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3172A - 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及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及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3172A
CN117583172A CN202311556270.6A CN202311556270A CN117583172A CN 117583172 A CN117583172 A CN 117583172A CN 202311556270 A CN202311556270 A CN 202311556270A CN 117583172 A CN117583172 A CN 117583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room
room
paint
spray dry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562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微
高哲婷
李小平
徐林
崔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oomlion Pil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oomlion Pil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oomlion Pil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oomlion Pil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562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831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83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31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6/00Spray booths
    • B05B16/20Arrangements for spraying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operations, e.g. drying; Arrangements enabling a combination of spraying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50/20Combinations of devices covered by groups B01D45/00 and B01D46/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3/00Machines or plant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of objects or other work by spraying,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5B1/00 - B05B11/00
    • B05B13/02Means for supporting work;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pray heads; Adaptation or arrangement of means for feeding work
    • B05B13/0221Means for supporting work;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pray heads; Adaptation or arrangement of means for feeding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moving or conveying the objects or other work, e.g. conveyor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6/00Spray booths
    • B05B16/60Ventilation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02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spra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02Pretreat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9/00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articular grind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main gro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24B55/06Dust extraction equipment on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3/00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Plants
    • B24C3/02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mponent assemblies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 B24C3/04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mponent assemblies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stationa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9/00Appurtenances of 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e.g. working chamber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used abrasive material
    • B24C9/003Removing abrasive powder out of the blasting mach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及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属于涂装工艺技术领域,该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包括前处理设备房、第一油漆喷烘房、刮腻子及打磨房、第二油漆喷烘房、废气处理设备和输送设备,前处理设备房、第一油漆喷烘房、刮腻子及打磨房、第二油漆喷烘房内分别对工件进行前处理、喷底漆、底漆烘干、刮腻子及打磨、喷面漆和面漆烘干,废气处理设备用于处理废气,输送设备用于转移工件。该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及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中,可对工件进行相自动化的处理,避免了人工涂装,避免工人在污染环境下工作,也能够避免污染环境;输送设备能够方便地使工件在各独立房间之间转运;在底漆和面漆涂装过程中,采用喷烘一体方案,降低了产线投入面积。

Description

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及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装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及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产品大多处于室外作业,施工环境差、工况恶劣,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锈蚀的概率较大,因此对涂层的防腐和装饰性能要求均较高。而工程机械产品一般包括许多体积较大的大结构件,有的长度可达几十米,重量可达上百吨,需配置大吨位行车才能搬动。请参照图1,目前,对于工程机械产品,通常将工程机械构件91搁置在工装托架93上,并采用人工方式对进行涂装。然而,这种作业方式会产生较大污染,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较大,工人作业环境极为恶劣,漆膜质量与环保也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及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能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工人作业环境,并能保证涂装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包括前处理设备房、第一油漆喷烘房、刮腻子及打磨房、第二油漆喷烘房、废气处理设备和输送设备,所述前处理设备房用于对待涂装的工件进行前处理,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用于对前处理后的工件喷底漆和底漆烘干,所述刮腻子及打磨房用于对喷面漆后的工件进行刮腻子和打磨处理,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用于对工件喷面漆和面漆烘干,所述废气处理设备用于对喷底漆、喷面漆及刮腻子和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所述输送设备用于将工件在所述前处理设备房、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所述刮腻子及打磨房、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之间进行转移。
可选地,所述前处理设备房包括第一室体、支撑组件、喷砂机器人和喷砂设备,所述第一室体用于放置工件,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喷砂机器人和所述喷砂设备设于所述第一室体内,所述喷砂机器人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且所述喷砂机器人可由所述支撑组件带动沿两两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所述喷砂机器人用于夹持所述喷砂设备,所述喷砂机器人为六轴机器人。
可选地,所述第一室体顶部设有进风口,以允许空气进入,所述第一室体内为微负压。
可选地,所述第一室体包括主开门,所述前处理设备房内还设有控制模块、用于开闭所述主开门的第一开关和用于开启所述喷砂设备的第二开关,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所述主开门开启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自动关闭所述喷砂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室体内还设有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刮板、皮带回收机构、接砂漏斗、回收槽、提升装置和料箱;所述第一室体的地面上设有位于喷砂设备下方的所述接砂漏斗,所述接砂漏斗用于接收喷砂时掉落的丸料;所述刮板用于将所述接砂漏斗内的丸料推送至所述接砂漏斗的第一端,所述接砂漏斗的所述第一端的下方设有所述皮带回收机构,所述刮板用于将丸料推送至所述接砂漏斗的所述第一端时丸料掉落在所述皮带回收机构上;所述皮带回收机构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接砂漏斗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回收槽,所述皮带回收机构的皮带往复运转将皮带上的丸料转移至所述回收槽;所述提升装置的底部位于所述回收槽内,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将所述回收槽内的丸料提升,所述料箱用于接收所述提升装置运转的丸料,所述料箱连接于所述喷砂设备,以给所述喷砂设备供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和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由通风装置通风,所述通风装置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的进风口的第一新风装置、连通于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的进风口的第二新风装置、连通于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的第一排风口的第一排风装置和连通于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的第一排风口的第二排风装置;所述第一新风装置用于所述在第一油漆喷烘房内喷漆时给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供风,所述第二新风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内喷漆时给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供风,所述第一排风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内喷漆时对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排风,所述第二排风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内喷漆时给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排风。
可选地,所述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和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的第二排风口分别连接有第三排风装置和第四排风装置,所述第三排风装置和所述第四排风装置均包括废气排风机;所述第三排风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内烘干时对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排风,且所述第一新风装置和所述第一排风装置关闭;所述第四排风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内烘干时给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排风,且所述第二新风装置和所述第二排风装置关闭。
可选地,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和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的所述第一排风口连通于同一个所述废气处理设备,且所述第一排风装置和所述第二排风装置交替工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采用上述大构件涂装生产线进行涂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包括:
将工件放置于所述输送设备上,所述输送设备行走将工件运送至所述前处理设备房内,并在所述前处理设备房内对工件进行前处理;
所述输送设备将前处理完毕后的工件运送至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内,并对工件喷底漆,在喷底漆后对底漆进行烘干,在喷底漆的过程中所述废气处理设备对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的排风进行处理后排放;
所述输送设备将喷底漆并烘干后的工件运送至所述刮腻子及打磨房内,并对工件进行刮腻子和打磨,在刮腻子和打磨的过程中所述废气处理设备对所述刮腻子及打磨房的排风进行处理后排放;
所述输送设备将工件从所述刮腻子及打磨房运送至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并对工件喷面漆,在喷面漆后对面漆进行烘干,在喷面漆的过程中所述废气处理设备对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的排风进行处理后排放。
可选地,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和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的排风由同一所述废气处理设备处理,且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内喷底漆的同时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内进行对面漆烘干的操作,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内喷面漆的同时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内进行对底漆烘干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及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中,将涂装过程中的多个工序分布布置在不同的独立房间内,可在独立房间分别设置专业设备对工件进行相应的自动化的处理,避免了人工涂装,避免工人在污染环境下工作,也能够避免涂装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随意进入到环境中,更为环保;并且,输送设备能够方便地使工件在各独立房间之间转运;另外,在底漆和面漆涂装过程中,采用喷烘一体方案,降低了产线投入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种大构件涂装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大构件涂装生产线的布局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大构件涂装生产线的前处理设备房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大构件涂装生产线的前处理设备房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大构件涂装生产线的前处理设备房和通风除尘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2中输送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前处理设备房 11 第一室体 111
进风口 1111 主开门 1113
支撑组件 113 第一支架 1131
第二支架 1133 行走小车 1135
伸缩机构 1137 喷砂机器人 115
刮板 1151 皮带回收机构 1153
接砂漏斗 1155 回收槽 1157
提升装置 1159 料箱 1161
第一油漆喷烘房 13 刮腻子及打磨房 15
第二油漆喷烘房 17 废气处理设备 19
输送设备 21 行走轨道 212
横向轨道 2121 纵向轨道 2123
台车 214 底座 2141
承载台 2143 升降机构 2145
通风除尘装置 23 旋风除尘器 232
滤筒除尘器 234 工程机械构件 91
工装托架 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特定的顺序。
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构件涂装生产线,该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可以用于涂装旋挖钻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也可用于涂装汽车等其他设备的大构件,在此不做限制。
请参照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包括前处理设备房11、第一油漆喷烘房13、刮腻子及打磨房15、第二油漆喷烘房17、废气处理设备19和输送设备21。前处理设备房11用于对待涂装的工件进行前处理。第一油漆喷烘房13用于对前处理后的工件喷底漆和底漆烘干。刮腻子及打磨房15用于对喷面漆后的工件进行刮腻子和打磨处理。第二油漆喷烘房17用于对工件喷面漆和面漆烘干。废气处理设备19用于对喷底漆、喷面漆及刮腻子和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输送设备21用于将工件在前处理设备房11、第一油漆喷烘房13、刮腻子及打磨房15、第二油漆喷烘房17之间进行转移。
本实施例的大构件涂装生产线中,将涂装过程中的多个工序分布布置在不同的独立房间内,可在独立房间分别设置专业设备对工件进行相应的自动化的处理,避免了人工涂装,避免工人在污染环境下工作,也能够避免涂装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随意进入到环境中,更为环保;并且,输送设备能够方便地使工件在各独立房间之间转运;另外,在底漆和面漆涂装过程中,采用喷烘一体方案,降低了产线投入面积。
本实施例中,前处理设备房11、第一油漆喷烘房13、刮腻子及打磨房15、第二油漆喷烘房17均为密闭空间。前处理设备房11、第一油漆喷烘房13、刮腻子及打磨房15、第二油漆喷烘房17内均设有工装托架211(见图4),工装托架用于承载工件。输送设备21将工件运送至前处理设备房11、第一油漆喷烘房13、刮腻子及打磨房15或第二油漆喷烘房17内后,将工件放置于工装托架211上后从相应房间内退出。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4,前处理设备房11包括第一室体111、支撑组件113、喷砂机器人115和喷砂设备。第一室体111用于放置工件,支撑组件113和喷砂机器人115和喷砂设备设于第一室体111内,喷砂机器人115设于支撑组件113,且喷砂机器人115可由支撑组件113带动沿两两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例如为X轴方向)、第二方向(例如为Y轴方向)和第三方向(例如为Z轴方向)移动。喷砂机器人115用于夹持喷砂设备,将喷砂设备带到需要的位置对工件进行喷砂处理。具体地,喷砂机器人115可为六轴机器人,通过支撑组件113和喷砂机器人115可使喷砂设备实现九个自由度。喷砂设备具体可为喷枪。
具体地,第一室体111顶部设有进风口1111,以允许空气进入,保证第一室体111内空气流通所需的风量。第一室体111内可为微负压,以确保喷砂时粉尘不会外泄。具体地,第一室体111包括型钢和净化板,型钢搭建成第一室体111的框架结构,净化板形成第一室体111的墙壁。净化板包括钢板、降噪层和内衬板,钢板、降噪层和内衬板叠设形成净化板,且内衬板为橡胶板,位于朝向第一室体111的一侧,降噪层可为填充岩棉材料。
具体地,第一室体111包括主开门1113,以供工件进入第一室体111内,主开门1113还能在前处理时关闭,避免污染外部环境。具体地,第一室体111还包括侧门,以供工作人员进出。
具体地,前处理设备房11内还设有控制模块、用于开闭主开门1113的第一开关和用于开启喷砂设备的第二开关,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一开关控制主开门1113开启时控制第二开关自动关闭喷砂设备,从而使主开门1113与喷砂设备连锁,避免在主开门1113打开进行喷砂。
具体地,支撑组件113包括第一支架1131、第二支架1133、行走小车1135和伸缩机构1137,第一支架113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支架1133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支架1133可沿第一方向移动地设于第一支架1131,行走小车1135可沿第二方向移动地设于第二支架1133,伸缩机构1137连接于行走小车1135,喷砂机器人115连接于伸缩机构1137,伸缩机构1137用于带动喷砂机器人115沿第三方向移动。具体地,第一支架1131可为纵向龙门架,行走小车1135可为横向天车。
具体地,第二支架1133的前侧和后侧均设有可随第二支架1133一起沿第一支架1131移动的扫砂装置(图未示),以在行走小车1135行走时将第一支架1131上的砂粒扫除。
龙门架的材料可为优质钢材,表面防腐处理。龙门架上设置有检修梯及顶部防护栏。喷砂机器人115的电缆可通过电缆滑车跟随喷砂机器人115在第二支架1133上前后左右移动,避免拖链在多尘及颗粒物飞扬场合工作不稳定的现象。
具体地,第一室体111内还设有回收装置,回收装置包括刮板1151、皮带回收机构1153、接砂漏斗1155、回收槽1157、提升装置1159和料箱1161。第一室体111的地面上设有位于喷砂设备下方的接砂漏斗1155,接砂漏斗1155用于接收喷砂时掉落的丸料。刮板1151用于将接砂漏斗1155内的丸料推送至接砂漏斗1155的第一端,接砂漏斗1155的第一端的下方设有皮带回收机构1153,刮板1151将丸料推送至接砂漏斗1155的第一端时丸料掉落在皮带回收机构1153上。皮带回收机构115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接砂漏斗1155的第一端和回收槽1157,皮带回收机构1153的皮带往复运转将皮带上的丸料转移至回收槽1157。提升装置1159的底部位于回收槽1157内,提升装置1159用于将回收槽1157内的丸料提升,料箱1161用于接收提升装置1159运转的丸料,料箱1161连接于喷砂设备,以给喷砂设备供料。由此,实现了丸料的循环回收。具体地,回收装置还可包括分离器和回收管道,提升装置1159提升的丸料提供给分离器,分离器用于分离丸料和杂物,分离出杂物的丸料落入回收管道,回收管道的末端连接于料箱1161。具体地,接砂漏斗1155沿前处理设备房11的长度方向延伸,接砂漏斗1155的横截面上大下小,掉落的丸料可沿接砂漏斗1155内侧的斜面滑落至接砂漏斗1155的底部。
本实施例的大构件涂装生产线中,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的自动化喷砂前处理设备,提高涂装产线智能化水平,解决了大型结构件人工喷砂劳动强度大、工件翻身困难,清理效率低等难题,通过采用机器人自动喷砂设备,一次性将工件表面清理干净,清理效率高、产品质量一致性较好。
本实施例中,前处理设备房11外侧连接有通风除尘装置23。请参照图5,通风除尘装置23包括旋风除尘器232和滤筒除尘器234,旋风除尘器232连接于前处理设备房11和滤筒除尘器234之间,也就是说,前处理设备房11排出的灰尘先通过旋风除尘器232,将粉尘中的大颗粒分离出来,并下沉到下方的接尘斗(图未示)中,小颗粒粉尘进入滤筒除尘器234,并被滤筒拦截过滤,过滤后流体通过烟囱达标排放。
本实施例中,第一油漆喷烘房13和第二油漆喷烘房17由通风装置通风。通风装置包括连通于第一油漆喷烘房13的进风口的第一新风装置、连通于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进风口的第二新风装置、连通于第一油漆喷烘房13的第一排风口的第一排风装置和连通于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第一排风口的第二排风装置。第一新风装置用于在第一油漆喷烘房13内喷漆时给第一油漆喷烘房13供风,第二新风装置用于在第二油漆喷烘房17内喷漆时给第二油漆喷烘房17供风,第一排风装置用于在第一油漆喷烘房13内喷漆时对第一油漆喷烘房13排风,第二排风装置用于在第二油漆喷烘房17内喷漆时给第二油漆喷烘房17排风。
具体地,第一新风装置和第二新风装置均包括供风机、动压室、静压室和过滤层,动压室连接于供风机和静压室之间,过滤层设于静压室和第一油漆喷烘房13或第二油漆喷烘房17之间。供风机用于产生大风量的新风,新风从供风机先进入动压室内,再进入静压室,然后经过过滤层后进入第一油漆喷烘房13或第二油漆喷烘房17。先后经过动压室、静压室和过滤层的新风能够均匀地流向第一油漆喷烘房13或第二油漆喷烘房17。
具体地,第一排风装置和第二排风装置均包括格栅和过滤器,格栅设于第一油漆喷烘房13或的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第一排风口与过滤器之间。排风依次经过格栅和过滤器后排出。
具体地,第一油漆喷烘房13和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第二排风口分别连接有第三排风装置和第四排风装置,第三排风装置和第四排风装置均包括废气排风机。第三排风装置用于在第一油漆喷烘房13内烘干时对第一油漆喷烘房13排风,且第一新风装置和第一排风装置关闭;第四排风装置用于在第二油漆喷烘房17内烘干时给第二油漆喷烘房17排风,且第二新风装置和第二排风装置关闭。第一排风装置的风量大于第三排风装置的风量,第二排风装置的风量大于第四排风装置的风量。烘干时启动第三排风装置或第四排风装置,使室内空气有机物含量控制在爆炸下限20%~25%。
本实施例中,刮腻子及打磨房15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刮腻子及打磨房15的进风口处设有过滤层,刮腻子及打磨房15的进风口处通过静压层连接于抽风装置,抽风装置工作使进风口进风,经过刮腻子及打磨房15的空气在抽风装置的作用下送入静压层。静压层的设置可使风量均流,避免形成局部涡流。刮腻子及打磨房15还可设置红外烤灯对刮补后的腻子进行烘干。
本实施例中,废气处理设备19内设有活性炭吸附装置和催化燃烧(CO)装置,以分别采用活性炭吸附方法和催化燃烧(CO)工艺进行对第一油漆喷烘房13、刮腻子及打磨房15和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排出的废气(即排风)进行处理,使处理后的废气能够排入环境中。
具体地,第一油漆喷烘房13和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第一排风口可连通于同一个废气处理设备19,也就是:第一排风装置和第二排风装置连接于同一个废气处理设备19,这样可降低设备投入成本,减少占地面积。另外,为减少废气处理与排风量,第一排风装置和第二排风装置交替工作,使得废气处理设备19在同一时段只需处理第一油漆喷烘房13和第二油漆喷烘房17其中一个喷烘房的排气。这样,第一油漆喷烘房13喷漆时,第二油漆喷烘房17烘干,对应地第一新风装置和第一排风装置工作,第三排风装置不工作,第二新风装置和第二排风装置不工作,第四排风装置工作;第一油漆喷烘房13烘干时,第二油漆喷烘房17喷漆,对应地第一新风装置和第一排风装置不工作,第三排风装置工作,第二新风装置和第二排风装置工作,第四排风装置不工作。具体地,第一新风装置和第一排风装置、第二新风装置和第二排风装置工作时的风量可为100000m3/h以上,第三排风装置和第四排风装置工作时的分量可为3000m3/h左右,也就是喷漆时的排风量大大高于烘干时的排风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油漆喷烘房13和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第一排风口也可分别连通于两个不同的废气处理设备19。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输送设备21包括行走轨道212和台车214,台车214可沿行走轨道212行走。行走轨道212将前处理设备房11、第一油漆喷烘房13、刮腻子及打磨房15、第二油漆喷烘房17串接起来,使台车214能够到达前处理设备房11、第一油漆喷烘房13、刮腻子及打磨房15、第二油漆喷烘房17。
具体地,台车214包括底座2141、承载台2143和升降机构2145,升降机构214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底座2141和承载台2143,升降机构2145能够伸缩从而带动承载台2143相对底座2141升降。输送设备21转运工件时,工件承载于承载台2143上;输送设备21将工件转运到工装托架211上方后,升降机构2145带动承载台2143下降,使工件落在工装托架211上,再继续使升降机构2145带动承载台2143下降,从而使工件脱离台车214。工件在某一房间内处理完毕后,台车214可行走至工件下方,并使升降机构2145带动承载台2143升高,从而托起工件,使工件脱离工装托架211,工件则由台车214承载。
具体地,行走轨道212包括相互垂直的横向轨道2121和纵向轨道2123,台车214的底部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行走部和第二行走部,第一行走部和第二行走部用于分别与横向轨道2121和纵向轨道2123配合,从而使台车214可横向行走和纵向行走,而且无需转向控制。具体地,行走轨道212形成“井”字形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采用上述大构件涂装生产线进行涂装,请参照图7,一实施例的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S11,将工件放置于输送设备21的台车214上,台车214行走将工件运送至前处理设备房11内,并在前处理设备房11内对工件进行前处理。
S13,输送设备21将前处理完毕后的工件运送至第一油漆喷烘房13内,并对工件喷底漆,在喷底漆后对底漆进行烘干,在喷底漆的过程中废气处理设备19对第一油漆喷烘房13的排风进行处理后排放。具体地,可采用水性漆涂装工艺喷涂底漆。
具体地,在喷底漆的过程中还在废气处理设备19处理排风之前采用第一新风装置对第一油漆喷烘房13进行供风,且采用第一排风装置对第一油漆喷烘房13进行排风,此时风量为大风量,例如可达100000m3/h以上;在底漆烘干过程中,采用第三排风装置对第一油漆喷烘房13进行排风,此时风量为较小风量,例如可为3000m3/h左右。
S15,输送设备21将喷底漆并烘干后的工件运送至刮腻子及打磨房15内,并对工件进行刮腻子和打磨,在刮腻子和打磨的过程中废气处理设备19对刮腻子及打磨房15的排风进行处理后排放。
S17,输送设备21将工件从刮腻子及打磨房15运送至第二油漆喷烘房17,并对工件喷面漆,在喷面漆后对面漆进行烘干,在喷面漆的过程中废气处理设备19对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排风进行处理后排放。具体地,可采用水性漆涂装工艺喷涂面漆。
具体地,在喷面漆的过程中还在废气处理设备19处理排风之前采用第二新风装置对第二油漆喷烘房17进行供风,且采用第二排风装置对第二油漆喷烘房17进行排风,此时风量为大风量,例如可达100000m3/h以上;在面漆烘干过程中,采用第四排风装置对第二油漆喷烘房17进行排风,此时风量为较小风量,例如可为3000m3/h左右。
S19,输送设备21将工件从第二油漆喷烘房17内运出,并将工件从输送设备21下线。
本实施例中,输送设备21将工件运送至前处理设备房11、第一油漆喷烘房13、刮腻子及打磨房15或第二油漆喷烘房17内后,将工件放置于各分房间内的工装托架211上后从相应房间内退出后再关闭各房间以进行相应处理。
本实施例中,第一油漆喷烘房13和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排风由同一废气处理设备19处理,且第一油漆喷烘房13内喷底漆的同时第二油漆喷烘房17内进行对面漆烘干的操作,第二油漆喷烘房17内喷面漆的同时第一油漆喷烘房13内进行对底漆烘干的操作。也就是,废气处理设备19在同一时段内只需处理一个油漆喷烘房17的排风。这样一方面可降低设备投入成本,减少占地面积,另一方面可减少废气处理和排风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处理设备房(11)、第一油漆喷烘房(13)、刮腻子及打磨房(15)、第二油漆喷烘房(17)、废气处理设备(19)和输送设备(21),所述前处理设备房(11)用于对待涂装的工件进行前处理,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用于对前处理后的工件喷底漆和底漆烘干,所述刮腻子及打磨房(15)用于对喷面漆后的工件进行刮腻子和打磨处理,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用于对工件喷面漆和面漆烘干,所述废气处理设备(19)用于对喷底漆、喷面漆及刮腻子和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所述输送设备(21)用于将工件在所述前处理设备房(11)、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所述刮腻子及打磨房(15)、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之间进行转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设备房(11)包括第一室体(111)、支撑组件(113)、喷砂机器人(115)和喷砂设备,所述第一室体(111)用于放置工件,所述支撑组件(113)和所述喷砂机器人(115)和所述喷砂设备设于所述第一室体(111)内,所述喷砂机器人(115)设于所述支撑组件(113),且所述喷砂机器人(115)可由所述支撑组件(113)带动沿两两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所述喷砂机器人(115)用于夹持所述喷砂设备,所述喷砂机器人(115)为六轴机器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体(111)顶部设有进风口(1111),以允许空气进入,所述第一室体(111)内为微负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体(111)包括主开门(1113),所述前处理设备房(11)内还设有控制模块、用于开闭所述主开门(1113)的第一开关和用于开启所述喷砂设备的第二开关,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所述主开门(1113)开启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自动关闭所述喷砂设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体(111)内还设有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刮板(1151)、皮带回收机构(1153)、接砂漏斗(1155)、回收槽(1157)、提升装置(1159)和料箱(1161);所述第一室体(111)的地面上设有位于喷砂设备下方的所述接砂漏斗(1155),所述接砂漏斗(1155)用于接收喷砂时掉落的丸料;所述刮板(1151)用于将所述接砂漏斗(1155)内的丸料推送至所述接砂漏斗(1155)的第一端,所述接砂漏斗(1155)的所述第一端的下方设有所述皮带回收机构(1153),所述刮板(1151)用于将丸料推送至所述接砂漏斗(1155)的所述第一端时丸料掉落在所述皮带回收机构(1153)上;所述皮带回收机构(115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接砂漏斗(1155)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回收槽(1157),所述皮带回收机构(1153)的皮带往复运转将皮带上的丸料转移至所述回收槽(1157);所述提升装置(1159)的底部位于所述回收槽(1157)内,所述提升装置(1159)用于将所述回收槽(1157)内的丸料提升,所述料箱(1161)用于接收所述提升装置(1159)运转的丸料,所述料箱(1161)连接于所述喷砂设备,以给所述喷砂设备供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和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由通风装置通风,所述通风装置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的进风口的第一新风装置、连通于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进风口的第二新风装置、连通于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的第一排风口的第一排风装置和连通于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第一排风口的第二排风装置;所述第一新风装置用于所述在第一油漆喷烘房(13)内喷漆时给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供风,所述第二新风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内喷漆时给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供风,所述第一排风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内喷漆时对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排风,所述第二排风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内喷漆时给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排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和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第二排风口分别连接有第三排风装置和第四排风装置,所述第三排风装置和所述第四排风装置均包括废气排风机;所述第三排风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内烘干时对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排风,且所述第一新风装置和所述第一排风装置关闭;所述第四排风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内烘干时给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排风,且所述第二新风装置和所述第二排风装置关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和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所述第一排风口连通于同一个所述废气处理设备(19),且所述第一排风装置和所述第二排风装置交替工作。
9.一种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大构件涂装生产线进行涂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包括:
将工件放置于所述输送设备(21)上,所述输送设备(21)行走将工件运送至所述前处理设备房(11)内,并在所述前处理设备房(11)内对工件进行前处理;
所述输送设备(21)将前处理完毕后的工件运送至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内,并对工件喷底漆,在喷底漆后对底漆进行烘干,在喷底漆的过程中所述废气处理设备(19)对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的排风进行处理后排放;
所述输送设备(21)将喷底漆并烘干后的工件运送至所述刮腻子及打磨房(15)内,并对工件进行刮腻子和打磨,在刮腻子和打磨的过程中所述废气处理设备(19)对所述刮腻子及打磨房(15)的排风进行处理后排放;
所述输送设备(21)将工件从所述刮腻子及打磨房(15)运送至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并对工件喷面漆,在喷面漆后对面漆进行烘干,在喷面漆的过程中所述废气处理设备(19)对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排风进行处理后排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和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的排风由同一所述废气处理设备(19)处理,且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内喷底漆的同时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内进行对面漆烘干的操作,所述第二油漆喷烘房(17)内喷面漆的同时所述第一油漆喷烘房(13)内进行对底漆烘干的操作。
CN202311556270.6A 2023-11-20 2023-11-20 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及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 Pending CN1175831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6270.6A CN117583172A (zh) 2023-11-20 2023-11-20 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及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6270.6A CN117583172A (zh) 2023-11-20 2023-11-20 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及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3172A true CN117583172A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1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56270.6A Pending CN117583172A (zh) 2023-11-20 2023-11-20 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及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831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6487B (zh) 金属支座产品自动化柔性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CN101972726B (zh) 液压缸表面抛丸喷漆烘干系统及其抛丸喷漆烘干工艺
CN201364317Y (zh) 一种荧光渗透检测系统
CN201815459U (zh) 液压缸表面抛丸喷漆烘干系统
CN210413486U (zh) 金属支座产品自动化柔性生产线
CN206104191U (zh) 一种全自动钣金件喷涂生产线
CN101887031A (zh) 一种荧光渗透检测方法
CN105457820B (zh) 一种分段变速及柔性对接喷涂智能流水线
CN113042284B (zh) 一种全自动粉末喷涂生产线
CN109351524B (zh) 一种可转动的喷涂装置和喷涂生产线
CN202316213U (zh) 一种移动通过式打磨、喷漆装置
CN104440586A (zh) 一种钢管内壁抛丸清理机
CN115055315A (zh) 一种用于铝膜板外部喷涂的喷涂生产线及其喷涂工艺
CN108212632A (zh) 粉末涂覆舱、粉末涂覆设施和操作该粉末涂覆舱的方法
CN201120353Y (zh) 桥式移动送风水旋喷烘两用喷漆室
CN113856950A (zh) 一种轨道交通牵引齿轮箱的喷漆方法
CN101623681A (zh) 多工位拉罩式水旋喷漆室
CN213161544U (zh) 一种全自动喷涂线
JP2865251B1 (ja) 自動車車体塗装プラント用粉体塗装ブース
CN117583172A (zh) 大构件涂装生产线及大构件涂装工艺方法
CN201120354Y (zh) 组合式整体移动水旋喷漆室
CN204148078U (zh) 船用集装箱配件水帘喷漆装置
CN218223001U (zh) 一种大型立面自动化喷漆系统
CN109277243B (zh) 作业工位和喷涂生产线
CN114985152A (zh) 一种大型立面自动化喷漆系统及其喷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