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00736A - 定位装置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定位装置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00736A
CN117600736A CN202311565629.6A CN202311565629A CN117600736A CN 117600736 A CN117600736 A CN 117600736A CN 202311565629 A CN202311565629 A CN 202311565629A CN 117600736 A CN117600736 A CN 117600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along
piece
pushing
mach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656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俊武
罗勇
郑昆
叶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usuo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usuo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usuo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usuo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656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007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00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07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23K37/0443Ji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承载台安装于机架,第一限位件位于承载台沿第一方向一侧,第二限位件位于承载台沿第二方向一侧,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承载台的厚度方向任意二者垂直,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动力输出端用于输出沿第一方向的动力,以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一限位件;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二动力输出端用于输出沿第二方向的动力,以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二方向靠近第二限位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分别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对待加工件自动定位,可实现高效、自动地对待加工件精确定位,且整个工作过程无需人工定位,不会发生因工作人员疲劳,导致待加工件定位不准而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定位装置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候环境实验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气候环境实验设备是一种用科技手段模拟自然环境气候,对现代工业品所造成破坏的装置。在气候环境实验设备的生产加工中,为了保证设备的加工质量,往往需要对待加工件进行定位,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待加工件进行定位,容易发生因工作人员疲劳,导致待加工件定位不准而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例如:气候环境实验设备的密封要求往往较高,又由于箱体大门门板是保证其密封性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通常采用高精度焊接方式,箱体大门门板采用人工定位的方式进行焊接,该方式需要工作人员在焊接时多次进行装夹定位、校准、修补等工作,常常发生因工作人员疲劳,导致箱体大门门板定位不准而影响焊接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人工的方式对待加工件进行定位,容易发生因工作人员疲劳,导致待加工件定位不准而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定位装置与方法。
一种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机架;
承载台,安装于所述机架,且用于承载待加工件;
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承载台沿第一方向一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承载台的高度方向垂直;
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承载台沿第二方向一侧,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推料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动力输出端用于输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动力,以推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件,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待加工件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停止工作;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二动力输出端用于输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动力,以推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第二限位件,且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待加工件间距减小至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停止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为挡板,所述第一限位件阻挡于所述待加工件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停止工作,所述第二限位件阻挡于所述待加工件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停止工作;
或者,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为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一限位件通信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限位件通信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具有升降动力件和下压件,所述升降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下压件,以驱动所述下压件沿第三方向运动,直至将所述待加工件压紧于所述承载台,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承载台的厚度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侧顶件和第一侧顶件,所述第二侧顶件和所述第一侧顶件均与所述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侧顶件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将所述待加工件压紧于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侧顶件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将所述待加工件压紧于所述第二限位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承载台能够绕所述承载台的厚度方向相对所述机架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位于所述承载台一侧的校正板,所述校正板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第二方间隔排布且均与所述校正板连接,多个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间隔排布且均与所述校正板连接,所述承载台用于承载待加工件的承载面与所述校正板背离所述机架的端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第一推料组件,所述第一推料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推料组件包括用于推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第一推料端,所述第一推料端被配置为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第二推料组件,所述第二推料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推料组件包括用于推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的第二推料端,所述第二推料端被配置为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
上述定位装置,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待加工件放置于承载台,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动力输出端输出沿第一方向的动力,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一限位件,并在第一限位件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时,第一驱动组件停止工作,使待加工件停止运动,从而使待加工件在第一方向的位置满足要求,完成待加工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定位;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二动力输出端输出沿第二方向的动力,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二方向靠近第二限位件,并在第二限位件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时,停止运动,第二驱动组件停止工作,使待加工件停止运动,从而使待加工件在第二方向的位置满足要求,完成待加工件在第二方向上的定位,综上所述,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分别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对待加工件自动定位,实现高效、自动地对待加工件精确定位,且整个工作过程无需人工定位,不会发生因工作人员疲劳,导致待加工件定位不准而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定位方法,用于上述前述的定位装置实现,包括将所述待加工件放置于所述承载台;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件,直至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第二限位件,直至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二预设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第二限位件;使所述承载台转动预设角度;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件,直至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第二限位件,直至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二预设值。
上述定位方法,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待加工件放置于承载台,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动力输出端输出沿第一方向的动力,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一限位件,并在第一限位件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时,第一驱动组件停止工作,使待加工件停止运动,从而使待加工件在第一方向的位置满足要求,完成待加工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定位;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二动力输出端输出沿第二方向的动力,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二方向靠近第二限位件,并在第二限位件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时,停止运动,第二驱动组件停止工作,使待加工件停止运动,从而使待加工件在第二方向的位置满足要求,完成待加工件在第二方向上的定位,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定位方法,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可分别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对待加工件自动定位,实现高效、自动地对待加工件精确定位,且整个工作过程无需人工定位,不会发生因工作人员疲劳,导致待加工件定位不准而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图1中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装配图;
图3为本申请图2中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图2中第二推料件与第二动力输出端的装配图;
图5为本申请图2中第一推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图1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图6中定位组件的局部爆照图。
附图标记:
机架100;
承载台200;
校正板300,第一限位件310,第二限位件320;
推料机构400,第一驱动组件410,第一动力件411,第一动力轴412,第一动力输出端413,第一输出板4131,第一导向块4132,第一滑块4133,连接板414,导轨415,第二驱动组件420,第二动力件421,第二动力座422,第二动力轴423,第二导轨424,第二动力输出端425,第二输出板4251,第二滑块4252,第二导向块4253;
第一推料组件500,第一推料座510,第一推料输出件520,第一推料动力521,第一推料导轨522,第一推料挡块523,第一推料导杆524,第一推料端525;
第二推料组件600,第二推料动力610,第二推料导轨620,第二推料挡块630,第二推料导杆640,第二推料端650;
定位机构700,定位梁710,升降组件720,升降动力件721,升降输出轴722,升降导轨723,动力输出端724,输出滑块7241,下压件725,下压驱动7251,下压输出端7252,第二侧顶件726,第二侧顶驱动7261,第二侧顶杆7262,第二侧顶板7263,第二侧压驱动7264,第二侧压板7265,第一侧顶件727,第一侧顶驱动7271,第一侧顶杆7272,第一侧顶板7273,第一侧压驱动7274,第二侧压板7275,升降传感器730;
支撑件800,第一支撑件810,第二支撑件8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包括机架100、承载台200、第一限位件310、第二限位件320和推料机构400。承载台200安装于机架100,且用于承载待加工件,第一限位件310位于承载台200沿第一方向一侧,第二限位件320位于承载台200沿第二方向一侧,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承载台200的厚度方向任意二者垂直。推料机构400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10与第二驱动组件420,第一驱动组件410的第一动力输出端413用于输出沿第一方向的动力,以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一限位件310,且第一限位件310与待加工件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时,第一驱动组件400停止工作;第二驱动组件420的第二动力输出端425用于输出沿第二方向的动力,以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二方向靠近第二限位件320,且第二限位件320与待加工件间距减小至第二预设值时,第二驱动组件420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中,上述定位装置,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待加工件放置于承载台200,第一驱动组件410的第一动力输出端413输出沿第一方向的动力,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一限位件310,并在第一限位件310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时,第一驱动组件410停止工作,使待加工件停止运动,从而使待加工件在第一方向的位置满足要求,完成待加工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定位;第二驱动组件420的第二动力输出端425输出沿第二方向的动力,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二方向靠近第二限位件320,并在第二限位件320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时,停止运动,第二驱动组件420停止工作,使待加工件停止运动,从而使待加工件在第二方向的位置满足要求,完成待加工件在第二方向上的定位,综上所述,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10和第二驱动组件420,分别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对待加工件自动定位,实现高效、自动地对待加工件精确定位,且整个工作过程无需人工定位,不会发生因工作人员疲劳,导致待加工件定位不准而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00顶部沿第一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一支撑件810和第二支撑件820,推料机构400搭接在第一支撑件810和第二支撑件820的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410包括第一动力件411和第一动力轴412,第一动力件411连接于第一支撑件810的顶部,第一动力轴412与第一动力件411连接,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动力输出端413套设于第一动力轴412,并与第一动力轴412螺纹连接,第一动力输出端413能够在第一驱动组件410的作用下,相对第一动力轴412沿第一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动力输出端413包括第一输出板4131,第一输出板413上设有第一滑块4133,第一滑块4133套设于第一动力轴412,并与第一动力轴412螺纹连接,第一滑块4133能够在第一驱动组件410的作用下,相对第一动力轴412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输出板4131相对第一动力轴412沿第一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块4133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导向块4132,且每个第一导向块4132均与第一输出板4131连接,第一动力轴412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板414,每个连接板上均安装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轨415,每个导轨415与一个第一导向块4132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420包括与第一输出板4131连接的第二动力座422,连接于第二动力座422的第二动力件421和第二动力轴423,第二动力轴423与第二动力件421连接,第二动力输出端425套设于第二动力轴423,并与第二动力轴423螺纹连接,第二动力输出端425能够在第二驱动组件420的作用下,相对第二动力轴423沿第二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动力输出端425包括第二输出板4251,第二输出板4251上设有第二滑块4252,第二滑块4252套设于第二动力轴423,并与第二动力输出轴423螺纹连接,第二滑块4252能够在第二驱动组件420的作用下,相对第二动力轴423沿第二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输出板4251相对第二动力轴423沿第二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块4252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导向块4253,且每个第二导向块4253均与第二输出板4251连接,第二动力轴423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424,每个第二导轨424均安装于第二动力座422,每个第二导向块4253与一个第二导轨424滑动连接。
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10和第二限位件320均为挡板,第一限位件310阻挡于待加工件时,第一驱动组件410停止工作,第二限位件320阻挡于待加工件时,第二驱动组件420停止工作;或者,第一限位件310和第二限位件320均为接近传感器,第一限位件310通信连接于第一驱动组件410,第二限位件320通信连接于第二驱动组件42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第一限位件310和第二限位件320均为挡板时,第一限位件310通过与待加工件在第一方向物理接触,阻碍其运动,完成待加工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定位,第二限位件320通过与待加工件在第二方向物理接触,阻碍其运动,完成待加工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定位,通过设置第一限位件310和第二限位件320均为挡板,可以简单有效地对待加工件进行定位。
当第一限位件310和第二限位件320均为接近传感器时,待加工件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限位件310检测到其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时,发送信号至该定位装置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组件410停止工作;与之相同的是,第二限位件320检测到其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二预设值时,发送信号至该定位装置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组件420停止工作。综上所述,通过设置第一限位件310和第二限位件320均为接近传感器,可以在第一限位件310、第二限位件320不与待加工件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10和第二限位件320均为测距传感器,且分别用于测量自身与待加工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可选地,测距传感器可以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线测距传感器、霍尔测距传感器、以及24GHZ雷达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10和第二限位件320均为接近开关,且第一限位件310和第二限位件320分别连接于第一驱动组件410和第二驱动组件420的电源线路中,当待加工件沿第一方向与第一限位件310的距离减小至第一预设值时,第一限位件310断开第一驱动组件410的电源,第一驱动组件410停止工作,当待加工件沿第二方向与第二限位件320的距离减小至第二预设值时,第二限位件320断开第二驱动组件420的电源,第二驱动组件410停止工作。
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构700,定位机构700具有升降动力件721和下压件725,升降动力件721的动力输出端724连接于下压件725,以驱动下压件725沿第三方向运动,直至将待加工件压紧于承载台200,第三方向为承载台200的厚度方向。
本实施例中,当待加工件通过第一限位件310和第二限位件320定位之后,升降动力件721的动力输出端724驱动下压件725沿第三方向运动,将待加工件压紧在承载台200上,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待加工件位置发生变化,影响加工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动力件721固定连接于定位梁710,定位梁710与机架100连接,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升降输出轴722与升降动力件721连接,动力输出端724套设于升降输出轴722,并与升降输出轴722螺纹连接,动力输出端724能够在升降动力件721的作用下,相对升降输出轴722沿第三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输出端724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各连接有一个输出滑块7241,升降输出轴722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升降导轨723,每个输出滑块7241与一个升降导轨723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下压件725包括下压驱动7251,下压驱动7251固定于动力输出端724,下压驱动件7251具有用于输出沿第三方向运动的下压输出端7252。
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机构700包括第二侧顶件726和第一侧顶件727,第二侧顶件726和第一侧顶件727均与动力输出端724连接,第一侧顶件727用于沿第一方向将待加工件压紧于第一限位件310,第二侧顶件726用于沿第二方向将待加工件压紧于第二限位件320。
本实施例中,当待加工件通过第一限位件310和第二限位件320定位之后,第一侧顶件727沿第一方向将待加工件压紧于第一限位件310,第二侧顶件726沿第二方向将待加工件压紧于第二限位件320,防止在加工过程中,位于驱动下压件725和承载台200之间的待加工件,相对承载台200的承载面绕第三方向转动,影响加工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顶件726包括连接于动力输出端724的第二侧顶驱动7261,与第二侧顶驱动7261连接的第二侧顶杆7262,连接于第二侧顶杆7262的第二侧顶板7263,第二侧顶杆7262能够在第二侧顶驱动7261的作用下相对动力输出端724沿第二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侧顶板7263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将待加工件压紧于第二限位件32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顶件726还包括第二侧压驱动7264和第二侧压板7265,第二侧压驱动7264固定连接于第二侧顶板7263,且用于驱动第二侧压板7265相对第二侧顶板7263沿第三方向运动,直至将待加工件压紧于承载台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顶件727包括连接于动力输出端724的第一侧顶驱动7271,与第一侧顶驱动7271连接的第一侧顶杆7272,连接于第一侧顶杆7272的第一侧顶板7273,第一侧顶杆7272能够在第一侧顶驱动7271的作用下相对输出端724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侧顶板7273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将待加工件压紧于第一限位件3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顶件727还包括第一侧压驱动7274和第一侧压板7275,第一侧压驱动7274固定连接于第一侧顶板7273,且用于驱动第一侧压板7275相对第一侧顶板7273沿第三方向运动,直至将待加工件压紧于承载台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机构700还包括升降传感器730,两个升降传感器730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且用于检测动力输出端724在第三方向上的位置,每个升降传感器730均与升降动力件721通信连接,当动力输出端724在第三方向运动,靠近其中一个升降传感器730时,升降动力件721停止运动。
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台200转动连接于机架100,承载台200能够绕承载台200的厚度方向相对机架100转动。
本实施例中,工作时,待加工件放置与承载台200,承载台200通过绕自身厚度方向相对机架100转动,调整待加工工件的相对机架100的位姿,以便于将待加工件需要加工的区域靠近加工设备(未示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承载转动件(未示出),承载转动件的输出轴(未示出)与承载台200连接,承载转动件驱动承载台200绕自身厚度方向相对机架100转动。
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位于承载台200一侧的校正板300,校正板300与机架100固定连接,多个第一限位件310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且均与校正板300连接,多个第二限位件320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均与校正板300连接,承载台200用于承载待加工件的承载面与校正板300背离机架100的端面平齐。
本实施例中,通过承载台200用于承载待加工件的承载面与校正板300背离机架100的端面平齐,第一限位件310和第二限位件320与校正板300连接,使得待加工件在第一方向与第一限位件310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在第二方向与第二限位件320间距减小至第二预设值时,校正板300和承载台200的承载面共同承载待加工件,防止待加工件因部分区域离开承载台200而悬空,影响加工精度。多个第一限位件310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多个第二限位件320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使得待加工件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方向上分别有多个第一限位件310、第二限位件320对其进行定位,保证了定位效果。
参阅图2与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第一推料组件500,第一推料组件500连接于第一动力输出端413,第一推料组件500包括用于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一方向运动的第一推料端525,第一推料端525被配置为能够相对第一动力输出端413沿第三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工作时,第一推料端525沿第三方向靠近承载台200,直至与承载台200的距离减小至第三预设位置时,停止运动,第一驱动组件410驱动第一动力输出端413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与之连接的第一推料组件500在第一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推料组件500的第一推料端525在第一方向靠近待加工件,最终推动待加工件在第一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推料组件500包括第一推料座510、第一推料动力521,第一推料动力521固定连接于第一推料座510,第一推料动力521驱动第一推料端525沿第三方向相对第一推料座510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推料动力521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对称地各设有一个第一推料导轨522以及一个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一推料导杆524,第一推料导杆524固定连接于第一推料端525,且与第一推料导轨522滑动连接,第一推料导杆524能够相对第一推料导轨522在第三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推料组件500还包括第一推料挡块523,第一推料挡块523与第一推料导杆524固定连接,第一推料挡块523用于限制第一推料端525在第三方向上远离承载台200时,与承载台200之间的最大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推料座51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各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推料输出件52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推料组件500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且均连接于第一动力输出端413的第一输出板4131。
参阅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第二推料组件600,第二推料组件600连接于第二动力输出端425,第二推料组件600包括用于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二方向运动的第二推料端650,第二推料端650被配置为能够相对第二动力输出端425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工作时,第二推料端650沿第三方向靠近承载台200,直至与承载台200的距离减小至第四预设位置时,停止运动,第二驱动组件420驱动第二动力输出端425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与之连接的第二推料组件600在第二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二推料组件600的第二推料端650在第二方向靠近待加工件,最终推动待加工件在第二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推料组件600包括第二推料动力610,第二推料动力610固定连接第二动力输出端425,第二推料动力610用于驱动第二推料端650沿第三方向相对第二动力输出端425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推料动力61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对称地各设有一个第二推料导轨620,以及一个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推料导杆640,第二推料导杆640固定连接于第二推料端650,且与第二推料导轨620滑动连接,第二推料导杆640能够相对第二推料导轨620在第三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推料组件600还包括第二推料挡块630,第二推料挡块630与第二推料导杆640固定连接,第二推料挡块630用于限制第二推料端650在第三方向上远离承载台200时,与承载台200之间的最大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动力输出端425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各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推料组件600。
参阅图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定位方法,用于通过前述的定位装置实现,包括:
S1:将待加工件放置于承载台200;
S2: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10驱动待加工件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一限位件310,直至第一限位件310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
S3:通过第二驱动组件420驱动待加工件沿第二方向靠近第二限位件320,直至第二限位件320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二预设值。
本实施例中,上述定位方法,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待加工件放置于承载台200,第一驱动组件410的第一动力输出端413输出沿第一方向的动力,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一限位件310,并在第一限位件310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时,第一驱动组件410停止工作,使待加工件停止运动,从而使待加工件在第一方向的位置满足要求,完成待加工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定位;第二驱动组件420的第二动力输出端425输出沿第二方向的动力,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二方向靠近第二限位件320,并在第二限位件320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时,停止运动,第二驱动组件420停止工作,使待加工件停止运动,从而使待加工件在第二方向的位置满足要求,完成待加工件在第二方向上的定位,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定位方法,第一驱动组件410和第二驱动组件420可分别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对待加工件自动定位,实现高效、自动地对待加工件精确定位,且整个工作过程无需人工定位,不会发生因工作人员疲劳,导致待加工件定位不准而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S2和S3的顺序可以调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具体包括: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10驱动第二驱动组件420沿第一方向推动待加工件靠近第一限位件310,直至第一限位件310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
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410的第一动力输出端413输出沿第一方向的动力,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420沿第一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驱动组件420的第二动力输出端425推动待加工件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一限位件310,并在第一限位件310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时,第一驱动组件410停止工作,使待加工件停止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之前还包括步骤s11:使第一推料组件500的第一推料端525相对第一动力输出端413沿第三方向靠近承载台200,直至与承载台200之间的距离减小至第三预设值时,第一推料端525停止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之前还包括步骤s21:第一推料组件500的第一推料端525相对第一动力输出端413沿第三方向远离承载台200,直至恢复到初始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具体包括:第二推料组件650的第二推料端650相对第二动力输出端425沿第三方向靠近承载台200,直至与承载台200之间的距离减小至第四预设值时,第二推料端650停止运动;
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方法还包括:
S4: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10驱动待加工件沿第一方向远离第一限位件310;
S5:通过第二驱动组件420驱动待加工件沿第二方向远离第二限位件320;
S6:使承载台200转动预设角度;
S7: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10驱动待加工件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一限位件310,直至第一限位件310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
S8:通过第二驱动组件420驱动待加工件沿第二方向靠近第二限位件320,直至第二限位件320与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二预设值。
本实施例中,当待加工件的某一需要加工区域被加工完后,第一驱动组件410驱动待加工件沿第一方向远离第一限位件310,第二驱动组件420驱动待加工件沿第二方向远离第二限位件320,然后,进行步骤S6,使待加工件上的其他需要加工区域面向加工设备,S6与S1相同,最后进行步骤S7与S8,S7与S2相同,S8与S3相同。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定位方法,承载台200转动预设角度,第一驱动组件410和第二驱动组件420可分别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对待加工件上不同的需要加工区域自动定位,实现高效、自动地对待加工件精确定位,且整个工作过程无需人工定位,不会发生因工作人员疲劳,导致待加工件定位不准而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机架(100);
承载台(200),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且用于承载待加工件;
第一限位件(310),位于所述承载台(200)沿第一方向一侧;
第二限位件(320),位于所述承载台(200)沿第二方向一侧,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承载台(200)的厚度方向任意二者垂直;
推料机构(400),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10)与第二驱动组件(42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0)的第一动力输出端(413)用于输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动力,以推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件(310),且所述第一限位件(310)与所述待加工件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00)停止工作;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0)的第二动力输出端(425)用于输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动力,以推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第二限位件(320),且所述第二限位件(320)与所述待加工件间距减小至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0)停止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31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320)均为挡板,所述第一限位件(310)阻挡于所述待加工件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0)停止工作,所述第二限位件(320)阻挡于所述待加工件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0)停止工作;
或者,所述第一限位件(31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320)均为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一限位件(310)通信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0),所述第二限位件(320)通信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构(700),所述定位机构(700)具有升降动力件(721)和下压件(725),所述升降动力件(721)的动力输出端(724)连接于所述下压件(725),以驱动所述下压件(725)沿第三方向运动,直至将所述待加工件压紧于所述承载台(200),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承载台(200)的厚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700)包括第二侧顶件(726)和第一侧顶件(727),所述第二侧顶件(726)和所述第一侧顶件(727)均与所述动力输出端(724)连接,所述第一侧顶件(727)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将所述待加工件压紧于所述第一限位件(310),所述第二侧顶件(726)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将所述待加工件压紧于所述第二限位件(3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200)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00),所述承载台(200)能够绕所述承载台(200)的厚度方向相对所述机架(10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承载台(200)一侧的校正板(300),所述校正板(300)与所述机架(100)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310)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且均与所述校正板(300)连接,多个所述第二限位件(320)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均与所述校正板(300)连接,所述承载台(200)用于承载待加工件的承载面与所述校正板(300)背离所述机架(100)的端面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推料组件(500),所述第一推料组件(500)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413),所述第一推料组件(500)包括用于推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第一推料端(525),所述第一推料端(525)被配置为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413)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推料组件(600),所述第二推料组件(600)连接于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425),所述第二推料组件(600)包括用于推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的第二推料端(650),所述第二推料端(650)被配置为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425)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
9.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通过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实现,所述定位方法包括:
将所述待加工件放置于所述承载台(200);
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0)驱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件(310),直至所述第一限位件(310)与所述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
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0)驱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第二限位件(320),直至所述第二限位件(320)与所述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二预设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0)驱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310);
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0)驱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第二限位件(320);
使所述承载台(200)转动预设角度;
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0)驱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件(310),直至所述第一限位件(310)与所述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一预设值;
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0)驱动所述待加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第二限位件(320),直至所述第二限位件(320)与所述待加工件的间距减小至第二预设值。
CN202311565629.6A 2023-11-22 2023-11-22 定位装置与方法 Pending CN1176007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5629.6A CN117600736A (zh) 2023-11-22 2023-11-22 定位装置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5629.6A CN117600736A (zh) 2023-11-22 2023-11-22 定位装置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0736A true CN117600736A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48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65629.6A Pending CN117600736A (zh) 2023-11-22 2023-11-22 定位装置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00736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0144A (zh) * 2017-11-28 2018-03-27 苏州索力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接线盒组件的收料装置
CN207479920U (zh) * 2017-10-27 2018-06-12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机构
CN209533582U (zh) * 2018-11-24 2019-10-25 深圳市佳信居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细木工带锯机的自动支撑系统
CN212049466U (zh) * 2020-03-03 2020-12-01 苏州钰恬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定位排列机构
CN212312819U (zh) * 2020-05-21 2021-01-08 苏州特福佳实验室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焊接夹具
CN214516069U (zh) * 2020-12-03 2021-10-29 深圳市鑫信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检测装置及生产设备
CN113602797A (zh) * 2021-08-02 2021-11-05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磁性材料坯料堆垛设备
CN218200921U (zh) * 2022-10-28 2023-01-03 麦崇迪威(惠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路板上料装置的推料机构
CN218592111U (zh) * 2022-10-28 2023-03-10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及生产线
CN219235235U (zh) * 2022-12-29 2023-06-23 广东祥宝实业有限公司 电路板检修台
WO2023138168A1 (zh) * 2022-01-18 2023-07-27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夹具及焊接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479920U (zh) * 2017-10-27 2018-06-12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机构
CN107840144A (zh) * 2017-11-28 2018-03-27 苏州索力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接线盒组件的收料装置
CN209533582U (zh) * 2018-11-24 2019-10-25 深圳市佳信居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细木工带锯机的自动支撑系统
CN212049466U (zh) * 2020-03-03 2020-12-01 苏州钰恬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定位排列机构
CN212312819U (zh) * 2020-05-21 2021-01-08 苏州特福佳实验室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焊接夹具
CN214516069U (zh) * 2020-12-03 2021-10-29 深圳市鑫信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检测装置及生产设备
CN113602797A (zh) * 2021-08-02 2021-11-05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磁性材料坯料堆垛设备
WO2023138168A1 (zh) * 2022-01-18 2023-07-27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夹具及焊接设备
CN218200921U (zh) * 2022-10-28 2023-01-03 麦崇迪威(惠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路板上料装置的推料机构
CN218592111U (zh) * 2022-10-28 2023-03-10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及生产线
CN219235235U (zh) * 2022-12-29 2023-06-23 广东祥宝实业有限公司 电路板检修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8871B2 (en) Secondary positioning device for workpiece machining
US10576559B2 (en) Sawing machine for sawing metal workpieces
CN117600736A (zh) 定位装置与方法
CN117564350A (zh) 一种模组切割装置
CN111231042B (zh) 一种家具组装设备及组装方法
CN112757378A (zh) 一种在线型材切割机
EP4023392A1 (en) Apparatus for deburring and trimming the edges of slab-shaped objects
US20060045642A1 (en) Clamping mechanism for an elongated workpiece
CN110803494A (zh) 工件校正系统
EP1897667B1 (en) Working machine
CN213410477U (zh) 一种金属零件加工及其组装设备
CN115069594B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金刚石锯片应力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KR20160124997A (ko) 목재 절단 장치
CN215903659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板材切割装置
CN217493502U (zh) 一种适用于板材的对中机构
CN216829138U (zh) 一种搅拌摩擦焊接机构
CN218983627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自动测量机构
CN218903812U (zh) 一种棒料切断分拣一体化装置
CN220279920U (zh) 数控榫槽机精准定位机构
CN216229672U (zh) 一种无机复合板用剪切装置
CN214490876U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裁断机定位装置
CN217528770U (zh) 一种精准定位整形装置
CN214684738U (zh) 激光传感智能焊接机器人及其导轨前端辊筒组件
CN210731158U (zh) 一种剪板机
KR102491028B1 (ko) 기계부품 교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