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65533A - 全贴合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全贴合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65533A
CN117565533A CN202311528902.8A CN202311528902A CN117565533A CN 117565533 A CN117565533 A CN 117565533A CN 202311528902 A CN202311528902 A CN 202311528902A CN 117565533 A CN117565533 A CN 117565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glue
adhesive
uncured adhesive
f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289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艳辉
温洪亮
吕冬芳
陈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289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655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65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55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 B32B37/00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to avoid air inclu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5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using vacu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2038/0052Other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32B2038/0076Curing, vulcanising, cross-link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贴合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0:在真空环境中将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通过未固化的粘接胶压紧粘接,并进行第一次固化,其中,在压紧粘接过程中从中心向边缘使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压紧;S30:检测粘接胶层中是否存在气泡,若存在气泡,则对各所气泡进行补胶操作;其中,所述补胶操作包括:将连通有未固化的粘接胶的补胶管插入所述气泡,在压力作用下将所述未固化的粘接胶填充满所述气泡,之后从所述气泡处抽出所述补胶管;S50:进行第二次固化,得到全贴合屏组件。本发明能够降低全贴合屏生产中的返工率,提高全贴合屏的生成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全贴合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的全贴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贴合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贴合显示屏应用地越来越广,其产量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在大批量的全贴合显示屏制造过程中,在将两块面板通过粘接胶贴合时,由于两块面板之间需要充满光学粘接胶,因此,虽然贴合过程是在真空环境下操作,并经过了除泡工艺,但在固化后的粘接胶层中仍然会存在一些气泡,这些气泡对显示效果影响很大。
现有技术中,对于存在有气泡的显示屏,进行拆解、除胶等工艺后重新进行贴合,但这种重新贴合的补救方式费工、费时,且除胶过程中容易损伤相互贴合的面板,增加返工难度;同时由于光学粘接胶的价格昂贵,来回反复增加了对粘接胶的使用量,增加了全贴合屏组件的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贴合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以降低全贴合屏生产中的返工率,提高全贴合屏的生成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显示屏包括全贴合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S10:在真空环境中将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通过未固化的粘接胶压紧粘接,并进行第一次固化,得到第一半成品,从而在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形成粘接胶层;其中,在所述压紧粘接过程中从中心向边缘使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压紧;
S30:检测所述第一半成品中的粘接胶层中是否存在气泡,若存在气泡,则对各所气泡进行补胶操作,得到补胶后的第二半成品;
其中,所述补胶操作包括:将连通有未固化的粘接胶的补胶管插入所述气泡,在压力作用下将所述未固化的粘接胶填充满所述气泡,之后从所述气泡处抽出所述补胶管;
S50:对所述第二半成品进行第二次固化,得到全贴合屏组件。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中,在所述压紧粘接过程中,沿着从中心向边缘的方向对所述第二面板和所述第一面板施加压力,以使未固化的粘接胶中即使有气泡也使其向边缘区域移动。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包括:
S11:在所述第一面板上涂覆未固化的粘接胶;
S13:通过操作所述第二面板的边缘区域,将所述第二面板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上的所述未固化的粘接胶上,以在重力作用下使所述第二面板的中心区域较边缘区域先与所述未固化的粘接胶接触,从而实现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的压紧粘接;
S15:将所述未固化的粘接胶进行第一次固化,得到第一半成品。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中,在压紧粘接过程中,即使未固化的粘接胶中有气泡也使其移动至距离所述第一面板边缘50mm的边缘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的真空环境的真空度为-100兆帕~-107兆帕或者-93兆帕~-100兆帕。
优选地,所述第一次固化的时间为10~25分钟;第二次固化的时间为1~3小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S50中,先在所述第二半成品的外周涂覆围挡胶,之后再进行第二次固化。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设备,所述显示屏包括全贴合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制造设备包括:
真空贴合装置,包括真空腔、涂胶机构和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和所述涂胶机构安装于所述真空腔,所述涂胶机构用于在第一面板上涂覆粘接胶,所述机械手用于在真空环境中将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通过未固化的粘接胶压紧粘接;
固化装置,用于对未固化的粘接胶进行第一次固化和第二次固化;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半成品中的粘接胶层中是否存在气泡;
补胶装置,包括补胶管,用于将连通有未固化的粘接胶的补胶管插入所述气泡,在压力作用下将所述未固化的粘接胶填充满所述气泡。
优选地,所述补胶装置还包括储胶管和气压机构,所述补胶管采用细管结构,其一端与所述储胶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储胶管采用粗管结构,所述气压机构连接于所述储胶管,通过所述活气压机构能够将未固化的粘接胶吸入所述储胶管或者将所述储胶管中的未固化粘接胶填充至所述气泡。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全贴合屏组件,所述全贴合屏组件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通过在压紧粘接过程中使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从中心向边缘压紧,能够将未固化的粘接胶中即使存在气泡也尽可能被挤压到靠近第一面板的边缘区域,之后通过补胶管向气泡内注入未固化的粘接胶,即在对各气泡补胶,之后经过第二次固化,如此,得到的全贴合屏组件中的气泡消失。采用这种方式,不需要对存在有气泡的全贴合屏组件进行拆解、除胶、重新返工贴合,且补胶操作简单,因此,能够大大提高全贴合屏组件的良品率,降低全贴合屏组件的生产成本,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在多块面板的全贴合(三块或者三块以上面板依次贴合)中,其良品率和成本降低尤为突出。且由于在压紧贴合过程中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的,因此气泡中即使留有空气,也能够利用第一次固化后的粘接胶的弹性以及在压力作用下,在向气泡内注入粘接胶的过程中,将存留的空气沿着补胶管的管壁排出,从而保证整个气泡内都能够充满粘接胶,进而在第二次固化后使气泡消除;进一步地,由于本申请增加有补胶工序,因此在压紧贴合过程中,对整个真空环境的真空度要求也较低,从而进一步降低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补胶管向气泡内填充粘接胶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补胶管向气泡内填充粘接胶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得到的全贴合屏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得到的全贴合屏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设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全贴合组件;110、第一面板;120、第二门面板;130、粘接胶层;131、气泡;
200、制造设备;210、补胶装置;211、补胶管;212、储胶管;243、气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方法,其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上的显示屏的制造,如应用于汽车仪表、汽车中控、智能显示终端或者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上,这些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屏,包括全贴合组件,全贴合屏组件100包括全贴合的第一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20,第一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20之间通过光学胶粘接贴合,即第一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20之间设置有光学粘接胶层。其中,上述的第一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20可以分别选自段码屏、彩色屏、触控屏和玻璃盖板中的任一种,即本申请全贴合屏组件中的第一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20可以是段码屏与彩色屏的全贴合,也可以是段码屏与触控屏的全贴合、段码屏与玻璃盖板的全贴合、彩色屏与玻璃盖板的全贴合或者触控屏与玻璃盖板的全贴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有的显示屏中同时包括有段码屏、彩色屏和玻璃盖板,有的显示屏中同时包括有段码屏、触控屏和玻璃盖板,又或者有的显示屏中同时包括有彩色屏、触控屏和玻璃盖板,又或者有的显示屏中同时包括有段码屏、彩色屏、触控屏和玻璃盖板,不论是哪种显示屏,均可以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先将其中两个需要全贴合的面板先进行全贴合形成全贴合组件,然后再采用本申请的制造方法将这个全贴合组件与另一个需要全贴合的面板进行全贴合,只是在后一次的制造方法中,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中的一者实际上不是单纯的一个面板,而是前一次全贴合中形成的全贴合组件。
如图1-图6所示,本申请的全贴合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S10:在真空环境中将第二面板120与第一面板110通过未固化的粘接胶压紧粘接,并进行第一次固化,得到第一半成品,从而在第一面板110与第二面板120之间形成粘接胶层130;其中,在压紧粘接过程中从中心向边缘使第二面板120与第一面板110压紧。在该步骤中,通过第一次固化,第一面板110与第二面板120之间的粘接胶基本固化,形成粘接胶层130,从而使第一面板110与第二面板120基本压紧粘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
S30:检测第一半成品中的粘接胶层130中是否存在气泡131,若存在气泡131,则对各气泡131进行补胶操作,得到补胶后的第二半成品;其中,上述补胶操作包括:将连通有未固化的粘接胶的补胶管插入气泡131,在压力作用下将未固化的粘接胶填充满该气泡131,之后从该气泡处131抽出补胶管,如图3、图4所示。
在该步骤中,当检测出第一半成品中存在气泡时,通过补胶管在各气泡内填充未固化的粘接胶,即使各气泡内充满粘接胶。
S50:对第二半成品进行第二次固化,得到全贴合屏组件100,如图5、图6所示。
其中,上述粘接胶为光学粘接胶,其为液体胶,在未固化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方法,如图7所示,该制造设备200包括:
真空贴合装置(图中未示出),包括真空腔、涂胶机构和机械手,机械手和涂胶机构安装于真空腔,涂胶机构用于在第一面板110上涂覆粘接胶,机械手用于在真空环境中将第二面板120与第一面板110通过未固化的粘接胶压紧粘接;
固化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对未固化的粘接胶进行第一次固化和第二次固化;
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检测第一半成品中的粘接胶层130中是否存在气泡131;
补胶装置210,包括补胶管211,用于将连通有未固化的粘接胶的补胶管211插入气泡131,在压力作用下将未固化的粘接胶填充满气泡131。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压紧粘接过程中使第二面板120与第一面板110从中心向边缘压紧,能够使未固化的粘接胶中即使存在气泡也能够尽可能被挤压到靠近第一面板的边缘区域,之后通过补胶管向气泡内注入未固化的粘接胶,即对各气泡进行补胶操作,之后经过第二次固化,如此,得到的全贴合屏组件中的气泡消失。采用这种制造方法,一方面,不需要对存在有气泡的全贴合屏组件进行拆解、除胶、重新返工贴合,节省了人力和工时;由于不需要返工中对整个面板涂覆粘接胶,因此,粘接胶的使用量大大减少;且补胶操作简单,能够避免返工除胶过程中对面板的损伤,因此,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全贴合屏组件的良品率,而且能够降低全贴合屏组件的生产成本,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在多块面板的全贴合(三块或者三块以上面板依次贴合)中,其良品率和成本降低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在压紧贴合过程中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的,因此气泡中即使留有空气,也能够利用第一次固化后的粘接胶的弹性以及在补胶操作中的压力作用下,在向气泡内注入粘接胶的过程中,将存留的少量空气沿着补胶管的管壁排出,从而保证整个气泡内都能够充满粘接胶,进而在第二次固化后使气泡消除,提高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进一步地,由于本申请增加有补胶工序,因此在压紧贴合过程中,对整个真空环境的真空度要求也较低,从而进一步降低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成本。
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在压紧粘接过程中,沿着从中心向边缘的方向对第二面板120和第一面板110施加压力,以使未固化的粘接胶中即使有气泡也使其向边缘区域移动。通过这种方式,在第二面板120与第一面板110移动的过程中,二者可以基本保持平行,也可以使第二面板120下那个对于第一面板倾斜,其一端先与第一面板110上的粘接胶接触,另一端逐渐向第一面板110靠近,直接与粘接胶接触。在这种方式中,可以通过机械手将第二面板120放置于第一面板110上,之后通过压紧机构(图中未示出)向第二面板120与第一面板110施加压紧力,即真空贴合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在该实施例中,机械手可以通过吸附或者夹持的方式对第二面板120进行操作,且吸附或者夹持的操作位置没有特殊要求。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中,可以通过机械手的吸附结构吸附第二面板120的边缘区域,在重力作用下使第二面板120的中心区域先与第一面板110上的粘接胶接触,之后向边缘区域的各部分逐渐与粘接胶接触,显然这种方式操作更为简单,且不需要施加额外的压力。具体地,步骤S10包括:
S11:在第一面板110上涂覆未固化的粘接胶;
S13:通过操作第二面板120的边缘区域,将第二面板120放置于第一面板110上的未固化的粘接胶上,以在重力作用下使第二面板120的中心区域较边缘区域先与未固化的粘接胶接触,从而实现第二面板120与第一面板110的压紧粘接。该步骤中,可以通过机械手使第二面板120基本与第一面板110平行地移动,在重力作用下,第二面板120的中心区域较边缘区域更靠近第一面板110,因此,能够使第二面板120的中心区域较边缘区域更先与粘接胶接触,在从中心区域向边缘区域逐渐接触粘接胶的过程中,能够将粘接胶中的气泡逐渐向边缘区域挤压。
S15:将未固化的粘接胶进行第一次固化,得到第一半成品。
为了更好地将气泡挤压至边缘区域,在步骤S13与步骤S15之间还包括步骤S14:通过沿着从中心向边缘的方向对第二面板120与第一面板110施加压力。
其中,上述步骤S13中,可以通过真空吸附方式吸附第二面板120,机械手也可以采用粘接或者抓取等方式操作第二面板120。
上述步骤S10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在压紧粘接过程中,即使未固化的粘接胶中有气泡也使其移动至距离第一面板边缘50mm的边缘区域内,即通过上述压紧粘接,使这些气泡距离第一面板110的边缘小于或者等于50mm,如距离第一面板110的边缘为50mm、48mm、40mm、30mm、20mm、10mm或者5mm等。如此,对于补胶管211的制造要求较低,更为重要的是,在该范围内能够更好地避免补胶管211向气泡中伸入的过程中划伤面板。其中,上述气泡到第一面板110边缘的距离指气泡与第一面板110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全贴合的显示组件中,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200之间的粘接胶层厚度越小越好,但是为了更好地避免补胶操作中划伤面板,以及对补胶管更易控制,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S10中第一次固化后的粘接胶层130的厚度优选大于或者等于0.4mm,如0.4mm、0.5mm、0.6mm、0.7mm、0.8mm、0.9mm或者1.0mm,如此,补胶管211能够具有一定的强度,易于控制,能够能更好的避免对面板的损伤。
其中,步骤S10的真空环境的真空度为-100兆帕~-107兆帕或者-93兆帕~-100兆帕,其中,大尺寸的贴合屏可以选择真空度大一些,即选择真空度为-100兆帕~-107兆帕,如-100兆帕、-101兆帕、-102兆帕、-103兆帕、-104兆帕、-105、-106或者-107等;小尺寸的贴合屏可以选择真空度小一些,即真空度可以选择-93兆帕~-100兆帕,如-93兆帕、-94兆帕、-95兆帕、-96兆帕或者-97兆帕等。如此,既能够保证S10中粘贴的可靠性,尽可能减少粘接胶层中的气泡,而且能够对真空设备的要求也不会提高,易于实现。
步骤S10和步骤S50中,在固化前均先脱泡处理,即,步骤S10中,在将第一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20压紧粘接后,先进行脱泡处理,之后再进行第一次固化;步骤S50中,先对第二半成品进行脱泡处理(在下文中包含有涂覆围挡胶的操作时,在涂覆完围挡胶后进行脱泡处理),之后再进行第二次固化,如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全贴合屏组件中存在气泡的概率,提高全贴合屏组件的良品率。
其中,上述第一次固化的时间小于第二次固化的时间,如此,在第一次固化中,粘接胶还未完全固化,一方面便于步骤S20中补胶的操作,另一方面在第二次固化时能够更好地使补胶操作中的粘接胶与第一次固化的粘接胶层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成品粘接胶层,进而提高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具体地,第一次固化的时间可以为10~25分钟,如10分钟、12分钟、15分钟、18分钟、20分钟、23分钟或者25分钟等,优选15分钟。第二次固化的时间为1~3小时,如1小时、1.5小时、2小时、2.5小时或者3小时等,优选2小时。第一次固化采用这个时长,能够使第一次固化后的粘接胶层基本不会流动,且能够在补胶操作后与补胶的粘接胶更好地形成一个整体;第二次固化采用这个时长,能够使粘接胶形成稳定的成品粘接胶层,从而提高后续显示屏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上述第一次固化和第二次固化可以采用高温固化或者UV固化,具体可以根据粘接胶的性能进行确定,如粘接胶为UV光学胶,则采用UV固化,如粘接胶为热敏光学胶,则采用高温固化。
为了提高全贴合组件的可靠性,步骤S50中,可以先在第二半成品的外周涂覆围挡胶,之后再进行第二次固化,即在第一面板110、第二面板120的侧面涂覆围挡胶,以更好地防止杂质、水汽等进入第一面板110与第二面板120之间,进一步提高显示屏的显示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其中,围挡胶可以选用上述光学粘接胶,也可以选用其他粘接胶。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涂胶机构在第二半成品的外周涂覆围挡胶,也可以设置专门的涂胶装置,用于在第二半成品的外周涂覆围挡胶。
上述补胶管211可以直接与粘接胶罐等容器连通,通过压力泵等将粘接胶填充至气泡内,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7,补胶装置210还包括储胶管212和气压机构213,补胶管211采用细管结构,其一端与储胶管212的一端连通;储胶管212采用粗管结构,气压机构与储胶管212连通,具体地通过管路连通,以用于对储胶管212内抽气或者施加气压,在抽气时能够将未固化的粘接胶存储于储胶管212,施加气压时能够将储胶管212中的未固化粘接胶填充至气泡。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气压机构213也可以采用活塞杆243代替,即补胶装置210还包括补胶管211、储胶管212和活塞杆,活塞杆滑动插装于储胶管212,通过活塞杆的滑动能够将未固化的粘接胶吸入储胶管212或者将储胶管212中的未固化粘接胶填充至气泡。也就是说,上述步骤S30中,可以先将未固化粘接胶吸入储胶管212,之后在活塞向补胶管211滑动时将粘接胶填充至气泡。该实施例的补胶装置210易于操作。具体地,补胶管212的端部可以采用楔形结构,以便于伸入粘接胶层进而进入到气泡。优选地,补胶管212为金属管。
其中,真空贴合装置还可以包括工装台,工装台也设置于真空腔,以便用于放置第一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20,进而方便涂胶机构和机械手第一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20进行操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全贴合屏组件,包括全贴合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全贴合屏组件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得到。
优选地,本发明的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200的长度和宽度小于或者等于120mm,在该范围内,对于补胶管211的长度要求较小,更易保证对补胶管211的控制,从而进一步降低对面板的损伤。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全贴合屏组件,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汽车仪表、汽车中控、智能显示终端或者移动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仪表或者中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全贴合屏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步骤编号(字母或数字编号)来指代某些具体的方法步骤,仅仅是出于描述方便和简洁的目的,而绝不是用字母或数字来限制这些方法步骤的顺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明了,相关方法步骤的顺序,应由技术本身决定,不应因步骤编号的存在而被不适当地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技术本身确定各种允许的、合理的步骤顺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显示屏包括全贴合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S10:在真空环境中将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通过未固化的粘接胶压紧粘接,并进行第一次固化,得到第一半成品,从而在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形成粘接胶层;其中,在压紧粘接过程中从中心向边缘使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压紧;
S30:检测所述第一半成品中的粘接胶层中是否存在气泡,若存在气泡,则对各所气泡进行补胶操作,得到补胶后的第二半成品;
其中,所述补胶操作包括:将连通有未固化的粘接胶的补胶管插入所述气泡,在压力作用下将所述未固化的粘接胶填充满所述气泡,之后从所述气泡处抽出所述补胶管;
S50:对所述第二半成品进行第二次固化,得到全贴合屏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在所述压紧粘接过程中,沿着从中心向边缘的方向对所述第二面板和所述第一面板施加压力,以使未固化的粘接胶中即使有气泡也使其向边缘区域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包括:
S11:在所述第一面板上涂覆未固化的粘接胶;
S13:通过操作所述第二面板的边缘区域,将所述第二面板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上的所述未固化的粘接胶上,以在重力作用下使所述第二面板的中心区域较边缘区域先与所述未固化的粘接胶接触,从而实现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的压紧粘接;
S15:将所述未固化的粘接胶进行第一次固化,得到第一半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在压紧粘接过程中,即使未固化的粘接胶中有气泡也使其移动至距离所述第一面板边缘50mm的边缘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的真空环境的真空度为-100兆帕~-107兆帕或者-93兆帕~-100兆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固化的时间为10~25分钟;第二次固化的时间为1~3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中,先在所述第二半成品的外周涂覆围挡胶,之后再进行第二次固化。
8.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全贴合屏组件的制造设备,所述显示屏包括全贴合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设备包括:
真空贴合装置,包括真空腔、涂胶机构和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和所述涂胶机构安装于所述真空腔,所述涂胶机构用于在第一面板上涂覆粘接胶,所述机械手用于在真空环境中将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通过未固化的粘接胶压紧粘接;
固化装置,用于对未固化的粘接胶进行第一次固化和第二次固化;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半成品中的粘接胶层中是否存在气泡;
补胶装置,包括补胶管,用于将连通有未固化的粘接胶的补胶管插入所述气泡,在压力作用下将所述未固化的粘接胶填充满所述气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胶装置还包括储胶管和气压机构,所述补胶管采用细管结构,其一端与所述储胶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储胶管采用粗管结构,所述气压机构连接于所述储胶管,通过所述活气压机构能够将未固化的粘接胶吸入所述储胶管或者将所述储胶管中的未固化粘接胶填充至所述气泡。
10.一种全贴合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贴合屏组件通过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得到。
CN202311528902.8A 2023-11-16 2023-11-16 全贴合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 Pending CN1175655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8902.8A CN117565533A (zh) 2023-11-16 2023-11-16 全贴合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8902.8A CN117565533A (zh) 2023-11-16 2023-11-16 全贴合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5533A true CN117565533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91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28902.8A Pending CN117565533A (zh) 2023-11-16 2023-11-16 全贴合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65533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6877A (zh) * 2010-12-10 2011-08-31 林英志 Uv胶贴合方法
CN104669762A (zh) * 2015-03-24 2015-06-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贴合装置
CN108196707A (zh) * 2017-11-21 2018-06-22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组件与其贴合方法
CN209492184U (zh) * 2019-01-11 2019-10-15 深圳市鲸落科技有限公司 液态贴合玻璃保护膜及其贴附治具
CN111123566A (zh) * 2020-01-14 2020-05-08 重庆烯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贴合气泡维修方法
CN111273465A (zh) * 2019-05-21 2020-06-12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工装、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CN111708239A (zh) * 2020-07-06 2020-09-25 大连龙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混色胆甾型液晶电子纸的叠加结构及其贴合方法
CN111981007A (zh) * 2019-05-23 202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贴合组件及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
CN112440462A (zh) * 2019-08-28 2021-03-05 广东顶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曲面屏幕上滴胶再贴保护膜工艺
CN115503321A (zh) * 2022-09-22 2022-12-23 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全贴合产品中的气泡维修方法、终端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6877A (zh) * 2010-12-10 2011-08-31 林英志 Uv胶贴合方法
CN104669762A (zh) * 2015-03-24 2015-06-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贴合装置
CN108196707A (zh) * 2017-11-21 2018-06-22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组件与其贴合方法
CN209492184U (zh) * 2019-01-11 2019-10-15 深圳市鲸落科技有限公司 液态贴合玻璃保护膜及其贴附治具
CN111273465A (zh) * 2019-05-21 2020-06-12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工装、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CN111981007A (zh) * 2019-05-23 202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贴合组件及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
CN112440462A (zh) * 2019-08-28 2021-03-05 广东顶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曲面屏幕上滴胶再贴保护膜工艺
CN111123566A (zh) * 2020-01-14 2020-05-08 重庆烯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贴合气泡维修方法
CN111708239A (zh) * 2020-07-06 2020-09-25 大连龙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混色胆甾型液晶电子纸的叠加结构及其贴合方法
CN115503321A (zh) * 2022-09-22 2022-12-23 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全贴合产品中的气泡维修方法、终端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0866B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KR100493384B1 (ko) 액정표시소자 제조 공정용 기판 합착 장치의 기판을로딩하기 위한 구조
KR102195371B1 (ko) 곡선 라미네이팅 장치 및 라미네이팅 방법
CN108172119B (zh) 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72925B (zh) 一种基板承载装置
US20090114348A1 (en) Substrate bonding apparatus
CN105930011B (zh) 柔性触摸屏贴合装置及方法
CN108116029B (zh) 一种曲面玻璃屏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CN108665808A (zh) 柔性面板贴合装置及柔性面板贴合方法
KR20160043686A (ko) 곡면형상 기판에 플렉서블 소재를 합착하는 장치
CN106990863B (zh) 触摸屏的压屏设备
JP2003255297A (ja) 液晶表示素子用真空貼り合わせ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17565533A (zh) 全贴合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
CN108973303A (zh) 一种曲面贴合夹具及贴合方法
CN104576444A (zh) 压热器及利用此的面板组装体的处理装置
CN108527998B (zh) 利用负压方式辅以高压使真空夹胶玻璃贴合成一体的方法
CN116673181A (zh) 一种真空辅助浸渍的显示面板灌胶贴合装置及方法
JP2007197236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ガラス基板
CN208615455U (zh) 一种曲面贴合夹具
US20210370658A1 (en) Laminat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 module,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6610443U (zh) 吸余胶装置及多层膜贴合装置
CN115810570A (zh) 适用于光伏电池片的搬运系统及贴合方法
CN110576672B (zh) 一种曲面电容屏贴合至面板显示屏的贴合方法以及贴合治具装置
CN112855684B (zh) 真空贴合固化装置及面板组件的固化方法
CN211688234U (zh) 一种真空加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