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6488A - 盖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盖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6488A
CN117616488A CN202280001240.6A CN202280001240A CN117616488A CN 117616488 A CN117616488 A CN 117616488A CN 202280001240 A CN202280001240 A CN 202280001240A CN 117616488 A CN117616488 A CN 117616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optical resin
resin coating
glass substrate
cover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12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强
毕铁钧
高涌效
王世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16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64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盖板,包括盖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包括弯折区(10)和位于弯折区(10)的两侧的非弯折区(20),非弯折区(20)包括玻璃基板(1),弯折区(10)包括采用光学树脂材料通过涂布工艺形成的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盖板主体至少包括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和玻璃基板(1)两种结构,在弯折区(10)设置弯折性能较强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在非弯折区(20)设置抗冲击性能较强的玻璃基板(1),解决盖板仅采用玻璃基板(1)从而弯折性能和抗冲击性能无法兼顾的问题。

Description

盖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产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玻璃厚度达到100um以下时,玻璃的柔性得以展现,目前,超薄柔性玻璃已成为折叠显示盖板的核心部件。相比较高分子材料,玻璃材料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弯折后形变恢复的能力优于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折叠屏,可明显改善折叠显示屏的折痕问题。但是,为保证折叠显示屏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这就要求玻璃的厚度要做到很薄,目前使用较为多的超薄玻璃的厚度基本在30~70um。然而,当玻璃厚度达到70um及以下时,玻璃的抗冲击强度极弱,即玻璃的抗冲击强度与弯折性能不能同时得到兼顾。
与常规的刚性手机盖板玻璃相比,超薄柔性玻璃的价格高昂,其价格可能高出数十倍,如何能使用较厚的玻璃来替代或部分替代超薄柔性玻璃已成为一个热度较高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盖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解决盖板采用玻璃制成,抗冲击强度与弯折性能不能兼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盖板,包括盖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包括弯折区和位于所述弯折区的两侧的非弯折区,所述非弯折区包括玻璃基板,所述弯折区包括采用光学树脂材料通过涂布工艺形成的第一光学树脂涂层。
可选的,所述盖板主体沿其厚度方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从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所述弯折区包括所述玻璃基板和涂布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第二光学树脂涂层;
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具有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光学树 脂涂层具有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可选的,所述玻璃基板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可选的,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一侧通过光学胶层粘接有第一柔性膜材,或者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二侧通过光学胶层粘接有第一柔性膜材。
可选的,所述第一柔性膜材采用PET、CPI、PMMA或超薄玻璃制成。
可选的,所述第一柔性膜材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0um。
可选的,所述盖板主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非弯折区之间的过渡区,所述过渡区包括涂布有第三光学树脂涂层,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五表面,所述第五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玻璃基板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六表面,所述第六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可选的,从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所述弯折区包括第二柔性膜材和涂布于所述第二柔性膜材上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
可选的,所述第二柔性膜材采用PET、CPI、PMMA或超薄玻璃制成。
可选的,所述第二柔性膜材的厚度小于或等于70um。
可选的,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一侧通过光学胶层粘接有第三柔性膜材;或者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二侧通过光学胶层粘接有第三柔性膜材。
可选的,所述第三柔性膜材采用采用PET、CPI、PMMA或超薄玻璃制成。
可选的,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um。
可选的,所述玻璃基板包括靠近所述弯折区设置的侧面和与所述侧面相邻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用于接收显示面板发出的光;
所述出光面与所述侧面相交的边缘进行倒角或圆角设置,和/或所述入光面与所述侧面相交的边缘进行倒角或圆角设置。
可选的,所述玻璃基板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端在所述盖板主体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为1/2椭圆形,或所述玻璃基板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端在所述盖板主体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为1/4椭圆形,且所述1/4椭圆形朝向远离所述入光面 的方向凸出设置。
可选的,从所述非弯折区到所述弯折区的方向,所述玻璃基板的出光面包括平面部分、斜面部分和弧面部分,所述弧面部分是由所述出光面和所述侧面相交处进行圆角处理形成;和/或,从所述非弯折区到所述弯折区的方向,所述玻璃基板的入光面包括平面部分、斜面部分和弧面部分,所述弧面部分是由所述入光面和所述侧面相交处进行圆角处理形成。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所述第二光学树脂涂层和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玻璃基板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01。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的折射率为n,1.50≤n≤1.54。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0%。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的材料采用聚酯类、聚氨酯类、热塑性聚氨酯类、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聚甲丙烯酸甲酯类、聚丙烯类、聚乙烯类、聚丙烯类、聚氯乙烯类、聚苯乙烯类、苯乙烯类、聚甲醛类、聚苯醚类、聚苯硫醚类、聚砜类、聚芳醚酮类、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烯烃类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上述的盖板。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绑定区,所述绑定区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以与主电路板绑定连接,所述绑定区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保护胶层;
所述绑定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盖板完全重合,或者所述绑定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的第一区域,所述盖板包括外露于所述第一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
可选的,所述盖板包括外露于所述第一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所述显示模组的中框与所述边缘区域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盖板主体至少包括第一光学树脂涂层和玻璃基板两种结构,在弯折区设置弯折性能较强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在非弯折区设置抗冲击性能较强的玻璃基板,解决盖板仅采用玻璃基板从而弯折性能和 抗冲击性能无法兼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盖板的折叠状态示意图一;
图2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盖板的展平状态示意图一;
图3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盖板的展平状态示意图二;
图4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盖板的展平状态示意图三;
图5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盖板的折叠状态示意图二;
图6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盖板的展平状态示意图四;
图7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盖板的展平状态示意图五;
图8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1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4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5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16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盖板与中框的组装状态示意图一;
图17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盖板与中框的组装状态示意图二;
图18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盖板弯折为水滴形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 “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考图1-图15,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盖板,包括盖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包括弯折区10和位于所述弯折区10的两侧的非弯折区20,所述非弯折区20包括玻璃基板1,所述弯折区10包括采用光学树脂材料通过涂布工艺形成的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
相关技术中,为保证折叠显示屏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要求玻璃的厚度要做到很薄,相关技术中使用较为多的超薄玻璃的厚度基本在30~70um。然而,当玻璃厚度达到70um及以下时,玻璃的抗冲击强度极弱,即玻璃的抗冲击强度与弯折性能不能同时得到兼顾。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主体将所述第一树脂涂层和玻璃基板1进行结合,在所述弯折区10设置弯折性能较强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在所述非弯折区20设置抗冲击性能较强的玻璃基板1,由于仅仅将玻璃基板1设置于非弯折区20,而非弯折区是不需要弯折的,所述玻璃基板1的厚度可以根据抗冲击性能的要求设置其厚度,不需要采用超薄玻璃,例如所述玻璃基板1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300um,也就是说,采用在所述弯折区20设置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和在所述非弯折区10设置玻璃基板1两种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保证盖板良好的弯折性能,又可以保证盖板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参考图1和图2,图1表示盖板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2表示盖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1中的盖板在折叠状态时呈U形结构,EF段和F’E’段为非弯折区20,FP-PF’段为弯折区10;其中EF和F’E’段由于不需要弯折,故可采用所述玻璃基板1(此处的玻璃基板1为常规的玻璃即可,而不需要采用超薄玻璃),可大幅提高非弯折区20冲击强度,FP-PF’段可由光学树脂涂布、固化后形成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进行填充,保证弯折性能。
示例性的,为了保证盖板的抗冲击性能,所述玻璃基板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um,但并不以此为限。
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是通过涂布工艺涂布后、固化形成,弯折性能强。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的材料可以为聚酯类、聚氨酯类、热塑性聚氨酯类、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聚甲丙烯酸甲酯类、聚丙烯类、聚乙烯类、聚丙烯类、聚氯乙烯类、聚苯乙烯类、苯乙烯类、聚甲醛类、聚苯醚类、聚苯硫醚类、聚砜类、聚芳醚酮类、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烯烃类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示例性的,在所述弯折区10可采用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完全填充,参考图2,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加强所述弯折区10的抗冲击性能,也可以在所述弯折区10增设柔性膜材(所述柔性膜材嵌设于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内),但是柔性膜材的厚度要较小,以保证所述弯折区10的弯折性能,例如可以小于70um,但并不以此为限。
示例性的,所述盖板主体沿其厚度方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从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所述弯折区10包括所述玻璃基板1和涂布于所述玻璃基板1上的第二光学树脂涂层3;
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具有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光学树脂涂层3具有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参考图2-图4。
所述第二光学树脂涂层3的设置是为了弥补所述玻璃基板1和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之间的段差,保证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二侧的平坦性。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和所述第二光学树脂涂层3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和所述第二光学树脂涂层3采用同步工艺形成。
示例性的,为了保证所述玻璃基板1和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或所述第二光学树脂涂层3的交界处无界面痕迹,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和所述第二光学树脂涂层3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和所述玻璃基板1的折射率之差小于或等于0.01,例如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的折射率为n,1.50≤n≤1.54,但并不以此为限。
示例性的,所述玻璃基板1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示例性的,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一侧通过光学胶层粘接有第一柔性膜材 4,和/或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二侧通过光学胶层粘接有第一柔性膜材4,参考图3和图4。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柔性膜材4可以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PI(聚酰亚胺)、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有机材料制成,或采用超薄玻璃制成。可兼具耐冲击性、耐刮擦性、耐弯折性和表面硬度。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柔性膜材4的厚度50-80um。
图3中表示出了在所述第一侧设置所述第一柔性膜材的示例,图4中表示出了在所述第二侧设置所述第一柔性膜材的示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柔性膜材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用于与显示面板连接的一侧,则所述第一柔性膜材的设置可以对显示面板起到保护作用,增强显示面板整体的抗冲击性能,所述第一柔性膜材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的与显示面板连接的一侧相对的一侧,即所述第一柔性膜材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则所述第一柔性膜材对所述盖板主体、所述显示面板均起到保护作用,提高显示模组的抗冲击性能,且所述第一柔性膜材可以作为人机交互面,增强耐摩擦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超薄玻璃易碎,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柔性膜材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时,所述第一柔性膜材的材质采用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PI(聚酰亚胺)、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有机材料制成。
参考图5-图10,示例性的,所述盖板主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10和所述非弯折区20之间的过渡区30,所述过渡区30包括第三光学树脂涂层6,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6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五表面,所述第五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玻璃基板1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6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六表面,所述第六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对于折叠状态时呈水滴形的所述盖板,所述过渡区30受到的拉应力最大,在弯折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痕,对此,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渡区30设置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6,且所述过渡区30被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6完全填充,保证所述过渡区30的弯折性能,以避免在弯折过程中产生裂痕等。
示例性的,从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所述弯折区10包括第二柔性膜材7和涂布于所述第二柔性膜材7上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
所述弯折区10受到的压应力最大,采用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和所述第二柔性膜材7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增加所述弯折区10的抗压能力,并且保证其弯折性能。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柔性膜材7可以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PI(聚酰亚胺)、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有机材料制成,或采用超薄玻璃制成。可兼具耐冲击性、耐刮擦性、耐弯折性和表面硬度。
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二侧用于与显示面板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一侧用于与显示面板连接时,由于超薄玻璃易碎,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柔性膜材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PI(聚酰亚胺)、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有机材料制成。
示例性的,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一侧通过光学胶层粘接有第三柔性膜材8;和/或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二侧通过光学胶层粘接有第三柔性膜材8。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柔性膜材8可以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PI(聚酰亚胺)、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有机材料制成,或采用超薄玻璃制成。可兼具耐冲击性、耐刮擦性、耐弯折性和表面硬度。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柔性膜材8的厚度为50-80um。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柔性膜材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用于与显示面板连接的一侧,则所述第三柔性膜材8的设置可以对显示面板起到保护作用,增强显示面板整体的抗冲击性能,所述第三柔性膜材8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的与显示面板连接的一侧相对的一侧,即所述第三柔性膜材8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则所述第三柔性膜材8对所述盖板主体、所述显示面板均起到保护作用,提高显示模组的抗冲击性能,且所述第三柔性膜材8可以作为人机交互面,增强耐摩擦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超薄玻璃易碎,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柔性膜材8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时,所述第三柔性膜材8的材质采用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PI(聚酰亚胺)、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有机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一侧用于与显示面板连接,所述第二侧设置所述第三柔性膜材8,由于所述第三柔性膜材8的设置,所述第二柔性膜材7可以采用超薄玻璃制成,所述第三柔性膜材8起到保护作用。
参考图7-图9,图7和图8中表示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一侧用于与显示面板连接,所述第二侧通过光学胶层粘接有第三柔性膜材8。对比图7和图8,图7所示的结构抗冲击性能强,耐摩擦性能强,图8中所示的结构,所述非弯折区的硬度大,而图10中所示的结构使得显示模组整体的厚度减薄。
参考图5,起弯区(即所述过渡区30)所受拉应力最大,即弯折过程中产生Peeling的风险最大。同时,弯曲曲率最小处(即所述弯折区10)所受压应力最大。所述过渡区30即图6所示BC段和C’B’段,考虑到所述过渡区30存在Peeling风险,所述过渡区30通过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6完全填充(即所述过渡区30仅包括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6,参考图6和图7)。考虑到弯折过程中压应力最大处(即所述弯折区10)为CO和OC’段,结合无机材料基础知识,玻璃材料耐压应力强度是耐张应力强度的10倍,将CO和OC’段用可弯折的第二柔性膜材7填充,即所述弯折区10采用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和所述第二柔性膜材7(所述第二柔性膜材7的厚度可以选择小于或等于70um,但并不以此为限)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到所述非弯折区20即AB和B’A’段在弯折过程中不受弯折半径和弯折次数的影响,选用厚度较厚的常规盖板玻璃(即所述玻璃基板1,所述玻璃基板1的厚度可大于或等于300um,但并不以此为限)。采用上述方案,既能满足所述非弯折区20的高冲击强度和所述弯折区10的弯折强度,又通过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6的设置规避了所述过渡区30弯折时张应力过大导致的Peeling风险。
参考图18,需要说明的是,弯折时受张应力最大的点位于水滴起弧区(,参考图18中两条虚线之间的区域),所述起弧区的弧长为L:
其中,ɑ为盖板弯折为水滴形的水滴角度;r为水滴起弧半径,参考图18。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BC段(即所述过渡区)在Y方向上的最小值为L(即所述过渡区在Y方向上内的最小值,Y方向与从所述弯折区到所述非弯折区的方向相垂直)。即所述BC段的长度a大于或等于L,当BC段在Y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水滴状起弧区的弧长时,对应于整个起弧区的区域采用 光学树脂涂层(即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避免了由于弯折时该部位局部张应力过大导致的Peeling风险。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6和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可采用同步工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光学树脂涂层3和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6可采用同步工艺一体成型,保证所述盖板的第二侧的平坦性,使得所述盖板在折叠状态时形成完整的水滴形态的柔性盖板。
示例性的,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二侧用于与显示面板连接,所述第二柔性膜材7采用超薄玻璃制成。
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一侧远离显示面板设置,所述第二柔性膜材7采用超薄玻璃制成,在保证所述弯折区10的弯折性能的同时,可以增强所述弯折区10的耐冲击性能。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柔性膜材7的厚度小于或等于70um。
参考图11-图15,示例性的,所述玻璃基板1包括靠近所述弯折区10设置的侧面103和与所述侧面103相邻的入光面102和出光面101,所述入光面102用于接收显示面板发出的光;
所述出光面101与所述侧面103相交的边缘进行倒角或圆角设置,和/或所述入光面102与所述侧面103相交的边缘进行倒角或圆角设置。
倒角或圆角设置相对于直角设置,可防止亮暗不明的现象的发生。
图11中,所述出光面101与所述侧面103相交的边缘进行倒角设置,和所述入光面102与所述侧面103相交的边缘进行倒角设置。其中,1t≤a≤1.9t,0.22t≤b≤0.42t,0.16t≤c≤0.56t。
图14中,所述出光面101与所述侧面103相交的边缘进行圆角设置,和所述入光面102与所述侧面103相交的边缘进行圆角设置。其中0.1t≤g<t,0.1t≤h≤0.8t。
示例性的,所述玻璃基板1靠近所述弯折区10的一端在所述盖板主体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为1/2椭圆形,或所述玻璃基板1靠近所述弯折区10的一端在所述盖板主体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为1/4椭圆形,且所述1/4椭圆形朝向远离所述入光面102的方向凸出设置。
图12中,所述玻璃基板1靠近所述弯折区10的一端在所述盖板主体的厚 度方向上的截面为1/4椭圆形,其中1/4椭圆形的半长轴为d,1/4椭圆形的半短轴为e,0.5t≤d≤1.5t,0.5t≤e≤1.5t。
图13中,所述玻璃基板1靠近所述弯折区10的一端在所述盖板主体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为1/2椭圆形,其中1/2椭圆形额半长轴为f,1/2椭圆形额半短轴为f1,0.5t≤f≤4t,f1=t。
参考图15,示例性的,从所述非弯折区20到所述弯折区10的方向,所述玻璃基板1的出光面101包括平面部分1011、斜面部分1012和弧面部分1013,所述弧面部分1013是由所述出光面101和所述侧面103相交处进行圆角处理形成;和/或,从所述非弯折区20到所述弯折区10的方向,所述玻璃基板1的入光面102包括平面部分、斜面部分和弧面部分,所述弧面部分是由所述入光面102和所述侧面103相交处进行圆角处理形成。
示例性的,所述玻璃基板1的所述出光面101和所述入光面102对称设置。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所述第二光学树脂涂层3和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6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的折射率与所述玻璃基板1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01,避免所述玻璃基板1、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所述第二光学树脂涂层3、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6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结构的交界处产生界面痕迹。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的折射率为n,1.50≤n≤1.54,但并不以此为限。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0%。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的材料采用聚酯类、聚氨酯类、热塑性聚氨酯类、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聚甲丙烯酸甲酯类、聚丙烯类、聚乙烯类、聚丙烯类、聚氯乙烯类、聚苯乙烯类、苯乙烯类、聚甲醛类、聚苯醚类、聚苯硫醚类、聚砜类、聚芳醚酮类、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烯烃类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下以图3所示的盖板的结构为例,选取不同参数的样品与相关技术中仅采用超薄玻璃制成的盖板进行对比测试。
第一种样品:所述玻璃基板1的厚度为100um,所述玻璃基板1的边缘为图11中的倒角结构,所述第一柔性膜材4采用厚度为30um的超薄玻璃(UTG), 所述第一柔性膜材4通过厚度为50um的光学胶(OCA)与所述玻璃基板1连接,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由聚氨酯、二甲基甲酰胺、醋酸丁酯、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消泡剂和流平剂组成,组成质量比例为60:130:30:10:1:1,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的折射率为1.513。
第二种样品:所述玻璃基板1的厚度为200um,所述玻璃基板1的边缘为图11中的倒角结构,所述第一柔性膜材4采用厚度为30um的超薄玻璃,所述第一柔性膜材4通过厚度为50um的光学胶(OCA)与所述玻璃基板1连接,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由聚氨酯、二甲基甲酰胺、醋酸丁酯、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消泡剂和流平剂组成,组成质量比例为60:130:30:10:1:1,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的折射率为1.513。
第三种样品:所述玻璃基板1的厚度为100um,所述玻璃基板1的边缘为图11中的倒角结构,所述第一柔性膜材4采用厚度为50um的超薄玻璃,所述第一柔性膜材4通过厚度为50um的光学胶(OCA)与所述玻璃基板1连接,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由聚氨酯、二甲基甲酰胺、醋酸丁酯、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消泡剂和流平剂组成,组成质量比例为60:130:30:10:1:1,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的折射率为1.513。
第四种样品:所述玻璃基板1的厚度为100um,所述玻璃基板1的边缘为图11中的倒角结构,所述第一柔性膜材4采用厚度为50um的PET制成,所述第一柔性膜材4通过厚度为50um的光学胶(OCA)与所述玻璃基板1连接,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2由聚氨酯、二甲基甲酰胺、醋酸丁酯、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消泡剂和流平剂组成,组成质量比例为60:130:30:10:1:1,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的折射率为1.513。
相关技术中的对比样品1:仅采用厚度为30um的超薄玻璃制成盖板。
相关技术中的对比样品2:仅采用厚度为70um的超薄玻璃制成盖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种样品、所述第二种样品的测试面均为未设置所述第一柔性膜材4的一面,所述第三种样品和所述第四种样品的测试面均为所述第一柔性膜材4远离所述玻璃基板1的一面。且所述第一种样品、所述第二种样品、所述第三种样品和所述第四种样品进行冲击测试时均未在外表面(即测试面)贴合其他膜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种样品至第四种样品中,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盖板与显示面板,第一种样品至第四种样品中弯折区设置的是第一光学树脂涂层,非弯折区设置的是厚度较大的玻璃基板,在进行测试时,测试样品出现亮点或是玻璃基板碎裂这两种情况出现一种则记录相应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比样品1和对比样品2在进行冲击测试时,外表面均贴合厚度为80um的CPI和厚度为50um的OCA(所述对比样品包括超薄玻璃通过OCA设置于超薄玻璃的第一侧的CPI膜层和通过OCA设置于超薄玻璃的第二侧的PET层),其测试结果同样如下表所示:
其中,进行落笔测试时,测试设备为晨光笔,评价标准为超薄玻璃或玻璃基板碎裂(对比样品的评价标准是超薄玻璃碎裂,第一种样品至第四种样品的评价标准是显示出现亮点或者玻璃基板碎裂),测试方法如下:
选取测试点,控制质量为12g(笔尖直径为5mm)的晨光笔,笔尖朝下并从指定的高度垂直落下,其中,从0.5cm高度开始测试,并以0.5cm为单位递增进行多次测试,对于对比样品记录CPI凹痕和超薄碎裂的落笔高度,对于第一种样品至第四种样品的测试,记录显示出现亮点或者玻璃基板碎裂的落笔高度;
落笔冲击完成后对盖板的外观进行检验,并记录测试结果;
选取不同的测试点,通过上述步骤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在上述表格中,对于第一种样品,对于所述弯折区的测试,从15cm的高度落下时,显示出现亮点,对于非弯折区的测试,从50cm的高度落下时,显示出现亮点或者玻璃基板碎裂。对于对比样品1,对于不同区域的测试均是从18cm的高度落下,超薄玻璃碎裂。
进行挤压测试时,对于对比样品的评价标准是超薄玻璃碎裂,对于第一种样品至第四种样品的评价标准是评价设备是显示出现亮点或者玻璃基板碎裂。 评价设备是挤压测试机,测试压头为直径为1.2mm的球形压头(压头材质为不锈钢)。
在测试时,选取多个测试点,对于每个测试点,将测试压头以10mm/min的速度靠近样品,接触样品后分别以1kg,1.5kg,2kg。。。等载荷挤压样品,每个测试点停留10秒,对于对比样品的测试记录超薄玻璃碎裂时的载荷,对于第一种样品至第四种样品的测试,记录显示出现亮点或者玻璃基板碎裂时的载荷。在上述表格中,对于第一种样品进行挤压测试,对于弯折区,显示出现亮点对应的载荷为19kg,对于非弯折区,显示出现亮点或者玻璃基板碎裂对应的载荷为46kg;对于对比样品1,不同区域的测试结果均是在8kg时,超薄玻璃碎裂。
进行铅笔硬度测试时,评价标准为铅笔硬度大于或等于7,评价设备为铅笔硬度测试仪,测试方法如下:测试前需要检查产品外观无变色、气泡、裂口、脱落等不良,并用无尘布将样品表面擦拭干净;将三棱铅笔笔芯削成直径为3mm的圆柱,握住铅笔使得铅笔笔芯端面与400目砂纸成90度垂直,然后缓慢画圈,直至笔芯端面平整,四周边沿锐利;将待测样品放在水平、稳固的表面上,将磨制后的铅笔插入测试仪器,铅笔芯头部与待测样品的测试面成45度角接触,并以压力1kgf,速度10±2.5mm/s,行程为30mm画线,画5条线,仅允许1条线不合格(测试面出现划痕则为不合格),例如在铅笔硬度为9H时,画5条线全部合格或者出现1条不合格,则测试样品的铅笔硬度大于或等于9H,若画的5条线中出现不合格的条数大于或等于2条,则测试样品的铅笔硬度小于9H,表格中的数据是测试样品所能允许的最大的铅笔硬度。
进行动态弯折测试时,评价标准是层叠结构出现偏移或者玻璃基板(对于对比样品是超薄玻璃)碎裂,例如上述表格中,第一种样品是,动态弯折20W次,最小弯折半径为2mm,对比样品1为,动态弯折20W次,最小弯折半径为0.5mm。
通过上述表格可知,采用不同结构相结合的方式,相比于相关技术中仅采用超薄玻璃一种结构的结构形式,本实施例的盖板,弯折区的弯折性能强,非弯折区的抗冲击性能强,解决了弯折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不能兼顾的问题。
通过上述表格可知,所述盖板的不同区域的相应的性能,可以通过调整 相应的结构的厚度、采用的材质等参数来实现。
参考图8-图10,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00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0出光侧的上述的盖板。
示例性的,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绑定区,所述绑定区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背光侧以与主电路板绑定连接,所述绑定区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保护胶层200;
所述绑定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盖板完全重合,或者所述绑定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的第一区域,所述盖板包括外露于所述第一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
相关技术的折叠产品中,由于盖板具有一定柔性,若盖板相对显示面板的Bending区(绑定区)齐平或外扩,在Pad Bending工序之后有盖板与MCL胶(即所述保护胶层200)粘连的风险,从而导致显示异常等问题。因此,相关技术中,盖板边缘相对绑定区边缘内收,如此结构设计虽避免了盖板与保护胶层200粘连风险,但一方面将保护胶层200和绑定区暴露于外边缘,在整机组装等后续工序中仍存在撞击风险,另一方面,整机装机时,中框300整体从上向下覆盖于盖板400表面(中框300覆盖了部分盖板400),相当于屏幕整体凹陷于中框300内,影响了美观性和屏占比,参考图16。
针对于上述问题,相对于采用超薄玻璃制成的盖板,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非弯折区20中使用了刚性和挺性均优于超薄玻璃的玻璃基板1(所述玻璃基板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um),所述盖板的边缘相对绑定区边缘可做齐平或适当外扩,即所述绑定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盖板完全重合,或者所述绑定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的第一区域,所述盖板包括外露于所述第一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这样,盖板的支撑性强,无需考虑盖板与保护胶层200的粘连问题;且可从正面有效保护所述绑定区在整机组装等后续工序中不受撞击。
参考图17,示例性的,所述盖,400包括外露于所述第一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所述显示模组的中框300与所述边缘区域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连接。
中框组装时可考虑从背面内扣于盖板,即所述中框整体位于所述盖板的背光侧,增加整机屏占比。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 一种盖板,其中,包括盖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包括弯折区和位于所述弯折区的两侧的非弯折区,所述非弯折区包括玻璃基板,所述弯折区包括采用光学树脂材料通过涂布工艺形成的第一光学树脂涂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盖板主体沿其厚度方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从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所述弯折区包括所述玻璃基板和涂布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第二光学树脂涂层;
    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具有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光学树脂涂层具有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玻璃基板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一侧通过光学胶层粘接有第一柔性膜材,和/或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二侧通过光学胶层粘接有第一柔性膜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第一柔性膜材采用PET、CPI、PMMA或超薄玻璃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第一柔性膜材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0um。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盖板主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非弯折区之间的过渡区,所述过渡区包括涂布有第三光学树脂涂层,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五表面,所述第五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玻璃基板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六表面,所述第六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板,其中,从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所述弯折区包括第二柔性膜材和涂布于所述第二柔性膜材上的所述第一光 学树脂涂层。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第二柔性膜材采用PET、CPI、PMMA或超薄玻璃制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第二柔性膜材的厚度小于或等于70um。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一侧通过光学胶层粘接有第三柔性膜材;或者所述盖板主体的所述第二侧通过光学胶层粘接有第三柔性膜材。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第三柔性膜材采用PET、CPI、PMMA或超薄玻璃制成。
  13. 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um。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玻璃基板包括靠近所述弯折区设置的侧面和与所述侧面相邻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用于接收显示面板发出的光;
    所述出光面与所述侧面相交的边缘进行倒角或圆角设置,和/或所述入光面与所述侧面相交的边缘进行倒角或圆角设置。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玻璃基板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端在所述盖板主体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为1/2椭圆形,或所述玻璃基板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端在所述盖板主体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为1/4椭圆形,且所述1/4椭圆形朝向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凸出设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盖板,其中,从所述非弯折区到所述弯折区的方向,所述玻璃基板的出光面包括平面部分、斜面部分和弧面部分,所述弧面部分是由所述出光面和所述侧面相交处进行圆角处理形成;和/或,从所述非弯折区到所述弯折区的方向,所述玻璃基板的入光面包括平面部分、斜面部分和弧面部分,所述弧面部分是由所述入光面和所述侧面相交处进行圆角处理形成。
  17.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所述第二光学树脂涂层和所述第三光学树脂涂层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光学 树脂涂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玻璃基板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01。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的折射率为n,1.50≤n≤1.54。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0%。
  20.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第一光学树脂涂层的材料采用聚酯类、聚氨酯类、热塑性聚氨酯类、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聚甲丙烯酸甲酯类、聚丙烯类、聚乙烯类、聚丙烯类、聚氯乙烯类、聚苯乙烯类、苯乙烯类、聚甲醛类、聚苯醚类、聚苯硫醚类、聚砜类、聚芳醚酮类、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烯烃类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21. 一种显示模组,其中,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盖板。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绑定区,所述绑定区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以与主电路板绑定连接,所述绑定区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保护胶层;
    所述绑定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盖板完全重合,或者所述绑定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的第一区域,所述盖板包括外露于所述第一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盖板包括外露于所述第一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所述显示模组的中框与所述边缘区域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连接。
  24. 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权利要求21-2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280001240.6A 2022-05-17 2022-05-17 盖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6164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93292 WO2023220921A1 (zh) 2022-05-17 2022-05-17 盖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6488A true CN117616488A (zh) 2024-02-27

Family

ID=88834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1240.6A Pending CN117616488A (zh) 2022-05-17 2022-05-17 盖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16488A (zh)
WO (1) WO202322092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2284B (zh) * 2017-08-11 2021-0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7377485B2 (ja) * 2018-06-12 2023-11-10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 ウィンドウおよびこれを含む表示装置
CN110634404B (zh) * 2019-08-30 2021-03-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0807991B (zh) * 2019-11-08 2021-12-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63258A (zh) * 2019-12-06 2020-04-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盖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724682A (zh) * 2020-06-10 2020-09-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20921A1 (zh) 2023-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44535U (zh) 柔性显示屏盖板、柔性显示模组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8877529A (zh) 柔性显示屏盖板、柔性显示模组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JP5779620B2 (ja) 複合式導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WO2021068667A1 (zh) 显示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WO2020010888A1 (zh) 柔性显示屏盖板、柔性显示模组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5589592B (zh) 指纹辨识装置
CN109326220A (zh) 盖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KR102404974B1 (ko) 표시 장치
KR20180034056A (ko) 표시 장치용 윈도우 및 표시 장치
CN111542941B (zh) 具有抗冲击性和抗弯曲性的可折叠的电子装置模块
KR102232424B1 (ko) 표시모듈 조립용 압착패드 및 표시모듈 조립 방법
CN108012010A (zh) 盖板、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3192420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44630A (zh)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360369A (zh) 电子设备
CN216388602U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6598337A (zh) 显示屏盖板及其制造方法、弧形显示屏和终端
CN117616488A (zh) 盖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990206A (zh) 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以及可折叠的显示装置
CN207339953U (zh) 盖板、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9327743U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16778808A (zh) 显示装置以及包括在其中的下模组制造方法
CN115482727A (zh) 覆盖窗和覆盖窗的制造方法
CN219429918U (zh) 保护膜、屏幕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8076881U (zh) 一种背光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