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96838A - 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96838A
CN117596838A CN202311547523.3A CN202311547523A CN117596838A CN 117596838 A CN117596838 A CN 117596838A CN 202311547523 A CN202311547523 A CN 202311547523A CN 117596838 A CN117596838 A CN 117596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ing
pipe
liquid
coo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475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延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fe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fe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fe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fe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475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968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96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968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2Overchar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81Thermal management, e.g. liquid flow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涉及手机散热技术领域,包括:主板机构。该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本装置使用时,处理分析模块配合第一贴片式温感器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对手机温度进行检测,控制模块配合处理分析模块控制微型水泵和微型电磁阀启动,使得第一液冷管和第二液冷管内部的冷却液开始流动,不断对手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而进入第二液冷管内部温度较高的冷却液散热的热量经过凝胶层和第二吸热板传导至鳍片板内部后被输送到空气中,并且整体为多层平板状设计,外部没有贯穿的孔洞,解决了风冷散热容易因灰尘而发生故障的问题,可靠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散热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液冷散热器是一种通过液体循环来冷却电子设备的散热器,液冷散热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水泵将冷却液体循环流经电子设备的发热部件,将热量带走,然后通过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相比于传统的风冷散热器,液冷散热器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和更低的噪音水平。
目前,手机在使用时为了提高防护性通常安装有手机壳进行保护,但是手机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散发热量,为了提高散热效果,部分手机壳上会安装散热扇进行风冷散热,而安装有风冷散热器的手机壳虽然能够保护手机的同时提高散热效果,但是,风冷散热手机壳表面需要开设大量的散热孔,灰尘进入后容易导致风冷结构故障,散热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其能克服现有安装有风冷散热器的手机壳虽然能够保护手机的同时提高散热效果,但是,风冷散热手机壳表面需要开设大量的散热孔,灰尘进入后容易导致风冷结构故障,散热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包括:主板机构,所述主板机构包括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的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控制主板的前侧设置有四个液冷机构,四个所述液冷机构均包括第一液冷管,所述第一液冷管的外侧固定连通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后端安装有微型电磁阀,所述第一液冷管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液冷管,所述第二液冷管的外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后端固定连通有穿层管,所述穿层管的底端和微型电磁阀输入端相连通。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主板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附加泵,所述附加泵和微型水泵相配合,所述控制主板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安装有控制模块。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主板的顶部位于附加泵右侧的位置安装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控制主板的顶部位于电源模块的右侧安装有处理分析模块,所述控制主板的后表面安装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和电源模块通过内部线路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水泵、附加泵、电源模块和处理分析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液冷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填充板,所述第一填充板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管槽,所述第一填充板的顶部靠近后侧的位置设置有四个第二管槽,四个所述第一液冷管固定嵌设在第一管槽内部,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固定嵌设在第二管槽内部。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液冷管的内部灌装有冷却液,所述第二液冷管的内部灌装有冷却液,所述第一填充板的底部通过散热胶粘合连接有第一吸热板。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填充板的顶部设置有多功能机构,所述多功能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填充板的顶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位于第一凹槽后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充电圈,所述无线充电圈的后侧电性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靠近边缘处对称开设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贴片式温感器,所述第四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贴片式温感器,所述第一贴片式温感器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隔温板,所述隔温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填充板,所述第二填充板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三管槽,所述第二填充板的顶部靠近后侧的位置开设有四个第四管槽,所述第二液冷管安装在第三管槽的内部,所述第二连通管安装在第四管槽的内部。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填充板的顶部粘合连接有凝胶层,所述凝胶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热板,所述第二吸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鳍片板。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一种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包括上述任一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卷边,所述壳体的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预留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处理分析模块配合第一贴片式温感器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对手机温度进行检测,控制模块配合处理分析模块控制微型水泵和微型电磁阀启动,使得第一液冷管和第二液冷管内部的冷却液开始流动,不断对手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而进入第二液冷管内部温度较高的冷却液散热的热量经过凝胶层和第二吸热板传导至鳍片板内部后被输送到空气中,并且整体为多层平板状设计,外部没有贯穿的孔洞,解决了风冷散热容易因灰尘而发生故障的问题,可靠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分布在不同位置的第一贴片式温感器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可以准确对手机背部不同区域的温度进行判断,而分布在不同位置的第一液冷管和第二液冷管及其配套结构可以对不同区域进行针对性降温,降温时处理分析模块配合控制模块启动对应的微型电磁阀开启即可,并且可以启动两个附加泵对微型水泵的流量、水压和效率进行提高,确保了散热的可靠性。
本装置安装在手机背面时,具有无线反向供电功能的手机可以直接配合无线充电圈对电源模块进行反向供电,从而提高的本装置的单次使用时间,功能性较强,也可通过无线充电器配合无线充电圈和连接线对本设备中的电源模块进行无线充电,有线和无线两种充电方式的设计使得本装置使用更加灵活,充电过程中,处理分析模块可以对无线充电圈是否通电状态进行分析,对电源模块剩余电量分析,并将处理后产生的电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中,从而完成对无线充电圈的通断电操作,避免充电过载,提高了电源模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的展开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的部分结构展开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主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第二填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多功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液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第一液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1-卷边;12-预留槽;2-主板机构;201-控制主板;202-微型水泵;203-附加泵;204-电源模块;205-处理分析模块;206-控制模块;207-充电端口;3-液冷机构;301-第一液冷管;302-第一连通管;303-连接管;304-第二液冷管;305-第二连通管;306-穿层管;307-微型电磁阀;4-第一填充板;41-第一管槽;42-第二管槽;5-多功能机构;501-安装板;502-第一凹槽;503-第二凹槽;504-无线充电圈;505-连接线;506-第三凹槽;507-第四凹槽;508-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9-第二贴片式温感器;6-隔温板;7-第二填充板;71-第三管槽;72-第四管槽;8-第一吸热板;81-防护罩;82-凝胶层;83-第二吸热板;84-鳍片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8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包括:主板机构2,主板机构2包括控制主板201,控制主板201的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安装有微型水泵202,控制主板201的前侧设置有四个液冷机构3,四个液冷机构3均包括第一液冷管301,第一液冷管301的外侧固定连通有第一连通管302,第一连通管302的后端安装有微型电磁阀307,第一液冷管30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通有连接管303,连接管303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液冷管304,第二液冷管304的外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连通管305,第二连通管305的后端固定连通有穿层管306,穿层管306的底端和微型电磁阀307输入端相连通。
如图2-图4所示,控制主板20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附加泵203,附加泵203和微型水泵202相配合,控制主板20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安装有控制模块206,通过启动附加泵203可以提高微型水泵202的流量、压力和效率,从而使得第一液冷管301和第二液冷管304内部的冷却液流速得到提高,控制模块206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微型水泵202或微型水泵202与附加泵203同时工作。
如图2-图4所示,控制主板201的顶部位于附加泵203右侧的位置安装有电源模块204,电源模块20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81,控制主板201的顶部位于电源模块204的右侧安装有处理分析模块205,控制主板201的后表面安装有充电端口207,充电端口207和电源模块204通过内部线路电性连接,微型水泵202、附加泵203、电源模块204和处理分析模块205均与控制模块206电性连接,电源模块204主要用于为本设备进行供电,而防护罩81的设计可以对控制主板201及其顶部电子元件进行防护,处理分析模块205主要对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8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509检测到的电信号和第一液冷管301和第二液冷管304内部的冷却液流速进行处理分析,第一液冷管301和第二液冷管304内部的流速主要通过微型电磁阀307内部的流量传感器进行检测,使用数据线和充电器可以通过充电端口207对电源模块204进行充电处理分析模块205可以根据。
如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第一液冷管30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填充板4,第一填充板4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管槽41,第一填充板4的顶部靠近后侧的位置设置有四个第二管槽42,四个第一液冷管301固定嵌设在第一管槽41内部,第一连通管302和第二连通管305固定嵌设在第二管槽42内部,由于第一液冷管301、第一连通管302和第二连通管305嵌设在第一填充板4顶部的第一管槽41和第二管槽42内部,因此使得第一液冷管301及其配件与第一填充板4形成整体的平板状,进而使得第一液冷管301的强度得到提升,并且更加容易与其他结构进行组装。
如图2、图3、图5、图7和图8,第一液冷管301的内部灌装有冷却液,第二液冷管304的内部灌装有冷却液,第一填充板4的底部通过散热胶粘合连接有第一吸热板8,第一吸热板8采用散热凝胶制成,较为柔软,直接与手机背面紧密贴合,因此可以将收集背部散热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传递到第一填充板4内部的第一液冷管301中,达到对手机进行散热的效果。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第一填充板4的顶部设置有多功能机构5,多功能机构5包括安装板501,安装板501固定安装在第一填充板4的顶部,安装板501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凹槽502,安装板501的顶部位于第一凹槽502后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503,第一凹槽5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充电圈504,无线充电圈504的后侧电性连接有连接线505,连接线505和控制模块206电性连接,通过第一凹槽502和第二凹槽503的设计,使得无线充电圈504和连接线505嵌设在安装板501内部,整体形成平板状,方便了与其他结构进行装配组合,而本装置安装在手机背面时,具有无线反向供电功能的手机可以直接配合无线充电圈504对电源模块204进行反向供电,从而提高的本装置的单次使用时间,功能性较强,也可通过无线充电器配合无线充电圈504和连接线505对本设备中的电源模块204进行无线充电,有线和无线两种充电方式的设计使得本装置使用更加灵活,充电过程中,处理分析模块205可以对无线充电圈504是否通电状态进行分析,对电源模块204剩余电量分析,并将处理后产生的电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206中,从而完成对无线充电圈504的通断电操作。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安装板501的顶部靠近边缘处对称开设有第三凹槽506和第四凹槽507,第三凹槽50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8,第四凹槽50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贴片式温感器509,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8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509均与控制模块206电性连接,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8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509通过第三凹槽506和第四凹槽507嵌设在安装板501的内部并与其形成一个整体,方便了与其他结构进行装配组合,而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8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509共有六个检测端,并通过内部线路与控制模块206和处理分析模块205电性连接,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检测端可以对手机背部不同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散热。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安装板501的顶部安装有隔温板6,隔温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填充板7,第二填充板7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三管槽71,第二填充板7的顶部靠近后侧的位置开设有四个第四管槽72,第二液冷管304安装在第三管槽71的内部,第二连通管305安装在第四管槽72的内部,由于隔温板6的设计可以将下层的第一液冷管301及其组件和上层的第二液冷管304及其组件进行分隔,从而使得两者的温度得到一定的隔绝,该设计使得上方第二液冷管304内部的冷却液温度下降较快,本设备不工作时第二液冷管304长时间保持常温状态,第一液冷管301温度呈逐渐下降状态,而本设备工作时,第二液冷管304和第一液冷管301内部冷却液的互换使得贴近手机的第一液冷管301温度迅速下降,确保了对手机第一时间的散热效果,第二液冷管304和第二连通管305通过第三管槽71和第四管槽72安装在第二填充板7的内部并与其形成平板状,从而方便了与其他结构的装配组合。
如图1-图3所示,凝胶层8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热板83,第二吸热板8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鳍片板84,凝胶层82采用散热凝胶制成,具有优秀的导热性能,可以快速将第二液冷管304的温度传导至鳍片板84上,鳍片板84的顶部与空气直接接触,并且鳍片的设计使其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因此可以快速的将第二液冷管304的热量散热的空气中,使得第二液冷管304内部的冷却液温度下降并进行循环。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提供的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卷边11,壳体1的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预留槽12,壳体1主要用于保护手机,卷边11采用硅胶制成,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采用,通过将壳体1按压在手机背部后卷边11达到将壳体1固定在手机背部的目的,使得壳体1内部的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对手机进行散热降温处理。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本装置使用时,通过将壳体1按压在手机背部,此时在卷边11的作用下壳体1和液冷系统的散热片被固定在手机背部,此时处理分析模块205配合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8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509对手机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较高影响手机性能时,控制模块206针对处理分析模块205传输的电信号控制微型水泵202启动和微型电磁阀307启动,从而使得第一液冷管301内部的冷却液开始流动,第一液冷管301内部的冷却液将手机散热的温度吸收后通过连接管303进入到上层的第二液冷管304中,第二液冷管304中处于常温状态的冷却液通过穿层管306经过微型电磁阀307后进入到第一液冷管301内部形成循环,从而不断对手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而进入第二液冷管304内部温度较高的冷却液散热的热量通过凝胶层82传递到第二吸热板83中,最后传导至鳍片板84内部后被输送到空气中,从而达到对手机进行散热降温的效果,由于第一液冷管301、第一连通管302和第二连通管305嵌设在第一填充板4顶部的第一管槽41和第二管槽42内部,因此使得第一液冷管301及其配件与第一填充板4形成整体的平板状,第一凹槽502和第二凹槽503的设计,使得无线充电圈504和连接线505嵌设在安装板501内部,整体形成平板状,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8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509通过第三凹槽506和第四凹槽507嵌设在安装板501的内部并与其形成一个整体,多层平板状的设计大大方便了装配,并且外部没有贯穿的孔洞,解决了风冷散热容易因灰尘而发生故障的问题,可靠性得到较大的提高,并且在散热过程中,分布在不同位置的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8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509可以准确对手机背部不同区域的温度进行判断,而分布在不同位置的第一液冷管301和第二液冷管304及其配套结构可以对不同区域进行针对性降温,降温时处理分析模块205配合控制模块206启动对应的微型电磁阀307开启即可,并且可以启动两个附加泵203对微型水泵202的流量、水压和效率进行提高,确保了散热的可靠性,而本装置安装在手机背面时,具有无线反向供电功能的手机可以直接配合无线充电圈504对电源模块204进行反向供电,从而提高的本装置的单次使用时间,功能性较强,也可通过无线充电器配合无线充电圈504和连接线505对本设备中的电源模块204进行无线充电,有线和无线两种充电方式的设计使得本装置使用更加灵活,充电过程中,处理分析模块205可以对无线充电圈504是否通电状态进行分析,对电源模块204剩余电量分析,并将处理后产生的电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206中,从而完成对无线充电圈504的通断电操作,避免充电过载,提高了电源模块204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的控制主板201、微型水泵202、附加泵203、电源模块204、处理分析模块205、控制模块206、充电端口207、微型电磁阀307、无线充电圈504、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8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509的接线图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其工作原理是已经公知的技术,其型号根据实际使用选择合适的型号,所以对控制主板201、微型水泵202、附加泵203、电源模块204、处理分析模块205、控制模块206、充电端口207、微型电磁阀307、无线充电圈504、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8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509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本实施例的其它技术采用现有技术。
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机构(2),所述主板机构(2)包括控制主板(201),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安装有微型水泵(202),所述控制主板(201)的前侧设置有四个液冷机构(3),四个所述液冷机构(3)均包括第一液冷管(301),所述第一液冷管(301)的外侧固定连通有第一连通管(302),所述第一连通管(302)的后端安装有微型电磁阀(307),所述第一液冷管(30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通有连接管(303),所述连接管(303)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液冷管(304),所述第二液冷管(304)的外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连通管(305),所述第二连通管(305)的后端固定连通有穿层管(306),所述穿层管(306)的底端和微型电磁阀(307)输入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附加泵(203),所述附加泵(203)和微型水泵(202)相配合,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安装有控制模块(2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位于附加泵(203)右侧的位置安装有电源模块(204),所述电源模块(20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81),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位于电源模块(204)的右侧安装有处理分析模块(205),所述控制主板(201)的后表面安装有充电端口(207),所述充电端口(207)和电源模块(204)通过内部线路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水泵(202)、附加泵(203)、电源模块(204)和处理分析模块(205)均与控制模块(206)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管(30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填充板(4),所述第一填充板(4)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管槽(41),所述第一填充板(4)的顶部靠近后侧的位置设置有四个第二管槽(42),四个所述第一液冷管(301)固定嵌设在第一管槽(41)内部,所述第一连通管(302)和第二连通管(305)固定嵌设在第二管槽(42)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管(301)的内部灌装有冷却液,所述第二液冷管(304)的内部灌装有冷却液,所述第一填充板(4)的底部通过散热胶粘合连接有第一吸热板(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板(4)的顶部设置有多功能机构(5),所述多功能机构(5)包括安装板(501),所述安装板(501)固定安装在第一填充板(4)的顶部,所述安装板(501)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凹槽(502),所述安装板(501)的顶部位于第一凹槽(502)后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503),所述第一凹槽(5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充电圈(504),所述无线充电圈(504)的后侧电性连接有连接线(505),所述连接线(505)和控制模块(206)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01)的顶部靠近边缘处对称开设有第三凹槽(506)和第四凹槽(507),所述第三凹槽(50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8),所述第四凹槽(50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贴片式温感器(509),所述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8)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509)均与控制模块(206)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01)的顶部安装有隔温板(6),所述隔温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填充板(7),所述第二填充板(7)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三管槽(71),所述第二填充板(7)的顶部靠近后侧的位置开设有四个第四管槽(72),所述第二液冷管(304)安装在第三管槽(71)的内部,所述第二连通管(305)安装在第四管槽(72)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充板(7)的顶部粘合连接有凝胶层(82),所述凝胶层(8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热板(83),所述第二吸热板(8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鳍片板(84)。
10.一种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卷边(11),所述壳体(1)的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预留槽(12)。
CN202311547523.3A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 Pending CN1175968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7523.3A CN117596838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7523.3A CN117596838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96838A true CN117596838A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12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47523.3A Pending CN117596838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9683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7476A (zh) * 2013-12-20 2014-04-09 杨海涛 一种手机壳注塑模具的定模
CN107731765A (zh) * 2017-11-16 2018-02-23 安徽合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液冷散热器
CN209786143U (zh) * 2019-05-31 2019-12-13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1342511A (zh) * 2020-02-26 2020-06-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充电系统
CN213520143U (zh) * 2020-09-21 2021-06-22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用于软包动力电池组的液冷装置
CN113571299A (zh) * 2021-09-24 2021-10-29 徐州鹏程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散热的变压器
CN217283820U (zh) * 2021-12-24 2022-08-23 固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风冷和液冷装置的电源
CN115275433A (zh) * 2022-08-30 2022-11-01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液冷板结构及动力电池包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7476A (zh) * 2013-12-20 2014-04-09 杨海涛 一种手机壳注塑模具的定模
CN107731765A (zh) * 2017-11-16 2018-02-23 安徽合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液冷散热器
CN209786143U (zh) * 2019-05-31 2019-12-13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1342511A (zh) * 2020-02-26 2020-06-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充电系统
CN213520143U (zh) * 2020-09-21 2021-06-22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用于软包动力电池组的液冷装置
CN113571299A (zh) * 2021-09-24 2021-10-29 徐州鹏程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散热的变压器
CN217283820U (zh) * 2021-12-24 2022-08-23 固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风冷和液冷装置的电源
CN115275433A (zh) * 2022-08-30 2022-11-01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液冷板结构及动力电池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0776B (zh) 电池组
CN109168302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10620869A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984531A (zh) 一种印制电路板布局布线结构
CN209517311U (zh) 适用于高温环境的摄像头散热结构
CN116780038B (zh) 锂电池保护板及具有它的锂电池装置
CN117596838A (zh) 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
CN209594131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11835061A (zh) 一种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器以及散热器
CN210181369U (zh) 车载摄像模组
CN208029221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图传模块增强屏蔽和加强散热的轻质外壳
CN115863841A (zh) 一种户外锂电池移动电源组合结构及使用方法
CN206546840U (zh) 一种电池组的散热支架
CN211654535U (zh)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散热装置
CN212278662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09748237U (zh) 一种集移动电源和充电器于一体的充电器
CN217160340U (zh) 一种有效散热的acdc模块
CN110850947A (zh) 用于后壳体的热管及具有该热管的移动设备
CN215647962U (zh) 一种基于铜材的手机散热主板
CN219320742U (zh) 一种智能降温电脑主板
CN219716855U (zh) 一种高功耗散热型射频开关芯片
CN210958127U (zh) 一种防尘恒流降压电源
CN218336867U (zh) 一种具有氛围灯功能的散热器
CN215121741U (zh) 一种车载无线通信装置
CN210835952U (zh) 用于后壳体的热管及具有该热管的移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