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48647A - 光阑、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阑、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48647A
CN117148647A CN202310207239.5A CN202310207239A CN117148647A CN 117148647 A CN117148647 A CN 117148647A CN 202310207239 A CN202310207239 A CN 202310207239A CN 117148647 A CN117148647 A CN 1171486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olarizing
hole
polarizing element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072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林
马凯
任志伟
张一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072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486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48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486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03B9/06Two or more co-operating pivoted blades, e.g. iris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阑、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光阑包括外壳、偏振组件和驱动组件。外壳包括容纳腔、第一通光孔和第二通光孔。偏振组件设于容纳腔内,并与外壳相连。偏振组件设于第一通光孔至第二通光孔的光路上。偏振组件包括两个以上堆叠设置的偏振元件。偏振元件包括透光区和环形偏光区。沿第一通光孔的轴向,各个偏振元件的环形偏光区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两个以上的偏振元件中的至少一者可转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一者与外壳相连,另一者与可转动的偏振元件相连。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单元。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产生磁力,用于改变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以带动可转动的偏振元件转动。

Description

光阑、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阑、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爆发式增长,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由于人们期望电子设备可以满足更多的功能需求,因此电子设备自身可以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例如,拍照摄像功能在手机、平板、电视等电子产品上面使用的越来越广泛,用户对拍照录像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期望在不同光线亮度的场景下,电子设备的摄像装置可以对物体进行拍摄并且具有良好的图像质量。电子设备包括摄像装置。如果摄像装置的光圈大小为固定不可调节的,则摄像装置的进光量不可调节,从而摄像装置难以适应不同光线亮度的场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中摄像装置的光圈大小可以实现调节,例如,使用多片叶片拼接出一个近似圆形的通光孔并且可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叶片旋转的幅度来调节通光孔的大小,即调节光圈的大小。然而,叶片数量偏多并且叶片自身结构相对复杂,导致组装工艺难度增加,影响摄像装置的产品良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阑、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可以有利于简化组装工艺,提高摄像装置的产品良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阑,其包括外壳、偏振组件和驱动组件。
外壳包括容纳腔、第一通光孔和第二通光孔。第一通光孔和第二通光孔分别与容纳腔相连通。偏振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偏振组件与外壳相连。偏振组件设置于第一通光孔至第二通光孔的光路上。偏振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偏振元件。沿第一通光孔的轴向,两个以上的偏振元件堆叠设置。偏振元件包括透光区和环形偏光区。环形偏光区环绕透光区设置。沿第一通光孔的轴向,各个偏振元件的环形偏光区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两个以上的偏振元件中的至少一者可转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一者与外壳相连,另一者与可转动的偏振元件相连。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单元。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产生磁力,用于改变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以带动可转动的偏振元件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阑包括外壳、偏振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偏振组件设置于外壳。偏振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偏振元件。偏振元件包括透光区以及环形偏光区。各个偏振元件相互堆叠设置,并且各个偏振元件的环形偏光区存在重叠。偏振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偏振元件。可转动的偏振元件进行转动后,可以调整该偏振元件的环形偏光区的偏振方向与其他偏振元件的环形偏光区的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从而通过各个偏振元件的相互配合以对光阑的光圈的大小实现调整,使得控制光圈大小的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降低组装工序难度。驱动组件用于使可转动的偏振元件产生转矩,以驱动可转动的偏振元件转动。驱动组件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通过采用磁力作用实现相对位置变化,不需要额外地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设置传动机构,有利于保证驱动组件自身结构相对简单、紧凑,有利于降低组装工序难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光阑整体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简化组装工艺,提高摄像装置的产品良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光阑还包括限位支架。限位支架设置于容纳腔内。限位支架与外壳相连。限位支架包括贯通孔。偏振组件设置于限位支架。至少部分的偏振组件位于贯通孔内。
限位支架可以为偏振组件提供限位,保证偏振组件的位置精度满足要求以及安装位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贯通孔的径向,驱动组件设置于限位支架背向偏振组件的外侧。限位支架包括避让部。避让部沿贯通孔的径向贯穿限位支架。避让部与贯通孔相连通。偏振组件还包括连接臂。至少部分的连接臂位于避让部内。连接臂的一端与可转动的偏振元件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一者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贯通孔为台阶孔。贯通孔包括孔段以及连接在相邻两个孔段之间的台阶面。偏振元件的数量与孔段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孔段内设置偏振元件。偏振元件与孔段的内壁相接触。
在贯通孔的径向上,限位支架可以对偏振元件形成限位。可转动的偏振元件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偏振元件与孔段的内壁相接触,因此偏振元件在限位支架内的位置可以保持稳定,不易沿贯通孔的径向发生偏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光孔的直径小于贯通孔的直径。
由于外径最小的偏振元件位于直径最小的孔段内,因此外径最小的偏振元件的边缘部分位于外壳的下方,使得偏振元件与外壳之间存在相互搭接的区域。外壳可以对靠近第一通光孔设置的偏振元件起到限位作用,降低偏振元件沿贯通孔的轴向从贯通孔内退出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偏振组件包括三个偏振元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靠近第一通光孔的偏振元件的透光区的直径以及靠近第二通光孔的偏振元件的透光区的直径均小于中间的偏振元件的透光区的直径。靠近第一通光孔的偏振元件的透光区的直径等于靠近第二通光孔的偏振元件的透光区的直径。靠近第一通光孔的偏振元件以及中间的偏振元件可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光孔为进光孔。第二通光孔为出光孔。第一通光孔的直径大于中间的偏振元件的透光区的直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外壳包括第一板体、环形侧板和第二板体。第一通光孔设置于第一板体。第二通光孔设置于第二板体。沿第一通光孔的轴向,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位于环形侧板的两侧。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中的至少一者与限位支架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光阑还包括滚动体。偏振组件中至少靠近第一板体的偏振元件可转动。靠近第一板体的偏振元件与第一板体之间设置有滚动体。
靠近第一板体的偏振元件转动过程中,偏振元件与第一板体之间为滚动摩擦,有利于降低偏振元件转动阻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靠近第一板体的偏振元件与第一板体中,一者设置环形导向槽,另一者设置限位槽。环形导向槽和限位槽之间设置滚动体。
限位槽可以对滚动体形成限位,避免滚动体跟随转动的偏振元件运动而发生位置偏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限位支架为环形。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设置于限位支架和环形侧板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光阑还包括滚动体。可转动的偏振元件与相邻的偏振元件之间设置有滚动体。
可转动的偏振元件转动过程中,相邻两个偏振元件之间为滚动摩擦,有利于降低偏振元件转动阻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转动的偏振元件与相邻的偏振元件中,一者设置环形导向槽,另一者设置限位槽。环形导向槽和限位槽之间设置滚动体。
限位槽可以对滚动体形成限位,避免滚动体跟随转动的偏振元件运动而发生位置偏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为电磁单元。第二部件为磁铁。第一部件与外壳相连。第二部件与可转动的偏振元件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磁单元包括导磁芯体和线圈。导磁芯体位于线圈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偏振组件包括三个偏振元件。其中,一个偏振元件位置固定,两个偏振元件可转动。相对第一通光孔的轴线,两个第一部件对称设置。可转动的两个偏振元件各自连接一个第二部件。沿第一通光孔的周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交替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为弧形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光阑还包括柔性电路板。至少部分的柔性电路板设置于环形侧板的外周面。电磁单元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至少部分的柔性电路板设置于环形侧板的外周面,从而可以对外壳的外周面进行利用,有利于降低柔性电路板的空间占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偏振元件为偏光片。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包括透镜组以及光阑。透镜组的至少一侧设置光阑。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偏振元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偏振组件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偏振组件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偏振组件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偏振组件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偏振组件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电子设备;
20、显示组件;
30、壳体;31、后盖;32、中框;
40、主板;
50、电子器件;
60、摄像装置;
70、透镜组;
80、图像传感器;
90、光阑;
91、外壳;91a、容纳腔;91b、第一通光孔;91c、第二通光孔;911、第一板体;912、环形侧板;913、第二板体;
92、偏振组件;921、偏振元件;921a、透光区;921b、环形偏光区;921c、连接臂;
93、驱动组件;931、第一部件;932、第二部件;933、导磁芯体;934、线圈;935、导电引线;
94、限位支架;941、贯通孔;941a、孔段;941b、台阶面;942、避让部;
95、滚动体;
96、柔性电路板;
100、环形导向槽;
110、限位槽;
120、导向空间;
Z、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终端(terminal)等,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 device,PAD)、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终端设备的形态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结构。参见图1所示,以电子设备10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
图2示意性地显示电子设备10的局部分解结构。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包括显示组件20、壳体30、主板40以及电子器件50。
显示组件20具有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区域。显示组件20通过显示区域向用户呈现图像信息。显示组件20安装于壳体30。
主板40可以与壳体30相连,并且位于壳体30内。主板40可以位于显示组件20和壳体30之间,从而用户在电子设备10的外部不易观察到主板40。示例性地,壳体30包括后盖与中框。后盖与中框相连。示例性地,主板40可以设置于后盖与中框形成的空间内。
电子器件50设置于主板40。主板40可以是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器件50通过焊接工艺焊接于主板40。电子器件5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芯片(Radio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RFIC)、射频功率放大器(Radio Frequency PowerAmplifier,RFPA)、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芯片、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智能算法芯片或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C,PMIC)。由于电子设备10的内部空间较为狭小,因此电子器件50集成在主板40上,以充分减小主板40的体积,降低主板40的空间占用率。
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电池。电池可以设置于壳体30内。电池是可以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结构件。电池用于向电子设备10提供电能,以保证电子设备10正常工作。例如,电池可以向显示组件20提供电能,以使显示组件20显示图像信息或完成相应的操作指令,或者,电池可以向主板40提供电能,以保证主板40上的电子器件50正常工作。示例性地,电池可以是锂离子电池,例如磷酸铁锂电池。
图3示意性地显示摄像装置60的局部结构。图4示意性地显示电子设备10的局部剖视结构。参见图2至图4所示,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摄像装置60。摄像装置60可以与主板40电连接,以实现信号交互。壳体30具有透光孔。沿透光孔的轴向,摄像装置60的进光部对应透光孔设置。外界的光线可以到达进光部。示例性地,透光孔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摄像装置60可以是后置摄像,也可以是前置摄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摄像装置60可以包括透镜组70以及图像传感器80。透镜组70可以包括多个透镜。透镜组70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通过调整多个透镜之间的间距,可以对透镜组70的焦距实现调整。使用摄像装置60进行拍摄时,物侧的光线可以经过透镜组70后入射到图像传感器80的感光表面。图像传感器80的感光表面指的是接收光线的表面。透镜组70具有虚拟的成像面。透镜组70的成像面可以与图像传感器80的感光表面相重合。图像传感器80可以为将入射到感光表面上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例如,图像传感器80可以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传感器或者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
图5示意性地显示光阑90的局部结构。参见图5所示,摄像装置60可以包括光阑90。光阑90可以作为摄像装置60的光圈使用。光阑90的光圈大小可以影响摄像装置60的进光量。光阑90的光圈小,则通过光阑90的光线少,使得摄像装置60的进光量少。光阑90的光圈大,则通过光阑90的光线多,使得摄像装置60的进光量多。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透镜组70的至少一侧可以设置光阑90。透镜组70包括进光侧和出光侧。透镜组70的进光侧可以设置光阑90。物侧的光线通过光阑90后到达透镜组70。或者,透镜组70的出光侧可以设置光阑90。物侧的光线通过透镜组70后到达光阑90。或者,透镜组70的进光侧和出光侧可以分别设置光阑90。物侧的光线通过光阑90后到达透镜组70,从透镜组70出射的光线可以再次通过光阑90。
光阑90的光圈大小可以进行调节,以对摄像装置60的进光量实现控制,提升摄像装置60的场景适应能力,从而在不同光线亮度的场景下,电子设备10的摄像装置60可以对物体进行拍摄并且具有良好的图像质量。
相关技术中,光阑90包括叶片和驱动装置。使用多片叶片拼接出一个近似圆形的通光孔。光线可以穿过该通光孔。驱动装置可以控制叶片旋转的幅度来调节通光孔的大小,即调节光圈的大小。驱动装置带动各个叶片靠近通光孔的轴线关闭时,多片叶片拼接出的通光孔的孔径变小,即光阑90的光圈变小。驱动装置带动各个叶片远离通光孔的轴线展开时,多片叶片拼接出的通光孔的孔径变大,即光阑90的光圈变大。各个叶片的安装位置精度会影响拼接形成的通光孔的形状和孔径,因此对叶片安装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叶片数量偏多并且叶片自身结构相对复杂,导致组装工艺难度增加,影响摄像装置60的产品良率。
本申请的摄像装置60包括光阑90。光阑90包括偏振组件。偏振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偏振元件。偏振元件的环形偏光区具有偏振方向。偏振元件的环形偏光区允许平行于偏振方向的偏振光通过,同时吸收垂直于偏振方向的偏振光。两个以上的偏振元件中的至少一者可转动。通过转动可转动的偏振元件,可以相应调整偏振元件上环形偏光区的偏振方向,通过改变各个偏振元件之间的环形偏光区的透光情况,实现改变光阑90的光圈大小,以调整摄像装置60的进光量。本申请的光阑90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简化组装工艺,提高摄像装置60的产品良率。
图6示意性地显示光阑90的局部分解结构。参见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阑90包括外壳91、偏振组件92以及驱动组件93。
图7示意性地显示外壳91的结构。参见图6和图7所示,外壳91可以为其他结构件提供安装基础。外壳91包括容纳腔91a、第一通光孔91b和第二通光孔91c。第一通光孔91b和第二通光孔91c分别与容纳腔91a相连通。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通光孔91b和第二通光孔91c可以同轴设置,即第一通光孔91b的轴线与第二通光孔91c的轴线重合。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通光孔91b可以为进光孔,而第二通光孔91c可以为出光孔。示例性地,光阑90的外壳91整体厚度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9毫米(mm)至1.5毫米。
偏振组件92设置于外壳91的容纳腔91a内。外壳91可以为偏振组件92提供防护和安装基础。偏振组件92与外壳91相连。偏振组件92设置于第一通光孔91b至第二通光孔91c的光路上,使得从外部进入外壳91内的光线需要经过偏振组件92之后再从外壳91内出射。偏振组件92可以遮挡第一通光孔91b面向第二通光孔91c的开口,使得从第一通光孔91b的外侧观察时,可以观察到偏振组件92,但不易观察到第二通光孔91c。示例性地,第一通光孔91b可以为进光孔,而第二通光孔91c可以为出光孔。穿过第一通光孔91b的光线可以到达偏振组件92,并且通过偏振组件92的光线可以到达第二通光孔91c。
图8示意性地显示光阑90的局部剖视结构。图9示意性地显示偏振元件921的局部结构。参见图8和图9所示,偏振组件92包括两个以上的偏振元件921。偏振元件921包括透光区921a和环形偏光区921b。偏振元件921的中央区域可以设置为透光区921a。示例性地,偏振元件921中央的透光区921a可以是实体结构,不是孔结构。光线穿过透光区921a时,光线可以完全通过透光区921a。环形偏光区921b环绕透光区921a设置。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具有偏振方向。光线穿过环形偏光区921b时,光线中振动方向与环形偏光区921b的偏振方向相同的部分可以穿过环形偏光区921b,而光线中振动方向与该环形偏光区921b的偏振方向不同的部分不能穿过环形偏光区921b。示例性地,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可以设置偏振结构,例如,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可以设置光栅结构。
示例性地,偏振元件921可以为片状结构。偏振元件921具有良好的刚度,从而不易发生扭曲变形。
示例性地,偏振元件921的透光区921a可以与第一通光孔91b同轴设置,即透光区921a的轴线与第一通光孔91b的轴线重合。偏振元件921的透光区921a可以但不限于为圆形。环形偏光区921b可以但不限于为圆环。
沿第一通光孔91b的轴向Z,两个以上的偏振元件921堆叠设置。两个以上的偏振元件921中,位于相对两侧的偏振元件921中的一者面向第一通光孔91b设置,另一者面向第二通光孔91c设置。沿第一通光孔91b的轴向Z传播的光线到达偏振组件92后,光线可以依次穿过两个以上的偏振元件921。沿第一通光孔91b的轴向Z,各个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两个以上的偏振元件921中的至少一者可转动。
对于各个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正投影的重叠部分,如果对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进行转动,使得各个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则各个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正投影的重叠部分可以允许光线穿过偏振组件92,此时,偏振组件92中的每个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和透光区921a均允许光线穿过,使得光阑90的光圈处于大光圈状态,通光量处于较大模式。
对于各个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正投影的重叠部分,如果对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进行转动,使得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偏振方向存在相互垂直的情况,则各个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正投影的重叠部分会阻挡光线,从而各个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正投影的重叠部分不允许光线穿过偏振组件92,而在重叠部分以内的区域上可以允许光线穿过偏振组件92,此时,光阑90的光圈相对变小,通光量相对减少。
因此,通过对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进行转动,即可对偏振组件92的通光量实现调整,从而对光阑90的光圈的大小实现调整。光阑90的通光量为偏振组件92的通光量。
参见图6所示,驱动组件93包括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中的一者与外壳91相连,另一者与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相连。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单元。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之间可以产生磁力,用于改变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的相对位置,以带动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转动。电磁单元处于通电状态下,可以产生相应的磁场。电磁单元处于断电状态下,不产生磁场。示例性地,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之间在磁场的作用下,可以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从而改变两者的相对位置。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中的一者可以固定于外壳91上,即与外壳91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另一者与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相连,因此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同步带动偏振元件921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阑90包括外壳91、偏振组件92以及驱动组件93。偏振组件92设置于外壳91。偏振组件92包括两个以上的偏振元件921。偏振元件921包括透光区921a以及环形偏光区921b。各个偏振元件921相互堆叠设置,并且各个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存在重叠。偏振组件92包括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进行转动后,可以调整该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偏振方向与其他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从而通过各个偏振元件921的相互配合以对光阑90的光圈的大小实现调整,使得控制光圈大小的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降低组装工序难度。驱动组件93用于使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产生转矩,以驱动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转动。驱动组件93的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之间通过采用磁力作用实现相对位置变化,不需要额外地在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之间设置传动机构,有利于保证驱动组件93自身结构相对简单、紧凑,有利于降低组装工序难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光阑90整体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简化组装工艺,提高摄像装置60的产品良率。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5和图6所示,光阑9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96(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至少部分的柔性电路板96设置于环形侧板912的外周面,从而可以对外壳91的外周面进行利用,有利于降低柔性电路板96的空间占用率。示例性地,柔性电路板96和环形侧板912可以使用粘接件粘接。例如,粘接件可以为双面胶或者粘接胶。电磁单元与柔性电路板96电连接。电磁单元包括两个导电引线935。导电引线935可以穿出外壳91并与柔性电路板96电连接。示例性地,电磁单元中线圈934的两端可以与导电引线935电连接。例如,线圈934和导电引线935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10示意性地显示偏振组件92的局部分解结构。参见图10所示,偏振组件92可以包括两个偏振元件921。一个偏振元件921可转动设置于外壳91,另一个偏振元件921与外壳91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以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以及固定的偏振元件921各自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作为光阑90的初始状态为示例进行说明。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以及固定的偏振元件921各自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时,光线可以穿过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和透光区921a,此时,光阑90的光圈最大,通光量最大。图11示意性地显示偏振组件92的局部分解结构。参见图11所示,对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施加转矩,以使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转动,例如,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转动角度可以为90°,则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以及固定的偏振元件921各自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偏振方向处于相互垂直的状态,此时,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重叠部分对光线形成阻挡,不允许光线穿过偏振组件92,而在重叠部分以内的区域允许光线穿过,从而光阑90的光圈变小,通光量减少。在一些示例中,沿第一通光孔91b的轴向Z,两个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正投影可以完全重叠。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12示意性地显示偏振组件92的局部分解结构。参见图12所示,偏振组件92可以包括三个偏振元件921。一个偏振元件921与外壳91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其余两个偏振元件921为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两个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可以设置于固定的偏振元件921的一侧。沿第一通光孔91b的轴向Z,固定的偏振元件921以及最外侧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各自的环形偏光区921b正投影可以完全重叠,而位于中间的偏振元件921以及最外侧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各自的环形偏光区921b正投影可以部分重叠。固定的偏振元件921以及最外侧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各自的透光区921a的直径相等。位于中间的偏振元件921的透光区921a的直径大于最外侧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的透光区921a的直径。
为了便于示例说明,以固定的偏振元件921为第一元件、固定的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偏振方向为第一偏振方向,中间的偏振元件921为第二元件、中间的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偏振方向为第二偏振方向,最外侧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为第三元件、最外侧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偏振方向为第三偏振方向为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2所示,第一偏振方向、第二偏振方向以及第三偏振方向相互平行时,光线可以穿过各个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和透光区921a,此时,光阑90的光圈最大,通光量最大。
图13示意性地显示偏振组件92的局部分解结构。参见图13所示,转动第二元件,当第一偏振方向与第三偏振方向相互平行,而第一偏振方向与第三偏振方向各自与第二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时,偏振组件92上与第二元件的环形偏光区921b所对应的区域可以阻挡光线,而第二元件的环形偏光区921b以内的区域可以允许光线穿过,即第二元件的透光区921a、第一元件上与第二元件的透光区921a所对应的区域以及第三元件上与第二元件的透光区921a所对应的区域可以允许光线穿过,此时,光阑90的光圈变小,通光量减少。示例性地,第二元件的转动角度可以为90°。
图14示意性地显示偏振组件92的局部分解结构。参见图14所示,转动第三元件,当第一偏振方向与第三偏振方向相互垂直,而第一偏振方向与第三偏振方向中的一者与第二偏振方向相互平行,另一者与第二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时,偏振组件92上与第一元件的环形偏光区921b所对应的区域可以阻挡光线,而第一元件的环形偏光区921b以内的区域可以允许光线穿过,即第一元件的透光区921a、第二元件的部分透光区921a以及第三元件的透光区921a可以允许光线穿过,此时,光阑90的光圈变小,通光量减少。示例性地,第三元件的转动角度可以为90°。
图15示意性地显示光阑90的局部分解结构。参见图6和图15所示,光阑90还包括限位支架94。限位支架94设置于外壳91的容纳腔91a内。限位支架94与外壳91相连。偏振组件92设置于限位支架94。限位支架94包括贯通孔941。贯通孔941沿第一通光孔91b的轴向Z贯穿限位支架94。第一通光孔91b、贯通孔941以及第二通光孔91c对应设置。示例性地,贯通孔941的轴线可以与第一通光孔91b的轴线重合。至少部分的偏振组件92位于限位支架94的贯通孔941内。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受到转矩作用时,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可以相对限位支架94发生转动。限位支架94可以为偏振组件92提供限位,保证偏振组件92的位置精度满足要求以及安装位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示例性地,限位支架94与外壳91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使用螺钉等紧固件连接限位支架94和外壳91。
沿贯通孔941的径向,驱动组件93设置于限位支架94背向偏振组件92的外侧,即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位于限位支架94的外侧。贯通孔941的径向指的是与贯通孔941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限位支架94包括避让部942。避让部942沿贯通孔941的径向贯穿限位支架94。避让部942与贯通孔941相连通。示例性地,避让部942可以是避让孔或者避让槽。偏振组件92还包括连接臂921c。至少部分的连接臂921c位于避让部942内。连接臂921c的一端与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中的一者相连。偏振元件921以及连接臂921c均具有良好的刚度,以在承载转矩时不易发生变形。示例性地,连接臂921c与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示例性地,连接臂921c与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中的一者粘接,有利于减少零部件使用数量。
图16示意性地显示限位支架94的剖视结构。参见图8和图16所示,限位支架94的贯通孔941可以为台阶孔。贯通孔941包括孔段941a以及连接在相邻两个孔段941a之间的台阶面941b。贯通孔941中的各个孔段941a的直径不同。偏振元件921的数量与孔段941a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孔段941a内设置偏振元件921。每个孔段941a内对应设置一个偏振元件921。偏振元件921与孔段941a的内壁相接触,从而在贯通孔941的径向上,限位支架94可以对偏振元件921形成限位。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偏振元件921与孔段941a的内壁相接触,因此偏振元件921在限位支架94内的位置可以保持稳定,不易沿贯通孔941的径向发生偏移。
示例性地,偏振元件921的外径与对应的孔段941a的直径相等。示例性地,沿远离第一通光孔91b的方向,贯通孔941的各个孔段941a的直径增大。相应地,各个偏振元件921的外径逐渐增大。沿贯通孔941的轴向,相邻两个孔段941a之间的台阶面941b可以用于对位于直径较大的孔段941a内的偏振元件921提供限位,降低各个偏振元件921沿贯通孔941的轴向发生相互挤压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通光孔91b的直径小于贯通孔941的直径。贯通孔941中直径最小的孔段941a面向第一通光孔91b设置,而第一通光孔91b的直径小于该孔段941a的直径。由于外径最小的偏振元件921位于直径最小的孔段941a内,因此外径最小的偏振元件921的边缘部分位于外壳91的下方,使得偏振元件921与外壳91之间存在相互搭接的区域。外壳91可以对靠近第一通光孔91b设置的偏振元件921起到限位作用,降低偏振元件921沿贯通孔941的轴向从贯通孔941内退出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偏振组件92可以包括三个偏振元件921。靠近第一通光孔91b的偏振元件921的透光区921a的直径以及靠近第二通光孔91c的偏振元件921的透光区921a的直径均小于中间的偏振元件921的透光区921a的直径。靠近第一通光孔91b的偏振元件921的透光区921a的直径可以等于靠近第二通光孔91c的偏振元件921的透光区921a的直径。靠近第一通光孔91b的偏振元件921以及中间的偏振元件921可转动。靠近第二通光孔91c的偏振元件921可以与限位支架94相连并且保持位置固定。通过转动靠近第一通光孔91b的偏振元件921以及中间的偏振元件921中的至少一者,可以调整光阑90的光圈大小。
示例性地,第一通光孔91b为进光孔,而第二通光孔91c为出光孔,使得外部光线从外壳91的第一通光孔91b入射,经过偏振组件92后,再从第二通光孔91c出射。第一通光孔91b的直径大于中间的偏振元件921的透光区921a的直径。示例性地,对于中间的偏振元件921,至少部分的环形偏光区921b与第一通光孔91b对应设置。
示例性地,靠近第一通光孔91b的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外径可以等于第一通光孔91b的直径。中间的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外径可以等于第一通光孔91b的直径。靠近第二通光孔91c的偏振元件921的环形偏光区921b的外径可以等于第一通光孔91b的直径。
参见图6和图15所示,外壳91包括第一板体911、环形侧板912和第二板体913。第一通光孔91b设置于第一板体911。沿第一通光孔91b的轴向Z,第一板体911和第二板体913分别位于环形侧板912的两侧。第一板体911和第二板体913中的至少一者与限位支架94相连。示例性地,第一板体911可以对靠近第一通光孔91b设置的偏振元件921起到限位作用,降低偏振元件921沿贯通孔941的轴向从贯通孔941内退出的可能性。第二通光孔91c设置于第二板体913。示例性地,第一通光孔91b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光孔91c的直径。示例性地,第二通光孔91c的直径可以小于贯通孔941中靠近第二通光孔91c的孔段941a的直径。由于外径最大的偏振元件921位于直径最大的孔段941a内,因此外径最大的偏振元件921的边缘部分位于第二板体913的内侧,使得偏振元件921与第二板体913之间存在相互搭接的区域。第二板体913可以对靠近第二通光孔91c设置的偏振元件921起到限位作用,降低偏振元件921沿贯通孔941的轴向从贯通孔941内退出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限位支架94与第一板体911相连。示例性地,限位支架94与第一板体911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使用螺钉等紧固件连接限位支架94与第一板体911。
在一些示例中,环形侧板912和第二板体913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板体911和环形侧板912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板体911和第二板体913均可以为圆形结构。环形侧板912可以为圆环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沿贯通孔941的径向,限位支架94和环形侧板912之间具有间距。驱动组件93设置于外壳91的容纳腔91a内,使得外壳91可以对驱动组件93提供防护。驱动组件93的第一部件931可第二部件932可以设置于限位支架94和环形侧板912之间。示例性地,限位支架94可以为环形。例如,限位支架94可以为圆环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偏振组件92可以包括三个偏振元件921。靠近第一通光孔91b的偏振元件921以及中间的偏振元件921可转动。限位支架94在与靠近第一通光孔91b的偏振元件921对应的区域设置避让部942。例如,避让部942可以为避让槽。限位支架94在与中间的偏振元件921对应的区域设置避让部942。例如,避让部942可以为避让孔。
靠近第二通光孔91c的偏振元件921可以安装固定于限位支架94,使得靠近第二通光孔91c的偏振元件921与限位支架94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发生转动。示例性地,限位支架94上的直径最大的孔段941a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凹部(图中未示出)。限位凹部与直径最大的孔段941a相连通。偏振组件92还包括限位凸部(图中未示出)。靠近第二通光孔91c的偏振元件921与限位凸部相连。至少部分的限位凸部位于限位支架94的限位凹部内,从而限位支架94和限位凸部可以对靠近第二通光孔91c的偏振元件921起到约束限位作用,使得靠近第二通光孔91c的偏振元件921位置固定,不易发生转动。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5所示,光阑90还包括滚动体95。偏振组件92中至少靠近第一板体911的偏振元件921可转动。靠近第一板体911的偏振元件921与第一板体911之间设置有滚动体95。示例性地,滚动体95可以为滚珠。靠近第一板体911的偏振元件921转动过程中,偏振元件921与第一板体911之间为滚动摩擦,有利于降低偏振元件921转动阻力。沿第一通光孔91b的轴向Z,靠近第一板体911的偏振元件921与第一板体911之间具有间距,使得靠近第一板体911的偏振元件921不会与第一板体911发生直接接触,有利于降低偏振元件921往复转动过程中,偏振元件921与第一板体911之间发生摩擦而导致偏振元件921发生磨损的可能性。
示例性地,图17示意性地显示第一板体911的结构。参见图15和图17所示,靠近第一板体911的偏振元件921以及第一板体911中,一者设置环形导向槽100,另一者设置限位槽110。环形导向槽100和限位槽110之间设置滚动体95。限位槽110可以对滚动体95形成限位,避免滚动体95跟随转动的偏振元件921运动而发生位置偏移。限位槽11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以上。沿第一通光孔91b的周向,三个以上的限位槽110环绕第一通光孔91b设置。三个以上的限位槽110可以均匀分布,从而有利于保证偏振元件921受力均衡。限位槽110的数量可以与滚动体95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即每个限位槽110可以对应设置一个滚动体95。例如,限位槽110的数量可以与滚动体95的数量可以但不限于为三个。示例性地,靠近第一板体911的偏振元件921上设置环形导向槽100,而第一板体911上对应设置限位槽110。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5所示,在偏振组件92中,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与相邻的偏振元件921之间设置有滚动体95。示例性地,滚动体95可以为滚珠。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转动过程中,相邻两个偏振元件921之间为滚动摩擦,有利于降低偏振元件921转动阻力。沿第一通光孔91b的轴向Z,相邻两个偏振元件921之间具有间距,使得相邻两个偏振元件921不会发生直接接触,有利于降低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往复转动过程中,相邻两个偏振元件921之间发生摩擦而导致偏振元件921发生磨损的可能性。
示例性地,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与相邻的偏振元件921中,一者设置环形导向槽100,另一者设置限位槽110。环形导向槽100和限位槽110之间设置滚动体95。限位槽11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以上。沿第一通光孔91b的周向,三个以上的限位槽110环绕第一通光孔91b设置。三个以上的限位槽110可以均匀分布,从而有利于保证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受力均衡。例如,限位槽110的数量可以与滚动体95的数量可以但不限于为三个。示例性地,靠近第一板体911的偏振元件921上设置限位槽110,而远离第一板体911的偏振元件921上设置环形导向槽100。环形导向槽100的开口可以面向第一板体911,而限位槽110的开口可以背向第一板体911。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部件931为电磁单元,而第二部件932为磁铁。电磁单元在通电状态下,可以产生相应的磁场,从而第一部件931与第二部件932之间可以产生磁力,例如斥力或吸力。电磁单元在断电状态下,不产生磁场。第一部件931可以与外壳91相连。示例性地,第一部件931可以与外壳91采用粘接方式实现连接。例如,第一部件931可以与外壳91的环形侧板912和第二板体913中的至少一者采用粘接方式实现连接。第二部件932可以与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相连。第二部件932可以通过连接臂921c与可转动的偏振元件921相连。例如,连接臂921c可以与第二部件932采用粘接方式实现连接。第二部件932可以为永磁铁,例如,包括但不限于钕铁硼磁铁或铝镍钴磁铁。通过控制电磁单元中的电流大小,可以控制电磁单元产生的磁作用力大小,从而可以产生驱动第二部件932的驱动力,以驱动第二部件932绕第一通光孔91b的轴线转动,而第二部件932同步带动偏振元件921转动。
在一些示例中,图18示意性地显示光阑90的局部结构。参见图15和图18所示,电磁单元包括导磁芯体933和线圈934。导磁芯体933位于线圈934内。线圈934缠绕在导磁芯体933上。第二部件932为永磁体,从而第二部件932与导磁芯体933接触后,第二部件932可以吸附于导磁芯体933上。例如,线圈934的材料可以但不限于为铜或铜合金。导磁芯体933可以但不限于为铁芯体。
在电磁单元通电后,电磁单元和第二部件932之间可以产生吸力,使得第二部件932朝向电磁单元转动。在第二部件932与电磁单元的导磁芯体933接触后,第二部件932停止转动,并且与第二部件932相连的偏振元件921转动至预定位置。由于第二部件932可以吸附于导磁芯体933,因此电磁单元可以断电处理,从而电磁单元处于断电状态时,第二部件932的位置也不会发生改变,使得偏振元件921可以稳定地保持在当前位置,进而使得光阑90可以保持在当前的光圈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偏振组件92可以包括三个偏振元件921。其中,一个偏振元件921位置固定,其余两个偏振元件921可转动。相对第一通光孔91b的轴线,两个第一部件931对称设置。可转动的两个偏振元件921各自连接一个第二部件932。沿第一通光孔91b的周向,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交替设置。
限位支架94以及外壳91之间形成弧形的导向空间120。相对第一通光孔91b的轴线,两个导向空间120对称设置。第二部件932设置于导向空间120内。每个导向空间120内可以设置一个第二部件932。第二部件932受到转矩作用时,第二部件932可以沿相应的导向空间120从其中一个第一部件931运动至另一个第一部件931。
第一部件931为弧形结构。第一部件931的尺寸为四分之一圆周。导向空间120的尺寸为四分之一圆周。因此,第二部件932从其中一个第一部件931运动至另一个第一部件931时,第二部件932的转动角度可以为90°。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两个第一部件931对称设置,可以通过第一部件931即可准确限定第二部件932的转动角度,不需要额外设置角度检测结构以检测第二部件932的转动角度。同时,第二部件932可以吸附于导磁芯体933,即可保持位置稳定,保证当前光圈状态稳定,一方面,不需要额外设置限位结构以固定第二部件932的位置,因此,第一部件931为电磁单元,而第二部件932为磁铁的设置方式,有利于简化光阑90整体结构;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二部件932转动后的极限位置准确可控,有利于提高光圈大小的控制精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部件932具有S极和N极。沿第一通光孔91b的周向,两个第二部件932的设置方式可以是,一个第二部件932的S极面向另一个第二部件932的S极设置,相应地,一个第二部件932的N极面向另一个第二部件932的N极设置。在两个第一部件931通电状态下,第一部件931具有S极和N极。
示例性地,图19示意性地显示光阑90的局部结构。以图18和图19所示的结构进行示例说明。参见图18所示,左上角和右下角的两个第一部件931处于断电状态,并且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中的导磁芯体933的一端与左侧的第二部件932相互吸附,另一端与右侧的第二部件932相互吸附。
参见图19所示,将两个第一部件931切换为通电状态,左上角第一部件931的N极对应左侧第二部件932的S极,使得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和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吸力,保证导磁芯体933的一端与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保持相互吸附的状态,而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的S极对应右侧第二部件932的S极,使得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和右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斥力。在斥力的作用下,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推动右侧的第二部件932与导磁芯体933分离,并且第二部件932在导向空间120中沿顺时针朝向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移动。右侧的第二部件932移动到预定位置时,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和右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吸力,使得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拉动右侧的第二部件932移动,直至右侧的第二部件932与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的导磁芯体933相互吸附,以完成相应的偏振元件921的转动过程。
示例性地,图20示意性地显示光阑90的局部结构。以图18和图20所示的结构进行示例说明。参见图18所示,左上角和右下角的两个第一部件931处于断电状态,并且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中的导磁芯体933的一端与左侧的第二部件932相互吸附,另一端与右侧的第二部件932相互吸附。
参见图18和图20所示,将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切换为通电状态,而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保持断电状态。左上角第一部件931的N极对应左侧第二部件932的S极,使得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和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吸力,保证导磁芯体933的一端与左侧第二部件932保持相互吸附的状态。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的S极对应右侧第二部件932的S极,使得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和右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斥力。在斥力的作用下,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推动右侧的第二部件932与导磁芯体933分离,并且第二部件932在导向空间120中沿顺时针朝向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移动。右侧的第二部件932移动到预定位置时,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的导磁芯体933和右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吸力,使得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拉动右侧的第二部件932移动,直至右侧的第二部件932与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的导磁芯体933相互吸附,以完成相应的偏振元件921的转动过程。
示例性地,图21以及图22分别示意性地显示光阑90的局部结构。以图21和图22所示的结构进行示例说明。参见图21和图22所示,左上角第一部件931中的导磁芯体933与左侧的第二部件932相互吸附。右下角第一部件931中的导磁芯体933与右侧的第二部件932相互吸附。将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切换为通电状态,而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保持断电状态。右下角第一部件931的N极对应右侧第二部件932的N极,使得右下角第一部件931和右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斥力。在斥力的作用下,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推动右侧的第二部件932与导磁芯体933分离,并且第二部件932在导向空间120中沿逆时针朝向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移动。右侧的第二部件932移动到预定位置时,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的导磁芯体933和右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吸力,使得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拉动右侧的第二部件932移动,直至右侧的第二部件932与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的导磁芯体933相互吸附,以完成相应的偏振元件921的转动过程。
示例性地,图23示意性地显示光阑90的局部结构。以图18和图23所示的结构进行示例说明。参见图18所示,左上角和右下角的两个第一部件931处于断电状态,并且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中的导磁芯体933的一端与左侧的第二部件932相互吸附,另一端与右侧的第二部件932相互吸附。
参见图23所示,将两个第一部件931切换为通电状态,左上角第一部件931的N极对应右侧第二部件932的S极,使得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和右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吸力,保证导磁芯体933的一端与右侧第二部件932保持相互吸附的状态,而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的S极对应左侧第二部件932的S极,使得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和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斥力。在斥力的作用下,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推动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与导磁芯体933分离,并且第二部件932在导向空间120中沿逆时针朝向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移动。左侧的第二部件932移动到预定位置时,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和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吸力,使得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拉动左侧的第二部件932移动,直至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与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的导磁芯体933相互吸附,以完成相应的偏振元件921的转动过程。
示例性地,图24示意性地显示光阑90的局部结构。以图18和图24所示的结构进行示例说明。参见图18所示,左上角和右下角的两个第一部件931处于断电状态,并且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中的导磁芯体933的一端与左侧的第二部件932相互吸附,另一端与右侧的第二部件932相互吸附。
参见图24所示,将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切换为通电状态,而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保持断电状态。左上角第一部件931的N极对应右侧第二部件932的S极,使得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和右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吸力,保证导磁芯体933的一端与右侧第二部件932保持相互吸附的状态。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的S极对应左侧第二部件932的S极,使得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和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斥力。在斥力的作用下,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推动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与导磁芯体933分离,并且第二部件932在导向空间120中沿逆时针朝向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移动。左侧的第二部件932移动到预定位置时,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的导磁芯体933和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吸力,使得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拉动左侧的第二部件932移动,直至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与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的导磁芯体933相互吸附,以完成相应的偏振元件921的转动过程。
示例性地,图25示意性地显示光阑90的局部结构。以图25所示的结构进行示例说明。左上角第一部件931中的导磁芯体933与右侧的第二部件932相互吸附。右下角第一部件931中的导磁芯体933与左侧的第二部件932相互吸附。将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切换为通电状态,而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保持断电状态。右下角第一部件931的N极对应左侧第二部件932的N极,使得右下角第一部件931和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斥力。在斥力的作用下,右下角的第一部件931推动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与导磁芯体933分离,并且第二部件932在导向空间120中沿顺时针朝向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移动。左侧的第二部件932移动到预定位置时,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的导磁芯体933和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之间产生吸力,使得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拉动左侧的第二部件932移动,直至左侧的第二部件932与左上角的第一部件931的导磁芯体933相互吸附,以完成相应的偏振元件921的转动过程。
左侧的第二部件932可以与中间的偏振元件921通过连接臂921c相连。限位支架94对应左侧的第二部件932设置有避让部942,例如,避让部942为避让孔。右侧的第二部件932可以与靠近第一通光孔91b的偏振元件921通过连接臂921c相连。限位支架94对应右侧的第二部件932设置有避让部942,例如,避让部942为避让槽。通过第一部件931和第二部件932的相互配合,以使不同的偏振元件921实现转动,从而可以调整光阑90的光圈大小,改变光阑90的通光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文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Claims (22)

1.一种光阑,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外壳,包括容纳腔、第一通光孔和第二通光孔,所述第一通光孔和所述第二通光孔分别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偏振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偏振组件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偏振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光孔至所述第二通光孔的光路上,所述偏振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偏振元件,沿所述第一通光孔的轴向,两个以上的所述偏振元件堆叠设置,所述偏振元件包括透光区和环形偏光区,所述环形偏光区环绕所述透光区设置,沿所述第一通光孔的轴向,各个所述偏振元件的所述环形偏光区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两个以上的所述偏振元件中的至少一者可转动;
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一者与所述外壳相连,另一者与可转动的所述偏振元件相连,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单元,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产生磁力,用于改变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以带动可转动的所述偏振元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还包括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限位支架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限位支架包括贯通孔,所述偏振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支架,至少部分的所述偏振组件位于所述贯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贯通孔的径向,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支架背向所述偏振组件的外侧,所述限位支架包括避让部,所述避让部沿所述贯通孔的径向贯穿所述限位支架,所述避让部与所述贯通孔相连通,所述偏振组件还包括连接臂,至少部分的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避让部内,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可转动的所述偏振元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一者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为台阶孔,所述贯通孔包括孔段以及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孔段之间的台阶面,所述偏振元件的数量与所述孔段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孔段内设置所述偏振元件,所述偏振元件与所述孔段的内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光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贯通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组件包括三个所述偏振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通光孔的所述偏振元件的所述透光区的直径以及靠近所述第二通光孔的所述偏振元件的所述透光区的直径均小于中间的所述偏振元件的所述透光区的直径,靠近所述第一通光孔的所述偏振元件的所述透光区的直径等于靠近所述第二通光孔的所述偏振元件的所述透光区的直径,靠近所述第一通光孔的所述偏振元件以及中间的所述偏振元件可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光孔为进光孔,所述第二通光孔为出光孔,所述第一通光孔的直径大于中间的所述偏振元件的所述透光区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板体、环形侧板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通光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通光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第一通光孔的轴向,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位于所述环形侧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限位支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还包括滚动体,所述偏振组件中至少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偏振元件可转动,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偏振元件与所述第一板体之间设置有所述滚动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偏振元件与所述第一板体中,一者设置环形导向槽,另一者设置限位槽,所述环形导向槽和所述限位槽之间设置所述滚动体。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限位支架为环形,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支架和所述环形侧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还包括滚动体,可转动的所述偏振元件与相邻的所述偏振元件之间设置有所述滚动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可转动的所述偏振元件与相邻的所述偏振元件中,一者设置环形导向槽,另一者设置限位槽,所述环形导向槽和所述限位槽之间设置所述滚动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所述电磁单元,所述第二部件为磁铁,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第二部件与可转动的所述偏振元件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单元包括导磁芯体和线圈,所述导磁芯体位于所述线圈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组件包括三个所述偏振元件,其中,一个所述偏振元件位置固定,两个所述偏振元件可转动,相对所述第一通光孔的轴线,两个所述第一部件对称设置,可转动的两个所述偏振元件各自连接一个所述第二部件,沿所述第一通光孔的周向,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交替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项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弧形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还包括柔性电路板,至少部分的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环形侧板的外周面,所述电磁单元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元件为偏光片。
2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镜组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光阑,所述透镜组的至少一侧设置所述光阑。
2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像装置。
CN202310207239.5A 2023-02-24 2023-02-24 光阑、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1486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7239.5A CN117148647A (zh) 2023-02-24 2023-02-24 光阑、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7239.5A CN117148647A (zh) 2023-02-24 2023-02-24 光阑、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8647A true CN117148647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82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07239.5A Pending CN117148647A (zh) 2023-02-24 2023-02-24 光阑、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4864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49812A (ja) * 2004-03-01 2005-09-15 Tokyo Micro:Kk シャッターアイリス
JP2005309318A (ja) * 2004-04-26 2005-11-04 Alps Electric Co Ltd 絞り機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メラ
CN1953295A (zh) * 2005-10-21 2007-04-25 佳能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及光量调节装置
JP2009195084A (ja) * 2008-02-18 2009-08-27 Tamron Co Ltd 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および光学装置
CN101639557A (zh) * 2008-07-30 2010-02-03 日本精密测器株式会社 光阑装置
CN110737148A (zh) * 2019-10-21 2020-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10809106A (zh) * 2019-11-04 2020-0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镜头、相机模组及电子装置
WO2022257989A1 (zh) * 2021-06-11 2022-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49812A (ja) * 2004-03-01 2005-09-15 Tokyo Micro:Kk シャッターアイリス
JP2005309318A (ja) * 2004-04-26 2005-11-04 Alps Electric Co Ltd 絞り機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メラ
CN1953295A (zh) * 2005-10-21 2007-04-25 佳能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及光量调节装置
JP2009195084A (ja) * 2008-02-18 2009-08-27 Tamron Co Ltd 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および光学装置
CN101639557A (zh) * 2008-07-30 2010-02-03 日本精密测器株式会社 光阑装置
CN110737148A (zh) * 2019-10-21 2020-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10809106A (zh) * 2019-11-04 2020-0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镜头、相机模组及电子装置
WO2022257989A1 (zh) * 2021-06-11 2022-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6888530A (zh) * 2021-06-11 2023-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7708B (zh) 一种音圈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TWI594036B (zh) 致動器以及包含該致動器的照相機模組
CN109073857B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及光学装置
CN111133376B (zh) 包括具有不同磁场方向的多个驱动单元的相机模块
US7741940B2 (en) Actuator device for optical device and image-capture apparatus
CN108833617B (zh) 移动终端
US20230030876A1 (en) Dual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instrument
CN115166929A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光学设备
US20220342276A1 (en)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KR102635884B1 (ko) 조리개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4827483A (zh) 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5480433B (zh)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KR20210043982A (ko) 조리개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09218589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EP4266123A1 (en) Imaging lens,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489882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07121850A (ja) 撮像装置
KR20150073368A (ko) 렌즈구동모터
US20160223777A1 (en) Actuator and camera module
JP2009086139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携帯端末
CN117148647A (zh) 光阑、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20180010471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0795210B1 (ko) 소형 줌 카메라장치
KR20210036763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JP2008170864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