线圈。第一角度传感器140可以位于第一驱动件81的中心孔内。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9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剖视结构。图10为图9中M处的放大图。图1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结构。参见图9至图11所示,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制动组件150。制动组件150设置于第一容纳部60a内。制动组件150设置于底座60和转动支座70之间。制动组件150用于对转动支座70进行制动。当转动支座70转动至预定角度时,制动组件150对转动支座70进行制动,以使转动支座70稳定地保持在当前位置,不易发生抖动,降低转动支座70发生位置偏移而偏离预定位置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转动支座70的位置稳定性,从而有利于保证镜片的位置保持稳定。制动组件150对转动支座70进行制动后,第一驱动件81可以处于停止状态,从而第一驱动件81和第一感应件80之间不再产生驱动力。当需要转动支座70转动以调整自身位置时,制动组件150释放转动支座70,同时第一驱动件81和第一感应件80产生驱动力,以驱动转动支座70转动。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0所示,制动组件150包括限位部151和限位器152。转动支座70和底座60中的一者上设置限位部151,另一者上设置限位器152。限位部151和限位器152结合或分离以制动或释放转动支座70。当转动支座70转动至预定角度时,限位部151和限位器152结合,以对转动支座70进行制动。限位部151和限位器152结合状态下,限位部151和限位器152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运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转动支座70的位置稳定性。
示例性地,转动支座70上设置限位部151,而底座60上设置限位器152。
示例性地,第一感应件8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沿第一轴线P1,限位部151设置于两个第一感应件80之间。第一驱动件8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沿第一轴线P1,限位器152设置于两个第一驱动件81之间。
示例性地,转动支座70包括第三侧板71和第四侧板72。第四侧板72上设置限位部151。底座60包括第一侧板61。第一侧板61上设置限位器152。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1所示,限位器152包括限位弹片1521和致动件1522。致动件1522用于驱动限位弹片1521与限位部151卡接或分离,以制动或释放转动支座70。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0所示,限位部151包括限位凹槽。多个限位凹槽沿垂直于第一轴线P1以及第二轴线P2的方向(例如,图10中所示的Z方向)并排设置,即多个限位凹槽可以沿第三轴线P3并排设置。致动件1522用于驱动限位弹片1521与限位凹槽卡接或分离。示例性地,限位弹片1521可以与任意一个限位凹槽卡接或分离。
以限位弹片1521与限位凹槽处于卡接状态为初始状态示例说明,当转动支座70需要转动调整位置时,致动件1522可以对限位弹片1521施加作用力,以使限位弹片1521远离限位凹槽移动并从限位凹槽内退出以实现分离,释放转动支座70。当转动支座70转动至预定角度时,致动件1522可以释放限位弹片1521,而限位弹片1521可以重新复位,从而限位弹片1521插入限位凹槽而实现卡接,以对转动支座70进行制动。限位弹片1521与限位凹槽卡接后,限位弹片1521与限位凹槽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运动,限制转动支座70发生正转或反转,从而转动支座70不易发生位置偏移。
相邻两个限位凹槽之间具有间距。相邻两个限位凹槽中的一者与限位弹片1521卡接时,转动支座70处于第一位置,另一者与限位弹片1521卡接时,转动支座70处于第二位置。因此,调整相邻两个限位凹槽之间的间距,可以控制转动支座70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转动角度。示例性地,多个限位凹槽沿第三轴线P3均匀分布。示例性地,沿第三轴线P3,第一轴线P1两侧的限位凹槽的数量可以相等。
示例性地,图12为图8中W处的放大图。参见图8和图12所示,第四侧板72面向底座60的表面上设置限位部151。转动支座70的第四侧板72上可以设置限位凹槽,例如,第四侧板72的中心区域上可以设置限位凹槽。
示例性地,第四侧板72的外表面具有隆起并呈弧形的区域。沿第一轴线P1,隆起呈弧形的区域的中间区域可以设置限位凹槽。或者,沿第一轴线P1,隆起呈弧形的区域的两端上可以设置限位凹槽。
示例性地,参见图8和图10所示,转动支座70包括第一绝缘部701和第一导磁金属片702。第一绝缘部701设置于第一导磁金属片702外表面。第一导磁金属片702与第一感应件80可以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引,以将第一感应件80固定于转动支座70上。第一导磁金属片702上设置限位凹槽。第一导磁金属片702自身机械强度较大,因此限位弹片1521和限位凹槽卡接时,第一导磁金属片702不易在限位弹片1521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另外,限位弹片1521和限位凹槽频繁地卡接或分离时,第一导磁金属片702不易出现摩擦损耗而导致限位凹槽发生扩张、尺寸变大的情况,降低限位凹槽发生扩张、尺寸变大而导致限位弹片1521和限位凹槽卡接不良或者两者之间出现游隙的可能性,有利于保证限位弹片1521和限位凹槽之间长期保持良好的匹配精度。
参见图12所示,第一绝缘部701可以设置避让凹槽701a。第一导磁金属片702对应避让凹槽701a的区域上设置限位凹槽。第一绝缘部701的避让凹槽701a用于避让限位弹片1521上用于与限位凹槽卡接的部分,避免限位弹片1521与第一绝缘部701发生位置干涉,导致限位弹片1521未能与限位凹槽准确卡接或者未能完全卡接到位的情况。第一绝缘部701的避让凹槽701a的数量和位置可以与限位凹槽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设置。示例性地,沿第一轴线P1,限位凹槽位于避让凹槽701a的中间区域。
示例性地,参见图7和图10所示,底座60包括相连的第一侧板61和第一底板62。第一侧板61上设置致动件1522和限位弹片1521。
示例性地,图1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制动组件150的局部结构。参见图13所示,限位弹片1521具有凸起1521d。限位弹片1521可以通过凸起1521d与限位凹槽卡接或分离。凸起1521d可以为沿第一轴线P1延伸的条形结构。
示例性地,参见图13所示,限位弹片1521包括第一延伸段1521a、第二延伸段1521b和第三延伸段1521c。第一延伸段1521a和第三延伸段1521c分别设置于第二延伸段1521b的两侧。第一延伸段1521a连接于底座60。致动件1522位于第三延伸段1521c和底座60之间。致动件1522通电或断电,以驱动第三延伸段1521c与限位凹槽卡接或分离。例如,第三延伸段1521c上具有凸起1521d。第三延伸段1521c可以通过凸起1521d与限位凹槽卡接或分离。
示例性地,第一延伸段1521a与底座60相连。第三延伸段1521c与底座60之间具有间隙。
示例性地,第一延伸段1521a和第二延伸段1521b之间的夹角可以为钝角。第三延伸段1521c和第二延伸段1521b之间的夹角可以为钝角。第一延伸段1521a和第三延伸段1521c可以相互平行设置。限位弹片1521通过第一延伸段1521a连接于第一侧板61后,第二延伸段1521b呈倾斜状态,以使第三延伸段1521c与第一侧板61之间形成间隙。
示例性地,制动组件150还包括限位件153。限位件153用于沿第一轴线P1对限位弹片1521形成限位。在限位弹片1521受到沿第一轴线P1的作用力并发生摆动时,限位件153可以对限位弹片1521进行阻挡,以有效降低限位弹片1521沿第一轴线P1的摆动幅度,降低因限位弹片1521发生变形并脱离预定的卡接位置而导致限位弹片1521不能准确地与限位凹槽实现卡接的可能性。示例性地,限位件153可以为板状结构。限位弹片1521和限位件153设置于底座60的第一侧板61上。示例性地,限位弹片1521可以设置限位孔1521e。限位件153穿设于限位孔1521e。具体地,限位弹片1521的第二延伸段1521b上可以设置限位孔1521e。沿第二轴线P2,限位孔1521e贯穿第二延伸段1521b。
示例性地,限位弹片1521可以为导磁结构。例如,限位弹片1521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钢。致动件1522可以为电磁铁。致动件1522可以设置于限位弹片1521和底座60之间。例如,致动件1522可以设置于第三延伸段1521c和底座60之间。致动件1522断电或通电,以驱动限位弹片1521与限位凹槽卡接或分离。例如,致动件1522可以位于第三延伸段1521c和第一侧板61之间。致动件1522通电时产生磁吸力,致动件1522吸附第三延伸段1521c,以使第三延伸段1521c靠近致动件1522移动并且与限位凹槽分离。致动件1522断电时,致动件1522释放第三延伸段1521c,以使第三延伸段1521c远离致动件1522移动并且与限位凹槽卡接。
底座60的第一侧板61包括第一绝缘框体611和第一导磁金属板612。第一导磁金属板612设置于第一绝缘框体611并且覆盖第一绝缘框体611的中心孔。第一驱动件81可以设置于第一导磁金属板612面向第一容纳部60a的表面。示例性地,第一绝缘框体611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塑料。第一导磁金属板612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钢。限位弹片1521可以设置于第一导磁金属板612。例如,限位弹片1521的第一延伸段1521a可以与第一导磁金属板612相连。第一延伸段1521a可以与第一导磁金属板612焊接、粘接或者使用紧固件连接。致动件1522可以设置于第一导磁金属板612,并且致动件1522位于第三延伸段1521c和第一导磁金属板612之间。致动件1522通电时可以产生磁吸力,致动件1522吸附第三延伸段1521c,以使第三延伸段1521c靠近致动件1522移动并且与限位凹槽分离。致动件1522断电时,致动件1522释放第三延伸段1521c,以使第三延伸段1521c远离致动件1522移动并且与限位凹槽卡接。
示例性地,图1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剖视结构。参见图14所示,致动件1522可以为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SMA)部件。限位弹片1521与致动件1522相连。致动件1522通电或断电时,可以实现伸缩变化。致动件1522通电或断电,以驱动限位弹片1521与限位凹槽卡接或分离。因此,用于驱动限位弹片1521的致动件1522的自身结构简单,有利于减少零部件使用数量,降低装配难度并且有利于节省安装空间。
致动件1522的一端可以连接于限位弹片1521的第三延伸段1521c,另一端可以连接于第一延伸段1521a、第二延伸段1521b靠近第一延伸段1521a的端部或者底座60。致动件1522位于限位弹片1521面向底座60的一侧,例如,致动件1522位于限位弹片1521面向第一侧板61的一侧。致动件1522通电收缩时,致动件1522可以带动第三延伸段1521c靠近底座60移动并且与限位凹槽分离。致动件1522断电时,致动件1522恢复原长并释放第三延伸段1521c,以使第三延伸段1521c远离底座60移动并且与限位凹槽卡接。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底座60包括相连的第一侧板61、第二侧板63和第一底板62。第一侧板61、第二侧板63和第一底板62围合形成第一容纳部60a。沿第一轴线P1,两个第二侧板63间隔设置于第一侧板61。沿第二轴线P2,第一侧板61位于转动支座70的一侧。沿第三轴线P3,转动支座70位于第一底板62面向第一容纳部60a的一侧。沿第一轴线P1,转动支座70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侧板63。例如,转动支座70设置于两个第二侧板63之间。图15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结构。参见图15所示,转动支座70包括转轴73。转动支座70通过转轴73与第二侧板63可转动连接。
示例性地,转动支座70包括两个转轴73。沿第一轴线P1,两个转轴73分别位于第二容纳部70a的两侧。两个转轴73分别与两个第二侧板63可转动连接。
示例性地,转轴73的轴线可以与第一轴线P1相重合。
在一些示例中,转动支座70包括相连的第三侧板71和第四侧板72。沿第一轴线P1,两个第三侧板71间隔设置于第四侧板72。第三侧板71位于第二侧板63面向第一容纳部60a的一侧。第三侧板71通过转轴73与第二侧板63可转动连接。沿第二轴线P2,第一驱动器设置于第一侧板61和第四侧板72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底座60的第二侧板63包括轴孔。转动支座70的转轴73与第二侧板63的轴孔相配合。转动支座70的转轴73的至少部分穿设于轴孔内。转动支座70的转轴73和第二侧板63之间设置有滚动体。滚动体设置于第二侧板63的轴孔内。滚动体可以有效降低转动支座70相对第二侧板63转动时的转动阻力,从而第一驱动器可以相对地以较小的驱动力驱动转动支座70转动。示例性地,滚动体可以是球形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个第二侧板63包括轴向止挡部631(参见图7所示)。沿第一轴线P1,转动支座70的转轴73可以设置于轴向止挡部631面向第一容纳部60a的一侧。轴向止挡部631可以沿第一轴线P1对转动支座70形成阻挡,防止转动支座70的转轴73受到沿第一轴线P1的作用力而沿第一轴线P1发生位置移动,从而一方面,可以降低转动支座70沿第一轴线P1移动而导致镜片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转动支座70沿第一轴线P1移动而导致限位部151和限位器152发生卡滞的可能性;再一方面,可以降低转动支座70的转轴73从轴孔中脱出而导致镜片承载装置50无法正常工作的可能性。
示例性地,转轴73上设置有导槽。一个第二侧板63的轴孔的内壁设置有导槽。滚动体设置于转轴73的导槽和第二侧板63的导槽之间,从而第二侧板63、滚动体和转轴73相互之间可以形成限位。另一个第二侧板63包括轴向止挡部631。设置轴向止挡部631的第二侧板63的轴孔内壁为平滑内壁。滚动体位于转轴73的导槽和轴孔的平滑内壁之间。轴向止挡部631位于轴孔远离第一容纳部60a的一侧。转轴73与第二侧板63组装后,转轴73的端面可以抵压于轴向止挡部631面向轴孔的表面。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5所示,转动支座70的转轴73可以为半圆形。转轴73包括相连的圆弧面731和平整面732。第二侧板63的轴孔为半圆形。转轴73的圆弧面731与轴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滚动体。图16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挡板的结构。参见图15和图16所示,底座60还包括挡板64。挡板64可以与第二侧板63相连。转轴73位于挡板64和第二侧板63之间。挡板64包括避让缺口641。挡板64的避让缺口641与第二侧板63的轴孔相连通。沿第二轴线P2,转轴73的平整面732面向挡板64的避让缺口641设置。挡板64的避让缺口641用于避让转轴73,从而为转轴73提供转动空间。转轴73发生转动并且转轴73的下端或上端进入避让缺口641并抵压于挡板64时,转轴73受到挡板64的约束不再继续转动,从而可以通过挡板64限定转轴73的最大转动角度,使得转轴73的转动范围可以得到控制,降低因转动支座70的转轴73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转动支座70、摆动支座90或者镜片支座110与底座60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示例性地,转轴73的平整面732与避让缺口641面向平整面732的底壁之间的间距小于滚动体的直径,从而转轴73的圆弧面731和轴孔的孔壁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滚动体的直径,使得滚动体不会从转轴73和第二侧板63之间脱出。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侧板63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632和第二安装槽633。轴孔与第一安装槽632相连通。转动支座70的转轴73可以通过第一安装槽632装入第二侧板63的轴孔。沿第三轴线P3,第一安装槽632包括相对的两个侧壁。第一安装槽632的侧壁设置第二安装槽633。挡板64包括止挡部642和固定部643。止挡部642和固定部643的形状分别与第一安装槽632和第二安装槽633的形状相匹配。挡板64的止挡部642可以设置于第一安装槽632,而挡板64的固定部643可以设置于第二安装槽633,以此实现挡板64连接固定于第二侧板63。避让缺口641设置于止挡部642。
示例性地,沿第一轴线P1,第二安装槽633可以不贯穿第二侧板63相对的两个表面。第二安装槽633的开口可以位于第二侧板63背向第一容纳部60a的表面上。沿第一轴线P1,将挡板64的止挡部642和固定部643分别对准第一安装槽632和第二安装槽633,然后施加作用力将止挡部642和固定部643压入第一安装槽632和第二安装槽633。止挡部642和固定部643背向第一容纳部60a的表面可以与第二侧板63的表面相齐平。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17和图18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结构。参见图17和图18所示,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二感应件100和第二驱动件101。转动支座70和摆动支座90中的一者设置第二感应件100,另一者设置第二驱动件101。第二驱动件101与第二感应件100相互作用,使得摆动支座90产生转动力矩,以驱动摆动支座90绕第二轴线P2转动。
第二驱动件101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驱动件101和第二感应件100之间可以相互感应,从而第二驱动件101和第二感应件100之间会产生感应力。该感应力可以作为驱动摆动支座90转动的驱动力。第二驱动件101和第二感应件100间隔设置,即第二驱动件101和第二感应件100彼此不接触。因此,第二驱动件101和第二感应件100之间不需要传动结构进行作用力传导,从而第二驱动件101和第二感应件100之间不存在摩擦阻力,有利于提高摆动支座90的转动精度,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因存在摩擦阻力而导致摆动支座90在开始转动或停止转动阶段出现转动冲击力的可能性,进而保证镜片支座110的位置移动过程稳定、位置移动精度高。
在一些示例中,转动支座70包括相连的第三侧板71和第四侧板72。沿第一轴线P1,两个第三侧板71间隔设置于第四侧板72。第三侧板71与底座60可转动连接。摆动支座90设置于两个第三侧板71之间。摆动支座90与第四侧板72可转动连接。第三侧板71和第四侧板72位于摆动支座90的外侧,因此第三侧板71和第四侧板72可以对摆动支座90形成防护。第四侧板72可以设置第二感应件100,而摆动支座90可以设置第二驱动件101。
摆动支座90包括相连的第五侧板91、第六侧板92和第二底板。第五侧板91以及第六侧板92均与第二底板93相连,从而第五侧板91、第六侧板92和第二底板93可以围合形成第三容纳部90a。沿第一轴线P1,两个第五侧板91间隔设置于第六侧板92。两个第五侧板91位于第六侧板92的同一侧。沿第二轴线P2,转动支座70的第四侧板72面向第六侧板92设置。第六侧板92设置第二驱动件101。镜片支座110位于第二底板93面向第三容纳部90a的一侧。沿第一轴线P1,镜片支座110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五侧板91。例如,镜片支座110设置于两个第五侧板91之间。示例性地,沿第三轴线P3,底座60的第一底板62面向摆动支座90的第二底板93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感应件100以及第二驱动件101的数量可以均为两个。沿第一轴线P1,两个第二感应件100间隔设置于转动支座70的第四侧板72上。第二驱动件101的位置与第二感应件100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两个第二驱动件101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二感应件100同时产生驱动力,使得摆动支座90整体受力更加均衡,有利于提高摆动支座90转动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感应件100以及第二驱动件101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的数量,而是可以根据要求设置为其他数量,例如,第二感应件100以及第二驱动件101的数量可以均为三个以上,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驱动件101和第二感应件100之间可以通过磁感应的方式产生感应力。示例性地,第二感应件100可以为磁铁。例如,第二感应件100可以是永磁铁。第二感应件100包括但不限于钕铁硼磁铁或铝镍钴磁铁。第二驱动件101可以为线圈。例如,第二驱动件101的材料可以是铜或铜合金。第二驱动件101通电时处于工作状态,以产生磁作用力。第二驱动件101断电时处于停止状态,不产生磁作用力。通过控制第二驱动件101中的电流大小,可以控制第二驱动件101产生的磁作用力大小。第二感应件100可以感应第二驱动件101中电流的变化,从而可以产生驱动摆动支座90的驱动力,以驱动摆动支座90转动。
示例性地,转动支座70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三侧板71和第四侧板72。第二感应件100设置于第四侧板72。第二感应件100可以设置于第四侧板72面向第二容纳部70a的一侧。
示例性地,转动支座70包括第一绝缘部701和第一导磁金属片702。第一绝缘部701设置于第一导磁金属片702外表面。第一导磁金属片702与第二感应件100可以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引,以将第二感应件100固定于第四侧板72上,从而第二感应件100与第四侧板72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连接结构,两者连接方式结构简单。第一绝缘部701面向摆动支座90的表面可以设置容纳凹部。容纳凹部的形状与第二感应件100的形状相同。第二感应件100可以设置于容纳凹部内,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第二感应件100安装位置准确,并且可以提高第二感应件100与第四侧板72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第一绝缘部701的表面可以与第二感应件100的表面形状相同,并且第一绝缘部701的表面可以与第二感应件100的表面相齐平,因此第一绝缘部701不会遮挡第二感应件100面向摆动支座90的表面。
示例性地,沿第二轴线P2,第一感应件80和第二感应件100分别设置于第一导磁金属片702的两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19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摆动支座90的局部分解结构。参见图19所示,转动支座70上设置第二感应件100。摆动支座90设置限位固定部。第二驱动件101设置于限位固定部。限位固定部可以对第二驱动件101形成限位,保持第二驱动件101的位置稳定不易发生偏移,保证第二感应件100和第二驱动件101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变化。
图20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结构。参见图18和图20所示,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第一柔性电路板160与摆动支座90相连。第一柔性电路板160包括主体部161、折弯部162和转接部163。转接部163与限位固定部相对应。沿第一轴线P1,主体部16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折弯部162。主体部161和折弯部162均与摆动支座90相连。沿第一轴线P1,第三容纳部90a位于两个折弯部162之间。每个折弯部162上设置转接部163。第二驱动件101与转接部163电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60控制输入到第二驱动件101的电流。
示例性地,沿第二轴线P2,折弯部162的一侧设置转接部163。
示例性地,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主体部161位于摆动支座90面向底座60的一侧。主体部161可以与摆动支座90的第二底板93相连,而折弯部162可以与摆动支座90的第五侧板91相连。
参见图18所示,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第一支撑板170。第一支撑板170设置于主体部161背向第三容纳部90a的一侧。第一支撑板170与摆动支座90相连。主体部161与第一支撑板170面向第三容纳部90a的表面相连。第一支撑板170可以为主体部161提供支撑,避免主体部161发生弯曲变形。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主体部161可以设置于摆动支座90的第二底板93背向第三容纳部90a的一侧。第一支撑板170与第二底板93相连,例如,第一支撑板170与第二底板93通过粘接或者卡接方式实现连接。示例性地,第一支撑板170可以为导磁金属结构。例如,第一支撑板170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钢。
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第二支撑板180。第二支撑板180设置于折弯部162背向第三容纳部90a的一侧。第二支撑板180与摆动支座90相连。折弯部162与第二支撑板180面向第三容纳部90a的表面相连。第二支撑板180可以为折弯部162提供支撑,避免折弯部162发生弯曲变形。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折弯部162位于摆动支座90的第五侧板91背向第三容纳部90a的一侧。第二支撑板180与第五侧板91相连,例如,第二支撑板180与第五侧板91通过粘接或者卡接方式实现连接。示例性地,第二支撑板180可以为导磁金属结构。例如,第二支撑板180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钢。
参见图19所示,第五侧板91具有相连通的避让孔911和容纳空间912。沿第一轴线P1,容纳空间912位于避让孔911背向第三容纳部90a的一侧。避让孔911连通第三容纳部90a与容纳空间912。避让孔911位于折弯部162面向第三容纳部90a的一侧。折弯部162和第二支撑板180均位于容纳空间912。折弯部162对应避让孔911的区域外露于第三容纳部90a。
示例性地,参见图19所示,限位固定部包括固定槽90b。摆动支座90面向转动支座70的表面设置固定槽90b。至少部分的第二驱动件101位于固定槽90b内,以实现第二驱动件101的安装固定。例如,摆动支座90面向第四侧板72的表面设置固定槽90b。沿第二轴线P2,第二驱动件101的厚度可以与固定槽90b的深度相同。例如,摆动支座90包括第六侧板92。第二驱动件101设置于第六侧板92。第六侧板92面向转动支座70的表面设置固定槽90b。具体地,第六侧板92面向第四侧板72的表面设置固定槽90b。
固定槽90b的侧壁形状与第二驱动件101的侧表面的形状相匹配,从而第二驱动件101可以与固定槽90b的侧壁相贴合,有利于保证第二驱动件101的位置安装精度高,并且不易在固定槽90b内发生移动。示例性地,第二驱动件101可以为多边形,例如六边形。第二驱动件101的三个边可以与固定槽90b的侧壁相贴合。
摆动支座90上设置两个固定槽90b。沿第一轴线P1,两个固定槽90b间隔设置。每个固定槽90b可以设置有一个第二驱动件101。
至少部分的的转接部163位于固定槽90b内。第二驱动件101位于转接部163面向转动支座70的一侧。转接部163位于第二驱动件101和摆动支座90的第六侧板92之间。
至少部分的转接部163可以位于固定槽90b内。第二驱动件101可以与转接部163电连接。示例性地,固定槽90b的侧壁形状与转接部163的侧表面的形状相匹配,从而转接部163可以与固定槽90b的侧壁相贴合,有利于保证转接部163的位置安装精度高,并且不易在固定槽90b内发生移动。
参见图19和图20所示,沿第二轴线P2,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转接部163可以设置于折弯部162的一侧。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转接部163包括端连接段1631和收窄段1632。端连接段1631位于固定槽90b内并与第二驱动件101电连接。收窄段1632连接端连接段1631和折弯部162。限位固定部还包括定位槽90c。定位槽90c与固定槽90b相连通。沿第二轴线P2,定位槽90c贯穿第六侧板92。转接部163的收窄段1632位于定位槽90c内,从而使得转接部163和第六侧板92结构紧凑,同时收窄段1632不易相对第六侧板92发生偏移,并且收窄段1632可以受到第六侧板92的保护不易发生刮擦或碰撞而出现损坏的情况。
摆动支座90的定位槽90c可以与第二驱动件101的中心孔对应,从而第二驱动件101安装于固定槽90b之后,第二驱动件101不会挤压到转接部163的收窄段1632,避免收窄段1632受到挤压发生损坏的情况。
参见图19所示,沿第二轴线P2,第五侧板91远离第六侧板92的端部设置有凸块913。凸块913面向转动支座70设置,例如,凸块913面向第三侧板71设置。容纳空间912位于凸块913和第六侧板92之间。沿第一轴线P1,凸块913凸出第二支撑板180设置。第六侧板92面向转动支座70的表面以及凸块913面向转动支座70的表面均为弧形。例如,第六侧板92面向第三侧板71的表面以及凸块913面向第三侧板71的表面均为弧形,具体地,可以为圆弧形。
示例性地,第二驱动件101的侧表面形状与第六侧板92面向第三侧板71的表面形状相同。第二驱动件101的侧表面与第六侧板92面向第三侧板71的表面相互齐平。
在一些示例中,图2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结构。图2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分解结构。参见图21和图22所示,转动支座70的第三侧板71可以设置第二感应件100,而摆动支座90设置第二驱动件101。示例性地,转动支座70的第三侧板71设置第二感应件100,而摆动支座90的第五侧板91上设置第二驱动件101。
转动支座70的两个第三侧板71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感应件100。第二感应件100可以设置于第三侧板71面向第二容纳部70a的表面。第二感应件10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每个第三侧板71上设置一个第二感应件100。摆动支座90的两个第五侧板91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驱动件101。第二驱动件101可以设置于第五侧板91面向第三侧板71的一侧。第二驱动件10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每个第五侧板91上设置一个第二驱动件101。两个第二驱动件101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二感应件100同时产生驱动力,使得摆动支座90受力更加均衡,有利于提高摆动支座90转动稳定性。
示例性地,转动支座70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三侧板71和第四侧板72。第二感应件100设置于第三侧板71。
第二感应件100背向第三侧板71的表面为内凹的弧形面,例如,可以为内凹的圆弧面。因此,在摆动支座90绕第二轴线P2转动时,第二感应件100与第二驱动件101之间可以保持较小的间隙,从而可以保证第二驱动件101和第二感应件100产生的驱动力稳定,有利于提高摆动支座90的转动稳定性和转动角度的精度。
第一导磁金属片702的两个端部位于第三侧板71。第一导磁金属片702的中间部分位于第四侧板72。第一导磁金属片702的端部可以与第二感应件100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引,以将第二感应件100固定于第三侧板71上,从而第二感应件100与第三侧板71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连接结构,两者连接方式结构简单。
摆动支座90的第五侧板91上设置第二驱动件101。第二驱动件101面向第二感应件100的表面可以为弧形面,例如,可以为圆弧面,从而在摆动支座90绕第二轴线P2转动时,第二感应件100与第二驱动件101之间可以保持较小的间隙。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22所示,限位固定部包括卡接部914。卡接部914位于转接部163背向第三容纳部90a的一侧。卡接部914面向转动支座70设置,例如,卡接部914面向第三侧板71设置。第二驱动件101与卡接部914相连,从而第二驱动件101与转动支座70可以通过卡接部914卡接固定。
示例性地,第五侧板91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卡接部914。两个卡接部914位于第二驱动件101的中心孔内,从而第二驱动件101与第五侧板91可以通过卡接部914卡接固定。
图2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结构。参见图23所示,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折弯部162上远离主体部161的端部与转接部163相连,并且沿第一轴线P1,转接部163位于折弯部162背向第三容纳部90a的一侧。转接部163和折弯部162均可以位于第五侧板91的容纳空间912内。第二驱动件101位于转接部163背向折弯部162的一侧。沿第一轴线P1,第二支撑板180位于转接部163与折弯部162之间。
参见图22所示,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第三支撑板190。第三支撑板190位于卡接部914和转接部163之间。第二驱动件101位于第三支撑板190背向转接部163的一侧。第三支撑板190与摆动支座90相连。
示例性地,第三支撑板190与第五侧板91相连。沿第一轴线P1,第三支撑板190位于第二驱动件101和转接部163之间。第二驱动件101设置于第三支撑板190面向第三侧板71的一侧。转接部163位于第二支撑板180和第三支撑板190之间。卡接部914可以抵压于第三支撑板190面向第二驱动件101的表面,以固定第三支撑板190的位置。示例性地,第三支撑板190可以为导磁金属结构。例如,第三支撑板190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钢。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摆动支座90可转动连接于转动支座70的第四侧板72。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导轨。沿第二轴线P2,第四侧板72和第六侧板92之间设置有导轨。摆动支座90通过导轨相对转动支座70绕第二轴线P2转动。导轨可以降低摆动支座90和转动支座70之间的转动阻力,并且可以保证摆动支座90转动过程稳定,提高转动精度。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7和图18所示,导轨包括弧形滑轨200、环形滑轨201和滚珠202。转动支座70的第四侧板72设置弧形滑轨200。两个弧形滑轨200相对第二轴线P2对称设置。摆动支座90的第六侧板92设置环形滑轨201。弧形滑轨200和环形滑轨201之间设置有滚珠202。弧形滑轨200和环形滑轨201均绕第二轴线P2延伸。示例性地,弧形滑轨200和环形滑轨201各自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轴线P2重合。摆动支座90相对转动支座70转动时,摆动支座90会带动滚珠202滚动。滚珠202可以有效降低摆动支座90相对转动支座70转动时的转动阻力,从而第二驱动器可以相对地以较小的驱动力驱动摆动支座90转动。
示例性地,转动支座70的第四侧板72面向摆动支座90的第六侧板92的表面设置弧形槽。该弧形槽形成弧形滑轨200。摆动支座90的第六侧板92面向转动支座70的第四侧板72的表面设置环形槽。该环形槽形成环形滑轨201。弧形槽和环形槽之间设置滚珠202。
示例性地,滚珠202可以是球形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转动支座70的第四侧板72上设置第二感应件100。摆动支座90包括第二绝缘部901和第二导磁金属片902。第二绝缘部901设置于第二导磁金属片902的外表面。第二导磁金属片902与第二感应件100可以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引。在第二导磁金属片902和第二感应件100之间磁吸力的作用下,摆动支座90和转动支座70相互挤压滚珠202,从而摆动支座90和转动支座70实现可转动连接,并且滚珠202不会从摆动支座90和转动支座70之间脱出。摆动支座90与转动支座70在第二导磁金属片902与第二感应件100磁吸力作用下即可实现连接,使得摆动支座90与转动支座70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连接结构,从而摆动支座90和转动支座70连接方式简单,使用零部件数量少,有利于提高结构紧凑性,降低装配难度。
示例性地,第二感应件10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沿第一轴线P1,两个第二感应件100间隔设置,并且弧形滑轨200位于两个第二感应件100之间。两个第二感应件100可以相对第二轴线P2对称设置。
示例性地,摆动支座90的第六侧板92面向转动支座70的第四侧板72的表面设置环形槽。该环形槽形成环形滑轨201。摆动支座90的第二导磁金属片902上与环形槽对应的区域可以外露于环形槽,从而滚珠202抵压于第二导磁金属片902。
沿第二轴线P2,摆动支座90和转动支座70之间间隔设置,即摆动支座90和转动支座70彼此不接触。因此,摆动支座90和转动支座70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摩擦阻力,使得摆动支座90转动时仅需要克服滚珠202的滚动阻力,有利于提高摆动支座90的转动精度,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因存在摩擦阻力而导致摆动支座90在开始转动或停止转动阶段出现转动冲击力的可能性,进而保证镜片支座110的位置移动过程稳定、位置移动精度高。
示例性地,摆动支座90设置有固定槽90b。例如,第六侧板92上设置固定槽90b。第二导磁金属片902上对应固定槽90b的部分可以处于可见状态,即第二绝缘部901未覆盖第二导磁金属片902上对应固定槽90b的部分。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转接部163可以与第二导磁金属片902面向第二驱动件101的表面相连。
示例性地,参见图19所示,摆动支座90设置固定槽90b。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导磁片210。导磁片210可以设置于固定槽90b的底壁,例如,导磁片210可以粘接于固定槽90b的底壁。示例性地,固定槽90b的底壁与第二轴线P2相垂直。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转接部163可以与导磁片210面向第二驱动件101的表面相连。例如,转接部163可以与导磁片210粘接。第二驱动件101可以粘接于导磁片210。转接部163的面积可以小于导磁片210的面积,从而转接部163未将导磁片210完全覆盖。导磁片210与第二导磁金属片902可以各自独立设置。示例性地,导磁片21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钢。
在另一些示例中,参见图21所示,转动支座70的第三侧板71上设置第二感应件100。摆动支座90的第五侧板91设置第二驱动件101。摆动支座90包括第二绝缘部901和第二导磁金属片902。第二绝缘部901设置于第二导磁金属片902的外表面。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磁性板220。磁性板220设置于第四侧板72面向摆动支座90的一侧。第二导磁金属片902与磁性板220可以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引,以实现摆动支座90和转动支座70连接。在第二导磁金属片902和磁性板220之间磁吸力的作用下,摆动支座90和转动支座70相互挤压滚珠202,从而摆动支座90和转动支座70实现可转动连接,并且滚珠202不会从摆动支座90和转动支座70之间脱出。摆动支座90与转动支座70在第二导磁金属片902与磁性板220磁吸力作用下即可实现连接,使得摆动支座90与转动支座70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连接结构,从而摆动支座90和转动支座70连接方式简单,使用零部件数量少,有利于提高结构紧凑性,降低装配难度。
示例性地,磁性板2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永磁铁,例如,钕铁硼磁铁或铝镍钴磁铁。
示例性地,磁性板2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沿第一轴线P1,两个磁性板220间隔设置,并且弧形滑轨200位于两个磁性板220之间。两个磁性板220可以相对第二轴线P2对称设置。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18所示,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第二角度传感器230。第二角度传感器230设置于摆动支座90。第二角度传感器230用于检测摆动支座90绕第二轴线P2转动的角度。在第二驱动件101和第二感应件100共同作用驱动摆动支座90转动时,第二角度传感器230可以用于检测摆动支座90绕第二轴线P2转动的角度,从而便于对摆动支座90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摆动支座90的转动角度的精准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角度传感器230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通过第二角度传感器230可以实时检测摆动支座90的转动角度,并通过控制第二驱动件101和第二感应件100产生的驱动力,以对摆动支座90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感应件100可以为磁铁。第二角度传感器230可以为霍尔传感器。第二驱动件101可以为线圈。第二角度传感器230可以位于第二驱动件101的中心孔内。
示例性地,第二角度传感器230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转接部163面向第二驱动件101的表面上。摆动支座90的第六侧板92设置第二驱动件101。第二角度传感器230可以连接于第六侧板92上。第二角度传感器230可以与转接部163电连接。
示例性地,参见图22所示,第二角度传感器230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转接部163面向第二驱动件101的表面上。摆动支座90的第五侧板91设置第二驱动件101。第二角度传感器230可以连接于第五侧板91上。第二驱动件101和转接部163之间设置第三支撑板190。第三支撑板190可以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用于避让第二角度传感器230。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2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侧视结构。参见图24所示,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制动组件150。制动组件150设置于底座60和摆动支座90之间。制动组件150用于对摆动支座90进行制动。当摆动支座90转动至预定角度时,制动组件150对摆动支座90进行制动,以使摆动支座90稳定地保持在当前位置,不易发生抖动,降低摆动支座90发生位置偏移而偏离预定位置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摆动支座90的位置稳定性,从而有利于保证镜片的位置保持稳定。制动组件150对摆动支座90进行制动后,第二驱动件101可以处于停止状态,此时第二驱动件101和第二感应件100之间不再产生驱动力。当需要摆动支座90转动以调整自身位置时,制动组件150释放摆动支座90,同时第二驱动件101和第二感应件100产生驱动力,以驱动摆动支座90转动。
在一些示例中,制动组件150包括限位部151和限位器152。摆动支座90和底座60中的一者上设置限位部151,另一者上设置限位器152。限位部151和限位器152结合或分离以制动或释放摆动支座90。当摆动支座90转动至预定角度时,限位部151和限位器152结合,以对摆动支座90进行制动。限位部151和限位器152结合状态下,限位部151和限位器152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运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摆动支座90的位置稳定性。
示例性地,摆动支座90上设置限位部151,而底座60上设置限位器152。
示例性地,底座60包括第一底板62。摆动支座90包括第二底板93。沿第三轴线P3,摆动支座90的第二底板93面向底座60的第一底板62设置。底座60的第一底板62设置限位器152。摆动支座90的第二底板93设置限位部151。限位部151和限位器152位于第一底板62和第二底板93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限位部151包括限位凹槽。多个限位凹槽绕第二轴线P2分布。多个限位凹槽呈弧形排列。图25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结构。图26为图9中G处的放大图。参见图25和图26所示,限位器152包括限位弹片1521和致动件1522。致动件1522用于驱动限位弹片1521与限位凹槽卡接或分离。示例性地,限位弹片1521可以与任意一个限位凹槽卡接或分离。
以限位弹片1521与限位凹槽卡接状态为初始状态示例说明,当摆动支座90需要转动调整位置时,致动件1522对限位弹片1521施加作用力,以使限位弹片1521远离限位凹槽移动并从限位凹槽内退出以实现分离,释放摆动支座90。当摆动支座90转动至预定角度时,致动件1522可以释放限位弹片1521,而限位弹片1521可以重新复位,从而限位弹片1521插入限位凹槽而实现卡接,以对摆动支座90进行制动。限位弹片1521与限位凹槽卡接后,限位弹片1521与限位凹槽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运动,限制摆动支座90发生正转或反转,从而摆动支座90不易发生位置偏移。
相邻两个限位凹槽之间具有间距。相邻两个限位凹槽中的一者与限位弹片1521卡接时,摆动支座90处于第一位置,另一者与限位弹片1521卡接时,摆动支座90处于第二位置。因此,调整相邻两个限位凹槽之间的间距,可以控制摆动支座90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转动角度。示例性地,多个限位凹槽绕第二轴线P2均匀分布。
示例性地,参见图22所示,摆动支座90包括第二绝缘部901和第二导磁金属片902。第二绝缘部901设置于第二导磁金属片902外表面。
具体地,第二绝缘部901可以设置限位凹槽。限位凹槽沿第二轴线P2贯穿第二绝缘部901。
具体地,限位凹槽可以沿第二轴线P2贯穿第二导磁金属片902。或者,限位凹槽可以沿第二轴线P2贯穿第二绝缘部901和第二导磁金属片902。第二导磁金属片902自身机械强度较大,因此限位弹片1521和限位凹槽卡接时,第二导磁金属片902不易在限位弹片1521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另外,限位弹片1521和限位凹槽频繁地卡接或分离时,第二导磁金属片902不易出现摩擦损耗而导致限位凹槽发生扩张、尺寸变大的情况,降低限位凹槽发生扩张、尺寸变大而导致限位弹片1521和限位凹槽卡接不良或者两者之间出现游隙的可能性,有利于保证限位弹片1521和限位凹槽之间长期保持良好的匹配精度。
示例性地,参见图26所示,摆动支座90面向底座60的表面设置弧形板90d。例如,第二底板93面向转动支座70的表面设置弧形板90d。弧形板90d的中心轴线可以与第二轴线P2重合。限位凹槽设置于弧形板90d。沿第二轴线P2,限位凹槽贯穿弧形板90d。
第二绝缘部901在摆动支座90的底部形成弧形板90d。限位凹槽贯穿第二绝缘部901。
或者,第二导磁金属片902在摆动支座90的底部形成弧形板90d。限位凹槽贯穿第二导磁金属片902。
或者,第二绝缘部901和第二导磁金属片902在摆动支座90的底部形成弧形板90d。限位凹槽贯穿第二绝缘部901和第二导磁金属片902。
示例性地,限位弹片1521具有凸起1521d。限位弹片1521可以通过凸起1521d与限位凹槽卡接。凸起1521d可以为沿第二轴线P2延伸的条形结构。
凸起1521d面向限位凹槽的顶面可以为平整面732,使得凸起1521d的各个位置的高度相同。或者,凸起1521d面向限位凹槽的顶面包括平整面732和隆起面,使得凸起1521d的高度存在变化。
示例性地,参见图25和图26所示,限位弹片1521包括第一延伸段1521a、第二延伸段1521b和第三延伸段1521c。第一延伸段1521a和第三延伸段1521c分别设置于第二延伸段1521b的两侧。第一延伸段1521a与底座60相连。第三延伸段1521c与底座60之间具有间隙。第三延伸段1521c用于与限位凹槽卡接或分离。例如,第三延伸段1521c上具有凸起1521d。第三延伸段1521c可以通过凸起1521d与限位凹槽卡接或分离。
示例性地,第一延伸段1521a和第二延伸段1521b之间的夹角可以为钝角。第三延伸段1521c和第二延伸段1521b之间的夹角可以为钝角。第一延伸段1521a和第三延伸段1521c可以相互平行设置。限位弹片1521通过第一延伸段1521a连接于第一底板62后,第二延伸段1521b呈倾斜状态,而第三延伸段1521c与第一底板62之间具有间隙。
示例性地,制动组件150还包括限位件153。限位件153用于沿第一轴线P1对限位弹片1521形成限位。在限位弹片1521受到沿第一轴线P1的作用力并发生摆动时,限位件153可以对限位弹片1521进行阻挡,以有效降低限位弹片1521沿第一轴线P1的摆动幅度,降低因限位弹片1521发生变形并脱离预定的卡接位置而导致限位弹片1521不能准确地与限位凹槽实现卡接的可能性。示例性地,限位件153可以为板状结构。限位弹片1521和限位件153设置于底座60的第一底板62上。示例性地,限位弹片1521的第二延伸段1521b上可以设置限位孔1521e。沿第三轴线P3,限位孔1521e贯穿第二延伸段1521b。限位件153穿设于限位孔1521e。
示例性地,限位弹片1521可以为导磁结构。例如,限位弹片1521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钢。致动件1522可以为电磁铁。致动件1522可以设置于限位弹片1521和底座60之间。致动件1522断电或通电,以驱动限位弹片1521与限位凹槽卡接或分离。例如,致动件1522可以位于第三延伸段1521c和第一底板62之间。致动件1522通电时产生磁吸力,致动件1522吸附第三延伸段1521c,以使第三延伸段1521c靠近致动件1522移动并且与限位凹槽分离。致动件1522断电时,致动件1522释放第三延伸段1521c,以使第三延伸段1521c远离致动件1522移动并且与限位凹槽卡接。
底座60的第一底板62包括第二绝缘框体621和第二导磁金属板622。第一侧板61的第一绝缘框体611可以与第一底板62的第二绝缘框体621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导磁金属板622设置于第二绝缘框体621并且覆盖第二绝缘框体621的中心孔。限位器152可以设置于第二导磁金属板622面向第一容纳部60a的表面。示例性地,第二绝缘框体621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塑料。第二导磁金属板622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钢。限位弹片1521可以设置于第二导磁金属板622。例如,限位弹片1521的第一延伸段1521a可以与第二导磁金属板622相连。第一延伸段1521a可以与第二导磁金属板622焊接、粘接或者使用紧固件连接。致动件1522可以设置于第二导磁金属板622,并且致动件1522位于第三延伸段1521c和第二导磁金属板622之间。致动件1522通电时可以产生磁吸力,致动件1522吸附第三延伸段1521c,以使第三延伸段1521c靠近致动件1522移动并且与限位凹槽分离。致动件1522断电时,致动件1522释放第三延伸段1521c,以使第三延伸段1521c远离致动件1522移动并且与限位凹槽卡接。
示例性地,致动件1522可以为形状记忆合金部件。限位弹片1521与致动件1522相连。致动件1522通电或断电时,可以实现伸缩变化。致动件1522通电或断电,以驱动限位弹片1521与限位凹槽卡接或分离。因此,用于驱动限位弹片1521的致动件1522的自身结构简单,有利于减少零部件使用数量,降低装配难度并且有利于节省安装空间。
致动件1522的一端可以连接于限位弹片1521的第三延伸段1521c,另一端可以连接于第一延伸段1521a、第二延伸段1521b靠近第一延伸段1521a的端部或者第一底板62。致动件1522位于限位弹片1521面向第一底板62的一侧。致动件1522通电收缩时,致动件1522可以带动第三延伸段1521c靠近第一底板62移动并且与限位凹槽分离。致动件1522断电时,致动件1522恢复原长并释放第三延伸段1521c,以使第三延伸段1521c远离第二侧板63移动并且与限位凹槽卡接。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三驱动器用于驱动镜片支座110转动。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进行拍摄时,如果电子设备10出现抖动情况,则第三驱动器可以驱动镜片支座110朝与抖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使镜片支座110相对保持于当前位置,从而可以实现镜片防抖。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驱动器包括第一子驱动器和第二子驱动器。图27和图28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结构。参见图27和图28所示,第一子驱动器包括第一子感应件120和第一子驱动件121。摆动支座90和镜片支座110中的一者设置第一子感应件120,另一者设置第一子驱动件121。第一子驱动件121和第一子感应件120相互作用以驱动镜片支座110相对摆动支座90绕第三轴线P3转动。图29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结构。参见图28和图29所示,第二子驱动器包括第二子感应件122和第二子驱动件123。摆动支座90和镜片支座110中的一者设置第二子感应件122,另一者设置第二子驱动件123。第二子驱动件123和第二子感应件122相互作用以驱动镜片支座110相对摆动支座90绕第一轴线P1转动。
第一子驱动器和第二子驱动器可以各自独立工作。第一子驱动器和第二子驱动器中的至少一者处于工作状态时,即可驱动镜片支座110转动,以实现镜片防抖。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子感应件120和第二子感应件122均设置于镜片支座110上。第一子驱动件121和第二子驱动件123均设置于摆动支座90上。
示例性地,摆动支座90包括相连的第五侧板91、第六侧板92和第二底板93。沿第一轴线P1,两个第五侧板91间隔设置于第六侧板92。镜片支座110位于两个第五侧板91之间,从而第五侧板91、第六侧板92以及第二底板93可以从镜片支座110的外侧对镜片支座110形成防护。第五侧板91面向第三容纳部90a的一侧设置第一子驱动件121,而镜片支座110上对应设置第一子感应件120。第二底板93面向第三容纳部90a的一侧设置第二子驱动件123,而镜片支座110上对应设置第二子感应件122。
镜片支座110包括相连的第七侧板和第三底板。镜片支座110的第七侧板111和第三底板112可以围合形成镜片容纳部110a。沿第一轴线P1,两个第七侧板111间隔设置于第三底板112。沿第一轴线P1,摆动支座90的第五侧板91位于镜片支座110的第七侧板111一侧。沿第二轴线P2,摆动支座90的第六侧板92位于镜片支座110的第三底板112一侧。沿第三轴线P3,摆动支座90的第二底板93位于镜片支座110的第三底板112一侧。镜片支座110的第七侧板111设置第一子感应件120,而镜片支座110的第三底板112设置第二子感应件122。
示例性地,第三底板112面向镜片容纳部110a的表面为倾斜定位面。第三底板112的倾斜定位面与第二轴线P2相交。镜片为棱镜300的实施例中,棱镜300的反射面302与第三底板112的倾斜定位面相贴合。
第一子驱动件121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子驱动件121和第一子感应件120之间可以相互感应,从而第一子驱动件121可以和第一子感应件120产生感应力。该感应力可以作为驱动镜片支座110转动的驱动力。第一子驱动件121和第一子感应件120间隔设置,即第一子驱动件121和第一子感应件120彼此不接触。
第二子驱动件123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子驱动件123和第二子感应件122之间可以相互感应,从而第二子驱动件123可以使得第二子感应件122产生感应力。第二子感应件122的感应力可以作为驱动镜片支座110转动的驱动力。第二子驱动件123和第二子感应件122间隔设置,即第二子驱动件123和第二子感应件122不接触。
因此,第一子驱动件121和第一子感应件120,以及,第二子驱动件123和第二子感应件122之间均不需要传动结构进行作用力传导,从而第一子驱动件121和第一子感应件120,以及,第二子驱动件123和第二子感应件122之间不存在摩擦阻力,有利于降低因存在摩擦阻力而导致镜片支座110在开始转动或停止转动阶段出现转动冲击力的可能性,进而保证镜片支座110的位置移动过程稳定、位置移动精度高。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子驱动件121和第一子感应件120之间可以通过磁感应的方式产生感应力。示例性地,第一子感应件120可以为磁铁。例如,第一子感应件120可以是永磁铁。第一子感应件120包括但不限于钕铁硼磁铁或铝镍钴磁铁。第一子驱动件121可以为线圈。例如,第一子驱动件121的材料可以是铜或铜合金。第一子驱动件121通电时处于工作状态,以产生磁作用力。第一子驱动件121断电时处于停止状态,不产生磁作用力。通过控制第一子驱动件121中的电流大小,可以控制第一子驱动件121产生的磁作用力大小。第一子感应件120可以感应第一子驱动件121中电流的变化,从而可以产生驱动镜片支座110的驱动力,以驱动镜片支座110转动。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子驱动件123和第二子感应件122之间可以通过磁感应的方式产生感应力。示例性地,第二子感应件122可以为磁铁。例如,第二子感应件122可以是永磁铁。第二子感应件122包括但不限于钕铁硼磁铁或铝镍钴磁铁。第二子驱动件123可以为线圈。例如,第二子驱动件123的材料可以是铜或铜合金。第二子驱动件123通电时处于工作状态,以产生磁作用力。第二子驱动件123断电时处于停止状态,不产生磁作用力。通过控制第二子驱动件123中的电流大小,可以控制第二子驱动件123产生的磁作用力大小。第二子感应件122可以感应第二子驱动件123中电流的变化,从而可以产生驱动镜片支座110的驱动力,以驱动镜片支座110转动。
在一些示例中,图30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剖视结构。参见图27、图29和图30所示,镜片支座110包括第三绝缘部110b和第三导磁金属片110c。第三绝缘部110b设置于第三导磁金属片110c外表面。第一子感应件120和第二子感应件122可以分别与第三导磁金属片110c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引,以将第一子感应件120和第二子感应件122固定于镜片支座110上,从而第一子感应件120和第二子感应件122各自与镜片支座110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连接结构,使得连接方式结构简单。
示例性地,镜片支座110包括第七侧板111以及第三底板112。第七侧板111和第三底板112上均对应设置有第三导磁金属片110c。第一子感应件120设置于第七侧板111面向第五侧板91的表面。第二子感应件122设置于第三底板112面向第二底板93的表面。
示例性地,第三绝缘部110b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塑料。第三导磁金属片110c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钢。
在一些示例中,摆动支座90包括第五侧板91和第二底板93。第一子驱动件121连接于第五侧板91。第二子驱动件123连接于第二底板93。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第五侧板91具有避让孔911。第一子驱动件121设置于避让孔911内,并且第一子驱动件121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折弯部162面向第三容纳部90a的表面。第一子驱动件121可以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折弯部162电连接。
第二底板93具有安装孔931(参见图28所示)。沿第三轴线P3,安装孔931可以贯穿第二底板93。第二子驱动件123设置于安装孔931内。第二子驱动件123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主体部161面向第三容纳部90a的表面。第二子驱动件123可以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主体部161电连接。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28和图30所示,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第三角度传感器240和第四角度传感器250。第三角度传感器240设置于摆动支座90的第五侧板91。第三角度传感器240用于检测镜片支座110绕第三轴线P3转动的角度。第四角度传感器250设置于摆动支座90的第二底板93。第四角度传感器250用于检测镜片支座110绕第一轴线P1转动的角度。
在第二驱动器驱动镜片支座110转动时,第三角度传感器240和第四角度传感器250可以分别用于检测镜片支座110绕第三轴线P3和第一轴线P1转动的角度,从而便于对镜片支座110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镜片支座110的转动角度的精准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角度传感器240和第四角度传感器250均可以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通过第三角度传感器240和第四角度传感器250可以实时检测镜片支座110的转动角度,并通过控制第三驱动器产生的驱动力,以对镜片支座110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子感应件120和第二子感应件122可以均为磁铁。第三角度传感器240和第四角度传感器250可以均为霍尔传感器。第一子驱动件121和第二子驱动件123可以均为线圈。第三角度传感器240和第四角度传感器250可以设置于对应的第一子驱动件121和第二子驱动件123的中心孔内。
示例性地,摆动支座90的第五侧板91设置第一子驱动件121。第三角度传感器240可以连接于第五侧板91。例如,第三角度传感器240可以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折弯部162面向第三容纳部90a的表面上。第三角度传感器240可以与折弯部162电连接。第三角度传感器240对应第一子驱动件121的中心孔设置。
摆动支座90的第二底板93设置第二子驱动件123。第四角度传感器250可以连接于第二底板93。例如,第四角度传感器250可以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主体部161面向第三容纳部90a的表面上。第四角度传感器250可以与主体部161电连接。第四角度传感器250对应第二子驱动件123的中心孔设置。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29和图30所示,镜片支座110的第六侧板92设置柱状体921。示例性地,柱状体921的轴线可以与第二轴线P2重合。镜片支座110可转动连接于柱状体921。镜片支座110包括配合孔110d。柱状体921与配合孔110d插接配合。柱状体921和镜片支座110的配合孔110d之间具有间隙,从而第三驱动器驱动镜片支座110发生转动时,镜片支座110可以相对柱状体921发生移动。
在一些示例中,柱状体921和配合孔110d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球体400。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弹性件260。弹性件260连接第六侧板92和镜片支座110。弹性件260对镜片支座110施加沿第二轴线P2的作用力,以使镜片支座110和柱状体921压紧球体400,从而球体400不会从镜片支座110和柱状体921之间脱出。
摆动支座90和镜片支座110之间间隔设置,即摆动支座90和镜片支座110彼此不接触。因此,摆动支座90和镜片支座110之间不存在摩擦阻力,有利于提高镜片支座110的转动精度,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因存在摩擦阻力而导致镜片支座110在开始转动或停止转动阶段出现转动冲击力的可能性,进而保证镜片支座110的位置移动过程稳定、位置移动精度高。摆动支座90和镜片支座110连接方式简单,使用零部件数量少,有利于提高结构紧凑性和装配难度。
示例性地,镜片支座110包括第三绝缘部110b和第三导磁金属片110c。球体400抵压于第三导磁金属片110c面向配合孔110d的表面,即球体400位于柱状体921和第三导磁金属片110c之间。第三导磁金属片110c自身机械强度较大,因此弹性件260拉紧镜片支座110,使得球体400对第三导磁金属片110c施加作用力的情况下,第三导磁金属片110c不易发生形变。
示例性地,柱状体921面向第三导磁金属片110c的端面以及第三导磁金属片110c均设置有凹部。球体400的一部分位于凹部内,使得柱状体921以及第三导磁金属片110c可以对球体400形成限位,有利于降低球体400发生位置偏移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28和图30所示,弹性件260可以为簧片。弹性件260包括边缘连接部261、形变部262和中间连接部263。弹性件260的形变部262连接边缘连接部261和中间连接部263。弹性件260的中间连接部263位于两个边缘连接部261之间。弹性件260的边缘连接部261与摆动支座90的第六侧板92相连,例如,弹性件260的边缘连接部261可以粘接于或者使用紧固件连接于第六侧板92。弹性件260的中间连接部263与镜片支座110相连,例如,与镜片支座110的第三底板112面向第六侧板92的侧壁相连。例如,弹性件260的中间连接部263可以粘接于或者使用紧固件连接于第三底板112。弹性件260的形变部262可以通过中间连接部263对镜片支座110施加朝向摆动支座90的第六侧板92的拉应力,使得镜片支座110可以压紧于球体400。
在第三驱动器驱动镜片支座110绕第一轴线P1和/或第三轴线P3转动时,镜片支座110可以带动形变部262发生相应的形变以蓄积弹性势能。在第三驱动器对镜片支座110不再施加驱动力或者对镜片支座110施加反向作用力时,形变部262可以释放弹性势能,以对镜片支座110施加促使镜片支座110反向转动的作用力。
示例性地,形变部262可以包括多个相互垂直的折弯段。形变部262的一端连接于边缘连接部261,另一端连接于中间连接部263。边缘连接部261和中间连接部263之间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形变部262。
示例性地,边缘连接部261、形变部262和中间连接部263沿第一轴线P1设置。中间连接部263可以为环形结构。柱状体921穿设于中间连接部263的中心孔。沿第二轴线P2,弹性件260可以设置于摆动支座90的第六侧板92面向第三容纳部90a的一侧。
图31和图3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结构。参见图31和图32所示,本申请的底座60上设置有电路板60b。电路板60b位于第一容纳部60a内。镜片承载装置50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270。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270可以将第一柔性电路板160与底座60上设置的电路板60b相连,使得摆动支座90上的第一柔性电路板160可以与底座60上的电路板60b实现信号交互。示例性地,通过摆动支座90上的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第二柔性电路板270以及底座60上的电路板60b可以对第一柔性电路板160上的第二驱动件101、第一子驱动件121以及第二子驱动件123进行控制。
图3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第二柔性电路板270的结构。参见图33所示,第二柔性电路板270包括第一连接端270a和第二连接端270b。第一连接端270a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电连接,而第二连接端270b与电路板60b电连接。
在对镜片的位置进行调整时,转动支座70可以带动摆动支座90绕第一轴线P1转动,或者,摆动支座90可以绕第二轴线P2相对转动支座70转动。摆动支座90的位置发生移动时,摆动支座90会对第二柔性电路板270施加转动力矩。由于第二柔性电路板270具有可变形的能力,因此第二柔性电路板270可以在摆动支座90的带动下发生相应形变,一方面,降低第二柔性电路板270对摆动支座90施加反向转动力矩而导致摆动支座90转动阻力较大的可能性,保证摆动支座90转动响应更快、更及时;另一方面,第二柔性电路板270通过发生形变分散扭矩力矩,可以降低第二柔性电路板270自身受到较大转动力矩而发生断裂的可能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柔性电路板160包括主体部161。主体部161位于摆动支座90面向底座60的一侧。底座60上的电路板60b面向主体部161设置。示例性地,沿第三轴线P3,摆动支座90与底座60的第一底板62之间具有间距。主体部161位于摆动支座90面向第一底板62的一侧。第一底板62上设置电路板60b。第一连接端270a与主体部161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270可以设置于摆动支座90与底座60的第一底板62之间。摆动支座90发生转动时,摆动支座90和第一柔性板同步发生转动,从而主体部161带动第一连接端270a同步转动,以对第二柔性电路板270施加转动力矩。
在一些示例中,底座60包括第一底板62。摆动支座90包括第二底板93。底座60的第一底板62面向摆动支座90的第二底板93设置。电路板60b设置于底座60的第一底板62。第一柔性电路板160的主体部161设置于第二底板93。第二柔性电路板270可以设置于第一底板62与第二底板93之间。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沿第一轴线P1,第一连接端270a位于主体部161的中间区域。在摆动支座90绕第二轴线P2发生转动时,沿第一轴线P1,主体部161上越靠近第二轴线P2的中间区域,转动的幅度相对越小。因此,第二柔性电路板270与主体部161的中间区域相连的方式,使得摆动支座90作用于第二柔性电路板270上的转动力矩相对较小,从而第二柔性电路板270的形变相对较小,有利于降低第二柔性电路板270形变较大而导致第二柔性电路板270发生断裂的可能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沿第二轴线P2,第一连接端270a位于主体部161的中间区域。在摆动支座90绕第一轴线P1发生转动时,沿第二轴线P2,主体部161上越靠近第一轴线P1的中间区域,转动的幅度相对越小。因此,第二柔性电路板270与主体部161的中间区域相连的方式,使得摆动支座90作用于第二柔性电路板270上的转动力矩相对较小,从而第二柔性电路板270的形变相对较小,有利于降低第二柔性电路板270形变较大而导致第二柔性电路板270发生断裂的可能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33所示,沿第一轴线P1,第一连接端270a位于主体部161的中间区域,并且沿第二轴线P2,第一连接端270a位于主体部161的中间区域,从而可以使得第二柔性电路板270与主体部161的连接位置相对靠近第一轴线P1和第二轴线P2的交点,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摆动支座90作用于第二柔性电路板270上的转动力矩,使得第二柔性电路板270的形变相对较小。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3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镜片承载装置50的局部结构。参见图34所示,沿第一轴线P1,第一连接端270a与第二连接端270b之间具有间距。沿第一轴线P1,第一连接端270a连接于主体部161上远离第二连接端270b的边缘区域。沿第一轴线P1,第一连接端270a和第二连接端270b分别位于致动件1522的两侧。由于第一连接端270a和第二连接端270b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大,因此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相对增加第二柔性电路板270的长度,从而摆动支座90对第二柔性电路板270施加转动力矩,使得第二柔性电路板270发生形变时,第二柔性电路板270整体可以有效分散转动力矩,以降低第一连接端270a和第二连接端270b所承载的扭矩力矩,保证第一连接端270a和第二连接端270b连接状态稳定、可靠,不易发生脱落。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二柔性电路板270包括第一转接段271、中间过渡段272和第二转接段273。第一转接段271和第二转接段273位于中间过渡段272的同一侧。第一转接段271远离中间过渡段272的端部形成第一连接端270a。第二转接段273远离中间过渡段272的端部形成第二连接端270b。中间过渡段272处于自由状态,即中间过渡段272不与底座60或者摆动支座90相连,从而摆动支座90对第二柔性电路板270施加转动力矩时,中间过渡段272易于发生形变。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转接段271包括倾斜部。倾斜部朝向摆动支座90倾斜设置。第一连接端270a设置于倾斜部靠近摆动支座90的区域。倾斜部远离摆动支座90的区域与中间过渡段272相连。中间过渡段272相对远离第一连接端270a。在摆动支座90发生转动,摆动支座90带动第一连接端270a同步移动时,倾斜部发生形变以分散转动力矩,从而有利于减小中间过渡段272和第二转接段273的形变量。
示例性地,中间过渡段272和第二转接段273可以为平整状。沿第三轴线P3,倾斜部位于中间过渡段272和第二转接段273背向底座60的第一底板62一侧。中间过渡段272和第二转接段273靠近底座60的第一底板62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转接段273包括收窄部2731。沿第一轴线P1,收窄部2731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端270a的宽度。收窄部2731连接第二连接端270b和中间过渡段272。第二连接端270b具有较大的宽度,从而与底座60上的电路板60b相连的连接面积较大,保证连接状态稳定、可靠。收窄部2731具有较小的角度,使得第二转接段273在收窄部2731相对易于发生形变,有效分散转动力矩。
在一些示例中,沿第一轴线P1,第一连接端270a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端270b的宽度。示例性地,第二柔性电路板270上,第二连接端270b的宽度最大。第一转接段271的宽度可以大于或小于中间过渡段272的宽度。中间过渡段272的宽度指的是沿第二轴线P2的尺寸。
在一些示例中,沿第一轴线P1,中间过渡段27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接段271和第二转接段273相连,使得第一转接段271和第二转接段273之间间距最大,有利于延长从第一连接端270a到第二连接端270b的可以发生形变的路径,有利于分散转动力矩,减小第二连接端270b处所承载的转动力矩。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文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Claims (29)

1.一种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底座,包括第一容纳部;
转动支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所述转动支座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转动支座相对所述底座可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转动支座包括第二容纳部;
第一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转动支座之间,并且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支座相对所述底座绕第一轴线转动;
摆动支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部内,所述摆动支座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支座,所述摆动支座包括第三容纳部;
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二感应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转动支座和所述摆动支座中的一者设置所述第二感应件,另一者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感应件面向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所述第二感应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摆动支座相对所述转动支座绕第二轴线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轴线以及所述第二轴线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座上设置所述第二感应件,所述摆动支座设置限位固定部,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限位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摆动支座相连,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包括转接部,所述转接部与所述限位固定部相对应,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转接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还包括主体部和折弯部,沿所述第一轴线,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所述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设置所述转接部,所述主体部以及所述折弯部均与所述摆动支座相连,所述第三容纳部位于两个所述折弯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支座包括相连的第五侧板、第六侧板以及第二底板,所述第五侧板、所述第六侧板以及所述第二底板形成所述第三容纳部,沿所述第一轴线,两个所述第五侧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六侧板,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二底板相连,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五侧板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主体部背向所述第三容纳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折弯部背向所述第三容纳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五侧板相连,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三容纳部的表面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侧板具有避让孔和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避让孔背向所述第三容纳部的一侧,所述避让孔连通所述第三容纳部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折弯部对应所述避让孔的区域外露于所述第三容纳部。
9.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固定部包括固定槽,所述摆动支座面向所述转动支座的表面设置所述固定槽,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驱动件以及至少部分的所述转接部均位于所述固定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的侧壁形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侧表面形状相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固定部还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固定槽相连通,所述转接部包括相连的端连接段和收窄段,所述端连接段位于所述固定槽内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电连接,所述收窄段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支座包括第二绝缘部和第二导磁金属片,所述第二绝缘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磁金属片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导磁金属片上对应所述固定槽的部分处于可见状态,所述转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磁金属片面向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表面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承载装置还包括导磁片,所述导磁片设置于所述固定槽的底壁,所述转接部与所述导磁片面向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表面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二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转接部面向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表面上,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与所述转接部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任一项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支座包括相连的第五侧板、第六侧板以及第二底板,所述第五侧板、所述第六侧板以及所述第二底板形成所述第三容纳部,沿所述第一轴线,两个所述第五侧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六侧板,沿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六侧板面向所述转动支座的表面设置所述固定槽。
16.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固定部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面向所述转动支座设置,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转接部背向所述第三容纳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件卡接于所述卡接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所述卡接部和所述转接部之间,所述第二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板背向所述转接部的一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支座包括相连的第五侧板、第六侧板以及第二底板,所述第五侧板、所述第六侧板以及所述第二底板形成所述第三容纳部,沿所述第一轴线,两个所述第五侧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六侧板,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转接部、所述卡接部、所述第三支撑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五侧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应件为磁铁,所述第二驱动件为线圈。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支座包括相连的第五侧板、第六侧板以及第二底板,所述第五侧板、所述第六侧板以及所述第二底板形成所述第三容纳部,沿所述第一轴线,两个所述第五侧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六侧板,所述第二底板面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凹槽,多个所述限位凹槽绕所述第二轴线分布。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面向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弧形板,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于所述弧形板,沿所述第二轴线,所述限位凹槽贯穿所述弧形板。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任一项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座包括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沿所述第一轴线,两个所述第三侧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支座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三侧板之间,所述摆动支座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感应件,所述第四侧板背向所述摆动支座的表面设置所述第一感应件,所述第一感应件背向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外表面隆起并且呈弧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板背向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外表面隆起并且呈弧形,所述第四侧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感应件的外表面形状相同,所述第四侧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感应件的外表面相齐平。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板背向所述摆动支座的表面设置限位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凹槽,多个所述限位凹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以及所述第二轴线的方向并排设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座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一导磁金属片,所述第一绝缘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磁金属片外表面,所述第一导磁金属片设置所述限位凹槽。
27.根据权利要求22至26任一项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件和所述第二感应件均为磁铁,所述转动支座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一导磁金属片,所述第一绝缘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磁金属片外表面,所述第一感应件和所述第二感应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磁金属片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引。
28.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7任一项所述的镜片承载装置。
2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摄像模组。
CN202211058239.5A 2022-08-30 2022-08-30 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6662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8239.5A CN117666252A (zh) 2022-08-30 2022-08-30 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PCT/CN2023/087748 WO2024045625A1 (zh) 2022-08-30 2023-04-12 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8239.5A CN117666252A (zh) 2022-08-30 2022-08-30 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6252A true CN117666252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85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8239.5A Pending CN117666252A (zh) 2022-08-30 2022-08-30 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66252A (zh)
WO (1) WO202404562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3729B (zh) * 2016-01-05 2019-06-21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WO2021020868A1 (ko) * 2019-07-31 2021-02-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구동 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휴대 단말 기기
CN110967803A (zh) * 2019-12-31 2020-04-07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棱镜马达及成像系统
CN113194216B (zh) * 2020-01-14 2023-12-15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2389192B1 (ko) * 2020-03-16 2022-04-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폴디드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전자기기
CN212410942U (zh) * 2020-06-04 2021-01-26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防抖反射模块、镜头模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624728B (zh) * 2020-07-29 2020-10-27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反射模组及潜望式摄像头
CN212935999U (zh) * 2020-08-18 2021-04-09 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车载设备
KR20220023194A (ko) * 2020-08-20 2022-03-0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45625A1 (zh)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57905B2 (en) Conversion adaptor apparatus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system
US8248692B2 (en) Lens module with infrared-cut filter and infrared-pass filter
EP4274213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40048846A1 (en) Camer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011173A1 (zh) 防抖机构、拍摄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3286062B (zh) 摄像头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2115441U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230117719A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2954144B (zh) 马达、摄像装置及终端设备
EP4006637A2 (en) Camera module
CN117666252A (zh) 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7714830A (zh) 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7666251A (zh) 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7666250A (zh) 镜片承载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8162616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JP2010128389A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撮像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US20230185052A1 (en)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13014750A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230269474A1 (en) Image Sensor Anti-Shake Component, Camer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4113965A1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unit, imaging optical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427383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215420455U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7148647A (zh) 光阑、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20220110156A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7336588A (zh) 可移动式电路元件、可移动式电子感光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