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5904A - 一种悬挂靴、爬升单元及建造建筑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挂靴、爬升单元及建造建筑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5904A
CN117545904A CN202280044052.1A CN202280044052A CN117545904A CN 117545904 A CN117545904 A CN 117545904A CN 202280044052 A CN202280044052 A CN 202280044052A CN 117545904 A CN117545904 A CN 117545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mbing
suspension
shoe
holding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40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阿蒙
W·霍克雷特
A·格莱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ka GmbH
Original Assignee
Doka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ka GmbH filed Critical Doka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7545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59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04G11/20Movable forms; Movable forms for moulding cylindrical, conical or hyperbolical structures; Templates serving as forms for positioning blocks or the like
    • E04G11/28Climbing forms, i.e. forms which are not in contact with the poured concrete during lifting from layer to layer and which are anchored in the hardened concret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4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04G5/046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for fastening scaffoldings on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04G2003/286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mobile vert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爬升单元(6)中的悬挂靴(11,30,44),该爬升单元具有第一爬升部件和第二爬升部件,该第一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轨道(7),该第二爬升部件尤其是能够沿着爬升轨道(7)移动的爬升托架(9),该悬挂靴具有:锚(12),用于锚固在建筑物(3)的混凝土区段(5;5A,5B)中,连接到锚(12)的悬挂部件(16),其中,悬挂部件(16)具有第一保持部(17)和第二保持部(18),第一保持部用于可拆卸地保持爬升单元(6)的第一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轨道(7),第二保持部用于可拆卸地保持爬升单元(6)的第二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托架(9)。

Description

一种悬挂靴、爬升单元及建造建筑物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爬升单元中的悬挂靴,该爬升单元具有第一爬升部件,该第一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轨道,以及第二爬升部件,该第二爬升部件尤其是可沿着爬升轨道移动的爬升托架(或称为爬升车厢),该悬挂靴包括:
锚,用于锚固在建筑物的混凝土区段中,以及
连接到锚上的悬挂部件。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布置在建筑物上的爬升单元,包括:
第一悬挂靴,用于锚固到建筑物的混凝土区段,
爬升轨道,
爬升托架。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爬升装置,包括:
两个爬升单元,它们以水平距离彼此相邻布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爬升系统,包括:
爬升装置,
一种具有混凝土区段的建筑物,其中所述悬挂靴的锚固件锚固在所述建筑物的混凝土区段内。
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相互叠置的混凝土区段建造建筑物的方法。
从EP 3 440 283 B1中已知,在建筑核心的构造中使用不同类型的自爬升单元。自爬升单元具有工作平台,并且可以从较低的、完整的混凝土壁部段转换成位于其上的另外的混凝土壁部段,而不需要起重机。对于这种爬升过程,使用支撑在爬升支架上的提升圆柱体,每个爬升支架可拆卸地锚固在较低混凝土壁部段的锚固点中。工作平台和混凝土模板元件连接到工作支架上,工作支架锚固到爬升支架上方的混凝土构件上。为了将工作支架和爬升支架固定在混凝土区段,使用地脚螺栓,地脚螺栓被引入相应的混凝土区段。EP 3440 283B1解决了混凝土墙锚必须布置在预定位置的问题,但是它们可能与要嵌入那里的钢筋碰撞。因此,钢筋必须部分围绕锚固点引导。然而,这会导致混凝土体的结构弱化。混凝土中锚固点的数量应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EP 3 440 283 B1提出了具有爬升支架和工作支架的实施例。爬升支架在第一混凝土区段上具有第一锚接收装置,工作控制台在第二混凝土区段上具有第二锚接收装置,它们的模式相对于它们的相对位置相对应。以这种方式,在将工作支架锚固在第三混凝土壁部段的第三锚固点处的锚固孔中之后,爬升支架可以通过爬升圆柱体的返回行程运动移动到第二混凝土壁部段的第二锚固点,并锚固在第二混凝土壁部段的第二锚固点的在此期间自由的锚固孔中。这使得锚孔的数量减半。
然而,这种现有技术的缺点是,自爬升单元需要三个混凝土区段,用于在每个爬升过程中锚固到混凝土本体(将爬升支架锚固在第一混凝土区段中—将工作支架与工作平台一起从第二混凝土区段向上爬升到第三混凝土区段中—将工作支架锚固在第三混凝土区段中—将爬升支架从第一混凝土区段拉到第二混凝土区段中)。这导致自爬升单元的非常复杂和高的实施形式。此外不利的是,现有技术为混凝土墙锚提供了带有接收开口的工作和爬升支架。然而,这导致锚固点处不利的拉伸载荷。此外,现有技术仅被设计用于建筑核心的建造,其中自爬升单元被支撑在相对的壁部段之间。为此,两个支撑柱通过带有横梁的支撑框架在其上端相互连接。如果在相对的壁部段之间没有支撑,这种现有技术并不适合在建筑物的外侧使用。
此外,用于爬升模板的悬挂靴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在这些悬挂靴上悬挂单个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轨道。工作平台可以安装在爬升轨道上。为了向上爬到下一层,可以使用缸活塞驱动装置,它支撑在建筑物上或固定在建筑物上的悬挂靴上。提升是逐渐进行的,即利用缸活塞驱动装置的短距离的向前和向后运动。这方面的实施例在EP 1 899 549B1和WO 2008/061922A1中示出。
因此,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轻或消除现有技术的至少个别缺点。该技术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的悬挂靴、权利要求8的爬升单元、权利要求22的爬升装置和权利要求26的方法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了
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挂靴,其中悬挂部件具有用于可拆卸地保持爬升单元的第一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轨道的第一保持部和用于可拆卸地保持爬升单元的第二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托架的第二保持部。
通过第一和第二保持部,悬挂靴具有两个固定点,在这两个固定点处,根据爬升过程的应用和阶段,可以悬挂第一爬升部件和第二爬升部件中的一个,或者可以同时悬挂第一和第二爬升部件。当重新定位爬升单元时,第一和第二爬升部件可以在爬升或高度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彼此间隔开。如果悬挂靴在混凝土中具有用于锚固的单个锚,则可以相应地减少混凝土中的锚固点的数量。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一个显著优点是每个锚产生两个固定点。因此,悬挂靴在混凝土中只需要一个锚固点。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保持部用于选择性地悬挂爬升轨道和爬升托架。例如,在爬升托架向上爬升之前,爬升轨道可以首先悬挂在悬挂靴的第一保持部上,并且悬挂在同一悬挂靴的第二保持部上。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悬挂靴,由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形成两个独立的固定或悬挂点。根据本发明的悬挂靴(或多个这样的悬挂靴)可以在建筑物从混凝土区段循环架设期间是爬升单元的一部分。有利的是,当从一个混凝土区段移动到下一个混凝土区段时,不需要超过两个相互叠置的混凝土区段来锚固在混凝土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向上爬升到下一层时,不必然需要将爬升单元暂时悬挂在第三混凝土区段上。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位置和方向指示,例如“水平”、“垂直”、“叠置地”、“并排地”,涉及的是悬挂靴、爬升单元和爬升装置在具有垂直混凝土区段的建筑物上处于安装状态时的按照规定的应用。根据设计,也可以用悬挂靴、爬升单元和爬升装置来生产倾斜于垂直方向的混凝土区段,其中,位置和方向说明可以相应地被转换。
在第一爬升位置,即当从一个混凝土区段爬升到下一个混凝土区段时,第一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轨道,可以通过悬挂在悬挂靴的第一保持部上而固定在其相对于悬挂靴的相应高度位置。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轨道在爬升位置中不仅防止向下运动,而且防止向上运动。爬升单元的载荷通过第一爬升部件传递到悬挂靴,并从悬挂靴转移到建筑物的混凝土区段。在第一爬升位置,第二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托架,可以从悬挂靴的第二保持部上分开,以实现第二爬升部件通过相对于第一爬升部件的位移向上爬升。
在第二爬升位置,第二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托架通过悬挂在悬挂靴的第二保持部上而在其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相对于悬挂靴进而相对于建筑物被固定。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托架,在第二爬升位置中不仅防止向下运动,而且防止向上运动。爬升单元的载荷通过第二爬升部件传递到悬挂靴,并从悬挂靴转移到建筑物的混凝土区段。在第二爬升位置,第一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轨道,可以从悬挂靴的第一保持部上分离,以允许第一爬升部件通过相对于第二爬升部件的位移向上爬升。
此外,在保持位置,第一爬升部件可以固定到第一保持部,第二爬升部件可以固定到第二保持部。在作为爬升模板的应用中,当浇筑混凝土区段时,保持位置可以是混凝土浇筑位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保持部具有用于第一保持螺栓通过的第一保持开口和/或第二保持部具有用于第二保持螺栓通过的第二保持开口。结果,根据爬升过程的阶段,可以快速可靠地提供和松开第一和第二爬升部件的悬挂。在建筑物上的安装状态下,第一和/或第二保持螺栓优选地基本上垂直于悬挂部件的主平面延伸,尤其是基本上垂直于悬挂部件的基板。因此,第一和/或第二保持螺栓相对于悬挂部件的平衡位置优选地基本上垂直于面向悬挂部件的混凝土区段的外侧延伸。
作为第一和/或第二保持螺栓,在每种情况下都可以提供插塞螺栓或螺纹螺栓。
为了以容易接近的方式布置用于爬升部件的悬挂的固定点,第一和第二保持部优选地设置在锚的两侧上的基本相同的高度处。
为了实现负载或公差补偿有利的是,悬挂部件尤其围绕水平轴线可倾斜地与锚相连。相对于悬挂部件的基本垂直的起始位置的最大倾斜角度优选在两个倾斜方向上至少为5°,即相对于悬架部件基本垂直的开始位置至少为+/-5°。
在优选实施例中,锚包括球形元件,悬挂部件包括球窝,其中锚的球形元件倾斜地设置在悬挂部件的球窝中。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一方面,通过减小张力来实现有效的力传递。悬挂部件可通过球窝与球形元件形成的球节直接由(壁)锚固定。在建筑物上的安装状态下,悬挂部件与面向悬挂部件的混凝土区段的外侧隔开,以便松开悬挂部件相对于锚的可倾斜性。与现有技术不同,由于悬挂部件不支撑在混凝土上,锚的张力可以显著降低。结果,可以显著减轻悬挂靴的重量。当成对使用两个这样的悬挂靴时,该实施例也是尤其有利的,这两个悬挂靴尤其可以在基本相同的高度上彼此相邻布置,以便在两个悬挂靴之间引导第一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轨道。由于球窝可以自由旋转,因此可以获得混凝土中两个悬挂靴的锚的公差补偿。两个球窝可以彼此精确对齐,使得爬升部件具有共同的旋转轴,由此两个混凝土锚固装置接收基本上相同的载荷。因此,可以实现一种类型的平衡木。
对于爬升部件的安全的悬挂有利的是,悬挂部件具有尤其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容纳槽,用于容纳第一爬升部件上的第一接合条和/或第二爬升部件上的第二接合条。
关于稳定而轻量化的设计,悬挂部件优选地具有基板,其中容纳槽和/或球窝优选地集成在基板中。例如,基板可以被设计成铣削部件。优选地,基板具有一个用于容纳槽和/或球窝的相应凹槽。优选地,基板处于安装状态的悬挂部件与面向悬挂部件的混凝土区段的外侧间隔开,以减少锚的拉力,从而实现尤其减轻重量的设计。参照平衡位置,在建筑物上处于安装状态的基板的主平面优选地基本上平行于混凝土区段的平面外侧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布置在建筑物上的爬升单元至少具有:
第一悬挂靴,用于锚固到建筑物的混凝土区段中,
爬升轨道,
爬升托架,
其中所述第一悬挂靴是根据上述实施例之一设计的,
其中,在所述爬升单元的第一爬升位置,爬升托架上的保持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悬挂靴的第二保持部,并且爬升轨道上的固定装置从所述第一悬挂靴的第一保持部上松开,使得所述爬升轨道可沿着所述第一悬挂靴移动,
其中,在第二爬升位置,爬升轨道上的固定装置连接到第一悬挂靴的第一保持部,并且爬升托架上的保持装置从第一悬挂靴的第二保持部上松开,使得爬升托架沿着爬升轨道移动。
因此,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的爬升支架和工作支架。相反,提供了具有悬挂部件的悬挂靴,当移动到下一层时,在爬升过程的一个阶段中,爬升托架而不是爬升轨道可以悬挂在其上,并且在第二阶段中,爬升轨道而不是爬升托架可以悬挂在悬挂靴上。
在实施例变型中,尤其是在建筑物的外侧上爬升,即在立面爬升期间,保持装置布置在爬升轨道的上端。在另外的实施例变型中,尤其是为了在竖井的相对的壁部段之间爬升,保持装置可以布置在相对的端之间的中心纵向部段上。
在保持位置,尤其是混凝土浇筑位置,爬升托架上的保持装置可以连接到第一悬挂靴的第二保持部,爬升轨道上的固定装置可以连接到第一悬挂靴的第一保持部。
为了快速和稳定的连接,连接到爬升轨道的固定装置优选具有用于设置第一保持螺栓的固定开口和/或连接到爬升托架的保持装置具有用于设置第二保持螺栓的悬挂开口。所述保持装置的悬挂开口和所述悬挂靴的第二保持开口可以对齐设置,其中所述第二保持螺栓穿过所述悬挂开口和所述第二保持开口进行连接。因此,固定装置的固定开口和悬挂靴的第一保持开口可以对齐布置,其中第一保持螺栓穿过固定开口和第一保持开口进行连接。
为了稳定和安全的悬挂,爬升轨道上的固定装置具有第一接合条和/或爬升托架上的保持装置具有第二接合条,优选地分别基本上精确地安装在第一悬挂靴的容纳槽中。如果悬挂部件可倾斜地布置在锚上,则通过第一或第二接合条接合在第一悬挂靴的容纳槽中,也可以防止悬挂部件绕锚的纵向轴线的不希望的旋转。
在优选实施例中,提供根据上述悬挂靴的实施例之一设计的第二悬挂靴,用于锚固到相同的混凝土区段。
在第一爬升位置,爬升托架上的保持装置在每种情况下都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悬挂靴的第二保持部,爬升轨道上的固定装置在每种情况下都从第一和第二悬挂靴的第二保持部上松开。这允许爬升轨道沿着第一和第二悬挂靴移动。
在第二爬升位置,爬升轨道上的固定装置分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悬挂靴的第一保持部,爬升托架上的保持装置分别从第一和第二悬挂靴的第二保持部上拆下。这允许爬升托架沿着爬升轨道移动。
为了根据爬升过程的阶段将爬升轨道和爬升托架固定在它们各自的高度位置,或者为了向上松开爬升,第一和第二悬挂靴优选地布置在爬升轨道两侧基本上相同的高度。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悬挂靴位于爬升轨道的相对纵向侧附近。在第二爬升位置,爬升轨道可以相对于爬升托架在第一和第二悬挂靴之间向上引导。
优选地,第一和第二悬挂靴的第一保持部相对于穿过锚的纵向轴线的垂直面位于爬升轨道的一侧,并且第一和第二悬挂靴的第二保持部也相对于穿过锚的纵向轴线的垂直面位于背向爬升轨道的一侧。这使得能够为爬升轨道和爬升托架制造结构简单的悬挂靴。
在优选实施例中,爬升托架具有保持叉,保持叉在爬升轨道的两侧具有两个叉元件,其中这两个叉元件、尤其是在它们的自由端分别都承载保持装置的保持元件,尤其是保持板,该保持元件在第一爬升位置,尤其是通过第二保持螺栓,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悬挂靴的第二保持部。由于保持叉,保持装置的两个保持元件可以可逆地可拆卸地连接到爬升轨道两侧的第一和第二悬挂靴的第二保持部上。优选地,在两个叉元件之间的保持叉的垂直中心平面包含悬挂靴的锚的纵向轴线。
为了在向上爬升期间实现可靠的引导,在优选实施例中,爬升托架具有用于沿着爬升轨道引导的引导靴,尤其是用于咬合爬升轨道的爬升轮廓。
优选地,引导靴的水平中心轴线基本上沿着垂直于建筑物的相邻混凝土区段的爬升轨道的垂直中心平面延伸。当爬升托架具有保持叉时,引导靴的水平中心轴线基本上在两个叉元件之间居中延伸。结果,可以实现叠置地布置的锚固点之间尤其有利的载荷传递。
为了在第二爬升位置悬挂爬升轨道,在优选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具有固定板,该固定板具有支承部段和位于支承部段两侧的两个固定部段,其中支承部段优选地通过支承销连接到爬升轨道,并且固定部段优选地通过两个第一保持螺栓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悬挂靴的第一保持部。
优选地,爬升托架具有枢轴,保持叉可以绕枢轴枢转。该枢转轴线优选地布置成基本上与支承销的纵向轴线成一直线,这实现了固定板的枢转。因此,保持叉可以与爬升轨道上的固定板一起枢转,例如,以补偿第一和第二悬挂靴的混凝土中的锚固点,这些锚固点没有精确地布置在水平方向上。结果,在混凝土的锚固点实现了均匀的荷载传递。
优选地,支承销的纵轴线沿着引导靴的垂直中心平面延伸。
在优选实施例中,用于支撑在建筑物外侧,尤其是在爬升轨道的下端上的支撑部件连接到爬升轨道。
在优选实施例中,尤其是对于在建筑物外侧爬升时的实施例,爬升脚手架设置有爬升托架。
在该实施例中,爬升脚手架可以具有优选垂直的柱元件,该柱元件优选基本平行地延伸,并且优选以垂直于建筑物的垂直外侧的水平距离延伸至爬升轨道。该实施例尤其适合于在建筑物的外侧上爬升。
此外,爬升脚手架优选地具有用于支撑在建筑物外侧上的支撑元件。支撑元件优选地布置在横梁上。横梁优选地连接到柱元件的下端。
在优选实施例中,爬升脚手架具有用于沿着爬升轨道引导的引导元件,该引导元件优选地布置在引导靴下方。引导元件可以围绕爬升轨道的爬升轮廓的凸缘接合。此外,如果引导元件通过支撑元件连接到爬升脚手架的柱元件,这是有利的。
为了向上爬升进入下一个混凝土区段,如果爬升单元具有自爬升驱动装置,尤其是具有缸活塞驱动装置,用于相对于爬升轨道移动爬升托架,反之亦然,这是有利的。自爬升驱动装置被构造成用于在爬升轨道和爬升托架之间传递动力,使得在第一爬升位置的自爬升驱动装置的致动,尤其是通过缸活塞驱动装置的单次行程,即通过活塞的单次缩回或伸展,向上移动爬升轨道,并且在第二爬升位置的自爬升驱动装置的进一步致动,通过缸活塞驱动装置的单次行程,向上移动爬升托架。
优选地,缸活塞驱动装置的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布置,以实现最大冲程。
在优选实施例中,尤其是为了在建筑物的外侧上爬升,提供了一个悬臂,该悬臂从爬升轨道,尤其是从爬升轨道的下端延伸到后部,即远离建筑物的相邻混凝土区段。
在优选实施例中,自爬升驱动装置、尤其是缸活塞驱动装置的第一纵向端连接到动臂。
在优选实施例中,尤其是为了在建筑物的外侧爬升,爬升脚手架具有自爬升驱动装置连接到其上的柱元件。通过该实施例,能够有效地将自爬升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递到爬升脚手架,以允许爬升脚手架向上爬升。
在替代实施例中,提供用于提升爬升单元的起重机来代替自爬升驱动装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爬升脚手架具有另外的柱元件,其中支柱桁架优选地设置在柱元件和另外的柱元件之间。在使用中,另外的柱元件优选在垂直于柱元件后面的建筑物的垂直外侧的水平距离处延伸。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向前”意味着更靠近建筑物,而“向后”意味着背离建筑物。
尤其优选的是,爬升轨道、柱元件和另外的柱元件沿着垂直于建筑物的外侧的垂直面布置。在该实施例中,爬升单元被设计成基本上二维的爬升滑轮。该实施例尤其适合用作下面更详细描述的爬升装置的一部分,该爬升装置具有在平行于建筑物外侧的方向上以水平距离布置的多个爬升单元。
爬升单元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爬升靴,尤其是一对彼此相邻布置的另外的爬升靴,在第一悬挂靴(和任选的第二悬挂靴)上方,尤其是在覆盖的混凝土区段上。
根据本发明的爬升装置至少具有:
根据上述爬升单元的一个实施例形成的两个爬升单元,这两个爬升单元在同一混凝土区段上以水平距离彼此相邻布置。
爬升装置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优选具有单独的平台支架,其可以在平行于建筑物外侧的水平方向上延伸。工作平台地板可以布置在平台支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尤其是为了在建筑物的外侧爬升,工作平台连接到具有爬升托架的爬升脚手架。在该实施例中,工作平台在下一混凝土区段的水平处与爬升脚手架一起移动。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尤其是为了在竖井内爬升,工作平台连接到爬升单元的爬升轨道,使得工作平台在下一个混凝土区段的水平处与爬升轨道一起移动。在爬升装置的优选应用中,提供模板,尤其是墙壁模板。模板具有至少一个模板元件,尤其是墙壁模板元件,其可在成型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移动,尤其是至少在垂直于建筑物外侧的水平方向上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尤其是为了在建筑物的外侧上爬升,模板从下方支撑在爬升脚手架的脚手架部分上和/或从上方悬挂在爬升脚手架的悬臂部上。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尤其是为了在竖井内爬升,桥接框架连接到爬升轨道,其中模板悬挂在桥接框架上。
根据本发明的爬升系统至少包括:
上述任何实施例的爬升单元,
具有第一混凝土区段的建筑物,其中第一悬挂靴的锚固件锚固在建筑物的第一混凝土区段内。
优选地,爬升系统包括爬升装置,该爬升装置具有上述实施例之一的多个爬升单元,爬升单元的第一悬挂靴的锚每个锚固在建筑物的同一混凝土区段内。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之一中,爬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悬挂靴,该悬挂靴锚固到第一混凝土区段上方的第二混凝土区段。在完成爬升过程后,第一悬挂靴(或第一悬挂靴的部分)可被回收并在更高的位置架设混凝土区段时使用。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从相互叠置的混凝土区段竖立建筑物的方法中,优选地按照所示的顺序执行至少以下步骤:
i.提供上述任何实施例的爬升单元,
ii.将所述第一悬挂靴锚固到所述建筑物的第一混凝土区段上,
iii.将所述爬升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悬挂靴上的所述第一爬升位置,其中所述爬升托架上的所述保持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悬挂靴的所述第二保持部,并且所述爬升轨道上的所述固定装置从所述第一悬挂靴的所述第一保持部上松开,
iv.将另外的悬挂靴锚固到第二混凝土区段,
v.沿着所述第一悬挂靴移动所述爬升轨道,
vi.将所述爬升单元设置在所述另外的悬挂靴上的所述第二爬升位置,其中所述爬升轨道上的所述固定装置连接到所述另外的悬挂靴的所述第一保持部,并且所述爬升托架上的所述保持装置从所述第一悬挂靴的所述第二保持部上松开,
vii.沿着爬升轨道向上移动爬升托架。
该方法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viii.将爬升单元设置在另外的悬挂靴上的保持位置,其中爬升托架上的保持装置连接到另外的悬挂靴的第二保持部,爬升轨道上的固定装置连接到另外的悬挂靴的第一保持部。
如果该方法用于爬升模板,该方法可以通过额外的步骤进行扩展。在该实施例中,尤其是在爬升单元的保持位置,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ix.在成型位置布置模板,尤其是墙壁模板,
x.混凝土浇铸第三混凝土部段,
xi.将模板布置在脱离位置,其中模板优选地在垂直于第二混凝土区段的水平方向上移动远离第二混凝土区段。
脱离位置被配置成松开爬升轨道进入第四混凝土区段(即,进入与第三混凝土区段重叠的位置)的运动。
根据楼层的数量,前面的步骤可以根据需要重复。
在优选实施例中,爬升轨道沿着第一悬挂靴向上移动,即上述步骤v,和/或爬升托架沿着爬升轨道的向上移动,即步骤vii,尤其是分别通过自爬驱动装置的缸活塞驱动装置的单个行程(也就是说通过一次移出或一次移入)位移第一或第二混凝土区段的高度。
在第一实施例中,当沿着建筑物的外侧爬升时,使用具有多个爬升单元的爬升装置来执行该方法,其中爬升脚手架和爬升单元的爬升轨道每个基本上平行地移动并且处于相同的高度。
在第二实施例中,当在建筑物的竖井的相对壁部段之间爬升时执行该方法。
本公开还涉及如下自爬升装置,尤其是自爬升模板。
一种自爬升装置,尤其是自爬升模板,包括:
用于锚固到建筑物的混凝土区段的悬挂靴,
用于沿着所述悬挂靴引导的爬升轨道,
爬升脚手架,该爬升脚手架具有可沿爬升轨道移动的爬升托架,
自动爬升驱动装置,作用于爬升轨道和爬升脚手架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之一来设计悬挂靴。然而,也可以提供悬挂靴的另外的实施例,尤其是仅具有用于爬升轨道或爬升脚手架的一个固定点。爬升轨道、爬升脚手架、自爬升驱动装置以及可选地自爬升装置的其他部件可以如上述爬升装置的实施例中那样配置。
一方面,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带有爬升轨道的立面爬升模板,其在立面上的爬升靴上被引导。然而,爬升驱动装置支撑在建筑物或悬挂靴上,必须在短冲程中启动。另外的方面,根据EP 3 440 283 B1的现有技术不是为在建筑物外侧上的爬升而设计的。上述实施例中的自爬升装置结合了已知立面爬升系统的优点和高效的自爬升驱动装置,利用该自爬升驱动装置,爬升脚手架和爬升轨道可以快速且容易地移动到下一个混凝土区段,尤其是通过缸活塞驱动装置的单个冲程。
下面将参照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进一步讨论本发明。
图1示出了在建造由叠置的单个混凝土部段组成的建筑物期间根据本发明的示意性爬升模板(或称为爬升镶板)。
图2至图4显示了爬升过程不同阶段的爬升模板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悬挂靴的前视图,该悬挂靴具有用于爬升模板的爬升托架和爬升轨道的自身的固定点。
图6示出了悬挂靴的侧视图,其中可以看到混凝土浇筑到混凝土区段中的锚和倾斜地布置在其上的悬挂部件,该悬挂部件具有用于爬升托架和爬升轨道的固定点。
图7显示了(部分可见的)爬升托架可拆卸地连接的悬挂靴。
图8示出了爬升模板的爬升单元的详细视图,其中第一和第二悬挂靴布置在爬升轨道的相对侧。
图9示出了在悬挂靴部分的未倾斜中立位置下对应于图7的视图。
图10示出了爬升单元在爬升轨道和爬升托架都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悬挂靴固定的位置的详图。
图11示出了竖井相对壁部段之间的爬升模板的另外的实施例。
图12至14显示了在竖井内爬升图11的爬升模板时的流程。
在图1至图4中,示出了由爬升装置2和建筑物3(仅部分可见)形成的爬升系统1。在建筑物3的建造期间,爬升装置2临时连接到建筑物3。用于在建筑物3的立面、即外侧上爬升的爬升装置2的实施例被示出。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爬升装置2被设计成爬升模板,在其上布置有模板4,其在这种情况下是墙壁模板。借助于爬升模板,在时间上连续的混凝土浇筑操作中产生单独的混凝土区段5,这些混凝土区段5在垂直布局中叠置地布置。
在另外的种应用中,爬升装置2具有用于固定建筑物3的地板的边缘区域的保护罩。
爬升装置2具有(至少)两个相同的爬升单元6,它们在平行于建筑物3的垂直外侧的水平距离处基本上布置在相同的高度(参见图1)。每个爬升单元6都具有细长的爬升轨道7,该爬升轨道7延伸超过一个混凝土区段5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延伸超过两个同等高度的混凝土区段5的总高度。另外,每个爬升单元6具有爬升托架9,在图1至10的实施例中,爬升托架9被设计为爬升脚手架8的脚手架托架。当向上爬升时,爬升脚手架8作为一个单元沿着爬升轨道7移动。爬升装置2还具有至少一个工作平台10,在图1至10的实施例中,该工作平台10由爬升单元6的爬升脚手架8承载。工作平台具有水平的平台支架10A,在其上布置有工作平台地板58。
为了将负载转移到建筑物3中,每个爬升单元6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悬挂靴11,该第一悬挂靴11锚固在建筑物3的混凝土中。
从图5到图9中可以详细看出,悬挂靴11具有锚12形式的壁锚,用于锚固在相应的混凝土区段5中。锚12具有锁定部分(也称为锁定锚13)、悬挂锥体14和球头螺栓15。锁定锚13可以保持在建筑物3的混凝土中,例如用螺丝连接到锁定锚13的悬挂锥体14和球头螺栓15可以在向上爬升后被回收并用于覆盖的混凝土区段5。在悬挂靴11的安装状态下,锚固部15从建筑物3的外侧向后突出。在锚固部15上设置有悬挂部件16,爬升轨道7或爬升托架9可以悬挂在悬挂部件16上。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悬挂部件16具有用于可逆地可拆卸地保持爬升轨道7的第一保持部17和用于可逆地可拆卸地保持爬升脚手架8的爬升托架9的第二保持部18。第一保持部17具有用于第一保持螺栓20通过的第一保持开口19(参见图8)。相应地,第二保持部18具有用于第二保持螺栓22通过的第二保持开口21(参见图8)。第一保持部17和第二保持部18相对于建筑物3上的安装使用状态,相对于穿过锚12的纵向轴线23(参见图6)的垂直平面(对应于图5中的剖面线VI-VI)在相对侧上基本上处于相同的高度,即基本上处于相同的垂直位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保持开口19和第二保持开口21的中心布置成与通过锚12的纵向轴线23的垂直面基本处于相同的水平距离。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悬挂部件16安装在锚12上,使得它可以(至少)围绕在水平方向上平行于相邻混凝土区段5的外侧延伸的倾斜轴线倾斜。为此,锚12具有球形元件24,悬挂部件16具有球窝25。球形元件24以悬挂部件16可以相对于锚12倾斜的方式布置在球窝25内。此外,球窝25在垂直方向上伸长(参见图5),使得悬挂部件16可以相对于锚12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以便于安装。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悬挂部件16还具有容纳槽26,该容纳槽26在平行于相邻混凝土区段5的外侧的水平方向上,在面向爬升轨道7的前侧的悬挂部件16的上部区域中延伸。该容纳槽26使得能够将第一接合条27固定在爬升轨道7上,将第二接合条28固定在爬升托架9上(参见图8)。在所示的示例中,悬挂部件16具有基板29,其中容纳槽26和球窝25被设计成凹槽,尤其是铣削切口。
从图8和图10可以看出,所示实施例中的每个爬升单元6具有第二悬挂靴30,其与第一悬挂靴11相同。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在同一混凝土区段5上的爬升轨道7的两侧以基本相同的高度布置。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爬升托架9具有保持叉31,该保持叉31在爬升轨道7的两侧具有两个叉元件32。在它们的自由端,两个叉元件32各自承载保持装置34的保持元件33,在这种情况下是垂直保持板。保持元件33具有悬挂开口35(参见图9),用于通过布置第二保持螺栓22连接到第二支架18的第二保持开口21。另外,每个保持元件33具有第二接合条28,用于基本上精确地安装在第一悬挂靴11或第二悬挂靴30的容纳槽26中。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爬升托架9还具有引导靴9A,用于夹紧爬升轨道7的爬升轮廓37的后凸缘36并沿着该凸缘36滑动。当向上爬升时,爬升托架9以及因此整个爬升脚手架8通过引导靴9A被引导。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装置38可以可逆地可拆卸地连接到爬升轨道7(参见图8)。固定装置38具有固定板39,固定板39具有支承部段40和位于支承部段40两侧的两个固定部段41。支承部段40通过支承销42连接到爬升轨道7。每个固定部段41具有固定开口43,用于通过设置第一保持螺栓20连接到第一悬挂靴11或第二悬挂靴30的第一保持部17的第一保持开口19。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板39还具有第一接合条27,用于分别基本精确地装配布置在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容纳槽26中。
在图2至图4中,示出了爬升装置2向上爬升的过程。根据要建造的建筑物3的高度,该顺序可以根据需要经常重复。
根据图2,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被锚固到与爬升轨道7的上端相邻的第一混凝土区段5A上,在所示的示例中,在第一混凝土区段5A的下方已经产生了两个下方的混凝土区段5。模板4处于成型或混凝土浇筑位置,利用该位置在第一混凝土区段5A的正上方形成第二混凝土区段5B。爬升单元6(以及相应地平行布置的另外的爬升单元6)设置在保持位置,其中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分别连接到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二保持部18,爬升轨道9上的固定装置38分别连接到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一保持部17。爬升轨道7完全布置在第二混凝土区段5B的下端的下方。
根据图3,模板4缩回到脱开位置。连接到爬升轨道7的固定装置38分别从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一保持部17上松开。在该位置,爬升轨道7可以沿着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向上移动到第二混凝土区段5B的上端。在爬上爬升轨道7的过程中,爬升脚手架8由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保持。在第二混凝土区段5B的上端设置有一对另外的悬挂靴44,该悬挂靴44对应于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而形成和设置。爬升轨道7上端的固定装置38连接到第二混凝土区段5B上的另外的对悬挂靴44的第一保持部17。另外的爬升单元6的爬升轨道7同时平行地被向上拉,并且还被一对另外的悬挂靴44保持。
根据图4,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首先分别从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二保持部18上松开。然后,爬升脚手架8可以通过爬升托架9沿着爬升轨道7向上移动,直到模板4布置在第三混凝土区段(待生产)的水平面上。此后,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的保持元件33连接到第二混凝土区段5B上的另外的悬挂靴44的第二保持部18。最后,模板4可以进入图4所示的成型或混凝土浇筑位置,以便在第二混凝土区段5B上方建造第三混凝土区段(在图4的图示中尚未存在)。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支撑部件45用于支撑建筑物的外侧(参见例如图2)。当爬上爬升轨道7时,支撑部件45在建筑物3的外侧滑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部件45附接到爬升轨道7的下端。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悬臂46也安装在爬升轨道的下端(参见例如图2)。悬臂46水平延伸到后部,即远离建筑物3的外侧。
根据实施例,爬升装置2的爬升可以用起重机(未示出)或自爬升驱动装置47(如图所示)来完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自爬升驱动装置47具有例如液压缸活塞驱动装置48,用于相对于爬升轨道移动爬升脚手架(反之亦然)(参见例如图2)。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爬升脚手架8具有垂直定向的柱元件49(当爬升单元6用于包括垂直混凝土区段5的建筑物3时),该柱元件平行于爬升轨道7延伸。此外,爬升脚手架6具有用于支撑在建筑物外侧上的支撑元件。支撑元件设置在安装在柱元件49的下端的横梁61的前端。
缸活塞驱动装置48在一个纵向端连接到悬臂46的后端,在另外的纵向端连接到柱元件49。在缩回状态下,缸活塞驱动装置基本上完全布置在柱元件49内(参见图3和图4)。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爬升脚手架8具有用于支撑在建筑物3外侧上的支撑元件56。支撑元件56设置在柱元件49下端的横梁57的前端。
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爬升托架9通过另外的悬臂50连接到立柱元件49(参见例如图2)。
此外,爬升脚手架8具有引导元件51,尤其是另外的引导靴,用于沿着爬升轨道7的后凸缘36在爬升托架8的引导靴下方进行引导。引导元件51围绕爬升轨道7的后凸缘36接合,以便在爬上爬升脚手架8时沿着爬升轨道7滑动。引导元件51通过支撑元件52连接到爬升脚手架8的柱元件49。
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爬升脚手架8具有另外的柱元件53,该柱元件53基本上平行于并且与柱元件49在垂直于建筑物外侧的水平距离处布置。另外的柱元件53通过支柱桁架54连接到柱元件49(参见例如图2)。
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爬升脚手架8在柱元件49和另外的柱元件53的上端具有悬臂部55,模板4悬挂在悬臂部55上。
因此,可以实施以下用于从相互叠置的混凝土区段5建造建筑物3的方法:
i.提供爬升装置2,
ii.将爬升单元6的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以大致相同的高度锚固到建筑物3的第一混凝土区段5A上,
iii.将爬升单元6分别设置在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上的保持位置,其中爬升单元6的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分别连接到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二保持部18,爬升轨道7上的固定装置38分别连接到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一保持部17,
iv.将模板4布置在成型或混凝土浇筑位置,
v.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区段5A的正上方浇筑所述第二混凝土区段5B,
vi.将模板4布置在爬升轨道7的后端后面的脱离位置,
vii.每个爬升单元6的另外两个悬挂靴44分别以基本相同的高度锚固在第二混凝土区段5B的上端,并且从第一悬挂靴30的第一保持部17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一保持部17分别松开爬升轨道7上的固定装置38,
viii.通过使自爬升驱动装置47沿着第一悬挂靴30和第二悬挂靴30移动爬升轨道7,直到爬升轨道7的上端到达第二混凝土区段5B的上端,
ix.将爬升轨道7上的固定装置38连接到另外的悬挂靴44的第一保持部17,
x.从第一悬挂靴11的第二保持部18和第二悬挂靴30松开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
xi.通过沿着爬升轨道7促动自爬升驱动装置47,借助于爬升托架9向上移动爬升脚手架8,直到模板4布置在下一次混凝土浇筑作业中要建造的第三混凝土区段的高度上。
图11至14示出了爬升装置2的实施例,该爬升装置2被构造成用于在竖井的相对壁部段59之间爬升。为此,两个爬升单元6布置在每个相对的壁部段59上。图12至14分别以侧视图显示了这种布置的一半。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提供桥接框架60,即所谓的龙门架,其在每种情况下将爬升轨道7的上端彼此连接。在图11至14的实施例中,爬升轨道7是圆柱形的。如在图1至图10的实施例中,爬升托架9可沿着爬升轨道7滑动。为此,爬升托架9具有引导靴9A,引导靴9A围绕爬升轨道7的一部分接合。保持装置34安装在爬升托架9的前侧,如图1至图10的实施例所示,借助于该保持装置34,爬升托架9可以分别悬挂在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二保持部18上。每个爬升单元6的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根据图1至图10构造。此外,固定装置38安装在爬升轨道7的中心纵向截面上,爬升轨道7通过该固定装置38可以像图1至图10的实施例一样,分别悬挂在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一保持部17上。与前面的实施例相反,工作平台10连接到爬升轨道7,使得工作平台10以及悬挂有模板4的桥接框架60在下一个混凝土区段的水平面上与爬升轨道7一起移动。自爬升驱动装置47具有上述缸活塞驱动装置48,其作用于爬升托架9和爬升轨道7之间,以便根据爬升过程的阶段将爬升轨道7或爬升托架9带到下一混凝土区段的高度。
根据图12,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各自固定在第一混凝土区段5A上,其中在所示的示例中,在第一混凝土区段5A的下方已经形成了两个下混凝土区段5。模板4处于成形或混凝土浇筑位置,利用该位置直接在第一混凝土区段5a上方产生第二混凝土区段5B。爬升单元6分别布置在轴的相对壁段59上,即在垂直于壁面的水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处于保持位置,在该保持位置中,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分别连接到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二保持部18,并且爬升轨道9上的固定装置38分别连接到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一保持部17。爬升轨道7延伸超过第二混凝土区段5B的上端,其中模板4悬挂在桥接框架60上。
根据图13,连接到爬升轨道7的固定装置38分别从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一保持部17上松开。在该位置,爬升轨道7连同工作平台10、桥接框架60和模板4可以沿着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向上移动超过第三混凝土区段(接下来要建造)的上端。通过自爬升驱动装置47的单次冲程(即,不是随着活塞的多次向前和向后运动而递增)来实现爬升轨道7的向上爬升。在爬上爬升轨道7的过程中,爬升托架9由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保持。在第二混凝土区段5b的上端设置有一对另外的悬挂靴44,该悬挂靴44对应于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而形成和设置。爬升轨道7的中央纵向截面上的固定装置38连接到第二混凝土区段5B上的另外的对悬挂靴44的第一保持部17。相对的壁部段59上的爬升单元6的爬升轨道7同时平行地被向上拉,并且用一对另外的悬挂靴44保持在相对的壁部段59上。
根据图14,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首先分别从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二保持部18上松开。然后,爬升托架9可以通过自爬升驱动装置47的缸活塞驱动装置48的唯一行程滑移到在下一个混凝土区段的高度上,这里是第二混凝土区段5B。此后,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连接到第二混凝土区段5B上的另外的悬挂靴44的第二保持部18。因此,爬升单元6设置在保持位置,在该保持位置中,第三混凝土区段可以在第二混凝土区段5B上方产生。
附图标记清单:
1 爬升系统
2 爬升装置
3 建筑物
4 模板
5 混凝土区段
6 爬升单元
7 爬升轨道
8 爬升脚手架
9 爬升托架或脚手架托架
9A 引导靴
10 工作平台
10A 平台支架
11 第一悬挂靴
12 锚
13 锁定锚
14 悬挂锥
15 锚固部
16 悬挂部件
17 第一保持部
18 第二保持部
19 第一保持开口
20 第一保持螺栓
21 第二保持开口
22 第二保持螺栓
23 纵轴线
24 球形元件
25 球窝
26 容纳槽
27 第一接合条
28 第二接合条
29 基板
30 第二悬挂靴
31 保持叉
32 叉元件
33 保持元件
34 保持装置
35 悬挂开口
36 凸缘
37 爬升轮廓
38 固定装置
39 固定板
40 支承部段
41 固定部段
42 支承销
43 固定开口
44 另外的悬挂靴
45 支撑部件
46 悬臂
47 自爬升驱动装置
48 缸活塞驱动装置
49 柱元件
50 另外的悬臂
51 引导元件
52 支撑元件
53 另外的柱元件
54 支柱桁架
55 悬臂部
56 支撑元件
57 横梁
58 工作平台地板
59 竖井的相对壁部
60 桥接框架
61 横梁

Claims (29)

1.一种应用在爬升单元(6)中的悬挂靴(11,30,44),该爬升单元具有第一爬升部件和第二爬升部件,该第一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轨道(7),该第二爬升部件尤其是能够沿着爬升轨道(7)移动的爬升托架(9),该悬挂靴具有:
锚(12),用于锚固在建筑物(3)的混凝土区段(5;5A,5B)中,
连接到锚(12)的悬挂部件(16),
其特征在于:
悬挂部件(16)具有第一保持部(17)和第二保持部(18),第一保持部用于可拆卸地保持爬升单元(6)的第一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轨道(7),第二保持部(18)用于可拆卸地保持爬升单元(6)的第二爬升部件,尤其是爬升托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靴(11、30、4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部(17)具有用于第一保持螺栓(20)通过的第一保持开口(19)和/或所述第二保持部(18)具有用于第二保持螺栓(22)通过的第二保持开口(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挂靴(11、30、4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部(17)和所述第二保持部(18)在所述锚(12)的两侧以基本相同的高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靴(11、30、44),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件(16)尤其是围绕水平轴线可倾斜地连接到所述锚(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靴(11、30、44),其特征在于,所述锚(12)包括球形元件(24),并且所述悬挂部件包括球窝(25),其中所述锚(12)的球形元件(24)可倾斜地设置在所述悬挂部件(16)的球窝(25)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靴(11、30、44),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件(16)具有尤其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容纳槽(26),用于容纳爬升轨道上的第一接合条(27)和/或爬升托架(9)上的第二接合条(28)。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靴(11、30、44),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件(16)具有基板(29),优选地所述容纳槽(26)和/或球窝(25)集成在所述基板(29)中。
8.一种用于布置在建筑物(3)上的爬升单元(6),包括:
用于锚固到所述建筑物(3)的混凝土区段(5;5A,5B)的第一悬挂靴(11),
爬升轨道(7),
可沿所述爬升轨道(7)移动的爬升托架(9),
其特征在于,
第一悬挂靴(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设计,
其中,在爬升单元(6)的第一爬升位置,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与第一悬挂靴(11)的第二保持部(18)连接,并且爬升轨道(7)上的固定装置(38)从第一悬挂靴(11)的第一保持部(17)上松开,使得爬升轨道(7)能够沿第一悬挂靴(11)移动,
其中,在第二爬升位置,爬升轨道(7)上的固定装置(38)与第一悬挂靴(11)的第一保持部(17)连接,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从第一悬挂靴(11)的第二保持部(18)上松开,使爬升托架(9)能够沿爬升轨道(7)移动。
9.根据引用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8所述的爬升单元(6),其特征在于,爬升轨道(7)上的固定装置(38)具有用于设置第一保持螺栓(20)的固定开口(43),和/或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具有用于设置第二保持螺栓(22)的悬挂开口(35)。
10.根据引用权利要求6的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爬升单元(6),其特征在于,爬升轨道(7)上的固定装置(38)具有第一接合条(27)和/或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具有第二接合条(38),第一接合条和第二接合条分别优选地基本上配合精确地布置在第一悬挂靴(11)的容纳槽(26)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爬升单元(6),其特征在于,
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悬挂靴(30),用于锚固在所述混凝土区段(5)上,
其中,在第一爬升位置,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分别连接到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二保持部(18)上,并且爬升轨道(7)上的固定装置(38)分别从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二保持部(18)上松开,使得爬升轨道(7)能够沿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移动,
其中,在第二爬升位置,爬升轨道(7)上的固定装置(38)分别与第一(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一保持部(17)连接,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分别从第一悬挂靴(11)和第二悬挂靴(30)的第二保持部(18)上松开,使爬升托架(9)能够沿爬升轨道(7)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爬升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挂靴(11)和所述第二悬挂靴(30)基本上以相同的高度布置在所述爬升轨道(7)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爬升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托架(9)包括保持叉(31),所述保持叉在所述爬升轨道(7)的两侧具有两个叉元件(32),其中所述两个叉元件(32)、尤其是在它们的自由端各自承载所述保持装置(34)的保持元件(33)、尤其是保持板,所述保持元件在所述第一爬升位置尤其是通过所述第二保持螺栓(22)连接到所述第一悬挂靴(11)和所述第二悬挂靴(30)的第二保持部(18)。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爬升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托架(9)具有引导靴(9A)用于沿着所述爬升轨道(7)引导,尤其是用于咬合所述爬升轨道(7)的爬升轮廓(37),其中优选地,所述引导靴(9A)的水平中心轴线基本上位于所述爬升轨道(7)的垂直中心平面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爬升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8)包括固定板(39),所述固定板具有支承部段(40)和位于所述支承部段(40)两侧的两个固定部段(41),其中所述支承部段(40)优选通过支承销(42)连接到所述爬升轨道(7),并且所述固定部段(41)优选通过所述两个第一保持螺栓(20)在第二爬升位置中连接到所述第一悬挂靴(11)和所述第二悬挂靴(30)的第一保持部(17)。
16.根据权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爬升单元(6),其特征在于,尤其在爬升轨道(7)的下端设置支撑部件(45),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在建筑物(3)的外侧上。
17.根据权利要求8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爬升单元(6),其特征在于,
设置自爬升驱动装置(47),其尤其具有缸活塞驱动装置(48),用于相对于爬升轨道(7)移动爬升托架(9),反之亦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爬升单元(6),其特征在于,尤其是在爬升轨道(7)的下端设置有悬臂(46),自爬升驱动装置(47)与所述悬臂(46)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爬升单元(6),其特征在于,具有爬升托架(9)的爬升脚手架(8)还具有优选地垂直的柱元件(49),自爬升驱动装置(47)与该柱元件相连。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爬升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脚手架(8)具有平行于所述柱元件(49)的另外的柱元件(53),其中支柱桁架(54)优选地设置在所述柱元件(49)和所述另外的柱元件(53)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爬升单元(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爬升靴(11)上方设置另外的爬升靴(44),尤其是一对另外的爬升靴(44)。
22.一种爬升装置(2),具有:
分别根据权利要求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两个爬升单元(6),其以水平距离相互布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工作平台(10)。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模板(4),尤其是墙壁模板。
25.一种爬升系统(1),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爬升单元(6),
具有混凝土区段(6)的建筑物(3),其中所述悬挂靴(11)的锚(12)锚固在所述建筑物(3)的混凝土区段(5)内。
26.一种用于从相互叠置的混凝土区段(5)建立建筑物(3)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提供根据权利要求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爬升单元(6),
ii.将所述第一悬挂靴(11)锚固至所述建筑物(3)的第一混凝土区段(5A),
iii.在第一爬升位置中将爬升单元(6)设置在第一悬挂靴(11)上,其中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连接到第一悬挂靴(11)的第二保持部(18),并且爬升轨道(7)上的固定装置(38)从第一悬挂靴(11)的第一保持部(17)松开,
iv.将另外的悬挂靴(44)锚固至第二混凝土区段(5B),
v.沿着所述第一悬挂靴(11)移动所述爬升轨道(7),
vi.在第二爬升位置中将爬升单元(6)设置在另外的悬挂靴(44)上,其中爬升轨道(7)上的固定装置(38)连接到另外的悬挂靴(44)的第一保持部(17),并且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从第一悬挂靴(11)的第二保持部(18)松开,
vii.沿着爬升轨道(7)向上移动爬升托架(9)。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步骤:
viii.将爬升单元(6)在保持位置中设置在另外的悬挂靴(44)上,其中爬升托架(9)上的保持装置(34)连接到另外的悬挂靴(44)的第二保持部(18),并且爬升轨道(7)上的固定装置(38)连接到另外的悬挂靴(44)的第一保持部(17)。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步骤:
ix.将模板(4)、尤其是墙壁模板布置在成型位置,
x.混凝土浇铸所述第三混凝土区段,
v.将模板(4)布置在脱离位置,其中模板(4)优选地在垂直于第二混凝土区段(5B)的水平方向上远离第二混凝土区段(5B)地移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通过自爬升驱动装置(47)的缸活塞驱动装置(48)的单个冲程,实现爬升轨道(7)沿着第一悬挂靴(11)的移动和/或爬升托架(9)沿着爬升轨道(7)的移动,尤其移动了混凝土区段(5A,5B)之一的高度。
CN202280044052.1A 2021-12-22 2022-12-22 一种悬挂靴、爬升单元及建造建筑物的方法 Pending CN1175459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214963.4 2021-12-22
DE102021214963.4A DE102021214963A1 (de) 2021-12-22 2021-12-22 Aufhängeschuh
PCT/EP2022/087447 WO2023118419A1 (de) 2021-12-22 2022-12-22 Aufhängeschuh, klettereinheit und verfahren zur errichtung eines bauwerk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5904A true CN117545904A (zh) 2024-02-09

Family

ID=85175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4052.1A Pending CN117545904A (zh) 2021-12-22 2022-12-22 一种悬挂靴、爬升单元及建造建筑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240474A1 (zh)
CN (1) CN117545904A (zh)
AU (1) AU2022422303A1 (zh)
CA (1) CA3218706A1 (zh)
DE (1) DE102021214963A1 (zh)
WO (1) WO202311841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12294C1 (de) 1983-04-05 1984-10-25 Peri-Werk Artur Schwörer GmbH & Co KG, 7912 Weißenhorn Vorrichtung zum Befestigen eines Klettergerüstes an Betonwänden
DE3842094C3 (de) 1988-12-14 2000-03-09 Peri Werk Schwoerer Kg Artur Verschiebewerk für eine Verschiebekonsole einer Kletterschalungs-Verschiebebühne
JPH08144514A (ja) 1994-11-17 1996-06-04 Hory Corp 昇降機能を備えた足場付型枠装置及び足場付型枠装置を利用したコンクリート壁等の構築方法
DE102005030335A1 (de) 2005-06-29 2007-01-04 Peri Gmbh Kletterzylinder einer Selbstkletterschalung
DE102006055374B3 (de) 2006-11-23 2008-07-10 Doka Industrie Gmbh Kletter-oder Führungsschuh eines Klettersystems im Bauwesen und Klettersystem mit einem derartigen Kletter-oder Führungsschuh
KR20090020246A (ko) * 2007-08-23 2009-02-26 이병영 자립 오토 클라이밍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법
KR101063161B1 (ko) * 2009-10-20 2011-09-07 주식회사 콘솔에스더블유씨 벽부착용 브라켓 확장장치
DE102016205956A1 (de) 2016-04-08 2017-10-12 Peri Gmbh Selbstklettersystem, Selbstklettereinheit sowie Verfahren zum Umsetzen einer solchen Selbstklettereinheit an einem Betonbaukörper
CN208415901U (zh) 2018-05-25 2019-01-22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可拆卸分体式牛腿装置
IT201800008150A1 (it) * 2018-08-22 2020-02-22 Faresin Formwork Spa Dispositivo di supporto e guida di una trave di cassaforma rampicante e tale trave
KR101934753B1 (ko) * 2018-10-01 2019-03-18 주식회사 지엔오 갱폼 인양장치
CN110017019B (zh) * 2019-05-14 2024-03-01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爬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240474A1 (en) 2024-07-18
DE102021214963A1 (de) 2023-06-22
CA3218706A1 (en) 2023-06-29
WO2023118419A1 (de) 2023-06-29
AU2022422303A1 (en) 2023-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90576A (en) Climbing scaffolding
US8673189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rail-guided self-climbing formwork system with climbing rail extension pieces
ES2958434T3 (es) Disposición de un carril de ascenso y un carril de elevación de ascenso para un sistema de ascenso guiado por carriles
ES2297237T3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instalar un ascensor durante la construccion de un edificio.
JP2009523934A (ja) 建築分野で利用するためのガイドシュー及び昇降システム
JP2010048060A (ja) 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CN114197634B (zh) 一种高层连体大型钢结构安装监测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13266145A (zh) 一种自动爬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11622781A (zh) 一种用于悬索桥隧道锚锚室拱顶二衬施工设备及方法
CN117545904A (zh) 一种悬挂靴、爬升单元及建造建筑物的方法
WO2014062062A1 (en) A slipform constr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JPH0959932A (ja) 張出架設桁橋の柱頭部の施工方法
KR100627102B1 (ko) 리프팅트레블러를 이용한 프리캐스트 세그먼트교량상부시공방법
JP4880374B2 (ja) 橋梁の架設方法
JPH09125318A (ja) 橋桁の架設装置
AU2020350997B2 (en) Printing system for creating a concrete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CN115306136A (zh) 一种斜墙外翻爬升式钢平台施工装置及方法
CN114232488A (zh) 一种大跨径斜拉桥主梁架设方法
CN116771155B (zh) 依附式电梯、电梯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4197632B (zh) 一种空中大型钢桁架连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H10219626A (ja) 橋梁の架設用移動式型枠支保工装置とその移動施工方法
CN217759993U (zh) 一种自动爬模系统
CN109577632B (zh) 一种悬吊式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JPH0380202B2 (zh)
JPH01158177A (ja) 昇降式足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10124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