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96459A -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96459A
CN117596459A CN202311203807.0A CN202311203807A CN117596459A CN 117596459 A CN117596459 A CN 117596459A CN 202311203807 A CN202311203807 A CN 202311203807A CN 117596459 A CN117596459 A CN 117596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ke
support
focusing
bracket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038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清
刘彬
李邓峰
张百亮
万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038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964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96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964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摄像模组包括音圈马达、镜头、模组电路板以及图像传感器;音圈马达包括基座、驱动机构以及外壳,镜头安装于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基座,基座与图像传感器均设于模组电路板,图像传感器位于镜头的出光侧,外壳固定于基座,且罩设驱动机构的至少部分;基座包括塑胶件和金属件,金属件固定于塑胶件;外壳包括金属部,金属部与金属件固定连接,金属件电连接模组电路板的接地引脚。一方面,本申请的外壳可以不用再整体镀镍,外壳不会再对音圈马达的磁性件产生磁干扰;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外壳的金属部可以通过金属件接地,从而可以避免电子设备的其他部件对摄像模组产生射频干扰和静电干扰。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摄像头(camera)的拍照功能的日趋强大,各大厂商对摄像模组的成像品质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传统的摄像模组包括外壳、音圈马达和模组电路板。音圈马达设置在模组电路板上,并用于承载镜头。外壳通过锡焊焊接在模组电路板上,并罩住音圈马达。然而,为了保证在焊接的过程中,外壳能够上锡,外壳的表面需要电镀镍。由于在外壳的局部镀镍的成本较高,外壳的整个表面都会镀镍。这样,由于镍层具有弱磁性,会与音圈马达内部的磁石相互吸引,从而产生磁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该摄像模组的外壳不容易对音圈马达的磁性件产生磁干扰,摄像模组可以获得更佳的拍摄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模组。摄像模组包括音圈马达、镜头、模组电路板以及图像传感器;
音圈马达包括基座、驱动机构以及外壳,镜头安装于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基座,基座与图像传感器均设于模组电路板,图像传感器位于镜头的出光侧,外壳固定于基座,且罩设驱动机构的至少部分;
基座包括塑胶件和金属件,金属件固定于塑胶件;外壳包括金属部,金属部与金属件固定连接,金属件电连接模组电路板的接地引脚。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塑胶件上固定金属件,金属件可以提高塑胶件的强度。此时,塑胶件与金属件构成的基座的整体强度较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外壳可以直接通过锡焊固定连接在模组电路板上。其中,在锡焊工艺中,需要在外壳的表面镀镍,以保证外壳在焊接过程可以上锡,从而保证外壳与模组电路板的连接可靠性。由于在外壳的局部区域镀镍的成本较高,一般会直接将整个外壳镀镍,以降低成本。然而外壳镀镍后,镍会对音圈马达的磁性件产生磁干扰,从而影响音圈马达的工作。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塑胶件上固定金属件,并利用金属件来与外壳的金属部固定连接。此时,外壳可以不用再整体镀镍。外壳不会再对音圈马达的磁性件产生磁干扰,也不会再因镀镍而增加成本投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外壳可以直接通过锡焊固定连接在模组电路板上。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模组电路板的引脚端面积较小,使得外壳与模组电路板的装配困难度较高。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塑胶件上固定金属件,并利用金属件来与外壳的金属部固定连接。此时,金属件的大小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得足够大,以保证外壳能够较方便与金属件固定连接,从而解决外壳因模组电路板的引脚端面积小不容易固定连接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金属件电连接模组电路板的接地引脚。此时,再加上外壳的金属部与金属件固定连接。这样,外壳的金属部可以通过金属件接入模组电路板的接地引脚,此时,外壳的金属部接地。这样,当摄像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时,由于外壳接地,从而可以避免电子设备的其他部件对摄像模组产生射频干扰和静电干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基座的金属件具有“一物多用”的作用。一方面,金属件可以提高基座的整体强度,以避免基座发生损坏,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金属件来与外壳的金属部固定连接,从而替代外壳直接通过锡焊固定连接在模组电路板上的方案。此时,外壳可以不用再整体镀镍。外壳不会再对音圈马达的磁性件产生磁干扰,也不会再因镀镍而增加成本投入。再一方面,金属件可以作为外壳的金属部接入模组电路板的接地引脚的过渡结构件。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金属部通过激光焊接与金属件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外壳可以直接通过锡焊固定连接在模组电路板上。其中,在锡焊工艺中,需要在外壳的表面镀镍,以保证外壳在焊接过程可以上锡,从而保证外壳与模组电路板的连接可靠性。由于在外壳的局部区域镀镍的成本较高,一般会直接将整个外壳镀镍,以降低成本。然而外壳镀镍后,镍会对音圈马达的磁性件产生磁干扰,从而影响音圈马达的工作。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塑胶件上固定金属件,并利用金属件来与外壳的金属部固定连接。此时,外壳可以不用再整体镀镍。外壳不会再对音圈马达的磁性件产生磁干扰,也不会再因镀镍而增加成本投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外壳包括顶板以及侧框,侧框连接在顶板的周缘;侧框的远离顶板的表面凸设有凸块,凸块构成金属部的至少部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金属件包括固定区以及第一连接区,第一连接区连接在固定区的周缘上;固定区固定于塑胶件,第一连接区相对塑胶件的侧面伸出,第一连接区通过激光焊接与凸块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区相对塑胶件的侧面伸出,可以方便第一连接区与凸块固定连接,也即降低第一连接区与凸块装配难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金属件还包括第二连接区,第二连接区连接在固定区的周缘上,且与第一连接区间隔设置,第二连接区相对塑胶件的侧面露出;第二连接区通过锡焊与模组电路板的接地引脚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二连接区相对塑胶件的侧面露出,可以方便第二连接区与模组电路板的接地引脚固定连接,也即降低第二连接区与模组电路板的接地引脚装配难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区朝远离模组电路板的方向弯折,并固定在塑胶件的侧面上。这样,第二连接区相对塑胶件的侧面露出的面积更大,更有利于金属件的第二连接区与模组电路板的接地引脚固定连接,也即连接更稳定,更牢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音圈马达还包括缓冲件,缓冲件的材质采用绝缘材料;缓冲件连接在外壳的内表面,缓冲件与驱动机构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外壳的内表面涂覆黑色油漆,以避免音圈马达的走线因与外壳接触而发生短路。此外,通过在音圈马达的驱动机构贴附缓冲件,以避免驱动机构在活动过程中因撞击外壳而发生损坏。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涂覆黑色油漆以及贴附缓冲件的方案,会较大程度地提高摄像模组的投入成本。而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外壳的内表面固定上缓冲件,且缓冲件的材质为绝缘材料。这样,外壳上缓冲件既可以起到避免音圈马达的走线因与外壳接触而发生短路,又可以起到避免驱动机构在活动过程中因撞击外壳而发生损坏。外壳具有“一物多用”的作用。此外,本实施方式大致也可以省去涂覆黑色油漆的成本,从而较大程度地降低摄像模组的成本。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缓冲件通过注塑工艺与外壳形成一体化结构。这样,缓冲件与外壳连接更加稳定和可靠。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包括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固定于模组电路板,且电连接于模组电路板;金属件的至少部分相对塑胶件的底面露出,并固定在模组电路板上,金属件的一部分环绕电子元器件。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基座的金属件的一部分环绕电子元器件设置,从而当摄像模组发生摆动或者撞击时,可以避免模组电路板中与电子元器件固定连接的位置发生变形,从而避免模组电路板与基座之间存在拉裂焊点风险,进而提高摄像模组的可靠性。故而,本实施方式的基座的金属件不仅具有上文提到的多个作用之外,还具有提高摄像模组可靠性的作用。此外,电子元器件与基座的金属件在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具有重叠区域,从而可以降低摄像模组的高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子元器件包括驱动芯片,驱动芯片通过模组电路板与音圈马达电连接,驱动芯片用于音圈马达的防抖数据的运算,和/或,对焦数据的运算,和/或,电流情况的控制。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塑胶件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的开口位于塑胶件的底面,电子元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置槽内。可以理解的是,在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电子元器件与基座的塑胶件具有重叠区域,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摄像模组的高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包括防抖支架、第一防抖线圈、第一防抖磁性件、第二防抖线圈以及第二防抖磁性件;
第一防抖磁性件与第二防抖磁性件间隔地固定于防抖支架;
防抖支架活动连接塑胶件,第一防抖线圈和第二防抖线圈间隔地固定于塑胶件,第一防抖线圈面向第一防抖磁性件设置,用于驱动防抖支架相对基座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防抖线圈面向第二防抖磁性件设置,用于驱动防抖支架相对基座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
驱动机构还包括对焦支架、对焦磁性件以及对焦线圈,对焦支架位于防抖支架的内侧,对焦磁性件固定于对焦支架,对焦线圈固定于防抖支架,且面向对焦磁性件设置,用于驱动对焦支架相对防抖支架沿第三方向运动,第三方向均与第二方向、第一方向相交。
可以理解的是,在防抖支架相对基座沿第一方向Y运动的过程中,防抖支架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第一防抖磁性件与第一防抖线圈的磁间隙,上述磁间隙不受防抖支架的运动动作影响,因此能够避免因磁间隙增加而导致的驱动力快速下降的问题,从而确保音圈马达的防抖驱动力较大,并且驱动力较为稳定,有利于音圈马达的光学防抖功能的大行程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在防抖支架相对基座沿第二方向X运动的过程中,防抖支架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第二防抖磁性件与第二防抖线圈的磁间隙,上述磁间隙不受防抖支架的运动动作影响,因此能够避免因磁间隙增加而导致的驱动力快速下降的问题,从而确保音圈马达的防抖驱动力较大,并且驱动力较为稳定,有利于音圈马达的光学防抖功能的大行程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方案中,防抖支架位于对焦支架的内侧。此时,当摄像模组需要对焦时,对焦支架需要带动防抖支架和镜头沿第三方向移动。这样对焦支架、防抖支架以及镜头所构成的动子的重量较重,从而导致对焦驱动组件需要通过增大体积来提高驱动力。因此,该设置不利于音圈马达的轻型化和小型化设计。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对焦支架设置于防抖支架的内侧。此时,当摄像模组需要对焦时,对焦支架需要带动镜头沿第三方向Z移动。这样,本实施方式在对焦过程中的动子可以省去防抖支架,也即对焦支架和镜头构成的动子的重量较轻,从而有利于对焦驱动组件的小型化设置。本实施方式的音圈马达能够实现轻型化和小型化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防抖支架在对焦支架的内侧的方案,防抖支架至少需要两个防抖驱动组件来推动防抖支架在X-Y平面运动。这样,音圈马达也就需要至少排布两套线路来给防抖驱动组件提供信号和供电。而且至少两套线路需要穿过对焦支架。因此,该方案的通电设置较为复杂,提高了音圈马达的设置的难度。而本实施例通过将对焦支架设置于防抖支架的内侧,由于对焦支架需要一套对焦驱动组件来推动对焦支架沿第三方向Z移动,使得音圈马达也就需要一套线路来给对焦驱动组件提供信号和供电,也即需要一套线路穿过防抖支架。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方案的通电方案较为简单,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音圈马达的设置难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焦线圈的导线所缠绕的平面(也即绕线平面)可以平行于第三方向Z。此时,对焦线圈呈竖直排布,从而使得对焦线圈可以在X-Y平面的占用的面积较小,进而有利于音圈马达的小型化设置。对焦磁性件可以包括相反的两个极性方向,两个极性方向均垂直于第三方向Z。此时,对焦磁性件可以呈竖直排布,从而减小对焦磁性件在X-Y平面的占用空间,便于音圈马达的小型化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音圈马达的对焦驱动组件和防抖驱动组件均为动磁设计,音圈马达在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Z上的驱动均由一组驱动件(包括线圈和磁性件)单独控制。其中,音圈马达的对焦支架相对防抖支架沿第三方向Z移动、进行自动对焦的过程中,防抖支架与基座的相对位置不受影响,防抖驱动组件的磁间隙宽度不容易发生变化,同样的,防抖支架相对基座沿第一方向Y、和/或第二方向X移动进行光学防抖的过程中,对焦支架随防抖支架移动,两者的相对位置不受影响,对焦驱动组件的磁间隙宽度不容易发生变化,因此音圈马达的对焦驱动组件与防抖驱动组件实现解耦,运动过程中互不干扰,有利于确保音圈马达的驱动精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音圈马达的第一防抖线圈、第一防抖磁性件、第二防抖线圈以及第二防抖磁性件均可以大致排布于X-Y平面,通过增加磁性件宽度(也即第一防抖磁性件在第一方向Y的尺寸、第二防抖磁性件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即可以增加防抖支架在第一方向Y和/或第二方向X上的运动行程,有利于在不增加音圈马达高度的前提下实现光学防抖的大行程设计。此外,由于音圈马达在光学防抖过程中的运动阻力主要是支撑件与配合结构件的滑动摩擦力,与运动行程无关,因此在进行大行程的光学防抖时,阻力不会明显增大,从而能够在无需大幅提高驱动力的前提下实现光学防抖的大行程设计。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还包括导向支架,导向支架呈L形;
导向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第一连接部、第二支撑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通过多个第一支撑件连接塑胶件,并通过多个第二支撑件连接防抖支架,以使防抖支架与导向支架的相对运动方向不同于导向支架与基座的相对运动方向;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材质为金属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在金属骨架上整体注塑形成塑胶,并使金属骨架的一部分与其上的塑胶形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方案。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只包括金属骨架,也即不再包括注塑形成的塑胶。此时,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就不会出现塑胶因冷却收缩而拉扯金属骨架变形的问题,进而避免导向支架因变形而导致尺寸精度下降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支架采用L形,相较于框形结构,体积明显减小,能够节约两边空间,从而有利于音圈马达及摄像模组的小型化。并且,由于导向支架的三个支撑部(也即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三支撑部)对应于防抖支架的三个角部设置,第一防抖磁性件和第一防抖线圈位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第二防抖磁性件和第二防抖线圈位于第二支撑部与第三支撑部之间,因此导向支架能够在减小体积的情况下,保证防抖支架及基座的连接可靠性,能够实现稳定支撑和准确导向的作用,确保第一防抖磁性件与第一防抖线圈的相对位置及第二防抖磁性件与第二防抖线圈的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使得音圈马达的光学防抖运动平稳、可靠。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向支架包括金属骨架、第一塑胶块、第二塑胶块以及第三塑胶块;金属骨架呈L形,金属骨架包括第一长条段以及第二长条段,第一长条段的第二端部连接第二长条段的第一端部;第一塑胶块包裹第一长条段的第一端部,第二塑胶块包裹第一长条段的第二端部和第二长条段的第一端部,第三塑胶块包裹第二长条段的第二端部;
金属骨架的第一长条段的第一端部与第一塑胶块构成导向支架的第一支撑部,金属骨架的第一长条段的第二端部、第二长条段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塑胶块构成导向支架的第二支撑部,金属骨架的第二长条段的第二端部与第三塑胶块构成导向支架的第三支撑部,金属骨架的第一长条段的中部构成导向支架的第一连接部,金属骨架的第二长条段的中部构成导向支架的第二连接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导向支架的结构较为简单。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抖支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金属嵌件,金属嵌件嵌设于绝缘本体内;金属嵌件接地。
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通过将金属嵌件嵌设于绝缘本体。这样,金属嵌件可以提高绝缘本体的强度,此时绝缘本体以及金属嵌件构成的防抖支架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将金属嵌件接地,金属嵌件不容易对摄像模组的射频信号产生干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包括对焦电路板以及对焦驱动芯片,对焦线圈与对焦驱动芯片固定于对焦电路板,对焦电路板固定于防抖支架;
防抖支架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一导电件嵌设在绝缘本体内,第一导电件通过对焦电路板电连接对焦驱动芯片的电源负极;金属嵌件与第一导电件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金属嵌件可以直接通过防抖支架的第一导电件实现接地。金属嵌件接地的方式可以复用防抖支架的第一导电件,也即金属嵌件接地的方式可以不用额外增加其他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金属嵌件接地的方式较为简单,部件的使用率较高,也即防抖支架的第一导电件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金属嵌件的表面凸设有凸出块,第一导电件设有凹陷区,凸出块位于凹陷区内,并与凹陷区的壁面接触。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金属嵌件与第一导电件的电连接方式较为简单。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凸出块铆接在凹陷区内。这样,金属嵌件与第一导电件的连接更可靠,更牢固。此时,金属嵌件与第一导电件的电连接方式更加可靠。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抖支架还包括第二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嵌设在绝缘本体内,第二导电件通过对焦电路板电连接对焦驱动芯片的电源正极;防抖支架设有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连通防抖支架的内部与外部,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伸进第一连通孔内;
第一连通孔的孔壁设有第一隔离槽,第一隔离槽位于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之间设置第一隔离槽,第一隔离槽可以用于当防抖支架发生高温碳化时,以避免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导电件的第一端部因距离设置得较近而导致微短路。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得较近。这样,第一连通孔的大小可以设置得比较小。第一连通孔占用防抖支架的空间较小,也即防抖支架可以释放更多的空间来排布音圈马达的其他部件。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抖支架还包括第三导电件以及第四导电件,第三导电件和第四导电件均嵌设在绝缘本体内,第三导电件通过对焦电路板电连接至对焦驱动芯片的I2C信号的SDA端。第四导电件通过对焦电路板电连接至对焦驱动芯片的I2C信号的SCL端;防抖支架设有第二连通孔,第二连通孔连通防抖支架的内部与外部,且与第一连通孔间隔设置,第三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与第四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伸进第二连通孔内;
第二连通孔的孔壁设有第二隔离槽,第二隔离槽位于第三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与第四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三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与第四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之间设置第二隔离槽,第二隔离槽可以用于当防抖支架发生高温碳化时,以避免第三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与第四导电件的第一端部因距离设置得较近而导致微短路。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与第四导电件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得较近。这样,第二连通孔的大小可以设置得比较小。第二连通孔占用防抖支架的空间较小,也即防抖支架可以释放更多的空间来排布音圈马达的其他部件。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金属嵌件为导磁材料,第一防抖磁性件与第二防抖磁性件均与金属嵌件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金属嵌件可以用于提高第一防抖磁性件与第二防抖磁性件的磁场强度。此外,金属嵌件可以第一防抖磁性件与第二防抖磁性件产生吸引力,从而防止第一防抖磁性件、第二防抖磁性件与防抖支架发生脱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抖支架通过多个第三支撑件连接对焦支架;
第三支撑件包括轴体以及凸起,凸起凸设在轴体的第一端面,轴体的部分周侧面与防抖支架固定连接,凸起插入防抖支架的固定孔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三支撑件的凸起插入防抖支架的固定孔内,从而使得第三支撑件与防抖支架的连接更加稳定,也即较大程度地避免第三支撑件相对防抖支架发生倾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模组电路板设有第一避让空间,第一避让空间的开口位于模组电路板的朝向基座的表面;
防抖支架包括固定部,固定孔位于固定部上;
金属件包括下沉部,下沉部与固定部相对设置,下沉部向第一避让空间下沉,并位于第一避让空间内,下沉部围出第二避让空间,固定部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避让空间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先通过在模组电路板设有第一避让空间,以使下沉部可以向第一避让空间下沉,并位于第一避让空间内,下沉部可以围出第二避让空间。此时,再将与第三支撑件的一端固定连接的防抖支架的固定部设置于第二避让空间内,从而在模组电路板与第三支撑件之间可以腾出空间。腾出的空间可以用于使第三支撑件的长度增大。这样,本实施方式可以在通过金属件提高基座的整体强度,以及在不占用模组电路板与第三支撑件之间的空间的同时,还可以使第三支撑件的长度能够较大程度地增大,从而通过长度较长的第三支撑件来较大程度地提高对焦支架的稳定性,也即对焦支架不容易发生倾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包括第一子簧片以及第二子簧片,第一子簧片和第二子簧片均连接防抖支架与对焦支架;
第一子簧片和第二子簧片位于对焦支架的同一侧,且相邻设置;
第一子簧片的一部分朝远离第二子簧片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一凹陷区,第二子簧片的一部分朝远离第一子簧片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二凹陷区,第一凹陷区与第二凹陷区围出第一点胶空间,第一点胶空间内设置有第一胶材。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胶材连接第一子簧片和第二子簧片,以使得第一子簧片和第二子簧片不容易晃动,提高第一子簧片与第二子簧片的连接稳定性。另外,相较于第一子簧片与第二子簧片平行地围出点胶空间,本实施方式的点胶空间的体积更大。这样,在点胶过程中,胶水不容易溢出到第一子簧片的远离第二子簧片的一侧。此时,在对焦支架的对焦过程,第一胶材不容易因与对焦支架发生碰撞而发生脱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子簧片和第二子簧片的连接稳定性更加,可靠性更好。当然,在点胶过程中,胶水不容易溢出到第二子簧片的远离第一子簧片的一侧。此时,在防抖支架的防抖过程中,第一胶材不容易因与防抖支架发生碰撞而发生脱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子簧片和第二子簧片的连接稳定性更加,可靠性更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音圈马达还包括限位支架,限位支架包括顶板件和侧边框,侧边框连接在顶板件的周缘,顶板件固定在防抖支架的顶面,侧边框固定在防抖支架的侧面,防抖支架和限位支架的顶板件配合,以在第三方向上限制对焦支架的运动行程;
侧边框包括第一侧边部和第二侧边部,第二侧边部连接第一侧边部,第一侧边部与第二侧边部分别固定在防抖支架的相邻两个边部的侧面;
其中,顶板件设有定位孔,第一侧边部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侧边部设有第二安装孔;
防抖支架的相邻两个边部的侧面分别凸设有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防抖支架的顶面凸设有定位块,第一安装块位于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块位于第二安装孔,定位块插入定位孔内;
在第二方向上,第一安装孔的尺寸大于第一安装块的尺寸与第二安装块的尺寸,在第三方向上,第一安装孔的尺寸大于第一安装块的尺寸与定位块的尺寸;
在第三方向上,第二安装孔的尺寸大于第二安装块的尺寸与定位块的尺寸。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防抖支架的第一安装块与限位支架的第一安装孔紧配,防抖支架的第二安装块与限位支架的第二安装孔紧配,从而使得限位支架与防抖支架稳定连接。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限位支架与防抖支架的装配过程中,为了保证防抖支架的第一安装块与限位支架的第一安装孔能够紧配,防抖支架的第二安装块与限位支架的第二安装孔能够紧配,限位支架需要自防抖支架的顶部沿第三方向Z装配至防抖支架上。此时,在装配过程中,限位支架的第一侧边部很容易顶在防抖支架的第一安装块上,限位支架的第二侧边部很容易顶在防抖支架的第二安装块上,从而一方面增加限位支架与防抖支架的装配难度,另一方面容易导致限位支架因挤压发生变形,且变形后存在无法恢复的风险。即使将限位支架装配在防抖支架上,限位支架的位置也难以定位,不利于后续的焊接作业。而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在第二方向上,第一安装孔的尺寸大于第一安装块的尺寸与第二安装块的尺寸,在第三方向上,第一安装孔的尺寸大于第一安装块的尺寸与定位块的尺寸,在第三方向上,第二安装孔的尺寸大于第二安装块的尺寸与定位块的尺寸,从而在限位支架与防抖支架的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限位支架相对防抖支架沿第二方向X移动,以使第一安装块装配进第一安装孔内。再将限位支架相对防抖支架沿第一方向Y移动,以使第二安装块装配进第二安装孔内。再将限位支架相对防抖支架沿第三方向Z移动,以使定位块插入定位孔内。最后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可以填胶,以使第一安装块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通过粘胶连接,第二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通过粘胶连接,从而使得限位支架与防抖支架能够稳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限位支架和防抖支架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避免限位支架因挤压发生变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还包括可变光圈,可变光圈位于镜头的侧。可变光圈具有光圈孔,光圈孔的大小可以自动调节。光线可以经可变光圈的光圈孔进入镜头内。可变光圈用于实现进光量的调节,以使摄像模组可以在多种亮度条件下维持恒定的拍摄品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壳体以及上述任一项的摄像模组,摄像模组设于设备壳体。该电子设备的拍摄体验较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沿A-A处剖开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摄像模组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的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在一些实施例中沿B-B处剖开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音圈马达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基座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的基座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所示的外壳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6所示的外壳在再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在一些实施例中沿C-C处剖开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14是图6所示的基座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6所示驱动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16是图6所示音圈马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17是图15所示导向支架在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导向支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7所示导向支架在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20是图6所示音圈马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21是图15所示防抖支架在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图;
图22是图15所示防抖支架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15所示防抖支架在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6所示音圈马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25是图15所示的第三支撑件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15所示的电路板组件与对焦线圈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所示的部分音圈马达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6所示音圈马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图29是图28所示的部分音圈马达在D-D处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剖面图;
图30是图28所示的部分音圈马达在E-E处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剖面图;
图31是图15所示对焦支架与对焦导磁件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6所示音圈马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五;
图33是图6所示音圈马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六;
图34是图33所示的部分音圈马达在F-F处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剖面图;
图35是图6所示的音圈马达在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图;
图36是图6所示音圈马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七;
图37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在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图;
图38是图6所示的驱动机构在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9是图38所示的部分驱动机构在另一种角度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0是图39所示的驱动机构在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1是图38所示的部分驱动机构在另一种角度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在一些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3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在一些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其中,“固定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滑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滑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顶”、“底”、“上”、“下”、“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多个”是指至少两个。A和/或B包含三种方案,具体为方案A、方案B以及方案AB。其中,“电连接”是指彼此之间可以导通电信号。另外,两个部件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得到一体化结构是指,在形成两个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部件的过程中,该部件即与另一个部件连接在一起,不需要通过再次加工(如粘接、焊接、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方式将两个部件连接在一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数学概念,平行、垂直等。这些限定,均是针对当前工艺水平而言的,而不是数学意义上绝对严格的定义,允许存在少量偏差,近似于平行、近似于垂直等均可以。例如,A与B平行,是指A与B之间平行或者近似于平行,A与B之间的夹角在0度至10度之间均可。例如,A与B垂直,是指A与B之间垂直或者近似于垂直,A与B之间的夹角在80度至100度之间均可。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tablet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眼镜、AR头盔、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眼镜或者VR头盔等具有摄像功能的设备。图1所示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以手机为例进行阐述。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0在一些实施例中沿A-A处剖开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摄像模组100、设备壳体200以及屏幕300。其中,摄像模组100可以为后置摄像模组,也可以为前置摄像模组。需要说明的是,图1以及下文相关附图仅示意性的示出了电子设备1000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1以及下文各附图限定。此外,当电子设备1000为一些其他形态的设备时,电子设备1000也可以不包括屏幕300。
其中,设备壳体200可以包括边框201以及后盖202。后盖202固定于边框201。示例性地,后盖202可以通过粘胶、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边框201。后盖202也可以与边框201为一体成型结构,即后盖202与边框201为一个整体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屏幕300可以位于边框201远离后盖202的一侧。此时,屏幕300与后盖202可以分别位于边框201的两侧。屏幕300、边框201与后盖202共同围出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可以用于放置电子设备1000的器件,例如电池、受话器或者麦克风等。其中,屏幕300可以为平面屏,也可以为曲面屏。
示例性地,摄像模组100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摄像模组100可以位于屏幕300朝向后盖202的一侧。后盖202可以开设有透光孔203。透光孔203的形状不仅限于附图1所示意的圆形。透光孔203将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连通至电子设备1000的外部。电子设备1000外部的光线可以通过透光孔203进入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摄像模组100可以采集进入电子设备1000内部的光线。
图3是图1所示的摄像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摄像模组100包括音圈马达1、镜头2、模组电路板3、图像传感器4、电子元器件5、滤光片支架6a、滤光片6b以及可变光圈7。其中,图像传感器4也称为感光芯片或者感光元件。图像传感器4用于采集环境光线,并将环境光线所携带的图像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电子元器件5可以是电容、电感、电阻或者芯片等元器件。图4通过虚线框示意性地框出电子元器件5。
可以理解的是,摄像模组100还可以包括更少或者更多的结构。例如,摄像模组100可以包括更少结构。示例性地,摄像模组100可以不包括电子元器件5、和/或滤光片支架6a、和/或滤光片6b,和/或可变光圈7。
可以理解的是,后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定义摄像模组100具有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Z,第一方向Y可以为摄像模组10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X可以为摄像模组100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X垂直于第一方向Y,第三方向Z可以为摄像模组100的高度方向,第三方向Z垂直于第一方向Y及第二方向X。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100的坐标系设置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图5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100在一些实施例中沿B-B处剖开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如图5所示,图像传感器4可以设置在模组电路板3上,且电连接于模组电路板3。此时,图像传感器4与模组电路板3之间可以相互传输信号。此外,电子元器件5也固定于模组电路板3,且电连接于模组电路板3。此时,电子元器件5与模组电路板3之间可以相互传输信号。
示例性地,滤光片支架6a固定连接模组电路板3。滤光片支架6a与图像传感器4位于模组电路板3的同一侧。滤光片支架6a设有通光孔61a。滤光片6b固定连接于滤光片支架6a。滤光片6b可以位于通光孔61a内。滤光片6b还与图像传感器4相对设置。滤光片6b可以用于过滤进入图像传感器4之前的光线中的红外光或者蓝光等,从而保证图像传感器4具有较佳的成像质量。
如图5所示,音圈马达1固定在模组电路板3。音圈马达1与图像传感器4位于模组电路板3的同一侧。镜头2安装在音圈马达1上。图像传感器4位于镜头2的出光侧。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三方向Z上,图像传感器4、滤光片6b以及镜头2依次排布。此时,图像传感器4位于镜头2的出光侧。滤光片6b位于镜头2与图像传感器4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镜头2可以用于采集环境光线。其中,镜头2的光轴方向可以与摄像模组100的第三方向Z相互平行。镜头2的光轴方向与摄像模组100的光轴方向是同一个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将音圈固定在滤光片支架的方案,本实施例通过将音圈马达1固定在模组电路板3上,可以避免音圈马达1与滤光片支架6a在第三方向Z的堆叠,也即音圈马达1与滤光片支架6a可以在X-Y平面错开设置,从而较大程度地降低摄像模组100的高度。
可以理解的是,音圈马达1可以是对焦音圈马达。这样,音圈马达1可以通过控制镜头2沿第三方向Z运动,以实现自动对焦(auto focus,AF)。音圈马达1也可以是防抖音圈马达。这样,音圈马达1可以通过控制镜头2沿垂直于第三方向Z的平面(也即X-Y平面)运动。当摄像模组100采集环境光线时,若电子设备1000因外力作用而在X-Y平面产生抖动,则可以通过音圈马达1控制镜头2在X-Y平面上的运动,抵消镜头2在X-Y平面产生的抖动行程,以避免或者减少镜头2因抖动而导致的位置偏置。换言之,本申请的摄像模组100可以通过音圈马达1控制镜头2在X-Y平面上的运动,实现摄像模组100的光学图像防抖(optical imagestabilization,OIS),提高摄像模组100的成像质量。音圈马达1也可以是防抖对焦一体化的音圈马达1。这样,音圈马达1既可以通过控制镜头2实现自动对焦,又可以通过控制镜头2实现光学图像防抖。本实施方式以音圈马达1是防抖对焦一体化音圈马达1为例进行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音圈马达1可以是以线圈和磁性件配合产生的力为驱动力的马达。其中,音圈马达1的驱动力可以是用于驱动镜头2对焦的力,和/或,用于驱动镜头2防抖的力。在音圈马达1是防抖对焦一体化时,驱动镜头2对焦的力和驱动镜头2防抖的力可以不同,但驱动镜头2对焦的力和驱动镜头2防抖的力的至少一者是线圈和磁性件配合产生的力。例如,驱动镜头2对焦的力是线圈和磁性件配合产生的力,而驱动镜头2防抖的力可以是线圈和磁性件配合产生的力,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件产生的力(例如形状记忆合金(SMA)的伸缩力等)。
如图3和图4所示,可变光圈7可以位于镜头2的进光侧。在第三方向Z上,图像传感器4、滤光片6b以及镜头2以及可变光圈7依次排布。
可以理解的是,可变光圈7具有光圈孔7a,光圈孔7a的大小可以自动调节。光线可以经可变光圈7的光圈孔7a进入镜头2内。可变光圈7用于实现进光量的调节,以使摄像模组100可以在多种亮度条件下维持恒定的拍摄品质。
上文结合相关附图大致介绍了摄像模组100的结构。下文将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音圈马达1的结构。
图6是图4所示音圈马达1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如图6所示,音圈马达1包括基座10、驱动机构20以及外壳30。其中,驱动机构20用于安装镜头2。驱动机构20连接基座10。驱动机构20可以通过控制镜头2相对基座10运动,从而既实现对焦,又实现光学图像防抖。可以理解的是,关于驱动机构20的结构,下文将结合相关附图具体描述一种实施方式。这里不再赘述。此外,图6通过虚线框示意性地框出驱动机构20。
图7是图6所示的基座1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如图7所示,基座10包括塑胶件11以及金属件12。示例性地,金属件12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等。
如图7所示,塑胶件11包括侧面111和背向设置的顶面112和底面113。侧面111连接在顶面112与底面113之间。其中,塑胶件11设有第一通孔114。第一通孔114在塑胶件11的顶面112和底面113形成开口。此时,塑胶件11可以大致呈环形。
如图7所示,金属件12包括固定区121、第一连接区122以及第二连接区123。其中,第一连接区122与第二连接区123间隔地连接在固定区121的周缘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区122的数量不仅限于图7所示意的八个。具体的数量本申请不做限定。此外,第二连接区123的数量也不仅限于图7所示意的一个。具体的本申请也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第一连接区122可以相对固定区121的侧面凸出。此时,第一连接区122可以与固定区121平行设置。
示例性地,第二连接区123可以相对固定区121的顶面凸出。换言之,第二连接区(123)相对固定区121沿第三方向Z弯折。此时,第二连接区123可以与固定区121垂直设置。
图8是图6所示的基座10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金属件12固定在塑胶件11上。金属件12可以环绕塑胶件11的第一通孔114设置。金属件12可以用于提高基座10的整体强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金属件12的固定区121可以固定在塑胶件11的底面113。此时,金属件12的固定区121、第一连接区122以及第二连接区123均可以相对塑胶件11露出。此外,金属件12的第一连接区122可以相对塑胶件11的侧面111伸出。金属件12的第二连接区123可以相对塑胶件11的侧面111露出,并固定在塑胶件11的侧面111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金属件12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塑胶件11内。例如,金属件12的固定区121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塑胶件11内。金属件12的第一连接区122以及第二连接区123均可以相对塑胶件11露出。此外,金属件12的第一连接区122可以相对塑胶件11的侧面111伸出。金属件12的第二连接区123可以相对塑胶件11的侧面111露出,并固定在塑胶件11的侧面111上。
如图5所示,驱动机构20连接基座10。镜头2安装在驱动机构20上。这样,驱动机构20可以带动镜头2相对基座10运动。此外,基座10设置在模组电路板3上。基座10与图像传感器4可以位于模组电路板3的同一侧。可以理解的是,镜头2通过基座10的第一通孔114与滤光片6b相对设置。这样,镜头2采集的光线可以经基座10的第一通孔114投射至滤光片6b,光线再穿过滤光片6b投射至图像传感器4。
示例性地,基座10的金属件12可以通过粘胶固定在模组电路板3上。基座10的金属件12与图像传感器4、电子元器件5错开设置。换言之,基座10的金属件12避开图像传感器4、电子元器件5(请参阅图4)设置。
示例性地,滤光片支架6a的一部分可以穿过塑胶件11的第一通孔114,进入音圈马达1的内部。此时,滤光片支架6a的一部分位于音圈马达1的内部。这样,在第三方向Z上,滤光片支架6a与音圈马达1具有重叠区域,从而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摄像模组100的高度。
如图6所示,外壳30包括顶板31以及侧框32,侧框32连接在顶板31的周缘。示例性地,侧框32与顶板31的材质均可以是金属材料。此时,侧框32与顶板31构成外壳30的金属部3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顶板31和/或侧框32的一部分采用金属材料,一部分采用绝缘材料。其中,采用金属材料的部分构成外壳30的金属部36。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框32与顶板31为一体成型结构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侧框32也可以通过其他工艺(例如焊接、粘接或者扣合等)连接在顶板31的周缘。
如图6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侧框32的远离顶板31的表面凸设有凸块35。凸块35采用金属材料。凸块35构成金属部36的至少部分。可以理解的是,当侧框32与顶板31的材质均可以是金属材料时,凸块35、侧框32与顶板31共同构成金属部36。当侧框32与顶板31的材质均可以是绝缘材料时,凸块35构成金属部36的全部。
可以理解的是,凸块35、侧框32与顶板3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块35也可以通过其他工艺(例如焊接、粘接或者扣合等)凸设在侧框32的远离顶板31的表面。
如图5和图6所示,顶板31设有第二通孔33。第二通孔33可以贯穿顶板31的顶面和底面。此时,顶板31可以大致呈环形。
另外,外壳30的侧框32固定在基座10上,且罩设音圈马达1的至少部分。镜头2的一部分可以经外壳30的顶板31的第二通孔33伸出至外壳30的外部。外壳30可以用于保护音圈马达1。
图9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10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和图9所示,示例性地,凸块35通过激光焊接固定连接在基座10的金属件12的第一连接区122。此时,外壳30通过基座10的金属件12固定连接在模组电路板3上。图9通过点划线示意性地区分凸块35和侧框3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侧框32可以直接通过锡焊固定连接在模组电路板3上。可以理解的是,在锡焊工艺,需要在侧框32表面镀上镍,以保证侧框32在焊接过程可以上锡,从而保证侧框32与模组电路板3的连接可靠性。由于在侧框32的局部区域镀镍的成本较高,一般会直接将整个外壳30镀镍,从而降低成本。然由于侧框32镀镍后,镍会对音圈马达1的磁性件产生磁干扰,从而影响音圈马达1的工作。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框32通过激光焊接固定连接在基座10的金属件12的第一连接区122。这样,一方面外壳30可以不用再镀镍,外壳30既不会再对音圈马达1产生磁干扰,又可以节省镀镍的成本投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块35也可以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在基座10的金属件12的第一连接区122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侧框32的远离顶板31的表面没有凸设有凸块35时,侧框32可以直接通过激光焊接固定连接在基座10的金属件12的第一连接区122上。
示例性地,基座10的金属件12的第二连接区123固定连接在模组电路板3的接地引脚3a。示例性地,金属件12的第二连接区123可以通过锡焊固定连接在模组电路板3的接地引脚3a。可以理解的是,外壳30的侧框32通过金属件12接入模组电路板3的接地引脚3a,此时,外壳30的顶板31和侧框32整体接地。这样,当摄像模组100应用于电子设备1000时,通过将外壳30接地,可以避免电子设备1000的其他部件对摄像模组100产生射频干扰和静电干扰。此外,在锡焊过程中,可以通过在金属件12上镀镍,从而提高金属件12与模组电路板3之间的连接性。由于金属件12的镍与音圈马达1之间具有塑胶件11,金属件12的镍与音圈马达1距离较远,再加上金属件12的镍的面积较小,使得金属件12的镍对音圈马达1的磁干扰较小。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基座10的金属件12的第二连接区123也可以通过导电胶固定连接在模组电路板3的接地引脚3a。具体地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金属件12的第二连接区123朝远离所述模组电路板3的方向弯折,这样第二连接区123相对塑胶件11的侧面111露出的面积更大,更有利于金属件12的第二连接区123与模组电路板3的接地引脚3a固定连接,也即连接更稳定,更牢固。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基座10的金属件12具有“一物多用”的作用。一方面,基座10的金属件12可以提高基座10的整体强度,以避免基座10发生损坏,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金属件12来与外壳30的金属部36固定连接,从而替代外壳30直接通过锡焊固定连接在模组电路板3上的方案。此时,外壳30可以不用再整体镀镍。外壳30不会再对音圈马达1的磁性件产生磁干扰,也不会再因镀镍而增加成本投入。再一方面,基座10的金属件12可以作为外壳30接入模组电路板3的接地引脚3a的过渡结构件。
图10是图6所示的外壳30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6所示的外壳30在再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和图11所示,外壳30还包括缓冲件34。示例性地,缓冲件34的材质采用绝缘材料,例如塑料。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缓冲件34的内部也可以嵌入金属片,例如钢片。
其中,缓冲件34固定在外壳30的内表面。缓冲件34与驱动机构20相对设置。示例性地,缓冲件34可以通过注塑工艺与外壳30形成一体化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缓冲件34也可以通过粘接或者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在外壳30的内表面。具体地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0和图11所示,示例性地,缓冲件34包括第一子缓冲件341、第二子缓冲件342、第三子缓冲件343以及第四子缓冲件344。其中,第一子缓冲件341、第二子缓冲件342、第三子缓冲件343以及第四子缓冲件344可以各自分开设置,也可以全部连接为一个整体,也可以至少两个连接为一个整体。具体地本申请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子缓冲件341、第二子缓冲件342、第三子缓冲件343以及第四子缓冲件344分别连接在侧框32的第一侧壁321、第二侧壁322、第三侧壁323与第四侧壁324。其中,第一侧壁321与第三侧壁323相对设置。第二侧壁322与第四侧壁324相对设置。其中,第三侧壁323与第四侧壁324连接在第一侧壁321与第二侧壁322之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缓冲件34也可以包括第五子缓冲件(图未示)。第五子缓冲件连接在顶板31的内表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外壳30的内表面涂覆黑色油漆,以避免音圈马达1的走线因与外壳30接触而发生短路。此外,通过在音圈马达1的驱动机构20贴附缓冲件,以避免驱动机构20在活动过程中因撞击外壳30而发生损坏。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涂覆黑色油漆以及贴附缓冲件的方案,会较大程度地提高摄像模组100的投入成本。而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外壳30的内表面固定上缓冲件34,且缓冲件34的材质为绝缘材料。这样,外壳30上缓冲件34既可以起到避免音圈马达1的走线因与外壳30接触而发生短路,又可以起到避免驱动机构20在活动过程中因撞击外壳30而发生损坏。外壳30具有“一物多用”的作用。此外,本实施方式大致也可以省去涂覆黑色油漆的成本,从而较大程度地降低摄像模组100的成本。
图12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10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100在一些实施例中沿C-C处剖开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座10的金属件12的一部分环绕电子元器件5设置。这样,当摄像模组100发生摆动或者撞击时,可以避免模组电路板3中与电子元器件5固定连接的位置发生变形,从而避免模组电路板3与基座10之间存在拉裂焊点风险,进而提高摄像模组100的可靠性。故而,本实施方式的基座10的金属件12不仅具有上文提到的多个作用之外,还具有提高摄像模组100可靠性的作用。此外,电子元器件5与基座10的金属件12在Z轴方向上具有重叠区域,从而可以降低摄像模组100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元器件5包括驱动芯片5a。驱动芯片5a通过模组电路板3来与音圈马达1实现电连接。驱动芯片5a可以用于音圈马达1的防抖数据的运算,和/或,对焦数据的运算,和/或,电流情况的控制。例如,驱动芯片5a可以计算音圈马达1的防抖偏移量,和/或,对焦移动距离,和/或,是否通电流或者通电时电流的大小等。这样,当摄像模组100发生摆动或者撞击时,可以避免模组电路板3中与驱动芯片5a固定连接的位置发生变形,从而避免模组电路板3与基座10之间存在拉裂焊点风险,进而提高摄像模组100的可靠性。故而,本实施方式的金属件12不仅具有上文提到的多个作用之外,还具有提高摄像模组100可靠性的作用。
如图13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座10的塑胶件11上设置容置槽115,且容置槽115的开口位于塑胶件11的底面113。电子元器件5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置槽115内。可以理解的是,在Z轴方向上,电子元器件5与基座10的塑胶件11具有重叠区域,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摄像模组100的高度。
下文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音圈马达1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14是图6所示的基座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0的塑胶件11可以包括第一边部11a、第二边部11b、第三边部11c以及第四边部11d。第一边部11a与第三边部11c相对设置。第二边部11b与第四边部11d相对设置。第二边部11b与第四边部11d连接在第一边部11a与第三边部11c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0的塑胶件11可以设有多个第一凹槽116,例如,第一凹槽116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三个第一凹槽116可以分别位于第一边部11a与第四边部11d的连接处、第一边部11a与第二边部11b的连接处、以及第二边部11b与第三边部11c的连接处。第一凹槽116可以由塑胶件11的顶面向塑胶件11的内部凹陷,第一凹槽116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Y。塑胶件1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挡块组,多个第一挡块组与多个第一凹槽116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挡块组均包括两个凸设于塑胶件11的上表面的第一挡块117,两个第一挡块117分别位于对应第一凹槽116的两端。例如,两个第一挡块117的排布方向可以平行于第一凹槽116的延伸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0还包括多个导电件118。多个导电件118可以嵌设在塑胶件11中。其中,多个导电件118可以形成多个传输通道,用于实现信号传输或者电流传输。示例性地,导电件118可以排布于塑胶件11的第一边部11a和第二边部11b中。例如,导电件118的部分端部可以由塑胶件11的外周缘露出,导电件118的部分端部可以由塑胶件11的上表面露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附图中,为简化示意,当附图中包括相同结构时,可以采用部分结构标号、部分结构不标号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全部结构均标号的方式。
图15是图6所示驱动机构2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如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0包括防抖驱动模块21和对焦驱动模块22,通过防抖驱动模块21驱动镜头2进行光学防抖,通过对焦驱动模块22驱动镜头2进行自动对焦,防抖驱动模块21和对焦驱动模块22形成一体式的驱动机构20。这样,相较于防抖驱动模块21和对焦驱动模块22分开设置的驱动机构20,本实施例的音圈马达1的体积更小,有利于实现音圈马达1的小型化设置,从而有利于节省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机构20还可以包括更多的结构。例如,驱动机构20包括限位支架23。关于限位支架23的结构下文将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防抖驱动模块21可以包括防抖驱动组件211、导向支架212、防抖支架213、第一支撑件214以及第二支撑件215。其中,第一支撑件214和第二支撑件215的数量均为多个,例如本实施例中以三个为例进行示意。
示例性地,防抖驱动组件211包括第一防抖线圈2111、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第二防抖线圈2113以及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其中,第一防抖线圈2111以及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对应设置,形成一组驱动组件,第二防抖线圈2113以及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对应设置,形成另一组驱动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防抖驱动模块21还可以包括更多的结构。例如,防抖驱动模块21还可以包括第一防抖传感器216以及第二防抖传感器217。
示例性地,对焦驱动模块22可以包括对焦支架221、对焦驱动组件222、电路板组件223、以及第三支撑件224。其中,第三支撑件22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
示例性地,对焦驱动组件222可以包括对焦线圈2221、对焦磁性件2222以及对焦导磁件2223。电路板组件223包括对焦电路板2231、对焦驱动芯片2232、对焦传感器2233以及对焦磁吸件223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路板组件223也可以不包括对焦传感器2233和/或对焦磁吸件2234。
图16是图6所示音圈马达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如图16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支撑件214可以一一对应地安装于多个第一凹槽116。其中,第一支撑件214的部分外表面相对塑胶件11的顶面凸起。第一支撑件214位于对应的两个第一挡块117之间,两个第一挡块117用于对第一支撑件214进行限位,以使第一支撑件214与基座10之间的相对位置更为稳定,防止第一支撑件214脱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4也可以通过点胶或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基座10。
示例性地,第一支撑件214可以采用滑轴结构,例如圆柱体结构。第一支撑件214安装于第一凹槽116时,滑轴的轴向平行于第一凹槽116的延伸方向。或者,第一支撑件214也可以采用滚珠结构,此时,第一支撑件214可以包括多个滚珠,第一支撑件214安装于第一凹槽116时,多个滚珠的排布方向平行于第一凹槽116的延伸方向。其中,多个第一支撑件214可以均采用滑轴结构,或者均采用滚珠结构,或者采用滑轴和滚珠的组合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此时,多个第一支撑件214可以包括滑轴或滚珠中的至少一者。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支撑件214也可以与基座10共同形成一体化的结构件,此处不进行赘述。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抖线圈2111安装于塑胶件11的第一边部11a,以固定于基座10。第二防抖线圈2113安装于塑胶件11的第二边部11b,以固定于基座10。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抖传感器216固定于塑胶件11的第一边部11a,且位于第一防抖线圈2111的内侧。第一防抖传感器216用于实现位置检测,第一防抖传感器216可以采用霍尔(hall)传感器或隧道磁阻(tunnel magneto-resistance,TMR)传感器。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抖传感器217固定于塑胶件11的第二边部11b,且位于第二防抖线圈2113的内侧。第二防抖传感器217用于实现位置检测,第二防抖传感器217可以采用霍尔(hall)传感器或TMR传感器。
图17是图15所示导向支架212在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所示导向支架212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7和图18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支架212可以大致呈L形。导向支架212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2121、第一连接部2122、第二支撑部2123、第二连接部2124以及第三支撑部2125。第一支撑部2121、第二支撑部2123以及第三支撑部2125两两间隔设置,第一连接部2122连接第一支撑部2121与第二支撑部2123,第二连接部2124连接第二支撑部2123与第三支撑部2125。其中,第一连接部2122与第二连接部2124可以呈夹角设置。示例性地,第一连接部2122与第二连接部2124可以相互垂直或大致相互垂直设置。
如图17和图18所示,示例性地,导向支架212可以设有多个第二凹槽2126。其中,多个第二凹槽2126朝向导向支架212的同一侧设置。第二凹槽2126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三个第二凹槽2126分别位于第一支撑部2121、第二支撑部2123、第三支撑部2125,第二凹槽2126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于第二方向X。第二凹槽2126可以由对应的支撑部的一侧表面向支撑部的内部凹陷。其中,导向支架212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挡块组,多个第二挡块组与多个第二凹槽2126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二挡块组均包括两个凸出设置的第二挡块2128,两个第二挡块2128分别位于对应第二凹槽2126的两端。例如,两个第二挡块2128的排布方向可以平行于第二凹槽2126的延伸方向。
如图17和图18所示,示例性地,导向支架212还可以设有多个第一滑槽2127,多个第一滑槽2127背向多个第二凹槽2126设置。第一滑槽2127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三个第一滑槽2127分别位于第一支撑部2121、第二支撑部2123以及第三支撑部2125,第一滑槽2127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于第一方向Y。其中,第一滑槽2127可以由对应的支撑部的另一侧表面向支撑部的内部凹陷。第一滑槽2127可以在其延伸方向上贯穿对应的支撑部,形成贯穿槽。
如图17和图18所示,示例性地,第一支撑部2121和第二支撑部2123可以位于第一连接部2122在第一方向Y上的一侧,也即,第一连接部2122避开第一支撑部2121与第二支撑部2123之间的正对空间设置,第一支撑部2121、第一连接部2122及第二支撑部2123可以大致呈“U”形。第二支撑部2123和第三支撑部2125可以位于第二连接部2124在第二方向X上的一侧,也即,第二连接部2124避开第二支撑部2123与第三支撑部2125之间的正对空间设置,第二支撑部2123、第二连接部2124及第三支撑部2125可以大致呈“U”形。
示例性地,第一连接部2122与第二连接部2124的材质为金属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在金属骨架上整体注塑形成塑胶,并使金属骨架的一部分与其上的塑胶形成第一连接部2122和第二连接部2124的方案。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2122与第二连接部2124只包括金属骨架,也即不再包括注塑形成的塑胶。此时,第一连接部2122与第二连接部2124就不会出现塑胶因冷却收缩而拉扯金属骨架变形的问题,进而避免导向支架212因变形而导致尺寸精度下降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第一连接部2122与第二连接部2124的金属骨架不再包括注塑形成的塑胶,但是第一支撑部2121、第二支撑部2123以及第三支撑部2125的金属骨架可以包括注塑形成的塑胶。由于第一支撑部2121、第二支撑部2123以及第三支撑部2125的长度是小于第一连接部2122、第二连接部2124的长度,第一支撑部2121、第二支撑部2123以及第三支撑部2125的金属骨架不容易因塑胶冷却而发生变形。
下文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一种导向支架212的结构。
图19是图17所示导向支架212在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19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支架212包括金属骨架212a、第一塑胶块212b、第二塑胶块212c以及第三塑胶块212d。示例性地,金属骨架212a可以通过一体的金属件12弯折或冲压形成,也即金属骨架212a为一体化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支架212的金属骨架212a包括第一长条段2121a和第二长条段2122a。
其中,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一端部2123a和第二端部2124a相对第一长条段2121a的中部向第一方向Y弯折。换言之,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一端部2123a和第二端部2124a可以位于第一长条段2121a的中部在第一方向Y的同一侧。此时,第一长条段2121a大致呈“U”形。
其中,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一端部2125a和第二端部2126a相对第二长条段2122a的中部向第二方向X弯折。换言之,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一端部2125a和第二端部2126a可以位于第二长条段2122a的中部在第二方向X的同一侧。此时,第二长条段2122a大致呈“U”形。
其中,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二端部2124a连接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一端部2125a。导向支架212的金属骨架212a可以大致呈L形。示例性地,第一长条段2121a与第二长条段2122a可以相互垂直或大致相互垂直设置。
如图19所示,第一塑胶块212b包裹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一端部2123a。第二塑胶块212c包裹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二端部2124a以及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一端部2125a。第三塑胶块212d包裹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二端部2126a。换言之,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一端部2123a嵌设在第一塑胶块212b内。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二端部2124a以及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一端部2125a均嵌设在第二塑胶块212c内。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二端部2126a嵌设在第三塑胶块212d内。
示例性地,通过在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一端部2123a上开孔,并将第一塑胶块212b嵌设在孔里,以使得第一塑胶块212b与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一端部2123a的连接更牢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二端部2124a、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一端部2125a以及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二端部2126a均可以参阅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一端部2123a的设置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金属骨架212a的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一端部2123a与第一塑胶块212b构成导向支架212的第一支撑部2121(请参阅图17和图18)。金属骨架212a的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二端部2124a、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一端部2125a与第二塑胶块212c构成导向支架212的第二支撑部2123(请参阅图17和图18)。金属骨架212a的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二端部2126a与第三塑胶块212d构成导向支架212的第三支撑部2125(请参阅图17和图18)。金属骨架212a的第一长条段2121a的中部构成导向支架212的第一连接部2122(请参阅图17和图18)。金属骨架212a的第二长条段2122a的中部构成导向支架212的第二连接部2124(请参阅图17和图18)。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三个第二凹槽2126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塑胶块212b、第二塑胶块212c以及第三塑胶块212d上。三个第二挡块组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塑胶块212b、第二塑胶块212c以及第三塑胶块212d上。三个第一滑槽2127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塑胶块212b、第二塑胶块212c以及第三塑胶块212d上。
图20是图6所示音圈马达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请参阅图20,并结合图18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支架212安装于基座10。其中,第一支撑部2121对应塑胶件11的第一边部11a与第四边部11d的连接处设置,第二支撑部2123对应第一边部11a与第二边部11b的连接处设置,第三支撑部2125对应第二边部11b与第三边部11c的连接处设置。导向支架212的三个第一滑槽2127与基座10的三个第一凹槽116一一对应设置,安装于第一凹槽116的第一支撑件214部分嵌入第一滑槽2127中。此时,导向支架212的第一支撑部2121、第二支撑部2123及第三支撑部2125通过多个第一支撑件214连接基座10。导向支架212通过多个第一支撑件214滑动连接基座10,两者的相对滑动方向平行于第一支撑件214的导向方向。其中,第一支撑件214采用滑轴结构时,滑轴的轴向即为第一支撑件214的导向方向;第一支撑件214采用滚珠结构时,多个滚珠的排布方向即为第一支撑件214的导向方向。
其中,第一支撑件214采用滑轴结构时,导向支架212与第一支撑件214相对运动时为线接触,能够避免因撞击压强过大而导致凹坑的风险,提高可靠性。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增加第一支撑件214与导向支架212的接触位置的宽度,以进一步提高结构配合的可靠性。
如图20所示,示例性地,多个第一支撑件214的导向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Y,因此导向支架212可以沿第一方向Y相对基座10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4在其导向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也可以对其他结构件起到限位作用。例如,第一支撑件214的设置使得导向支架212与基座10在第二方向X上相互限位。
示例性地,第一连接部2122对应塑胶件11的第一边部11a设置,第一连接部2122可以位于第一防抖线圈2111的远离塑胶件11的第三边部11c的一侧。第二连接部2124对应塑胶件11的第二边部11b设置,第二连接部2124可以位于第二防抖线圈2113的远离塑胶件11的第四边部11d的一侧。
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支撑件214与导向支架212之间的配合包括紧配和松配,以降低装配难度。例如,结合图18所示,导向支架212的多个第一滑槽2127中,包括至少一个“V”形槽和至少一个“U”形槽或“L”形槽。“V”形槽与第一支撑件214配合时,第一滑槽2127的侧面槽壁接触第一支撑件214,实现紧配。例如,位于第一支撑部2121和第二支撑部2123的第一滑槽2127为“V”形槽。“U”形槽或“L”形槽与第一支撑件214配合时,第一滑槽2127的底面槽壁接触第一支撑件214,实现松配。例如,位于第三支撑部2125的第一滑槽2127为“U”形槽。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支撑件214与导向支架212之间的紧配和松配设计可以有其他实现方案,例如可以两个松配和一个紧配组合,或者紧配和松配的排布位置发生变化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请参阅图20,并结合图17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支撑件215可以一一对应地安装于导向支架212的多个第二凹槽2126。此时,三个第二支撑件215分别安装于导向支架212的第一支撑部2121、第二支撑部2123及第三支撑部2125。其中,第二支撑件215的部分外表面相对导向支架212的对应支撑部的表面凸起。第二支撑件215位于对应的两个第二挡块2128之间,两个第二挡块2128用于对第二支撑件215进行限位,以使第二支撑件215与导向支架212之间的相对位置更为稳定,防止第二支撑件215脱出。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215也可以通过点胶或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导向支架212。
示例性地,第二支撑件215可以采用滑轴结构,例如圆柱体结构。第二支撑件215安装于第二凹槽2126时,滑轴的轴向平行于第二凹槽2126的延伸方向。或者,第二支撑件215也可以采用滚珠结构,此时,第二支撑件215可以包括多个滚珠,第二支撑件215安装于第二凹槽2126时,多个滚珠的排布方向平行于第二凹槽2126的延伸方向。或者,多个第二支撑件215采用滑轴和滚珠的组合结构,滑轴结构和滚珠结构可以参考前述结构,此处不进行赘述。此时,多个第二支撑件215可以包括滑轴或滚珠中的至少一者。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支撑件215也可以与导向支架212共同形成一体成型的结构件,此处不进行赘述。
图21是图15所示防抖支架213在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图。图22是图15所示防抖支架213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1和图22所示,防抖支架213包括绝缘本体2131以及金属嵌件213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绝缘本体2131可以大致呈环形。例如,绝缘本体2131可以包括第一边部2131a、第二边部2131b、第三边部2131c以及第四边部2131d。其中,防抖支架213的第一边部2131a与第三边部2131c相对设置。防抖支架213的第二边部2131b与第四边部2131d相对设置。防抖支架213的第二边部2131b与第四边部2131d连接在防抖支架213的第一边部2131a与第三边部2131c之间。
示例性地,防抖支架213具有活动空间2133,活动空间2133位于第一边部2131a与第三边部2131c之间,且位于第二边部2131b与第四边部2131d之间。也即,第一边部2131a、第二边部2131b、第三边部2131c及第四边部2131d环绕活动空间2133设置。活动空间2133在第三方向Z上贯穿防抖支架213。
示例性地,防抖支架213可以设有多个第二滑槽2134,多个第二滑槽2134朝向防抖支架213的同一侧设置。第二滑槽2134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三个第二滑槽2134分别位于防抖支架213的第一边部2131a与第四边部2131d的连接处、防抖支架213的第一边部2131a与第二边部2131b的连接处、以及防抖支架213的第二边部2131b与第三边部2131c的连接处,第二滑槽2134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于第二方向X。
示例性地,第一边部2131a设有第一安装槽2135a,第一安装槽2135a位于两个第二滑槽2134之间;第二边部2131b设有第二安装槽2135b,第二安装槽2135b位于两个第二滑槽2134之间。第二安装槽2135b和第一安装槽2135a朝向防抖支架213的同一侧设置。
示例性地,第四边部2131d设有第三安装槽2135c。第三安装槽2135c的开口朝向活动空间2133。
示例性地,第四边部2131d还设有第一滑轴槽2136。第一滑轴槽2136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滑轴槽2136分别位于第三安装槽2135c的两侧。第一滑轴槽2136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于第三方向Z。
示例性地,第一滑轴槽2136的底壁还设有固定孔2137,也即固定孔2137的开口位于第一滑轴槽2136的底壁。
如图21所示,金属嵌件2132包括第一金属件2132a和第二金属件2132b。第二金属件2132b连接于第一金属件2132a的一端。示例性地,第一金属件2132a和第二金属件2132b可以呈夹角设置。示例性地,第一金属件2132a和第二金属件2132b可以相互垂直或大致相互垂直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金属嵌件2132的第一金属件2132a和第二金属件2132b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示例性地,金属嵌件2132的第一金属件2132a和第二金属件2132b可以通过一体的金属件12弯折或冲压形成。这样,可以减少金属嵌件2132的第一金属件2132a和第二金属件2132b的加工步骤,从而减少加工成本投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金属嵌件2132的第一金属件2132a和第二金属件2132b也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扣合等方式连接成一个整体。具体地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嵌件2132嵌设于绝缘本体2131可以通过模内注塑(insert-molding)等方式与绝缘本体2131形成一体成型的结构件。此时,金属嵌件2132嵌设于绝缘本体2131。这样,金属嵌件2132可以提高防抖支架213的整体强度。
示例性地,金属嵌件2132的第一金属件2132a可以嵌设在绝缘本体2131的第一边部2131a。金属嵌件2132的第二金属件2132b可以嵌设在绝缘本体2131的第二边部2131b。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金属嵌件2132的第一金属件2132a的至少部分也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第一安装槽2135a的底壁。金属嵌件2132的第二金属件2132b的至少部分也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第二安装槽2135b的底壁。
如图21所示,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抖支架213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件2138a、第二导电件2138b、第三导电件2138c以及第四导电件2138d。第一导电件2138a可以作为电源负极(也即接地线)的传输通道。第二导电件2138b可以作为电源正极的传输通道。第三导电件2138c可以作为I2C信号的SDA(串行数据,serial data)的传输通道。第四导电件2138d可以作为I2C信号的SCL(串行时钟,serial cock)的传输通道。
其中,第一导电件2138a、第二导电件2138b、第三导电件2138c以及第四导电件2138d可以通过模内注塑(insert-molding)等方式与绝缘本体2131形成一体成型的结构件。此时,第一导电件2138a、第二导电件2138b、第三导电件2138c以及第四导电件2138d可以嵌设在绝缘本体2131内。
图23是图15所示防抖支架213在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图23所示,防抖支架213的金属嵌件2132与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导电件2138a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导电件2138a是电源负极(也即接地线)的传输通道。这样,防抖支架213的金属嵌件2132可以通过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导电件2138a实现接地,也即金属嵌件2132接地。此时,金属嵌件2132不容易对摄像模组100的射频信号产生干扰。
示例性地,金属嵌件2132的第二金属件2132b与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导电件2138a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金属嵌件2132的第二金属件2132b与第一金属件2132a是一体成型结构,因此当金属嵌件2132的第二金属件2132b与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导电件2138a电连接时,金属嵌件2132的第一金属件2132a也与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导电件2138a电连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金属嵌件2132的第一金属件2132a与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导电件2138a电连接。
如图21所示,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抖支架213的金属嵌件2132的表面凸设有凸出块2132c。可以理解的是,关于凸出块2132c的数量、位置和形状不做具体地限定。
如图21所示,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导电件2138a设有凹陷区2138e。可以理解的是,凹陷区2138e的数量、位置和形状可以与凸出块2132c的数量、位置和形状相适配。
如图23所示,并结合图21所示,凸出块2132c位于凹陷区2138e内,并与凹陷区2138e的壁面接触。示例性地,凸出块2132c可以铆接在凹陷区2138e内。这样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导电件2138a与防抖支架213的金属嵌件2132的连接更加稳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防抖支架213的金属嵌件2132也可以通过焊接、导电胶等方式与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导电件2138a电连接。具体地本申请不做限定。
图24是图6所示音圈马达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请参阅图24,并结合图22所示,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可以安装于第一安装槽2135a内,以固定于防抖支架213。其中,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可以是磁铁或者其他具有磁性的部件。
另外,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可以安装于第二安装槽2135b内,以固定于防抖支架213。其中,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可以是磁铁或者其他具有磁性的部件。
结合图21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防抖支架213的金属嵌件2132采用导磁材料,例如硅钢片以及各种铁制品和稀土元素形成的合金。
示例性地,金属嵌件2132的第一金属件2132a与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金属嵌件2132的第一金属件2132a可以用于提高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的磁场强度。此外,金属嵌件2132的第一金属件2132a可以与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产生吸引力,从而防止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与防抖支架213发生脱离。
示例性地,金属嵌件2132的第二金属件2132b与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金属嵌件2132的第二金属件2132b可以用于提高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的磁场强度。此外,金属嵌件2132的第二金属件2132b可以与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产生吸引力,从而防止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与防抖支架213发生脱离。
图25是图15所示的第三支撑件224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5所示,第三支撑件224采用滑轴结构。
示例性地,第三支撑件224包括轴体2241以及凸起2242。轴体2241包括周侧面2243和背向设置的第一端面2244和第二端面2245。凸起2242凸设在轴体2241的第一端面224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轴体2241与凸起2242均大致呈圆柱形。
如图24与图25所示,第三支撑件2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支撑件224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在两个第一滑轴槽2136内。
示例性地,第三支撑件224的轴体2241的周侧面2243固定在第一滑轴槽2136的槽侧壁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支撑件224的轴体2241的周侧面2243可以通过粘胶固定在第一滑轴槽2136的槽侧壁上。
示例性地,第三支撑件224的凸起2242插入防抖支架213的固定孔2137内。示例性地,第三支撑件224的凸起2242可以与防抖支架213的固定孔2137实现紧配。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三支撑件224的凸起2242插入防抖支架213的固定孔2137内,从而使得第三支撑件224与防抖支架213的连接更加稳定,也即较大程度地避免第三支撑件224相对防抖支架213发生倾斜。
图26是图15所示的电路板组件223与对焦线圈222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如图26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223的对焦驱动芯片2232和对焦传感器2233均固定在对焦电路板2231上,且均电连接对焦电路板2231。对焦线圈2221固定在对焦电路板2231上,且电连接对焦电路板2231。可以理解的是,对焦线圈222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通过对焦电路板2231与对焦驱动芯片2232形成电流回路。此时,对焦驱动芯片2232可以通过对焦电路板2231控制对焦线圈2221的电流情况(例如是否通电流或者通电时电流的大小等)。示例性地,对焦线圈2221可以围绕对焦驱动芯片2232和对焦传感器2233设置。这样,对焦驱动芯片2232和对焦传感器2233可以有效地利用对焦线圈2221的内侧空间,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音圈马达1的空间利用率。
示例性地,对焦磁吸件2234固定于对焦电路板2231背向对焦线圈2221的一侧。对焦磁吸件2234采用能够与磁铁或其他具有磁性的部件产生磁吸力的材料,例如铁磁性材料等。此外,对焦磁吸件2234也可以用于增加电路板组件223的结构强度,降低对焦电路板2231出现变形的风险。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路板组件223也可以包括补强件(图未示)。补强件固定于对焦电路板2231背向对焦线圈2221的一侧,用于增加电路板组件223的结构强度,降低对焦电路板2231出现变形的风险。可以理解的是,补强件的位置、大小及形状本实施方式不做具体地限定。
图27是图26所示的部分音圈马达1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5和图26所示,示例性地,电路板组件223安装于防抖支架213的第三安装槽2135c内,以固定于防抖支架213。此时,对焦线圈2221通过对焦电路板2231固定于防抖支架213。可以理解的是,电路板组件22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安装槽2135c内,使得电路板组件223与防抖支架213的结构排布紧凑,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
示例性地,电路板组件223的对焦电路板2231和对焦磁吸件2234均可以通过粘胶固定在第三安装槽2135c内。
图28是图6所示音圈马达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图29是图28所示的部分音圈马达1在D-D处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剖面图。图30是图28所示的部分音圈马达1在E-E处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剖面图。
如图28至图3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抖支架213活动连接基座10,防抖支架213位于导向支架212的三个支撑部(也即第一支撑部2121、第二支撑部2123以及第三支撑部2125)背向基座10的一侧。其中,防抖支架213的第一边部2131a与第四边部2131d的连接处对应导向支架212的第一支撑部2121设置,防抖支架213的第一边部2131a与第二边部2131b的连接处对应导向支架212的第二支撑部2123设置,防抖支架213的第二边部2131b与第三边部2131c的连接处对应导向支架212的第三支撑部2125设置。此时,导向支架212的三个支撑部(也即第一支撑部2121、第二支撑部2123以及第三支撑部2125)位于防抖支架213与基座10之间。
其中,防抖支架213的三个第二滑槽2134与导向支架212的三个第二凹槽2126一一对应设置,安装于第二凹槽2126的第二支撑件215部分嵌入第二滑槽2134中。此时,导向支架212的第一支撑部2121、第二支撑部2123及第三支撑部2125通过多个第二支撑件215连接防抖支架213。防抖支架213通过多个第二支撑件215滑动连接导向支架212,两者的相对滑动方向平行于第二支撑件215的导向方向。其中,第二支撑件215采用滑轴结构时,滑轴的轴向即为第二支撑件215的导向方向;第二支撑件215采用滚珠结构时,多个滚珠的排布方向即为第二支撑件215的导向方向。
其中,第二支撑件215采用滑轴结构时,防抖支架213与第二支撑件215相对运动时为线接触,能够避免因撞击压强过大而导致凹坑的风险,提高可靠性。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增加第二支撑件215与防抖支架213的接触位置的宽度,以进一步提高结构配合的可靠性。
示例性地,如图28至图30所示,多个第二支撑件215的导向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X,因此防抖支架213可以沿第二方向X相对导向支架212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215在其导向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也可以对其他结构件起到限位作用。例如,第二支撑件215的设置使得防抖支架213与导向支架212在第一方向Y上相互限位。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防抖支架213与导向支架212之间也可以设置其他限位结构,以实现两者在第一方向Y上的限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支撑件214的导向方向与多个第二支撑件215的导向方向不同,使得防抖支架213与导向支架212的相对运动方向不同于导向支架212与基座10的相对运动方向,防抖支架213相对于基座10能够实现X-Y平面上的运动。其中,多个第一支撑件214的导向方向与多个第二支撑件215的导向方向可以是相互垂直的,也可以是相交但不垂直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在前文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支撑件214的导向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Y,多个第二支撑件215的导向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X,使得防抖支架213能够相对导向支架212沿第二方向X运动,防抖支架213和导向支架212能够一起相对于基座10能够沿第一方向Y运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支撑件214的导向方向也可以平行于第二方向X,多个第二支撑件215的导向方向也可以平行于第一方向Y,使得防抖支架213能够相对导向支架212沿第一方向Y运动,防抖支架213和导向支架212能够一起相对于基座10能够沿第二方向X运动。此时,基座10的多个第一凹槽116的延伸方向、导向支架212的多个第一滑槽2127的方向跟随多个第一支撑件214的导向方向变化,也即变化为平行于第二方向X;导向支架212的多个第二凹槽2126的延伸方向、防抖支架213的多个第二滑槽2134的方向跟随多个第二支撑件215的导向方向变化,也即变化为平行于第一方向Y。
如图28和图30所示,一些实施例中,防抖支架213的第一边部2131a与导向支架212的第一连接部2122对应设置,且对应基座10的第一边部11a排布,防抖支架213的第二边部2131b与导向支架212的第二连接部2124对应设置,且对应基座10的第二边部11b排布,因此防抖支架213和导向支架212排布紧凑,有利于音圈马达1的小型化设计。
如图28至图30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支架212的第一连接部2122位于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背向活动空间2133的一侧,第二连接部2124位于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背向活动空间2133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支架212的第一连接部2122和第二连接部2124采用外绕排布方式,在第三方向Z上与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及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错开排布,从而有利于降低音圈马达1的高度,实现小型化。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支架212采用L形,相较于框形结构,体积明显减小,能够节约两边空间,从而有利于音圈马达1及摄像模组100的小型化。并且,由于导向支架212的三个支撑部(也即第一支撑部2121、第二支撑部2123以及第三支撑部2125)对应于防抖支架213的三个角部设置,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和第一防抖线圈2111位于第一支撑部2121与第二支撑部2123之间,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和第二防抖线圈2113位于第二支撑部2123与第三支撑部2125之间,因此导向支架212能够在减小体积的情况下,保证防抖支架213及基座10的连接可靠性,能够实现稳定支撑和准确导向的作用,确保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与第一防抖线圈2111的相对位置及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与第二防抖线圈2113的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使得音圈马达1的光学防抖运动平稳、可靠。
此外,音圈马达1通过导向支架212和防抖支架213的双层支架设计,每一层支架均与支撑件及相邻结构件配合构成一个方向的导向,两个方向的导向不会发生串扰,从而有利于实现光学防抖的精确导向。其中,基于多个第一支撑件214的导向作用,导向支架212和防抖支架213能够一起相对基座10沿第一方向Y移动,基于多个第二支撑件215的导向作用,防抖支架213能够相对导向支架212沿第二方向X运动,因此音圈马达1能够通过基座10、第一支撑件214、导向支架212、第二支撑件215及防抖支架213的配合结构,在光学防抖过程中实现精确导向,从而解决传统音圈马达1进行光学防抖时出现镜头2倾斜(tilt)过大的问题。
请参阅图29,并结合图20和图2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固定于防抖支架213,第一防抖线圈2111固定于基座10,第一防抖线圈2111面向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设置,用于驱动防抖支架213相对基座10沿第一方向Y运动,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和第一防抖线圈2111排布于第三方向Z。其中,第一防抖线圈2111面向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设置,是指第一防抖线圈2111的绕线平面面向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例如,第一防抖线圈2111的绕线平面可以平行于X-Y平面设置。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在基座10固定上第一防抖传感器(图未示),并利用第一防抖传感器检测防抖支架213在第一方向Y上的位置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在防抖支架213相对基座10沿第一方向Y运动的过程中,防抖支架213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与第一防抖线圈2111的磁间隙,上述磁间隙不受防抖支架213的运动动作影响,因此能够避免因磁间隙增加而导致的驱动力快速下降的问题,从而确保音圈马达1的防抖驱动力较大,并且驱动力较为稳定,有利于音圈马达1的光学防抖功能的大行程设计。
其中,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可以具有两个方向相反的极性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的极性方向与第一防抖线圈2111的绕线平面垂直设置。其中,第一防抖线圈2111的两段区域的线圈可以分别对应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的两个极性方向设置,两段区域的线圈内的电流流向相反。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朝向第一防抖线圈2111的一侧包括北极(N)和南极(S),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背向第一防抖线圈2111的一侧对应地包括南极(S)和北极(N)。
示例性地,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磁石,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的实现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为海尔贝克磁石阵列。再例如,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可以采用双磁石结构,例如由两块磁石组成,两块磁石排布于第一方向Y,且极性方向相反。再例如,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可以包括至少三块磁石,相邻的三块磁石中,位于边上的两块磁石的极化方向相反,且垂直于三块磁石的排布方向,位于中间的磁石的极化方向由其中一块磁石指向另一块磁石。再例如,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也可以采用单磁石结构,例如由一块磁石组成,该磁石包括极性方向相反的两个部分,该磁石可以采用双极充磁工艺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座10上固定第一防抖磁吸件(图未示)。第一防抖磁吸件面向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设置,第一防抖磁吸件与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之间的磁性力使得防抖支架213具有靠近基座10的趋势。
请参阅图30,并结合图20和图2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固定于防抖支架213,第二防抖线圈2113固定于基座10,第二防抖线圈2113面向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设置,用于驱动防抖支架213相对基座10沿第二方向X运动,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和第二防抖线圈2113排布于第三方向Z。其中,第二防抖线圈2113面向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设置,是指第二防抖线圈2113的绕线平面面向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例如,第二防抖线圈2113的绕线平面可以平行于X-Y平面设置。
示例性地,固定于的基座10的第二防抖传感器(图未示)可以用于检测防抖支架213在第二方向X上的位置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在防抖支架213相对基座10沿第二方向X运动的过程中,防抖支架213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与第二防抖线圈2113的磁间隙,上述磁间隙不受防抖支架213的运动动作影响,因此能够避免因磁间隙增加而导致的驱动力快速下降的问题,从而确保音圈马达1的防抖驱动力较大,并且驱动力较为稳定,有利于音圈马达1的光学防抖功能的大行程设计。
在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第一防抖线圈2111、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以及第二防抖线圈2113的驱动下,防抖支架213能够带动对焦支架221及镜头2,沿第二方向X和/或第一方向Y相对基座10运动,从而实现X-Y平面的运动,此时,音圈马达1可以实现摄像模组100的光学防抖。而基于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第一防抖线圈2111、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以及第二防抖线圈2113的排布位置等相关设计,音圈马达1可以实现光学防抖的大行程设计,以获得更佳的拍摄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抖线圈2111和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驱动防抖支架213运动的方向、与第二防抖线圈2113和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驱动防抖支架213运动的方向相互垂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抖线圈2111和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驱动防抖支架213运动的方向、与第二防抖线圈2113和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驱动防抖支架213运动的方向也可以相交但不垂直。
示例性地,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可以具有两个方向相反的极性方向,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的极性方向与第二防抖线圈2113的绕线平面垂直设置。其中,第二防抖线圈2113的两段区域的线圈可以分别对应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的两个极性方向设置,两段区域的线圈内的电流流向相反。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朝向第二防抖线圈2113的一侧包括北极(N)和南极(S),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背向第二防抖线圈2113的一侧对应地包括南极(S)和北极(N)。
示例性地,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磁石,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的实现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为海尔贝克磁石阵列。再例如,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可以采用双磁石结构,例如由两块磁石组成,两块磁石排布于第二方向X,且极性方向相反。例如,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可以包括至少三块磁石,相邻的三块磁石中,位于边上的两块磁石的极化方向相反,且垂直于三块磁石的排布方向,位于中间的磁石的极化方向由其中一块磁石指向另一块磁石。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也可以采用单磁石结构,例如由一块磁石组成,该磁石包括极性方向相反的两个部分,该磁石可以采用双极充磁工艺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座10上固定第二防抖磁吸件(图未示)。第二防抖磁吸件面向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设置,第二防抖磁吸件与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之间的磁性力使得防抖支架213具有靠近基座10的底板的趋势。
如图29和图30所示,音圈马达1的第一防抖线圈2111、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第二防抖线圈2113以及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均大致排布于X-Y平面,通过增加磁性件宽度(也即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在第一方向Y的尺寸、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即可以增加防抖支架213在第一方向Y和/或第二方向X上的运动行程,有利于在不增加音圈马达1高度的前提下实现光学防抖的大行程设计。此外,由于音圈马达1在光学防抖过程中的运动阻力主要是支撑件与配合结构件的滑动摩擦力,与运动行程无关,因此在进行大行程的光学防抖时,阻力不会明显增大,从而能够在无需大幅提高驱动力的前提下实现光学防抖的大行程设计。
图31是图15所示对焦支架221与对焦导磁件2223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焦支架221可以大体呈框形,对焦支架221具有安装空间2211。对焦支架221设有第四安装槽2212以及第二滑轴槽2213。其中,第四安装槽2212以及第二滑轴槽2213的开口均可以背向安装空间2211设置。
示例性地,第二滑轴槽22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滑轴槽2213位于第四安装槽2212的两侧。两个第二滑轴槽2213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于第三方向Z。
可以理解的是,对焦支架221的安装空间2211用于安装镜头2。示例性地,对焦支架221的中心轴线平行于镜头2的光轴。
图32是图6所示音圈马达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五。
如图31和图3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焦磁性件2222可以安装于对焦支架221的第四安装槽2212,以固定于对焦支架221。
如图31和图3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焦导磁件2223固定在对焦支架221上,且与对焦磁性件2222相对设置。示例性地,对焦导磁件2223可以通过模内注塑(insert-molding)等方式与对焦支架221形成一体成型的结构件。此时,对焦导磁件2223嵌设在对焦支架221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对焦导磁件2223的主要部分可以位于对焦磁性件2222与第四安装槽2212的底壁之间。其中,对焦导磁件2223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对焦支架221,对焦磁性件2222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对焦导磁件2223。
图33是图6所示音圈马达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六。图34是图33所示的部分音圈马达1在F-F处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剖面图。
如图33和图3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焦支架221安装于防抖支架213的内侧,对焦磁性件2222与对焦线圈2221相对设置。此外,对焦支架221的两个第二滑轴槽2213与防抖支架213的两个第一滑轴槽2136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一个第三支撑件224的一部分位于其中一个第二滑轴槽2213内,另一个第三支撑件224的一部分位于一个第二滑轴槽2213内。第二滑轴槽2213的槽壁可以相对第三支撑件224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对焦支架221通过第三支撑件224滑动连接防抖支架213,两者的相对滑动方向平行于第三支撑件224的导向方向,也即第三方向Z。其中,第三支撑件224采用滑轴结构时,滑轴的轴向即为第三支撑件224的导向方向;第三支撑件224采用滚珠结构时,多个滚珠的排布方向即为第三支撑件224的导向方向。
如图34所示,对焦线圈2221固定于防抖支架213,对焦磁性件2222固定于对焦支架221,对焦线圈2221面向对焦磁性件2222设置,用于驱动对焦支架221相对防抖支架213沿第三方向Z运动。当对焦支架221相对防抖支架213沿第三方向Z运动时,对焦支架221可以带动安装于其上的镜头2沿第三方向Z运动,此时,音圈马达1可以实现摄像模组100的自动对焦。其中,对焦线圈2221面向对焦磁性件2222设置,是指对焦线圈2221的绕线平面面向对焦磁性件2222。示例性地,固定于的对焦电路板2231的对焦传感器2233(可参阅图)可以用于检测对焦支架221在第三方向Z上的位置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焦支架221相对防抖支架213运动的过程中,对焦支架221的运动方向垂直于对焦磁性件2222与对焦线圈2221的磁间隙,上述磁间隙不受对焦支架221的运动动作影响,因此能够避免因磁间隙增加而导致的驱动力快速下降的问题,从而确保音圈马达1的对焦驱动力较大,并且驱动力较为稳定,有利于音圈马达1的对焦功能的大行程设计。
结合图32和图34所示,对焦磁性件2222可以具有两个方向相反的极性方向,对焦磁性件2222的极性方向与对焦线圈2221的绕线平面垂直设置。其中,对焦线圈2221的两段区域的线圈可以分别对应对焦磁性件2222的两个极性方向设置,两段区域的线圈内的电流流向相反。可以理解的,极性方向可以是北极(N)朝向南极(S)的方向,或者南极(S)朝向北极(N)的方向。此时,对焦磁性件2222朝向对焦线圈2221的一侧包括北极(N)和南极(S),对焦磁性件2222背向对焦线圈2221的一侧对应地包括南极(S)和北极(N)。
示例性地,对焦磁性件222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磁石,对焦磁性件2222的实现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一些实施例中,对焦磁性件2222可以采用双磁石方案,例如由两块磁石组成,两块磁石排布于第三方向Z,且极性方向相反。另一些实施例中,对焦磁性件2222为海尔贝克磁石阵列。另一些实施例中,对焦磁性件2222可以采用单磁石方案,例如由一块磁石组成,该磁石包括极性方向相反的两个部分。该磁石可以采用双极充磁工艺制成。
如图3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对焦磁性件2222与对焦磁吸件2234之间形成磁吸力,使得对焦支架221具有靠近防抖支架213的第三边部2131c的趋势,对焦支架221、第三支撑件224及防抖支架213保持接触,第三支撑件224能够更好地引导对焦支架221沿第三方向Z相对防抖支架213运动。
如图29、图30和图34所示,音圈马达1的对焦驱动组件222和防抖驱动组件211均为动磁设计,音圈马达1在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Z上的驱动均由一组驱动件(包括线圈和磁性件)单独控制。其中,音圈马达1的对焦支架221相对防抖支架213沿第三方向Z移动、进行自动对焦的过程中,防抖支架213与基座10的相对位置不受影响,防抖驱动组件的磁间隙宽度不容易发生变化,同样的,防抖支架213相对基座10沿第一方向Y、和/或第二方向X移动进行光学防抖的过程中,对焦支架221随防抖支架213移动,两者的相对位置不受影响,对焦驱动组件222的磁间隙宽度不容易发生变化,因此音圈马达1的对焦驱动组件222与防抖驱动组件实现解耦,运动过程中互不干扰,有利于确保音圈马达1的驱动精度。
此外,由于对焦支架221位于防抖支架213内侧,对焦线圈2221固定于防抖支架213,对焦磁性件2222固定于对焦支架221,因此音圈马达1的光学防抖的动子组件包裹着对焦的动子组件。可以理解的是,当对焦支架221位于防抖支架213的内侧时,防抖支架213可以围绕对焦支架221设置。围绕可以是防抖支架213环绕对焦支架221一周设置,也可以是在防抖支架213的一部分围绕对焦支架221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抖支架213呈环状。此时,防抖支架213环绕对焦支架221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方案中,防抖支架213位于对焦支架221的内侧。此时,当摄像模组100需要对焦时,对焦支架221需要带动防抖支架213和镜头2沿第三方向移动。这样对焦支架221、防抖支架213以及镜头2所构成的动子的重量较重,从而导致对焦驱动组件222需要通过增大体积来提高驱动力。因此,该设置不利于音圈马达1的轻型化和小型化设计。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对焦支架221设置于防抖支架213的内侧。此时,当摄像模组100需要对焦时,对焦支架221需要带动镜头2沿第三方向Z移动。这样,本实施方式在对焦过程中的动子可以省去防抖支架213,也即对焦支架221和镜头2构成的动子的重量较轻,从而有利于对焦驱动组件222的小型化设置。本实施方式的音圈马达1能够实现轻型化和小型化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防抖支架213在对焦支架221的内侧的方案,防抖支架213至少需要两个防抖驱动组件来推动防抖支架213在X-Y平面运动。这样,音圈马达1也就需要至少排布两套线路来给防抖驱动组件提供信号和供电。而且至少两套线路需要穿过对焦支架221。因此,该方案的通电设置较为复杂,提高了音圈马达1的设置的难度。而本实施例通过将对焦支架221设置于防抖支架213的内侧,由于对焦支架221需要一套对焦驱动组件222来推动对焦支架221沿第三方向Z移动,使得音圈马达1也就需要一套线路来给对焦驱动组件222提供信号和供电,也即需要一套线路穿过防抖支架213。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方案的通电方案较为简单,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音圈马达1的设置难度。
如图34所示,对焦线圈2221的导线所缠绕的平面(也即绕线平面)可以平行于第三方向Z。此时,对焦线圈2221呈竖直排布,从而使得对焦线圈2221可以在X-Y平面的占用的面积较小,进而有利于音圈马达1的小型化设置。对焦磁性件2222可以包括相反的两个极性方向,两个极性方向均垂直于第三方向Z。此时,对焦磁性件2222可以呈竖直排布,从而减小对焦磁性件2222在X-Y平面的占用空间,便于音圈马达1的小型化设计。
图35是图6所示的音圈马达1在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图。
如图35所示,示例性地,限位支架23包括顶板件231和侧边框232。侧边框232连接在顶板件231的周缘。在本实施方式中,侧边框232连接在顶板件231为一体成型结构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侧边框232也可以通过其他工艺(例如焊接、粘接或者扣合等)连接在顶板件231的周缘。
示例性地,顶板件2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件2311、第二板件2312以及第三板件2313。其中,顶板件231的第一板件2311与第三板件2313相对设置。顶板件231大致呈“匚”型。
示例性地,侧边框232包括第一侧边部2321和第二侧边部2322。其中,第一侧边部2321可以连接在第一板件2311和第三板件2313之间。第二侧边部2322可以连接在第三板件2313的周缘。
示例性地,第一侧边部2321设有第一安装孔2323。第一安装孔23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安装孔2323间隔地位于第一侧边部2321的两边。第一安装孔2323的形状为矩形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孔2323的数量、形状以及位置不做具体的限定。
示例性地,第一安装孔232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孔壁2331和第二孔壁233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孔壁2333和第四孔壁2334。其中第一安装孔2323的第三孔壁2333与第四孔壁2334连接在第一安装孔2323的第一孔壁2331和第二孔壁2332之间。
示例性地,第二侧边部2322设有第二安装孔2324。第二安装孔23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安装孔2324间隔地位于第二侧边部2322的两边。第二安装孔2324的形状为矩形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孔2324的数量、形状以及位置不做具体的限定。
示例性地,第二安装孔232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孔壁2335和第二孔壁2336,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孔壁2337和第四孔壁2338。其中第二安装孔2324的第三孔壁2337和第四孔壁2338连接在第二安装孔2324的第一孔壁2335和第二孔壁2336之间。
如图35所示,示例性地,防抖支架213包括第一安装块241。第一安装块2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安装块241间隔地位于防抖支架213的第三边部2131c的侧面的两边。第一安装块241的形状为矩形块。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块241的数量、形状以及位置不做具体的限定。
示例性地,第一安装块241包括背向设置的第一侧面2411和第二侧面241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2413和第四侧面2414。其中第一安装块241的第三侧面2413和第四侧面2414连接在第一安装块241的第一侧面2411和第二侧面2412之间。
如图35所示,示例性地,防抖支架213包括第二安装块242。第二安装块2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安装块242间隔地位于防抖支架213的第四边部2131d的侧面的两边。第二安装块242的形状为矩形块。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块242的数量、形状以及位置不做具体的限定。
示例性地,第二安装块242包括背向设置的第一侧面2421和第二侧面242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2423和第四侧面2424。其中第二安装块242的第三侧面2423和第四侧面2424连接在第二安装块242的第一侧面2421和第二侧面2422之间。
图36是图6所示音圈马达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七。
如图36所示,限位支架23固定在防抖支架213背向基座10的一侧。通过限位支架23和防抖支架213可以配合,在第三方向Z上限制对焦支架221的运动行程,以防止对焦支架221脱离限位支架23,也使得对焦支架221与限位支架23的相对运动动作更为可靠。
示例性地,顶板件231固定在防抖支架213的顶面。第一侧边部2321固定在所述防抖支架213的第三边部2131c的侧面。第二侧边部2322固定在防抖支架的第四边部的侧面。这样,第一侧边部2321与所述第二侧边部2322分别固定在所述防抖支架213相邻两个边部的侧面。
示例性地,限位支架23可以通过粘胶与防抖支架213的绝缘本体2131(请参阅图21)固定连接。此外,限位支架23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与防抖支架213的金属嵌件2132(请参阅图21)固定连接。这样,限位支架23与防抖支架213的连接更加牢固,从而防止限位支架23与防抖支架213发生脱落。
示例性地,限位支架23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三支撑件224(请参阅图34)固定连接。这样,第三支撑件224与防抖支架213的连接更加牢固,从而防止第三支撑件224(请参阅图34)与防抖支架213发生脱落或者倾斜。
示例性地,限位支架23的顶板件231的第一板件2311对应防抖支架213的第二边部2131b设置。限位支架23的顶板件231的第二板件2312对应防抖支架213的第一边部2131a设置。限位支架23的顶板件231的第三板件2313对应防抖支架213的第四边部2131d设置。
请参阅图36,并结合图35所示,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安装块241位于限位支架23的第一安装孔2323内。防抖支架213的第二安装块242位于限位支架23的第二安装孔2324内。
示例性地,第一安装块241的第一侧面2411与第一安装孔2323的第一孔壁2331相对设置。第一安装块241的第二侧面2412与第一安装孔2323的第二孔壁2332相对设置。第一安装块241的第三侧面2413与第一安装孔2323的第三孔壁2333相对设置。第一安装块241的第四侧面2414与第一安装孔2323的第四孔壁2334相对设置。
示例性地,第二安装块242的第一侧面2421与第二安装孔2324的第一孔壁2335相对设置。第二安装块242的第二侧面2422与第二安装孔2324的第二孔壁2336相对设置。第二安装块242的第三侧面2423与第二安装孔2324的第三孔壁2337相对设置。第二安装块242的第四侧面2424与第二安装孔2324的第四孔壁2338相对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安装块241与限位支架23的第一安装孔2323紧配,防抖支架213的第二安装块242与限位支架23的第二安装孔2324紧配,从而使得限位支架23与防抖支架213稳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限位支架23与防抖支架213的装配过程中,为了保证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安装块241与限位支架23的第一安装孔2323能够紧配,防抖支架213的第二安装块242与限位支架23的第二安装孔2324能够紧配,限位支架23需要自防抖支架213的顶部沿第三方向Z装配至防抖支架213上。此时,在装配过程中,限位支架23的第一侧边部2321很容易顶在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安装块241上,限位支架23的第二侧边部2322很容易顶在防抖支架213的第二安装块242上,从而一方面增加限位支架23与防抖支架213的装配难度,另一方面容易导致限位支架23因挤压发生变形,且变形后存在无法恢复的风险。即使将限位支架23装配在防抖支架213上,限位支架23的位置也难以定位,不利于后续的焊接作业。基于该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限位支架23与防抖支架213结构,以方便限位支架23与防抖支架213的装配,且限位支架23不容易发生变形。具体如下。
如图35所示,顶板件231设有定位孔2325。示例性地,定位孔2325的数量为两个。定位孔2325的形状为圆柱孔。定位孔2325位于顶板件231的第二板件231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关于定位孔2325的数量、形状及位置不做具体地限定。
如图35所示,防抖支架213包括定位块243。示例性地,定位块24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块243分别间隔地凸设于防抖支架213的第一边部2131a的顶面。第一边部2131a的顶面为第一边部2131a背向导向支架212的表面。定位块243的形状为圆柱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关于定位孔2325的数量、位置及形状不做具体地限定。例如,两个定位块243分别间隔地凸设于防抖支架213的第二边部2131b的顶面。
如图35所示,示例性地,在第二方向X上,第一安装孔2323的第一孔壁2331与第二孔壁233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也即第一安装孔2323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第一安装块241的第一侧面2411与第二侧面241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也即第一安装块241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第二安装块242的高度为第一高度(也即第二安装块242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
其中,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距离与第一高度之和。
如图35所示,示例性地,在第三方向Z上,第一安装孔2323的第三孔壁2333与第四孔壁2334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也即第一安装孔2323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在第三方向Z上,第一安装块241的第三侧面2413与第四侧面2414之间的距离为第四距离(也即第一安装块241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在第三方向Z上,定位块243的高度为第二高度(也即定位块243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
其中,第三距离大于或等于第四距离与第二高度之和。
如图35所示,示例性地,在第三方向Z上,第二安装孔2324的第三孔壁2337与第四孔壁2338之间的距离为第五距离(也即第二安装孔2324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第二安装块242的第三侧面2423与第四侧面2424之间的距离为第六距离(也即第二安装块242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其中,第五距离大于或等于第六距离与第二高度之和。
可以理解的是,在限位支架23与防抖支架213的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限位支架23相对防抖支架213沿第二方向X移动,以使第一安装块241装配进第一安装孔2323内。再将限位支架23相对防抖支架213沿第一方向Y移动,以使第二安装块242装配进第二安装孔2324内。再将限位支架23相对防抖支架213沿第三方向Z移动,以使定位块243插入定位孔2325内。最后在第一安装孔2323和第二安装孔2324内填胶,以使第一安装块241与第一安装孔2323的孔壁通过粘胶连接,第二安装块242与第二安装孔2324的孔壁通过粘胶连接,从而使得限位支架23与防抖支架213能够稳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限位支架23和防抖支架213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避免限位支架23因挤压发生变形。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通过第一安装块241与第一安装孔2323的配合、第二安装块242与第二安装孔2324的配合、定位块243与定位孔2325的配合,可以使得限位支架23与防抖支架213稳定连接。
上文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了音圈马达1的几种实施方式。下文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音圈马达1与模组电路板3的几种实施方式。
图37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100在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图。
如图37所示,示例性地,模组电路板3设有第一避让空间3b。第一避让空间3b的开口位于模组电路板3的朝向基座10的表面。第一避让空间3b可以是槽结构也可以是孔结构。
其中,防抖支架213的绝缘本体2131包括固定部126。第三支撑件22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部126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三支撑件224插接的固定孔2137位于固定部126上。
另外,基座10的金属件12包括下沉部124。下沉部124与固定部126相对设置。下沉部124向第一避让空间3b下沉,并位于第一避让空间3b内,下沉部124围出第二避让空间125。第二避让空间125用于容置固定部126的至少部分,也即固定部126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避让空间125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先通过在模组电路板3设有第一避让空间3b,以使下沉部124可以向第一避让空间3b下沉,并位于第一避让空间3b内,下沉部124可以围出第二避让空间125。此时,再将与第三支撑件224的一端固定连接的防抖支架213的固定部126设置于第二避让空间125内,从而在模组电路板3与第三支撑件224之间可以腾出空间。腾出的空间可以用于使第三支撑件224的长度增大。这样,本实施方式可以在通过金属件12提高基座10的整体强度,以及在不占用模组电路板3与第三支撑件224之间的空间的同时,还可以使第三支撑件224的长度能够较大程度地增大,从而通过长度较长的第三支撑件224来较大程度地提高对焦支架221的稳定性,也即对焦支架221不容易发生倾覆。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三支撑件224以底部为定点沿一定方向倾斜第一角度时,对于长度较长的第三支撑件224,其顶部的倾斜距离较短,对于长度较短的第三支撑件224,其顶部的倾斜距离较长。因此,相较于长度较短的第三支撑件224,长度较长的第三支撑件224的导向精度更佳。而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支撑件224的长度较长,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支撑件224具有较佳的导向精度。
图38是图6所示的驱动机构20在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9是图38所示的部分驱动机构20在另一种角度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图38和图39所示,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抖支架213的第四边部2131d还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通孔127a和第二连通孔127b。第一连通孔127a和第二连通孔127b在第二方向X上贯穿第四边部2131d。此时,第一连通孔127a和第二连通孔127b均将活动空间2133连通至防抖支架213的外部。第一连通孔127a位于其中一个第一滑轴槽2136与第一安装槽2135a之间。第二连通孔127b位于另一个第一滑轴槽2136与第三安装槽2135c之间。
图40是图39所示的驱动机构20在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图39和图40所示,示例性地,第一导电件2138a的第一端部128a与第二导电件2138b的第一端部128b伸进第一连通孔127a内。第一导电件2138a的第一端部128c与第二导电件2138b的第一端部128d可以间隔设置。
另外,第三导电件2138c的第一端部128c与第四导电件2138d的第一端部128d伸进第二连通孔127b内。第三导电件2138c的第一端部128c与第四导电件2138d的第一端部128d可以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防抖支架213同时设有第一连通孔127a和第二连通孔127b。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防抖支架213也可以只设置第一连通孔127a或者第二连通孔127b。此时,第一导电件2138a的第一端部128a与第二导电件2138b的第一端部128b伸进第一连通孔127a内,或者第三导电件2138c的第一端部128c与第四导电件2138d的第一端部128d伸进第二连通孔127b内。
如图38至图40所示,示例性地,第一导电件2138a的第一端部128a可以通过对焦电路板2231电连接至对焦驱动芯片2232的电源负极端。第二导电件2138b的第一端部128b可以通过对焦电路板2231电连接至对焦驱动芯片2232的电源正极端。第三导电件2138c的第一端部128c可以通过对焦电路板2231电连接至对焦驱动芯片2232的I2C信号的SDA端。第四导电件2138d的第一端部128d可以通过对焦电路板2231电连接至对焦驱动芯片2232的I2C信号的SCL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件2138a、第二导电件2138b、第三导电件2138c以及第四导电件2138d也可以作为其他功能的传输通道。具体地本申请不做限定。
图41是图38所示的部分驱动机构20在另一种角度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41,并结合图40所示,示例性地,第一连通孔127a的孔壁设有第一隔离槽131。第一隔离槽131位于第一导电件2138a的第一端部128a与第二导电件2138b的第一端部128b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当防抖支架213发生高温碳化时,第一隔离槽131可以避免第一导电件2138a的第一端部128a与第二导电件2138b的第一端部128b之间发生微短路。
请参阅图41,并结合图40所示,示例性地,第二连通孔127b的孔壁设有第二隔离槽141。第二隔离槽141位于第三导电件2138c的第一端部128c与第四导电件2138d的第一端部128d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当防抖支架213发生高温碳化时,第二隔离槽141可以避免第三导电件2138c的第一端部128c与第四导电件2138d的第一端部128d之间发生微短路。
图42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100在一些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图4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100包括多个第二簧片132。本实施方式示意了第二簧片132的数量为四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簧片132的数量不做具体地限定。
其中,多个第二簧片132的排布平面可以垂直于第三方向Z,且位于防抖支架213背向模组电路板3的一侧。也即,多个第二簧片132可以排布于X-Y平面。部分第二簧片132连接防抖支架213的第一边部2131a与基座10,另一部分第二簧片132连接防抖支架213的第二边部2131b与基座10。其中,多个第二簧片132可以利用防抖支架213的第一边部2131a和第二边部2131b上方的空间进行排布,以提高摄像模组100的空间利用率。其中,多个第二簧片132可以用于在防抖支架213相对基座10运动、离开平衡位置时,提供使防抖支架213移回平衡位置的弹性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簧片132可以采用导电材料,以兼顾信号传输功能。
此外,结合图38和图40所示,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导电件2138a、第二导电件2138b、第三导电件2138c以及第四导电件2138d可以与多个第二簧片132一一对应地电连接,并通过多个第二簧片132与基座10的导电件电连接至模组电路板3。这样,对焦驱动芯片2232可以通过对焦电路板2231、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导电件2138a、防抖支架213的第二导电件2138b、防抖支架213的第三导电件2138c、防抖支架213的第四导电件2138d、多个第二簧片132以及基座10的导电件电连接至模组电路板3。
图43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100在一些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图4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100包括多个第一簧片133。多个第一簧片133的排布平面可以垂直于第三方向Z,且位于对焦支架221背向模组电路板3的一侧。也即,多个第一簧片133可以排布于X-Y平面。多个第一簧片133连接防抖支架213与对焦支架221。其中,多个第一簧片133用于在对焦支架221相对防抖支架213运动、离开平衡位置时,提供使对焦支架221移回平衡位置的弹性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簧片133可以采用导电材料,以兼顾信号传输功能。
示例性地,多个第一簧片133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子簧片1331、第二子簧片1332、第三子簧片1333以及第四子簧片1334。
示例性地,第一子簧片1331可以用作可变光圈7的驱动芯片的电源负极的传输通道。第二子簧片1332可以用作可变光圈7的驱动芯片的电源正极的传输通道。第三子簧片1333可以用作可变光圈7的驱动芯片的SDA信号的传输通道。第四子簧片1334可以用作可变光圈7的驱动芯片的SCL信号的传输通道。
结合图38和图40所示,示例性地,第一子簧片1331、第二子簧片1332、第三子簧片1333以及第四子簧片1334可以一一对应地电连接至防抖支架213的第一导电件2138a、第二导电件2138b、第三导电件2138c以及第四导电件2138d,并通过多个第二簧片132、以及基座10的导电件电连接至模组电路板3。
如图43所示,第一子簧片1331与第二子簧片1332相邻设置。图43示意了第一子簧片1331与第二子簧片1332位于对焦支架221的同一侧,且靠近防抖支架213的第一边部2131a设置。
其中,第一子簧片1331的一部分朝远离第二子簧片1332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一凹陷区134a。第二子簧片1332的一部分朝远离第一子簧片1331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二凹陷区134b。第一凹陷区134a与第二凹陷区134b围出第一点胶空间134。其中,第一点胶空间134内设置有第一胶材135。此时,第一胶材135连接第一子簧片1331和第二子簧片1332。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胶材135连接第一子簧片1331和第二子簧片1332,以使得第一子簧片1331和第二子簧片1332不容易晃动,提高第一子簧片1331与第二子簧片1332的连接稳定性。另外,相较于第一子簧片1331与第二子簧片1332平行地围出点胶空间,本实施方式的点胶空间的体积更大。这样,在点胶过程中,胶水不容易溢出到第一子簧片1331的远离第二子簧片1332的一侧。此时,在对焦支架221的对焦过程,第一胶材135不容易因与对焦支架221发生碰撞而发生脱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子簧片1331和第二子簧片1332的连接稳定性更加,可靠性更好。当然,在点胶过程中,胶水不容易溢出到第二子簧片1332的远离第一子簧片1331的一侧。此时,在防抖支架213的防抖过程中,第一胶材135不容易因与防抖支架213发生碰撞而发生脱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子簧片1331和第二子簧片1332的连接稳定性更加,可靠性更好。
如图43所示,第三子簧片1333和第四子簧片1334相邻设置。图43示意了第三子簧片1333和第四子簧片1334位于对焦支架221的同一侧,且靠近防抖支架213的第三边部2131c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子簧片1333与第四子簧片1334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参阅第一子簧片1331与第二子簧片1332的连接方式。具体地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任意组合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也就是说,上述描述的多个实施例还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有附图均为本申请示例性地图示,并不代表产品实际大小。且附图中部件之间的尺寸比例关系也不作为对本申请实际产品的限定。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音圈马达(1)、镜头(2)、模组电路板(3)以及图像传感器(4);
所述音圈马达(1)包括基座(10)、驱动机构(20)以及外壳(30),所述镜头(2)安装于所述驱动机构(20),所述驱动机构(20)连接所述基座(10),所述基座(10)与所述图像传感器(4)均设于所述模组电路板(3),所述图像传感器(4)位于所述镜头(2)的出光侧,所述外壳(30)固定于所述基座(10),且罩设所述驱动机构(20)的至少部分;
所述基座(10)包括塑胶件(11)和金属件(12),所述金属件(12)固定于所述塑胶件(11);
所述外壳(30)包括金属部(36),所述金属部(36)与所述金属件(12)固定连接,所述金属件(12)电连接所述模组电路板(3)的接地引脚(3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部(36)通过激光焊接与所述金属件(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包括顶板(31)以及侧框(32),所述侧框(32)连接在所述顶板(31)的周缘;
所述侧框(32)的远离所述顶板(31)的表面凸设有凸块(35),所述凸块(35)构成所述金属部(36)的至少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12)包括固定区(121)以及第一连接区(122),所述第一连接区(122)连接在固定区(121)的周缘上;
所述固定区(121)固定于所述塑胶件(11),所述第一连接区(122)相对所述塑胶件(11)的侧面(111)伸出,所述第一连接区(122)通过激光焊接与所述凸块(3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12)还包括第二连接区(123),所述第二连接区(123)连接在固定区(121)的周缘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区(122)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区(123)相对所述塑胶件(11)的侧面(111)露出;
所述第二连接区(123)通过锡焊与所述模组电路板(3)的接地引脚(3a)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区(123)朝远离所述模组电路板(3)的方向弯折,并固定在所述塑胶件(11)的侧面(1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马达(1)还包括缓冲件(34),所述缓冲件(34)的材质采用绝缘材料;
所述缓冲件(34)连接在所述外壳(30)的内表面,所述缓冲件(34)与所述驱动机构(20)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34)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外壳(30)形成一体化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100)包括电子元器件(5),电子元器件(5)固定于所述模组电路板(3),且电连接于所述模组电路板(3);
所述金属件(12)的至少部分相对所述塑胶件(11)的底面(113)露出,并固定在所述模组电路板(3)上,所述金属件(12)的一部分环绕所述电子元器件(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5)包括驱动芯片(5a),所述驱动芯片(5a)通过所述模组电路板(3)与所述音圈马达(1)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5a)用于所述音圈马达(1)的防抖数据的运算,和/或,对焦数据的运算,和/或,电流情况的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包括防抖支架(213)、第一防抖线圈(2111)、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第二防抖线圈(2113)以及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
所述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与所述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间隔地固定于所述防抖支架(213);
所述防抖支架(213)活动连接所述塑胶件(11),所述第一防抖线圈(2111)和所述第二防抖线圈(2113)间隔地固定于所述塑胶件(11),所述第一防抖线圈(2111)面向所述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设置,用于驱动所述防抖支架(213)相对所述基座(10)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防抖线圈(2113)面向所述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设置,用于驱动所述防抖支架(213)相对所述基座(10)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所述驱动机构(20)还包括对焦支架(21)、对焦磁性件(222)以及对焦线圈(221),所述对焦支架(21)位于所述防抖支架(213)的内侧,所述对焦磁性件(222)固定于所述对焦支架(21),所述对焦线圈(221)固定于所述防抖支架(213),且面向所述对焦磁性件(222)设置,用于驱动所述对焦支架(21)相对所述防抖支架(213)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所述第三方向均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还包括导向支架(212),所述导向支架(212)呈L形;
所述导向支架(2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2121)、第一连接部(2122)、第二支撑部(2123)、第二连接部(2124)以及第三支撑部(2125),所述第一支撑部(2121)、所述第二支撑部(2123)和第三支撑部(2125)通过多个第一支撑件(214)连接所述塑胶件(11),并通过多个第二支撑件(215)连接所述防抖支架(213),以使所述防抖支架(213)与所述导向支架(212)的相对运动方向不同于所述导向支架(212)与所述基座(10)的相对运动方向;
所述第一连接部(212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24)的材质为金属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架(212)包括金属骨架(212a)、第一塑胶块(212b)、第二塑胶块(212c)以及第三塑胶块(212d);
所述金属骨架(212a)呈L形,所述金属骨架(212a)包括第一长条段(2121a)以及第二长条段(2122a),所述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二端部(2124a)连接所述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一端部(2125a);
所述第一塑胶块(212b)包裹所述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一端部(2123a),所述第二塑胶块(212c)包裹所述第一长条段(2121a)的(2124a)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一端部(2125a),所述第三塑胶块(212d)包裹所述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二端部(2126a);
所述金属骨架(212a)的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一端部(2123a)与所述第一塑胶块(212b)构成所述导向支架(212)的第一支撑部(2121),所述金属骨架(212a)的第一长条段(2121a)的第二端部(2124a)、所述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一端部(2125a)与所述第二塑胶块(212c)构成所述导向支架(212)的第二支撑部(2123),所述金属骨架(212a)的第二长条段(2122a)的第二端部(2126a)与所述第三塑胶块(212d)构成所述导向支架(212)的第三支撑部(2125),所述金属骨架(212a)的第一长条段(2121a)的中部构成所述导向支架(212)的第一连接部(2122),所述金属骨架(212a)的第二长条段(2122a)的中部构成所述导向支架(212)的第二连接部(2124)。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支架(213)包括绝缘本体(2131)以及金属嵌件(2132),所述金属嵌件(2132)嵌设于绝缘本体(2131)内;
所述金属嵌件(2132)接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包括对焦电路板(2231)以及对焦驱动芯片(2232),所述对焦线圈(2221)与所述对焦驱动芯片(2232)固定于所述对焦电路板(2231),所述对焦电路板(2231)固定于所述防抖支架(213);
所述防抖支架(213)包括第一导电件(2138a),所述第一导电件(2138a)嵌设在所述绝缘本体(2131)内,所述第一导电件(2138a)通过所述对焦电路板(2231)电连接所述对焦驱动芯片(2232)的电源负极;
所述金属嵌件2132与所述第一导电件(2138a)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嵌件(2132)的表面凸设有凸出块(2132c),所述第一导电件(2138a)设有凹陷区(2138e),所述凸出块(2132c)位于所述凹陷区(2138e)内,并与所述凹陷区(2138e)的壁面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支架(213)还包括第二导电件(2138b),所述第二导电件(2138b)嵌设在绝缘本体(2131)内,所述第二导电件(2138b)通过所述对焦电路板(2231)电连接所述对焦驱动芯片(2232)的电源正极;
所述防抖支架(213)设有第一连通孔(127a),所述第一连通孔(127a)连通所述防抖支架(213)的内部与外部,所述第一导电件(2138a)的第一端部(128a)与所述第二导电件(2138b)的第一端部(128b)伸进所述第一连通孔(127a)内;
所述第一连通孔(127a)的孔壁设有第一隔离槽(131),所述第一隔离槽(131)位于所述第一导电件(2138a)的第一端部(128a)与所述第二导电件(2138b)的第一端部(128b)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嵌件(2132)为导磁材料,所述第一防抖磁性件(2112)与所述第二防抖磁性件(2114)均与所述金属嵌件(2132)相对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支架(213)通过多个第三支撑件(224)连接所述对焦支架(21);
所述第三支撑件(224)包括轴体(2241)以及凸起(2242),所述凸起(2242)凸设在所述轴体(2241)的第一端面(2244),所述轴体(2241)的部分周侧面与所述防抖支架(213)固定连接,所述凸起2242插入所述防抖支架(213)的固定孔(2137)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模组电路板(3)设有第一避让空间(3b),所述第一避让空间(3b)的开口位于所述模组电路板(3)的朝向基座(10)的表面;
所述防抖支架(213)包括固定部(126),所述固定孔(2137)位于所述固定部(126)上;
所述金属件(12)包括下沉部(124),所述下沉部(124)与所述固定部(126)相对设置,所述下沉部(124)向所述第一避让空间(3b)下沉,并位于所述第一避让空间(3b)内,所述下沉部(124)围出第二避让空间(125),所述固定部(126)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避让空间(125)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100)包括第一子簧片(1331)以及第二子簧片(1332),所述第一子簧片(1331)和所述第二子簧片(1332)均连接所述防抖支架(213)与所述对焦支架(221);
所述第一子簧片(1331)和所述第二子簧片(1332)位于所述对焦支架(221)的同一侧,且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子簧片(1331)的一部分朝远离所述第二子簧片(1332)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一凹陷区(134a),第二子簧片(1332)的一部分朝远离第一子簧片(1331)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二凹陷区(134b),所述第一凹陷区(134a)与所述第二凹陷区(134b)围出第一点胶空间(134),所述第一点胶空间(134)内设置有第一胶材(135)。
22.根据权利要求1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马达(1)还包括限位支架(23),所述限位支架(23)包括顶板件(231)和侧边框(232),所述侧边框(232)连接在所述顶板件(231)的周缘,所述顶板件(231)固定在防抖支架(213)的顶面,所述侧边框(232)固定在防抖支架(213)的侧面,所述防抖支架(213)和所述限位支架(23)的顶板件(231)配合,以在第三方向上限制所述对焦支架(21)的运动行程;
所述侧边框(232)包括第一侧边部(2321)和第二侧边部(2322),所述第二侧边部(2322)连接所述第一侧边部(2321),所述第一侧边部(2321)与所述第二侧边部(2322)分别固定在所述防抖支架(213)的相邻两个边部的侧面;
其中,所述顶板件(231)设有定位孔(2325),所述第一侧边部(2321)设有第一安装孔(2323),所述第二侧边部(2322)设有第二安装孔(2324);
所述防抖支架(213)的相邻两个边部的侧面分别凸设有第一安装块(241)和第二安装块(242),所述防抖支架(213)的顶面凸设有定位块(243),所述第一安装块(24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323),所述第二安装块(242)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2324),所述定位块(243)插入所述定位孔(2325)内;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孔(2323)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块(241)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安装块(242)的尺寸,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孔(2323)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块(241)的尺寸与所述定位块(243)的尺寸;
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二安装孔(2324)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块(242)的尺寸与所述定位块(243)的尺寸。
23.一种电子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壳体(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100),所述摄像模组(100)设于所述设备壳体(200)。
CN202311203807.0A 2023-09-18 2023-09-18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5964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3807.0A CN117596459A (zh) 2023-09-18 2023-09-18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3807.0A CN117596459A (zh) 2023-09-18 2023-09-18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96459A true CN117596459A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15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03807.0A Pending CN117596459A (zh) 2023-09-18 2023-09-18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96459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4638A (zh) * 2014-03-28 2015-09-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
CN207114992U (zh) * 2017-06-27 2018-03-16 东莞佩斯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制多轴运动的音圈马达
CN207802155U (zh) * 2018-03-14 2018-08-31 欧菲影像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抗电磁干扰的摄像模组
CN112019725A (zh) * 2020-09-07 2020-12-01 湖南金康光电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751980U (zh) * 2020-09-24 2021-03-19 河源友华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马达
CN213213223U (zh) * 2020-10-28 2021-05-14 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用铁壳与基座连接结构
CN115696038A (zh) * 2022-08-24 2023-0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8767525U (zh) * 2022-11-23 2023-03-28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N115914806A (zh) * 2021-09-30 2023-04-04 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4638A (zh) * 2014-03-28 2015-09-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
CN207114992U (zh) * 2017-06-27 2018-03-16 东莞佩斯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制多轴运动的音圈马达
CN207802155U (zh) * 2018-03-14 2018-08-31 欧菲影像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抗电磁干扰的摄像模组
CN112019725A (zh) * 2020-09-07 2020-12-01 湖南金康光电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751980U (zh) * 2020-09-24 2021-03-19 河源友华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马达
CN213213223U (zh) * 2020-10-28 2021-05-14 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用铁壳与基座连接结构
CN115914806A (zh) * 2021-09-30 2023-04-04 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696038A (zh) * 2022-08-24 2023-0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8767525U (zh) * 2022-11-23 2023-03-28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88893B2 (en) Lens mo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114229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114114482B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及光学装置
CN114706261B (zh) 摄像头模块以及光学装置
CN113341526B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光学装置
US20130250170A1 (en) Camera module
CN109618104B (zh) 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
CN113411484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433669B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及光学装置
KR20090046307A (ko) 자동 초점 카메라 모듈
CN210038301U (zh) 镜头驱动装置以及潜望式镜头机构
CN111123466A (zh) 镜头驱动机构
CN117596459A (zh)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0038296U (zh) 用于潜望式镜头驱动装置的底座内嵌金属片
KR102541015B1 (ko) 렌즈구동장치 및 카메라장치
CN210038302U (zh) 用于潜望式镜头驱动装置的载体
CN210038297U (zh) 用于潜望式镜头驱动装置的底座
KR102608429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카메라 모듈
CN113163070B (zh) 相机模组
US12007621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same lens
US20220206364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17397246A (zh) 感光芯片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
CN118102070A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7590619A (zh) 马达、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98427A (zh) 镜头驱动机构的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